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牙大狀
-
2 # 微雨黃昏
這個觀點是對的。老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對於不同的學生 採取不同的方法,做到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生都會成才
-
3 # 深圳鼎校
一名好教師應該既愛好學生,也愛“特殊”生。但在現實中,常常是:愛好學生容易,愛差的學生難。因為一名好學生在校會勤學守紀,很討人喜歡;而特殊生往往會讓大多數人愛不起來:他們不守紀律、調皮愛動,故意搗亂,作業不認真,成績不理想。可以說班級“一日常規”欄中的分數多半都是因他們扣的。他們固然讓老師頭疼,但他們也並不是一無是處,作為老師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做大力表揚,以他的優點帶動他改掉自己的缺點。讓他真正的融入學習的氛圍中去。變我學習為我要學。
-
4 # 老梁說家教
不是絕對的,這句話強調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要性,應該因材施教,學生內因的變化依靠外因催化,教師教學就是外因在催化,只要教師有持之以恆態度,不斷改善方法,絕對或多或少取得進步,這就涉及另一個問題,“教會學生”的標準是什麼。
-
5 # 玉米粒兒啊
如果是老師或者是經常輔導孩子學習的家長,就會認為這句話就是一個笑話,只闡述了一個方法,但是沒有經過實踐,理論上看似可行,實際上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和經常輔導孩子作業的家長卻是深深有感受的,有些孩子怎麼教都教不好,甚至近兩年乃至近段時間,都頻頻曝出家長或老師被孩子逼瘋或跳樓跳河等自殺事件,可能就是那一瞬間心態崩潰所導致的。所以請不要拿“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來綁架老師,除非你教會了所有的學生,否則沒有資格使用這句話,學生的學習好壞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一碰就能決定的。
現在的學校老師已經被束縛了,面對一些學習不好,調皮搗蛋的學生,不敢管,不想管,因為管了之後的結果擺在那兒了,家長舉報,學校處罰,教育局處罰,無條件責任全擔,對於一個全心全意為學生的老師來講這是天大的冤屈,有的老師甚至以死明志,這是教育的悲哀。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應該這樣來理解: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們應該因材施教,雖然有的時候因材施教,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但至少我們可以用最適合的方法去教授,教育、教育,我認為應該是育人在前,教書在後。
-
6 # 漢江庸叟
任何事都有兩面性,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不是絕對的。
先說學生,對學習有認真與不認真之分,有記性好和記性差之分,有悟性好與悟性差之分,有主動學與被動學之分。有智商高與智商低之分。有的同學即便是請孔夫子天天帶在身邊教,也不一定教得出來。
再說老師,“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的確是對老師的一種鞭策,作為為人師表,應該具備德高望重、知識淵博、關愛弟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誨人不倦的好老師資格,“濫竽充數”豈不誤人子弟?至於老師盡心盡力了,個別學生沒學好知識,家長和孩子也不會責怪於你,社會也有目共睹,“公道自在人心”。
-
7 # 姜戰平珍藝軒書畫培訓
如果要聽實話,這個說法在現實中是不成立的。說這樣的話人那要看是誰了?如果是校長說的,那麼就當一種口號來激勵老師們要帶好學生還算行得通。如果是一個和教育行業無關的人說這樣的話,那就叫著“站著說話不腰疼”根本不負責任,每個學生的擅長邏輯思維不同,教育環境不同,先天基因不同,能把大家都培養成一樣聰明嗎?
-
8 # 肯思
學生的智商千差萬別,同樣的老師,對於好學生來說,一下子就教會了,但輪到差生,可能教幾十遍他也不懂。這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碰到。所以,老師們都喜歡教重點班,因為優秀學生好教,至於素質很差的班,老師雖然也認真教,但效果卻難如人意。所謂"沒有教不會的學生",誇大了作為外因教學的作用。
-
9 # 永慧21
老師在會教,學生不想學,老師也沒辦法,老師也不能深管,現在的孩子都是少爺千金小姐誰敢惹,稍不如意家長護犢子就和老師鬧,怎麼能教會。
-
10 # 大海拾貝2020
對於教學,我倒有點心得體會。
先打比喻,大家都學過駕駛。如果教練開始就教機械原理、電路原理,講解汽車是怎麼工作的。這樣下去,我相信絕大多數學員會被教練繞暈。回過頭來分析,你能說教練講授的不是科學知識?能說教練講解的內容與駕駛無關嗎?不能吧。但這麼去教學,有幾個學員能學會駕駛呢?
其它的教學專案雖然教學內容千差萬別,但教學方法有相通之處。教學方法得當,學生順著老師的思路就不知不覺學會了。因此,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其前提是老師會講、會教。
-
11 # 微涼不是風3366
學生學不好的原因有很多,都怪老師,這真是太可笑了。
如果我們分析一個學生成績的原因的話,要從幾個方面,有遺傳的方面的原因,有環境方面的原因包括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這幾個方都是要考慮到的,而且學生在哪個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
-
12 # 雪域之星
我並不這麼認為。“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只在理論上成立。現實是無論你老師是如何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會有怎麼教也教不好的學生。
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有很多,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個體主觀的能動性,當然還有學校教育也是一個因素。但學校教育只是眾多因素的其中之一,並不能取起決定性作用。
事實是在課堂上,無論你老師是怎樣的激情四射舌賽蓮花使出渾身解數,就是會有一些學生彷彿掌握了哈利波特的獨門絕技,那就是昏昏倒地。
老師也是普通人,只是他的職業是來教導學生,他的身上也有普通人的弱點,他的知識蓄備也並不全面,雖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但老師本身也有許多的“惑”沒有人為他來解。所以,我認為,社會不應該對老師過分苛求。相反,我認為一個人的家庭和他的父母對他的成長影響更大。
-
13 # 郭愛梢
我是一名老師,剛入行那會兒,很多時候解決問題比較片面,特別是對待學生學習上,認為很多學生是智商問題學不會。
後來隨著年齡增長,經歷的事情多了以後,感覺從事教育行業真是一種修行,作為老師來說,最重要的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研究教材,研究考綱,研究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是每一天都要堅持的功課!
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只要學習態度端正,不管底子有多差,理解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可以培養鍛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開啟那一扇窗的獨特方式,就靠老師能不能發現,老師就像是鑰匙,學生就是不同的鎖,每一把鎖都需要鋸齒形狀不同的鑰匙來開啟。
親身經歷過,很多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一直堅持,最後突破了自己,所以這個問題老師這一方的確要多思考,換句話說,如果學生是自己的孩子,那就很明顯了!
-
14 # 手機使用者9582310102
這?學生對事物一無所知?無興趣?愛好,?
老師對學生的個性,?引導?相處之道?及環境起到一定積極作用認知?
-
15 # 大道至簡責任至上
這是校長在教師會上,激勵老師們的一句話!如今被濫用了,成一些人挖苦綁架老師的口頭禪啦!天下哪有這樣的老師,如果有也是可遇而不可求!最好重要的學校是家庭,父母是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玫瑰]
-
16 # 全球創享匯
我非常認同這句話!!!
我可以分享一下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案例。
我上初中的時候化學這科學的非常好,每次考試得分也非常高,幾乎是滿分,同時和化學類似的物理卻一般,為什麼呢?我想是有教導我們學科的老師引起的!
我之所以說化學成績之所以好,就是當時初中的化學老師來授課的時候非常有趣味,他圖文並茂的為我們講解化學課程的美妙之處,聽得我都入神了,大白話,他勾引起了我對這個學科得興趣,我有事沒事就愛翻看化學教科書,上課也積極配合老師聽講,主動回答老師提問,感覺和老師又想見恨晚的感覺!我有不懂的地方會主動向老師請教。這樣隨著課程深入,我就愛屋及烏的喜歡上了化學,學習成績非常好;
可是呢,物理其實和化學性質差不多,都是理科,只要多看多研究要會容易學會,可是我對物理老師一點都沒有興趣,一開始是50歲左右的中年人,教了幾天物理課還沒有和大家認識,就又換了一位30左右的年輕人,俗話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感覺年輕老師教的不怎麼樣,就沒有深入興趣學習,我的物理成績就越來越落後了!
所以說,沒有教不會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好老師都會和學生打成一片,在陌生的學生群體先找到和自己同頻的學生,吸引他的注意和興趣,然後主動出擊,有點帶線,有線帶面,不斷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想方設法,絞盡腦汁,我相信,學生都會透過老師的不斷帶動和鼓勵能夠成為每個老師的粉絲和擁護者![耶][耶][耶]
-
17 # 話說武松
學習是主觀意願,外部環境對學習心態的影響很小。
就好像利益關係,無利不起早。
再加上學生對於社會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也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和好處。單單靠興趣和有能力的老師也阻止不了你把耳朵堵住。
-
18 # 砂糖冰雪冷元子
這句話當然不是說,學生什麼都能學會,而是指一定的條件下老師可以激發一個學生最大的學習潛力。
屬於鞭策老師耐心教學因材施教的話語,這句話從邏輯上來講是說不通的,不符合事實的。
比如放在初中以前的學科知識,這句話大概是試用的,初中以前課程難度不大,都是基礎性的知識,如果老師認真教學,多幫助,即使最差的學生假如積極配合也能夠學好。知識難度增加以後,肯定越來越不試用。
學習效果需要兩者共同配合才可以,單方面的努力自然困難。
-
19 # 隴上梧桐雨
此命題過於絕對,不敢苟同。
當今社會上總有那們些人。常以專家自居。並大談特談一些脫離實際的所謂的教育理論,我認為一個不能很好的指導實踐的理論,充其量只能是天方夜潭而矣。
俗話說的好,“十個手指長短不一,三分的能力幹不了十分的事情”。另又講,“麻袋上繡花不是那塊料”。這些說法雖不華麗 ,但足以客觀的闡釋事物的差異性。談及此事,就要涉及到“會的”標準的問題。何為“會教”與“會”?此界定過於籠統,很難定論。是講懂知識,還是會勞動。是論識大體,還是會做人呢?!大家都不否認聖人的“因材施教”吧?!孔子可謂華夏教育史上泰斗級的人物。雖有弟子三千,但賢者不過七十二矣!聖人弟子尚且不能全賢,更何況我輩大言不慚。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事求是”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本人強烈呼籲教育方面的專家多進下層課堂,調查實情,再發議論。切莫天是王大,你是王二。尊重一下一線教師的勞動不可以嗎?!
國家的教育理念也得注重實情。“教育專家們”別再坐在辦公室裡想“當然”。應當根據我國不同的教育狀況,定出相應的教育措施。更要制定出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教育法規。而不是坐擁帥位,紙上談兵。更不是無的放矢,亂髮議論。
-
20 # 重獲新生的螞蟻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一說出自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這應該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反映的是學生觀——學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任何學生作為教育物件,首先要承認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透過教育使他成長進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這無疑是正確的。
但“教好”又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不同的學生千差萬別,讓他們思想學習各個方面都齊步走,是不可能的。就短期說,只要每個學生都在他們原來基礎上有所進步,就應該被認為是“教好”了。就長期說,教的學生部分成為優秀人才,多數成為合格公民,就應該被認為是“教好”了。有人把“教好”理解為就是讓每個學生都考上大學、甚至都考上重點名牌,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形成的片面認識,犯了思想上絕對化的錯誤。
同時,還要認識到,“教好”是一個過程。一方面,昨天沒有“教好”,不等於今天不能“教好”;今天沒能“教好”,不等於明天不能“教好”。另一方面,昨天有進步,還沒達到“好”的標準;今天有進步,還是沒達到“好”的標準;但堅持下去,不斷進步,就能達到“好”的標準。這個過程,是“教學相長”的過程,既是學生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老師不斷提高的過程。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師的激勵——教師要不斷提高教育水平。
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做教師。但適合做教師的人中,不會教的老師、教不好的老師,肯定也是有的。
話說回來,那些“會教”的、“教好”的老師,也不是一上講臺時就“會教”、就能“教好”的,更不是天生的。他們也是逐步成長起來的。
如果在教育教學中遇到了困難,學生沒有取得自己期望的進步,教師應反思自己還有哪些做得不夠好,及時總結提高,選擇更合適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從而達到了教育目的。那麼,就不僅是學生進步了,教師也進步了。
回覆列表
這是一種理想的提法,完全不符合實際。因材施教,理論上是可以教好每個學生。實際上,每個老師同時教幾個班,幾十上百各學生,如果每一個學生都因材施教,神仙都無法做到。一對一尚且很難教育好,何況面對幾十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