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後的管管
-
2 # 十八星座
可以這樣認為,洲際導彈在上升階段是容易擊落,但一般在本國境內,衝出外太空後屬於高速且高度離,速度大所以在別國外太空是公共空域,一般不能像飛,機哪樣叫入侵,別國一般不擊落,況且中斷攔截也特別難,只有美中成功,俄羅斯也有這個實力,其它國家無法攔截
-
3 # 老何157501439
洲際導彈發射後就直接進入太空,而太空不是領空,是沒有國界的,再就是目前全世界有幾個國傢俱有反洲際導彈的能力?只有中美俄三國,中國和俄羅斯的反洲際導彈的能力尚不透明,不知道水有多深。
-
4 # 使用者56985139966
這問得很有趣。其一,每國共識的領空高度在垂高100公里左右,其二,洲際導彈射程為8000公里,或以上,發射到外太空再飛向目標,也就是在大氣層外飛行再入大氣層才去達目標,高度遠超到1000公里以上的高度,即發射2分鐘己達150公里高,5分鐘超400公里高度,況且飛行速度均10馬赫以上,而防空導彈的高度最多也就三百多公里,而速度最多3,4馬赫,無力追尋。其三,洲際導彈的飛行高度,衛星也在軌飛行,早已形成共識,也無法從中攔截。其四,能捕捉目標,攔截長程導彈的只有中,美,俄三國,其上升段,都易成功攔截,中段只中美成功過,且成率有限,末端,就多以色列四國實驗過,超5馬赫亦無把握,中俄導彈的末端變軌機動,使敵更無法攔截,因未端可達或接近20馬赫速度。總之,洲際導彈路過它國是不會被所經太空各國攔截,同時也無法攔截的。
-
5 # 諶人
簡明作答
為什麼要發展洲際導彈?當然是為了瞄準打擊遙遠(6000公里以上)目標。為什麼要瞄準打擊遙遠目標?這是為了在世界稱雄爭霸。
對小國來說,“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也就是說,發展洲際導彈,只是大國的遊戲。
大國用洲際導彈互廝,這是“神仙打仗”,不會對小國玩,小國無需攔截。美國(美國“大力神洲際導彈發射)
況且,小國也沒有理由攔截。
洲際導彈射程和彈道高度大致是2:1關係。例如,打擊6000公里以外目標,彈道高度可達到3000公里。在洲際導彈發射升空飛出國境前,在到達敵國上空下落攻擊時,它的高度都會在100公里以上。也就是說,洲際導彈從鄰國頭上飛過,它的高度不會低於100公里。
按大氣科學劃分,這個高度屬於外太空。按國際法規定,外太空屬於人類共有,不屬於那一國領空。所以,洲際導彈飛越小國頭頂,,不算侵犯領空。不必大驚小怪,沒有理由對其攔截。
還有,小國也玩不起攔截。
發展太空反導系統,這也是擁有洲際導彈大國才有的遊戲,是有“矛”才有“盾”。小國國力有限,既玩不起“矛”,也玩不起“盾”。
洲際導彈從它頭頂上飛過,它只能眼睜睜看著。
-
6 # WNLP的大鵬
其一,每國共識的領空高度在垂高100公里左右,其二,洲際導彈射程為8000公里,或以上,發射到外太空再飛向目標,也就是在大氣層外飛行再入大氣層才去達目標,高度遠超到1000公里以上的高度,即發射2分鐘己達150公里高,5分鐘超400公里高度,況且飛行速度均10馬赫以上,而防空導彈的高度最多也就三百多公里,而速度最多3,4馬赫,無力追尋。其三,洲際導彈的飛行高度,衛星也在軌飛行,早已形成共識,也無法從中攔截。其四,能捕捉目標,攔截長程導彈的只有中,美,俄三國,其上升段,都易成功攔截,中段只中美成功過,且成率有限,末端,就多以色列四國實驗過,超5馬赫亦無把握,中俄導彈的末端變軌機動,使敵更無法攔截,因未端可達或接近20馬赫速度。總之,洲際導彈路過它國是不會被所經太空各國攔截,同時也無法攔截的。
-
7 # 好男人對自己狠點
肯定不會,除非想引起世界大戰,再者經過其他國家都是再大氣層上,只有到達目的地才會下來,就想衛星在你國上空你會?
-
8 # 巴山夜雨涮鍋
謝邀。洲際導彈發射經過他國上空,基本上不必擔心被擊落,因為其高度和速度都遠遠超出一般防空武器的打擊範圍。
洲際導彈從發射到命中目標,主要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升空階段,導彈依靠火箭發動機騰空而起,穿越大氣層,到達外層空間。第二個階段是外太空飛行,即洲際導彈在大氣層的外緣高速飛行。第三個階段是重入階段,就是到達目標上空附近後,再度進入大氣層,搜尋目標加以擊毀。所謂“經過他國上空”,往往就是在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外太空飛行階段。
那麼,為什麼洲際導彈經過他國上空的時候不必擔心被擊落呢?因為其高度和速度都遠遠超出了一般防空武器的打擊範圍。我們以俄羅斯較為先進的S400防空導彈為例,它的防空範圍和防空能力在全球也算屈指可數了。S400的導彈,其最大射高是3.1萬米,最大最大射程是400公里,最大速度是每小時1225公里。
從高度上說,3.1萬米也就是30公里左右,這已經可以打下所有飛機了。但是洲際導彈在外太空飛行階段,其距離地面高度大致是1000公里左右。換言之,防空導彈根本夠不到它的腳指頭。
就算能夠研發出射程超遠的防空導彈,那麼這導彈打擊洲際導彈要多久呢?按照S400導彈的速度,基本上從發射到打到洲際導彈的高度,需要飛行接近一個小時。而洲際導彈一般從發射到擊中目標,也就1-2小時而已。等你防空導彈飛上去,只怕洲際導彈都已經命中目標了。刻舟求劍,哪裡來得及?所以,用防空武器來攔截洲際導彈,是非常困難的。
歸根結底,地面防空武器受制於重力,要從地面打上天;而洲際導彈大部分飛行距離都在距地面很高的外空。地面武器打外空,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也正因為如此,美國星球大戰規劃的反彈道導彈,是用外太空的鐳射或動能武器去攔截。你從地上飛上天空,我在太空等著攔截你,這樣是比地面攔截效率高得多的。當然技術問題就另說了。
-
9 # 海事先鋒
那要看主要打擊的競爭對手有沒有能力和技術在其他國家境內部署超出大氣層高度的攔截系統了。但是一般而言,這種中段攔截系統很少部署在其他國家境內,一般能夠對外部署的大都是在末端和上升段進行攔截的防禦系統,美國能夠做到中段攔截的反導攔截系統基本都是海基部署來擴大防禦範圍。
洲際導彈飛行高度很高,超過了臨近空間高度,基本就在衛星軌道高度飛行,而且其飛行的軌跡除非是自己發射的,否則都是很難進行精確的測量的,對外太空高度的一個不大的、沒有有效物理場訊號的彈頭實施碰撞式的硬殺傷難度極大,被稱為發射一刻子彈擊落一顆迎面飛來的子彈一樣的難度。
但是世界上並非沒有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攔截系統,如果有一個龐大的,包括前沿部署的預警雷達、中段部署的X波段精確掃描大型雷達和末端部署的相控陣雷達系統結合的探測系統,同時擁有可以進行外太空機動變軌能力的攔截彈,那麼進行攔截也是有可能的,世界上有這個能力的系統無非是美國已經部署的GBI、宙斯盾基線9和俄羅斯的A235、A135等反導攔截系統,我國也有類似的系統,但是型號未知。
宙斯盾基線9是唯一有可能在其他國家境內對其他大國的洲際導彈進行中段反導攔截的系統,但是他的使用高度也有限制,標準3導彈目前對於一些射程超過10000公里的洲際導彈也望洋興嘆,還需要依靠美國部署的大型球形X波段海基反導雷達的指示。美國過去曾經打算利用大孔徑的AMDR雷達系統和先進的KEI反導攔截彈實現機動部署的全球化中段攔截,但是該計劃隨著CGX計劃的破產而停止。
美國正在研發的伯克3型驅逐艦將會搭載AMDR-S雷達,實現AMDR+30能力的反導探測能力,使用新一代攔截彈估計有點難度,但是總體來看攔截能力還是超過了目前的宙斯盾基線9系統,因此,美國是目前和今後唯一有可能在其他國家境內實現對飛行中的洲際導彈進行攔截的國家,不過這一能力目前也在擴散,估計很快中國也會具備相關能力,畢竟硬配件上已經有了,055的雷達能力和垂直髮射井的深度、口徑都達到了要求,就看有沒有相關的部署需求了。
-
10 # SmileyWalker
第一,第三國幹嗎擊落你的洲際導彈,那是直接戰爭行為;第二,既然是直接戰爭行為,還不如發射洲際導彈直接攻擊你的國土,洲際導彈技術含量比空中攔截低得多,造價低得多,威懾可高得多。
-
11 # 雛菊西瓜Peterpan
基本不用擔心被第三方攔截,反導是個技術活,毫不客氣的說這個世界上99%的國家不具備真正的反導技術,即便想攔截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什麼當時在韓國部署“薩德”的時候我們反應那麼大?“薩德”除了可以監控上千公里的空域之外,再就是有能力對我們的上升階段的彈道導彈進行中段攔截,對我們既是侵犯又是威脅。下圖就是“薩德”反導系統的攔截導彈,生產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洛克希德馬丁”、“波音”和“雷神”
彈道導彈的飛行大概分為三個階段:初段(助推段)、中段和末端(再入段)。
其中初段(助推段)是由發射到進入太空這個階段,也是攔截成功率最高的階段。此時導彈正在由龐大的各級火箭向上推動(洲際導彈一般都是二級或三級火箭,逐級進行拋棄),目標巨大。而且這個階段的速度是由0開始加速,是整個攻擊過程中最慢的一個階段。但是有個問題,一般陸基導彈發射都在自己的領土,想要在在初段擊落就必須讓已方防空導彈有能力覆蓋對方發射場及對方領空,但是普通防空導彈射程一般都在200公里以內,很難做到這種大範圍覆蓋。如果對方是核潛艇發射那麼就更麻煩,因為核潛艇神出鬼沒,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根本無法進行反潛和海上防空作業。下圖為蘇聯鐵路機動的SS-24洲際彈道導彈,可以看到導彈本體是巨大的,但是有效部分只是上面那幾個彈頭,初段目標越大越容易攔截
其次就是中段,中段是指進入太空至再入大氣的階段,也是飛行時間最長的階段。中段飛行階段的導彈各級火箭都已經分離,此時導彈只剩下最上面的母艙和彈頭,目標已經非常小。而且這一部分繞地球飛行速度可以達到每秒每秒數公里,彈道高度達到1000公里以上,也就是說“小、快、高”,精確測量難度極高。這個階段的導彈攔截成功率就已經非常低了,即便是中美俄這三個國家並不能保證100%的攔截率。從這階段開始世界上只有美俄中具備獨立的中段攔截技術,日本是美國反導網路的一部分,手裡有一部分“標準-3”攔截彈。“標準-3”最大射高為16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為2.6公里/秒,採用碰撞式動能彈頭,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基中段攔截彈。但是即便是“標準-3 Block IIA”在已知彈道引數的情況下前2次攔截依然失敗,直到2018年12月第三次試射才獲得成功。下圖為2018年2月中國進行的陸基中段攔截試驗,此次攔截是成功的
最後就是末端,這個階段就是彈頭再入大氣到命中目標階段,也是整個攔截最為困難的階段,或者說以現在的技術水平攔截成功率不會超過20%,如果有末端機動能力那麼攔截機率還要降低。一方面是彈頭目標太小,現代小型化的熱核彈頭也就是跟一個成年人大小,另一方面是彈頭再入大氣後飛行速度太快,到地面時間只有十幾秒甚至幾秒,“又快還更小”。再加上導彈母艙釋放彈頭時還會同步釋放大量假目標和誘餌彈頭,從中段開始就干擾對方反導系統判定,更加增大攔截難度。現代洲際導彈普遍都具備“多目標重返大氣”的能力,也就是說1枚導彈可以釋放至少2個彈頭對2個城市發動攻擊,1個彈頭攔截都困難更不用說2個甚至10個彈頭同時攻擊。
導彈防禦涉及的領域太廣泛,除了我們提到的各種導彈之外還需要大量的戰略預警雷達、X波段預警雷達、末端防禦雷達等等“硬體”的支援。像日本這種沒有軍事自主的國家只是淪為美國的“出頭鳥”,雖然日本手裡有一部分“標準-3”、“愛國者”這類反導、防空導彈,但是情報都是由美國提供,真正有這個實力的也是由中美俄三個國家。只要這三個國家之間不起衝突,那麼這個世界用到洲際導彈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像某些掌握彈道導彈技術的國家想要掀起風浪勢必會遭到大國制裁。下圖為大名鼎鼎的“海基X波段雷達”,是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重要部分
-
12 # 兵器知識譜
射程大於8000公里的遠端彈道導彈就可以稱之為洲際導彈,它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三位一體中兩極的重要條件,主要用於攻擊敵國領土上的重要軍事、政治和經濟目標。洲際導彈專門打擊遠距離目標,因此不可避免地飛躍多個國家上空,最後對目標國家發起攻擊,那麼彈道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會不會被這些國家擊落了?其實想要擊落處於飛行狀態的彈道導彈幾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有有一下三個。下圖為俄羅斯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
第一,飛行時間。以東風-41彈道導彈為例(DF-41B鐵路機動型),假設攻擊目標距離為12000公里,那麼從發射升空到飛行至400公里的近地軌道將耗時7分鐘,在軌執行8分鐘,變軌5分鐘,彈頭分離1分鐘(十個核彈頭),再入大氣層5分鐘,飛行至各自目標上空3500米高空爆炸4分鐘,總共耗時約30分鐘。彈道導彈能在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完成從發射到攻擊的全過程,其中在大氣層飛行的時間只有大約7分鐘,在這七分鐘時間導彈仍然在本國上空飛行,因此不存在被擊落的問題。下圖為我國DF-41B彈道導彈
第二、飛行彈道。洲際彈道導彈並不像巡航導彈和遠端火箭彈那樣在中低空飛行,彈道導彈升空時在大氣層的飛行時間只有幾分鐘,進入太空軌道以後才會略過他國上空,而太空不屬於任何國家的領空,任何擅自擊落別國飛行器的行為將會被視作敵對行為,所以不用擔心在軌執行的導彈會被他國擊落。下圖為中段反導原理示意圖
第三、攔截能力。洲際彈道導彈飛行分為三個階段,從升空到飛行至太空是第一階段,稱之為初始階段;太空中在軌執行階段稱為中段;再入大氣層發起攻擊的階段稱之為末端。初始階段的彈道導彈基本上是在本國領空飛行,一般很難在初始階段對彈道導彈進行攔截,除非是已經佔領該國領土並部署了高空攔截彈,因此導彈防禦系統只能進行中段反導和末端反導對來襲導彈進行攔截。目前同時具備中段和末端反導攔截技術的國家只有美國和我國,如美國的“薩德系統”和我國的“紅旗-19”都屬於中段攔截導彈,“愛國者-3”和“紅旗-9”屬於末端攔截系統。因此只要發射洲際彈道導彈不是針對中美兩國就不必擔心被擊落,至於略過除中美兩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上空就不用擔心啦,打不著啊。下圖為我國國土防空和反導系統的核心裝備——X波段旋轉遠端相控陣雷達
讀到這裡可能有些讀者朋友會覺得鬱悶,在反導技術上為什麼不提一提俄羅斯呢?在這裡小編要說一句毛粉聽了就想踹我兩腳的話:毛子真的不行了。此時的非常“不行”並不是說毛子技術不行,從情感上來講我們非常願意相信毛子光靠吃前蘇聯留下來的遺產就足以製造出以中美相媲美的先進中段和末端反導攔截系統,S-400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現實非常殘酷,反導系統並不是單一的攔截導彈,而是一個包括路基和海基的完整的複雜的系統工程,而且反導實驗實在是太費錢了,老毛子整個國家的GDP只相當於我國的廣東省,真心玩不起啊。美國的反導系統僅僅是試驗階段就花費了數百億美元,部署以後更是接近我國一年的軍費開支——千億美元,我國的反導系統雖然沒有美國那麼誇張的投資,但是從實驗到部署總饒不過上千億人民幣,以目前俄羅斯的國力,這麼大的投資已經超出了其承受能力。親愛的讀者朋友,您贊同這個看法嗎?下圖為我國P波段固定式遠端相控陣反導雷達
-
13 # 天下布武
確實,對於一枚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的洲際導彈來說,它要橫跨近半個地球,如果不是平時在自己國土試驗的話,攻擊他國走最近路線的時候中間多多少少要經過第三方國家上空,那這個時候第三方國家會將頭頂經過的洲際導彈擊落嗎?
首先,對於洲際導彈的路線來說,我們要先明“領空”的概念是什麼?照國際上公認的定義來說,“領空”是指一個國家的國土和領海所包括的範圍垂直向上100公里所包含的所有空間,100公里再往上的話就不是“領空”了而是任何國家都可以自由活動的“宇宙空間”!
就像海洋中的公海那樣,地球表面的“宇宙空間”裡大概運行了世界各國的1000多顆衛星(珍藏動圖)!
而對於洲際導彈來說,一般發射2分鐘左右就能突破100公里的領空範圍,5分鐘就能達到500公里的高度,之後彈道還會持續增加!對於洲際彈道導彈來說,當最大射程為1萬公里其最大高度可達到5000公里,即便是按照45度最大射程彈道,其中段高度也有1200公里!
此外,一枚1萬公里射程的洲際導彈飛行全程約需要30分鐘,從發射到攻擊目標,那麼該導彈至少25分鐘的時間都處於“宇宙空間”,如果再除去剛開始在發射國的時間和被攻擊國家的時間,幾乎不可能侵犯第三方國家的“領空”!
如果有哪個國家連導彈從該國100公里外上空外經過時都不願意,想要攔截也不是不可以,但這樣要看他們的本事了,洲際導彈的平均速度在20馬赫左右,經過他國上空是彈道高度則在500公里以上,對於這樣的導彈普通的防空導彈已經無能為力!
以全球有過“打衛星”例項的國家來看,印度今年試驗的高度在300公里以下已經可以忽略了,俄羅斯的S-500防空反導系統固然厲害,但最大射高也只有100公里!然後算下來,全球也就只剩下2個國傢俱備中段反導能力,有可能打下這一高度和速度的洲際導彈,當然,成功率也非常小!
綜合來說,洲際導彈發射後很快就突破了100公里的“領空”範圍,即便是經過某個國家的上空,這個國家也只能是“無能為力”,畢竟全球具備500公里高度以上的中段反導能力的國家只有2個,所以也沒什麼可擔心的!
-
14 # 軍武吐槽君
這個問題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洲際導彈試驗一般不會侵入其他國家領空,如果真發生這種事件,具備洲際導彈攔截能力的國家肯定會果斷攔截,結果就是爆發戰爭!而沒有攔截能力的國家即使有導彈經過也只能望天興嘆,能力所限,最多也就是來個外交抗議罷了。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會拿洲際導彈來玩火,這就是所謂的戰略威懾和戰略平衡!(東風31洲際導彈)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分析洲際導彈從其他國家經過的機率有多大?洲際導彈因為技術特別複雜,目前只有五常和某半島國(可以選擇性忽略,原因你懂的)擁有,洲際導彈雖然射程高達八千公里以上,但是在和平時期的洲際導彈試驗一般也都是選取在自己可以控制和掌握的安全地域進行。美國因為海外軍事基地遍佈全球,洲際導彈一般都是從本土射向太平洋中部馬紹爾群島的誇賈林環礁靶場,全程幾乎都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美國洲際導彈試驗飛行路徑)
俄羅斯則仰仗自己1700萬平方千米的廣闊領土,洲際導彈試驗直接在本土就開搞了。去年俄羅斯進行的“先鋒”洲際高超音速導彈就是從俄哈邊境的棟巴羅夫斯基靶場發射,用時10分鐘,直接命中6000千米之外勘察加半島的靶場!(俄羅斯洲際導彈試驗路徑及基地分佈)
如果沒有這麼廣大國土和海外領地來進行洲際導彈全程試驗,其實也沒有關係,一共有兩種方法可以彌補。第一種就是把導彈往公海發射,那地方是國際共有的無主之地,不存在所謂的領空糾紛,像是英法兩國的洲際導彈試驗都是從本土往廣闊的大西洋發射,我國在1980年也曾經往南太平洋區域進行過一次東風5洲際導彈全程試驗。(1980年東風5全射程試驗地圖)
第二種則是進行大仰角高彈道試驗,只需要一兩千公里距離就能模擬導彈發動機的全部飛行過程,這也是大部分國家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例如我國就經常從山西五寨戰略導彈基地發射洲際導彈,落點為兩千公里之外的新疆羅布泊靶場。(正常全程彈道和試驗高彈道)
從上面我們也可以看出,洲際導彈的試驗中,發射點和落點一般都為本國控制領空或者國際空域,而洲際導彈的中段飛行又都是在幾百上千公里高度的大氣層外圍(領空是指高度85千米以下的空域,往上就是太空),所以如果只是洲際導彈試驗,其實幾乎不會發生侵犯他國領空的事情。
退一萬步講,如果導彈飛行必須經過其他國家領空,那麼只要事先與其他國家通氣,其實也不會存在什麼大問題。在2017年,俄羅斯里海艦隊的11356型護衛艦就曾經發射6枚射程2500公里的巡航導彈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全程經過了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四個國家,但是因為俄羅斯事先與他們商議並告知了導彈過境的事情,並且取得了同意,因此也沒有出現任何外交和軍事糾紛。(俄羅斯地中海艦隊口徑巡航導彈飛行路徑)
其實目前全世界具備彈道導彈攔截能力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個,而實際部署了成熟反彈道導彈系統的又只有美俄兩個。其中美國有海基的標準3攔截彈、陸基的愛國者3以及薩德和本土的超高空攔截系統,而俄羅斯則有戰術導彈攔截系統S400和戰略導彈攔截系統A-235。世界上其他國家最多具備有限的戰術導彈攔截能力,離彈道導彈攔截還相差甚遠,即使真的有洲際導彈從自己領空飛過,也毫無辦法,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和日本一樣,雷聲大,雨點小。(俄羅斯A235彈道導彈攔截系統,配備核彈頭攔截彈,效能比薩德系統高出一截)
在2016年和2017年,半島某國曾經多次發射彈道導彈從日本北海道上空掠過,日本上下當時都高度警戒,陸自也在東京等重要城市部署了愛國者3擺開大戰一場的架勢聲稱只要導彈侵入日本領空,絕對會毫不留情的進行攔截擊落。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半島某國連續發射了數枚導彈穿越日本領空,日本最終還是因為自身的有限能力和擔心可能的事態升級,在各種高調言論之後,放棄了對侵入日本領空導彈的攔截(其實是沒能力)。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日本在事後表示強烈抗議,並且宣稱加大經濟制裁力度,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而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實力都比不上日本,可想而知即使在不加告知的情況下有洲際導彈經過自己的領空,也最多口頭抗議幾下而已,其他的也做不了什麼。(導彈穿越日本領空示意圖)
-
15 # 使用者444256349922
洲際導彈這玩意速度太快了,從大氣層之外直奔目標,關鍵是還能變軌和攜帶多枚核彈頭分別制導。鬼他媽知道一變軌飛哪去了,估計自己都不知道。咋攔截?這玩意主要負責威懾,不敢動用。
-
16 # 哨兵ZH
不會,因為不管從哪方面去分析,都不存在題目中說到的可能性。題目中自己都說了這是洲際導彈,是一個核大國的鎮國重器,同時也是集人類科技之大成的產物之一,所以先不用考慮在大氣層外飛行時是不是侵犯了他國的領空這個問題,就說對洲際導彈的攔截吧,真以為洲際導彈這玩意是隨隨便便就能被攔截的?目前全世界有資格涉及洲際反導技術的國家也就美俄中三國,哪怕就是這三個國家,在實戰中的攔截成功率有多高都還不好說。反正,簡單來說就是:全世界範圍內不管是哪個國家,包括美中俄在內,洲際反導都屬於天頂星技術,至於其他國家就更加不用說了。
然後再來說洲際導彈的彈道問題,題目中既然沒有特別指出是和平時期的洲際導彈試射,所以就先來討論在實際戰爭中洲際導彈的彈道情況。在實戰中,洲際導彈肯定是全射程飛行的,也就是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而洲際導彈從發射到擊中目標,其飛行時間大概在30~40分鐘左右,飛行高度通常在150~400公里不等,而這種高度早就超過大氣層的邊界了,已經屬於外太空的領域(一邊情況下預設100公里高度的“卡門線”為大氣層和外太空的邊界),其實別說是100公里高的卡門線,只要高度超過了85公里,就已經不是某個國家的領空了,而是屬於國際空域的範疇。
▲彈道導彈各種彈道示意圖
而且我們要知道,洲際導彈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大氣層外飛行的(約有25分鐘),從它發射,到進入預定飛行軌道,這個加速過程大概只有3~5分鐘,也就是說,從洲際導彈點火後最多五分鐘,它就已經飛出大氣層了。所以,實際戰爭中的洲際導彈一旦發射,根本就不可能出現侵犯他國領空這樣的問題。分析完洲際導彈在實戰中的全射程彈道,再來討論和平時期洲際導彈的試射問題,前面提到了,洲際導彈的射程是在8000公里以上的,這種距離已經超過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領土範圍了,所以,如果想要進行全射程試射洲際導彈,那麼就只能往公海里打了,但是同樣不用擔心會侵犯他國領空而遭到攔截,原因仍然和前面說的一樣:
1、沿途的那些國家不可能具備攔截能力;
2、即使是經過了有一定洲際反導能力的國家,他們也不可能去攔截,因為在外太空飛行沒有並侵犯他國領空。
▲高彈道和全射程彈道
除了全射程試射之外,還有一種用來測試洲際導彈的試射方法就是“高彈道試射”,也就是射高不射遠,這就涉及到的了彈道導彈最大射程和最大射高之間的一個“二分之一原則”,所謂“二分之一”原則就是:彈道導彈的最大射高在數值上約等於其最大射程的二分之一。所以,在理論上想要知道洲際導彈的最大射程,只要把它的最大射高數值乘以2就行了,比如上面的簡圖所示:藍色曲線為最大射程彈道,紅色曲線為最大射高彈道,其中H為最大射高,L為最大射程,在數值上就有H=1/2L,如果最大射高H=6000公里,那麼最大射程L就大概在12000~13000公里之間,也就是說,想要知道洲際導彈的最大射程是多少,可以不進行全射程試射的,只要知道最大射高就行了。
而當洲際導彈進行高彈道試射時,其射程可能只有幾千公里,比如3000~4000公里,而這種距離對於一些大國來說,還處於自己的領土範圍,就更加不關其他國傢什麼事了。
-
17 # 精彩影片片段餘小波
目前,對於洲際彈道導彈國際上公認的標準是指射程大於或等於8000公里的導彈,射程如此遠的導彈在發射之時難免會經過別的國家上空,為什麼不會引發兩國的衝突被擊落呢?
首先,我們需要先理解“領空”的概念,按照國際上的慣例,“領空”一般指一個國家領土和領海垂直向上100公里所包含的空間,並對其享有管轄權,而超過100公里高空則稱為“宇宙空間”,類似於海洋中的公海,所有國家都可以在該範圍空間進行自由活動,全球1000多顆衛星的執行軌道就在這裡。
彈道導彈飛行彈道而洲際導彈在發射2-5分鐘後就會到達距離地面150-400公里的高度,這已經超過了地球上各國“領空”的範圍,並且隨著時間的增加高度還會繼續增加,對於射程在1萬公里的洲際導彈通常其中段飛行高度在1200公里左右,如果一枚洲際導彈全程的飛行時長在30分鐘,那麼該導彈超過25分鐘的都在外太空的無主空間。除了被攻擊的國家,基本上不存在侵犯他國“領空”的可能。
另外,如果一個國家非說洲際導彈在他們上空飛過是屬於侵權,要將其擊落也要看他的本事,洲際導彈此時的飛應高度至少超過了500公里,飛行速度也會在10馬赫以上,而目前全球大多數防空導彈的最大射高在50公里以下,所能攔截的導彈速度也不能超過3馬赫。
而有能力對洲際彈道導彈進行中段反導攔截的國家只有中美兩國,具備探測彈道導彈能力國家同樣很少,所以大多數國家甚至不會知道頭頂上飛過了一枚洲際導彈。
綜合來說,洲際導彈發射後一般很快高度會超過100公里的“領空”範圍,即便某個國家不願意導彈從他頭頂飛過,他也沒有任何辦法進行攔截,所以,不用擔心自己發射洲際導彈被第三方國家攔截的可能!
-
18 # 李公子談歷史
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先不說這些國家有沒有這個膽子擊落,就算有這個想法,它們也不一定能擊落洲際彈道導彈。
原因有以下幾個:1、洲際彈道導彈飛行速度極快
洲際彈道導彈的飛行速度有多快呢?就以美國的民兵-3洲際導彈(Minuteman-III)為例子,民兵-3洲際導彈發射後進入大氣層後時的平均速度為10馬赫左右,而到了末端速度更是可以達到20馬赫以上。
洲際彈道導彈的飛行階段可以劃分成以下三種:推進加速階段、中途階段(亞軌道飛行階段)、再入大氣層階段。
簡單解釋一下,推進加速階段就是導彈點火後開始爬升的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持續幾分鐘,結束時候導彈一般會處於距離地面200-400公里左右的高度。這個階段的洲際彈道導彈速度並不快,但由於這階段基本只是做爬升運動,導彈基本上還在本土上空,所以不大可能被對方攔截。
中途階段就是導彈延著大氣層外層飛行的階段,這個階段彈道導彈的飛行速度相對還沒那麼快,一般來說要想擊落洲際彈道導彈也就只能在這個階段有可能。但是為了防止被攔截,一些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還會攜帶一些全尺寸假彈頭,鋁箔干擾絲之類的干擾裝置來“欺騙”敵方的雷達和反導攔截彈。本來攔截高空高速飛行的洲際彈道導彈就很不容易了,再加上這麼多的反制措施,攔截導彈更是難上加難。
而到了再入大氣階段,基本上此時導彈距離目標也就只有100千米左右的高度了,此時彈道導彈基本就是加速往下衝刺的狀態,此時導彈的速度會變得更快,最末端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4000米/秒,這樣的高速基本是無法攔截。
美國斥巨資打造的導彈防禦系統攔截成功率也就一半左右,從2002年至今,美國一共進行11次攔截實驗,結果只有5次成功攔截目標。藍星最強的美國尚且如此,其他的國家那更是沒辦法了,就算洲際導彈從自己頭上飛過,也只能乾瞪眼。
不經過他國上空,洲際彈道導彈要怎麼試射?雖然經過他國上空也不會怎麼樣,但是實際中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洲際彈道導彈的試射還是儘量避開飛過其他國家上空。
一種方式是射向公海。
反正公海是公共的,不存在侵犯他國領空這個問題。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導彈試射也容易讓其他國家“別有用心”地圍觀過來,在公海沒有理由驅趕他們,所以選擇把導彈射向公海存在著不小的安全隱患。
在1980年我國進行的東風—5型洲際彈道全射程實驗,這次實驗就是選擇南太平洋南緯7度0分、東經171度33分為中心、半徑70海里的圓形海域作為著彈點。
當時美國和澳大利亞均有飛機和軍艦在著彈點周邊徘徊與收集資料,其中澳大利亞軍艦還試圖搶奪彈道導彈的資料艙。為了保障資料艙的安全,我國整整派遣了18艘軍艦為其保駕護航,最終成功收回資料艙。這次行動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遠洋軍事行動!
還有一種方式是進行高角度彈道試驗
這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做法,將洲際彈道導彈往高了發射,這樣可以用較短的距離模擬導彈的全射程發射。採用高彈道的洲際導彈,實際著彈點距離發射點也就一兩千公里左右的距離,一半都能控制在本土之內,這樣可以避免飛過他國上空,引發不必要的糾紛。此外實驗全程都能控制在本國境內也能保障安全!
-
19 # 薩沙
這得分情況來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目前有把握擊落洲際導彈的國家,只有美國。也只有美國,做過了攔截洲際導彈的實彈試驗。
眾所周知,無論是洲際導彈,還是其他導彈導彈,攔截只有兩個階段,一是導彈剛剛發射以後的爬升階段。
此時導彈的速度較慢,高度較低,相對容易攔截。
另外,就是在導彈攻擊的末端,會下降高度,可以被攔截。只是,導彈在末端速度會非常快,攔截的難度過大。
2017年,美軍成功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系統試驗,攔截了一枚再入大氣層的洲際彈道導彈。
然而,美軍對於這種攔截模式還是存疑的。因為彈頭最高的速度可以達到20馬赫左右,必須要有對高速飛行目標有效的捕獲和攔截技術,才能抓得住它。
即便是美軍,也認為攔截成功率不會很高。
所以,今年4月,美軍在在太平洋上空,攔截了上升階段的洲際導彈。
當時他們發射2枚攔截導彈,主攻導彈成功摧毀了彈道導彈彈頭,備用彈則使用彈載計算機確認了最危險的碎片並將之擊落。
因為導彈上升期間速度較慢,所以2枚導彈攔截成功率高達75%。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你是一個大國,比如中國這樣。我們在內陸發射洲際導彈,導彈還沒有離開我國國土,就已經飛到很高的高度,速度增加的很快。
那麼,當然不需要畏懼其他國家攔截,很難攔得住。
但是,如果你是韓國、新加坡這種小國,洲際導彈進入別國領土是還在初期爬升階段,美國就很可能攔截擊毀。
萬幸的是,目前沒有國家敢於發射洲際導彈攻擊別國。
-
20 # 皇家橡樹1972這個事情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領空,根據1919年的《巴黎公約》和1944年的《芝加哥公約》確定的“空中主權”原則,一個國家領土範圍內高度在35公里以下的空氣空間被稱作“領空”,這基本上是國際普遍預設的,在這個高度進入他國境內就是侵犯領空了,必須驅離甚至擊落!即便是有外國軍用飛機靠近領空外不遠處飛行也要實施嚴密監視,防止它進入。
但35公里~100公里就屬於模糊空間,這就要看誰的科技水平發達了,比如說:目前已經有偵察型別航空器可以在30公里左右的高度飛行了,如果科技再進步一點,有可能達到40公里飛行高度以上,從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預設的角度來說已經超過了領空範圍,可問題是現有的技術在40公里高度對地面的偵察仍然是一清二楚,要不把它擊落等於是嚴重洩密...所以,有科技實力的國家認為100公里以下都是領空,至於說科技落後的國家只好“認命”。這個事情具體到陸基洲際導彈和海基洲際導彈性質不一樣了,總得來說這兩種導彈都是在發射國的領土內的腹地(淺腹地)或者大海上發射,發射主動段(火箭助推)到一級火箭發動機關機,拋離都是在境內或者是茫茫大海上,而二級火箭啟動時導彈已經在100公里外的外層空間了,這個高度已經不是所有國家領空了,即便是要飛越某個國家的上空也不能說是侵犯領空,甚至擊落。這張圖片顯示:洲際導彈大部分都是在外層空間飛行,主動段在自己國家境內,只有再入大氣層的時候才會進入到其他國家的領空(末段),但是這已經是敵國的領空了,沒有什麼侵犯之說!
目前世界上有個別國家理論上可以知道別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的飛行全過程,透過衛星
回覆列表
你知道洲際導彈的彈道有多高啊,想攔截那那麼容易;另外,有洲際導彈的就那麼幾個國家,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都是靠近敵方發射的,路基的洲際導彈的彈道路線都算過的就那麼幾條,如俄羅斯和美國,就直接穿越北極算了,不涉及你說的穿越鄰國,我國也一樣的……所以只有具體到洲際導彈就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