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從初級運營成長為高階運營?
6
回覆列表
  • 1 # 小凡數碼發燒友

    首先你定義什麼叫初級運營?什麼叫高階運營?

    我能理解的初級運營就是打雜。做一些資料分析、配置活動、客服和上活動文案等基礎運營工作。

    而高階運營則是做版本管理、版本預熱、策劃活動、產品發行、產品修改、使用者運營等一系列涉及到發行和研發等工作。

    它們兩最重要的區別在於決策力。一個只能被動執行,另一個則主動推動執行,最終實現賺錢目的。所以說歸根到底還是要圍繞運營的終極目的——賺錢去走。

    明白這個方向和定義後再來思考怎麼成長,才有意義?這是第一重要的東西。

    第二,明白產品和品牌(IP)是賺錢的根本。先努力參與產品的研發修改過程,再努力參與到品牌包裝過程。知道要學什麼是重要的,再去網上學。

    第三,明白量的重要性,第一代網際網路說白就是流量的生意,你知道怎麼來量,你的目標受眾是什麼,哪裡能找到他們。這個推廣很重要。

    第四,來了量後,想想怎麼變現,這個變現就是基礎運營和高階運營能力的綜合結果。

    最後,想想這些量怎麼能hold得住,一是不要浪費了,多賺點;二是能否長期留在一個地方;三是能否讓這些量帶來更多的量,實現口碑傳播。這就是你使用者運營的水平了。

  • 2 # 伊文老師

    運營工作是一項複雜的工程,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如果要我說一個對運營從業人員成長影響最大的,我覺得是思維方式。初級運營和高階運營最大的區別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

    初級運營如上圖:

    因為沒有經驗,在多數初級運營眼中,運營工作一團亂,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上面安排了一個任務就老老實實去做,只知道執行,不知道為什麼執行。

    高階運營如上圖:

    在高級別運營眼中,運營是非常清晰的系統工程,做工作的時候會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審視每一項任務的目標,然後把大目標拆分成多個小目標,分階段、有條理的去開展工作。

    所以在初級運營階段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目標思維和全域性思維,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工作的目標是什麼,在整個專案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很多運營人做了很多年,自己執行工作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沒辦法去做統籌,不能再往上突破就是受限於自己的思維方式。

    當然執行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好的運營,一定需要對產品運營、使用者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等各個方面的工作均有所瞭解,並至少在一到兩個領域下達到精通才行。執行工作中要多多總結自己的工作流程,把每一項工作體系化、流程化,然後透過不斷的實踐去最佳化這個流程,這樣才能最快速度的掌握一項運營工作。

    祝你好運。

  • 3 # 水木財富資產管理

    “如何從初級運營成長為高階運營?”心中有此疑問的朋友們,我將有兩個訊息告訴你們,一個好的一個壞的:壞的是不轉變思路你可能還要度過相當長的一段“打雜”時光,好的是這段時光的長短由你來把控,因為你還有上進心,還有求知慾,否則你早轉行了。你要記住,打不死你的終會使你變強,恭喜你正迎來一個變強的機會。

    言歸正傳,我將從五點幫你蛻變:

    一、你真的清楚什麼是運營嗎?

    二、你瞭解運營需要做什麼嗎?

    三、初級運營和高階運營質的區別在哪裡?

    四、你需要哪些儲備?

    五、自己選的路,勇敢走下去!

    一、你真的清楚什麼是運營嗎?

    看到這個問題,不知你是否心中咯噔一下,做了這麼久運營,我居然還不知道運營是什麼?曾經的我也是超級反感針對概念的問題,尤其是面試的時候,感覺對方超級裝13,但是某然一天才明白,只有明晰概念的人才能有充足的依據和明確的方向,如果你也對概念很反感,願你早日改變,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廣義來講一切圍繞著網站產品進行的人工干預都算運營的範疇。因此產品運營這個概念就等同於運營,不同的差別是運營的目標是公司還是產品,再將運營概念拆分,有市場運營,使用者運營,內容運營,社群運營以及商務運營等五大類。市場運營多見於砸錢的營銷形式來達到曝光目的,參見各類金主的營銷方式;

    使用者運營多見於UGC社群以逗比、聊天、八卦等形式套近乎的營銷方式,參加知乎;內容運營分兩派,新興派主要以自媒體為主透過編輯,整合,最佳化等方式進行高質量內容加工,配合其他手段進行傳播,傳統派以傳統媒體為主如各種日報、或者入口網站等自己採編、整理,撰寫等,在透過自己的影響力進行傳播,兩種流派互相看不上對方,都認為對方是腦殘;社群運營指面向社群消費者進行干預的活動,其精髓就是在社群中煽風點火,引發大家互噴,活躍整個社群,近兩年興起的社群運營與此類似,不過方法溫柔了許多;商務運營多見於一些商務B2B的產品,分為BD和銷售兩種。銷售是直接賣產品,BD是更多是互惠互利的一些合作。

    二、你瞭解運營需要做什麼嗎?

    運營的核心是弄來使用者,然後用你的套路留住他們,這點到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使用者就是運營的衣食父母,這點你想想你的KPI就應該明白了。我們的工作應該永遠圍繞這點展開,要給自己建立資料導向的思維,拋棄那些沒有資料參考的無用功吧,哪些只能浪費你的時間,拉低你的薪資。具體怎麼做,看下圖:

    三、初級運營和高階運營質的區別在哪裡?

    四、你需要哪些儲備?

    腹有詩書氣自華,肚子裡沒有一點墨水的人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但是機會真的是微乎其微,所以多看點書吧,下面是運營必讀書單:

    其次,實戰拼的是效率,常在江湖飄,多學一項技能吧,運營工具合輯也列出來了:

    五、自己選的路,勇敢走下去!

    我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我懂你的痛,也明曉你的前路,知道你的委屈不易,也希望你可以勇敢地走下去,套用我的偶像艾弗森的一句名言“傻瓜才會相信夢想不會實現”。朋友,祝你好運!

  • 4 # 愛健身的網際網路人

    說到網際網路運營,很多人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會覺得這是一個打雜的活,哪裡有工作就去哪裡,忙活一陣可能會越來越迷茫;也有很多人會說,為什麼都只是聽說過牛逼的產品經理,例如喬布斯、張小龍、周鴻禕等等,卻沒有牛逼的運營經理?帶著這些疑問,談談我對網際網路運營的一些理解。搞清運營的目標,並系統性理解運營體系,運營“打雜的”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首先,網際網路運營是一個體系,以產品為基礎,以使用者數和活躍度為目標,透過活動運營、內容運營、使用者運營的手段展開的一系列的系統工作。只要產品1.0上線後,後續全部屬於運營,運營不是運營一個部門的事情,是產品、運營、市場等部門的雙向協作。就好像籃球隊,隊裡面有主教練、體能教練、營業搭配師等等,球隊要想取得好成績就離不開球隊方方面面的配合,球隊的領隊就是這樣一個多方面協作的物件。

    運營的目標就是讓產品的價值更高,從5個數據來反饋產品的價值。

    1、來源量,例如NBA,每場比賽的觀眾就是NBA聯盟持續發展的動力來源,他們的目標就是讓越來越多人去關注NBA聯盟,因此來源量就是產品持續發展的動力來源。來源量分為新使用者和老使用者,運營的目標就是老使用者絕對值越來越大,這個不難理解,NBA聯盟就是希望他們有越來越多的老使用者。

    2、轉化率,轉化率是產品運營核心的指標,決定著產品運營的效率,意味著公司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潤。轉化率可以理解為:期望行為人數除以作用總人數。

    3、活躍度,使用者對產品的真正評價。不同產品對定義活躍度是不一樣的,例如電商類是用客單價去衡量活躍度,即銷售額除以付費使用者數。

    4、留存率,某段時間內的新增使用者,經過一段時間後,仍繼續使用應用的被作為是留存使用者,這部分使用者佔當時新增使用者的比例即為留存率。留存率反映運營的結果(老使用者增長),決定產品成敗。

    五個運營指標都是使用者指標,不要用產品指標評估運營的好壞,使用者需求驅動是貫穿運營的主線。

  • 5 # 姑婆那些事兒

    如何從初級運營晉升為高階運營,這大概是困擾每個運營人的問題。

    首先,來簡單看一下,什麼是初級運營。我覺得初級運營,應該是比小白要好一點的。

    具體來說,能做活動,能寫文案,能推廣產品,也能勾搭使用者。但相對來說,他執行出來的結果可能不是特別的穩定,有時做得好,有時做得差。

    那高階運營呢,他可能晉升到了管理層,也可能現在還做著初級運營的事情,但未來會晉升到管理層。高階運營會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穩定。每一項成績不會相差太大。每一個事項的前後成績也不會有多大波動。都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那初級運營和高階運營的區別在那裡呢?姑婆認為是思維方式的差異。要想晉升,首先改變思維模式,姑婆給大家介紹以下幾個方法。

    一、升級你的認知。

    認知就是看問題的角度。運營人的本質差別在於認知不同。比如,你在做某一個活動運營的時候,如何調動資源,如何選擇恰當的時機,如何花最少的費用去達到最大的效果,做出不同決定的人實現的效果差別很大,這就是認知的力量。那如何做到認知升級?

    1、不斷充電學習。不要滿足於看過的幾本書,或是聽過的幾場分享。個人要做到不斷學習,吸收新知識。

    2、擁有好奇心。追熱點,定期體驗優秀的產品,主動學習新技能,這些都是運營人員的日常必備。好奇心實際上是幫助人進步的第一驅動力。

    3、多和一些優秀的人進行思想碰撞。一個人考慮問題畢竟會狹隘,所以可以去多結交一些優秀的人,經常溝通交流,從談話中,獲取新的思想點。

    二、列出優先順序,找到核心。

    就像產品會有核心賣點一樣,運營人做事也要知道事情的核心是什麼?

    寫一篇文章的核心是什麼?做一場活動的核心是什麼?產品投放的核心渠道是什麼?等等。

    初級的運營可能會覺得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每天累得像狗一樣,還不一定能做出成績。

    而高階運營呢?一般是把事情的優先順序列出來,透過優先順序來確定這件事情的核心是什麼。抓住核心需求,能加快事情解決的速度,也能讓事情被解決得更順利。

    三、建立場景感

    很多運營人可能會覺得場景感這個詞很虛,但是優秀的產品經理和優秀的運營都應該懂場景感,如果你能營造出一個絕佳的場景感,那一定是事半功倍的。例如很多人喜歡去星巴克喝咖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可以坐在星巴克咖啡館裡聊天。這就是場景感。

    那如何分析使用者場景?並建立場景感呢?

    大家可以把握4W、1H原則,即:

    Who - 什麼人

    where - 在什麼情景下

    what - 出於什麼目的

    what- 有什麼痛點

    how - 期望如何幫助

    四、覆盤總結

    大部分運營人並沒有覆盤總結的習慣,這在某種程度上就區分了初級運營和高階運營。

    拿做活動為例:

    初級運營可能覺得我寫了活動文案,搞定了活動參與人數,現場執行了,這就結束了。

    而高階運營呢,會在活動結束後進行活動覆盤,並思考活動有哪裡做得不好,之後要如何進步。

    哪怕只是寫篇文章,都會進行總結。

    如果你能每天進行自我總結,並且不斷修整自己,實際上等於每天進步一點點,半年後、一年後你的進步是巨大的!

    五、構建運營體系並嘗試輸出

    其實初級運營和高階運營最終的分水嶺便是高階運營是會有自己的運營體系的,而初級運營並沒有。

    運營實際上是透過使用者、內容、活動這三大環節來將產品跟使用者連線起來。

    初級運營可能以為做運營很簡單,就是管理使用者,再搞下活動,寫個段子啥的。

    但後來你會發現運營是一件需要你真正沉澱下來去思考的一個崗位,你必須構建自己的一套運營體系,將所有支離破碎的點給串聯起來,最終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造血迴圈的生態閉環。

    所以初級運營們,別讓自己只學會了打雜,而是要站在一個更高視野去看運營全域性,而不侷限於某個瑣碎的點去做事。

    有了運營體系,做事就有章法,面對龐雜的事情也能從容不迫,一步一步地拆解任務,分步驟完成任務。這樣,自然就步入到了高階運營行列了。

  • 6 # 15分鐘覆盤

    首先要理解運營分為哪些方面。

    運營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制定策略、分解目標、執行落地、檢驗資料

    中級運營人員的工作,就會有些拓展,除了要關注初級運營的工作產出,還要做到分解指標和規劃工作。

    1、拆分目標。比如說要在3個月的時間,實現粉絲50萬的增長。增長粉絲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做線下的活動,根據以往的資料及經驗,每場活動可以吸引粉絲2萬人。拆分之後的任務就是50萬粉絲÷3個月÷2萬人每場活動=8.33場活動。也就是說為了達到3個月增加粉絲50萬人,需要每個月至少辦9場活動。為了辦這9場活動,每個月需要寫多少篇文案、需要提前預定多少個場地、需要調動多少志願者等等。

    2、資源爭取。比如說透過自己的經營,可以找到一些商家的贊助,或者是以形成異業聯盟的方式為公司和運營活動獲得更多的資源。

    3、拓展&分配。關注增長,透過各種途徑和資源的調配,使產品可以有一定的拓展。將掌握的資源(內部資源、外部資源)進行重點分配,達到發展及利益的最大化。

    4、工作任務規劃。在拆解完目標之後,給小組成員佈置任務,安排時間節點,並對進度進行持續的跟進。

    優秀的中級運營人員除了會分解指標和規劃工作之外,還很善於根據對資料的檢驗,進行運營方向的調整或者迭代。主要包括幾個方面:資料分析、使用者反饋、潛在產品方向&需求提煉

    高階運營人員的工作,對於具體執行的部分會比較小,更多的會評估產品階段、評估產品形態(社群、app、社群等)、評估當前資料(主要面臨的問題)。

  • 7 # 辦辦學苑

    我來和大家講下高階運營與普通運營在 [ 工作習慣 ] 上的不同吧。

    網際網路行業從來不缺乏優秀又年輕的高管,很多運營人工作幾年後會發現,自己的一些同齡人已經一躍成為企業的決策人。

    事實上,高階網際網路人才除了有過人的能力,背後優秀的工作習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習慣一:每日寫運營日記

    有些運營人可能會覺得每天寫運營日記很麻煩,我也有過這種心態。不過記錄好每日的工作狀態對於工作的確是很有幫助,前提你要認真分析且每天執行,千萬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把運營當中一些重點事項、資料變化、使用者反饋記下來,有了運營日誌,可以方便自己每過一段時間橫向對比和觀察。

    習慣二:規劃每日時間分配

    一天的工作時間就8小時,如何利用這些時間高效地工作呢?小辦建議大家每日開始工作前都規劃一下當日的工作安排,以下小辦例舉的5 個法則:

    1. 每日工作開始的10分鐘,列工作清單,並將工作分優先順序。

    2. 明白自己什麼時候精神最活躍,選擇那段時間做最難或者最重要的事情。

    3. 如果某件事難度較大怎麼辦?如果時間許可,可以分成幾部分做,因為這種大工程往往很燒腦,一天下來不僅沒完成還耽誤其他工作事項。

    4. 遇到困難的事情,要學會將事情拆分,否則極易導致拖延,這個方法同上。

    5. 養成提早完成工作的習慣。

    習慣三:每週做競品分析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現在網際網路那麼發達,只要做下搜尋,很容易知道競爭對手最近做了什麼動作,養成每週做競品分析的習慣,不要閉門造車。

    習慣四:多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

    很多時候,工作滯後都是溝通失誤造成的,優秀的網際網路人才要從生活中多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在和上級、同事溝通時能清晰、主次分明地表達出你的意思。

    推薦掌握麥肯錫大法—金字塔思維,可以幫助你在思考、表達、彙報的時候邏輯有序,用最短的時間表達清楚你的意思,而且聽眾能感受到重點分明,層次清晰。

    習慣五:工作時排除干擾

    工作中,要學會排除干擾,特別是對於一些高難度的事情,更需要高度集中才能有效完成工作。

    習慣六:時刻關注網際網路熱點

    能夠借勢熱點營銷,對於運營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巧妙熱點結合,激發使用者的興趣和熱情,並隨著熱點進行病毒傳播。

    每天能比別人多學習一小時,3年後你將和同齡人拉開很大的差距。

    習慣八:定時對工作進行總結

    每天一次小總結,每週一次大總結,一個月一次資料分析。

    總結哪些事情完成了,哪些事情沒完成(為什麼沒完成),需要重新規劃什麼事情。

    這份總結是寫給自己看的,所以要實事求是並且認真分析,不用太過於浮誇,你做了多少就寫多少,要正視所有問題。

    總結:

    以上是我從工作習慣的角度對《 高階運營和普通運營有哪些區別 》做的簡要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社會學研究表明,一個人一天中85%皆由習慣而生,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在不斷的重複著昨天的行為。由此可見,在日常工作中,習慣的力量是多麼的巨大。

    運營人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一旦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在實際工作中才能更加得心應手,並且能夠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

    網際網路運營人該如何選擇最有用的推廣渠道?該如何進行推廣才能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 8 # 運營通

    一如何來看待和理解“運營”

    “運營”本身就是個很寬泛的概念,不同的人對這個詞的解讀可能會千差萬別,不同的公司和團隊對於運營職能進行劃分的方式也會千奇百怪。我覺得這事沒有絕對的對錯,你只要找到一種你認為可以幫助你把問題和業務流程梳理清楚的解讀方式就OK。

    關於如何看待和理解運營,我個人分享以下3點。

    首先,一個業務的三要素是產品、使用者和運營,運營所起到的作用是讓前兩者間的關係能夠形成和更加融洽,甚至能夠將三者完全揉捏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這就是高階運營才能做到的事了);

    其次,考慮運營的職能劃分時,可能會偏重於使用者視角來考慮,也可能會偏重產品視角來考慮。

    如果以使用者為中心視角來進行運營職能劃分,則運營要乾的事無非就是建立、維護和促進使用者與產品間的關係,說成人話,也就是拉新、留存和促活。這個錘兄已經說了不少,我前陣也寫過一篇簡短小文:運營到底是做什麼的? 可供參考,不再過多贅述。

    如果以產品為中心來考慮問題和進行運營職能劃分,運營要關注的事情可能又會變成了我的產品有哪些東西可看、有哪些東西可以讓使用者使用以及產品的使用者群體應該從哪來、到哪去、如何駐留下來玩得更High更爽更持久等等,也即:內容運營、產品功能運營和使用者運營。

    這個視角和上面提到的拉新、留存、促活會有很多有交叉和相關聯的地方,但會是兩種不太一樣的角度,更多時候運營同學們考慮某個具體問題時,可能還需要經常在二者間進行切換。

    最後,如果再說大一點,“運營”也可有大運營和小運營之分。

    小運營可能是劉錘兄提到的“產品、技術、運營”中的那個“運營”,而大運營,則是基於企業和業務的整體運轉流程來考慮問題的。在這個大的視角下,“產品”和“技術”也都只是大運營中的一環而已, 比如COO更多考慮的事情就應該是怎樣找到整個業務流程中當前的核心問題,透過對於關鍵環節的流程再造、最佳化又或者是資源重新分配來帶動整體業務流程的更加順暢和自然。

    當然,這需要對於產品架構、使用者和業務流程均具備深度理解,此處不表。

    二初級運營和高段位運營的區別

    我從個人理解的兩種角度來說下初級選手和高階選手的區別。

    一是“能做到的事”,二是“與產品和使用者間的關係”。

    先說“能做到的事”,在這個視角下,我把運營選手們分成4個段位——

    0段選手即純小白,只能幹一些純粹的執行,比如資料資訊的錄入填充和搬運、論壇灌水、做活動時幫做點維護執行類事務之類。

    0段選手們對於“運營”兩個字,是非常模糊和充滿疑惑的。

    1段運營選手已經可以自己Hold住某一個或某幾個環節的執行,且已經可以在某一型別的具體工種上可以做得還不錯。

    比如可以策劃出一個讓大家玩得HIGH的活動,比如寫很多能被廣為傳播的段子,比如做好資料分析和專案管理,等等。1段選手,已經可以是一個比較合格的運營了,雖然他們仍然不太能講清楚到底什麼是“運營”。

    2段選手開始可以以結構化、流程化和整體化的思維去看待和理解“運營”這件事。

    可以HOLD住更大的局面,比如說,無論拉新、留存還是促活中的任何一個,他都可以自己搞定了。

    最後,一部分2段選手在此時已經開始可以顯現出某些個人特有的天賦,比如有人善於抓資料,有人善於和使用者打成一片,有人則具備強大的驅動力可以充分整合資源為自己所用。

    3段選手則開始能夠把整個運營流程串聯起來,比如,他已經可以把“拉新、留存和促活”看做是一件事,而不再是三件獨立的事。

    同時,三段選手一定已經需要對於自己的使用者、產品和業務流程有深度理解,最起碼,你的使用者有哪幾種典型角色、他們最典型的需求和痛苦是什麼、這些使用者角色間彼此的關聯和區分是怎樣的等等這些問題你要能夠信口捻來爛熟於心。同時,你也起碼要能夠講得清楚你們產品的邏輯結構,以及整個業務流程的關鍵節點有哪些。

    再同時,3段選手往往已經能夠把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做充分結合,比如一個善於分析資料的運營一定能夠從一大堆繁雜的資料中找到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圍繞著這個問題搞出一整套可以帶動全域性的方案。而一個對於內容和使用者關係極度敏感的運營則可以依靠特定的內容和使用者關係幫助自己的產品和使用者群體中營造起某種特定的氛圍和文化。

    再說“運營與產品和使用者間的關係”,在這個視角下,不同團隊、不同產品線中的運營扮演的角色則可能是不同的,典型常見的是:運營受產品驅動,需要按照既定的產品規劃和設計思路去向使用者進行普及、推廣和告知。

    但無論如何,我認為運營童鞋的最高追求之一一定是:運營帶動著使用者成為產品的一部分,實現產品、使用者和運營的水乳交融。

    你的使用者群體可以成為你產品的一部分,這是網際網路行業與傳統行業中的最大不同之一,也是實現一個網際網路運營選手價值的最佳途徑。

    因而,另一個判斷運營選手段位的維度,或許就可以評估下他(她)在這件事上能做到什麼程度。

    這件事的極致,或許是小米的“米粉”。

    這裡要補充說一句,我覺得運營是唯一一個有可能推動整個業務流程完全以使用者為中心進行改造和轉變的職能,例如小米要玩好“參與感”這件事,其起點必須在運營端。原因很簡單,只有運營,才是離使用者最近,跟使用者互動最頻繁,也是最有可能可以影響到使用者們的人。

    這也是我所說的,“因為往往會是與使用者離得最近的人,因此運營具備了無限的可能性。”

    三運營的成長

    我就不從什麼技能了之類的來說這個問題了,那些劉錘兄和其他人基本已經提到了不少,我再聊下去意義也不大。

    我來換個角度講個故事,這個故事,上週我剛給一個在某方面有些天賦的小姑娘講過——

    有人學彈鋼琴,其方式是要麼是從全部琴鍵的功能、指法、曲譜等知識學起,有人則是追求某些技巧,比如“一小時讓你學會彈一首曲子”之類。

    這兩種學習方式的問題都很顯著,第一種完全以知識體系和架構為導向的學習方法距離“實踐”太過遙遠,且相對無趣。而後者,最大的問題則是:技巧,是一種可能會讓人上癮的東西。當我第一次花了1小時學會了彈奏一首曲子時,你很難讓我再花上幾個禮拜去深度學習和了解那些琴鍵的組合、曲譜等等。

    但還有一種人,他們學習彈琴的方式會很特別。

    這種人學習彈琴,可能會先從少數三五個琴鍵開始,他們會先充分體會和感受這三五個琴鍵放在一起的時候都會有哪些變化,其中的哪些部分可能會對自己和他人產生特別的打動力……等等。

    等到對於這三五個琴鍵的瞭解足夠之後,他們會再去給自己的鋼琴世界裡加入另外幾個琴鍵的組合,這時候,奇妙的事情會發生,他們在此時會很容易就發現老的琴鍵組合和新加入的琴鍵之間的某些特別的關聯,甚至是,他會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起自己對於“學琴”這件事的很多特別的感覺,有了這些感覺,他會逐步可以做到只是憑藉直覺去演奏一首曲子,而不再是憑藉自己的記憶和技巧。

    他們的學琴世界將會因此而變得豐富多彩,且這一過程對他們會變得無比自然。

    而最終,在這最後一種人的鋼琴世界裡,他們將能夠找到無數個類似的組合並將其呈現出來,演奏出優美動人的曲子。

    故事講完了,我想說的是,其實運營跟學琴一樣,都是一門由無數基礎動作組合而成的複雜技能。

    因而,一個運營的成長路徑,最好能夠先把那些基礎動作能夠充分掌握,並爛熟於心。

    到了一定程度,哪怕你作為一個運營推進的專案再NB,你會發現真正在專案程序中發揮著巨大影響的,還是那些最基礎的小動作,譬如——

    怎樣講好一個打動人心故事;

    怎樣良好的跟使用者之間互動,並建立起信任感;

    怎樣寫好一些可以直接引發使用者行動的文案;

    怎樣去分析和思考一個問題;

    怎樣做好內部溝通,並推動專案按照預期進行;

    ……

    如果這些基礎的小動作你都已經充分熟悉,那麼往後的成長之路,你或許更需要做的,就是尋找到它們之間那些潛在的有趣的關聯和規律,培養起自己關於“運營”這件事的某些特別的感覺,並能夠形成一套你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方法論。

    至於這些關聯、規律和感覺以外的某些方法和技能,都是相對好掌握和好學習的東西,我不認為那些東西有多麼深奧。

  • 9 # 事了了

    首先,你得明白什麼是運營,簡單點說,大的運營就是把你的公司給運營好,小的來說運營就是讓很多的人來買你的、用你的產品。

    其次,你得明白初級運營和高階運營的區別,既然是高低的問題,那就是一個厲害點,一個弱點,高階運營就是你能獨立的策劃公司運作的運營方案、產品的運營方案,並能根據市場的環境不斷的去調整方案,好讓下面執行的人能按照你的方案,把公司、產品運營出去。而初級運營就是你只能在大的體制、框架去執行,做些小事,比如寫寫稿子、做做圖、做個影片、和使用者聊聊天、活動執行 等等。也就是一個是動腦,一個是動手。

    如果要從初級運營成長為高階運營,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明白運營的目標,把小事做出效果

    運營的目標必須要了解,很多在公司做運營的人,領導讓寫什麼稿子就寫什麼稿子,領導讓幹啥就幹啥,每天就那麼點事,但是明白為什麼這麼做的人很少,一問,就是我做運營呢,目的就是讓別人知道我的產品,用我的產品。如果只是知道這些是不夠的,運營有它的大的目標,大的目標肯定是要轉化,但是達到轉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步來,每一步的動作都有它的目的,所以瞭解每個事情的目標,把領導安排的做好,做出效果,然後領導才會安排更多的事情給你

    二、明確運營目標,探索高效的運營方法

    領導安排的事情做好了,業餘可以根據公司的運營目標,多去研究別人怎麼做的,然後探索更高效的解決方式,適合自己產品的解決方案,那麼自然的就會培養自己策劃方案的能力,如果做出效果了,自然會受到公司重用,自己的能力也提升了,起碼是個中級運營了

    三、堅持

    運營不是靠偶爾的幾篇爆款成功的,需要經年累月的沉澱、積累,所以堅持也很重要。

  • 10 # 愛合夥

    創業從零開始(運營篇)—運營小白離COO到底有多遠?

    運營是網際網路公司最基礎的工作,技術待遇好但是很辛苦,設計要懂行創意還要好,產品勤思考還得要腦圖,相比之下運營真的是人人都可以快速上手的小白崗位,但是運營細分下來也有不少的種類,然而創業公司的運營沒這麼多講究,核心三部曲——拉新、留存、促活。下面本文來談談如何從零(運營小白)開始成長為高階的COO(運營合夥人)。

    做了這麼多年運營究竟運營的價值在哪裡?創業公司沒有運營合夥人行不行?技術、產品、設計都可以外包,唯獨運營不能外包,因為運營與公司的發展和成長息息相關,大小瑣事都必須運營去做,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總認為運營就是打雜跑腿,其存在的價值遠不及技術甚至是產品,然而現實是高階的運營專家的發展空間遠遠超過了技術員和產品經理。

    運營難就難在多而雜,其本身技術含量不多。程式設計師和設計師要求掌握的技術專業程度比較高,但是很多是可以舉一反三的,然而運營根據業務型別、產品形態、發展階段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側重點,而且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每個人做的過程千差萬別,結果也大有不同,所以為什麼說運營“看似瑣碎缺乏技術含量,實則卻深不見底”。

    和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類似,產品也分為四個層級,即表達層—內容層—感受層—戰略層。者恰恰也對應著運營小白成長為COO的四個層次。表達即執行,初級運營與高階運營和運營專家的區別在於點、線和麵的區別,也就是說初級運營只負責公司業務一個環節或者是子專案,他們不必思考工作本身的價值,只需要聽話照做,貫徹執行表達層的意思。

    高階運營就不再是簡單的重複執行任務了,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透過優質的內容來吸引使用者,對接各種資源合作,把控每種渠道的質量,將拉新、留存、促活看作一個整體,內容層的優質與否決定了高階運營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物以稀為貴,如果你能將自己的運營思路形成一套體系,你的價值自然就凸顯出來了。

    感受層顧名思義就是人的感受和情感,運營經理作為公司的中高層管理在拉新、留存、促活的基礎上更加註重使用者的體驗服務,例如思考如何讓使用者產生粘性或是價值認同從而產生共鳴。也就是說你需要找到一群認同企業文化的”粉絲使用者“,讓他們自發的宣傳和形成口碑。

    若以上的表達層、內容層、感受層你都能遊刃有餘的完成,那麼最後你就能夠成為運營專家(總監),在這個層面你就需要從宏觀的角度去思考公司的戰略和核心方向,透過與知名的網站媒體合作,參加大型的展會活動和投資機構的座談會議,將公司整體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有了這些資源,無論是離職創業成為運營合夥人還是成為大型公司的COO都不在話下。

    如果到達了COO/運營合夥人的階段,你的眼裡就不能只有產品和運營了,考慮更多的應該是商業邏輯,目前網際網路產品的商業邏輯無非有以下三種:

    1、透過向用戶銷售某種商品或服務獲得直接盈利。這樣的變現方式最為直接,電商、O2O大部分都是這種模式,如此一來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包裝營銷和供應鏈就是運營端的工作重心,因為公司的發展方向是依託網際網路營銷+粉絲口碑帶動轉化,沒有競爭力強的商品或服務,運營端能力再強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2、大眾功能免費+付費增值服務,激發使用者核心需求。這樣的變現方式對使用者運營的要求比較高,因為需要將普通使用者與核心使用者進行區分,常見於辦公效率的工具類產品,因此產品粘性和付費使用場景是運營端需要考慮的問題,透過社交、習慣引導使使用者形成對產品的依賴,最後透過促銷手段吸引使用者付費。

    3、C端免費服務+積累流量or大資料引入第三方變現。這樣的變現方式與第二種邏輯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的付費人群不是C端而是B端,即所謂的流量/資料變現,常見與社群和內容為王的產品,運營端需要有持續輸出整合優質內容,維繫使用者社群日常活躍的能力。

    使用者產品使用頻次的不同也會影響運營端關注的重點。如果是一次性產品服務售賣,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在使用者維繫上,例如婚慶、搬家等O2O服務,渠道運營和推廣很重要,投入產出比能夠達到要求即可。

    低頻次產品例如求職招聘、房屋租賃這些,使用者往往都是用完即走的狀態,品牌運營佔據優質流量入口是關鍵,展現創新,主題鮮明,簡化操作,提高效率;高頻次產品例如社交、資訊類這些,理論上依靠內容創新和玩法創新來吸引使用者,使其產生興趣和依賴性,補貼紅包可以作為前期的運營手段,最終的目的是讓使用者養成使用習慣。

    總而言之,運營手段和方式千差萬別,要想成為運營合夥人/COO,需要將這些運營資源進行整合形成自有的一套體系,還是運營小白的你準備好朝這個目標前進了嗎?

  • 11 # 高智豪

    1.高階運營不是目標,而是一個過程。運營本身沒有高低之分。

    2.注重投入產出比,擺脫低效。針對目標,初級運營思維活躍,創意很多,能想出一堆辦法,並逐個落實,埋頭苦幹。結果經常是累個半死,又收效甚微。而高階運營做事之前,會先評估投入產出比,選擇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方式解決。選擇不做什麼,比選擇要做什麼更重要。

    3.採取資料化思維,不再茫然。慢慢大家就會發現,資料幾乎是運營工作的唯一憑據。

    4.系統化思維,慢慢養成將事情思考到面面俱到的習慣,做起事來條理分明,輕鬆Hold住整個專案。

    5.賦能資源,用很少的資源撬動大量資源,達成目標,為資源賦能。

    6.培養使用者視角,很多初級運營做到最後,都經常會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覺得做什麼都不能引起使用者的興趣。實際上,是你沒有采取使用者視角,為使用者提供真正的價值。

  • 12 # 轉行之路

    目前,各種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多,差異化越來越少。產品想要獲得更多的使用者,就需要運營來對產品進行合理的推廣,讓產品深入使用者內心。

    而運營,則是一個看似很多人都可以點評幾句,都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運營工作,入門容易,想要精通卻很難。

    因為你拉一些人建個群也可以稱為社群運營。

    但是這真的是運營嗎?

    絕不不是!!!

    運營需要你靜下心,去深度思考,將產品與使用者需求進行匹配。

    初級運營:知道怎麼去做,以及怎麼做好,會使用一些分析工具。只要進行執行層面的繁瑣工作。

    高階運營:明白為什麼要做!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是那麼做,這幾種方法都有什麼利弊,會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期規劃不同的運營策略,起到宣傳產品、促進銷售、宣傳品牌或者傳達價值觀的目的?

  • 13 # 南北商業筆記

    網易雲課堂搜尋“南北”,試聽口碑爆棚的《快速上手運營工作》課程。

    早年,我剛剛開始做運營,每天都重複著同樣的事情毫無成就感,那時我說:“運營=打雜”。後來有機會獨當一面、做產品、乃至創業,讓我對運營有了全新的認識。

    對一個公司而言,可以說只有兩個業務:

    1.造一個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系統(產品、技術、設計等等都是在造東西)

    2.讓這個系統更好地運轉(內容運營、活動策劃、使用者運營、品牌營銷都是如此)只有這兩件事都做好了,才會有更多使用者願意來、用、掏錢,公司方得以良性發展。

    你對運營的認識決定了你運營生涯的上限。從打雜到高階運營再到運營總監乃至CEO,首先是思維方式的不同。初級運營的腦海裡,運營可能是這樣子:而在高階運營人員眼中,運營是非常清晰的系統工程:注意!區別就在於——面臨一項具體工作時:

    初級運營只會想怎麼樣把事情做好?怎麼提高這篇文章的閱讀量?怎麼做好這場活動? 高階運營會想到這件事對公司意味著什麼?一定要做嗎?該投入多少資源?誰去做?然後怎麼做?

    有人說是“屁股決定腦袋”,你做到高階運營自然會看得高、想得遠,但也可以說“腦袋決定屁股”,只想著一畝三分地就永遠只能打雜。

    這是我當年得到的最大教訓:我是該把手頭的事情做好,但我更應該用高階運營的思維角度看待我所做的事,重複和枯燥其實是自己的心魔,原本你可以創造性完成工作,只不過我們習慣了執行,習慣了每個月拿著固定的薪水,週末打遊戲、看網劇。

    不過有趣的是,思維方式改變了、眼界變寬了、格局打開了,你就可以升職加薪進階成運營總監了嗎?恐怕不會,一個偉大的商學院的教授一定能夠創造一家偉大的公司嗎?你要一場一場仗打,必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作支撐:使用者調研、資料並分析、內容製作、活動策劃、營銷推廣,這五個核心能力是任何崗位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也是高階運營必須不斷打磨的。

    於是我發現,思維是腦袋,能力是四肢,必須均衡發展,如同下面的四種狀態:

    思維和能力都不足的人屬於“小白”。

    某些能力不錯,但思維跟不上,就是“小能手”型別,他可能文章寫得非常好,或者特別會和使用者聊天,再或者做活動運營很有經驗,不過他們侷限在自己的崗位,不能升級成高階運營。

    思考很多,但是具體的事情做不來,這種人是“理論派”,他可能看了很多書、課程,每天泡在知乎和我們指點江山,對運營理論如數家珍,總替老闆操閒心。

    所以,怎麼樣從初級運營到高階運營?路徑是你一邊學習理論知識,把運營思維培養起來,同時不斷的訓練你的五個能力,不要侷限在自己的崗位,思維和能力兩條腿走路。

    接下來,再給大家稍微解釋一下關於運營能力的問題。

    我們做運營的:從行業方向上論,有社交、金融、零售、媒體、SaaS、泛娛樂等等;從產品形態上說,又有新媒體運營、電商運營、APP運營、社群運營、網站運營等等;從工作崗位上講,又可以分為內容運營、活動運營、使用者運營、資料運營、渠道運營、商務運營等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算算,這麼三個維度一盤算,估計細分運營的種類不下幾百吧!

    完了,這麼幾百種我可怎麼個學法啊,而且跳槽都沒辦法。其實並不是這樣子,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小夥伴跳來跳去的,還遊刃有餘呢。當然,有一點必須肯定,不同的行業、產品形態、運營崗位,面臨的具體工作內容不同。但是,從能力結構上來說,卻是一致的:

    內容的製作能力(文案、圖片、影片、語音乃至電商賣的商品都可算是內容)使用者的感知能力(透過調研、訪談等方式挖掘使用者的需求,這點和產品是互通的)資料的分析能力(資料採集沒什麼,採集什麼樣的資料,透過一定方法分析出道道來才是能耐)推廣的把控能力(還在以為推廣就是把使用者拉過來的人,就完全沒入門了)活動的策劃能力(做一場活動至少需要掌握的9個環節,並且環環相扣)

    以上五個能力是硬功夫,是運營的共性,而軟體掌握、技術瞭解、溝通協調等也是一些更為基礎的職業技能,可以說幹什麼都不能不懂,因為比較標準化,也沒什麼好說的。換言之,無論你在什麼行業、做什麼產品、在哪個崗位,只要想做一個靠譜的運營,五個能力必須要具備。

    那麼區別在於什麼呢?面對具體的行業,你要著重去了解這個行業;面對具體的產品,你要能把產品看透;面對不同的崗位,你要有某一項或者幾項能力重點突出。但千萬別以為做活動的就只需要策劃能力強就可以了,對內容製作、資料分析一概不知,其實做好一場活動這五個能力缺一不可,其他崗位也一樣。如果能力結構不完善,思維又不開啟,就會變成 “ 只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轉悠的小能手 ”,混好了可以得個五道槓,想做大人,估計沒機會~

  • 14 # 51COO

    01普通運營(0-3歲)人員需要做什麼?

    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想從事與網際網路運營相關的工作,但是卻不知道應該選擇哪類運營。目前市場上的運營分類很多,包括內容、使用者、活動、資料、市場、新媒體、電商、產品運營。你要從中選擇比較喜歡或者擅長的領域,才更容易邁進網際網路工作的大門。

    當你做出選擇之後,入職初期公司分配給你的都是一塊比較小的運營工作,工作內容普遍瑣碎泛味,比如你選擇了內容運營這個崗位,它工作看似沉悶,但其實很鍛鍊你的選題能力,編輯能力,標題最佳化的能力,甚至是PS能力和文章的排版能力。一定要認真,沉著,切忌浮躁,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執行力。

    基本上把一種型別的運營工作吃透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然後才會接觸到另外一個型別的工作,這個階段大概就是0-3年,是運營打基礎的階段,你需要多看,多做,多想,更多地鍛鍊自己基礎運營的能力。

    基礎的運營工作一定是新奇和枯燥結合的,你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重複類似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在這個時候沉下心來,想一想目前你做的這個模組是否足夠好了,是否有需要最佳化和提升的空間?能夠做哪一些不一樣的事情,讓你的資料和KPI指標有所提升?當你開始這麼想並且嘗試成功之後呢,恭喜你已經從初級運營往前邁了一大步。

    02中高階運營(4-6歲)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一般0-3年的運營可以叫做初級運營,或直接叫產品運營、內容運營等。工作三年之後,一般在某一個運營的領域也會有比較多的認知和經歷了。那麼你將會面臨兩種選擇,一種是繼續在這個領域做深做強,成為這個領域的鳳頭,一種選擇是轉做運營的其他領域。

    比如新媒體運營,你是從寫內容拉粉絲做活動到商務合作,你可以把一個賬號從幾十萬做到幾百萬的量級。那麼接下來你就可以深入地再想一想,新媒體的商業化要如何運營,是否可以再複製之前你的那些運營方式,多做幾個賬號形成規模效應,或者從目前的賬號,把目前的賬號延伸為平臺型的產品。

    或者你之前做的是使用者運營或是內容運營,那麼接下來就可以挑戰一下整個產品運營,用你原來擅長的運營角度去做這些事情,你會發現運營原來是相通的,只要你是一個有心人,很容易過渡到運營的其他方向。

    個人認為4-6年的運營階段是最關鍵的階段,這個階段你已經有了一定的運營基礎,需要想明白自己接下來的職業方向,並且為之努力。

    建議在這個時候,需要至少在運營的一到兩個領域有比較深入的認識,能夠獨立完成專案運營方案的策劃,並且能夠帶領小團隊作戰,將方案執行並且持續地最佳化。

    這時的你,在公司應該是運營主管或運營經理的角色,你要在有可能的條件下儘量做一些與產品能夠深度結合的運營工作,同時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你會發現外面的世界一樣很精彩。

    一定要找機會接觸一些收入或者商業化相關的運營工作,否則你的運營生涯是不完整的。這樣不單鍛鍊自己的運營能力,還可以透過與產品,資料研發的溝通,讓自己的思維和思考方式更加的全面,充分鍛鍊自己的整合協調能力。

    03高階運營(6歲以上)具備哪些能力?

    一名高階運營在市場上是最急需也是最有價值的運營人員,基本上需要6到7年的工作經驗,因為現在有很多公司都是產品先行運營跟上,很多公司都在產品上發力了一段時間會發現需要運營的助力把產品往前推,所以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6歲以上的運營人應該會有比較好的市場空間。

    很多公司招運營總監或運營負責人都比較著急,基本上只會給一到兩週熟悉業務的時間,就得把產品瞭解熟悉掌握,然後開始制定計劃,組建團隊,設定目標,協調資源去實現,簡單講就是來了就能打仗。

    6歲以上的運營已經不是別人要告訴你怎麼做的年齡了,你需要做的是明確的告訴別人要怎麼做。你能夠很快地瞭解和把控產品的運營方向,完成整個產品和專案的運營戰略規劃和運營執行方案,並且能夠帶領團隊有效的執行。

    同時,一定要接觸商業化變現的一些運營工作,否則很難把產品帶到最後,也不利於將來的職業發展。

    總結來講,對於運營新人來說,0-3歲需要多看、多想、多做。4-6歲中堅力量,需要鍛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鍛鍊自己的整合協調能力。對於6歲以上比較成熟的運營人來說,需要的是知道戰略方向和管理。

    不管你是哪個階段的運營人,請永遠不要停止學習,為了你心中的目標,努力奔跑吧!!!

  • 15 # 開店好生意

    【開店知識:一流的店鋪運營所具備的10種能力】

    這是我最近寫的一篇文章,關於運營的,相信大家看了會有幫助!

    道理不說了,直奔主題,以下是我總結的一流的店鋪運營者所應該具備的10種能力!雖然現實中很難遇到這樣的大牛,但是不妨來看一下,對你開店也會有借鑑作用!

    開店運營

    如下:

    1、 懂市場

    開店第一步就是要能發現商機,找到市場空缺,市場分析包括客戶基數,密度,剛需程度、人流流向、競爭激烈程度等等,懂市場是所有生意人的第一要素!

    2、 懂產品

    商機有了,就要找產品去滿足這個市場需求,肯定會出現多個產品同時能夠滿足市場,如何在一堆的產品中選擇出具有競爭力、受客戶喜歡同時還能很好盈利的產品?這就是運營者所具備的選品能力!

    3、 懂客戶

    產品暢銷是一個好的結果,背後的邏輯思考很多,比如客戶的痛點、可接受的價格、客戶對產品的在意點(品質、價格、款式、功能等)、客戶最不能接受的點、客戶購買的意圖等等都是說的一個問題,就是懂客戶!

    4、 懂營銷

    真正懂營銷的人很少,年薪百萬都有可能,實體店老闆懂營銷的就更少,想把營銷做好的前提是要懂消費者心理,懂客戶,然後是提煉賣點,表達賣點,活動策劃、宣傳推廣,留存客戶,後期營銷

    好產品不一定賣得好,好營銷一定可以把產品賣出去,這就是真的懂營銷!

    5、 懂管理

    管理,我的理解很簡單,管人和理事,店老闆要想管人首先要會招人,其次是用人,理事講的就是任務分配,核心要素就是,人、事、時間,結果,具體什麼事分配給誰去做,什麼時間完成,達到什麼結果!這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6、 懂溝通

    溝通就是表達,代表的是情商,以前做技術,覺得技術牛的人很厲害,現在來看,懂得溝通表達的人才是最厲害的

    簡單粗暴的比喻,就是馬雲的阿里巴巴和雷軍的小米公司的區別,一個是鄉村老師出生,靠嘴混生活的人,一個是網際網路IT大拿,靠手敲程式碼搞技術的人!誰更厲害,一目瞭然!

    7、 懂審美

    店面的整個購物環境,運營者扮演的其實就是設計師的角色,裝修的風格、產品的陳列、店面的佈局無不例外的在向顧客傳遞著資訊,傳遞資訊的好壞完全由運營者塑造,懂得美才能傳達美!

    8、 懂資料分析

    一切的感性推斷都有誤差,唯有資料最真實,能夠分析資料的前提是首先要懂得如何去收集資料、統計哪些資料,從資料統計中得出哪些結論,只有有了這些才是最客觀的決策依據!

    9、 懂統籌發展

    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國家講五年規劃,作為店鋪掌門人,同樣也有發展規劃,我們做不了5年,半年,一年的規劃總還是可以做的,規劃就是目標方向,有了方向,行動才能步調一致,不混亂!

    10、 懂供應鏈

    供應鏈是我們的上游,他的產品品質決定售後煩勞,他的出價左右了我們的賣價,他的穩定性決定了我們店鋪的生存能力,沒有好的貨源哪來好的客源,成熟的店老闆通常都會有多家供應商,分攤風險!保障店鋪產品的優勝劣汰!

  • 16 # 步川

    在網際網路界,運營是非常弱勢的,因為要想成為一名運營很簡單,我大學學的是機械專業,半路出家來到教育培訓機構做網路推廣運營。門檻低,可代替性高,薪資待遇也低。

    拉勾網首頁導航,運營排在技術、產品和設計之後。但任何職業、任何崗位都有其金字塔式的層級,運營門檻很低,但要想把運營做得好,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運營人才,那薪資待遇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技術普崗的薪資)

    (運營普崗的薪資)

    (技術總監的薪資)

    (運營總監的薪資)

    我們對比一下上面四張圖,在北京技術普崗的薪資在15K—25K左右,事實上沒有這麼高,據我瞭解,大多數普通技術開發人員,其薪資待遇在10K—20K範圍,甚至是10K—15K左右,而運營的普通崗位,也沒有上圖那麼低,一般能夠在6—10K左右。因為技術開發門檻比較高,所以其普通崗位普遍比運營的普通崗位高得多。

    但在高階崗位,總監級別的崗位,運營總監薪資和技術崗總監級別的薪資,就沒有什麼差距了,甚至,運營崗的薪資,會比技術崗的薪資高。換一句話說,做運營其薪資的提升空間非常大,但做技術,薪資的提升空間是非常有限的。

    這是為什麼呢?在我看來,運營離公司的業務比較近,而技術只是完成產品的某種功能,運營的工作需要多角度去思考工作,包括產品的功能技術是否能完成,最終服務於公司業務。運營崗是公司業務的發起人,是決定公司業績的走向。而技術這個崗位,離公司業務比較遠,在公司業務中所扮演的是支援的角色。

    如果一個公司要面臨裁員,我相信老闆一定先裁掉高階的技術,而不會裁掉深諳業務的高階運營人才。

    如何成為一名高階的運營人才?

    網際網路運營的本質是利用網際網路這個工具,為公司的業務獲取流量,並將精準流量進行轉化,最後達到提升公司的業績。

    獲取更多的流量,獲取更多的精準使用者,決定一個運營人能力的高低,那網際網路運營都是透過什麼方式來獲取流量呢?

    第一、內容運營。

    網際網路是內容為王。它是一個由內容(資訊)構成的世界,我們細微觀察,就可以發現,網際網路世界裡的內容,無非由文字、圖片、影片和音訊構成,我們上網,無非就是在看文字、圖片和影片或者是聽音訊。這些內容吸引了使用者的注意力,透過這四種內容形態,就可以帶來流量。

    優質的內容能帶來更多的優質的流量,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內容更像一個產品,內容產品經理的概念,已漸漸被人們所接受,內容生產的標準化、工業化已成為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對於運營人來說,懂內容和會生產內容是第一道關,如果一個運營人不懂內容,不能生產內容,只會做搬運工,那永遠做不好運營的。對於運營人來說,生產出優質的內容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呢?它又需要什麼技術呢?

    第一是文案編輯能力,第二是圖片審美和編輯能力,第三是影片編輯能力,第四是音訊編輯能力。

    內容是一種表達,運營人需要熟悉掌握四種表達方式之一,即文字表達、影象表達、影片表達和音訊表達。那這四種能力哪個最重要,文字表達能力是最最重要,是最最基礎的。因為,不管是影象、影片還是音訊表達,都是以文字表達為基礎來完成。

    第二、活動運營。

    要想獲取使用者,光靠內容是不夠的,還需要活動,好的活動可以帶來爆發式的使用者增長,也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活躍度,一個好的活動策劃,需要具備很多技能,首先文案的編輯能力需要過關的,一個活動的前期策劃,想法的提出,落實的計劃,都是需要透過文案表達出來。

    當然,不管是做內容還是做活動,我們都需要對業務本身有足夠的瞭解,我最近在做一個答題活動,公考行業的,我對自己的活動並不滿意,那是因為對行業本身、業務本手就不夠了解,對使用者不夠了解。

    第三、使用者運營。

    第四、資料運營。

    運營獲取使用者的方式很多,我上面只舉出兩種免費獲取使用者的方式,即內容運營和活動運營。網際網路是內容為王,內容編輯能力是任何一名優秀的運營不可缺少的能力。

    我過去對運營的看法以為,內容編輯能力是運營最重要的能力,但事實上,當我們去做內容的時候會面臨一個問題,我們很能寫,但寫出來的東西沒人看,但凡參加過高考的人都會寫,都能寫,如何去寫,如何寫出高傳播量的文章,這才是最頭疼的問題。

    做活動,什麼樣的活動使用者會買單,什麼樣的活動使用者更活躍,什麼樣的活動能夠帶來精準的使用者?這些都是運營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決策。對,就是決策。

    那在運營過程中如何做好決策?我們用什麼東西來做運營決策的參考標準?是資料,就是資料分析,資料運營。

    在我看來,資料運營是運營當中最核心的能力。運營應該是資料驅動,而不是內容驅動,更不是活動驅動,只有透過資料驅動,才能夠不斷完善運營的決策。

    很多人對資料運營的概念不夠了解,以為收集資料,統計資料就是資料運營,不是,資料運營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資料分析能力,資料處理能力。

    那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提高資料分析能力?要想提高資料分析能力,還要回到行業本身,回到使用者當中去,熟悉使用者畫像,深知使用者的特性,這樣我們在密密麻麻的資料中,才能夠找到正確的運營決策。

    總結:要想成為一名高階的運營人才,第一要懂業務(產品),第二要懂內容,第三要懂使用者,第四,必須要懂資料。

    在這些軟技能當中,需要一些硬技能,比如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較強的圖片審美能力,較強的圖片編輯(PS)能力,較強的表格使用能力,較強的PPT表達能力,較強的影片剪下能力,這些是運營人的基礎技能,決定你運營能力的下限。

    而決定運營能力的上限是什麼呢?是對人性的瞭解。對,就是要懂人性,很虛的概念,但事實是這樣的。這個不僅僅是運營,在任何商業領域,都需要對人性的深刻洞悉,這是思想層面的東西。(完)(公號:職場小餓魔,歡迎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餃子什麼餡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