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南皮革廠老黃
-
2 # 仲痴巴
平常一天二百左右吧,往上算高低於算少,還有的地方人多活少,一天一百二都有人幹,地區差異,就像房價因地區經濟發展而不同!
-
3 # 明越清泉
看幹什麼工作,在建茿工地,大約一年12萬,女工能幹六七萬。進廠少些大約年收入六,七萬吧。有技術就多了,象電銲工,架子工最少年十五萬多。
-
4 # 書鄉情緣
各有所長,各個行業工資標準有所不同。一般泥瓦工、木工、等技能苦力活在300元上下一天,企業單位的一般技工在200元上下一天。無技術的苦雜活每天在100到200之間。有能力的搞工程承包的話,發展會快些。
-
5 # 李德才21
答,是上點年紀的農民工,如果在工地乾的是力工,那一年幹下來,最多也就三萬五千元左右,一般力工的日工資多數都在16O元上下,而2OO元工資的那是極少,但技工的日工資,大多數為3OO元上下,全年幹下來也就五,六萬吧,而且,每個農民工,絕不可能全年幹滿全勤,由其是北方地區,一個農民工,一年能幹九個月就相當可以了。
而最近這二,三年,由於建築工地越來越少,別說是一個農民工,一年能掙多少,就是找活都十分困難,並且,凡北方地區,每年開春後的3月15號才能開工,可也不是絕對,多數建築工地,全都在4月左右開工,假如,是出門找活幹的農民工,在這個節骨眼上找不下可靠的去處,那隻能是打道回府,不過,今年凡去各個建築工地的農民工,還有了年齡限制,必須不能超過55週歲。
-
6 # 柳暗花明9093
掙不了多少,農民工文化素質低,抽菸喝酒都愛,房租水電都很貴,本來都是一線員工,幹苦力活,特別是在工廠裡,幹苦力活根本就沒有多少錢。
-
7 # 藍天白雲XQ
十億人口,八億在農村。農村人是中國大地上隊伍最龐大、收入最少的群體之一,他們臉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糧,在農村,一年辛苦下來,人均不過千元,還得是最近幾年。
我有一個叔叔一輩子務農,十幾年前,我見到了這位滄桑的叔叔,比魯迅筆下的閏土還……。閒談中,他對農村政策非常滿意,說國家解決了三農問題,免除了土地稅,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問及收入時,他高興地說,一年咋也收一千多元呀。那可是一個家庭,一年下來的收入,還帶著一臉的幸福感。我聽了心裡酸楚極了。接著他又給我講了一個不是故事的故事。去年他家地裡全部種的玉米,秋後,收糧的到地頭上收糧,不用肩挑背扛送了,他一次就賣了一半,收入四百多元。這四百多元錢一分也沒捨得花,冬天他病了,去診所看病花了不止四百,半年的收入就這樣沒了,但診所不收,硬說他的錢是假的,他百口難辨,一氣之下找回女兒跟診所理論。在女兒的一再追問下才知道這是在地頭賣玉米的錢。唉,粒粒飽滿的玉米被人家用假鈔買走了,叔叔連個藥費都沒得交,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
農村一個家庭供出一個大學生 ,幾乎到了把值點錢的東西都買了的程度,一點都不誇張。農村的孩子畢業後,特別是男生,買不起房,拿不出彩禮,找物件難呀。農村的家長沒給兒女買房,沒花彩禮,唯唯諾諾,不敢去城裡的兒女家呀。
年輕力壯的被迫告別土地去打工,幹著最繁重的活,掙幾個血汗錢,相繼,又出現了新的矛盾——拖欠工資,工傷、藥費問題,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問題。
近年來, 在黨和政府的政策關懷下,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一定的遏制;留守兒童跟隨打工父母異地入學問題也有了著落;只是留守老人還在孤獨中翹首盼望著。
當然,在農村,農民也有暴發戶,但那僅僅是屈指可數的。
一個農民工在農村一年到底能掙多少錢?
全民達小康的目標就要實現了,盼望著透過精準幫扶,讓農村快點富起來,讓農民工快點富起來;讓我那個農村叔叔快點富起來,有生之年過一過真正的小康生活。
-
8 # 是段段啊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解釋一下“農民工”這個詞,度娘是這麼說的:農民工簡稱“民工”是中國大陸特有詞彙,指身為中國大陸特有的農業戶口身份的工人;指從農村進入城市,依靠替僱主工作為謀生手段,但不具備非農業戶口的社會群體。那麼到底他們一年的收入如何呢,透過身邊的親戚朋友介紹,我簡單分享一下!
1、包活類農民工
少部分農民工可能會在外地包些活做,收入一般要高於給別人打工,但是這個也存在一定風險,因為前期都要包工頭自己墊錢進去支付下面人的生活費和工資,經常也不能按時拿到工程進度款。另外也有像裝修、刮大白、刷牆等工作多為包活,一般情況下一天可以賺300~800不等。雖然看著挺可觀的但是不是天天都有活做,經常受天氣,材料等因素的影響,平均下來一年能賺8~15萬左右。
2、技術類農民工
在工地上如果會木工、電焊以及安裝等技術的農民工,工資多在200~300元一天。算下來一年可以賺5~10萬左右。
3、建築類農民工
從事建築的農民工,大工一天200~400元、小工150元,算下來大工一年可以賺5~7萬左右,小工只能賺4萬多。
4、工廠類農民工
在服裝廠、電子廠等打工的農民工,每月工資在2400~4500元,一年基本上可以上9~11個月,算下來一年可以賺3.5~5萬左右。
行行出狀元,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都值得被尊重!
-
9 # 鞠維坤1
“一位普通的農民工,一年到底能掙多少錢”?
這個問題無法一概而論,目前,農民工數量近三億人,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各行各業。不同的工作,不同的崗位,其薪酬不一樣,同樣的工作,同樣的崗位,在不同的城市也存在地區差別。
“打工貴族”有,但肯定是極少有特殊能力的人,絕大部份都是普通的打工者,以掙錢養家為目的,也有部份人比如說農民大學生,他們的追求可能不僅限於掙錢,而是選準一項工作,特別是與其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以追求工作穩定,職業升遷以成一凡事業。
七O前的農民工大都以掙錢養家為目標,工作比較辛苦,而且相對不夠穩定,雖然日工資較高但因工作本身以及時間的不確定性,一年下來總算也掙不了很多。比如說建築工一年工作十個月,每月平均按八千算,減去日常生活開支,頭痛腦熱以及人情往來,全年剩餘五萬就很好了。
八O後的年輕人,大都在企業上班,工作比較穩定,大都享有職工社保,但工資不高,在我們這兒(二線城市),也就是三千到四千這個數,超過五千的很少。但是城市生活成本太大了,若是四囗之家(帶孩子的老人算一口),每月的家庭收入少於六千元是轉不動的。因此,現在年輕人的壓力很大,房貸,養車,孩子入托,上學等等,要說攢錢這事,還真是挺難的。
總之,現在掙錢不容易,攢錢就是個理想!當然了,人,特別是年輕人,你必須拼,因為不僅要育小而且還要養老!努力吧,加油
-
10 # 金鐘音希
本地農民工,
純種地的,每年不超一千。
當地工廠打工,男工120到150日薪,女工80到100一天。
-
11 # 農家阿訊
不同的區域,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種植技術,再加上受農資價格、勞動用工價格因素的影響,各地的收入狀況會有差異,不同的年景,也會造成收入的變化。
但是,有一個總體的趨勢:農民人均土地的純收入是呈遞減狀態的。
比如,種玉米小麥與種果樹相比。總體來看,果業收入要高於玉米小麥。但玉米小麥收入低,也是要種的,因為農民要吃飯。
同樣是產出比。某年天氣大旱,種小麥玉米的可能收入會高於果業收入。因為果樹大多在丘陵地帶,抗旱性差,一年下來,投入加大,即使一個果子不結,也要治蟲防病,更要抗旱保樹。所以,可能收入是負數。
-
12 # 小小小黎89
農民現在的收入比以前高了,也更佳省力了!
以前我這邊種了蔬菜,大家都要半夜去農貿市場賣的!現在都有車直接來收的了,也不用擔心好不好賣,只要質量好!
農業方面國家也比較重視的,現在的大棚國家都有補貼的,一個大棚自己出沒多少錢就可以了!很多東西種大棚了,不用靠天吃飯了!
沒有土地的農民也有失地農民的補貼的!
總體來說農民比以前日子好過的多了!收入應該不會比普通上班族少了
-
13 # 老表故事
關於農民一年能賺多少錢要看工作地域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我是農村土生土長的90後,跟你們說說我們家庭情況 爸媽原先養豬,賺的時候一年十幾萬也有虧的時候也要,一夜回到解放前在我們這邊有很多案例。總而言之風險太大,像我們家二伯每年都外出工地打工,房地產前些年起來的時候因為活多,也賺了一點錢,每年七八十來萬還是有的,但都是省吃儉用下來的辛苦錢。來的非常不容易 ,還有一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吃飽喝足打麻將,賺多少花多少也也很多,他們選擇安逸而已,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 只能這麼說。
-
14 # 成都股俠何老師
農民收入直接和農民所處的具體那個地方有直接的關係,經濟發達地區,通常離城鎮較近的農民收入較高,偏僻地方的農民收入較低。比如我所在的四川蒲江,由於離成都較近,農業產業發達,經濟作物果樹較多,以種植獼猴桃和醜橘為主,我們這農民收入都較高,農民基本都過上了小康生活。近年,由於電商的發展,很多農民直接把農產品賣給了消費者,省掉了中間環節,增加了農民收入。
-
15 # 小胖子的生活v5
不同的區域,不同作物,都不一樣,一年也掙個幾萬,也不掙錢,靠天吃飯,下雨下的多,冰雹,霜凍,凍的顆粒無收,都賠錢。
-
16 # 農村的小董
關於農民一年能賺多少錢要看工作地域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我是農村土生土長的90後,跟你們說說我們家庭情況 爸媽原先養豬,賺的時候一年十幾萬也有虧的時候也要,一夜回到解放前在我們這邊有很多案例。總而言之風險太大,像我們家二伯每年都外出工地打工,房地產前些年起來的時候因為活多,也賺了一點錢,每年七八十來萬還是有的,但都是省吃儉用下來的辛苦錢。來的非常不容易 ,還有一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吃飽喝足打麻將,賺多少花多少也也很多,他們選擇安逸而已,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 只能這麼說。
-
17 # 子與墨
你這個問題太寬泛了,現在的農民如果還固守著原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生態的話,是掙不了多少錢的,一年一般的家庭1-10萬左右,新型農民就不一樣了,機械化操作,新型農場,物聯網操作年收百萬,千萬都不一定呀
-
18 # 漂泊的鍋蓋
作為農村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雙搶。雙搶就是把早稻收了,再耕田插上二季水稻。家裡種的田多的至少要忙上半個月,每天早上五六點父母就去田裡幹活了。作為家裡的孩子我們也可以幫父母很多忙了,洗衣服做飯餵豬都是我們幫忙做。
記得每年收成的穀子都是用一間房子來放的,整整那間房子都堆成一個谷堆山。每天早上父母幹完早上的活回來就會曬稻穀,稻穀都是經過六月的大太陽把水份曬乾。這樣哪怕捱到後期價錢提上去再賣,也不用擔心稻穀會發黴。
以前賣稻穀就是我們家的豐收季,那時候稻穀都用蛇皮袋一袋一袋裝好,然後用大秤砣的那種秤稱。每一袋稱了雙方記個數,然後再合個總說,過一段時間收稻穀的會送錢過來,一般也就幾千塊錢。
想起那時候年收入確實很少,一般家裡賣的多的東西有稻穀、花生、棉花,每年就是這幾樣東西一個賣幾千塊錢,總共也賣不到兩萬塊。然後平時不是農忙時節就會去做些零工,賺的錢也都很少,但是相比閒著好多了。
這些年農田都承包出去了,農民都不種田了。承包人每年給農村人一畝地多少錢,這樣小家小戶種田的就很少了。這樣也方便,農民也只能往城裡跑了,畢竟現在在老家種點田也確實賺不到什麼錢。
對於農田承包也是按每個縣市不同來看的,比如我家和外婆那邊雖然是同一個省,但是因為所屬市不同,他們那邊還是屬於自己種自己分到的田。
去年過年回家路過以前的糧食收購站,現在都快倒了。時代在變,農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變,一定是在越變越好。我們都出來工作的那幾年,父母也到廠裡做過幾年活。
每個月有工資拿,比在家裡種田強多了,而且不用想那麼多。只是年紀越來越大,只能為了孩子回家生活,幫著孩子帶孫子,現在是年輕人拼搏的時候。
我們是屬於安徽省的,安徽屬於農業大省,水稻種植江西也是排在全國很多省份的前面的。這麼多年過去了,父母已經不像從前那麼關心稻穀是多少錢一百斤了,但是說起稻穀的價錢還是很清楚的。
這就是今年安徽省水稻的價錢,想以前價錢可沒有這麼明。
每次都是收稻穀的根據上面收的價錢來報價,現在資訊發達了還是好的。時代在發展,科技在改變,農民不僅僅是隻靠種地維生了。他們的思維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對知識和多讀書的思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認同。
-
19 # 絢麗甘肅
不掙錢倒賠錢,有這幾年天災害的農民,種的莊家都被雨冰雹打完了,每年都自己不夠吃,我是農村人知道糧食不容易,
-
20 # 傻哈王
關於農民一年收入多少。根據每個地方種植的品種不同,每年的水果行情而定,比如,我們這個地方,屬於農業大縣,因為北方雨少,自然災害又多,大概前幾年,桃子,梨,黑布什等等這些水果,市場行情挺好,早種的人。都賣了錢,然後農民把其他果樹都砍伐了,千篇一律的種 這些,畢竟樹木成長都有個過程,結果樹長大後,因為泛東西多了,結果滯銷,賣不出去,剛開始賣1.5-2元之間,多了後,就5-6角錢,客商也賺不到錢,農民就更別提了,收入跟付出不成正比,好多人都寧願地荒涼著。也不願意種,都出去打工
畢竟物以稀為貴,我覺得不能吧看別人賣錢了,就眼紅,把成型的樹木砍掉。這樣挺浪費資源
最近兩年,老家好多人開始在大棚裡種植。覺得蠻賺錢的。而且搭建大棚國家有補貼,種植冬棗,都賺錢了。上次聽家裡人講鄰居那幾戶,兩個大棚冬棗,賺了二十多萬,需要學習,科學種植。反應挺累人的,一般年輕人都下不了那種苦
回覆列表
我家世世代代農民,農民的收入我太瞭解。上半年基本是播種,買種子、農藥,七八月搬包穀,五千斤包穀,玉米一元一斤,八九月收稻穀,能收4000斤穀子,穀子一元一斤,十月挖紅薯,紅薯五千斤,紅薯主要是拿來養豬了,養五頭豬,兩頭自己吃,一頭母牛,母牛一年下一個牛仔一萬元,你是全村農業大戶。家裡有學生的話,學生平均每個月1000元,人情往來一個月200元,基本這些是支出的大頭,農村人基本不買新衣服,親戚家有不穿的衣服送給你,家裡基本不缺衣服。
收入:玉米5000元,穀子4000元,養豬6000元,養牛10000元
支出:種子農藥500元,學生8000元,人情往來2400,醫療保險800
總計一年利潤:13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