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講科學堂
-
2 # 壹念影像
你們怎麼不去質疑為啥超人能飛,蜘蛛俠能飛簷走壁呢,這是電影啊大哥。
商業電影是一種藝術創作+商業推廣互相妥協的結果,想要拍出更好的電影首先你要能賺錢啊。拍一本硬科幻確實可以很嚴謹,但卻不一定適合所有觀眾和市場。
驅動地球去流浪,技術上來講肯定不嚴謹bug很多,但是這種想法可以說是“史詩級的浪漫”,對於小說和電影來說,這可能才是重要。
-
3 # 百里靈犀
呵呵~~~《流浪地球》情感豐沛,情節設計也不失豐滿,電影不錯
-
4 # 龍騰
和三體一個思路。都是地球被攻擊或滅亡,人類該怎麼做。流浪是地球表面遭到破壞冰凍,人類只能選擇地下生存,地球表面的活動就只剩了採礦提煉為推動地球流浪需要的能源。因為木星的引力作用使地球面臨危機在此過程中上演了父子情爺孫情還有普愛的理念,因為希望大家齊心協力以及自我犧牲精神讓地球擺脫了危機。總之覺得太圓滿了可能是因為春節,覺得牽強的回家團圓。失去了科幻片的遐想和意味,留給人的思考不多。自黑的東西也多看著是笑料太淺白了。總之和國外的科幻片差距巨大。限制了觀眾的想象。太直白
-
5 # 霧埋天中86987492
劇情很有想像力,國產片的里程碑,堅實的第一步。提兩點想法吧:1,畫面元素和色調過於雜亂,未能突出電影畫面的美感,可能受制於後期經費吧,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的,有句話叫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2,劇情太過冒險和不理性,易給喜愛科幻的青少年種下衝動的種子,影片最後犧牲空間站這個人類火種的決策過程毫無科學性可言,僅以一人意志即改變人類終極計劃的初衷並不可取,我相信火種計劃的制定過程肯定論證過各種極端情況,本身就不是追求最優結果的,而只是防止最差局面的出現,而劉培強是拿整個人類文明在賭博,這種只求最優不顧最劣的行為並不值得宣揚,也脫離了三體小說中主角的理性!個人淺見,歡迎文明探討
-
6 # 大小民民
並不是要求“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都要沒有任何Bug!而是要求“基礎知識無漏洞”和“科學邏輯有支點”……。小涗不是“專業性論文”!即使是“科教片”也會有“趣味性和娛樂性”……。“真科幻和純科幻”是在以“現有科學技術為基礎”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中體現出了“娛樂性”和“思想性”;並且天生自然的具有了“科普性”……!而“神話”是沒有“科普性”的!“準科幻”主要只強調“娛樂性”,但是“準科幻”藉以敘事表達的“少量或單一科幻元素”也同樣”應該避免“基礎知識有漏洞和科學邏輯無支點”……簡言之“定性無誤”!
-
7 # 圖嵩
我認為《流浪地球》全程無尿點,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開場白普通話太直白,如果是趙忠祥老師的聲音多好。
地球雖然停止自轉,引力在重力就在。因遠離太陽,全球溫度驟降,特別是永夜區,但是因為地熱存在,溫度也不可能太低,在抵達木星時,地表溫度也不會低於零下100°(參考火星地表溫度零下63°,木星地表溫度零下168°),動植物會凍死,水會結冰,像氧氣(沸點零下183°)氮氣(沸點零下196°)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還不會液化的。事實上,由於地熱存在,地球在離開太陽系時空氣中的氧氣和氮氣可能依然未液化,大氣層依然是氣態。
-
8 # 情深入骨百般苦
看電影只是一種消遣方式,不需要那麼認真,科幻片哪有那麼多合理性可言。
要說電影的不合理性,那(流浪地球)就沒有可看性了。
1.推動地球這種事,就算耗盡地球所有資源都無法辦到。
2.地球遠離太陽,35億人,2500年,人喝西北風生存嗎?
3.地球若突然停止轉動,那衝擊波足夠撕裂地球
4.空間站撞擊木星至少需要幾個小時吧!而地球時間彷彿停止了。
電影就是一種消遣的娛樂方式,根本沒有必要去找茬,如果人人都抱著找茬的心裡去看電影,那是工作,不是娛樂。
個人覺得,(流浪地球)還行
-
9 # 五星紅旗蕩倭平夷
認為零下80℃,地表結冰就沒有大氣層的人好好去補補中學物理課。表面不存在液態水,卻仍存在大氣的行星多了去了!
-
10 # 早安189685988
因為今年很忙,所以這部電影我還沒來得及去看,按說不應該回答這個問題,但是電影以外我想說點什麼。
因為我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不是很好,所以我也不敢像那麼多高階知識分子一樣提出電影裡的那麼多科學上的問題,我只想提一個問題:大家去電影院看電影是為了什麼?看科幻電影為了學習物理知識?看愛情電影為了學習什麼?看恐怖電影為了學習什麼?大家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大家真的這麼喜歡學習,喜歡物理知識,去上物理課或者去物理實驗室呀,為什麼非要到電影院呢?
美國的科幻電影無論再怎麼違揹物理知識,大家沒人提,只會說這是一個好片子,或者是一部爛片,為什麼我們國家拍個電影還非得上升到學術方面的高度呢?外國飛機規避追蹤導彈行,吳京鐵絲網攔導彈不行,美國鑽頭打到地心放核彈正好炸兩半行,咱們這個沒空氣了不行。我真想罵人!這只是一部商業電影而已,不是宣傳片,不是紀錄片,這部片子拍出來就是為了賺錢順便娛樂大眾的,它不是一部學校裡放的科教片,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拿著有色眼鏡去挑電影中的各種毛病,導演拍的不好,是部爛片,我們去電影院掏錢看的人完全可以罵他,導演拍的如果是一部好片子,為什麼非得雞蛋裡挑骨頭挑出些毛病呢?承認別人的優秀就這麼難嗎?要說電影裡最大的bug,就是:主角不是死了嗎?怎麼還在外面宣傳電影?
最後說一句,等年過完,閒下來之後我是一定會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不管看什麼都是去放鬆心情的。祝大家新年快樂!
-
11 # 大許小許
這片子只能說確實是一個突破,但是劇情剪的太多了看不懂。。。。另外還有一些沒解釋清楚,比如那個採礦車的燃料是啥?北京發動機到杭州發動機,還有最後一個轉向發動機應該在赤道開車那麼快到了?點燃木星為啥要用發動機點火?用空間站去撞的話有沒有發動機那個火都可以點燃吧,氧氣已經被木星引力拉過去了的嘛,30萬噸燃料的空間站去撞不能用一個氫彈代替?到達木星上的氧氣不應該被木星風暴吹散,就算不被吹散,聚集了木星上面的閃電也會點燃它。這些都還說順著劇情說沒懂的內容。
-
12 # 魯豫有約主持人—魯豫
《流浪地球》票房逆襲,牛頭馬面全跳出來了
科普圈——科幻也配個“科”字?
作家圈——科幻小說也配稱為“小說”?
電影圈——沒有流量小鮮肉也配叫“電影”?
文藝圈——你們這些奴性的中國人,只會崇拜法西斯
戰狼PTSD——吱吱吱
各種理由,但核心思想不外乎——中國人也配拍科幻電影?
更深層次的意思是——你們這幫傻逼觀眾怎麼不給我送錢?
不需要什麼解釋,送他們一句:人民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伍豪。
-
13 # 藝人美家裝飾簡美整家
就科幻電影而言,很多東西肯定是現在的技術水平很難理解的,不然就不能叫科幻了,哪就是寫實了,所以作為觀眾,個別人覺得不靠譜哪就對了嘛。《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科幻大片的開山之作,和美國科幻大片一樣存在很多漏洞和瑕疵,是很正常的,不必糾纏不清。相反,我們應該給予該片更多肯定,因為這部電影確實將中國的電影產業推進到了一個新高度,可以這樣說,中國電影從模仿者,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二流三流國家,開始步入到了接近一流國家了,這是值得慶賀的。
首先《流浪地球》的科幻邏輯是有合理理論基礎的,星球逃逸並非不可能,我們說的彗星就是其母星衰亡導致引力減弱而逃逸出來的,人類透過反方向作用力是否可以使地球掙脫太陽引力呢?顯然是可以的,比如地球如果被較大宇宙隕石撞擊就可能發生軌道偏離,因此一萬多臺行星發動機同樣可以產生這樣的作用。至於地球結冰後,人類還如何繁衍?電影裡給出地下城解決方案,在地下數千米建設容納數十萬人的地下城,這個怕是現在的科技能力都可以做到,不是有國家已經在這方面做規劃了嘛。當然人類在地下繁衍一百代,等於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從石器時代進化到現在的航天時代,這個在實踐上確實具有挑戰性,不過從科學上是可行的,比如幾十億需要消耗的資源,尤其是食物的解決相當具體挑戰性。
《流浪地球》為啥這麼大熱?觀眾肯定有自己的評判,不是吃瓜群眾多這麼無聊的問題。首先這部電影是中國人制作的,但不遜色於美國科幻大片,好比《戰狼2》之於美國大片一樣,具有追趕的意義,對於中國電影而言具有里程碑意義,是對中國電影歷史的改變。其次,《流浪地球》顛覆了人們對科幻電影的認知,以前美國製式的科幻大片套路基本一樣,要麼是美國英雄打敗入侵的外星人,要麼是美國人去殖民外星人,而《流浪地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覺,講了一個地球搬家的故事,真可謂腦洞大開,讓人眼睛一亮,可以這樣說,該片開啟了中國製式科幻電影時代,因此科幻電影將進入一個多元化新時代。
《流浪地球》採用中國式敘事方式,很多東西都是我們日常生活裡的一些東西,讓我們覺得科幻也並不都是高冷的,所以整部電影與我們內心的互動是強烈的,我們甚至感覺自己也可以走進這樣的場景,而不是遙不可及,這種觀影體驗是對科幻電影的一種推動,相信以後的科幻電影會逐步向“感覺是真實的”,“好像發生在身邊”這種觀影體驗靠攏。
-
14 # 量子和爍
任何科幻故事都是有Bug的,有什麼關係呢?只許美國佬丟掉地球,就不許中國人帶上家鄉嗎?我就問你一新浪財經一你管好你自己本份的事,科幻與你無關!你更沒有任何發言權!
-
15 # 冬宜家興
既然說到這了,我想問問超人沒有翅膀是如何飛起來的,漢考克只是穿了件皮夾克就可以抵禦子彈嘛?對了,還有鋼鐵俠,蟻人,X戰警都是如何獲得超能力的,變形金剛如何拯救地球。不說了,我還要給兒子回答好多比這些問題更高階的問題呢。
-
16 # Kailreo
阿凡達出來了你沒推敲,終結者出來你沒推敲,星河艦隊你沒推敲,變形金剛你沒推敲,媽呀中國拍了個流浪地球你跑來推敲,你腦子鏽到了。
總之一句,你家祖墳冒煙了
-
17 # 使用者5658917586617
這是科幻電影,從電影的角度講有一些情節不會像小說講述的那麼詳細。原版小說裡對電影未講到的一些細節是有描述的,如果基本按照原著拍攝恐怕要拍成《指環王》那樣的三部曲了。另外所謂硬傷,所有的科幻作品都有,如果都和現實的科學理論和技術相符合,全都能在當下就可實現或者預見,那不是科幻是科普,不是文學是論文。要說硬傷,哪部美國大片沒有,哪部歐美經典科幻小說沒有。太陽不會在最近出現氦閃,所以《流浪地球》是硬傷。那地球也不會馬上就出現板塊重組,《2012》就不是硬傷了?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算是科幻小說鼻祖了,沒有硬傷?阿西莫夫的《基地》都快封神了,沒有硬傷?有些人不要在這裡賣弄一知半解的科普知識,你說的我也懂,掉過頭看你的東西也有硬傷。我們看的是科幻作品,科幻的關鍵在如何有科學性的去幻想,注意是幻想,既然是幻想就會有超越現實的不合理性,至於是否能將幻想變為現實,要看理論的進步,技術的發展。實際上胡適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可以看做科幻與現實的真實寫照,我們可以基於現實科學大膽幻想未來,透過實際工作耐心實現美好理想。所以沒有硬傷的科幻作品一定是平庸之作。當然幻想的太荒謬就成玄幻了。如同《基地》與《指環王》。如果《流浪地球》將來可以出未刪減版,有些細節可能會交代清楚,不像現在的版本有些亂。但是瑕不掩瑜,我個人認為這部作品當之無愧的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我們不僅會寫了,也會演了,而且有我們自己的情懷和視角,關鍵還好看。如果這不算新紀元,哪什麼算?歡迎嚴肅討論。
-
18 # 38號美系效能控李天揚
這部劇最大的硬傷有幾點,第一導演不是美國人,第二主角不是美國人,第三拯救地球的不是美國人,第四講的不是英語,第五沒在好萊塢上映 如果這幾點可以改正,還是一部好電影
-
19 # 鄰居說A輕點
科幻是科學幻想,這個電影有點扯了。本來想帶孩子樹立點科學遐想觀,但貌似失敗了。
科幻不是瞎扯,縱使可以超脫,但離不開基本的科學原則。太脫離科學原則的東西那叫玄幻。因為那個不需要解釋。
電影並不算好看,整個的敘事還有情節的鋪展都漏洞百出。姑且後面補了一個宣告說是被剪了,但就算補上估計也好不倒那去。
炫技已經夠了,從製作的硬體和軟體水平都夠,說明我們可以拍出大片來。但故事真的好講麼?
不妨捋捋整片的主線。表現吳京和兒子的父子情,老人和孩子的親情,異性兄妹情,戰士的友情,戰士自己的家人親情。我看過那麼多片子,這是頭一回碰見災難片裡冒出這麼多情感主線來的。抓住一條線說明白不好麼?2012裡面沒有這麼多情感麼?同樣有,但都一個鏡頭掠過,讓人看到就明白,面對即將到來的洪水,一對夫婦用一個簡單的擁抱,就把愛的主題說明白了。需要那麼多鋪陳麼?大量的情感主線恰巧損害了本來應該表現的科幻主題鋪陳。
太陽要爆炸了,閃了幾個太陽風暴,沒有任何感覺要爆炸的樣子,太陽風暴週期性的會爆發,圖片影片看太多了,沒有任何科學意義上的遐想。地球一下子凍住了,好像瞬間天地就一片肅殺,出了跳戲只有跳戲。人們生活在地下城,姑且不論地下城的那些街道,行走的人們,既然科幻,好歹有點未來感吧。看到這裡又跳一次戲。我不明白為毛地下城裡做那麼多仿古建築,製作鐳射銘牌居然有種濃濃的作坊感。回到地面的自然景觀,莫名其妙的沒有一點震撼的感覺,倒像是沙盤製作的,凍層有東方明珠的高度,那麼至少要三百米,視角居然一眼可以看清全貌。以人的視角,沒有五百米的距離想要以那樣的視角完成幾乎不可能。仰視的角度也極其有問題。
太空中,空間站製作不錯,但也沒有震撼感。很奇怪的比例尺。如果做太空科幻,比例尺是一個非常核心的資料,畢竟太陽的體積和土星的體積在電影裡有些混亂。不是說科幻就可以瞎想,已經被科學證實的事情沒有明確的標尺概念,那基本上後面的遐想也基本就是瞎想,所以看完,我試圖對娃兒講些太空故事,結果完全沒了概念。
-
20 # 辦公室裝X犯
唯一不太滿意的地方是道具,除了行星發動機外,沒有什麼道具有超現代的感覺,都像8-90年代的東西。雖然原著寫的早,但是可以適當拍的現代一點嘛。
至於故事情節和科學道理,不會糾結什麼。
回覆列表
《流浪地球》地球是筆者看過的最好的科幻片之一,堪比《星際穿越》。故事情節也非常緊湊,全程無尿點。對於科幻題材的電影來說,幾乎不可能沒有科學上的Bug。就連由諾獎獲得者指導的《星際穿越》裡面也有,例如那個黑洞,黑洞的自旋速度被設定在了黑洞自旋速度的理論上限,這幾乎沒有可能達到。
《流浪地球》也有Bug,但不在有沒有大氣上。實際上大氣的問題應該是經過了嚴謹的思考的。
地球大氣層與太空並沒有一個明顯的分界線,離地球2000千米(逸散層)的太空之中仍然有非常稀薄的氣體分子存在。
圖:大氣結構
《流浪地球》中的行星發動機的噴口高度被設定為11千米,這是經過考慮的。大氣的對流層一般認為高約11千米。大氣的大部分質量都集中在了11千米以下的部分,其中50%都集中在海拔5.6千米以內,80%都集中在13千米以內。所以被髮動機噴出去的只有少部分。地球任然能夠保留大部分的大氣。
圖:高聳入雲的行星發動機
圖:依然有大氣逸散到太空中,注意地球的尾跡
大氣的主要成分為氮、氧、氬和二氧化碳,其中氮氣為78.084 %、氧氣為20.946 %、氬氣為0.934 %、二氧化碳為 0.0398 %。
氮氣的液化溫度為−195.79 °C,氧氣為 -182.962 ℃,氬氣為−185.85 °C,二氧化碳為 -57 °C。
當氣溫下降到-80多攝氏度時,變成液態的只有二氧化碳,事實上,由於氣壓的降低,氣體的沸點還會降低一些。可能只有一部分二氧化碳變成了液體。
所以,流浪地球上依然會有相當多的大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