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魂流浪者D
-
2 # 豫世界
古文中的錯別字叫“通假字”?說出來你都不信
先普及下什麼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一個漢語詞彙,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還,顧反為女殺彘。”(《曾子殺彘》)句中“女”就代表“汝”。通假字本質上屬於錯字或別字,但這屬於正常的文言現象。
對於大多文學研究者來說:
古文字來就是一個比較難學的東西,雖然大多數字的意義引申出來都和現在的意思差不多,但是有一些確實是非常難懂,只能死記硬背。所以,學古文真的是一件特別頭疼的事情,當中,還有一種叫做“通假字”的神奇東西。
古文中經常出現通假字,給理解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如果不先理解上下文,就根本無法理解,還需要用“以聲取義”來取代“望文生義”,理解起來還非常得勉強。
其實在古代,還並沒有通假字這一說法,只是到後面,隨著時代的發展,漢語體系漸漸發生了一些變化,如今我們是看字識意的,但是在古代,大多數都是以音識字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會出現一些我們不能理解的字詞。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即使是古人,也會有用錯字的地方,為了表現對他們作品的一種尊重,並且給後人看到原跡,所以並沒有改動他們的字。確實,他們有寫錯字的時候,但是,這些“通假字”並非全部都是“錯別字”。
我們現在學習的是一套特別成熟的漢語系統,但是在古代,這個體系還並沒有完全成熟,所以,所以字和意思會有一點點的偏差,在使用的過程用,也不能完全約定俗成,所以與當今的字詞意義造成了一定的偏差。
所以這只是古代語言系統的一種侷限性,並不能說他們是寫錯字。即使古文作品中的字詞有一些不足,讀起來也晦澀難懂,但是我們在古文中仍然可以領略到很多知識。
--------------------番外篇--------------------
通假字是如何誕生的?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的思維卻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所以,時代越前的文章,通假字越多。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別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的,“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注於個讀音,而選擇性地忽略了其字形,不同的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
3 # 凱哥講史
通假字是指人們在書寫時,由於某種原因,借用音同或音近的甲字來表示乙字的意義的現象。通假字運用主要發生於秦漢以前,春秋戰國時期,諸國文字各異,這是後世異體字、同形字、通假字產生的一個主要淵源。
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漢代人復原六國古書多是憑藉記憶,秦漢時代沒有印刷術,傳播文化知識,只能依靠口述、手抄,東漢人鄭玄說,“其始書之也,倉卒無其字,或以音類比方假借為之,趣於近之而已。”意思是說,作者在書寫時一時忘記了本字,倉卒之間使用了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本字。
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訓詁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這種用字方法在古代是得到社會承認的,不同於現在所寫的錯別字。
秦統一六國之後,實行書同文政策,用經過整理的篆文統一全國文字,基本消滅了各地“文字異形”的現象,但是在文人的著作中仍然沿襲古已有之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意義在於是語言文字演化的必經之路,更體現了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
-
4 # 文馨娛樂
通假字是從現代人的用字習慣的角度說的,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白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通假”字了。
民間普遍用通假字,以訛傳訛,用慣了。現代官方審定標準用字時就從俗採納通假字作為標準寫法,而不採納本字。比如“指揮”本字應該是“指麾”。“麾”是用來指麾軍隊調動的旗幟,轉作動詞,發號令。《三國演義》有“玄德麾軍回身復殺”,就是用了本字。而民間長期寫的“指揮”“揮軍南下”的“揮”其實本來只有擺動舞動的意思,沒有發號令的意思。這種就是同音假借,就像“其”假借了簸箕形和箕的音,就像第二人稱代詞假借了“女”和“汝”?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一般說通假,其實只是和別字有關。只有在字形規範統一之後,大家常常寫作某個字,你非要寫成另外一個字,那才能說通假,在此之前,既然沒有正,又何來的別?所以通假字實際上是以今律古的做法,為了方便現代人去閱讀文獻、理解文獻所提出來的概念,如果認為古人也這麼想,那真就是想當然的了。
比如說早和蚤,早字晚出,在早字出現之前,古人只能假借跳蚤的蚤去記錄早上的早,不是說古人放著好好的早字不用,非要去找個跳蚤去記錄美好的早晨。現在說“蚤”通“早”,是從現在的用字習慣去說的,不是古人的習慣。
-
5 # 歷史拾穗者
個人彙總一下以下幾種可能:
1.古人語文沒學好,寫成的別字;
2.為避諱長輩或皇帝的名字,借用諧音字;
3.為節省油墨簡化字(類似今天的簡體字);
4.漢語一字多義,可通用,約定俗成;
5.各地區語言習慣上的差異(方言)。
-
6 # 靜逸堂堂主
“通假”就是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假借為六書造字法之一.朱駿聲說:‘天地間有形而後有聲,有形聲而後有意與事,四者(形、聲、意、事),文字之體也,意之所通,而轉註起焉.聲之所比,而假借生焉,二者(指轉註和假借),文字之用也.……不知假借者,不可與讀古書,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識假借,鷓《說文通訓定聲》一書所為記也.’(《說文通訓定聲·自敘》)
《說文·敘》說:‘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據王念孫《讀書雜誌》所言:‘本無其字’,本字應為‘卒’字,即倉卒無其字,借同音的字用之.即所謂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令長’原為‘令良’,為避劉秀(光武帝)叔父‘良’諱,改‘良’為長.令讀零音,平聲,良也平聲,是雙聲.對於假借,王引之又說:‘詁訓之指,存乎聲音,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強為之解,則詰 為病矣.’
通假字的成因有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避諱.古人最忌諱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中的字,或直寫自己父母名字中的字,借用其他字替代.所有的人都不能寫當朝皇帝的名.
3、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秦記》以外的各國史記、巫醫之外的古書幾乎燒光,到漢代,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記讀音,未記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4、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5、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白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通假”字了.
-
7 # 安康
說發明通假字,這話才沒有意義。
古時候,字根沒有現在這麼多,也沒有漢語拼音,說白了,很多字的讀法是有地區差異的。所以現在所謂的通假字,在古代,是正常用字。只是我們現在字根多了,字的意義劃分更細緻,又有漢語拼音,於是我們用今天的閱讀規矩去看待這些字時,就冠以通假字的稱謂。
通假字的意義,就是方便用我們現在的漢語去理解。
-
8 # 一人倆狗啊
想知道通假字的意義,就得先知道什麼是通假字
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
其中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
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為長期工。如蘇東坡的《石鐘山記》中的“莫”,為“暮”之古字,被“借”為否定副詞“不”、“沒有誰”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異體字
是指讀音、意義相同,但寫法不同的漢字。如“淚”和“涙”,“睹”和“覩”。
通假字
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如“蚤”與“早”;如“當”與“倘”。其特點是“因音通假”。因為古代的字很貧乏,所以用有限的字來表達意思。
成因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的思維卻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所以,時代越前的文章,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別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的,“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注於個讀音,而選擇性地忽略了其字形,不同的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通假字與假借字的區別
有人常把通假字與六書中的“假借字”相混。嚴格來說,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來已有“慧”字,但卻以“惠”字臨時替代。而六書的的假借字則是本無其字,因為要創制新字較麻煩或為免使字數大量增加,而採用同音或近音字表達那種意思,例如“自”字本義是鼻子,因同音關係,借來表示“自己”之意,這是六書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訓詁解說中,也有時會把兩個名稱相混。讀者應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學知識,小心判別。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假借字本質上不屬於錯字或別字,屬於正常的文言現象。
“同”與“通”的區別
“同”是指古代的很多異體字。比如孔乙己曾經說過的茴香豆茴字的四種寫法,這四種寫法之間就可以說A同B。
“通”一般是指狹義的通假字。
它們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通”
表示通假字,是指“寫錯或印錯的字”通“作者本來要寫的字”。
“同”
一是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體字”等同於“現代漢語中的某字”。
二是表示異體字。即同音同義不同形的字。
例:在現在課本中出現的“a本來寫作b”,則a為通假字。
總結來說,大多數"通假字"其實只是一個意思的兩種習慣寫法,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傳承這一特別的歷史文化, 對我們閱讀古文,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大有裨益!
-
9 # 老漁破船
這裡“光”的解釋是作為動詞的照耀,形容詞的景色和副詞僅僅的意思,接著的“好”亦同,結合結尾的動詞多義多音字“說”的變形組成了典型的“通假字”的句子。言歸正傳,回答問題。文字的誕生標誌著人類文明的開始。我國特有的漢文字來自包括“甲骨文”和“象形字”兩種原始文字演變直至定型後的傳承。古老的甲骨文是在商朝墓地發掘中發現的,“象形字”是傳說中的倉頡造字。不論是“甲骨文”的陸續發掘,還是倉頡持之以恆的創造,最初文字的能夠使用數量是有限且粗糙的,於是就產生了理解(或使用)上的隨意性表達出的效果,當這種隨意能夠逐漸融入文字的表達意思時,就有了“通假字”的使用。提問的“通假”指的是通用,假借的意思。“通假字”的使用分別是形似字和音似字的意會。“通假字”的使用是在形似,音似(包括聲韻)形成的意會條件下,形似,音似(包括聲韻)的作用產生的效果。其意義是古代人的同音替代和同型替代主要源於最初文言文的書寫困難。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文章“壓縮”格式非“文言文”莫屬,而“通假字”應該是“壓縮”格式的簡化手段。“通假字”的形似,音似,聲韻的使用變化在古詩,詞,歌。賦,曲的創作中起到的變更替換作用。在聽覺上多了層美感,古人的文字創作很尊重韻律。即便當下的詩,詞,歌,賦,對聯的創作也有利用“通假字”和“古韻”,“今韻”的手段來改變作品的平仄韻律關係。老漁以為,作為國學文化的一部分,“通假字”的使用條件是有著一定的科學性。(圖片來自網路)
-
10 # 國病
談談。
通假字不是發明的,而是寫錯字和被錯字。
寫錯字是古人自己造成的,有的是原作者的問題,有的可能是傳抄者的問題。由於原文地位很高,作者歷史地位很高。所以就必須遵循古文原版,於是錯別字就成了通假字。
還有一類是由於後來字型檔擴充套件,有的字有了專用字。於是未擴充套件之前的原字就被晾在那裡成了通假字。這種情況先秦古籍裡必較多。閱讀先秦古籍更需要注重語音的諧音,用諧音理解原意更為準確。比如古文獻裡的胥字實際大多就是女婿的意思,就是指接受過繡球聯姻的黃種人。比如我們是華胥氏,還有赫胥氏,都是女婿的意思。這也是《天仙配》、《白蛇傳》裡代表我們的必然是新郎一方,許仙也是仙婿的意思。歷史文獻裡提到的諮胥就是指我們了。胥字擴展出專用的婿字,也就使得通假了。
又例如華章和牙璋是一回事,都是指羌系的專屬禮器,張嘴的牙齒、張嘴的八哥、八紮(八挓、哪吒),但章和璋字卻不同。這是一種互通字和專屬字帶來的問題。章的原意最早與印章無關,最早應該是張嘴這個張的意思,後來才指牙璋禮器,同時指張嘴為八,所以章魚是八爪魚。印章反而最後才有的含義,因為華婿氏之一漢族將自己的專屬牙璋名稱命名給了重要的印章。
姜子牙想當玉皇大帝,姜子牙代表的就是張嘴牙璋這一民系。最後張百忍當了玉皇大帝,其實就是自己這個民系當了玉皇大帝的意思。百忍就是指苗蠻民系之前的忍耐,就是指姜子牙兩鬢斑白後的成功。可見張、章、璋原本就是相通的。
逃之夭夭和桃之夭夭都沒錯,逃是專指逃離,桃卻蘊含著羌系另外的文化,桃花源。桃花源不是陶淵明發明的,只是他發揮的。我們文化裡有桃木斬鬼,這是因為對手沿海支是冥神系。所以最早的春聯也是桃符,用桃木製作的。人面桃花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存留於戲曲化妝裡的。中國戲曲妝容最靚麗的就是粉面桃花。
我們只知道姬姓與我們有關,卻不知道姚姓更是與我們民繫有關。實際上最早的母系姓氏是媯姓,後來七仙女嫁給九黎,沿海支為姒姓,內陸支為姚姓。再後來才出現姬姓,姬姓與公雞信仰和養狗人有關。臣的豎眼就是狗眼。由於帝堯後裔的陶寺人被大禹體系擊敗並割頭,他們逃離出去做了西戎牧羊人,就是北三苗羌繫了。桃之夭夭,之子于歸。就是指羌系後裔返回的故事。所以逃只是專指逃離,桃卻蘊含著我們民資的重要文化。桃夭也叫天夭,就是文獻記錄裡的殷商武丁時代出現的天夭,也就是羌方了。他們從中東古埃及與鬼方殊途同歸,這也是西周實現雙方和解大一統的原因。直到春秋雙方可能因為道統路線分歧又起爭端。西周滅亡西邊隨即出現了新的一神教,春秋也出現墨家明鬼與儒家世俗的意識形態爭奪。實際墨家文化就是夏文化,就是與鬼神論有關的意識形態。
還有一類通假是發明專屬人名造成的。顓頊就是壯婿的意思,就是指接繡球的群體,所以也就必須發明一個專屬的詞,顓頊,再加入別的文化元素。皋陶叫庭堅,實際是聽見的意思,但作為人名只能有人名的樣,所以就有了庭堅。這一類字詞的發明有文化意義,但也造成後世不知其原意的結果。
內陸支號稱本人,皋陶的皋就是白本兩字。皋陶與三苗有關,就是制五刑的刑天。湖南話三一如六,三一指的是老三支系苗蠻和老大支系烏拉爾,也就是被應龍所殺的夸父和蚩尤。六代表的就是白種母系,六在《易經》裡也是陰爻數理。注意,我們這個民系都自稱本人,原本是白人的意思。天夭和天六指的是內陸支屬於天神系。這也是附會天數為六,雪花都是六邊形或六角形。於是西方在發現六邊形的苯分子時,就使用了苯這個語音。猶太受內陸支閃米特文化影響而有六瓣蓮花,六瓣蓮花就戴在羌系民族頭上。
總之通假字也好,錯別字也罷,古文獻裡大量存在。這需要動用諧音理解才能讀懂。
-
11 # 了不了齋主人
我本科畢業論文就是寫通假字的,不過時間太久了,已經記不清了。但記得通假字、假借字、同源字是有一些區別的。假借字是本無其字,久借不歸的字。通假字是本有其字臨時借用者。同源字是王力先生創說的,指意義同源的一類字,如原一一源之類。也因為如此,王力先生認為通假字是意義上無聯絡的字,以此和同源字作區分。我當年的論文主要針對這個觀點提出異議。
-
12 # 使用者3485422457492
語言主體是音與義,志於文字只是一個記錄語言的符號。所謂的通假字就因各種原因寫的同音字。比如:甲:有銀子冇?乙:有5文。其中“文”men因官話改變了讀音wen並且主導了讀音和詞義,為了更好地表達有些人同蚊同音字代替
-
13 # 走筆平城
通假字是借代的表示的字,大多數和被通假的字是同音字。通假字,錯別字是錯別字,二者不可等同。
通假字就是古人寫的錯別字,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太準確的。因為通假字的概念比較複雜,有些東西很難理解,難以表述清楚,所以就用錯別字就是通假字這種說法來搪塞過去。於是將一些古文中和我們現在用的不太一樣的字,比如說是通假字、古今字等,全部說成是古人的錯別字專用名詞“通假字”,這是一種概念上的模糊。
我們先來說,通假字是什麼意思。通假就是通用和借代的意思。有些字能用讀音相同或者相似的字來代替。比如說,有些古文中的“距”通“拒”,也就是把守的意思,這兩者讀音相同,古人說話直接說出這個字出來,聯絡上下文大家就能理解它的意思,所以這就叫通假。
另外的古今字,是在漢字剛發明的時候,因為文字數量有限,我們常常就用一個字來代替多個意思。這樣的古字和後來細化的字就叫做古今字。比如說“內”,和“納”,古人常會用“內”來表示“納”,後來改進的也有用“納”專門表示納入的這種意思,這兩個字就是古今字,而非通假字,因為他們讀音不同。
在歷史文獻當中,為什麼我們認為有那麼多通假字,這種概念上的模糊是一個原因,當然還有因為古人的疏忽問題,在轉達和記錄的時候說錯了或者抄錯了。後世的人尊重傳統,也就跟著這樣抄錯了,繼續延續下來,就出現我們認識到的一些所謂的“通假字”,其實就是單純的錯字。
現在我們的教學為了簡化說法,很多都直接將這些“錯誤”的字全部認為是通假字,但關於通假字的產生是不是迷信造成的這種說法,還沒有相關的證據來說明。
-
14 # 靜安白雲客
第一,什麼叫“通假字”?它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
通假字的成因有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避諱.古人最忌諱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中的字,或直寫自己父母名字中的字,借用其他字替代.所有的人都不能寫當朝皇帝的名.
3、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秦記》以外的各國史記、巫醫之外的古書幾乎燒光,到漢代,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記讀音,未記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4、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5、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白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通假”字了.
第二,學習“通假字”有何意義?
首先,文字是有繼承性的,在古文字研究中利用通假學說,不但對考釋的古文字材料有意義,對後代相關材料的理解也是有益的。
我國傳統的研究字義、詞義的學科稱訓詁學。古文字研究中分析字義,一般根據文字形體,求出其本義、引申義。但在古人不用本字而用通假字的情況下,必須用本字來改讀假借字,才能確切瞭解文意。我們若單從文字本義去推求,是無法獲得這種效果的,那也就無法完整理解與掌握古籍文獻的內容與意義。
其次,可以為傳世古文獻通假提供新證和補充。傳世古文獻中存在著大量的通假字,前人對此多有總結,王念孫《廣雅疏證》、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朱起鳳《辭通》、高亨《古字通假會典》都是集大成的著作。但研究通假,僅僅侷限在傳世文獻的圈子裡,範圍畢竟有限。而古文字中出現的很多通假字,卻可以為傳世古文獻通假提供旁證;也有些不見於傳世古文獻,是對傳世古文獻的補充。所以要真正研究通假字,絕不應該忽略這一方面的材料。
第三,對傳世古文獻典籍的校勘、整理、訓解大有裨益。流傳至今的古代典籍,大多經過歷代學者的整理,但其中仍然保留了很多古文字的資料。因時代久遠,後人對此不甚瞭解,於是望文生訓,牽強附會。今天我們發現的古文字資料,是當時人留下的真跡,未經後人改竄,認真研究其文字通假情形,對典籍的校勘、整理、訓解大有裨益。這一點前輩學者早有認識。
第四,研究古文字通假可以為上古音研究提供新資料。關於上古音研究,前人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其中上古韻部的劃分越來越精密,取得了幾乎一致的結論。聲母研究雖然比較薄弱,也有一些公認的說法。以前的學者研究上古音,主要根據傳世古文獻,如《詩經》韻字、諧聲偏旁、異文、古讀、聲訓等。古文字中存在著大量通假字,通假字的聲音必然相同或接近,所以認真研究古文字通假,必然會為上古音的研究提供新的資料。
.
-
15 # 農村小夥1987
某些通假字與本字意義並非完全無關,而是有一定聯絡,通假字產生的原因為這種意義聯絡提供了可能性,漢字發展過程中的音義關係為通假字與其本字意義聯絡提供了必然性。
[關鍵詞] 通假字;本字;意義聯絡;音義關係
長期以來大多數學者認為通假字就是寫“別字”現象,通假字與其本字意義是沒有關聯的,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通假字與其本字意義並不完全無關。我們在實際語言現象中發現的確存在通假字與其本字在意義上有聯絡的情況。本文擬以音同或音近為根據,探索通假字與其本字在意義上的聯絡並分析其原因。
一、關於通假字與其本字意義關係的論述
通假作為訓詁學的重要概念,學界對其定義與特點的探討逐步深入,關於通假字與其本字意義關係存在不同見解,主要有以下兩類:
(一)通假字與其本字意義無關
持這一觀點的以清代朱駿聲為代表。朱駿聲在其《說文通訓定聲》中提到“通其所可通則為轉註,通其所不通則為假借”。“假借者,本無其意,依聲託字,朋來是也。”“就本字本訓而因以展轉引申為他訓者曰轉註;無展轉引申而別有本字本訓可指名者曰假借。”[1]這裡的假借並未區分出本無其字的六書“假借”和本有其字的用字假借(即通假),但統而言之,朱駿聲認為假借與通假都是“不相通”基礎上的“無其意”,通假字與其本字在意義上是沒有聯絡的。這一觀點被後代諸多學者繼承:
王力:“通假字不是同源字,因為它們不是同義詞或意義相近的詞。”[2]
趙廣成:“通假字,就是指古代漢語的書面語中,有一些音同或音近而意義無關的字,可以通用和假借。”[3]
洪誠:“古代漢語裡的某個字,起初沒有替它造出本字,或雖造有本字卻不常使用;卻依照它的樣子,假借一個與意義無關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寄託這個詞的意義,這個字對於標記的詞來說,叫做文字假借。”[4]
(二)某些通假字與其本字意義有某種聯絡
周大璞:“我們知道,訓詁學家有所謂音近義通之說,雖不可盡信,但是字的音義之間有一定的關係卻是不能抹殺的。……懂得這個道理,就可以知道假借字與其本字在意義上是有某種聯絡的,那就是並不全有聯絡,但也往往有一定的聯絡
-
16 # 新星滿滿
通假字,就是借代,通用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叫做本字。
通假字有三種形式:1,古今字,通假字在古代和現代是代表不一樣的意思。
2,異體字,在秦朝以前,由於區域文化和宗教,讓漢字發生變化。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統一文字。
3,古代漢字不健全,每個朝化都會產生很多新漢字。作者在寫文章時,由於還沒有那個漢字,所以他就用其他字代替。
-
17 # 傳承中國古典之美
通假字:指字音與本字相同或相近,用來代替本字的字。
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通假字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白字(別字)。事實上,第一個寫通假字的人可以說是寫的白字,但是後人紛紛效仿,也就積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於古書之中,是造成中國古書難讀的禍首之一。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還,顧反為女殺彘。”(《曾子殺彘》)句中“女”就代表“汝”。
-
18 # 一夫才
通假字的使用本身只在於一個人對字的理解,而不是規範意義上。應該考慮到,古漢語並不是官方規定的規範語言,而是文人墨客的一種實踐經驗。我們是在使用,而他們在創造,現在也會有創造的現象,普通網路語言。
-
19 # 大海泛舟客
我個人對於古文中出現通假字的意義是這麼理解的,僅供參考:
一、書寫錯誤。我們每個人在進行書寫的時候,都會犯寫錯別字的錯誤。對吧?不知道大家是否玩過這種挑戰的遊戲:書寫阿拉伯數字從1到1000,在規定時間內,看誰能做到一次性的書寫準確,不出錯?[可愛]。所以對於古文中通假字的理解,就是:它其實是古人寫文章時留下的錯字和別字。它這一錯不要緊,卻無端增加了我們對於古文理解的難度。[笑哭]
二、江湖救急。古時候,文字發展還不完善。我們都知道,文字是落後於語言的。那當時很多字還沒出現,文字又不夠用了,咋辦?所以就像現在幹快遞什麼的,遇到雙“11”,人手不夠了,要找臨時工幫忙一樣,古人就靈機一動,找到相似的字:“兄弟,江湖救急!”於是就有了通假字。[呲牙]
三、一字多義,多字同音!漢字文化的奧義博大精深。古代文學大家!文豪!往往興之所致,對一些“音同意不同的字”信手拈來,用了也就用了。在那時,他的信徒、學生們焉敢斗膽指正?那既然前有高人首先這麼用了,後人也就自然承接,以致成了約定俗成。[捂臉]延續至今,學者們就把這類字裝進“通假字”的框裡。
所以我個人覺得,通假字的意義除了增加我們對古文閱讀理解的難度外,無它!無需過度解讀。作為學生、信徒,往往會有這樣一種讓人啼笑皆非的現象:上帝自己也莫名的微笑,他的信徒們卻解釋得頭頭是道!
-
20 # 鑫麗宸
“通假”就是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假借為六書造字法之一.朱駿聲說:‘天地間有形而後有聲,有形聲而後有意與事,四者(形、聲、意、事),文字之體也,意之所通,而轉註起焉.聲之所比,而假借生焉,二者(指轉註和假借),文字之用也.……不知假借者,不可與讀古書,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識假借,鷓《說文通訓定聲》一書所為記也.’(《說文通訓定聲·自敘》)
《說文·敘》說:‘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據王念孫《讀書雜誌》所言:‘本無其字’,本字應為‘卒’字,即倉卒無其字,借同音的字用之.即所謂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令長’原為‘令良’,為避劉秀(光武帝)叔父‘良’諱,改‘良’為長.令讀零音,平聲,良也平聲,是雙聲.對於假借,王引之又說:‘詁訓之指,存乎聲音,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強為之解,則詰 為病矣.’
通假字的成因有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避諱.古人最忌諱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中的字,或直寫自己父母名字中的字,借用其他字替代.所有的人都不能寫當朝皇帝的名.
3、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秦記》以外的各國史記、巫醫之外的古書幾乎燒光,到漢代,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記讀音,未記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4、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5、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白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通假”字了.
常用通假字例表
通假字與本字 例句 出處
“坐”通“座” 先自度其坐,而置之其左 《鄭人買履》
“反”同“返” 反歸去之. 《鄭人買履》
“闕”同“缺”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山峽》
“伏”通“服” 人皆伏其精練 《夢溪筆談-夢天寺木塔》
“負”通“伏” 於是燕王負斧質,之闕下謝罪 《漢書-文三壬傳》
“說”通“悅”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
“止”通“只” 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狼》
“強”通“僵” 昂首觀之,項之為強 《幼時記趣》
“邱”通“丘” 以土礫凸著為邱 《幼時記趣》
“女”同“汝” 悔女知之乎? 《論語》
“隴”通“壟” 小麥覆隴黃 《觀刈麥》
“為”同“謂” 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辯日》
“帖”通“貼” 對鏡帖花黃 《木蘭詩》
“火”通“夥” 出門看火伴 《木蘭詩》
“熙”通“嬉” 聖人非所與熙人,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
“曾”通“層”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望嶽》
“祗”通“只” 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馬說》
“食”通“飼”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馬說》
“見”通“現” 刀美不外見 《馬說》
“邪”通“耶” 其真無嗎邪,其真不知馬也 《馬說》
“板”通“版” 活板 《活板》
“已”通“以” 已後典籍皆為板本 《活板》
“詘”通“屈” 臥右膝,詘右臂支船 《核舟記》
“衡”通“橫”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記》
“簡”通“揀” 蓋簡核桃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
“攀”通“扳” 右手攀右趾 《核舟記》
“裁”通“才” 裁如星點 《山市》
“支”通“肢”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送東陽馬生序》
“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綺繡 《送東陽馬生序》
“夷”通“怡” 言和而色夷 《送東陽馬生序》
“爾”通“耳” 非死則徙爾 《捕蛇者說》
“畔”通“叛”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唱”通“倡” 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陳涉世家》
“以”通“已” 固以怪之矣 《陳涉世家》
“指”通“旨” 卜者知其指意 《陳涉世家》
“轉”通“囀” 蟬則千轉無窮,猿則百叫無絕 《與朱元思書》
“屬”通“囑” 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
“具”通“俱” 百廢具興 《岳陽樓記》
“闢”通“避” 患有所不闢也 《孟子-魚我所欲也》
“得”通“德”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孟子-魚我所欲也》
“惠”通“慧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亡”通“無” 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移山》
“已”通“矣” 無能為也已 《燭之武退秦師》
“共”通“供” 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燭之武退秦師》
“知”通“智” 失其所與,不知 《燭之武退秦師》
“句”通“勾” 句踐之地,南至於句無 《勾踐滅吳》
“帥”通“率” 將帥二三子夫婦以蕃 《勾踐滅吳》
“取”通“娶” 令壯者無取老婦 《勾踐滅吳》
“免”通“娩” 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 《勾踐滅吳》
“政”通“徵” 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 《勾踐滅吳》
“摩厲”通“磨礪” 而摩厲亡於義 《勾踐滅吳》
“有”通“又” 衣水犀之甲億有三千 《勾踐滅吳》
“孰”同“熟” 徐公來,孰視之 《鄒忌諷齊王納諫》
“耆”通“嗜” 日三四里,少益耆食 《觸龍說趙太后》
“反”同“返” 必勿使反 《觸龍說趙太后》
“希”同“稀” 鼔瑟希,鏗爾,舍瑟而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莫”同“暮” 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無”通“毋”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寡人之於國也》
“頒”同“斑”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也 《寡人之於國也》
“塗”同“途”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於國也》
“生”通“性”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勸學》
“辯”同“辨” 兩涘諸崖之間,不辯牛馬 《秋水》
“從”通“縱” 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過秦論》
“景”同“影” 贏糧而景從 《過秦論》
“距”通“拒” 距關 《鴻門宴》
“內”通“納” 毋內諸侯 《鴻門宴》
“要”同“邀” 張良出,要項伯 《鴻門宴》
“倍”通“背”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鴻門宴》
“蚤”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鴻門宴》
“趣”通“趨” 趣舍萬殊 《蘭亭集序》
“由”通“猶” 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蘭亭集序》
“而”通“爾” 早繅而緒 《種樹郭橐駝傳》
“振”通“震” 振之以威怒 《諫太宗十思疏》
“儼”通“嚴” 儼驂騑於上路 《滕王閣序》
“銷”通“消”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滕王閣序》
“機”通“幾” 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滕王閣序》
“受”通“授”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師說》
“不”通“否” 或師焉,或否焉 《師說》
“厭”通“饜” 暴秦之慾無厭 《六國論》
“當”通“倘” 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父”通“甫” 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遊褒禪山記》
“函胡”同“含糊”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石鐘山記》
“莫”同“暮” 至莫夜月明 《石鐘山記》
“貲”同“資” 斂貲財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記》
“曷”通“何” 亦曷故哉? 《五人墓碑記》
“採”同“彩” 須臾成五采 《登泰山記》
“圜”通“圓” 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 《登泰山記》
“匪”通“非” 匪來貿絲 《衛風·氓》
“於”通“籲”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衛風·氓》
“說”通“脫”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衛風·氓》
“泮”通“畔”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衛風·氓》
“歸”通“饋” 自牧歸荑,詢美且異 《邶風·靜女》
“錯”通“措” 湎規矩而改錯 《離騷》
“離”通“罹” 進不入以離憂兮 《離騷》
“道”通“導” 來吾道夫先路也 《離騷》
“簾”通“奩” 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 《孔雀東南飛》
“紉”通“韌” 蒲葦紉如絲 《孔雀東南飛》
“垂”通“陲” 揚聲沙漠垂 《白馬篇》
“狡”通“嬌” 狡捷過猿猱 《白馬篇》
“中”通“衷” 不得中顧私 《白馬篇》
“尊”通“樽” 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
“閔”通“憫”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陳情表》
“零丁”通“伶仃” 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陳情表》
“蓐”通“褥” 常在床蓐 《陳情表》
“羞”通“饈” 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祭十二朗文》
“世”通“逝 皆不幸早世 《祭十二朗文》
“斂”通“殮” 斂不憑其棺 《祭十二朗文》
“馮”通“憑”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赤壁賦》
“紐”通“扭” 則被這枷紐的我左側右偏 《竇娥冤》
“突”通“塗” 可怎生糊突了盜蹠,顏淵 《竇娥冤》
“那”通“哪” 那有這等話說 《竇娥冤》
“每”通“們” 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 《竇娥冤》
“卻”通“恰” 卻告了相思迴避 《長亭送別》
“閣”通“擱” 閣淚汪汪不趕垂 《長亭送別》
“綽”通“戳” 這招風嘴把香頭來綽疤 《閨墊》
“冥”通“溟”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逍遙遊》
“知”通“智”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逍遙遊》
“辯”通“辨” 此小大之辯也 《逍遙遊》
“而”通“耐” 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 《逍遙遊》
“辯”通“變”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逍遙遊》
“闔”通“合” 傾城闔戶,連臂而至 《虎丘記》
“直”通“值” 昂其直,居為奇貨 《促織》
“裁”通“才” 手裁舉,則又趨忽而躍 《促織》
“翼”通“翌” 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呵成 《促織》
“饗”通“享” 饗德懷恩 《促織》
“沽”通“酤” 徑須沽取對君酌 《將進酒》
“耶”通“爺” 耶孃妻子走相送 《兵車行》
“刑”通“型” 刑于寡妻 《齊桓晉文之事》
“蓋”通“盍 蓋亦反其本也 《齊桓晉文之事》
“田”通“畋” 今王田獵於此 《莊暴見孟子》
“由”通“猶” 民歸之,由水之歸下也 《孟子見梁襄王》
“施”通“迤”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孟子.離婁下》
“剔”通“剃” 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 《報任安書》
“槍”通“搶” 見獄吏則頭槍地 《報任安書》
“罔”通“網” 及罪至罔加 《報任安書》
“摩”通“磨”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報任安書》
“底”通“抵” 大底聖賢發憤直之所為作也 《報任安書》
“失”通“佚 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報任安書》
“責”通“債” 則僕償前辱之責 《報任安書》
“不”通“否” 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壁,可予不? 《廉頗藺相如列傳》
“庭”通“廷” 拜送書於庭 《廉頗藺相如列傳》
“案”通“按” 召有司案圖 《廉頗藺相如列傳》
“繆”通“穆” 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 《廉頗藺相如列傳》
“指”通“旨”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屈原列傳》
“濯”通“濁” 自疏濯淖汙泥之中 《屈原列傳》
“質”通“贄” 厚幣委質事楚 《屈原列傳》
“決”通“塊” 辭決而行 《信陵君竊符救趙》
“鄉”通“向” 北鄉自剄 《信陵君竊符救趙》
“沒”通“冒” 沒死以聞 《觸龍說趙太后》
“縣”通“懸” 胡瞻爾庭有縣特兮 《伐檀》
“幹”通“岸” 置之河之幹兮 《伐檀》
“屈”通“缺”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論積貯疏》
“齊”通“劑” 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 《扁鵲見蔡桓公》
“信”通“伸” 孤不度德量力,信大義於天下 《隆中對》
“還”通“旋” 居十日,扁鵲見桓侯而還走 《扁鵲見蔡桓公》
“見”通“現” 橫河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與朱元思書》
“識”通“志” 公拆襖,出珠授之,封識宛然 《記王忠肅公翱事》
“炎”通“焰” 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赤壁之戰》
“衡”通“橫” 有勇力者聚徒而蘅擊 《論積貯疏》
“錄”通“碌” 公等彔彔,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自薦》
“還”通“環” 秦王還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為 《荊軻刺秦王》
“振”通“震”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 《荊軻刺秦王》
“陽”通“佯” 皆陽應曰:“諾” 《記王忠肅公翱事》
“陵”通“凌” 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錄〉後序》
“灌”通“盥” 媵人持湯沃灌 《送東陽馬生序》
“逝”通“誓”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碩鼠》
回覆列表
從通假字這個名字上來看,通就是通用,假就是假借,這個很能說明這種字的存在。
我覺得,老師們常常說通假字是古人寫的錯別字,只是因為要詳細說明這種東西太難理解,太難表述清楚,所以就用了一種這樣的方法搪塞過去,就有點像電腦壞了以後常常敷衍說是中病毒了一樣。
通假字有好多種。有一些是當時沒有這樣的一個字,就找了一個相同或者相近發音的字來代替,然後,那個字再後來才演化出來。因為漢字還是形聲字比較多,所以這樣的通假字會寫得比較像。比如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就是通悅,這個就是春秋的時候還沒有悅就,就用說字來代替了,至於讀音的話,粵語裡面是挺像的。又比如說,成語【暴虎馮河】,馮通憑。這個可能比較費解,這兩個字寫起來不像讀起來也不像,但是我們看一下憑字的繁體字的寫法【憑】大概就知道為什麼了。
有的字是以前就是那樣子寫的,比如趙國使者去找晚年的廉頗後回報趙王的【頃之,三遺矢矣】中的矢字,通屎,而在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這樣子寫的,而且這樣子寫才是對的。屎字是後來才有的字。
有一些是是因為現代漢語還沒有形成,後來統一以後才變化的。比如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的記念,現在寫作紀念。如果說是記下來而念,那麼這個寫法就是沒有錯的。某些說魯迅先生一寫錯就說是通假字的人,是很不負責任的。
還有一些嘛,那就是真的寫錯了。不過古人真的寫錯的很少。他們都是頭懸梁錐刺股寒窗苦讀出來的讀書人,寫毛筆字比你寫鋼筆字都快,還特別漂亮,文化素養比我們現在的人高得多了,哪裡那麼容易寫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