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富元製作

    曹操雖然大權在握把漢獻帝掌握成傀儡,但是曹操還是一點忠君思想,漢帝沒有實權享受的待遇一直是皇帝的,曹操對他還是相見如賓,這一絲忠君讓他過不了自已這一關,再說現在年齡已經老了,曹操的理智和控制力還是有的,因此一直沒有過界做皇帝。

    如果生前逼漢獻帝讓位,至少會引起群臣的內心反對與反抗,也許會引起一系列動盪,曹丕之所以能順心利當皇帝,因為他與士族達成了協議,一日為官,後代終身為官,這種利益驅使著很多人支援曹丕,殺孔融楊修使曹操就與讀書人為敵,起用民間人才為官這直接與世代為官計程車族為敵,這種條件下曹操根本不適合當皇帝。

  • 2 # 瘋哥哥l

    曹操死的時候,他還是魏王,雖然他已經是實際掌權者,但還沒有僭越的想法。曹操雖然是個奸雄,還是個文人,估計他還還下不來狠心,直接取代漢朝。曹操在世的時候,也一直對外征戰,他稱帝與否其實沒有多大影響。

    至於為什麼選曹丕,曹操倒是考慮很多的。

    曹操兒子多,四個人備選

    曹操總計有25個兒子,進入曹操眼中的世子人選有四個,分別是曹昂、曹丕、曹植、曹衝。曹昂是嫡長子,最有機會,但是在攻打張繡時,因保護曹操而戰死。餘下三人,神童曹衝更得曹操欣賞,但是在13歲時,因病早夭,就只剩下曹丕和曹植了。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曹丕為長,大五歲,是實打實的“同根生”。二人從小都天資聰慧,又都在良好的教育環境裡成長,才學不相伯仲,曹操一時拿不定主意。

    曹丕文武雙全,曹植文強武弱

    曹丕六歲時,會射箭,八歲時,會騎馬,十歲起,便隨父親征戰南北。建安二年,曹丕隨曹操南征張繡,張繡先降後反,長子曹昂和侄兒曹安民遇害,年僅十歲的曹丕竟然乘馬逃脫。所以說曹丕文武雙全,有見識也有膽識。

    曹植的才情高,名氣大,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在士大夫裡的名望極高。謝靈運評價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才高八斗)”,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尊為文章典範。代表作《洛神賦》、《白馬篇》等都是千古名篇。在文學成就上,曹植也是略高一籌的。

    其實,從某些時候看,曹操是更喜歡曹植的。

    文才不等於治才

    曹丕寫文學批評,在《論文》裡評鑑建安七子,靠的是理性的思考,細緻的分析,科學的歸納,是一種研究,是思辨的。能有研究成果,勢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品讀別人的作品,這也側面體現出曹丕的勤勉,偏於務實。更為重要的是,能識文,也能識人。

    對於一個管理者,理性、統籌、協調、識人是非常關鍵的品質,也是必要的基礎。

    曹丕的文學批評是從1到10,而曹植更精於創作,是從0到1,難度更大,需要感性的東西更多,是隨性而開放的狀態。

    讓曹操下定決心的,還因一件事情。

    曹植浪漫隨性,心高氣傲,不注意修飾約束自己,常常任性而為,喝飲起酒來更是毫無節制。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外出,曹植憑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開啟王宮大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曹操回來後,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並加重對諸侯的法規禁令。曹植雖然沒有受過多責罰,但同年十月,曹操就召令曹丕為魏王世子。

    兩年後,曹仁被關羽圍困,曹操讓曹植帶兵去救,命令傳到後,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前往,之後,曹操就不待見他了。

  • 3 # 阿king說唐

    曹操為什麼要把做皇帝的機會讓給兒子,這應該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曹操的個人意志共同決定的,可以這麼說曹操不稱帝,一是當時的天下形勢使得他不能,也不敢稱帝;二是作為一代梟雄,曹操的個人意志決定了他不想自己稱帝。這兩個觀點其實可以從曹操自己的兩句話中可以解讀出來。

    一是在曹操勢力最盛的時候,孫權曾經勸說曹操稱帝,應該來講孫權是有個人私心的,他勸曹操稱帝目的不純,絕不是真心想讓曹操當皇帝,他是想讓曹操成為天下人攻擊的靶心,自己好漁翁得利。而精明的曹操也一眼看出孫權的詭計,他大怒道:孫權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

    從當時的天下情形來看,漢室雖然衰微,當皇帝仍在,而且兩漢歷經400餘年的國祚,在天下人心中的認受性還是很高,如果這個時候稱帝那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那可不是將曹操放在火上烤嘛!袁術就是前車之鑑,稱帝后的袁術很快就身敗名裂,四世三公的豪門望族就這樣悽慘滅亡,曹操不可能不吸取袁術的教訓。所以說在當時的天下情形,曹操不能也不敢稱帝。他如果生前就逼迫漢獻帝讓位,那他精心打造的“忠於漢室”的忠誠良相,精忠撫國的人設就徹底崩塌,不但內部將面臨分裂,大量的忠於漢室的大臣將領一定會背叛他,而且外部將面臨天下豪傑的圍毆,下場肯定和袁術一樣。

    二是曹操雖然是“挾天子以令諸候”,但他一直是漢朝臣子,應該來講對漢朝還是有感情的,但你能說他不想當皇帝嗎,肯定也不是,皇權的誘惑誰又能拒絕得了,只是當時的時機不成熟,他不可能逆天下而動。曹操不是不想當皇帝,只是不想在這個時候自己當皇帝,他曾經說過“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這很好的解讀了曹操的心理,就讓他的兒子效仿周武王姬發建立周朝,他當週文王姬昌就好了。曹操知道即使他不稱帝,他的兒子稱帝建立魏,也會尊稱他為開國皇帝太祖的,對於後世來講,這和曹操自己稱帝效果是一樣的。可見曹操心思多縝密。

  • 4 # 小空話歷史

    首先曹操當時已經是北方的掌權者了,他根本沒必要稱帝,最後還落下一個不好的名聲。曹操當時已經被冊封為魏王,可以攜帶佩劍上殿,大臣們也基本都是曹操的手下,曹操一呼百應,稱不稱帝對曹操來說影響不大。

    如果曹操在世時逼著漢獻帝讓位,肯定也會成功,但是必然會落下一個不好的名聲。曹操考慮的很多,自然不想這樣做。

    要知道曹操在世的時候,不只有曹丕一個兒子,曹操最喜歡的就是小兒子曹衝,可惜曹衝英年早逝。大兒子曹昂在張繡之亂之亂中和典韋為了掩護曹操撤離一同戰死,能繼位者且才華出眾的也就只有曹丕和曹植了。

    曹操最後還是選擇了曹丕做為繼承者,首先他覺得曹丕善於掩飾自己,大智若愚。而且曹丕當時和司馬懿走的很近,得到司馬懿的輔佐也是不錯的。

    總結:總的來說,小編個人覺得不是曹操把當皇帝的機會讓給了兒子,是曹丕極力想證明自己不比曹操差,他要做一件曹操也沒有做到的事情,於是便想到了稱帝,所以小編認為是曹丕得到了當時大臣們的支援再加上自己的野心所以才稱帝的,沒有曹操讓皇帝之位給兒子這麼一說。

  • 5 # 幾世浮沉幾飄零

    曹操是一個實際主義者,不是每一個人對於那盡在咫尺的皇帝寶座都忍得住的。孫權曾勸曹操登基稱帝,曹操說這是把我架在火爐上烤啊。

    曹操為什麼不登頂九五之位。

    一曹操他們家世代都是漢臣,自己篡漢自己那關可能都過不去。

    二曹操集團自己內部也是有不同聲音的,以荀彧為首的漢家王朝的維護者,會第一時間持有反對意見的。

    三天下得人心還是心向漢室的,如果貿然的稱帝,可能會人人喊打。曹操怕是自己會想起曾經袁術稱帝的下場。

    四最重要的一點曹操之所以可以平定四方,人才盡歸其麾下。是因為他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他所發動的戰爭都是奉天子以討不臣,在政治上有漢獻帝再手曹操就立於不敗之地。什麼孫權、劉備、張魯、馬超、等……都是亂臣賊子。這麼好的一張政治的底牌,曹操不可能丟棄的。

    五天下未定,尚有孫權、劉備在割據一方,曹操又怎麼可能在這種時候稱帝。

  • 6 # 大明人

    “我雖有功於社稷,然已位及魏王,若天命在孤,孤願做周文王。”

    曹操不稱帝,對曹操來說,歲月不饒人,曹操從中年就有頭痛病(華佗專治頭痛,208年死,推出曹操患頭痛在208年前就有了),一直堅持對抗病魔十多年(208-220),身體是一方面因素;

    赤壁之敗,劉備入蜀,漢中失守,然後天下三分,曹操怎麼可能在局勢不明的時候,急衝衝稱帝,走袁術的老路呢?這是形勢因素。

    許都的耿紀案,鄴都的魏諷案,政治圈中,他自己都不知道還有多少潛伏的反對力量。這是政治因素。

    對於古人而言,尤其是受到以五德、讖緯為符號的天人感應說強烈影響的中古之人而言,“稱帝”之事,絕非從“權臣”往上再升一級那麼簡單,絕不是一件可以用“從總經理到董事長”粗暴類比的事情。

    在中古之人看來乃至清以前所有古人看來,“皇帝”絕不僅僅是政治權力的頂峰,更是天命神權的化身,想要以一個新王朝創始人的面貌“稱帝”,就必須擁有足夠的“威望”來證明自己就是那個“順天應人”的“天子皇帝”,否則便很難獲得“大義名分”上的“正當性”(服眾)。

    具體到曹操晚年,歷經將近10年的造勢,曹操本人已然一步步地藉由一項項“事功”,大權獨攬、封建魏國,這一稱帝程序可謂從未止步,反而愈演愈烈:

    建安十三年(208)六月,廢三公、稱丞相

    徵建安十七年(212),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213)五月,漢帝冊封魏公,加九錫、都鄴城、建魏國、設百官;七月建魏國宗廟社稷

    建安十九年(214),魏公曹操位在諸侯王之上

    建安二十一年(216)四月,進爵魏王、行天子輿服儀仗

    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十月,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立曹丕為魏王國太子

    以上政治程序都是由曹操集團的戰略優勢逐漸回升所背書的。自赤壁戰敗以來,曹操剪滅馬韓等西北割據勢力、吞併漢中張魯、兩次赴濡須口親征孫權,實現了對北方的徹底統一,並獲得了孫權的表面馴服,整個天下形勢,已然悄然從赤壁之後的孫劉抗曹轉變為孫曹陰劉。所以,截至定軍山之戰前(218年)的曹操,尚且還佔據了逐步擴大的優勢面。

    可是,在曹操生命最後的兩三年間,原本幾乎年年有“進度”的篡漢稱帝程序卻戛然而止了,曹操也在與孫權媾和後的來信中,以“火爐”之喻駁斥了孫權的勸進言辭,並以周文王自比。寒鯤認為這並不能解釋為曹操沒有稱帝之心,非不願也,實不能也。那麼,曹操究竟是受到什麼阻礙,才在其本該趁著還有幾口氣兒“臨門一腳”完成稱帝之事的時候停下了腳步呢?私以為,恰恰是劉備、關羽在漢水流域搞出來的軍政格局大震盪,阻礙了曹操稱帝的臨門一腳。

    從定軍山之戰陣斬夏侯,劉備開始獲得漢中盆地主導權開始,到曹操終於認識到漢中之於自己只是不得不拋棄的雞肋,再到劉備集團聯合巴蜀雍涼的勢力代表,仿竇融故事而稱漢中王,再到劉封孟達略定上庸三郡,再到關羽北伐威震中原。漢水彷彿化身成了象徵“漢朝”天命未絕的巨龍,在公元219年大半年的時間裡掌握在了一個自稱漢中王的宿敵手中,這是劉備集團刻意效仿劉邦故事的體現,意圖以相近的稱號(漢王、漢中王)、同樣的龍興地(漢中巴蜀)走出一條再度興復漢室的路數。質言之,寒鯤認為,劉備在此時刻意把自己打造成了劉邦再世。

    這一套結合“漢水大震盪”帶來的政宣攻勢,不可能不對整個中原士人的心態造成影響,即便漢獻帝仍舊存在,但光武帝自立河北時,亦有更始帝存在的先例。再加上,在劉備取得定軍山大捷前的一年間(218年)先後有耿紀、魏諷、侯音在許都、鄴城、宛城謀反或謀反未遂,整個天下局勢(天意民心)瞬間詭異了起來。

    內外局勢在曹操稱帝前的瞬間複雜化,使得曹操君臣不得不擔心形式上“天意民心”的不足以及形勢上“風雲波譎”的未定。曹操君臣因此而中止稱帝程序,一方面是為了拿出更多的精力來應對“漢水大震盪”,以期解決形勢上的風雲波譎;另一方面也趁機丟擲了“吾為周文王矣”的全新政治闡述,以期補足自身在天意民心上的“正當性”。

    綜上,曹操掃平北方建立霸府的事功、實權與“代漢者當塗高”的讖緯解釋(象魏者闕,闕當途而高)相配合,一實、一名,再加上“漢官多按曹辦事”的政治現象,成為佐證曹操配得上在212-217年間步步逼近帝位的“天意民心”之表現。

    但,公元218年發生在鄴城(魏王國都、東漢龍興地)、許都(東漢帝都)、南陽(東漢帝鄉)的三次謀反案,以及公元219年發生在漢水流域的一連串軍事失利(模仿漢王劉邦故事的漢中王劉備在漢水搞事情),則成為曹操稱帝在天下形勢與天意佐證上的強大阻礙,使得此時稱帝成為一件既不具有務實性、也不具備正當性的“昏招”。

    冒然稱帝,不僅沒有進一步勝利的功勳支援,也沒有“漢朝天命確實衰竭”的形勢佐證,更可能會失去剛剛與曹操媾和的孫權支援。畢竟孫權此時與曹操媾和,好歹也可以說是歸順漢朝中央,一旦曹操稱帝,孫權若是繼續效忠曾經被自己罵做漢賊且已經徹底做足了漢賊的“魏朝”,就等於對天下人宣告自己的厚顏無恥。曹操犯不著為了一時的名位,丟掉剛剛前來跪舔的孫權支援,重新陷入孫劉聯合抗曹的窘境,失去孫劉因益州利益分贓不均而產生矛盾的一統機會。

  • 7 # 包山種樹

    曹操經過近三十年的打拼,從謀迎天子到“挾天子以令諸侯”,剿滅多路軍閥,平定了北方諸郡,擁有天下地盤已十之有八。個人的身份由大將軍到魏公再到魏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就差即天子位、祭告天地這最後一步了,但曹操意志很堅定,終其一生也是隻擁皇帝之權,未圖皇帝之名。

    曹操不想做皇帝嗎?怎麼可能。沒有霸權天下的理想,怎能拼下這壯麗山河。曹操的明智之處是能夠時刻保持清醒,不被勝利衝昏頭腦,將做皇帝的機會讓給了他的兒子,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曹操對時局有相當清醒的認識,他明白戰亂初平要保持穩定的重要性

    縱然他身邊不時的有人勸說讓他做皇帝,但這樣的人有多少,能夠代表多少民意。他起兵時的口號是“舉義兵以誅暴亂”,並不是要推翻漢朝,跟隨他四處征戰的諸多將領和謀士,名義上還是為維護漢王朝的安寧而不遺餘力,假如曹操突然稱帝,這裡面會存在極大的變數。因為就在曹操想做魏公的時候,他的第一謀士荀彧就不同意,認為“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不宜如此。這使得曹操十分不爽,緊接著荀彧就飲藥而死,這對曹操是有陰影的。

    第二,曹操最主要的顧慮還是,如果他做了天子,他的政權合法性來自哪裡。

    中國自古講求來源正宗,所以帝王們都在追溯自己是三皇五帝之後,首先從身份上以示正宗。其次還要看繼承政權的道德資本是否夠格。周王朝一直強調他們施行德政,以德配天,說明他們有資格擁有天下。然而,周王朝還是被幹翻了,到了漢朝,大儒們進一步闡述說明,認為大漢天子是“天人合一”的,漢家的道德和天德一樣高大,不管啥情況,大家都要維護漢家正統,誰都不能覬覦,誰要是有非分之想,那就是亂臣賊子。這種思想經歷了幾百年,已是根深蒂固,當年王莽整了個新朝,縱然將先朝太后拉出來做了虎皮,仍然被後人罵得體無完膚。

    所以,當孫權於建安二十四年時,孫權擔心曹操先拿他開刀,於是上表向曹操稱臣,說是天命如此,曹操根本不上當,將孫權的上書公佈於外說,孫權這傢伙想把他放在爐子上烤。曹操身邊的眾多臣子也開始攛掇,說殿下功德巍巍,天下生民在期盼,現在孫權也稱臣了,您應該繼大位,承大統,當皇帝算了。曹操說,如果天命在我,就讓我做周文王吧。

    魏王操表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權遣校尉梁寓入貢,又遣朱光等歸,上書稱臣於操,稱說天命。操以書示外曰:“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侍中陳群等皆曰:“漢祚已終,非適今日。殿下功德巍巍,群生注望,故孫權在遠稱臣。此天人之應,異氣齊聲,殿下宜正大位,復何疑哉!”操曰:“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綜上,如果曹操生前逼迫漢獻帝讓位,會有極大自身實力被分化、弱化的風險,那些諸如荀彧等為了維護漢家正統而奮鬥的人會離他而去,,曹操無法預估這股力量有多大。其次,道德上他也必須承擔巨大的風險,那樣以來,他就真成了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早早稱帝的袁術,就是鮮活的例子。袁術倉促稱帝后即刻變成眾矢之的,所有聯盟各自散去,自己坐吃山空,最後窘困而死,空餘遺恨。

    所以,曹操是不願意承擔自己實力分化和道德名義上的風險,認為稱帝時機尚未成熟,於是絕不稱帝,將稱帝這一步留給了他的兒子,做了非常明智的選擇。

  • 8 # 歷史笑春風

    謝謝邀請。曹操雖然被奉為曹魏皇朝的太祖武皇帝,但是他一輩子也沒有登基當皇帝。他至死也只是漢朝的丞相、魏王。雖然曹操離稱帝只有一步之遙,但是,曹操終其一生,也沒有邁過這一步。他曾經對勸進的夏侯惇說,“‘施於有政,是亦為政’。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這就給了那些擁立的人們一個明確的訊號,曹操不稱帝,他把稱帝的機會讓給他的兒子,在他死後,讓他的兒子去邁出這一步。

    曹操的一生,讓人眾說紛紜。攻擊他的人,比如說劉備諸葛亮,就說他胸懷不臣之心,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而曹操自己則解釋,自己始終身為漢臣,以匡扶漢室為志。這中間的糾葛,也難說個清楚。

    但是,在當年曹操奉迎漢獻帝的時候,確實對漢獻帝是雪中送炭。當時的漢獻帝顛沛流離,難得溫飽。那些割據勢力,或者把他當做玩物,或者把他當做棄物。當時袁紹的部下勸他收留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袁紹居然以不想受到約束為理由拒絕了。袁紹想要稱帝的野心已經按捺不住,對漢獻帝的態度就是任其自生自滅。

    而在這個時候,是曹操奉迎了漢獻帝。曹操的口號是奉天子以討不臣,在此後的征戰中,曹操始終打著漢室正統的旗號,取得了大義的名義。有人說,曹操借了漢獻帝的威望,我們可以說,當年的漢獻帝哪裡來的威望可言?沒有曹操的東征西討,哪裡有漢室那麼多年的延續。漢室的威望,是和曹操的勝利相關聯的。

    當然,取得了大義的名分,也為曹操的成功之路奠定了基礎。在大義的名分下,很多人才紛紛沒有負擔的脫離自己的主公,投入都曹操的麾下。還有一些心存漢室的人才,比如荀彧這樣的人,為曹操出謀劃策,盡忠盡力。這都給曹操的事業帶來了良好的影響。

    但是,隨著事業的發展,曹操也面臨著人生的抉擇。就如他在帶有自述性質的《讓縣自明本志令》裡說的那樣,隨著自己勢力的壯大,使得自己已經到了騎虎難下的地步。在這篇文章裡,曹操坦白的說道:

    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

    就是說,如果自己交出權力,那麼自己和自己的子孫肯定會遭到禍殃,而自己創造的國家局面也會遭到破壞。因此,曹操只能按照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再也沒有回頭路了。明眼人一看,曹魏篡漢的結局是不可避免的了。

    如果說,曹操沒有稱帝之心,那是不對的。曹操的很多舉動,都顯露出了他的野心。比如為了吻合當時“代漢者塗高也”的讖語,他堅持魏的國號。在進封國公,加九錫的問題上,跟隨他多年,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親家荀彧,只是表達了反對意見,就遭到他的毒手。要說他沒有篡漢之心,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曹操最終也沒有篡漢稱帝。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候,很多人都勸他稱帝。其中孫權就曾經上書稱臣,勸曹操稱帝,曹操把他的書信給大家看,說:“這個小子是想讓我坐在爐火上被烤啊。”我們從這個細節就能感覺到,曹操不是不想稱帝,而是他心裡感覺時機不成熟,不能稱帝。

    這主要是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曹操集團內部的問題。長期以來,曹操以匡扶漢室為名,打著奉天子以討不臣的旗號,使得他佔有了大義的名分。可是,這也給他篡位的道路帶來了困擾。

    如果曹操貿然實行篡位的舉動,那麼他的手下,那些以匡扶漢室為目標的人將會對他失望。或者離他而去,或者揭竿而起。不妥善處理這個問題,曹操是不會去實行篡位之舉的。

    曹操在長期以來,不露聲色的對這些反對勢力進行了剪除。很多終於漢室的名門望族或者死於非命,或者退出了政治舞臺。這也為曹操下一步篡位掃清了道路。

    第二個原因是外部原因。在當時,天下並不是曹操一家獨大的情況。當時外界還有劉備和孫權的強大的割據勢力。尤其是劉備,他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勢力發展很快。如果曹操稱帝,那麼,不但給了劉備以口實,還成為天下忠心漢室的人們的共同目標。

    在襄樊之戰的時候,曹操的許都,已經宛城一帶就發生了反抗曹操的暴動。因此,孫權勸曹操稱帝是包藏禍心的。老謀深算的曹操怎麼可能上當,成為天下的眾矢之的。曹操必須將奉天子以討不臣的這個旗號運用到底,直到給敵對勢力以沉重打擊,到構不成對自己威脅的程度,才能拋棄這個旗號。

    當劉備自立為漢中王的時候,曹操對此咬牙切齒,要親自率軍討伐。但是,劉備雖然以稱王的舉動給了曹操一記耳光,可是也落下了禍根。這使得孫權得以用討不臣的名義,洗脫了自己敗盟的惡名。

    第三個原因是曹操自身的原因。這個原因一個因素是曹操的心理因素。曹操出身漢朝的官宦人家,他祖上世代都是漢臣。為漢朝盡忠的觀念,早就根深蒂固的刻在他的腦海裡。在他的前半生裡,他都是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

    不論是討伐董卓,還是奉迎漢獻帝,四處征討,削平群雄,他都是以奉天子以討不臣的名義進行的。他可以坦然面對別人對他“名為漢相,其實漢賊”的惡語中傷。

    但是,如果他篡奪漢室的江山稱帝,那麼他征戰半生的名譽就毀於一旦。在漢朝那個重視名節的時代,帶來的惡名是曹操無法忍受的。這是曹操無法承擔的心理因素。

    而另一個因素則是曹操的身體因素。曹操一生,一面在擴大自己的勢力,一面也在為篡位做準備。他慢慢剪除異己,削平群雄。到了襄樊之戰後,篡位的時機才漸漸成熟。

    在這個時候,內部他消滅了大批異己,又藉著鎮壓造反之機,將那些心存漢室的人員一掃而空。在外部,劉備經過荊州的慘敗,失去了北伐的能力,對自己的威脅減輕。孫權和劉備反目成仇,只有向自己卑躬屈膝,苟且投降。曹操營造多年的時機到來了。

    可是,這個時候,曹操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他曾經在這個時候問過夏侯惇稱帝的問題,夏侯惇的意見是再等等,看看情況再說。誰知道這一等曹操就病死了,事後夏侯惇追悔莫及。

    因此,曹操的身體狀況也是他沒能稱帝的一個因素。在關羽死後不久,曹操就死了,他根本就沒有稱帝的時間了。

    如果曹操不顧各方面的情況,強行讓漢獻帝退位,自己稱帝的話,上面的那些不利因素都會爆發出來。不但劉備、孫權會聯合起來發動對曹操的進攻,而且喊著“漢賊不兩立”的口號,擁有強大軍事實力的劉備集團的進攻是必然要到來的。曹操還要對付內部那些心存漢室的人員的反對。在內外交困之下,曹操會陷入很大的困境。

    即便是曹操能夠評借自己卓越的軍事天才打退敵人的進攻,他也會遭受意想不到的重大損失。這樣,會使天下統一的事業延緩許多年。將來歷史的走向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結語:

    曹操雖然在生前作為漢朝的丞相,掌握了漢朝的大權。但是,他依然沒有篡漢稱帝。這是因為,曹操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審時度勢,並不為眼前的虛榮所迷惑。

    在他生前,內有效忠漢室的臣子,外有打著匡扶漢室旗號的強大敵人。再加上他心理和身體的因素,使得他並不輕易觸碰那個底線。他默默的為子孫後代打算,給兒子做好篡漢的準備。最終,他實現了自己的計劃,自己作為周文王的角色,將漢室江山交給了曹丕,讓他完成了篡漢的野心。

  • 9 # 身懷絕技全靠演技

    三國時期的曹丕是曹魏政權的開國皇帝,他的父親就是梟雄曹操。曹丕和父親曹操,再加上自己的弟弟曹植,在文學上都有著非凡的造詣,因此後世將他們父子三人合稱為三曹。曹丕在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一起出徵打仗,出生入死,所以在後來被曹操選為接班人。曹丕雖然貴為太子,且在文學上造詣極高,但是其人卻非常有意思。喜歡讀史的人都知道,王粲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因為才高八斗,所以就進入曹操的幕僚隊伍。當時王粲有一個非常奇特的愛好,就是喜歡聽驢叫。王粲去世的時候還很年輕,為了表達自己對王粲的尊重,曹丕帶頭在王粲的墳墓前學了一聲驢叫,王粲的家人朋友都非常感動,因此王粲的葬禮就在一片驢叫聲中結束了。

    曹操去世之後,曹丕就繼任為皇帝,一想起弟弟曹植在皇儲鬥爭中的表現以及身邊聚攏的一大批有學之士,曹丕感到皇位不穩,夜難成寐。因此有一天曹丕找了一個機會名兵士將自己的弟弟曹植押解到自己面前,逼迫曹植說,聽說你才學很高,很會作詩,那我今天名你在七步之內寫出一首詩來,不然你就犯了欺君之罪。曹植直到哥哥曹丕想殺自己,因此就懷著一種悲愴的心情,在哥哥面前當堂做出了暗喻兄弟間自相殘殺的詩一首,因為在七步之內完成的,所以又叫作七步詩。曹丕不但在文學上有極高的造詣,而且在軍事、政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但是,天要亡曹,曹丕在年近四十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曹丕從小文武雙全,長大後逐漸開始籌謀爭奪繼承權,是一個比較有心計謀術懂得經營政治的人。他拉攏的謀士比如賈詡,被稱為百計千謀,從無失策。身邊圍繞的也都是名望厚重的人。雖然文采不及曹植出眾,但是卻打敗了曹植,爭奪出位。曹丕登位後開始殘害同仁宗族,心狠決絕,險些逼死曹植。為了登帝直接逼迫獻帝讓位。曹丕自小熱愛文學,其文學方面頗有造詣。當時他和曹操曹植並稱三曹,重視文學研究和發展,寫的詩歌開創了新的詩歌體裁,寫得文章,觀點見解頗為深刻,是歷史上文學批評論的先例。

    1.png

    曹丕在位六年期間做了不少政績:下令郡國每年察舉孝廉,重新修建孔子廟宇,復原太學;修復了洛陽,建造了五都;軍事戰略上以防守為主,使得人民有精力生產,讓百姓休息;發展農田,施行新的經濟政策,維護社會治安,糧草充足,國力逐漸強盛;調節魏國階層矛盾,採納意見,建立九品中正制;集中權力,限制後黨外戚權利,壓制藩王,建立相應制度;強化中書省。曹丕短短在位幾年鞏固了魏國的基業,維持了天下三分的局面。軍事上他兩次親征伐吳、蜀,連諸葛亮、孫權都不敢小覷。但是曹丕伐吳的時候卻沒有采取正確的作戰而是觀望。雖然親征伐吳卻沒有戰功而返。軍事上不如曹操。但曹丕在位期間不停擴張版圖,收服北方鮮卑等部落臣服魏國,阻止東吳來犯,魏朝疆域一直延伸到了蒙古。曹丕的政治才能和文學造詣是值得肯定的。曹丕有勇有謀,能觀大局,但是軍事上不足,還有無情無義,心胸狹窄,為人刻薄,也是客觀存在的。後人評價為:文帝生性聰明,天生才華,廣學多識,如果能有包容的心胸,廣施仁義,修德惟行,那麼就不會這麼早就衰亡了。

    曹操一生共有25位兒子,曹操最滿意的兒子有5位,分別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沖和曹植。曹昂是曹操和劉夫人所生的長子,曹昂勇猛好戰,深得曹操的歡心,但是曹昂在宛平之戰中,不幸戰死了。曹衝是東漢末年的小神童,才智都很卓越,曹操早有打算讓曹衝作為他的繼承者,但是曹衝13歲就早逝了,這讓曹操非常傷心。曹操便要從曹彰、曹丕和曹植三兄弟中選取一位作為繼承者。他們三人都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曹丕和曹植在文學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和成就,和父親曹操被成為“三曹”,足以見之兩兄弟在文學方面傑出的建樹。而曹彰在作戰方面又有很高的天分,到底選誰作為繼承者,這讓曹操很是費心。曹丕為人沉穩,從小便跟著曹操南征北戰,在戰場上得到了很好的學習,熟讀軍事兵法,除此之外,曹丕擅長騎射,曹操從小就培養曹丕的作戰精神。曹彰在軍事上也不亞於哥哥曹丕,但是在政治方面卻沒有曹丕想的周全。弟弟曹植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都比曹丕和曹彰強出很多,但是東漢末年,天下被瓜分成幾塊,如果領導者沒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卓越的軍事才能,一不小心,自己辛苦打下的天下就會落入他人之手。所以,曹操在選繼承者的時候,需要考慮各個方面,加上曹昂去世後,曹丕就是曹操的嫡長子,而在東漢時期,都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所以,曹丕當上繼承者的機率非常大。曹操去世後,曹丕成了魏國的開國皇帝,曹丕繼承了曹操在軍事、政治、經濟上的治國政策,並且統一了北方。

    作為三國時代魏國的開創者,曹丕並不是用兵權打下的江山,而是他的君主漢獻帝拱手相讓。這漢獻帝心智上難道存在缺陷,將漢朝的大好江山拱手交給自己的臣子?這樣說可就真真冤枉了劉協。這皇位禪讓是漢獻帝迫於現實壓力被曹丕一手搞出來的“歷史正劇”而已,好讓曹丕名正言順的登上皇位。隨著漢朝的逐漸衰敗,皇權也漸漸旁落,最大的受益者莫過於曹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手握軍政大權,官拜宰相,被封為魏王。曹操沒敢篡位,多受制於禮制法度,而且曹操為人算得上光明磊落,又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錮,也樂得做一個有實無名的“皇帝”。

    2.png

    曹丕就大不同的,從曹操手中世襲了丞相與魏王封號,一心廢棄漢獻帝,開創曹氏家族的雄圖霸業。曹丕暗地裡籌謀,發動文武百官聯名上書,逼迫漢獻帝讓位。為了名正言順的當皇帝,曹丕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把原始部落按照賢能推舉領導人的禪讓制都搬出來了。漢獻帝非常明白自己的處境,軍政大權沒有在自己手中,只能是任人魚肉,乖乖的將玉璽交了出來,並隆重舉辦了禪讓大典。將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運用到封建王朝的世襲制上,這不能說成是歷史的倒退,只能說是政治鬥爭的一種手段而已。曹丕的文治武功、膽識計謀都符合稱帝的客觀條件,把魏國治理的也是有聲有色。

  • 10 # 公明淏

    !!!有的時候諸葛也說大話,不過聽上去似乎也是有點道理:

    ”及至孟德,以其譎勝之力,舉數十萬之師,救張郃於陽平,勢窮慮悔,僅能自脫,辱其鋒銳之眾,遂喪漢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獲,旋還未至,感毒而死。子桓淫逸,繼之以篡。”

    說是,昔日西楚霸王項羽,不以仁德對待百姓,即使力量強大,有帝王的威勢,最終還是身敗名裂,成為千古遺恨。如今魏國不吸取項羽滅亡的教訓,反而去追求效仿,即使曹操有幸不死,他的後代子孫也必然要滅亡的……

    曹操詭詐,糾集數十萬人來戰先帝,妄圖救張郃於陽平,卻只落得狼狽逃竄,不但辱沒了精銳之師,還丟掉了漢中,此時他才知道,國家是不能隨便竊取的,沒及他退軍回到家,就已染病身亡。曹丕驕奢淫逸,篡奪帝位。

    按照諸葛的說法,曹操做不上皇帝完全是因為打不過劉備……;這就不存在所謂漢獻帝的原因了!曹丕做上皇帝的原因是因為曹操染上病毒而亡。罵曹丕驕奢淫逸,篡奪帝位。曹操就是不死,也不能當皇帝的原因是他知道了,國家是不能隨便竊取的!如果竊取了,只能落得狼狽逃竄。

    而且諸葛還威脅曹丕?他說:《軍誡》中說:‘如果一萬名士卒,抱著必死的決心,那就可以天下無敵了’昔日軒轅皇帝率領幾萬士卒,還能擊敗四位帝王,平定天下。何況我們有幾十萬兵馬,是在替天行道,討伐有罪的人,那誰還能夠與我們匹敵呢!

    所以說,聽聽就完了!千萬不要細品。諸葛說這番話的時候正是劉備在夷陵被燒的有皮沒毛身死永安之後。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他上哪兒去弄幾十萬兵馬呢?

  • 11 # 隱者康司馬

    如果曹操生前逼迫漢獻帝退位,恐怕各路諸侯會聯合起來討伐曹操?那樣曹操恐怕會變成第二個董卓了。

    曹操剛起兵的時候,以大漢的丞相身份出現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他也以匡扶漢室的名義來網路各種人才。劉備在徐州被曹操的大軍打敗,兄弟三人是分散了。曹操攻打關注鎮守的下邳,夏侯惇率五千大軍叫陣,關羽率領三千軍隊出戰,夏侯惇和關羽打了幾個回合,是詐敗而逃。關羽不知是計率領大軍追敢,後被許褚、徐晃截斷退路。關羽怕下邳有失率領大軍奮力往回殺,被曹操大軍用弓箭射回。只得退回到一座山上,第二天早上得知下邳失守,這時好友張遼受曹操之命前來說服。關羽提出三個非常苛刻的條件:第一,就是我只降漢,不降曹;第二,我得保護兩位皇嫂,一切花銷由曹操供養,不得有外人打擾;第三,如果大哥有訊息了,我不遠萬里的找大哥去。張遼回去到曹操那彙報,曹操說:*關羽降大漢,我是大漢丞相,那都差不多*,就同意了。其它兩個條件曹操的也都答應了,主要是曹操愛惜關羽是個英雄!

    還有謀士荀彧,他和郭嘉是曹操軍隊裡一流的軍師。他為曹操的出了很多的主意和策略,後來曹操勢大之後要稱魏王,他是死活不同意。為什麼呢?荀彧當時輔助曹操,是因為曹操打的是匡扶漢室的大旗。現在曹操的要稱王,荀彧感覺被曹操欺騙了!荀彧只為大漢服務,不可能為曹家的天下服務,所以最後是荀彧自殺了。

    所以曹操在天下還沒有安定的情況下,還得利用大漢這個大招牌。所以他是不能廢掉漢獻帝的,再說漢獻帝是個傀儡名存實亡,還是曹操自己說了算。

  • 12 # 人生難免糊塗學歷史

    曹操本就是一代人傑,號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在三國爭霸時期,謀士如雨,武將如雲,自己也是文武全才,本可一舉稱帝,開創自己的國家。但他即使賜魏王,加九錫,挾天子而令諸侯,也不稱帝,其實就是不想在天下大定之前給吳、蜀兩國留下口實,說他謀朝篡位,進而引起天下士族對他的反感。而且在他的手底下,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忠於當時漢獻帝的,比如荀彧,這是他把做皇帝的機會讓給兒子的最大原因。

    假如歷史可以重來,曹操逼迫漢獻帝退位,這是肯定能夠實現的,畢竟他的才能和人脈擺在那裡,但肯定會引起局勢動盪。一是內部會存在分歧,如果他是魏王,大家在表面上都過得去,如果稱帝,忠於獻帝的人肯定會伺機而動,極有可能引起朝廷內部爭端。二是天下人心不齊,就像春秋戰國時期一樣,雖然周王形同虛設,但地位和待遇還是有,如果亂了禮度,誰都可以稱帝,誰都可以篡權上位。三是吳蜀虎視眈眈,曹操在位時,其他兩個國家的人才都還沒有凋敝,如果稱帝,他們肯定會利用好這次機會,爭取更大利益。

    這些都不是曹操願意看到的,所以他即使再想,也不願稱帝。不過,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氣心胸,仍然值得我們後人學習,比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13 # 逍遙貞觀

    首先

    曹操出生於漢朝的官宦世家,從本源上來講他是當時社會的最上層,擁有先天的御下之權。在其二十歲的時候更是被‘舉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不久之後就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相當於現在的公安局局長,要知道這可是首都的公安局局長,那等級算是相當的高了。後來他更是被任命為頓丘令,再後來黃巾起義爆發,曹操也順勢成為了一個大的軍事集團,可以說他代表的是大漢的統治階級,因此也有權利維護這個階級的存在。所以在東漢末期,雖然其擁有成為皇帝的實力,但是不能直接廢除皇帝自己上位,畢竟這個制度給了他一個機會。

    其次

    在那個時代名聲被世人所知,那麼他就要在這個框架中生存。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立一個大家所熟知的人設,這個人設需要用一生來維護。如果人設崩塌那麼造成的後果會相當的嚴重。而曹操曾經被橋玄、南陽何顒、許劭等東漢名人誇讚過,其中‘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已經成為了其形容詞。而他也曾向很多人說明過自己的理想那那就是成為大漢的徵西將軍,為國家開疆拓土,所以在這個大背景下他是不能隨便毀壞自己的人設的。

    最後

    就是曹操發家起兵的原因是為大漢平亂,雖然在黃巾之亂之後大漢已經對地方上面沒有一點控制的手段了,但是在大輿論上面劉姓皇帝還是所有人的統治者。在那個知識都被壟斷的時代,讀書人為了維護自己這些年讀書所得到的觀念,是可以付出一切的包括生命。而曹操就是一個讀書人,他對於自己的名聲還是很在乎的,因此在自己生前沒有直接廢除漢室的皇位自己當皇帝也是情有可原的。

    其實

    在曹操將涼州平定之後,他已經是事實上的皇帝了,當時雖然說不上天時地利人和,但是地利以及人和還是有的。至於為什麼他會將皇帝留給自己的兒子,我覺得應該是對繼任者的一個考驗,畢竟當時忠於漢室的人還是很多的。

  • 14 # 街談巷議

    曹操不是不想,他早就做好了一切準備,但(自己創造出的)時機沒到。

    縱觀曹操自“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來的所作所為,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一個緩慢篡漢的過程,每一次為了更進一步,曹操都有利用外部矛盾轉移視線,宣揚武功,以及打壓內部反對勢力,統合內部輿論和思想的舉動。

    公元204年,曹操把自己的大本營遷到了鄴城。

    從此以後,政令都從鄴城出,與漢獻帝所在的許縣切割開來。這是曹操踏出篡權的第一步。

    這一步伴隨著曹操討伐袁紹,袁紹病死導致其勢力分崩離析,其後袁紹的兩個兒子面對曹操連拉帶打的一系列操作徹底覆滅,青州、冀州納入了曹操的勢力範圍。

    公元208年,曹操為丞相。

    已經是錄尚書事(自漢武帝分內外朝,歷經數代後,錄尚書事實際上已經具有了丞相的職權)的曹操為了更進一步,廢除三公,恢復了丞相制度,並加封為丞相。

    這一步伴隨的是南征荊州,以及名士孔融的死亡。曹操6月當丞相,7月就揮兵南下南征荊州劉表。與此同時,誅殺了對其一系列篡漢舉動有所議論的孔融。

    孔融的被殺,是因為他看出了曹操的狼子野心,所以才不被曹操所容。實際上曹操並不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那麼多狂悖的名士不殺,殺一個孔融,自然是有原因的。這是在殺雞儆猴,是為了震懾。

    既見操雄詐漸著,數不能堪,故發辭偏宕,多致乖忤。又嘗奏宜準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操疑其所論建漸廣,益憚之。

    公元213年,曹操為魏公

    加九錫、建魏國,擁有十郡之地,擁有自己一整套建制,曹魏小朝廷已經成型。

    這一步伴隨的是征討孫權,公元213年曹操出兵,公元214年曹操進軍濡須口,破了孫權的營寨,生擒公孫陽。

    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的荀彧,最終因為與曹操理念不合,反對曹操加封魏公,“以憂薨”。實際上史書對荀彧的死因是有疑問的,我認為荀彧之死是有疑問的,曹操用荀彧的死掃平了內部反對他再進一步的反對勢力。

    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密以諮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公元216年,曹操被封為魏王

    曹操的魏公享有的特權不亞於天子。和漢獻帝奏對的時候不用稱臣,接受詔書的時候不用跪拜,出入的儀仗,穿戴的服飾,使用的禮樂全都比照漢天子。到了這個時候,曹操其實已經是有天子之實,就差了撕下最後一層皮。

    這一次伴隨的是公元215年征討漢中,11月張魯歸降,漢中成為曹操的地盤。

    公元216年,曹操以暗諷朝政的罪名殺了名士崔琰,《三國志》中以此事評價曹操說,他“性忌”,其實從曹操一向的行事看,曹操的性格說得上寬大,其所“忌”者,只是攔在“更進一步”路上的障礙罷了。

    後太祖為魏王,訓發表稱讚功伐,褒述盛德。時人或笑訓希世浮偽,謂琰為失所舉。琰從訓取表草視之,與訓書曰:“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

    在冤殺崔琰的同時,還廢黜了對崔琰之死怏怏不樂,心內不安的毛玠。

    之後,曹操在武功方面再也沒有什麼進展,公元217到公元219年與劉備在漢中相持,最終的結果是把已經到手的漢中讓給了劉備,退出漢中。之後曹操一直都處於戰略守勢,劉備這一方四處出擊,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公元219年襄樊之戰,關羽戰死,劉備勢力由攻轉守。魏、蜀、吳三方暫時偃旗息鼓。

    到了公元220,曹操病逝。

    曹操要從魏王再進一步,廢黜漢獻帝,自立為帝,這是關鍵性的一步,要實現這一步的權力升格,顯然需要更大的武功,至少也要取得一場大勝,最好是能夠平定劉備或孫權的一方勢力,可惜這個在曹操有生之年是做不到了。

    (影視劇中代漢自立的曹丕)

    因此他把“更進一步”的擔子交給了兒子曹丕,為什麼呢?很簡單,曹丕已經擺脫了曹操身上漢臣的影響,在廢黜漢獻帝,代漢自立這件事上,能夠輕裝上陣。

    所以曹操去世的同年——曹操正月去世,同年十月曹丕代漢自立。

    這麼緊湊的行程應該是曹操一早就有的安排。

  • 15 # 輕擷棠梨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想到曹操,我們就不由而然的想到了《三國演義》。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中是曹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亂世梟雄也”便是用來形容曹操的。如此之英雄,一生打打殺殺,戰術無窮,拼出半條命殺來的天下,卻在最後勝利時刻將帝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有人說他不稱帝主要有以下原因,曹操是個極其聰明之人,富有智慧,幹什麼事情都不會輕舉妄動。他知道百姓心裡始終想要擁護的是正統,他可不想被別人稱為“篡權”的反賊,所以他得要扮演“忠臣”形象,他深知得到人心的擁護是有多麼的重要,就算得到皇位卻得不到人心,下場肯定都很慘,自然而然他就不能當皇帝了。從這裡便可看出曹操是個何等精明之人,也難怪他會被寫進史冊,讓後人如此為他瘋狂。可是這天下是他好不容易得來的,他又豈能忍心放棄?既然自己無法享受皇位,他便將這個差事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確保這天下還是曹家的天下。

    曹操將帝位讓給他的兒子,這便是定局,是歷史。可是,如果曹操生前逼迫獻帝讓位會怎麼樣?

    漢獻帝,劉協,東漢王朝最後一位皇帝。曹操是漢獻帝劉協的岳父,漢獻帝劉協又是曹操兒子曹丕的岳父,這種關係真是剪不亂理還亂。可是就算是漢獻帝劉協與曹操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這兩人也算得上是近親了吧。

    大家應該都知道,漢獻帝劉協九歲就繼位了,漢朝末代時又氣數皆盡,他可謂算得上是一個傀儡皇帝,有名無權。所以,如果作為劉協岳父的曹操逼迫漢獻帝讓位會怎麼樣?我們都知道皇帝這個位置人人皆想要,天下有志之士有誰可以在天下共主的稱號前不為所動?對皇位虎視眈眈的不止曹操一人,傀儡皇帝登基後,就單單皇室內部就內訌不斷。董卓自封為丞相,後又加封為太師,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權;且關東諸侯為了爭奪政治上的領導權,也是互相大打出手。這等混亂,就算是曹操逼迫漢獻帝讓位成功 這麼一大爛攤子事,肯定都還得曹操自己去解決。然而我們都知道曹操是何等精明之人,必然不會去淌這趟渾水。所以曹操逼迫漢獻帝讓位之事,估計發生的機率也會是很小啊。

  • 16 # FIFA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在曹操死後,曹丕當上了魏國的國君,在曹操那麼多兒子當中,曹彰武功最高,但是卻是有勇無謀,所以他不適合做曹操繼承人。曹植雖然才華十分高,但是他卻總是喜歡喝的爛醉,所以他也不適合,既然這個也不合適那個也不合適,到底用誰呢?那麼只有曹丕了,為人低調,韜光隱晦,深藏不露,有時還有點裝傻充愣,很有心機,腦子十分聰明,在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下,曹操最後選擇了曹丕。

    在曹丕做上魏王時,多時為一個事而糾結,以至於搞得自己吃睡不穩。在電視劇裡,曹丕糾結的東西被司馬懿看出來了,他知道曹丕是想自己到底要不要稱帝。於是,他就試探曹丕,而曹丕也明白,知道他是在叫自己稱帝。曹丕問司馬懿自己和自己父親比較如何,司馬懿說曹丕不如曹操,曹丕又問說,既然我不如父親,為什麼他都不稱帝,我要稱帝呢,司馬懿回答說,曹操雖然不稱帝,但他早已和皇帝一樣了,他有著皇帝的權利,所以要不要一個皇帝的稱呼對他來說無所謂了。

    第一:曹操覺得自己確實沒必要稱帝,但是不僅僅因為他要是稱帝后,就有了皇帝的權利。假如曹操稱帝了,那麼,孫權與劉備也都會相繼稱帝。但是,假如曹操不稱帝,孫權與劉備也就不敢,冒著篡漢的罪名去當皇帝,那如果都不稱帝的話,就要在表面上向許都稱臣,那麼,許都真正的老大也就是曹操。反而,假如曹操真正稱帝了,可能更沒有皇帝的權利。

    第二:曹操也害怕自己和袁術、董卓等人一樣的下場,他們之前也是著急稱帝,但是最後的下場都一樣,都死了,所以,曹操害怕自己要是稱帝了也和他們一樣。

    第三:其實,曹操不像電視劇裡面那樣的狠毒,他不是一個小人,他也知道不能背叛自己的國家。漢朝這時還沒有滅亡,而且他也沒有謀反之心,他最開始的目的也是救漢室,只是漢王朝實在是不行了,而曹操雖然知道漢王朝不行,也不忍心自己做個篡位的千古罪人。

    第四:曹操在沒做魏王之前,在公開場合多次向眾人說道自己是不會稱帝的,他手底下的大臣將軍們也都知道曹操不稱帝,所以也就沒人勸他了。

    第五:曹操認為自己沒有帝王之像。在古代,人們很迷信,在他們看來,容貌長得不好,是無法有大富大貴之命的。而曹操對自己的長相也是不滿意的,他覺得自己沒有一個很好的容貌,不配當一個皇帝。

  • 17 # 劉坤忠120

    曹操是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也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在董卓之亂後,迎立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取得絕對優勢,招賢納士,手下凝聚一大批求功人才和忠漢志士。在官渡之戰打敗了袁紹,逐漸統一了北方。公元207年,曹操揮師南下,佔領了荊州,在208年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打得大敗,回到了許昌。此時曹操逼屈,自己佔據了全國五分之三的土地和三分之二的人口,很難統一天下,孫權雄居江東,劉備發展壯大,西北尚有馬騰韓遂,西南有張魯劉璋。只能加官進爵以慰自心,212年曹操自封為魏公,曾經的權威謀士,多年的老朋友老戰友荀彧極力反對,荀彧竭盡全力支援曹操平定天下,但只是仰仗曹操之勢,忠於的是大漢。曹操自封魏公,想學安漢公王莽,有不臣之心,是荀彧看錯了曹操,曹操也不需要荀彧了,逼其自盡。214年,曹操自立為魏王,215年徵召馬騰入京為官,馬騰留下馬超在西涼,後馬騰不順從曹操滿門被殺。216年,曹操兵進潼關,被馬超殺得割須棄袍。曹操用反間計使馬超、韓遂反目成仇,曹操大破馬超。馬超投靠張魯,又兵犯益州,被劉備收服。曹操兵進漢中,張魯投降。劉備取得益州,與曹操爭奪漢中,兩軍對陣,劉備揚鞭怒罵曹操:明為漢相,實乃漢賊。劉備、曹操相持一年,曹操令夏侯淵駐守漢中,自己回長安。。。219年春,黃忠陣斬夏侯淵,劉備奪取漢中,自立為漢中王。七月,關羽又發起襄樊戰役,曹操譴于禁龐德率七軍救援樊城,被關羽大破七軍。曹操不得不重新組織人馬救援曹仁,又聯合孫權襲取荊州,至使關羽兵敗身死。曾經的老朋友,夢寐以求的大將關羽之死,使曹操無限感慨,人生短短,知足常樂,不可強求。。。曹操完全有能力和勢力廢掉漢獻帝稱帝,曹操雖多疑奸詐,但信字承諾,年青時有志報國,想做一個忠臣良將,自己身後基i志銘為漢徵東將軍曹某足也。是時勢造就英雄,順利和力量產生權欲,曹操也不想做王莽,再遭最大反對力量劉備的唾罵:奸賊,與討伐。反正已為曹氏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孤此生足也,只想做周文王。

  • 18 # 小橋sunny

    當時還沒有稱帝的時機,所以曹操沒敢輕舉妄動。請想一下,天下已然三分,曹操死之前,誰稱帝了?劉備孫權同樣實權在握,同樣有自己的班底,他們怎麼就不敢呢?

    因為當時三股勢力還在博弈啊,戰爭打的也是人心,是民心所向。那麼當時的民心如何呢?

    從曹操迎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曹操加封魏王,才短短十八年。

    十八年間,曹操以天子詔令的名義討伐各路諸侯,戰無不勝,這其中也有民心歸漢的因素。

    而在那十八年裡,有個不識時務的袁術,自稱皇帝,惹的各路諸侯征討,頃刻間眾叛親離,臨死前大熱天想喝口加了蜜的水都沒有,氣的吐血而亡。

    這就是民心的力量啊,民心代表著多少將領擁護你,多少士人願意為你出謀劃策。

    曹操打著漢室正統的名義,天下計程車人、百姓就會向著他。

    這方面,曹操身邊最忠心的謀士荀彧就是個反面例子。荀彧聽說曹操要做魏王,堅決反對,曹操畏懼荀彧的足智多謀,送他空食盒,暗示荀彧自殺。

    而荀彧也有骨氣,服毒自盡。

    這件事也讓曹操心生畏懼,魏王說白了就是為稱帝做的試探,這樣都有人不接受,做皇帝的事還是先放下吧。

    儘管如此,天下的形勢不斷變化,就像前幾年,有個別所謂公知故意美化西方貶低祖國,當時還有些人受迷惑,現在疫情面前,誰是真正負責任的國家一目瞭然。真相大白,那些公知只剩下人人喊打的份了。

    到了曹丕作魏王,他重新建立自己的一套班底,並且多次征討東吳,立下了威信,那個時候再稱帝,就順理成章了。當然即便是稱帝,曹丕也是以禪讓的形式,從漢獻帝手裡接受了帝位。

    回答第二個問題,如果曹操生前逼漢獻帝讓位,孫權和劉備必然會在輿論上發起聲討,曹操的地盤上也可能出現或明或暗的小型叛亂,但以曹操的實力,是可以解決的。即便如此,曹操幹嘛給自己找這麻煩呢?春來花自開,自自然然多好。

  • 19 # 對話歷史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逐一消滅北方各路諸侯,統一北方。他為什麼不取代漢朝自己做皇帝呢?

    一、孫劉未滅,天下沒有統一

    曹操以天子的名義東征西討,剪滅群雄,唯獨孫劉兩家沒有消滅,他生命的後期一直致力於統一江南、西川,所以沒有代漢自立,如果他取代漢朝登基稱帝,則野心暴露,給孫劉留下口實,自己也會處於不利地位,統一之路會更加艱難。

    (影視中的劉備)

    二、自己身為漢臣,不想留下罵名

    曹操父輩、祖輩都是漢朝重臣,自己也是從二十歲(公元174年)就被舉為孝廉,步入仕途,並步步高昇。曹操雖然權傾朝野,但多年身為漢臣,不想留下謀權篡位的罵名。

    公元213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三年後又冊封其為魏王,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公元217年,漢獻帝又賜給曹操王冕十二旒(天子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此時曹操名為臣子,其實已經與天子無異。

    既享受著天子般待遇,又不背上謀權篡位的罵名,何樂而不為?

    (影視中的曹操)

    三、有些大臣士族向著漢朝

    曹操取代漢朝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援,許多大臣士族世食漢祿,由於受忠君愛國思想的洗禮,他們還是心向漢朝的。

    典型的例子就是被曹操比作張良的荀彧,曹操被封為魏公時,荀彧提出反對意見,因此受到曹操冷遇,抑鬱而終。

    曹操如果貿然篡漢自立,定然會引起一些人的反對,導致朝堂震動,統治不穩。

    (影視中的荀彧)

    總之,基於多方面的考慮,曹操雖然大權在握,但始終沒有篡漢稱帝,留下千古罵名!

  • 20 # 聊在南書房

    曹操在生前是有稱帝的實力的,之所以他將稱帝的機會留給曹丕,雖然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顧慮,但我認為他主要還是受名節所累。他作為一個漢臣,雖然漢室衰微,已是行將朽木,但曹操畢竟是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他還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去篡奪漢室的江山,而留下謀朝篡位的千古罵名。但曹操沒想到的是,他生前雖未稱帝,但依然沒有逃脫了“篡漢”的罪名。我們分析,曹操之所以生前沒有稱帝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天下的局勢還沒有平定

    在曹操將漢獻帝迎到許都時,天下還是群雄逐鹿的局面,曹操需要面對的敵人還很多。漢室雖已沒落,但影響力還在,此時的曹操正是以漢室代言人的名義,名正言順的對一些地方軍閥進行討伐。當時曹操的實力是不具備稱帝的條件的。我們看看袁術,建安二年(1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后,立即成了“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很快就死於非命了。

    在形成曹操、孫權、劉備三足鼎立的局面後。曹操的主要任務是征討東吳和蜀漢,以求得統一天下。如果曹操此時宣佈稱帝,他自己就成了篡漢的國賊,而在當時漢室還有一定的影響,這將不利於他的統一大業。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10月,東吳在奪取荊州時,將蜀將關羽殺害,導致孫劉聯盟破裂。孫權為了轉移矛盾,曾派使者給曹操送去一封信,表示東吳願意歸降,並極力勸曹操稱帝。對此,曹操說:“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說明曹操對此還是有清醒的認識的。

    二、曹操集團內部也有不同的意見

    在當時,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民間百姓,還有不少人是忠於漢室的。我們看,劉備就是利用劉氏皇族的身份,標榜為漢室正統,才逐漸打響自己的名號,贏得了一部分人的支援的。可見漢室還是有一定的影響。曹操的謀士荀彧等人就是漢政權的忠實擁護者。

    在董昭等人策劃上表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時。荀彧就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曹操晉爵魏公的,他說:“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一邊反對,一邊還不忘給曹操戴個高帽子,說曹操是為拯救朝廷,安定天下而興義兵的,又對漢室懷有忠貞的誠心,肯定不會要求晉爵魏公的。荀彧真是一下就戳到了曹操的痛處。就連曹操晉個魏公都有人公開反對,如果曹操稱帝,可能反對的人會更多。

    三、最關鍵的就是曹操為名節所累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漢獻帝敕封曹操三項特權“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就是在朝拜時贊禮官不稱呼曹操的名字;進入朝廷時,曹操可以不用小快步走;上殿時,曹操可以佩劍穿鞋。

    隨著曹操的功勞越來越大,已擔任丞相的曹操,在職位已經沒法再升了,再升就只能是名位、待遇了。曹操手下大臣董昭建議曹操,依照古法建立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制度。曹操對此比較有顧慮,因為事關他自己,怕被人質疑,而有辱名節。董昭勸道:

    自古以來,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處人臣之勢者也。今明公恥有慚德,樂保名節;然外大臣之勢,使人以大事疑已,誠不可不重慮也。明公雖邁威德,明法術,而不定其基,為萬世計,猶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與人,宜稍建立,以自蕃衛。

    董昭先是打消了曹操擔心別人議論,而對接受高位的抗拒之心;又將曹操接受爵位,上升到是更好的為天下蒼生服務的高度。董昭不愧是拍馬屁的高手。

    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再次冊封曹操為魏王。這時的曹操已經享有了天子同樣的待遇,所缺的僅僅是一個皇帝的名號而已了。

    曹操雖沒有稱帝,但不代表他沒有稱帝的想法。隨著曹操的地位越來越穩固,不斷有人勸曹操代漢自立。曹操曾對勸諫他自立的百官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曹操的意思已是非常明顯了。周文王姬昌生前沒有代商自立,而是由他的兒子周武王來完成稱帝之事的,由周武王為父親加封為文王的。曹操的意思就是將此事交給曹丕來完成。

    曹操將曹魏代漢的任務交給兒子曹丕,也許是考慮經過他們父子兩代人在前臺的經營,讓漢室正統地位在人們的意識中逐漸淡化,讓其影響逐漸減少,甚至消失。到那時,由曹丕來“以魏代漢”將會是理所應當、水到渠成的事。

    曹丕在接替了父親曹操的職位後,就著手取代漢朝以自立,他沒有采取武力廢帝的方式,而是想出了禪讓的招數,藉以擺脫篡漢的嫌疑,表示他是繼承的正統,地位的來源是合法的。但讓曹操沒有想到的是,雖然是由曹丕來完成的稱帝任務,但歷史後來還是選擇了將篡漢的罵名加在了他曹操的頭上。這一切也許在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再回到第二個問題,如果曹操生前逼迫獻帝讓位會怎麼樣?

    其實,如果曹操生前就代漢自立,結果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是東漢政權早幾年結束而已。我們看,曹丕在曹操去世的當年,就以魏代漢,建立了魏國。曹丕所面臨的局面和曹操在世時,並沒有什麼不同,他甚至還遠遠達不到曹操對的局勢把控程度,但在其代漢自立後,政權也是平穩過渡,並沒有遇到什麼阻力。所以說曹操生前不是不能自立,而是不想由他親自逼迫漢獻帝讓位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款蘋果se2買哪個顏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