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落傾城夜微涼9
-
2 # 印度渠道開發
關鍵有三點:
1.缺乏特別強力的中央政府,分散的邦治、各種訴求的眾多政治勢力,包括分散的土地制度、複雜的法律法規,等等,使得精英群體或者英明領導人也很難像中國過去三十年一樣拆遷規劃、修路修路、改制變章,別說現在的印度,就是中國當前形勢下,還好很多大的規劃提前做了很多,否則放到現在那都要面臨無法承擔的成本與輿論壓力。具體的例子,土地私有化,一條孟買到艾哈邁德巴德高鐵修了多少年,古吉拉特邦與馬哈拉施特拉邦也相互扯皮。同時,沒有穩定的政策環境,外商投資很難爆發式增長。
2.印度教育文化長期來不會差,但是在現有印度文化傳統下高等教育普及,也不一定能夠立即帶來社會優質勞動力與優質商業企業的增加,經濟大躍進不可能是靠中規中矩的職業經理人推動的,如何打破陳舊的社會與工作等級界限,如何提升確保現有小商人的社會地位與經營能力,如何使得印度中小企業的整體素質提升,從根本上來講,將決定印度未來三十年的活力。
3.印度受地緣政治牽制太大,邊界壓力與民族主義始終影響政治決策,如果不能真正從政治外交壓力中解放出來,保持長期和平與均衡,也就缺乏經濟持續發展的大環境。
-
3 # 暮陽雨桐文
印度這個南亞國家,同時也是印度洋沿岸影響力最大的國家。可以說是南亞大國,甚至是南亞地區的強國也不為過。但是要想成為世界級強國,還為時尚早。主要阻礙印度成為世界強國的因素,主要體現在經濟,軍事,政治,文化,科技等多個方面。經濟上,目前印度GDP2萬多億美元左右,世界排名前五。但是印度貧富差距很大。沒有統一的經濟規劃,基礎設施落後。軍事上沒有完備的國防工業基礎,武器裝備依賴外國進口,外強中乾。政治上,黨派分歧,沒有統一綱領,行政效率低下。文化上面,印度民眾普遍受教育低,文盲率高。科技上面創新差,基礎薄弱。這些因素都是制約和阻礙印度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的問題所在。
-
4 # 喜歡冬天的雪景
種族,種族,種族。改為一黨制,有西方體制的病,沒有西方體制的病。還有就是這民族天生的智商偏低……至於反腐什麼的相比較起來那還算是小問題
-
5 # 伍日永
印度要成為超級強國,一直是印度領導人的夢想;但這個夢想是很難實現的。雖然印度核科技等水平高,但整體的科技創新能力不高。尤其國內民生工程,多宗教派系雜亂等問題突出,加上印度是一個好戰國家,靠霸權和錢與別國交往,沒有真朋友。印度是一個眼光短淺的國家,發展將遇到大阻力,實現超級大國會夢破的!
-
6 # 書童s
一.中央政府對各個邦的控制力不夠,官方語言好幾種,各個邦的法律及稅收政策不一樣,邦與邦之間做生意都是比較大障礙。二.種姓制度問題,這個比貧富差距的問題大得多。三.文化與宗教問題,印度宗教很多,宗教思想根深蒂固,今生受苦來事富貴的主流思想下,使得很多人缺乏進取心。四.社會制度,民主只是制度浮於表面,反而造成國家管理困難和混亂,比如說徵地、搬遷等。
-
7 # 道隱寺
個人觀點:
1-國家體制,印度是一個強地方,弱中央的狀態,中央對地方無法進行有效節制,這使得印度政府有很多政策根本無法落實,比如修路徵地就非常困難
2-社會資源分配嚴重失衡,雖然印度人口逼近中國,但是貧富懸殊太大,歷屆政府在這一方面幾乎毫無作為,全球貧困人口,一半在印度,這嚴重製約了印度社會的發展
3-法制不健全,在印度,非富裕階層女性的地位太低了,有時真的連畜生都不如,而且印度很多警察除了制服,其他和普通老百姓沒有區別,幾乎沒有一點執法觀念
4-軍隊建設太落後,印度軍隊的裝備幾乎全靠購買,而且沒有一支像樣的武器維護隊,印度的飛機一旦經過修理,就隨時可能墜毀,印度摔飛機是很出名的,雖然美國摔的不比印度少,但是美國摔出了戰鬥力,而印度只是摔出了人命
-
8 # 湖南雲哥
第一,人口素質,印度人口眾多,但教育發展還是滯後。第二,宗教信仰衝突,種姓制度的存在也阻礙了社會的進步。第三,基礎設施落後,沒有好的基礎設施,不可能讓資源得到最大利用。第四,跟巴基斯坦的衝突時刻牽制印度的發展。
-
9 # 春天192960151
綜合各種資訊,致命傷主要有五點:一是缺乏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辦點事說得多幹得少,各種力量相互制肘,三個和尚沒水吃;二基礎建設落後,嚴重阻礙經濟發展;三是土地私有制,搞基礎建設阻力太大;四是中小學基礎教育落後,文盲率達50%幾,龐大人口轉化不成優質勞動力,與良好的高等教育和社會精英形成反差,在現代化發展中,決策層和執行力脫節,形不成人口優勢;五是種姓制度,阻礙低種姓人群進取通道和社會活力。
-
10 # 卜聊之聊
印度有很多發展方面得天獨後的條件不說了,阻礙它發展的當然也有,一是民族矛盾,印度民族較多,矛盾突出難以調和,二是貧害差矩巨大,種姓制度惡劣,三是野心過大,擴張性軍事發展需大量財力支援。但這三點也不是永不可改變的,印度需要我們在戰略上重視
-
11 # 清水空流
應該說,印度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潛力和條件。但具有這樣的條件並不意味他一定可以成為超級大國。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歐美國家全力支援印度可能性也不大。而印度出於自尊也未必願意聽從和依附歐美國家。當然,要想成為成為超級大國也必須獨樹一幟,在文化,經濟,政治上必須具有巨大影響力,這些印度顯然也不具有。
今天的印度是1947年獨立了,在此之前長期是英國的殖民地,用丘吉爾話說,印度不過是一個地理名詞。也就是說,印度缺乏的就是大國底蘊。可以說印度的國家性格而言,印度民族張揚奔放,慵懶而閒散。民族沒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慾望和想法,沒有動力和和上進心,印度民族本身也不好戰。絕非一個戰鬥民族,歷史上印度地區也沒有強國產生。而就其內部而言。印度崛起最大的障礙是其內部的既得利益集團,也就是宗族勢力、宗教勢力、種姓制度,這些利益集團已經徹底綁架了印度的經濟,政治和上升渠道,,印度基本上已經是階層固化,普通人透過努力進入高層幾乎不可能,即便進入也是他們的代理人。印度的土地和經濟資源的高度私有化集中。也是印度經濟崛起的巨大障礙,底層民眾也很難從經濟增長獲益。印度在政治上聯邦制。中央政府控制力和很低,地方分裂勢力很大。由為關鍵的是,印度的沒有經歷過徹底的革命,他是脫離英國家而獨立。不是自己解放的,獨立後的統治階層還是獨立前那些人。
印度從來沒有經歷過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革命,歷史遺留問題根本沒有解決。傳統利益勢力過於龐大、控制國家資源團體從根本上拒絕改變國家經濟體系。所以印度的經濟,政治更本不可能有本質的改變,從印度現在尚且沒有完成工業化體系,武器裝備外國牌就可以看得出來,印度根本就不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行性。而東方大國的之所以有成為超級大國可能性就在於他全國一盤棋,徹底地完成了工業化,金融經濟完全是國家掌控這一有利條件。而就印度國家民族而言,他不是一個真正的民族國家。印度並不存在主體民族,印度斯坦族人數最多,但也僅僅佔了全國人口的46.3%。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納達族佔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裡雅族3.8%,旁遮普族2.3%。這樣也就造成了印度國家向心力不足,有分裂可能性。而隨著國家的發展民族認同將必然興起,其聯邦體制的結果就是國家陷入分崩離析的困境,唯有印度教的認同才能將其捆在一起。而教派又具有排他性,信仰其他宗教就必然為另類。印度又是世俗國家,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印度的教派衝突是印度最大危機所在。而從勞動力,資源,投資環境,政府行事效率。這些必須具備是條件印度也並不具有明顯的優勢。
當然,印度也具有他的優勢,巨大人口,廣大的勞動力人口,從1990年到2016年印度的經濟增長僅此於東方大國,2016年相比1990年,印度的GDP總量增加了6.91倍。中國人必須要承認印度這個大國的存在,不管我們是否願意。而且歐美國家與印度關係很好,各種高科技對印度不設限制,這既是印度優勢,也是他的劣勢,印度喪失了自我研發的優勢和能力。李光耀有一句名言:“英國離開印度的時候,不應該給印度留下民主,一個落後國家,需要的強勢的中央政府來發展經濟,而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張選票”。也就是說。印度目前的體制並不適合印度發展,換言之,印度發展到現在,已經是他的極限了。沒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和動力了。總上所述,國家體制,精英階層的固化,缺乏一次徹底的革命是印度致命之處、沒有主體民族和宗教勢力介入是阻礙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瓶頸。
-
12 # 英仙座2
爭取自己的自由就是爭取國家的自由,爭取自己的權力就是爭取國家的權力,一個自由民主的強大國家從來就不是一幫奴才建立起來的。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印度的國策,然而百姓似乎沒有反對,更沒有反抗。有這樣的人民,國家如何強盛?
-
13 # 銘蘇先生
2018年印度經濟高速發展,GDP總量達到2.69萬億美元,經濟增速達到7.4%,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根據印度人民黨預測,印度將在2030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如果印度到時能夠實現這一目標,是否意味著印度離超級大國已經很近了呢?其實不然,超級大國並不是一般國家能夠達到的目標,在近代以來能夠成為超級大國的也只有大英帝國、蘇聯和美國。現在大英帝國和蘇聯已經隕落,只剩下美國一個超級大國。超級大國的發展和成長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足夠的資源來支撐,需要良好的發展機遇,印度在很多方面都不具備。印度成為一個經濟大國是有可能的,但是要想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基本不可能。
第一、機遇問題。英國之所以能夠成為超級大國,那是英國在工業革命以後,為了銷售商品和尋找原料產地,英國走上了對外殖民擴張的道路,建立起“日不落帝國”,當時英國的殖民版圖約佔地球的四分之一,從而成就了英國這個超級帝國。
蘇聯和美國都是藉助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躍成為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其實在戰前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第一了,由於二戰的刺激,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得到極大的發揮,軍事實力得到空前的增強,這些都促使美國成為世界一流超級大國。蘇聯二戰中雖然遭受戰爭破壞,但是蘇聯依靠龐大的國土、人口,超強的工業生產能力,以及龐大的軍事力量成為能夠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
而目前印度只能走和平發展之路,而印度的東方鄰國已經朝著超級大國的目標一路狂奔,印度已經被遠遠甩在身後。目前印度的GDP約佔中國的20%,在其他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距。一旦在一個地區有一個超級大國出現,那麼就很難出現兩個並立相鄰的超級大國,所以印度已經失去了先發優勢。
第二、地域空間和資源的有限性。一個超級大國的發展需要足夠的發展空間。英國雖然本土面積不大,但是英國依託的廣闊的海外殖民地;蘇聯和美國都是國土面積排名世界前幾位的大國,而印度依託本土只有300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國土,在地理空間上有一定的侷限性。
一個國家要成為超級大國需要海量的資源。美國剛成為超級大國時,各種資源的需求量和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美國長期是第一大能源消費國。而我們目前還不是超級大國,但是我們對鋼鐵、水泥、瀝青等各種資源的消耗佔到世界的50%以上,能源消耗也佔到20%以上。所以為了支撐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不斷地在全球尋找各類資源,以滿足發展需要。
印度作為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各類資源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但總體而言,一定時期和空間內,世界資源相對是穩定的,那麼印度為了獲得自己足夠的資源就需要不斷地在全球佈局。但是作為印度的鄰國,率先一步進行了全球佈局,那麼印度勢必在獲取自身發展資源方面面臨激烈的競爭,這也是印度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
第三、國內發展問題。作為一個超級大國,需要健全的政治體制,良好的基礎設施,完善的教育體制,領先的科技發展水平,強大的軍事實力。
印度的政治體制是繼承英國的,總體而言還比較健全;印度的基礎設施目前還處於比較差的水平,這需要未來長期持續的投入建設;印度目前的教育還比較落後,文盲率位居世界第一,文盲人口約為2.6億人(2014年);印度目前的整體科技水平不高,在全球缺乏競爭力;印度的軍事力量發展遠遠領先於其他領域,近年來印度在大力發展軍事力量,綜合軍事實力已經進入世界前列。
除了以上方面,印度國內長期存在的種姓制度對於人才流動的禁錮,印巴長期的軍事對抗,以及國內長期存在的分離勢力,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印度的發展。
印度經濟目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2018年GDP達到2.69萬億美元,經濟增速達到7.4%。如果印度保持這樣的經濟發展速度,那麼在2030年左右印度將會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印度成為世界經濟大國這個沒有問題,但是印度要想成為超級大國卻比較困難。
-
14 # 雅香若蘭梨花體詩
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主要阻礙就是:一是被西方普唱讚歌的、最大的民主國家,首先這個“民主國家”阻礙了印度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不能再有延續性的發展了,這就是美國“普世價值觀”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共性。沒有掠奪和榨取,就沒有持續性。第二阻礙就是印度的種姓制度。別看現在印度的經濟增長挺快的,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會嘎然而止,(就象今天的歐美日)也就是管水效應,往空管子裡放水,開始的流速很快,隨著水位的上漲,速度就慢了,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止漲了。
-
15 # 吉祥旺旺7
印度要成為超級大國幾乎是不可能,首先印度獨立是英國主動放棄預民統治,仰度獨立沒有出現武裝鬥爭,是透過議會道路所取得,印度經濟水份很大,十三億多人口,經濟總量只有2,7萬億美元人均2000美元,基礎設施比中國落後四十年,工業門類不全,至今沒有完成工業化,嚴重電力不足,武器幾乎全贏進口,全國文離率高達60%以上,從總統至上而下,吹大牛是印度的特殊,至今未解決全同工吃飯河題,斤子女一成為超級大國是做春秋大夢。
-
16 # 兩個妞的爹
曾經有印度人說,印度只有兩億算是人,其他的都不算人,等印度沒有這種說法和認知以後,印度就有機會成為超級大國了。
-
17 # 尹禾
任何表象的東西,都逃不脫本質的束縛。即便如今的印度在經濟領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但那是依賴於廉價的勞動力和畸形的生產關係。
從本質上講,印度無法成為超級大國,原因有三:位置、思想和制度。
首先印度洋過於侷限,印度氣候又不適合高強度工作;其次宗教思想對印度民眾荼毒過深,全民缺乏凝聚力和艱苦奮鬥精神;最後種姓制度破壞了民主科學,將貧富和等級差距拉到最大。
先說位置印度洋需要突破各個海峽。印度領海面積看似很大,但是整個沉浸在印度洋中,而印度洋的位置相對來說十分尷尬:通往歐洲需要經亞丁灣到紅海再到地中海;到中東需要經阿曼灣到波斯灣;向東則繞不開馬六甲。實在不如太平洋廣闊,也不如大西洋通暢。
而在印度的北部,則是被死敵和強國壓制,陸地部分基本被鎖死。如果不處理好與中國之間的關係,那麼他就只能更加依賴歐美爸爸們的扶植了。
一個看鄰居臉色,靠強國扶植的國家,如何成為超級大國?
熱帶不適合持續發展。印度大部分地區處於熱帶,更加尷尬的是,高緯度地區海拔同樣很高,以山地地形為主,南部地區地勢平坦,但是處於熱帶。自古熱帶地區文明都不強勢,比如埃及和巴比倫,都是曇花一現。
溫度過高還會會帶來哪些隱患呢?一是消磨人民的工作熱情,炎熱對人提的傷害是致命的,印度每年夏天的中暑死亡人數達1000餘人,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工業發展的效率;二是造成可怕的乾旱氣候,印度的農業比重很高,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高溫往往會將原本就不富裕的水資源帶走,造成嚴重的旱災。
就像我們在桑拿房裡只適合享受一樣,整個印度都被溫養起來,逐漸造成了懶惰的性格。
再說思想談到宗教,最混亂的莫過於印度。誰也不能無視宗教的力量,也不能否認宗教的益處,歐美國家都是生活在宗教信仰之下的。但是印度的宗教卻與歐美不同,印度的宗教過於繁雜,缺乏統一的社會指導性。
我想大多數人都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片中就不乏對宗教的貶低。而阿米爾汗的另一部神作《我的個神啊》,則更是對宗教的大力抨擊。他撕開了混亂宗教制度下的醜惡面紗,抨擊了宗教帶給人們的逃避和盲目崇拜思想。讓人們認識到幸福只能靠努力得來。
一個生活在幻想中的國家,將如何強大起來?
再說制度印度是披著民主外衣的混亂政治國家,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土地私有化和人身附庸關係,實際上仍然保留著封建國家的特性。
更加令人堪憂的是可怕的種姓制度,雖然並未被嚴格標籤化,但是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絕大部分人的生活,讓人們將等級差距刻在了骨子裡,難以突破。
當然,我們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無視自身的不足。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各類問題,但是好在我們有極強的自我調節能力,並且經歷了慘痛的歷史蛻變和社會變革,如今大好形勢得來不易,我們更要吸取各國發展中得來的經驗教訓,警鐘長鳴,方可少走彎路。
-
18 # 溫州漢子
營養不良的幾千萬,文亡的幾億,封建迷信制度依然存在,奧運會十三億人口一兩枚金牌,尼瑪的超級大國,人種不行,幾百年來大師泰斗都耒自歐洲,再等五百年吧!
-
19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印度的確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潛力和條件,但也同樣面臨諸多阻礙。所謂超級大國是指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各領域均在全世界範圍內起決定性支配性影響的大國,而印度卻是一個發展極不均衡的大國。不可否認印度有許多閃光點,但距離成為一個超級大國還面臨諸多困難。我們不妨逐一分析印度要成為超級大國具備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
印度的國土面積約為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在全世界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位居全球第七位。地處南亞的印度位於青藏高原以南,地形從北至南分別是山地、平原和高原,除了北部的少部分山地地形之外,中部的恆河平原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都地勢平坦,都適宜作為耕地開發。地處南亞的印度南瀕印度洋,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降水豐富,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適宜農業生產,而且熱量豐富,可以實現一年三熟。得天獨厚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使印度成為耕地面積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國家,國土總面積還不到我國一半的印度卻擁有153.5萬平方公里的耕地面積,這佔全世界可耕地總面積的10%左右,比我國還多3萬多平方公里。在礦產資源上印度也是一個極其豐富的大國:鋁土儲量以及煤、重晶石、鐵礦石的產量均位居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釷礦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12%。印度人口高達13.24億,是全世界僅次於中國的第二人口大國。
長期以來資訊產業就是印度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以致於印度被外界稱為“程式設計師之國”。印度卡納塔卡邦的首府班加羅爾就是以電子資訊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而聞名於世的:早在1988年美國的《新聞週刊》就將其評為全球十大高科技城市之一。如今有著”印度矽谷“之稱的班加羅爾已是全球五大資訊科技中心之一,曾經的世界首富、軟體鉅子比爾·蓋茨就認為:印度甚至比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國家更有望成為未來的軟體超級大國。班加羅爾匯聚了全球5000家軟體開發公司,全世界最高等級的75家軟體研發企業中就有45家落戶印度,而這其中有30家都在班加羅爾。僅在通用電氣公司的印度研發中心內就有1800名博士在從事軟體研發工作,作為世界財富百強企業之一的摩托羅拉公司有40%的軟體產自印度班加羅爾。美國的矽谷軟體開發人員有三分之一是印度裔。美國的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通用電氣、捷運公司甚至五角大樓都採用印度的軟體。在美國超過18%的微軟員工、16%的lBM員工、17%的網路人才、21%的護士都曾在印度接受教育。繼美國企業率先把電話轉接中心轉移到印度之後德國等歐洲國家也紛紛跟進,如今在美國打國際長途一切售後服務的電話支援系統均不在美國而在印度。2002年世界銀行甚至將其會計部門遷至印度,這是因為印度開發了一款在世界範圍內都處於領先地位的虛擬報稅室軟體,可以使中型會計師事務所輕易地把報稅業務外包至海外。
印度的IT產業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在其剛起步的1984年印度的PC機產量只有200臺,然而在經歷多年的發展之後如今的印度早已成為當今世界軟體產業中不可忽視的角色,以致於人們將開啟印度軟體產業輝煌的那屆政府總理拉吉夫·甘地稱為”計算機總理“。拉吉夫·甘地曾旗幟鮮明地指出:要想在未來的高新技術領域佔據一席之地必須擁有充足的人才智力優勢。早在印度獨立之初就在其開國總理尼赫魯的領導下建立了五個理工院校,它們之中有的甚至與美國的麻省理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並駕齊驅。到拉吉夫·甘地上臺執政的80年代印度在高等教育人才數量上僅次於美國與蘇聯,位居世界第三位。如今印度的七大理工學院在世界上是和美國麻省理工學員齊名的高校,它們每年都能培養數以萬計的工程師,向全世界貢獻著印度人的聰明才智。2005年在美國《時代週刊》對全世界高等教育的排名中印度理工學院在技術教育類院校中僅次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利福尼亞技術研究所,名列世界第三。印度每年培養的工程技術人才是美國和英國加起來的五倍左右。工商管理領域是除工程技術領域之外印度高等教育的有一個閃光點——這倒不是說印度的工商管理教育和工程技術教育一樣強勢,而是說其普及率是舉世罕見的,甚至可以說印度大學裡每個學生基本都學過工商管理課程。
近年來印度電影年產量長期保持在1900部左右,這超過了中、美兩國的總和,位居世界第一。在票房收入方面印度電影高居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日本。作為印度電影產業象徵的寶萊塢擁有數億觀眾,甚至已成為印度弘揚國家影響力的名片之一: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婦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均曾出席過寶萊塢電影明星的婚禮。在歐美、俄羅斯、非洲以及阿拉伯國家印度電影都有龐大的市場,近年來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也大有異軍突起之勢:《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市場斬獲12.99億元票房,在2017年中國票房排行榜上位列第七,同時它還是2017年豆瓣電影榜單評分最高的外語片。同樣出自《摔跤吧!爸爸》製作公司並同樣是反映女權問題的《神秘巨星》在中國上映7天就實現票房2.8億元,一直佔據實時票房榜首。其實鮮為人知的是:早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人民的娛樂生活還相對匱乏之時印度電影就佔了我國進口片的半壁江山,只是九十年代隨著歐美大片的引進才擠佔了印度電影在我國市場的份額,但事實上這段時期印度電影並沒停下發展的步伐,到2002年印度就以1200部電影的產量佔據世界電影產量第一的位置。
2018年一部《我不是藥神》使印度的製藥產業進入了國人的視線,事實上印度長期以來都稱為”全世界窮人的藥房“。其實印度的製藥業也經歷過一段漫長複雜的由弱到強的歷程:印度獨立之初其國內醫藥市場被外國藥廠控制了80%以上。當今天全世界都在羨慕印度的低價藥時恐怕很難想象上世紀60年代的印度曾因高藥價而聞名世界。需要注意的是:當時印度老百姓看病的錢主要進了外國資本家的腰包,而印度本國的製藥企業基本無利可圖。上世紀70年代時任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為實現讓普通百姓看得起病和促進本國製藥行業發展這兩項基本目標主持了對《專利法》的修訂:對食品、藥品只授予工藝專利,不授予產品專利,這意味著印度放棄了對藥品化合物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上的寬鬆使得本國企業能夠獲得大量仿製藥生產許可,從而為印度仿製藥提供了快速擴張的空間。在發展本國製藥行業的同時印度加強了對國外藥企的行政管制,使得國際藥企在印度根本賺不到錢,因此紛紛退出印度市場。印度加入WTO後放開了對國外藥物企業的管制,大量外國藥企進入印度市場,但印度搞了個強制性的條款——但凡是國際上貴的藥物印度直接強制許可印度企業進行生產、仿製。每當國外製藥企業告發印度侵犯專利的時候印度則以生存權利予以回覆:如果不仿製,難道印度政府就該眼睜睜看著看不起病的國人等死?印度藥品雖多為仿製,對國外藥企而言:這的確有侵犯專利之嫌,可對病人而言:這些仿製藥並不存在療效、質量上的問題,也就是說這是真正可以救命的藥。單純就質量而言:印度藥品目前已透過諸多國際認證——事實上印度是美國擁有最多FDA認證的國家,擁有可以向美國出口藥品的製藥廠有600多家。一個貫穿印度醫療發展的主導思想就是“便宜”:在印度看病的平均成本是在美國的65%~90%,有的手術費用甚至只是美國的10%。
1963年印度建成了第一個火箭發射臺,發射了第一枚探空火箭。1975年4月19日印度第一顆自制衛星發射成功,這隻比我國的“東方紅衛星”升空晚了五年。1980年7月18日印度第一次用自制的運載火箭從本國的發射場發射衛星成功,從而成為繼美、蘇、法、日、中之後世界上第6個具有獨立衛星發射能力的國家。2004年9月印度的第二代“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將一顆1.95噸的教育衛星送入地球上空3.6萬公里的軌道,這使印度城繼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六個具備使用超低溫發動機發射對地同步衛星能力的國家。印度第一顆遙感衛星發射於1988年,而1999年中國才發射第一顆傳輸型遙感衛星。在遙感衛星的發射時間上印度的確領先於中國,但中國在運載火箭技術上卻領先印度不少。2014年9月24日印度火星軌道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成為全球首個第一次嘗試便成功入軌的國家,同時這也使印度得以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之後又一個進行火星探測的國際主體。單純就火星探測方面而言:印度目前居於亞洲第一的位置,中國和日本尚處於趕超當中,韓國就更不用說了。更令人驚訝的是:印度的火星探測專案僅花費7400萬美元,這只是美國的火星探測專案開支的十分之一,也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最省錢的火星探測專案,甚至比拍一部好萊塢電影都便宜。2017年2月15日印度使用極軌衛星運載火箭一次性將104顆衛星送上太空,創造了世界紀錄,也標誌著印度發射技術和衛星分離技術的重大突破。據印度方面自己透露:他們的下一步計劃是在2015年之前成為繼美國之後全世界第二個實現載人登月的國家。
印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境內文明古蹟眾多,這其中最為知名的可能莫過於泰姬陵。其實截至2018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稽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印度世界遺產共有37項(包括自然遺產7項、文化遺產29項、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1項),在數量上僅次於54項的義大利、53項的中國、47項的西班牙、44項法國和德國。阿姆利則金廟、亨比古蹟群、克久拉霍神廟群、科納克太陽神廟、那爛陀、耆那教巨型石雕像六大古蹟與泰姬陵並稱印度七大奇蹟,獨特的自然風光、歷史遺蹟以及風土人情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2016年印度旅遊部門產生的收入為14.1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七。不過在增加國際遊客的數量方面印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主要亟待解決的是印度旅遊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和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畢竟一個交通擁堵、衛生糟糕並還頂著強姦之國帽子的國家恐怕會讓相當一部分遊客聞之止步。
印度在核能技術領域的成就表現在核武器與和平利用核能兩方面:1974年5月18日印度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引爆了一枚8000萬噸當量的核彈,這標誌著印度正式成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又在西部博克蘭地區進行了5次小當量的核試驗。目前印度擁有的核彈頭總數為65枚左右,其彈道導彈的射程為2500公里。這在有核國家中並不算突出,可要知道迄今為止全世界也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鮮九國擁有核武器。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目前印度已建成7個核電站,一共有21個反應堆在執行,裝機容量約440萬千瓦。目前全世界正在執行的核反應堆一共有442座,也就是說印度一國就佔了其中的4.75%,這使印度目前可執行的核反應堆數量躋身全球前十,甚至超過了英國和加拿大。目前印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核能,為此印度正積極尋求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和美國等國在核能領域的合作。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美國全球火力網站對全球136個國家和地區的軍事實力水平進行了排名,其中印度僅次於美、俄、中三國,位居世界第四。當然在國際上對這一排名是有爭議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軍隊就規模和裝備而言的確是一支在全球範圍內排的上號的武裝力量。印度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127萬,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陸軍103.5萬,海軍7萬,空軍17萬,另有50多萬預備役軍人和100多萬準軍事部隊。印度陸軍擁有3569輛坦克、5085輛裝甲運兵車和步兵戰車、290門自行火炮、6445門牽引火炮和292門多管火箭炮。印度空中力量擁有1785架各級各類飛行器,包括535架殲擊機、468架攻擊機、706架軍用運輸機、237架教練機,另有504架多用途直升機可執行運輸和輔助任務,20架攻擊直升機能夠消滅敵方裝備和有生力量。印度海軍擁有184艘艦艇,包括2艘航母、15艘護衛艦、11艘驅逐艦、24艘輕型護衛艦、17艘潛艇、32艘岸防艦艇和7艘掃雷艦。1974年印度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西部博克蘭地區進行了5次小當量的核試驗後正式對外宣傳擁有核武器,外界估計其大約有100枚左右射程在4000公里內的核導彈。1961年印度將從英國購買的尊嚴級四號艦大力神號航母改裝後入役並將其重新命名為維克蘭特號,印度由此成為二戰後亞洲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1986年4月印度海軍以2500萬英鎊的價格從英國購買了競技神號航空母艦,經過改裝和大修後改名為維拉特號,1987年5月維拉特號作為駐孟買的西部艦隊旗艦正式服役於印度海軍。1999年1月印度又開始與俄羅斯交涉關於購買俄羅斯海軍基輔級航空母艦末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問題,2004年俄羅斯將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賣給印度並展開改造工程,2013年11月16日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正式交付給印度海軍並改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印度情報部門在1996年就透過與塔吉克政府的談判建立了距離塔吉克首都杜尚別130公里外的法克霍空軍基地,這是印度在海外的第一個軍事基地。在被印度視為自家內海的印度洋地區印度在馬達加斯加、馬爾地夫和模里西斯等地都保持有軍事存在:從2015年起印度就租下了塞席爾的阿桑普興島並在島上興建起了一個海空軍基地,該基地距離印度本土3915公里,距離塞席爾首都維多利亞1135公里。在馬達加斯加北部印度的海岸警戒雷達站時刻監視著印度洋上的一舉一動。在馬爾地夫和模里西斯印度都部署了大型海岸警戒雷達。印度還準備在馬爾地夫設立海軍基地和監聽站,在馬爾地夫幾座大的環礁上建立地面雷達網,開展巡邏機定期偵察飛行。在海灣國家中卡達和阿曼在2008年與印度簽訂了防務合作條約:允許印度海軍的軍艦停泊在他們的港口。位於中印邊境喜馬拉雅山麓的尼泊爾和不丹兩國的內政外交長期以來在相當程度上受到印度的控制,印度也一直在這兩國保持有駐軍。位於東南亞的越南也和印度存在廣泛的廣泛的軍事合作——越南甚至允許印度進入昔日蘇聯太平洋艦隊第八分艦隊駐紮的金蘭灣基地。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斐濟則允許印度建立一個衛星跟蹤站,以觀察“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位於中、俄兩大國之間的蒙古就積極尋找“第三鄰國”,在這一過程中印度成為冷戰結束後率先同蒙古建立軍事聯絡的國家:雙方互派武官,還簽署了關於開展國防領域合作的協議,建立了定期就地區安全問題交換意見的機制,印度甚至在蒙古境內建有軍事設施。
如果說印度這樣的家底放眼全球還存在競爭對手的話,那麼在南亞地區則是絕對的區域霸主。南亞地區一共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七個國家,曾經還有一個錫金已被印度合併。在南亞這一系列國家中除了巴基斯坦一直以來和印度的關係較為尖銳之外,其他國家或多或少都受到印度不同程度的控制。這首先是因為巨大的實力懸殊——在南亞印度一國的體量就佔據七成左右,即使是相對較大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面積和人口也只及印度的零頭而已,更不用說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了。偏偏南亞地區又是一個相對較為封閉的地理區間:北方有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西部是興都庫什山脈,東部是阿拉乾山脈,只有南部的印度洋是這裡通往其他地區的便捷通道,然而印度洋周邊缺乏足以與印度匹敵的大國,因此對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國而言指望引入區域外大國的勢力制衡印度也是較為困難的。事實上印度這種南亞區域霸主的地位在殖民地時期就已初露端倪——印度周邊的幾個小國基本上也都是昔日的英屬殖民地:孟加拉國本就出自英屬印度,而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在歷史上也和英屬印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獨立後的印度憑藉自己在南亞無人匹敵的實力以及相對封閉的地緣環境對周邊國家形成了壓倒性優勢:1971年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攻佔東巴基斯坦,隨後在這裡建立了獨立的孟加拉國。1975年印度出兵佔領了喜馬拉雅山麓的錫金,隨後將其變成印度的錫金邦。尼泊爾、斯里蘭卡、馬爾地夫新領導人上任首站必須是印度,不丹甚至在外交和軍事上都要由印度“指導”。
綜上所述:如今的印度是一個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國。無論是國土面積、人口數量,還是GDP規模、軍事力量、政治影響力都符合一個大國的標準。客觀而言:如果綜合印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的綜合實力是能躋身世界前十的。然而我們也應當看到印度這個所謂的大國其實是一個發展嚴重失衡的大國,印度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
種姓制的困擾:印度的種姓制將人按不同的種姓進行高低等級的劃分。低種姓的人從一出生就受到各種不公平的對待:他們不能享受和高種姓人群一樣的教育,因此從一開始就輸在了人生起跑線上。他們只能從事較為繁重的體力活,無論如何辛苦勞作也無法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他們不被允許和高種姓的人同桌進餐、結伴出行,更遑論通婚,他們受到種種歧視和白眼。這限制了他們對生活的激情,逐漸成為缺乏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人群。儘管印度有十億以上的人口,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然而有相當規模的人口屬於絕對赤貧的文盲或半文盲,又怎麼可能帶來人口紅利優勢呢?在種姓制的束縛下人們尊重的並不是為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知識階層,而是生來就居於高種姓的人士——印度的憲法之父和新佛教運動的發起者比姆拉奧·拉姆吉·安貝德卡爾誕生在一個達利特人家庭。所謂達利特人是指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下被排除在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大種姓之外的被稱為”不可接觸者“的賤民,是印度社會地位最為卑賤的社會階層,然而安貝德卡爾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學位的達利特人。當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雙料博士學位的安貝德卡爾回到印度後所感受到了卻依然只有歧視,他發現:在印度達利特人不能自由選擇職業和自由戀愛,他們不能和高種姓的人待在同一間房子,甚至不能踩到高種姓人的影子,因為那會玷汙高貴者的純潔。
民主的異化:印度自稱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然而印度的民主是一種異化的民主——印度的國家權力既沒掌握住中央政府手裡,也沒掌握在基層選民的手裡,而是掌握在地方主義勢力的手裡。這些勢力往往為了本地區的利益而阻撓中央的政策,彼此之間互相推諉扯皮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印度《商業週刊》的記者曼吉特在造訪中國的上海後曾有如下描述:“上海橫跨了黃浦江,宛如鳥的翅膀上的閃亮羽毛。在我所住的美麗街道前國際會議中心屹立著,還有原來的殖民者的建築,閃閃的玻璃,還有花崗岩的塔立在遠處。想象一下紐約、巴黎、新加坡合在一起是什麼景象,上海比這個還漂亮。這是我最持久的印象——這個國家正在騰飛。你不看到這些不會認為21世紀屬於中國”。而當他在印度國內採訪時看到了與上海完全不一樣的情況:孟買政府打算在孟買的派達路盡頭修建新路,當地居民嚎啕大哭著抗議這一計劃,因為他們認為新路會汙染他們的生活環境,於是這個計劃不得不暫停。曼吉特總結道:“這就是本質的區別——上海與孟買之間或者說中國與印度之間一個在高效地制定政策並付諸實施;另一個在各種抗議聲浪和推諉扯皮中得過且過。這時印度的民主基礎反而成為對國家建設不利之痛。儘管印度在形式上看起來是如此樂意傾聽並尊重民意,卻沒賦予公民受教育的權利、飲用純淨水的權利、享受住房的權利”。
貧富分化造成的國內矛盾:印度經濟的命脈幾乎完全被塔塔、阿班尼、米塔爾、博拉四大家族所壟斷。在印度1%最富的人擁有印度全國財富的一半以上,5%最富的印度人擁有全國財富的68.6%,10%最富的人擁有全國財富的76.3%。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全世界貧困人口的1/3來自印度,超過8億人每天生活費還不到2美元,這一數字佔印度總人口的75%以上。印度的貧民窟人口達到了1.7億,其中孟買最多,為1100萬,佔到該城市總人口的2/3。印度正被巨大的貧富落差撕裂為兩個國家:一個是由政府官僚、商業世家、寶萊塢電影明星組成的在國際舞臺上賺足了眼球的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印度,一個是由貧民窟中走出的人士所組成的印度,而在後者的生活中強姦、吸毒、偷盜等惡行似乎一直如影隨形。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印度18歲以下人口有4.47億人,佔總人口的43%,其中約40%的兒童遭受著貧窮、缺乏教育、營養不良,甚至被邊緣化。
國內地區文化宗教差異巨大:歷史上印度次大陸人種雜亂、民族眾多、語言各異:先是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征服了當地土生土長的達羅毗荼人,後來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蒙古人又征服了雅利安人,再後來大英帝國又在這塊土地上建立起殖民統治。至今印度盧比上還印著二十多種官方承認的各地區語言,這其中包括梵語、巴利語、孟加拉語、泰米爾語等等。在孟買以南的農村地區基本生活的都是印度次大陸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而作為印度主體民族的印度斯坦族其實是雅利安人的後裔(他們佔印度總人口的46.3%左右),南部居民幾乎都不會使用印度斯坦族的印地語。和印度的語言體系一樣複雜的是印度的宗教體系:印度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蘭教。此外還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錫克教徒佔1 .99%;佛教徒佔0.77%;耆那教徒佔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猶太教的信仰者約佔0.43% 。印度國內複雜的民族、語言、宗教體系加上種姓制和貧富分化導致的巨大國內矛盾使印度其實一直潛伏著分裂解體的危險種子。
女性地位低下:在2017年《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連續兩部印度電影在全球掀起票房高潮,與此同時我們也不難從中看出印度女性的地位之低下。而在現實中印度甚至被冠以“強姦之國”的名號,在印度虐待女童並不是稀奇事,甚至有的女嬰會像《神秘巨星》的女主角一樣險些在胎兒時期就被剝奪了出生的權利。高種姓的印度男人會明碼標價要求女方支付嫁妝,否則女方一嫁過去就會遭受虐待毒打,這種現象已發展到觸目驚心的地步——根據印度官方的統計數字:每四小時就有一名印度婦女因無法支付高額嫁妝而自殺;而低種姓男性群體則湧現出大量光棍,或許這也是印度強姦頻發的原因之一吧。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女性都和男性一樣主動參與社會競爭賺錢養家時印度女性仍過著相夫教子的傳統生活,這意味著佔印度人口一半左右的女性人口幾乎不能直接為印度的國家發展和社會財富的積累做出任何貢獻。
公民教育權的缺失:印度是一個實行免費教育的國家,然而印度卻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失學兒童,印度成年人的文盲率佔全世界的37%,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主要是因為印度幾乎將所有精力用於發展高等教育,而忽視了基礎教育的發展——印度的七大理工學院在世界上是和美國麻省理工學員齊名的高校,它們每年都能培養數以萬計的工程師,向全世界貢獻著印度人的聰明才智。印度的高等教育之發達甚至令我國高校羨慕不已,我們應當承認在高等教育方面印度有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但殊不知當我們在羨慕印度的高等教育時印度人卻在羨慕我們的基礎教育:和印度發達的高等教育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印度小學高達31%的平均輟學率。對低種姓兒童和女童而言:失學現象就更加嚴重,直到1950年時任司法部長的安貝德卡爾才創辦了印度第一家為達利特人提供教育的學校——彌蘭陀學院,這所學校在後來的印度歷史上為數十萬低種姓者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1933年出生於印度孟加拉灣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對此是這樣評價的:“在一個經常伴隨書面媒體而相互作用的社會識字是自我保護的基本工具。一個不識字的人無法在法庭上保護自己、獲得銀行貸款、執行繼承權、利用新技術、爭取穩定的工作、搭乘正確的公共汽車、參加政治活動等等,總之識字才能成功參與現代經濟與社會的各種活動。如果一個國家超過半數的人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那麼經濟越發展他們越會感覺被社會所拋棄。解決貧困、實現社會公平公正的關鍵是要給每個人提供一個平等的起點,而基礎教育恰恰是提供這一起點的關鍵。當我們豔羨那些高校出身的積極人才時更要關注那些遊蕩在鄉間的輟學兒童”。
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後:印度的車禍死亡率曾長期保持在世界首位,據統計平均每四分鐘就有一名印度人因為車禍而喪生。而印度的堵車和扒火車現象也是常被國外媒體編排的段子,甚至有人戲稱印度的車都沒後視鏡,因為碰擦都被撞掉了,其實這只是一種調侃而已,不過也由此可以看出印度的交通基礎設施是如何為人詬病的。印度的鐵路全長不超過6.4萬公里,而在印度火車晚點是常態,準時進站才是反常。印度的公交車一般是沒空調的,即使是位於溫帶地區的我們也很難想象大熱天去擠沒空調的公交車的場景,更何況是位於熱帶的印度。印度另一個廣為人詬病的基礎設施問題就是供水問題:在印度只有首都新德里以及孟買、班加羅爾等特大城市才有供水系統,而一般的中小城市以及農村地區仍延續著數千年來使用河水、井水的習俗。至於水質嘛——反正去印度遊玩的中國遊客總結的經驗是:千萬別喝這種水,因為以咱們中國人長期喝自來水的腸胃根本適應不了,會讓你腹瀉得懷疑人生。事實上印度的農業基礎設施同城市交通、供水、衛生設施比起來也毫不遜色:儘管印度擁有世界第二的耕地面積,然而印度全國只有52.6%的農田得到了灌溉,以致於印度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600多萬噸糧食,即使如此印度仍有40%的兒童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每年有二百五十萬兒童因飢餓導致的各種疾病而死亡。
工業體系的桎梏:曾幾何時毛熊告誡我們”擁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是邁向未來的重要途徑,就好比你們武俠小說裡的內力顯現不出什麼東西,但只要有學習武功的機會就能立刻想到很高的境界“。我們不妨以印度的軍工為例看看印度的工業體系水平:早在1961年印度就將從英國購買的尊嚴級四號艦大力神號航母改裝後入役並將其重新命名為維克蘭特號,印度由此成為二戰後亞洲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印度海軍的自主研發能力極其有限:目前印度海軍正在服役的維克拉瑪蒂亞號是從俄羅斯購買的。2002年初印度海軍開始國產航母的自建計劃,然而所謂的印度國產航母卻是由法國設計藍圖,部分設計由義大利完成,相控陣雷達來自以色列,艦載機來自俄羅斯。除了航母之外,印度的其它艦艇也基本都是各國零部件的組裝結合。與此同時印度海軍的造船效率相當落後:本來計劃在2008年前後建成的印度自稱的第一艘國產航母直到2006年11月才正式開始啟動建造工作,2009年2月28日才舉行龍骨安裝儀式——原計劃2008年建成,結果2009年才安放龍骨,恐怕這效率普天之下也就印度一家吧?不過沒關係,人家印度人在調整計劃後預計在2011年建成並下水。然而由於工期一再延誤,印度只好再次修改航母完工的時間——由2011年改為力爭在2014年使印度首艘國產航母建成並下水。不過當時就有印度媒體估計航母完工時間不會早於2018年,服役時間不早於2025年。我們可以想象等這艘航母正式服役之時其他國家的航母技術已進化到什麼程度了?即使將來有朝一日這艘航母造出來也仍將面臨維修保養的重重困難:目前全世界能生產航母用鋼的只有美、俄、中、法、德、日六國,印度並不具有航母用鋼的冶煉能力,為此他們想出的辦法是從俄羅斯進口建造航母所需的鋼材。問題是鋼材的加工和焊接又怎麼解決?再加上印度航母的零部件幾乎都採自國外,印度國內缺乏相關的維修保養技術。其實不只是航母,印度海軍的所有艦艇幾乎都存在後期保修的嚴峻問題。
印度要想切實解決這些困擾印度國家發展的難題、硬傷或許應該認真讀一讀印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的《飛鳥集》中以下句子:這是你的足凳;最貧賤最潦倒的人們生活的地方便是你歇足之處。你歇足在最貧賤、最潦倒的人們中間,我竭力向你鞠躬致意,可我的敬意達不到箇中深處。你穿著寒酸的衣服,行走在最貧賤、最潦倒的人們中間,驕傲可永遠到不了這個地方。你同最貧賤、最潦倒的人們之中那些沒有同伴的人作伴,我的心可永遠找不到通向那兒的道路。
-
20 # 萬事皆空70
印度的發展有許多優勢,比如國際環境良好,地緣優勢明顯,年輕人口多有人口紅利,但是也有很多劣勢,比如種姓制度,婦女地位不高,教育普及率不高,基礎設施落後,等等,不過這些劣勢都可以在發展中解決,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口素質的提高,種姓問題,婦女地位問題雖然不能說徹底改變,但是肯定會有所改觀,教育普及問題和基礎設施問題與經濟發展問題密切相關,國民收入高了自然有錢投資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僅是投資問題,這投資建設的過程本身就是經濟發展問題,因為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尤其對於發展中國家作用更為明顯,
印度經濟發展有一個劣勢卻是印度無法改變的,就是印度周邊國家很窮,不管是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都很窮,而且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資質稟賦都很差,經濟狀況很難短期改變,18年印度經濟增長率世界第一,可是印度周邊國家經濟增長率卻很普通,
周邊環境對於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當今世界的發達國家集中在北美,西歐,東亞,有著非常明顯的地域集中特徵,因為富裕國家集中在一起便於互相合作和擴大市場,中國大陸因為離日本韓國,港臺地區很近,在吸引投資和擴大市場上有很大的便利,而印度就沒有這個條件,印度離經濟發達地區距離太遠,在吸引外資和國際貿易上有劣勢,越南與印度處於同樣的發展階段,但是越南距離經濟發達國家更近,因此越南吸引外資規模龐大,
印度身邊的窮鄰居不僅幫不上忙,還會添亂,這是印度經濟發展的天然劣勢,
回覆列表
現在印度本來就屬於超級大國!至於你說要成為1234我覺得還有很長苦要走!如果前4不發生重大變故!永遠也不可能擠進前4!還要不走下坡路情況下才行!印度還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