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甲申十七年
-
2 # 滄海明月話古今
首先得立足於一點,於公於私,朱允炆都必須消藩,而至於如何消,其中的權術很關鍵:
1:借朱元璋祭日,將燕王寧王等有實力的藩王請到南京,隨後軟禁他們,直到令這些人神秘死亡。如果他們不來南京,則以遠交近攻的方式,孤立燕王拉攏寧王,讓他們孤掌難鳴。
2:以拱衛京師為名,將燕王軍中的將校調離北方,再許以厚祿,瓦解燕王的力量。
3:藩王屬地互調,用實力弱者與燕王對調,邊陲由朝廷派將鎮守,燕王寧王調到離京師不遠的地方便於控制,如不聽調遣即便征討也師出有名。
4:令燕王出兵平息地方叛亂,或者令其出兵北伐蒙古,趁機派重兵接管河北防務,事成之後再封賞之。
對於朱允炆而言,他掌握著最有利的資源,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下決心,幹掉燕王還是不難的。
-
3 # 巴蜀漂泊客
藩王乃戰亂之根源!當人掌握了生殺大權就會迷戀上這種俯視眾生的感覺,皇帝不會放心將權力分給藩王,藩王同樣無法忍受權力被剝奪,所以戰亂是必然發生的。
如果要避免戰亂紛爭,削藩是必不可少過程,但也是極為兇險的過程。過激容易逼反藩王,過緩又會導致藩王做大。
那麼到底改如何做才能成功削藩呢?
一、恩威並施,穩固皇權,攘外必先安內
朱允炆再朱元璋的薰陶下也想讓自己殺伐果斷,可他沒有朱元璋的威信,更沒有朱元璋的手段;
朱允炆剛剛登基不久就再一年內連續削了五位藩王。這就讓各地方勢力人人自危,對新任皇帝心懷不滿。要知道地方與中央的官員並非毫無聯絡,相反有很深厚的利益糾葛,因此,急於削藩不但不能立威,反而導致人心各異,陰奉陽為。
老實說,若不是朱允炆那麼早就表現出對藩王的攻擊性,燕王朱棣未必能下定決心造反。
如果要順利削藩,必須花給三五年穩固皇權,樹立威信,不可急於求成。
二、囤積戰備物資,為可能出現的藩王叛亂做準備
朱允炆算是太平盛世的文皇帝,對於戰爭的理解也就是羽扇巾綸的浪漫臆想,對於可能面臨的叛亂,他沒有做任何的預案和籌備。相反處於燕京苦寒之地的朱棣卻準備充分,靖難一起,勢如破竹。
我就不明白,燕京就連糧食都需要供應的窮鄉僻壤,你就不能花幾年時間剋扣點軍資,卡住他的脖子?到時候缺糧缺錢缺武器,他朱棣在如何能征善戰,總不能讓士兵拿鋤頭來打仗吧?
三、大赦天下,四海歸心,趁機實施推恩令
推恩令是什麼我就不細述了,總之對藩王來說,算是無解的陽謀。一旦實施就是鈍刀子割肉,除了造反別無它途。所以施行推恩令的時機一定要選好,在第二點準備好之前切勿效仿漢武帝。所以,需要大赦天下來掩人耳目,同時也是網路人才的一個手段。特別是重用藩王敵對的人才,做到千金買馬骨,為將來削藩收集證據。
四、切中要害,有的放矢,力求一擊定乾坤
朱允炆最大的失誤就是先拿軟柿子開刀。在我看來這樣做毫無意義,既沒有增強自己的力量,反而打草驚蛇。如果一直隱忍保持尊敬與和善,然後一紙詔書宣燕王進京,那就可以找到機會一擊必殺。這樣最大的威脅剪除才有震撼的效果,起到殺雞儆猴的目的。如果燕王沒有中計,那削藩的藉口都不用找,直接用大義碾壓。
總之,建文帝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
4 # 史話中國
我個人認為建文帝朱允炆要想成功削藩可以學習他的爺爺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策略。這個策略就是“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第一,朱允炆登基時的情況。朱允炆登基時,藍玉、胡惟庸等威脅皇權的勢力都已經被朱元璋清除,各地的藩王虎視眈眈。這其中以燕王朱棣勢力最強大。所以為了防止自己死後藩王起兵,朱元璋特意在遺詔中說,“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囑咐文武百官盡心竭力輔佐建文帝,各地藩王不要回京奔喪,可以說為建文帝的登基營造了十分穩妥的環境。
第二,朱元璋九字策略的再應用。1、緩。
“緩”就是緩削藩。朱元璋的“緩”是緩稱王,不要太急於出頭,先穩固自己的勢力。朱允炆當時該採取的策略就是緩削藩。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他深感來自各地藩王對皇權的威脅,屁股還沒做熱就開始著手削藩,這是十分冒進的舉措。朱允炆在位初期首先將實力較弱的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和岷王朱楩清除。這一下就打掃驚蛇,驚動了燕王朱棣。要知道朱棣在北平經營多年,到處籠絡地方官員,手中有幾十萬的大軍,又佔據地利優勢,本來野心就很大,如果朱允炆登基後能夠安撫好朱棣,隱忍幾年,再找合適的機會出手,成功的機率會大大增大。
2、築。
“築”就是加強對軍隊的控制。朱允炆知道藩王不得不削,那麼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對軍隊的控制,籠絡能征善戰的軍事將領,時刻做好應對朱棣的準備。朱棣駐守北平帶領部隊常年與蒙古人打仗,個個能征善戰,戰鬥力十分強大。反觀朱允炆的部隊,優秀的將領太少,士兵也在和平環境裡大多種田,平時也不訓練,戰鬥力很差。朱允炆如果能提高軍備,加強軍事訓練,提高軍隊戰鬥力,最後的結果也不至於這麼差。
3、積。
“積”就是積累民心。作為一個初登帝位的年輕皇帝,登基之初應該是把重點先放在改善百姓生活,增強經濟實力,為削藩做長期準備。但是朱允炆明顯是過於著急了。
第三、朱允炆長在深宮,不懂軍事,不會知人善任,性格過於優柔寡斷,過於仁慈。作為帝王,他如果像爺爺朱元璋一樣通曉軍事,做事果斷勇武,斷不會失敗。
在征討朱棣的過程中,朱允炆給軍隊將領下令,讓他們不能殺朱棣,只能生俘他的叔叔。這導致明軍束手束腳,錯失許多斬殺朱棣的機會。而且他聽信方孝孺、黃子澄之類只會紙上談兵的人,不重用平安、鐵鉉等能臣干將,然反而重用草包李景隆統領全軍。
總之朱允炆一手好牌打得極差。
-
5 # 話史人
削藩自古以來都是難題,削不好容易挨削。
藩王在封地具有軍權政權財權,相當於獨立王國。藩王權力過大,嚴重影響了政權穩定,威脅皇帝。因此,皇帝會想法設法削藩。
當然,削藩不是那麼容易成功的。奪別人的飯碗,人家肯定跟你急。
漢朝削藩出現“七王之亂”,唐朝末年削藩先成後敗。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這是兩次成功的削藩。可以從中吸取成功的經驗。
削藩關鍵是保留藩王經濟利益。
藩王具有巨大利益,如果採取全面剝奪的方式,這相當於把藩王逼上梁山,不反也得反。
保留藩王經濟利益,會減少部分藩王牴觸,會猶豫觀望。比如,可以實行推恩令,讓藩王內部產生矛盾,削弱力量。
方式要循序漸進,溫水煮青蛙。
一次拿掉藩王的全部利益,這就相當於把藩王逼上絕路,藩王肯定會拼死一搏。可以採取逐步削弱的方法。
先把政權收回,把人事任免權收歸中央。等政權全面掌握在收財政權,藩王沒有了財政權就缺少了對抗中央的經濟基礎。等財政權全面掌握,在收回藩王的軍事指揮權。
這樣,一步一步,藩王的權力逐漸被削弱,每一次,都不是根本利益的喪失,藩王會猶豫,內部會有矛盾。同時,在削弱藩王每一項權力時,要安慰安撫藩王,給經濟補償。
-
6 # 歷史遨遊
導語:不只大明王朝,整個封建王朝,邊疆權臣從來都是被中央猜疑和防範的。所以說削藩不是愚蠢的,只是朱允炆削藩的方法太過愚蠢,愚蠢到朱元璋若地下有知,都會暴跳起來扇他耳光。
以諸侯起兵奪取天下,朱棣可以算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漢初七王之亂,何等不可一世、何等煊赫!最終依舊兵敗身死。
並且,漢初的諸侯王是真正意義上的裂土封疆,自己封地之內財政軍一把抓,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當初吳王劉濞起兵時,壕無人性,直接宣稱:
“敝國雖狹,地方三千里;人雖少,精兵可具五十萬……寡人金錢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吳,諸王日夜用之弗能盡”.。
但明初時,像朱棣這種諸侯王和漢朝的諸侯王相比,可以說是要錢沒錢、要人沒人,手中的權力少的可憐。
以燕王為例,燕王在自己的封地之內,財政軍這三個最為重要的權柄,沒有一個能掌握。即使在燕王的大本營北平,和朝廷相比,燕王依舊是弱勢。
在建文帝剛即位的時候,為了削弱燕王,便“即位之年,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察燕陰事”。布政使掌一省之政,都指揮使掌一省之兵。
所以,朱棣在起事之初基本沒什麼基礎,在張昺、謝貴等準備拿下燕王這種最危急的時刻,燕王也只能“令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等帥壯士八百人入衛”。
這也是為什麼明知道建文帝志在削藩,但依舊在朱元璋死後第一時間去建文帝的大本營奔喪(但是被朱元璋在遺詔中無情制止了);為什麼在太祖駕崩之後,依舊派自己的全部子嗣“世子朱高熾及其弟高熙、高燧入臨”;為什麼一道詔書責備,燕王便“佯狂稱疾,走呼市中,奪酒食,語多妄亂,或臥土壤,彌日不蘇”。
因為朱棣知道自己這點兵馬,別說和朝廷抗衡,只要有詔書,北平布政使和都指揮使都能很快將自己拿下。
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建文帝,以全國之力、百萬之師攻打燕王北平一隅、八百將士,本來應該是獅子搏兔之勢,可誰能想到三年多的時間裡建文帝就落得個百萬之師喪盡,國都被破,自己生死不明的地步?
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向我們呈現了典範式的將一副好牌打爛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建文帝一直沒有搞清楚,自己為何被立為皇太孫,也不明白朱元璋大殺權臣背後的殘忍無奈。
他甚至有些浪漫幼稚而又毫無決斷,因長在深宮不識軍旅,以殺伐之事為兒戲。怎能是朱棣這種以軍旅出身的對手。
建文帝的削藩,敗就敗在了他的優柔寡斷。
削掉了周、齊、湘、代、岷王,正待一鼓作氣拿下威脅最大的燕王時,建文帝看到了燕王給自己的自解書信,惻然良久,感嘆到事情要不就到此為止吧!他開始猶豫了:我即位還沒多長時間,就連著罷黜了諸位王爺,如果今天在削掉燕王的話,我怎麼向天下交代呢?
削藩是一場戰爭,一場人頭滾滾屍橫遍野的戰爭,不是遊戲,在戰爭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殺死敵人是最高的也是唯一的目的,哪裡還能考慮何以自解於天下?
強行削藩當快刀斬亂麻,大兵壓境宣削藩旨意,臣服者削職為民,不服者就地格殺,焉能削藩到一半自己覺得於心不忍又不削了?
此時朝廷和諸王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地步了,就算朝廷此時想罷手,剩下的諸王定然也興兵作亂。
建文帝要做的,要麼先穩住各諸侯王,加強自己的統治權力,尋找機會實行“推恩令”式的削藩;而選擇強制削藩,就要一削到底,殺伐果斷,萬不可中途有絲毫猶豫。
-
7 # 紅燒科學家
朱允炆失敗,最主要的就是皇位還沒坐穩。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作為繼承人最重要的是繼承前任的遺志,和人脈。三年足夠讓他認清滿朝文武,也能讓那些朱元璋留下的下屬來投靠他,削藩這件事最大的機會就是,朱元璋駕崩諸王奔喪的時候。
隨意找個藉口把那些叔叔伯伯留下來,也就行了。
可他優柔寡斷怕揹負不孝之名,就失去最大的機會了,失了先機還有後手那就是時間,作為皇帝他在這位的時間越長威望也就越大,而且他還年輕等他的叔叔伯伯死了兒子繼位的時候隨意找個藉口不是輕鬆的嗎?朱允炆優柔寡斷,做事急功近利失敗是必然
-
8 # 潛行記1
朱允炆削藩失敗的因素有以下幾種情況:
1:猶柔寡斷,他的這性格,即有好的機會,最強的實力,也難成功。
2:皇位沒坐穩,實權沒有掌控,實況沒有分析,在群臣鼓動,實行削藩,怎能成功!
3:在正式與燕王朱棣軍隊開戰時,不以國家君王之勢削藩,而以輩分忌讓削藩,當真正打起來時,朱允炆皇帝,以晚輩身份,忌燕王朱棣,告誡前方將軍不要傷燕王皇叔。讓前方將軍,打仗有所顧忌。
朱允炆若想成功削藩,可採取以上措施。
1:可學歷史上漢武帝的成功削藩之策:推恩令。逐漸分化藩王的勢為,把燕王的領地,冊封藩王所有子女,都是藩王,各自管轄自己的領地,代代如此。化若干小潘王,使之無法與中央相抗拒。
2:削藩之策2,可調離最善戰的燕王,出兵邊疆,然後,進兵藩王之地。
3:調離藩王,最善戰,最實力的將軍,到皇帝身邊任職。
4:借朱元璋祭奠之日,扣壓各藩王。
……
成功,是給準備的人,成功,是給實力的能人。
-
9 # 我們需要真情
如果在朱元璋晚年把漢武帝的推恩令加以改革,或許能夠成功。可惜朱元璋認為元之所亡是因為無蕃王救助,所以他不可能推翻自己的政策。到朱允炆繼位,藩王羽毛已豐,尾大不掉,燕王更是已然聽調不聽宣。這個時候開始削蕃其實已經失去最好的時機。建文帝沒有太祖之術,方孝儒、黃子澄更沒有李善長、劉基之才。空有雄心,難舒壯志。再者不能小看一個人性格對於命運的影響,建文帝的連番失誤歸根結底都是性格使然,所以無論他怎麼做都難以成功。反觀朱棣久經沙場,腹黑無比,又有姚廣孝這個當時天下第一陰謀家輔佐,建文帝難有作為。只可惜方孝儒這個“天下讀書種子”難逃“誅十族”之命運。歷史潮流浩浩蕩蕩,大勢所趨,從來沒有如果。只能嘆古今英雄殊途陌路,演譯著一場場有血有肉,波瀾壯闊又悲喜不同的史詩鉅作。
-
10 # 大理小哥生活日記
朱允炆削藩失敗主要是心慈手軟造成的,都說“擒賊先擒王”,都朱允炆是先削一些實力弱小的藩王,把實力最大的燕王留著不削是最大的錯誤。在戰場用了無能將軍使得燕王實力大增。朱允炆應該先削燕王這棵大樹連根拔起,然後其它的勢力小的潘王一併剷除。不能因為藩王是親人而手軟,要比你的敵人更狠你才能勝利
-
11 # 曉看歷史
歷史背景
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重用三位儒家師傅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三位大儒雖然頗具才華,但是都缺乏實際為政經驗,更多的強調文治,大多紙上談兵,對京城內外的藩王勢力及秉性的估計嚴重不足,貿然調走燕王朱棣的護衛兵,將矛盾激化,最終致使朱棣迅速起兵,發動靖難,建文帝束手無策,只能悲慘逃走。
事實上作為朱元璋指定的正統帝王,朱允炆完全可以放緩節奏,逐漸削藩,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我認為朱允炆透過採取以下幾項相對平緩的措施,完全是可以實現削弱藩王的目的。
在思想上繼續塑造封建皇權的不可侵犯性。朱允炆作為年輕的帝王要想穩固自身的統治,必須從思想方面加強統治,強調朱家皇權的正統性和不可侵犯性,強化謀位篡逆在社會倫理方面的影響,進而使滿朝文武的內心擁戴年輕的朱允炆,支援朱允炆。
事實上在朱棣發動靖難並篡位之後,內心一直有一塊“石頭”放不下,那就是擔心自己永遠揹負“篡位奪權”的罵名,可見如果建文帝在在位期間繼續強化思想宣傳,朱棣篡位的可能性也許會大大降低。
避免直接遠調朱棣親兵,採取緩和的方法削弱朱棣軍事實力。歷史上建文帝在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的昏庸建議下,直接將朱棣的精兵調往塞外戍邊,這使得朱棣頓時失去安全感,同時也會給朱棣造成建文帝將對其“動刀”的心理,因此朱棣與其原地等待被削,不如主動起兵造反,尚有一線生機,以朱棣的性格斷然不會受窩囊氣。
因此,如果當年建文帝放棄這種愚蠢過激的削藩方式,採用更為緩和的方式,例如以“開源節流”為理由,控制各位藩王的軍費開支,使得藩王主動減少募兵規模,或者由中央控制冶鐵業,控制全國冶鐵規模,進而控制藩王的兵器鍛造,間接削弱藩王實力。
加強中央武備力量,培養和發掘軍事人才。手握重兵的建文帝,之所以敗給兵少將寡的朱棣,核心原因在於缺乏能征善戰的將帥人才,建文帝最早派出開國元勳耿炳文抵抗朱棣,雖然未取得勝仗,但是善於打防守戰的耿炳文堅守不出的策略,把朱棣“拖”的束手無策,後來建文帝聽取黃子澄建議,將徒有虛名的李景隆換下耿炳文,致使接連兵敗,最終導致建文帝兵敗逃走。
因此建文帝在削藩之前,應該首先加強中央武備力量,培養和發掘優秀且忠誠的軍事將領,以此來對抗朱棣的勝算會更大。
調朱棣子孫前往京城為官,以此來牽制朱棣。建文帝在削藩之前操之過急,在削藩之前,可調藩王的精幹子弟前往京城為官,一方面將藩王的子弟作為砝碼令其不敢輕舉妄動,另一方面穩定藩王們的情緒,進而謀劃逐漸削藩的措施,令藩王們有所顧忌。
拉攏開國元勳及貴族,震懾藩王建文帝在削藩之前,自己的皇權尚且不夠穩固,因此在建文帝實行削藩舉措之前,應該大規模的給予開國勳貴們實行恩惠政策進行拉攏,以此來震懾各位藩王。
總之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操之過急,沒有預估到雄才大略的朱棣起兵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當時皇權在握的建文帝只要放緩削藩節奏,加強中央集團,就能夠達到削藩目的。
-
12 # 小王愛歷史
結合當時的背景,明太祖分封諸王,為了加強邊防,但是皇孫朱允炆即位後,叔叔們一直是個隱患,地方威脅中央,削藩是必然的。
但朱允炆錯就錯在了削藩的方法以及順序。
1、朱允文登基後就立馬開始削藩,當時根基為穩,太過於急躁。應該等時機成熟再行動。
2、漢武帝時期就有推恩令的削藩辦法,也未曾見得因為削藩產生戰爭,朱允炆應該放照推恩令的做法,軟削藩。
3、削藩的順序上也不得當,齊泰贊成直接削燕王,其他王必然束手就擒,而黃子澄卻認為先從小王削走,事實證明黃子澄此法不妥。如果按照齊泰的方法,因為當時朱棣是毫無準備的,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4、削藩的意圖太明顯,操之過急。剛開始連續削了好幾個藩王,朱棣早有所耳聞,對朱允炆的意圖瞭如指掌,可笑的是,朱允炆還把當時留在南京的燕王三個兒子放了回去,這樣燕王更無後顧之憂了,如果後面議和人質還早,朱允炆說不定還能拖一點時間等待援軍。
5、軍事力量薄弱,相比於燕王的能征善戰,為大明開疆拓土鎮守一方,朱允炆著實差勁。況且當時開國武將差不多都被朱元璋除掉了,第一次派了個長興侯被打敗了,第二次派了李景隆,事實證明這個人根本不懂軍事,最後還是他開城門投降,可見當時的朱允炆軍事力量薄弱,重文輕武,當然這也是明朝的一個特徵。
6、朱允炆太過於迂腐,當時盛庸本就包圍了朱棣,插翅難逃,利用火器便可將其殺死,但朱允炆害怕背上殺叔叔的鍋,硬生生的放走了他,被禮法束縛。
-
13 # 棲鴻看紅樓
削藩,本來就是非此即彼、命懸一線的事情,誰也沒有絕對的把握。或者說,皇帝成功削藩,或者藩王造反成功,根本就是碰運氣。
漢朝的漢景帝削藩,也經歷了“七王之亂”,甚至被迫殺死功臣晁錯,對叛軍做了很大的退讓。結果是叛軍窮追不捨,景帝被迫反戈一擊,僥倖取得勝利。
明朝的削藩,情況也差不多:皇帝下令削藩,藩王叛亂,雙方軍事對峙。只是由於朱棣在軍事上取勝,才使整個“削藩”失敗。
所以說,削藩,根本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非此即彼,沒有中間路線可走。朱允炆如何才能成功?你實力強,打敗了各位藩王,就能成功。
沒有別的辦法。
-
14 # 飛眼視角
朱允炆如何才能成功削藩?如果能抓住兩次時機,朱允炆削藩極易。其實縱觀歷史,漢之七王之亂,晉之八王之亂都是因為藩國太強引起的,因此若要削藩就很難避免流血和戰爭。然而就是流血戰爭這一點卻是朱允炆以仁愛為理念的皇帝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此如果朱允炆能夠冷血無情,那有兩次機會可以利用!
一、登基之初,果斷召藩王進京從而囚禁控制。
朱元璋死,朱允炆登基,作為各地藩王的朱元璋即便不願慶賀侄子朱允炆登基那至少也必須進京弔唁自己老父親。因此朱允炆完全可以藉此機會控制藩王!畢竟強勢的朱元璋死前已為孫子朱允炆安排妥當,整個帝國的最高權力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因此命令終於他的軍隊控制藩王並非一件難事!因此登基之初是朱允炆最佳且也就是流血最少的機會,如能果斷抓住就不會有後面的靖難之役!
二、靖難之役初期,朱棣未控制寧王之前的戰略機遇期
朱棣真正能夠與朱允炆為代表的明朝正統對抗,真正的轉折點就是朱棣控制其弟寧王並獲得朵顏三衛。其實對於朱棣透過控制其他藩王從而獲得其他藩王部隊的企圖,朱允炆亦是有防範的,即招藩王進京。但其沒有仔細考慮過,此刻削藩之舉已經進行多年,並不是所有藩王都會忠於朱元璋遺民聽從朱允炆召喚,畢竟有人還是不願“自投羅網”被削藩,這其中就有寧王。因此靖難之役一起,朱允炆必須果斷行動直搗北京城,以雷霆之勢一舉擊潰燕王朱棣,如此才有可能壓制藩王的反叛傾向達成削藩目標!
總結
朱允炆實際有兩個時間點能夠一舉完成削藩,可惜均因為其的仁愛而浪費。登基之初沒有果斷行動導致藩王能夠回到封地成為不穩定因素;靖難之役初期沒有雷霆進攻反而以勿傷叔叔的命令裹住將領手足。所以過於仁慈是朱允炆最大的問題,如改掉必能成功削藩!
-
15 # 詭狐w
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為了收回諸侯或地方割據勢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權力而實施的政策。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引發了"靖難之變",被燕王朱棣擊敗,最終丟掉了皇位。究其失敗的原因:削藩的時機、方式、執行者都存在較大的問題。
朱允炆是如何削藩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於大臣並不是十分信任,因此他選擇了分封諸子為藩王。其中寧王朱權、燕王朱棣駐守北方,勢力強大。等到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藩王割據之勢成為他的心頭病。
為應對這種局面,建文帝依賴齊泰、黃子澄等人開始削藩之路。削藩的第一個目標是周王。建文帝密令以北上備邊的名義兵臨開封,趁周王毫無準備之際突然將其抓捕,送至京師。建文帝將周王謫遣到“煙瘴之地”的雲南蒙化,後又把他召回京師禁錮起來。
為什麼首先選擇周王呢?藩王中以燕王朱棣實力最強、野心最大,建文帝一直以燕王朱棣為最大的對手,這次削藩的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二人皆為妃所生,關係最為密切,因此建文帝先廢周王,有去燕王手足的用意。隨後,建文帝又先後廢湘王、齊王、代王、岷王等四王,目標直指燕王朱棣,這引起了親王們的岌岌自危。後來以防邊為名,把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發動了靖難之變。
削藩的問題改進措施探究朱允炆削藩失敗的原因,首先是削藩的時機不對,操之過急。朱允炆開始削藩是建文元年,也就是說繼位的第一年就開始削藩。而且一口氣廢除了4、5位藩王,此時朱元璋剛剛病逝,建文帝對外沒有建立任何功業,對內剛剛繼位威信不足。而看看當時主要藩王,燕王朱棣連續北擊蒙古大勝,可以說是當時的第一名將(開國的死得差不多了),軍中威望一時兩無。寧王朱權節制北方,擁兵數萬。此時開始削藩操之過急了,不是一個好的時機。考慮年齡的因素,朱允炆完全可以等一等,等到自己威望日重,叔叔們逐漸老去再行削藩之策。
其次是削藩的方式也十分不當、太過於激進。削藩說到底是一種加上中央集權的方式,把藩王碗裡的肉拿到皇帝碗裡,藩王的抵制情緒是十分嚴重的。而朱允炆的方式不是搶肉,而是搶了肉還要弄死人。藩王不僅僅封地沒了,而且還要被監禁起來,剩下的藩王一看,本來不想造反也得反了!再看看朱棣成功之後的削藩,方式溫和了許多。一方面把一部分藩王遷到位置不重要的地方繼續稱王,另一方面保證一生富貴。藩王們相對沒有那麼牴觸。
最後是執行人上,建文帝選擇的兩個人齊泰和黃子澄都是文人出生,都是因為建文帝繼位才突然居於高位。在朝廷中沒有威信,導致削藩政策執行的時候爭論不斷。而且支援削藩內部也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應該先從弱小的藩王開始,便於執行;另一派認為會使強大的藩王警惕,應該從燕王、寧王開始。再加上建文帝也是年幼,在執行過程中患得患失,紕漏百出。因此,如果再有機會,在執行者上一定要萬分慎重。
綜合來看,如果朱允炆能夠多一點耐心,等到藩王日益老去,自己威望日重之時,選擇適合的執行人,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循序漸進,有削藩成功的可能。
-
16 # 孤山老叟
重組自己的參謀部就行了。
只有把齊泰、黃子澄、方孝孺換掉才有可能消藩成功,否則再好的辦法也完蛋。
換上鐵鉉和盛庸,
-
17 # 宋安之
明朝官員高巍,在建文帝朱允炆時期,提出過明朝版的推恩令:“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
大概意思就是徒遷藩王子弟,讓他們南北對調,時間久了,這些藩王自然就被削弱了。
這種溫和削藩法其實就不錯。
如果真做到的話,燕王朱棣即使造反,首先打不著“清君側”旗號,因為人家建文帝沒有霸道削藩,更沒有逼死湘王朱柏,不存在有錯誤,更不存在身邊有奸臣蠱惑、脅迫他。
這樣一來,諸王不會隱隱倒向他。他更是師出無名。
其次建文帝應重用有能力的武將,諸如徐達長子徐祖輝、明太祖朱元璋曾經義子大將平安、老將耿炳文等等都可以。
建文帝重用有能力的武將,壓制燕王朱棣不是什麼問題。
因為當年靖難之役可是打了四年,燕王朱棣固然能力很強。但關鍵原因是建文帝這邊是決策層昏庸無能,前線大將諸如李景隆更是無能,所以才可以使燕王朱棣勝利。
他們擁有的地盤、兵馬、資源其實都是碾壓燕王朱棣的。
如果換有能力的武將肯定能避免這個問題。
還有就是建文帝朱允炆這樣重用武將還可以搞平衡,可以使武將集團認為建文帝不會重文輕武,也代表了他們的利益,那麼自然沒多少將士投靠燕王朱棣。
要知道朱棣剛開始起兵時候兵力很少,為何投靠他的人很多呢,就是因為建文帝只是重用文臣,很多將士認為燕王朱棣才可以代表他們的利益,自然是支援燕王朱棣了。
所以建文帝朱允炆只要採取溫和削藩的“推恩令”,再重用有能力武將,搞好文武平衡的話,肯定是可以成功的。
-
18 # 邪門正道
朱允炆如何做才能成功削藩?
(本人筆法比較輕鬆,勿見怪)
先不說我的觀點(反常吧),因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綜合分析才能明白,所以最後再給大家揭開問題的謎底。
對於朱允炆削藩這個歷史性事件,人們通過後來事情的發展都知道,這,是一個“錯誤”的抉擇—不僅沒成功削藩,還把自己給搞得不知所蹤。
其實,削藩是必然的,只是朱允炆是個毛頭小子,有些事情他還不太懂。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No.1 其實你很脆弱
對於朱允炆削藩失敗,朱元璋也得背鍋(朱元璋:躺著也中槍……)。
怎麼說呢?不知在座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朱允炆手裡有數一數二的猛將嗎?有好的謀士嗎?
答案是沒有。
為什麼?
這樣,就要追溯到朱元璋了。
何謂也?
朱元璋這個人,不知是不是跟郭子興(朱元璋原來的上級)學壞了,有點小心眼,疑心很重。開國以後大殺功臣。我們看一看朱元璋建國以後那些幫他打天下的人的結局—
縱觀全場,放眼一望(不包括常遇春等戰死在建國之路上的人),好像除了湯和(朱元璋發小)提前交了兵權,在朱元璋駕崩之前三年自然病終,還輪不上他朱允炆用;剩下的,大多都是被朱元璋陰了,或是去世得早。所以,朱允炆時期還活著的,能湊合著用的,只有耿炳文。
你們想一下,你耿炳文功勞又不是很大,憑什麼活著?
朱元璋就是看上了這一點。耿炳文是一個防守型武將,對老朱的大明公司造不成太大威脅,所以,他才僥倖成了倖存者……
更何況,朱允炆讓他打仗的時候,他多大了?能行嗎?
所以,朱允炆手裡幾個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鐵鉉之類(朱棣本身也不錯)。加上李文忠(開國功臣)之子李景隆一頓瞎搞(虎父有犬子),朱允炆更成了啥了。
反觀文臣,全都是些書呆子,什麼方孝孺、黃子澄、齊泰(能和朱棣的姚廣孝比嗎)……
可見,當時朱允炆還羽翼未豐。
No.2 你小子有那能力懟藩王嗎
這個鍋,老朱還得背(但真不怪朱元璋)……
為什麼?我們先不論朱允炆,就先論論朱允炆要削的藩王。
當時蒙古(北元)的一群人在北方極其不安分,一天手舞足蹈的,弄得朱元璋好生煩惱。
怎麼辦?朱元璋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讓自己的親兒子戍邊。
朱元璋是不是當農民時的思想影響太深,以為兒子就一定靠得住。
當時蒙古人太過猖狂,所以藩王的兵力雄厚,再加上戍邊藩王還是朱元璋親自挑選的,估計只要兩個戍邊藩王(厲害點的)一聯合,有個好的總指揮,達成協議,能把京城打個稀巴爛。
看來,從小經歷一下宮廷鬥爭對人影響還是挺大的……
其中,我們必須提一提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
這兩個人一個守北京,另一個守大寧……
不說了,反正都是戍邊的。
當時流傳著“燕王善戰,寧王善謀”之說,燕王的實力不必說,寧王實力也就現易而見了。
雖然寧王沒有答應燕王造反(有風險),但還是不反對燕王的(畢竟自己也要被削),但燕王買通了當時明朝的數一數二的部隊(朱權的)—朵顏三衛,並答應事成之後平分天下(朱權還是沒有完全同意),加之朱棣兵多(朱元璋賞識),所以,造反勢力的實力也就現易而見了(也就是綁架朱權)。
更可笑的事,朱元璋臨走前還不忘告訴朱允炆:我給你留了幾個好叔叔戍邊……
不知,天上的朱元璋會作何感想……
你小子想削藩王?你小子還沒睡醒吧!
值得一提的是,事成(造反)之後,朱棣非但沒有平分天下,把寧王分到南昌,還對寧王加以迫害,最終,寧王鬱郁而亡。
No.3 朱允炆到底該怎麼做
其實,朱允炆也不是不可能成功,只是沒有瞅對時間。
其具體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1、 招兵買馬,加強軍事訓練;
2、培養武將,提高戰鬥力和軍事素養;
3、招募能臣,以便於出謀劃策,提出更好計劃;
4、安撫民心,讓人民基都傾向於自己;
5、等待時機,等諸王老了,實力變弱趁機出擊,一舉獲勝……
以上,我們發現,朱允炆只是忽略了“時間”,時間可以戰勝一切,也可以腐朽一切!
我想,做到以上這幾點,削藩就穩如老狗了。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就噴!)
-
19 # 豹眼看歷史
諸侯王就地做大,嚴重威脅中央政權的穩固,對於任何中央朝廷來說,削藩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但這個事很棘手,是很難辦的事,操之過急很容易適得其反,朱允炆削藩就是一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時年二十一歲的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即位僅僅幾個月,建文帝就開始考慮削藩以增強自己的權力。
據《明史·高巍列傳》記載:當時的主政者都在議論削奪藩王,唯獨高巍和御史大夫韓鬱先後請求對藩王施加恩德。高巍說:
"高皇帝分封諸王,此之古制。既皆過當,諸王又率多驕逸不法,違犯朝制。不削,朝廷綱紀不立;削之,則傷親親之恩。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就是說,分封諸王是自古以來的制度,不削藩朝廷綱紀就難以確立,削藩就傷了親情。賈誼說:“要想天下久安,不如廣泛建立諸侯而削弱他們的實力”。現在削藩不能採取晁錯削地奪權的謀略,而是應當效仿主父偃的推恩政策。在北面的藩王,子弟分封到南方;在南面的藩王,子弟分封在北方。如此以來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
在豹眼看來,這是很高明、正確的策略,但沒有被建文帝採納。
建文帝太年輕,毫無治國理政的經驗,書生氣十足而且溫文爾雅。他所重用的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等人,雖是大儒卻也是書呆子,既缺乏從政經驗,又沒有執政能力,只會紙上談兵。
但這幫子人在削藩這事上卻毫不心慈手軟,利用或有或無的罪名對那些勢力較小、較弱的藩王,採取激烈的行動,專找軟柿子下手,很快就得到了一些成效。
據史料記載:
周王朱橚(1361—1425年)是第一個倒臺的,接著另外四個王子也垮了下來: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齊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00年)。在一年之內,五個舉足輕重的藩王就被廢掉,燕王朱棣就成為下一個目標。
朝廷承認朱棣是個狠角色,是最棘手的藩王,在行動上非常小心謹慎。這恰恰給燕王留出了集結部隊和準備的時間。
朱棣以靖難之名,與建文帝展開了對戰,最終攻破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燕王取而代之。
從朱棣的首席謀士道衍和尚(後名姚廣孝)給他的謀劃來看,即便朱允炆不削藩,朱棣也最終會造反。
但如果朱允炆策略得當,還是具有勝算的。
當初,朱允炆準備對朱棣動手的時候,朱棣還無意立即行事,因為他的三個兒子正在南京作為人質。
在1398年和1399年,燕王朱棣搞了許多鬼把戲,又是裝病,又是裝瘋,請求遣返他的兒子們。直到1399年六月,朱允炆才准許朱棣的兒子們回到燕王身邊,到這時燕王才決心用軍事行動抗命朝廷。
歷史學家把朱允炆這一決定,稱之為愚不可及。
從朱棣投鼠忌器、遲遲沒有動手來看,如果朱允炆採納高巍、韓鬱的建議,實行推恩令,既堵住了朱棣的嘴,又給朱棣造反增加了很多顧慮。如果朱棣要捨棄自己的兒子們,執意造反,那就另當別論。
如果朱允炆採取推恩令,將勢力最大的藩王以此削弱,對於勢力較小的藩王,尋找不法罪行削藩,雙管齊下,或許就能夠削藩成功。
本來朱允炆的叔叔們還在,他這個皇位來得就不那麼理直氣壯。雖說有朱元璋的遺詔,但有兒子卻把皇位傳給孫子,這似乎不太合套路。這時候,朱允炆卻不是施以恩德而急於削藩,更加顯得寡情少義。
反之,朱允炆施行推恩令,既符合道義,也顧念親情,應該能夠收買人心。而且使朱棣沒有起碼的藉口,以靖難之名興師動眾。如此一來,隨著政權的穩固,或許還有機會除掉朱棣。
但這僅僅是一種可能,朱允炆遠不是朱棣的對手,朱棣有足夠的花招對付他。
在豹眼看來,朱允炆削藩的策略是錯誤的,但採納高巍的建議未必一定成功,起碼存在希望。
這純粹是事後諸葛,說了跟沒說一樣,但起碼是說了,即便採納高巍建議一定成功,對於朱允炆來說,也一樣毫無意義啦。
-
20 # 洛一揚
藩王勢大,必定成為皇帝的心腹之患,削藩勢在必行。但削藩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西漢有"七國之亂",西晉有"八王之亂"。
朱允炆削藩失敗的原因1、操之過急,毫無計劃
所謂欲速則不達,朱允炆登基一個多月,屁股還沒坐熱呢就開始大張旗鼓地削藩了。
(影視作品中的朱允炆)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燕王朱棣同母兄弟周王朱橚,不敢動實力最強的燕王就動他兄弟,就是柿子撿軟的捏。
建文元年四月,一個月內削齊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皆廢為庶人。這兄弟三人自焚的自焚,軟禁的軟禁。
快速削藩激化了藩王們和皇帝的矛盾。
2、優柔寡斷,毫無主見
削藩開始時,燕王朱棣的三個兒子都在京城,朱允炆聽了黃子澄的話,把三個送上門的人質給放了,用以麻痺朱棣。其實這時已經削了四個藩王了。
(影視作品中的朱棣)
朱棣起兵後,朱允炆命令所有將士們,絕對不能傷了朱棣,以免他揹負骨肉相殘的罪名。
真不明白是朱允炆太天真,還是朱棣太傻。
3、重文輕武,用人不善
朱元璋大殺功臣,那些跟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小夥伴幾乎都被他找藉口殺了,這直接導致了朱允炆無人可用。
朱允炆的三個老師是黃子澄、齊泰、方孝儒,這三位讀書做學問很有一套,治國理政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被誅十族的方孝儒)
黃子澄給朱允炆推薦了一個只知紙上談兵的紈絝子弟李景隆做大將軍,結果幾十萬大軍被燕王朱棣打的落花流水。
還是這個李景隆在燕王兵臨南京城下時,大開城門,迎燕軍入城。
朱允炆這是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吧。
如何做才能成功削藩沒有十足的把握,沒有足夠的力量,沒有過硬的手腕,貿然削藩,往往會自取其辱。
(影視作品中的朱允炆)
1、穩定勢力,做好準備
朱允炆新君即位,應當先整治朝廷,將權利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提拔親信,培植勢力。做好應對藩王造反的準備,然後把握好時機,或循序漸進緩緩圖之,或直指目標一招制敵。
(影視作品中的朱棣)
2、培養軍事人才
朱棣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在身邊聚集了一批忠臣良將。而朱允炆從小受儒家思想教育,身邊圍繞的是滿嘴仁義道德,根本不懂軍事的儒生。
真正到保家衛國、戰場殺敵的時候還得靠軍人。所以,朱允炆當務之急是要先培養能領兵打仗的軍事將領。
3、目標直指實力最強的藩王
朱允炆登基第一年,削周王、代王、湘王、齊王、岷王,這兄弟五人,沒一個能威脅朱允炆的地位。削了五王不僅達不到削藩的根本目的,反而使藩王們人人自危,逼的他們聯手以對抗朝廷。
(影視作品中的朱允炆和朱棣)
擒賊先擒王,拿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開刀。一是殺雞駭猴,震懾其他藩王;二是使他們的數萬兵馬群龍無首,再也翻不起水花。
回覆列表
朱允炆如果想成功削藩,應該採用齊泰的策略,擒賊先擒王,直接拿燕王下手。
在真實的歷史上,朱棣一開始根本沒有做好起兵的準備,不得不裝病贏取時間。如果朱允炆能按照齊泰設計的那樣,藉口護邊把燕王的部隊調走,然後中央大軍直撲燕京,用中央打地方,燕王必敗。
即使用了黃子澄的策略,先拿軟柿子開刀了,那麼面對燕王的時候就不要手軟,該下黑手下黑手。
歷史上朱允炆之所以失敗,一是因為失了先機,對其他藩王下手,等於明著告訴朱棣,下一個該輪到你了;二是被儒臣洗腦了,已經不要臉了還想要牌坊,這才敗的莫名其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