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前沿思維
-
2 # 毛劍傑
楊修,字德祖。出身兩漢名門弘農楊氏,高祖楊震為一代儒宗,人稱“關西孔子”,曾擔任太尉。父親楊彪,東漢太尉。《後漢書》稱“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楊修聰明絕頂,“好學有俊才”。後來擔任曹操的主簿,這是一個“總知內外”的職務,內外諸事處理都讓曹操覺得“事皆稱意”,應該說很得曹操信任。
《世說新語》記載了楊修幾則軼事,充分說明了楊修的才氣。
其一,曹操曾經從曹娥碑下路過,楊修隨行。看見碑的背面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就問楊修什麼意思,楊修回答說:“知道。”曹操說:“你先不要說出來,讓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說:“我已經想出來了。”他叫楊修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寫下來。楊修寫道:“黃絹,是有顏色的絲,色絲合成一個‘絕’字;幼婦,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個‘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女子合成一個‘好’字; 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個‘辭’(辤)字:這就是‘絕妙好辭’。”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寫下了,結果和楊修的一樣,於是感嘆地說:“我的才力趕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其二,楊修任曹操主簿時,相國府大門正在修建,剛剛建好屋椽屋桷,曹操就親自來視察了。看完之後,叫人在門上題了個“活”字就離開了。楊修看見後,就立刻叫人把門拆了。建成以後,他說:“門裡加個‘活’字,是‘闊’字。魏王正是嫌門大了。”
其三,有人送給魏武帝曹操一杯乳酪,曹操吃了一點,就在杯蓋上寫了一個“合”字給大家看,沒有誰能看懂是什麼意思。按順序傳到楊修那裡,楊修便吃了一口,說:“曹公教我們每人吃一口啊,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楊修之才,由此可見。
關於楊修之死,《三國演義》裡是這樣講的:是在漢中之戰曹操打成騎虎難下、將退未退時,寫了“雞肋”兩字,諸將皆不明其意,唯有楊修看到馬上收拾行李。旁人驚聞何故,楊修說,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公馬上要撤退了。於是諸將紛紛收拾行李準備撤退。結果曹操聞之大怒,以擾亂軍心之名將楊修軍法處置。
此事在《三國志》中也有提及,也提到讓曹操心生忌恨,但是當場將楊修推出軍營斬首是沒有的。
比較兩段故事,有一點是可以確切推想的,兩人關係進行到“雞肋”橋段時,曹操對楊修的內心忌恨已然積壓已久。
曹操為何忌恨楊修?當然不是因為才幹。曹操手下能人謀臣如雲。善出奇策、絕地反擊的賈詡,深通政略的荀彧、荀攸叔侄,有膽有謀的程昱等等,並沒有誰單純因為才華太盛被曹操忌恨處死的。
據《三國志》記載,楊修任主簿時,“自魏太子已下,並爭與交好”。但楊修和曹植更為交好,在曹植曹丕奪嫡之爭中,是明面上的曹植一黨。但是在幾次對曹植曹丕的考驗比較中,曹操內心非常確定地選擇了曹丕。
但楊修依然好幾次幫助曹植通過了曹操的考驗,這讓曹操頗為光火,他寫信給楊修之父楊彪說:“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
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洩露軍國機密、擅自交接諸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曹操行事果決,在下定決心立曹丕為嗣後,便立即下手處理曹植黨羽,務使其不能再威脅到曹丕。於是,在這年秋天,在救樊城曹仁的軍中,隨便安了個什麼罪名就將楊修斬首了。
《三國志》說得很明白:“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
“袁氏之甥”是說楊修是袁術的外甥。汝南袁氏和弘農楊氏一樣,都是兩漢的世家大族。這四個字背後有深意,顯現了曹操對楊修的芥蒂,除了站在曹植一方、和他和曹丕立場相左外。還因為楊修隸屬世家大族,政治立場與孔融等清議復古派相近,但與曹魏政權寒族立場相對立,荀彧也是如此,因此最後被曹操賜以空食盒絕食而死。
楊修被殺後,有一天,曹操碰到楊彪,問道:“楊公為何瘦得成這個樣子?”楊彪回答說:“ 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意思是說,我慚愧沒有金日磾那樣的遠見,(西漢匈奴籍宰相金日磾的兒子,為漢武帝所喜歡,稱為弄兒;後來漸漸長大了,有一天,金日磾遇見弄兒在殿裡同宮女戲耍,他怕將來連累自己,便把弄兒殺死了)而又還有老牛舐犢的愛子之心呀。曹操聽了,很有點下不了臺。
-
3 #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揚修非常聰明,但是他有一個弱點,喜歡擺弄!曹操想什麼,揚修一眼就能看破!而曹操最忌憚的就是他人了其內心!曹操晚年喜歡曹植,有廢長立幼之心,而曹植和揚修過從甚密!關鍵到最後,曹操決定傳位於曹丕,覺得如留揚修,曹丕駕馭不了,可能危及曹丕!所以,最後以雞肋之名,殺了揚修!對揚修來說,只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如果低調一點,不要太張揚!或者再聰明一點,知道曹操有殺他之心,以揚修的智慧,必能免禍!
-
4 # 一李
曹操斬楊修:讚美我一下能死?
三國時期的員工楷模——楊修,可謂是才華橫溢,學富五車,本該大展身手,揚名後世。然而卻沒想到,他的大老闆——曹操,竟然讓他的生命從此戛然而止。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驚人的內幕呢?
楊修終於被曹操殺了。
楊修覺得死得冤,死得太不值了,所以他的魂魄不願投胎。等啊等,有一天,他見到了曹操的亡魂,急忙上前問道:“明公慢走,你當初為什麼要殺我?”
曹操一看是楊修,便停住了腳步,笑了一下,答道,你想知道我為什麼要殺你嗎?聽我慢慢道來:
你的智力過人,非常聰明,你上知天文,下查地理,懂奇門,會八卦,可以說是一個奇才。但是你恰恰忘記學習一門人生的必修課,那就是領導者的心態。今天閒著也是閒著,我給你補上這一課。
領導,作為一個成功人士來講,曾經遭受過多少坎坷,又遭受過多少艱辛,還遭受過多少他人的冷眼,你知道嗎?在創業階段流過多少汗,淌過多少淚,吃過多少苦,你知道嗎?成功後又承受著多大的壓力,面對著多大的困難,忍受著多大的指責,你知道嗎?
他們不缺錢花,也不缺衣穿,唯獨缺少的就是他人的認可,希望的是別人來讚美他幾句,哪怕是違心的,起碼讓他覺得他的努力沒有白費。
而現實呢,沒有人這麼做,他們招來的只有嫉妒的目光和無窮的排擠。這些你知道嗎?孤獨是領導者的難言之隱,他們不敢奢求其他人來讚美他,讓自己的下屬讚美一下,這個要求過分嗎?不過分!一點兒都不過分!但是你,楊修,沒有做到,相反處處和我作對。
記得有一次我拿給你們一盒點心,只不過想讓你們來和我說一聲想吃,我不會不給你們吃的,興許我還會多給你們幾盒。我在盒上寫了‘一合酥’,意思就是讓你們不知道其中的含義,而來向我請教,然後我會告訴你們,‘合’字下面沒有‘皿’,也就是說,沒有東西盛放,你們無法吃,我把盤子給你們,你們不就能吃了嗎,這樣顯得我既聰明,又和藹,有什麼不好?可是你偏要把它理解為‘一人一口酥’,全給我吃掉了,你說,當時我的面子往哪兒擱啊,我的心裡能平衡嗎?不能!
記得有一次,好像是工人修一座門,問我是寬一些還是窄一些好,我身材較胖,當然想讓門寬一些,但是我要是如果這麼直說,顯得我太沒有水平了,於是我靈機一動,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同‘門’字合在一起就是個‘闊’字。
有話不明說,這是領導顯示其尊嚴的一種手段,當人們無法猜出的時候,我再給予解答,你知道嗎,這樣的感覺是多麼多麼的爽嗎?
然而,就是因為你,楊修,我沒有爽成,反到讓你爽了一下,你毫不留情的把謎底給我揭穿了。你知道後來他們說我什麼嗎,他們說:‘我們的丞相怎麼這麼愛賣弄啊,簡單的事非要搞複雜了。’你讓我的尊嚴蕩然無存,我能不恨你嗎?
我要在我的兩個兒子中選出一個來繼承我的大業,曹丕和曹植都是可造之材,我有心考核一下他們的能力,這是關係到我的千秋大業的事情。結果你,楊修,偏要給曹植出謀劃策,嚴重影響了我對他們績效考核的真實性,從而誤導了我的選擇方向,你罪不容誅!
曹植的落選,和你有直接的關係,你難辭其咎!你的魔爪已伸向了我的家庭,破壞了我們的父子關係,你無情的撕下了我隱私的面紗,你太可恨了!
大家公認我愛才,求賢若渴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標。當年,禰衡是多麼的囂張,當眾脫光衣服,敲著鼓罵我,我沒有生氣;徐庶之母當眾數落我的不是,還用硯臺打我,我還是沒有生氣;我待關羽如同至親,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還把赤兔馬給他,但他還是棄我而去,我仍然沒有生氣。
他們這些行為,我都可以忍,唯有你,楊修,讓我忍無可忍,你比他們更可恨一千倍,一萬倍,因為你是我的下屬,是我一手把你栽培到今天,所以你最可恨。那個時候,我就已經暗下決心,要把你殺死,只是缺個機會而已。
我帶兵去漢中攻打劉備,久戰不勝,反而損兵折將,當時確有退意,可是我並沒有表態,而你卻自作聰明,把我的口令‘雞肋’引申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說我要退兵,搞的軍中將士心無戰意,我被你逼的沒有選擇了。
我真不明白我這個領導者在你面前,居然被你左右,你是我的領導,不,你是我的祖宗!不過這次你還不知道,你聰明到頭了,正好給了我殺你的機會,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了,如果我錯過這次機會,今後在你面前,我永遠都是孫子。
我還是那句話,你的確很聰明,但正是你的小聰明,把你的性命害了,應了古訓,‘聰明反被聰明誤’。你太愛耍小聰明,已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了。你眼裡跟本就沒有‘領導’這個概念。所有的人當中,就你敢拿領導‘開涮’,就你敢挑領導的毛病,就你敢違抗領導的命令。
有句俗話,你應該知道: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你偏要摸,可想而知,你是在自尋死路!
楊修聽到這裡,“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曹丞相,我服了,我楊修是生的窩囊,死的活該。我這輩子算是白活了,不過今天這節課補得好啊,我全明白了。時候也不早了,咱們一同去投胎吧,來世我還做您的下屬。”
曹操哈哈大笑,挽著楊修的胳膊走向了奈何橋。但由於他們談話的時間太長了,比別人晚投了一千多年。
從此,人世間多了一對君臣:乾隆與和珅。
-
5 # 深夜de啤酒花生
其實說白了就是有才但是好裝逼,不懂收斂,恃才傲物,不好掌控,所以就殺了
曹操為了測試曹丕和曹植的應變能力,便叫他們到城外去辦事,暗中卻叫門衛不要放人外出。楊修告訴曹植,如有人敢阻擋,便斬殺他。曹植雖然成功出外,但曹操知是楊修所教,認為這是楊修與曹植聯合欺騙自己,非常憤怒,於是有了殺楊修之心。世人常將楊修之死歸之於"忌才",當年羅貫中也堅信不疑,還拿出楊修善於透過"猜謎"、"射覆"道破曹操心事作為例證。這其實是很奇怪的,被曹操壓根兒瞧不起的禰衡視做"小兒"的楊德祖,即就才華而論,在當時也難稱翹楚,建安七子中既沒有楊修的名號,後世昭明太子蕭統收羅宏富的《文選》,也僅收錄了他一封致臨淄侯曹植的簡札(該信起句與末句都是"修死罪死罪!"),曹操對才華數倍於楊修的王粲全無忌憚,風發一時的建安七子事實上都曾為曹操所重用,緣何唯獨對楊修別有所忌,必欲殺之而後快呢?曹操殺楊修主要還是出於顧忌自己身後的安寧。由於袁紹與劉表在處理繼承權問題上都留下了致命的禍患,心有餘悸的曹操為避免死後發生同樣的悲劇,便決定削弱曹植的力量,剿除他的黨羽。楊修之死,正在於他與曹植過從甚密,在於曹植因擅走司馬門一事而突然在曹操面前的失寵。
在這個世界上,有聰明的聰明人,也有自以為聰明其實並不聰明的聰明人。同樣一件事,在前者手裡,做得挺漂亮,挺圓滿,在後者手裡,以為手到擒來,結果逮不著狐狸,惹一身騷,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這個意思了。《三國演義》中的楊修,智慧過人,穎悟超群,看似絕頂聰明,其實卻是個糊塗笨伯。他的聰明,不過孔雀尾巴上的羽毛,只是為他招來殺身之禍罷了。楊修聽到曹操釋出的行軍口令“雞肋”,便回營房打揹包,同僚問其緣故,他說,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丞相肯定要撤兵了。漫說是一個統治者,即使普通人,也並不願意讓人揭開內心隱秘,觸到痛處。楊修的這種輕薄行為,落在了剛吃了敗仗,而且一直要收拾他的曹操手裡,當然是找死了!最後,就被曹操藉口這次洩露軍事機密,殺了。當然,楊修被殺的原因,史各書多有記載,還有很多說法。
《後漢書·楊震列傳》中記有三條:一是曹操將由漢中撤軍,但猶豫不決,而楊修由曹操的教令“雞肋”一詞,便猜知曹操心事,使曹操大為惱恨。二是楊修為曹植預作答記,皆中曹操之意,後知其情,更加忌恨。三是由於楊修是袁術的外甥,曹操“慮為後患”,於是藉故把他殺了。曹操當年曾欲借袁術這個社會關係問題殺楊彪而未得逞,懷恨在心,十幾年後仍以這個問題將其子楊修殺害。
《資治通鑑》卷六十八卻有另外的說法:當初,楊修和丁儀兄弟策劃立曹植為魏太子,曹丕對此很擔憂,把朝歌長吳質藏在舊竹箱中,用車接進府中,請他幫自己出謀劃策。楊修將此事告訴曹操。曹丕感到恐懼,告訴了吳質。吳質說:“沒有關係。”第二天,又用竹箱載絹進入曹丕的宅邸。楊修又報告了曹操。曹操派人進行檢查,裡面卻沒有人。曹操因此對楊修等人產生懷疑。後來曹植因為驕縱而被曹操疏遠,但曹植卻不停地主動和楊修聯絡,楊修也不敢和他斷絕往來。每當到曹植那裡,楊修都揣度曹操的心事,預先為曹植草擬了十幾條答辭,告訴曹植手下的人:“魏王的訓誨來時,根據他的問話,作出相應的回答。”因此,魏操的訓誨剛剛送來,曹植的答辭就已送去。曹操對這樣迅速的回答覺得很奇怪,經過追問,真相才暴露出來,便公佈了楊修多次洩漏魏王訓誨,交結諸侯的罪狀,把他抓起來殺了。
《三國志·陳思王植傳》寫到楊修之死,主要是說:楊修在做曹操秘書期間,正在與其兄爭太子地位的曹植與他交往甚深,楊修不知不覺地捲入了這場爭鬥的旋渦之中。他為曹植出了幾個主意,效果很好,可是後來被曹操發現,心中忌恨他,“乃收殺之”。這和《資治通鑑》寫的是差不多意思。除了上面幾種說法外,另有幾件小事也值得關注。曹操曾經叫人建造花園,他看了後不給評語,只在花園的門上寫一“活”字。眾人皆不明其意,楊修看了,說:在門上寫“活”,就是“闊”字,丞相是嫌門闊了。竟不問曹操,擅自命人把門改窄。曹操知道後,口雖稱美,“心甚忌之”。
塞北送來一合酥,曹操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楊修見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問他為何這樣做,他答:“盒上寫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豈敢違反?”曹操雖嬉笑,而心惡之。曹操老擔心別人暗害他,於是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夢中好殺人;凡我睡著,你們切勿靠近。”一天他睡午覺,被子掉在地上,一位唯恐侍候不周的勤務員馬上進房把被子撿起來蓋上。曹操從床上跳將起來,一劍把勤務員殺掉,又上床再睡。睡了半天后起床,驚問道:“誰殺了我的勤務員?”大家告訴他經過,曹操放聲大哭,給死者開了隆重的追悼會然後厚葬。大家都認定,曹操確有夢中殺人的病症,只有楊修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在送葬時,楊修對著死者的靈柩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楊修因此惹惱曹操,被曹操藉故殺了頭。
於是有人說,曹操殺楊修,是他聰明過頭,好賣弄才華並且喜歡自作主張。因此,楊修是死於“恃才放曠”。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楊修的死,是曹操忌才害賢,容不得拂逆自己的人。
曹操雖然愛才,“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但他容不得拂逆自己的人,又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如崔琰太直,罰為徒隸,跟蹤監督,“心似不平”,遂賜死;許攸、婁圭,雖是曹操的故舊且都立有功勞,只因有輕視曹家的言論,便都殺掉;孔融是名士,但好唱反調,也殺掉;就是佐曹起家的首席謀士荀彧,因對其要當魏公提了點不同意見,便不肯饒過,逼其自殺。《曹瞞傳》中說他“持法峻刻,諸將有計劃勝出己者,隨以法誅之。”這話說得雖有些過分,但考諸歷史,又不得不信。楊修好賣弄小聰明,揭操之短,曹操當然不會放過他。曹操的手,不可謂不黑(以上均見《世說新語》和《三國志》等書)!
這種說法如果能夠成立的話,那麼和前面說的就完全不同,楊修之死的責任完全在曹操一邊。看來,楊修的死因,是有很多版本的,也很難有統一意見。但說他是專制獨裁者刀下的犧牲品,肯定不會錯。楊修死時正值四十五歲的壯盛之年。一代人才就這麼死了,確實使人非常痛惜。
-
6 # 大河灣
簡單地說:楊修並非人才,實為雞肋。曹操需要人才,但是他還處在危機四伏的打天下階段,不需要楊修這種蠢材。
以前上中學時學過楊修的故事,當時總結的中心思想是曹操妒嫉賢才。誠然,曹操一生,“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冤殺過不少好人。楊修被殺,若歸結為曹操忌諱昔日對手袁氏後人,或者是楊修離間曹植兄弟倒可以理解,說曹操嫉賢妒能,倒是冤枉了曹操。楊修之才,實不可取。他這人不要說諸葛亮郭嘉,連張昭都不如。最後大禍臨頭,也大多屬引火燒身。
楊修此人十分機靈,曹操在門上寫一“活”,楊修便悟出這是“闊”意,主動將門改建。曹操在酥糖盒子上寫“一合酥”,楊修便說這是“一人一口酥”,並未經許可,和曹植等分而食之。曹操對此固然口頭上讚賞,心中實不悅。
首先,曹操用人,不管怎麼愛才,終歸是要才為其所用,他不喜歡你反過來將他看透。你把他看透,那就是死路一條。你要按他的遊戲規則來辦事,而不是他按你的遊戲規則辦事。從知識分子的角度講,這確實是一大悲哀。但是遇到好的時代,知識分子可以選擇,在體制之內,讀取功名,讓自己的才能為國所用,效力於廟堂之上。你要是覺得折扣太多,或是主公失德,輔佐不過是一助紂為虐,那不如歸隱江湖,閒雲野鶴,讓你的才華蕪蕪雜雜放諸四野,長到哪裡算哪裡,這樣也是暢快豁達之人生。
楊修聰明一世,卻在這裡犯上了糊塗。他有些才華,但顯露的都不是個地方,都用在了“一人一口酥”、“絕妙好辭”這些雕蟲小技上,不能像諸葛亮那樣雄才大略建功立業。
楊修最後是因妄自揣測“雞肋”一詞的意義,說曹操是要退兵,結果被曹操以擾亂軍心之罪殺死,其實他沒有想到,他的才華如果只是用來揣測曹操用心,無疑對曹操毫無用處。楊修可能不曾想到, 他自己就是一根雞肋。當過大小領導的人都知道,下屬有時候在你面前抖機靈,說出來的那些話你並非不知道,只是出於種種限制,某些事情不好辦不好改而已。非不知也,乃不為也。這時候下屬在面前顯露自己的聰明,只會招致反感。就你聰明,這種事還要你來說?英文罵那種抖機靈的人叫:Smart ass! 直譯為:聰明的笨驢,或曰聰明的屁股。楊修非但做了這個聰明的笨驢,妄測聖意,繼而代行領導旨意,請大家一人一口,品嚐酥糖。
楊修的職位是“主簿”。這是個很尷尬的職位,相當於秘書,但純粹是文字秘書。我懷疑楊修有危機感,他力圖顯露身手,得曹操重用,可惜曹操更欣賞郭奉先這樣能幫他打勝戰的謀士。
人活著有各種各樣的使命,謀士也是一個。想做一個謀士,得出謀劃策,興國安邦。出謀劃策有時候必須提出領導不曾想到的地方,而不是為了結其歡心而提出他能想到的地方。從這方面看,楊修是個蠢才。
這樣的蠢才如今比比皆是。我親耳聽諮詢業內人士說過:“你得揣測對方領導的想法,然後你順著出主意便是。”今日的“主簿”亦即領導秘書們,津津樂道於自己如何能揣測領導意圖,領導嘴還沒有張,屁股還沒有挪動,就按照領導的意思,把一切都安排妥貼了。奇怪的是,而今楊修未必失勢。時代已經不同,領導已經不必像曹操那樣,去給自己打江山了。
-
7 # 濃情蜜意西班牙
由於受《後漢書》和《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以為楊修死於小聰明,並且舉出很多例子加以註解,如曹操在新修的相府大門寫下個“活”字,楊修卻令人將門改小;曹操在酥餅盒子上寫了“一盒酥”,楊修開啟分給眾人。
曹操在漢中爭奪戰中主動撤軍,行前將“雞肋”作為當晚口令,主簿楊修命令部下收拾行裝,因此被曹操殺了。《三國》劇中,不僅完全採用了這一認識,還特別安排了一個情節:司馬懿對曹丕預言,楊修必死於小聰明。
其實,這都是對歷史的誤讀,因為都沒有抓住楊修之死的實質。送楊修上斷頭臺的,是他極力輔佐的曹植。
楊修若是死於小聰明,曹操身邊聰明或愛耍小聰明的人很多,可偏偏死的是楊修,必是有原因的,我認為原因有二:
第一,楊修父親楊彪官至太尉,楊家是漢朝的世家大族之一,葉茂根深。楊修是弘農楊氏及其附屬士族集團在曹魏的利益代表,處死楊修,就是對這股政治勢力的敲打和壓制。
第二,楊修參與曹丕、曹植和曹彰的奪嫡之爭。楊修與曹植交好,經常為曹植出謀劃策,甚至暗中構陷曹丕。曹丕手下有個謀士叫吳質,一次被曹丕叫進府中謀事,被楊修告密到曹操處。曹操覺得此人在自己兒子之間上下奔波,左右逢源,甚是不喜。此時,曹操已有決心立曹丕為繼承人,並封曹丕為五官中郎將,而其他兒子都封侯(曹操寫過一道手詔,告訴各個兒子:我封曹丕為五官中郎將,而你們都是封侯,你們應當明白是什麼意思了)。歷來,封王封侯意味著和太子之位無緣了。曹操是明擺著告訴各個大臣,你們該站隊了。那個時候,曹操還沒有拿定主意。曹操知道,繼承人他說了不算,還要顧及曹魏集團中各股勢力的意見。曹魏集團內部並非鐵板一塊,而是各個地區計程車族豪門的角力場。最後,曹操發現,重臣們大都擁戴曹丕。立曹丕為世子就順理成章了。
於是,曹植的地位變得尷尬起來,一方面他是最受寵的兒子,另一方面卻在明面上被踢出了局。原先丕植二人共同的好友,都對曹植冷淡起來,轉而投向曹丕。
聰明如楊修,也打算迴避一下風頭,但他是曹植的老師,這種情況下的迴避,只會讓他落下附勢的名聲。另外,曹丕那邊已有吳質一干人等,楊修去那邊所能獲得的地位遠遠低於在曹植這邊。
何況,曹植那個時候幾乎是眾叛親離,著實可憐自然也明白父親的意思。一個受寵的兒子最後沒有成為繼承人,要是他還是如同原來一樣優秀不群、事事妥帖、頗具人望,必然會導致繼承人的猜忌,最終兄弟相殘,大家都會死得很慘。於是乎,他為了避嫌自保,一方面大寫詩文表明自己只想當輔佐的志向,另一方面開始自汙,什麼司馬門、醉酒之類的事件就出來了。“深知曹操的楊修死得十分明白,知道受到曹植失意的牽連,臨死前,他對故人感慨道:“我知道自己已經死得晚了,早就該殺頭。”
-
8 # 見微日明
為了幫曹丕掃除障礙,曹操連親自給曹植許婚的老婆-名士崔琰的養女都給賜死了,賜死的荒誕理由竟然是衣服穿的太鮮豔了,何況一個楊修呢?
-
9 # 另一朵奇葩花
正史中的曹操,雄才大略,胸襟開闊,還十分重視招攬人才,他對才高八斗的楊修不僅不嫉妒,反而非常欣賞,併發自內心的欽佩,不然,他怎會讓楊修擔任行軍主簿這等要職呢? 楊修
主簿負責掌管重要文書以及軍中諸般要務,相當於今天的秘書長,而且還讓他擔任愛子曹植的家庭教師,可見對他的重視,假若曹操小肚雞腸,不能容人,何以解釋曹魏人才鼎盛,軍中謀臣如雲,猛將如雨呢? 曹操
基本可以判定,楊修之死與“雞肋”一事無關,對楊修的口無遮攔曹操基本付之一笑,楊修的絕世才華也未引起曹操的嫉妒,但是,楊修最終還是死於曹操之手,這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曹操為什麼非得要置楊修於死地呢?這位天縱逸才究竟犯了什麼忌諱?乃至於橫遭慘死、身首異處呢?細讀《三國志》,還是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
問題出在曹植身上,要命的是,楊修恰是曹植的老師,曹操和所有的統治者一樣,也為繼承人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舉棋不定,曹操在立太子一事上很是糾結,曹丕沉穩幹練,勁氣內斂,有謀略;幼子曹植才華橫溢,而且聰明伶俐,是個點頭會意的主,加之有楊修輔佐,實力也不容小覷,兩人似乎都是可造之才,可位置只有一個,選誰呢?就在曹操大傷腦筋之際,楊修卻向他極力舉薦自己的得意弟子曹植。
楊修本非自私之人,但他身為曹植的業師兼智囊,本著在其位謀其事的原則,幫曹植細心謀劃佈局,出了不少主意,只為弟子能夠上位,成為其父的接班人。
曹植的能力更多體現在呤詩作賦上,他敏感多思,頗具浪漫主義色彩,但政治歷練明顯是他的短板,曹子建(植)“七步成詩”的急智讓人瞠目,《洛神賦》之想象奇幻,辭藻華麗,行文俊逸,堪稱文學瑰寶,曹植的文學才華舉世公認,然而和所有舉止曠達放浪的文學藝術家一樣,他行為放任,屢次犯禁,終於觸怒了曹操。
曹丕畢竟年長一些,而且他從政經驗豐富,權謀手段大有青出於藍之勢,是個當領導的料子,曹操最終還是選定了他接自己的班。 曹丕
-
10 # 飛反
正史中的曹操,雄才大略,胸襟開闊,還十分重視招攬人才,他對才高八斗的楊修不僅不嫉妒,反而非常欣賞,併發自內心的欽佩,不然,他怎會讓楊修擔任行軍主簿這等要職呢?
主簿負責掌管重要文書以及軍中諸般要務,相當於今天的秘書長,而且還讓他擔任愛子曹植的家庭教師,可見對他的重視,假若曹操小肚雞腸,不能容人,何以解釋曹魏人才鼎盛,軍中謀臣如雲,猛將如雨呢?
基本可以判定,楊修之死與“雞肋”一事無關,對楊修的口無遮攔曹操基本付之一笑,楊修的絕世才華也未引起曹操的嫉妒,但是,楊修最終還是死於曹操之手,這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曹操為什麼非得要置楊修於死地呢?
問題出在曹植身上,要命的是,楊修恰是曹植的老師,曹操和所有的統治者一樣,也為繼承人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舉棋不定,曹操在立太子一事上很是糾結,曹丕沉穩幹練,勁氣內斂,有謀略;
幼子曹植才華橫溢,而且聰明伶俐,是個點頭會意的主,加之有楊修輔佐,實力也不容小覷,兩人似乎都是可造之才,可位置只有一個,選誰呢?就在曹操大傷腦筋之際,楊修卻向他極力舉薦自己的得意弟子曹植。
楊修本非自私之人,但他身為曹植的業師兼智囊,本著在其位謀其事的原則,幫曹植細心謀劃佈局,出了不少主意,只為弟子能夠上位,成為其父的接班人。
曹植的能力更多體現在呤詩作賦上,他敏感多思,頗具浪漫主義色彩,但政治歷練明顯是他的短板,曹子建(植)“七步成詩”的急智讓人瞠目,《洛神賦》之想象奇幻,辭藻華麗,行文俊逸,堪稱文學瑰寶,曹植的文學才華舉世公認,然而和所有舉止曠達放浪的文學藝術家一樣,他行為放任,屢次犯禁,終於觸怒了曹操。
1.古代帝王最擔心之事莫過於自己死後子嗣間出現爭權奪位的亂局,這樣不僅會鬧得雞犬不寧,還有天下丟失的隱憂,所以曹操想方設法在自己還活著時為曹丕清除異己,打掉任何可能對曹魏繼承人造成威脅的潛在勢力,以免自己死後兄弟鬩牆,同室操戈,而對曹丕最不利的只有曹植,而曹植的老師、首席幕僚楊修更是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後快。
2.曹操忌憚楊修。
曹操對楊修的本領心知肚明,更清楚如果除掉足智多謀、善於運籌帷幄的楊修,自己那個藝術家氣質濃厚的兒子曹植頂多只會放歌縱酒、揮毫潑墨、呤誦詞賦、發發騷情而已,在政治上他定會毫無作為。
3.史書中記載的一段話,更能進一步印證曹操處心積慮誅殺楊修的真實動機:“太祖紀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意思是曹操擔心自己身後諸子之間出現內訌,因為楊修能力出眾,且又是袁紹外甥,於是千方百計羅織罪名將他殺掉。
-
11 # 沐容劍秋
在三國那個風起雲湧,英雄輩出的時代,有名的文臣武將實在太多。曹操雄才大略,胸懷天下,一直都是注重招納賢才。楊修有才,而且才華極高,不然曹操怎麼會讓楊修做曹植的老師,而曹操又是非常喜歡有才的曹子建的。楊修,字德祖。學問淵博,極聰慧,任丞相府主簿。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為人好學,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世說新語·捷悟篇》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透過曹操的考驗,然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知道是楊修幫助曹植透過考驗非常氣憤,後來他曾寫信給楊修的父親楊彪:“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曰:“我固自死之晚也。”楊修死後,曹操贈賜許多禮物給楊彪做為補償,但是他又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楊修的死因複雜,有多重原因。主要是還是因為政治因素。一:楊修犯了古代皇室權力利之爭中的大忌,參與了奪嫡之爭。二:楊修本人的身份和政治觀念與曹魏政權的利益有衝突,楊彪的夫人是袁術的女兒,楊修是袁術的外甥,而政治觀念楊彪和楊修又都與孔融及禰衡等清議復古派一路,所以楊修被曹阿瞞幹掉只不過是遲早的事而已。
-
12 # 書房記
曹操殺楊修,直接死因就是“雞肋事件”。
當年,曹操出兵漢中進攻劉備,困於斜谷界口,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正碰上廚師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楊修聽後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惇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道:“公何收拾行裝?”楊修說:“從今夜的號令來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國,雞肋,吃起來沒有肉,丟了又可惜。現在,進兵不能勝利,退兵恐人恥笑,在這裡沒有益處,不如早日回去,明日魏王必然班師還朝。所以先行收拾行裝,免得臨到走時慌亂。”夏侯惇說:“您真是明白魏王的心事啊!”就也收拾行裝。於是軍寨中的諸位將領沒有不準備回去的。曹操得知這個情況後,傳喚楊修問他何故?楊修用雞肋的意義回答。曹操大怒:“你怎麼敢造謠生事,動亂軍心!”便喝令刀斧手將楊修推出去斬了,將其頭顱掛於轅門之外。而實際上曹操早就有“幹掉”他的意思了。
有一次,曹操修丞相府,待修好了去看,什麼話沒說在門上寫了一個字:“活”。楊修馬上說來來來,把門改小一點,“門”內有一個“活”就是“闊”嘛,丞相嫌門大了。他猜著了。
又有一次,人家送來一盒酥糖,曹操吃了一口,然後寫了一個“合”,聯合的合。楊修拿過來就吃,大家說什麼意思,你看,不是“人一口”嗎?一人吃一口嘛。曹操是什麼反應呢?書中寫道:“操雖喜之,心向惡之”。
想一下,如果別人總是在你想一展才華,表現出雄才大略的時候給你拆一下臺你會放過他麼?除非是傻瓜,否則是個正常人都要弄死這種人。
但楊修對此卻渾然不覺,依然孜孜不倦的秀著自己的卓而不群的智商。
楊修在曹操的手下做事,處理公文,覺得這種工作根本就用不著他多少時間,他老溜出去玩兒。溜出去玩兒萬一曹操寫個條子來問什麼事怎麼辦呢?他就事先都算好了,他能算出來曹操今天會問什麼問題,而且他能算出來曹操會第一個問題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是什麼,第三個問題是什麼,然後他按照這個設想事先他把答案寫好,一沓一沓地放到那個地方,然後跟手下人說:你記住啊,待會兒曹公來了,問第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把這張拿去,問第二個問題的時候你把這張拿去,問第三個問題時候你把這張拿去。然後自己出去玩兒去了,就這樣對付曹操,還都很成功。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有一天,他出去玩兒的時候颳大風,把這個紙吹得到處都是,撿過來時次序亂了,他手下的人把它曹操問第一個問題的時候他把第三個答案交上去了,問第二個問題的時候第一個答案交上去了。
曹操一看什麼亂七八糟,便把楊修叫過來問,楊修只好老實交待。曹操恨死他了,說你怎麼能這樣忽悠我呢?
按說,領導都找談話了,怎麼也該收斂一點了吧,那時候雖沒有“裝逼遭雷劈”的說法,但曹操會用自己行動告訴你:“裝逼會死”。
死前,楊修還在吐槽!
有一天,曹操在帳中睡覺,故意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被為他覆蓋,曹操即刻跳起來拔劍把他殺了,覆上床睡。睡了半天起來的時候,假裝作夢,佯驚問:“何人殺我近侍?”大家都以實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人們都以為曹操果真是夢中殺人,唯有楊修又識破了他的意圖,臨葬時指著近侍屍體而嘆惜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曹操聽到後更加厭惡楊修。
直至後來那場“雞肋事件”,楊修憑著對曹操一個“教令”的猜測,就擅自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此時,曹操已經把楊修厭惡忿恨到了極點,啥也不說了,斬掉!
有人說,楊修真正的死因是參與了嫡子之爭,站錯了方向,用錯了計謀,才會遭來殺身之禍,其實當時皇子爭位不是曹操最關心的,曹操本身是個梟雄,而且在他之前皇子爭位的可怕後果並沒有唐朝以後那麼血腥,所以曹操不會覺到皇子之爭有多可怕,而如果你經常跟人爭鬥的話有一件事情你就會明白,那就是你必須要把自己偽裝好,而且地位越高,偽裝得就要越好,不然你什麼事情都被人猜到,你這個人都被琢磨透了的話,那不是死定了?所以曹操才要殺楊修。
據說,楊修臨死前曾對人說:“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就是說我也知道我是死得太晚了,我早就該死了。
-
13 # 應作如是觀
活曹植,死楊修!
這是曹操死後,唯一能做的保護自己最喜歡的兒子的方法。
曹操一生共有25個孩子,只有曹丕和曹植像自己。前者繼承了曹操的武略,後者繼承了曹操文韜。
在曹操心中,詩賦文章更像自己的曹植最像自己,也更應該是大魏的繼承人。但是自古治理國家就不是靠的錦繡文章,不是靠的仁慈,後世的李後主和朱允文就是鮮活的例子。
李後主亡國了
朱允文被自己的叔叔趕下了皇位
如果曹操把大魏交給了曹植,解決無非上述兩種。
曹操還是想試一下,試一下在曹操有生之年,在曹操的庇護下,可不可以把曹植培養成一個心狠手辣,雄才大略的繼承人,所以他把楊修送給了曹植。
王國維曾經評價李後主,生於深宮之中,不失赤子之心,所以才成為詞宗大家。
而被謝安認為,天下才華一石,獨佔八斗的曹植,其赤子之心,又該是如何的堅不可摧。
最後,老之將至的曹操才看明白曹植的不可雕琢。於是從最初幫助曹植物色有用人才,到最後幫助曹植剪除羽翼,是無可奈何,是勢在必行的行為。
為了一己之私,曹操可以獨愛曹植。
為了國家大義,曹操必須選擇曹丕。
如果把曹操對子女的關心算作一石,曹植同樣獨佔八斗,其他人怎能不對曹操,對曹植心生怨恨。曹操活著的時候,他們還會隱忍,如果曹操死了,曹植該如何自處,其他人又該如何對他。
搶了父親的愛
還要跟我搶本該屬於我的王位
手握天下的那個人,對曹植還能有半點兄弟情?
這就是曹操要殺楊修的結症。
只有讓曹植成為一個對曹丕沒有威脅的弟弟,曹植才算是安全的。
事實上,即使楊修死了,曹植已經沒有威脅到曹丕的能力了,曹丕依舊有過七步殺死曹植的想法。
如果楊修沒死呢?曹丕當上魏王之後,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他們倆了。
-
14 # 切割地球
答 | 江隱龍
在三國群雄中,曹操其實已經算得上是一位氣量極大的主公了——若論容人之心,說他是三國最有肚量的諸侯也未嘗不可。曹操殺楊修,不是因為楊修“擅傳軍令”,不是因為楊修恃才傲物,更不是因為楊修比曹操還聰明引發了後者的嫉妒。
楊修之死,核心在於過分介入了曹丕與曹植的奪嫡之爭。曹操晚年一直為立世子之事苦惱。曹丕為長而曹植才華過人,曹操心中更加偏愛曹植但又害怕因廢長立幼而導致一系統的亂象。三國時期,有兩個著名的廢長立幼事件,一是袁紹廢袁譚立袁尚,二是劉表廢劉琦立劉琮,兩者均因此而敗亡,所以曹操一直在曹丕和曹植兩人之間搖擺不定。
而此時的楊修,將所有賭注押到了曹植身上——而這就是楊修悲劇的開始。曹操常常會以一些軍國大事來徵求(考察)曹丕和曹植的意見,楊修事先預估了曹操的考題,於是先行起草答案讓曹植應對。曹操見曹植對答如流甚為器重,後曹丕買通曹植左右將此事告知曹操,曹操的器重便漸漸化為惱怒。
當時曹丕手下有個謀臣吳質,也扮演著楊修的角色,曹丕為避人耳目,將吳質藏在竹筐裡接到府中密談。楊修知道後向曹操打小報告,於是吳質派人向曹丕又送了幾次空筐,曹操派去檢查的人將調查結果反饋被曹操,又令曹操懷疑楊修在搬弄是非。
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在曹操眼中楊修的聰明便愈加可惡。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明哲保身的賈詡。曹操問賈詡立世子之事,作為曹丕一派,賈詡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吾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矣”。只這一句話,便勝楊修多矣。
然而楊修仍不收斂,在已經為曹操所惡時還不忘記耍些小聰明,於是曹操借雞肋之事殺楊修,也就不奇怪了。
-
15 # 蕭十一瀾
世人常將楊修之死歸之於"忌才",當年羅貫中也堅信不疑,還拿出楊修善於透過"猜謎"、"射覆"道破曹操心事作為例證。可惜,建安七子中既沒有楊修的名號,後世昭明太子蕭統收羅宏富的《文選》,也僅收錄了他一封致臨淄侯曹植的簡札(該信起句與末句都是"修死罪死罪!"),曹操對才華數倍於楊修的王粲全無忌憚,風發一時的建安七子事實上都曾為曹操所重用,緣何唯獨對楊修別有所忌,必欲殺之而後快呢?
①楊修犯了古代皇室權力之爭中的大忌,參與了奪嫡之爭。曹操為了身後的安寧與家族的昌盛,必須除掉在其兒子之間拉幫結夥,搬弄是非的楊修。
②楊彪、楊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觀念與曹魏政權的利益有衝突,楊彪夫人是袁術的女兒,楊修是袁術的外孫,而政治觀念楊彪和楊修又都與孔融及禰衡等清議復古派是一路,所以又因此見忌。
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
16 # 在下是諸葛村夫
由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後世很多人都覺得楊修是死於小聰明。並且大家還給出諸多例項加以輔證,比如我們小時候的課本就有一篇文章,名為《楊修之死》。曹操在新修的相府門口寫個活字,楊修立馬派人將門改小;曹操在酥餅的盒子上寫了一盒酥,楊修就把酥餅與眾人分食;曹操在釋出暗號的時候不小心說了一句雞肋,楊修便立馬讓部下收拾行裝準備回去,結果被曹操下令斬殺。
其實這些都是對歷史的誤讀,這些事情並不是真正讓曹操想要殺死楊修的真正原因,真正讓曹操動了殺心的事情,還是因為楊修在曹丕與曹植之間選擇了文采斐然的曹植。楊修捲入了曹家接班人的權力爭奪之中,那麼奪權失敗之後被殺也是理所應當的了。曹操一開始既定的接班人,是聰慧伶俐而又寬厚的曹衝,我們在小學的課本上都學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只可惜曹衝早夭,無奈之下曹操只能在剩下的兒子中選擇接班人,經過一次次的篩選淘汰最後只剩下了曹丕和曹植。
曹植被淘汰直接原因就是司馬門事件。乘曹操南下指揮戰事的時候,曹植開啟司馬門在御道賓士。曹操可不是《三國》編導,看到荀彧阻攔曹植,還把皇宮門拆毀,曹操沒有如此目光短淺。相反,曹操回來之後是雷霆震怒,不僅處死了公車令,還三次釋出命令。其一是:我本以為曹植最能堪大任,孰料令我非常失望。其二是:自曹植私開司馬門,我不能不鄙視其人。其三是:自從曹植私自開啟司馬門之後,我連哪個兒子都不再相信,怕他們私自行動。天平終於傾斜了,曹丕被立為世子。
為了避免自己去世後,兄弟殘殺勢力分裂,那麼剪除曹植的勢力黨羽讓他無法自立門戶與曹丕爭鬥就勢在必行。而楊修的通達機敏便成了曹操的最大一塊心病。這便有了後來找到冠冕堂皇理由便立刻殺死楊修的事情。深知曹操心性的楊修對於自己的死十分明白。臨死前對故人說道:“我知道自己已經死的晚了,早就該殺頭”。
而從殺楊修到曹操死亡僅僅時隔七個月,或許是曹操已經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
-
17 # 大唐雷音寺
曹操為什麼要殺楊修呢?
那是因為楊修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認慫、不低頭,顯示自己高明,曹操積累的火氣一天比一天大。
有一天終於爆發了,怎麼爆發的呢?
曹操率三十萬大軍打蜀國,在劉備、諸葛亮面前屢吃敗仗。趕快退守吧,退守漢江沿岸的時候,糧草大營又被張飛給劫了。
你說在這兒待著往前打打不進去,後撤打了這麼久什麼都沒打到又不甘心。
曹操正在發愁的時候下邊人說:“丞相你得吃點東西啊。”
給他拿了一碗雞湯,雞湯裡面有雞架、雞脖子什麼的,曹操也沒心思吃。
這時候外面人進來了,“丞相,咱們今晚上口令是什麼?”
部隊為了防備晚上有人來入侵,得有個口令來分清敵我。
這口令你也不能總是“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啊,要一天晚上一換。
曹操在想口令,結果一低頭看到了雞湯,“今晚的口令是:雞肋”。
“得令。”這人就下去傳達了。
一傳達滿營皆知,楊修當然也知道了。
楊修聽到口令是“雞肋”之後樂了,跟身邊人說:“各位,咱們早點收拾行李,別到時候班師回朝的時候手忙腳亂的。”
旁邊人很疑惑:“收拾行李?丞相沒說撤兵啊?這每天軍事情況挺緊急,怎麼能撤兵呢?”
“你們有所不知,丞相啊,要退兵。”
“您是怎麼看出來的,楊先生?”
“哎,今晚的口令是什麼?”
“雞肋啊。”
“雞肋上有沒有肉?”
“有啊,不多啊。”
“你愛吃嗎?”
“不怎麼愛吃。”
“你願意扔它嗎?”
“捨不得,大小也是塊兒肉。”
“這不就得了嗎?雞肋是什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說明什麼呢?丞相覺得這仗打不下去了,可是就這麼回去又有點丟人。所以依我猜測,丞相心裡已有退兵之意。”
“先生真高明。”
身邊人知道了一傳十,十傳百,大營裡知道就不少。
有不少人就開始收拾東西了,沒過兩天曹操巡營,看到有人在收拾行李。
“你們收拾幹什麼呀?”曹操問。
“回丞相,咱們不是要班師回朝了嗎?”
“誰跟你說撤兵了?”
“楊修楊先生說的。”說完這人就把楊修說的話一五一十告訴曹操了。
曹操火一下就上來了,還有人敢這麼琢磨我?
就把楊修叫來詢問,一問確有此事。
曹操正好以前的火攢一塊兒,就把楊修殺了。
-
18 # 蓋世神算
時局有變,思維隨遷。判斷史實真相,要脫而不離的閱史書本領。于格局變化中察勢。
魏勢已定,文武兼成,曹操已不是求賢若渴時期,所重已在法度。思屢次征伐,敗於劉備美名之下,阻於孫權奉漢拒曹之師,操有感悟:天下文人之口,尤勝軍前指令之旗,不容小覷。前有禰衡、孔融、陳琳前車之鑑,文士風流,輿論導向足可畏;楊修文采風流,觸覺敏銳,而性拘泥淳樸古風,慢於森嚴法度。若不除之,脩名震動之下,是替劉備養一內應。
楊修從來沒有刻意揣摩上峰心志。那些敏銳判斷,天生具有。若以修才,刻意揣摩,豈不已然識破?楊修死於性從古正疏懶,而又君子之心待曹,以為操不至於如此下手,否定自己想法中幻想式生活了一段時日,後果然被殺,臨刑嘆:吾固知必死矣。
曹操忌恨文人才高而好古純正,反助劉備仁名和舊漢之思。而楊修之才天下震撼,與操不同氣質,首先被殺,以絕輿論隱患。
(網路圖片)
-
19 # 九州歷史
楊修跟曹操的關係很近,他的工作是丞相府主簿,當時是負責掌管文書的官員,跟秘書差不多。曹操出兵在外,楊修負責打理丞相府工作,曹操都很滿意。曹操展露才華的故事非常多,連曹操都自嘆不如。就工作能力來看,楊修是合格的。
首先,楊修經常破壞團結。作為秘書,有獲取資訊的渠道很多,但他與曹植結成小團體,造成曹操父子兄弟矛盾。曹操最痛恨兄弟相殘,楊修此舉,自然被曹操痛恨。
第二,楊修愛出風頭。作為一個秘書,很少有展示才華的機會。但是楊修不這麼看,在各種場合都愛顯擺, 他的才華在一些領域超過上司曹操。曹操故弄玄虛的一些把戲,比如“門太闊”、“一盒酥”之類,被楊修識破又大肆宣揚,曹操心裡一定很生氣。
第三,經常欺騙曹操。楊修對曹操心思揣摩比較到位,他不僅到處亂說,還洩露給曹植,這是秘書大忌。
第四,擅作主張。秘書不能代替領導決策,不能擅作主張。在漢中,楊修僅憑自己對“雞肋”的理解,就收拾行李準備撤軍,眾文武還都以為是曹操的本意。
楊修沒有因“雞肋”死在漢中。關羽發動樊城之戰,水淹七軍,曹操帶兵南下,路上找了個罪名把楊修殺了。
-
20 # 清史宴
楊修之死表面上看是他恃才傲物,被曹操猜忌而遭到殺身之禍,實則並非如此。
楊修為人恭敬有禮,學問極其淵博,而且非常聰明,並且出身於名門望族,其父楊彪曾官至太尉,楊修在擔任曹操的主簿期間,所負責的內外之事,都很合曹操的心意,對於楊修的才華,曹操亦時常自嘆不如。在東漢末年,那個天下紛爭的時代,什麼才是最珍貴的,不是金銀珠寶,也不是土地人口,而是人才,誰能得到頂級的人才鼎立輔佐,誰就能在群雄逐鹿的那個時代,爭雄稱霸,立於不敗之地。
而曹操之所以能夠在群雄並起的時代,傲視群雄,成為曹魏的奠基人,就是因為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並且一生都在矢志不渝的堅持著,那麼他為什麼要殺死擁有經天緯地之才的楊修呢,其實並不是因為楊修總愛賣弄小聰明,而是他參與了曹魏世子大位之爭,並且站錯了隊,對於曹氏偌大的基業,由那個兒子來繼承,成為了曹操晚年非常頭疼的一件事,他總是在曹丕和曹植二人之間搖擺不定,這也讓一些政治投機者,看到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是其收益的背後,同樣潛伏著巨大的風險。
楊修選擇了與他同樣才華橫溢的曹植,作為輔助的物件,並且一直全力支援曹植奪得世子大位,即使是曹操已經公開宣告由曹丕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時,楊修還是不死心,依然要做最後的掙扎,正是因為他的執迷不悟,沒有及時的明哲保身,這讓曹操對其動了殺心,因為曹操非常不願意看到在自己死後,他的曹操的兒子也和袁紹的兒子一樣,窩裡鬥,最後落得身死族滅。
在征討漢中時,因為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曹操也深知自己時日不多了,在經過多次的反覆權衡之後,曹操最終對楊修揚起了屠刀,因為只有楊修死了,曹植才會真正的退出對曹魏世子大位的爭奪,也才能真正的死心,並且安安穩穩的做一個逍遙王爺。其實楊修如果在曹操已經決定立曹丕為繼承人時,能夠及時的調轉車頭,轉而支援曹丕,並且向曹操和曹丕證明,自己的心中是裝著曹魏的,並沒有私心,或許一代大才子楊修,能夠免於一死,日後成長為曹魏的中流砥柱。
回覆列表
很簡單的道理,楊修很聰明,但也很高調,同時也還參與了曹氏家族的奪嗣之爭,這個是曹操無法容忍的,所以被殺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