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看秋風999
-
2 # 李志勇LZY
中庸之道,古代華夏哲學思想上一個重要派系。中庸含意,‘’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為之正,庸者,天下之定理‘’的觀點去解釋一切。設及學問較多,詳知有侍檢視相關資料。總的教育方法是讓人們自我修養好,不斷至善、仁、誠、德、聖等內外合一,理想事業,正確去做,等還有很多良意。請予參考,謝了。
-
3 # 東方之易風水之家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一、理論基礎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二、具體內容中庸之道同《大學》之道一樣,是儒家修己治人的內聖外王之道。內聖方面,首先是性情的中和修養。《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開篇就是在講性。又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是講情。《中庸》是主張內中,外和的。為什麼要說喜怒哀樂,不說一個喜字或其它一方面?因為古代的“和”必須是多元構成,“物一不講”。接著《中庸》引用了大段孔子的話論述中庸,歸納起來有時中、中正、中和三種。時中就是因時變化以求其中,孟子讚揚孔子“聖之時也”即此意。中正,一是認識論,要客觀;二是思不出其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是講秩序之正。中和則是一個外在的和諧狀態。《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不過,中、和有主次。中是內,是本,是體;和是外,是末,是體,沒有中,便沒有和。這是中庸之道的內容。中庸之道絕非不偏不倚的調和之道,孔子並非不講極端,而是主張以他平他,例如寬猛相濟,就是這樣。所以不偏不倚是假中庸。把中庸之道運用於修己治人,具體地說就是所謂三達德、五達道、九經三重等。1、五達道五達道主要是運用中庸之道調節五種人際關係。這五種基本人際關係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將君臣關係視為上下關係,這五種人際關係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際關係。《中庸》第十一章詳細論述了夫婦的人際關係,將夫婦關係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雲:“君子之遇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論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達道。綜觀斯兩章,五達道備焉。五達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種人際關係。透過正確處理這五種人際關係,達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誠如《禮運》所言:“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闢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能為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欲,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聖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2、三達德調節這些人際關係靠什麼?靠人們內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達德。三達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來調節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間的關係的。智、仁、勇靠什麼來培植呢?靠誠實、善良的品德意識來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闡明道:“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3、九經九經就是中庸之道用來治理天下國家以達到太平和合的九項具體工作。這九項工作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眾臣,愛護百姓,勸勉各種工匠,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安撫諸侯。修養自身,就能夠達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於迷惑;愛護親族,叔伯兄弟之間就不會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於糊塗;體恤群臣,士就會盡力予以報答;愛護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受到勉勵;勸勉各種工匠,財貨就能充足;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四方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就會敬服。要做好這九項工作,就必須用至誠、至仁、至善的愛心去充分體現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這九項工作,事實上也就處理調節好了九種人際關係。調節這九種人際關係是使天下國家達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證。“九經”的提出,是對《尚書.堯典》的“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太平和合理想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繼承和發展。請指教!
-
4 # 華慶中科
忽然間、毫無緣故想讓它成為別人刻意提起也記不起來的過去。逃離這一段幻想。逃離這一段傷悲。逃離這個陷阱。投入太多,傷害的終究是自己。發現自己是那種無法可憐的可悲。連自己都快瞧不起自己了,沒有結局的投入,義無返顧的投入。如此的不管不顧,終究得到的是一身傷痕。以為自己已經忘記了,但自己卻在無時無刻的關注著。站在寂寞安靜的角落,靜靜的關注,付出沒有絲毫的回報,也心甘情願。斷掉一切後路,離開那個錯誤的開始。錯誤的地方,錯誤的遇見。離開是非,遠離塵囂。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男人哭泣了不是很容易就可以遇到的,沒有一種沉痛的情緒,男人是不會落淚的,男人的淚說實話的確很少,也許因為少而顯得特別珍貴吧?有一天一個很愛你的男人哭泣了,這淚不是白白流出的,他真的很愛你,你對他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句話都是那麼重要,而你卻在逃避了這愛,男人很困惑,因為他知道自己真的很愛對方,可是自己用心去愛了啊!為何不願相信自己?不願接受自己?內心的壓抑使他真的很悲痛.
淚不是白白可以流出的,每一滴都有著一種悲痛一種心情一種愛的流露.淚水的寶貴的,珍惜.躲在夜裡偷偷的哭泣.躲在夜裡偷偷的念你.天知道我愛你.所以不讓我靠近你.我最清楚是我自已.所以答應保持距離.天知道你不愛我.所以要這樣懲罰我.讓你存在我的世界.卻又不能在一起.連風也懂得嘆息.連雨也低下頭去.覺得可惜.可惜我只能.躲在夜裡偷偷的哭泣.深怕有人看見我哭紅的眼睛.躲在夜裡偷偷的念你.深怕有人看穿我們的秘密.我知道不可以.再這樣沉溺下去.所以我警告我自已.你只是幻覺而已.天.為何如此地懲罰我.究竟我做錯了什麼.我哭.我笑.我瘋.
男兒有淚不輕彈,所以男人習慣於把眼淚藏在心底,讓它在血液裡流動,這是文化傳統的影響。偽裝出來的堅強總會有崩潰的一天,當男人真正要哭的時候,一定要當心,那可真實決堤的海一發不可收拾。但大多數男人都會選擇在無人的角落或者最親近的女人面前傷心欲絕地哭一場的,大部分時間裡他用笑容掩飾著淚水。敢笑敢哭,是真性情人。心真情真,淚水也真.有一顆感動的心,我們用淚水滋潤世間的真善美;有一顆憐憫的心,我們用淚水去祭奠痛苦和哀傷;有一顆真誠的心,我們用淚水去溫暖苦痛的靈魂。人生總在淚水中前行,酸甜哭辣百味嚐盡,或許,懂了淚水,就懂了人生。
任何事情都會成為過去的,一切都會雲淡風清的。看到身邊的朋友因為感情的事而過得艱難、憔悴。心痛,卻無能為力。感情終究是折磨人的,也許應該說是遇到了錯的人。發生了錯誤的追纏,所以傷害再所難免。像花兒一樣的碎落。還有大地的懷抱。幸福隨風舞動。孤單,擁有一個人的孤單,但卻不寂寞。也許幸福就像是花期,有起有落,有開有謝。至少曾經美麗過,曾經開心過。所以別離無須畏懼。但卻要讓它隨風吹落,不再有起伏的一天。相信那一天不會很遠的,一切都會雲淡風清
-
5 # 碧伶居士
《三言二拍》裡有一首〔西江月〕道是:
蒙正窯中怨氣
買臣擔上書聲
丈夫失意惹人輕
才入榮華稱慶
紅日偶然陰翳
黃河尚有澄清
浮雲眼底總難憑
牢把腳跟立定
聽見了嗎?中庸之道即在這後四句中。自己慢慢的悟吧。
-
6 # 漢府文化
《論語·庸也》有這麼一句話:“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說“不偏叫中,不復為庸”。那種在進退取捨之間適當把握尺度、遊刃有餘者才稱得上是正確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核心。它的哲學內涵可概括為:適度、整體、權變與和諧四大原則。對現代社會,不管是為人處世、人際交往、乃至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老子的守中思想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在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中國歷史精神和文化思想的形成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守中思想和中庸之道是中和觀念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不同發展階段,它們擁有很大共性的同時也具有不同之處。
-
7 # 啟予文化宇悟
何為“中庸之道”
在生活當中你隨時隨地要反思自己內心當中的情緒,隨時隨地要把自己的情緒表達控制在適當的範圍之內,這叫中庸之道。
何為“君子中庸”?
君子是能做到這一點的人,能在日常生活中反思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的表達適中、適度,這叫“君子中庸”。
怎麼運用呢?
一個是“中”,一個是“和”。
修煉的入手處是什麼?
第一個層次,要時刻關注自己內心中情緒的波動。第二個層次的修養,就是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情緒的表達一定要做到適中,這也是中的另一層含義。
把情緒的適度表達作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才是真正的用中,從哪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個層面,關照內心,探討原因,然後去自我調整,可以說是一種情緒管理,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管理。但這是較低層面的修行。較高層面的修心不僅要做到對自我的情緒進行有效管理,還要學會適度的、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並透過情緒的適度表達去解決問題。
第一是保持君子風度,第二是掌握好時機,第三是不過分,適度、適中。
中庸體現為哪兩個方面?
其一是保持君子風度,其二是隨時提醒自己,時時刻刻堅守中庸之道,辦事別過分。
《周易》上哪句話講什麼是君子風度?
“謙謙君子”,你得有涵養,你得有謙遜精神,寬容、包容、謙讓、謙退,這才是君子風度。
為什麼中庸之道得不到推行呢?
“知者過之”。認為太簡單了,沒必要。
“愚者不及”,愚昧的人遠離中庸,為什麼?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啊!
-
8 # 崑崙源
我想來這麼參悟這個問題,說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甚至還有點老子的無為,那孔子一生那麼積極奔走去宣揚其“中庸之道”幹嗎……
孔子疾憤於其逢時代“禮崩樂壞”、“小國寡民”,一生追崇嚮往堯舜時代(以往)“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社會,要建立一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竟然成了二千多年後的“共產主義”——“孔丘主義”,這個不正是“中庸之道”之偶然中的必然麼……
而老子的“有”和“無”之“道”,孔子的“中庸之道”不正是後來黑格爾辨證思維的哲學淵藪(儘管黑格爾自解說更多的喜歡老子少親孔子)麼……
因此,也許將孔子“中庸之道”理解為不左不右,不偏不倚……走中間路線是一種誤解,正如把老子理解為“無為”一樣,而實質的老子之《道德經》不正是“易”——變化著的事物的陰陽辨證之最高哲理麼……而“中庸之道”如果從一分為二之辨證哲理去入手,不正是老子“有”與“無”之合理解析麼……
-
9 # 天地陰陽論
古希臘德菲爾神殿有兩句話,是,認識你自己,凡事勿過度。
我覺得這兩句話是所有人做人做事的指南,也是中庸的前提。
-
10 # 易知明天
有點心思的上位者,就要求下位者行此道,此道是駕於常人之上,作為下人對上位者是不敢說此話,僅能懂“禮”與“忠”…
-
11 # 南榮姬
河南和山東一帶的方言"中″在普通話裡含"好的″"對了““正確”等意思。中庸裡的中所指的就是正確,道,路線正確,實踐正確,思想,言行舉止都正確謂中。正確的路線,正確的言行舉止必須堅持不能動搖或修改,一動搖一修正就變成錯誤的思想路線。沿著正確的方向路線行動不動搖謂之庸。比如一桌山珍海味加上美酒,使人食慾大增。若遇上饞嘴人猛吃暴飲,結果撐得胃出血主動脈爆裂一命烏乎。遇上減肥姑娘只嘗味不進食,得了厭食症,瘦成皮包骨,器髒因長期欠缺營養而衰竭,發展成不治之症。這兩種行為屬於過左過右偏離"中″,造成生命危害。世間任何事物都按規律運動,人們駕馭事物必須按規律操作才不違背中,否則要出差錯,要付出代價,其行為舉止一定不中。
-
12 # 素秋慈
何為“中庸”?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宋代人把《中庸》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成為後世必修科目。
子思,魯國人,姓孔,名伋,孔子之孫,春秋戰國之際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歷史上稱之為“述聖”。《中庸》一文的第一段,非常精要地點名了中庸的核心所在: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譯文:
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離開的,可離開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在無人聽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敬畏。隱蔽時也會被人發現,細微處也會昭著,因此君子在獨處時要慎重。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表露出來,這叫做中。表露出來但合幹法度,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便各歸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了。
一言以蔽之:中庸就是朱熹所注“不偏不倚,無過猶不及”。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倫理道德準則,為常行之禮。
怎麼算是“行中庸之道”?在《中庸》一文中,有這樣的論述:
1:不偏不倚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被實行,我是知曉的啊:有智慧的人做得太過分,愚昧的人達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被髮揚,我是知曉的啊:賢明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明的人達不到它。這就好像人沒有不吃飯的,但能夠品嚐滋味的人卻非常少。”)
2:和而不流
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因此,君子要隨和但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正的強大!獨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正的強大!國家政治清明,不改變志向,這才是真正的強大!國家政治晦暗,至死不變節,這才是強大的!”)
3:安於其位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居上位,不欺凌下級。在下位,不攀附上級。端正自己不苛求他人,這樣就沒有怨恨,對上不怨恨天命,對下不歸咎別人。所以,君子安於自己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來。)
《中庸》全文並不長,但是用了例項和論證來反覆說明什麼是“中庸”,並舉到了聖人舜的例子,同樣給到了君子和普通人的“中庸之道”,因為在《中庸》一文中,認為“中庸”是至高無上的道德,幾乎無人可以達到。
而君子以“中庸”為最高目標,為人處世可以“不偏不倚”,大是大非面前可以“和而不流”,不論何時都可以“安於其位”等候天命,能夠做到這幾者的人,不失為真正的大家,也是儒家所倡導的“君子之風”。
怎麼可以做到“中庸”?“中庸”之道從古至今,婦孺皆知,那麼,要做到中庸,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品質呢?個人認為,中庸的不偏不倚,之所以難以做到,是因為人的侷限性——侷限讓人只能管中窺豹,看不到真實事物的全貌,所謂的“不偏不倚”很多時候就成了一種權宜之計。
第一,踐行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以此作為行為準則;
儒家倡導的“仁義禮智信”作為君子核心的行為準則,作為儒家的“五常”,由西漢時期的董仲舒確立,成為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核心價值體系。
“仁”以愛人為核心,“義”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定。“智”則是智慧,就是能夠辨別仁義之事,是否合乎"禮"。而“信”則是誠信,是對個人品德的具體要求。
第二,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
人不是一成不變的,對事物的認識也是在不斷髮展中,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才能在日常的行為中,始終保持君子的行事風格,讓自己的言行更符合規範,處事更圓滿。
第三,“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要有根植於內心的道德標準;
《中庸》中說到,要堅持一個月的“中庸之道”,是很容易的,大部分普通人都能做到,如果要長久地堅持道,卻是難以做到的事情。所以“君子行中庸,小人反中庸”就是這個道理。
在一定的時期,人們要追求“有所為”,更多的時候,要做到“有所不為”,不該做的事情堅決不做。
第四,不能固執己見,懂得“擇善而從之”。
夫子從不鼓勵人們固執己見,即便再賢德、再傑出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隨時保持謙遜有度,明白自己總有短處,他人總有長處。要聽得進去別人的意見,懂得為自己拿主意。
第五,反躬自省非常重要
處於高位時,人很難做到不自驕,很多人擁有一定地位之後,就會變得“迷之自信”,認為自己說的就是真理,自己行的就是大道。這其中隱含著巨大的風險,因此“反躬自省”就顯得尤為重要。
曾子作為一代賢達,卻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複習?古人的“三”代表多,可見曾子時常反省自己,才能保證自己的言行始終不離君子之道。
總而言之,在儒家的核心價值裡,“中庸”的內涵極其深刻;在四書中,《中庸》能夠位列第二,足以說明其重要性。而現代人很多時候對“中庸”的誤解,都來自於對這個詞的片面理解,比如認為所謂中庸就是“老好人”“爛好人”“誰都不得罪”,這是對“中庸”的曲解,代表著一種世俗的刻板印象。
真正能行“中庸”之道的人,一定是符合儒家“五常”文化,可以知行合一的真君子,而不是那些用“中庸”當外衣,粉飾自己私慾的假好人,我們要擦亮眼睛仔細辨別,才能識別。
-
13 # 吉誠
“中庸之道”出自儒家經典著作《中庸》,《中庸》被列入四書五經,足見其文學和思想成就和對歷代中國社會的影響,《中庸》原文之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來節制情緒,就是和。
中的狀態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基礎)。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緒,不讓情緒失控,讓情緒在一個合理的度裡變化),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釋為不偏不倚的出處。但這僅僅是後人詮釋中庸之道的一個方面,古人言“聖人不動情”即內心不發生喜怒哀樂的情緒,始終是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此為中的狀態。動情時,也始終用平靜安寧祥和的內心來控制情緒,不被情緒所牽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標和修行標準。
所以中庸之道的釋義: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這其實是不全面的,中庸之道至少包含待人、做事和處世三個方面的態度。不卑不亢、分寸適宜的待人態度,不疾不徐、穩紮穩打的做事態度也是其固有的內涵。
中庸之道的理論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 ”和“陰陽五行”,人立於天地之間,土居中,金木水火分列於四方 ,守中守正才是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這是中庸的起源,後來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 , 大都從《 孟子 》的“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故此,把中庸之道純粹歸為唯心學說是不科學的,它的本源是在唯物的基礎之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既是中國古代哲學觀點論,也是方法論,是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
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論境界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精髓——“誠”
以誠待人則無人不信:
君子以誠待人即為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真誠滿德的劉備待人之誠,無不被後人讚譽。 他求賢若渴 ,對人才誠心誠意 ,故不顧奔波之苦,三顧茅廬 ,諸葛亮感於劉備之誠,於是決意出山輔佐劉備,從而使劉備能在後期成功入蜀,穩定戰局,與吳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以誠待人是一種品德,從而能感化他人,心想事成。
以誠處事則無事不克:
中庸言之:“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說的是由真誠而自然明白道理是天性,由明白道理後做到真誠是教育;真誠也就會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後也就會做到真誠。用真誠的心去學習和做事,就能修心立人,真誠是最好的處事態度 。切記 :以誠處事。
以誠立業則無業不興:
中庸有言:“誠則形、行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其大意說的就是:人做到了真誠就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就會逐漸顯著,顯著了就會發揚光大,發揚光大就會感動他人,感動他人就會引起轉變,引起轉變就能化育萬物。只
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化育萬物,使萬業俱興。切記:以誠立業。
“誠者自成也”, 有真誠的信念去修善自身 ,完善自己 , 待人接物處事滿懷真誠 , 中庸之道 談“誠”如此,而你又何不為?真誠,從“心”開始。
所以中庸之道現實的借鑑意義更在於誠信的制度體系的構建和營造,誠信社會、誠信國家、誠信政府、誠信組織、誠信企業和誠信個人的營造並把誠信貫穿到各行各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作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極為推崇中庸之道,孔子曾讚歎:“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把“中庸”視為人生至高的品德,作為一個有道德有境界的人,君子應當努力去追求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中庸之道。
雖然中庸之道這個詞是孔子所說,但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內涵,並非來自於孔子,而是來自於更古老的典籍,來自於中國古代聖賢的人生智慧,它是我們華夏先祖的人生經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人奉行中庸之道,似乎是中國人的人生宿命和最佳選擇。
堯說,“允執其中”,舜奉行“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原則。這裡面都說到了中,這個“中”,不僅是一種道德境界,也是一種人生態度與人生智慧。就是一種理性的、現實的、不迷狂的狀態。
人生的最高智慧就是把握住該把握的,沒有必要沒有希望的就不要去孜孜以求了,這就是中。“庸”是普通,平平常常。不偏不倚而又平平常常,是說人生行事,應該把握一個“度”,既不過分,也無不及,不好高騖遠,平常人平常心。東漢的鄭玄認為,“中”指“中和”,“庸”即“用”,“中庸”就是“中和之為用”,不偏激,不走極端,不浮躁冒進,以中為貴,以和為美,和和美美,這就是心平氣和的人生,這就是心平氣和的世界。其實這兩種解釋產差不多。都是講要中,要和。因為中國文化歷來是以中和為美的。
那麼,中庸之道到底是不是和稀泥或做好好先生呢?其實這都是我們誤解了中的真正意思。 “中”,不是幾何學上的中點,也不是代數學上的平均值,更不是好好先生抹稀泥搞折中,而是指適中,適度,簡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處”。
比如一種社會改革,也要遵循循序漸進適度推進的改革。不改革,社會無法進步,狂飆突進的改革,又有可能適得其反。
所以,不管是社會治理,還是人生行事,都要遵循中庸之道。朱熹說的很好:“如當盛夏極暑時,須用飲冷,就涼處,衣葛,揮扇,此便是中,便是平常。當隆冬盛寒時,須用飲湯,就密室,重裘,擁火,此便是中,便是平常。若極暑時重裘擁火,盛寒時衣葛揮扇,便是怪異,便是失其中矣。”總之,面對現實社會與人生種種問題,不苟安,不浮躁,既要埋頭苦幹,又要有詩與遠方。不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而是把握好分寸,審時度勢,進退有度,這就是“中庸之道”的要義。
所以,人生的大智慧就在於,掌握好火候,進退有度,就在於平平常常就是真。這就是中庸之道的人生大智慧!
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員,在待人做事處世上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人生的度,有時候要真正踐行中庸之道覺得不怎樣容易,其實中庸之道本身就給了你正確的答案: 保持真實的自我,誠實做人,真誠待人,誠信處事,從我做起,這樣誠信社會才能真正逐步營造起來。
-
14 # 黃河口巽客
中庸,體現在人精神上的不斷昇華。一般人理解的中庸,含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之意,似乎被看作沒什麼人生志向的中庸,這往往是強調了人對名利的追求。其實,人追求正法大道的心應是永無止境的,這是中庸的一面,而人在物質利益的追求上又應順其自然,這是中庸的另一面。
假中庸的人,在處世原則上不分善惡,沒有求真向善的志向;在物質利益上卻你爭我奪,爾虞我詐,談中庸的基點也是從維護利益出發。從而曲解和變異了“中庸”的內涵。
如果我們能迴歸中庸的本意,想一想到底什麼才是自己一生都要勇於追求,不可片刻放棄的東西,而在物質利益上則看淡點,放棄過多欲望和執著,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樂觀心態面對生活。
-
15 # 共論矛盾
我們受到的教育是與時俱進的中華文化教育。
中庸之道,不用刻意為之。
早已融入我們的骨血。
漢字,不受地域,種族,個人的影響,真乃神傳。
簡化字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漢字,六億神州盡堯舜。
-
16 # 商道觀察零零發
☞中庸之道,是合乎自然最精準之道。不偏不倚為中,以自然法度為準則,合乎準確的,完美的度,那是中庸。
中庸,是事物完美無缺的極點。
中庸之道,是教我們,以中庸為標準來參考自己的行為,日日新,苟日新,每天都不逾矩,用自然的法度與尺子來讓自己做對事。我們做事是不可能達到絕對中庸的,但我們以這個標準要求自己,伸手摘星,最終也不至於滿手是泥。
-
17 # 自然法則是真理
中庸之道不是折中主義。中庸之道是要我們行事做人要把握一個度,把握分寸。
做事把握分寸是最難的。這是技術真理,如何把事情做好,做對。
做對的事是根本真理,把事情做對是技術真理。
-
18 # 思穆翰麥
按照《中庸》第一章,中,人的情緒未發動的時候,即是 中。 庸,人的喜怒哀樂情緒發動了,但是又都在規範中,叫“和”也就是 庸。
筆者私以為:中,由 口 與 I 構成,口就是規矩 道德,I 是路徑 路線,人 為人做事 總在規矩之內,就是 中。 ……庸, 私以為:將私慾 私念 公開晾曬,身心通透 亮堂,並廣為周知,也就是 平常 正常事,不足為奇,這就是 庸。
瞭解了 中庸 二字 大致意思,行 中庸之道,也就不用再 贅述了吧?
一句話的事情~持中守一,剔除私慾,通透 通亮 身心……
-
19 # 靈魂流浪者D
提到中庸兩個字,人們往往認為指的是《中庸》這本書。其實,中庸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更多指的是一種智慧,所謂“中庸之道”是也。
“中庸”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觀念,它的智慧一直受到歷代聖賢的推崇。可惜近百年來,由於西方科技發展的衝擊,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被人們誤解甚深。尤其在今天,人們在瘋狂物慾作祟下,世俗的人們把它理解為騎牆派的“牆頭草哲學”、模稜兩可的和稀泥、隨意妥協的老好人、凡事不冒頭不冒尖、無原則、左右逢源、滑頭狡詐的處世之道等等。還有人出於對“中”、“庸”二字的望文生義:將“中”理解為“走中間路線”,將“庸”理解為“平庸”。如此偉大的思想竟然被曲解得如此不堪,可見今天貪婪的人們無知到什麼程度!他們置祖宗的教誨於不顧,肆無忌憚地發洩自己的慾望,我想,用“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來形容他們是恰當的。
有鑑於此,正本清源,還“中庸之道”以清白,應該是每一個華夏子孫當仁不讓的職責。某雖不才,願意以自己的淺薄見解為維護優秀傳統文化的道統盡一點心。
一、正解“中庸”
“中庸”一詞由孔孟提出,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論語·雍也》);“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論語·子罕》),“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等等。這些話詮釋了孔子的“中庸精神”。
在後來的戰國時期,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孫、孔鯉的兒子。)對爺爺的“中庸”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他將“中庸”的概念從“執兩用中”的方法論提到世界觀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1章)。他認為“中”與“和”是宇宙間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則,遵循它,讓事物和諧發展,就可使天地萬物各得其所,繁榮興旺。這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與天地參”就是天人合一。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一個人率性而為而符合天道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關於《中庸》的作者還有一說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這個問題無需糾纏,我們還是按照漢代《中庸》鄭玄注為準:“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也。”。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註》,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整個中國古代文化史可以說是一部以儒家為主流的文化史,而傳統文化的主流觀念就是中庸。儒家及中國多朝統治者都把《中庸》奉為經典。但儒家思想並不是一開始就成為主流的,它是繼法家、道家之後才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主流文化的。
商鞅、李斯、韓非等法家人物將法家思想在秦紮紮實實地實踐了一把,由於法家思想過於強調嚴峻立法以致出現了“焚書坑儒”這樣極致的做法,但秦朝的短命讓人們意識到法家的東西並不是治本之道。法家思想看似法治,本質卻是人治。商鞅在近代被美化了,如果你讀一下商鞅寫的書《商君書》,你一定會對商鞅這個人的評價大打折扣。因為裡面說的都是愚民政策。這種違揹人性、違揹人心、剝奪人們自由和快樂的東西畢竟不能長久。
漢初,社會經濟衰弱,朝廷開始推崇黃老的道家治國理念。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對周邊敵對國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漢文帝、漢景帝重視農業,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解百官關心農桑。每年春耕時,他們親自下地耕作,給百姓做榜樣。到景帝后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府庫裡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了。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
“文景之治”是是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它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文景之治”得益於道家的自然之道,
到了漢武帝時期,經董仲舒的努力,儒學才取得“獨尊”的地位,成為官方正統思想,從此影響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而且對每一箇中國人心理和行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以封建官僚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精英階層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中最重要並貫穿始終的思想觀念就是“中庸”。
道家和法家思想對於治國來說,一個過寬,一個過猛,這是兩個極端,所以孔子曰:“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為政的關鍵,在於寬猛適中。孔子稱這種寬猛相濟所達到的適中狀態為“和”。
中庸,從思維方法論的角度說,也就是在紛繁複雜的矛盾中研究什麼是事物所處的最好狀態以及如何達到這種最好狀態。《中庸》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這就是說,“中”是一個哲學概念。是一種“正道”,按現在的理解,就是一種真理,是規律,是事物存在的依據。
從現象上看,中庸是一種“度”的把握,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個“度”是因時因地而變的,它像“易”一樣難以確定,易是道,中庸亦是道,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從這一點看,“中”就是天理,它是一種心靈的智慧,所以其本質也是無法言說的。所以說“中庸之道”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是難以把握的。
中庸的核心就是主張“執兩用中”。“中”的含義就是“無過無不及”、“過猶不及”(《論語先進》) 。既反對“過”也反對“不及”。“過”是超過了正確,“不及”是達不到正確。也就是不偏向某一個極端,講究合適。“庸”,意為恆常無奇。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恰好合適,即指適度而合常規。《論語》:“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說他總是三思而後行,孔子糾正道,兩思就可以了,因為事物無非就是正反兩方面,都考慮到就可以了。顛來倒去的思考就是缺乏決斷,不思考就是剛愎自用,哈姆雷特的優柔寡斷與堂·吉訶德的盲目衝動就是典型。一個是不及一個是過,二者都是不可取的。
“過”和“不及”是事物發展的兩個極端。中庸對兩者都加以排斥,主張不偏不倚,執兩用中。孔子稱讚舜的處事方法是“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中庸》第6章) 。而他解決矛盾的方法即是“執兩用中”、“和而不同”。他反對用兩種極端的辦法與手段處理事情。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基礎、核心。它貫穿於孔子的政治倫理思想以及為人處世的方法之中。
對人而言,中庸就是人不善不惡的本性,也是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未發之中”就是念頭未起,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之時。此時,只有本原的“性”在心中,沒有惡,沒有善,有的只是良知,猶如一個純潔的嬰兒。過了這個“中”就有了好惡,有了善惡,有了人慾。如果表露出來但符合天理,這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到達了“中和”,天地自然運轉,萬物自然生長,人間政通人和。
中庸是以“義”為原則的,《中庸》裡說:“義者,宜也。”即正確合宜的道理或舉動。“宜”:適宜、合理的意思。韓愈在《原道》裡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
朱熹註解:“君子之所以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隨時以處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無所忌憚也。”所以,中庸之道決不是如有些世俗觀念所說的折中、妥協和無原則。
-
20 # 怎麼舒服怎麼來
第一、做事不要太苦
第二、享欲不要太樂
第三、待人不要太苛
第四、用物不要太榮
回覆列表
記得小時候每當寒來暑往,季節交替之時,媽媽總忘不了叮囑一聲"春捂秋凍";說的是春秋氣候變化過渡的時候,衣服既不要脫得太快,也不要添得過多。順因天時,才能少一些疾病。
自己有了孩子,老人又會對你說,"如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講的是給小孩吃飯,一次不要吃的太飽;小孩好動,衣服也不要穿的太對。
有了工作,爸爸常常對我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心與心之間,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
再後來,娶了媳婦,小兩口難免磕磕碰碰,彼此往往向家長訴苦告狀。爺爺常常講起古人的故事,有一首詩終生難忘,"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奶奶沒有讀過多少書,不會引經據典,她的道理更簡單,"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兩口吵架不記仇;白天吃的一鍋飯,晚上睡的一個枕頭。"
人到中年,總想著出人頭地,事業有成,光宗耀祖,不過往往事與願違,日子過得越來越平庸,毫無起色,心灰意冷。晚上時常會夢見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在耳邊說,"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為天下先"。不為天下先,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覺得別人必須理解自己。其實,人要看輕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換位,才能心生快樂。
到了五十,能夠知天命?六十能不能耳順?到了七十,才能活明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恪守中庸之道,無過而不及,這就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凡事不走極端,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的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