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東ScriL

    聽說過孔融讓梨,沒聽說過父母無恩。可能書讀的有點少[捂臉]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雖然都是假的,只是動物的遺傳習慣,但誰也不能否認父愛母愛,絕大多數都是愛孩子勝過愛自己,但絕大多數都做不到給父母同樣的愛。

  • 2 # 欣潮彭湃

    孔融在我們國家知名度很高,大概源於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孔融讓梨,幾乎每一箇中國人都知道孔融四歲能讓梨,這件事也被無數的父母用來教育自己的子女。

    第二件事是孔融說過一句大逆不道的話

    眾所周知,曹操殺掉孔融的理由也是孔融不孝,而上述那句話就是證明孔融不孝的重要佐證,但是孔融的死真的是因為他的不孝?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1.孔融被殺是曹操權利擴張的必然結果

    孔融生活的年代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代,這一時期群雄並起逐鹿中原。那個時候的各路諸侯也明白一個道理“不管在哪個世紀最重要的都是人才”,所以那個時候的地方軍閥,都會擺出招賢納士的樣子,最典型的莫過於劉皇叔三顧茅廬的典故。

    三國時期人才最為興盛的莫過於魏國,這個時候的魏國招攬名士有兩大優勢,其一是當時的魏國掌握著漢獻帝,漢獻帝是名正言順的正統所在。而且在西漢的時候儒學被定位官方哲學,君臣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要忠君愛國首選肯定是漢獻帝。其二是魏國在當時的勢力是最強大的,不管是統治的人口,還是掌握的疆域上,魏國都是各路勢力中最強大的,如果想建功立業當然是要投奔曹丞相。

    所以在當時的曹操所招攬的人才有兩類:一類是對漢朝有感情的保皇派,這一類人就是以孔融為代表,有楊彪、荀或、趙溫、趙謙 、楊修 等,另一類人就是奔著曹丞相的勢力來的,如鍾豁、 郭嘉 、田疇、 徐晃 、 許褚等人。

    這兩類人都對曹操政權的發展壯大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曹操掌握政權的前期,孔融這些保皇派就是他手中的一面旗幟。但是隨著曹操的勢力的擴大,權利的擴張必然引起其中保皇派的不滿,其中孔融就是急先鋒。孔融經常對曹操的政令指手畫腳,說曹操不該封侯、諷刺曹丕納袁紹的婦人為妾。

    曹操殺孔融是在建安十三年,這一年對於曹操來說很重要,建安十二年曹操大破烏桓,北方的各股割據勢力基本上被曹操消滅殆盡。軍事上巨大的成功給曹操帶來了足夠的政治資本,這時候的曹操不需要保皇派這面旗子,而且曹操也受夠了這些保皇派的清流在他身邊指手畫腳,曹操首先在建安十三年罷免了保皇派的司徒趙溫,接下來就是上竄下跳計程車林領袖孔融。

    所以孔融被殺是因為他作為一個政治符號已經失去了意義,並且已經成為曹操權利擴張的阻礙,作為成熟的政治家的曹操會毫不猶疑的殺掉孔融。

    2. 孔融無才,對曹操毫無用處

    曹操是三國時期最偉大的政治家(我認為沒有之一),他之所以能夠在群雄並起的時代稱霸一方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真正的能做到“唯才是舉”。曹操用人有一個特點,他始終把“才”放到第一位,只要是有能力的人他都會重用。

    孔融擔任北海郡相時期,除了表彰儒術、立學校之外就是以禮相待善行之人,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而且當時正值黃巾起義,面對黃巾軍進攻,孔融毫無還手之力,當時的黃巾軍的戰鬥力戰鬥力之差在歷史上也是出名的,被官軍動輒“斬首數萬”,孔融也是屢戰屢敗。

    而且更為丟人的是發生在建安元年,袁譚攻北海,雙方戰鬥自春至夏,戰士僅剩數百人。當時的戰鬥非常激烈,城內已經短兵相接,而孔融這時候的反應既不是登城指揮戰鬥,也不是安排撤離,而是一個人仍然“憑几讀書”,等到真的城破之後,自己一個人逃往山東,連老婆孩子都沒顧上,被袁譚俘虜。

    孔融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表現實在與他的名氣不符,而孔融又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正確的認識,對

    曹操殺孔融絕不是因為孔融不孝,也不是諷刺曹操和曹丕搶女人,曹操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要殺孔融這樣一位文人領袖,肯定是出於政治需求的考量。

    孔融作為孔子的後代他的身上既有名教的君臣綱常,也有魏晉時期名士的狂娟與放蕩,被後世稱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才氣可見一斑。或許一句“能傳聖人之業,而不能幹事施政”是對他較為中肯的評價。

  • 3 # 風雪赫連城

    孔融讓梨和他提出“父母無恩論”並不矛盾,提出類似言論的不止是孔融,還有魯迅、胡適等人。孔融的“父母無恩論”是什麼

    孔融的原話是這樣的:

    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

    也就是說孩子不過是父母動情所生下來的罷了,再直白一點就是為了繁衍的需要而已,這種言論不說在古代,在現代也有很多人難以接受。

    三國時期的曹操看不慣孔融所提出的這種言論,後來找了個機會,將他全家殺掉。應當說曹操殺孔融的原因主要是孔融經常和他對著幹,但孔融的“父母無恩論”也為他被殺提供了足夠的理由,畢竟在古代講究三綱五常,他的這種言論為當時讀書人所不容。

    魯迅和胡適提出的類似言論

    清朝滅亡後,很多人受到西方的影響,思想漸漸放開,對於古人所提出的“孝道”提出挑戰。

    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說:

    生育也是常事,卻以為天大的大功……前前後後,都向生命的長途走去,僅有先後的不同,分不出誰受誰的恩典。

    魯迅認為生育是很正常的事,卻被認為是天大的功勞。從歷史的長河看,不管是父親還是子女,只不過是走的先後不同而已,很難分清誰受了誰的恩典。

    胡適也有類似的言論,他認為: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有意降生在某個家庭;對於父母來說,也沒有徵得孩子的同意,就糊里糊塗給了他生命。父母是無意的,就不能以此邀功。我們糊里糊塗為社會增添了一個人,將來這個人的苦樂禍福和他對社會的功罪,父母應當負一定責任。

    如何看待“父母無恩論”

    很多年前有過一個爭論:生之恩和養之恩,哪一個更大。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說,父母既有生之恩也有養之恩。而孔融所提出的“父母無恩論”,其實是對生之恩的批判,倡導養之恩。

    孔融的“父母無恩論”實際上是“父母無天然之恩論”,所謂“父母無天然之恩”就是胡適的主張:

    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有意降生在某個家庭;對於父母來說,也沒有徵得孩子的同意,就糊里糊塗給了他生命。

    孔融提出“父母無恩論”是因為很多父母只管生,不管養,甚至生個孩子只是為了增加一個勞動力。這種現象在古代是極為常見的,電視劇中不經常有長工的兒子繼續做長工的現象嗎。

    孔融的本意是想父母要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而不是以生之恩自誇,養之恩要勝過生之恩。今天我們提倡“親子教育”,出發點就是父母不可只強調生,而忽視養。

  • 4 # 理鳴1

    善惡有定論,頭上有神明。不管你多強,感恩要入心。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幾乎全世界的母親都經歷的痛苦,有的甚至為保住小東西還付出了犧牲。“父母無恩論",可謂孔融的傑作,給了其另類的名聲。他的被殺早死,似乎也就成了上帝的意思,與曹操有啥關係呢!

  • 5 # 張鐵軍158

    孔融是一個教育失敗的“典範”

    孔融是一個混球兒,是一個失敗的家教的產物,是一個是非混亂的母親一手創造的“廢柴”,是家教的災難。

    探索孔融的本來面貌歸根結底是為了教育,是為了探索怎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幸福的人。如果僅僅背一背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那倒也簡單了,然而教育歸根結底是為了獲得幸福的生活。孔融幸福嗎?孔融的孩子幸福嗎?我們要思考,我們要求證,如此才可以不枉“治學”兩字。

    1.紙上談兵,志大才疏:

    (1)“融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講武,馳檄飛翰,引謀州郡”(《後漢書》)。孔融極好談兵、縱論天下。

    (2)“賊張饒等群輩二十萬眾從冀州還,融逆擊,為饒所敗,乃收散兵保朱虛縣”(《後漢書》)。孔融是把打仗當兒戲的。

    (3)“時,黃巾復來侵暴,融乃出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融逼急,乃遣東萊太史慈求救於平原相劉備。備驚曰:‘孔北海乃復知天下有劉備邪?’(早先,劉備織蓆販履之時,孔融已是名士。)即遣兵三千救之,賊乃散走”(《後漢書》) 。注意啊:太史慈因為老母親受到了孔融恩惠,責令太史慈去助孔融一臂之力,而太史慈有勇有謀,孤身一人外帶兩匹馬衝突管亥之圍如入無人之境。重要的是,太史慈請完劉備算是報了恩,之後就投奔東吳去了——這叫擇木而棲。這樣說來,能最早看清孔融的,應當是太史慈。

    (4)“融負有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後漢書》)這句話很關鍵的,這“才疏意廣”對孔融的評價是很到家的,如果我們一般人才疏意廣是沒有什麼的,雖然好高騖遠,做不成也不耽誤吃飯,但在亂世之中,以孔融這種名氣的人這樣做,基本上可以說是找死了。

    (5)“建安元年(196),為袁譚所攻,自春至夏,戰士所餘裁數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接。融隱几讀書,談笑自若(陳毅不會打仗,但在黃橋之戰能談笑自若吟詩作賦,是因為粟裕會打仗,這就是資本。孔融如此則是在作死)。城夜陷,乃奔東山,妻、子為譚所虜”(《後漢書》)。(大敵當前不思武備,若抱定與城共存亡,那也算是烈士,而城破之時竟然置妻兒於不顧落荒而逃,此之於名士則實在是無法理喻。若真是劉邦之流的流氓“推子墜車,分烹父之一杯羹”也算是流氓得徹底,而偏要裝作正人君子,實在無厘頭。)

    (6)“孔融及高談教令,盈溢官曹,辭氣溫雅,可玩而誦;論事考實,難可悉行”(《九州春秋》)。也就是說他能高談闊論,卻難以實行。

    (7)“但能張磔網羅,其自理甚疏”(《九州春秋》)。——能張羅事兒,卻不善統帥管理。(幽州精兵亂,至徐州,卒到城下,舉國皆恐,融直出說之,令無異志,遂與別校謀夜覆幽州,幽州軍敗,悉有其眾。無幾時,還復叛亡)。

    (8)“租賦少稽,一朝殺五部督郵”(《九州春秋》)——空談而不能富國,因找不來錢糧而一天殺五個督郵(督郵,始置於西漢中期,為各郡的重要屬吏。一郡分數部,每部各有督郵一人。唐以後廢。)。要知道,劉備鞭打督郵一次,就得亡命天涯。孔融竟然一天就殺五個,夠狠!要知道自董卓之亂起,天下凋敝,無論生活還是征戰,都亟需糧食,而糧食從哪裡來?不是找來的,是屯墾而來,此所以曹操可以平定北方的原因所在。計不出此,僅憑督郵去找,實在是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而不得糧草即不能生存,此所以左丞祖提議擇木而棲的原因所在。

    (9)“奸民汙吏,猾亂朝市,亦不能治。”(《九州春秋》)——治國無方。

    (10)“黃巾將至,融大飲醇酒,躬自上馬,御之淶水之上。寇令上部與融相拒,兩翼徑涉水,直到所治城。城潰,融不得入,轉至南縣,左右稍叛。連年傾覆,事無所濟,遂不能保鄣四境,棄郡而去”(《九州春秋》)。孔融被“名士”的頭銜兒自我催眠了,一直活在白日夢裡,先是無知無畏,見誰打誰,而“連年傾覆”之後,才知道打仗、治國都不好玩兒,只好“棄郡而去”,哪裡還顧得上管它什麼妻兒老小、天下蒼生呢。

    2.是非混亂:

    在《三國志》注引《原別傳》中記載,早先邴原被徵招做孔融的計佐(管文書的佐官),當時孔融非常讚賞身邊一人,後來卻因為生氣要殺他。旁人苦勸甚至“叩頭流血”,只有邴原不求情,孔融就問他,邴原對曰:“明府於某,本不薄也,常言歲終當舉之,此所謂‘吾一子’也。如是,朝吏受恩未有在某前者矣,而今乃欲殺之。明府愛之,則引而方之於子,憎之,則推之慾危其身。原愚,不知明府以何愛之?以何惡之?”大概意思是您對於“某(就是要被殺的那個人)”的態度變換搞得我都不知道您的愛恨標準了。

    孔融回曰:“某生於微門,吾成就其兄弟,拔擢而用之;某今孤負恩施。夫善則進之,惡則誅之,固君道也。往者應仲遠為泰山太守,舉一孝廉,旬月之間而殺之。夫君人者,厚薄何常之有!”這個人出身貧苦,是我將他選拔,如今他卻辜負了我的好意。我聽說君子的道理就是要“善則進之,惡則誅之”。以前泰山太守應劭(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知道當年護送曹操老爹的就是他,曹嵩被殺,他腳快跑掉了,世說新語上也是這麼講的。)曾經推舉過一個孝廉,不到一個月就殺了。當權者,哪裡(需要)什麼愛恨標準呢?

    邴原對曰:“仲遠舉孝廉,殺之,其義焉在?夫孝廉,國之俊選也。舉之若是,則殺之非也;若殺之是,則舉之非也。詩云:‘彼己之子,不遂其媾。’蓋譏之也。語云:‘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仲遠之惑甚矣。明府奚取焉?”邴原應該很氣憤,邴原說,要選他做孝廉時就說他好,要殺他時就說他壞,應劭的錯太深了!難道您還要學他嗎?!

    融乃大笑曰:“吾直戲耳!”

    邴原又曰:“君子於其言,出乎身,加乎民;言行,君子之樞機也。安有欲殺人而可以為戲者哉?”

    融無以答。(《九州春秋》)

    ‚知蕉初,太傅馬日磾奉使山東,及至淮南,數有意於袁術。術輕侮之。遂奪取其節,求去又不聽,因欲逼為軍帥。日磾深自恨,遂嘔血而斃。及喪還,朝廷議欲加禮。融乃獨議曰:“日磾以上公之尊,秉髦節之使,銜命直指,寧輯東夏,而曲媚奸臣,為所牽率,章表署用,輒使首名,附下罔上,奸以事君。昔國佐當晉軍而不撓,宜僚臨白刃而正色。王室大臣,豈得以見脅為辭!又袁術僭逆,非一朝一夕,日磾隨從,周旋歷歲。《漢律》與罪人交關三日已上,皆應知情。《春秋》魯叔孫得臣卒,以不發揚襄仲之罪,貶不書日。鄭人討幽公之亂,斫子家之棺。聖上哀矜舊臣,未忍追案,不宜加禮。”“朝廷從之”。可以看出孔融的矯情有點像文革的紅衛兵,為了反對而反對,強詞奪理!若按此說,蘇武滯留匈奴19年,當為叛徒嗎?朝廷也是昏不可及了,使得孔融能濫竽充數,天下所以才會亂。(《後漢書》)

    3.不容於智者:

    (1)初平中年,孔融徵招北海營陵人王脩做主簿,其後的戰鬥完全依靠王脩,“融每有難,脩雖休歸在家,無不至。融常賴脩以免。”可是最後呢,王脩還是被袁譚闢為治中從事(治中也是管理文書檔案,從事是刺史的佐官,袁譚是曹操表的青州刺史)到青州去了。王脩是公認的正直之士(陳壽說“王脩忠貞,足以矯俗”),他為什麼離開孔融呢?找不到記載,後來袁譚猛攻北海,不知道王脩去了沒有?(建安元年196),自春至夏,戰士只剩下數百人,失去王脩的孔融面對袁譚的軍隊卻整日“憑几讀書,談笑自若”。其內心應當別有一番滋味吧!

    (2)《原別傳》接著記載,邴原當時很灰心,帶著家人隱居到鬱洲山中。後來,孔融給邴原寫信說,"乃或晏晏居息,莫我肯顧,謂之君子,固如此乎!根矩,根矩,可以來矣!”現在漢室危難,希望根矩(根矩是邴原的字)不要隱居,出來幫忙。結果,邴原反而躲到遼東遊學教授去了。邴原(邴原也是名士,《魏略》載,華歆、管寧、邴原俱遊學,時人號“一龍”,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

    (3)時,袁、曹方盛,而融無所協附。左丞祖者,稱有意謀,勸融有所結納。融知紹、操終圖漢室,不欲與同,故怒而殺之。這實在是無厘頭地擅殺無辜,完全沒有路數兒。

    袁氏就不必說了。但曹操的成功在於屯田養民、安定除暴(當然是以暴易暴)、救贖獻帝於水火。挾天子令諸侯實乃大勢所趨,對天下蒼生而言也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取此策實乃是不識時務,況且孔融最終還是投靠曹操而且極為謙卑。

    建安元年(196),袁譚攻青州,孔融隻身出奔,妻子被俘。這年八月,曹操迎獻帝於許昌。孔融被徵為將作大匠(將作大臣:秦時稱將作少府,漢景帝更名為將作大臣,掌管宮室、宗廟、路寢、陵園地土木營建),趕赴許昌。孔融也有兩首六言詩傳世,讚許曹操:

    其一

    郭李分爭為非

    遷都長安思歸

    瞻望關東可哀

    夢想曹公歸來

    從洛到許巍巍

    其二

    曹公憂國無私

    減去廚膳甘肥

    群僚率從祁祁

    雖得俸祿常飢

    念我苦寒心悲

    雖然以前是那樣激烈的反對歸依曹操,而寫這兩首詩的時候的孔融的內心是何感想?咋變得這麼快呢?

    (4)《三國志》注引《虞溥江表傳》,獻帝曾召見郗慮和孔融,問孔融,“鴻豫何所優長?”鴻豫是郗慮的字,孔融說,“可與適道,未可與權。”郗慮旁邊氣壞了,舉著朝板說,“融昔宰北海,政散民流,其權安在也!”兩人鬧得不可開交,結下了怨仇。孔融實在是自取其辱。

    為此,曹操致信孔融,名為勸架,實為敲打:“昔國家東遷,文舉盛嘆鴻豫名實相副,綜達經學,出於鄭玄,又明《司馬法》,鴻豫亦稱文舉奇逸博聞,誠怪今者與始相違。孤與文舉既非舊好,又於鴻豫亦無恩紀,然願人之相美,不樂人之相傷,是以區區思協歡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構,孤為人臣,進不能風化海內,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撫養戰士,殺身為國,破浮華交會之徒,計有餘矣。”(亦見《後漢書》)前面說的是孔融前後不一,口是心非。最後一句說的是:我曹操修理“浮華虛偽”的人還是有一套滴!

    4.無事找抽、拿性命開玩笑:

    ①河南尹何進當遷為大將軍,楊賜遣融奉謁賀進,不時通,融即奪謁還府,投劾而去。河南官屬恥之,私遣劍客欲追殺融。客有言於進曰:“孔文舉有重名,將軍若造怨此人,則四方之士引領而去矣。不如因而禮之,可以示廣於天下。”進然之。(《後漢書》)

    有人會認為孔融這樣做是有骨氣。有自己的見解當然可以,但不要忘了,孔融拜訪何進目的是什麼?他不是為了自己去拜訪的,是楊賜派他去的,如果真有骨氣,認為不該拜訪何進就該出門前抗命不從,為什麼去了卻因一時意氣差點壞了領導的事兒,又差點丟了性命呢?所以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孔融的骨氣也許有,但少了一點為人謀、忠人事的責任。

    ②建安九年(204)八月,曹操攻破鄴城。城破之後,將袁紹次子袁熙的夫人甄氏送給曹丕。當時孔融給曹操寫信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操很奇怪,心想我怎麼沒聽說過呢?後來問孔融,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意思是以今例古,大概那時也是這樣的。(楊修也常作此類故事,權作調侃,也算有幾分幽默)

    ③後來曹操征討烏桓,孔融又嘲笑道,“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昔肅慎不貢楛矢,丁零盜蘇武牛羊,可併案也。”說如今曹公遠征,當年肅慎(商周時北方的蠻夷)不向伐紂的武王貢奉楛矢(楛是生長在北方的樹木),以前蘇武出使匈奴牧羊卻被丁零(羌族一支)盜走,如今這些都可以歸案了。

    ④“時,年飢兵興,操表制酒禁,融頻書爭之,多侮慢之辭”。

    “酒之為德久矣。古先哲王,類帝禋宗,和神定人,以濟萬國,非酒莫以也。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堯不千鍾,無以建太平。孔非百觚,無以堪上聖。樊噲解□鴻門,非豕肩鍾酒,無以奮其怒。趙之廝養,東迎其王,非引潖酒,無以激其氣。高祖非醉斬白蛇,無以暢其靈。景帝非醉幸唐姬,無以開中興。袁盎非醇醪之力,無以脫其命。定國不酣飲一斛,無以決其法。故酈生以高陽酒徒,著功於漢;屈原不餔裑歠醨,取困於楚。由是觀之,酒何負於政哉?”說:你曹操拿“喝酒亡國”為藉口所以禁酒,但是夏商因為婦人亡國,何以不禁婚姻?禁酒無非是可惜穀物罷了,還非得說亡國為戒那麼高調。孔融是在矯情,如果拿曹丕娶媳婦說事兒有調侃之意,而拿官渡之戰、徵烏桓、戒酒說事兒,就不僅僅是矯情了,是擾亂朝政、妨礙軍國大事。

    ⑤孔融被免官一年後,又得了太中大夫的閒職,但他不知自守,“及退閒職,賓客日盈其門。常嘆曰:“坐上客恆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後漢書》)(此與孔融詩中所言正好相反,孔融的所能言與所能為的差距如同懸天隔地。孔融的是這樣說的:“雖得俸祿常飢、念我苦寒心悲”。見上面的第3.條。)孔融的這種做法,也是送他上死路的一個原因,賈詡降了曹操,因為自己不是曹操的舊人知己,所以闔門自守,退無私交,不與名門權勢通婚。由賈詡的謹小慎微,反觀居閒的孔融的賓客滿門、縱論天下,他簡直是一直在拿著捋虎鬚當兒戲!孔融的風格也是被羅列的罪狀之一:不遵朝儀,禿巾微行,唐突宮掖。

    5.惡人面前不爭,寬人面前矯情:

    有人說孔融跟曹操矯情,是忠於漢室的原因,這是很幼稚的見解。從他對董卓的態度和對曹操的態度相對比,我們不妨想想為什麼他前恭而後倨呢?因為孔融知道曹操和董卓的區別:曹操有容人之德,董卓有睚眥必殺之性。所以才在曹操面前矯情兒,而在董卓面前“愣神兒”——既要沽名釣譽,又看人下菜碟。孔融真的是忠漢嗎?董卓傳裡又哪裡有他忠君的影子?董卓身邊幾種人:

    ①同黨——李傕、郭汜、樊稠等;

    ②反抗者——盧植(及卓至,果陵虐朝廷,乃大會百官於朝堂,議欲廢立。群僚無敢言,植獨抗議不同。卓怒罷會,將誅植,語在《卓傳》(植素善蔡邕,邕前徙朔方,植獨上書請之。邕時見親於卓,故往請植事。又議郎彭伯諫卓曰:“盧尚書海內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乃止,但免植官而已。植以老病求歸,懼不免禍,乃詭道從轘轅出。卓果使人追之,到懷,不及。遂隱於上谷,不交人事。)‚伍瓊、周珌“又固諫之”(被殺);ƒ越騎校尉汝南伍孚“忿卓兇毒,志手刃之,不中”而被殺;

    ④妥協——太尉黃琬、司徒楊彪二人先“廷爭不能得”而後妥協;先拒絕後妥協者蔡邕,為王允所殺;

    ⑤故作姿態,又不激怒董卓的孔融:“會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為議郎。時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衝,卓乃諷三府同舉融為北海相”(要知道董卓何許人也:“又奸亂公主,妻略宮人,虐刑濫罰,睚眥必死,群僚內外莫能自固。”)董卓把孔融攆走去做北海相,只是不喜歡孔融(這也難怪,與孔融共事時間長了,沒有喜歡他的人。例外的就是禰衡、楊修。),並非有“睚眥之怒”,可見孔融在董卓面前絕對沒有絲毫“義正言辭”以觸逆鱗。孔融是沒事兒找抽的主兒,而董卓實在是少有的惡棍,這一點孔融是看明白了,諸多血淋淋教訓估計讓孔融三天沒睡著覺!

    6.物以類聚:

    整個後漢,最使人恨的當屬十常侍,最令人恐懼的當屬董卓,而最討人嫌的當是孔融、禰衡、楊修三人,而此三人性情相投、惺惺相惜。 禰衡經常說:“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其餘的人平平庸庸,不值得提。”聞聽此言,孔融也非常受用。

    先說楊修的聰明,實在是自作聰明,而最不聰明的地方在於不知攙和爭太子位是在賭命,而且不知道自己的對手兒司馬懿的厲害(司馬懿幹嘛呢?謙虛謹慎、深藏不露,教丕兒示弱),而楊修唯恐天下不知道自己是誰,不作死時不罷休。

    再說禰衡,此君見誰罵誰,先罵曹操、再罵劉表、後罵黃祖。前兩者尚慕虛名而不操刀,黃祖乃率性之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宰完了再後悔。晉人葛洪評曰:“迷而不覺,故開口見憎,舉足蹈禍。……朽木鉛鋌,班輸歐冶所不能匠也。而復走投荊楚間,終陷極害,此乃衡懵蔽之效也。於戲才士,可勿戒哉!”(大意是:一開口就討人嫌、一行動就招災禍——面對朽木,讓魯班也無法雕琢;面對鉛條,讓歐冶子也無法鑄劍,實在是不可救藥。從離開曹操,到終了黃祖,至死不悟而於非命——好像此公生來的目的就是飛蛾撲火,奔死而來。有智識的人應當引以為戒啊)。

    孔融見禰衡如獲珍寶,屢屢推薦於獻帝、曹操。禰衡贊孔融“孔丘在世”,孔融贊禰衡“顏回再生”。

    以上三人最大的交集是:不作死時誓不休。

    7.孔融得以騰達的因素:

    其一,拜孔子之名(想來,孔子九泉之下見到孔融當恨不得再死一回!);其二,讓梨、救王儉而爭死而傳名天下;其三,漢末魏晉,當權者總要拿“名士”當幌子以矇蔽民眾;

    8.善之於善是有區別滴:

    大善——其一,是一種情懷;其二,基於充分的建設性行動。

    小善——偶然一行,不論動機。

    萬惡不赦之人未必沒有小善,但絕無大善——此董卓之謂也:“卓素聞天下同疾閹官誅殺忠良,及其在事,雖行無道,而猶忍性矯情,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書漢陽周珌、侍中汝南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顒等。以處士荀爽為司空。其染黨錮者陳紀、韓融之徒,皆為列卿。幽滯之士,多所顯拔。以尚書韓馥為冀州刺史,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亻由為豫州刺史,潁川張諮為南陽太守。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見後漢書董卓列傳)

    9.再論“讓梨”:

    “謙讓”是好事,而把謙讓當做沽名釣譽的手段則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如果“謙讓”使孔融理解了真情、真愛、真善、真美,那他的人生一定精彩、成功、幸福,而不至於害己害人。而事實恰恰相反。除“讓梨”、“救王儉爭死”兩事以外,實在乏善可陳。而就這兩點亦需要剝絲抽繭掰扯明白:

    讓梨至少有兩種可能,其一,出於親情和關懷,這應當是身教重於言傳的。而事實上,孔家沒有親情,只有刻板的媚俗,一言一行取決於別人看起來好看、聽起來好聽,而這是來自母親的價值取向,順之有笑臉、逆之有冷目(可參見“分蘋果的故事”)。

    說孔家沒有親情,很多人不明白我是怎麼知道的,其實很簡單,當孔融說出如下一席話時,其內心愛恨情仇已然洞如觀火,這是撕開了其精神世界中完全如同《家春秋》裡的大儒以及封建家族制度虛偽的面紗,也算是一個悲哀的人的吶喊。《九州春秋》“孔融曰: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就是說,父子的關係是因為父親偶然的情慾發作而導致的後果,母子關係就像瓶子裡積存的物件兒,倒出來後就沒關係了。後邊還有一句,大意是:有好吃的給不給父親吃,那要看父親是不是好人?——這很像文革期間的言語:如果父親被打成反革命,飯就不能給他吃了!無語了!言為心之聲,內心無親情,才能有此冷漠無情的吶喊。

    下面這段文字不可放過:(後漢書孔融傳)年十三,喪父,哀悴過毀,扶而後起,州里歸其孝。意思是說的,孔融13歲父親去世,悲哀得極度瘦弱憔悴以至脫形,按說以父子之情而悲傷過度,是很符合情理的事情,而之於孔融則值得推敲:以其關於父子關係的論斷,孔融沒有父子親情,但儘管如此,這種形狀還是可以做作的,以孔融的性情(用曹操的話說就是:“浮華交會之徒”)是可以做的惟妙惟肖的。自古以來,現在農村偶爾還會有一種職業叫“哭喪婦”。按俗例,家裡有人過世時,孝子賢孫是要痛哭的,而有的人確實哭不出來,就花錢請哭喪婦來哭,而且哭得淋漓盡致,烘托出悲傷的情感氛圍,從而帶動孝子賢孫一起嚎啕。有人會在事後問哭喪婦,別人家的人死了,為什麼你哭的那麼傷心?哭喪婦說,我哭他們家的人當然是哭不出來的,只是我“工作時”就想我那悽慘的舅舅死去的情景,就會傷心地哭了。所以,演員是要有生活的,而孔融慣於故弄玄虛自會留意於此,以其性情演演戲還是可以的。至於“扶而後起”就更像哭喪婦了。

    其二,在這一冷漠而忽視人性的家庭,4歲的孔融缺失安全感,為了得到媽媽的青睞,得看媽媽的臉色、好惡而決定自己的選擇。悲劇在於:讓梨、救王儉而爭死,僅僅成為入世的階梯,並沒有成為構建人際關係和傳遞正能量的基礎,除了這兩個簡簡單單的事實以外,實在乏善可陳。最大的悲劇在於4歲的孔融被其母塑造為虛妄不實、沽名釣譽、見風使舵、麻木不仁的冷血動物,接下來孔融又親手調教出兩個繼承者:女年七歲,男年九歲。(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動。左右曰:“父執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遺肉汁,男渴而飲之。女曰:“今日之禍,豈得久活,何賴知肉味乎?”兄號泣而止。或言於曹操,遂盡殺之。及收至,謂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見父母,豈非至願!”乃延頸就刑,顏色不變,莫不傷之。)能視死如歸者,或出於堅定而正義的信仰,江姐是也;或出於魔鬼訓練,納粹、邪教者是也。7歲、9歲孩童能延頸就死而對生活沒有絲毫的留戀(與此不同的是,江姐就義前在繡黨旗,洪常青就義之前在仔細地整理毛筆的毫峰而讓革命的口號寫得更加精彩)的原因就是:兩個孩子的全部生活沒有親情和快樂,都是在灌輸著這樣的信念:“找死並給別人看!”這也難怪,孔融心靈中只有找死和沽名釣譽這兩件事兒,其他都是漿糊兒——身教勝於言教。

    就此而言,要澄清一點,教育不是僅僅拿“讓梨”、“爭死”說事兒,教育的目的應該是獲得幸福的生活,如果我們沒有條件獲得幸福生活,我們就要為我們的後代爭取到幸福的生活,並不惜拋頭顱撒熱血,這就是道義,這就是英勇!反觀孔氏一家三代,為爭死而爭死,泯滅了親情和人性,實在是與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馳!

    “謙讓”之行,沒有問題,如果在謙讓中收穫了成就感的同時,體驗到了人與人的真情傳遞,就會激發善良、愛心,就會學會雙贏的人際關係。與此相當的一個詞是“奉獻”,奉獻看起來好像是全部的付出,不計收穫。其實不然!奉獻後收穫的是成就感、自我價值的實現,同樣也是愛的傳遞,這來自於被充分地關愛,從而有充分的安全感、歸屬感,進而煥發出純真的心地,這才可以使人積極向上並形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價值觀念。這是成長的力量、是適應社會的力量,是順應自然規律的力量和智慧。可參閱我的博文《雷鋒精神的真諦》。

    很多朋友聽我聳人聽聞的謬論後大加撻伐,他們說,謙讓就是對的啊!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啊!我等人家怒氣盡消之後,先說一溜兒的:是滴、是滴、是滴……,我是想說:“謙讓”是百善、乃至千善之一,萬惡不赦的董卓也有少許的一善之偶得,關鍵是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這一點,而是獲得幸福生活的全部力量,而這些就不是孔融所能做到的了。我們可以學雷鋒啊、可以學焦裕祿啊!至少我們要把孔融的本來面目看明白了,再決定是學他,還是學別人吧?我們為人師長的人,要把歷史讀明白了,再侃侃而談吧?孔融他媽糊塗,只害孔融一人,孔融糊塗害兩個人(一個7歲、一個9歲)。我們的課本要拎不清楚,那將要害多少人呢?

  • 6 # 網管小賈

    儒家思想學歪了就會這樣。

    父母恩,比天高。

    試想如果不念父母恩情,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

  • 7 # 縹緲峰下一粒沙

    “父母無恩論”並不是宣揚不孝,而是反駁愚孝

    “孔融讓梨”的典故很出名,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長大後的孫融提出了一種理論,即“父母無恩論”。

    原話是: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

    意思是說,父親對孩子有什麼恩情呢?論其本意是因為情慾;孩子對於母親來說就像是以瓶寄物,寄出去後,就沒了什麼牽連。

    這話乍聽極其不孝,所以很多人痛心疾首,咱們課本上那個友愛孝悌的小孔融,長大後怎麼成了不孝之子?

    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孔融提出這種說法,是以此來反駁愚孝,並不是提倡或宣揚不孝。

    漢朝推崇忠、孝,孝順是世所皆知的美德;還有一種選拔人才的制度叫做“察舉制”,只要某人有孝順之名,那麼不管他有沒有能力,都可以被推舉到朝中做官。

    也就是說,孝順不但能得好名聲,還能得到實際的好處。於是,不管是出於真心孝順,還是想要當官,當時的人們都很孝順。但凡事都得講個度,孝順過了頭,可就成了“愚孝”。

    漢朝、魏晉時期,發生了許多當時人人稱頌、後世覺得毛骨悚然的愚孝事件

    比如記錄在《二十四孝》裡的“埋兒奉母”,晉代人郭巨,家境本來不錯,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奉養母親。財產都分了,他家變得很窮困,吃穿都有點艱難,他的母親時常省下飯食給三歲的小孫子吃。

    郭巨覺得這樣不大好,就和妻子商量了一番,說兒子以後可以再生,但母親只有一個,為了保住母親,咱們把兒子埋了吧。他妻子也同意了,兩人挖坑埋兒。

    是不是很恐怖?雖然挖坑時兩人挖到了上天賜予的金子,母親和兒子的命都保住了,但那很可能是藝術加工。在那個時代,真有喪心病狂的人為了孝順的美名幹出這種事兒。

    孔融提出這種理論,是想制止這種愚孝的風氣,只是用詞過驚世駭俗了一點,現在聽來都很容易被人誤會成不孝,在那時就更令人側目了。

    正常的孝順,孔融是很贊成的。他本人也是孝子,父親去世時悲痛得站都站不起來;任北海相時,看到一個人哭墳時臉色不憔悴,他還把人給殺了。

    這就說明,孔融不是不認同孝道,只是不認同愚孝。

    曹操殺孔融不是因為“父母無恩論”,而是因為孔融太過犀利

    孔融最後是被曹操殺了的,很多人以為是因為“父母無恩論”。可曹操又不傻,怎麼會看不出孔融的本意?他殺孔融,是因為孔融如同古代版的憤青,語言太過犀利,早已讓他生厭。

    曹操打敗袁家佔領鄴城後,屠殺了許多鄴城的居民,搶了一些袁家的女眷,曹丕還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就給曹操寫信,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的,周武王並沒有把妲己賜給周公。孔家後人飽讀經史,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曹操覺得很奇怪,後來見到孔融就問他什麼意思。

    孔融就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意思是以今推古,你都能把甄氏賜給曹丕,周武王怎麼不能把妲己賜給周公?

    這是古代名士們常用的“諷諫”,用諷刺的方式,讓主公發現自身的錯誤從而改正。

    聽了孔融的解釋,曹操勃然大怒。雖然他求賢若渴,但若是賢士們太過囂張,經常以智商碾壓自己,他又容忍不了。楊修就是這麼被殺的。現在孔融這麼不留情面,說話又故弄玄虛,他就開始討厭孔融了。

    在北征烏桓一事上,孔融也多次勸阻曹操,言詞一如繼往的犀利,態度還是那麼的傲慢,幾封信勸得曹操火冒三丈。越發厭惡孔融。

    事實證明,北征烏桓是曹魏政權極其正確的一個舉措,如此才能真正平定北方,有了爭天下的資本。曹操想到孔融對此事一再勸阻,對他起了殺心。

    而孔融因為曹操不聽自己的,還想要禁酒,也有許多抱怨的話。當時他門客眾多,天下聞名,極有影響力。曹操就更想殺他了。

    有個叫郗慮的人因為孔融輕慢他,懷恨於心。揣摩到了曹操的心思,就構陷孔融許多罪狀。

    曹操順勢抓了孔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 不遵超儀”等罪名殺之,並株連全家。據說曹操本來不想殺孔融的一雙小兒女,但因為他們太過聰明瞭,擔心長大後報仇,就斬草除根了。

    總之,孔融宣揚“父母無恩論”,並不是不孝,而是反對愚孝。他本人的品德沒有太多值得指責的地方,只是名士風氣太重,不太符合曹操的政治需要。所以大家放心吧,課本上那個小孔融,形象並沒破滅。

  • 8 # 三國史話曾得不錯

    孔融讓梨事件記載於《後漢書·孔融傳》引《融家傳》,原文為:

    “兄弟七人,融第六,幼有自然之性。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此文比較簡單易懂,因此不再做解釋。)

    孔融此舉受後人所推崇,認為其懂得禮讓、恪守孝道,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孔融的家庭背景。孔融,字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在古代中國,孔子被奉為“萬世師表”,被尊稱為“孔聖人”。孔子的後人被稱為“衍聖公”。如此家庭出身的後人,有如此符合封建禮制需要的舉動,自然會被大書特書。而孔融之後亦有派頗多與“孝”有關的舉動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然後,就是這樣一位聖人後裔、大孝之人,卻因“不孝”言論而被治罪。出自《後漢書·孔融傳》記載:

    又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雲‘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既而與衡更相讚揚。衡謂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顏回復生。”大逆不道,宜極重誅。“書奏,下獄棄市。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誅。

    即,孔融對禰衡說:父親與孩子,是沒有什麼親情可言的,論其本意,實際是情慾發作時的結果而已;母親與兒子,也沒有什麼愛的。就像有個東西寄存在瓦罐中,倒出來後就什麼關係也沒有了。

    這句話在當時的時代下,確實是大逆不道之言,更何況這句話還不是出自市井混混之口,而是出自聖人後裔之口,這就“罪加一等”了。因而,曹操狠狠地在這件事情上做了大文章,最終殺了孔融一家。

    我們現在來回看下這裡面的蹊蹺之處。

    首先,孔融是否有對禰衡說過這句話呢?孔融本人是自始至終都沒有承認說過這句話,而且,我們也沒看到史書上任何有記載孔融針對此事的其它言論;

    其次,孔融本沒有承認說過這句話,那麼禰衡有沒有確認聽到孔融講了這句話呢?禰衡也沒承認過,因為孔融被處死的時間是在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禰衡是死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死無對證。

    因此,孔融是否真的說過這句話,只有當事人知曉!

    不過,使孔融入獄的原因到還不是孔融的不孝言論,而是在此之前的一句話,也是記載於《後漢書》:

    雲‘我大聖之後,而見滅於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體的劉字(劉),也就是說,天下不一定要姓劉,這句話太反動了,因而被捕入獄。曹操再透過孔融的不孝言論進行治罪,孔融一家最終慘死。

    那麼這個事情是誰揭發的呢?是一個叫路粹的朝廷官員寫了檢舉報告,揭發孔融“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而路粹的材料又是從哪裡收集來的呢?是御史大夫郗慮陷害的,這在《後漢書》、《三國志》中均有記載。孔融一案,可以說是曹操與郗慮的一唱一和,曹操暗許,郗慮從之,路粹就是做個最後執行人。

    而曹操為什麼這麼做呢?說白了,政治家的每個動作,都帶著利益的色彩。曹操殺孔融的時間是在建安十三年三月(公元208年),同年七月,曹操揮師南下攻打荊州。曹操以罪名殺了數次戲侮及反對自己的孔融,是以大軍出征前,維護自己的權威,同時,也是提醒其他反對自己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殺孔融,是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 9 # 近在遠方默默

    孔融讓梨的時候,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是什麼?難道他不喜歡大的梨子嗎?應該不是。也許是他所受的教育有關,把好的東西讓給別人是美德,用道徳來約束一個人內心真正的渴望。

    就如我們,明明很喜歡一件東西,同時有另一個人也很喜歡,說:“你把這東西送給我吧”,你不送,他說你小氣,不夠朋友。你若送嘛,會不捨、心疼。這位奪人所愛的人夠朋友嗎?

    其實孔融把梨讓了,父母應該再賞個大的梨子給他才對。這樣,孔融才會覺得自己一樣配得到更好的,原來父母也同樣愛著自己。讓梨的他才會從內心感到愛,感到愉悅。

    往往不懂表達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也不懂拒絕別人無理的要求的人,實際很受傷。為什麼太善良的人總是內傷?也是如此吧。

  • 10 # 麵包車自駕遊

    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是孔融在晚年提出來的,在史料上有明確的記載。《後漢書》中是這樣記載的,孔融曾與好友禰衡議論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缻中,出則離矣。”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父親對於兒子,有什麼親情可言,論其生子的本意,不過是一時情動的結果。母親對於兒子,又做了什麼呢,就像東西存放在瓦罐裡,東西出來了,與瓦罐也就沒什麼關係了。”

    堂堂的“建安七子”之首孔融提出這樣的論調,老百姓非常反感,一直想殺掉孔融的曹操看機會來了,就以“不孝罪”將孔融滿門抄斬。

    在我們今天的傳統教育中,孔融讓梨一直是孝道的典範宣傳,那麼他為啥會提出“父母於子女無恩論”呢?

  • 11 # 故夢難回

    孔融讓梨,包括寫出憫農的李紳,鑿壁偷光的那位老少皆知,家喻戶曉,可後來的結果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老人都讓孩子學習孔融讓梨,可孔融的結局卻因為提出跟當時社會相違背的理論,不為人接受,一般人都理解不了。或許他只是想老人一碗水端平,要有禮有節,不蠻橫無理取鬧,不要把子女對你的孝順作為你作威作福的依仗,把子女當牛當馬覺得理所當然的,更甚者有的為了生存或一點蠅頭小利賣兒賣女那樣子的父母不要也罷。老人應當有老人的樣子,不要整天東家長西家短的,作妖。為子女做好引路人,那才是正道。那樣子小的孝敬父母再苦再累也是心甘情願!孔融唉!

  • 12 # 彼岸安27398163

    自古文人墨客,喜歡搞些文字遊戲,因為他們喜歡思考,總想把世界上的事物搞個究竟,把人間冷暖關係賦予自己的想法,著書立傳,許許多多的文人學子吃著父母的飯食,穿著父母的衣衫,用著父母的錢財卻想著如何對待給了他生命的父母。但從孔融,魯迅等大家本意在實踐中都是很盡孝道的。文人的理論文字不是大眾人所能深刻理解。不管本意是什麼反正我聽著很彆扭,也很荒謬,什麼父母把你帶到這個世界,沒經過你是否同意,生了你必須有責任扶養你,哪你先論述父母如何徵的你的許可?

    孔融很聰明很有人情很小就知道讓梨,他也一定體會到父母的養育之恩,他的父母無恩論不過是從父母相愛才有了他的生命角度而發,古人思考人生畢竟有侷限,甚至很狹隘,我們現代人還是回到現實中,父母不是無恩而且應該關係更文明更開明,父母子女雙方都具有責任與義務,尊老愛幼中華美德應該代代相傳。

  • 13 # 界引

    "父母無恩論",提出這樣的言語不單有孔融,魯迅、胡適也有類似的言論;能有這樣的言論,說明其言論者有了一定的思想,只看到了內在表象,而沒有領會核心精髓;這個言論只是一個論題的一個可有可無且有非常力的一個論證引子,(使用第三人稱為佳),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言論。

    能說出這樣言論的人,內心都是極度渴望變數的人,要麼尋求發展,要麼擺脫困鏡,從而在認知上產生錯誤。

    只能感嘆!這言論在狹義相對中還是存在的,深度挖掘,小心取證,還是走向廣義相對的刀鋒。

  • 14 # 水一白聊歷史

    “孔融讓梨”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不過關於“父母無恩論”,倒是鮮為人知了,更少有人知道孔融的死也跟這個“父母無恩論”有關了。

    首先,說明一點,“父母無恩論”未必是孔融的原話《後漢書》載:曹操既積嫌忌,而郗慮復構成其罪,遂令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狀奏融曰:少府孔融......又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雲“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大逆不道,宜極重誅。書奏,下獄棄市。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誅。

    按照《後漢書》的說法,當時,曹操對孔融本就有各種猜忌,再加上郗慮的告狀,才命軍謀祭酒路粹“枉奏”孔融,說的“父母無恩論”,既然是枉奏,就有可能是真,有可能是假,所以是孔融的本意,還是曲解,就不得而知了。

    何謂“父母無恩論”

    在路粹“枉奏”孔融的節選中,“父母無恩論”的大意說的是“父親對於兒子,有什麼親?本質上來看,就是情慾所致而已;子對於母,又有什麼?就好像是把東西放在瓶裡,到時間了再取出來罷了”。

    這裡面主要有兩層含義:

    1、“父母無恩論”指的是父母生下子女的過程,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能當作“親”的根本原因。

    2、這裡的“父母無恩論”單純是生育之恩,並沒有指代養育之恩,不可以偏蓋全。

    很明顯的一點,“父母無恩論”抹殺了父母在生育子女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忍受的痛苦。假如說沒有十月懷胎的苦、一朝分娩的痛,“父母無恩論”自然是成立的,情慾所至耳。然而,這個假如卻是不成立的,所以“父母無恩論”自然也是不成立的。

    為什麼“父母無恩論”會有“市場”?

    胡適有個觀點,大概能代表很多“父母無恩論”的看法。

    他認為,孩子之所以出生在父母家裡,並不是孩子選擇的,也從未經得孩子的同意;既然如此,自然也不能因此而居功了,更不能談恩情了;甚至,因為父母糊里糊塗的生了個孩子,這個人將來的苦樂禍福、在社會上的功與罪,父母都是要負一部分責任的,恩更無從談起了。

    歸根到底,“父母無恩論”所宣揚的主要是在生育的過程中,父母是主動的,孩子是被動的,所以父母不應以此為恩。

    事實上,從古至今,很大一部分人都會認為“ 生育之恩”不如“養育之恩”,也有這方面的意思。至於說孔融的“父母無恩論”跟他的代表作“孔融讓梨”之間,是否有“人設”上的矛盾?水一白想,看懂了“父母無恩論”,自然也就不會覺得孔融“人格分裂”了。

  • 15 # 江混水

    漢代沒有科舉制度,當官主要途徑是舉孝廉和舉秀才兩種,意思就是依靠有權有勢有影響的人向朝廷推薦,推薦的理由是孝順父母兄恭弟友才能出眾之類。孔融沒有豪門支援,想當官只能製造輿論以引起社會矚目,孔融讓梨就是這樣產生的。

    所以,孔融讓梨本身並不能說明孔融必然是孝子,相反,有說法孔融曾虐待母親。

  • 16 # 小小二哥

    我個人認為這“父母無恩論”其實根本就不是孔融所說!除非孔融是個瘋子!神經病!

    我這麼說,自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孔融是生活在封建禮教的社會,那個時代孝道為先,沒有了孝道,那麼就沒有一切,走到哪裡都會受到人們的唾棄!

    所以我才說,除非是傻子!瘋子!神經病!任何一個正常人都不會說出“父母無恩論”!

    那麼孔融是什麼人?孔融不但是當時的模範典範孝子,而且還憑藉孝廉當了大官,更不用說孔融還是當世大儒,孔子的子孫,孔子可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儒家思想對於孝道可是極力宣揚,這樣的環境之下,試問孔融怎麼可能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論!

    第二,歷史上之所以說孔融提倡“父母無恩論”,那完全就是因為被小人誣陷,而當時掌權的曹操對於孔融這個忠於漢室的大臣,本就欲除之而後快,恰逢其會,想瞌睡的時候,就有人送上了枕頭,曹操自然就順水推舟,直接將孔融“咔嚓”了。

  • 17 # 洛水清風

    孔融讓梨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說的是在孔融四歲的時候,家裡來了客人,父母端上一盤梨,讓他與哥哥一起吃,孔融把大的分給哥哥,自己則拿最小的吃。父母好奇便問他為啥這樣做,孔融揚起小腦袋答道:“小兒,法當取小者。”客人很是驚訝,這麼小的年紀就懂得這個道理,長大後必是可塑之才。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就成為孩子們的啟蒙教材。孔融長大後,不負眾望,成為東漢大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做為當時文壇領袖人物之一,孔融有很多鐵桿粉絲,他的言行成為社會的標杆,人們學習的楷模。按理說孔融官至北海太守,太中大夫,身居廟堂之上,應該懂得高處不勝寒的道理。但他太過恃才傲物,說話做事從不計較後果,與權臣曹操更是水火不容。

    也許是為了標新立異,孔融就像今天某些學者一樣,為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與獨道見解,故意逆社會潮流,公然為秦檜、洪承疇翻案。有一年鬧饑荒,孔融就對別人說:如果你父親待你不好,你可以把東西給別人吃,讓你父親活活餓死也不為過。這話即使放在今天,也會受到大眾的口誅筆伐,何況是1000多年前漢朝,那是一個以孝治天下的時代,孔融說這些話簡直是大逆不道。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孔融曾這樣論述父母與兒女的關係:“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大意是說,父親對兒女沒有什麼親情可言,他是為了發洩情慾,才生下兒女。兒女對母親也沒有什麼可感恩的,母親生我們,就像瓶中的存放的東西,離開了瓶子,彼此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真不明白,孔融做為孔聖人之後,理應成為尊老孝道的模範。不知為何會說出這些有悖倫理,有悖道德的狂妄之語!無異於顛覆人們的三觀,烏鴉反哺,羊羔跪奶,動物還知感恩,何況是人呢!孔融這些荒誕不經的言論,即使現代人聽來,也是無法接受的。

    一直對孔融記恨在心的曹操,終於抓到除掉孔融的把柄,將其下獄,並在判決書上批示:融違反天道,敗倫亂禮,雖肆市朝,猶恨其晚。這個批語讓孔融難以辯駁,他也因為自己放蕩不羈,口無遮攔,終於招致殺身之禍,還連累全家。孔融的話也許被認為他精神出了問題,但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絕對是罪不容誅。所以說曹操殺孔融是為了立威立德,但孔融死的真是不太冤枉。

  • 18 # Q250950985

    我覺得孔融的父母無恩論並不是叫我們不孝順父母,而是不盲目孝順父母。

    孔融不但是孔子世家、天下名士,門第出身、政治背景與立場都與宦官之後的曹操有明顯差異,而且他非常堅定的效忠於日趨式微的漢朝天子,成為當權的曹操推行自己政策的最大障礙之一,最終招來殺身之禍。而且由於曹操殺孔融所加的罪名極重,甚至直到西晉時陳壽著寫《三國志》時,都不敢為孔融立傳,成為該史書中缺少的最著名人物之一。

    由於全家被殺和曹操所加的嚴重罪名,孔融的作品大部分流失,後世整理的《孔北海集》殘缺不全。但是孔融的品格與言論仍然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影響。殺孔融被視為曹操不容才子的汙點之一,而孔融反對肉刑等的作品甚至到隋唐時期仍然被用作朝廷政策討論的論據。

    胡適、魯迅也支援此論調,但他們的相關的文章老師是決不敢推薦的。從小學到大學的語文課,有讀不完的魯迅,但終究是個被有意肢解了的魯迅,諸如《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之類的文章自然不會印在教材上。不可否定,無論是孔融和魯迅都是天才(無論是靠天賦還是勤奮)。正如司湯達所說“天才的特點就是不讓自己的思想走上別人鋪設的軌道。”他們是用理性精神挑戰“權威”的傳統,也因此當孔融發出“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的聲音時,曹操終於抓到了這個眼中釘“不孝”的口實,立斬之。俞平伯也無奈地指出“咱們親子的關係難得建築在純粹的人情上,只借著禮教的權威貼上金子封條,不許碰它,不許討論它,一碰一講,大逆不道。

    之所以討論親子關係會成為禁區是因為“傳統”一詞長期以來被人為地扭曲了,使得作為中性詞的“傳統”被異化成一種權威,而儒家提倡的“孝道”被統治者橫加利用,武斷解釋後更成了“傳統之傳統”,就好比祠堂裡的祖宗牌位一樣碰摸不得。於是要開始“顛覆傳統”的討論,似乎必須先為“傳統”正名了,正巧科學家們曾作過一個“猴子與傳統”的試驗。

    孔融,胡適,魯迅,他們都是勇於去動那香蕉的人。不過似乎分析“父母於子無恩論”前更該思考一下被推崇到極至的“孝道”。孔融無疑是這一論調的鼻祖與集大成者,但要將封建禮教的不是一併讓孔老夫子擔當實在甚是冤枉這位一生不得志的老人。儒家思想的誕生只是在百家爭鳴的學術環境閃耀出的一朵火花,並非不可質疑的權威。而將孔老先生的牌位請進宗廟的卻是專制體制下的帝王(當然,坑殺孔門弟子的也是他們),他們所獨尊的是儒“術”,僅僅將孔子的思想當作一種統治的工具,而失去了爭鳴的思想本身也不再具有活力,加之統治者根據需要而大家扭曲異化,儒家思想便由“道”而深深地陷入了“術”的圍域。

    歷朝歷代所推行的“孝道”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當時的生產模式和政治體制。政治上,封建的統治是一種宗族世襲的模式,權力的鬥爭往往可以演化為家族之間的世代恩仇,因此必須有一種強化家族內部凝聚力的機制。經濟上,農業生產的基本單位和徵稅主體正是家庭,也切實需要將家庭作為整體固定在土地上,同時,社會管理也往往將家族作為主體,以減輕管理的成本,株連九族的連坐制度正是希望透過家族內部的管理來強化統治並減少管理成本。然而,要使得上述的模式與機制能順利執行,使得家族真正以一個整體出現就必須有某種促使家族內部走向一體化的催化劑,而“孝順”正是合適的催化劑,歷朝帝王對此屢試不爽,作為治國的方針強行灌輸。所謂孝順是對宗族中高等級的人的絕對順從,但我們強調必須要順從的理由卻是親族間的血緣關係,即因為我生了你,養了你,所以你必須孝順我。然而這種邏輯本身,基於的只是人類的動物性,就好比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會極力地保護自己的幼仔並養育他們,這只是動物的本性,而我們較之那些豺狼猛獸高明的地方就是學會了用這種本性來換取子孫終身的絕對服從。

    對家庭而言,長輩由於子女的孝順得到的不僅是決策權力的壟斷,更是晚年生活的收益,所謂養兒防老即是如此。在“不孝”將面臨巨大的代價的前提下,子女的理性選擇就只有對父母的供養,也因此,中國家庭有著內在的多生育的激勵,因為在“孝”的制度下,父母的成本與收益是不相稱的,多生育,意味著將來有更優裕的生活,同時,收益也就越大。

    對於國家而言,成本與收益也不相稱。利用壟斷的國家機器強力推行孝道的成本極低,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形成“新猴子不吃香蕉”的傳統,也就是說邊際成本迅速下降,持續鼓吹有很強的規模經濟效應,所以推行孝道對國家的收益是空前的。一方面,由於子女必須盡“孝”道養老,國家並不對個人提供系統的社會保障,而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將對父母的孝推演為對君主的更為高階的孝,也就是所謂的“忠”,帝王在理論上將自己強制定義為當之無愧的“國父”而皇后則是母儀天下,臣民都是臣子,應該毫無條件地服從,也因此終於發展到了賜你毒酒一杯卻仍要跪謝主隆恩的畸形地步。

    可見,這種畸態的孝道之所以能長久地延續千年,從社會學地角度看是人們在傳統面前的愚昧,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是多方博弈的均衡。君王和家長能從這種孝道中獲得利益,因而極為推崇,而子女因為違反這一傳統成本太高而選擇遵守。

    並且,這種基於血緣關係和等級制度的忠孝理論本身有著很強的功利性。付出養育之恩是為了養兒防老,而統治者也並非總是實踐孝道的模範,相反,他們踐踏這一傳統的殘暴也要高人一等。宮廷鬥爭,弒親滅兄,在利益面前蹂躪自己制定的治國之綱並不使人覺得困惑,因為他們推行“孝”的目的有著很強的功利性。

  • 19 # 凡塵了事

    這肯定是個誤會。

    孔融,東漢末年的名士,生於公元153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他本身也是一位當時著名的文學家,為建安七子之一,而比這個建安七子更有名的卻是他在四歲時候發生的一件事,孔融讓梨。

    當時只有四歲的孔融就知道把梨讓給自己的其他兄弟吃,自己只撿最小的。這件小事,反映出在當時孔融就有尊老愛幼,孝敬上輩愛護小輩的美德。但是為什麼長大了的孔融卻宣揚起了父母無恩的論調呢?

    孔融確實說過這種聽起來父母無用論的言辭,《後漢書孔融傳》中記載孔融確實說過“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父親生孩子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性慾,並不是真的有親情才去生的,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就象是瓶中的器物一樣,出了母體就如瓶子與器物一樣,再也沒什麼實際的關係。

    這句話傳揚出去就是父母無恩論,這在古代的倫理中說不過去,那麼孔融說這個話真是這個目的麼,其實孔融只是對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發表了一下自己的某個觀點,但也正是這個觀點被有心的人記了下來,傳播出去,結果被誇大為他是個不孝之徒。

    孔融是個文人,同時喜歡喝酒,和朋友們經常聚在一起,杯中酒不空,座上客常滿,是他的生活狀態。指點人生,誇誇其談,這就象現在很多人喜歡坐一起喝個茶,然後閒聊些事情,發表人生感悟一樣。

    孔融在當時隨口說的這個言論就被傳到了曹操耳朵裡,關於曹操與孔融的關係,這裡要說一下,曹操一開始與孔融本沒有太多的交集,因為孔融是當時文化名人,曹操最初向朝廷舉薦過孔融,孔融也因些做了箇中央官。

    孔融為人有才華但有些傲物,這一點與曹操性格有相似之處,正所謂文人相輕。孔融對於曹操有些所作所為並不是很投其所好,曹操在北征烏桓時,孔融就發表過譏笑言論諸如“大將軍(曹操)遠征,蕭條海外,”意思是曹操你這麼牛,大老遠跑去征戰遼東,那就乾脆把北方的匈奴和肅慎民族一些征服算了。

    曹操釋出禁酒令,孔融好酒,就勸曹操別禁酒。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而孔融更是與劉備關係不錯,這也是讓曹操非常反感的原因之一。

    曹操與孔融之間關係越搞越僵,終於曹操安排郗慮去收集能定孔融有罪的證據,結果這個不孝言論就是最重要的一個罪證,殺他的藉口就出來。更有一次孔融發表了“得天下的,沒必要非要姓劉”,這種言論相當於謀反,誹謗朝廷,又是不孝,再加上不忠,因此對孔融的定罪就是不孝不忠之人,最後他因這些無意的戲言而惹來殺身之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美國有什麼權利去制裁別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