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好的梵同學

    雖然說是春秋無義戰,可真正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對於周禮所規定的戰爭形式,依舊是有遵守的程度的,大概就是雙方約定好一個時間一個地點,然後帶來自己的兵馬,進行一場西方決鬥式的戰爭。

    這種戰爭的規模和慘烈程度當然是十分小的,相比於戰國時期,各大諸侯國之間的頻繁征伐,春秋時期無疑更加文明,像戰國時期,秦國大將白起在長平之戰中,一舉坑殺趙國40萬士兵, 不僅在今天難以想象,在春秋時期也是不可能出現這種現象的。

    而且到戰國時期因諸國頻繁的戰爭,戰爭形式和兵法也有了大幅度的飛躍,在後期的戰役中,各種精彩的戰略戰術都得到了極其巨大的應用,像戰國四大名將,每個都擁有自己獨特的作戰風格,可以說中國歷史上的那些軍事策略便是在戰國時期真正開始成熟起來的。

    而且在春秋時期,那諸侯國之間主要是為了稱霸,可到戰國時期,秦國可是為了一統天下,滅掉諸國,這從性質上就不一樣,原來是你不服我就打你,可現在是管你不服不服,反正我就要滅了你,到了這種程度上,處於絕境中的國家和人也會被逼出自己的潛力,各種戰爭策略也就輪番上演了。

    最後簡單的總結一下,春秋和戰國之間的差距,就是幼兒園和大學的表現,春秋時期未免有些過家家的意思,可到戰國時期殘酷激烈的戰爭已經是習以為常,最後連東周天子都難逃被滅的下場,春秋時期是戰爭程度的預備和潛伏期,到戰國時期就已然成熟,兩者之間的差異還是十分巨大的。

  • 2 # 三維看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不斷,中國進入了一個大變革時代。思想上,百家爭鳴。政治上,封建制取代了奴隸制。

    戰爭形式上也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春秋之前,戰爭雙方恪守舊的規制,打堂堂之陣,往往國君親自上陣,率隊廝殺。思想上,將戰爭視為高尚和神聖的事業,為貴族的專利。從戰爭的結局上看,無論規模大小,都少有滅國之戰。

    戰國之後,這一形式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勝利,成為戰爭的最終目標。手段和形式,沒有了任何規制。殺降、滅國,赤裸裸的弱肉強食。兼併他國,擴張領土,戰爭的形式更加血腥殘忍。

    軍事思想的改變,代表人物為孫武。他是中國軍事理論的開創者,被後人成為“兵聖”。所著《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有極深遠的影響。他率先提出“兵者,詭道也。生死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其辯證的軍事思想,是前人智慧的總結,是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

    孫子

    當然,舊的軍事思想,在歷史上還有相當長時期的存在。在歐洲的古羅馬時期,皇帝親自上陣,是戰爭的常態,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戰,東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戰死在疆場。千年帝國宣告滅亡。美國的獨立戰爭時期,黑人沒有當兵的資格。直到南北戰爭之後,這一情況才發生了改變。中國的清朝時期,八旗貴胄只有一個職業,那就是從軍,務農和經商都不被允許。這也是後來八旗子弟落魄的原因之一。

    可見,對於戰爭的認識,東西方社會都有許多相同之處。

  • 3 # 涼州七里

    春秋戰國戰爭的不同

    瞭解二者的區別,就知道為何給後人的感官中戰爭方式的區別之大了。

    第一,戰爭的講究更多。

    “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於古為義,於今為笑,古之所以為榮者,今之所以為辱者。”--《淮南子》

    這話是在替宋襄公鳴冤,而實際上也是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前者是競技運動,唯有貴族世家的子弟具備上戰場的資格,對等的戰爭向來是點到為止,後者則是叢林法則,勝者為王,毫無規矩和底線可言。

    第二,勢力更加均勻。

    春秋時期誰也不具備通吃的實力,這是當年分封留下的地緣割據,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夠更改的,隨意挑起滅國戰爭是會招惹眾怒的。

    因而大家追求的並非吞併,而是臣服,眾星捧月地當老大,有點玩網遊人民幣玩家的感覺,這也是“爭霸”行為的現實基礎。

    第三,認知的不同,這是重點。

    “爭霸”的行為在後世看來不可理喻,彷彿是有便宜不佔還使勁嘚瑟,然而我們不能用今人的思維去考量古人的行為,如同我們不能想象後世的生活,甚至二十年前我們也曾固執的認為手機只能用來打電話。

    戰國的諸侯們,唯有燕國時西周的封國,楚國的歷史甚至不必西岐部落短,秦國是東周晉升的諸侯,齊國換了主人,晉國則是家臣的逆襲,這樣一幫子人顯然不會講禮樂制度和周天子太放在眼裡。

    春秋的戰爭潛規則

    說來說去,春秋終歸還是有一百多號國家從地圖上消失了,因此並非不能滅國,而是在於滅國的方式的選擇上。

    規矩一:主和賓之外的隨便打。

    西周分封的諸侯在春秋初年有三個群體,分別是大頭姬氏宗族、小頭功臣集團(二者都是主)和前朝後裔集團(賓)。因為存在明顯的分封從屬關係,大家相當於同僚,因而相互給點面子,而當年孟津會盟的“八百諸侯”就沒有這個待遇,至少在春秋伊始就沒聽說幾個,想必是被慢慢吞併和同化了吧。

    ▲孟津觀兵的八百諸侯,全數凋零於東周

    春秋江淮地區的徐國(東夷部落殘餘),就是在這樣形勢下被孫武和伍子胥滅國了。

    規矩二:看不見的可以打。

    按照分封的規矩,公爵也不過百里封地,一些小國家只有幾十裡的就更多了,大國周邊的倒黴蛋們,秦國掃蕩關中,楚國擺平江漢,也沒聽說誰喊冤的,尤其是夾縫裡的小國,早上發兵,晚上慶功,誰有著閒心來主持公道呢?

    唯有中原地區是敏感的,誰敢消滅鄭、衛或者宋國,等同於搶了天下人的公共財產。

    規矩三:站錯隊的活該被打。

    ‘五侯九伯,汝世掌征伐,以夾輔周室。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凡有不共王職者,汝勿赦宥。’--《左傳》

    這是當年王室給予齊國的“無限開火權”,但觸發條件並非看不順眼,而必須是犯了錯誤的諸侯,也就是該死。

    最大規模的站錯隊莫過於當年關中平王和攜王的“二王並列”時期,朝貢周攜王的關中附近小諸侯很多,但最後支援周平王的是鄭、秦、衛和晉,等塵埃落定之時肯定是要秋後算賬的。因此給予晉國的河西地區“區域性無限開火權”就是這個意思,天子可以將地皮給你,但需要你自己去拿,因而晉獻公“滅國十七,服國十八”,多半就是當年不長眼的那群人。

    規矩四:有仇報仇,不必忌諱。

    齊桓公的仇人是誰?魯國,那是競爭對手公子糾的保護國,甚至連管仲射出的那一箭的帳都只能算在魯國身上了,於是抓著對方一頓狠揍。

    晉文公漫長的流浪之路,他最大的恩人是宋國和楚國。宋襄公在泓水中箭後可謂奄奄一息,但他依然爬起來用諸侯之禮招待重耳一行,並贈送了二十輛馬車。

    楚國也同樣以國禮相待,並告知重耳,能幫助你的人唯有秦穆公。

    仇人是誰呢?曹國和鄭國,聽說重耳的肋骨長到了一起,曹國國君居然親自跑到澡堂去偷窺,重耳落荒而逃;在鄭國同樣沒人搭理,國君避而不見,被民眾送了一把泥土。

    於是在城濮之戰中,重耳以打壓鄭國,援救宋國為突破口直面楚國,然後以“退避三舍”在明面上還了楚成王的人情。至於那個不長眼的曹君,早就被順路抓了俘虜。

    而這些復仇和報恩,在當時是理所當然的。

    戰國的叢林法則

    春秋時代大家都還當自己是王室的諸侯,稱王的唯有楚國,而到了戰國,由於長期的分裂導致了民眾心理認同的改變,加之七雄紛紛稱王,導致正統的分裂,進而演變成戰爭的改變。

    變化一:規模的擴大和兵種的增加。

    當年西周天子也不過14個師,10來萬軍隊,各諸侯就更少了,而戰國則出現了動輒十萬,多至數十萬的大規模戰爭。尤其自變法之後各國軍事動員能力增強,終於在滅楚之戰中60萬對100萬而登峰造極。貴族充當的車兵不再是戰場主流,出生底層的步兵成為戰場的主力,而騎兵也終於登上了歷史舞臺。

    變化二:勝利成為戰爭唯一的判定標準。

    當年宋襄公在泓之戰中的敗北,在中原諸侯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也收穫了不少同情分,但如果到了戰國,那就只能說他傻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開篇

    勝者盆滿缽滿,敗者國破家亡,不是人心不古,而是時代變了,這一點正是春秋戰國民族價值觀變化的直接提現。

    變化三:戰爭手段的變化

    ▲戰國戰爭的最傑出者

    戰國的戰爭顯然更加殘酷,每一次戰爭勝負都關乎國運,於是戰爭的殘酷性帶來了不擇手段的戰爭方式,張儀使詐、白起屠城,秦國的勝利也未見得那麼光彩,田單的反間計和火牛陣、楚威王滅越國的小伎倆和孫臏對龐涓的算計,在春秋時代是幾乎不見的,而在當時的情況下卻是最佳選擇。

    總而言之,春秋的戰爭多少還是需要一個理由的,要麼對圍觀者,要麼安慰自己,並非想打就能打。而到了戰國時期就成了赤裸裸的叢林法則了,爾虞我詐、朝盟夕毀,恪守信義的楚懷王被囚禁致死,而虎狼之邦秦國卻能夠左右逢源。

    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實際上是“人心不古”的一次經典展現,可悲的是,戰國的風骨今天已然不可見,想來兩千多年來,中國已經經歷了許多次“人心不古”了吧。

  • 4 # 福自福地來wjf

    春秋和戰國時期的戰爭型式有什麼不同呢?戰爭不同於區域性戰鬥。戰爭是廣範性的。

    春秋時期的戰爭,雖為戰爭,也屬格局式。那時的早期戰爭一般是有西周軍隊出征去懲罰不聽使喚,違背周禮周制周規的附屬國家。直到你投降歸屬為止。而到了春秋末期時,由於周朝的統治已呈現渙散崩潰邊緣,自己已無力出征管轄和統治各國的叛亂。因此,便產生了由周室命名諸侯國中最強大的那個霸王國家,代理周王朝率軍征討叛亂國。周天子可派遣一小部分軍隊作為從軍出征。

    春秋時,戰爭的型式是呆板式,儘管也有聯合聽調打仗的習俗,但戰爭是名譽形狀的,你來我打,打不過便投降,不存在拐彎之謀戰。

    而戰國時期的戰爭,是全面性的,廣域性的,也呈現聯橫合縱型的。並且亦呈現大規模的戰爭格局,天下已無周相,誰也不把周王朝住眼裡夾,大多各自為政,都想稱王稱霸,甚或亦有稱帝者。那是靠實力說話的諸侯動盪年代。一個天下呈多個勢力範圍。大國吞小國,強國兼併弱國,霸國侵吞大國,直至亡國投降為目標,而這一格局一直延續到大秦統一六國為終極而止。

    戰國時期的戰爭最大的突出點便是合縱與聯橫。關鍵的戰爭手段便是使用了軍事兵法,即謀略軍事家。這在西周時期,尚不存在。孫武雖出生在春秋末年,但他的《孫子兵法》一書形成後的使用年代正是戰國初期的諸侯混戰時期。包括戰國中期的孫臏兵法等。到戰國時,軍事才能高超的人多的是。無以列舉了。

    所以說,春秋的戰爭是勇武的戰爭。而戰國的戰爭則是智謀兼勇武的完美戰爭了。

  • 5 # 南宮外史

    春秋和戰國時期的戰爭,是大周王朝的諸侯們因稱霸和兼併土地而引起的內亂戰爭。

    春秋時期是大周王朝開始衰落的時期;而戰國時期則是大周王朝衰亡的時期,所以,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也表現出不同的形式:

    一、戰爭的背景不同

    春秋時期,大周王朝實力有所衰落,雖然禮崩樂壞,但大周王室還有相當的政治影響力,各諸侯還必須尊從周王室。所以,這時期的戰爭基本上是“兄弟鬩(xi)於牆,外禦其侮",就是諸侯兄弟之國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夠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外來侵略。也可說成是尊王攘夷;還有一個就是弔民伐罪,也就是慰問民眾,討伐罪魁禍首。

    上圖:周襄王姬鄭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救燕,攻打山戎;桓公二十八年(前658年),衛文公被狄人騷擾,向齊求救。齊出兵打敗狄人,併為衛國築楚丘城,把衛國臣民遷到那裡。

    周朝王子帶之亂,桓公與八國諸侯會盟,以弔喪為名在洛陽附近炫耀武力,表示對王子鄭的支援,后王子鄭繼位,是為周襄王。這都是尊王室攘外夷的正義戰爭。

    齊桓公三十年春(前656年),齊桓公帶領魯、宋、陳、衛、鄭、許、曹七國諸侯伐蔡戰爭,起因是桓公與夫人蔡姬乘舟遊玩,蔡姬故意晃動小船,桓公嚇得臉色慘變,他阻止蔡姬,蔡姬卻不聽。桓公一怒之下讓她回到了蔡國,但沒有說與她斷絕夫妻關係,蔡姬的哥哥蔡穆侯卻讓她改嫁了。這可算是伐罪之戰。

    隨後,齊桓公陳兵楚國,向楚國問罪,責問楚國為什麼周王渡江沒有返回?責問楚國為什麼不向周王進貢?雖然其中有齊桓公欲稱霸諸侯的因素在裡邊,但說明春秋時期尊奉王室還是能獲得人心的。

    公元前598年,陳國夏徵舒射死荒淫無道的陳靈公,楚莊王帥令諸侯討伐陳國,殺夏徵舒。楚莊王也貪婪陳國的土地,把陳地設為楚國的一個郡縣。大夫申叔時勸他說:君以討伐罪臣召諸侯,而以貪婪其土地收場,怎麼能使諸侯信服呢?於是楚莊王又把土地還給陳國。

    到了戰國時期,大周王朝接近衰亡,周天子已經難以管束各諸侯,諸侯們無法無天,以大欺小,恃強凌弱,互相征戰不休,因此被稱為戰國時代。

    二、戰爭的目的不同

    春秋時期,因大周天子衰微,故諸侯做大,都想成為諸侯的霸主,所以,諸侯之間是以爭奪霸權為目的。

    戰國時期,各諸侯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自然就把滅人之國,兼併土地作為戰爭目的。

    三、戰爭的殘忍程度不同

    春秋時期的戰爭是爭奪霸權,讓別的諸侯尊敬自己,故而,諸侯國在炫耀自身武力的同時,還需要以德服人,使別人口服心服。所以,這就需要維護自己的德行、仁義的正義形象。因此,戰爭時基本上還是遵守周禮(周司馬法)制定的不擒二毛,不重傷、不鼓不成列、追奔不過百步等戰爭規則的,在戰爭中還講究很多禮節。基本上每次戰爭傷亡人數很少,也就是幾百人而已;對待戰俘,也講究優待俘虜,有的囚禁,有時還互換交換俘虜。

    戰國時期,目的是滅人之國,兼併土地,所以,誰殺的人多,誰功勞最大;誰搶佔地盤最多,誰功勞最大。所以,屠城、殺降、以人頭記功也就陸續發生了。每戰死傷動輒十幾萬、數十萬,戰爭變得越來越殘酷和無人性。

    四、王朝的內亂和更替要用數百萬民眾的生命做代價

    從大周王朝的一統天下,各安其土,各保其民,民眾安居樂業,一直到禮崩樂壞,諸侯們無法無天,因貪生亂,互相殘殺,最終連大周王朝也一同被滅亡,天下統歸於秦國。光是秦國的兼併戰爭就殺死約三四百萬人,其中秦將白起一人就殺死一百多萬人。這正是:“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這就是大周王朝諸侯們的內亂。

    上圖:長平之戰考古

    看到此處,人們還歌頌諸侯的兼併戰爭嗎?

    人們還嘲笑孔子不合時宜,到處去給國君宣傳仁義道德、遵守周朝禮義嗎?

  • 6 # 多臻貴

    春秋與戰國,在我的理解裡,最重要的區別不是趙魏韓瓜分晉國,而是道德與戰爭的改變。

    春秋時期,由於諸侯國之間都有濃厚的血緣連線,周朝姬姓諸侯與異姓諸侯的聯姻,使周王朝保持相當的凝聚力,鞏固其天下共主的權威。

    戰國時代開始,除去燕國早已摒棄姬姓,因為魏國始於姬姓,所以法理上僭越稱王,漠視周王朝的權威,所謂冊封更多是周王朝向趙魏韓三家示好。

    春秋時期講究“出師有名”,齊桓公與宋襄公都要求周王冊封方伯,以便抵禦楚國的威脅,而大合諸侯,楚國就是因為擅自吞併諸侯國,而被視為蠻夷之國。

    戰國時期,各國皆以利益為重,只要時機成熟,便出兵征伐,且攻城略地霸佔人口,並對敗軍實行殘酷的絞殺戰略,以便增強國力向著統一努力。

    所以,晉國滅亡時趙魏韓三家早已建立,卻依然以冊立諸侯,能夠自行決斷戰爭開始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 7 # 歷史解說

    一般來說,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種說法則是前770年—前403年)。

    春秋開始於周平王遷都洛邑,春秋的結束時間,歷史爭論不同,但主要時間有三大傳統強國的顛覆與衰落,包括楚國都城郢被吳國攻克(楚國短暫滅亡)、齊國陳氏取代姜氏、已經三家分晉,標誌春秋時期的結束。

    至於戰國時期,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實際上具體時間應該是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算起,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為結束,也就是約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

    在整個中國古代歷史上,戰國可以稱得上分裂最為嚴重、對抗最為持久的歷史階段之一,類似的歷史時期還包括三國、南北朝等。

    那麼,既然東周歷史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其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

    從表面上來看,春秋時期的諸侯國至少在一百個以上,而到了戰國時代,除了秦楚燕趙魏韓齊這七個國家,也就僅存衛國、宋國等屈指可數的幾個諸侯國。

    在整個春秋時期,大大小小的戰爭主要屬於稱霸戰爭。

    尤其是對於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這春秋五霸而言,稱霸而不吞併土地、人口成為了基本原則。而且還牢牢控制了秦國進入中原之要道,可謂是周王室的結實屏障;秦由於崤函之道被晉國控制,就一心開拓西方之地,與戎狄做著持續而頑強的鬥爭;楚國實力最強,一心想要顛覆周室,不過就算是楚莊王時期,楚國有著非常難得的機遇,依然還是因為“在德不在險”的價值觀所束縛,沒能走出最後一步。

    換而言之,對於春秋這個歷史階段,所有的戰爭都不能忽視“周王室依然是老大”這個基本事實,因此任何戰爭都要或多或少打著維護周天子的旗號,這有點像三國時期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而當歷史的車輪走到了戰國階段,諸侯國內權臣叛亂不止,各國的軍事鬥爭也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一切均以爭奪地盤為目標,禮樂已然完全崩潰。

    其後各國更是相繼僭號稱王,周王室已經完全喪失了從制度到文化上的共主地位,最終被秦軍輕易消滅。

    籠統的說,面對仁義道德,西周時代是遵而行之,春秋最然已經不能遵而行之了,但終究還是言而顧之的,到了戰國時代則是舍而棄之了。

    在這背後,我們不僅可以發現宗法制、分封制以及禮樂制度的崩潰,更能窺探出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轉化的本質。

  • 8 # 國內ERP專題

    這個問題問得好,雖說春秋無義戰,但總體而言還是與戰國有區別,特別是春秋初

    首先看如何區分春秋時代

    西周經過“烽火戲諸侯”,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殺死,周平王即位,秦人救駕趕走犬戎,只不過,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當時的整個關中地帶,仍然盤踞著已經戰敗逃散的犬戎殘部,也盤踞著後續進入的許多犬戎族群。

    周王室的中央政權,已經無法在自己的根基之地立足了。史書上一句“周闢犬戎難”,將周室東遷的原因,歸結為躲避犬戎災難,足見當時犬戎勢力的為害之烈。

    從此以後,周王室“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還是在秦襄公護送下,周平王才得以東遷到洛陽王城,為了回報秦人護駕之功,周平王正式冊封秦人為諸侯國,封地就是整個關中之地。反正自己守不住,做了個順水人情封給秦了。這也就意味著西周結束,東周開始,歷史上也把這個時代稱為“春秋”的開始。為什麼叫春秋?不叫“冬夏”?

    恰了魯國史官把當時各諸侯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要概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大事。

    恰好,平王在即位後第二年(公元前770)在秦的護送下,東遷致洛陽。由於《春秋》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東周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

    春秋之初的戰爭意義

    這還得從春秋之初,東周時代所謂的“禮樂崩壞”說起。

    因為在周王朝之初,建立了一系列的禮儀,稱之為《周禮》,禮儀當時是一種有序的社會等級制,一方面維護了王權制的穩定,一方面也使社會變得僵化窒息。希望諸侯各國根據等級行自己權力範圍的事,表面上是因為各諸侯都服從西周王室的禮制。其實,要是西周王室沒有絕對的實力的話,是不可能以禮制國的。如果有哪個諸侯敢破壞禮治,其實就是不服從周王室的管制,一個字“打”

    《詩經·豳風》就有記載:“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將。”

    後來隨著各諸侯國力量日益強大,周王室實力的逐漸衰退,此消彼長,特別是經過周幽王晚期,“烽火戲諸”侯後引起的鎬京之亂突發,王室僅存的一點兵力,也在護衛周幽王的出逃之戰中被全部消滅。

    於是,名義上擁有最雄厚兵力的周王室,幾乎完全沒有了自救的力量,一旦有戰爭,只有求救於諸侯國,與當時還不是諸侯的秦人武裝。及至周平王東遷初期,與齊、魯、晉、楚、秦、鄭、宋、衛幾個大諸侯國相比,周王室幾乎淪落為財力最薄、軍力最弱的權力單元了。除了天子的名義權力,此時的周王室,已經沒有了對天下“賞功罰過”的起碼實力了,就出現了孔子所說的:“禮崩樂壞”的苗頭。

    春秋五霸時代

    既然周王室沒有能力維護秩序,總得有打抱不平的諸侯站出來。代周天子維持秩序了。這就是春秋初期的戰爭目的。就是為了維護秩序。

    所以當時出現了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與當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還不同,分別在不同的時期,誰的的拳頭硬誰說了算。只是霸主再牛,也得尊重周天子,周天子才是“天下共主”。所以,在春秋的時候,一個諸侯要去進攻另一個諸侯,從理論上講,必須得到周天子的授權。他也不能說我要稱霸,要當超級大國,還得說我是為了維護周天子,是周天子派出來的“維和部隊”,要有充分的理由才行。

    那時候軍隊都是貴族子弟,還不是平民百姓

    因為戰爭的目的是維護國際秩序,所以當時的戰爭不是你死我活的戰爭,就點像現在體育比賽,把討伐的諸侯國打服就行。所以當時的官兵是由貴族子弟組成。平民百姓和奴隸,連當兵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幹一些運拉糧行食、行李、武器、趕車、餵馬這些的事情。

    貴族要做的事情,是體面地去戰鬥。戰爭既然是體面的事,那就要有貴族氣派、君子風度;就必須彬彬有禮,恪守遊戲規則,講究體育精神,顯得非常有教養。這是春秋時期的戰爭。

    根據《左傳.齊桓公伐楚盟屈完》可以瞭解:

    原文: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徵 通 徵)

    師進,次於陘。

    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師退,次於召陵。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榖()是為? 先君之好是繼,與不榖同好,何如?”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齊侯曰:“以此眾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屈完及諸侯盟。

    翻譯在白話:

    魯僖公四年的春天,齊桓公率領諸侯國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接著又去攻打楚國。楚成王派使節到諸侯之師對齊桓公說:“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雙方相距遙遠,即使是馬牛牝牡相誘也不相及。沒想到您進入了我們的國土這是什麼緣故?”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命令我們先君姜太公說:‘五等諸侯和九州長官,你都有權征討他們,從而共同輔佐周王室。’召康公還給了我們先君征討的範圍:東到海邊,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隸。你們應當進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沒有用來滲濾酒渣的東西,我特來徵收貢物; 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我特來查問這件事。”楚國使臣回答說: “貢品沒有交納,是我們國君的過錯,我們怎麼敢不供給呢?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還是請您到水邊去問一問吧!”

    於是齊軍繼續前進,臨時駐紮在陘。

    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齊軍中去交涉,齊軍後撤,臨時駐紮在召陵。齊桓公讓諸侯國的軍隊擺開陣勢,與屈完同乘一輛戰車觀看軍容。齊桓公說:“諸侯們難道是為我而來嗎?他們不過是為了繼承我們先君的友好關係罷了。你們也同我們建立友好關係,怎麼樣?”屈完回答說:“承蒙您惠臨敝國併為我們的國家求福,忍辱接納我們國君,這正是我們國君的心願。”齊桓公說:“我率領這些 諸侯軍隊作戰,誰能夠抵擋他們?我讓這些軍隊攻打城池,什麼樣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說:‘如果您用仁德來安撫諸侯,哪個敢不順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話,那麼楚國就把方城山當作城牆,把漢水當作護城河,您的兵馬雖然眾多,恐怕也沒有用處!”

    後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

    戰爭就這麼結束了

    春秋時期的戰爭特別講究戰爭規則。這些規則,現在看來,也很有意思。

    第一是時間。春秋時期的戰爭,原則上只有一天,最短的只有一個早上。就是太陽出來了以後,集合,打仗,早飯先不吃了,打完了再吃,叫“滅此而朝食”(《左傳·成公二年》)

    楚癸酉,師陳於鞌。邴夏御 侯,逢醜父為右。晉解張御 克,鄭丘緩為右。 侯日:“餘姑翦滅此而朝食”。

    意思是:六月十七日,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鞌擺開了陣勢。邴夏為 頃公駕車,逢醜父擔任車右。晉國解張為卻克駕車,鄭丘緩擔任車右。頃公說:“我暫且先消滅了這些敵人再吃早飯。”

    第二是地點。春秋時期的戰爭,在哪裡打?一般在國境線上。國境線是有標誌的。具體做法,是犁溝,灌水,把挖溝的土堆在兩邊,再種上樹。這個動作,就叫做“封”,也叫“封疆”。封疆的地方,在邊境,所以叫“邊疆”。如果兩國交兵,就要把軍隊開到這裡來打,叫“疆場”。這是春秋時期最常規的做法。

    還有的規則就是

    1、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個大家都明白。

    2、不鼓不成列。就是對方陣勢沒有擺好,不能擊鼓進軍。

    3、不重(chong)傷。就是格鬥的時候,不能讓同一個人重複受傷。如果對方已經受傷了,不管傷在哪裡,都不能再打第二下。

    4、就是花白頭髮的人不能俘虜,只能抓黑頭髮的。

    5、不逐北。就是敵人打敗了,逃跑了,不能追。追也可以,五十步為限。跑到第五十一步,就不能抓他。

    所以,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跑五十步就不會做俘虜,你跑一百步幹什麼?最不可思議的,是有時勝利的一方還要幫助失敗的逃跑。

    《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

    王見右廣,將從之乘。屈蕩屍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終。」自是楚之乘廣先左。晉人或以廣隊不能進,楚人惎之脫扃,少進,馬還,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顧曰:「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

    意思是:

    公元前597年,晉楚兩國戰於邲。晉國的軍隊戰敗逃跑時,有一輛戰車陷在坑裡跑不動。楚國的軍隊追過來,就教他們怎麼辦。教了兩次,終於讓晉軍跑掉。更不可思議的是,關鍵晉國的逃兵還一邊跑,一邊掉過頭來諷刺楚軍:到底是大國的軍隊啊,逃跑的事挺內行的嘛!什麼人啊。

    到了後期,戰爭的性質開始發生變化,不再講什麼規則,目的也是要對方割城求和。所說的春秋無義戰,指的是春秋後期的戰爭。

    戰國時代從什麼時候開始

    春秋時代起於公元前770年,終結於公元前476年。春秋起年,以周平王東遷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開端。春秋終年,以齊國田氏封地超過姜氏齊平公國土的重大歷史事變為結束;也就是說,以田氏新政權在齊國的實際確立為標誌,宣告春秋時代大體結束。再歷經73年過渡期,以魏趙韓三家成為正式諸侯國為標誌,天下進入戰國時代。

    鐵器的出現,使其生產力得到了發展,兵器也得到發展,殺傷力更大了。

    戰國時期的戰爭規則

    三家分晉後,首先是秦國老想出函谷關與眾諸侯平起平坐。但是魏國卡著不讓秦出函谷。雙方就開始打仗,打得你死我和的。隨著諸子百家的興起,戰爭不再講究什麼規則,而是:兵者,詭道也。

    如兵家、縱橫家、法家紛紛在各諸侯國大顯身手。所以這個時期也是名家輩出,是中國古文化鼎盛時期。

    要麼是變革發展經濟,要麼就建立一支牛逼的軍隊。如魏國的魏武卒、趙國騎兵、秦國的鐵騎。

    打打仗的目的就開始變成佔領城池,吞併對方。前期的一些小國,如:宋、陳、中山國之類的諸侯逐漸被吞併,最後形成了戰國七雄。

    其中以秦為核心點,幾乎與所有的國家都打過仗。秦經過商鞅變革,實力大增,成為其他六國的頭號敵人。經過一代又一代秦王的努力,和一位又一位國之謀士的策劃。張儀連橫、范雎的遠交近攻等。最後由秦始皇滅了六國,統一了中國。

  • 9 # 先秦史

    東周多被人稱為春秋和戰國,最主要的原因是兩者戰爭的性質不同。春秋表現為“爭霸”,本質是對分封制的一種認同,即在王權有名無實的情況下,霸主們用實力去充當王權的代理人,行使“伯”的權利。而戰國則表現為“兼併”,它是對舊有的制度的顛覆,具有資源重組,廢舊立新的特徵。這其實也是兩者的目的所在。

    由徵兵制的不同和資源的變化導致戰爭的規模如參戰人數、斬殺人數、兵器使用、持續時間、獎懲制度的不同。

    春秋時期,兵源主要是“士”階級,是貴族的最底層階級。戰國時期的兵源也來源更廣,郡縣徵兵制的建立和推廣,使廣大普通百姓也可以當兵。

    戰國時期的兵源遠遠多於春秋時期,戰爭的規模自然就會更大,春秋時期,幾萬的參戰人數已經很多,比如晉齊的鞌之戰,晉國調動的兵力不過八百乘,參戰人數也就是四萬左右。戰國時期,動輒數十萬人參戰。長平之戰,秦趙兩方參戰總人數竟達百萬。秦滅楚之戰,王翦更是率領六十萬大軍,歷時三年才回。

    參戰人數的增加導致戰爭更加慘烈,死傷的人數自然大大增加,這個看看白起領導的幾次大規模戰爭也就明白了。

    春秋時期,戰爭持續的時間一般比較少。如晉楚城濮之戰前後也就一天的時間,吳攻入楚都之戰,前後也不過十天左右。戰國則不同,數月甚至數年的戰爭屢見不鮮。《史記·趙世家》:“(趙武靈王)以二十萬之眾攻中山,五年乃歸”;最為人耳熟能詳的秦趙的長平之戰,前後持續了近三年的時間。

    《戰國策·趙策二》趙奢:“戰國時代七國“能具數十萬之兵,曠日持久數歲”。

    春秋戰國的兵器都是以青銅為主,但是戰國時期的兵器質量、數量都更多。春秋主要進攻武器有戈、矛、戟、劍、弓矢等,在戰國時期都做了改良,戰國時期發明的“弩”的戰力則大大增強。《墨子》:“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這裡的雲梯就墨家新發明的一種攻城器械。防禦方面的鎧甲做工和材質都有跟大的發展。

    春秋時期戰爭是貴族戰爭,並沒有完善的軍功制度。戰國時期的戰爭來源於廣大人民,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於是許多諸如軍功授爵制便被實施和利用。秦國在戰國時期實行的二十軍功受爵的制度,依據的就是斬殺的頭顱數量。白起就是透過這種制度由普通士兵升到大良造,甚至拜為武安君的。

    日趨激烈的戰爭導致兵種和戰爭規則變化,即作戰方式發生變化

    春秋時期,戰車是最主要的工具,車兵是最主要的兵種,一臺馬車上,馭著位於中央,車左持弓,車右持矛,其他步卒圍繞戰車組成方陣。兩軍對壘之前,先下戰書,約定好時間、地點,開戰前,將軍有足夠的時間排兵佈陣,完成之後,雙方鳴鼓開戰。泓水之戰宋襄公就是等待楚成王渡過水,排兵佈陣完畢以後才開始戰鬥的。戰爭中,不能使用陰謀,只能憑實力戰鬥,不能重複擊傷一個士兵兩次。戰爭結束後,有序退出戰爭,不得再次追擊。就像現在的競技體育一樣。

    戰國時期,戰爭向騎兵野戰方向發展,戰車基本廢棄。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魏武卒、秦國銳士、趙武靈王的騎兵,戰鬥力都非常強,《荀子·議兵篇》說:“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這就是魏武卒的選拔標準。這個時期沒有戰爭規則可言,一切為了勝利,可以伏擊,可以閃電攻擊,可以不宣而戰,也可以宣而不戰,比如趙奢封君之戰-閼與之戰,先是佯裝安營紮寨,後是千里奔襲,佔據險要,殺得秦軍措手不及。

    經過春秋戰國數百年的戰爭,秦國最終實現了全國的統一,這也是戰爭的終極意義所在:止戈為武!

  • 10 # 二胖vlog農村生活

    歷史字首:周朝,周天子為天下共主。西周滅商,因其國都遠在西北,不利於控制遼闊的疆土和控制商朝後裔,便大規模地為王室子弟和功臣分封諸侯,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力。

    平王東遷以後,周室開始衰微,只保留天下共主的名義,無實際控制權利。

    時期分界: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為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分晉國為標誌。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為公元前770-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東周王室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小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區域性地區實現樂統一

    春秋戰爭: 春秋時期的戰爭是一種貴族式的戰爭,戰爭有很多貴族之間的禮儀,戰爭目的是要求對方屈服,而非是消滅對方,以獲取對方的財富為目的。這個時期的戰爭是很少滅亡地方國家的。勝利方更願意扶持親自己的力量執政。這個時期的軍隊規模不大。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春秋時期祭祀當然有著諸多繁瑣的禮儀細節,但令人意外的是打仗也像祭祀一樣,也有很多規矩需要各國諸侯們共同遵守。

    從性質上來說春秋時期的戰爭更多的是爭霸戰爭,戰爭的形式其實更類似於一種競技,目的是取得勝利使對方屈服,而不是消滅對方,奪取其財富。其最大特點是每場戰爭的傷亡數目一般都不大,清人顧炎武在研究春秋的戰爭後說:“終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車戰之時未有殺人累萬者。”因此春秋時期的戰爭可以看作是一種貴族化的戰爭。雖然史書定義了“春秋無義戰”,但是相比於戰國時期戰爭的殘酷,那簡直是天壤之別。

    在春秋時期能參加戰爭是一種榮譽,所以參戰的必須是貴族,最低的也是一個“士”。“戰士”這個詞就因此而來。至於平民和奴隸那是沒有資格參戰的,他們只能參與戰爭的後勤保障工作。直到春秋後期秦國執行了徵兵制,諸侯也紛紛效仿,平民和奴隸才因為可以透過戰爭來改變命運而大量的參與了戰爭,從而取代貴族成為了戰爭中的主要有生力量。春秋時期的戰爭是極其講究禮儀風範的,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有些原則顯得極其“幽默”

    原則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戰爭必須師出有名,不能隨便發起,有“不加喪,不因兇”的限制,即不允許乘敵國國君去世或鬧災荒等重大變故之際發兵攻打。在交兵前,要由使者代表國君去交代交戰的理由,因此如果殺了使者等同於殺國君,這是違反禮儀的行為,會被所有諸侯鄙視的。更離奇的是在交戰過程中見到對方國君非但不能攻擊,而且必須行禮,然後才可以繼續找其他物件PK。

    春秋的禮儀式戰爭

    “遠古無章法,春秋講規則,戰國無底線”。炎黃時代是不開化的,那時候的戰爭,很的能就像現在的民間械鬥。到了春秋,就很講規則。這些規則,現在看來,也很有意思。

    第一是時間。春秋時期的戰爭,原則上只有一天,最短的只有一個早上。日出以後集合打仗,打完以後吃早飯,最長也就打到日落收兵。所以有個詞叫“滅此而朝食”。

    第二是地點。春秋時期的戰爭,一般在國境線上。具體的做法是,梨溝,灌水,把挖溝的土堆在兩邊,再種上樹,這個動作,叫做“封疆”。如果兩兵相交,一定要把軍隊開到疆場。所以有了“邊疆”。

    第三是禮儀。禮儀特講究,“列陣如球賽,宣戰如請客,格鬥如競技”,彬彬有禮,絕不越雷池一步。雙方的軍隊開過來,到疆場停下,宿營。第二天早晨,太陽出來了,大家開始佈陣。這邊擺擺,那邊擺擺,就像在踢足球,雙方隊員商場,先站好了,再開踢。佈陣以後,派一位將軍,或者使節前去對話。態度,當然是客客氣氣,用詞,也都是外交辭令。比如,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就是這麼說的:敝國的戰士,懇請與貴國的勇士做一次角鬥遊戲。對完話後,有時還要謙讓一下,然後開戰。

    第四是講究遊戲規則。一是不斬來使,二是不鼓不成列(對方沒有擺好,不能擊鼓進軍),三是不重傷(重複受傷,即對方受傷了不能再打,無論傷在哪),四是不擒二毛(頭髮花白之人),五是不逐北(原來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敵人打敗了逃跑不能追,要追也以五十步為限,跑五十步就不會做俘虜了,不必跑一百步。)更有趣的是有一次晉楚作戰,晉國軍隊逃跑時,有一輛戰車陷在坑裡跑不動,楚國軍隊追上來了,就教他們怎麼辦,教了兩次,終於讓晉軍跑掉了,然後晉國逃兵一邊跑一邊掉過頭來諷刺楚軍:到底是大國的軍隊啊,逃跑的事很內行嘛!

    但是春秋中期以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對權力的慾望漸漸取代了對道德的尊重,於是戰爭慢慢成為了一種外交手段,

    戰國時期的戰爭形式的變化:戰國時期戰爭形式走向了侵略,演變為兼併國家掠奪財富和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為主的平民化戰爭。君子之戰,不復存在

    春秋時期主要的兵種是戰車部隊,到了戰國時期,步兵和騎兵成為了主要兵種,作戰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步兵的出現相對較早,大多是由農民組成的軍隊。騎兵的出現意味著中國古代軍隊的歷史性的變革。騎兵最早大約出現在春秋戰國之交的趙國,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正式引入了騎兵這一兵種。

    春秋時代車兵交戰,雙方選在平坦的地方列陣,雙方一旦交戰,戰敗的一方隊伍亂掉很難重新排列,所以很快就能分出勝負。例如城濮之戰等著名戰役都是在一天內就分出了勝負。到了戰國時期以步兵和騎兵為主的軍隊不在適應於車陣戰,野戰和包圍戰成為主要的戰爭方式。戰爭的時間也大幅的延長,陣地也選在險要的地方,例如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等。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特點: ①戰國時期的戰爭具有封建兼併性質,而春秋時期的戰爭僅是奴隸主大國爭霸戰爭。 ②春秋爭霸戰爭促進了民族融合,有利於封建因素的成長。而戰國兼併戰爭在轉化為封建統一戰爭後,導致一個封建大帝中國產生。 現在多說幾句,談一談二者之間的相同點:①都有擴大地盤、掠奪人口的目的。②春秋和戰國時期的戰爭在影響上,都是大吞小、強凌弱,減少了諸侯國數目,加速了奴隸制瓦解和促進了封建制形成。同時不可避免給人民生活、生產造成巨大破壞。 諸侯間的爭霸和兼併戰爭,使諸侯國數目減少,各民族逐步融合,人民都渴望統一,這樣就形成統一的趨勢。

  • 11 # 待曉兒

    東周被人為地分成了兩段,以公元前475年韓趙魏三家分晉為界,前者為春秋,後者為戰國。

    春秋與戰國時期的戰爭有很大的不同,相比於戰國來說,春秋時期的戰爭顯得很“詭異”,更像是兩個國家在“鬧著玩”一樣。

    春秋時期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爭禮儀

    如今提到春秋戰國這一時期,總會提到“禮崩樂壞”這個詞,其實更多的是說大環境,諸侯不想聽周天子的命令,所以才有此表現。

    可實際上,春秋時期的“禮”依然非常有約束力,即使兩國交惡,戰爭也非常剋制。

    《淮南子》當中曾經記載過幾句話:

    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

    而《左傳·僖公二十二年》當中也曾經記載了“子魚論戰”的故事,可以與上文參看:

    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這兩條記載是講春秋之前各國打仗時奇怪的“禮儀”。

    第一,不重(chóng)傷。

    是說兩國交戰,如果我已經將你打傷了,那麼就不再對你進行第二次傷害。

    也就是說,你受傷了的話,這次戰爭你就出局了,在那休息休息等結果吧。

    這就導致了很多時候,一場戰爭下來基本上雙方都沒死人,勝負的結果就看誰能站到最後。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這是因為當時的軍隊構成。

    這個時候計程車兵在名義上都是貴族子弟,大家又沒有什麼生死大仇,沒必要打生打死的。互相給個面子,有個結果就可以了。

    普通人從理論上講是沒資格當兵的,當然實際上這些貴族子弟也不一定親身上場,僱一些平民代替一下自己也是正常的。

    但是,人雖然不是本人,但面子可是貴族的,自然不能有差池。

    第二,不擒二毛。

    這是說不會俘虜老人,其實也基本不會太過傷害老人。“二毛”就是頭髮斑白的人。

    中國古代對於輩分看得極重,尤其是商代,對於祖先的祭祀都非常隆重。所以對於老人,是要尊重的。

    第三,不以險阻。

    這是說,大家要打就堂堂正正地打一架,這樣輸贏才能服氣。如果是靠著地利、埋伏等方式取勝,那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所以戰場一般就是設立在兩國邊界開闊地,很少深入對方領土。

    第四,不鼓不成列。

    知道以上的規矩就應該能理解了,雙方戰爭刻意追求要在同一條件下進行,這樣的結果才能被認可,所以肯定是雙方都準備好了再開始。

    但這些“戰爭禮儀”,隨著時間的推進,各國勢力的膨脹,逐漸瓦解,春秋時期還有人堅持,但已經被視為“愚昧”,戰國時代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春秋時期戰爭目的與戰國時期不同

    春秋時期戰爭主要是“爭霸”,各大國之間往往以此來解決一些分歧,大國和小國之間也往往是為了結成盟友或者立威。

    所以這個階段的戰爭主要是為了獲得短暫的“首領”地位。

    各大國的實力其實都差不多,誰也不願意鬥個兩敗俱傷,讓別人鑽了空子,往往都是點到為止,獲得利益分配的主動權才是最終目的。有些許的城池割據,但總體來看都是小打小鬧而已。

    此時,結盟和名聲才是對國家最有利的事情,有了盟友力量才會強大,有了名聲諸國才會信服,戰爭作為一種政治手段,以取得最大利益為目的。

    戰國時期的戰爭主要是“兼併”,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各國之間已經出現了不同梯隊的劃分,躋身一等大國的諸侯國有七個,也就是戰國七雄。

    這七個國家自然不需要這些小國來作為自己的盟友,吞併小國獲得更好的發展才是最划算的事情。

    連強極一時的晉國都覆滅了,何況那些本來就弱小的國家呢?於是,大國對小國的兼併就成為了此時戰爭的主要形式。

    各大國透過不斷吞併小國家,實力越來越強,最終秦國成為了最強大的國家,開始了統一六國的程序。

    春秋時期基本上不進行滅國之戰

    如何才算滅掉一個國家?

    後世往往以君主的死亡為標準,殺光“皇室”血脈就成為了主要手段。

    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滅掉一個國家的標誌是摧毀宗廟社稷,君主的生死不算大事。

    就是在戰國時期依舊如此,楚懷王被秦國騙去,囚禁起來,想要以此要挾楚國。結果楚國直接就另立了新王,可見並不把家國繫於君王一身。

    春秋時期,大國對小國的征伐,即使殺掉了國君,統治了該片土地,也不能算作滅國。

    因為在這之後,往往會從該國宗室中另外選一個國君,結成盟友,繼續統治這個國家。即使國君血脈斷絕了也沒關係,由這個國家的人民選出一個他們認可的國君就行,往往都會復國。

    這是因為當時的各大國之間實力接近,不想出現直接的衝突,以這些數量繁多的小國作為各大國之間的緩衝地帶,避免直接對抗。

    如果真的把一小國吞併了,那麼除了聲名狼藉之外,與之相鄰的大國一樣會寢食難安,兩者很容易爆發衝突。

    當然,如果是一些不重要的小國,吞併之後,除了名聲難聽一點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戰國時期,國力強盛,各國以搶佔土地、人口來壯大自身為目的,並不在意互相攻伐,自然也就沒有了春秋時期的顧慮。

    《太史公自序》曾有記載: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其實描述的是春秋時期國家興衰、禮崩樂壞的過程,這其中不僅僅是國家之間的侵奪,更多的是以臣弒君的惡行,最重大的表現就是三家分晉和田陳篡齊,也是春秋進入戰國的分界點。

    聯絡上下文來看,太史公只是用來說明孔子作《春秋》的意義而已,並不一定真有其事,畢竟《史記》中的一些記載帶有很明顯的誇張和個人色彩。

    所以說,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的戰爭:

    在作戰方式上,春秋的手段明顯要比戰國溫和;

    在戰爭目的上,春秋是為了聲名個盟友,戰國為了自身的壯大。

    在戰爭的結果上,春秋往往不進行“滅國之戰”,戰國卻多為“兼併戰爭”。

  • 12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春秋以前打仗和戰國時代是不一樣的,其差異之處表現為春秋之前分為“禮戰”,到了春秋中後期逐漸向“利戰”轉變,其核心差異在於“戰場禮儀”的崩潰。

    《孟子·盡心》中就提出了“春秋無義戰”的說法: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也,敵國 不相徵也。

    這裡的“義”就是指春秋時代發生的戰爭都不是出於正義、公義的目的,它不是正當的,合法的。說到這裡你可能還不懂,舉一個春秋時期發生的戰爭為例子,你就會明白春秋時期的戰爭和戰國時代的戰爭有和不同了。

    不鼓不成列的規則

    泓水之戰是宋國和楚國為了政權霸主地位發生的一場戰爭,當這場本身就是孟子所說的“無義戰”,因為它不是由周天子發起的,而是諸侯們自己的決定。但畢竟諷刺的是,儘管宋襄公違背禮制擅自發動戰爭,但是他在戰爭中又遵守那些古老的規則。

    當時楚國的軍隊渡過泓水時,宋襄公拒絕下屬建議的趁機攻打,而是堅持等到楚國軍隊排列好隊伍以後才出兵攻打對方。古代敲鼓象徵進攻的訊號,所以宋襄公堅持認為要等到楚國軍隊排列好隊伍以後才進攻。

    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子魚論戰》左丘明

    關於春秋時代的一些戰場禮儀譬如還有這種記載說:

    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子魚論戰》

    所謂的“君子不重傷”是指:君子不再第二次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

    所謂的“不禽二毛”是指:不俘虜頭髮斑白的老人;

    所謂的“不以阻隘也”是指:不憑藉險隘的地形阻擊敵人;

    凡此種種都是春秋時代的一些戰場禮儀,想必大家也看到,那時候的戰爭更像是一種“體育競技”,頗有一種“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感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場景,是因為自周朝以來整個社會受到“禮樂制度”影響的原因。

    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名”,所謂“師與有無名乎”,任何事情也要符合“禮”,這裡的“禮”很複雜,它是一整套自上而下的規則。

    譬如上面孟子說“春秋無義戰”,所謂“無義戰”就是因為違背了“禮”,按照“禮”的規定,只有天子才可以發動戰爭:

    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鼗將之。諸侯,賜弓矢然後徵,賜鈇鉞然後殺,賜圭瓚然後為鬯。未賜圭瓚,則資鬯於天子——《禮記·王制》

    宋襄公沒有得到周天子的允許,擅自發動戰爭,已經是違背禮制。但在戰爭中又堅持遵守古代的禮制,可見他既有激進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宋襄公所處的時代,“禮戰”已經進入式微,不再為人們接受。

    當時宋襄公的舉動就被臣子們批評說:

    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子魚論戰》

    意思就是知道恥辱而去打仗,就是為了殺敵,即使敵人受了傷,也應該殺了他們。總之基本上是站在反對宋襄公的立場上發表的言論。因此春秋和戰國時代的戰爭差異其實就是“禮戰”向“利戰”的轉變。

    所謂的禮戰自然是指存在於戰場上的一些規則;而利戰則更加註重利益和勝利。其實這種轉變是伴隨著整個“禮樂制度”的崩潰而出現的,有一個例子比較能夠說明春秋時代古人在思維上的轉變,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

    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嗚呼!幽、厲失德,周道日衰,綱紀散壞,下陵上替,諸侯專征,大夫擅政……嗚呼!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豈不哀哉!

    司馬光的這個評論是非常準確的,基本上就是當時春秋至戰國以來整個社會出現的變化,而戰爭的具體差異也正如司馬光說的“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作為約束的禮制崩潰了,各種陰謀手段層出不窮,如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

    最終,決定勝利的不是各自的真正實力,往往是計謀手段,如秦國在長平之戰中用欺騙和反間計的手段為自己博得先機,而這種情景在戰國時代可以說層出不窮。

  • 13 # 歷史有知社

    史學界將周平王東遷洛邑至秦一統天下這一段時期分為兩個階段,即春秋與戰國,而此兩個階段的命名,源於兩部史籍--《春秋》與《戰國策》。以史籍命名歷史階段,看似是很不經意的劃分,但卻恰是中國從封建制走向君主集權制的分水嶺。

    春秋與戰國給人最為直觀的感覺,就是戰爭規模明顯不同。春秋時期,比較大的戰爭,例如最為著名的晉楚城濮之戰,各方出動的兵力也就在三、四萬人左右;而戰國時期卻動輒幾十萬人規模的戰爭、且相持很久。

    那為何戰國時期的戰爭動員能力可以達到春秋時期的十幾倍呢?這本質上體現了國家權力的移動。

    春秋時期,國家的權力不斷下移。孔子就曾感慨道: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樂征伐,即是國家權力的象徵。自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逐漸式微,而再已號令不動諸侯。

    而實際上,不只是周王室的權力在下移。各諸侯國的權力也在下移,越是到春秋中後期,國君的權力就越弱,而其國政都是有其世族卿大夫分掌,如晉國有六卿之臣,楚國有若敖氏、蒍氏、屈氏等,齊國有高、國、崔、慶、鮑、田等等,魯國有三桓、臧氏、展氏等,鄭國有七穆(駟氏、罕氏、國氏、良氏、印氏、遊氏、豐氏),宋國有華、向等等。

    國家權力之所以會不斷下移,就在於分封(封建)制度。“封建”的本意就是“封邦建國”,分封制乃是周王朝的宗法,雖從表面上看,周王朝的王位繼承是遵循嫡長子繼承製。但從實際財產分配上,分封制是實行“兄弟析產”制。

    比如,周武王去世之後,由周成王繼承王位,周成王將唐(晉)作為封國賜給了弟弟叔虞,這便是晉國的由來。唐(晉)雖表面上仍是周王朝的屬國,但唐(晉)已是一個獨立的諸侯國,自此便歸於唐叔虞這一脈。因而,周成王將唐(晉)封給弟弟叔虞,從根本上來看,就相當於周成王與弟弟叔虞分了一次家產。由於周王室世世都要分封,當然就使得周王室的直屬疆域就越來越小,周王室的實力也自然就越來越弱。

    對於諸侯國也是一樣,諸侯國君的嫡長子繼承國君之位。而其他公子為卿大夫,則需被賜予某塊領地以作為食邑,而這也同樣是兄弟析產製。

    而周王朝時期的貴族就分為四個層級,依次是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天子、諸侯、卿大夫都有自己的領地,是依靠領地的貢賦而生。諸侯的封地稱“國”,卿大夫的封邑稱“家”,這便是“國家”一詞的詞義來源。而“士”是沒有領地,需要靠出仕換取俸祿而生,也就是說卿大夫是不需要分家產的。除此之外,由於世卿家族長期分掌國政,而隨著其“功績”的累積,其家族領地也會越來越大。久之,就形成了“卿”大於“君”的局面,國君就漸漸成為了傀儡。

    戰國時期,卻正相反。各諸侯國為加強君權,紛紛實行了變革,魏有李悝,齊有鄒忌,楚有吳起,韓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趙有肥義,燕有樂毅。雖變革的措施不盡相同,但其變革的核心只有兩個字:集權。其手段就是透過削弱世族卿大夫的權力(廢除“世卿世祿”制),以實現加強君權的目的。最為通行的方式,就是用外來的“客卿”來打壓本國的“世卿”。

    在戰國時期,雖也還有分封采邑制度,但卻不佔據主流。在國家的大範圍內都實行郡制、縣制(縣制始於楚,郡制在秦盛行),即由王室直接管理地方。如此,王室直接管理的疆域越來越大,王室的臂膀也就越來越強壯有力,“禮樂征伐”之權也就再度回到君王之身。

  • 14 # 蔣哥說史

    春秋末期出土的左傳有曰: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春秋與戰國的戰爭形式存在天然之別。周王室的衰落導致地方諸侯國不斷崛起,但礙於周王室還有一絲的影響力,各諸侯國相對平安無事,但也開始出現大混亂局勢的苗頭。

    面對王室衰敗,局勢動盪不安,一些文人開始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動盪局面,未來的歷史程序該如何演變。對於這樣的問題,他們主要從三個方面回答:1.不尊重傳統;2.不適應趨勢;3.無所謂狀態,即對於以儒家、法家、道家為主線的諸子百家的思想大爆發時期。

    儒家認為之所以天下大亂,是因為丟棄了傳統,如周禮。法家認為天下大亂是歷史趨勢,固步自封沒有前途,應該革新進取,即變法。道家認為天下大亂是因為過於干涉,應該順應天意,自然而無為。

    仔細想想,其實和我們現在面臨困境時的思維邏輯雷同。面臨一時無法解決的困難,我們那麼迴歸過去,要麼重新改變,要麼順其自然。也不得不佩服我們的古代先人們。

    迴歸到提問,春秋的戰爭是禮儀性大於實用性,戰爭是彰顯貴族風範與禮儀的,可以理解為踢正步、亮肌肉。最大程度也就是用拳頭打群架,點到為止。

    壞就壞在,南邊的楚國先破壞了規矩,上來直接提刀砍人,讓宋襄公一命嗚呼。於是乎在眾多諸侯國中開了這個先例,大家如果繼續守舊,那麼吃虧的就是自己,所以各國爭先變法,如商鞅變法,李悝變法,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等,因此法家學派的人物就會受到諸侯國的青睞。所以孔子和老子都周遊列國,推廣相應思想卻不受待見,就是因為儒家和道家對諸侯國的實用性沒有作用。

    到了戰國,鐵器的運用讓戰爭上升到另外一個維度,戰爭的實用性也開始大於了禮儀性,戰爭也不僅僅是貴族踢正步,亮肌肉,而是正真的流血事件。同時一般百姓也能透過立軍功獲得財富和地位,既而大規模的滅國之戰也就產生了。比如戰神白起,一次坑殺趙國降卒40W,在春秋時期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 15 # 兔子愛吃甜甜圈

    春秋時期的戰爭形式當時還沒有兵家一說,當時的諸侯之間的戰爭就是大家約定好在一塊地方然後相互之間衝殺打一架,看看誰贏。不像從春秋末期至戰國隨著兵家的參與戰爭,各種戰爭謀略和戰術運用到戰場上,使戰爭更加有了藝術感,也使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越來越多。一個國家只要有一個優秀的統帥,那麼在兩個國家實力不是差距很大的情況下,戰爭的天平基本上就是哪家統帥優秀哪家勝利的機率就大。最著名就是孫武指揮的伐楚之戰,吳起的對秦戰爭,孫臏針對魏國的戰爭等。戰國時期,禮儀已經崩毀,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戰成為趨勢,統一天下成為了整個戰爭的趨勢。

  • 16 # 大馬哈魚12

    春秋和戰國的作戰形式的比較,春秋是禮樂崩的開始,各個諸侯國的軍隊,還是規模,數量小,而且對壘時強調一個仁義,就是半渡而擊都算違規的操作,而到戰國時期就不同了,孫子兵法上就有了兵者詭道也提出。戰國時期,軍事理論,軍事對峙,軍事與政治的互動就非常明顯突出了以不擇手段為目的取的勝利。就以長平一戰為例,首先是魏國的長冶地區,受到秦的進攻,為了轉嫁矛盾,魏把這塊土地送給趙國,為此趙與秦軍在長平對峙三年,雙方都出動二三十萬大軍,這樣大的規模,這樣長時間的對峙,在消耗戰裡,秦軍採取積極的措施,首先是糧食生產等供給進行改革。新修水利運輸等,在對峙時期秦國派說客到趙國活動(軍事與政治的)說我們秦國怕趙括,不怕領兵對峙的廉頗。而趙國的權利機構也在千方百計的想快一點結束戰爭,他們沒有想到和解而是換將。結果正落入秦的圈套。戰國長平之戰,勝利的秦軍出現了集體坑殺趙國二十萬俘虜的暴行,其餘國家沒有出動軍隊,對這種暴行進行制衡是戰國必將結束的標誌,沒有制定新的戰爭規則,讓野蠻的武力解決一切問題,出現了可能。為此戰國是野蠻的不擇手段的戰爭。但是戰國的發展軍事上有銳意進取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就是大膽的學習進行軍事變革的實踐者改變者。他覺得胡人騎馬打仗要比春秋的作戰方式先進就大膽學習引進。孫武殺吳王的寵姬來強調軍事作戰的紀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等作戰規律的應用提高戰國時期軍事對抗的精彩和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多中年夫妻的壓力,是因為缺錢”,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