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方851

    前英國殖民地中只有阿富汗人同佔領軍進行過長期的戰鬥,後來英軍耗不下去了,就撤走了。查希爾國王執政。前蘇聯想透過阿富汗去中東搞石油,KGB就扶植GCD發動政變。國王一家逃亡了。可是局勢一直不穩……

  • 2 # 海中巖haha

    因為大多數國家都是崇拜強國的,並不認為為強國奴隸是丟人的,反而很光榮,他們都仇恨那些不侵略他們的國家。象印度歷史上被那麼多國家統治過沒仇恨過誰,現在就是仇恨中國,因為中國不去侵略他。最有名的是菲律賓,被西班牙、美國、日本輪流佔領過,沒有仇恨任何一個國家,沒有認為哪國侵略他,反而說中國侵略他,他們就是誰真正侵略他們了就是朋友,誰不侵略他,就是敵人。

  • 3 # 王祖蔭1

    大英帝國雖不可一世,但二戰後已千窗百孔,風雨飄搖。當它被迫承認其殖民地獨立時,它交權的物件大都是其在當地的故友部下即親英派軍政人員。這些昔日走卒一下子沐猴而冠,高興還來不及呢。即使不是這些人,至少也是在大英帝國文化圈裡泡大的,如尼赫魯一類人。所以這種獨立並不惠及底層百姓,因為它只是表面上的民族革命,並未進行真正的社會革命。就以印度的種姓制度而言,至今看不到根絕的跡象。至於說到大英帝國,反正我恨。看見昔日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衰敗至此,非常痛快,看見它還在掙扎著自稱是”全球性大國”,覺得像個小丑。

  • 4 # 漫步世界歷史

    不是不忌恨,在國家利益面前,這種歷史恩怨都是微不足道的的。就像現在的中日,為了對抗美國,若日本靠攏中國,中國會不接納?

  • 5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怎麼可能不記恨,英國的殖民統治並不得人心,只是時過境遷,某些東西被人選擇性的遺忘了,而且英國這種老牌的帝國比較善於包裝自己的形象,再加上經濟、軍事、政治上他們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殖民時代過去,許多國家巴結英國還來不及,怎麼會隨意表現出記恨呢?

    說到底,當前世界的矛盾與過去的殖民時代不一樣了,表面上的紛爭很少,強國對弱國的掠奪,也從侵略搶劫、殖民地、奴隸式剝削換成了剪刀差、科學技術、經濟控制、商貿投資等方式。

    在這種情態下,弱國雖然具備更高的自主權,卻無法真正的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反倒需要為國家發展,在強國面前表現的服服帖帖。

    不過總的來說,大部分國家與英國的恩怨其實早已了結,已經不存在什麼化不開的歷史心結,或者在經歷了歷史的滄桑變遷後,早已無所謂以前的歷史了。

    比如南非,南非歷史上與英國人結下的血仇相當多,荷蘭後裔“布林人”建立的殖民地屢次被英國人入侵,之後因為南非發現了鑽石礦,英國直接對布林人的城邦自由邦大打出手,將之納入了自己的殖民地範圍,這個過程充滿了血腥的屠殺和戰爭。

    不過這些建立南非的布林人最終還是被英國人同化了,他們一邊不忿著英國人的統治和失利的戰爭,一面開始受英國殖民地文化影響,安安穩穩的過起了日子。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對德宣戰後,南非也以聯邦國的身份宣戰了。雖然布林人的這段歷史無法迴避,但說到底沒誰再願意再去揭以往黑歷史的瘡疤。當南非1961年退出英聯邦,白人統治也結束後,一切也就煙消雲散了。

    還有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與南非的情況非常相似,但說到底他們是白人殖民文化的後裔,與英國的文化、政治習慣非常相似,白人移民階層也與聯合王國沒有什麼仇恨瓜葛,連他們自己都算是外來物,何必幫著本地土著仇視自己的根源呢?

    實際上這些地區的土著階層也實在沒什麼話事權,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屬於被幾乎屠殺殆盡的種族,而紐西蘭和澳洲的土著也落後的可以,文明讓他們卑躬屈膝,所謂野蠻的驕傲也並沒有戰勝工業文明,在經歷了幾百年的歲月後,連歷史記錄權都沒有的他們能去記恨誰?誰又願意去當生番?

    美國其實也是個例子,作為英國在新大陸的殖民地,美國人透過獨立戰爭獲得了自由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這段歷史雖然同樣充滿了血腥與殺戮,但既然美國人的抗爭已經開花結果,那麼英國人等於是個失敗者,擊退英國人的歷史也成為美國人最大的榮耀。那麼當美英關係正常化以後,再經過時間的洗禮,二國不僅沒誰再將殖民史當痛點,反倒還因為這層親戚關係穿上了一條褲子。

    至於其它的殖民地國家,大部分都是在二戰以後,隨著英國控制力的衰弱而獲得的解放,但離開了英國的統治,某些國家隨即因為資源、資金、設施的短缺迅速陷入了困境,再加上地方政府腐敗,對歷史的不斷曲解,反倒讓人民懷念起英國的統治了。

    上圖.被炮決的印度人

    還有如印度這樣的國家,他們屬於被英國統治的最厲害的地區之一,早些年甘地搞運動的時候,英國人可是直接以槍炮來談話的,這段脫離殖民地的歷史實在太殘酷,乃至於生性樂天的印度人依然還記得,影視作品中的相關描述比比皆是。然而還是那句話——時過境遷,政治上本就不存在永遠的仇恨,一切都是以現實利益為導向;為了獲得國際支援和區域影響力,發展自己的國家,印度根本不會死揪著這段仇恨,反倒不斷渲染周邊國家的威脅,何況他們現在還是英聯邦國家。

    某些國家和地區屬於殖民地時期被建設的比較好的,如新加坡和香港,儘管當時的華人是三等公民,地位相當低下,而且殖民當局也是三天兩頭的鎮壓、欺凌,但是放到更長的歷史線上,不可否認英國也確實大大推進發展了這些地方,他們後世的富裕與英國的統治有分不開的聯絡。

    再加上人類有個毛病,過去的事兒不願意多想,眼前的事兒最容易頭痛,新生一代在錯誤的教育、引導下,對祖輩艱辛的歷史選擇性失明或乾脆不瞭解,當他們去對比英國暫且還比較時髦的國際形象時,很容易被人帶歪路,產生“英國統治好”的想法。

    記仇且對英國相當警惕的國家也有,比如以色列、埃及都一度表現出對英國的不信任,甚至巴勒斯坦人也有這種情緒。中東地區可以說是反抗英國人比較厲害的區域,如二戰時英國還在鎮壓阿拉伯人的起義,而巴以分治後的局面更是與英國人脫不開干係,後來還有埃及的革命、蘇伊士運河戰爭等很多矛盾產生,所以時至今日,雖然存在部分合作,但以色列人、阿拉伯人對英國的整體觀感並不好,雖然歲月一直在抹平這些痕跡,但總的來說也算是在記恨英國人吧。

    有時候情況還挺複雜,阿拉伯人將英、美視作以色列的一丘之貉,乾脆一塊兒反了。而以色列有時候又對英、美與阿拉伯人表現的更“鐵”惱怒不已;但轉個背,他們又都能與英國談笑風生,關係好得不得了。其實背後都是政治利益在作怪罷了。

    此外,捫心自問一下,中國作為一個被英國侵略過的國家,諸位中國人難道心裡真的沒點屈辱和憎恨嗎?被列強瓜分的歷史、淪為半殖民的歷史、傾銷的鴉片、大炮轟開的國門、被抓去當猴子巡展的兩廣總督葉名琛、被焚燒劫掠的圓明園……

    直到解放軍以巨大代價炮戰轟走了長江上的“紫石英號”,中國人才算從英帝國主義身前抬起了頭。至於你恨不恨,我反正是比較恨的。

    只是歷史已經過去,國家的發展不能以單純的仇恨為前驅,否則必定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那種情況,說起來他們也算是一戰時被英國侵略過的國家。雖然凡事講政治比較殘酷,但確實只有更理性的解決問題才能讓國家進步,仇恨無論是堵在心裡,還是掛在嘴邊,都不如腳踏實地讓自己趕快變強大實在。

    發展才是硬道理,殘酷的現實才是讓對方不得不低頭的絕對因素,自己強大了,才能讓別人跪,這是每個國家都明白的道理。

  • 6 # 出鞘

    不記恨是不可能的!

    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在全球各個大洲都有自己的殖民地,但英國人的對各大殖民地的態度並不一致,比如英國對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很早就將這些地區列入為自治區,並且高度自治,享有自己的貨幣、法案、議會,並且上述國家也是獨立較早的國家,並且獨立的時候英國也沒有橫加阻攔,自然惦記英國人的好。

    還有比如從英國人手裡獨立,但是卻發生了戰爭的美國,由於與英國發生了2次戰爭,美國其實和英國關係並不好,特別是早年,雙方圍繞著拉丁美洲戰略利益,幾次差點動手,包括英國計劃干涉委內瑞拉,被美國阻攔,美國要干涉英屬貝里斯,也被英國人攔下,雙方的關係緩和是因為歐洲列強不斷崛起,和二戰中和二戰後,英國殖民地體系的崩潰,這兩個國家才走到了一起。

    但是其他其餘可就不一樣了,比如英國與南非布林人進行了3年多的內戰,英國人還對布林人進行了集中營式管理和屠殺,導致了現在布林人後裔對英國人恨之入骨,還有英國在印度、緬甸、非洲地區的殖民,根本沒有得到諒解,紛紛譴責英國的殖民政策。而英國在這些地區胡作非為,比如在印度強行自治鴉片,在緬甸強制種植大米,而緬甸在英國強行推行大米的種植上沒有得到任何好處,還嚴重影響了緬甸水稻的發展,緬甸農業發展沒有得到發展。而印度更是這樣,種植完鴉片後,印度很多土地多年不能再次使用,鴉片將地裡養分大部分都吸收掉,為的是保證自己的可以長的更好,但是這導致印度土地迅速沙漠化。

  • 7 # 六菠蘿說歷史

    我是六菠蘿,閩南小生一枚。

    有句話說的真好:好了傷疤忘了疼。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中,也曾經很痛恨英國,也和現在卻跪舔英國呢?

    主要是因為錯覺。就好比,天天對你態度不好的人,你已經習慣了,可突然有一天他對你百般照顧,你肯定會留意這個人。

    反之,如果別人經常幫襯你,突然有一天手頭緊,沒有幫你,你覺得很不習慣,覺得吃虧了。

    那些殖民國家對英國何嘗不是這樣?

  • 8 # 黑龍江省特產產業協會

    英國工業革命之後迅速成為當時世界文明發達國家,他們對外面的探險擴張,帶去了科技和文明,比如澳洲、紐西蘭、印度等。

    我們要看到當時的澳洲、紐西蘭包括北美洲都是荒蠻之地,有些地區有土著人居住,有過侵略,但是後來均簽署了和平條約並完善了制度,人們可以安居樂業。

    野蠻被文明侵略或者殖民,我們現在對他的評價應該從多角度看比較好。

  • 9 # 酒醉憶往昔

    每個國家都會銘記曾經的屈辱史,只不過上升到國家層面,考慮更多的是國家整體利益,所以不會把仇恨掛在嘴邊。

    英國曾經作為“日不落帝國”,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殖民地,在英國的版圖上,總有太陽昇起的地方,這是“日不落”的由來,由此可見殖民範圍之廣。

    英國建立殖民地,不是為了幫助其他國家發財致富,英國沒這麼好心。而是透過建立殖民地,實行殖民統治,可以長期奴役他國子民,剝奪勞動成果。

    在當今以和平為主題的大環境下,的確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提之前的仇恨,大家埋頭髮展,避免以後再被奴役的可能。發動一場戰爭,足以讓經濟倒退二十年之久,誰敢不顧國家未來,來清算之前的仇恨?

    不追究,不代表忘卻,這筆賬會永遠載入史冊。

    以中國為例,別說英國只是殖民統治,即便是對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我們也是以大局為重,也沒有進行清算,還時不時的友好表示一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總之,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仇恨,只有永恆的利益,一切都是為了未來,不能被仇恨矇蔽雙眼。不提,不追究,不代表忘卻,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 10 # 川藏隱者

    英國侵佔的地方,均按英國本土模式設計管理制度,既讓被佔領土生產所需產品,也為其留下必要的生存所需,以便於源源不斷地供應;同時廢除當地野蠻的陋習,倡導平等、自由,便於更好地管理,從而隨之提高了當地的生活、人身權利。俄羅斯侵佔的領土,首先搶光生產和生活資料,然後屠殺被佔地土著,謂之留地不留人

  • 11 # 愛說心裡話

    英國到處殖民,它們為殖民地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制度,科學技術等等。他們的到來使該地區社會和經濟得到發展。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 12 # TS禪心

    不記恨,幹嘛獨立嘛?!

    美國不記恨,幹嘛發動獨立戰爭?!

    印度不記恨,幹嘛發動民族大起義,資產階級革命?!

    南非人不記恨,幹嘛英國與布林人發生戰爭?!

    。。。。

  • 13 # 嘉華3405

    它帶去了文明,民主,自由,科枝,等等。再看看給它統治過的地方,個個是富有的,尤其是美國,如果沒有英國人的統治,就沒有今天的美國。

  • 14 # 孟冬廿九

    不少啊,恨大英帝國的人一點也不少啊。印度人就恨英國,他們非常清楚英國人奴役印度的黑歷史,也非常清楚英國故意製造仇恨、一手導演了印巴分裂。印度26個邦級黨派,至少有6個黨派以仇英為政治賣點的;北愛爾蘭共和軍恨不恨英國就不用說了,國仇家恨,這麼多年了天天恨得牙癢癢;英法千年恩怨,英國騎兵百年戰爭的時候也沒少執行三光政策,法國人也沒聽說有喜歡英國人的;阿根廷與英國之間的馬島之戰大家應該聽說過吧,當年馬拉多納率領阿根廷隊世界盃贏了英格蘭隊立刻被國內捧成民族英雄,連阿根廷的官方媒體都隱隱為毆打英格蘭球迷的足球流氓站臺;更不用說現在全球恐怖主義盛行,英國一直是除了美國的第二大攻擊目標,倫敦地鐵慘案,倫敦巴士慘案,都這地步了能不恨嗎。

    但為啥很多人感覺英國還行呢,其實都是同行襯托的好。

    第一個原因,英國是海島國家,自古以來就十分依賴跟歐洲大陸的貿易,所以英國人最先流行重商文化。重商文化的精髓就是:一切以賺錢為目的。在殖民地,英國人的目的十分純粹:撈錢,以最小成本撈最多的錢。殖民地你只要交稅就好了,其他事情我們基本不管,還精心挑選當地精英去留學接受西方教育。二戰後英國統治力下降,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覺得統治的成本比統治收益還大索性就不鎮壓了反而比較體面的就離開了。不過他們留下的那群政治精英成為當地的政治家族,對英國當然很有好感。所以許多被英國殖民的國家的官方語言都是英語,加拿大澳大利亞名義上最高領袖還都是英國女王。

    第二個原因就是英國混的是越來越慘了。二戰的時候被德國日本滿地球追著欺負,宗主國面子早就丟光了,全世界都看笑話。現在也是混的一天不如一天,大家有氣也慢慢消了。

    就比如蒙古和土耳其幾百年前作的惡也不少啊,現在還有人恨嗎?現在大家一提到蒙古和土耳其第一反應是同情。喲,這麼落後的地方,生活在那裡挺慘的。

    反例就是日本了,起點那麼低,崛起一點就到處侵略,二戰輸的一乾二淨轉頭就昭和奇蹟,搖身一變成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滿世界招搖,戰犯還進靖國神社了。本來大家是要看你小子戰後當孫子的,結果你倒成大爺了,能不恨嗎?

  • 15 # 豁灰

    你怎麼知道沒有人記恨他們?全世界各地的冤魂一直在糾纏他們,要不然日不落帝國也不會沒落成小不列顛,而且還要分裂下去。國際關係中的力不從心,在英國佬身上表現得最明顯![捂臉]

  • 16 # 黔人東子

    英國涉足的很多地方本來就沒有國家,英國來了之後才慢慢的產生國家,因此這些國家對英國就恨不起來。

    比如美洲,英國人來到北美的時候,只有印第安部落,英國沿著大西洋海岸建立了十三個移民定居點,後來這十三個移民定居點脫離英國的控制而成立一個新的國家——美洲合眾國,簡稱美國。

    這類因為英國的殖民活動而誕生的國家還有: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南非,印度,等等。

  • 17 # 天涯路赤子心

    西方列強的侵略歷史永不能忘,但也不能因此就和他們再發動戰爭或老死不相往來,現在的英國人畢竟不是當年的英國人,德國納粹當年發動二戰,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一場浩劫,但後來德國沉痛反思侵略,珍愛和平得到一致好評。各國都在這個相互依存的地球村,和平與發展應當是長期追求的方向。值得警惕的是近來美國為了遏止中國發展,發動貿易戰,打壓華為,軍事威懾,我們抓緊國內建設的同時,也要做好國防建設。

  • 18 # 博超講堂

    不是不記恨,是過了記恨的時效期。

    英國侵略的國家,都有一部血淚史。屠殺過後,英國人開始治理殖民地,且用一套完善的制度治理,後來當地人的生活還算不錯。

    時間一長,人們就逐漸忘記了英國人造的孽,不再和他計較了。

  • 19 # 失落代號

    國家只是一個組合,被侵略的是一代人的傷痛和恥辱,頂多下三代·~~~換句話,每個國家都是建立在侵略上的,為啥還能成為一個國家的人?

  • 20 # 4鐵

    首先,要先了解英國的政體才能理順邏輯。英國是典型的封建社會,君主和封建領主形成權利制衡,1215年的大憲章更加約束了君主權利(徵稅必須和貴族領主開會商量,也就是議會的前身),講白了英國國王沒錢,這和我國古代家天下的大一統有著天壤之別。所以弄錢是歷任英國國王的頭等大事。

    然後回到正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最主要的貢獻就是提出了殖民地的合理統治方式,從經濟學角度考量成本和收益,不做意氣之爭,只要螚做生意,願意納入英國統一的原料地和市場就可以。英國的殖民是從底層興起,以民間組織為主,自擔風險,皇室只是根據殖民專案的優劣參股或者賣頭銜分紅獲利。

    所以,皇室和民間達成共識,賺錢至上。而英國本土地寡人少,殖民地多為海外飛地,路途遙遠,征伐不易,成本巨大。所以在殖民當地統治相對溫和,希望太太平平把錢賺了,不希望矛盾激化而付諸刀兵。總結起來,英國殖民者先以傳教開道,建立教堂,牧師們為當地百姓問診治病,教授文字。然後修建鐵路,開辦銀行,做起了進料加工再出口的生意。英國當時是世界上文明擔當,的確對殖民地的文明開化起了相當作用。

    英國在維多利亞時代以後國運衰退,又遭逢兩次大戰,國力巨減。殖民地的獨立要求也愈加強烈,於是英國順水推舟,成立了英聯邦。這也是甘地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就能獨立建國成功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誕生前沒有空間,什麼都沒有,但什麼都沒有算不算也是一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