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程農趣

    首先應選擇蘆薈土,要選那種水能及時排出,還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雖然蘆薈對土壤沒有太多要求,但對於營養豐富的土壤來說,它總是更好。要知道蘆薈養分多的地方生長是可以種植一組好的蘆薈。如果土壤含有的營養過少,你可以埋一些肥料。用土壤覆蓋一會兒,就可以增加土地的營養。要知道那些粘性質比較強的還一直是比較潮溼的土壤是不適合我們在其上種植蘆薈,這將嚴重干擾蘆薈的發育。最常用的蘆薈方法是分株。在秋冬季節,蘆薈將在其周圍採取小蘆薈,並挖掘蘆薈和蘆薈的根。你可以種植這些小蘆薈並它們埋進去。當你在埋進土壤裡時,你需要留一點距離,大約七八釐米就足夠了。埋好後,倒入水,倒入根部土壤,蘆薈分株就完成了。

    蘆薈分株完成後,應在3月,4月或9月種植田間,高度在10釐米到誤差釐米之間。挖一個坑,在坑裡種一棵幼苗。用手拍實土壤。當土壤非常乾燥時,你仍然需要澆一次水。種植蘆薈苗後,需要先遮擋Sunny,以免蘆薈幼苗曬傷。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樹枝來給小幼苗進行遮擋Sunny,要知道遮擋的時間也不要太過長了,所以我們也不需要花費額外的開銷來製作。

    蘆薈幼苗長大後,必須在蘆薈田上做一些工作。要知道三伏天的溫度是特別高。此時,應將水浸透在蘆薈和大地的表面以降低溫度。每天做一次,倒水後檢查是否有積水,如果有積水需要排水,不要讓蘆薈總是在水中。還需要去看看種植的苗中有沒有雜草,如果有的話要記得給它進行摘掉。要知道在雨後是很容易長出雜草。雜草它也會與蘆薈競爭營養。我們必須立即清除雜草並將其粉碎成肥料。

    要知道蘆薈在生長時會特別的容易出現病害,最經常會出現的就是蘆薈鏽病害。在蘆薈葉下生長著一些小氣泡。這些氣泡破碎後會變黑。這種病毒是由天氣引起的,例如,當溫度接近30度時,如果還在下雨,那麼這種生病的機會特別大。如果你想讓蘆薈健康成長,你可以在選擇品種時仔細選擇,選擇那些優良品種,並確保田間空氣能夠流動,施肥和澆水適量,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它。如果蘆薈真的病了,我們可以使用百菌清混合水將其噴灑在蘆薈田中,以防止病毒擴散。

  • 2 # 鄂西小濃人

    蘆薈,屬百合科蘆薈屬多年生植物,種類繁多,形態變異多樣,在中國藥用歷史悠久。早在隋末唐初的《藥性論》中就記載:“盧會……殺小兒疳蛔,主吹鼻,殺腦疳,除鼻癢。” 《本草綱目》中作了更為詳盡的研究和考證: “盧會,又名象膽,……乃厥陰經藥也。其功專於殺蟲清熱”。蘆薈除藥用外,也可觀賞、食用及美容化妝方面,尤其在美容化妝方面,80%的化妝品含有蘆薈成份。目前,蘆薈在中國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有較大面積的栽培。

    蘆薈的生長髮育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1】.受溫度影響

    蘆薈起源於熱帶,是一種喜炎熱怕寒冷的植物,氣溫低於10℃生長基本停止,0℃時即遭凍害,在-1℃時植株開始死亡,但在有覆蓋的條件下,能忍受-3℃的短暫霜凍。它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5~30℃,夜間的最適溫度為14~17℃。蘆薈對高溫有較強的抵抗能力,熱損傷的極端高溫值大約在50~55℃,雖然在過高的溫度條件下,生長受到抑制,但只要保證有效供應水分,透過蒸騰作用,可以降低葉面溫度,使植株仍能緩慢生長。

    【2】.受水分影響

    蘆薈極耐旱,它的葉片呈肉質化,葉肉中可以貯存大量水分,表皮角質化並有蠟質層,可以減少水分蒸騰和散失,因此,蘆薈具有驚人的抗乾旱能力,將蘆薈植株連根挖出,放在Sunny下曬1~2個月,不會乾枯死亡;如果放在通風陰蔽處半年以上,雖然葉片捲縮,根系乾枯,但重新栽到地裡後,只要正常供應水分,它又能髮根生葉,恢復正常生長。但決不可因此忽視合理灌溉,在氣溫高於37℃以上,土壤水分供應不足時,會使葉片尖端失水乾枯,生長緩慢,葉片呈紫紅色,因此,在嚴重乾旱時,仍應適時適量灌水,以充分滿足其生長髮育的需要,達到高產優質。蘆薈怕澇,土壤過溼或積水會造成根、葉腐爛,故應特別注意搞好開溝排水

    【3】.受光照影響

    蘆薈是喜光植物,要求充足的Sunny,光照強,蘆薈植株生長茁壯,葉片肥厚,葉色濃綠;光照不足,植株細弱,葉片較薄,葉肉不飽滿,葉色淺淡,過於廕庇,還容易引起葉的區域性腐爛。但剛定植的幼苗,在過強的光照條件下,葉片轉為紅褐色,進行適當遮蔭,可以縮短緩苗期,促進幼苗的生長。

    【4】.受土壤影響

    蘆薈對土壤要求不嚴,野生蘆薈常生長在濱海沙地或岩石縫隙中,但對土壤的通透性要求較高,沙質壤土生長良好排水不好的粘土或者長期不鬆土,都易使根系缺氧窒息,造成植株死亡。因此,種植蘆薈要強調土壤疏鬆,以利根系發達。此外,土壤的酸鹼度對蘆薈的生長影響很大,pH值低於5.5或高於7.5都不適於蘆薈生長,以pH值在6.5~7.2之間為蘆薈生長的最佳範圍。對於偏酸的土壤,可施用石灰加以改良。

    如何種植才能獲得高產?

    一、【蘆薈栽培技術】

    蘆薈雖然易種易活,但要達到高產優質,仍需講究栽培技術。

    ☞1.種類及品種

    蘆薈屬植物種類繁多,現分佈於世界各地的蘆薈栽培品種多達600多種,目前在中國已應用的品種主要為

    (1)庫拉索蘆薈:又稱翠葉蘆薈、美國蘆薈。莖極短。葉簇生於莖頂,直立或近於直立,肥厚多汁,狹披針形,長15~36釐米,寬2~6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寬闊,粉綠色,邊緣有刺狀小齒。

    (2)斑紋蘆薈:又稱中國蘆薈,俗名油蔥、象鼻草、羅幃草、龍篾草、龍角、烏七等。莖極短。葉簇生,螺旋狀排列,直立,肥厚,狹披針形,葉面和葉背都有白色斑點;長10~20釐米,寬1.5~4.5釐米,厚5~8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闊而抱莖,邊緣有刺狀小齒。

    (3)好望角蘆薈和木立蘆薈:均原產於南非。主莖明顯,直立,在原產地株高3~6米。葉30~50片,披針形,長60~80釐米,寬12釐米左右,具刺,深綠色至藍綠色,被白粉。

    (4)上農大葉蘆薈:是相關人員從外國引進的翠葉蘆薈中選出的栽培變異型別。莖短縮。幼苗期葉背和葉面均有白色斑點,成株期白色斑點消失。在良好的栽培條件下,葉長可達70~90釐米,葉最寬處達15~18釐米,葉肉肥厚,產量高。

    ☞2. 苗圃的準備:

    苗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或緩坡,向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疏水性好,絕對不積水的地塊,然後整地作畦,適當施用一些充分腐熟的農家有機肥作基肥,有利蘆薈幼苗髮根生長。

    ☞3.繁殖方式

    蘆薈很少結籽,在生產上都是採取無性繁殖的方法。

    (1)分株繁殖:在蘆薈整個生長期中都可進行分株繁殖,但以春季3~4月份,或秋季9~11月份為好,新苗返青比較快,易成活。方法是:將蘆薈母株根際和近地表的地上莖葉腋間發生的一些短縮的、呈蓮座狀的短枝(又稱吸芽)連根挖起,並切斷其與母株連線的地下莖,即可移栽苗圃。吸芽帶有自生不定根,具有吸收土壤養分和水分的能力,栽後容易成活。

    (2)芽插繁殖:從蘆薈母株的葉腋處,切取長5~10釐米的新芽,放在陰涼地方,夏季4~5小時,秋、冬季1~2日,待切口稍幹,扦插在搭有蔭棚的苗床上,插後20~30天即可生根。在插芽生根之前不宜澆水,否則易引起腐爛。

    (3)根植繁殖:將蘆薈的根切下,剪成15釐米左右長的段,放在太陽下曬乾。將曬乾的根段按與地面成30°的角度斜插在苗床上,僅露出3釐米在土面,待完全長根後再適時澆水。

    ☞4. 育苗期管理:

    育苗期間應加強苗床管理,初栽(插)的幼苗,大晴天宜適當遮蔭,冬天要注意搭塑膠拱棚保溫。一般在苗圃培育2~3個月後,蘆薈苗可長至5~7片葉,高20~25釐米,即可移栽大田。

    ☞5. 定植

    (1)整地、施基肥、作畦

    ①整地:定植蘆薈的地應選Sunny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深翻曬白,特別是選擇水稻田種植蘆薈的,深翻曬白尤為重要。如果土壤偏酸還應適當施用石灰。

    ②施基肥:蘆薈是多年生植物,耗肥多,為了保證定植後速生快長和穩產高產,在犁地前應施足基肥,每畝至少應施腐熟農家有機肥5000千克,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

    (2)栽苗

    ①栽植季節:蘆薈在中國南方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但2~3月和9~11月為最適宜栽植期;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在春天斷霜以後,氣溫穩定在15℃以上,約在4月中下旬為最佳定植時間。

    ②栽植密度:栽植株行距為50釐米50釐米或50釐米40釐米,每畦栽2行,每穴栽1株。

    ④注意事項:在栽植後的15天內,最好能適度遮蔭,有利快速緩苗。在定植初期,蘆薈幼苗變成黃褐色,甚至紅色,葉片乾枯,樣子難看,這是正常現象,但地下正在髮根,一旦根系發好,地上部分馬上開始返青,心葉重新開始生長,葉片日趨飽滿,顏色轉綠,進入快速生長期。

    二、【蘆薈田間管理】

    (1)查缺補苗:蘆薈定植後20天左右,新根已長出,此時應及時做好查缺補苗工作,儘量減少因缺苗斷壟而造成單位面積生產量不高。

    (2)水分管理:蘆薈最怕田間積水,一旦積水,就會導致爛根、爛葉,甚至整株壞死。因此,田間排水溝一定要保持暢通,利於排水。但要讓蘆薈良好生長,也是需要水分的,在天氣乾旱時(土層2釐米無溼土),也要及時補給水分,最好在傍晚澆灌、噴灌或溝灌,注意在溝灌時,積水時間不能太長,一般不能超過1小時。

    (3)中耕除草:在蘆薈生長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疏鬆、透氣,所以要及時除草勤鬆土,以保持土壤疏鬆不板結,這是保證蘆薈良好生長的關鍵措施。中耕時要注意淺耕,不要傷到蘆薈的根系。

    (4)施肥:蘆薈要達到高產優質,也和其他作物一樣在其生長過程中都要不斷補充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不宜過多施用化肥,以免影響葉的質量。每年施肥3~4次,每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千克混和尿素5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硫酸鉀5千克,或混和複合肥50千克。

    (5)除萌摘薹:蘆薈生長勢強,萌發吸芽多,影響母株生長,如果不需要吸芽作繁殖材料,應及時除去。抽薹開花期也應注意及早摘薹,以利集中養分供應葉片生長。

    (6)防暴曬:在炎熱的夏季,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也會傷害蘆薈葉片,使之變黃、乾枯,可在蘆薈種植地使用遮陽網或採用高稈作物稀疏套種遮陽。還可在乾旱或高溫季節適當噴霧,在畦面覆蓋稻草或麥秸,既可以防止雨水沖刷和土壤板結,又可降低地溫。

    (7)防霜凍:蘆薈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不能忍受冷凍的侵襲,一旦遭受凍害,植株就會死亡。所以在冬季低溫月份,可採用覆蓋稻草或薄膜防凍。特別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冬季最低溫度都在0℃以下,霜凍時有發生,在自然條件下無法正常越冬,必須採取塑膠大棚套塑膠小拱棚,再在畦面鋪黑色地膜,就可以完全避免霜凍的危害。

    三、【病蟲害及其防治】

    由於蘆薈的葉又硬又厚,葉表皮含有氣味濃烈的蘆薈大黃素,具有很強的抗蟲性,因此,蘆薈幾乎沒有蟲害,病害也不嚴重,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主要有病害

    (1)褐斑病:發生在葉片上,初為墨綠色水漬狀小點,以後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可穿透葉片兩面,但不會穿孔;病斑中央凹陷,呈紅褐色至灰褐色;在葉正面的病斑上產生成堆黑色小點。此病在高溫多雨的條件下易發病,特別在熱帶風暴多發地區發生較為嚴重。

    (2)炭疽病:發生在葉片上,病斑呈圓形或近圓形,中央灰白色,凹陷,邊緣暗褐色,穿透葉片兩面,呈薄膜狀,甚至穿孔;在葉兩面的病斑上偶有小黑點。各蘆薈種植區均有發生,影響蘆薈的產量和質量,也影響蘆薈的觀賞價值。

    (3)葉枯病:發生在葉的正面,初為褐色小點,後擴充套件為半圓形,病斑乾枯皺縮,中央灰褐色,邊緣為水漬狀暗褐色的環帶,其上的小黑點呈同心圓狀排列。在各蘆薈種植地區均有發生,但發病程度較輕。

    (4)白絹病:危害根、莖、芽和葉,發病初期葉片發黃、萎垂,植株生長減弱,直至芽心腐爛。在根部可見大量白色菌絲,且有蘑菇氣味,併產生菜籽狀棕褐色顆粒,即菌核。在廣東已有發現,但不普遍,高溫多雨時發生較重。

    ☞2.防治方法

    中國的蘆薈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許多地方剛開始引種,病害還不嚴重,也不普遍,應抓住此有利時機,採取有力措施,早作防範,控制病害的發生、發展和蔓延。

    (1)加強檢疫:對從外地引入的種苗要嚴格檢疫,防止各種對蘆薈有害病原物的引入,是防治蘆薈病害的第一道防線。

    (2)建立無病種苗基地:從現在起,各蘆薈種植地區都應選擇無病原物存在的地點,建立健康無病種苗基地,提供優質無病的種苗,是防治蘆薈病害發生的首要環節。

    (3)進行合理輪作:蘆薈一般經種植5年以後,應及時換地翻種,更新蘆薈植株,這是減少病害從土壤侵染蘆薈的有效措施。

    (4)搞好肥水管理,增強蘆薈抗病能力:在蘆薈生長過程,控制過多的供應氮肥,特別是不施或少施氮素化肥,注意將氮肥和磷、鉀肥搭配使用。注意及時排除積水,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

    我是【鄂西小濃】,以上就是我對“蘆薈的生長髮育受哪些因素影響及如何種植高產”的相關回答,從“品種選擇”到“田間管理”再到“病蟲害防治”都是蘆薈高產的重要因素。供參考!

  • 3 # 鄉辣梅子
    蘆薈的生長髮育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1】、品種特性:蘆薈的生長髮育與它自身的品種特性息息相關,好的品種它後續的生長也會更加的順暢,而不好的品種則會嚴重影響到它的生長。比如品種的抗病性不高,那麼日後產生病害的機率就會增大,有瑕疵的品種播種後出苗率就有可能降低,或是出苗不齊、慢等。

    【2】、外界環境:蘆薈生長的外界環境對它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比如種植地的溼度、溫度、光照、土壤等,這些對它的生長都是有影響的。當種植地溫度過高土壤中的水分也會蒸發較快,水分蒸發快還會增加它的溼度,溼度大後續產生病害的機率就會增大。

    蘆薈如何種植管理才能高產優質

    【1】、選擇適宜的盆:種植蘆薈一般是用花盆來種植,選擇花盆時要選擇透氣性好的泥瓦盆,其次在種植前要先把盆用水澆溼,可以放在水中浸泡讓其溼透,避免日後盆缺水而爭奪土壤中的水分,阻礙蘆薈的生長。

    【2】、選擇適宜的土壤:選擇蘆薈種植土壤要選擇透氣性好土質疏鬆的沙質土壤,最好採取配土的方式種植。比如可以用肥力後的田園土壤和河沙相互配比,河沙更利於蘆薈根系日後的呼吸。其次蘆薈偏愛在中性土壤中生存,因此PH值應在6.9左右,該環境可以使蘆薈的根系長得更好。當土壤配好後要給其消毒,避免日後產生病害。

    【3】、適宜的光照:蘆薈是一種喜光植物,在Sunny的照射下它才能長得更佳。比如在每天的光照時間要達到四個小時以上,這樣它的葉子才會長得更加的結實,同時還有利於側枝的生成。但到了夏季如光照太強的話要做好遮陽措施,避免蘆薈葉子被曬傷,當光照太強時可以把它放置在陰涼的地方,同時還應給其補水,促進它的葉子飽滿翠綠。

    【4】、適宜的溫度:上面也提到影響蘆薈生長與種植地的溫度有關,因此要想高產必須注意它的溫度。適宜蘆薈生長的溫度一般在20攝氏度到30攝氏度之間,晚上的生長溫度為15攝氏度左右。蘆薈是一種不耐寒的植物,當溫度低於十攝氏度時它就會出現不生長,當溫度接近零度,它整棵植株就會出現腐爛並枯萎。

    【5】、適宜的水分:蘆薈有耐旱不耐澇特性,它的抗旱能力特別的強,就算是幾個月不澆水它也能存活。梅子家的樓頂上就種植了幾株,平時都沒有去打理澆水什麼的,現在還是長得好好的。但是蘆薈怕澇,如果土壤中的水分過量它的葉子就會慢慢的萎縮,嚴重的話還會出現爛根現象,所以給蘆薈澆水避免過多,採取小水勤澆的方式。此外給蘆薈澆水避免中午高溫澆,應在傍晚澆,避免灼傷它的葉面。

    【6】、合理施肥:蘆薈在生長過程中少不了肥料的施入,尤其是長得不是很到的蘆薈要及時施入適量的氮肥,同時要想蘆薈的側枝長多些也可以施氮肥,長得比較好的蘆薈就可以施入適量的複合肥。除了施入肥料還可以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淘米水或是水果皮等利用起來,這些屬於農家肥沒有其他元素,對蘆薈的生長也比較好,還能補充微量元素。

    【7】、適宜的修剪:蘆薈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側枝,有的側枝會枯萎,當出現枯萎的側枝要及時把這些剪除,避免枯萎的側枝出現腐爛而影響到整棵植株。如果修剪蘆薈的根系要先把修剪處晾乾然後在種到土壤中,避免根系出現腐爛。蘆薈的花期過後要及時把它的花莖進行修剪,避免沒用的花莖爭奪它的養分,使得後續開花不受影響。

    種植蘆薈常見的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鏽病:蘆薈在種植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鏽病,它會藏在土壤中安然過冬,產生該病害主要是在夏天高溫天氣中,如果溼度過大的情況下更容易產生這種病害。蘆薈產生鏽病主要出現在它的表皮中,首先會長孢子,接著孢子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破裂,顏色一般為黑褐色。

    防治措施:預防蘆薈鏽病首先要時常觀察,如果發現該病害要及時處理,比如把它產生病害的葉子去除,並焚燒避免病菌的傳播影響到其他好的蘆薈植株。

    【2】、褐斑病:蘆薈產生褐斑病初期它的葉子上會形成像水漬一樣的斑點,顏色為墨綠色,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病症逐漸加深,最後病斑會形成圓形。褐斑病後期病害處會出現顆粒狀物質,顏色為黑色,最後整棵植株都會腐爛。

    防治措施:給蘆薈適當的通風,同時施肥要均衡,避免過多或過少。如果發現有葉子染上了褐斑病要立即進行修剪,並焚燒銷燬。其次該病害還可以採取藥物防治,可以選用百菌清等藥物,通常情況下半個月使用一次,連續使用兩到三次即可。

    【3】、葉枯病:蘆薈葉枯病一般多發生在南方,它主要透過水分或者是蟲類傳播。蘆薈產生該病害它的葉子尖部會出現小斑點,顏色呈褐色,然後該斑點會慢慢的擴散,最後葉子會乾枯,後面還會形成小的黑點。

    防治措施:選擇蘆薈品種時要選擇抗病性高的品種,種植後還應注意水分的攝入,避免水分過多造成根系腐爛而產生病害。該病害還可以用藥物百菌清可溼粉劑進行防治,使用藥物時要注意用量,避免過多造成蘆薈出現藥害。

  • 4 # 樂平鄉村

    蘆薈,屬於百合科蘆薈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葉片呈簇狀生長,並且肥厚飽滿,葉色翠綠、花色豔麗,是花葉並賞的觀賞植物,可點綴書桌、幾架及窗臺等,它不僅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一、蘆薈的生長髮育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我認為有如下幾點:

    1、土壤: 蘆薈適合在透氣性強、滲水性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有機質含量高,pH值在6.5-7.2。

    2、光照 :蘆薈是熱帶、亞熱帶喜光植物,生長要求有充足的Sunny、空氣。它喜光,耐半陰,忌Sunny直射和過度廕庇。

    3、溫度 :蘆薈喜溫怕冷,適宜生長環境溫度為20-30℃,夜間最佳溫度為14-17℃。低於10℃基本停止生長,低於0℃蘆薈葉肉受凍全部萎蔫死亡。

    4、水份:蘆薈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離土的蘆薈能幹放數月不死。但蘆薈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卻不耐澇,忌積水、潮溼、不通風透氣。

    5、肥料:蘆薈需肥量不大,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微量元素肥料。它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為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要儘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餅肥、雞糞、堆肥。蚯蚓糞肥更適合種植蘆薈。

    6、生態環境: 蘆薈的生態環境如空氣、水體、土壤等,不能受汙染,注意通風透氣。

    二、蘆薈如何種植管理才能高產優質?

    1、選地整地:

    土壤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將土適當施以廄肥或堆肥,耕細耙平,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kg,然後作寬0.8-1m,長視地形而定的畦。過溼過粘事的土壤不宜栽種。

    2、分株育苗:

    蘆薈一般都是採用幼苗分株移栽或扦插等技術進行無性繁殖的。無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穩定保持品種的優良特徵。分株繁殖於每年春季3-4月,或秋、冬季9-11月,將蘆薈每株周圍分櫱出來的小苗,連根挖取,並切斷與母株連線的地下莖,即可定植。

    芽插繁殖是從母株的葉腋處,切取長5-10cm的新芽,放在陰涼的地方,夏季4-5小時,冬季1-2日,待切口稍幹,扦插在搭有蔭柵的苗床上。插後20天生根,在苗床培育2-3個月即可出圃定植。

    3、定植技術:

    蘆薈一般於春季3-4月,或秋冬季9-11月均可定植,用10-20cm高的分株苗或穿插苗,植距為50cm×50cm或40cm×50cm,每畦種2行,每穴栽1株。定植時將根舒展,覆土壓緊,如土壤乾燥時需淺水定根,並用小樹枝做臨時遮蔭。

    4、田間管理:

    (1)鬆土除草:

    生長期間要勤除草和鬆土,雨季除草要將除下的雜草清除出園外,堆漚作肥。旱季除草,要將除出的雜草覆蓋根際。在除草的同時結合鬆土或培土。

    (2)澆水管理:

    由於蘆薈葉富含水分,因此對水的要求不高。蘆薈具有乾燥的土壤,抗旱,避免積水,並且喜歡乾燥的空氣環境。

    春季溫度升高後,蘆薈恢復生長,可略微增加供水量,盆栽土壤應溼潤乾燥。

    夏季保持土壤溼潤,水應在水之間溼潤,蘆薈般的乾燥空氣環境應與其他潮溼空氣植物分開放置。

    秋季保持盆土乾燥,秋季溫度逐漸降溫後減少供水,直至乾燥不幹。

    在冬季和早春,當溫度較低(高於5℃。)時,蘆薈不應在半休眠狀態下澆水。較好在不幹燥的情況下將盆乾燥。

    (3)施肥管理:

    蘆薈對肥料的要求很低,但缺乏肥料也不利於其生長。

    為了促進植株的生長,要及時施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結合化肥。每年施化肥3-4次,每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kg,混合尿素6kg,過磷酸鈣50kg。

    如果在種植期間施用足夠量的基肥,則在生長季節不需要施肥。基肥可以用有機肥如分解豆餅肥,基肥的施用量是盆栽土的1/10。

    每年春季都會追逐3到4倍的液體肥料,夏季和秋季不會追肥。否則莖部分太長,葉片稀疏,容易掉落。而冬季生長速度慢,可少施肥,甚至不施肥。

    (4)光照管理:

    蘆薈更喜歡光,當它在春季和秋季受到Sunny直射時會迅速生長。

    當它在夏天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半陰涼處時,它的生長更有利。

    在北方,秋季過後,應將其搬入室內維修,並放置在窗臺Sunny充足的一側。

    在冬季,房間光線充足,室溫不低於10℃。

    (5)盆栽種植管理事項:

    ①蘆薈生長得更快,每年春天離開房間時應更換一次。盆栽土可與3種腐殖質土壤,13份園林,4份河砂或3份腐殖質土壤,2份園地土壤,3份河砂和2份珍珠岩一起培養。完全分解的量。有機肥如雞糞,骨粉和油渣用作基肥。

    ②如果培養土每年更換一次,當營養充足時,在生長期內不能使用追肥或更少的追肥。夏季和秋季是生長最快的季節,每15至20天可以使用一次。例如,10%至15%的完全發酵的分解餅肥水或0.1%尿素肥水加0.1%磷酸二氫鉀肥水。冬季和春季可能不會受精。

    ④確保秋季充足的光線和適當的水。蘆薈不耐寒。溫度下降後,應將其移至封閉的陽臺或房間內。注意水的控制,使盆地乾燥,不幹燥。

    ⑤蘆薈需要充足的Sunny才能生長。應該注意的是,挺好次種植的蘆薈不應該暴露在Sunny下。較好只在早上看太陽,10天后逐漸增加光照。家庭盆栽植物,春季和秋季節日在陽臺或室外窗臺上,以獲得直射Sunny,使其生長旺盛;在夏天,移動到通風良好的半遮蔭;在冬季,室內光線充足,室溫不應低於10°C。

    ⑥蘆薈全年需要充足的Sunny。在春天,較好搬出房間,南面的陽臺,或南窗的窗臺,但要避免下雨。雖然蘆薈不喜歡太溼,但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足夠的水,特別是在強光下。為了促進植物在周圍蔓延,可以均勻地切割中心的密集葉片,使植物在強光下不會引起黴變,黴菌是由葉子密度過大引起的。

    5、病蟲害防治:

    蘆薈常見病蟲害主要有鏽病、褐斑病、葉枯病等其他病蟲害。

    (1)鏽病:鏽病是蘆薈最常發生的病症之一,多在夏季氣溫高,溼度大的時候發生。病源透過孢子傳播隨病株殘留在土壤的表面進行越冬。孢子堆生在表皮下,破裂後呈黑褐色。

    防治方法:需要精心養護,注意觀察,若發生病害,及時清除蘆薈病殘葉,並將其燒燬。

    (2)褐斑病:蘆薈褐斑病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墨綠色的水漬狀病斑,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擴充套件為圓形或不規則形,中央凹陷,呈灰褐色或紅褐色,邊緣有水漬狀壞死暈圈。發病後期,病斑上會產生成堆的黑色顆粒,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害發生嚴重時病斑密佈,導致葉片腐爛。

    防治方法:選栽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做好通風透氣,降低田間溼度,若發現要及時清除田間發病較嚴重地病株、病葉,將其深埋,並對發病區土壤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或苗期噴灑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每15-20天噴1次,1年內噴3-4次。

    (3)葉枯病:葉枯病多發生在南方地區,透過水或者昆蟲進行傳播,其發病症狀有葉尖處產生黑褐色的小斑點,後逐漸擴充套件,乾枯,病斑皺縮,後期產生排列狀的小黑點。

    防治方法:注意觀察,防治病害的傳播。種植多選用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如中國蘆薈,庫拉索等。蘆薈不耐寒,因此要注意肥水的配合,增強它的抗病能力。盆栽藥劑進行防治,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藥液。

    (4)蟲害防治:防治蟲害病上要採用科學的防治措施,大力推廣無公害防治技術,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達到既有效控制病蟲危害,又能使產品農藥殘留量不超標。在防治上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措施,適時早防。

    對於蘆薈的病蟲害,我們要以防止病蟲侵害為主,防治為輔的原則。我們在種前做好防病蟲害工作,種後也要加強蘆薈的田間管理措施,以此提高蘆薈的高產種植效益。

  • 5 # 雲南黑木

    要使蘆薈長得快,繁殖多,必須根據蘆薈的特點精心培植。

    土: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效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的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水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公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使蘆薈生長不良。

    溫度:蘆薈怕寒冷,它長期生長在終年無霜的環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長,0℃時,生命過程發生障礙,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35℃,溼度為45-85%。

    水:和所有植物一樣,蘆薈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溼的季節或排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日照:蘆薈需要充分的Sunny才以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還不窒曬太陽,最好是隻在早上見見Sunny,過上十天半月它才會慢慢適應Sunny下茁壯成長。

    肥:肥料對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蘆薈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為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要儘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餅肥、雞糞、堆肥都可以,蚯蚓糞肥更適合種植蘆薈。

    繁殖方法:蘆薈一般都採用幼苗移栽或扦插等技術進行無性繁殖的。無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穩定保持品種的優良特徵。

  • 6 # 葉虹時光微生物菌劑

    家庭養花大全為您解答!蘆薈的生長髮育,受到水分、養分、光照、溫度、土壤環境以及養護環境的影響,我們管理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這些影響因素,才能達到高產的目的,接下來小葉就來說說蘆薈應該怎麼正常的進行養護吧!

    一、水分影響

    蘆薈是一種比較耐旱的植物,因為屬於多肉類,葉片中可以貯存大量的水分,而且非常的懼怕積水,如果出現盆土積水,就會導致植物爛根,葉片萎縮甚至是死亡。我們在澆水的時候要經常保持盆土的乾燥,夏季三天左右澆一次水,春秋季一週澆一次水,冬季半個月澆一次水就可以了哦!

    二、養分影響

    適當的施肥可以促進蘆薈的生長,但是如果我們施肥的時候不注意施肥量或者是施肥頻率,就很容易出現燒根的現象,導致植物的死亡。我們施肥的時候要以有機肥為主,在蘆薈的生長期間兩個月左右施一次肥就可以了,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能少不能多,另外施肥的時候一定要離根系遠一點,不要貼著根系施肥哦!

    三、光照影響

    蘆薈比較喜歡光照,但是不能耐受強光的照射,所以春秋季時可以直接露養蘆薈,讓它接受光照的照射,但是夏季光照太強烈,我們就要用遮陰網適當的遮陰,也不能完全的不見光哦!冬季溫度太低,我們需要在室內養護蘆薈,要把蘆薈放到室內光照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哦!

    四、溫度影響

    蘆薈不耐寒,但是耐熱,因此平時養護適宜溫度在15攝氏度以上,冬季養護的時候要保持比較適宜的溫度,以免出現凍傷的現象哦!

    五、土壤環境要求

    由於蘆薈不耐澇,所以要求土壤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其他的並沒有什麼要求,可以在準備好土壤之後混合施用一些底肥,有利於蘆薈的生長哦!

  • 7 # 農民子弟王博

    題主你好,農業博士講三農為您解答

    蘆薈,又名庫拉索蘆薈 、中華蘆薈、油蔥、洋蘆薈、翠葉蘆薈、美國蘆薈,不僅具有較高的園藝觀賞價值,還是蘆薈屬中屈指可數的可食用種;蘆薈還具有通便、通經、清肝去熱、抗癌、降低血糖、抗炎、抗過敏、分解毒素、促進傷口癒合和健胃以及美容護膚等作用;蘆薈還能去除空氣中的甲醛等有害氣體;所以蘆薈是一種集藥用、食用、美容、觀賞、環保於一身的多年生常綠植物。

    正因為蘆薈具有這麼多應用,所以種植蘆薈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但是蘆薈的生長髮育狀況受許多因素影響,主要包括:土壤環境、養分、光照、溫度、水分五種因素。這五種因素控制不好,就會對蘆薈的正常生長髮育產生不利影響。

    土壤條件是蘆薈生長髮育的基礎,為蘆薈的根系發育提供所需要空氣、水分、無機鹽及各種營養元素。蘆薈對土壤的要求並不嚴格,但肥沃疏鬆、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壤土對蘆薈生長最為有利。壤土的土粒大小適中,性狀介於沙土和黏土之間,保水保肥的能力非常好,有機質的含量也很高,可以滿足蘆薈生長髮育過程中根系對於土壤的氣、肥、水、熱等各項因子的基本要求,是栽培蘆薈的最理想的土壤型別。

    蘆薈在生長過程當中,需要不斷地吸收營養物質才能滿足自身生長的需要。蘆薈需要的大量元素有磷、鉀、氮、碳、氫、氧等,其中碳、氫、氧來於空氣,而其它元素都是從土壤或者基質當中吸收的。蘆薈對氮、磷、鉀的需求量超過土壤或者基質所能提供的量,所以在種植蘆薈的過程中要提供足夠的氮、磷、鉀以供蘆薈生長髮育所需。

    蘆薈是喜光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蘆薈的生長健康迅速,葉片肥厚,葉色墨綠;光照的不足的時候,容易引起徒長,使植株細弱,葉片薄,葉色淺淡;在光照過於廕庇的情況下,會導致葉片腐爛;Sunny過強,超出蘆薈的光飽和點範圍,也會導致蘆薈植株進入休眠狀態,生長髮育會變得緩慢,尤其是對剛剛定植的幼苗,過強的光照,葉片就會變成紫紅色。

    所以在進行栽培的過程中,要進行適當的遮陽處理,讓光照的強度降至50%左右,溫度也會有所下降,這樣更有利於蘆薈的生長,對於新定植的幼苗進行遮陽處理的話,可以有效地縮短苗期。

    作為一種熱帶植物,蘆薈喜歡在溫暖的地方進行生長。最低溫度為10~12℃,如果溫度低於10℃,蘆薈就會停止生長,0~5℃之間,雖然不會造成蘆薈的凍傷,但是蘆薈的葉片生長會衰弱,容易感染多種病害,也容易出現根系腐爛的現象,持續時間較長的話,甚至會導致蘆薈大面積的死亡。如果溫度低於0℃,這個時候蘆薈就會直接萎蔫死亡。

    蘆薈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於水分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苗期蘆薈對於水的需求量比較少,但是對水的變化情況非常敏感,因此,保持土壤的溼潤對於幼苗的發育具有重要意義;成株期,蘆薈對於水分的需求增加,它的耐旱能力也隨之有明顯的增強。蘆薈雖然喜歡水,但是土壤當中不能有長時間的積水,過多的積水導致土壤通透性不足,會造成蘆薈植株的死亡。

    以上就是各因素對蘆薈生長髮育的影響,明確了這些以後,種植蘆薈才能避開很多坑,少走很多彎路;☞那麼,蘆薈具體要怎麼種植管理,才能達到高產優質的目標呢?

    一、選擇合適的品種

    針對蘆薈的生長,需要選擇合適的品種開展種植工作。蘆薈屬中共有800多個品種,這些品種之間的形狀和性質差別較大,有的外表較為高大,而有的則是像小草一樣。蘆薈中的大部分品種都能夠被當做觀賞性作物進行栽培,同時還有一部分能夠當做食物和藥材。從蘆薈的種植情況來看,現階段用於食用的蘆薈品種主要集中在中華蘆薈、庫拉索蘆薈以及木立蘆薈等。

    二、選擇合適的土地

    蘆薈對於生長的土地要求較高,在開展蘆薈栽培種植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對蘆薈的種植土地進行全面有效的考察,選擇合適的土地。通常情況下,蘆薈適宜生長的土地需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質:

    ▪︎具有良好的排水性;

    ▪︎土質具有較好的肥沃度;

    ▪︎沙質土壤需要保持一定的疏鬆度。

    蘆薈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如果在一些過溼過粘的土壤中將會增加病蟲害的發病率。如果在山地的環境中,需要選擇使用梯田種植的方式。在正式種植蘆薈的過程中,需要對蘆薈苗進行分株,分株之後,按照50-60cm×30-40cm的株距進行種植。

    三、蘆薈的繁殖技術

    ▪︎種子繁殖

    蘆薈種植後3-4年開始開花結籽, 種子小、有茸毛。種子壽命短, 採收後應立即播種, 否則難以發芽, 所以生產上少用種子繁殖, 培育優良新品種時, 用種子繁育。播種期:保護地栽培, 春、秋兩季都可以播種。

    ▪︎分株繁殖

    可於每年春季3-4月或9-11月, 將蘆薈每株分櫱出來的小苗, 連根挖取, 並切斷與母莖連線的地下莖, 即可定植。

    ▪︎芽插繁殖

    從母莖的葉腋處, 切取5-10釐米的新芽, 放在陰涼的地方, 夏季4-5h, 冬季1-2d, 待切口稍幹, 扦插在設有陰棚的苗床上。插後20d生根, 在苗床培育2-3個月就可定植。用分櫱芽扦插成活率可達100%, 從小苗到成株約需一年半左右, 繁殖快, 成本低。

    ▪︎切莖繁殖法

    用於日本木立蘆薈。能在短期內繁殖更多的子苗, 但母株的莖必須長而壯實。其繁殖方法如下:選擇高30釐米的植株, 在生長點向下約7~8釐米的葉節處, 用利刀或剪刀剪下, 要求剪下的上部具有5~7片葉, 茬部有3~4片葉, 可促使茬部萌發側枝和分櫱芽。剪斷的上部曬10~15天, 使切口愈傷, 然後剝去近切口處的2片葉, 扦插於細沙苗床中, 不需澆水。約1個月後, 輕輕試拔插穗, 如拔不動即已生根。

    四、蘆薈的具體栽植技術

    ▪︎蘆薈的栽植通常選用的是“定植間隔”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一次性的進行定植工作,針對大部分的蘆薈苗分期的時候,進行具體的移栽工作。當蘆薈的株高在10-15cm的時候,開展分株苗工作或者扦插生根苗工作,在每畦中栽種5行,保持每株的行距在15×15cm的狀態下。

    ▪︎蘆薈的初步栽植工作完成之後,需要在等待半年後的基礎上,再對其進行移栽,這時候蘆薈的株高應該保持在20-30cm的範圍內,對其進行間苗,這時候應該保證每畦有3行的蘆薈,株行距也應該變成30×30cm的狀態。針對蘆薈生長1年以後的植株需要進行最後的間苗和移栽工作,經過這次的操作每畦應該只剩下最後的兩行,這時候的株行距也將變成60×60cm的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在對蘆薈進行間苗和移栽的過程中,需要對各個蘆薈植株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保證其能夠和土進行統一性的移栽,最好能夠保證在附近的地塊之間進行操作,這樣能對返苗的時間進行有效的縮短。

    ▪︎一般情況下,蘆薈的栽植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在進行具體移栽工作的時候,選擇陰天天氣最好。在對蘆薈苗床地和移栽地進行事先灌水處理,使土地保持在略幹狀態之後,再進行起苗和移栽工作,這樣能夠有效提升蘆薈的生長效果,保證較高的存活率。栽植工作完成之後,還需要進行定期的鬆土、扶苗以及保墒工作,針對一些水沒澆透的地面需要進行恰當的補澆。

    五、蘆薈的田間管理工作

    ▪︎肥水管理

    定植後, 在新根未長出前不要連續澆水。一般在氣溫較高的夏季5天左右給一水, 冬季室溫較低時7天左右澆一水。每次澆水要澆透。夏季早晚澆, 冬季中午前後澆。蘆薈可以不追肥, 但適當的追肥可促進蘆薈生長, 增加葉厚。一般以每667m2施複合肥25-30千克, 採葉前追肥1次人糞尿, 按667m2施1000-1500千克, 兌水後使用。採葉後施1次礦物肥, 要考慮各元素的協調平衡, 避免使用酸性肥料, 或用石灰中和後施用。

    ▪︎中耕除草

    蘆薈成活後, 要根據田間土壤的硬度進行適當的淺耕和中耕, 以鬆散植物周圍的土塊, 滿足根對氧氣的需求, 同時配合鬆土進行除草, 不宜用除草劑。小苗生長前以拔草為主, 以免傷鬚根。每年一般進行2-3次除草鬆土, 中耕深度應隨植株長大而逐漸加深。

    六、病蟲害防治

    ▪︎蟲害:由於蘆薈的上下表皮具有角質層, 所以很少發生蟲害。萬一發現蟲害, 如蚜蟲、紅蜘蛛、蚧殼蟲、棉鈴蟲之類, 可噴清水沖洗, 或用植物性農藥如0.5%藜蘆鹼純溶液800~1 000倍噴霧, 效果很好。蚧殼蟲幼蟲常粘附在蘆薈葉背面, 有時正面葉也有, 蚧殼蟲主要發生在皂質蘆薈上, 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 每7天噴一次, 連續數次 (介殼蟲可用毛筆蘸藥塗抹防治) ;紅蜘蛛, 在天旱時容易發生, 常聚集在葉背面吸食汁液, 5-7月大量發生, 可用40%樂果2000-2500倍液噴殺, 每隔3-4天噴1次, 連續數次。

    ▪︎病害:主要有黑斑病, 特別是種植密度過大、土壤潮溼、雜草叢生的地塊, 葉部發病更重。防治該病首先要選用抗病品種, 在蘆薈品種中以花葉蘆薈最抗黑斑病;還有根腐病, 常因土壤溼度過大而引起根部腐爛, 可把病株挖出, 切去腐爛部分待切口涼幹後重新栽培。室溫降低時要採取增溫措施。在冬季溫度較低期間減少噴水, 注意通風, 儘可能增加光照時間。種植時施足基肥, 適當葉面噴施0.1%磷酸二氫鉀, 或0.1%代森鋅, 或0.1%四硼酸鈉, 可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發病初期可噴施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 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 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 或7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 或“農利靈”等殺菌劑。

    七、採收加工

    蘆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栽種後可連續多年收割, 收割的順序為從外向內, 將中下部生長良好的葉片分批採收, 母株上要保留一半的葉片。將剛割下的新鮮葉片, 切口朝下, 置於容器上方, 以收集從切口流出的汁液, 將汁液乾燥後就可藥用。也可將葉片洗淨, 切成橫片, 加入與葉片等量的水煎煮2-3小時, 過濾, 將過濾濃縮, 至粘稠狀, 倒入容器內烘乾即可。

  • 8 # 農學博士教種植

    一、蘆薈的生物學特性

    蘆薈的鬚根相對發達,屬於典型的淺根系多年生多肉草本植物。植株葉片多肉,水分含量高達90%以上。蘆薈屬於短日照植物,花期一般在12月至次年的3月,果實成熟期在2-5月。蘆薈不能自花授粉結實,因此,我們很少用種子繁殖後代。蘆薈地下莖能產生分櫱而形成許多新株,進行分株繁殖。分櫱、幼芽的形成時期,主要是在春夏秋季,分櫱、幼芽生長到成株大約需要一年半左右。

    二、蘆薈生長髮育對環境因素的要求

    蘆薈原產於熱帶,喜歡高溫乾燥的種植環境條件。當氣溫降至0度的時候,植株就會遭受寒害;在零下1度的時候,植株開始受凍。但在有一定覆蓋條件的時候,可以忍受零下3度的短暫霜凍。蘆薈的生長要求Sunny充足,如果過於廕庇,則容易引起葉片的區域性腐爛。但假如曝曬,則導致蘆薈處於半休眠狀態或直接停止生長。蘆薈嚴忌潮溼的種植環境,更怕積水,如果積水時間過長,就會導致爛根、爛葉。蘆薈對於土壤要求不嚴,在乾旱、貧瘠的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長,但葉片瘦、色黃或灰色。蘆薈喜歡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沙土,在這種環境中,植株的生長速度快,葉片肥厚而濃綠。

    三、蘆薈的主要品種

    1、木立蘆薈

    這一類蘆薈外形像直立的樹木,葉片狹長披針狀,邊緣往往具有刺型小齒,灰綠色,葉肉肥厚多汁,主莖基部叢生側枝,夏季在主莖頂部抽生紡錘形花,花的顏色為紅色、黃色或赤色斑點。這類蘆薈在日本廣泛栽培,據說用它來塗治原子輻射很有效,傷口癒合快不留痕跡,故而在日本得到廣泛栽培。

    2、庫拉索蘆薈

    該品種莖短,著生於莖的頂部,葉片長度在30-70釐米,莖部寬達4-15釐米,前端尖,邊緣有小刺,葉片為灰綠色,比木立蘆薈顏色更深,花黃色,主要採用分株法繁殖,在美國大量栽培。

    3、中國蘆薈

    這個品種的蘆薈是庫拉索蘆薈的變種,比庫拉索蘆薈的前端更尖,葉色呈現淺綠色,有白色斑點,花粉紅色或黃色,在中國市場上較為多見。

    四、蘆薈的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

    我們可於每年春季的3-4月或秋冬季的9-11月,將蘆薈每株分櫱出來的小苗,連根直接挖取,並切斷與母莖連線的地下莖,即可進行後續的定植。

    2、芽插繁殖

    從植株母莖的葉腋處,切取長度在5-10釐米的新芽,置於陰涼的地方,夏季4-5個小時,冬季1-2個小時,待切口稍幹,扦插在帶有陰棚的苗床之上。在插後的20天左右就可生根,在苗床培育2-3個月就可直接定植。對於日本的木立蘆薈,插頭切口要經過1周左右自然乾燥堅固之後,再插入苗床,大約需要40-50天的時間才能生根。在未生根之前,我們最好不要澆水,如果澆水或被雨水淋過,土壤溫度下降,會嚴重妨礙生根速度,也容易導致植株腐爛。在生根之前,蘆薈的葉子會失去綠色變為茶色,且凋萎捲起。在生根之後,葉子恢復綠色,就可進行定植。

    3、種子繁殖

    在蘆薈栽種3-4年後 ,逐漸開始開花結籽,種子很小,具有茸毛。蘆薈種子的壽命較短,在採收後,應該立即播種,否則植株難以發芽。蘆薈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15-20度,因此不適宜在氣溫較低的早春和炎熱的夏季進行播種。採用種子播種時,我們一般用沙盤播種育苗,然後進行移栽。播種盤可以採用塑膠淺盤或陶瓷淺盤,底部打上許多排水孔。在正式播種前,我們要把細砂土裝在盤內,並鋪平,把種子均勻撒在砂土上,再撒一層細砂或細砂土,然後在上面覆蓋一張報紙。隨後再將播種盤置於水槽中,使水浸泡到盤高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報紙浸溼之後,把盤取出,數天後如報紙幹了,可再放入水槽中,浸溼後再取出,播種後6-10天就開始發芽,在發芽初期,我們可在報紙上扎些小孔,以利於通氣,再經過5-6天后,開始大量出苗,我們就可以揭去報紙。在幼苗出土30天左右,我們可將幼苗移栽到細砂土做的苗床上,按照行株距10釐米×5釐米的規格進行移栽。在栽後,我們需要注意防雨淋,每10-15天施灑1次水肥,中午需要蓋簾遮陰,早晚及時揭開,在苗高有10釐米左右的時候,即可進行定植。

    五、蘆薈的高產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蘆薈比較喜換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機質的沙土或河淤土,在這種環境中,蘆薈植株生長快,葉片肥厚而濃綠。蘆薈切忌重粘土性土壤,在長期潮溼的土地生長,容易爛根、感染黑斑病等。在粘性板結的土地栽種蘆薈,根系不發達。另外,我們需要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透過增施爐灰、草木灰、風沙、水沙、腐樹葉、麥稻殼、秸杆粉等,對土壤理化性狀進行改良。

    在種植蘆薈的時候,耕地深度應該在30-35釐米為宜,可以機耕,也可以人力翻耕。如果土壤過幹、土塊不易破碎,需要先灌水,待土壤含水量達到60%左右時,耙地2-3遍,再整平作畦。蘆薈的種植畦主要分平畦、高畦2種,最好是採用高畦,能排水排澇,以保證土壤見幹見溼。同時,我們要對土壤進行消毒,以及撒滅草劑進行除草。

    2、適時定植

    蘆薈一年四季均可以進行定植,但還是以春、秋季最為適宜,一般在春分至清明期間移栽最佳,定植時間為春季的3-4月或秋冬季的9-11月。我們需要將準備好的分株苗、出圃的芽插或種子繁殖苗按照行株距50-60釐米×30-40釐米進行種植。一般每畦栽種2行,每穴栽種1-2株,幼苗應該置於穴中,在填土後把苗輕提一下以使根系舒展,再把土填滿壓實。如果土壤很乾燥,需要澆足水,並利用小樹枝或稻草進行臨時遮陰。

    3、中耕除草

    在蘆薈定植之後,每年進行3-4次的中耕除草工作。蘆薈的中耕除草需要根據田間草情適時做出安排,一般先除草,再中耕培土。在小苗生長前期,我們應該以人工拔草為主,以避免傷到幼苗的鬚根,中耕深度需要隨植株的長大而逐漸加深。遠離苗株的行間距要耕得深一些,植株附近的土壤要耕得稍淺一些,平均深度保持在3-6釐米即可,並且要把土塊充分打碎。當然,為了省工省時,除草需要結合追肥同時進行。

    4、肥水管理

    如果土壤過溼,蘆薈就會生長不良,容易出現爛根甚至全株死亡的現象。當然,如果土壤過幹,也會影響蘆薈的正常生長,甚至直接導致生長停止。在整個生長季節,春夏季澆水次數要多,數量要大,秋季則需要逐漸減少。蘆薈的灌水方法主要有溝灌、畦灌、穴灌、噴灌、滴灌、壺澆等。為了有效促進植株生長,我們需要及時追肥。追肥應該以腐熟程度高、速效養分含量高的有機肥為主。施肥用量需要根據季節決定,春秋生長旺季,我們就要多而勤,夏冬季施肥量要小,次數也需要要減少,尤其是冬季更應該量小。

    5、防曬防凍

    蘆薈比較害怕暴曬,適宜種植在果樹下或套種在高稈作物之間。如果可以採用遮陽覆蓋效果也很好。冬季在氣溫低於5度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提前覆蓋,最好是搭小棚雙層覆蓋,而且要在凍害來臨之前。當外界氣溫低於零下5度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可給棚內加溫,如果不能加溫的,在中午溫度較高時,需要適時放氣通風。

    6、病蟲害防治

    (1)炭疽病

    發病症狀:在發病初期,葉片上會產生黑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小病斑,然後很快擴充套件成大斑,中部下陷,邊緣略微隆起,大多發生於老齡或有傷口的植株葉片上。

    防治方法:首先,我們需要適當控制氮肥施用,以避免淋水過度。另外,我們可以割除病葉並集中燒掉,對於少量病斑處,我們可區域性切除,隨即在傷口處塗藥保護。在病害流行季節,我們需要選噴85%瑞毒黴錳鋅500-800倍液、50%代森錳鋅或25%施保克600-1000倍液,連續用藥2-3次,每次用藥間隔7-10天。

    (2)黑斑病

    發病症狀:這種病害主要危害蘆薈的葉片,也可以危害莖、花,影響產量,並降低蘆薈的觀賞價值。病菌在危害葉片時,初期的病斑為水漬狀、灰綠色;而隨著病情的不斷髮展,病斑可以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中央凹陷,顏色為紅褐色或灰褐色,周圍有水漬狀壞死暈圈,病斑可以透過葉片正反兩面,呈薄膜狀,但不會穿孔,病斑質地較硬。在發病後期,正面的病斑可產生成堆黑色小點,在潮溼條件下,這種現象更為明顯,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首先,我們可以選栽抗病性比較強的庫拉索蘆薈、中國蘆薈、木立蘆薈等品種;另外,需要做到科學施肥、澆水,並注意氮、磷、鉀肥均衡,以有效防止積水。在蘆薈的苗期,噴灑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進行保護,每15-20天噴施1次,1年內只能噴3-4次。做到經常檢查,發現病葉就及時剪除,並帶出栽培區進行深埋,並噴灑75%百菌清消毒等。

    (3)白絹病

    發病症狀:這種病害主要為害根莖、芽和葉片。在發病初期,植株的葉片會失綠變黃,萎蔫倒折,芽心腐爛,進而造成植株長勢減弱。拔出病株後,可清除見到根部有白色菌絲密佈並散發出蘑菇氣味,病情嚴重的芽、葉腐爛不堪,菌絲逐漸變黃,併產生油菜籽狀褐色菌核。

    防治方法:我們需要實行輪作換茬,不適宜連年長期種植。在發病較重的地塊,秋季需要及時清除病殘體,並集中深埋或燒燬。另外,我們需要加強田間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在發病初期,我們可以噴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可抑制此病擴充套件,防治效果極佳。

    (4)褐軟蚧

    發病症狀:雌成蟲體扁平,呈現卵形或長卵形,背部常常隆起,邊緣較薄,緊貼在植物體表面,體背顏色由淺黃至深褐色不等。一般每年會發生3-6代,排洩物較為黏稠,容易滋生黴菌,常在植物體表面形成汙斑。

    防治方法:首先,我們應該注意保護、利用天敵瓢蟲等,及時剪除蟲枝或刷除蟲體。在害蟲卵孵化及發生盛期,各噴藥1-2次,推薦選用40%樂果1000-1500倍液或2.5%敵殺死2000-2500倍液等噴霧。

    農學博士有話說:在蘆薈種植的過程中,需要運用良好的栽培技術,才可以有效保證和提升蘆薈的產量和品質。針對蘆薈的栽培,我們需要從土地、繁殖、栽植、田間管理等各項工作入手,減少病蟲害威脅,增強蘆薈自身的生長髮育效果,進而獲得最佳經濟效益。

  • 9 # 養花大全

    大家好,我是花花。要提到大而肥厚的植物,相比大家都會想到蘆薈,不僅長得比較大,就連葉片也是比較肥厚的,裡面滿滿的全是蘆薈肉,拿來止癢摸臉都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議過敏的朋友和孕婦使用哦,那這種植物在生長的時候,會因為那些因素受影響呢,平時種植應該如何去進行管理才能高產優質,來看看花花的回答吧。

    1、品種不同會影響生長髮育

    前幾天花花在一個群裡發現,兩個花友在討論自家的蘆薈,一個說家裡的蘆薈長勢很好,越長越大,另一個說家裡的蘆薈養了很多年了,沒有什麼變化,其實這不是養護出現了問題,而是因為兩個花友所種植的蘆薈品種不同,所以會出現長勢不一樣的情況,所以有的品種蘆薈就是長不大,才會導致花友以為是因為養護影響了生長,如果想養殖大一些的蘆薈,建議先詢問好品種在去進行購買哦。

    2、環境影響生長

    在養殖蘆薈期間我們應該選擇在一個溫度合適不低也不高的地方養殖,這樣能保證蘆薈不會出現不生長或者緩慢的情況,除了溫度和Sunny會影響生長以外,家裡不通風也是可以影響蘆薈的生長髮育,建議經常通風哦。

    3、如何才能讓蘆薈高產優質

    如果想種植的蘆薈高產優質,需要讓它處於Sunny合適、溫度合適,澆水不出現問題的生長中,最後施肥也是讓它高產優質的一個關鍵,很多的花友養殖期間,都不去進行施肥,那就會影響長勢,建議注意這幾點,才能達到題主想要的結果哦。

  • 10 # 十年小花主

    蘆薈室內外超高顏值的一款觀葉綠植,田園土營養土腐殖土都能輕鬆種植,一點都不挑土皮實好養易活

    1.室外種植夏曬不死冬凍不死,就算是幾個月不怎麼管理,澆水施肥它也能長得極好,除了夏天最熱的時候顏色會發黃影響美觀,其它三季都能長得一片綠,冬季在室外養護的話零度以上是沒啥問題,隨便放在一個雨露均霑的地方都能叢生很大一盆出來,超級不錯的一款綠植

    2.室內養護的話一定記得偏幹養護,北方儘可能保暖過冬,南方基本無壓力放在室內明亮通風處即可,天天觀賞還能美化環境何樂而不為

    3.蘆薈的生長髮育一般會受到光照的影響,無論室內外養護都得放在明亮通風光照充足的地方,這樣才能生長的極好

    4.蘆薈的生長髮育還會受到土壤介質的影響,相對於田園土而言,山上的腐殖土自配的含豐富的營養養分的營養土,更加適合它的生長營養養分補給

    5.蘆薈的生長髮育更會受病蟲害的影響,空間大小的限制,雖然蘆薈皮實好養基本沒啥病蟲害,但一年預防打殺個幾次還是更能保證健康成長,如果室內外盆栽的話,蘆薈長勢蠻強勢的一年會長出很多崽,適當的分盆給它們一個更加舒適不太擁擠的家更利於它們生長

    6.蘆薈的汁液也是蠻不錯的美容養顏排毒的好東西,科學提煉自做美容養顏液不要太美好,這還不算完,它的汁液天生具有加快癒合植物傷口殺菌消毒功效,好好利用又是天然殺菌藥好處不要太多

    7.想要高產優質的蘆薈,光照一定得充足的室內外種植或擺放,土壤介質最好選擇疏鬆通氣富含營養養分的,病蟲害預防打殺一定得到位,地栽栽種在不積水的地方,盆栽時不時分盆不要動不動就用大盆,選植株三分之一大的就成,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高產優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所在的城市有“鼓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