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玉見王醜兒
-
2 # 淺笑等風來
我認為在與人交往中,不要逢人就訴說你的困難和遭遇。
剛開始的時候,身邊的人也許會認真地聽你講,你的困難和遭遇的故事。
有可能,還會陪你一起落幾滴傷心的淚,慢慢的,願意聽的人會越來越少,而且當他們聽完之後,也只是默默的看看你,沒過多的言語表達,你以為你感動了他們,其實你,感動得只是你自己而已。
現在的社會太現實,逢人就訴說你的困難和遭遇,其實真正幫助你的人也不多,多數只是在看你笑話罷了!
在這個社會里,其實每個人都過的很不容易,所以,千萬不要像個落難者,逢人就訴說你的困難和遭遇,這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反而會讓自己陷入難堪的境地。
與其逢人訴說不幸,不如奮力走出不幸。苦難只是暫時的,挺過去,你就贏了。
-
3 # 北國雪情感與社會
“社交中,不要逢人就說你的困難和遭遇”,我完全贊同這個觀點。
逢人就說你的困難和遭遇,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假如你的傾訴物件是熱心的親人、朋友等,他們會同情你,也許會給你出個主意或者幫你一把,但根本的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最終還得靠你自己。
2.假如你傾訴的物件是一般的熟人或朋友,第一次聽你訴說可能也會同情你,但幫你的可能性很小,能替你保守秘密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是第二次、第N次聽你訴說,人家看見你就心煩,看見你就避而遠之,甚至把你當做笑料或者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3.假如你的訴說物件與你有矛盾或者隔閡,那麼這些人很可能會大做文章,把你的困難和遭遇有意放大,然後四處傳播。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你就是現代版的祥林嫂。即使這些人沒有惡意,對你也沒有絲毫的益處。
逢人就說你的困難和遭遇,傳遞給別人的是一種負能量,給關心你的人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給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創造了更多機會。當然,必要的傾訴是可以的,它能讓人得到一些心理安慰,釋放一些心理壓力,但絕不能見人就傾訴,那樣只會讓你和別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
4 # 迷糊的阿泰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就從我作為一個學生的角度來告訴你我經歷過啥。在我看來,逢人告訴自己的脆弱,其實就是對自己的認可太低了,故事也像極了祥林嫂的故事。我其實過去也有過這樣的情況。在我還是名初中生的時候我也經常跟身邊的好朋友講述自己的悲慘。例如:被老師批評、被家長批評、作業不會做等等在。在我不斷的表述自己的觀點時,朋友最終遠離了我,他們覺得很煩,到後面我去詢問為什麼,他們告訴了我因果。與此同時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掉這一習慣,我們的關係迴歸從前。因此對我來說,一般的交往方式應該是謙卑謹慎,這樣才可以達到最佳的自我。希望採納謝謝![呲牙]
-
5 # 標峰理論評
很簡單,說一次別人會關心會幫助
說多了就是同情你,而這種同情會覆蓋掉你本來‘這個人的所有標誌’
同情會取代你這個人
當你說的很多以後 別人看到你就覺得‘你很可憐’
而不說或者少說自己的遭遇,別人並不知道,一旦知道後,你已經解決問題了,你給人的標誌就是堅強,而不是可憐,這個是人格魅力。
過於痛苦的遭遇確實可以給人以學習,不過逢人便說和激勵講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博取同情,後者是鼓勵別人,而且要在你已經解決問題後,再說,才有鼓勵的作用,而不是你正痛苦著,你自己都沒有站起來,怎麼讓大家學習。
如果你此刻是已經站起來了,逢人便說便成了一種‘堅強的誇耀’也會被人揹後恥笑,所以不管是幸福還是痛苦,自己知道就好,自己忍受解決就好,不要做作,不要逢人便說,低調才能贏得尊重,才是真正的堅強。
-
6 # 紫辰喲
我認為這是非常正確的認識。
沒有那麼多的感同身受,更多是感到你可笑或者可憐。縱然是有安慰你的,有幾人能懂你當時的處境,有幾人能明白你的所思所想?更多的可能是敷衍呀!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我們要明白啊,不是所有的事,都是可以分享的。有時不妨自己在深夜裡,慢慢咀嚼著,靜靜思索著,任月光灑落床頭…
-
7 # 素色錦
贊成,個體是有差異的,不是親身親歷,一般人很難同當事人感同身受。
對於關係一般的人來說,你的難處根本無關緊要,甚至可能成為別人的談資;對於真正關心你的人,你的困難也可能給他們帶去困擾。
所以,遭遇困難時,應該判斷自己是否有能力解決,而不是抱怨和逃避。自己有能力解決的,就靠自己,一遇困難就抱怨是玻璃心;需要尋求幫助時,只有對真正關心你的人訴說才會得到幫助,流於形式、不走心的口頭安慰,根本無濟於事。
有逢人就說你的困難和遭遇的功夫,不如好好想想解決辦法,既不浪費自己的時間,也不浪費別人的時間。
-
8 # 薛文然
沒人有時間聽你的抱怨和訴苦,想進步的人都喜歡跟比自己優秀充滿正能量的人在一起。如果自己充滿負能量,你的磁場也只能引來負能量的人,對自己有啥好處呢?何不積極樂觀點,有困難想辦法,問題解決問題。
-
9 # 阿哲席
很簡單,說一次別人會關心會幫助
說多了就是同情你,而這種同情會覆蓋掉你本來‘這個人的所有標誌’
同情會取代你這個人
當你說的很多以後 別人看到你就覺得‘你很可憐’
而不說或者少說自己的遭遇,別人並不知道,一旦知道後,你已經解決問題了,你給人的標誌就是堅強,而不是可憐,這個是人格魅力。
過於痛苦的遭遇確實可以給人以學習,不過逢人便說和激勵講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博取同情,後者是鼓勵別人,而且要在你已經解決問題後,再說,才有鼓勵的作用,而不是你正痛苦著,你自己都沒有站起來,怎麼讓大家學習。
如果你此刻是已經站起來了,逢人便說便成了一種‘堅強的誇耀’也會被人揹後恥笑,所以不管是幸福還是痛苦,自己知道就好,自己忍受解決就好,不要做作,不要逢人便說,低調才能贏得尊重,才是真正的堅強。
-
10 # 前程嫿禕
社交中,如果逢人就說你的困難和遭遇,給人的感覺就是你在博取他人的同情和幫助。
即使你有意想得到別人的幫助,也不要這樣做,因為不僅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幫助,也許會適得其反遭人膈應。
一個人無論在多麼艱難的困境中,在社交場合都不要和別人訴苦,因為這樣會顯出你的卑微和無能,有時不僅得不到同情幫助,還會遭人恥笑,丟失尊嚴。再說,你的困難就像是你的一道傷疤,沒必要把它拿出來給他人參觀,讓別人對它品頭論足,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直截了當的告訴他人你需要他的幫助,也許效果會好過你的訴苦。
-
11 # 林林農鄉
“社交中,不要逢人就說你的困難和遭遇”你怎麼看?我完全贊同這個觀點。
你的困難和遭遇別人很難真正理解
人在受到困難和遭遇不幸時,需要發洩心裡苦惱,總想得到別人的安慰,為自已的心靈療傷。
然而事與願違,當一個人去訴苦的時候,去抱怨時候,很難得到別人的同情和安慰,得到的可能是冷漠,也有可能是別人的嘲笑。因你的困難和不幸,別人無法感同身受,在別人眼可能不值一提,毫無波瀾。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會一樣,更不會相同。當你向別人訴說自已的困難和苦處時,別人沒有經歷過,無法真正理解你的苦,體會不了你的感情,在你身上多痛苦的事,在別人眼裡那都不是個事兒。
困難還需自已扛人生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給我們帶不同程式的痛苦,總有些苦,需要自己扛,自已的路需要一個人走,把那些苦難一個個踩在腳下的人,最終只能是你自己。你若想脫離苦海,唯有自渡!
在我們成長的路上要學會沉默,不要逢人就訴苦,有些事情要學會自己扛,學會埋在自己的心裡,就算你心裡再苦,你都要學會自我消化,自我治癒。
不要逢人就訴說自已的痛苦,少點訴苦,多點行動,能真正讓你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的,絕對不是你一次又一次地跟別人訴說,而是你真的下定決心,去做點什麼。更需要的是接受和改變,而不是理解和同情。
人生本苦,生活本累,我們不要再說苦喊累了,說的越多,只會越苦,活的越累,與其如此,還不如保持沉默。
-
12 # 暮已乘舟
不說。總有許多如祥林嫂一般的人,遭受到不幸就恨不得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最終讓人避而不及。生活實苦,可讓我們成長的,也正是那些深夜痛哭的時刻。每一個人的人生,註定單槍匹馬。當你訴苦、抱怨得多了,就難免會陷入一種自憐自哀的境地,最終麻痺了自身,更毀了人生。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說:人心中怎麼想、怎麼相信就會怎樣成就。
反之,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產生。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做不好一件事,其實我們只不過是在自我設限罷了。抱怨多了,可能真的會成“怨婦”;廢話多了,可能就真成了“廢物”。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抱怨,練就一顆靜心,淡看花開花落。常言道:“禍從口出”。你的人生有十分,與外人道不過十之一二,那你就留住了那剩下八九分的福氣。
-
13 # 趙氏小小
祥林嫂悲哀的不只是遭遇,更是性格。一把爛牌換個思路也許能絕地反擊,相反若是一手好牌,不好好梳理,同樣會輸的一敗塗地。我想陽光普照,奈何你大雨紛飛,我想微風和煦,你卻電閃雷鳴。於我可好?嚇跑了我,孤獨了你。只有在黑暗中摸索,用最敏銳的瞳孔,聚焦最初的光芒,再次和風細雨,你我攜手可好?那些藏在心底最深處的苦,就讓它安放好去處便是。待到功成名就,苦難終會得到平反,亦被刻在華麗的勳章之上。不抱怨,不氣餒,是我們最該擁有的氣質和作風。莫欺少年窮,不負糟糠恩。不是很合適,希望這個意思有親懂。
-
14 # 林下風者
正所謂”雪中送炭者少,錦上添花者多“。
一個人喜歡逢人就說自己的困難和遭遇的人,不就是魯迅筆下,當代的”祥林嫂“。魯迅筆下的祥林嫂身世悽苦,她常常和別人說自己不幸的遭遇。一開始,旁邊的太太小姐們完全是同情,可憐她。後來大家聽多了,覺得祥林嫂太煩了,太愛抱怨了,祥林嫂也從一個樂觀開朗的人,變成了人人躲避,嗤之以鼻的怨婦。
所以,在社交中,一個喜歡逢人就說自己困難和遭遇的人,一開始可能會博得全場同情,成為大家一時的關注照顧物件。但長久了以後,正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別人只會覺得你為什麼不能去做一些改變呢?大家都喜歡靠近正能量的人,一個充滿負能量的人,很難融入社交圈子裡。這樣既可憐,又顯得自己的能力不過如此,自己的勇氣不過如此。
所以,抱怨和訴說,並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本。與其花時間與別人說自己困難與遭遇,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因此,在社交中,不要逢人就說自己的遭遇和困難,這樣才能結交到關心你的人。
-
15 # 可愛的寶寶519
人與人 不同 我這個人 就沒關係 假如誰對我說 我還會開導你 沒有就沒有吧 不能有假裝沒有 叫窮還到處借錢 明明別人瞭解你的 情況 往往 愛說話的人 說了就沒事了 發洩出來 比性格內向 有事兒不說 憋著好 想不開 為一件事兒 想不開 懷恨在心 好像不好 你不知道她什麼時候 爆發[玫瑰]
-
16 # 雪悅達文
人在順境中要低調,人在逆境中更要低調。人的一生會見數不清記不住的人和事,也會經歷過起起伏伏曲線版的人生!在整個人生當中我們接觸所有的人和事對自己本身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作用!所以社交的方式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個人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要學會低調順境時要低調
人在好的時候要學會低調言行。張揚的做事風格和趾高氣揚的說話方式容易拉仇恨,也會更容易引起小人的報復心裡,也會引起競爭對手的激烈反擊!人都有嫉妒心裡,過度的張揚和表達方式會在不知不覺中樹立很多敵人!會讓你身邊的很多朋友或者同事遠離你,當你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你跟可能會會孤立無援,所以千萬別讓自己把自己困在了小黑屋!
2.逆境是更要低調
人在逆境時候不管你在任何場合千萬少說話,要儘量低調哪怕最後不問不答!如果你遇人就說你的困難和遭遇,你知道人家是怎麼想的嗎?別人會想你這是要找我幫忙還是借錢?從你開始說你的遭遇你不知不覺帶來的滿滿的負能量或許讓傾聽你的人已經感覺到厭惡!你說些和他們有什麼關係,接下來沒有人願意和你溝通!最終結果就是所有人都會遠離你,為什麼?因為你能帶給他們的是負能量,是抱怨!!如果是你你願意和這樣的人有過多的接觸嗎?
在逆境中的你不應該逢人就說你的不好你的遭遇你的困難,要學會不言不語,要努力的去學習提高自己,要武裝充實自己儘快讓自己重新站起來,這是你最應該做的!
當你不行的時候你說什麼都是錯的
當你很行的時候你說什麼都是對的
-
17 # 使用者582351328950
這個問題是很真實的。一是你說了也沒任何作用,可能還成了笑料。二是經濟社會,有一個偏向,粗話,狠人窮!巴不得你窮。現在流行,你富了,羨慕嫉妒恨,你窮了,到處惹笑話。要跟上社會,適應變化。別成了別人的笑談了。
-
18 # 逅笙先森
有這樣一句話:“道理,很多時候是一無用處的,真正的強者都是行動派他們去行動了、實踐了,總結出很多道理,這些道理是他們自己的,你聽了卻誤以為是大家的。”
你看到很多大佬在成功之後都會跟別人聊起自己的辛酸經歷,大家很感動,你也很感動。然後你跑去跟別人說,你自己也很辛苦,你自己也很難。別人說:哦,然後呢?
你傻眼了,你不知道為什麼他會是這樣的反應,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家之所以會被那些成功人士的失敗經歷所打動,是因為他們成功了。他們的失敗經歷是慰籍別人的良藥,而他們的成功更是別人前進的動力。
但是你不一樣。作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卒,你的失敗無關痛癢,更不關別人的事。你大肆宣傳自己的困難和遭遇,是想得到別人的同情嗎?
請記住,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只有你真正取得了成功,你流過的淚水,所受過的傷,才真的有意義。否則,你所說出的艱難,在別人耳中不過是一個又一個茶餘的笑料。
-
19 # 哲學的小和尚
贊同這個觀念。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人是不難的,沒有人是沒有經歷過傷痛的。也許你認為的困難,別人早就經歷過無數次了,所以不要逢人就說你的困難,不要成為別人眼中的那個弱者。
我們的故事可能真的沒有那麼多人想聽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家裡還有貸款。每一天都在為了生活拼命奮鬥,自己日子都這麼難了,誰有心情去聽我們的困難了跟遭遇了?
有句大俗話,說襪子破沒破就自己知道。確實如此,人很難真的去切身體會到另外一個人的痛苦,所以我們自以為痛不欲生的事情,在別人眼裡也許只是祥林嫂的絮絮叨叨。
沒有人願意跟弱者做朋友成年人的社交多半會考慮自己的切身利益。一個逢人就說自己困難的人,往往讓人心生同情,但是也只是限於同情。因為在你心裡你就把他當做了一個弱者,他是需要你照顧的物件,不會平等的看待他,更不會把他當做你的朋友。簡單的說個例子,您遇到一個人上來就跟您說他的困難,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不會想找我借錢吧。有了這樣的第一印象怎麼可能作為朋友深交了?
心底的話要留給心底的那個人不要逢人就說自己的困難遭遇也是對自己的保護。對不熟悉的人講了我們的事情,他會把這個當做一個故事講給他的朋友,也許他的朋友就會把我們的故事當做笑話講給其他人聽。生活已經很難了,我們為什麼還要把自己活著別人眼裡的笑話了?那些困難跟遭遇,都應該是我們藏在心底的話。如果那天累了,這些話可以講給心底的那個人聽,因為我們可以軟弱給他看,但是對世界必須強悍。
不要逢人就說困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日子雖困難,我們咬咬牙還能挺過去。可是困難說多了,心裡的那團火就熄了,我們自己都會心生絕望了。沒了希望的日子,得多難?
-
20 # 暱拍
言之有理、因為你訴苦又沒有任何人會幫你、只會讓人家瞧不起你、只有自己默默地邊變強大、如一直扯著傷疤給人看、是很難癒合的、學會忘記才會活得更好、沒有人會在意你的喜怒哀樂。
一、不能逢人就去訴苦、要知道這世界上看你笑話的人永遠都比在乎你的人多、所以不要跟別人訴苦、大部分的人不關心你的、而少部分人會對你幸災樂禍、甚至還會拿你的遭遇當笑話分享給別人聽。
二、別去表現你的懦弱、不要隨意顯露你的負面情緒、別把你的問題拿去給別人訴苦、你越不行、別人越樂意、你要做的就是自己慢慢的去處理好、好好提升自己、好好培養自己沉穩的氣質、同時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值錢、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強大。
三、不要什麼話都跟別人講、你講的是真心話、而別人聽的卻是笑話、所以除了你信得過的人外、切記不要隨意向任何人訴苦。
四、陌生人訴苦要分對像、若是知心朋友她不會看你笑話、要是什麼事都放在心裡那也不是好事、這年成啊雪中送炭的人不多了、相反對你落井下石的人還真不少、重要的事情一定還要和可靠的人商量一下。
回覆列表
先說一個題外話,看到過一句話,說的是:這個時代,每個人有很多話,卻很少有人能耐心聽人把話說完。
事實真的是這樣,每天各種各樣的聲音,真正被聽到的卻很少。
現在說回你的問題,在社交中,逢人就說自己的困難和遭遇,該怎麼看?
答案是:會讓人避而遠之。
第一個原因是,我剛才提到的題外話。生而為人,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很多困難甚至是不好的遭遇,而想傾訴的人又太多,所以在社交中以傾訴自己的困難和遭遇為媒介,是行不通。
假設,初期因為這點獲得了一些同情,但是長時間的,會讓身邊人覺得很累,因為這是負能量,當下的人普遍生存壓力都很大,如果再持續有人給自己傾訴和慣負能量,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遠離這個人的。
第二,想分享一些解決辦法。生活就是升級打怪,一關一關的闖,在闖關的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有的人會被困難放倒,而有的人會把困難斃掉,看你願意做哪種人。
1、如果是日常生活裡的困難,是可以傾訴的,比如和身邊的人,朋友等等,偶爾的傾訴會讓你得到釋放,但是記住,千萬別一直往復的只訴說,而不去行動,這樣會給身邊人造成很大的壓力。只有行動起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2、如果是大的困難,情感上的關卡之類的,儘可能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真正的消化去交給時間,保持自己一直在往前走。
3、自助者天助之。可以嘗試寫日記,當下是一個全民自媒體的時代,在任何你喜歡的平臺,你可以嘗試記錄。文字的力量是強大的,在除了讓自己得到釋放的同時,也能讓自己一點點平靜,甚至看到自己成長的脈絡。
需要提示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去擔心文筆,如果不想寫,錄音也可以。總之,你是要情緒排解出來。
冰心說過一句話,願所有的雲翳都能早就一個美好的黃昏。
最後,願所有的困難都會成為過去,也許時下的你確實無助,但終會過去,希望眼前的困難都能成為你往日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