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沙漠君子
-
2 # 不良文化鬥士
活一天樂一天才是最好的人生,別說七十八十,就是五十六十也無所謂。有時真的會擔心不能動時怎麼辦,炕吃炕拉怎麼辦。我們這代人一般家庭都是一個孩子,他也有自己的家,他也要工作養家餬口,每當想到這裡,就有一塊石頭壓心。如果安樂死立法了,很多人的顧慮也就解除了。想開了,寧可有質量的生存一年,也不願意無人格尊嚴的活十年。即為子女解決了過度的負擔,也為後人的繁衍生息節省了資源,也算為國家做點貢獻,何樂而不為呢。人的一生拼搏努力奮鬥最終只有一個目地,看著子女都生活的很幸福就知足了,其它都是過眼的煙雲,別無所求。只求安樂死,那怕是明天,今天活的也照樣精彩。
-
3 # 美麗草原石平
人過七十我會坦然面對生死,我是一個經歷過生死的人,生死一瞬間,地獄與天堂之門,我是一名再省級三甲醫院工作了四十二年的老醫務工作者,一生奉獻給了衛生事業,見過無數的危重症患者,儘自己最大的能力關心照顧每一位患者,以減輕他們的痛苦,可退休後一直健康的我,突然大病襲來,轉北京就醫,再我病重住院手術後才真正體會到了人再重病下是怎樣的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我的手術早九點直到晚十點結束出手術室,術後直接進入Icu早三點甦醒,甦醒後朦朧中看到自己身上插有十一條管道,我過去也經常見到這樣的危重病人,知道他們很痛苦,可自己體會了才知道這種痛苦無法用語言表達,四肢被綁在床上,無法動彈,氣管插管無法語言,滿身的電極片,只有監測儀在響,真是地獄啊,醫院的lcu裡,人是沒有尊嚴的,身體的疼痛,心靈的煎熬,沒有尊嚴的屈辱,如同地獄,當時我想的最多的是,死不可怕,這種生不如死的感覺,痛苦達到了極致,我的病情非常危重,三次病危,生死就在一線之間,手術醫生說我的毅力超強,終於挺過了危險期,真的不容易,我在lcu14天的日日夜夜。挺過來就天堂,要不就是地獄,出了lcu我和家人講了永遠不在進lcu,不在插管,已經六十多了,那種痛苦,無奈,毫無尊嚴,心靈的痛苦遠大於身體的疼痛,語言是難以表達的,費用之高,日均二萬,現在我已經術後快3年了,身體恢復的很好,我已和兒子講了,我已經走在奔七的路上,以後再病重,不要再拖累他們,也不要進行有創的搶救,就是開刀,和插管,七十以後我們已經老了,人活得就要有質量,就要能自理,要是都沒有了,每天在痛苦中煎熬,還要拖累家人,這是我不願意的,也不想自己和家人都痛苦,也許家人不願意,但長痛不如短痛,讓自己有尊嚴的離開這個美好的世界,雖不捨,但人必然要走到生命的盡頭,願大家愛護自己,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呼籲人性化的安樂死早日立法。
-
4 # 流淌的歲月
我不會勉強自己繼續在無法救治的情況下活著,那樣不但我自己痛苦,還會苦了孩子們,過了七十歲就要坦然自若的面對後面的歲月,能夠多活一天就賺了一天,但是一定要是健健康康的活著,過了七十歲,這輩子該自己完成的和不該自己完成的任務都會已經完成,就算還有遺憾也是無可奈何了的,因為年過七十已經無能為力了,所以首先自己要放明白點,珍惜自己不多的日子,放下一切執念,我也曾經不服老,也曾經掙扎過,但是我放棄了,我明白了自己這輩子來到人間的所有任務都完成了,不管完成的好不好,我盡力了。不給自己總結,公道自在人心,孩子們和朋友們怎麼評價都無所謂了,自己,心安就得了。至於能活多久,看天命,也看自己的努力!爭取多活幾年,前提是不麻煩任何人,也不打攪任何人,誰都不容易,尤其是我的孩子們!他們都活的不容易!媽媽,奶奶不會給他們添任何麻煩,也許這就是我活了一輩子最後的期望!也是我努力去爭取完成的最後任務!
-
5 # 吳俐妹
生病的人不一定要等到70歲呀。哪一個年齡段都有很多生病的人。大多數人還是能夠坦然相對的。比如說我從小到大經常生病。老爸就說我是一個紙老虎,外表上看起來挺胖,實際上經常住院,常生病的人也習慣了。不要想的太多,快樂每一天就好。就怕那些一輩子都很健康,到了70歲,突然生病的人,可能他們適應不了,有一個心理過程要開導一下。
-
6 # 絲雨如塵1
我的人生格言是順其自然!不管你多大年齡,看起來有多年輕,但自然的衰老又會放過誰。秦始皇抗爭過,還有許多人都努力過。但是,我們看到過哪一個人是從古代活到現代的。科技發達了,據說谷歌每年拿預算的百分之三十用來研究如何延長人的生命。據說要延長到500歲。但是這個樣子要是成了的話,那地球是不是要爆了。但這個是需要花錢的,得需要許多美元的。一般人不要想了。所以我說,一切順其自然吧!苗苗出土了,長大了,最後秋天來了,那怎麼辦呢!那就是又一個新的輪迴了。人不也是一樣的。
-
7 # 國光31096215
我也是七十四歲的老人,大半輩子吃過不少苦,40代,經歷過風風雨雨,但我的心態比較好,能忍耐,冷靜,克苦,能主動找機會擺脫困景,所以一路坎坎坷坷過來了,遺憾的是老伴十年患癌晚期去世了,沒能白頭到老。我有個出息而又孝順的兒子,由於他的影響,媳婦也孝順,本來我可以過個幸福的晚年,但畢竟老了,生理機器運轉那麼多年,老化了,這是正常的,但那裡出了毛病就應該及時去檢查和治療,千萬不能拖,否則不但多化錢還多吃苦頭。我的想法是: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對死不要想得太多,人總是要死的,儘量活得健康,活一天快樂一天,想開一點,不要節約,走得動走,吃得落吃,感覺自理能力差了,到條件好的養老院去生活,兒子和媳婦再孝順不可能來天天陪伴照顧我的,人就應該這樣平平淡淡,平平常常度過你的一生。
-
8 # 手機使用者蘭陵人家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前段時間我和孩子一起回老家,在酒場上我就給孩子說了,等我老了,不會躺床上讓你伺候的,只要我得了大病立馬就去死,寧願站著活一天,不會躺床上活三年,對不起誰都行,別對不起自己,不能像有些人,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怕胖了,怕瘦了,怕三高了,活的太累了,該吃吃,該喝喝,能活幾多是幾多
-
9 # 碎嘴頑童
我對死有自己的認識,其實真沒有那麼的可怕。如果活過70已經達到正常的年限了,心裡應該坦然了。這時自己的病如果沒必要醫治,就主動放棄。為國家為家庭為子女減少負擔是最好的選擇。我的覺悟可能沒達到捐身體的高度,但是為減少痛苦減少子女負擔還是可以做到的。所以,真心呼籲安樂死立法,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
10 # 相約在健康直播間
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度過晚年
我與祖國同齡,有機會也有資格來回答提出的問題。
一、不怕死,也不去想著死。
生老病死自然法則,誰也抗拒不了。
1、不怕死。
怕死會早死→秦始皇怕死,才派人去尋找長生不老藥,結果他還是先死了。
根據莫非定律,怕什麼有什麼,怕死,死亡會被你盼來,早點與死去的家人團聚。
因為恐懼死亡,腎上腺素分泌的激素使免疫力下降80%→血液裡看不到免疫物質→癌症患者一半被嚇死的。怕死也得死,還要早死;不怕死也是死,還要晚些死,這就是人老以後生死觀。
2、不去想著死。
給自己設計活過145歲,現在還沒有活到一半,離死還遠去了!這是一種良好的心理暗示,讓人覺得死亡與自己的距離太遙遠了。
只於什麼時候第二天早上醒不了,後來的事情是孩子們的事。
二、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長壽的鑰匙。
1、健康指。
氣活寒自去→氣活病自愈。
2、臭氧發生器。
每天堅持做臭氧發生器,排出身體的垃圾和毒素→氣活垃圾去,氣活毒素去→體內清如水,才能顏如玉。身體健康才能長壽。
3、曬太陽。
堅持下去,太陽光+面板=VD,有利於鈣的吸收→鈣離子是經絡裡的氣,VD有利於鈣的吸收,曬太陽=補鈣=補經絡裡的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健康!
三、快快樂樂生活。
愁也一天,樂也一天,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
笑一笑十年少。人一笑唾液裡的免疫蛋白A成倍增長,並可以延長45分鐘,每天堅持把自己健康心得體會在《今日十條》發表,"讓更多相信我的人獲得健康長壽,這是我的理想"!
心想事成,想啥來啥,想健康→她興高彩烈來到你的身體;想快樂→她痛痛快快進入你的身軀;想長壽→時間被你佔用得越來越多→時間是檢驗壽命的唯一標準。
獻給每位想健康長壽的人。
-
11 # 啟心武道
筆者見過寧靜山中九十歲左右老人身體健康仍在挑水勞動,也在城市經歷過汗流浹背、爆滿、恐怖的星期一醫院掛號排隊人群~老齡社會到來,60後已經五十幾歲了,年老,人們沒有選擇地在醫院奔波、治療,同學聚會,大部各帶多種疾病……人生彷彿無形的戰爭。驚聞舊友猝不及防去世,各種疾病彷彿定時炸彈不知什麼時候炸響,走在街上,突然有栽倒的老人……我們不知下面將發生什麼,生命無常,我們怎樣面對未來,做好當下?城市裡,為生存工作者在辛勤加班。筆者想起山中簡樸、安詳、平和、仍在勞作的老人。人的生存安全感來自於物質條件,可是三十幾年前擠進好單位人員有的去世、有的身攜各種疾病、支架、三高,等。木椅、真皮沙發,終歸是椅子。農村人進小鎮、小鎮人進縣城、縣城人要進省城、省城人要出國……精疲力盡奔波,目標實現,人生過了大半。從縣城擠進省城住昂貴房子之人,一餐飯講究養生吃青菜也僅幾十元,求得身體健康,有好車的,也非天天去用。想起這三個字:上、止、正。上進、知止,保持、悟生命綜合平衡之道而獲“正”。有善良女孩覺護士救生扶傷很好,又覺教人健身少生病更好,就改行當健身教練,筆者認為,健康身體是生命硬體,健心~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下,如何消壓力,穩定情緒、心平氣和、保持穩定持續,量力而行,謀劃自己生存之道,是生命軟體。比健身更為重要!心中焦慮、忐忑不安、夜不能寐,健身也沒用。衣食無憂者也有煩惱。有人狂練跑、打沙袋,卻猝然而去世,一味剛猛無柔之故。情緒平和穩定,彷彿動物冬眠一樣,減少了體能消耗,不吃喝也能過冬。健身功多如牛毛,各種煉法目不遐接,只要堅持,都能健身?健身心,當循序漸進、認知自我,探索而行。如何沙中淘金、抓住養生、健身根本、為減緩或消除六、七十歲疾病服務?人老從腿老,走路鍛鍊可以,但如車胎久跑必有磨損,膝蓋負重之故。中年後,膝蓋有多種毛病冒出。所以,內在維護型練腿功更重要。人體脊柱如大樹主幹,汽車底盤主樑,精專內練脊椎、腿功為中華傳統武功核心。綱舉目張。生活千頭萬緒,追求永無止境,旅遊千篇一律,聚會熱鬧一時,而不久到來的行動不便、醫治無效、孤獨寂寞、夜不能寐、身邊無人、世道冷漠、財力不繼、保姆難找……怎麼辦?人們往往習慣急於從外獲得解決問題答案,而忽略了對內在自身生命、生活習慣、節律、優缺長短對健康的影響、命運中快慢緩急的福禍病災無形規律的認知與省悟。生命無常,也不要嘲笑理論“養生專家”或墜入虛無主義“活一天樂一天”,我們只需向大自然動植物學習。流水不腐,山中簡樸老人心靜無貪、急、嗔(憤怒、生氣)愚痴、而順自然之道而為生存,無病,樹木沉默而靜扎深根枝繁葉茂!!這就是需要我們去認知、理解前人觀察大自然而悟東方養生理念、生命之本:如樹木、順應沙漠的駱駝等動物一樣的傳統武術樁功法康復袪病、為老年儲蓄的重要作用。
-
12 # 團羊
人類的壽命在增加,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真的不盡人意,慢性病大行其道,一部份人只能叫活著,巳失去人類本有的生活質量,近幾年陸續有親人因癌症去世,在醫院看到他們生不如死的處境,活活疼死,遭受非人的拆磨,也曾聯想將來自己得了這種病怎麼面對病魔的折磨,心中真的感到毛骨悚然,也有人說買藥了斷自己,那時真的你連尋死的機會都沒有,人活在世上,不怕壽不長,最怕活著遭受生不如死的非人折磨,只能盼望國家早日出臺安樂死條列,還民眾選擇死的權利,塵土來塵土去,我會第一個報名,
-
13 # 靠山4
我會面對70歲以後,因病坦然面對正常死亡的,因為每個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生,老,病,死是一個極其正常的發展規律,誰也無法逃避,因為這是改變不了的現實。
如果輪到我的哪一天,一定會尊重現實縱容面對,絕對不會產用任何方式讓自己痛苦,親人們陪伴的艱辛,為自已多活幾天的做法。
在神志清楚時,把自己想和親人們說的交待清楚,以免給自己和家人留下遺憾,而後向親人們告別,微笑平靜地離開這個世界。
-
14 # 周偉814
雖然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規律不可抗拒,但是我想活一百多歲也不想死,俗話說得好好死不如賴活所以大家珍惜生命健康生活,奉勸那些走極端自殺結束自己生命的朋友世上再難只要有生命在光明永遠是照亮的。哪怕給我一萬個死的理由我就有一百萬個活的慾望,一切不重視自己走極端方式結束生命的人就成了大逆不道萬惡罪人,因為你的行為直接殺死了父母親的心再用美好詞語表達你對父母的愛都是假的。最後我還是表達到了70歲只要有一口氣都不放棄一線生的希望。
-
15 # 使用者1058148535105
我是民國三十七年生人,本人前半生苦難的童年、少年,堅難的青年,人到中年命遠改變,感謝鄧公改革開放,勒勞致富,晚年雖然不富,但衣食無憂,兒孫孝敬、心己足矢、大病沒有、小病不少、坦然處之、慢慢變老、問活多久?越多越好、我真的還想活上五百年,不知煩不煩。
-
16 # 茫茫i
人生是一個由生向死的過程,我們無法決定什麼時候來來到這個世界,也無法選擇什麼時候離開。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到,誰也不知道。而如果能活到六七十歲,那我覺得我可能坦然面對人生的歸途,即死亡。
好死不如賴活著這句話很有勸誡性,但我覺得這句話應該是針對年輕人或者是中年人來說的,不管壓力多大,都要有勇氣活下去,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人生路可能才走三分之一或者才一半,他們的人生還有很多的可能。
但是對於六七十歲的人來說,人生該經歷的可能已經都經歷了,而如果這時各種老年疾病找上了門,小問題還好,但是如果是大問題,我想我會放棄治療,坦然面對死亡,在最後的時間裡不去折騰自己。
我曾經在ICU病房裡遇到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在我做完手術的第二天晚上,他剛下手術檯,全身上下插了很多管,聽護士說他做的是很大的一臺手術,很不容易才能下手術檯。但是,沒想到的是,在他下手術檯的第二天,他可能真的非常難受,嘴巴又插著氣管說不了話,就在那裡呻吟,護士問他是不是有哪裡拜訪,他想說又說不出口就很急,最後護士拿了一隻筆在他手邊,然後拖著紙,看能不能寫出來。費了很大勁,寫了一個安字,護士猜了很久,猜了一個安樂死,他點了下頭。然後護士就勸他,說他已經過了最難的那關了,親人也在外面等著,叫他不要放棄。
說實話,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老了老了還要遭這一遭,真的很辛苦,如果是我,我會直接放棄,不做手術嗎?不知道,我覺得應該會放棄吧,因為這樣子活著,太累了。
因為生命無常,所以才需要倍加珍惜。樂觀對生活,積極對當下,且行且珍惜!
-
17 # 水滿自溢
人的命天註定,胡思亂想沒有用。人的生命的長短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至於說坦不坦然面對,對於生命的程序來說也只是被動而已。坦然也最多活三萬六千天,不坦然面對的結果就是減少三萬六千天。所以要笑對人生,摒棄一切煩惱。想得開要想,想不開的也要想開,一時想不開的要慢慢想開。只有自己是打煩惱這把鎖的鑰匙,時間是浠釋煩惱的良劑。過好每一天,樂好每一天,光亮每一天吧!
-
18 # 手機使用者坐看雲起時
從70到80.可能是疾病高發 身體不受主宰的年齡段。挺過去多活幾年 ,挺不過去,苟延殘喘 想想都可怕!真心政府出臺安樂死的法律,讓人活的有尊嚴 為後代減輕負。
-
19 # 文巖724
為什麼要談論生死呢?有人不想死,年輕輕的就死了,有人不想活了,死了幾次都死不了。還是過好每一天,死神來了,隨他去就是了。坦然面對死亡?不可能。心中總有不適之感。曾聽一位自殺未遂之人說,活的太憋屈,真的不想活了,但是快死的時候就後悔了。
也有真的想死之人,但到那時自己的生死已經不能自主了,只有痛苦的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滿了管子,吃不成,喝不成,看不見,聽不見,沒有了自我,真的生不如死。
所以,不去想他,該吃吃,該喝喝,該浪浪,聽天由命吧!
-
20 # 泉水6181
出生入死,人生自然規律。老來壽終,每個人的想法千差萬別。面對死亡應該順其自然,不應過度醫療和人為干預。人應該活得有尊嚴,死的有尊嚴。對於那些忍受生不如死病痛折磨且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來說有尊嚴的死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安樂死能夠立法透過且得到嚴格的法律監督這將是比較好的選擇。
回覆列表
你會坦然面對七十歲以後的疾病,死亡嗎?我會的。不管你會不會坦然面對,這種情況都會發生。為什麼我們不能坦然面對呢?
只有我們坦然面對疾病,死亡。才能更好的去面對生活,享受生活。古話說得好,好死還是不如賴活著呢!那我們為什麼不去好好的生活。去美化我們的晚年生活,使我們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生活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