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軫念信箱

    朱由校:土木工程鼻祖,雕刻大師,木器大師。

    朱由校,1621年-1627年在位,光宗長子,性格好玩。在位7年,黨派鬥爭激烈,寵信乳母客氏及宦官魏忠賢, 屢興冤獄,迫害忠良,社會矛盾激化,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外患日益嚴重。他則因嬉樂過度成疾,服用“仙藥”而死,終年23歲。

    我這麼誇朱由校過分嗎?一點不過分吧,一生鑽研木藝,專注啊人家,作品也有很多。他的漆器,床,梳妝匣子都是自己做,因為根本瞧不上別人的手藝,人家做的精緻小玩意不僅飾有五彩,而且精巧絕倫,就說床吧,他嫌棄宮裡的床笨重,所以索性自己做,能摺疊還輕巧,朱由校大概是發明摺疊床的鼻祖吧。另外他雕刻的小木人,真的惟妙惟肖,為了檢驗作品質量,特意找太監去宮外售賣,結果呢都以高價賣出,後來又做個屏風也以高價賣出。

    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並喜歡創造新花樣,讓身旁太監 們欣賞評論。熹宗還喜歡在木製器物上發揮自己的雕鏤技藝,在他製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明宮雜詠》上有詩吟道:“御製十 燈屏,司農不患貧。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之後呢還做了玉雕,其精美程度不言而喻。他如果不做皇帝絕對是一流的木雕大師,同樣名流千古吧

    熹宗喜歡看 傀儡戲,當時的梨園弟子用輕木雕鏤成海外四夷、蠻山仙聖及將軍士卒等形象。熹宗情緒高時,也施展自己的手藝,他做的木偶男女不一,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 足,均塗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一拘卯,用長三尺多的竹板支撐著。另外還有一個用大木頭鑿釘成的長寬各一丈的方木池,裡面添水七 分滿,水內放有活魚、蟹蝦、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於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用紗圍成螢幕,竹板在圍屏下,遊移轉動,這樣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戲 臺。在螢幕的後面,有一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託浮水上,遊鬥玩耍,鼓聲喧天。當時宮中常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保太監下西洋》、《八仙過 海》、《孫行者大鬧龍宮》等,均裝束新奇,扮演巧妙,活靈活現。

    沒辦法就這麼有才,不僅做的東西精美還引領潮流特別暢銷。木器的造詣真的在當時可以拿個魯班大獎了。

    首先一條必須說,別看明熹宗朱由校,一直頂著“木匠皇帝”的綽號,但即使在皇帝業界,他的木匠手藝,熱情度別看高漲,但論技術水平,卻絕對排不上第一。

    為何這樣說,先看看酷愛木工活的朱由校,幾件最得意的代表作,以劉若愚《酌中志》裡的記錄,他曾經把大型的銅桶和木桶改成人工噴泉,灌滿水後開動機關,就會立刻噴湧不停,場面非常漂亮。親手設計的摺疊床,可以隨意拆裝變形,攜帶非常方便。還有他親手設計的桌椅物品,匿名拿到京城的工藝品市場上,露面就引起轟動,一氣賣了三萬兩白銀。

    實事求是說,如果沒有皇帝身份,那麼熱愛木匠工藝的朱由校,也必然會在中國工藝品大師界,留下自己響噹噹的名號。但是哪怕手藝精湛到如此等級,在中國曆代皇帝中,他依然難稱木工活第一。有位比他早出生二百七十五年出生的亡國之君,在木工活業界,手藝絕對能完爆朱由校——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

    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一代昏君,元順帝也是會玩一族,他在位的年代,正是元末天災大亂大爆發的災難時代,可是他卻心態極好,該玩還是玩,尤其是他酷愛的木匠活,更是玩出了遠遠甩開後輩朱由校的“高境界”:造個小噴泉摺疊床算什麼?人家元順帝從來挑戰高難度,要造就造大場面!

    場面有多大?就連元順帝身邊的宦官家裡蓋宅子,熱心腸的元順帝都是立刻手癢,親自設計宅院模型,那可不是在紙上畫畫,而是正兒八經找來木料,認真按照縮放比例,做一個微縮版的木頭模型,就連模型裡的宅門牆壁,元順帝都精雕細刻,模型上鑲滿金銀珠寶,做的無比逼真。名號也在當時的元大都傳開:魯班天子!

    這般工藝水平,翻翻後輩朱由校的相關記錄,真心沒有。

    而且這“魯班天子”元順帝,可不止是有手藝,更有追求完美的匠人精神。每次做好一個模型,都會把身邊宦官叫來品評,只要聽到批評意見,立刻抄傢伙把模型砸的粉碎,然後再埋頭重做。日久天長,身邊的宦官們也長了心眼,只要元順帝開口問,立刻假模三道的找毛病,把元順帝的心血作品批的一錢不值,待到元順帝恨恨把作品砸碎後,這群人再一擁而上,把上面散落的金銀珠寶哄搶走。如此“匠人精神”,不知叫多少太監發家致富。

    比起這遠遠領先朱由校的工藝水平,匠人精神強大的元順帝,更有無窮的創意。甚至堪稱元朝最傑出機械發明家,他經常駕著親自設計的自動龍舟,在宮廷的海子裡招搖,不但外觀氣派無比,而且內部設有機關,龍舟上的龍頭龍爪龍尾,都可以操作轉動,堪稱古代版的全自動輪船。

    如果說這款龍舟,見證了元順帝對中國古代造船業的傳承,那麼他另一款強大作品,更可謂中世紀東西方科技完美合璧的產物——宮漏。即自動報時器。這可不是個簡單的鐘表,而是高六七尺的大傢伙,上面更有天神日月獅鳳等各種小模型,全程水力操縱,每到整點報時,整個宮漏上的模型,就會有條不紊轉動,一派神仙飛昇獅鳳起舞的場面,滿眼美不勝收。就連明朝人編修《元史》時都歎服:精巧絕出,人謂前代所無。

    所以,只要翻一翻《元史》,朱由校這“木匠皇帝”桂冠,他自己肯定不好意思收。當之無愧就是這元順帝。可是,也正是這位“木匠皇帝”元順帝,在位時期一通胡糟,大江南北動亂四起,最後白白斷送掉元朝江山。人生結局比起後輩朱由檢,堪稱更加悲慘。可見皇帝這個行業,終究不是工藝品大師能做的了。木匠手藝再好,也守不住大好江山。

    據史書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歎服。

    明熹宗還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五官四肢,無不備具,動作亦很惟妙惟肖。熹宗還派內監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熹宗更加高興,往往幹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邊太監做他的助手。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並喜歡創造新花樣,讓身旁太監們欣賞評論。

    熹宗還喜歡在木製器物上發揮自己的雕鏤技藝,在他製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明宮雜詠》上有詩吟道:“御製十燈屏,司農不患貧。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熹宗雕琢玉石,也頗精工,他常用玉石雕刻各種印章,賜給身邊的大臣、宮監。 熹宗喜歡看傀儡戲,當時的梨園弟子用輕木雕鏤成海外四夷、蠻山仙聖及將軍士卒等形象。

    熹宗情緒高時,也施展自己的手藝,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足,均塗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一拘卯,用長三尺多的竹板支撐著。另外還有一個用大木頭鑿釘成的長寬各一丈的方木池,裡面添水七分滿,水內放有活魚、蟹蝦、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於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用紗圍成螢幕,竹板在圍屏下,遊移轉動,這樣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戲臺。在螢幕的後面,有一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託浮水上,遊鬥玩耍,鼓聲喧天。當時宮中常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保太監下西洋》、《八仙過海》、《孫行者大鬧龍宮》等,均裝束新奇,扮演巧妙,活靈活現。熹宗做得是如醉如痴,看得也是如醉如痴。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凍,冰堅且滑。熹宗便命一群太監隨他一起玩冰戲。

    他親自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瓏,僅容一人,塗上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熹宗坐在拖床上,讓太監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岸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一部分人在床後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里。 除木工活外,熹宗還醉心於建築,他曾在庭院中做小宮殿,仿乾清宮形式,高不過三、四尺,曲折微妙,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雕琢細緻,堪稱當時一絕。熹宗喜歡踢球,常與太監在長樂宮打球,熹宗覺著玩起來不過癮,就親手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熹宗酷愛木工器作和建築,還表現在對朝廷建築工程的關心上,天啟五年(1625年)到天啟七年(1627年)間,明朝對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進行了規模巨大的重造工程,從起柱、上樑到插劍懸牌,整個工程中熹宗都親臨現場。熹宗心靈手巧,親手製作的娛樂工具頗為精巧。他用大缸盛滿水,水面蓋上圓桶,在缸下鑽孔,通於桶底形成水噴,再放置許多小木球於噴水處,啟閉灌輸,水打木球,木球盤旋,久而不息,熹宗與妃嬪在一起觀賞喝彩讚美。 熹宗好蓋房屋,喜弄機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覆欣賞,等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製作,從不感到厭倦,興致高時,往往脫掉外衣操作,“膳飲可忘,寒暑罔覺。”把治國平天下的事,早就拋到腦後,無暇過問。奸臣魏忠賢當然不會錯過這個良機,他常趁熹宗引繩削墨,興趣最濃時,拿上公文請熹宗批示,熹宗覺著影響了自己的興致,便隨口說道:“我已經知道了,你盡心照章辦理就是了。

    ”明朝舊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筆親批;若是例行文書,由司禮監代擬批詞,也必須寫上遵閣票字樣,或奉旨更改,用硃筆批,號為批紅。熹宗潛心於製作木器房屋,便把上述公務一概交給了魏忠賢,魏忠賢藉機排斥異己,專權誤國,而熹宗卻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可嘆他是一名出色的匠工,但作為皇帝來說他是個昏庸的皇帝。

    朱由校即明朝倒數第二任皇帝:天啟。他是亡國之君崇禎同父異母的哥哥。

    天啟生性聰明,卻不是一塊當皇帝的料。他最熱愛的工作是做木工活。他的木工水平究竟怎麼樣呢?

    非常優秀。可以說,如果他不當皇帝,而是隻作木匠,一定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

    他的木匠活在少年時就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估計當時要是舉辦一次木匠活大賽,他絕對可以拿金牌。史書上稱:“熹廟(即天啟)性善為匠,在宮中每自造房,手操斧鋸鑿削,引繩度木,運斤成風。施設既就,即巧匠不能及。”

    登上皇位之後,他對日理萬機的皇帝生活極度不適應也不喜歡,他想要乾的事就是回到後宮,帶領一群也懂木匠活的太監朝夕營造。

    據載,天啟有時會讓太監把他的木作拿到市場上出售,幾乎都被識貨的人以重金買走。木工之外,天啟還長於雕刻,包括木雕和玉雕。他有沒有留下作品,因手邊沒有相關資料,無法予以確認。

    不過,可以確認的是,這個天姿聰慧的木匠一旦“兼職”皇帝,就成為帝國的災難:為了心愛的木匠活,天啟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為自己打點大明帝國。這個信得過的人,他認為最佳人選就是自己尊敬的乳母客氏的對食,同時也是看著自己長大的魏忠賢。

    為此,他任命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這是明宮數萬太監中居於金字塔頂端的職務。明朝太監機構共有十二監四司八局,其中職權最大的就數司禮監。而司禮監秉筆的工作,就是代皇帝批示奏摺。

    可笑的是,這個需要引經據典、天天和公文打交道的職務的出任者魏忠賢,竟然是大字不識的文盲。以文盲而為皇帝代批奏摺,遍考古今中外歷史,也鮮見第二例。一旦被一個毫無政治興趣和政治才能的皇帝授予了以他的名義對軍國大事作批示的權力後,事實上,這個帝國已經成為被授權者的囊中之物。

    魏忠賢的過人之處,在於他能夠有效地掌握天啟的心思。他總是在天啟做木匠活最投入的時候跑去向他請示某事該如何處理。天啟不耐煩地說,你們用心去辦就是了,我已經知道了。於是,魏忠賢得以按自己的意志來操控帝國。

    談古論金 文史專欄作者 文化問答專家 22贊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明朝第15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生母選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檢異母兄,年號天啟,也稱“天啟皇帝”。16歲即位,在位7年。

    天啟皇帝在木匠行業裡有著無與倫比的工藝水平。

    同時期太監劉若愚《酌中志》記載:

    先帝……又極好作水戲,用大木桶、大銅缸之類,鑿孔削機啟閉灌輸,或湧瀉如噴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機於下,借水力衝擁圓木球,如核桃大者,於水湧之大小般旋宛轉,隨高隨下,久而不墜,視為戲笑,皆出人意表。……天縱聰明非人力也。

    也就是說他曾經開動腦筋,把大木桶、大銅缸之類經過改造改裝製成人工噴泉,場面非常華麗壯觀。

    清人趙吉士的筆記作品《寄園寄所寄》記載:

    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

    朱由校還曾經親自設計出一種全自動摺疊床,不但重量極輕,抬舉輕便,而且裡面用機關,可以用機關操縱隨意摺疊,堪稱17世紀的樂高玩具變形金剛。

    朱由校的作品常施以五彩,精緻而妙麗,在雕刻上尤其見工夫,獨具匠心,出人意表。

    朱由校的作品包括各色各樣的船模型、傢俱、漆器、硯床、梳匣等精巧木器,都很有藝術價值。據說他曾造過一座微縮小宮殿,四尺來高,玲瓏巧妙,鬼斧神工。

    對於他的工藝水平,吃瓜群眾也特別買賬:他曾命太監徐元文把他的木工產品拿到京城工藝品市場匿名(注意是匿名)出售,一下子引起轟動,每件產品都能賣出高價。

    古代所謂木匠,其涉及領域其實和現代所謂木工不完全一致,某種意義上涵蓋了建築設計、結構工程等諸多範疇。

    證諸於朱由校,也正是這樣,皇宮裡諸如油漆打造更各類活計,天啟皇帝是親自上陣,全程營造,皇極等三殿皆落成於天啟之年,他更是親自監工,處處關心,完全是現代監理工程師的範兒。

    《酌中志》中對此有明確記載:

    聖性又好蓋房,凡自操斧鋸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又好油漆匠,凡手使器具皆御用監、內官監辦用。

    正如張鳴教授在《歷史的壞脾氣 有為政府的代價》中指出的那樣:

    成天和嬪妃玩做買賣遊戲的南朝東昏侯、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實也就是心思沒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論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

    史書記載他不識字,是個白痴皇帝,只怕有很大的因素出於士大夫的偏見。

    至於朱由校的理政治國和用人,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以後再說。

    說到木匠,要是論史,大約兩個人是不能不提的,一個是祖師爺魯班,另一個是天啟帝明熹宗朱由校。魯班爺大名鼎鼎,凡木工皆奉為祖師,頂禮膜拜,民間傳說也很多,很多工具都是他創造的,一直沿用至今。

    而天啟皇帝明熹宗的木匠故事,大約流傳得就不如魯班那麼深入人心了,這也是有原因的。華人做事情喜歡找出歷史緣由,講究流傳承繼關係,所謂有來由有宗法是為正統,作為工匠來說,也需要在歷史上找到一個著名人物作為開山祖師,顯出自己的不一般的來歷來,這就有了魯班,這是很光鮮的事情。天啟皇帝的情況就不一樣,皇帝本來是治國平天下的,是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那可都是大事,可是天啟皇帝放著治理國家的大事不做,卻沉迷於木工活兒,這很不上路,很不光鮮,很不負責任,所以天啟皇帝在歷史上的評價是很不高的,不但不高,簡直是被貶斥的厲害。

    也難怪人們不待見這樣的皇帝,華人是歷來講究職業的貴賤的,從事的職業與人品地位掛鉤是非常嚴密的,上中下各三流,人們自然會對號入座,比如元朝的時候,政府按人們所從事的職業,把被征服的臣民詳細劃分為十個等級,即“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這個木匠似乎應該歸類進入第七等級,只比娼妓,吹鼓手和乞丐好點過。本來皇帝是不應該被列入這樣的考核序列的,因為這本來就是針對普通百姓的,但是皇帝自己硬要擠進這樣的行列,也只好隨他去了,貴為天子,卻幹著不那麼露臉的事情。這實在是很無奈很糟糕的事情。

    史料記載,明熹宗朱由校1620年陰曆九月至1627年陰曆八月在位,年號天啟(1621—1627年)。明朝末年到了明熹宗的手上,已露頹勢,大廈將傾,大明王朝已經走到盡頭。明熹宗的父親光宗就是個短命的皇帝,在位僅29天便因“紅丸案”而暴斃,朱由校經過“移宮案”的風波,為群臣擁立繼位。在位7年,於1627年服用“仙藥”而死,只活了23歲。他雖然有三男二女,卻無一長成。只好遺詔立五弟信王朱由檢為皇帝,那就是後來因為李自成造反闖入京城,走投無路之下吊死在煤山的崇禎皇帝。相比他的弟弟來,天啟皇帝的帝王之路要順利點,雖然在政治上,明熹宗不務正業,不思進取,沒有能夠“祖法堯舜,憲章文武”,荒廢了治國大業,讓個朝代繼續地衰敗下去,可最後畢竟還是因病亡故,談不上壽終正寢,可也不是死於非命。天啟皇帝肯定不是好皇帝,但是如果我們撇開這些世俗的等級倫理觀念,僅就技藝而言,可能天啟皇帝還真算得上是一個能工巧匠,起碼是個有文化,肯動腦筋的智慧型體力勞動者。他對木匠活有著濃厚的興趣,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不光能夠製作木器,還蓋小宮殿,同時在機械製造方面也是頗有想法,頗有創意,不僅僅貪玩,而且還玩得很有“水平”。

    據《先撥志》載:“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史書上說他“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據說當時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明熹宗極為不滿,遂親自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費時一年有餘,終於造出一張床,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摟有各種花紋。這張能夠拆卸的床,構造之巧妙,外觀之精美,為當時的工匠所歎服。明熹宗還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五官四肢,無不備具。熹宗還派內監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天啟帝更加高興。至於是不是太監差人當托兒買走小玩具以哄主子高興,那就不得而知了。作為木匠,天啟皇帝還是個全才,不但木工活靈巧,漆工活也很在行,甚至雕刻鏤鑿也都精湛。

    據說他曾經制作了十座護燈小屏,上面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明宮雜詠》上有詩吟道:“御製十燈屏,司農不患貧。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當然,這種歌功頌德的拍馬屁詩文到底有多少真實性,那十萬緡的價格如何確定的,咱也還真得不能太在意。既然已經沉迷於這行,和大多數的當官的人一樣,天啟皇帝也非常喜歡把自己得意的作品賜給身邊的大臣、宮監,包括雕琢玉石,印章等。這倒讓我們想到當今一些領導同志也好這口,他們附庸風雅,喜歡寫寫書法,畫幾筆丹青,畫完了還喜歡把它送給屬下,自然,有時候這些作品水平不咋地,可是當屬下的不接受是不行的,不但要接,還得裝著如獲至寶的感激樣子,想想,這樣的事情還是很有出處的。

    除此之外,明熹宗喜歡看傀儡戲,情緒高時,也施展自己的手藝做做木像,還有演傀儡戲的戲臺等。他親手製作的娛樂工具也頗為精巧。他用大缸盛滿水,水畫蓋上圓桶,在缸下鑽孔,通於桶底形成水噴,再放置許多小木球於噴水處,啟閉灌輸,水打木球,木球盤旋,久而不息。除木工活外,天啟帝還醉心於建築。吳寶崖在《曠園雜誌》中寫到天啟帝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雕琢細緻,堪稱當時一絕。天啟帝喜歡蹋球,常與太監在長樂宮打球,天啟帝覺著玩起來不過癮,就親手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

    天啟帝酷愛建築,還表現在對朝廷建築工程的關心上,天啟五年(1625)到天啟七年(1627)間,明朝對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進行了規模巨大的重造工程,從起柱、上樑到插劍懸牌,整個工程中天啟帝都親臨現場。天啟帝常常在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覆欣賞,等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製作,從不感到厭倦,興致高時,往往脫掉外衣裸作,把治國平天下的事,早就拋到腦後,無暇過問。當然,如果天啟皇帝僅僅把這樣的事情當作一般的愛好,不影響政務處理,那還說得過去,問題是他的一些別有用心的臣子利用天啟皇帝的這個特點,乘機掌握朝政處理大權,排斥異己,擴充勢力,專權誤國。奸臣魏忠賢就是這樣做的。他常趁天啟帝引繩削墨,興趣最濃時,拿上公文請天啟帝批示,天啟帝覺著影響了自己的興致,便隨口說道:“我已經知道了,你盡心照章辦理就是了。”看來,對一般的老百姓來說,喜歡玩,貪玩最多是玩物喪志,不思進取而已,而到了皇帝這樣級別的官員貪玩,那是有可能誤國喪國的。

    “木匠皇帝”不愛江山愛木工

    “木匠皇帝”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被人稱為“木匠皇帝”,在治國方面平庸無為的明熹宗,不僅喜好木匠活,而且技術非常了得。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他都能夠做出來。

    他的木活水平高到什麼地步呢?

    他曾經在宮中仿照乾清宮的樣式,做了一座微縮模型宮殿,高不過三四尺,但其中曲折微妙,巧奪天工。還有一次他竟然做了個花園,裡面有路可以走人,水可以流動,鳥在裡面還可以唱歌。

    在木工技藝方面,明熹宗有許多的發明創造。譬如,當時匠人制造的床具極其笨重,需要十幾人才能搬動,不僅用料費,而且樣式也極其普通。明熹宗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用一年多工夫造出了一張床。不僅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而且床架上還雕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歎服。

    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凍,冰不僅厚而且滑,明熹宗便親自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瓏,僅容一人,塗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以紅綢緞為欄,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明熹宗往往坐在拖床上,讓太監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岸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另一部分人在床後推行。三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里。

    明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並喜歡創造新花樣,讓身旁太監們欣賞評論。明熹宗還喜歡在木製器物上發揮自己的雕鏤技藝。在他製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極其逼真。《明宮雜詠》上有詩吟道:“御製十燈屏,司農不患貧。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

    有時,他也叫小太監把作品拿到市場上去賣,不是為了賣錢,只是給自己的作品找個識貨的主。賣得好了,他就很有成就感。有時候,他自認某件作品屬於“得意之作”,就會叮囑小太監,御製之物,價須多少多少以上。要是真賣了好價錢,則“熹宗大悅”。

    朱由校師傅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木匠師傅(名氣大約僅次於魯班),他的木製品絕對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珍品。

    朱師傅的作品常施以五彩,精緻而妙麗,在雕刻上尤其見工夫,獨具匠心,出人意表。

    朱師傅的作品包括各色各樣的船模型、傢俱、漆器、硯床、梳匣等精巧木器,都很有藝術價值。據說他曾造過一座微縮小宮殿,四尺來高,玲瓏巧妙,鬼斧神工。

    朱師傅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工作上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製成一件作品後,滿意的會反覆賞玩自得其樂;不滿意的,會扔了重做,孜孜不倦。

    只有這麼製造的木器作品,才能是“奢侈品”,其他木匠所做的不過是“日用品”。朱由校是他所在的那個時代裡,唯一一位做木工只為愛好不為稻粱謀的木匠。

    他的那個時代是明代,距今約380年。

    他有一份兼職是——皇帝。

    他正是天啟皇帝陛下。

    據說這位仁兄在治國方面比較不行,不過那是歷史學家的事,就留給他們去頭痛吧,兄弟我就不操那份心了。

    我只想說,朱師傅在治木方面,那絕對不能叫行家裡手,那稱得上精英翹楚巨擘。

    這位皇帝的寢宮裡堆滿了各種木料,以及錛、鑿、斧、鋸、刨等木匠工具,做起木工活來,可以日以繼夜廢寢忘食。

    他喜歡天天和一群木匠在一起,跟他們切磋技藝,並親自動手刨削打磨。

    做了那麼多精美的木器,朱師傅自己並不用,只是一味地做,享受的是做木匠活的過程。

    有時,他也叫小太監把作品拿到市場上去賣,不是為了賣錢,只是給自己的作品找個識貨的主。賣得好了,他就很有成就感。有時候,他自認某件作品屬於“得意之作”,就會叮囑小太監,御製之物,價須多少多少以上。要是真賣了好價錢,則“熹宗大悅”。熹宗便是我們這位兢兢業業的朱由校師傅。《詩經》說:“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這12個字來形容朱師傅的工作態度和他所打造的木器作品的氣質,是非常貼切的。

    如今,明式黃花梨傢俱成為西方各大博物館競相收藏的藝術品,是中國繼書畫、陶瓷之後的第三大藝術收藏熱點,天啟皇帝的率先垂範開一代奢侈木器之先河的偉大實踐居功至偉。

    所以,明式傢俱的收藏者應當緬懷朱由校師傅。這真是,抬頭望見北斗星,心中想念朱木匠。

    堂堂皇帝不愛管軍國大事,整天埋首在木匠活上,這是為什麼?

    他的異母弟弟、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檢的一句話或可為註解。

    熹宗死後,朱由檢入繼大統。見到先帝留下的一座沉香假山,上面池臺林館悉具,燈屏、香幾精美依舊,崇禎輕聲嘆息說:“亦一時精神之所寄也”。

    一句話道盡了天啟皇帝的家國辛酸,也點出了奢侈品的另一種精神功能:帝國風雨飄搖中,聊作一絲慰藉。

    在歷史書上,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是個只會做木匠並且寵幸魏忠賢和客巴巴的昏君,似乎朱由校寵幸太監和奶孃以及不務正業將天下搞得烏煙瘴氣,最終使得大明江山不可挽救。

    尤其是清代以來,朱由校更是變成昏君中的昏君,而魏忠賢等宦官以及靠著宦官和進讒言起家的馬士英變成及其兇殘和禍國殃民,而東林黨人一個個變成了憂國憂民的大忠良和國家棟梁。這裡並不想為魏忠賢和朱由校翻案,只是有一點事實——東林黨很大一部分在後金入關後就直接投降,想那個秦淮八豔中某一位的丈夫還緊巴巴的趕往滿清統治下的京城想竭力為大清皇帝效勞,科學大清皇帝看不上他。而這位仁兄在大清入關前可是口口聲聲說自己忠於大明而大罵馬士英是奸臣危害江山社稷,可結果是馬士英倒是堅持抗清到底——也許被某些人認為有礙XX融合。而另外一個宦官王承恩可是陪著崇禎為大明盡忠

    這充分說明了東林黨人並非好鳥,他們眼中的宦官和姦臣也並不一定就是禍國殃民。相反,東林黨人很多時候僅僅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致國家利益於不顧,並以此來屢屢反對皇帝——如皇帝想徵收更所商業歲他們就大力反對,反而贊成本增加農業稅——增加農民負擔加速農民造反。

    前面是鋪墊,現在來分析一下朱由校是否真的僅僅不去管政治的木匠皇帝,是否真想清史說的那樣沒用。這裡沒有歷史考證,只能透過一些常識和邏輯來推理。

    首先看朱由校登基是的情況,那時候前任皇帝因紅丸案(內官崔文升治病。服用崔文升開的藥後,就開始腹瀉,用今天話來說可能是得了急性腸胃炎吧。一晝夜瀉好多次,有的說一晝夜瀉三四十次。)此案明顯和東林黨人的黨爭和做大有關聯。而從小在宮廷長大的朱由校沒有理由會是政治白痴。那麼由此可知,朱由校肯定是懷疑其父皇的死和東林黨人有關係,並且他也意識到東林黨人做大而威脅到了皇權(永樂帝后明朝有效限制了藩王作亂,但始終伴隨著內閣和宦官權利大大限制皇權,其實後期崇禎就是政令不能到下面,也不能完全怪皇帝沒能力)。那麼朱由校肯定是要限制東林黨人的勢力了,考慮到宦官和內閣歷來是不合的,所以朱由校就扶持宦官對抗東林黨人,結果魏忠賢為代表的宦官勢力過大了——這也是朱由校能力不足,沒用好宦官這把刀。所以到了後來朱由校明知道崇禎跟魏忠賢是死敵,反而堅持讓崇禎上位,其實他就是想除掉宦官勢力。如此看來,那些人說朱由校專寵魏忠賢到了非常地步的言論是站不住腳的。這麼說來朱由校是想利用魏忠賢等閹黨來制衡東林黨人從而鞏固自己的皇權。可惜的是朱由校沒用好這把刀,反而讓宦官勢力大道不可收拾。所以才有了朱由校不管政治而幹木匠,其很可能是想偽裝自己等待時機剷除魏忠賢。可惜的是還沒等到那一天他就掛了。

    朱由校這麼早死,並且身體贏弱。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魏忠賢和客巴巴為朱由校下了毒——或者說類似鴉片那樣的東西,徹底控制了朱由校,而朱由校無奈只能以做木匠打法自己,又或者說是有太醫暗中告知朱由校如果專心某一件事情也許可以戒掉鴉片,所以朱由校就專心木匠。

    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歲即位,在位七年。

    朱由校在位期間,客氏與魏忠賢專權,製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魏忠賢閹黨對東林黨人的迫害不斷激起民變,各種社會矛盾危機四伏。

    明熹宗最大的特長就是做木匠活,一手好手藝可以說是頂呱呱。他沉醉於木匠活,也真是醉了。如果他是個木匠,倒也還稱職,可是他偏偏是個皇帝。熹宗喜歡親自當木匠,斧鋸錛鑿,幹得活比一般木匠還好。一天到晚,他就愛琢磨木匠活,怎麼創新?怎麼別具一格?因此,朝政的正事他就無暇顧及了。

    迷上小愛好,皇帝當木匠,專業不對口,風險實在大。太監魏忠賢就瞄準機會,專等他幹木匠活時才晉見奏事。他聽後總是趕緊說:“你們去辦吧,我知道了。”於是,出現了大權旁落,讓一個太監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怨聲載道。

    熹宗喜歡造房子,常常是房子造好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覆欣賞,等高興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另起爐灶,從不感到厭倦。吳寶崖在《曠園雜誌》中寫到朱由校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

    熹宗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雕琢細緻,堪稱當時一絕。他還喜歡蹋球,常與太監在長樂宮打球,熹宗覺得玩起來不過癮,於是,就親手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

    熹宗酷愛建築,對朝廷建築工程非常重視,天啟五年到天啟七年間,明朝對皇極殿、中極殿和建極殿進行了規模巨大的重造工程,從起柱、上樑到插劍懸牌,熹宗都親臨現場全程跟蹤,好似現在開發商聘請的監理工程師一樣敬業。

    熹宗對製造木器也有濃厚的興趣。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髹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他加工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讓人耳目一新。

    史書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

    天啟七年,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藥”身亡,終年23歲。諡號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廟號熹宗,葬於明十三陵之德陵。

    《寄園寄所寄》:“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

    如果把朱由校放到今天會是什麼情況呢?

    首先他是一個極其出色木匠。木工是朱由校的最愛,他的技藝高到什麼程度呢?當時的工匠看過他的作品都會歎服。當時他做的小玩具木人神態各異,五官四肢都做的惟妙惟肖,他派內監去市場上賣,老百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也願花重價購買。

    其次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發明家。光在木匠技藝方面,朱由校就做出了很多的發明創造,比如在當時床具還極其笨重的時候,他就自己設計發明了摺疊床,便攜美觀。他還發明瞭中國最早的噴泉,並設定機關操作,把木球置於水尖之上,木球就會隨著水柱跳躍。

    他還是一位有思想建築師。在重新修建紫禁城的工程中朱由校可以說是大顯身手。整個過程他幾乎是親臨現場去指導,高興了還會跟工匠們一起幹活。有時來了靈感還會在宮裡修建一些小房屋與機關,過段時間沒了新鮮勁就拆了再建。想必那些精心設計的房屋到今天也是不過時的。

    但他最重要的身份卻是皇帝。在那麼多領域都有如此高成就的他,迴歸皇帝的本職時,他真的是非常失敗的。其實想想朱由校作為皇帝最大的成就可能就是親手培養了大家都很熟悉的奸臣魏忠賢。

    在木匠技藝方面,熹宗朱由校有許多發明創造。當時,匠人制造的床具極其笨重,需要十幾人才能搬動,用料費,樣式也極其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用一年多工夫造出一張床,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著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歎服。

    熹宗善用木材做小玩具,漆工活也很在行。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神態各異,五官四肢,無不備具,動作惟妙惟肖。熹宗派內監拿到市面上去出售,老百姓都願意以重價購買,可見其精緻靈動。

    熹宗還自己做水傀儡的木人與戲臺。他做的木人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足,均塗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一拘卯,用長三尺多的竹板支撐著。另外,有一個用大木頭鑿訂成的長寬各一丈的方木池,上面添水七分滿,水內放有活魚、蟹蝦、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於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用紗圍成螢幕,竹板在圍屏下,遊移拽動,這樣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戲臺。在螢幕的後面,有一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託浮水上,遊鬥玩耍,鼓聲喧譁。當時宮中常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保太監下西洋》、《八仙過海》、《孫行者大鬧龍宮》等,裝束新奇,扮演巧妙,活靈活現。熹宗做得是如醉如痴,看得也是如醉如痴。

    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凍,冰堅且滑。熹宗便命令一群太監隨他一起玩冰戲。他親自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攏,僅容一人,塗上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熹宗坐在拖床上,讓太監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一部分人在床後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里。

    熹宗發明了中國最早的噴泉。宮中的人都叫這種噴泉為銅缸水戲,這在當時可是天下一絕。那時宮中都用銅缸或是木桶盛水飲用,他就在這些盛水的容器下方鑿一個孔,在裡面設定機關,用機關操作,缸中的水就飛散出來,有時瀉如瀑布,有時又散若飛雪,最後變成一根玉柱,打擊放在缸外面的許多小木球,木球就浮在水尖上,隨著水的噴吐而跳躍不已,久久不息。每回玩這個遊戲時,燻宗都和他的嬪妃們一起在旁邊觀賞;隨侍的紀子和宮女都拍手讚歎,對皇帝欽佩不已。這肯定是熹宗最高興最得意的時候吧?

    熹宗還想做一個出色的建築師。做皇長孫的時候,因為西李得寵,他是個“小可憐”,自然不可能給他一座不相干的宮殿拆了重造。一登九五,富有四海,始得大顯身手。看他孜孜不倦,“膳飲亦忘”,可見其創造欲的旺盛;同時對他來說,也是“學以致用”。凡是他看過一眼的木器用具、亭臺樓閣,都能照原樣製作出來。他曾經在宮中仿照乾清官的樣式,做了一座微縮模型宮殿,高不過三四尺,但曲折微妙,巧奪天工。

    後來他終於在現實中過了一把建築師的癮。天啟五六年間,朝廷對紫禁城的三座主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工程。熹宗在工程中大顯身手,從起柱到上樑。再到外部裝飾,他都親臨現場,仔細指導,高興了還會當場脫掉外衣,捲起袖子,和工匠們一起大幹一場。有時他心血來潮,在宮中興建一些小巧別緻的房屋,內設精密的機關。建成後他總是高興得手舞足蹈,對自己的作品很是得意,找來身邊所有的人一起欣賞。時間一長,他的興趣過去了,就派人立刻毀掉,再重新建造別的花樣,總是在建了拆、拆了建中玩得樂此不疲。

    據史書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歎服。

    明熹宗還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五官四肢,無不備具,動作亦很惟妙惟肖。熹宗還派內監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熹宗更加高興,往往幹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邊太監做他的助手。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並喜歡創造新花樣,讓身旁太監們欣賞評論。

    熹宗還喜歡在木製器物上發揮自己的雕鏤技藝,在他製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明宮雜詠》上有詩吟道:“御製十燈屏,司農不患貧。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熹宗雕琢玉石,也頗精工,他常用玉石雕刻各種印章,賜給身邊的大臣、宮監。 熹宗喜歡看傀儡戲,當時的梨園弟子用輕木雕鏤成海外四夷、蠻山仙聖及將軍士卒等形象。

    熹宗情緒高時,也施展自己的手藝,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足,均塗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一拘卯,用長三尺多的竹板支撐著。另外還有一個用大木頭鑿釘成的長寬各一丈的方木池,裡面添水七分滿,水內放有活魚、蟹蝦、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於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用紗圍成螢幕,竹板在圍屏下,遊移轉動,這樣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戲臺。在螢幕的後面,有一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託浮水上,遊鬥玩耍,鼓聲喧天。當時宮中常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保太監下西洋》、《八仙過海》、《孫行者大鬧龍宮》等,均裝束新奇,扮演巧妙,活靈活現。熹宗做得是如醉如痴,看得也是如醉如痴。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凍,冰堅且滑。熹宗便命一群太監隨他一起玩冰戲。

    他親自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瓏,僅容一人,塗上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熹宗坐在拖床上,讓太監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岸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一部分人在床後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里。

    據說他曾經制作了十座護燈小屏,上面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明宮雜詠》上有詩吟道:“御製十燈屏,司農不患貧。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當然,這種歌功頌德的拍馬屁詩文到底有多少真實性,那十萬緡的價格如何確定的,咱也還真得不能太在意。既然已經沉迷於這行,和大多數的當官的人一樣,天啟皇帝也非常喜歡把自己得意的作品賜給身邊的大臣、宮監,包括雕琢玉石,印章等。這倒讓我們想到當今一些領導同志也好這口,他們附庸風雅,喜歡寫寫書法,畫幾筆丹青,畫完了還喜歡把它送給屬下,自然,有時候這些作品水平不咋地,可是當屬下的不接受是不行的,不但要接,還得裝著如獲至寶的感激樣子,想想,這樣的事情還是很有出處的。

    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一樣沒卵事。萬曆時江南經濟飛速發展,對外戰爭全贏。明朝是內閣制,本來就沒皇帝多少事,只要皇帝選好內閣成員就好。木匠皇帝時朝中能臣武將還是挺多的,魏忠賢的閹黨和東林黨互相制衡,都不敢太過分,大明朝這樣發展下去也不至於會滅亡。可惜他弟弟是個憤青,不懂均衡之道,一上臺就打破平衡,讓東林一家獨大,結果東林黨代表的江南氏族集體偷稅漏稅,江南富得流油,皇帝國家窮死。

    朱由校的木工活究竟怎麼樣? 天啟皇帝朱由校喜歡木工活,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據說還不錯,能作一些比較細緻精巧的木工,畢竟是個業餘愛好,如果不因他厭煩的國事打擾,再請位木工名師指點指點,沒準能成為一位好木工。但他的主業不是木工是管好國家大事,朱由校本末倒置,成天醉心於他的愛好讓魏忠賢鑽了空子,天啟朝害了多少忠良,誤了多少國家大事,有問題說如果朱元璋代替崇禎,明朝會不會亡?實際只要光宗朱常洛死後,明朝廷不死守“長子繼位“陳規,或者朱常洛有點眼光,遺言讓崇禎繼位直接去掉天啟這一朝,情況也許不會那麼糟。這個失誤光宗的內閣,特別是首輔有很大責任。

    明熹宗可能是歷史誇大了他的天份和作品上乘的程度。可能是歷史黑化他為君主治理朝政的能力。如果,他的木藝天份和卓越才能是屬實。那麼,他是個天才。作為天才,他治理朝政的能力肯定有。可能是他興趣不大,輕視了,沒放太多心思在上面。僅憑專注於創作這一點,就對這個人物形象大有好感。專注於創作,並且創作出優秀卓越的作品。這樣的人,不至於被說昏庸。最多是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位置,做適合自己當下生活的選擇。這可能是一個任性的天才,除了創作不想做別的。可能沒有完全開啟他的聰慧,以至於情商缺了一點。如果明確自己是一代君主,又明確自己愛好土木工程,卻甘心被宮中奸婬的人利用,(以其智商不可能不發覺宦官和奶孃是在利用他)不得不說,這就是他的自暴自棄。是愚蠢!但是,人生究竟是怎麼活?是為了什麼?這個沒有正確答案。他如果活著是為了自己喜歡,自己開心。那麼,他就這樣活。這這麼享受過創作的過程。就這麼鑽在他的創作中,有何不可?說什麼國家大事,人,的確是自私的。這個天才,活著,只為了自己創作。這點是有爭議。但我罵不來他。人,愛創作,創作,這種是讓我罵不下去。成王敗寇,作為君主,巧於土木,疏於朝政,也付出了代價。真的吧。酷愛創作,就會忘我投入,很多優秀藝術家也有類似狀況。雖然說,廢寢忘食不健康不建議效仿。

    絕壁大神級的建築師,設計師和工程師。雖然比不上元順帝那種極端牛逼的達芬奇式的天才,但是也是震古爍今的巨匠。

    就說一個東西:天壇祈年殿,就是他的傑作。他親自設計了模型,而且只用了短短的兩年。全部是魯班鎖結構,雖然祈年殿被滿清又翻新過,但是技術基礎還是我們的木匠皇帝的。

    上海有個老工程師花了20年時間重建祈年殿的木工模型,這是個建築力學本科畢業的老工程師哦。比起我們的皇帝,他弱爆了。

    宋徽宗是一代畫聖,天啟帝一代建築巨匠。這無可爭議的。放到今時今日,這兩位加元順帝都是世界級超一流的藝術家或者建築師之類的。靠手藝混個過億的身價輕而易舉。

    當皇帝耽誤他們了。

    天啟明顯被黑了,閻崇年把滿清捧上天,把明朝黑了個遍,蟋蟀皇帝,木匠皇帝,都是後人亂加的,天啟在位時遼東基本穩定,農民起義也鎮壓下來,雖然黨派之爭很嚴重,手段殘忍,但是國家的框架還是穩定,東林和閹黨相互制約,誰都不做得太過,關鍵是九千歲能搞到錢,國庫有錢去打滿清,有錢打農民軍,後來閹黨一倒,那些東林黨人哪有什麼作為,書生誤國,就會瞎逼逼。

    明喜宗看似糊塗玩木工,其實是裝的,那時皇權已經沒落,一上朝東林黨就強烈要求減免工商業稅,朱由校做木工有意不給東林黨進言的機會,把大權交給魏忠賢這個狠角抑制東林黨,而老魏偏偏就收手工商業稅,減免農業稅。後來崇禎不聽兄長遺言,聽東林黨建議,減免工商業稅收農業稅。結果國貧南方資本家富,農民分分鐘起義,亡國。

    人都有某項偏愛,皇帝也不例外。至於水平他有仼何人都無法企及的優勢,這就是他擁有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和資源以及空間和時間。他的正業應該是把心思用在治囯策略之中,但劍走偏鋒,愛上並全力於木工專研與製作之上,憑他的敬業精神和無上之優勢我敢肯定這皇帝之木工作品是非常精緻和優秀的上品,誰能擁有一件即可稱得上是天之驕貴啦。

    我個人覺得,他的水平應該不咋滴。

    昨天剛看完《繡春刀~修羅戰場》,裡面的情節就是皇帝坐了漏水的寶船,給掉河裡患了頑疾,最後一命嗚呼,傳位與弟弟。

    一個熱衷木匠工藝的,這麼大的船就是一個好的學習模型啊。竟然自己都沒有發現,可見他的技術的確不咋滴,空有一腔熱情。人都說玩物喪志,不知道他這個算不算玩物喪命呢。

    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明朝皇帝自朱棣之後,一夫一妻實行的好的,吃喝玩樂玩的好的,信奉道教信奉到死的,出門打仗被抓的,哦還有這位玩木工的!言而總之一句話,明朝皇帝什麼都做的好,就是不會做皇帝!

    還是有朱由校親手做的東西留下來的,主要是雕件,東西不大,不過算得上精美,不考慮木材本身,單這個手工,放今天我看也值個一二百塊(每件)。史書上記載了天啟皇帝很多神奇的木工作品,但是誰也沒見過實物。比如有記載,說天啟皇帝造了哥小的木製的花園模型,裡面的人居然能走路,鳥居然可以叫,這怎麼可能,沒有動源啊,得通電才行,所以我估計是以訛傳訛,最後史官信了。

    都在黑崇禎他哥,大家有聽過見過崇禎他哥流傳的物件嗎?不說別的,就他的知名度來說,一定是傳世真品。歷史總是很詭異,古之被黑的君王還少嗎?隋煬帝,宋徽宗,明熹宗 ,大家一方面要宣揚明珠,反對獨裁,另一方面又嘲笑諷刺他們不理朝政,你們自問,究竟想要什麼?_?一旦有事就讓帝王背黑鍋,這樣算真理嗎?總髮現很多人總是人云亦云,看著就覺得可憐。

    所謂的木匠皇帝,不過是文人為了諷刺朱由校,刻意編排出來的誇大之詞。由於朱由校登上皇位之時,朝廷大權被文官徹底掌控,皇帝說話不管用沒人肯聽,煩悶之下做做木工解解氣,但卻被文官們給發現了,於是就成了攻訐皇帝的藉口!

    木材,是很好的材料,可以方便的切割粘合。在工業革命以前,所有的發明家,發明的物品,都是以木材為原料的,包括腳踏車,直升機,汽車,統統以木材為原料。所以古時候,木匠基本就是現在的建築大師,發明家,科學家。總之,木匠全是古時候所有科學的基礎。

    人家玩歸玩,但是有政治手腕,朝庭運轉正常,遼東軍費一分不少,大臣們老老實實,國內外基本太平。崇禎上臺倒是勤政,可是軍費發不出來,大臣們內鬥內行,外鬥投降,終於把明朝給玩完了,自己也不得好死。

    我不知道有沒有傳世的作品,所以不好評價,當時人的評價不好說,因為巴結皇帝的太監這個很正常。不過作為皇帝有一點可以肯定,其見過的寶貝肯定不少,其眼界應該不會太低,用料也肯定上乘。

    說他做木工活做得好,那是美譽之詞。

    昏君痴君還想落得像“南唐後主李煜、北宋徽宗趙佶”一樣的名聲,也不看看人家李煜的詞,趙佶的書法和畫作,都流傳於世。他的木匠活那個傳下來了。

  • 2 # 芳徑歌者

    朱由校在歷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個皇帝,他心靈手巧,對製造木器有極濃厚的興趣,凡刀鋸斧鑿、丹青髹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

    史書上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

    朱由校親手製作的娛樂工具也頗為精巧。他用大缸盛滿水,水畫蓋上圓桶,在缸下鑽孔,通於桶底形成水噴,再放置許多小木球於噴水處,啟閉灌輸,水打木球,木球盤旋,久而不息,朱由校與妃嬪在一起觀賞喝彩。有一次他做了個花園,裡面的可以走路,鳥可以唱歌,水能流動。

    可見這位皇帝在木工手藝方面確實是個高手。但這又怎能和鬼斧神工的木匠始祖魯班相比呢,魯班是在造福人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不斷鑽研,推陳出新,而這位明熹宗只不過是厭煩政務,不理朝政時把木工當作一種消遣而已,純粹為了自己的享樂,和後來的宋徵宗愛好藝術當了亡國奴又有什麼區別呢。

  • 3 # 益達257912220

    和魯班不相上下有點誇張啦,不過可以這樣說是當皇帝裡面木匠活最好的。你想想他做的東西有人敢說不好嗎?說不好你不想活啦,話說當時他在宮裡面做了很多木工製品,還賣給宮女和太監,宮女和太監不買也不行,買的話價錢給少了也不好意思更不敢給少,這是皇帝親自做的,你給一毛線合適不。

  • 4 # 無韻詩翁

    大家都知道鬼斧神工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關於他對木工工具的發明和建築物精巧設計的傳說歷史悠久,世人只要提起能工巧匠都稱作魯班在世.但是歷史上僅次於魯班的木匠大師卻是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據說他是皇帝裡最會木工的,也是做木工裡的唯一個皇帝。 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的長子,但朱常洛在位時喜愛酒色,根本無暇顧及朱由校,以至於他九歲了還基本是個文盲,每天就是與小太監小宮女一起玩樂。當時,宮中幾處大殿正在進行火災後重建工作,一些木匠就長期在宮中做木工活,四處遊蕩的朱由校便對木工活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便跟著木匠偷學手藝,加上自己心靈手巧,最後竟然學得一手出色的木工活。《先撥志》中記載明熹宗:“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 朱由校擅長製作各式各樣的傢俱、漆器、硯床、梳匣等精巧木器,且以雕工見長,據說經他手製造出來的木器玲瓏巧妙,鬼斧神工,他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名氣大約僅次於魯班的木匠師傅。當時常見的床十分笨重,要十幾個人才能移動,且用料多,樣式極為普通,朱由校便自己設計,自己製作,還在床上雕刻了精美的花紋,花費了一年時間造出一張可以摺疊的床。 朱由校製作好了木器之後,還會讓太監拿到市場去賣,如果有人出高價賣,他便十分高興。有一次,小太監把他製作的護燈小屏八幅和雕刻的“寒雀爭梅戲”拿到市場出售,竟然大受歡迎,得錢一萬,使得朱由校龍心大悅。 單單做木器活,朱由校還不過癮,還來他還親自設計建造宮殿。天啟五年,明朝對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進行了大規模的重造工程,朱由校從起柱到上樑再到外部裝飾,都親自到現場指導,有的時候看到興致大起還會挽起袖子和工匠們一起幹活。 朱由校是在極其混亂的局面下當上皇帝的,按正常的邏輯,他應該勵精圖治,珍惜來之不易的皇位。但這位小皇帝心思卻不在朝政上,而是在木工上。他常常自己建造房屋,喜弄機巧,房屋建成後反覆欣賞,高興得手舞足蹈。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拆掉,重新設計,按新的設計進行建造,從不感到厭倦。據史書記載,朱由校曾在庭院中建造了一座小宮殿,樣式模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關於他的在建築方面的記載很多,如他曾把木器雕刻成護燈的小屏風八幅,上面刻著寒鵲爭梅圖,做工十分精巧。他還只做了一種水傀儡木偶戲,所製作的傀儡人在人的操縱下,可以表演《東方朔偷桃》、《三寶太監下西洋》等節目。他親手製作了噴水機關,能夠讓水逆勢飛,如同瀑布瀉下,有直衝而上,如同玉柱。這些雖然都是玩具,但工藝幾乎無人能及。他還對宮中的建設非常關心,幾個大殿的修葺他都親臨現場,出謀劃策。而最精湛的就是建築上的設計,明熹宗朱由校思維開拓創新,皇家修建各個建築工程的時候,都由明熹宗朱由校帶頭設計,並給木工師傅很多現場的指導,特別是對於機關密室的設計更是嚴謹,在製造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不合格或有偏差的時候,明熹宗朱由校毫不憂慮的拆了重新開始,這可以充分看出這位皇帝做事非常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精神。雖說他是皇帝,但對於木工這樣的技術活,完全都是自己親自動手來完成,很多都出自他親生製作,而且做起木工活是一絲不苟,當然即使喜歡木工,明熹宗朱由校也時刻沒有忘記自己還是一國之君,閒時做木工這是他的原則,所以做木工一點也沒耽誤國家大事,是位非常難得的好皇帝啊,只可惜一生唯一的遺憾就是養了一全民吐槽的大奸臣魏忠賢。大明史上有一段明白的記錄:稱天啟帝“好油漆,凡手用用具,皆自為之。性又暴躁,有所為,朝起夕即期成。成而喜,不久而棄;棄而又成,不厭倦也。且不愛成器,不吝改毀,唯快臨時之意。你看看有如許的痴迷水平和業餘的工匠精力的立場,天子這個職業簡直是耽擱了這位活著的活“魯班”了,另有其餘大臣的記錄,說他曾親從容庭院中造了一座木製的宮殿模子,依照乾清宮的母本開端自行設計製造,製品高不外三四尺,卻波折奧妙,鬼斧神工,細節爆炸。據說,凡是朱由校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閣,他都能做的出來。吳寶崖在《曠園雜誌》中記載,朱由校曾親自在庭院裡建造了一個小宮殿,形式有點模仿乾清宮,但是更為小巧玲瓏,精美微妙。他做過一座沉香假山,堪稱當時一絕。朱由校喜歡蹋球,常與太監在長樂宮打球,朱由校覺著玩起來不過癮,就親手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因此說明熹宗朱由校的木工手藝僅次於“鬼斧神工”魯班一點不過!

  • 5 # 布衣田郎

    老朱只是愛好而己,哪裡能與魯班論上下。好好的皇帝不專心當,反而要當木匠,這就叫錯位,不務正業,不敢當擔,也忘了初心。這樣的皇帝,這樣的木工,哪裡能與偉大的魯班比,在魯班面前,他真是臭不可聞。

  • 6 # 我愛中國

    神使鬼差,陰錯陽差,天意弄人。木工巧匠有了管理國家的政權,政府管理亂套衰敗是自然現象。舊社會的家天下,國君有政治才能還行,國君沒有管理國家的能力,亂了套才會更朝換代。現代仁政社會主義國家,換屆選舉,全華人民都有招仁君上臺執政的投票權。

  • 7 # 柿子殿下

    眾所周知,明朝有個鍾愛木匠活的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他的絕活就是木工。可別以為這個木工就只是單純的做一些桌椅板凳,朱由校的木工水平,絕對是很多人想都想不到的高,究竟達到了什麼程度呢?

    木匠皇帝

    朱由校明朝歷史上倒數第二位的皇帝,作為歷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簡直是把這個稱呼發揮到了極致。說到木匠,在一般人的眼中,或許就是整天拿著一把錘子、尺子,在木頭堆裡到處轉悠,或者忙活在各種桌椅板凳床榻之間,簡單地做一些生活用品。其實不然,而朱由校,顯然就屬於高階工程師一類的。

    摺疊木床

    據傳朱由校看到自己的大床十分笨重,用料很多但是樣子很醜,畢竟朱由校的審美一定與旁人是不同的,於是就自己琢磨著,做出了一個既精美又實用的大床來,還是能摺疊移動的。

    重建紫禁城

    朱由校在位期間,曾經對紫禁城的三大殿進行了規模非常宏大的重建工作,在這期間,熱愛建造房屋,而且又很多作品的朱由校,親自指導,他的工匠精神一點也不比現在的很多工程師們差。

    但是要說朱由校的手藝與魯班不相上下,這個肯定是假,朱由校的手藝最高也就是一高階技術性木工,距離魯班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只是在皇帝的這層外衣下被人推崇的極高罷了。

    關注柿子,每天帶你看點歷史

  • 8 # 歷史的小學生

    據史料記載,明熹宗朱由校“性好走馬,又好小戲,好蓋房屋,自操斧鋸鑿削,巧匠不能及。又好油漆匠”。由此可見,朱由校在工程技術領域頗有建樹,木工活最拿手,蓋房子和刷漆也很有心得。史料對朱由校對工程技術近乎痴迷的態度還有一段記載,書中寫道:“日與親近之臣塗文輔、葛九思輩朝夕營造。造成而喜,不久而棄;棄而又成,不厭倦也。”這樣不知疲倦,堅持不懈的鑽研工藝,技術想不頂級都難。

  • 9 # 令公木易

    不能分,朱帝遠不及班,魯班原名公輸般,人雖古遠,其技如神,其藝若仙,能用術數,如魯班經之趨吉避凶,非由校能及百一

  • 10 # 曉都啊

    這個問題,個人觀點認為:

    我覺得魯班只是一種學術傳承吧,就好比我們有人崇拜關羽一樣,木工技術發展下來,做的人的技術肯定是的越來越好的,就好比明代的傢俱成為一個典範,跟朱由校也有著一定的關係吧。魯班開發了這種技藝,後來人傳承了這種技術,使它更加精進。我覺得這不能做對比的。

  • 11 # 1典哥

    應該朱由校強一些,所謂科技科技,科學技術只有進步,沒有後退,畢竟明熹宗朱由校比魯班晚了上千年,魯班當年的技術經過不斷改進完善,到到朱由校手上肯定出色於魯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職業只是看起來很光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