回覆列表
  • 1 # 論述古今

    胤禵,是雍正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在康熙年間,由於西北叛亂,被封為大將軍王,直到雍正繼位,才被罷黜。

    後來,由於工作期間屢屢和雍正做對,被雍正封為親王,並永遠讓他去守皇陵。直到乾隆年間才被釋放出來。

    胤禵畫像

    為什麼繼位雍正會第一個收拾他呢?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第一,十四阿哥是個帶兵的阿哥。

    胤禵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帶兵的阿哥,和雍正比起來,其在軍隊裡的聲望要遠遠大於雍正,加上康熙年間,胤禵曾被康熙任命為大將軍王,又統帥著西北二十萬兵馬,而雍正呢,剛剛繼位,除了朝廷裡的老臣張廷玉和隆科多,就剩下了一個年羹堯,其實力和威望遠不如十四阿哥胤禵。如果胤禵一旦發生叛亂,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第一個處理胤禵,也是理所當然。

    第二,遺詔風波

    我們看過野史都知道一個故事,就是康熙原本是傳位十四阿哥,結果被雍正和隆科多改為了傳位於四阿哥,這讓遠在西北的十四阿哥非常不服。尤其,在太子二次被廢后,康熙委任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這件事上,胤禵更加懷疑雍正是改遺詔當的皇帝。所以,在我們看《雍正王朝》這部劇的時候,十四阿哥一直就對雍正不服,還當眾頂撞他。這就讓雍正對胤禵多了一份猜忌,怕他生事,對自己不利,所以,第一個收拾他,也是應該的。

    第三,避免八爺黨的威脅

    我們都知道,胤禵雖然是雍正的親弟弟,可他卻是八爺黨的骨幹,在雍正繼位後,八爺黨一直就沒有消停,一直都在暗中勾結大臣準備再一次亂政,而十四阿哥作為剛從西北帶兵回來的人,自然在軍中有很多舊部,萬一裡應外合,幫助八阿哥,那後果就不堪設想。

    第四,怕揹負不忠不孝的惡名

    雍正和胤禵是一母同胞,雍正繼位後,太后一直都在勸說,雍正可以給十四阿哥一個職位,讓他可以老有所依,但十四阿哥並不領情,為了可以不揹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惡名,雍正不但將胤禵早早脫離八爺黨組織,還封了他一個親王讓他去守皇陵,這樣一個,既可以安撫太后,也可以在收拾八爺黨的時候不波及胤禵,真是一舉兩得。

    總結:胤禵作為雍正的親弟弟,本身是有很大的前途,可他一招走錯,滿盤皆輸,最後成為了孤家寡人。所以,雍正收拾他,也是為了救他,否則他不是賽思黑,就是阿其那,其結果肯定不會太好。你們說是不。

  • 2 # 雍親王府

    歷史上的雍正與十四阿哥胤禵本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可兩人之間的關係自幼便非常的冷淡,並且在康熙朝晚年那場驚心動魄的“九子奪嫡”大戰中,兩人更是分屬不同的政治陣營,相互廝殺多年,可謂是積怨已久,仇恨滿滿。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成為了“九子奪嫡”的最終勝利者,成功登上了皇位,並也隨即開始了對當年他的那些政敵兄弟們進行打壓和報復,這其中首先“遭殃”的便是十四阿哥胤禵。

    而雍正之所以率先拿自己的親弟弟胤禵“開刀”,還是因為此時的胤禵已然成為了雍正最為危險的敵人和對手,只有扳倒了他,自己的皇位才能得以穩固。

    十四阿哥胤禵,深得康熙的寵愛和器重。

    這裡首先要說明一下,胤禵,本名叫“胤禎”,與雍正的“胤禛”是同音不同字,所以在雍正登基後為了避諱,將其改名為“允禵”,這裡還是按照通常的叫法稱其為“胤禵”。

    其實一直以來,胤禵都是康熙皇帝非常喜愛的皇子,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來,康熙沒有按照祖制將已經成婚的胤禵安排在宮外,反而讓其繼續留在皇宮之中,而縱觀所有的康熙皇子,除了胤禵之外,也就只有大阿哥胤褆享受過這樣的“待遇”,足可見康熙對其的寵愛。

    二來,就是康熙對於胤禵的成長非常關注,同時安排法海作為胤禵的老師。法海是康熙的親大舅佟國綱之子,和康熙是表兄弟關係,也是當時滿洲官員中出了名的青年才俊,能文能武,精明強幹,並且康熙只安排法海帶了兩個“皇子學生”,即胤禵和十三阿哥胤祥,而這兩人也都成為了康熙所有皇子中公認的文武雙全,足可見康熙的知人善任,以及對於胤禵的關心與關愛。

    除此之外,康熙還給了胤禵一個能夠建功立業,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這便是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叛亂時,康熙將胤禵封為“大將軍王”,命其統領西北大軍,以平定叛亂。

    按照康熙皇帝的說法,胤禵的出征是代表他前往平叛,為此他還特地向蒙古王公們交代:

    “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爾等惟應和睦,身心如一,奮勉力行。”

    而十四阿哥胤禵也沒有辜負康熙皇帝對他的信任,率兵成功平定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進而收復了整個青海和西藏地區,並使這一地區徹底劃歸到清朝的版圖之內,胤禵本人也功成名就,在朝堂上享有了極高的威望。

    “九子奪嫡”,最終演化成為了雍正與胤禵這對兄弟之間的直接對抗。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可這句話卻難以用在雍正與胤禵這對同為德妃烏雅氏所生的康熙皇子身上。

    造成兄弟二人從小關係不和的一個很重要原因便是,兩人雖是“一母所生”,但並非“一母所養”。

    康熙十七年(1678年)雍正出生,此時的烏雅氏僅僅是名透過選秀入宮的低等級宮女,沒有任何的名分和地位,因而按照制度是不能撫養皇子的。於是康熙將雍正交由當時還是皇貴妃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佟佳氏皇后對雍正的照顧可謂是無微不至,視如己出,使得雍正與其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佟佳氏皇后去世,雍正重新回到了烏雅氏身邊,但僅僅兩年之後的康熙三十年(1691年),雍正完成大婚,徹底搬出了皇宮,與烏雅氏鮮有聯絡。所以也正如雍正所言的那樣,“生恩不及養恩大”,他與自己的生母烏雅氏確實感情非常的冷淡。

    而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十四阿哥胤禵出生的時候,烏雅氏已經被晉封為德妃,可以撫養自己所生的皇子,所以他將全部的關愛全部給予了胤禵,對於雍正卻是極為冷落,這也讓雍正產生了濃厚的“羨慕嫉妒恨”。

    於是,雍正對於自己的親弟弟胤禵本就沒有太多好感,反而因為有著從小就被寄養的共同經歷,雍正與十三阿哥胤祥建立了極為密切的聯絡,而胤禵也因為受到了生母烏雅氏的影響,與自己哥哥雍正的關係也是形同陌路。

    成年後的雍正與胤禵,關係是愈發的漸行漸遠,原因就在於胤禵成為了“八爺黨”的成員,全力支援八阿哥胤禩。

    特別是在“一廢皇太子”後,康熙想要復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並對覬覦儲君之位的胤禩進行了嚴厲的訓斥,這個時候年輕氣盛的胤禵主動站出來為胤禩進行辯護,言語極為激動,惹得康熙皇帝震怒,甚至險些殺掉胤禵。最終在眾位皇子的求情之下,胤禵才保住的了性命,不過他還是被康熙處以杖責二十的懲罰。

    然而,八阿哥胤禩在此後的奪嫡程序中,不斷犯下極為愚蠢的錯誤,引得了康熙的極大不滿,最終在“斃鷹事件”之後,胤禩從“九子奪嫡”之中徹底出局,而胤禵也就此被“八爺黨”推為新的擁立目標。

    此時的胤禵,從牌面上的實力上,似乎說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一方面,胤禵憑藉著其在西北的戰功,以及被康熙加封的“大將軍王”頭銜,使得其在朝臣中享有極高的聲望,康熙皇帝也對其讚譽有加,這也讓不少人認為其就是康熙心中的接班人而加以投靠,包括此前一直默默無聲的三阿哥胤祉,在這一時期也與胤禵保持了非常密切的聯絡。

    另一方面,八阿哥胤禩徹底無緣皇位之後,此前支援胤禩的政治勢力也紛紛倒向支援胤禵,包括以阿靈阿為首的鈕祜祿氏家族、以納蘭揆敘為首的葉赫那拉氏家族、以鄂倫岱為首的佟佳氏家族等,都給予胤禵重要的支援。而“八爺黨”的其他皇子也在此時極力扶保胤禵,九阿哥胤禟就曾不止一次的表示:

    “胤禵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我兄弟皆不如也。”

    於是,康熙朝末年最終的皇位角逐,實際上就是在雍正和胤禵這對同父同母的兄弟之間展開,胤禵也就此成為了雍正最後的,也是最為強悍的對手。

    雍正登基,胤禵隨即遭到雍正的迫害。

    一直以來,關於雍正皇位來路的問題始終是眾說紛紜,不少人認為是雍正“搶奪”了原本屬於胤禵的皇位,實際上這種觀點並站不住腳。

    關於將“十”修改為“於”,現有的“康熙遺詔”的存本已經證明這種說法是子虛烏有,完全不切合實際,雍正不可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篡奪皇位。

    而從康熙生前的表現來看,他也似乎確實沒有準備安排由胤禵來繼承皇位。

    康熙六十年(1721年),胤禵在完成西北平叛後回京覆命。此時距離康熙去世僅有一年的時間,康熙的身體狀況已經大不如前,如果真的是想讓十四阿哥胤禵繼承大統,必然會將其留在身邊,讓其處於“隨時待命繼位”的狀態。可最終的結果是,胤禵僅僅在北京做了非常短暫的停留,就被康熙重新安排回到了西北。

    反而是雍正,在康熙臨終前三天被康熙派往天壇代其祭天,這似乎才是更為明顯的“傳位訊號”。

    然而不管怎麼說,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後,是雍正最終登上了皇位,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十四阿哥胤禵進行打壓和迫害。

    雍正登基後的第二天,隨即派親信前往西北收繳了胤禵的印信,並打著“奔喪”的名義,嚴令其火速返回北京,不得遲疑。而回到北京後的胤禵,立馬也就被雍正奪下了兵權。

    雍正元年(1723年),就在雍正完成康熙靈柩的下葬工作後,接跟著就將胤禵發配到馬蘭峪,讓其為康熙守陵,實際上就是將其軟禁了起來。雍正三年(1725年)的時候,皇位已然穩固的雍正,又將胤禵押回北京,圈禁在了景山壽皇殿,至此胤禵徹底失去了自由。

    對於雍正來說,他如此迅速而又果斷的處置胤禵,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就是胤禵此前在朝堂之上以及軍隊中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

    前文中也反覆提及了,胤禵因為平定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而在朝中聲名鵲起,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援,更為關鍵的是,胤禵常年領兵,在軍隊中也有著極高的威望。如果雍正真的放任胤禵不管,那很有可能胤禵在內有朝臣擁護,外有軍隊支援的情況下,裡應外合,挑戰雍正的皇位,這是雍正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他必須立馬處置胤禵,讓胤禵以及整個“八爺黨”集團失去外部的支援力量。

    其次,雍正極為迫切的需要平息朝中對其的反對聲音。

    雍正剛剛登基的時候,朝中還是有不少官員同情並且暗中支援胤禵的,認為胤禵才是真正的康熙所選定的繼位人,這其中就包括雍正的生母烏雅氏。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需要儘快將這樣的負面聲音壓下去,不能任由其傳播擴散,如若不然將對其皇權穩固形成巨大的挑戰。

    而為了緩和矛盾,引導輿論發展方向,雍正更是先將胤禵晉封為郡王后,才將其發配去看守皇陵,足可見雍正在處理這件事情上還是極為謹慎和小心的。

    再次,雍正還要接懲治胤禵進而打壓整個“八爺黨”的勢力。

    雍正登基後,“八爺黨”依舊勢力龐大,對於雍正來說這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威脅,然而雍正又不能馬上將其徹底清除,畢竟他還需要這些人來實施政令,完成政權的順利過渡。於是,雍正將胤禩晉封為廉親王,並委以其總理大臣的重任,為的就是對其進行安撫。

    而與此同時,雍正則對胤禩的“羽翼”進行了剷除,實際上不僅僅是胤禵,九阿哥胤禟被髮配到了西北軍中效力,十阿哥胤䄉遭到了雍正圈禁,就連與胤禵關係密切的三阿哥胤祉也被雍正發配到了馬蘭峪看守皇陵,這些都是雍正旨在削弱“八爺黨”勢力和影響力的表現。

    最終,當雍正的皇位徹底穩固後,也隨即對於這些政敵兄弟們進行了徹底的清算,這些康熙皇子也只得以非常悽慘的結局收場。

    相較於被雍正削宗奪爵、圈禁至死的胤禩和胤禟,十四阿哥胤禵是“幸運”的,畢竟他是雍正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雍正還是對其保有了一些血肉親情,沒有再對其加以迫害。

    胤禵也就這樣熬到了雍正去世,乾隆皇帝登基的那一天,而他也就此被乾隆放出,重新獲得了自由。到了乾隆十三年(1749年),胤禵又被乾隆晉封為多羅恂郡王,並委以正黃旗漢軍都統的職務,發揮了一下最後的餘熱。

    乾隆二十年(1755年),胤禵去世,乾隆專門撥付治喪銀一萬兩,並賜諡號為“勤”,也算是替自己的父親雍正來對自己這位“可憐”的叔叔做了一番補償吧。

  • 3 # 阿塏侃史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胤禛進退有度,終獲康熙帝的聖心默許,成為登頂之人。

    (雍正像)

    雍正登基以後,沒有類似其他新君的虛套和怯場,解決問題直抒胸臆。僅在雍正元年,曾經參與過奪嫡的皇子就有三人被處罰,他們分別是:十四阿哥胤禵、三阿哥胤祉和十阿哥胤䄉。

    三阿哥胤祉獲罪是因為和廢太子親睦,被髮配到遵化的馬蘭峪守陵。那麼,胤祉被處罰的時間可以判定為康熙帝下葬景陵以後。

    十阿哥胤䄉的獲罪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我很懷疑這是史書誤記了)有關係。此人在長途赴京拜謁康熙靈柩後病死,雍正讓胤䄉送其靈龕到喀爾喀。胤䄉推委生病,還在後來的疏折中寫有“雍正新君”的字眼,其中的“新”字慢上。雍正元年四月,被議罪奪爵,逮捕至京師拘禁。胤䄉獲罪的時間,也是在康熙下葬景陵以後。

    (胤禵劇照)

    十四阿哥胤禵獲罪是因為在景山壽皇殿拜謁康熙靈柩時,見到雍正不肯下跪。當時侍衛拉錫拉著他到雍正的近前跪拜,他大發雷霆,怒罵拉錫。他對雍正說:“我是皇上親弟,拉錫乃虜獲下賤,若我有不是處,求皇上將我處分,若我無不是處,求皇上立即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後來,胤禩從賬房中走出對他說:“汝應下跪。”胤禵方才“寂然無聲而跪”。

    君前狂悖無禮,是胤禵的顯罪,事發於康熙靈柩下葬之前。雍正元年四月,康熙梓宮運往遵化景陵安葬後,雍正諭令胤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湯泉,不許返回京師,並命馬蘭峪總兵範時繹監視他的行動。

    以上。從中可以看出:

    第一,雍正恪守孝道。康熙愛子,雍正感同深受,處罰諸兄弟,皆等其入土為安,兼顧孝禮。

    第二,題目中強調雍正率先處置胤禵,從三人事發被處罰的時間點來看,出題甚是考究,經得起推敲。

    第三,雍正新君登基,在很短、很密的時間內接連處罰三位兄弟兼政敵,向外界傳遞出濃烈的訊號,其中涵義耐人解讀。

    怎麼理解雍正元年他對以上三人開出的罰單呢?

    第一,新舊交替,很多人還沒有適應角色的變化,透過處罰越線人,警告其他人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第二,皇權赫赫,敢於欺藐、挑戰者,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無論身份、不管人數。

    第三,雍正中年登基,胸中懷有推行新政的宏圖,時間對他很緊迫。他此舉,也有藉機為推行新政廓清障礙的意味。

    第四,雍正大張戒罰,是因為有所恃。

    (康熙像)

    在康熙朝,平定三藩以後,對軍隊的管理甚是嚴密,具體措施有三點:以文制武;帶兵權與調兵權分離;兵部直管兵餉和兵籍。這樣,就沒有養私兵的土壤了。

    另外,康熙忌憚黨爭,對結黨亂政實施嚴酷的打擊。前有明珠、索額圖結黨,兩人雖曾有功於朝廷,亦落得終身圇圄的下場。後有皇八子胤禩結黨,康熙引以為忌;特別是康熙五十三年的“斃鷹事件”以後,父子兩人已陌生如路人。

    雍正熟知國事,明瞭自己接手的帝國在政務和軍務上架構明晰,疏漏甚少。所以,他登基以後,諭令延信單人匹馬接手胤禵熾手的軍權;又任命胤禩為總理事務大臣、加封廉親王,只為“胤禩若肯實心辦事,部務皆所優為,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

    雍正佔據中央、大權在握,胤禵為何一定要弄“君前狂孛無禮”這一曲呢?

    第一,胤禵西征,時為大將軍王,他對軍隊的管理現狀是有清醒認識的。

    在這裡,說一個細節:雍正即位以後,晉延信為貝子爵,讓他接管胤禵的平西大將軍印信。依據常理,兩人的交接地點應該是在甘州(今甘肅張掖市)的兵營裡。然而胤禵提前回京謁靈,他們在半道上的陝西榆林就遇上了。

    這事說明:因為對軍隊管理的瞭解,胤禵壓根不敢起擁兵觀望的念頭。至於說到擁兵造反,估計胤禵話音未落,就會被下面人裝在囚車裡當作禮物送給雍正。

    所以,胤禵靠兵權是不敢做出挑戰雍正權威的事的。

    第二,胤禵的性格中有率真的一面。

    康熙四十七年,大阿哥胤禔因為魘鎮太子事敗,後牽出胤禩。康熙大怒,欲索拿八阿哥,胤禵懷揣毒藥去阻諫。

    率真之人,當受到刺激時,有時也會率性而為。雍正的確刺激到了他,他要求延信對胤禵捜身,並抄沒隨身攜帶的檔案和通訊。胤禵為國征戰疆場、立有赫赫戰功,到頭來卻遭此待遇,心中的憤恨可想而知。

    當他回京以後,面對給他帶來羞辱的雍正,胸中的不平之氣升騰,是極有可能做出不計後果的事的。

    第三,胤禵對胤禩有一種莫名的幽怨心理。

    (胤禩劇照)

    說點誅心的分析。從明面上看,胤禵絕不可能是皇位繼承人:一方面因為他爵位太低,僅僅是個貝子,越過貝勒、郡王、親王直接成為新君,在皇位和平過渡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另一方面,康熙久病難愈,國家大變在即,是不會讓儲君久處廟堂之外的。但世事難料,胤禵在一種情況下是可能當皇帝的:那就是康熙百年之後,胤禛和胤禩勢勻力敵、互相牽制,兩人都不敢當皇帝或者都自封為皇帝。這樣,胤禵就能師出有名、帶兵回京坐享漁人之利。

    然而,現實很殘酷。胤禵想不通:遠離是非窩的自己遭到了雍正的猜忌和羞辱,而一直和雍正不對付的胤禩卻被提拔成總理事務大臣。

    胤禵大鬧靈堂,一方面在向雍正撒氣,另一方面也在間接地向胤禩撒氣。他氣胤禩無能,沒能拖住雍正的後腿,還當了他的順臣。

    當年,胤禵為了胤禩冒死去阻諫康熙;今天,胤禵要看看自己的八哥到底還會不會保自己這個“八爺黨”。

    此時,胤禩心裡煩亂不堪。老十四虎臥南山、手提雄兵二十萬,其時綿如羊;今朝龍困淺灘、潦倒零丁一個人,反而惡如狼。自己保十四,必當場反目於雍正;不保呢?亦將寒心於曾經的八爺黨。時勢弄人,各求多福,他自己也沒有一個當太后的額娘呀!

    於是,胤禩說“汝應下跪”……

    於是,心碎的聲音……

    於是,胤禵寂然而跪……

    於是,世上再也沒有那個保百官的八賢王了。

    第四,胤禵真正的依恃還是生母烏雅氏。

    (烏雅氏劇照)

    胤禛和胤禵是一奶同胞,同出於德妃烏雅氏。烏雅氏在產下胤禛時,連嬪位都不是,就沒有對胤禛的撫養權。胤禛是在當時的皇貴妃佟佳氏膝下長大的,所以和生母的感情很淡漠。

    德妃後來又產下了二子,其中皇六子胤祚剛過5歲就早夭了,她把所有的母愛都傾注到皇十四子胤禵的身上,十分偏愛他。

    雍正遺詔繼續大統,她說:“將我子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夢中亦不思到”。隨後,她更是不吃不喝,要替康熙殉死。史載:決意從殉、不飲不食。再後來,在雍正的登基大典上,她不願接受朝賀,她說:“ 皇帝誕膺大位,理應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

    胤禵大鬧靈堂,自知難免會被處罰。烏雅氏時為皇太后,雖礙於後宮不得干政的規矩,但只要她還在,胤禛就會有所顧忌,對自己輕拿輕放。

    胤禵的猜測是對的。他被罰一個月後,烏雅氏因病逝世,雖然她生前對雍正並不友善,但雍正仍為了慰“皇妣皇太后之心”,晉封允禵為郡王。

  • 4 # 燈下螢火

    那是因為雍正對胤禵十分的痛恨和忌憚!

    胤禵是八爺黨的重要成員

    雍正和胤禵的母親都是德妃,胤禵是雍正的親弟弟,但這位親弟弟卻並不是雍正的支持者,反而是站在了雍正的對立面,是八王爺胤禩的擁護者!

    胤禩出身同樣不好,但為人十分謙和,才華橫溢,素有“賢王"的美譽。胤禵個性直爽,重情重義,在胤禩這裡真正體會到親兄弟之間的那種感情,兩人志趣相投,情投意合!

    當康熙怒斥胤禩結黨營私、企圖謀害太子胤礽時,胤禵冒著性命挺身而出,力保胤禩,並直言“八阿哥絕無比心,臣等願保之"!氣的康熙拔刀就要砍他,被眾皇子攔住才作罷!但事後康熙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誇他有情有義!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雍正此時的心裡感受!自己的親弟弟為別人可以性命不要,而這個人就是自己的競爭對手胤禩!而對自己呢?別人背後只會說你雍正這個人不咋滴!臉上火辣辣的疼,內心那是相當尷尬,久而久之忌恨的種子就在心中生根發芽!

    母親德妃的偏愛

    其次就是母親德妃的偏愛。當初生下雍正的時候,德妃地位還很低,清朝規定只有賓妃以上的才有資格撫養自己的孩子,所以雍正就被送到佟佳氏那裡撫養。當時佟佳氏還不是皇后,但卻是皇貴妃,在後宮中身份地位是最高的一個,掌管後宮!佟佳氏對雍正視如己出,雍正對佟佳氏也是相當的尊敬。

    而生母德妃看到自己的兒子與別人其樂融融,要說心裡舒服那是騙人的,久而久之,母子之間難免會有疙瘩。所幸的是德妃很受康熙的寵愛,隨後就接連生了很多孩子,當生下皇十四子胤禵時,已經29歲了,這在當時算是高齡產婦了!德妃總共生下三位皇子,但存活下來的只有雍正和胤禵,所以德妃對胤禵特別寵愛,所有心思全放在了胤禵身上!

    後來佟佳氏去世後,雍正先是被康熙接到身邊撫養了一段時間,最後就送到親生母親德妃那裡。別看雍正在佟佳氏那裡熱情似火,但是對外人那是性子十分的冷淡。母子二人心中早有間隙,顯得十分生疏,這也直接影響到胤禵與雍正之間的關係也沒有那麼好。

    胤禵成為雍正奪嫡最強大的對手

    當胤禩徹底無望皇位的時候,胤禵心裡開始蠢蠢欲動,並開始做各種準備。最為重要的是,康熙晚年對胤禵那是特別的寵愛,頻繁的賞賜,在中皇子中無人能比!後來西北叛亂,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當時朝中的人都認為。誰是撫遠大將軍,誰就是康熙的繼承者!顯然,最不甘心的人就雍正了!胤禵直接威脅到了他!

    雍正即位之謎

    誰知康熙在胤禵平叛途中去世了,詔書上的名字確是皇四子胤禛!這著實讓胤禵接受不了。雍正即位第二天就立刻讓延信馳前去接管撫遠大將軍印信,並給他下了一道密旨,就是把胤禵所有的奏摺、硃批諭旨以及家信統統收繳過來,並且不能告訴任何人!

    有人猜測雍正如此心急如焚的收集胤禵與康熙奏摺,就是為了銷燬康熙可能傳位於胤禵的證據。關於雍正即位,民間更是眾說紛紜,最為流行的版本就是雍正聯合隆科多修改詔書,但這一說法真實性十分低。

    雍正的打擊報復

    胤禵到京後,在康熙靈前與雍正大鬧了一場,當眾質疑詔書的真假,這讓雍正頓時臉上無關!雍正即位後,德妃卻一再拒絕當皇太后,因為在她心中,當然是希望胤禵當皇帝!這無疑是讓雍正對胤禵的恨增加了一分!雍正隨即就把胤禵囚禁起來,隨後第二年就開始對“八爺黨”成員進行清洗!凡是當初沒有支援自己的皇子,最後一個都沒放過!

  • 5 # 左遷右侍郎

    歷朝歷代的君主,在登基以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鞏固自己的地位,防止其他的勢力反撲。因為皇室家族明爭暗鬥,勾心鬥角的事情可有很多,雖說已經坐在了那龍椅之上,但未必能夠一直坐的安穩。所以雍正皇帝在上位以後,首先做的事情就是鞏固自己的地位,在這之後才能夠一一的實現自己的計劃。而雍正在登上皇位之後第一個處置的人便是胤禵,這又是為什麼呢?

    雍正成功了,則意味著敵對的一方失敗了,在這場奪嫡之戰當中,八爺黨徹徹底底的失敗了。而在古代帝王之家,即使是親兄弟失敗了,則意味著快要死了。如果八王爺成功了的話,那麼雍正肯定也是離死不遠了。他們早已經知道了最壞的結果,所以他們肯定不會就這樣坐等著雍正來殺,肯定會尋找一線生機反撲。即使最終失敗了,也不過是一個死的結局,至少還有一線希望。

    八爺黨之所以會這麼叫,是因為核心人物是推八阿哥上位,但是在八王爺失敗以後,他們的核心人物便變成了老十四胤禵,他不僅僅屬於八爺黨當中的一員,他更是康熙在位時清風的大將軍王。在他出徵準噶爾的時候,康熙親自送行,那可是天子出征的規格。所以當時不少人都猜測,康熙皇帝這是在告訴世人,未來將會立他為儲君。雖然說不知道他究竟的目的是如何,但是至少透露出了他的意圖,想要老十四在軍中的實力有所增強。

    即使是雍正當上了皇帝,仍然也不知道康熙到底是何用意,他甚至是還派人攔截過康熙與老十四之間的信件,就是害怕這其中會有關於立儲方面的資訊,造成他的皇位受到影響。在清朝所實行的制度是兵將分離,但是那時候老十四在外領兵,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雍正也是不知道的,這種情況也不得不防。所以在他剛剛登基的第一時間就將他的兵權給奪下了,目的就是為了控制住他。

    雍正之所以那樣做,不僅僅是為了使自己的皇位更加的穩固,同時也是為了保護住胤禵。八爺黨肯定會垂死掙扎,那時老十四也必然會牽扯進來,但是雍正和他可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你只是雍正想殺,皇太后也絕對不允許。所以既要鞏固自己的皇位,又要保住老十四,那麼只能先下手為強。因為八爺黨一旦篡位,他參與其中,想保住他這個人都非常困難了。所以當時雍正皇帝也就做了這樣一個決定登基第1個處置的必然是老十四。

    有很多人都說生在帝王之家,養尊處優,無憂無慮,其實生在帝王之家的孩子們從小就接受了不一樣的鍛鍊,在他們的心目當中,能夠當上楚軍才是最為重要的目標,那樣自己的父親才會更喜歡自己。孰不知無情,最是帝王家,即使是親兄弟,也有可能面臨著手足相殘。

  • 6 # 小島知風

    因為雍正的同母弟老十四胤禵即是雍正政敵八弟胤禩的死黨,而且胤禵在康熙晚年深得康熙喜愛,被封為撫遠大將軍王,在西北前線統兵平定策妄阿拉布坦叛亂,當時朝野上下都認為胤禵很有可能是皇位繼承人,所以胤禵一是與雍正政敵弟弟胤禩結為死黨;二就是在皇位繼承人上面也對雍正是個威脅,三則是胤禵手握兵權,所以這些都造成了雍正在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先處置胤禵。

    胤禵重情重義,雖與雍正是同母弟,但關係卻並不親近

    胤禵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所生,生母也正是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德妃是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晉升為德妃,在雍正出生時也就是康熙十七年(1678年)德妃還沒有晉升妃位,因此按照清宮規矩,只有妃位以上才有資格撫養親生兒子,德妃在生下雍正時沒有資格撫養雍正,所以雍正自幼由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撫養長大。

    德妃生下雍正後又生下了皇六子胤祚,隨即便被康熙冊封為德妃,所以胤祚就可以由德妃撫養了,但可惜胤祚5歲就夭折了,胤祚夭折三年之後,德妃又生下了胤禵,因此胤禵就由德妃親自撫養,而雍正則由孝懿仁皇后撫養。

    雍正11歲時孝懿仁皇后去世,康熙就將雍正交與太子胤礽撫養,總得來說雍正自幼就與生母德妃以及親兄弟胤禵關係並不親密。

    實際上胤禵原名叫做胤禎,與同母哥哥雍正的名字胤禛同音不同字,後來雍正繼位,十分不滿胤禵的名字與自己同音,所以雍正給胤禵改名為允禵,因此歷史上胤禵又叫做允禵和胤禎。

    胤禵在長大開始學習之後,胤禵對為人謙和、才能卓越的老八胤禩所折服,由此胤禵與他的八哥胤禩關係越加親密,胤禵以胤禩馬首是瞻,他們兩兄弟之間的關係更勝於雍正與胤禵之間的關係。

    胤禵為人豪爽且仗義,頗有豪邁勇武之風,也由此深得康熙喜愛。胤禵從少年時代起就頻繁地扈從其父康熙出巡,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被給予一些特殊優待。

    比如說部分皇子蒙父皇恩准,享有支取官物的符權,由大內供給其一家的食用物品。這種做法通常是以一年為限,期滿後由父皇決定是否沿續,而沿續時間愈長,愈能體現出父皇的厚愛。

    康熙諸子中享此殊遇者不只一人,但時間最長的則是胤禵。自康熙五十四年至六十一年,整整七年,康熙始終特批胤禵一家支領宮物,如果康熙不是猝然離世,胤禵的這一待遇還會沿續下去。

    康熙之所以在晚年非常喜愛胤禵,主要在於康熙晚年眼睜睜看著這些兒子為了爭奪皇位而明爭暗鬥,內心愴然,而胤禵卻像一股清流,對老八胤禩重情重義,不離不棄,極為重視與胤禩的兄弟之情,所以康熙也非常喜愛這個重情義的兒子。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廢太子胤礽之後,康熙透過群臣以及老大胤禔保舉胤禩為太子,認為胤禩妄蓄大志,企圖謀害胤礽,有圖謀皇太子之想法,於是盛怒之下的康熙下旨將胤禩革除貝勒爵位,要將胤禩圈禁起來。

    其實暗中圖謀行刺胤礽以及鎮魘胤礽的人實際是大阿哥胤禔,胤禩肯定是有圖謀太子之位的想法,但是他並沒有企圖暗中謀害胤礽,所以這些事情與胤禩關係極為密切的老九胤禟、老十胤䄉以及老十四胤禵都是比較清楚。

    因此胤禵認為八哥胤禩極為冤枉,他和老九胤禟挺身而出在康熙面前為胤禩擔保,胤禵與胤禟挺身而出為胤禩說話,正好使得盛怒之下的康熙更加憤怒,康熙當場先扇了胤禟一嘴巴子,但是胤禵還依舊為胤禩說話,康熙更加憤怒,拔刀欲砍胤禵,幸虧當時康熙身邊的老五胤祺將康熙攔了下來。

    (康熙)出所佩刀欲誅胤禵,皇五子胤祺跪抱勸止,諸皇子叩首懇求,上怒稍解,命諸皇子撻胤禵。

    ——《清史稿》

    後來老三胤祉暗中查明,實際上是大阿哥胤禔勾結蒙古喇嘛鎮魘胤礽,又企圖收買刺客行刺胤礽,將此事上報康熙,才證明了謀害胤礽之事與胤禩並沒有太大關係,康熙才由此寬恕了胤禩,恢復了胤禩的貝勒爵位,不過康熙雖然沒再追究胤禩,但是也對胤禩越來越猜忌和打壓。

    所以說康熙也透過這件事明白了胤禟和胤禵對胤禩比較重情義,尤其是胤禵雖然捱了一頓毒打,但是,這件事情後來反而還令康熙帝感覺到他對兄弟的有情有義,並對胤禵心直口快,表裡如一的品質,有了進一步認識,因此之後更加寵愛他。

    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仗義替胤禩說話的胤禟和胤禵都被康熙晉封為固山貝子爵位,這也是康熙對這兩位比較重情重義的兒子獎勵。

    後來胤禩因為“斃鷹事件”徹底失去了康熙的喜愛,康熙甚至都對胤禩說出過斷絕父子之情的話,因此胤禩在後期備受康熙壓制。

    即使在此情形之下,胤禵也依然對胤禩不離不棄,唯胤禩馬首是瞻。胤禩在徹底失去皇位繼承資格之後,他也開始決定轉而支援胤禵登上皇位。

    康熙晚年,西北發生叛亂,胤禵代替康熙出征西北,手握西北重兵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早被康熙攻滅的準葛爾大汗葛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繼承汗位之後,野心不死,於這一年準備出兵攻佔西藏,當時的西藏拉藏汗向康熙求援。

    策妄阿拉布坦使用詭計攻入西藏拉薩,殺害了臣服於清政府的拉藏汗,囚禁了達賴和班禪兩大活佛。

    先是拉藏汗的求援信入京,隨之就是拉藏汗遇害的訊息,這一下使得康熙震怒,康熙本欲御駕親征,徹底平定準葛爾,但是無奈康熙當時年事已高,所以康熙決定從諸皇子中選一人代替自己御駕親征。

    當時參與競爭的皇子有文武雙全的胤祉,也有還是皇子的雍正即胤禛,還有忠厚老實的皇五子胤祺,但是這一時期康熙最為喜愛的兒子其實是胤禵,所以最終康熙屬意胤禵為撫遠大將軍,也被稱作大將軍王。

    可以說胤禵擊敗了幾位優秀的哥哥,當時朝野上下無不認為胤禵如果大勝歸來,很可能就是皇位繼承人。最為興奮地就是胤禩一黨人,他們為了胤禵西征無不歡呼雀躍。

    而康熙對於胤禵西征更是給予了很高的出征規格,康熙允許胤禵“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也就是說康熙賜予了胤禵以天子規格出征,這可是清政府最高的禮遇。

    胤禵出征西北期間,康熙還欽賜胤禵的貝子府10萬兩白銀以資用度,而且康熙將胤禵的四個兒子大婚,康熙全部按照親王子嗣規格,這些親厚待遇都是康熙諸子之中之最。

    康熙以時任四川總督年羹堯負責供給胤禵軍需,以豪格之孫宗室鎮國公延信為平逆將軍輔助胤禵西征,以嶽鍾琪為胤禵副將,胤禵全面節制西北軍隊大權,可以說胤禵是當時清政府軍方第一把手了。

    由此來說胤禵當時給人一種皇位繼承人捨我其誰的資格一樣,外加胤禵在西北前線時還依舊與胤禩一黨來往密切,胤禩可以算作是胤禵遠端參謀,而胤禟更是還想為胤禵研發新型武器以供西北前線之用。

    在這期間還是皇子的雍正,依舊是不言不語,不聲不響,低調的以對皇位無心的不爭姿態示人,這也是當胤禵在西北出征時不在康熙眼前了,也使得康熙注意到了這位低調且表現出無心於皇位,即負責任還能實心為國家辦事的老四雍正。

    再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時,這期間雍正與康熙父子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康熙還時不時的去一趟雍正的私人園林圓明園,也是這期間康熙看到了他的好孫子乾隆,一見之下康熙大為喜愛,於是將乾隆接到自己身邊親自撫養。

    可以說出徵西北對胤禵即是好事,也是讓他與皇位失之交臂的壞事,他常年在西北前線不在父親康熙眼前,所以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戀人之間移情別戀似的,康熙逐漸更加喜愛老四雍正了。因此來說雍正後來出人意料的繼承了皇位歸根到底還是在於這期間他獲得了康熙的喜愛。

    雍正繼位初期,人心不穩,雍正對胤禩與胤禵非常猜忌

    平定策妄阿拉布坦之戰一直持續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臨終前胤禵終於擊退了策妄阿拉布坦,本來胤禵是打算將策妄阿拉布坦徹底攻滅,大軍進駐新疆烏魯木齊,劍指策妄阿拉布坦老巢伊犁。

    在這時期康熙卻突然去世了,康熙去世,臨終前遺詔皇四子胤禛繼位是為雍正,康熙在臨終前一再叮囑雍正善待廢太子胤礽及其長子弘晳,可見康熙臨終前最掛念的兒子還是嫡子胤礽。

    雍正繼位之初,人心非常不穩,不過所幸雍正得到了顧命大臣大學士馬齊和九門提督隆科多的擁護,雍正為了安撫人心,繼位後立即冊封在朝野上下人望極高的胤禩為廉親王兼總理大臣。

    雍正表面上看似對胤禩封賞有加,實際上卻是將胤禩架空了,因為雍正繼位任命了四位總理大臣,首席總理大臣正是雍正最為喜愛和信任的十三弟怡親王胤祥,當時胤祥總理戶部還參與軍機,可以說胤祥兼管了財和軍兩大權力。

    而胤禩雖為總理大臣,排名在馬齊和隆科多之上,但胤禩只分管了理藩院和工部,就相當於主管外交和工程事務,這些其實都是地位很高,但是無關輕重的部門,胤禩的權力還不如大學士馬齊和九門提督隆科多,所以胤禩實際被雍正架空,這也說明了雍正從繼位第一天就已經開始謀劃如何平穩解決老八一黨不肯臣服於自己的問題。

    架空胤禩算是雍正走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開始第一個收拾與胤禩關係密切的同母弟胤禵了。

    胤禵手握西北兵權,還和胤禩關係非常密切,雖為同母弟,卻也不肯臣服於雍正,所以雍正必須第一時間褫奪胤禵的兵權。

    康熙去世不久,雍正立即以新君名義下旨,同意策妄阿拉布坦求和,這個策妄阿拉布坦是非常善於利用形勢和詭計的人,其實他比他的叔叔葛爾丹要厲害的多。

    策妄阿拉布坦瞅準了康熙去世的機會,知道新君即位肯定要穩定人心,替換走西北的主帥胤禵,於是他趁機求和,果然雍正立刻批准,但是策妄阿拉布坦也不忘了給請政府找麻煩,他挑唆了青海拉藏汗的侄子羅卜藏丹津發動叛亂,給清政府繼續在西北前線製造麻煩。

    但是羅卜藏丹津相比於策妄阿拉布坦實力就差了很多,所以雍正並不擔心,他第一時間晉封豪格之孫延信為貝子,護撫遠大將軍印,以為康熙奔喪的名義詔胤禵北上回京。

    隨即雍正就派了親信四川總督年羹堯出任撫遠大將軍兼署甘陝總督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節制川陝甘三省軍政大權,也就是說雍正用親信年羹堯替代了胤禵。

    胤禵也不傻,他當然知道雍正繼位立刻詔他回京是什麼意思了,肯定是要解除自己的兵權,自己回京恐怕是凶多吉少,所以胤禵是帶著滿腔憤恨回京的,他回京就先給了雍正一個下馬威。

    胤禵回京後在景山壽皇殿拜謁康熙靈柩時,胤禵見到雍正拒不下跪,御前侍衛拉錫見此情況連忙拉著胤禵向前下跪,胤禵當即大發雷霆,他拽著拉錫來到雍正面前,以責問的口吻對雍正說:“我乃當今皇帝的親弟弟,御前侍衛拉錫是什麼玩意,若我有不是處,求皇上將我處分,若我無不是處,求皇上即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

    胤禵這意思就是逼著雍正處死心向雍正的御前侍衛拉錫,如果雍正這麼幹了,那勢必大失人心,以後無人再敢替雍正出頭,但是如果雍正不處置拉錫,那麼則有失皇家尊嚴。

    所以說胤禵這是給雍正來了一個下馬威,當此尷尬局面,胤禩站了出來,他只對著胤禵沉聲說了一句:“汝應下跪。”史書載“胤禵寂然無聲而跪”。

    雖然胤禩幫助雍正化解了這個生性耿直且勇武的弟弟胤禵給他出的難題,但是雍正並不認為胤禩是真心臣服於他,他反而更加生氣,親弟弟不肯定服從自己,反而胤禩一句話就讓胤禵寂然無聲的臣服了,作為一個皇帝,雍正如何能不生氣。此事後來也成為了雍正收拾胤禩和胤禵所定的大罪之一。

    阿其那見眾人共議允禵之非。乃向允禵雲,汝應下跪。便寂然無聲而跪。不遵皇上諭旨。止重阿其那一言。結黨背君,公然無忌。

    ——《清史稿》

    但是雍正只是第一時間褫奪了胤禵的兵權,並沒有過多收拾他,之後雍正則派老三胤祉和胤禵一起去給康熙守陵,其實名曰守陵,實際就是變相的將他們倆軟禁起來而已。

    胤祉因為是廢太子胤礽的死忠,所以也遭到了雍正猜忌,才會被派去和胤禵一起給康熙守陵。

    雍正最終還是將胤禵終身圈禁,不過雍正去世後其子乾隆卻對胤禵十分不錯

    胤禵嫡福晉是完顏氏,但是去世的很早,康熙生前為胤禵娶了側福晉舒舒覺羅氏才是胤禵一生摯愛,胤禵在給康熙守陵之前,就想要舒舒覺羅氏陪同自己一起去守陵,按照道理來說給父親康熙守陵,帶上兒媳婦也是應該的,不過這個要求卻被雍正斷然拒絕了。

    雍正以他和胤禵生母當時已經是皇太后的德妃生病為名,將舒舒覺羅氏詔進皇宮侍奉婆婆,實際雍正就是故意不想讓胤禵在守陵期間過得舒服,所以將舒舒覺羅氏接進皇宮。

    而舒舒覺羅氏在皇宮中呆了一個多月,直到德妃去世後,雍正才將她放回到胤禵身邊,這期間也讓後世都猜測,雍正是不是在皇宮中綠了親弟弟胤禵,因為舒舒覺羅氏出宮之後,雍正很快晉封了她和胤禵的兒子弘春為貝子,當時雍正子侄這一輩除了胤礽長子弘晳因康熙遺詔被封為郡王爵位之外,其他人均無爵位,雍正卻封了弘春為貝子,讓人十分意外,即便後來胤禵被圈禁後,雍正還將弘春晉封為郡王,這完全不像雍正對待胤禩和胤禟的兒子一樣。

    因此來說後世人大多認為雍正很可能在皇宮中與舒舒覺羅氏發生了某些關係,從而才會對舒舒覺羅氏及其兒子弘春如此之好,也就是雍正還可能綠了親弟弟胤禵。

    在雍正和胤禵的生母德妃去世後,雍正在表面上還是做到了對胤禵的封賞,他賜予胤禵郡王虛銜,也就是有郡王名義不拿郡王的俸祿,這在面上來說對胤禵做的還算比較到位了,畢竟胤禵在康熙時期只是貝子,一下被提升了兩級。

    但是這只是暴風雨前奏,雍正對於老八一黨採取的是各個擊破,逐一瓦解的策略,在賜予胤禵郡王虛銜的榮譽時,雍正已經開始對老十胤䄉動手了。

    雍正二年(1724年)胤䄉就被雍正褫奪爵位圈禁起來。但是胤䄉因為母系家族系清朝政壇豪門家族遏必隆家族,外加胤䄉為人粗莽,所以他反而是八爺黨中唯一沒有被雍正定下多條大罪的人。

    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雍正終於對胤禵下手,他被雍正褫奪爵位,定下14條大罪,雍正最初念在親弟弟份上,只是對他軟禁。不過胤禵為人性格剛硬勇武,所以軟禁期間他依舊對哥哥雍正罵不絕口,於是雍正一怒之下將胤禵改為終身圈禁在景山壽皇殿中。

    隨後在雍正四年(1726年)年初,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分別被雍正定下40條大罪和20條大罪,被革除宗籍,冠以惡名“阿其那”和“塞思黑”,隨後二人被囚禁折磨致死了。

    至此胤禵這一生的政治生涯就徹底告終了,不過胤禵身體倒是很不錯,他和沒心沒肺且為人粗莽的胤䄉都算是被圈禁的皇子中結局比較好的了,他們倆比較想得開沒有抑鬱而亡,而且還順利的把雍正先給熬死了。

    雍正去世後,其子乾隆即位,而乾隆為了拉攏宗室人心,內心中也是認為老爹雍正做的太過分了,所以他繼位之後第一件事就下旨釋放了被圈禁的胤䄉和胤禵,並賜予二人鎮國公爵位。

    胤䄉出來之後沒多久就去世了,乾隆以貝子之禮將胤䄉厚葬,同時乾隆再給胤禵晉爵為多羅貝勒。之後沒多久乾隆又將親叔叔胤禵晉爵為多羅恂郡王。

    不過胤禵此時年事已高,在政治上也很難再有作為,只能是做一個富貴閒散王爺,安安穩穩度過後半生了。

    乾隆二十年(1755年)胤禵去世,享年68歲,乾隆念在他是唯一的親叔叔份上,以親王禮將他厚葬,並賜諡號為“勤”。可以說胤禵青中年時期受到親哥哥雍正猜忌,被圈禁了十幾年,後半生受到了大侄子乾隆的厚待和禮遇,也算是“九子奪嫡”中結局比較不錯的皇子了。

    寫在最後

    因此來說雍正登基必須第一時間處置胤禵,因為胤禵當時手握西北重兵,又和雍正的政敵弟弟胤禩關係極其親密,所以雍正登基後必須先將胤禵手中兵權奪回,才能確保政權平穩過渡到自己的手中,這也是雍正登基時就早已謀劃好得了。

    不過胤禵畢竟是雍正的親弟弟,他即便後來被圈禁起來,待遇也要稍微好一些,而且得到了大侄子乾隆的厚待,總體來說胤禵活的歲數在當時也比較大了,也算是得享天年善終了。

  • 7 # 史海泛舟擺渡人

    俗話說得好:親兄弟明算賬。雖然胤禵和雍正皇帝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但是胤禵和雍正皇帝的關係並不好。雍正皇帝最親近的弟弟是十三阿哥胤祥,胤禵最親近的哥哥是八阿哥胤禩。在八阿哥胤禩爭奪皇位出局後,“八爺黨”變成了“十四爺”黨,胤禵成為了雍正皇帝有力的競爭對手,也是雍正皇帝繼位後的首要打擊物件。

    胤禵和雍正為什麼關係不好

    胤禵和雍正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按理說胤禵和雍正的關係,應該比其他皇子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然而由於雍正和胤禵的性格不同,胤禵從小就跟雍正不親近。成年後的胤禵加入了“八爺黨”集團,成為了雍正皇帝的死對頭。

    其實胤禵和雍正的關係不好,除了胤禵和雍正的性格不和外,還跟胤禵和雍正的野心有很大的關係。胤禵和雍正都對皇位存在野心,康熙皇帝的皇位只能傳給一個皇子,假如胤禵和雍正是同一陣營,胤禵就只能作為雍正的副手。而胤禵在八阿哥胤禩失寵後,成為了“八爺黨”全力推舉的皇位繼承人,因此為了各自爭奪皇位,胤禵和雍正註定不能走到一起。

    雍正為什麼率先打擊胤禵

    雍正皇帝繼位的時候,胤禵正在西北統帥兵馬。雍正皇帝對胤禵非常的忌憚,在康熙皇帝去世的第二天,雍正皇帝就派人前往西北奪取胤禵的兵馬。胤禵交出兵馬回到京城的時候,雍正皇帝已經繼承了皇位,胤禵認為康熙皇帝想要傳位自己,對於雍正繼位十分的不滿。

    胤禵拜見雍正皇帝的時候,不肯向雍正皇帝行下跪禮。最後八阿哥出面勸說,胤禵才勉強給雍正皇帝下跪。雍正皇帝看到胤禵不服氣自己,對胤禵更加的不滿,不久後便被雍正皇帝以學習的名義軟禁起來。

    雍正皇帝對胤禵手下留情

    雍正皇帝整治“八爺黨”的時候,胤禵也遭到了雍正皇帝的進一步打擊,被削除爵位永久圈禁起來。不過由於胤禵是雍正皇帝的親弟弟,雍正皇帝並沒有像除掉八阿哥和九阿哥一樣殺死胤禵,只是將胤禵一直關押起來。

    胤禵是雍正皇帝繼位最大的對手,也是對雍正皇帝最不恭敬的皇子。雍正皇帝能夠對胤禵手下留情,主要就是因為胤禵和雍正是一母同胞,雍正皇帝不願意留下殺親弟弟的惡名。乾隆皇帝繼位之後,胤禵被乾隆皇帝釋放出獄,重新恢復了自由。

    總結

    歷史上的胤禵是一個十分衝動的人,因為胤禵的這一性格特點,胤禵早年沒有得罪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繼位之後,第一個整治的人就是胤禵。不過由於胤禵和雍正是同父同母的兄弟,雍正皇帝一直沒有對胤禵痛下殺手。相比於被雍正皇帝迫害致死的八阿哥和九阿哥,胤禵的結局還算是比較不錯的。

  • 8 # 華夏說歷史

    雍正皇帝即位後,第一個時間整治十四弟,也是形勢所迫。

    第一 雍正帝剛一即位,就發諭旨讓十四弟回來參加康熙帝的葬禮,解除十四弟弟兵權於無形之間,而十四弟到了京城就沒有威脅了。因為十四爺擁兵西北,雍正帝怕他鋌而走險,不可收拾,早就安排西北年羹堯做好防備。

    第二 同時他封原來十四爺手下都統閻信為貝子,並命令他到甘州接替十四爺的事物,其中,雍正還特別發了一道密旨,你到了哪裡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大將軍王的所有硃批諭旨和奏摺全部收繳封存好,然後儘快送到京師,要是大將軍王要親自送來,你要從速開明原由,一定要在他趕至京城前送到,你要是手軟疏怠,使得大將軍王簡約處理以後,沒能使全部的硃批諭旨交上來,朕可要生你的氣了,另外本諭旨不得洩漏給大將軍王。切切。由此可以推斷出雍正是非常擔心康熙有傳位於十四弟的諭旨或者暗示之類的。

    上面是雍正即位後對十四弟的兩個行動,那十四爺他是怎樣做的呢!

    第二 帶著這種情緒,他上路回京城奔喪,但是他帶著不甘,他在從西寧回京的路上,不僅沒有向新皇帝請安,還揚言說,如今我兄為皇帝,尚指望我叩頭乎,我回京不過一敬梓宮,得見太后以後,我之事即閉也。快到京城的時候,他發文給禮部,詢問到京城後見雍正如何行禮,舉朝無不驚駭,分明不把雍正放在眼裡,他就是要用這種衝動方式發洩自己的不滿和蔑視挑戰。

    第三 當兄弟倆一起在康熙的靈位前,十四爺看見自己的皇帝哥哥是如仇人相見一樣,只是遠遠的拜見一下,雍正為了表示對弟弟的親善,特意上前去扶十四弟,但是他就是不起來,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前,分明就是給雍正難堪,天威不可犯,雍正終於發怒了,當下就命解除十四弟的王爵,只保留貝子身份,也就有後來守皇陵的後續了。

    十四爺就是要用這樣衝動的方式來表達不服,對比兩兄弟做法,應該雍正棋高一著,更沉的住氣。

  • 9 # 夏目歷史君

    康熙皇帝在位的第六十一個年頭,離開了人世。在當時極其惡劣的皇位爭奪戰中,雍正皇帝脫穎而出,繼承了他的皇位。

    而在雍正皇帝繼位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對十四弟胤禵進行了殘酷打擊。那麼,雍正皇帝為什麼先針對胤禵進行開刀呢?

    時代背景

    其實,這一切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雍正皇帝這樣做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1、 政治割據

    康熙皇帝在位後期,因為太子被廢,導致皇位繼承權出現了空窗,而幾個實力派兒子都認為自己有實力繼承皇位,因此他們在朝廷中各自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小集團。

    等到康熙意識到事情的危害性之時,他已經沒有力量和精力再去制約或是干涉這個事情了。

    因此對於後來即位的雍正皇帝而言,自己如果想當一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一件事就是需要剷除這些遺留下來的政治割據勢力。

    否則自己極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傀儡皇帝,甚至還有機率因為實力不夠而被自己的這些兄弟們給推翻了。

    2、 康熙目的

    其實康熙皇帝之所以選擇讓雍正皇帝來繼承自己的皇位,主要的原因也是意識到了清朝的這個爛攤子或許也只有雍正皇帝能夠解決。

    因為換做清朝的任何一個皇子來當皇帝,都未必能夠妥善解決這個政治割據的問題,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雍正皇帝那樣能夠有魄力。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與當時最為得勢的八阿哥胤禩“鋒芒畢露”有所不同,雍正皇帝比較喜歡韜光養晦,在康熙還在位的時侯,表面上他與兄弟們的關係也都是比較和諧的,讓康熙十分滿意。

    更何況他還有隆科多與年羹堯這一內一外作為助力,相對其他皇子而言,鞏固政權也是比較容易的。

    胤禵的影響

    而雍正帝上臺之初,便針對十四阿哥胤禵進行了打壓。雍正皇帝選擇打壓胤禵,其實有十分必要的原因。

    1、 影響性

    康熙皇帝雖然有很多的子女,但是他的這些子女其實並不是一個生母所生——換句話說康熙皇帝擁有數十個嬪妃;對於雍正皇帝來說,不論是老八還是老九,他們和自己只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但是,胤禵不同,胤禵是自己同父同母的兄弟,並且,胤禵居然還明目張膽的支援八阿哥。這個影響其實對雍正皇帝來說是十分致命的。

    因為老八在朝廷裡素來有“賢惠”的稱號。

    在這個時候,由於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清朝的統治者們已經在內心完全接納了儒家的價值觀。

    在儒家的價值觀裡面,雖然忠君愛國值得提倡,但是這個提倡有個前提——那就是君王必須得是一個賢良的人,最起碼不能是一個獨夫民賊。並且按照儒家的價值觀來說,獨夫民賊是人人都可以討伐、都可以推翻。

    親弟弟在我們的刻板認知中,都是比較瞭解自己的人,若是連親弟弟都不支援自己,而支援別人的話,那麼這一切只能說明一點:就是雍正皇帝可能是真有問題的,是一個獨夫民賊。

    換句話說,雍正皇帝沒有資格做這個皇帝。

    因此,單就這一點,就意味著雍正帝必須打擊胤禵。否則,時間長了,光是輿論這塊,就足以給自己帶來前所未有的被動。

    2、 出頭鳥

    在中國民間存在著這樣的一句話:槍打出頭鳥。這句話如果反過來來理解的話,出頭鳥確實有被打擊的必要。

    因為現代經濟學上講究一個破窗效應——這個可以簡單理解成,如果一個窗戶被人砸破了一個小洞,那麼別的人就會陸續針對這個玻璃進行丟石頭,最終導致窗戶上的玻璃徹底被砸碎。

    因此,對付破窗效應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最開始砸玻璃的人,痛打一頓,讓後來的人不敢繼續這樣做——這可以理解成懲前毖後。

    雍正皇帝剛登基的時候,胤禵曾經在大庭廣眾之下衝撞雍正帝。甚至這位年輕的皇子公開的表示:自己並不承認雍正皇帝的皇位合法性。

    假設雍正皇帝沒有對此做出任何迴應的話,那麼其他的人就會做出這樣的判斷——他們認為雍正皇帝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最終會對雍正皇帝進行圍攻。

    雍正皇帝當然深深知道這個道理,因此,雍正帝即便是為了警告其他那些不安分的勢力,也需要給予胤禵沉重的打擊。

    這樣,也可以讓其他的野心家有一定的忌憚,不敢胡作非為,從而鞏固自己的地位。

    3、 威望問題

    當然雍正皇帝還需要考慮一個威望的問題。

    ——在古代作為一個皇帝必須有自己的威望,如果沒有威望支援的話,即便是短期內取得了皇位,那麼遲早也會因為沒有威望的支援而丟失皇位。

    而在康熙皇帝的兒子裡面,雍正皇帝其實並沒有什麼威望可言。

    論名正言順,康熙帝有嫡長子。人家原本有正兒八經的太子,只不過因為觸怒康熙帝而遭到廢黜。

    論到文化造詣,三皇子的威望比雍正高。

    論在朝野的名氣,老八更是碾壓雍正。

    而在功勞方面,則是老十四胤禵獨佔鰲頭。

    他曾經率領清軍在西北和蒙古交戰,為大清王朝立下了不少戰功。更值得一提的是,胤禵在出徵之前,康熙帝還給這位愛子,按照天子的規格送行。

    有軍功,而且還享受過天子的規格,單就這一點,很多人就覺得,胤禵比雍正帝更有資格當大清的皇帝。因此甚至在民間還有傳說,認為康熙帝本來打算把皇位傳給胤禵,因為雍正帝把詔書給改了,從而篡奪了皇位。

    當然這個說法是民間文人為了抹黑雍正帝捏造的。不過,這個傳說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很多人眼裡,雍正皇帝的這個弟弟,或許確實有資格比雍正帝來當這個皇帝。

    威望這一點,也意味著雍正帝不能容忍這個弟弟。更何況,除了威望,還有餘下的兩大因素。所以雍正皇帝處置胤禵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如果不處置他,對自己將百害而無一利。

    不過為了坐穩皇位,不得已對自己的親弟弟下手,這也證實了皇家的殘忍與血腥。

    在我們很多人看來,皇位繼承製中,奧斯曼土耳其的“養蠱”式選繼承人,即“即位殺兄弟”制度是最為殘忍的。但其實,我們中國歷史上的皇位繼承製,亦是如此的。

    只不過中國文化較為內斂,對於這方面還是比較“講究”的,往往都是在暗地裡下手,或者找個合理藉口,而不會像奧斯曼那麼粗暴。

  • 10 # 巴山樵歌6268D

    胤禵雖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卻是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重要的一員,關鍵胤禵還鎮守邊關擁有兵權,威脅到雍正尚未坐穩的帝位。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後將胤禵遠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為圈禁。

  • 11 # 獵人HH

    很簡單,殺雞儆猴,畢竟剛登基國朝不穩,就需要一個震懾。而自己親兄弟和自己無親還背叛自己,那就拿他開刀,震懾群臣親王,我連自己親弟弟都能下得去手,再刺激我,我屠刀落下,就別怪我了。

    一般皇帝奪嫡後,要不就是大封群臣,要不就是冷血鎮壓,要看哪一種更適合當時的格局,能更快穩定局勢。

  • 12 # 移動終端小吳

    胤禵是康熙皇帝晚年非常喜愛的皇子,素有韜略,擅帶兵,善交下層,在軍中頗有聲望,為人處事謹慎,亦圓滑,是雍正登基之前最忌的人,是雍正認為的真正的對手。登基後,雍正礙於其母德妃沒敢處死胤禵。

  • 13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是場慘烈的皇位爭奪戰,雖說還比不上北齊時高家那一窩子禽獸的血腥暴力,造成的影響也很大了,導致朝局動盪地方不安,幾乎是千古一帝康熙執政生涯的唯一汙點。

    也是康熙的傷心事。兒子作亂,當父親的可不會開心。後來為了避免剩下的兒子再出什麼么蛾子,他索性不立太子了,在駕崩前才留下遺詔選定繼承人,也就是雍正。

    我認為雍正處置胤禵,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遺詔疑雲

    從清朝當時直到現在,都有種傳聞是康熙的遺詔是“傳位十四皇子”,但雍正的心腹隆科多將之改為“傳位於四皇子”,四皇子就是胤禵。

    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遺詔是用漢文、滿文和蒙文三種文字書寫的,漢文的“十”雖然添一點就能變成“於”,滿文和蒙文裡這兩個字差得遠呢,壓根改不了。

    但老百姓們不知道啊,當然,也不排隊其他皇子的殘餘勢力想借此打擊雍正,在其中添油加醋。反正此事傳得沸沸揚揚,有鼻子有眼睛。

    雍正當然得處置胤禵,直接從根子上掐滅有可能起來的火苗。

    二、胤禵是奪嫡後期最有力的競爭者

    胤禵雖是雍正同母弟,但自幼被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兩人沒有一起長大,感情不怎麼樣。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關係更好。

    康熙的兒子們都挺優秀,誰都不服誰,都想把兄弟們踩下去自己登上皇位。胤禵也不例外,先是依附八阿哥黨,後是自己出頭。

    九阿哥胤禟對他的評價是“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我兄弟皆不如也”,此話雖有吹捧的嫌疑,也能說明他的出色。而且個性爽朗重情重義,英武剛直,還很會打仗,所以深得康熙的喜愛,對他格外優待。

    1718年10月,康熙任命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封為“大將軍王”,還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諸皇子中,也就他能讓康熙如此對待。

    為什麼遺詔傳聞會讓這麼多人相信?就是因為康熙真的特別賞識他。

    可以說胤禵是奪嫡後期最有力的競爭者,雍正最大的對頭。再一想到他原本是同母弟弟,結果不但不站自己一邊,還處處做對,雍正的心情可想而知。

    況且,康熙去世時胤禵還在外征戰,回京後在景山壽皇殿拜謁康熙靈柩,見到已經登基的雍正竟然不下跪行禮!還是八阿哥胤禩說“汝應下跪”,他才“寂然無聲而跪”。

    桀驁不馴也就算了,還聽胤禩的不聽自己的,雍正的惱怒是人之常情。

    三、親媽德妃更愛弟弟胤禵

    還有一個原因則要探索雍正的內心世界才會知道。

    雖說佟佳氏對雍正很好,但畢竟不是親媽。孩子對生身母親的依戀是天然存在的,雍正也渴望德妃的母愛。

    可是德妃覺得給出去的兒子就是別人的了,小時候不管不問,孩子們長大後只幫著胤禵,巴不得雍正被康熙厭棄。

    雍正登基之後更是不講情份不給面子,說“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吾夢想所期”,意思是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她想要的當然是心愛的小兒子登上帝位。

    還想要殉葬康熙帝,被雍正好說歹說阻止了。接著她又要死要活的鬧,拒絕受封為皇太后,拒絕搬到太后應住的宮殿慈寧宮。

    親媽這麼拖後腿,把雍正氣得焦頭爛額。她都不認同自己繼位,這讓天下人怎麼看他這位新帝?

    對親媽是沒辦法,可不得把氣撒到親媽一心維護的胤禵頭上?

    不過,雖有種種對付胤禵的理由,雍正其實也沒怎麼處置他,只是關起來了事,比起改名阿其那的八阿哥胤禩和改名塞思黑的九阿哥胤禟,雍正對他仁慈太多了。

    乾隆即位後胤禵恢復了自由,活了67歲,壽終正寢。

  • 14 # 穿越再現彼岸

    雍正皇帝和皇十四子胤禵是同一個母親——德妃烏雅氏所生,不過雍正帝的母親出身地位,清朝宮中又不允許親生母親帶兒子,雍正皇帝是被孝懿仁皇后撫養。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當時是皇貴妃,是佟國維之女,康熙皇帝親生母親的侄女,兩個人是的嫡親表兄妹,她自己養育的後代沒有存活就領養了雍正帝,雍正身份也因此水漲船高,為後來繼承帝位打下了基礎。胤禵則是由自己的親生母親撫養長大,德妃的地位升高了才有資格撫養自己的兒子。

    雍正胤禵親兄弟兩個反而沒有多少共同語言,雍正和皇十三子胤祥反而走的非常近。胤祥母早亡,交給德妃烏拉氏撫養,雍正這個大哥哥主要負責照顧這個弟弟了,感情深厚。(雍正和胤祥劇照,兩個人鐵是有原因的)

    雍正為何第一個處置親兄弟?

    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擁有軍權。

    1718年,準噶爾部策妄阿拉布坦進犯西藏,清軍在青海的進攻被全滅。於是康熙皇帝選拔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王,領兵平叛。關鍵是胤禵出征時康熙皇帝讓他用天子的儀式出征,盡顯榮寵,也讓很多人認為胤禵可能是未來的皇儲,也或者康熙是為了讓兒子盡心盡力平板。

    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去世。雍正皇帝擔心自己這個擁有軍權的弟弟來逼宮,立即傳召撫遠大將軍王胤禵進京,進京後立馬被軟禁了起來,雍正這也是防患於未然,將最大的威脅解除了。(胤禵劇照)

    第二,防範康熙帝留下詔書用胤禵牽制雍正。

    康熙皇帝去世第二天,雍正皇帝一面派人傳召胤禵進京,一面晉封愛新覺羅.延信(豪格之孫)為貝子,去接替胤禵的撫遠大將軍的位置,代管印信。並且雍正帝給了延信一道密旨,部分內容如下:

    你抵達後,將大將軍王所有奏摺、所有硃批諭旨及伊之家信全部收繳封固後奏送。如果將軍要親自帶來,你從速開列緣由,在伊家信帶至京城前密奏。你若手軟疏怠,檢閱奏文後,並不全部交來,朕就生你的氣了!若在路上遇見大將軍,勿將此諭稍有洩露。

    這道密摺要求將胤禵於康熙之間的奏摺和胤禵於其他人的交往信件全部收繳,呈報雍正皇帝。這讓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雍正得帝位不正,清查胤禵的所有有聯絡的朝臣。

    為了索羅全部的胤禵信件,分兩路進京的胤禵家眷也遭到了盤查,這讓胤禵十分惱怒。

    此外,康熙皇帝對胤禵的賞賜是最多的,他的幾個兒子康熙也經常帶在身邊照顧,並不是只有雍正的兒子弘曆一個人被帶在康熙身邊的!

    第三,站隊錯誤

    胤禵雖然和雍正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因為被領養的關係,德妃烏拉氏更喜愛小兒子,親兄弟兩個有隔閡。胤禵的性格和皇八子胤禩投緣,兩個人走的很近,組成了政治小集團。

    1708年,康熙帝的庶長子胤禔和皇八子胤禩(切記胤禩小時候是皇長子胤禔的母親養大的)等聯合誣陷皇太子胤礽,情急之下,康熙先廢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庶長子胤禔要替康熙帝行安慰我“萬難之事,請求斬了胤礽,康熙皇帝不忍。此時皇三子胤祉揭發他用巫術詛咒廢太子胤礽,他就被圈禁起來,達26年之久,直至去世。(胤禔和胤禩劇照,兩個人為同盟也是有原因的)

    皇八子胤禩在接下來再議立儲君的政治活動中,聯絡朝臣,讓絕大部分朝臣擁戴他為皇太子。這下觸動了康熙帝的逆鱗,原來是老八在誣陷太子,在朝臣中結黨,於是皇八子胤禩關押起來。

    皇九子胤禟和皇十四子胤禵攜帶毒藥,以死進諫康熙帝饒了胤禩,言語之間衝撞了康熙帝,氣的康熙帝要殺了胤禵。胤禵以死保護這位八哥,他是所謂的“八爺黨”核心成員之一了。

    不過經過立儲一事,皇八子胤禩徹底失去了爭奪皇位的可能,他們全力支援胤禵上位,是雍正帝的死對手。

    綜上來看,雍正皇帝第一對付自己的親兄弟主要是因為他擁有軍權,其次害怕康熙帝留下什麼遺詔對付自己,又是自己的政治對手,自然是先下手為強了。

  • 15 # 月關略萌

    雍正登上皇位後,首先要做的就是穩固自己的地位,然後才能夠一展抱負,有所作為。第一個處置胤禵自然是有著重要的原因,因為在當時的局勢下,胤禵是能夠動搖、威脅雍正皇位的最大“敵人”。

    此時的八爺黨雖然還被叫做八爺黨,但與之前與太子黨鬥爭時不同,他們的核心人物由老八胤禩變成了老十四胤禵。那麼就很好理解了,阻止八爺黨最後“臨死反撲”的命脈就是老十四胤禵,把他控制住了,自然雍正就等於成功了大半。

    二、胤禵身份特殊

    此時的胤禵不僅僅是八爺黨的實際核心,更是康熙親封領兵統帥在外的大將軍王。在胤禵遠征準噶爾時,康熙親自為其送行,並以天子規格出征。這種行為被很多人解讀為康熙有意立胤禵為儲君,有鍛鍊他的意思在裡面。雖然康熙的用意究竟怎樣不得而知,但透露出來的訊號以及這件事潛在影響力在朝中擴散,這是必然的結果。

    雖然雍正成功繼位,但雍正也不知道康熙的用意。他派人攔截收繳了康熙跟胤禵的信件,為的就是防止信件中有關乎傳位的資訊,給他的皇位造成影響。

    另外,雍正繼位時胤禵領兵在外。雖然清朝有著“兵將分離”的制度,但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剛剛登基的雍正不得不防這一點。所以,他要第一時間將胤禵的兵權奪下,並且將胤禵控制住。

    三、雍正要保住胤禵的性命

    沒錯。雍正登基後第一個處理胤禵,既是維護穩固自己的皇位,也是想要保住胤禵。

    雍正登基,八爺黨自然會垂死掙扎,做最後的反抗。作為八爺黨核心人物的胤禵自然會牽扯進去。但不要忘了,雍正和胤禵乃一母同胞,就算雍正想殺胤禵,但此時已貴為皇太后的德妃也絕對不允許。既然要保住胤禵,自然要先下手為強。不然等到胤禵與老八他們真的謀反篡位的話,到時候即便雍正不想殺胤禵都不能了。

    綜上,雍正登基第一個處置胤禵乃是必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知道西紅柿的口感包括哪些方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