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颻塵欣

    現在社會逐漸出現了老年人在國家人口數量佔比多,年輕人佔比少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隨著我國改革開改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人口迅速增長的勢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也隨之帶來了人口年齡化的問題。這一問題是我們整個社會要面對的現實問題,也是我們各行各業要面對的問題。如何正確看待,積極對應這一問題的出現隨之帶來的有機遇也有挑戰。

    首先健康問題在整個城市進入老齡化的社會中,醫療保健行業將成為一個快速增長的行業,老年人越來越多的把自身的身體健康,如何使壽命更長這一現實問題擺在了生活的首位,這也給健康產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氣機。

    另外旅遊業也是一個熱門行業,因為它涉及人類的精神需求。人在吃穿住物質消費上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精神方面的消費就越來越強烈了。隨著人們變得越來越富裕,社會越來越和諧,老年人奮鬥了一輩子,現在退休了有了更多的時間,就想出去走走。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了旅遊的大軍,組團國內遊,國外遊,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領略國外的風土人情。也是一種精神層面的需求。

    所以人口老齡化只要正確應對,同時也能推動社會的發展提供很大的機遇和挑戰。

  • 2 # 小昕與小慶

    作為80後的我感覺這種情況不容樂觀。

    根據國際通用標準,65歲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7%的城市就可以算作是老年型城市。隨之而來的是多方面的挑戰。

    1.因此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第一大挑戰就來自醫療保健體系的供給能否及時響應需求。

    在現今的醫療體系和人才不足的情況下需要具備較深的職業知識素養,這有賴於高等教育體系的培養。

    2.老齡化加速對城市基礎設施的老齡人口生活安全適宜性和無障礙帶來挑戰。相對於發達國家公共基礎設施普遍存在的無障礙通道設施,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對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充分考慮,中國大部分城市公共基礎設施與公共交通的老年人口友好程度還有待提升。

    3.獨立性方面的挑戰,包括經濟獨立性和生活獨立性。中國的傳統社會是家庭養老模式,而傳統農業生產活動的生產率又低,老年人口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就意味著完全失去經濟能力。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人口流動和家庭功能轉型,計劃生育後家庭少子化,家庭養老模式受到較大沖擊,而完善的社會保障網路尚不健全,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口的經濟獨立性和生活獨立性堪憂,這嚴重影響了老年人口的生活福利,對城市的包容性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挑戰。

  • 3 # 琪哥會跳舞

    老齡化城市會造成年輕人負擔越來越大,創造力不足,

    1、隨著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到退休年齡之後至少還有20-30年的晚年生活,老年人到這個階段已經很難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了,並且會一直消耗社會資源,比如:醫療、交通、食品等等;

    2、如果年輕人比例比較少的話,平均一個年輕人要養幾個老人,這對年輕人壓力很大的,同時也會因為這些壓力沒有了創造力,那麼你的城市會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每個人都會隨著時間而老去,希望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也祝願大減價都能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 4 # 活性的才是特殊的

    答:如何看待老齡化城市?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這三個年代出生的人兄弟姐妹特別多, 80年代開始我國人口開始逐漸減少。現在,在公園裡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成群結伴的老人,還有旅遊公司接待老人出遊的比例也逐年增多。老齡人的增多,不僅對整個社會還是對家庭都會帶來很大的壓力。

    第一,對社會的貢獻度。一個城市的活躍度體現在年輕人的身上,年輕人身強力壯,思路敏捷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很多的工作崗位只能讓年輕人來擔任才能出時效,而老齡人只能退居二線,幹一些維護、沒有挑戰性之類的工作,如果一個企業老齡人多於年輕人,那麼企業出不了效益,給企業、給社會創造的價值就會少很多。

    第二,給年輕人帶來的生活壓力。現在一對夫婦要養四個老人,壓力真的很大,不要說經濟上,就是照顧都要花很多的時間,家庭鎖事多,還會影響工作,城市的情況相對要好得多,老齡人多多少少有退休金,生活條件、護理設施都要好得多,而農村各方面都無法與城市相比,所以給年輕要帶人的生活壓力就更大。

    第三,人均收入水平拉低。老齡人失去創造財富的能力,不能做到自給自足,以一個家庭為例,一家四口的家庭,月總收入為 10000萬,人均收入只有2500元,其原因是老人沒有工資收入,一個家庭與一個國家是成正比的,意味著老齡的國家人均收入就會拉低很多。

    城市老齡化無法避免,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更是一個挑戰性的問題,我們大家都要積極的去面對!

  • 5 # 90後的小木匠

    公交有座位不坐,遇到老年人需要讓座啥的挺麻煩,看到闖燈的大媽躲著,買菜也不跟老年人搶,過馬路也不一定會去扶著,好些人都會照顧鄰居家的大媽以及的親媽在其他城市被另外的鄰居照顧一下,等等,總之,老年人問題是大問題,是中國下一個五年計劃能否更順利實施的迫切問題,但是呢我們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又不能丟挺矛盾的

  • 6 # 淺粉大衣

    社會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社會是指老年人口占總人口達到或超過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結構模型。按照聯合國的傳統標準是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新標準是65歲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該地區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2009年10月26日,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到來之際,中國正式啟動了一項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以積極應對持續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危機。

  • 7 # 心地善良的二五

    老人變多,本身就意味著社會發展程度的不斷提高,不算壞事。雖然這個增速確實很讓人憂心就是了。

    他們都曾是年輕人啊!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幾乎都是他們一手一手創造出來的。物質都在時空中消損,老化,動植物和人都有產生,發育,成熟,衰敗。難道眼前的有白髮的父親,不是當時牽著我們小手的青年嗎?那麼,未來你推著那個坐著輪椅,身輕瘦小的人不是曾對你尊尊教誨,一件小事都教你好多遍的年輕人?我們總以為時間一天一天,日升月落,週而復始,歲月靜好,便是永恆。然而到了某個年紀才發現,成熟過後是衰敗,盛年過後是蒼老。這是不變的規律,只是年少的我們根本不知道,牽著我們手的大人在那時發出了同樣的思考。想起一句話,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這就是我對中國人口日漸老齡化的評價。歌詞:“愛你,就像愛生命”

  • 8 # 伯爵bojue

    其實我覺得老齡化是一件說壞不壞的事情。至少說明我們大部分人對父母可以陪我們很久很久的期望都在逐步實現。

    而且老齡化不是每一個比較發達的國家面臨的嗎?而且這不正說明我們的醫療條件和醫療水平越來越高嗎?雖說人口老齡化真的是我們國家現在面臨的比較嚴峻的問題。

    深度老齡化最主要的是人們理想觀念的變化導致的,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更多的是對婚姻的不自信?對養育一個孩子所需要肩負的重大的責任所畏懼,更會覺得孩子不是一個說擔就能擔起的責任。

    人口老齡化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就是養老問題,但其實隨著而來的也有關於人力資源、社會和文化發展等伺服器領域的就業機會。其實,人口老齡化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怎麼面對人口老齡化。所以,關鍵在於我們怎麼抓住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機遇,怎麼積極面對這個看似嚴峻的問題。

  • 9 # 南寧超哥的vlog

    根據各省公佈的統計公報,2018年,遼寧、上海、山東、四川、江蘇、重慶6個省份或直轄市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經超過14%,達到深度老齡化階段。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時,意味著進入老齡化;達到14%,為深度老齡化;超過20%,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老齡化較快的主要原因有2個,一是計劃生育實施後,生育率降低,二是青壯人口的大量流出。2個因素疊加,老齡化就會更趨於領先。另外,四川還有一個獨特的問題——由於環境宜居,周邊省份的老年人也喜歡前往四川定居,導致老齡化率居高不下。越來越多省份老齡化程度加深,加上之前國家統計局公報顯示的,國內60歲以上人口首次超過15歲以下人口,這是否意味著人口紅利視窗已經關閉?專家稱,當“人口總撫養比”——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小於50%時,均可視為“人口紅利期”。目前,即便是深度老齡化的四川,近年的總撫養比也在44%左右,還處於人口紅利期。

  • 10 # 守候199102229

    對啊!80後都快40了,還有十年中國將進入老齡化,鼓勵全民二胎政策,只要你想生,公務員也可以二胎,把結婚年齡提前一歲,也就是男21,女19週歲可以結婚,暫時取消計劃生育!

  • 11 # 伊雯雯雯雯雯

    老齡化城市是指65歲以上人口占城市人口總數7%以上或者60歲以上人口占城市人口10%以上,14歲以下人口占城市人口的30%以下,年齡中位數為30歲以上的人口型別的城市。中國將在2024年至2026年前後進入老齡社會,速度與日本大體相同。

    面對城市人口老齡化,隨著人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有了健康老齡化戰略,"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這是對中國老齡工作的綜合概括,是促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是解決好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主體思想。

  • 12 # 滿江月

    現在的城市都是鋼筋混泥土結構搭建的建築,到達一定的年限後,鋼筋混泥土到達了一定的承受極限,是需要在可能倒塌之前拆除的,然後重建。所以現在的城市你可以看到各種的拆遷。第一是為了避免房屋倒塌的危險,第二是也是為了發展經濟。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太去擔心老齡化城市。現在隨著建造技術的提高,新建的建築各方面都有提升,對抗老齡化明顯。

  • 13 # 江河逆流

    從社會人文關懷角度來講,城市老齡化意味著人均壽命的增持,怎麼說都是一件好事,畢竟誰都想活的久一些。人民“長壽”了固然好。這意味著國力的增強,國人幸福指數的增加,但同時也意味著養老需求的爆發式增長。習近平總書記用“三最”形容我國這個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同時也把解決老齡化社會提升到了“事關國家發展全域性,事關百姓福祉”的高度。

    如何解決老齡化才是一個關鍵問題,否則,我們的前車之鑑,比如日本,老齡化社會嚴重,只能靠延遲退休增加工作時間來解決,雖然我國目前也在探討這個方法,但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會喜歡這種方法,今天在這裡其實也沒法提出具體的方法來緩解老齡化,畢竟那麼多發達國家已經正在經歷老齡化並且沒有合適的方法,我們也只能摸索著前進。無非只能說說宏觀性的調控方向,首先,國家統一宏觀調控養老政策,其次,適當的利用老齡化人力資源。最後,適當注入新鮮血液。

  • 14 # 小晗vlong

    對於那些老齡化城市,可能是因為地區和年代悠久的緣故,可能那些是古老的地區。都是7080年的地方,有很重要韻味。

  • 15 # 萬千世界等你來發現

    社會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社會是指老年人口占總人口達到或超過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結構模型。按照聯合國的傳統標準是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新標準是65歲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該地區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2009年10月26日,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到來之際,中國正式啟動了一項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以積極應對持續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危機。

  • 16 # 使用者2203587814231

    與其看老齡化城市,不如先看老齡化農村,農村更多年青勞動力被城市化,不信你看農村留下來耕種的基本上老弱病殘。

  • 17 # 君潔G

    現在中國老齡化加劇,所以城市老齡化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隨著人類壽命越來越長,老齡化的概念,我們不妨可以看得樂觀一些,如果人類真的可以活到120歲,那麼50歲還屬於青壯年時期,60歲退休以後,我們才剛剛步入中老年時期,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向年輕人一樣的工作,學習生活甚至可以讀老年,大學可以學習自己年輕的時候想學習,而沒有機會學習的知識,可以把心態過的更年輕,讓整個人文環境的變化,改變城市老齡化的趨勢,讓一群比較有活力的中老年朋友充滿激情的去生活,讓整個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這當然是一個比較理想化的狀態,但是隨著70後步入年過半百的歲月,他們的心態其實還處在年輕人的狀態,完全可以把我們的整個城市變得年輕起來,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廣場舞,越來越多的中老年朋友退休以後,畫畫寫字,讀大學,旅遊,而不是傳統的去帶孩子,帶孫子,這是時代的進步,個人意識的決心,所以城市老齡化,我們可以不用看的這麼悲觀!

  • 18 # 賢姐

    為什麼會出現老齡化城市?是因為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年輕人都會選擇在比較大的城市去創業,所以在相對比較小的城市,鄉鎮會出現老齡化,這是必然現象

  • 19 # 紅毛毽子Vlong

    中國老齡化城市是我們國家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市截止2017年22月31日上海戶籍人口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463.63萬比2016年底統計又增加了25.81萬,而且老年人佔戶籍比重又增加了1.6個百分點達到33.2%這意味著每三個上海戶籍人口中就有一個60歲老人,全國比例是17%上海是33%,在中國境內上海市老齡化真是寂寞無敵,我們可以透過排名上海人口33.2%老齡化比例排第一,第二名是北京老齡化比例24.4%,第三位是天津23.35%,到2030年上海戶籍人口將有40%是老年人,到2040年至2050年上海60歲以上老人達到44.5%那個時候日本老齡化程度達42.7%,上海不僅是全國無敵也是未來在全球都是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老齡化程度為什麼這麼嚴重,主要原因是人口較低的生育率和增長率,上海這20年來人口增長並不理想,1995年上海人口自然增長率-2.6%o,2012、2014和2016年是正增長,另一方面外來人口逐漸減少,2017年上海長住人口減少了37萬,而這一年增加了25.81萬老年人,勞動力越來越少,上海經濟發展水平沒有那麼大優勢,再加上上海房價和生活成本高吸引力減少,上海養老金逐年增長,2015年養老金支出362.1億佔當年GDP3.86%,2017年1839.85億老齡化影響很多方面,上海是老齡化一個縮影。

  • 20 # 客家啊姐

    答:老齡化是指(歲數)年長的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比例增多。對城市生活工作發展會帶來多方挑戰,一、是健康(身體、心理)方面的挑戰,二、是居住及出行行動。三、是經濟方面(包括經濟獨立和生活獨立性)此外由於老齡化城市勢必會導致生產勞動力下降,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存在影響。

    我國正逐步走向老齡化國家,如何讓老年人幸福度過晚年生活,成為大家日切關注的重要話題。

    老齡化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如何健康、快樂的度過,尊老、愛老、關注空巢老人,我們應當積極看待老齡社會及生活需求。 面對“老齡化”的前輩們我們應該做的是、有義務及責任地照顧安排好他們的老年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性格懦弱,經常被欺負怎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