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峰峰說史

    李世民曾說:“遼東舊中國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師者四,喪律而還,殺中國良善不可勝數。……朕長夜思之而輟寢。將為中國復子弟之仇!”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李世民對高麗的必勝之心。

      此時,高麗王高建武在修建“長城”的同時,加緊攻打百濟和新羅,想把唐朝在北韓半島上的盟國全部平定,以免除後患。為了消除唐朝的戒心,高麗王派人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遣使朝貢,並和唐朝相互遣返了俘虜,主動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髙麗又獻上封域圖。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高麗在中斷朝貢近十年後,派遣太子高桓權來唐朝貢獻方物。唐朝對高麗採取安撫政策,於次年派遣職方郎中陳大德回訪高麗。陳大德此行還肩負著一個重要任務,即偵察其地形地貌,天氣水文,風土人情等情報,為將來用兵做準備。唐太宗對陳大德的彙報十分滿意,形成了從海陸兩路夾擊高麗的計劃。

      公元642年,髙麗發生內亂。其西部大人泉蓋蘇文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殺掉了國王高建武及其手下的大臣一百多人,另立高藏為王,自立為莫離支,把持軍政大權。泉蓋蘇文對唐持有強硬立場,上臺之後與百濟結成同盟,全力攻打新羅。新羅在危急之時,遣使入唐求救。唐太宗派使臣出使高麗,勸說其罷兵。這樣的事情在唐朝曾多次發生,每次都是髙健武在唐朝使者到來後虛與委蛇,寫個謝罪表了事。但泉蓋蘇文以東方盟主自居,對唐朝的勸說不理不睞。不僅如此,高麗還派遣使臣前往漠北,用“厚利”挑唆薛延陀汗國與唐朝的關係,以牽制唐朝,同時加固高建武時代建造的“長城”,並在遼東和鴨綠水一帶構築軍事據點,並大力加強遼東城(令遼寧遼陽)、白巖城(今遼寧遼陽東)等城的防禦力量,以此作為第二道防線。

      當時,唐朝與周邊許多國家都建立宗藩關係,透過冊封和朝貢來體現政治秩序。高麗的敵對行為不僅給東亞地區的穩定帶來危險因素,動搖了唐帝國宗主國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成為唐朝東北安全的巨大隱患。唐太宗決心討伐高麗,以絕後患。

  • 2 # 大黃墅帝國自媒體

    高句麗佔有北韓北方,是在中國北方慕容家的燕衰落以後。這以前 北韓還是中國的四個大郡。 到了隋朝,三徵高麗。兩次因為隋煬帝要“以德服人”,一次 因為楊玄感叛亂,均不成功。隋亡,高麗乘機侵佔遼東大部。 唐太宗再徵高麗,在渤海邊消滅 了高麗軍主力以後,再次要“以德服人”,放走所有俘虜,結果 幾十萬俘虜重新保據遼東的各大城。唐軍五十萬攻打海城不下, 領軍主帥李世績跪在太宗皇帝馬前請罪。道宗肯請唐軍 出偏師殺向其首都平壤,而太宗一生用奇兵,此時卻要用正兵。 不許,於是唐軍南撤。 太宗皇帝駕崩後,高宗武后承繼太宗遺願。懷禿所佩服的武后 的確雄才大略,而且多了一點:心狠! 一方面發現高麗人只會守城不敢野戰,於是每年收穫,唐軍大股 入高麗境破壞生產。幾年下去,高麗糧食基本告磬。 一方面接受北韓中部的新羅的朝貢,命令新羅和高麗開戰。高麗則 反過來和北韓南部的百濟,後來又和日本聯盟抗拒唐朝。 新羅告急,武后破除政治正確,大膽起用小貪官(嘻嘻,對了, 我們的大英雄劉仁軌當年原本是個犯錯誤的同志,正因為收賄 被罷免在家反醒)劉仁軌率大軍渡海攻打南方的百濟國。一舉消滅 了百濟國。 此時西方西突厥大戰升級,唐軍主力轉向西方參加消滅西突厥的會 戰。劉仁軌孤軍被包圍在百濟殘餘勢力和地方造反部隊之中,朝臣 紛紛上書要求退兵。而劉公與士兵共甘苦,多次上書武后堅定聖 意。 接下來就出著名的錦江口海戰。高麗和百濟的盟國日本傾國出師而 來,唐朝的海軍在錦江口大敗日本,海水為之變赤。狗日的一被 打敗就服輸,馬上拋棄高麗向唐朝投降進貢。 此時高麗人困馬乏,盟國基本不是被消滅就是投降,唐軍在李世(責貝)的率領下再次猛攻高麗,高麗於是滅亡。 唐朝在平壤設立了安東都護府,而唐朝的同盟新羅則得到了百濟。 對於唐來說,是收復了漢朝中國一直領有的故地。而新羅,也就是 高麗的敵人,才算是現在北韓人的正統。

  • 3 # 木瓜想講歷史

    儘管高麗已經向新成立的唐朝朝貢,但實際上還是對唐朝持有敵視的態度,唐太宗之所以要耗費大量的人財物力去遠征高麗,無非是要保住大唐的江山

    高麗和古代中國的關係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好

    其實在隋煬帝的時候,高麗的發展就已經很強大了,軍事力量不容小視,而且這個國家的統治者也是很有野心,倘若不採取相關的行動,恐怕會影響到當時中國東北地區

    其實在隋煬帝時期的時候,隋煬帝就有出征過,楊廣帶兵去打了三次,結果三次都輸了,而且正是因為三次的出征,讓兩國的關係更是緊張

    這層關係為什麼會被打破

    到了唐朝的時候,儘管高麗向唐朝朝貢了,但它依舊在背後搞小動作

    當時在北韓半島,還有百濟和新羅這兩個國家和高句麗一塊,高當時就慫恿百濟打新羅,新羅是唐朝的藩屬國,後來新羅被高和百濟欺負的不得了了,於是便向唐求助

    唐收到求助資訊後便派人去警告高了,說你要是再搞小動作,我大唐就要出兵了

    唐太宗派兵出征

    雖然唐已經找人警告過高了,但是高卻不聽勸,高不聽勸的訊息被唐太宗知道後,很是生氣,於是在644年的時候,派了六萬大軍,找了胡人的僱傭軍,出征高麗

    唐太宗這次真生氣了,高也沒想到唐居然會派這麼多人過來搞自己,先是遼東城陷落,後來到白巖城的時候高不戰而降,最後唐又衝到安市,誰知道高延壽跑來跪拜求饒,不過安市的城主楊萬春不斷抵抗,唐有點受挫了,後來因為糧食不足夠,天氣寒冷,唐計程車兵有點適應不了寒冷,唐想來想去,為了避免像前朝攻打高失敗,就停止了這次的遠征

    後來雖然停止了遠征,但是唐還是時不時地派兵去騷擾高,打持久戰,後來一直到唐高宗的時候,直接將高給滅了,完成了唐太宗沒有完成的大業

  • 4 # 觀今昔

    因為高麗是唐朝初期的一個極不穩定因素,為什麼這麼說呢?

    唐朝成立初期,北韓半島有三國,百濟、新羅和高句麗,他們都是唐朝的附屬國,但唐朝中央政府和新羅的關係較好。這三國就像中國的三國時期,之間關係也並不和睦。

    唐朝遠征高麗的直接原因是為了援助被高句麗和百濟圍困的新羅。初期,唐朝對這三國都採取和平政策,643年,新羅使臣入唐,請求唐朝出兵援助新羅,說百濟出兵攻下新羅四十餘城,並與高句麗聯合意圖阻斷新羅入唐之路,於是唐太宗遣使令高句麗和百濟停止對新羅的軍事行動。否則將出兵攻打他們。

    但高句麗不但沒聽唐政府的話,與百濟合兵進攻新羅,還派使往漠北離間薛延陀汗國與唐的關係,於是唐朝決定出兵攻打高麗。

    這就是唐遠征高麗的直接原因,那唐朝為何不惜跋山涉水跨也要徵高麗呢?根本原因是高麗此國實在是一大隱患,在中原強盛之時俯首稱臣,一旦中原不穩定便蠢蠢欲動,這也是唐之前隋煬帝不惜勞民傷財也要征服此地的原因,唐徵高麗的根源就是為了邊疆的安寧和統治的穩定。

  • 5 # 大嘴說貴陽

    要回答題主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唐代的時代背景。以中國為中心的天下史觀,是在宋明兩代對於世界政治體制的認識實在太過缺乏,習慣性地認為中原王朝在東亞東南亞任何時期都是最先進且唯一的。但隋唐兩代時,尚無此錯覺。

    一、高麗的政權模式與隋唐類似,具有競爭性。

    扶余人的國家在5世紀初好太王的時代就兩度擊敗日本,繼而征服了新羅和百濟。6世紀中,結束了內戰的高麗已經完全在東北亞構成了一個小天下式的朝貢體系了。

    這個範圍類似後來的偽滿洲國+日屬北韓。

    更可怕的一點,地據東北坐擁廣大平原的的高句麗不是一個漁獵政權,而是一個農耕政權。也不似後來的女真,高麗王室已經完全建立了律令制國家。國家由5個部落構成,一個國王和四個諸加,設百官,共同治理國家。並沒有史料證明諸加把任何固定的封地私有的家族財產,卻頻繁地提及與高麗王共同治理國家,完整的律令制度下這個體系十分類似於後來日本飛鳥時代晚期的律令制。尤其是蘇我氏時代。這個制度的形成大概比日本早了100-200年。蒙古高原部落制的遊牧政權,佔據的地方大而無用,高麗佔據的地方可都是耕地,半個東北+半個北韓半島的平原耕地。這樣的國家是完全有能力消化秦漢故土遼東的。所以收復遼東,越早越好。二、唐太宗想收復漢代四郡故土。更重要的是高麗的發展潛力是很大的,涉及到東亞的主導權之爭。

    如果有比這個還扯淡的,那就是高麗的人口。截止到隋朝,中原政權已經分裂了將近300年,人口銳減。隋文帝休養生息,終於在開皇末年把人口提到了870萬戶,大約5000萬人。而後隋朝又內戰,有效人口在貞觀年間又降到300萬戶,約1500萬人。這也側面說明了唐朝徵高麗的難度要比隋朝大得多。根據秦昇陽教授的研究,高麗176城滅國時的人口大概在300萬左右。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是怪物級別了。5:1的人口比例,中原想對東北滅國難度有多大呢?隨意參考下吧:北宋9000萬人,遼900萬人;民華人口4億人,滿洲國3400萬人。你就謝楊謝李他們徵高麗的時候東北是守勢吧,那時候的三百萬放今天什麼概念觀眾朋友們?將近兩個億啊!(圖為漢朝在北韓半島設立的四郡)

    換句話說,高麗這個國家作為東北的霸主,又攬有遼東,其對中原的長期威脅遠大於遼對北宋的威脅。其組織能力(律令制和眾多人口)、軍事科技(冷兵器時代176座城池啊兄弟們,比維斯特洛都多了、喪屍的是人家還修!長!城!)、生產模式(農耕為主,漁獵為輔)、宗教習俗(佛、道、薩滿)都和你國毫無數量級差距。隋煬帝不惜身死國滅,唐太宗寧棄一世英名,也要勞民傷財,北上遠征。加上唐高宗,三代人本著收復遼東故土的目的,才將這個國家按死與未發之際,古代君主的遠見,可見一斑。中原王朝自秦以來,最是提防蒙古高原,然而歷史一次又一次的證明,最有威脅的,還是能把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連成一片的政權。日後雖然新羅靠著站隊藝術一統半島,靺鞨人建立渤海國,不過失去對方的東北政權對中原王朝已無致命威脅,由他進表稱臣就好了。中原政權下一次用幾代人堅持進攻滅掉本土以外政權的事情,也是等了一千年之後才再次發生。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三、唐高宗完成征伐大業,確保了中國主導東亞

    隋煬帝、唐太宗的悲劇就在於,無論他們倆怎麼展示大國仁義、王者風範,高句麗內部一直都很穩,沒有重量級”帶路黨“出現。於是,他們必須一個城一個城地攻,一個釘子一個釘子地拔,這種消耗有多大,可想而知。不光如此,為了攻心,唐軍得時刻保持仁者之師的形象,對佔領區的百姓要好吃好喝地招待,後勤壓力之大可以想象。

    645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唐太宗親自坐鎮安市城下,張儉從陸路(營州)、張亮從水路(卑沙)攻建安城,新城被繞過。

    從6月攻到9月,唐軍一直打不開局面。唐太宗準備繞過安市,先攻建安,甚至還有人建議他玩得更大一些,直接殺向烏骨、平壤。在李勣、長孫無忌的勸說下,李世民終究沒敢這麼玩。其實,唐太宗之所以沒有像隋煬帝一徵高句麗那樣狼狽,就是因為他拒絕了直驅平壤這種險招。

    戰爭進行到9月,李世民的後勤終於到了極限,唐軍只能撤退了,畢竟這種“王者之師”的打法太耗錢糧了。

    而唐高宗上位後,形勢就好多了。先是百濟皇族內訌,200多城,76萬戶被一舉平定;接著高句麗的執政官(莫離支)淵蓋蘇文去世,他的兩個兒子也內訌了!

    公元668年9月,李勣兵臨平壤城下。守軍已經無心抵抗,願意和大唐同建王道樂土的前仆後繼。先是淵男建的弟弟淵男產帶著傀儡國王投降,接著淵男建的心腹打開了城門,高句麗正式宣告滅亡。

    公元660年之後,百濟、高句麗的上層建築都出了大問題,被唐高宗抓住了機會。

  • 6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我們要了解高麗發展的來龍去脈

    高麗又稱高句麗,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餘國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麗。一些學者認為高句麗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成立。“高句麗”作為一個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詞就出現在《漢書》中。 大多數的史籍認為高句麗建於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紀左右。

    據推測,高句麗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huì mò)人和部分遷移到這一地區的扶余人組成的。“濊貊人”這一詞語最初並非指一個確定的民族實體。在高句麗建立之初,與扶余長期處於軍事對抗中。為了扼制處於成長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麗政權。

    其次,回答一下為什麼唐太宗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遠征高麗

    高麗乘著中原王朝內亂的機會逐步吞併了遼東襄平、樂浪等漢四郡之後,佔據遼東,逐步壯大。作為一個偏居於東北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高句麗的擴張和歷朝歷代都不同,高句麗是城堡擴張法,高句麗歷代諸王的任務就是修建堡壘,利用堡壘為基地再向前擴張,擴張完再修堡壘,修完堡壘再度擴張,並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清洗當地的原住民(漢人)…… 高句麗用了上百年才吞掉遼東,不是因為他太垃圾,是因為他在遼東建了四百多座山城要塞,而且把漢人擠出了遼東,並且自己生育出了五六百萬高句麗人……

    高麗反覆騷擾隋、唐的北部邊界,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無論是隋煬帝楊廣還是唐王李世民如果不作出反應中原王朝的威信就算是徹底掃地了。而遼東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遼東屬唐,則唐朝兩面夾擊突厥,反過來則需要面對兩線作戰的危局。特別是是隋末開始高麗就和突厥勾勾搭搭,因此高麗始終是隋唐時期的一大隱患,不得不打。

    再說一下,高麗最後的結局

    唐太宗在徵高句麗的策略與隋有很大的不同,隋的策略是以一部攻遼東城,其主力搗高句麗的首都平壤,所謂“攻破其腹心,則四肢自潰者也”。唐太宗從隋朝的失敗教訓中認識到,不先撫定遼東,固其根本,而勞師遠襲去攻平壤,不是上策。只有攻下遼東、新城、安市、建安等名城要隘,然後會合諸路大軍,渡鴨綠江,一鼓攻下平壤,這才是萬全之策。

    所以,唐朝的四路大軍(包括水師)齊集遼東,先後攻克遼東等十城,並在這些地方置州設官,以兵鎮守,作為繼續徵高句麗的根據地。太宗數次征討高句麗,雖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一舉消滅高句麗,但也取得很大的成功。它消滅了高句麗的有生力量,使其國力和軍隊的戰鬥力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同時,也顯示了中央政權大唐的聲威和徵東戰爭的正義性。但是遺憾的是天不假年,唐太宗時期高麗仍舊未滅。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又以營州(今朝陽市)都督程名振兼東夷都護討高句麗,敗高句麗於貴端水(今渾河),焚新城外郭及村落而還。顯慶三年(658年)六月、四年十一月,程名振及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兩次分別戰於今瀋陽和撫順一帶的貴端城、赤烽鎮和橫山。

    顯慶五年(660年),唐朝改變了策略,決定先滅高句麗的盟國百濟,然後再與新羅對高句麗實行南北夾擊。當年派蘇定方等率水陸十萬大軍一舉滅掉百濟。翌年,又以三十五萬大軍,水陸並進,大舉征討高句麗。陸路在鴨綠江一線殲滅高句麗三萬人。蘇定方率領水軍實施了對平壤的包圍,但由於未能得到新羅人有利的後勤保障,此役最終未獲成功。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的獨裁者莫離支蓋蘇文死,其長子泉男生嗣位,後被兩位弟弟男建、男產所逐,逃到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市),並派人到唐朝求援。唐朝派出大將契苾(bi)何力、龐同善統率大軍去接應泉男生。泉男建率眾截擊,高宗又命薛仁貴為後援。龐同善等到新城,夜裡被高句麗兵襲擊。薛仁貴領兵援救,斬首數百級。龐同善等進至金山,又為高句麗兵所敗。高句麗乘勝而進,薛仁貴攔截橫擊,高句麗大敗。於是,薛仁貴向東連奪南蘇、木底、蒼巖等三城,始與泉男生相會。薛仁貴乘勝率兩千人馬,進攻高句麗北部重鎮扶余城,拔其城,附近四十餘城望風而降,一時薛仁貴威震遼海。十二月,又任命李勣(ji)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討伐高句麗。第二年二月,李勣渡遼河,趕到新城。

    戰前李勣對各位將領講:“新城是高句麗西境鎮城,最為要害,不先得之,餘城未易取也。”於是,指揮三軍從新城西南側,據山攻城。九月,城中發生兵變,叛兵綁縛城主,開門投降。李勣領兵繼續進攻,連續攻奪十六城。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李勣率大軍渡鴨綠江,泉男建派其弟來拒戰,李勣追奔二百里,來到平壤城下,泉男建閉門不敢出。一個多月後,高句麗王高臧派泉男產率首領九十八人打白旗出城投降。泉男建猶閉門頑抗,不斷派兵出戰,均遭失敗。最後,他的心腹僧人信誠秘密派人與唐軍聯絡,願為內應。

    五日後,信誠開啟城門,唐軍入城。泉男建自殺未遂,被擒,高句麗滅亡。戰爭結束後,唐朝對高句麗君臣採取了極為寬容的態度,國王高臧被封為司平少常伯,泉男產被封為司宰少卿,就連頑抗到底的泉男建也保全了性命,被流放到邊遠地區。

    高句麗被滅後,唐朝建立安東都護府管理高句麗故地。羅唐戰爭後,新羅再次長期臣服於唐朝,安東都護府從平壤搬到遼東,成為唐朝管理遼東,以及高句麗、渤海國等地的一個軍政機構。

    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中原王朝,新羅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 7 # 鬼影問道化真身

    唐太宗是一個有戰略眼光的人,唐太宗耗費大量的人力丶財力丶物力去遠征高麗,是在為後世子孫掃清障礙、消除後患。

    當時,高麗的實力在塞外首屈一指,若假以時日,高麗將來必定一統塞外,進而會揮師中原。

    當年,隋煬帝看出了高麗的實力,因而多次征伐高麗,結果隋朝每次都鎩羽而歸。

    唐朝初立之時,根基不穩,國力不足,因此魏徵老夫子千方百計,阻止大唐征伐高麗。當魏徵老夫子逝世後,唐太宗傾力伐高麗,以大唐之威勢,唐朝也僅是險勝高麗而已。自此以後的二百多年,大唐再沒遇上來自北方的挑戰者了。

    關於征伐北方,華夏史上有很多案例:

    1,漢武帝伐匈奴,為中原換來了兩百多年的安定環境。

    2,唐朝伐突厥丶伐高麗,為大唐免除了兩百年邊患。

    3,明成祖朱棣及其子孫,多次北伐,大大打擊了蒙古各部。由於蒙古汗國的實力被嚴重削弱,致使蒙古分裂,從而徹底消除了蒙古人南下的能力,導致蒙古諸部從此衰落。

    縱觀歷史,就可以發現,有作為的君主,總是居安思危。沒有作為的君主,總是自我陶醉、安於現狀,儘管有些君主,無為而治的效果還不錯,但是這顯然也是一種“功在當代,債留子孫。”的做法。這或許就是大治之後,必定大亂的重要原因之一。

  • 8 # 京客隆回

    高句麗,後漢書《後漢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漢元帝建昭二年(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5世紀後期,高句麗改稱“高麗”,其君主也被中原王朝皇帝冊封為“高麗王”,但後來出現的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延續。(以下皆稱高句麗)

    貞觀十九年(645年)開始,唐太宗親率大軍進攻高句麗,拔城遷民,殺傷甚眾,直到當地變冷、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糧食將盡才班師回朝。在這之後,唐太宗聽從朝臣建議,對高麗進行騷擾性攻擊,耽誤彼國農事,取得不俗戰果,嚴重削弱高麗國力。

    唐太宗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遠征高麗,我認為原因如下:

    中原故地

    隋煬帝時,黃門侍郎裴矩上奏隋煬帝說:“高句麗之地以前是周朝分封給箕子的封地孤竹國,漢代分設有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郡,晉朝也統治著遼東。”箕子是商國貴族,帶領部分族人遷至半島北部,建立箕子北韓。箕子北韓被衛滿北韓所滅,而衛滿北韓建立者是燕國將領衛滿。漢朝滅亡衛滿北韓,設立四郡,樂浪郡的郡治所在就是後來高句麗的國都平壤,又名長安城。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麗趁中原混戰,襲佔遼東西安平,截斷北韓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後在永嘉七年(313年)侵入樂浪郡,建興二年(314年)南侵帶方郡,最終於404年全部佔領玄菟、樂浪,將遼東大部分土地納入高句麗版圖。

    反覆無常

    隋初,高句麗就多次小規模襲擊隋朝邊境,隋文帝對此很不滿,並致書斥責高句麗王高湯,高湯只是表面上臣服。開皇十八年(598年),高句麗王率領萬餘靺鞨騎兵進犯隋朝遼西地區,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隋文帝派三十萬大軍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陸路糧草不濟、士卒多病,水路遭遇大風,又逢高句麗王高元迫於隋軍壓力,遣使謝罪,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罷兵。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高句麗王揹著隋,暗中與突厥往來,試圖與突厥聯盟。隋煬帝察覺到此事,並沒有予以制裁,只是給以警告,讓高句麗盡臣禮,按時朝覲,高句麗王不從,“籓禮頗闕,帝將討之”。從大業八年(612年)到大業十年(614年),隋煬帝以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為由,三次親征高句麗。第一次親征,因為隋煬帝過多幹涉軍令,壓抑將領才能的發揮,隋軍損失慘重,遭遇慘敗。第二次親征,楊玄感趁隋煬帝率軍圍攻遼東城發動叛亂,隋煬帝被迫退兵平叛。大業十年(614年),隋煬帝發動第三次戰爭,高句麗王,高元害怕,遣使送回隋叛將斛斯政請降,隋煬帝撤軍。但是高句麗王高元不遵從隋煬帝的命令朝覲,也不放回俘獲的隋朝軍民,唐初出使高句麗時看到很多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唐朝初年,高句麗與唐朝保持了20餘年的和平友好關係,多次向唐朝進貢。但是,貞觀十六年(643年),高句麗與百濟聯兵進攻新羅,阻斷新羅朝貢唐朝的通道,還遣使前往漠北,唆使薛延陀汗國入侵唐朝。次年,唐太宗遣使命令高句麗退兵,否則就發兵攻打高句麗。高句麗不從。

    高句麗地跨鴨綠江兩岸,又佔有遼東,經過不斷地學習中原文化以及集權化改革,儼然成為中原王朝東北方向的霸主,對中原王朝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唐太宗深謀遠慮,清楚高句麗是一顆定時炸彈,對其尤為重視,要將隱患扼殺在萌芽之中。“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其他次要原因,用唐太宗的話說就是:“遼東本中原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今朕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高麗雪君父之恥爾。”

  • 9 # 信陵侃史

    引言

    此處的高麗指得是公元前一世紀到七世紀的位於遼東地區的地方政權高句麗,大概在5世紀後期,其改稱為高麗。為了區別王建建立的高麗,史學界一般仍稱其為高句麗。

    高句麗立國於西漢元帝時期。東漢時期,高句麗主要位於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一帶。雖“地方二千里”,但仍臣服於中原王朝。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句麗趁中原混亂之際,先後取得了北韓半島北部,遼水以東大片地區的控制權。到了隋朝時期,其疆域已是“東西二千里,南北千餘里”。隋煬帝因高句麗不遵籓禮,曾三次東征高麗,但皆以失敗告終。到了唐朝初年,高句麗已是一個“東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的大國了。

    太宗遠征高句麗的根本原因——解決領土爭端問題

    自魏晉南北朝以來,高句麗趁中原各政權忙於征戰,趁機佔領了遼東地區大部分割槽域,但由於當時中原各政權忙於內部的紛爭,就對高句麗採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高句麗為了保證自己的既得利益,主要實行了三項舉措:

    其一,接受封賜,納貢稱臣。

    如:據《隋書》記載,高句麗王高元在向隋文帝上表時,稱自己為“遼東糞土臣元”。

    其二,積極支援南方各政權,以達到牽制北方政權對遼東用兵的目的。

    如:據《南史》記載,元嘉十六年,劉宋文帝打算征伐北魏,高句麗高璉曾獻馬八百匹。大明二年,又進獻了弓矢。

    其三,聯合北方各族對抗中原王朝對遼東的征伐。

    如:據《魏書》記載,延興二年,百濟國王夫餘慶曾遣使上表北魏朝廷:“高麗不義......或北約蠕蠕,共相唇齒,謀陵王略。”

    但遼東之地自古便是中國之領土,周時為箕子之國,漢時設有玄菟郡等郡,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因中原王朝無暇東顧,才使得高句麗佔據了遼東大部。而隋唐皆為統一王朝,完全可以抽出手來去處理遼東問題。據《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曾直接對群臣說:“高麗本四郡地耳”。此處的四郡指的是西漢時設定的臨屯、樂浪、玄菟、真番四郡。由此可見,在李世民心中,高句麗所處之地本就是中國之領土。因而說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的根本原因便是為了解決領土爭端問題以維護國家的統一。

    太宗遠征高句麗的直接原因——與高句麗關係的惡化

    高句麗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到隋唐時期儼然已是遼東地區實力最強的地方政權,乃至已初步具備了同中原王朝抗衡的實力,煬帝東征失敗就是最好的佐證。

    大唐王朝建立之初,高句麗王高建武對唐朝採取親善政策,曾兩度朝貢於唐王朝,唐高祖李淵也因此冊封其為高麗王,鑑於高句麗的親唐策略,唐高兩國保持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友好關係。貞觀十六年,高句麗內部發生宮廷之變,親唐的高建武為權臣泉蓋蘇文所殺,立高藏為王,並獨掌朝政,成為高句麗的實際決策者。泉蓋蘇文自持“國力強盛”,一改以往對外政策,雖表面沒有同唐王朝撕破臉面,但實際已有背唐跡象。

    貞觀十七年,因不敵高句麗、百濟,新羅遣使上表求救,當時百濟已經攻佔了新羅四十餘座城池,並且還和高句麗一起聯合阻斷了新羅的朝貢之路。唐太宗聞言大怒,下詔斥責二國,並警告若不對新羅禁止軍事行動,必將“發兵擊爾國”。聞詔後的泉蓋蘇文態度甚是傲慢,告訴唐使者,如果新羅不歸還隋末侵犯高句麗的土地,“恐兵未能已”,仍然繼續同新羅作戰。除此之外,泉蓋蘇文為防唐王朝對其用兵,提前做足了準備:

    一、遣使入漠北,以利誘使薛延陀汗國背唐,藉以牽制大唐的軍事力量。

    二、加固橫亙於大唐與高句麗之間的“長城”。

    三、集結兵力,構築軍事據點,並且加強重要城池的防禦力量。

    大有抗衡大唐之勢,至此高句麗也與大唐徹底撕破了臉。鑑於高句麗的不聽警告,貞觀十八年,太宗決定遠征高句麗。

    結語

    遼東地區作為中國固有領土,文治武功的唐太宗自然是想要早日收歸大唐,但唐初,高句麗對大唐採取的是親善政策,無以用兵,而泉蓋蘇文的背唐,恰好為唐太宗出兵遼東提供了口實,由而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去攻打高句麗了。

  • 10 # 尋味歷史

    高句麗給人一種很偏僻,偏安一隅的樣子,但事實上高句麗這個小國家,卻給了隋朝和唐朝,很大的打擊,如果說隋朝的覆滅,可能就跟這個高句麗有關,隋煬帝三次遠征高句麗,但是隋煬帝的三次遠征都均以失敗告終,那你可以從中知道,高句麗的實力並不是特別的弱,可能還是很強,雖然隋朝的遠征高句麗均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這個重任就交給了唐朝,唐太宗也進行遠征高句麗。

    唐太宗為什麼也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遠征高句麗,以下我就以三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一部分,高句麗政權已經威脅到中原地區。第二部分,高句麗威脅東北邊疆。第三部分,唐太宗要彰顯天朝權威。那我就以這三方面來進行論述。

    第一部分,高句麗政權已經威脅到中原地區

    高句麗政權,他不像是其他的草原民族政權。他是一個擁有完整的中央體系和政法體系,有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中央,他的能力已經可以和中原地區相抗衡。高句麗政權,已經在隋唐時期,已經發展到巔峰,並且高句麗這個國家的地形地勢易守難攻,他想打別人比較容易,但是別人想去攻打它,可能就會有一些難度。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句麗地處東北平原,這個地區它是可以發展出農業的,再加上他的天獨厚的肥沃土地。國家一富裕,高句麗的野心也相知而膨脹,欺負北韓半島的百濟和新羅兩國,在唐王朝面前也是陽奉陰違,不時的造反。

    第二部分,高句麗威脅東北邊疆

    高句麗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他的整體情況和唐朝相比,他甚至可以和唐朝相抗衡,只要中國一內亂,他就擾亂東北邊疆,高句麗的軍事力量也不容小覷,他的軍隊資料比較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高句麗他收復了周圍部落的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這些人的戰鬥力,可想而知,中原地區唐朝的軍隊也不是對手。到溝裡動輒能徵收15萬大軍,這還是短時間內,如果給他充分時間,他可能徵集的軍隊大約為40到50萬之間。所以這個是如此巨大的威脅,唐太宗必須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消滅他。

    第三部分,唐太宗要彰顯天朝的權威

    唐太宗李世民,可是中原的大皇帝,草原地區的天可汗,長安則是萬國拜大唐,千里聚,長安。唐太宗怎麼會受得上高句麗這個小國的氣呢?唐太宗要彰顯天朝的權威,要使四海皆服,不允許有敵對。大唐唐太宗時期,唐王朝是多麼的恢宏大氣,是多麼的錚錚鐵骨,所以唐太宗必須要去征服高句麗。

    總結

    唐太宗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征服高句麗,是由於當時高句麗威脅東北邊疆,挑戰唐王朝的權威,征服高句麗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

  • 11 # 時光山人

    征服高麗是唐太宗一直的心願,後來卻也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隋唐之際的高麗

    隋唐之際,北韓半島處於三國鼎立的局面,高麗、百濟和新羅三國並存。三國之中以高麗勢力最為強大,三國矛盾重重,戰爭不斷。

    北韓半島自漢朝起便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不斷向中原王朝納貢,接受冊封。在隋朝時期,高麗王朝處於鼎盛階段,疆域包括了今天的遼寧東部、吉林南部和北韓半島中北部。高麗不斷挑戰隋朝的宗主國地位,驅逐靺鞨、契丹,入侵遼西,南征百濟、新羅。

    高麗的擴張政策引起了隋朝的強烈不滿,隋朝先後發動四次遠征以求懲戒征服高麗。結果,隋文帝和隋煬帝四次遠征都未能征服高麗,反而是損兵折將。隋朝國力耗盡,民怨沸騰,終致各地民變四起,最終葬送了隋王朝。

    唐朝建立後,高麗與大唐曾有過短暫的蜜月期,雙方互換戰俘,高麗奉唐朝為正朔,接受唐朝冊封。但是好久不長,高麗就從陸路阻撓百濟和新羅的朝貢,還派兵入侵兩國。

    唐太宗對高麗的政策

    唐太宗即位之初,大唐久經戰亂百業待興,而且還直接面臨著北方突厥人的威脅。唐太宗對內實行休養生息,對外則是專心經略漠北和西域,暫時無暇顧及北韓半島。李世民只得採取外交手段對半島三國進行調解,高麗表面上做出謝罪與和解的姿態,暗地裡卻不斷厲兵秣馬、積極備戰。

    但是唐太宗一直關注著東北地區高麗的情況,曾對朝臣說過:高麗本是漢朝四郡之地,只是後來國家不武,以致淪為異域。倘若我們發精兵數萬進攻遼東,高麗必以傾國之兵相救,到時候再派一支海軍從東萊直趨平壤,海陸夾擊,要攻取高麗並非難事。只是如今中原地區仍然凋敝,我不忍心發動戰爭,讓百姓受苦。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北韓半島局勢發生突變。先是高麗國內爆發政變,權臣淵蓋蘇文殺了國王高建武,擁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繼位,成了高麗王國的實際統治者。而後百濟與高麗結盟,向新羅大舉入侵。新羅被侵佔四十多座城池,危在旦夕,緊急向唐朝求救。

    太宗親征高麗

    貞觀十八年,李世民任命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戰船五百艘、海軍四萬三千人,從萊州(今山東萊州市)軍港起航,橫渡渤海,直趨遼東半島;任命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道宗為副大總管,率領步兵、騎兵共計六萬人,從陸路進擊遼東。

    李世民對臣屬說到:“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高麗雪君父之恥耳!”

    此次遠征大唐軍隊橫掃高麗軍隊,但是最終卻止步於安市城久攻不克,鑑於戰爭曠日持久、耗費巨大,太宗最終下達了撤兵的命令,未能達到一戰征服高麗的目的。

    唐太宗再徵高麗的遺憾

    太宗回國之後對高麗戰事進行了反思,認識到必須重視海軍的作用。海軍不僅可以減輕從陸路運輸糧草的壓力,還可以從腹地登陸配合陸軍的軍事行動。

    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李世民下詔,命宋州刺史王波利等,在江南十二州建造大船數百艘,用以遠征高麗。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上(李世民)以高麗困弊,議以明年發三十萬眾,一舉滅之。”

    令人遺憾的是,在遠征萬事俱備之時,公元649年,唐太宗猝然駕崩。唐太宗雖未能實現他征服高麗的願望,但是他所做的準備為高宗徹底征服高麗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唐太宗遠征高麗既是要一雪隋朝四次遠征的恥辱,更是要恢復中原王朝對遼東地區的統治,確保大唐的宗主國地位。雖耗費巨大,卻也保證了東北地區邊境的長治久安。

  • 12 # 不吃貓的魚1128

    高句麗佔有北韓北方,是在中國北方慕容家的燕衰落以後。這以前北韓還是中國的四個大郡。到了隋朝,三徵高麗。兩次因為隋煬帝要“以德服人”,一次因為楊玄感叛亂,均不成功。隋亡,高麗乘機侵佔遼東大部。

      唐太宗再徵高麗,在渤海邊消滅了高麗軍主力以後,再次要“以德服人”,放走所有俘虜,結果幾十萬俘虜重新保據遼東的各大城。唐軍五十萬攻打海城不下,領軍主帥李世績跪在太宗皇帝馬前請罪。道宗肯請唐軍出偏師殺向其首都平壤,而太宗一生用奇兵,此時卻要用正兵。不許,於是唐軍南撤。太宗皇帝駕崩後,高宗武后承繼太宗遺願。懷禿所佩服的武后的確雄才大略,而且多了一點:心狠!一方面發現高麗人只會守城不敢野戰,於是每年收穫,唐軍大股入高麗境破壞生產。幾年下去,高麗糧食基本告磬。一方面接受北韓中部的新羅的朝貢,命令新羅和高麗開戰。高麗則反過來和北韓南部的百濟,後來又和日本聯盟抗拒唐朝。

      新羅告急,武后破除政治正確,大膽起用小貪官(嘻嘻,對了,我們的大英雄劉仁軌當年原本是個犯錯誤的同志,正因為收賄被罷免在家反醒)劉仁軌率大軍渡海攻打南方的百濟國。一舉消滅了百濟國。此時西方西突厥大戰升級,唐軍主力轉向西方參加消滅西突厥的會戰。劉仁軌孤軍被包圍在百濟殘餘勢力和地方造反部隊之中,朝臣紛紛上書要求退兵。而劉公與士兵共甘苦,多次上書武后堅定聖意。

      接下來就出著名的錦江口海戰。高麗和百濟的盟國日本傾國出師而來,唐朝的海軍在錦江口大敗日本,海水為之變赤。狗日的一被打敗就服輸,馬上拋棄高麗向唐朝投降進貢。此時高麗人困馬乏,盟國基本不是被消滅就是投降,唐軍在李世(責貝)的率領下再次猛攻高麗,高麗於是滅亡。

      唐朝在平壤設立了安東都護府,而唐朝的同盟新羅則得到了百濟。對於唐來說,是收復了漢朝中國一直領有的故地。而新羅,也就是高麗的敵人,才算是現在北韓人的正統。

  • 13 # 請看創造宇宙說明書

    在唐朝,當時北韓地區的主要政權是高句麗(其疆域主要在今中國東北及北韓半島北部),是中國的地方割據政權(唐朝名將高仙芝就是北韓半島人),而且北韓半島上最初的政權是由商朝後裔在周朝初期建立的,而南韓一帶最初的政權是由中國湖北人(秦滅六國時敗逃的楚華人)在秦朝初期建立的,它們都源於中原文明,都和中國有關。

    “箕子北韓”自周朝初期成立時就是屬於中國的地方政權,臣服於中國曆朝歷代的中央政權,到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擴張成為割據政權——高句麗,歸遼東侯公孫度管轄。北韓地區從此開始不服中央政權(高句麗在早期和中期的王城就在今天中國的吉林省集安市,中國將高句麗王城成功申遺,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隋朝時,高句麗仍然是不服中央政權的地方割據政權,隋文帝楊堅在彌留之際,對繼承人楊廣說:“為了江山穩固,一定要拿下高句麗,為子孫後代解決這個心腹大患。”楊廣立誓:“縱使國破也要踏平高句麗!”但可惜的是,楊廣三次征討高句麗也沒將其拿下,而且這還成了導致隋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唐朝唐太宗時,高句麗依舊不服中央政權,於是唐太宗李世民依薛仁貴的“瞞天過海”之計,東征高句麗。當時,能征善戰的唐朝開國將領幾乎全死了,沒死的也都老了,不能再出徵了,而年輕有為的將領首推薛仁貴。

    瞞天過海: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薛仁貴隨駕前往。當時正值秋季,海上風浪很大。唐太宗心中不寧,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東征高句麗的大軍正乘風破浪,忽然,一條巨龍從海中躍出,噴出一股霧氣,將自己吹入大海之中。”雖然這只是個夢,但是唐太宗已經被嚇住了,他認為此夢是個凶兆,因此不打算髮兵攻打高句麗了。薛仁貴深知兵貴神速,生怕高句麗聞訊,早作準備,以致唐朝難以取得戰爭的勝利。為了消除太宗的顧慮,薛仁貴下令,將方圓數十里的造船工匠都請來,讓他們建造了一艘與宮殿一般無二的巨船,並派人連夜趕到長安,將宮中的歌女太監都接到巨船之中。一天夜晚,海面上大霧瀰漫,薛仁貴騙唐太宗說應起駕回京,唐太宗於是登上了特製的大船。船上的歌女太監紛紛前來見駕,太宗感覺彷彿回到了皇宮之中。薛仁貴陪同太宗飲酒作樂,一直喝到深夜。天亮後,太宗還酣睡在龍榻之上。薛仁貴叫醒了唐太宗,請皇上起駕上岸。原來,他們已經不知不覺過了大海。唐太宗李世民讚賞薛仁貴的良苦用心,並沒有因為他犯了“欺君之罪”而責罰他。

    唐太宗李世民和大唐名將薛仁貴帶領唐朝軍隊終於平定了高句麗,但這裡的人反覆無常,此時看似歸順了,但後來又叛亂了。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再次平定高句麗後,在平壤(現在北韓的首都)設立了“安東都護府”,負責管轄高句麗。從此以後,中國一直是北韓的“監護人”,如果它不聽監護人的教育,那就只好讓別人來教育了。

     

  • 14 # 月夜luck

    高句麗雖然向新成立的唐朝朝貢,但實際上卻對唐朝持懷有敵視態度。到後來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為援助處於高句麗和百濟圍困中的新羅(《新唐書》:“(百濟)與高麗聯合伐新羅,取四十餘城。發兵守之,又謀取棠項城,絕貢道”,新羅告急),並統一被高句麗據有的遼東地區(當時的“遼東”的概念略同於漢朝四郡的範圍,即中國東北遼河以東地區以及北韓半島的北部),唐太宗征討高句麗,放話給薛延陀:我們父子都要去打高句麗,長安空虛,你要是想犯賤只管放馬過來!這麼生猛的話,薛延陀當時就嚇得氣短了一截(《舊唐書》載後來高句麗用厚利誘惑薛延陀叛唐,但是“夷男氣懾不敢動”)。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軍向遼東進軍。唐太宗在路上對手下人說,四方基本安定了,就剩下這一塊地方了,趁著我還沒死,良將們還有精力,一定要解決掉。  失敗原因:戰事曠日持久,耗費巨大,最終卻未能滅亡高句麗。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軍向遼東進軍。唐太宗在路上對手下人說,四方基本安定了,就剩下這一塊地方了,趁著我還沒死,良將們還有精力,一定要解決掉。  夏季,徐世績暗渡陳倉,突然出現在遼東城下,高句麗士兵大駭。營州都督張儉和優秀將領李道宗也率兵進入遼東,擊敗高句麗兵,斬首數千。四月,唐軍攻破高句麗蓋牟城,俘虜兩萬多人,繳獲糧食十多萬石。五月,另一路唐軍從山東渡海攻破高句麗卑沙城,俘虜八千人。上百年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得以在鴨綠江邊閱兵。  不久,李績和李道宗所部進逼遼東城下。高句麗軍數萬來援。有人建議說高句麗軍多唐軍少,應該堅守。可是李道宗說高句麗人仗著人多以為我們不敢拿他們怎麼樣,我們就是要攻擊他們,殺殺他們的銳氣。李績說我們被派來就是負責替皇上掃馬路的。現在馬路不乾淨,我們怎麼能躲呢。於是唐軍處於劣勢卻猛烈出擊,高句麗兵始料不及,被衝亂陣型大敗而歸。唐太宗大軍兵到後,把遼東圍得水洩不通,日夜攻打。乘著刮南風的機會,唐太宗指揮士兵點燃城池西南樓,順風放火。高句麗軍抵擋不住了,遼東陷落。唐軍殺高句麗兵一萬多人,俘虜一萬多人,此外還有百姓四萬多人。  攻克遼東後,唐軍繼續向白巖城進發。烏骨城派兵一萬支援,被唐軍擊退(此戰唐軍只用了800人)。六月,白巖城不戰而降。唐軍繼續向安市進發。高句麗將領高延壽等人率領靺鞨、高句麗兵十五萬來救援,被擊敗。高延壽向唐軍乞降,來到唐軍軍營,一進門就跪下,挪動膝蓋向前,拜伏在地。(《資治通鑑》上說“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唐太宗對他們說:“東夷少年,跳梁海曲……自今復敢與天子戰乎?”高延壽等人“皆伏地不能對”。唐太宗將降軍中的高句麗軍官、酋長三千餘人虜往中原,其餘高句麗人悉數釋放。  安市城小而堅,在城主楊萬春的抵抗下,唐軍圍攻數月不克。長孫無忌以為:‘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徼倖。今建安、新城之虜,眾猶十萬,若向烏骨,皆躡吾後,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而這種方式過去一直是唐軍克敵制勝的法寶。最終唐太宗決定暫時停止這次出征。9月,唐軍班師。這次征伐高句麗,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遷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在唐軍,戰士陣亡的約2000人,損失最大是戰馬,損失了七八成。  此戰雖重創高句麗,但是戰事曠日持久,耗費巨大,最終卻未能滅亡高句麗。因此,唐太宗認為這戰屬於戰敗了,痛心地說:如果魏徵還活著,肯定不會讓我進行這次遠征。但這戰的意義還是比較重大的。這是自三國時期毋丘儉攻破高句麗屠王城以來上百年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戰勝高句麗人,收復了今天遼寧一帶很多南北朝時期被高句麗奪取的土地,為今後唐朝徹底征服北韓打下了基礎。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倒是有個印度的小插曲。王玄策作為唐朝的使者去印度。中天竺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劫持唐使。王玄策隻身逃到吐蕃,借來吐蕃軍和尼泊爾軍向印度進發。連戰三天,印度軍大敗。唐軍斬首三千餘級,水中淹死印度兵約萬人。阿羅那順棄城逃跑,副使蔣師仁追上並俘虜之。此外虜男女一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匹。

    唐太宗徵高句麗,而不是高麗,不是一個意思(北韓三國中的高句麗,新羅統一後,北韓第二個統一王朝就是高麗王朝)。原因:高句麗自南北朝時期開始蠶食遼東地區,並一躍成為一個強大的政權,在北韓三國中實力最強,也就是說,強大的高句麗不僅極有可能統一北韓半島,而更為嚴重的是它的強大已經對於中原王朝構成了威脅,如果待其一統北韓半島的話就是心腹大患了,所以自隋朝開始就不斷征討高句麗,唐太宗也是想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隱患才出徵高句麗。失敗:1、遼東地勢險峻,易守不易攻。2、大軍遠征,後勤補給困難。3、戰事曠日持久,兵士水土不服以及瘟疫,非戰鬥減員嚴重。4、太宗親征,部將不敢獨斷,臨陣請示,貽誤戰機,。5、皇帝親征,用兵以穩重為妥,也就是過於保守,無法出奇制勝。6、高句麗此時尚有名將泉蓋蘇文,勝之不易。

  • 15 # 錢旅人

    唐太宗徵高句麗的背景和原因

    高句麗是公元前37一668年建立在中國東北的以高句麗族(融合了穢貊、夫餘、高夷甚至炎帝部落)包括漢族、鮮卑、靺鞨、百濟、新羅等民族的地方少數民族政權,歷史上三遷其都,公元427年長壽王遷都於平壤,其民族文化開始納入北韓半島,高句麗建國之後多次與內地中央政權發生戰爭,討伐周邊小國,相當長時期也臣服於中央王朝納貢朝進。

    公元589年隋文帝終於統一中國,與高句麗直接接壤,句麗驚,於是一方面增兵蓄糧、積極備戰;另一方面與突厥結盟對坑隋。同時,百濟與倭交替攻擊新羅,無奈之下新羅與隋結盟。

    598年,高句麗挑起戰事,聯合靺鞨部攻打遼西。隋文帝大怒,從陸、水路發兵30萬征討,因洪水、暴風而折,為此高句麗嬰陽王(590一617年)遣使謝罪。612年隋煬帝以高句麗勾結突厥為名,親領百萬大軍徵高句麗水陸並進,由於配合失誤及後勤保障問題,還有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的善戰和應對得當,終隋軍大敗,死傷無數。隨後,煬帝又二次遠征均以失敗告終。二國暫且無事,高句麗雖然獲勝,但為了羞辱中原王朝把殺死的隋朝軍人屍體幾千個幾千個沿著隋軍進軍路線上推成丘狀,號曰"京觀",同時大肆表彰武將乙支文德來昭顯不可戰勝(每年的韓美軍事演習就有個××年乙支登陸演習,現在還在炫耀。)

    618年隋亡唐立,高句麗嬰陽王去世,榮留王即位,他反對乙支等武臣的北進南守政策,採取與唐友好、與新羅、百濟對抗的國略。遣使入唐朝貢,與唐和親,遣返了萬名隋時中原戰俘;雙方關係較為和善。但這一政策遭到權臣蓋蘇文等人的反對,他們看來高句麗的大患是唐而非新羅和百濟,要求乘南部未有威脅,且唐初統一戰爭未結、民力未復之時,即刻對唐發起攻擊。642年,蓋蘇文發動政變殺死榮留王和對立派大臣,把榮留王弟寶藏立為王(642一668年)。蓋蘇文自立為莫離支(相當宰相之位),獨斷朝政,與百濟義慈王(641一663)結盟共同抗唐對抗新羅。以上是唐太宗徵高句麗的前因

    那麼具體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原因:

    1.收復遼東故土,使天下大定。

    唐武德貞觀年間,天下一統,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成為東亞乃至世界上有影響的帝國。東北契丹、奚、靺鞨諸部已歸唐,本來高句麗榮留王吸取過去教訓,主動向唐稱臣,歲歲朝貢,使驛不絕。蓋蘇文殺王立新獨專國政,截斷新羅入唐交通,撓亂了北韓半島的穩定。

    2.討蓋蘇文弒逆之罪

    蓋蘇文殺了榮留王,立寶藏王,自任莫離支,專擅國政,虐待百姓,華人怨恨。643年寶藏曾派人入唐朝貢,唐太宗對大臣說:“蓋蘇文弒其君,而專國政,誠不可忍"!

    3.救新羅,穩定半島形勢

    貞觀初年,新羅、百濟使臣入唐,告高句麗閉塞交通,阻止他們入唐,又屢相侵掠。太宗朱於奢持節去高句麗調節,沒幾年高句麗又侵撓新羅。蓋蘇文專權後,加緊侵奪新羅,百濟也乘機合流。

    公元643年(貞觀十七年)秋九月,新羅使入唐長安城向太宗告之:“高麗、百濟,侵凌臣國,累遭攻襲數十城。…願乞偏師,以存救援"。

    (圖為高句麗王城,位於今天吉林省集安市)

    以上就是唐太宗出征高句麗的三個主要原因,從公元644年,646年和648年唐太宗三徵高句麗,使其疆域從遼東退回至鴨綠江以南大同江以北,人口從150多萬,縮減至不足百萬,士兵不足糧食空虛,若不是太宗染疾,648年高句麗就已滅國。也不會延續到公元667年李勣、薛仁貴包圍平壤城,668年破城俘王(寶藏王)抓泉男建(蓋蘇文已死,此為其子)傳承600多年的高句麗遂亡,唐王朝遷其王於長安,只保留部分高句麗人留在當地,絕大部遷往中國東北,一少部分移民中原河洛民間與當地百姓雜居,也融合進了我華夏民族!

  • 16 # 大江侃歷史

    唐太宗為什麼要耗費大量的人財物力去遠征高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麗,發現高麗收留了很多隋朝的兵將。這個時候,唐太宗李世民已經萌生了征討高句麗的想法。

    二、高麗聯合百濟攻打新羅,新羅一直臣服於大唐。說白了,新羅就是大唐的小弟,俗話說:打狗也要看主人,高麗攻打新羅,擺明了就是不給大唐的面子!然後李世民派玄奘前去調停,結果卻遭到高麗的拒絕。如果高麗攻打新羅,大唐這大哥不出面幫忙,以後就沒有人敢做大唐的小弟了。

    三、高麗如果佔領了新羅,就基本控制了整個北韓半島和遼東半島,那時實力強大了,向外擴張,一定會向唐朝發起挑戰。在唐太宗李世民統治的範圍內,絕不允許有這樣的勢力出現。

    在出徵高麗前,唐太宗李世民對左右說:“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好一個“不遺後世憂也”!太宗這句話勘稱經典,道出了征伐高句麗最根本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和權威,不惜御駕親征,雖未獲得重大勝利,未動搖高句麗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高句麗王朝的迅速強盛,也加速了高句麗王朝的沒落。並且在征討過程中,李世民沒有采取血腥的屠殺、滅亡政策,仍是用恩威並重的方式,並鞏固已得勢力,為下一步唐高宗徹底擊潰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 17 # 螞蟻歷史觀

    高句麗在當時可不是一個小國,而是一個存在了近500多年的中央集權國家,並且在公元5世紀達到了國力的鼎盛時期。而當時東北地區的廣大地區依然是是一些遊牧民族,沒有一個像樣點的國家,如果任高句麗繼續發展,那麼很可能廣大的松嫩平原就會成為高句麗的領土和糧倉。一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又是鼎盛時期的封建中央王朝就屹立在你的旁邊,想一想都會令你寢食難安的。所以從隋朝開始就已經把高句麗視為一種威脅了,隋煬帝三徵高句麗也並不是為了彰顯其武功的,而是高句麗實實在在成為了一個邊境隱患,只是他水平太低,沒有完成,最後由唐太宗完成了這項使命。

  • 18 # 鴻涵先生

    高句(gou)麗是一個古國,位於中國東北部地區,在隋唐時期疆域達到最大,其國境東西長約1500公里,且南北1000公里左右,佔據了遼河以東區域至北韓半島一部分,與其同在北韓半島的另外兩國新羅、百濟都不能與其抗衡,而靺鞨(女真人的直系祖先)、契丹等東北亞地區少數民族部落都對其俯首稱臣,這個時期的高句麗大有要一統東北亞的趨勢。

    一、高麗地區和中原王朝的歷史淵源

    北韓半島自遠古就有人類的存在,但是由於其遠離中原,其文明的開化程度相對於黃河流域的我們而言比較緩慢,但是中原地區的文化和北韓半島之間的交流卻從沒有終止過。

    我們和他們的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武王伐紂”之後,紂王的親叔叔箕(ji)子帶領數千商朝遺民前往北韓半島,建立了“箕氏侯國”,並且得到了周天子的認可,箕子將中原的文明帶入了北韓,使當地人民得到了開化。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開始逐鹿中原,戰事幾乎不斷,而距離北韓半島相對比較近的國家有燕國、趙國和齊國,為了躲避戰亂,數以萬計的百姓都逃到了那裡,這是繼箕子之後中原文明第二次為北韓半島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秦滅六國後,原本已經向燕國俯首稱臣的“箕氏侯國”地區變成了大秦王朝的一塊飛地,始皇帝忙著江山一統,沒空管這個蠻荒之地。當陳勝吳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揭開了秦末大起義,中原地區再度陷入戰爭,隨後項羽滅秦,楚漢爭霸,又是連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為了避禍,很多中原地區的百姓又遠走北韓半島。

    漢初,為了制衡和維護西漢王朝統治,劉邦大肆分封了異姓諸侯王,但是隨著皇權的鞏固,西漢中央政權開始著手鏟除這些人,其中燕王盧綰因此而逃到匈奴,而其部屬衛滿糾集數千人遠奔“箕氏侯國”,並且推翻了箕子的後人,建立了國家,史稱“衛氏北韓”。

    在經歷了幾代之後,西漢到了漢武帝時期,“臥榻之間豈容他人鼾睡”,漢武帝派兵滅掉了“衛氏北韓”,並在這個地方建立了四個郡,分別是“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自此北韓半島大部分地區正式成為中原王朝的領土,北韓半島的百姓也成為了大漢王朝的臣民。

    漢成帝時期,玄菟郡高句麗縣人高朱蒙獲得“高句麗候”的封號,自此高句麗國建立,他是高句麗國的第一代君主。

    隨後王莽篡漢,開始了兩漢交替,這段時間中院再次陷入大戰,高句麗趁機開始四處擴張,但是由於其實力依然很弱小,所以在東漢時期一直都是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的。

    而“三國兩晉南北朝”這段時期是高句麗高速發展的時期,因為這段時期開始中原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中原王朝都忙著爭霸一統,沒人顧忌高句麗,所以使得高句麗得以迅速發展,到了隋唐時期,高句麗的疆域和實力達到了其歷史的頂峰。

    二、唐太宗為什麼要耗費錢財和人力去遠征高句麗?

    遠征高句麗其實是從隋朝就開始了,隋朝結束了自西晉之後幾百年長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原王朝,隋朝雖然短暫,但是也進行了對高句麗四次征伐,其中隋文帝一次,隋煬帝三次,但是都以失敗而告終,並且隋亡也跟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有很大的關係,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勞民傷財,百姓和軍士也是怨聲載道。

    言歸正傳,唐太宗遠征高句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到了唐太宗時期,國家已經趨於穩定,國力逐漸強盛,而高句麗在之前中原分裂的幾百年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他們在東北部地區已經相當的具備實力,對中原王朝已經構成了威脅,之前的王朝沒有精力顧及高句麗,而這時已經不同了,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雄主,他決定收復高句麗,最主要原因就是收復故土,畢竟在漢朝時期高句麗是屬於西漢的東北四郡。

    第二,唐初,最大的威脅並非高句麗,而是突厥,但是高句麗的地理位置在大唐王朝的東北地區,那個地區自古也是北方遊牧民族交融的地區,隋朝時期四徵高句麗都沒有成功,並且因此而亡,可見高句麗實力不容小覷,如果突厥和高句麗同時聯合起來,那麼唐王朝戰爭的壓力就會很大,所以,征討高句麗也是有效牽制突厥的原因之一。

    第三、太宗時期,北韓半島共有三個國家,高句麗、新羅和百濟,這三個國家都已經向大唐稱臣納貢,而高句麗是這三個國家中最強大的,高句麗想統一北韓半島,但是唐王朝並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唐王朝希望這三個國家能夠相互平衡,來維護自己宗主國的地位,高句麗野心勃勃數次攻打新羅,而新羅多次向唐王朝求助,這是太宗皇帝發兵的直接原因。

    第四、太宗發兵高句麗的時候,最大的威脅突厥已經暫時解除,四海之內大都臣服於太宗皇帝,而只有遼東地區的高句麗還沒有完全控制,所以出於對遼東地區的控制和對高句麗政權的征服,為了鞏固自己“天可汗”的地位,太宗皇帝決定發兵征討。

    第五、高句麗地處遼東地區,戰略位置顯著,是牽制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重要軍事基地,而且佔據此地,可以有效的和周邊少數民族政權進行溝通,這個地區的穩定性對於中原王朝是至關重要的,而後的歷史得到了驗證。

    總結:

    無論是高句麗還是大唐王朝都有各自的算盤,大唐王朝以中原為中心,想要收復高句麗,完成江山一統或者確立宗主國地位。而高句麗卻不想被大唐王朝收編,所以高句麗才對中原王朝的征伐進行百般阻擾和反抗。

    高句麗的實力盡管在遼東地區很強,但是他無法抗衡更加強大的中原王朝,所以在持續的戰爭中高句麗最終一定會敗給大唐王朝。

    自唐太宗貞觀十八年開始一直到唐高宗總章元年,一共歷時24年,大唐王朝一共對高句麗進行了八次征討,終於將高句麗滅亡,而後唐高宗在高句麗地區設定了“安東都護府”,真正的實現了對這一地區的統治,唐高宗在這一地區共設9個都督府,下轄42個州,並且安東都護府在後來的安史之亂中,還有效的牽制了安史叛軍,同時也是大唐王朝和東北亞地區相互交流與溝通的橋樑。

  • 19 # 吃好喝好藥好

    大家好,我是小吃。

    唐太宗為什麼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遠征高麗呢?前面有很多答主已經回答了很多的可能,比如說是討伐叛逆,鞏固政權,炫耀武力等等。

    小吃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說法,唐朝統治者是隴右門閥集團利益的代表,而當時在唐朝還有另一個大的門閥勢力,山東門閥集團。而唐太宗除過很多偉大的原因遠征高麗外,還要藉著這個大勢,削弱山東門閥的力量!!!

    而且小吃腹黑的覺得,這很有可能是主要原因。畢竟,封建統治者為了自己集團的利益利用這個機會削弱自己的敵人,可能是放在首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滿身是土,趴在地上觀看小螞蟻搬家,是批評還是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