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迷一史
-
2 # 歡樂頌歡樂GO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鹹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學者不在少數。
宋朝立國三百餘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
一、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顯德七年(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改元建隆。後透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於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 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西夏、金國的戰爭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次年被金國滅亡。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西北以陝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為界。宋神宗時透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於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並重金贖回幽雲七州。
宋朝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採用分化事權方式,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這些對維護國家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有人認為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經濟文化繁榮。鹹平三年(1000年)GDP為265.5億美元,佔據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北宋時期,因推廣占城稻,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北宋時期對外關係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在東亞同北韓和日本關係交流密切,在東南亞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絡,同時還影響到了西亞和非洲。
二、南宋
南宋(1127年—1279年),北宋覆亡後,趙構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與北宋統稱為宋朝,共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廟稱帝,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公元1138年,宋室遷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 金國幾度南下都未能消滅南宋,南宋北伐皆無功而返,南宋和金國形成對峙局面。
公元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南宋放棄淮河以北地區,雙方以淮河-大散關為界。南宋中後期政府腐敗,奸臣輩出,漠北草原的蒙古人開始崛起。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國,公元1211年開始大舉南侵進攻金朝。公元1218年滅西遼,公元1227年滅西夏,公元1234年滅金。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軍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臨安府被攻佔,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戰敗,陸秀夫揹著宋末帝趙昺跳海而亡,南宋覆滅。
南宋在政治、軍事等諸多領域都沿襲北宋。在中央地方權力、官僚機構、司法、軍權等方面加強中央集權的一系列措施,軍事上在招收潰兵和勤王之軍等基礎上,開始軍事重建之路,最終形成幾支較強大的軍事力量,於是有了岳家軍(岳飛的軍隊)、韓家軍(韓世忠的軍隊)的出現。
南宋雖偏安於秦嶺淮河以南,卻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繁榮,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王朝。南宋滅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遊牧民族對宋朝農業生產關係的毀滅性打擊。
-
3 # 清風漁情
北宋(960年—1127年),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顯德七年(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改元建隆。後透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於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 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西夏、金國的戰爭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次年被金國滅亡。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西北以陝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為界。宋神宗時透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於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並重金贖回幽雲七州。
宋朝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採用分化事權方式,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這些對維護國家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有人認為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經濟文化繁榮。鹹平三年(1000年)GDP為265.5億美元,佔據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北宋時期,因推廣占城稻,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北宋時期對外關係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在東亞同北韓和日本關係交流密切,在東南亞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絡,同時還影響到了西亞和非洲。
南宋(1127年—1279年),北宋覆亡後,趙構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與北宋統稱為宋朝,共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廟稱帝,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公元1138年,宋室遷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 金國幾度南下都未能消滅南宋,南宋北伐皆無功而返,南宋和金國形成對峙局面。
公元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南宋放棄淮河以北地區,雙方以淮河-大散關為界。南宋中後期政府腐敗,奸臣輩出,漠北草原的蒙古人開始崛起。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國,公元1211年開始大舉南侵進攻金朝。公元1218年滅西遼,公元1227年滅西夏,公元1234年滅金。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軍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臨安府被攻佔,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戰敗,陸秀夫揹著宋末帝趙昺跳海而亡,南宋覆滅。
南宋在政治、軍事等諸多領域都沿襲北宋。在中央地方權力、官僚機構、司法、軍權等方面加強中央集權的一系列措施,軍事上在招收潰兵和勤王之軍等基礎上,開始軍事重建之路,最終形成幾支較強大的軍事力量,於是有了岳家軍(岳飛的軍隊)、韓家軍(韓世忠的軍隊)的出現。
南宋雖偏安於秦嶺淮河以南,卻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繁榮,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王朝。南宋滅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遊牧民族對宋朝農業生產關係的毀滅性打擊。
-
4 # 寧波城市記憶
兩宋是唯一享國超過300年的朝代,達到319年,而且血緣關係明確,南宋的趙構就是徽宗的兒子。
從科技上來說,宋朝在世界範圍內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改進和大量應用了歷史上的發明。讀書時大家肯定知道沈括和他的《夢溪筆談》。李約瑟博士把沈括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夢溪筆談》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
至於為什麼文人墨客都向往宋朝呢?因為在宋朝對待文人沒有死刑,即使罪孽再大,最多的就是流放。如果心態比較好,可以當作旅遊啊,比如蘇軾,被貶去了海南島,但是他的文章仍舊灑脫自然。
宋朝畢竟離我們太遙遠,清朝感覺上就在眼前,甚至還能找到清朝官老爺的照片和影片,另外清朝的歷任皇帝,故事的可寫性確實高,這也是為什麼清宮劇氾濫的主要原因。
-
5 # 林長風
我是陽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宋朝是中國歷史一個偉大的朝代,首先他結束了五代十國的黑暗時期,從朱全忠篡唐到趙匡胤陳橋兵變,七十多年的時間裡戰亂不斷,百姓深受其苦。其次,宋代是中國文化和社會生產迅速發展的朝代,期間湧現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和社會發明,宋朝的財富遠遠領先當時的世界各國。但是,為什麼關於宋朝的小說和電影電視劇很少呢?我想有兩個原因:
一是宋朝兩百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國富軍弱,前期打不過遼,中期打不過金,後期打不過元,甚至連小小的西夏也沒收拾利索,最後望其坐大。對中原漢人來說,這段歷史總是覺得有點屈辱,有點類似鴉片戰爭後的那段歷史,潛意識裡不願意提及,所以關於宋朝的作品也就相對少。
二是相對清宮戲,宋朝離我們還是遠了些,歷史考證略有難度,不好寫也不好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北宋都城在河南開封(當時叫汴梁),南宋都城在浙江杭州,不是北京啊!你懂的。
-
6 # 邊境故人
知道的不多,只知道宋朝分南宋北宋,共18位皇帝,歷時將近320年。宋朝發行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經濟規模最大的朝代;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老百姓生活水平最高的朝代;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海外貿易最發達的朝代;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城市化率最高的朝代;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科技最發達的朝代;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都在宋朝得到極大發展!
-
7 # 生活之路一帆風順
很高興回答問題,宋朝的開國皇帝是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顯德七年(960年),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在陳橋驛被手下人“黃袍加身”擁立為帝,並回京逼迫後周恭帝禪位。他登基為帝,國號“宋”,史稱北宋。他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
趙光義(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979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
宋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宋遼簽訂《檀淵之盟》結束了唐朝以來百餘年來的動亂局面。
從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至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結束,王安石變法。
從1065年至1084年,司馬光歷時十九年完成《資治通鑑》。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金國攻入汴梁城,徽,欽兩帝投降,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
南宋從1127年——1276年,也有認為1279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即位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
公元1138年,宋室遷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
1234年宋蒙聯合滅金,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直到1276年臨安府被攻佔,南宋名存實亡,1278年,時年9歲的宋端宗於碙州島病逝,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徹底戰敗,陸秀夫揹著宋末帝趙昺(bing)跳海而亡,南宋覆滅。我就分享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
8 # 小草115
宋朝的經濟乃至他對文人的重視程度都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宋朝的GDP產值在整個世界都是非常領先的,我們高於歐洲很多。同時宋朝的文化也是非常開放的,文化是經濟的一個反映,從豐富的宋詞文化就可以看出它的經濟也是非常繁華的。同時宋朝的官員的工資也是非常高的。對於讀書人而言,宋朝是一個能夠充分體現自身價值的朝代,生活在宋朝是非常幸福的。
-
9 # laocheng
宋代對百姓的嚴厲懲罰,是超過漢唐明的。宋代不殺士大夫,百姓買賣20斤以上的私鹽是死刑。買賣20斤以上的車也是死刑。造反的就是雷克薩斯死刑。宋仁宗天成年(公元1025年)正式批准的大營(斬首等死刑)人數達2436人,單死囚比唐代增加了幾十或數百倍。中華帝國的刑法制度進行了兩次大改革,一次廢除了漢文皇帝時期的手割等肉刑,第二次廢除了水閘制度制定的《開皇律》,再次廢除了貓頭鷹、冷靜(即民間稱為“五馬分屍”)等酷刑,進一步廢除了“鞭笞(鞭笞)”、“杖(長刑)”、“行刑(”唐朝基本上也繼承了隋朝的刑法。但是,到了“治理狂人”的宋代,一方面,史博士廢除了死刑廢除和服刑,一方面,面對百姓,完全恢復了六刑和酷刑。北宋第三帝宋真宗時,大臣錢義在紀念中說:“今天.逃出軍隊.既斬,斷手,釘,鉤等身。又見所有其他酷刑,身體還在,你的身體發出呻吟聲,白骨和嘴巴的眼睛。"在實際執法過程中,梅和腰斬、釘、五馬分屍、凌遲處決等相繼恢復,商周王后消失數千年的“鄭刑”——被切斷為肉源的刑罰——也被廣泛使用。真宗知道《大盜》,就在冀州張美學習捕獲,命令他釘在門上三天,然後剁肉醬;仁宗時,轉運使杜琦逮捕廣西靈州叛軍首領56人,假裝接受對方投降,然後命令馬肥,這位投降的領袖公開弔環延遲處死,慨嘆,剁肉醬,當地領袖。除了這些名副其實的顧問之外,官員還私下處理了數種酷刑、囚犯,包括水族、肌腱、碎骨、溺水、煮湯鋸解決方案等。真宗時期,為親自離開部隊逃跑的軍人打上紅色鐵烙印,然後用石頭砸身體的骨頭斬首,這是慣例。各種悽慘的顧問在宋代是普遍現象,不僅僅是歷史資料。例子太多,不能詳細列舉。郭東旭教授寫的《宋代酷刑論略》裡面有詳細的考證,請找一下。做這種顧問的都是口中掛著“仁義道德”的儒教史醫生。宋朝的文官決不需要擔心自己會被毆打。所以特別有勇氣,有興趣反抗他們的統治,敢於虐待人們。後來元朝和明朝也繼承了宋代的拷問制度。明朝皇帝周元也發明了這種剝皮的酷刑。明憲宗朱堅還多次下令處決凌晚農民起義領導人,著名的太監劉根和明朝馬遼東將軍袁崇煥均被凌晚處死。但是明朝顧問和宋代有兩大區別。第一,像剝皮是為腐敗官員量身打造的,很多酷刑都是針對官員的,一般人都很沮喪,不像喪歌者被免除死亡的特權;第二,採用酷刑需要皇帝特別安排,而文官集團勢力失控,罪犯可以任意使用自己殘忍的死刑思想,就像宋朝一樣。明朝的普通死囚都要在名單上核對,以便皇帝被處死。這稱為“確認”。文官集團只能做出沒有死刑執行權的判決,像宋代一樣,射殺罪犯是重罪。農民起義領袖、海盜領袖等非常嚴重的犯罪人物被捕後,可以先看皇帝的批准,然後處死。明朝初期宰相胡偉勇親自殺了兒子,他要求朱元璋賠償殺人。內閣首富楊士奇的兒子被明英宗朱啟真處死,命人處死,但為了給楊士奇面子,先關上,這樣楊士奇死後就被殺了。
楊榮前內閣曾孫,福建衛指揮楊爺因打死命,在西廠監獄被捕,憲宗朱深命全家抄錄。所以明朝文官,比起宋代,誠實、關心虐待俘虜的事,可以把自己也放進去。宋代的人權保護並不好。法治社會更不用說,只是“官權”保護好,是典型的“官治”社會。現在很多人宣傳宋代的人權法治,但這是站在文官的立場上做出的評價。相反,宋代的人權法治非常惡劣,這種惡劣的原因是文官的人權法治實現得太好了。宋代文官喜歡合併土地,刑法特別規定:“小作品主犯,加菲爾人第一名;主犯,杖下沒有什麼可爭論的,但為了減少人類,“也就是說,佃戶傷了地主,所有的罪加一等,因毆打致死者,不刺臉,與鄰邦地位一致;地主傷害佃戶,長刑以下的罪免除處罰,有期徒刑以上的罪減少一等。地主如果殺了佃戶,就不必用比較近的主弦服刑,在臉上刺字。這種“人權法治”當然是特權階層非常喜歡和懷念的。像明朝一樣,普通高官和那些孩子殺普通人,怎麼能不傷心呢?怎麼能不把黑暗的獨裁,不作為人權來描述呢?實際上,明朝人權保護——對“官權”保護很不關心,因此在古代社會的標準中,——是好的。明朝官員當然會像其他古代王朝官員一樣,先把人秘密殺了,然後因天氣疾病等原因,在《死了》——《死了》中說謊。但是,這是不引人注目的行為,如果秘密動手,被告人的頭部處理就會很重。像宋代一樣,官員直接下令處決或屠殺犯罪嫌疑人的情況也在明朝被嚴厲禁止,在現實中極為罕見。如果——官權好,民權低,官權低,民權好,在帝國制度下,這是矛盾的。宋代和明朝是這一對矛盾的兩個極端。在評價明朝的時候,一些人說:“即使是高階官員,如果公然脫掉褲子的臀部,普通人的人權保護就更沒有辦法說了。”這種邏輯是錯誤的,把矛盾關係變成因果關係。正確的邏輯是:“高階官員失誤的話,褲子會挨屁股,所以明朝普通人的人權受到很好的保護。
-
10 # 蜀劍
宋朝是文人的最好朝代,其歷史也很有意思。
事實上,真實的楊家將沒有那麼悲壯,楊家也沒有那麼多寡婦,但“楊六郎”曾打得契丹人叫爸爸。
提到楊家將幾乎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但是作為這支傳奇軍隊的背後大老闆們——大宋皇帝在普通人眼中,似乎是最沒特色的一個群體。
宋朝皇帝既不像漢唐皇帝那樣雄武,也不如清朝皇帝辨識度高,跟其他一些冷門朝代的皇帝,比如前秦苻堅、南唐李後主、隋煬帝等等也沒法比。事實果真如此嗎?並非。
宋朝皇帝之所以被大家選擇性忽視,並不是他們的路數不夠野,而是宋朝的超級文化IP太多了,像什麼梁山好漢、岳飛、包青天、楊家將、蘇軾、李清照,個個都是超級吸睛王,皇帝們的光芒都被掩蓋了。
其實,除了英武方面有點弱,比如打個敗仗嚇的陽痿的高宗趙構,其他方面,厚黑、小氣鬼、人妻控、楞頭青……大宋皇帝們無不具備。
說起來趙匡胤其實是歷史上最具八卦屬性的皇帝。不論政治、軍事還是武俠、演義都能沾上邊兒。這位方面大耳的黑漢雖然看起來憨厚無比,其實心眼比誰都多。
杯酒釋兵權這些政治上的趣聞就不必說了,趙匡胤還是個八卦故事簍子。年輕時愛騎烈馬還不用馬鞍,有一次撞城門上差點碰死;自創了一套武功,後人稱為太祖長拳;閒得沒事幹玩了出千里送京娘;路過華山沒事找抽和陳摶老祖下棋,結果把華山給輸了,玩心大的真是沒邊兒。
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聯手演了一出燭影斧聲的好戲,真相到底是大哥腦血栓發作,還是兄弟砍死哥哥,史學界折騰到現在也沒整明白。
趙光義一反大哥滅人之國不殺其主的傳統,毒死史上第一詞人皇帝李後主,牽機毒藥從此和趙光義成了固定組合。
不僅如此,這位坐擁無數美女的皇帝,還令人不恥地霸佔了小周後。不過很快就遭到了報應,趙光義滅完北漢燒包的不行,親征大遼國,結果在幽州城下被爆的渣都不剩,大腿上中了一箭,還當了一回靈魂驢車手,從此聽見大遼國就腦仁兒疼。
宋真宗趙恆除了被寇準連哄帶騙弄到澶州,跟蕭太后對毆了一回,還是位狂熱的封禪愛好者,明明啥事兒沒幹成,中了邪似的非要到泰山封禪,結果留下千古笑柄。
宋仁宗是個寬厚的出了名的超級老好人,寬鬆的政治催生出一大票名人,如范仲淹、歐陽修、蘇軾、包拯等等。這位老好人唯一的缺點就是好色,不僅在宮裡玩,還強佔東京人妻(東京即開封也,想歪的自動去面壁思過),弄的老百姓狀子告到開封府……
宋神宗搭檔王安石完成了大宋最兇猛的一次雄起,王安石提前800年玩出資本主義經濟運作的套路,還差點搞成了。
宋神宗的分工是,兄弟你放手搞錢,我好去打西夏。他在位期間各種狂揍西夏,不僅燒了西夏人的皇宮,還差點推平西夏聖城靈州。後來雞血打得過度,抽乾了這位年輕皇帝的精血,變法、伐夏出現挫折,直接氣得歸天了。
宋徽宗玩書畫是一絕自不必提,他的心大也是出了名的,被金華人俘虜後,居然還生了一大票兒子,這份興致也真是獨一份兒。
-
11 # 歷史當日趣事
當時的東京城(汴梁)常住人口150萬,比唐朝首都長安更加繁華,《東京夢華錄》描述東京:"東華門外,市井最盛,舉凡南北飲食、時新花果、魚蝦鱉蟹、鶉兔脯臘、金玉珍玩、衣著服飾,無非天下之奇。"真乃一幅繁榮景象。成為全球擁有外國僑民最多的國都,遠超大唐,汴京城裡有著來自自西域、阿拉伯和北韓、日本等國,還有的從非洲、歐洲等地。他們的身份不僅僅限定於使臣,還包括武士、僧侶、教徒、商賈、獵手、藝人、奴婢和留學生各色人等。
當時甚至有日本本土的貴族和商人在日本的港口等著東渡過來的宋人或者乾脆就帶著女性前來中原“渡種”,以此來改良自己家族的人種水平。而當時的日本早就進入了平安時代的中後期,這也是中日交流相當頻繁的一個時代。《清波雜誌》有如下一段記載:"倭國一舟漂泊在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婦女悉被髮,遇中州人至,擇端麗者以薦寢,名曰度種"。(有人可能不相信這個事情的真實性,但是如果我拿如今某國女性以交到某種面板的男朋友或者生一個混血寶寶為榮的那種自豪感來說,我相信日本人當年肯定也幹過這種事。)
-
12 # NatureVoice雨人
從小就對宋朝有好感,可能是看《水滸傳》看的吧,我想知道關於宋朝的一些事,比如經濟、外交、宋朝皇帝等。看東京夢華錄別的不知道,其他朝代都是藩邦給中國進貢,宋是中國給藩邦進貢。這點來說,太牛逼了。
宋軍的戰鬥力,接近中原王朝的頂點了1.宋唐對比大宋對戰帝國契丹,1000萬人口/兵力50萬大唐對戰部落契丹,200萬人口/兵力5萬5萬兵力的契丹軍大破50萬唐軍,斬殺武則天手下28員大將,包括大破吐蕃,收復四鎮的王孝傑。契丹崛起更是讓大唐丟了一半以上的領土,李隆基時期,大破30萬唐軍,殺的安祿山丟盔棄甲,安祿山不能抵擋契丹,又害怕朝廷怪罪,引發了“安史之亂”。此後200年,契丹從大唐手中奪去600萬平方公里土地,吉林、遼寧、黑龍江、外東北、蒙古、西伯利亞、西域......,唐軍更是屢戰屢敗,始終無法收復遼寧。契丹擊敗大唐後,進化成了帝國契丹,戰鬥力翻10倍以上,大宋對戰帝國契丹勝負七三開,雁門關之戰楊業數千騎大破10萬契丹軍,遼史記載30年不敗,稱為無敵將軍。楊延昭上百次大破契丹,被契丹稱為六星下凡,契丹神話中的戰神。帝國契丹兵力50萬,其中30KG的鐵甲騎兵2萬,輕甲騎兵20萬,戰鬥力已經比部落契丹強太多,大宋卻能多次大破帝國契丹。大唐鐵騎裝甲15KG,只有契丹鐵騎的一半。
2.宋明對比大宋對戰女真帝國,6000萬人口/兵力70萬大明對戰女真部落,200萬人口/兵力6萬百萬明軍葬身遼東,6萬女真鐵騎踏平中原,神州血流成河,跪地磕頭,剃髮易服,漢人當了300年奴隸。女真大將軍多爾袞屠殺了3000萬漢人,所向無敵。大宋全殲50萬金軍,消滅女真王牌師——鐵浮屠,八旗軍的親爹都被砍死了,金史:戰力南北。撼山易,憾大宋軍難。多次打敗女真大將軍金兀朮,更是500宋軍追殺1萬金軍,金兀朮大敗。3.宋漢對比漢朝對戰的匈奴部落,人口200萬/兵力5萬,漢軍打了400年無法消滅。匈奴攻陷長安,消滅西晉,進入最黑暗的五胡亂華。大宋對戰的西夏王國,人口500萬/兵力30萬,三大戰役殺死50萬西夏軍,只用了80年。佔領食物生產地,西夏名存實亡,西夏的戰鬥力是匈奴3倍,大宋輕鬆揍死了,"夏自平夏之敗,不復能軍,屢請命乞和。哲宗亦為之寢兵。楶立邊功,為西方最。"
大宋不強大,也不弱小。大宋對戰的四個敵人1.契丹武則天時代,契丹擊敗40萬唐軍,斬殺28員大將,“將卒死者填山谷,鮮有脫者”李隆基時代,契丹擊敗30萬唐軍,勇將安祿山,資治通鑑 卷216“夾擊唐兵,殺傷殆盡。”902年(唐末天覆二年),耶律阿保機以兵40萬攻打唐朝盧龍節度使劉仁恭,伐河東,攻下九郡。獲牲口95000,戰馬無數。大宋對戰契丹,200萬人口部落已經進化成1000萬人口帝國楊業在雁門關數千騎大破10萬遼軍,威震契丹。遼史記載為交戰30年,楊延昭上百次擊破契丹,威震邊庭,契丹人稱為“六星下凡”,契丹神話中北斗六星主鎮幽燕北方,象徵戰神。“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尹繼倫1000宋軍擊敗8萬契丹兵,死者不計其數,,遼人稱為”黑麵大王”大宋對戰帝國契丹勝負七三開2.西夏安史之戰後,唐朝名存實亡,党項奪取了”夏州”,其後裔建立西夏帝國。佔領了唐朝的養馬地,食物生產地,經過200多年建設,西夏非常富裕,草原地區為核心的肥美牧場,農業區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糧草,還盛產當時可當貨幣使用的上好青鹽。人口達到500萬級別【高句麗300萬人口、匈奴諸部200萬人口、突厥諸部200萬人口】,放在其他朝代都是蠻族老大級別了,無奈大宋時代池淺王八多。西夏雖然多次擊潰宋軍,但與宋朝貿易中斷使經濟衰退,戰事頻繁又大耗國力。宋軍在三大戰役殺死50萬西夏士兵,佔領橫山一帶,佔領了銀、石、夏、宥諸州,在橫山沿邊地帶不敢耕者二百餘里,本來經濟就衰退的西夏,更是雪上加霜。再次擊敗30萬西夏軍,兵敗平夏城,宋朝全面佔據橫山和天都山。“夏自平夏之敗,不復能軍,屢請命乞和。”3.女真女真諸部在薩爾滸之戰全殲47萬明軍,明軍實際兵力十一萬【號稱47萬】,五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精銳部隊全數戰死,大炮也落入女真之手,此戰役以明軍大敗而告終。開鐵之戰,全殲數萬明軍,女真佔領遼寧,明軍喪失野戰能力。松錦大戰,雙方投入各10萬大軍,明軍再次遭到重創,斬殺5萬明軍,至此只剩山海關防線。女真入關,6萬女真鐵騎踏平中原,一鎮之力征服明朝。大宋四將絕地反擊女真,劉琦順昌大捷,二萬宋軍擊敗金軍十餘萬。郾城之戰,岳飛擊敗1萬5千女真鐵騎,重創女真王牌師——鐵浮屠。潁昌之戰,擊敗13萬金軍,俘獲戰馬3000匹,“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宋軍殺的滿身是血,女真全軍潰敗。收復襄陽之戰全殲女真王牌師——鐵浮屠,宋軍以少勝多,給金軍以沉重打擊。八旗軍的親爹—鐵浮屠,都被宋軍殺了,努爾哈赤正是按祖先設計的鐵浮屠,重新組建了女真精銳。女真大將軍金兀朮感嘆“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大勢已去了,打不過宋軍。金史——戰力南北清史——百戰之師4.蒙古而大宋時期是巔峰的蒙古帝國,多元化多民族的超級帝國,人口達到1億,蒙古人只佔1%集結了全世界精英,北漢人當步兵,蒙古人當弓騎兵,契丹人當重騎兵,女真當弓箭手,波斯人造武器,高麗人造船......由馬步軍都元帥察罕率號80萬大軍,三條戰線攻打大宋,1238年-1256年,三條戰線擊敗80萬蒙古軍隊,逐北歸。擁有全世界精英兵種的蒙古,仍然無法戰勝大宋,蒙古可汗還被射殺了,直接導致蒙古帝國滅亡。由大元帝國取代,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蒙古帝國分裂後,進行了4年內戰,重新建立大元帝國【蒙古第二帝國】,而大宋已經300年到了王朝末期,腐敗至極,這個時候元朝才抓住機會滅了大宋。擊敗了全世界精英【蒙古弓騎兵、波斯工匠、北漢人步兵、女真弓箭手、契丹鐵騎、高麗戰艦....】,順手射殺蒙古可汗,直接導致蒙古帝國滅亡,這戰鬥力之強
陸游的千古悲歌:“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其實在整個宋朝320年間都適用。宋朝有多麼強大,由此可見一斑。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
《六國論》提出並論證了六國滅亡“弊在賂秦”的精闢論點,“借古諷今”,抨擊宋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誡北宋統治者要吸取六國滅亡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萬里腥羶如許,千古英靈安在。
——陳亮
摸不到長城。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數學題,遼宋金夏,四國演義,最後被蒙古人一鍋端。按照戰爭勝負關係來算,這道不等式應該是蒙古>金>遼>宋>夏,可是遼宋金夏四個國家,誰是最後一個被蒙古滅亡的?毫無疑問是宋啊!所以滅亡先後順序來算,這道不等式又應該是蒙古>宋>遼>夏>金。可是說到底,蒙古真的強大嗎?的確它把全世界都滅了,可是那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宋有多強呢?
有這麼一個創業者,一天連奪兩城,3000人攻下了萬人的城池。剿滅東南割據政權,60天滅蜀,喝頓酒一眾武將甘願交出兵權,壓制中原百年的北方少數民族,對此人毫無辦法。這人厲不厲害?宋幹掉了他。
有這麼一對君臣,對內殫精竭慮,抑豪強、制吞併、修水利、改科舉,十餘年間所積累的財富可支撐此後國家二十年的用度,百姓生活漸好,民間起義減少,實現了國富民強的目標。對外拓地千里,北伐有望。宋毀滅了他們的功績,汙衊了他們的事蹟。
有這麼一個家族,為國守邊百年,是國家精銳之所在,百餘年間威名赫赫、少有敗績。宋害死了他們。
有這麼一為英雄,率五百鐵騎縱橫河北,敵國數十萬大軍拿他毫無辦法。十餘年間這位英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被後世尊為武聖之一。宋幹掉了他。
這個創業者、這對君臣、這個家族、這位英雄,無不是一世仁杰,無不是在中華五千年曆史中閃閃發光的明星。然而宋,把他們一個個都幹掉了。。
歷史上這麼厲害的王朝,還有誰?
戰績其實一般,主要是尚武精神高的恐怖,太宗坐著驢車都要繼續往南征,徽宗能帶著皇族群臣北伐東北,也是李二以後第二個走到東北的漢人皇帝
宋朝強在史書上,宋史、遼史和金史都是元人寫的,主編是蒙古人,顯然痛恨金,也不喜歡遼,手下寫書的都是宋人當然宋史寫的最漂亮…
明史和清史稿是都清朝人寫的,當然寫的明朝不堪一擊,清朝軍隊無比強大…
至於唐朝宋人寫的,必然盛唐無比強大,晚唐無比腐敗,以證明自己奪天下是正義的…基本上大朝代的史書都是這個套路,而小朝代的史書則都是寫的這個朝代垃圾的不行,畢竟寫書的人多數是滅了這個朝代的。可是這麼多史書中唯獨宋朝為了貶低金遼一定是強的不要不要的…
我希望題主能夠認清一下歷史
從現代角度定義 大一統王朝有十個
秦
兩漢
兩晉
唐
元
明
清
並沒有宋朝
從秦始皇那前兒到80年代,18次中越戰爭
只有大宋,被越南破了城,殺了太守一家,還屠了城
初中以來有一點一直讓我非常疑惑:
澶淵之盟,遼對宋稱臣,宋每年給遼歲幣;
紹興和議,宋對金稱臣,宋每年給金歲幣。
這種冤大頭王朝我還是第一次見。
經濟不錯文化科技都不錯,軟實力是有的且達到了巔峰
但這不代表其他朝代沒有拿不出手的文化,漢賦,魏碑,晉書畫,唐詩,明清小說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唯一一個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
所以趙宋達到了割據政權的巔峰狀態
但兩宋毫無骨氣可言,光這一點就足以被後人詬病,尤其是靖康之恥和之後的南宋,把正統漢人的臉丟的一乾二淨。此外宋也是第一個被外來民族滅國的王朝。
說實話,對於晉和宋,我喜歡兩晉的武將和兩宋的文官,像是祖逖,桓溫,劉裕。以及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等等
歷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說過:「華夏文明,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單從經濟角度看,宋朝的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一度發展到頂峰,與東方世界的頻繁交流也使宋朝具有了極高的世界地位。
開國之初,趙匡胤就沿襲唐代的通寶制度發行了「宋元通寶」,維護了國內的經濟穩定。之後還設立市舶司,推動海外貿易的發展。在文化層面非常重視知識分子的地位,鼓勵發明和創造。
下面我來給大傢俱體介紹一下趙匡胤推行的經濟政策。
宋元通寶是宋代的第一種鑄錢,因此也有人稱它為「宋代開國錢」。它鑄造於宋太祖建隆元年,也就是公元 960 年。錢幣樣式外圓內方,背郭清晰,鑄工頗精,穿郭勻稱規整,銅色略深,包漿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錢文「宋元通寶」四個字字型清晰,書法精湛,氣韻貫通,背穿上有一個圓點,佈局協調合理,極為美觀。它有銅、鐵兩種,背面有星紋、月紋等圖案。鐵錢和銅錢的比率為十比一。
宋元通寶
事實上,宋元通寶基本上就是開元通寶的模仿者。它不僅在外觀造型方面模仿開元通寶,甚至連名字和含義也一併繼承。
開元通寶中的「開元」二字指的是「開闢新紀元」,因此這裡的「宋元」二字就是「宋代開元」的意思,和唐開元同意。「通寶」兩字更是原封未動,一字未改。當然,這也是承襲開元通寶開創的通寶制度的具體表現。通寶制度直到袁世凱出場,才正式宣告終結。
雖然宋元通寶承襲了開元通寶,但它們之間不是「父死子繼」的順承關係,而更像是爺爺和孫子的遺傳關係。在他們中間,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時期——五代十國。這個時期的錢幣依然沿襲通寶的稱呼。
公元 875 年以後,王仙芝、黃巢等農民起義給早已外強中乾的唐王朝敲響了喪鐘。緊隨其後的五代十國是繼三國亂世、南北朝並立之後又一個刀兵四起的分裂時代。
歷史一次次地向我們證明:政權分裂,必然造成幣制混亂。五代十國也不例外,唐中後期開始出現的經濟惡化再次加劇。
戰爭不斷,群雄並起。五代十國時期的商品經濟每況愈下,與之對應的貨幣制度同樣是混亂不堪。它的具體表現有:各分裂政權自行鑄幣,毫無統一性和連貫性;民間私鑄盛行,惡錢充斥;貨幣流通混雜,且有地理分割性;南方十國區域性競爭,致使錢幣大幅度貶值。
亂世出真主,後周鑄造的錢幣成了這段混亂時期的「天命之子」。
後周顯德二年,即公元 955 年,周世宗柴榮鑄造「周元通寶」,它是當時鑄行最多、質量最好的銅錢。為了鑄造周元通寶,柴榮甚至搬出了「佛祖捨身飼虎」的典故,用來說服當時的佛教徒和大臣,銷燬佛像用以鑄錢。
可惜天不假年,四年之後,三十九歲的柴榮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幾個月後,剛剛升官的趙匡胤,在趙普、石守信等人的支援下,照貓畫虎,有樣學樣,照著郭威的版本來了一個黃袍加身 2.0,代後周而稱帝,建元「建隆」,定國號為「宋」。這一年是顯德七年,也就是公元 960 年。
歷史上,司馬懿父子乘人之危,欺負孤兒寡母,以狐媚奪取天下,整個一黑心渣男。宋太祖趙匡胤則正好與之相反。「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毛主席的詩詞不是妄言。
趙匡胤出生在河南洛陽的一個軍人世家,好打抱不平的熱血從小就灌入了他的身體。因此,在正式入伍之前,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替人排憂解難。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民間傳頌的「千里送京娘」。
既然你要做「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俠客,武藝高強就是一個必要的因素,否則就只能淪為別人行俠仗義的背景板。
而趙匡胤正好武藝非凡。
-
13 # 用花季來溫暖眼瞳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這段話為後世提了一個醒。
在歷史上,宋朝是實踐唐太宗“三鏡”說最好的一個朝代,因此也成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一個朝代。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強有力的中央集權保證了國家政治穩定宋朝建立不久,宋太祖就透過“杯酒釋兵權”奪取了朝中大將的兵權。設“樞密使”分取宰相的軍權,設“三司”分取宰相的財權。到了宋朝,在中央與地方的矛盾、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中皇帝已經處於絕對上峰。比如說,在中央分割宰相權力,在宰相之下添設“參知政事”以平衡丞相的權力;地方設立“通判”,派文官作地方的行政長官。在宋朝之前的漢、唐以及宋朝之後的明、清都出現過不少“宦官”“後宮”和“外戚”幹權的局面,這種情況也基本沒有在宋朝出現。
強有力的中央集權,保證了兩宋三百多年政治基本穩定。
二、便利的交通和繁榮的市場促進了國家的經濟發展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保證了國家政令有效貫徹執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保障。宋朝建立後,設立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以及疏通大運河。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出現了坊市,貨幣上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而且宋朝十分重視海外貿易,“海上絲綢之路”很發達,同海外很多國家都建立了密切的商貿關係。
北宋都城開封的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百萬,這個資料比當時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城市人口要多的多。經濟比任何地方都要發達。
三、提倡文教和寬鬆的文禁帶來了文化、教育與科技的全面繁榮提倡文教和相對寬鬆的文禁政策是宋朝文化的突出特點。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不殺文人高官。比如——包拯。包拯剛直不阿,得罪了很多權貴。為什麼包拯得罪了那麼多人沒有被殺頭?一方面是仁宗皇帝的包容,另一方面則是宋太祖“不殺士大夫”的遺訓發揮了作用。在相對寬鬆的文禁環境中,宋朝湧現了寇準、包拯、王安石等優秀的政治家群體,司馬光、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陸游等優秀的史學家、詩人,黃庭堅、米芾等優秀的書法家,程顥、程頤、朱熹等優秀的思想家群體。而且,宋朝時期科技發達,指南針開始運用到“海上絲綢之路”航行中。
四片面抑武和削弱邊防的軍事戰略埋下了封建國家覆亡的禍根宋朝建立後,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杯酒釋兵權”、“兵將分離”、“更戍法”使中央牢牢控制了全國的軍事權力。削弱了國家的軍事力量,使宋朝一直遭受侵略,先後受到遼、金、元軍隊的欺凌。結果,北宋亡於金,南宋滅亡於元朝騎兵的鐵蹄之下。
總結總體來說,宋朝還是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經濟發達的朝代,相比於其他朝代,宋朝也可以說是一個“可愛”的朝代了。
-
14 # 老森
1、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北宋乾德年間,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透過酒宴方式,威脅利誘,要求高階將領交出兵權的歷史事件。
杯酒釋兵權是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被視為寬和典範。其後,宋太祖還在軍事制度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革,大大強化了北宋中央集權。
後來,“杯酒釋兵權”演變為一個成語,引申為輕而易舉解除將領兵權。
2、澶淵之盟
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和遼國,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
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透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
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此後宋、遼之間百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饑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訊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
3、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至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
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
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
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4、靖康之變
靖康之變是指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幹離不領軍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
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
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
5、崖山海戰
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等,是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故又名崖門。
崖山海戰直接關係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間的決戰。戰爭的最後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此次戰役之後,趙宋皇朝的隕落,同時也意味著南宋殘餘勢力的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一整個中國。
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征服。有人認為這場海戰標誌著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提出了“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說法。
崖山海戰使得一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之後明清的文明形態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滅亡讓中國從農業帝國向商業社會轉型的一次嘗試化為泡影。
正是因為宋朝嘗試放棄集權農業帝國的形態,所以才會在軍事上持續弱勢。在冷兵器時代的東亞季風區,集權農業帝國或許是文明延續的最優選擇
-
15 # 鴻英22
96O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北宋),做了皇帝,稱宋太祖(96O一976),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為了鞏固統治,加強了中央集權,到宋太宗時,陸續滅掉了割據政權,979年,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然後實行了"主戶″(地主)、"客戶″(佃戶)的土地政策,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帶動了手工業、礦業、制瓷、絲織等的發展,汴京也成了最繁華的城市,各種"瓦肆"(娛樂場所)如說書、雜耍、踢毬、文藝表演等熱鬧非凡。糧食、布帛、牲口、陶瓷器皿交易活躍頻繁。從一幅"清明上河圖"對當時繁華的描繪就可見一斑。
中國幅原遼闊,在北宋建立的同時,北方少數民族契丹也建立了遼,後來女真又取代了遼建立了金,並不斷崛起,向南侵犯北宋,汴京失守,北宋覆亡。欽宗之弟康王赴構南渡,遷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建立南宋,自此,金宋對峙百餘年。
話說北宋中期,因各種原因,國力不濟,人民負擔沉重,農民起義不斷爆發,為緩和價級矛盾,挽救統治者的危機,宰相王安石相繼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等新法。但由於新法觸動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遭到強烈反對,加上措施不善,收效甚微。後被廢除。史稱"王安石變法″。
再說南宋初年,主戰派堅持堅決抗擊金軍,有抗金名將岳飛,屢建戰功,紹興十年(114O年)大敗金兵於郾城,距汴京僅四十五里,被投降派設計招回,將"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給岳飛安上"莫須有″的罪名而被害。後寧宗時平反,追封鄂王。岳飛名作《滿江紅》(怒髮衝冠)千百年廣為傳領,慷慨激昂,充滿愛國激情,激勵歷代中華兒女。
因時代侷限,世襲的封建統治,宋朝歷經興衰,和各封建王朝一樣,擺脫不了覆滅的命運。然而最可取的是,它創造了中國文學藝術的輝煌,它的詞、散文、詩歌、小說、戲曲等在中國文學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爰國詞人、詩人、文學家、戲曲家舉不勝舉。
-
16 # 鄜延路節度使李
回顧南宋政權剛建立的時候,岳飛、韓世忠與劉光世都駐紮前線,張俊卻經常屯駐在行在臨安府(今浙江杭州)。張家軍兵額八萬,器甲裝備鋒銳精良,堪稱諸軍之最。據《雞肋編》,為防備部下逃往他軍,張俊將手下高大威猛計程車卒都召來,從臀部以下直到腳上一律刺青,號稱“花腿”,據此作為查驗是否張家軍逃兵的憑記。
他見行在官民輻輳,充滿了商機,而餐飲業來錢最快,就準備下海撈上一把。當時酒類都歸國家專賣,誰能拿到配額就發大財,難怪有民謠說:“若要富,賣酒醋。”而張俊倚仗著近水樓臺之便,便濫用權力,讓麾下士兵在行在為他營造酒肆,名叫太平樓。張家軍每天搬石頭,全酒樓,苦不堪言,不久便傳唱開了一首土兵歌謠“張家寨裡沒來由,使他花展抬石頭。二聖猶自救不得,行在蓋起太平樓。”
不僅如此,張俊還以私人財力介入海外貿易。據《鶴林玉露》記載: 有一天,張俊午睡起來,沒事在花園裡遛,遛的時候他發現,給他站崗的老兵坐在地上打瞌睡,張俊非常生氣,你應該給我站崗,你坐在那兒打瞌睡,張俊過去踹了一腳,你怎麼上班執勤的時間打瞌睡啊?
那個老兵說,反正也沒什麼事兒幹,我不睡覺幹嗎啊。看來這個老兵也跟了張俊很長時間,跟他跟家人的感覺、很隨便:我不睡覺我幹什麼啊?張俊一聽這個更來氣了,說你會幹什麼,除了睡覺你還會幹什麼?老兵拍拍胸脯,說我會做買賣。張俊一聽這個眼珠一亮:你會做買賣,你能做多大的買賣?那個老兵說:越大的買賣我越能做,小買賣我還不做呢。
張俊一聽這個太高興了:那好吧,說我給你本兒,你替我做買賣去怎麼樣?老兵說沒問題,你拿錢吧。多少錢呢?張俊說我給你一萬貫。老兵說一萬貫的買賣值當我去做嗎?就是這點錢你好意思給我,讓我去做。張俊說你說多少?至少百萬貫!張俊這個人真的是敢冒險,他到底在疆場上刀頭舔血這日子也過過,百萬稍微多點,五十萬吧,當時就給了這個老兵五十萬貫,我們可見張俊家中豪富,當時給了他五十萬貫,你做買賣去吧。
這個老兵拿著這五十萬貫,買了一艘大船,買了一百多歌兒舞女,買了一百多美女,綾羅綢緞、美酒佳餚,在杭州城裡折騰了一個月,然後揚帆出海,一年兩年之後,老兵回來了,張俊一看這個還真行,沒攜款潛逃,真回來了。回來之後,這個老兵去的時候是一艘船,回來之後江面上檣櫓連天帶回來十幾艘船,船上全是海外各國的珍寶特產,特別是有很多駿馬。
宋朝跟金國打仗,打不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步兵打騎兵,當然駿馬是可能當作軍馬了,這個是最有意義的物資。所以張俊這一下就發了大財了,他還弄了那麼多馬,當然他那花腿軍用不著這個馬,這個馬可以賣出去,我可以賣給岳飛啊、我可以賣給韓世忠啊,那我不就發了大財嗎? 張俊特別高興,就問這個老兵:你怎麼能弄來這麼多東西?這個老兵說:非常容易,你給了我本錢之後,你看我買了一艘船、我買了那麼多美女,我還有咱宋朝的特產,比如像絲綢特產,然後我就揚帆出海。到了海外各國之後,我就自稱是大宋的使臣,來跟各國貿易。
我就把各國的官員、商人請到船上,讓他們看美女在那兒跳舞,美酒佳餚讓他們吃,他們就相信了我的身分。於是他們就願意給大宋進貢,就把這些東西都交給我了,包括這些駿馬,都是這麼來的。張俊一想,這不是一本萬利的事嗎?合著你冒充使臣,人家各國是給大宋進貢,合著這些東西都是騙來的,等於這個老兵把這些東西都給騙來了:我是宋朝使臣,我們皇上說怎麼著怎麼著。
他一說當地人都相信,趕緊給大宋史上貢啊。宋朝缺什麼,缺馬給馬、缺米給米,把這些東西運來。張俊高興得不得了:你簡直是天才,兵你別當了,你再去一趟行嗎?我給你更多的錢,你再去一趟行嗎?老兵說:不行、這肯定不行,宋朝使臣這身份,咱只能使一回,第二回就露餡兒了,人家當地人沒準正磨著刀等我呢,一打聽沒這回事,宋朝什麼時候派過使臣出來幹這個?不能去,我還是上您的後花園睡覺去吧,老兵上後花園該睡覺睡覺。
就這樣,張俊抗金打仗雖然不行,搞錢手段卻十分了得,史稱其“復善治生”,即便罷兵權後,僅靠收租,就“歲收租米六十萬斛”,相當於三百萬鬥。他積攢的鉅額財富,在南渡將帥中首屈一指。另據《夷堅志》,他唯恐散銀容易失竊,便命銀匠每一千兩鑄成一個大銀球,重得讓賊也偷不走,稱之為“沒奈何”。
有一次宮廷內宴,有伶人打諢逗樂,從一方錢孔看高宗和秦檜、韓世忠君臣,分別說是見到了“帝星”和“相星”“將星”,唯獨看張俊時卻說:“不見星,只有張郡王在錢眼裡坐。”這類八卦小道,也足以從側面印證其貪饕聚斂之臭名昭著。
-
17 # 浪客劍書
宋英宗趙曙父子兩代的替補命運
人物速寫:
宋仁宗,趙禎,初名趙受益,宋真宗趙恆第六子。
趙允讓,宋真宗趙恆的四弟趙元份的第三子,宋真宗趙恆的養子。
宋英宗,趙曙,原名趙宗實,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宋仁宗趙禎養子。
熱播電視劇《清平樂》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北宋皇帝趙禎從少年登基逐漸把控朝政到殫精竭慮愛民治國的故事。
宋真宗趙恆(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趙恆子嗣凋零,終其一生,只有六個兒子。
嫡長子趙佑,章穆皇后郭氏所生,趙恆的第一個太子,睿智寬仁,長到10歲,竟暴病而亡。
另外4個兒子,年幼即夭折。分別是溫王趙禔,宋徽宗時改追宗室,賜名趙禔,追封溫王;信王趙祉,宋徽宗時改追宗室,賜名趙祉,追封信王;昌王趙祇,宋徽宗時改追宗室,賜名趙祇,追封昌王;欽王趙祈,宋徽宗時改追宗室,賜名趙祈,追封欽王。
年近40歲的宋真宗,膝下無子,心中惶恐。百官也不斷上書,希望儘早確立後嗣,以安社稷。宋真宗無奈,只能下詔,從宗室子弟中挑選合適人選,入宮撫養。被選中的那位宗室子弟,就是趙允讓。於是,宋真宗以綠車旄節將趙允讓接入官中撫養。
趙允讓做了幾年替補,事情隨後發生了轉折。景德四年(1007年),一直撫養趙允讓的章穆皇后隨真宗巡幸西京,回宮後病崩。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美人劉娥把官女李氏剛出生的兒子充作自己的兒子,謀得皇后寶位。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趙禎。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源頭,也是由此而來。趙禎出生不久,宋真宗就派人吹吹打打將趙允讓禮送出宮。
天禧二年(1018年)中秋節,宋真宗趙恆,下詔冊立八歲的趙受益為皇太子,改名為趙禎。
乾興元年(1022年),趙禎即位,時年十三歲,成為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
宋仁宗趙禎跟老爹一樣,子嗣綿薄。他在位42年,先後立過3位皇后。這三位皇后就有兩位不曾生養,一位給趙禎生養了幾個女兒,也夭折了。
趙禎的其他后妃們為趙禎生育了三位皇子。
其中,俞德妃為趙禎生下了長子褒王趙昉,趙昉出生即逝。
景祐二年(1035年), 當時已經25歲的宋仁宗趙禎,由於沒有子嗣,被百官要求模擬宗朝舊制,挑選宗室子弟入宮撫養,作為後繼。年僅3歲的趙宗實被選中,交給曹皇后撫養。趙忠實是趙允讓的第十三子。是的,你沒看錯,老子趙允讓替補沒機會上場,兒子也開始做替補了。
寶元二年(1039年),貴妃苗氏生下了皇二子豫王趙昕,趙宗實出宮回到生父趙允讓身邊。歷史又一次重演,替補不用上場了。
趙忠實的運氣比他老爹好。皇二子豫王趙昕,朱才人所生的皇三子荊王趙曦,趙禎的這兩個兒子都在三歲時夭折。此後,仁宗再無皇子出生。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初四,趙宗實被立為皇子,初九,改名趙曙。
嘉祐八年(1063年)農曆三月,仁宗逝世。夏四月初一,曹皇后釋出遺詔,讓趙曙繼承皇帝位。文武百官進入宮廷,痛哭哀悼。趙曙到東殿接見文武百官,正式即位,是為宋英宗(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成為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共計在位4年。
-
18 # 南梔v
相對於清朝,宋朝小說故事少我覺得主要是宋朝的對外交往很屈辱,重文輕武導致被少數民族滅國。
澶淵之盟後,宋遼達成和議,宋每年給遼歲幣,約為兄弟之國,宋與西夏達成和議後,宋給西夏歲幣,西夏向宋稱臣。
這就相當於花錢買面子,送“歲幣”換和平,在歷朝歷代裡也是沒誰了。
《宋史》有記載:
仁宗之世,契丹增幣,夏國增賜,養兵西陲,費累百萬
到了宋仁宗的時候,對遼國的歲幣從每年三十萬增加到了每年五十萬,每年賜給西夏白銀五萬兩、絹十三萬匹、茶兩萬斤,並且逢年過節再給西夏白銀二萬二千兩、絹二萬三千匹、茶一萬斤。
大宋經濟再繁榮,也經不起一直這樣消耗。
回覆列表
宋朝開始於五代末宋太祖趙匡胤發動兵變,奪後周帝位,建立了北宋王朝。建國之初,趙匡胤為避免重蹈唐後期藩鎮割據和宦官頻繁干政引發的悲劇,將軍權歸於中央,採取崇文抑武的國策,採取募兵制和調將指揮制相結合的政法。可以這麼說,他的一次杯酒釋兵權遊戲之後,宋朝就基本上沒有武將了。
而這一國策有利有弊:利處是整個大宋王朝始終都少有權臣豪強亂政,工商業、科技發達,文化極為繁榮。但不好的是,這一政策,也導致北宋自初立之後武備積弱,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對西夏、契丹用兵屢遭挫敗。以至於後來發生了靖康之難,徽、欽二帝皆被金人擄去。再後來宋室甚至被迫南遷臨安史稱南宋。
至於為什麼說近年的宮鬥劇多是以清宮為主,我想可能這可能也和歷代王朝對後宮的管理制度有關係吧。
但是,現在所演的宮鬥劇,和編劇所寫的那些劇情,肯定大部分都不是真的。你想,清朝的皇帝是有多閒,每天要花那麼多時間用在處理後宮上。
至於宋朝,或許是因為有了漢朝呂后和唐朝武則天的教訓,所以宋朝皇室為了嚴防后妃干政,嚴格限制宮內與宮外的關係。朝廷大臣可以干涉宮人的挑選和后妃的廢立,建立起一系列比較嚴密的管理監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