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劉峰shnu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以後,日本原本在《馬關條約》中還要求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但由於俄國打算將此地發展為自己的勢力範圍,所以拉上德、法兩國一道,迫使日本放棄了這一要求。日方作罷後,俄國隨即於1896年6月3日與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密約》,確認了在東北地區的各項權益,實際上將其劃成了俄國勢力範圍。

    而日本方面,透過《馬關條約》排除了中國對朝鮮的宗主權之後,開始不斷向朝鮮發展勢力,妄圖將其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由此,北上的日本,與南下的俄國在朝鮮進入了勢力爭奪。

    由於當時日本的軍事實力尚處下風,所以在其政府內部,暫時由伊藤博文等“避戰派”佔據了主導地位。然而在1900年義和團運動時,俄國借干涉該運動之機開始大規模增加在華尤其是在東北的兵力,而且故意拖延不走,妄圖進一步鞏固其勢力。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日本國內的反俄呼聲驟然高漲,“對俄強硬論”迅速抬頭。

    1903年5月,俄國為進一步向朝鮮擴張勢力,派軍隊開進了朝鮮北部的鴨綠江邊,引發了“龍嚴浦事件”。這導致日俄關係開始愈發走向了惡化。為予以應對,日本政府從當年8月起,頻繁與俄方交涉,主張將朝鮮置於日本勢力範圍,並以此為代價,承認中國東北屬於俄國的勢力範圍。這一帝國主義的分贓理論,在當時被稱為“滿韓交換論”。但是俄方卻在回覆中提出了日本不可能接受的條件:將朝鮮半島北緯39度以北的地區作為中立地帶,該地帶禁止日本的軍事活動。

    受此影響,日本國內鼓吹開戰的新聞媒體、民間團體急速飆升,強硬的對俄輿論就此形成。結果在1904年2月8日,日本海軍驅逐艦突然襲擊了旅順港的俄國艦隊,日俄戰爭由此爆發。

  • 2 # 兵說

    發生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以日本人的勝利而結束。在日俄戰爭中,中國是一個十分尷尬的受害者。旅順工廠被炸,房屋被燒燬,糧食被搶光,幾十萬中國百姓流離失所,成批的中國群眾冤死在兩國侵略者的炮火之中。之所以如此,和這場戰爭的起因有關。

    位於遼寧大連的旅順港,是俄國在遠東攫取得唯一不凍港,也是太平洋分艦隊的主要基地。整個日俄戰爭,始終貫穿著雙方對旅順港的爭奪,其實質是爭奪對戰爭全域性具有決定意義的制海權。

    日俄爭奪對半島和中國東北的控制權

    沙俄海軍中將羅日傑斯特文斯基與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從左至右)

    日本自甲午戰爭戰勝清軍後,積極向中國東北和半島擴張,一直想在遠東攫取不凍港的俄國,自然對此難以容忍,於是同日本刀兵相見。

    1900年,俄國侵佔中國東北全境,而後拒絕履行條約從東北撤兵,日本和英國遂向俄國提出抗議,要求俄國放棄獨吞東北,但遭到俄國拒絕。

    1904年2月6日,日本宣佈與俄國斷交,開始軍事行動。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率日本艦隊悄悄駛入旅順港,向駐紮港口的俄國艦船發射魚雷,日俄戰爭就此打響。

    孰知,一直被俄國視為螳臂當車的日本,卻把自己打得個狼狽不堪,由此中國東北被日本蠶食。

    日本為了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精心策劃了很多年,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派遣了大量間諜刺探情報,因此戰爭一開始,沙俄就陷入了捱打的局面。列寧評價這場戰爭時曾說:“沙俄在這場戰爭中的失敗是封建主義的失敗,但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說沙俄是在用諜防諜上的失敗。”

  • 3 # 免孑4

    怎麼說呢,沙皇和日本瓜分中國大打出手,蘇聯革命勝利後列寧把搶來的領土還給中國,還給中國也要被日本搶走,斯大寧來一個不如不還,中國該蘇聯說明,現在中國強盛了有能力守住自己領土,該歸還了。

  • 4 # 旅行168880558

    起因是原本日本控制的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地區,沙皇俄國未經允許擅自出兵霸佔了日本的統治領土,日本與俄國談判未果。日本決心不放棄統治領土,決心就用武力把俄國趕出去。日本就動用了聯合艦隊對抗俄國,由於得到英國方面的支援,導致俄國不少艦隊被封鎖在港口裡無法動彈。不僅攻陷了俄國的海岸軍事要塞跑。還有比較著名的對馬海戰,日本已118人陣亡,568人受傷,損失三艘魚雷艇的微弱代價就打垮了俄國海軍艦隊,俄國海軍艦艇損失慘重,35艘艦艇有21艘沉沒,其餘要麼被俘,要麼狼狽逃躥,傷亡和被俘達到數萬人。結果俄國計程車氣就受到了嚴重的削弱,不得不停站坐下來談判,最終俄國也就乖乖地把中國東北、朝鮮領土等地區拱手讓給了日本。對馬海戰這支俄國遠東艦隊失敗的原因有:遠征支援航行時間太長、後勤設施不夠理想、俄國官兵經過長時間疲勞遠洋航行作戰士氣都受到了影響以及官兵生病營養不良的現象日趨嚴重、俄國官兵的厭戰情緒急劇增加、到開戰後俄國艦艇屢屢遭受重創時俄國官兵的抱怨聲情緒也屢屢不斷,就是抱怨自己為什麼上了這艘這麼差的艦艇,上了那艘那麼差的艦艇等等、還有俄國太自以為是,瞧不起日本,小看了日本,結果被做事情認真的日本給打趴下了,比北洋水師還要慘,北洋水師很努力了,沒有像俄國自以為是。

  • 5 # 端木賜香

    日俄戰爭的起因是為了爭奪對我國東北的控制權。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梁等人在英日掩護下,跑了,慈禧太后很生氣,對光緒咋看咋不順眼兒,於是策劃了一個已亥(農曆1899年)建儲,想要廢掉光緒另立新君,但洋公使們沒一個捧場的。

    1900年,氣昏了頭的慈禧決定招撫勢頭正盛的義和團,向所有“彼等”(洋人)宣戰。打著“扶清滅洋”旗幟的義和團,在政府的縱容下,在山東、河北、京津等地大規模焚燒教堂,殺戮教士教民,圍攻使館。在東北,盛京副都統晉昌率領拳民拆毀鐵路、攻擊俄僑,俄國乘機以鎮壓義和團、保護中東鐵路為由,出兵佔領了東北,製造了“海蘭泡慘案”、“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強迫盛京將軍增祺同意遣散軍兵、交出軍火、拆毀炮臺,由俄國駐軍監管奉天行政等,從實際上剝奪了清政府在東北的主權。

    1901年9 月,《辛丑條約》簽訂後,獲得了鉅額賠款的列強陸續撤退,但俄軍卻賴在東北不走。

    東北是京畿的屏障,又是大清的龍興之地,無論從哪方面來說,清政府都不能失去東北。在清政府的強烈要求和世界輿論的壓力下,1902年4 月,俄國政府不得不與清政府簽訂了《交收東三省條約》,答應在一年半內分三期從東北撤軍。

    到了1903 年4 月,第三期撤兵期限已到,沙俄又向清政府提出了參與北滿行政管理、其它國家不得進入滿洲等無理要求作為撤軍新條件。這明擺著還是不撤。

    對清政府來講,就兩個選擇:同意,還是同意?如果你是牛逼的政府,根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或者兩個都牛逼,那就直接開打。問題是,以清政府當時的軍事、經濟能力,根本不足以應對一場大規模的近代戰爭。單獨對俄作戰是誰都不敢想的事情。

    自己打不起,找個夥伴一起打?

    日本一直覬覦東北,那聯合日本,攆走北極熊,把龍興之地奪回來,給日本些好處,如何?

    張之洞、盛宣懷、岑春煊、李經羲等南方督撫建議政府“聯日拒俄”。

    聯日拒俄,說起來容易,其實也是困難重重。首先,除了軍事、經濟原因外,大清決策層被八國聯軍打怕了,再不敢輕言戰事;其次,一旦與俄國公開作戰,東三省必將慘遭塗炭,海蘭泡那樣的慘案極可能重現,雖然傳統政府是牧民,但就是放養的牲口,牧主也不情願子民讓別的牧人給屠了不是?何況他們還是傳統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以民為本的儒家意識形態呢?更重要的是,日本也拒絕和中國聯合作戰。

    日本這樣做似乎很不合邏輯,仔細想想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一則,看不上中國。中國的兵力實在有限,能投入東北戰場的也就三、四萬人,能起到的作用並不大,日本還嫌中國礙事,不願帶你玩兒,累贅:“誠不願中國之干預以致強兵之國為兵力不足之國所累”。

    再則,不願得罪列強。美、英、法、德、意等列強既不願俄國獨佔東北,又不願因中國直接參戰使戰爭延及關內,影響其在華利益,如果日本同意和中國聯合抗俄,將得罪列強,一旦失去了列強的金融支援、援助,日本也打不起這場戰爭。

    三則,怕失去控制權。日本擔心清政府同時約請英美等國介入爭端,使其失去對局面的控制權。

    日本不願和咱一起上,那願不願自己上呢?

    願意。

    為嘛?

    學雷鋒?

    當然不是。

    一則是因為對沙俄聯合法、德干涉還遼強烈不滿,想要報仇;

    二則是為了自己獨佔東北。和其他列強相比,日本最不能容忍沙俄獨佔東北。地緣政治上,東北是個美麗的大姑娘,日本與俄國,誰都想霸王硬上弓,1891年,俄國就修築西伯利亞大鐵路,要推行它的遠東政策了,可日本胃口更大,並且動作更快,甲午戰爭先吞掉高麗,下一步就是東北,再下一步,中國內地。甲午戰爭,日本本來賺了不少,但沙俄糾集法、德,三國干涉還遼。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俄國從清國手裡,取得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貫東北北部的權利,並且把日本吐出的旅大,自己給吃了。這樣一來,整個東北成了沙俄的了,庚子事變後,沙俄佔得先機,進一步向東北滲透,並且,連高麗它都周郎一顧二顧的,插進一槓子又一槓子後,跟日本提議,那啥,咱能不能讓高麗保持“永久中立”,誰也不能吃獨食呢?

    氣死小日本了,你前面打俺臉,現在又打俺屁股,叔能忍,嬸不能忍。

    於是日、俄兩國就東三省問題進行了艱難的談判。雙方膠著很厲害,沙俄的意思,小日本你得承認,東北永遠在你的利益範圍之外,但是高麗,你不能吃獨食;日本的意思,沙俄你得承認,高麗永遠在你的利益範圍之外,但是東北,你不能吃獨食。談到最後,日本其實有所讓步,談判方針退到滿韓互換上來,但是沙俄很強硬,滿洲問題是中俄之間的事兒,跟你日本有個毛關係?我們想跟你談的,就是高麗問題。沙俄這邊也知道,談了少半年,自己不但沒退步,還往前一直走,給予日本的,不但沒增加,還減少了耶。

    日本的屈辱感覺,空前加重。新仇舊恨一齊湧上心頭,國內輿論沸騰,乾死它,乾死它……日本遂決定透過戰爭來解決。

    1903 年11 月25 日,日本向清政府通報了日俄交涉情況及日本的備戰情況。

    1904 年2 月6 日,日本與俄國斷絕外交關係。8 日,日本海軍突襲了旅順港內的俄艦,日俄戰爭爆發。

  • 6 # 天太2

    1904年2月8日晚,沙俄太平洋艦隊司令正在艦隊集結地中國的旅順,為其夫人的命名日慶典,艦隊所有軍官都參加了盛大的舞會。忽然,“轟,轟,轟”,傳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和炮聲。翩翩起舞,紙醉金迷,身著華麗衣服的男女驚慌失措,奪門而逃。有人故作鎮靜,說這是艦隊為司令夫人嗚放的禮炮。然而,人們驚魄未定,正式訊息就傳來:日本偷襲了旅順口的沙俄太平洋艦隊,這就是日俄戰爭的開始。為什麼日俄雙方要在中國的領土,領海開仗呢?這還要從中日甲午戰爭說起。

    由於《馬關條約》的簽定,日俄兩國在中國的利益衝突加劇,沙俄不甘心日本在中國的利益擴大。在法,德的支援下,迫使日本在中國付出三千萬兩銀子後,將遼東半島歸還了中國。俄以此有功為藉口,迫使清政府給了沙俄在東北的築路權與開礦權以及建立太平洋艦隊基地的權利。而日本的野心是先霸佔朝鮮,然後霸佔我國的東北,爭奪太平洋霸權,這樣,兩國在爭奪我國東北利益的矛盾上,不斷擴大。到了20世紀初,日俄兩國矛盾達到了白熱化程度。一觸即發。

    日俄兩國都是軍事封建帝國,就實力來講,日不如俄。日本敢於對俄發動戰爭,和美英從中挑撥有關。英國以“借刀殺人”的手法,鼓勵日本和沙俄打,以削弱沙俄勢力。由於日本和英國訂有同盟條件,這就讓日本增加了和俄開戰的底氣。美國為了自己在東北的利益,也支援日本反對俄國。德國既支援日本反對俄國,又縱容沙俄向東方侵略,目的是減少沙俄對歐州事務的干涉。就這樣,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支援,縱容下,日本偷襲旅順港的沙俄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 7 # 世界歷史唯物觀

    日俄戰爭背後有一個巨大的推手,這個推手就是李鴻章,李鴻章三次激化了日俄的矛盾,導致了日俄為東北利益大打出手。所以日俄戰爭的起因就是東北利益,日俄戰爭就是一場在中國東北進行的帝國主義利益的糾紛。但是戰後兩國卻都沒能控制東北,反而是東北的控制權又重新回到了清廷,繼續保持著一種相對的平衡。

    日俄第一次打上死結是在甲午戰爭時期,當時的日本在《馬關條約》中要求割佔遼東半島。也就是說日本要獨佔東北,因為一旦遼東半島到了日本手中,遠東最重要的不凍港就到了日本手上,這自然是沙俄所不願意看到的。於是沙俄搞出個“三國干涉還遼”的事件,使得日本非常惱火。而此時李鴻章便直接同沙俄開始交涉,不斷放出風聲要讓沙俄將遠東鐵路修到東北,這讓日本非常緊張。

    而日俄關係第二次打上死結就是因為李鴻章同沙俄的秘密條約,其實也不是秘密,因為簽訂之後日本就知道了。這條約的內容就是讓沙俄在東北修鐵路,給予沙俄在東北的特權,並且還請求沙俄一同抵抗日本擴張。這次是日俄矛盾激化最大的一次,因為從這時開始,日本就開始磨刀霍霍,準備用戰爭解決問題。

    日俄關係第三次被打上死結則是因為沙俄加快修建西伯利亞鐵路,也就是橫跨東西的大鐵路。這條鐵路一直牽動著日本的神經,因為一旦修建完成,那麼日本再遠東的優勢將不復存在。那麼沙俄便可達到控制東北、朝鮮的目的,到最後估計日本本土都將受到威脅。所以日本才會急著發動日俄戰爭,在沙俄鐵路未完成之前便收拾了沙俄。

  • 8 # 一隻卑微小螞蟻

    歷史就是歷史,不會有人再敢對現在的中國做這樣的事情,當然,不可否認蠢蠢欲動的人還是有的,但世界在變化,我可以肯定,掠奪和侵佔領土的國家變少了,包括現在的俄羅斯也不再喜歡這樣做了。

  • 9 # 手機使用者張方容

    人活著 百分之九九的人為利而來!那還百分之一的人呢 自力更生 知足者常樂互不干涉侵犯!

    天下沒有自私何來爭奪 戰爭 霸佔 欺壓 仇視 怨恨 進步?

    為什麼新時代的我們意志需求 要 秉承肩負 和諧 擔當 責任 職責去完善完美淨化世界?因為 從古至今為止 自私給我們帶來了災難性的劫數 俗話說得好 解鈴人還需繫鈴人!

    作為新時代人民的 意志需求 我們要和諧 善待 珍惜 呵護 愛護 維護 堅守 您我所擁有的一切!

  • 10 # 我只是一個小小的遊客

    日俄戰爭爆發是必然,兩國都想把朝鮮作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日本卻先行一步,擊敗了中國,名義上使朝鮮獨立,實則控制了朝鮮,並且《馬關條約》中三國干涉還遼,俄國最積極,甚至不以武力相威脅,這導致日本以俄國為假想國,擴軍備戰,而英國想抑制俄國在遠東的擴張,但自身遠離亞洲,所以就撫持日本,形成了“日英同盟”,而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的建設,威脅了日本在華利益,所以,在中國旅順,日俄戰爭爆發!

  • 11 # 賀灝

    20世紀初沙俄與日本在遠東特別是在我國東北出現了極為尖銳的利益衝突。狂妄而又虛弱的沙俄對當時剛崛起的日本極度的輕視。俄駐日武官萬諾甫斯基稱日本軍隊為乳兒軍,說日軍要想比肩歐洲的軍隊起碼還需要一個世紀的時間。陸軍大臣庫羅帕特金也誇下海口:我們有能力在13天的時間內調動40萬軍隊於日本國國境,勝利間直一如反掌,沒有必要從德、奧邊境調集我的的軍隊。沙俄政府一至認為在畢要時刻同日本一戰是可行的。

    日本政府也知道與俄國的矛盾不可調和,因而於1902年同英國締結了軍事同盟,開始積極備戰,於1904同美國達成了財政支援之保證。

    日俄為何交惡緣於1900年的庚子事變,俄人藉口保護在滿州的僑民,及保護中東鐵路為由出兵侵佔我東三省之全境。(注:1900~1905年)五年間東北全境已被沙俄侵佔。

    除此之外沙俄同日本在朝鮮的利益角逐已是勢同水火,二方為爭奪東北亞之利益最大化已不惜刀兵相見。

    1904年1月13號日本向俄國發出照會,俄國拒絕迴應。戰爭已箭在弦上。1月15日日本向清廷 正式提出日俄爆發戰爭,清國應保持中立之要求。20日日本對美、英、法、德釋出宣告,謝絕居中調停。22日日本釋出《鐵路軍用令》、《海面防禦令》,2月6日日本宣佈與俄國斷交,2月8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對日戰爭問題。併發電報於俄遠東總督~阿列克塞耶夫,要他若發現日海軍艦船越過朝鮮三十九度緯線就酌情勢攻擊日軍。

    與此同時,1904年2月8日深夜日海軍魚雷艇對停泊於仁川口、旅順口的俄海軍艦隊發起襲擊,至此日俄戰爭全面打響。

  • 12 # 歷史研習社

    我們從中學的歷史課本中深刻地記得,對於日俄戰爭的概括是日俄戰爭是“強盜之間的帝國主義戰爭”。那麼強盜之間又是為何展開廝殺的的呢?本文中筆者將從四個角度分析戰爭的成因,力求全面客觀地解讀這一問題。

    俄國方面

    俄國自從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後,其侵略的主要方向開始轉向東方,對中國的東北地區不斷滲透,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侵吞了中國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近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此後沙俄將吞併長城以南的中國領土計劃稱為“黃俄羅斯計劃”,該計劃的侵略重心就在中國東北地區,在甲午日清戰爭後,俄國等三國干涉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大清,這使得沙俄與日本在中國侵略中國東北的問題上產生了巨大的矛盾。

    隨後俄國又於1896年修建中東鐵路,東北全境成為了沙俄的勢力範圍。1900年,沙俄又以保護僑民和中東鐵路為名,佔領了東北全境,但事後俄國拒不退兵,這引起了英日兩國的強烈不滿,俄日矛盾日益尖銳。

    在朝鮮半島上俄國與日本的勢力也是明爭暗鬥,各有攻守,在東北亞的擴張之路上,剛剛崛起的日本成為了沙俄的主要勁敵。沙俄苦心經營的“黃俄羅斯”計劃想要實現,必須剷除日本這個障礙。

    日本方面

    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漸走向了殖民擴張之路,在甲午戰爭後,日本戰勝大清,成為了亞洲頭號強國。日本開始向中國東北擴張侵略勢力,馬關條約簽訂後,遼東半島成了日本的囊中之物。但是三國干涉還遼使得日本將到吃到嘴裡的“鴨子”又吐了出來,這讓日本覺得是“千古未有之大辱”。

    因此日本統治者制定了十年擴軍計劃,決心與俄國一戰稱霸東洋。1902年英日同盟的建立也使得日本在與沙俄一戰這件事上有了更大的信心。日本想建立東北亞的霸權也勢必要將沙俄幹掉。

    從世界局勢看

    1900年前後,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已經被世界主要的資本主義列強瓜分完畢。而19世紀後期新興起的資本主義列強(美國、德國、日本等)為了得到殖民地就與老牌的殖民帝國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為了爭奪這些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新老資本主義國家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在20世紀初先後進行了英布戰爭(英國與荷蘭)、日俄戰爭(日本與俄國)、美西戰爭(美國與西班牙)等新興強國挑戰老牌殖民帝國的戰爭,這幾場戰爭是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過度中必然發生的戰爭。日俄戰爭作為其中的一環,發生也有其必然性。

    從東北亞地緣政治看

    沙俄本不屬於東北亞地區國家,屬於域外大國。但是伴隨著其向東的步步擴張,沙俄逐漸成為了東北亞的重要一員,其在東北亞的終極目標是佔領中國北部,奪取溫帶的出海口如旅順。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戰勝滿清,成為亞洲頭號強國,使朝鮮半島和臺灣成為其殖民地。日本的野心日益膨脹,日本的侵略目標逐步鎖定中國的東北,這與沙俄的侵略方向相沖突。

    滿清的衰落使東北亞區域有能力一爭高下的強國只剩下沙俄和日本,對於日本來說,沙俄固然強大,但是比起英法等國日本仍然有勇氣與俄一戰。在沙俄眼中羽翼未豐的明治政府簡直不堪一擊。在這之前也確實沒有黃種人國家打敗白種人國家的先例。這種情況下,日俄大戰於1904年正式開始了,戰爭以日本獲勝而告終,從此日本掃除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最大障礙——俄國,建立了其在東北亞的霸權地位。

    [1]趙愷 《軍部當國》 2015年 中國長安出版社

    [2]吳於瑾 齊世榮 《世界現代史》上卷 2011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3 # 羅西小南多

    日俄戰爭爆發的原因起碼追溯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後,將遼東半島包括旅順割讓給日本,但背後有德、法支援的俄國堅決反對,列強們強迫日本接受清廷賠款的方式放棄遼東半島。但這些日本夢寐以求的戰爭果實被俄國佔有了,俄國還獲得旅順租借權,為了防止日本再生事端,抓緊打造旅順為其海軍基地。除此之外,俄國背信棄義,不僅繼續蠶食中國,還藉機向朝鮮發展,一旦漫長的海岸線被控制,意味著日本將永遠面臨封鎖,而且國家命運也會玩弄於俄國的掌心中,而日本已經覺醒,在開國後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工業革命一起玩,並引進政治制度,短短30年,幹了西方自幾百年的事,實力強大起來的日本怎麼能允許俄國這樣欺負玩弄?所以,日俄戰爭不可避免,並於1904年爆發了!

  • 14 # 進擊的羅先森

    19世紀中後期,西方列強對世界的瓜分到了最後,全部將貪婪的目光投向了中國。美、英、俄、日或明或暗都在盤算著自己在中國的利益。落後就要捱打,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這裡有個老實人,大家快來欺負。

    西方國家在經過兩次工業革命之後科技實力、經濟實力、軍事能力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在經過剛開始的掠奪土地資源和礦產資源到最後對殖民地國家進行投資,建工廠、修鐵路、強制性貸款等措施對殖民國進行壓榨,肆無忌憚地攫取財富。此時的中國進入了滿清的統治,由於統治者的自高自大和缺乏治國的遠見實行了閉關鎖國的錯誤政策,導致了中國沒能跟上世界的變革,到清末時被人打醒了在去追趕已經遲了。我們的近鄰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後也悄然跨入了列強的行列。

    日俄戰爭爆發前,日本佔據著朝鮮對東三省虎視眈眈。沙俄剛剛瓜分完它在歐洲的利益,並且德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暗中支援沙俄。英國覬覦中國長江流域暗中和美國支援日本。此時的中國就像一塊美味的大蛋糕,美、日、英、俄留著哈喇子在暗暗較勁。

    日本由於武士道的存在在明治維新後變成了一個侵略性很強的國強。在甲午戰爭勝利後,日本野心勃勃的想以朝鮮為跳板佔領東三省侵吞整個中國。沙俄也在歐洲基本平靜下來之後想將東三省變成“黃俄羅斯”,繼而佔領亞洲,稱霸太平洋。日本和俄羅斯都將中國當成了自己的盤中餐。

    雙方都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進行著準備。沙俄由於地大物博,恢復能力較快,計劃利用較長時間準備充分後對在進行戰爭,日本恰恰相反,和沙俄耗不起。1904年,日本率先對沙俄發動了進攻,雙方在進行了一年的戰爭後以日本慘勝而告終。戲劇性的是日本和沙俄誰也沒能拿下東三省,東三省依然在清朝的手中。美國和英國在背後扇陰風、點鬼火,大發戰爭財。日俄戰爭的爆發實際上就是沙俄、德國和日、美、英兩大利益集團的較量。而作為當事國的大清朝此時正在歡慶東三省沒有丟的好訊息。

    日、俄戰爭的爆發根源在於清朝的懦弱無能。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就是這個道理了,誰讓你沒能耐還佔著這麼好的一塊地方呢。

  • 1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導致日俄戰爭爆發的原因既有日、俄兩國自身的因素,也與當時的國際形勢有關。要完整說清日俄戰爭的起因不妨先對當時日、俄兩國的國情以及國際形勢格局進行分析。

    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而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又使日本飽受火山、地震、颱風、海嘯等自然災害的肆虐,因此一直以來日本就始終存在著一種“大陸情結”——對富庶遼闊的亞洲大陸充滿了豔羨之情。早在公元4世紀六十年代日本的大和王朝甚至在尚未完成日本列島的統一之前就已出兵朝鮮半島並征服了所謂“弁韓之地”,在此設“任那日本府”進行治理。日本的勢力在朝鮮半島一直存在到公元663年,由於這一年日本在白江口之戰中敗於大唐王朝,被迫進行全面的戰略收縮,隨後受李唐王朝扶植的新羅國大體上統一了朝鮮半島,日本勢力被從朝鮮半島完全清除。16世紀正由戰國亂世逐漸走向統一的日本就在豐臣秀吉的統率之下試圖透過侵佔朝鮮進而圖謀中國,甚至進而迫使印度與南洋諸國也稱臣於日本。豐臣秀吉在朝鮮戰場敗於明朝與朝鮮的聯軍之後日本再次進行了戰略收縮,然而在朝鮮進行戰略收縮的同時日本並未放棄在其他方向的擴張: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日本薩摩藩入侵琉球,從而迫使琉球在嚮明王朝朝貢的同時也向日本薩摩藩稱臣。在向南方的琉球擴張的同時日本也在持續不斷地向北擴張,而這一擴張行動實際上已持續了數個世紀:事實上今天日本的主體民族大和族並不是日本列島最早的原住民,在他們到達日本列島之前阿依努人曾遍及整個日本列島,直到公元7世紀日本大和朝廷所統治的區域大約只相當於今天日本列島一半的面積,今天本州島東北部的巖手、福島、宮城、青森、山形、秋田等縣以及北海道都不在日本大和朝廷的版圖之內。從公元7世紀開始大和朝廷對位於今天本州島東北部和北海道的阿依努人發起了持續不斷的征服活動,到1593年在歷經持續數百年的征服活動後阿伊努族聚居的北海道島被豐臣秀吉正式吞併,同年豐臣秀吉派遣大將松前慶廣以北海道島為基地出征庫頁島南端。1635年日本方面派村上掃部左衛門巡視庫頁島。1644年在松前藩的提議下日本方面繪製了《正保御國繪圖》,在這張地圖中首次把北海道、庫頁島以及千島群島等原本由當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劃入日本版圖。1679年松前藩在庫頁島的久春古丹建造臨時性的漁民居住所並開始與當地阿伊努族居民進行貿易。由於這一時期正值明清易代,儘管庫頁島先是隸屬於明朝的奴兒干都司管轄,後隸屬於後金政權極其演變而來的清王朝管轄,但由於明末清初的戰亂使明、清兩朝對庫頁島都無暇顧及,日本方面趁機在島上多次進行勘察和冒險活動。

    當日本利用明末清初庫頁島上形成的權力真空進行滲透擴張之時在庫頁島對岸的西伯利亞地區也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歷史上西伯利亞長期是北亞遊牧漁獵民族活躍的舞臺——至少在相當於中國唐代時這裡的民族已開始向國家形態過渡,在唐代史籍中記載的驅度寐國、流鬼國、夜叉國三個屬國就位於西伯利亞。元代的遼陽行省和嶺北行省已深入到西伯利亞腹地,明代的奴兒干都司也曾管轄過西伯利亞部分地區。蒙古帝國分裂解體後西伯利亞形成了相對較為複雜的局面: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地區成為蒙古的瓦剌、韃靼等部族遊牧之地,東部則是明朝的奴兒干都司管轄之地,西部是從蒙古帝國分裂解體過程中誕生出來的西伯利亞汗國(又名失必兒汗國)統治,這是一個由西征的蒙古後裔與突厥系民族混血產生的國家,是從蒙古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四大汗國(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西伯利亞汗國)之一。蒙古帝國的分裂解體為俄羅斯民族的崛起壯大以及日後征服西伯利亞地區創造了條件:俄羅斯的歷史起源於東斯拉夫人的基輔羅斯國家,12世紀中葉基輔羅斯國家解體成一系列小型公國。1236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西征歐洲,羅斯諸公國全被其席捲。1240年拔都在南俄草原建立了金帳汗國。蒙古金帳汗國對羅斯諸公國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在基輔羅斯分化出來的諸公國中莫斯科大公國逐漸脫穎而出——莫斯科大公國透過為蒙古可汗徵收貢賦和征討不聽號令的公國而取悅於蒙古金帳汗廷,而莫斯科大公國則利用蒙古人的威勢趁機削平群雄,逐漸完成了羅斯諸公國的統一。1378年夏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凡諾維奇率領羅斯諸公國在沃扎河和金帳汗國大打出手,戰後莫斯科大公國從蒙古人的統治下贏得了獨立,但在1383年金帳汗國的脫脫迷失再次入侵莫斯科。1480年日漸強大起來的莫斯科大公國徹底擺脫了蒙古的統治,到16世紀初莫斯科大公國已兼併了特維爾、普斯科夫和里亞贊等羅斯公國,又從立陶宛人手中收復了斯摩稜斯克,至此一個北起白海、南至奧卡河、東臨烏拉爾山、西達第聶伯河的統一的俄羅斯國家宣告誕生,然而這僅僅只是俄羅斯民族擴張史的開始。148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兼併諾夫哥羅德共和國;1552年第一位正式使用“俄羅斯沙皇”這一頭銜的伊凡四世親率15萬大軍,攜帶150門大炮征服了由蒙古金帳汗國分化出來的喀山汗國;1556年伊凡四世又吞併了蒙古後裔建立的阿斯特拉罕汗國;1557年沙俄在北高加索的中心要地松孟河與捷列克河的匯合處設立哥薩克軍屯以窺視喬治亞;1595年3月沙皇自行頒佈詔書聲稱哈薩克歸屬於俄羅斯。1581年哥薩克人葉爾馬克奉沙皇伊凡四世之命糾集了840名俄軍侵入失必兒汗國,1584年失必兒人一度打敗俄軍,甚至葉爾馬克本人也在逃跑途中落水淹死,然而沙皇俄國還是在1598年征服了這裡。至此整個伏爾加河流域的韃靼人、瑪里人、楚瓦什人、烏德摩爾特人、巴什基人、摩爾多瓦人全部臣服於俄國,俄羅斯逐漸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隨著1598年失必兒汗國的被征服,俄國人已越過作為亞歐分界線的烏拉爾山進入到西西伯利亞平原,此時東面遼闊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由於惡劣的自然環境沒能形成統一的政治實體,而始終是以分散的原始部族的形象存在,這大大刺激了沙俄向這一地區擴張的野心:1601年康德拉特、庫羅奇金沿著葉尼塞河下游駛往大海,佔領了皮亞辛河一帶;1609年沙俄在葉尼塞河中游地區建立了葉尼塞斯克城;1620-1624年他們又發現了勒拿河;1627年沙皇任命別克托夫為葉尼塞斯克的行政長官,負責征討外貝爾加;1633年伊凡·勒布羅夫和伊里亞·彼爾菲列夫沿勒拿河順流而下到達北冰洋,完成了對西伯利亞北部沿海一帶的擴張;1632年沙俄在雅庫茨克建立進一步向東擴張的根據地。截至1637年俄國人已推進到鄂霍次克海一帶。

    1697年沙俄在遠東的擴張已推進到堪察加半島,隨後開始致力於尋找與日本通商的航線,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從阿依努人口中得知了庫頁島的存在。1742年俄國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幾乎整個庫頁島的東海岸。1765年沙俄遠征隊入侵庫頁島北部,對當地的赫哲人進行屠殺和驅逐。1789年俄國又入侵了庫頁島南部,再次對當地居民展開屠殺和驅逐。在這兩次軍事行動後俄國人在島上建立起政廳、教堂、監獄、學校、軍營、煤礦等建築。對這一切不要說反擊了,事實上當時身在北京城中的乾隆皇帝仍醉心於自己所謂的十全武功,對庫頁島上發生的一切甚至壓根都不知情。在此之後儘管就法理上而言:庫頁島仍是中國領土,但事實上中國在島上已不存在實際的管轄,庫頁島進入到日、俄兩國爭奪的時期。日、俄兩國在爭奪庫頁島的同時也在鄰近的千島群島博弈交鋒:從1760年代開始俄羅斯漁船比起以前更加頻繁地去千島群島,不久後俄國人就成功迫使島上居民加入了俄羅斯國籍。然而這一時期日本也在向千島群島擴張,雙方的衝突幾乎是不可避免的。1853年日本被美國黑船強行打開了國門,兩年後沙皇俄國迫使這時正對歐美白人充滿恐懼的日本簽訂了《日俄下田條約》:以伊圖魯普島與烏魯普島之間的海峽為界,海峽以南稱為南千島群島,歸日本所有;以北則歸俄國所有。1860年沙俄透過《中俄北京條約》將自己對庫頁島的佔領明確化。1862年德川幕府派遣竹內保德使團赴沙俄首都彼得堡進行談判,在這次談判過程中日方提出以北緯50°線將庫頁島分割為南北兩部分,而俄方則堅持以北海道島和庫頁島之間宗谷海峽作為日、俄兩國的分界線,最終雙方未能達成妥協。1867年3月30日在經過再次談判後日俄雙方簽訂了《庫頁島暫行規定》:俄國把俄屬千島群島中的得撫島等四島讓與日本,允許日本漁民在庫頁島居住;兩國的國界線仍以宗谷海峽為界;繼續保持原來的雜居狀態。由於日、俄之間的領土糾紛使日本在開放國門後的相當漫長的時間內始終將俄羅斯視為列強之中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假想敵。

    同時日本為擺脫被強行開啟國門所帶來的民族危機而想出的應對方案是:透過對亞洲鄰國的侵略轉嫁自身的民族危機。早在1855年當日本自己還在異國黑船的威脅下戰戰兢兢之時吉田松陰就明確指出日本應當透過對亞洲鄰國的侵略來彌補因西方列強入侵而損失的利益,用吉田松陰在《幽囚錄》中的原文來說“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可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臺灣、呂宋,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侵略亞洲鄰國的大陸計劃,在這一計劃中我國東北地區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整個日本的侵略計劃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東亞,欲征服東亞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而日本這一擴張計劃幾乎註定只會使其與俄國的關係更加緊張,因為沙皇俄國自從透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獲得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外東北領土後已進一步勾畫了旨在鯨吞中國東北的“黃俄羅斯計劃”。與此同時明治維新後國力漸強的日本似乎也逐漸有了與沙俄博弈的資本,雙方的爭奪最先仍是圍繞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直到1875年5月7日沙俄與日本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沙俄把千島群島北部給予日本以換取日本在庫頁島的主權;日本則宣佈完全放棄庫頁島的主權。至此日、俄兩國在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的爭奪暫告一段落,然而圍繞中國東北地區的爭奪正將拉開序幕。而兩國之間的敵視心態也並未終止——1891年5月出訪日本的俄國皇太子尼古拉竟被日方安排負責他的安保工作的警察津田三藏刺傷。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清王朝統治下腐朽沒落的老大帝國敗於新興的日本之手:不僅丟失了藩屬國朝鮮,連遼東、山東等地也飽受日軍荼毒。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抵達日本馬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陸奧宗光等人進行談判。在日方最初的談判方案中包括有割讓遼東半島的條款,然而正在執行“黃俄羅斯計劃”的沙俄早就盯上了旅順這一遠東重要的不凍港,日、俄雙方的擴張計劃不可避免地迎頭相撞了。沙俄隨即聯合德、法兩國迫使日本把遼東半島還給了清政府。這一事件進一步加深了日本國內對俄國的仇視心態。1896年6月3日出訪俄國的李鴻章與俄國外交大臣羅拔諾夫﹑財政大臣維特在莫斯科簽訂了《中俄密約》,沙俄透過這一條約獲得了在中國東北修築鐵路、開建礦山等特權,同時條約中還有共同防備日本的條款。1900年5月28日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八國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為由入侵中國,當時俄國一方面積極派兵加入八國聯軍在京津地區的行動,同時對中國東北展開入侵:8月28日俄軍佔領齊齊哈爾,9月22日佔領吉林,28日佔領遼陽,10月1日進入盛京(瀋陽)。1900年11月俄羅斯脅迫奉天將軍增祺簽訂《奉天交地暫且章程》,企圖把軍事佔領合法化,企圖把俄羅斯獨佔東三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這就引起了其他列強的反對,這其中尤其以同樣對中國東北懷有野心的日本最為激烈。1902年沙俄在中國和列強的一致反對下與清政府達成《交收東三省條約》:承諾分期撤兵。然而到了次年撤兵的期限之時俄國卻拒不履約,恰逢此時《中俄密約》之時被披露出來,日俄矛盾迅速激化了。

    俄國的擴張勢頭不僅使日本將其視為假想敵,也引起了英、美列強的警惕:英、美不願看到一個過於強大的俄國存在。尤其是英國一直以來對歐洲大陸始終採取軍事外交策略——絕不允許歐洲大陸出現單一強權,因此歐洲大陸有任何國家出現將發展成為獨霸歐陸的跡象時英國就會堅決反對;另一方面英、俄此事正在中亞進行博弈,在這一過程中俄國大獲全勝——幾乎征服了整個中亞,對此英國打算利用自己的海軍優勢封鎖圍堵俄國以制約其發展。美國曾在1899年向英、法、俄、德、日、意六國提出在中國實行所謂“門戶開放”政策,這其中只有俄國未對美國的要求進行正面回覆。日本正是看到了這點,才在日俄戰爭爆發前與英國結成英日同盟,這一同盟在相當程度上就是為了牽制俄國而誕生的,同時日本也獲得了大量來自於英、美的貸款。英、美此舉實際上就是想將日本塑造成為在遠東遏制俄國的棋子,無疑英、美的支援客觀上助長了日本發動戰爭的底氣決心。促使日本下定決心的另一個因素是:沙俄的人口和經濟中心位於歐洲部分,遠東地區一直以來都是俄國兵力薄弱的地區,畢竟這裡距離俄國的中央核心地帶實在太過遙遠,漫長的戰線對俄軍的兵力排程和後勤補給造成了嚴峻的挑戰。當時沙俄在遠東部署有正規陸軍部隊9.8萬餘人,裝備有148門炮、8挺機槍,部署在遠東的太平洋分艦隊有排水量合計19.2萬多噸的60餘艘作戰艦艇;相比之下日軍可用於日本列島以外作戰的部隊有25萬人,裝備有1140門炮、147挺機槍,海軍方面有排水量合計26萬多噸的80艘戰艦。考慮到日本本土距離作為戰場的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要比沙俄近得多,這意味著日本的戰線要短得多,相應的後勤補給的難度也就小得多。這樣一來在總體實力上呈劣勢的日本在具體的遠東戰場上形成了明顯的兵力、裝備和後勤優勢。然而此時沙俄正在加快修建西伯利亞鐵路,一旦鐵路建成將使日本在遠東地區的優勢被大幅縮小,甚至連日本本土也可能受到沙俄的威脅。

  • 16 # 謀士說

    日俄戰爭爆發的時間是1904-1905年間,日本帝國主義與沙皇俄國為了侵佔中國東北和朝鮮,進而爭奪亞洲及整個太平洋地區的霸權,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帝國主義戰爭。這是帝國主義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而主要在中國東北進行的一場強盜戰爭。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竟置國家主權和人民生命財產於不顧,聽任日俄兩國鐵蹄踐踏我國東北錦繡河山。這場爭霸戰爭歷時20個月,最後以日本取勝而告終。

    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與俄國先後跨入了帝國主義時期。為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日俄兩國紛紛擴軍備戰,積極推行對外侵略擴張的政策。在當時,中國成為帝國主義列強掠奪瓜分的主要物件。1894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爆發了中日甲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俄國覬覦中國渤海灣口旅順已久,而且當時已經在東北地區獲取了大量權益。為實現其獨佔中國東北的野心,俄國聯合法國和德國針對日本共同製造三國干涉還遼”事件,試圖迫使日本讓步,並由中國出巨資“贖回”遼東半島。

    日本對此懷恨在心,決意擴軍備戰,以武力與俄國爭奪遠東地區的霸權。俄國對日本的干預成功後,擴張野心進一步膨脹。1896年,俄國取得在東北修築中東鐵路(滿洲里至綏芬河)的特權以及對朝鮮軍隊的控制權;1898年,俄國取得旅順和大連的租借權和修築中東路支線(哈爾濱至大連)的權益;1900年前後,義和團運動期間,俄國曾出兵參與八國聯軍對北京進犯,同時以“護路”為名派兵佔領了東北全境。俄國的擴張侵略與日、英、美帝國主義列強的利益矛盾日益尖銳。1902年日、英締結針對俄國的軍事同盟條約,並得到了美國支援。

    1903年,日本基本完成了擴軍備戰的計劃,開始以武力同俄國對抗。俄國則希望透過戰爭來鞏固其在中國東北及朝鮮的霸主地位,以擺脫國內嚴重的革命危機。1903年8月,日俄雙方就重新瓜分中國東北及朝鮮的問題進行談判,因俄國拒絕從中國東北撤軍,日本於1904年2月6日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並斷絕了日俄間的外交關係。同時,日本海軍開始採取行動。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不宣而戰,偷襲了旅順港的俄國軍艦。10日,日俄兩國政府相互宣戰,日俄戰爭爆發。

  • 17 # 奇少真

    是這樣滴,沙俄是日本最大威脅,沙俄佔領東北後,勢力範圍囊括朝鮮,日本如果無視下一個被欺凌侵略的國家只有日本了。中國甲午戰敗,沙俄組織三國干涉還遼,讓日本利益受損以外,充分看清了沙俄的強悍與野心,這是日本人不能接受的。同時國際形式也對日本有利,日本能否繼續生存下去,就取決於對俄國的戰爭了。

  • 18 # 濱城老王

    甲午一戰,日本逼迫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初嘗勝果,野心膨脹,但是卻觸犯了俄國人在中東的利益,阻礙了“黃俄羅斯”計劃的實施。隨後就出現了“三國干涉還遼”,日本無力與俄、德、法三國同時開戰,只好忍痛吐出了到嘴的遼東半島。清政府花了白花花的3000萬兩白銀贖回了遼東半島,卻轉手到了俄國人的手裡。

    中、日、俄在甲午戰爭中,就像是在做一樁買賣。在這樁買賣中俄國成了最大的贏家。日本是透過戰爭,用士兵的生命才奪取了遼東半島,花費了很大代價。不過,日本也沒有賠,他們雖然吐出了遼東半島,卻硬生生地勒索了清政府3000萬的銀子,還得到了臺灣及澎湖列島,也賺得盆滿缽滿。只有中國當了冤大頭,花了大把的銀子給日本,把本來就是屬於自己的東西給贖了回來。東西贖了回來自己卻得不到,轉手到了俄國人手裡,徹頭徹尾地做了一筆賠本的買賣。只有俄國人最狡詐,他們利用日本實力耗盡,無力再戰的弱點,找上兩個幫手,光著膀子,揮揮拳頭,亮亮肌肉,說上兩句狠話,就輕而易舉地把遼東半島納入到自己的勢力範圍。花錢最少,成果最大,收到了利益最大化的效果。看到這裡,誰還敢說俄國人傻大黑粗?

    “三國干涉還遼”,實際上是俄國人直接抽了日本人一個大嘴巴,意在警告日本,你小子才過上幾天好日子,別嘚瑟大了,小心掉毛。這讓日本政府很窩火,他們對這樣的結果很不甘心,發誓要報仇。日本明治天皇曾經對首相伊藤博文說過這樣一段話,表明了日本政府的態度:

    用不著急於奪取遼東半島。在這次戰爭中,我們已經瞭解該地的地理、人情,不久將在朝鮮或者其他地方再發生戰爭,那時再取也不為晚。

    正是基於這樣的態度,日本人制定了一個十年(1896—1905)的擴軍計劃,要臥薪嚐膽,埋頭苦幹,在十年的時間裡充實軍備,培養國力,以期捲土重來,與俄國人在遠東決一雌雄,一雪前恥。 日本人在這件事情上很務實,他們說幹就幹,不玩虛的。1895年底日本政府就批准了關於擴軍和一系列軍事生產支出的計劃。他們為具體執行這項計劃定下了一個時間,就是要在俄國人西伯利亞鐵路建成之前,做好向他們進攻的各項準備工作。

    西伯利亞鐵路不過就是一條鐵路而已,為什麼會引起日本人的如此重視甚至是懼怕呢?這裡面是有原因的,因為這條鐵路能夠把海參崴與俄國的歐洲部分連線起來,從軍事的角度上看,這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中東如果發生戰事,俄國人就會快速地把軍隊運送過來。到1903年,俄國人決定把哈爾濱以南的鐵路運輸能力提高到每晝夜通行二十軍列,以保證戰爭的需要。這是西伯利亞鐵路在軍事上的意義。

    從經濟上看,這條鐵路更便於對中國、朝鮮等國家的經濟掠奪,使俄國人在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特別是在俄國人取得了西伯利亞鐵路穿越中國東北的築路權後,又取得了哈爾濱到大連間的築路權,就可以控制中國東北地區和渤海口。這條鐵路就成為了俄國人套在中國脖子上的一根繩索,東北、天津、北京都被這根繩索緊緊地勒在脖子上。只要俄國人稍一使勁,這些地區就會窒息。而這些地區如果窒息,整個中國也就跟著窒息了。

    1891年俄國人開始動工興建西伯利亞鐵路。1898年8月東清鐵路破土動工,這條鐵路以哈爾濱為中心,修築3條支線,從6個地方同時相向施工。北部幹線從滿洲里到綏芬河,南滿支線從寬城子到旅順口,截止1903年7月全線通車並正式運營。

    日本人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按照計劃,在西伯利亞鐵路建成之前向俄國人進攻,但是他們卻絲毫沒有放鬆擴軍備戰的腳步。在這方面日本人是捨得投入的,他們清楚,戰爭說到底還是打的實力,誰的經濟基礎好,底子厚,勝算的可能性就大。這個時候日本人腰包鼓鼓的,因為那裡面裝滿了從中國勒索來的賠款。

    要想擴軍備戰,離開錢是萬萬不行的。有錢腰桿子就硬,可以任性地買槍買炮買軍艦。日本人從1896年到1903年,花掉3億3500萬日元,把陸軍人數增加了2倍,陸軍現役軍人到達13個師,20餘萬人,戰時編制為60萬人。海軍艦艇噸位增加了3倍,從1895年的6萬噸,增加到1903年的27.89萬噸,海軍艦艇達到152艘。日本在向英國訂購的大型艦艇中,技術裝備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其炮火威力、射速及艦艇航行速度與機動性都遠遠超過了沙俄艦隊。

    日本人的軍事準備已經就緒了,可是他們還不急於開戰。他們吸取了“三國干涉還遼”時的教訓,在國際外交上要取得英、美等大國的支援。1902年1月,日本與英國簽訂了《日英同盟條約》。條約規定,如果發生戰爭,英國將在財政和技術上給予日本以援助。美國政府也表態說,一旦發生戰爭,美國的政策將是同情於日本的。這兩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表態,讓日本放心不會再有類似“三國干涉還遼”那樣窩囊的事件發生。

    頗為有趣的是,日俄兩國的關係已經劍拔弩張,日益惡化,當日本人提出就遠東問題與俄國人直接進行談判時,俄國人表現出了期望和平的願望。雙方雖然都是在演戲,但是都很逼真。他們揹著中國和朝鮮,研究如何在這兩個國家進行勢力劃分,這真是一副徹頭徹尾的強盜嘴臉。

    1903年8月12日,日俄兩國代表假模假式地開始進行談判。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談判,因為本來雙方就不是想解決問題,只是為了談判而談判,來為自己發動戰爭爭取更多的時間,做更加充分的準備。於是,這次毫無意義的談判一談就是半年之久。

    日俄兩國這種毫無營養的談判,談來談去磨磨唧唧地談了半年後,日本人終於率先失去了耐心,他們決定要與俄國人做出一個了斷。1904年2月4日,日本召開了一次御前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日本軍政元老及內閣各大臣,會議就是否對俄作戰進行了激烈的爭論,最後日本內閣終於統一了思想,達成了共識,認為日本已經充分做好了戰爭的準備,完全具備了戰勝俄國人的實力,所以決定對俄開戰。

    日本人的工作效率很高,御前會議的第二天,即2月5日,日本政府就宣佈談判破裂。當初要求舉行談判的是日本人,現在宣佈談判破裂的也是日本人,翻雲覆雨,言而無信。與此同時,日本人還斷絕了與俄國的外交關係。請注意,這個時候,日本人還只是宣佈與俄國斷交,而不是向俄國人正式宣戰。這個時候日本人雖然還沒有向俄國宣戰,但是事態發展到斷交的程度,對國與國的關係來說已經相當的嚴重了。

    對此,俄國人採取了相應的對策。不過,俄國人的行動要比日本人遲緩一些。2月8日,也就是日本人宣佈與俄國斷交的第三天,沙皇尼古拉二世召開了特別會議,商討關於對日作戰的有關問題。這個時候的俄國,雖然已經察覺到了日本人心懷叵測,必須加以提防,可是他們從骨子裡還是瞧不起小個子、小國家的日本人,所以,他們不相信日本人會向俄國人開第一槍。

    會議結束後,沙皇立即給阿列克塞耶夫總督發去電報,告訴他,最好讓日本人而不是我們開始軍事行動。但是,果然他們的戰艦不論載有還是未載有登陸部隊,在朝鮮的西海岸越過來北緯39度線以北,那就不必等他們開第一槍即可發動進攻。

    沙皇為什麼提出要以北緯39度線為界呢?原來這是有歷史原因的。早在1896年,日俄兩國就密謀要瓜分朝鮮,日本人提議以三八線為界,三八線以南由日本人控制,三八線以北由俄國人控制。正是因為這樣,沙皇才指示阿列克塞耶夫總督,日本人如果在三八線以南登陸就不要理睬他們。但是,如果日本人膽敢越過39度線,那就毫不客氣地向日本人進攻。後來在歷史的發展中,無論三八線還是三九線,都沒有阻擋戰爭的爆發,尤其是二戰以後三八線的劃分,成為了朝鮮國家分裂,南北朝鮮人民骨肉分離的一道鴻溝,使得朝鮮做了大國利益的犧牲品。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總之,在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之前,俄國人輕日情緒很濃,對日本、對自己都缺乏全面正確的認識。這一點很有些像甲午戰爭之前的中國,那個時候清政府裡面的很多官員,盲目樂觀,認為日本不過一個區區彈丸小國,根本就不是大清帝國的對手,必敗無疑。戰爭的結果給那些官老爺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告訴他們什麼叫以小搏大。

    沙俄陸軍大臣庫羅巴特金狂妄聲稱,日本在滿洲大陸上愈深入接近俄國,它的失敗就愈具有決定性。俄國可以在13天中集結40萬軍隊於日本邊境,這是足以打敗日本的兵力的3倍。

    伊萬諾夫斯基自1900年以來就擔任俄國駐日本使館陸軍武官,按說這種人應該對日本國家的軍事實力以及戰爭準備情況,有比較透徹的瞭解。然而,他在給國內的報告中,竟然輕蔑地說什麼,日本人是猴子,不堪一擊。真不知他的結論從何而來,錯誤的情報往往會導致領導作出錯誤的決策。而錯誤的決策,其後果是很嚴重的。這個伊萬諾夫斯基不是被日本人收買的俄奸,就是無所事事的庸才,全無後輩克格勃的風采。

    阿列克塞耶夫總督也瞧不起日本人,他認為日本地小人少,資源匱乏,現在就是在那裡瞎咋呼。想想十年前,俄國聯合德國和法國,打上門去,要求日本從遼東半島撤軍,日本人還不是乖乖聽話撤軍了。難道過去了十年,日本人就不是當年的日本人了,他們會生出三頭六臂不成。

    殊不知,今日之日本,早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可比。俄國人還沉浸在昔日的榮耀與輝煌中,夢想再次以龐大的身軀,嚇倒矮小的日本人。然而,這次俄國人失算了。

    1904年2月7日,阿列克塞耶夫總督收到了國內發來關於俄國同日本斷交的電報。這個訊息被俄國人辦的《新邊疆報》主編彼得.亞歷山大.阿爾捷米耶夫知道了。《新邊疆報》是俄國人於1899年在旅順創辦的中國第一份俄文報紙。阿爾捷米耶夫是俄國天平洋艦隊的一名中校,他找到阿列克塞耶夫總督,要在《新邊疆報》上公佈日俄斷交的訊息。可是,阿列克塞耶夫總督卻以擔心會因此引起恐慌為由,拒絕了總編的請求。其實,這完全是一種掩耳盜鈴的心態。

    這個時候俄國的軍方上層,存在著一種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防備日本人前來偷襲。另一方面又不相信日本人膽敢進攻俄國或進行偷襲。因此,經常下達一些自相矛盾的命令。比如,8日,太平洋分艦隊參謀長維特格夫特少將,命令艦隊準備好水雷,以防不測。而在同一天艦隊司令斯達爾克中將卻提議,在軍艦上不要使用防雷網。阿列克塞耶夫總督甚至批評說,在艦船旁邊設定防雷網是不適時的不策略的。

    俄國人既害怕日本人的偷襲,卻又點亮航標燈,並讓在海上巡邏的驅逐艦和炮艇都開啟識別舷燈。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為了防止自家的軍艦在夜間相撞,這倒可以理解。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這樣一來,他們把自己完全暴露出來了,為日本人的偷襲提供了明確的目標。戰爭還沒有打起來,俄國方面就已經意見分歧,矛盾重重,顯露出了不詳之兆。

    與此同時,日本方面卻完全相反,日本人歷來重視情報工作,他們的間諜活躍在旅順的各個角落和階層,收買了俄奸、漢奸為他們收集情報。所以,在戰爭還沒有開始的時候,日本人就對俄軍在旅順口的陸海軍的佈防情況,尤其是俄軍軍艦通常不是停泊在軍港內,而是停泊在軍港外停泊場的情況,瞭如指掌。據此,日本人制定了偷襲俄軍艦隊的計劃,由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指揮,攻擊俄軍艦隊並派兵在朝鮮登陸。

    1904年2月8日晚上,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俄軍旅順口要塞,日俄戰爭正式爆發。

    (此文選自本人長篇紀實文學《風雷激盪話大連》(四十七章、四十八章))

  • 19 # 優秀的米老鼠96

    日俄戰爭的爆發具有很長時間的醞釀和準備,中日甲午戰爭是日俄戰爭的最大成因,也就是說,日俄兩國經過競爭、暗鬥、備戰,最終走向開戰。日俄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中國領土在中國的土地上大打出手,而清朝政府卻宣佈中立,這不能不說是當時一大政治奇觀。那麼,日俄兩國為什麼要兵戎相見?又是如何爆發戰爭的呢?我來淺談一下,請大家指正。

    首先來說,日、俄干涉朝鮮內政,發展到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暗鬥。

    1894年對於中、朝兩國來說都是不平靜的一年。朝鮮首先成為日本侵略的目標,日本的戰略是吞併朝鮮、稱霸東北亞。這對於早就染指中國東北的俄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朝鮮以閔妃為首的主戰派首先以外交手段抗擊日本侵略。日本惱羞成怒派軍隊攻打朝鮮皇宮,殺害閔妃。國王高宗躲到俄國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朝鮮抗日派均尋求俄國的支援,俄國為了自己在東北亞的利益保護朝鮮皇室成員、扶持抗日派,使日俄之間初步結下樑子。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中俄均宣佈保護朝鮮,勒令日本無條件撤軍。日本對清朝宣戰後,集中對清軍圍困,對俄國只是採取外交手段交涉,未使矛盾進一步激化。但是,日本侵略朝鮮並偷襲清朝的舉動讓俄國很不爽。

    第二,中日甲午戰爭後分贓不均埋下日俄戰爭的罪惡引線。

    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朝慘敗告終,《馬關條約》簽訂,其中有清朝割讓遼東半島的內容。這對於早就想獨霸中國東北的俄國大為惱火。俄國透過《北京條約》強佔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100萬平方公里土地,其戰略意圖是獨佔東北。現在日本透過甲午戰爭割去遼東半島,對俄國的南侵極為不利,因此,俄國聯合同樣不滿這一內容的德國和法國,照會日本,要求日本歸還中國遼東半島,同時發出最後通碟。

    日本經過甲午一戰,元氣大傷,為了儲存實力,被迫同意俄德法三國的主張。但向清朝敲詐了鉅額“贖遼費”。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成為十年後後日俄戰爭的暗埋引線。遼東半島對日本的戰略意義很大,日本積蓄力量,準備伺機奪回遼東。

    第三,八國聯軍侵華與庚子俄難引發清朝決定“聯日製俄”。

    1897年俄國透過收買李鴻章簽署秘密條約,取得在東北修建鐵路的權利,俄國妄圖獨霸東北的意圖極為明顯。這一點,日本已經意識到了。與俄國競爭的霸權也開始逐步展開。日本“以退為進”,先是博得英美列強的同情,後是與清朝維新派建立同盟“共同抗俄”。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俄國出兵最多,屠殺中國人民最殘忍。八國聯軍攻取北京後,俄國兵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的罪行最為嚴重。俄國趁清朝無暇顧及之機,派兵制造“江東六十四屯大屠殺”,派軍隊武裝侵略東北,造成獨霸東北的既定事實。1901年,八國聯軍與清朝簽訂《辛丑條約》訛詐清朝4.5億兩白銀,這其中俄國索要的金額最多。經過以上的事實,致使中俄關系惡化,全國各地爆發反俄抗議活動。清朝政府迫於輿論的壓力,最後在英美日的支援下勒令俄國從東北撤軍。清朝政府抓住“日俄矛盾”,決定“聯日製俄”,全面實行“以夷制夷”方略,然而俄國大耍無賴,拖延撤軍,多次不遵守約定。直到1903年才從東北全部撤回軍隊。

    第四,英日聯盟與俄國獨佔東北致使日本決定孤注一擲。

    俄國的種種殘暴行徑引發中俄全面交惡,俄國獨佔東北,拒不撤軍,此時日本覺得對俄動武時機已到,經過內閣和資產階級達成一致,決定啟動預算,對俄宣戰。

    一直與俄國在歐洲爭奪的英國,與日本建立同盟關係,出售大量武器給日本,把日本作為馬前卒和打手,暗示和鼓動日本對俄宣戰。此時,俄國國內革命勢力蠢蠢欲動,俄國全力鎮壓列寧領導的俄共(布),東線佈局已經出現真空,英美兩國出於各自利益,全力支援日本。中國的清朝政府,為了奪回東北失地,也決定實行“驅狼逐虎”之策,名曰中立,實則“聯日反俄”。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地利、時機、外交”俱備的情況下,於1904年2月8日向駐守在旅順口的俄軍發起全面攻擊。俄軍沒有準備,倉促應戰。2月19日,日俄雙方相互宣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科學家實現時間逆轉,全球媒體沸騰:我們可以回到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