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積木育兒

    這兩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6歲男童失蹤,警察調查發現,可能是其母親在管束孩子的過程中,情緒失控將其殺害。這就聯想到我們的老話: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

    孩子確實需要被打才能夠長記性,才會聽話懂事嗎?

    未必。

    相反,最容易出現的情況是,父母被孩子激惹,爆發負面情緒,並以暴力鎮壓孩子。

    這個過程,原本引發孩子哭鬧行為或事情背後的根源,已經被忽略或遺忘;而大人的關注點全都在了孩子的行為上: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有什麼可哭的?

    教育和引導孩子的目的其實沒有達到,反而模糊了焦點,轉移了視線,這是我們家長常常容易犯的一個問題。

    當孩子聽話,哭鬧,或者有一些別的行為時,最容易引發父母的煩燥,這時很多父母都會忍不住動手,但到底該不該打孩子,要不要給他一點教訓呢?

    我覺得可以先從父母的這個煩燥說起。

    應該說,父母被引發的負面情緒是可以理解的。當發現孩子不聽你話的時候,當你覺得你沒有辦法讓他按照你的意願行事的時候,當你覺得他做了不該做的事情的時候,我能理解到那個背後的生氣和那個著急,我們通常會用到我們自己常用的一些模式,比如說我會覺得憤怒,然後會嚴厲地訓他,還會打他。

    在此,我有兩層建議和示範:

    第一層是說,如果當你現在還沒有辦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模式,感覺異常憤怒,忍不住吼了孩子,或者打了他。

    建議你在打完孩子,在他已經沒有那麼讓你生氣,你自己已經沒有那麼情緒的高漲的時候,你要做修復。

    如,要靜下心來對孩子說,“你看上午媽媽又打了你,現在回看的話,好像你的問題也沒有那麼嚴重,媽媽現在想起來也會覺得有一些不應該,我不應該直接就打你,應該先和你講一些道理,現在想起來真的也會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要注意的是,我們和孩子修復不是為了告訴他說我錯了,最重要的是告訴他,“我不是因為不喜歡你,發自內心地厭惡你而打你的,同時,我為忍不住打了你會有些後悔和愧疚。”這對於親子關係的修復非常重要。

    這是我們教育的本真,就在於說,我們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我們還是希望它不要毀壞掉那個安全感和關係。

    第二點,對於自己的暴躁脾氣,很多時候我們意識到不應該,這樣不好,想改變。

    那個改變有兩條路,一條路是說,可能我們需要你身邊的人幫你。

    比如,當孩子不聽話,做父母的一方就容易變得暴躁,這時,你需要家人的幫助,需要聽聽家人的建議和勸告,如你們可以商量選擇一些別的處理方式。

    通常,家人能夠了解你的脾氣,並能夠在適當的時候介入,在那個當下阻止一下,轉移一下,就是幫了一個很大的忙。

    所以,我們要試著向家人尋求支援和幫助,告訴你的愛人,“你看我每一次衝孩子發火,打完他我又很懊惱,下一次又忍不住,我希望那個時候你告訴我,‘我發現你情緒可能要失控了,你看我這個時候能不能做一些什麼,讓你不會覺得那麼著急,那麼憤怒。’”

    適時的干預和介入,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另一方面,對於自己來講,也需要適時提醒自己:不要總是事後做彌補,不妨在事前做一些努力。如預感到自己即將失控時,及時提醒自己,在內心對自己喊“停”,試著去回想一下打孩子之前後的那個愧疚的感覺,並在行為上做一些調整,如暫時離開這個現場,如跟孩子說,媽媽/爸爸現在很生氣,我需要獨自待幾分鐘,我們稍後再談。

  • 2 # 靜淨153010487

    我今年39歲,有個兒子,今年上初二,由於是獨子,所以從小我和他爸比較疼愛他,他爸爸更是當寶貝樣寵著,孩子是我們唯一的希望,我孩子小學的時候學還好,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孩子上了初一以後,成績大幅下滑,我找他們老師瞭解情況才知道,我孩子不愛學習了,迷戀電腦了,經常在電腦上玩遊戲,甚至還會跟些混混在一起抽菸,整天無所事事,即使在教室裡也經常心不在焉,根本不想學習的事,做為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真是心碎、心痛,看到孩子這樣我起初還責怪老師怎麼不好好管教,老師說你家 孩子叛逆心重,我們也經常說教沒有用,我想是因為我們疏忽了對孩子的管教,我們就一個孩子,不能任其這樣下去,我們得想辦法改變孩子,所以我跟我老公決定加強監督管教孩子,經常對孩子嚴厲說罵,我老公甚至還打了孩子,我們從來就沒有打過孩子,我看著心疼。可是5個月了,孩子沒有一點改變,更叛逆了,經常跟我們頂著幹,孩子的考試成績居然是班上倒數第3名,我想是不是我們的管教方式出了問題,哪個家長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把我急得晚上都睡不好覺!不過慶幸的是在這個時候遇上了一位老師,他教會了我一套方法,我跟老公按照他的方法堅持了3個月,孩子總算慢慢的變好了,成績從倒數第3到現在班上第2名,完全變了個人。成為班上的尖子生。

  • 3 # 飛燁媽媽

    對於孩子必須要立規則 ,有了規則就要言必行行必果,當然這個規則是和孩子一起制定的,並且根據實際情況要不斷完善修改的,現在重點說說孩子破壞了規則怎麼辦?對於七歲五歲前的孩子我建議在家裡設定一個懲罰椅,做錯事情的小盆友就必須要坐在上面懲罰幾分鐘,這個過程就是讓他冷靜,讓他知道這樣做是錯的。對於五歲以上的孩子我會採取罰站的辦法,這個過程是讓他自我冷靜加自我反思,如果罰站還不行,我就會打他了,這個打也是我們協商好的懲罰方法,在他屢教不改時用,打孩子時就是為了讓他接受懲罰,不是媽媽的情緒發洩,基於這個條件我覺得可以打,尤其是那種沒心沒肺的調皮孩子。但是對於比較敏感情緒化的孩子不一定適用。只有您自己才能做自己孩子的育兒專家,我說的僅供參考。

  • 4 # 劉芸YI媽

    不會!在所有教育孩子的方法中,打孩子是我最不認可的。

    打孩子是建立在想讓孩子怕你的基礎上,是以武力制人,尤其是父母自己很生氣,情緒失控的時候,打孩子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反而變成了一種發洩和憤怒的轉移。這種情況下,孩子根本不可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不可能去想下次不會再犯錯。及時他們表面上誠惶誠恐,也記住了犯這樣的錯時被打的痛,下次不敢再做這件事,但這真的是教育的目的嗎?孩子也只是屈從於你的武力而已!

    語言也是有力量的,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把你的心理感受表達給孩子聽,這樣還能引導孩子學著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從而能夠更好的自主反思。

    及時當你不得不打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自己先控制好情緒,在足夠冷靜的情況下,與孩子交流清楚為什麼打他,打幾下,讓他明白被打的原因,這一點也很重要。

  • 5 # 青聲言語

    首先要自我檢討,因為我不止一次的打過孩子。孩子小的時候,一個人帶孩子辛苦,情緒非常容易崩潰,也經常會被孩子爸爸影響情緒。有時候孩子就成了發洩情緒的出口,每次打完都會後悔,事後自己都會反思。也會真誠的給孩子道歉。現在很少打孩子,因為看了挺多育兒書,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有經驗。更多的是自己可以調理自己的情緒,儘可能的不把自己的情緒帶給孩子。

    其次,我本身不贊成打孩子,因為每個人都會有逆反心理。我覺得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先分析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然後去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不聽話,所以,找對原因,對症下藥,得到的效果要比一頓胖揍來的好。親子關係也會比較好!

    希望我們都努力做好父母,加油!

  • 6 # 凌兒媽媽

    我沒有打過孩子,因為覺得使用暴力的父母是最無能的。孩子那麼小,他只能任由你打,那麼你打孩子只不過是為了讓他屈服,。這樣的聽話有什麼意思,他根本認識不到自己的錯,他只知道你揚起手,他就得聽你的話,不然就會捱打。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沒有孩子或者孩子聽話才這麼說。其實我有孩子,她也不聽話,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完全聽從父母大人的話。那樣子的話,孩子還有自己的想法嗎?

    當你喊孩子吃飯時,可能她會因為電視還有五分鐘而說等一會,這個時候你會去打孩子嗎?那麼接下來將演變成孩子哭,大人罵,吃頓飯都吃不好的場面。

    我們不妨陪孩子看過這五分鐘,然後大家高高興興去吃飯,這樣一頓飯下來心情都愉悅。但是也碰到過特別不聽話的孩子,是我外甥女,到我家做客,捧著手機看電視,吃飯的時候說不吃。舅舅要回手機的時候,她就哭鬧,踢門,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對這樣的孩子不用管她,沒收手機,不吃飯就不吃,記住,這一天都不要給她零食,讓她餓著。對於一個八九歲的孩子,還是要有些規矩打是解決不了什麼問題的。

  • 7 # 快樂娃成長記

    我不主張打孩子。孩子出現不當的行為時,家長可以對孩子說“不”。

    用尊重孩子的方式拒絕孩子,向孩子說“不”。我們拒絕孩子時,一定非常希望孩子能理解,能體諒你,配合你,接受你的“不”。我們需要學習怎麼和孩子溝通,怎樣才是尊重的溝通。這裡提供給大家一個溝通公式,摘自《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

    “當你_______,我覺得/感到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我希望____________。”

    公式中空白處可以填寫的資訊:

    “當你(描述孩子的變現或情緒),我覺得/感到(描述你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因為(說出理由,解釋為什麼孩子的行為引發了你的這種情緒),我希望(描述你希望達到的更好的情況,你和孩子各自做好什麼。)”

    這類似很多育兒書裡面介紹的“我資訊”語句。我們家長需要多實踐,才能熟練運用我資訊,解決各種育兒難題。

  • 8 # 培優教育

    對現代父母來說,“打孩子”也許是最不被認同的教育方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然而,從沒打過孩子的父母恐怕很少,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能做到絕對不打孩子,而世上極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父母往往在忍無可忍的情形下動了手,事後又十分後悔、自責。 英國與美國的很多地區都規定父母打孩子是違法的,可是在韓國,法律又是允許父母打孩子的。

    我認為認為孩子可以打,但一定要講究打孩子的藝術、打孩子的技術要領。打孩子的前提是不能有憤怒情緒,因為憤怒的時候家長很容易失去理智,可能產生不可預計的結果。被孩子惹怒的時候要先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這時不該打孩子。打孩子如果是發洩自己的憤怒,那這種打有害無益,而另外一種是“做規矩”的打,則需要家長自己冷靜後再選擇合理的方式來“打”,比如用一些特定的東西,類似戒尺,打的時候要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打是因為你犯了嚴重的錯誤,而不是媽媽生氣才打你。後來我也嘗試了,在孩子嚴重錯誤的時候會用戒尺“懲罰”,但主要是教育為目的,同時,我們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毫不吝嗇的表揚和鼓勵,賞罰分明下,現在孩子和我之間的溝通很順暢,反倒很少捱打了,孩子也會覺得爸爸媽媽是講道理的。

  • 9 # 凡凡201611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該不該打,關於體罰,目前爭議特別多,雖然傳統的教育模式都認為打孩子是必須的,甚至不打不成才,但是當前以人為本的這種教育模式,尤其是賞識教育,都強調尊重孩子的個性,體罰不可取。面對爭議,我覺得具體問題還是應該具體分析,視自己孩子的情況以及犯錯誤的嚴重程度,因為現在的孩子相對比較嬌氣,如果沒有適當的體罰其實對於同一個問題反覆犯錯誤的機率還是挺高的。但是,當然不是提倡要體罰,只是說必要時作為一種警示的方式不能說完全不可取。

    其次具體可以打哪裡,當然有幾個部位是絕不可以的,如頭部、腹部,目前專家給出的參考是打屁屁,當然輕重也要把握好。

    最後是在不得已打完之後的認知糾正,一定要讓孩子從認知層面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點也很關鍵。

  • 10 # 嘟嘟媽成長記

    儘量不要打孩子。打罵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完全不能用的教育方式。如果非打不可,可以打pp,打手,但是一定要注意輕重,畢竟孩子幼小。達到教育目的就好。

    說件小事,寶寶特小的時候學會了掐人,小手掐的人生疼,還樂此不疲,哈哈大笑。寶寶不懂掐人行為的不好,以為你的又哭又叫的是好玩的意思。說了很多次寶寶不能理解那是不好的行為。我只好打了她的小手,掐一次,打一次,剛開始輕輕的孩子以為是玩,再後來加重了懲罰,打的寶寶很疼直接哇哇大哭起來。之後,但凡寶寶掐人我就會以打手責罰她。幾次之後,寶寶終於不掐人了。

    打罵只是一種讓寶寶意識到錯誤的手段,只要寶寶意識到錯誤並改正了就好。

  • 11 # 王者賽事解說YuanZF

    打家長好了

    有一句古話,孩子不打不成器,不打不成才,一直流傳至今,老一輩的人覺得孩子是要用打來教育的,可是現在很多人都聽人說孩子不能打,打孩子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在各種“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讓孩子做主”等早期教育理念日益風行的今天,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已經沒有太多的市場。

    但是,很多家長同時也感到迷茫和困惑,難道對孩子就一點都動不得嗎?任何時候也不能採取強力措施嗎?

    01

    3歲以內的孩子不能打

    有句老話說得好,“打啞巴孩子有罪!”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家長不可以動手打那些還沒有學會說話的小孩。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即使打了孩子,孩子也不會記住。

    其實這是很大的錯誤,孩子也是人,他同樣有別人都會有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對於小孩子來說,更是根深蒂固。很多人都奇怪,在和幼年時期的養育人分開若干年後,孩子仍舊跟他們很親近。

    為什麼?幼年時候的事情,可能他們早就想不起來了,可那種親切的感覺,會深深埋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所以,你現在對待孩子的惡劣態度,也同樣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有印記。

    在這一年齡段的孩童不說有沒有獨立認知的能力,對自己做了啥都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

    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不僅沒有警示作用,還會讓孩子對自身的行為感到疑惑,進而感到羞恥。

    02

    6歲以後要儘量少打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儘量減少體罰。6歲以後的孩子,多數已經進入學校了,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完善,自尊心也越來越強,已經是懂道理、明是非的年齡。

    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憤慨、消極、自卑的人格。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心理輔導,這種憤慨會伴隨他們一生,並且在每一個適當的關口都跳出來侵擾他們的生活,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實際上,孩子的很多“搗亂”行為,都是因為他有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甚至是因為父母行為的不當而引起的。只要耐心傾聽孩子,找到行為背後隱藏的心理需求,並且恰當地滿足這些需求,孩子就不會跟你搗亂了。

    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他們就像長了犄角的小馬,既倔強又刺兒頭。他們不想被家長管過分呵護,難以忍受家長的管教,想獨立,總是用家長不喜歡或不習慣的方式和家長說話、相處,處處頂撞。

    青春期的孩子愛發脾氣,易怒,不聽話,並非故意和家長對著幹,更多的原因是身體裡的荷爾蒙在作祟。

    面對這時期的孩子,打罵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們越是不屈;你越是打罵,他們越是叛逆。想控制他們像控制幾歲的孩子一樣,幾乎是不可能的!

    打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任何事情都要謹言慎行,如果孩子在這年齡段,就更加不可以打了,我們應該透過言語或事情的啟示來告知孩子,這樣是不對的,這樣是錯的,這樣是不可以的,並告訴他應該如何去做。如果還不聽可以使用其他懲罰方式替代,比如剝奪權利之類的。

    俗話說:“小樹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而我並不贊同。打孩子,是家長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現,如果孩子每每在捱打之後才肯聽話,那隻能證明你是個失敗的家長。

  • 12 # 老裴166415228

    不只你的孩子多大,般說來叫一打二歇唬,竟量少打,打就打屁屁,決不能用棍棒只累,打時你要裝做特別生氣的樣子,打時要住義分寸,還要把握好打的時間和廠和,這就叫當面教子,背後教妻,三歲以下不懂事,只能慢慢去哄,但是也決不能全任他她的性。

  • 13 # 三寶的快樂成長號

    孩子不聽話,該打哪裡?我覺得要分幾點來看。

    1,如果孩子只是觀點與父母不同,有不同的意見。這樣就不算不聽話。超市裡面他孩子想要玩具。這個我覺得。只要是他可以講道理的還是要跟他講道理。不應該用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

    2,如果孩子還很小的話,年齡在兩歲以下的我覺得即使他不聽話我們家長也不能不應該打孩子。

    3,孩子真的不聽話,做了一些錯誤的事情和過分的事情,一定要透過打來警告他,讓他記住。那要說要打哪裡呢,我覺得可以打手心,用家長自己的手來打孩子的手,這樣家長就能控制自己的手勁兒。因為多疼我們家長自己的手也疼,也有分寸。不需要打很疼,要讓他記住。

    打之前,要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打他,打了他之後再次重申打他的原因。打他是因為他犯的錯,我們才打他的,而不是因為我們不愛他。

  • 14 # bongcaca134137739

    不該打 可以拍 柔和的那種 那是自己的孩子 有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 你要教會孩子的更多是自己的思考 讓他知道自己是哪裡不對 哪裡錯了 哪兒是不應該做的事情 打就顯得太粗暴了一些

    國外有個影片 孩子偷了店裡的東西 父親讓他還回去並且向店員道歉 那如果換打 你覺得哪個更有效呢

    個人看法 不喜歡的直接噴也行

    嘿哈

  • 15 # 娛出精彩

    孩子不聽話,作為家長首先想不到的不是打的問題,而是孩子該打還是不該打。老一輩人中,但凡是孩子忤逆了大人的意思,輕則動手打,重則藉助一些道具打,而被打慣了的孩子要麼心理會受到創傷,要麼就是屬於那種你越打我越調皮。

    孩子的教育主要還是以言教為主,退一萬步說,打在孩子身上,痛在自己心上,雙方都不喜歡這樣的感受,那麼你何苦要打孩子呢?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大人們的循循善誘,做人比做事難,每個人出生都沒有固定的標籤,日後形成的各種性格都跟大人的教導有關。

    孩子不能管得太死,也不能管得太鬆。孩子犯錯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要勸誡教導他,告訴他什麼該為什麼不該為,打是可以的,但不可把打作為主要的教育武器。另外打的時候需要注意該打的部位,不能攻擊要害,也不可太過於手重,不能用一些侮辱性質的攻擊方式去打,這樣會給孩子留下不小的心理陰影。

    現在的孩子普遍早熟,接觸的前衛思想也多,不聽話是難免的。這就需要家長在其中起到一個好的引導作用,打是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的。

  • 16 # 米蘇媽育兒筆記

    中國有句古話“棍棒底下出孝子”,在米蘇媽小的時候,經常聽到周圍的大人們說“黃荊條子下出好人”,這些無一不在章示:孩子不聽話,就是要打!只有打才能讓孩子們聽從父母的話,順從父母的意識,有的家庭甚至真的如上圖所示,孩子犯錯之後等待ta 的是各種各樣的家法!在古時候,君臣制度這類的“縱向關係”的大環境下,打確實能起作用,武力可以解決一切!

    在米蘇媽小時候,那些堅持被打的孩子們,現在要麼就是懦弱,一輩子都在父母的陰影下生活,要麼就是跟父母對抗,你說什麼我就不,有些嚴重的甚至跟父母徹底決裂……現在的社會大環境,“人人平等”,強權越來越沒有效果!我們來看看現在的孩子們,對於5歲以內的孩子,打可能會在那個當下有用,但是過後又會再犯,甚至偷偷摸摸不讓家長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稍微再大一點的孩子,不要說你打ta ,你說多了ta都煩。你要真跟ta動手,那ta可能真能跟你打起來。

    孩子不聽話,家長該打哪裡?家長哪裡都不該打!孩子已經不是過去的孩子了,我們老師和家長,是不是也可以選擇更新我們的育兒理念和方法,幫助孩子培養在未來生活中所必須具備的品質和生活技能,當我們離開人世之後,他們依然有能力讓自己幸福的生活

  • 17 # 天賦家

    如果你的孩子不聽話,那你一定也沒有認真的傾聽過孩子講話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家長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作為家長一定要問問自己,到底是誰的問題? 你又認真的聽過孩子講話嗎?

    聽話就一定好嗎?

    因為聽話,吃了好幾年小藥丸......

    因為聽話,被摸了好幾年都不曾聲張....

    因為聽話,被性侵到懷孕才知道.....

    為什麼要讓孩子聽話?問問自己,不要把自己的不懂得和孩子交流貼上孩子不聽話誰

    今天孩子不聽話,你可以打他,為什麼呢?

    警察不聽你的話,你咋不打警察呢?

    你上司不聽你的話,你咋不打你上司呢?

    為啥孩子不聽話,你要打孩子?

    因為打孩子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事。對吧!

  • 18 # 小莉育兒

    孩子不聽話,家長該打哪裡?我想問出這個問題其實想弄清楚究竟該打什麼位置,而是想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是有用的。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每個孩子的情況也各有差異,那麼孩子不聽話究竟該不該打?究竟該打哪裡,我想每個家庭每種情況都應該是不一樣的,應該區別對待。

    1.男孩兒和女孩兒的區別。

    一般情況下,男孩比較粗糙一點,女孩兒心思比較細膩,同樣的情況下,我的建議是儘量不要打女孩子。打罵本身就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種比較粗暴的行為。容易讓女孩子自尊心受傷害,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是不被尊重被放棄的,這種影響甚至會跟隨一生。

    2.幼兒期、兒童期和青春期的區別。

    幼兒期的小孩兒,特別是三歲以前的小孩,因為什麼都不懂,所以打罵對他來說是不管用的,這個時期的小孩,父母應該更多的是給予他們呵護,糾正他們的行為。

    兒童期的小孩兒,比較調皮一點,所謂熊孩子一般都產生在這個時期。孩子犯了錯,家長首先還是要跟他們講道理,讓他們明是非,知對錯。如果家長實在覺得責罰有必要,那麼也應該慎重實施。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也有了比較強烈的自尊心,這個時期的孩子,我覺得應該主要以家長的言傳身教為主。打罵有時候會適得其反,會使他們更加叛逆。新聞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說青春期的小孩因為犯錯被父母責罰,最後離家出走,甚至產生了更嚴重的後果。

    3.責罰方式的區別。

    孩子犯了錯,該怎麼樣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怎樣吸取教訓?有時候也可以採取適當的責罰方式。我的觀念儘量不要打小孩。其實,責罰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可以讓小孩反思,靜坐,寫檢討,罰做家務,扣零花錢等,如果一定要打小孩,可以打一打手心,以示懲戒。

  • 19 # 陳忻兒童心理

    打孩子,其實是父母沒有辦法,來發洩自己的怒火和挫折感。

    我一向不贊成體罰,而且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一致認為,體罰對人的傷害很大。

    父母對孩子暴力解決問題,其實是樹立了一個暴力的榜樣,孩子會學到,好,這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他也沒學到別的更好的辦法,所以,在他碰到問題的時候,他的本能反應就是用暴力去解決。

    當父母去嚴厲責罵孩子,或者打孩子,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憤怒的情緒,這種情緒激起了孩子的恐懼,或者是生氣,不滿,這些情緒都是孩子在覺得受到了威脅所產生的自然情緒反應。父母指望他去想一想,你做錯了什麼。可是他並不會去理性思考,因為他已經受到這些消極情緒的影響,只關注自己的情緒,而不會去考慮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產生什麼影響。

    體罰破壞了親子關係,孩子跟父母不親,父母的話就沒有什麼說服力,越來越避免聽父母的話。這也是和父母的願望相背而遲的。

    當父母暴力對待孩子,因為孩子小,他無力反抗,出於害怕不得不服從。從短期來看,可能會壓制一些孩子不好的行為。父母會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方式,就會越來越去依賴使用這種方式。父母如果越來越使用這種暴力的辦法,孩子越來越大,有可能會越來越反抗,這樣會加劇父母的體罰。這樣造成一個惡性迴圈。

    當父母用暴力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孩子會認為,父母打了我,就算是教育過我了,他會感到很放鬆。所以,他並不會去改正他的行為,而是,你打了我,就算是懲罰過了。這樣並沒有起到什麼教育意義。

  • 20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李娜:

    孩子不聽話,是所有家長共同感到頭痛的事情,但要不要打孩子卻要視情況而定。對於這種簡單粗暴的行為,一般是要禁止的,這是一種極大的不尊重,和傷害孩子心理的行為方式,但若是真的在一些極重大的錯誤面前可以適當的用一兩回,這會讓孩子記憶深刻,一生不忘。所以首先我們要深入的分析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再採用相應的對策。

    1、孩子不聽話可能是緣於獨立意識的成長、成熟。

    在家長的眼中,孩子要乖乖的聽話,不聽話就是對家長權威的一種挑戰,對於專制型的家長是絕對無法容忍的,卻完全忽視了孩子獨立個體的事實。當孩子在不斷成長時,他的思維,認知都在完善,孩子看事物的視角也與成人不同。

    做為家長要正確面對不聽話孩子的內心,尊重孩子獨立人格思維方式,允許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最重要,即便是非常讓家長生氣憤怒的事情,也要先尊重孩子表達不同意見與說話的權利,對於正確的事情,要接受肯定。對於錯誤的事情,要及時糾正透過各種方法與手段加以引導,而暴力的打罵只會加重孩子內心的傷害,令孩子失去判斷力,加重孩子的逆反情緒。

    2、孩子可能處於逆反對抗心理期。

    當孩子處在逆反期或是故意與家長對抗時,會不分家長說的對與錯一律選擇不聽違抗。這時非常能激怒家長,若此時用鎮壓打罵的方式只會加重孩子的對抗與逆反的心理,令親子關係激化,甚至會產生極端的行為後果。

    作為家長要在面對孩子情緒化嚴重時,採用情緒隔離法,與孩子情緒進行隔離,自己保持平靜的狀態。先接納孩子的情緒,有利於拉近與孩子的心理距離。待孩子情緒發洩完,再用平和、溫柔、堅定的語氣與孩子交談,當我們能用同理心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感受孩子的情緒,說出孩子的感受時就能有效的緩解孩子的逆反與對抗的情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和你的同桌發生過什麼特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