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白育兒

    6歲前,是教育孩子遵守規則的最佳時期。這段時間父母給孩子立下規矩,並跟著孩子一起遵守,從小就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如何做?

    規矩1 :粗野、粗俗的行為不能有

      孩子有怎樣的行為才算粗野、粗俗呢?比如,在幼兒園裡跟小朋友搶東西,小朋友不給,孩子就開始打對方,還說道:“你要是不給我,我就讓我哥哥把你變成殘疾!”這樣的做法,就是粗野、粗俗的行為。  這個時候父母先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確地告訴孩子以後不能這樣做了,這是粗野的行為。並且心平氣和地引導,相信孩子很快就能尋找到其他的解決辦法,這時候也要適當地給他鼓勵,並給他立下這條規矩。這樣的規矩能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何處理已經發生了的情緒等等。

    規矩2: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6歲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識才剛剛萌芽,往往很難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所以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東西,他就會毫不猶豫地伸手去拿,覺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識,幫助他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界限,等孩子已經能清楚地分清自己和他人的區別的時候,父母也要刻意地多給孩子提問:“這是你的嗎?”讓他獨立地進行判斷,並給他立下規矩。  這樣的規矩,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區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而“我的”東西一定歸我支配。這種物權概念的區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態的基礎,他長大後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規矩3、從哪裡拿的東西放回哪裡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還不好,自己玩耍的時候總喜歡亂扔玩具,玩厭了就屁顛屁顛地拋開,等著媽媽幫他收拾殘局。很多媽媽們都不會說什麼,覺得“孩子還小,也不懂收拾,幫他收反而更省事”。其實6歲前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收拾東西,只是父母的寵愛和遷就,讓他失去了鍛鍊自己的機會。不妨就給他立下規矩,每次玩完之後都要自己收拾玩具,寫完作業要收拾書桌等等,讓他學會從哪裡拿的東西放回哪裡。這樣的規則能讓孩子學會照顧環境,而且孩子在對東西進行歸位的同時,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規矩4、誰先拿到誰先用後來者必須等

      在家裡,孩子總是第一位,什麼事情都讓著孩子,飯先給孩子吃,水果先讓孩子挑等等,但是,父母這樣的一味謙讓,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  父母可以給孩子立下規矩,並且時時遵守“先來後到”的規則,比如吃飯的時候,媽媽先到飯桌前就先吃,如果孩子總是不來,那就讓他嚐到沒有菜吃的後果;刷牙的時候誰先到洗手間就先刷牙……這樣慢慢地,幫助孩子形成“先來後到”的習慣。這樣的規則可以避免他養成自私的毛病,讓他懂得當別人先拿到東西的時候,必須學會等待,並形成一個平等的交往模式。

    規矩5、不可以打斷別人說話

      當孩子遇到好的事情,總會很興奮地想要把它告訴父母,無論在做什麼事情他們總會毫不猶豫地打斷。而且現在許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而且還會高興地迴應孩子,這樣的態度容易讓孩子讓成不顧一切打擾別人的習慣,長大以後可能會以自我為中心,很難在集體中生活。  父母要在平時生活中有意識地幫他改正,告訴他:“隨便打擾別人是很不禮貌的,引導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他知道被別人打擾是很不開心的事情,然後再給他立下規矩。

    規矩6、做錯事要道歉

      父母疼愛孩子,總覺得“孩子還小”處處讓著他,就算孩子犯錯不道歉父母也會一心軟就原諒他了。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做錯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媽媽都會原諒我”,孩子沒有了約束,難免會犯更多更嚴重的錯誤。  6歲前的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也已經開始懂事理了,這時候父母要抓住機會,從小就教育他“做了錯事要道歉”如果是父母錯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跟孩子一起遵守規矩。這樣的規矩能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誠實地面對,並且有勇氣主動承認錯誤。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了反省自己,也開始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了。

  • 2 # 英語啟蒙老師Ivy彭

    先想象一個場景:父母大呼小叫孩子不要看手機,自己卻抱著手機不放手!

    這樣的教育,怎麼能教出一個好孩子?所以說規矩不光要立給孩子,大人更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

    父母應該做到:

    1. 自己的言行一致

    2.立規矩前要深思熟慮,不要出爾反爾

    3.孩子如果不遵守,要有一定的懲罰措施;孩子如果表現超出要求,可以有適當的獎勵措施

  • 3 # 應舍

    家長是孩子第一個模仿的物件,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在生活和學習上都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魯迅先生曾尖銳地指出:“父母不僅可以把自己的優秀品質傳給後代,其惡劣性,不良性格,不好的生活習慣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試想,你成天打麻將成癮,卻要求孩子勤奮努力;你對人脾氣粗暴,老愛訓人、打人,卻要求孩子聽話,大人不孝順,卻要求孩子孝敬你,這可能嗎?

      經常有人說我的孩子大方、有禮貌,其實孩子有沒有禮貌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出來的,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歡模仿別人,所以爸爸媽媽在家裡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注意講禮貌,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比如我家有客人來做客的時候不僅我自己給予熱情地招待,而且都把客人介紹給孩子,要求他向客人問候,並遞茶給客人喝,他總是十分樂意,感覺到自己是家裡的一員,受到了大人的重視,同時也培養了他的禮貌行為,學會了怎樣招待客人

  • 4 # 糯米麻麻Coco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學習和模仿的物件,所以在給孩子立規矩之前,父母就應該做好榜樣和表率。在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中,時時刻刻給孩子起到一個模範的帶頭作用。

    比如說,你要求孩子愛乾淨,勤勞,而你卻比較懶惰,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自己動手去做是不行。還有你要求孩子整潔,做事情有條理,而你自己做事情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你自己都做不到孩子怎麼能做到呢?

    所以給孩子立規矩之前,父母一定要先自身反省下,自己是不是很好的遵守了這個規則,自己能不能做到,如果自己能做到,在給孩子立,如果自己做不到那麼等到自己能做到之後再給孩子立規矩,不然就等於紙上談兵。

  • 5 # 思雨yp

    我覺得,給孩子不論立什麼規矩,首先得父母先做到,不能有兩種標準同時存在,要求孩子的同時需要嚴於律己 。

    1、飯桌上的規矩。這是從我家孩子還不能上桌吃飯時就要求的,從小我就是抱著她坐飯桌前吃飯,吃完了就走開,有飯在嘴裡時不能說話,筷子不能敲碗,夾菜時不能翻亂,順著夾,一次不能夾多,再喜歡的菜也必須吃完再夾,不可以挑食,每種菜都必須吃一點(關於挑食,是從書上的小故事來引導的,直到現在,一說到挑食這個詞,女兒就會講故事“有兩個小朋友,一個叫大明,一個叫小明,大明什麼菜都吃,小明挑食,大明長得高高的,小明營養不良矮矮的”)。

    說到這個,還得好好感謝我的父母 ,從小就教我們飯桌上的規矩,雖說現在很多人已經不在意了,但我還是覺得值得傳承下去。

    2、接人待物的規矩,講禮貌、愛文明,尊老愛幼,別人的東西沒經過同意不能拿。當然我們大人也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家裡,“謝謝”、“請”,“對不起”這些詞是最好的使用場所,吃飯的時候,我們會誇她爺爺煮的菜好吃,也會說謝謝,所以從小,閨女吃飯的時候,都會誇她爺爺“爺爺煮的菜好好吃,我好喜歡”。

    小孩子,都有個天性,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總想摸一下碰一下,甚至抱一下。沒經歷過別人家孩子在自己家搗蛋,不知道這樣是會有多麼招人嫌棄,所以,不論是多麼熟的朋友、親戚家,我覺得都應該教會孩子別人的東西未經同意不亂碰亂拿。

    要學的東西很多,我只能說,父母跟著孩子一起進步吧,

  • 6 # 小獸媽媽

    都說孩子最初習得技能的方式就是模仿,所以無論在任何方面都需要做好表率。

    我覺得身邊的家長首先最愛立的一個規矩就是每天看電視不超過半小時,玩電子產品不能超過多久多久。然而作為家長可能自己都沒有辦法做到只使用半個小時的電子產品,所以說在立這條規矩的時候,就已經起不到一個表率的作用。

    不都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所以說我們家的電子產品是不限制使用時間的,但是使用方法一定要科學,要健康。

    所以作為父母在給孩子立規矩之前呢,就要想好你自己能否做到再給孩子立下規矩。

  • 7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孩子的言談舉止,反映出來的是家長的素質和家庭教育的氛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家長自身存在著的問題。我們總是在強調榜樣的力量,卻不知真正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無盡的。所以,父母親如果能夠做好榜樣,那麼孩子自然可以受到良好的薰陶;反之則亂。

    比如說我們大多數家長都喜歡玩手機,但又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去強制要求孩子。你自己沒有辦法以身作則,就不要怪孩子出爾反爾了。

  • 8 # 土豆媽媽育兒

    之前有一家開麻將館的父母,養育了一個女兒,小女孩五歲,長得很漂亮又可愛。然而孩子經常都是一套衣服穿好幾天,頭上也是髒兮兮的,每天晚上睡覺也沒人管,不洗漱就爬床上去睡了……當別人說她女兒的頭上怎麼總會有一層疙瘩時,她媽就說她的頭是那樣子的,洗不掉……一個忙於打麻將的父母,連飯都懶得做,經常吃外賣的人你能指望她把孩子照顧得有多好?每次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就甩給她錢,叫她自己買零食吃。然後再頭也不抬地打麻將……

    很多時候,父母總在抱怨孩子,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聽話,自家的孩子除了氣人還是氣人?只會抱怨的父母,根本看不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多大。有時候孩子真的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可父母偏偏站在鏡子外面,拼命地評判孩子,卻從不反省自己。

    想要孩子按照父母所定的規矩行事,父母自己就要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果你連自己都管不好,又憑什麼去責怪孩子?任何事,都要先給孩子一個好的示範與榜樣,孩子才會照著你所立的規矩行事。

  • 9 # 職場雙寶媽媽

    每個孩子一生下來都純潔得像一張白紙,這張紙會是彩色美麗的圖景還是被塗抹上暗淡之色,這要看父母是怎樣的父母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孩子會在與父母的日常相處中,有樣學樣。所以,父母在給孩子立規矩前,要先做好表率。不能表面一套,內裡一套。比如,讓孩子見人要禮貌的打招呼,那麼父母就要先熱情的對待街坊鄰居以及自己的親朋好友。否則都是空談。

  • 10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與孩子朝夕相處。而且,家庭是滋養孩子營養的“第一溫床”,對待這種特殊影響,父母首先需要做到自身正,不令則行。

    對於孩子的最好影響,是無形的影響,一切都孕育於潛移默化之中,不是有型的、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而是時時處處的榜樣作用。那麼,孩子就會自然以父母作為學習和看齊的良好榜樣,更進一步樹立自我革新意識。

    另外,在立規矩時,父母也要區分孩子的性格特點,決定採取哪些有益於孩子身心健康的規矩,不要過度濫用,也不能夠拿來就用,而要起到實效,並對其產生示範效應才是最好的方式。父母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夠明顯超出必要限度,更不能隨心所欲不顧後果和長遠影響,時刻以身作則的父母才能更好地為孩子立規矩。

  • 11 # 諾媽家有男寶

    父母就是一面鏡子,家長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眼裡,落實在他們的行為中。人總習慣找不好的去做對此,孩子也一樣!在給孩子立規矩同時,家長如果沒有做到,會被眼尖的孩子發現,成為藉口,從而影響家長在孩子面前威信!!所以在給孩子立規矩之前我都是先檢視自己是不是做到,讓孩子心服口服,才是榜樣,才是有效的規矩!

  • 12 # 百合媽媽讀心理

    毫無疑問,你的孩子和你是一樣一樣滴!

    從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無不受到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擁有良好的習慣,重規矩的品行,你的孩子也差不到哪兒去。

    如果父母眼中的孩子沒規矩,對不起!這不是孩子的問題,這是你榜樣的力量與教育的成果。

    你要先檢討自己,再責難孩子,你都做不到,憑什麼要求熊孩子!立規矩的前提是父母先要做到有規矩、守規矩。

    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規矩,就先從你自身做起,當好表率,你希望他是什麼樣子,你得必須先成為那個你想要的樣子。

    好的規矩堅持下去,會成為陪伴孩子一生的良好習慣,讓孩子受益無窮!

  • 13 # 丁媽親子時光

    孩子觀察我們的言行,並從我們如何在自己的世界運作“界限”來學習,他們觀察我們如何對待他們、對待配偶和對待我們自己的工作,然後不管好壞,照單全收的模仿我們。

    孩子反映出我們是如何為人父母的。

    所以,要想有一個有規矩有界限的的孩子,我們必須要先做一個有規矩有界限的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樣和表率。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在做我們做過的事情,不是在做我們所教過“對”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時刻做好孩子的表率,隨時隨地做孩子的榜樣,而不是需要做“榜樣父母”時我們才去做。

    在立家規的時候,有些權利和責任我們不可能要求孩子和我們一起遵守,例如,上床睡覺的時間、看電視的時間等。但還有很多規矩我們是可以和孩子一起遵守的,共同面對,孩子就會看到尊重他人的榜樣。

    例如,別人說話時,我們不能隨意打斷別人說話。

    如果我們只是口頭上對孩子的一再強調這是不禮貌、不尊重他人的行為而自己卻隨意打斷正在說話的孩子,並且還會振振有理得說:“自己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說,要比孩子說一些無意義的事緊急的多。”孩子一定會在別人說話時也隨意打斷,並且對這種不禮貌的行為找一些合理的藉口。

    如果,我們打斷孩子說話,被孩子指出來,我們就需要帶著尊重、誠實以及歉意的態度對孩子說對不起,而不是找一些藉口自圓其說,這就是真實生活的典範,孩子的榜樣。

  • 14 # 堯媽成長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給孩子立規矩之前,父母應該這樣做好表率:

    首先,父母應該瞭解孩子的脾氣秉性!

    也就是孩子的性格,因為性格是一個人的特性,一個人的性格會影響一個人的做事風格。所以父母在給孩子立規矩前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徵!

    其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應該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所謂獨立的個體就他們對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獨立的見解,父母立規矩不能一意孤行,有時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來分析問題,總之不要把孩子當成父母的附屬品!

    最後,父母應該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既然立規矩,父母不能向領導一樣,每天對孩子大呼小叫,趾高氣昂的對孩子行使你的權力,父母的權利應該放下身段,蹲下身來,和孩子互相監督,和孩子一起遵守立下來的規矩。正所謂“正己化人”,因為孩子是“童心通神”!

  • 15 # 高興媽媽聊育兒

    父母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我們必須做好表率,因為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都會看在眼裡,而且小朋友特別愛模仿大人,你怎麼做他們就會怎麼做。所以,無論我們給孩子所立的規矩是什麼,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比如,我們要求孩子隨時收拾好東西,那我們就不能隨意亂扔東西。要求孩子早晚刷牙,少吃甜食,那我們也必須這樣做。要求孩子好好看書,不看電視,不玩遊戲,那我們就必須坐在孩子旁邊陪他看書,絕對不能讓他看書,你在一旁玩手機。

    生活中很多細節都是這樣,我們做好自己,孩子也會模仿。

  • 16 # 陪伴成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給孩子立規矩前,父母一定要做好表率,父母要求孩子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可以做的事情同樣父母一定不能去做,比如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那麼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不能使用手機電腦等,要孩子講衛生那麼家長首先要做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 17 # 南方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給孩子立規矩前,父母做好表率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有句話,‘’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立規則仍然需要傳遞愛,需要看到孩子,照見自己;需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和發展情況,並與他一起制訂恰當的目標;需要支援他,在過程中幫助他,而不是指責他,這樣一個話題表率非常重要。

    規範不僅僅是立給孩子的,父母更要嚴格遵守,以身作則。父母不能單方面地要求孩子,自己卻做了違背已經制定的規範的事情,這樣在孩子面前就喪失了信譽度和權威感。家長不要憑著自己的主觀意願和情緒好壞來對待孩子是否遵守規則。好的效果在於堅持,家長更不能在監督的過程中不堅持原則,使規範變了質,這樣規範僅僅流於形式。

  • 18 # 天使寶貝成長記

    關於父母做好表率這一點呢,我為一些父母感到慚愧。我身邊有不少父母對自己的要求比較低,卻對孩子的期望比較高。比如現在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父母知道玩手機玩遊戲對孩子不好,不讓孩子玩,但是自己卻管不住玩起來。於是你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孩子在寫作業,家長坐在旁邊低頭玩手機,不是時抬頭看一眼孩子說:“寫的不好,快好好寫”。你讓孩子怎麼想呢?有的父母覺得自己養成的習慣也沒有勇氣決心去改變,但是會嚴加要求孩子做好,這樣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

    對於比較自律的父母來說,做好表率也是很容易和自然的事。言教不如身教,好的教育不是父母對孩子說了什麼,而是父母怎麼做的。原來的父母甚至沒上過學不認識一個字,卻用一生的言行教會孩子怎麼做人怎麼做事,培養出了優秀的兒女。如今很多父母都接受過教育,懂得不少教育理論,但是在如何做這方面卻比以前有所欠缺。

    父母要做好表率,首先要從思想上有個轉變。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如果有相似的問題,正好趁給孩子立規矩的機會自己也一起努力做到,這樣教育孩子起來更有說服力。

    其次好好的瞭解自己和孩子從性格、脾氣、愛好、習慣等各個方面去了解,發現孩子的問題後,先反思自己。孩子就是父母最透亮的鏡子,然後找出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最好找個輕鬆的時間和孩子心平氣和的交流,聽聽孩子的心聲,孩子也能成為我們的老師,也許你會更快找到答案。在自己做好的同時努力幫助孩子進步。

    最後 所謂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就是指父母也不是做得多完美,也有犯錯的時候,也需要學習、改變和成長。在日常生活和孩子相處的點滴時光中,面對各種問題的出現和解決,父母的態度和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所以一定要做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會影響孩子一生。

  • 19 # 芹澤媽媽

    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要言而有信,對於承諾給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能,就不要答應,這樣給孩子立下規矩,孩子更容易遵守

    2,一視同仁,共同遵守,經常見到有家長教育孩子,不能亂丟垃圾,轉過身自己就先犯規了,這樣很不好,所以,對於立下的規矩,家長也要一次為戒,共同遵守,

    3,互相監督,營造平等的家庭氛圍,很多時候,我們過多的要求孩子做這做那,會讓孩子產生逃離家庭的想法,不妨互相監督下,記得以前老爸戒菸的時候,就讓我監督他,而我也很樂意,讓老爸監督我的學習,

    4,家長更應以身作則,樹立榜樣作用,家長就是孩子的成長中的一面鏡子,一定要以身作則,沒有不成才的孩子,只有不上心的父母,讓我們一起加油,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引導孩子成長為積極樂觀,自信Sunny的孩子。

  • 20 # 使用者1825602082577

    在我自己的育兒過程中,只要我提到要孩子做到哪些事情,我自己必須先熟練的掌握,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比如我本來是一個特別討厭打掃衛生的人,但為了讓孩子養成收拾玩具的習慣,從孩子出生後我就積極的打掃自己的房間。有時候做著做著,也就習慣了。畢竟一個乾淨的房間,誰都喜歡。孩子感受到了整齊乾淨,自然也就知道把玩具送回家了。

    比如我想建立起孩子閱讀的習慣,我自己就先給孩子創造一個閱讀的氛圍,和全心陪伴他走閱讀之路。從孩子出生六七個月到現在,一堅持就快堅持了三年,孩子也自然而然地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人到中年再次選擇自己的夢想可以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