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蹤歷史腳步

    不會!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第一步是由《大憲章》確立的王在法下原則。中國一直以天子為尊,天子不受法律約束,只受虛無的天來約束,或者皇帝自身表現好的話,受個人道德來約束。明朝皇帝更是將皇權集中發揮到了極致。

    英國君主立憲制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歐洲和英國特色的貴族與領主制度,其中的忠誠聯結與權力的分散體系與明朝的天下一統根本不同,很難也不會發展出這種潛在的分權體制,因此制約皇權與王權很難,各個貴族更是皇權與王權的分支,都是皇恩浩蕩的朱氏子孫,只會有叛亂的可能,沒有分權制衡的可能;即使是農民起義,其最終目的也是成為和朱氏子孫一樣的皇帝,追求大一統。

    君主立憲制的另一個前提是“無代表權不納稅”。看看大明王朝1566吧,皇帝沒了錢之後是怎麼辦的,下面可曾經有針鋒相對的抗爭。王權(包括太監集團)、貴族與官僚體制都是一體的,雖然具體目標不一樣,但是整體目標還是相同的,安於位上。無論是嚴嵩還是徐階抑或高居正都是皇帝的財務代理人而已,雖然嘉靖皇帝對嚴嵩父子及同黨作為不爽,只不過是心裡不爽而已。缺乏制衡,缺乏意識,有的只是短時的攫取利益,也沒有官僚集團願意與皇帝權力形成制衡,畢竟宰相早就沒了,司禮監與內閣相對立,但是上面操縱的是皇帝。

    再一個不可能是,沒有動力,沒有意識,也沒有成文會出現一個《權利法案》那種檔案,從而將立法權高於皇權,將司法權獨立出來。

  • 2 # 超哥侃古今

    不會,絕對帝制不可能產生君主立憲。俄羅斯就是證明,雖然很早就西化,但政治上一隻無法立憲,只能被暴力革命推翻,更早的法國也是證明。君主權利一貫強大,憑啥讓一部分權利給士紳百姓

  • 3 # 賈甄矜

    怎麼可能?靠那幫文人士大夫是不行的,而當時雖然工商業萌芽有了,但是商人政治地位太低了。即使像鄭芝龍這樣的大海商家族,也是滿腦子的封建意識。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思想改良都是圍繞著儒學來搞的,無論是理學還是心學,都非常唯心,遠達不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啟蒙那樣的高度。可以說,儒學對中華文化的毒害非常深重。

  • 4 # 火雲邪神am

    其實明朝當時的內閣制度,已經非常接近君主立憲制了,經常看到明朝皇帝幾十年不上朝為什麼?國事都是內閣擬定,司禮監,內閣簽字就行

  • 5 # 大宋藝祖趙匡胤

    不會的。第一中國歷史上只有改朝換代的王霸思想,從來沒有也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輪流為證的民主思想的。第二明朝皇帝們的素質普遍較低,也不會產生現今的文明的

  • 6 # 劉洪偉210532863

    不會。君主立憲制是由特定條件形成的。是由發現美洲大陸和外部擴張造成的,因為擴漲面積遠遠大於皇帝專治和能力範圍,於是就改變了管理辦法,是一種強盛時期解決內部矛盾的制度。而明未是衰敗期又閉關自守,只能被推翻,再一次重複開始。在衰敗期被動地改變永遠孕育不出社會進步的體制,只不過重複重新生長過程,總以剛生長時的旺盛所掩蓋了體制是否先進,只有在強盛時期實事求是地制定完善的社會體制,還必須符合世界主流,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真正進步,徹底打破封建社會以皇帝為中心,原地轉圈,壽限跳不出圓周率3.1415926個世紀的魔圈。

  • 7 # 阿瞞71289547

    不會,君主立憲要有虛君的傳統,中國沒有,中國老百姓信奉的是“一山不容二虎”,其實不只是政治,各行各業都充斥的這種思想,必須要有一個最大的“頭”,不可能出現“兩頭”,“兩頭”聽誰的啊!自古至今

  • 8 # 安平144796971

    一、李自成不是什麼內亂,而是救大漢族幾幹萬饑民於水火,沒有李自成推翻惡毒的朱明朝,再下去,漢族就只剩下朱元璋一家子了。李自成是大漢人民的救星。

    二、朱元璋建的內閣制,目的是絕對集中皇權。這個內閣制和西方全面行使行政權的內閣不同,僅僅是皇帝的諮詢機構,何無實權。

  • 9 # 十字接頭

    沒有西方的近代思想影響,包括日本中國在內的東亞集權國家,不可能依靠自身覺醒。

    即使到了今天,反科學反智反民主的群體仍然非常龐大。

    文化傳統是一個很頑固的東西。

  • 10 # 庭州行者

    不吹不黑,大明王朝乃是世界民主政治的先驅。在李自成入關之前,大明就已經君主立憲了,這是鐵打的事實,絕對不容許抹黑!一個穩如磐石的證據便是,大明王朝有個機構叫做內閣,大家會發現,但凡君主立憲制國家,都有內閣,所以大明一定是君主立憲政體,雖然這個推論在邏輯形式上具有根本性錯誤,但下文將用具體事例來證明。

    大明朝的皇帝,從朱元璋開始,便具有民主思想。以朱元璋為例,這位平民出身的千古第一大皇帝,想到了利用人民監督的方法來懲治腐敗,人民有權利,也有權力對官場蛀蟲重拳出擊。這說明,朱元璋的政治原則中,包含了樸素的社會契約論觀點,認為大明乃是百姓的大明,官吏不過是人民的辦事員,受到大明百姓委託,為大明百姓提供各種公共服務,一旦他們違反百姓的公意,百姓便有權力處罰他們。而西方直到二百年後,霍布斯才初步提出該政治理論,有證據表明,無論是霍布斯,洛克還是後來的盧梭,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明太祖的影響。因此鄙人一直認為,明太祖對於人類歷史的貢獻遠遠高於美國的華盛頓。

    明太祖能夠具有這種理念,說明他的思想時超越時代的,這種偉大的基因是能代代遺傳的。因此,大明一共十六位皇帝,將朱氏一族的民主基因不斷完善。明英宗之後,內閣獲得了極大的權力,但皇帝卻愈發荒唐,不理朝政。看似朱家皇帝多昏君,但實際上這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民主的理念對於當時而言,太過於超前,如果皇帝貿然放棄皇權則會對強大的歷史傳統造成挑戰,因此他們明白,實現立憲制,需要契機。大明皇帝開創性地想到了“不理朝政”這一措施,若皇帝長時間不理朝政,則權力便會自動地下移到群臣。如此緩緩進行,大明便能漸進地擺脫傳統的束縛,走向新時代。

    英國內閣制的形成,也借鑑了大明。英王喬治三世不理政事,權力慢慢落到內閣手中,可見,大明王朝在制度方面,是英國的老師。

    大明在選材方面,也體現了不拘一格降人才,每個人,無論男女還是陰陽人,只要有能力,都能進入大明政治的最高殿堂。明英宗時期的王振王公公,乃是軍事天才,尤其是在軍事動員方面,短時間內集結了二十萬大軍,親自帶著皇帝去討伐蒙古,雖然失敗,但王公公這種精神,流芳百世,為後世明粉所頌揚;再比如劉瑾劉公公,乃是處理政務的高手,皇帝朱厚照表現得如此不靠譜(如上文所言,故意為之),但劉公公居然將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使得明朝沒有崩潰,可以說,明朝在明武宗的折騰下,還能保持相對穩定,全賴劉公公的功勞;再比如被我等明粉日夜膜拜的魏公公,乃是軍政奇才。曾經大殺四方的後金,面對魏公公突然慫了,魏公公主政期間,大明將士在魏公公的帶領之下多次大敗後金,毫不誇張地講,若魏公公多活十年,大明絕不可能滅亡!

    可見,大明的民主政治,消除了性別界限。而英國直到十九世紀末,才取消民主參與的性別限制,與大明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因此,毫無疑問,大明是一個君主立憲國家。李自成的不知好歹,打斷了大明繼續完善先進制度的程序,所以,以李自成為首的饑民,乃是大明的罪人,是歷史的罪人!

  • 11 # jlp6497

    當然不會!很多時候,戰爭之後都會伴隨人類社會文明的巨大進步來臨!所以,戰爭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短平快……

  • 12 # 老鄭99798

    上天早就註定的,沒有什麼如果。有如果的話,就沒有錯誤一說,有些很優秀的人照樣沒有成功,有些不怎麼樣的話,反而成功了 。冥冥中天註定。

  • 13 # 平民心態

    不會。但後期如果遭到西方列強侵略,西方民主文化流入,建立君主立憲會比清朝容易一些。清朝建立君主立憲比較難,民族矛盾是一個主要原因,滿族統治集團不願意讓出特權。

  • 14 # 長源一一

    如果歷史可以玩動漫,你就盡情地揮灑吧。

    大明王朝若是真像各位期盼的那樣發展,就不會有後面遇到的那些個如果。可惜的是這一切都未能人如願,對歷史不要大苛刻,古人也要摸索,也要過河,缺乏先進理論的啟迪這是誰都無法逃脫的宿命。今天的人們在某些方面也不一定比古人聰明到那去,該犯的錯照犯,該糊塗時也糊塗。一個反腐倡廉,就伴隨著歷史走了幾千年,再不要說其它了。今天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和歷史上的任何朝代都是無可比擬的,但是遇到的問題卻是一樣的,這說明了什麼?這就是人性的問題,只要人性的話題在,困擾這個世界的問題就在。利益的佔有和最大化即是根源。

  • 15 # kinglino520

    看到袁崇煥的下場了嗎?看到魏忠賢的下場了嗎?別吹了,不可能君主立憲。除非外部力量打破平衡,朝廷不得已做出改變,如滿清末年[機智]

  • 16 # HuiNanHistory

    您覺得可能嗎?

    如果不上網,你根本不知道明粉的腦洞到底有多大,居然能吹出明朝的內閣制就是英國內閣制的雛形,明朝君主立憲之光。

    首先,我先來介紹一下現實世界而非明粉的想象世界中的君主立憲和內閣制度。

    目前,全世界現行君主立憲政體的國家有很多,其中對我們而言最著名的國家當屬日本和英國。

    考慮到日本的施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習自西方,所以這裡也就以英國的情況作為說明。

    英國的內閣,也就是Cabinet——這個詞在中文語境中雖然被成“內閣”,但它和明朝的內閣制度有本質上的區別。

    英國和明朝的區別在哪裡呢?最重要的關鍵是權力產生的根源差異。

    英國是議會主權,內閣是由議會產生。而議會是有民選產生,也就是說權力是由英國人民所賦予的。

    與英國相比,明朝情況大為不同。

    明朝的內閣產生,本質上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但明朝皇帝的精力、能力又不足以獨自處理繁重的政務,所以才發明了內閣制度。

    因此,不要只看著從英語翻譯後的名字相同,就覺得這是一碼事。明朝的內閣與英國的內閣完全是兩回事。

    當然,英國和明朝也有相似點,就是君主很少理政。

    但前者是由於有法律限制英國國王,他們不能實質性地干預政務。

    後者不理朝政的原因是什麼?只是因為明朝皇帝懶惰、無能、昏庸、荒唐,總之明粉不要胡吹了。

  • 17 # 徐大乎

    從歷史和現實的觀點來看,虛君的君主立憲制具有其他政體不同的特色和優勢,目前世界上仍有一些國家延續這一傳統,代表性的國家有英國和日本,君主至高無上的專制同虛君的君主立憲政體看似差別不大,但就其政治運作、權力核心等各方面已天差地別,完全不同。從世界政治格局和國家政體的改變過程看,這一政體變化不是憑空而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各類資源和條件成熟條件下,透過激烈的變革或革命而實現的,哪由君主專制過渡到君主立憲需要具備那些條件呢?結合歷史和現實政治考量,抽象概括,約略需要一下幾點。

    第一,偉大的理論和思想家出現並形成於紮根民眾的系統理論體系。如古希臘梭倫改革,17世紀克倫威爾領導的英國光榮革命,19世紀中葉日本出現的明治維新以及黑船事件等。正如朱熹所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鄧小平指出,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探索更長的時間。可見領袖和理論的重要性。而縱觀明末時期在政權和社會層面,除形成了以忠君為前提的小集團—東林黨外,就是閹豎和毛賊。因此,在領袖未出現、民眾未開化、理論未形成的17世紀初,中國不可能出現君主立憲的政體。

    第二,市場經濟形成,商品貿易發達。自由和平等是商品經濟發展的根本要素條件,而17世紀初和中葉的明末時期,朝廷仍實行的是重農抑商的政策,國內經濟小農經濟和手工業佔有絕對壟斷地位,對小農經濟而言,專制並集權的國家政體不但無害,甚至還有益。文人筆下的“耕讀世家”以及“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說法,就是其社會現實和民眾思想的實際映照。因此,在社會沒有需要,民眾沒有要求的情況下,視權如命的君王會自主削權嗎,絕對不會,故而君主立憲的社會條件不成熟、不具備。

    第三,資產階級隊伍形成並具有強烈的平等和平權要求。如同無產階級革命需要強大的工人階級一樣,帝國時代以平等自由為理想的資產階級革命也必須有強大的資產階級,經過自由競爭、壟斷髮展和國家干預等手段,西方資本主義和商品經濟經濟有了巨大進步和發展,貴族蛻變的資產階級和新生的資產階級隊伍日益成長壯大,在社會生活的作用也愈來愈重要,在此情況下,資產階級為維護自己利益和權益,強烈要求參與政治和國家管理,面對強大的資產階級力量和強烈的政治要求,專制君主讓渡自己部分權利,達成妥協是必要必然的。而反觀我們的哪時的大明,御座下跪著一群磕頭臣,鄉間裡到處都是面有菜色的鄉民,內有饑民造反,外有女真入侵,這種局面下集權都難以維持穩定,遑論分權。

    所以,綜上所述,既是沒有李自成造反,清兵入關,君主立憲的制度也不會出現,君若不信,問問三百年後的洪憲帝——袁世凱。

  • 18 # 俠義為懷蕭大王

    說實話,我對西方政治歷史不怎麼熟悉,我只能從一些主觀的角度分析這個話題。

    明末內閣制度其實不光現代中國人津津樂道,當時一些進入到大明朝的西方傳教士,冒險者在將中國政體形式書信傳回國內後也是受到西方國家民眾嚮往追捧的!

    當時的西方國家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控制國家命脈的地步,很多領域已經能影響到國家的政策走向,但是皇權依然是他們頭頂上不可逾越的大山,所以當他們看到遙遠的東方古國竟然有內閣這種多人議政參政的政體,他們感到深合己意,心嚮往之。他們已經不滿足暗地裡操控國家,他們還想要明面上參與治國。像明朝內閣這樣大家圍坐在一起商議國事,共同瓜分國家利益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這說明什麼問題了?說明了西方國家君主立憲制歷史其實並不多麼久遠,明朝內閣還是他們的前輩,大概在明末清初,西方國家政治才慢慢走向多人參政的居面,而君主立憲制只是這一政治形式的一個代表,君主擁有至高無上的名譽地位,國家權利下放到政黨參議院。英國顯然是這一政體形式的顯著代表。但是西方國家實現這一政體形式也不是多麼輕鬆的,都是付出過血的代價的,傳統思想,傳統勢力的阻撓並不比中國守舊團體來的輕來的少。

    再來說說明內閣制度,大家都知道明朝本來也是有丞相的,胡惟庸是朱元璋認命的丞相,也是中國最後一位丞相。因為皇權相權的爭鬥,朱元璋感到丞相權利過大,所以自胡惟庸之後,他再也沒有認命過丞相!

    沒了丞相,皇帝就得事事親為,光批奏摺就得比以前多花一輩的精力。皇帝也是人,總不能把時間精力都放在處理國家政事上吧?後宮那麼多女人,你不得花時間打發打發?美食寶物當皇帝的不得享受享受?所以找幾個聽話的大臣替自己分擔分擔出個謀劃個策這種想法就出現了,開始時,內閣還只是皇帝的秘書班,內閣也沒什麼權利,最大的用處就是給皇帝建議做一些無足輕重又耗費精力的事。

    朱元璋死後,在永樂朝,形式上參政議政的內閣制才正式上線,但是真正的決策人依然還是皇帝本人,內閣的任何政策法規都是皇帝意志的體現,任何決策都需要皇帝的批准,本質上還是一幫稍有權利的秘書班。

    真正能部分抵制皇權的內閣制度還是在明中期,也就是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後才形成的,明英宗土木堡之變把皇帝的神聖形象地位大大的拉低,同時也把勳臣貴族,有威望有地位的統兵大將來了個一掃光,之後的明朝文臣地位開始如日中天,內閣大員更是權傾朝野。他們開始真正擁有治國的權利!

    皇帝一看這不行啊,內閣那麼大權利,我這皇位豈不是坐不安穩?於是他們開始重要宦官,錦衣衛被內閣滲透了開始不怎麼聽話了?東廠,西廠不行,搞內廠!

    明朝內閣並不等於君主立憲,兩者差得十萬八千里。明末崇禎帝一月一換內閣首輔就很能說明問題,說白了什麼事還是皇帝說了算!內閣權利體現最大的地方就是我反對不了皇帝的聖旨,我可以拒不執行,撤我的官?那好,我陰奉陽違總行了吧,你抓不到我的把柄總不能說我故意不做吧?

    所以明朝內閣怎麼回事你懂了嗎?

    沒有李自成,八旗等外地,大明這鍋皇帝,內閣共同把持朝政的局面可能還會維持N多年,明朝不像西方國家,資本勢力不僅擁有資源勢力更能體面得拿上臺面,他們搞君主立憲制時間到了水到渠成,明朝就不一樣了,內閣只能是南方等地資本主義勢力暗地裡的代表,他們拿不上臺面的,明面上還得是依靠以皇權為代表的文人士族!內閣和皇帝兩者關係非常複雜,相互成就卻又相互傷害,沒有外部劇烈的撞擊,我想明朝內閣再怎麼發展也很難形成君主立憲制…

  • 19 # 心向青山

    君主立憲的內閣制以英國為代表,Cabinet,只是被翻譯成了“內閣”,但英國的內閣制與大明的內閣制走的道路完全是南轅北轍,不能望文生義。

    英國的內閣制是虛君,不是國王不願意干政,而且在法律上不允許。

    大明的內閣制是君主專制,皇帝也可以不幹政,但不是不允許,而是因為懶,或者有特殊的癖好。皇帝一旦想要過問朝政,想要換內閣首輔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崇禎十七年內閣成員換了50個人,誰敢說個不字!而這已經是大明王朝末年了。

    大明內閣制的產生,本身便是源於集權,朱元璋廢宰相直接掌管六部,但不是每一個皇帝都像朱元璋這麼勤政,於是便想出了一個辦法,以內閣票擬,太監披紅。所以內閣也好、太監也罷,都是皇權的延伸,二者都是皇權的一部分,當然不可能制衡皇權。

    中國古代的政治史,基本上就是一部皇權和相權的相愛相殺史,皇帝需要宰相輔佐,但又懼怕宰相威脅皇權,繼而篡位。

    於是,相權的不斷轉移和分割,便成了歷代帝王限制相權的方式,直到朱元璋廢相,我國出現了真正的君主專制。而漢唐宋時期的皇權事實上是有相權制衡的,雖然有限,但畢竟有。但從明朝開始,再無機構可以制衡皇權,內閣也從來不是大明的正式行政機構,不能兼任六部事物,只備顧問。

    所以,有沒有李自成,我國都不可能發展出來君主立憲制,因為沒有這一制度產生的土壤。

  • 20 # 宋安之

    不會的。

    雖然明朝有內閣,所以皇帝可以放手去偷懶,因此出現了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帝,但與君主立憲制根本不是一回事。

    因為明朝制度的本質還是君權集中,不然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幹什麼?

    而且明朝自中後期開始,不是內閣一家獨大的架空了皇帝,所以皇帝無所事事經常去偷懶。而是皇帝扶持另一個存在,那便是司禮監,以司禮監和內閣互相牽制,皇帝居中不至於大權旁落,而且重大事情還是皇帝說了算,像萬曆帝雖然偷懶,但萬曆三大徵真正拍板決定的還是萬曆帝。

    所以說明朝政治模式,本質上還是在於君權集中,指望這種模式發展為君主立憲制?怕是難如登天…

    而且縱觀其他國家的君主立憲制,往往是從皇帝有實權變為沒有實權,也就是實君轉為虛君,因此才可以立憲的。

    但中國自秦始皇一統六國以後,之後的歷朝歷代一直是在進行君權集中,所以發展到了明清兩朝,就成為君權高度集中的朝代。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實際上已經沒有產生虛君的土壤,因為皇帝代表著正統,代表著唯一。權臣如果徹底架空皇帝的話,最終會走上取而代之的道路。

    比如說曹操雖然沒有廢漢獻帝,但他兒子曹丕完成了篡漢立魏的目的。當然也有失敗情況,也有皇帝絕地反殺權臣的情況,比如說北周武帝殺死出其不意的殺死權臣宇文護。

    正因為沒有虛君存在的土壤,所以中國古代沒有萬世一系的王朝,只有不斷的改朝換代,大一統王朝單一而論,就沒有過三百年的。因為皇帝一旦大權旁落或者國家式微,權臣或者手腕重兵的武將都會趁機取而代之,想要成為新皇帝,而不是一直將皇帝當傀儡的供著,最多過渡一下而已。

    所以即使沒有李自成,沒有清軍入關,明朝也基本上不可能實現君主立憲制的。

    唯一一點的可能就是,如同清朝那般遇到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並且如同清朝那般不堪一擊,那麼在巨大外力衝擊下,還有些許可能完成君主立憲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進入一段垃圾婚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