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買戶外
-
2 # 何能何德
攝影牛逼!音效製作也不錯,主題曲和背景音樂挺有味道。可惜了?碰上個不會講故事的編劇和導演,結構凌亂,轉場生硬。劇情也是一條直線。特效製作太假!
-
3 # 魅力蘋果香
單單裡面的風景就值得一看,非常美,尤其是沒有如果西藏,也沒有自駕遊的人來說更值得去看看。是一部帶有文藝氣息的戶外探險紀錄片。另外,江一燕在裡面也是一種乾淨自由的美,不能用漂亮來形容。
-
4 # 安意如
《七十七天》是一部很有誠意的電影,當羌塘腹地的絕美風光展現在我面前,我慶幸自己來看了這部電影,因為終此一生,除了極少數人,我們可能都不可能進入到這裡,或者進入的這麼深。
當然有例外中的例外,那就是曾經的“湘西王”——陳渠珍, 這個從羌塘絕境中走出的男人,後來成為了“湘西王”,他手下有個小文書,名叫沈從文。他留下了一本書,叫《艽野塵夢》。
陳渠珍當年誤入無人區,是時局和命運的捉弄,有一千一萬個不得已。而在差不多一百年後,有一些人,他們是主動想要是穿越羌塘。這些天生的勇者們,乍看起來像一群瘋子。而《七十七天》記錄的就是一個“瘋子”獨自穿越羌塘的七十七天。
值得肯定的是,相比《轉山》和《岡仁波齊》,《七十七天》明顯更剋制,它並不刻意煽情,導演甚至不去鋪陳解釋自己所飾演的男主角為什麼會產生橫穿羌塘的想法。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部少數人拍給大多數人看的電影,它追求的是呈現和接納,而非其他。
導演是熟悉戶外圈的,我勉強湊巧也算是。所以我們能夠很自然的理解。有一些人決定做一些事是不需要理由的,不是因為生活中遭受了挫折,更不是因為要完成某個壯舉震驚世人,僅僅是因為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做。
實話說,涉藏題材的電影和紀錄片都難拍,難得有精彩,除卻客觀條件的限制,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是我們的淺薄。華人擅長表達焦慮和爭鬥,我們拍權謀,拍宮鬥,拍雞毛蒜皮,拍瑪麗蘇,拍得風生水起,花樣百出。唯獨不擅長表達信仰。流於煽情或流於空洞,都有可能,唯獨難得動人。
而西藏,偏偏是一個必須要有信仰,才能靠近,才能瞭解,才能試圖說明白的地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七十七天》的完成度還不夠。羌塘僅僅是男主角行動的移動背景板,他去橫穿了一次羌塘,失敗或成功,活著或死了,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普通觀眾很難產生共鳴和共情。(看到此處,我倒寧願這是個俗氣老套故事,男主角帶著身體殘疾的女主角,一起去轉山,一起走在路上,他們相愛卻不能相互理解,最後分手,各自天涯。)
相比於身體,我們的靈魂更孤單,流浪在路上的時間會更久。
-
5 # 拎起書包去旅行
電影《七十七天》已上映,首映日就取得不錯的票房,這部電影可謂是2017年中國產電影的良心之作!這是一部歷時三年拍攝,後期製作耗時一年的戶外探險片,曾經五次穿越無人區,登上平均海拔4600米,最高海拔7600米的高山區。每一幀畫面都是精心製作,良心打造,西藏戈壁的磅礴,雪山的壯美,龍捲風,野狼襲擊,洪流雪崩,驚險又震撼。
這部電影江一燕以零片酬出演女主!眾明星紛紛為這部電影宣傳,表示大力支援!
除去影片內容不說,咱們單來說說影片背後的故事,男主在影片裡說過一句:活了半輩子,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情。不知道這句話是說男主人公在影片中的心境還是現實生活中的情感流露,也不知道這句話會撩撥起多少所謂文青心裡的波瀾。
而且片尾曲《扎西德勒》由竇唯作詞作曲。當時江一燕打算找竇唯也曾擔心被拒絕,畢竟傳說竇唯已成仙。沒想到竇唯看了一分鐘的片花,給了回覆,OK!
看來竇唯也很喜歡這部電影,歌詞裡“固守意志堡壘,苦難成就完美”,呼應了《七十七天》的精神主題,又好似竇仙兒自己的心理寫照。而竇唯近日為《魔域手遊》創作的主題曲《重返魔域》也是表達了他內心的真實世界。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片羌塘,在楊柳松心裡他的羌塘就在羌塘,在你我的心裡羌塘可以是一個自己經過努力後達到的新高度。我們要做的是超越自己,而不是不自量力的去完成遙不可及的夢想。勵志,探索人生的意義,值得一看!
-
6 # 竹柏影也
上映後第三天去看了,排片量不高,每天只有一場,但上座率還可以。不得不說的是,李屏賓的攝影文藝範兒十足,電影畫面所表現出的美感真的要去影院好好體驗一把,在家裡觀賞會大打折扣。
無論是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還是江天一介無纖塵的鹽湖騎行,甚至就連簡簡單單的一次水流,展現出的活力都令人感動。山水之美、之奇、之生命,在這位國內攝影殿堂級人物的高超手法下,充滿靈氣。山峰湧動,大地躍起,風、雪 、水、沙倶妙不可言。
敘事分為兩條線,相互穿插,比較巧妙的解決了單線貫穿的枯燥感。但劇情未免落於窠臼,不接地氣,臺詞過度文藝,演員演出難度較大,有用力過度之嫌,在影院看時,不免有些尷尬之處。江一燕的表現感覺很好,聽說她是零片酬參演,這也符合她一貫的作風和展示在公眾面前的文藝形象。
情懷可嘉,但脫離生活太遠,令人難以融情入境。筆者前幾天看了雷殿生的書《十年徒步中國》,文筆不甚佳,但好在真實可親,令人有落淚的衝動,相形之下,《七十七》未免有矯揉造作之感。但作為中國首部探險片,已經十分難得,我表示理解和敬佩,為他們三年的風餐露宿和詩與遠方!
-
7 # 天路騎兵
當然值得看,電影裡取景的地方都是我們很多小夥伴沒有去過的地方,甚至很多是聽說都沒有聽說過!如果有一天能夠真正去一次就完美了!
-
8 # 艾語千言
“風景很美,音樂很美,暗香浮動的情愫很美;遇見很美,約定很美,用力地活著很美……”
這是我昨晚觀影《七十七天》後寫下的前半部分評論,以上評論——致敬於原型楊柳松先生和藍天女士,致敬於美麗的0片酬的江一燕老師,致敬於導演兼主演趙漢唐先生,致敬於在荒原摸爬滾打克服了無數困難拍攝了三年的所有工作人員。
接下來,我想作為一個“對自由和夢想有所向往的普通人”說說自己看完電影后對此部影片最真實的看法。
“看點不是很多,驚險是夠驚險但是不夠扣人心絃;劇情過於平淡不夠跌宕起伏。整部影片就是讓人感覺少了點什麼。非要扯上自由和夢想有點過於牽強,觀眾沒辦法入戲,感情線不夠投入。
整體屬於那種冷眼旁觀別人的莫名其妙找虐的故事,不看覺得遺憾,看了覺得想看的東西沒看到…”
看完了電影,我總覺得影片沒有完整的表達故事原型人物的內心世界,只是借用了這樣一個題材展現了——橫穿羌場會經歷怎樣的艱難險阻但是又能看到如何超越現實的絕美風光。所表達的東西跟宣傳片裡宣言的“勇敢做自己”看起來是一回事,實質上不在一個高度。
我略看了一點原著,能感受到的原著裡所呈現的不僅僅是歷了一次險,而是有更深的靈魂被滌盪的感覺,這才是追尋自由和夢想的路上對一個人徹底的改變,這些影片都沒有傳遞出來。
影片側重於記錄了一件事——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做了某件事,經歷多少困難,最終看到了多少別人看不到的風景,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因為其他人做不到。
論“景”——《七十七天》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某個無法超越的高度,畢竟拍攝這樣的電影本身就是歷險,而這樣的歷險並不是誰都願意去做的。但這不是地理風光片,是電影。一部好的電影要有“能讓觀者產生共鳴的東西”,才能被廣泛傳播和談論,才能不辜負創作者以及製作者的辛苦付出。
所以,光歷經千辛萬苦拍攝一部絕美大片遠遠不夠,還一定要在這些基礎上更深的講足夠動人的“情”。無論是親情,友情抑或是愛情這些人類的社會情感,還是對於國家對於大自然,甚至人與動物之間的大愛,只要能抵達人心,都會有所觸動而後被感動,才能被叫好也被叫座。
你為什麼一個人?
因為我怕別人麻煩我。
那你又為什麼一個人?
因為我怕我麻煩別人。……
電影裡有沒有“情”?有。不管是男女主角的邂逅、惺惺相惜、短暫的相伴、彼此的約定甚至包括對那隻小狼崽的憐憫和陪伴都是很美的情。但沒有一個點特別的動人,總是給人感覺不夠深,淺淺的,心裡有個地方癢癢的很想用力地撓一撓,卻只能隔靴搔癢,觀眾才剛剛醞釀好了感情,戲就戛然而止了。
個人覺得這是一部題材很特別,創作很艱辛,原本很優秀的影片卻沒有得到相應的觀眾迴應和市場回饋最大的原因。
為什麼你的笑容看起來讓我覺得特別溫暖?
因為我們生來就是為了尋找自由,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
情不夠深,那就用力地談談情懷吧。自由和夢想,對於大部分文藝青年都是致命的誘惑吧?很遺憾,這部分情懷看起來很尷尬。宣傳片裡大肆渲染的“勇敢做自己,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以及影片中“要為尋找自由不惜任何代價”……
聽起來確實讓人熱血沸騰,躊躇滿志。但我們想看到的不僅僅是有人去做了,而是他做這件事的動機是什麼?滿足了自己哪些需求?這些需求是不是我們也有的,有沒有在看完電影之後被激發?
遺憾的是,我在電影裡沒有找到答案。也沒有激發起我想去趟西藏或是想去幹點什麼熱血沸騰的事情的決心。相反,看完之後,我變得很冷靜,我覺得——在追尋自由和夢想之前,要先學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而不是將生命交給明顯有很多危險卻心存著的無數個僥倖。
讓我產生這種想法最直接的原因是江一燕老師塑造的女主角。即便是素顏出鏡,女主角也真叫一個美。但是從一開始心裡就滿滿的不痛快,跟自己暗中較勁,對伸手幫助她的人也不友善,對命運更是恨得咬牙切齒。按照她的說法,她的人生分為——輪椅前和輪椅後。
輪椅前的她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對自由充滿了嚮往,而且她很努力地去付諸了行動,去了很多地方拍攝到了絕美的照片,但就是這種追尋夢想的行為,似乎並沒有得到命運的眷顧,反而在一次原本可以很美好的拍攝岡仁波齊星空時意外摔傷,造成了高位截肢,從此只能“將身體套進冷冰冰的輪椅裡”,再也無法飛翔,無法四處流浪,去追尋想要的自由。
沒有了自由,生命變得黯淡無光,她表面上看起來Sunny又堅強,心裡卻充滿了絕望。遇到男主角看到他可以無拘無束的追尋自己的夢想之後,更是對自己的不自由充滿了憤怒和無奈,策劃了一次美麗的生命越獄事件,如果沒有男主角在場,估計就此成功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她的心裡充滿了委屈和對命運的控訴,“每天都希望是一場噩夢,但是醒過來卻發現再也回不去了”、“我連做女人的資格都沒有了”、“為什麼我就不能談一場戀愛”、“去他的命運”……
作為一個女人,我會對這樣的描述充滿同情,但這似乎跟電影的主題有所背離。這難道不是女主角追尋自由和夢想所付出的代價嗎?為什麼我們要把追尋自由和夢想這件事設想得如此簡單和容易?去岡仁波齊本身就是一件充滿了冒險的事情,拍攝星空更是要面對無數個未知的風險,這樣的意外難道不是屬於其中一種嗎?如果這些都是自己的選擇,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真的承擔起自己對生命的責任。
這就是電影最尷尬的地方,一邊要鼓勵男主角不顧所有人的勸阻,一意孤行的去做自己想要的事情,完全不用考慮風險和意外;一邊又讓付出了代價的女主角為此耿耿於懷。
寫到這裡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看到的一則新聞,說一名英國探險愛好者在前往亞馬遜腹地的旅途中不幸被7名吸毒者強姦並殺害,他們甚至把她丟進了河裡餵魚。而在她出發前,當地村民試圖阻止她被拒絕,甚至有人提出可以幫助她尋找當地人的護送,都被她拒絕了。因為“多耽擱一分鐘,我就浪費了我享受旅途的一分鐘。”
當追求自由和夢想的意義高於了生命本身的意義,這還是我們最初想要的那個樣子嗎?所以,看完這部電影,我對於自由和夢想的理解又更深了一點——請先對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再去談自由和夢想。
我看到很多人說,我也想去穿越一次,但是我想想我家裡還有父母,他們只有我一個女兒;我想想自己的身體並不具備戰勝那些惡劣環境的素質;我想想萬一我回不來了,我還有很多其他想做的事情還沒做……我看到這些評論沒有覺得他們很懦弱,覺得他們就不配有自由和夢想了。如果你這麼覺得,那麼就誤解了這兩個神聖的詞。自由和夢想是讓生命更加的豐滿以及對未來具有更多的積極意義,而不是冒著將生命置於無法掌控的環境中險中求勝。
影片中無數次出現被餓狼圍困,被棕熊追逐,被落單的犛牛進攻,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每一次都莫名其妙地就自動撤退,危機就解除了。如果都是真的,那麼命運之神對於男主角真的很眷顧,但是不是會對其他有同樣遭遇的人每次都同樣的眷顧呢?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最後的最後,我覺得我寫這篇影評最大的目的,是希望每個人都有勇敢做自己的膽量和底氣,但同時也要具備相同的資本和能力,要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要先想清楚為此付出的最大的代價是什麼?這個代價我是否能承受?不要以為大不了一死,死似乎是比較容易的,難的是帶著殘缺和不自由的代價繼續勇敢的活下去。不要忘記,我們追尋自由和夢想的初衷是為了讓生命變得更好,更加完整。
如果看完電影,你也想要來一次類似的穿越,那麼你可以先思考一下如下的問題:為什麼想做這件事?確定清楚地知道這有多危險嗎?為了完成這件事自己可以做哪些準備?有沒有預設過遇到一些極端的惡劣自然災害時如何逃生?當攜帶的乾糧都用完了之後,打算如何讓自己存活下去?這件事做完之後,自己的人生會有怎樣的改變?人生是否會有承擔相應風險之後成正比的質的飛躍……
希望有一天,你成為了自己的想要成為的樣子,去做了很多想做的事情,然後生命變得更好,更能享受到活著的樂趣。
-
9 # 電影縱貫線
10月底的北京秋意漸涼,與趙漢唐導演的專訪約在望京寫字樓內。
看著8km地名一時恍惚:這是什麼地方?電話溝通後原來8km就是旁邊的戶外旅行文化空間。
“世界上有14座8km以上的高山,攀登它們是戶外Explorer的執念。這家店是隨著《七十七天》誕生的,電影眾籌時朋友們集資開了這家店。”見面後,趙漢唐導演釋然我們的疑惑。
“我經常從事戶外運動,看到《北方的天空》裡楊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無人區的事件後非常震撼。我當時就想我們國家有那麼壯美的山河,都還沒在大銀幕上呈現過。”
《七十七天》拍攝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最高6700米。雖然之前多次進出藏區,想到要帶著80多人的劇組進藏,趙漢唐還是心裡沒底。拍攝前,它找上10個早些年想跟他進藏不得的朋友,問:願不願意一起去無人區。
幾輛車,十個朋友,帶著攝影器材,趙漢唐的先行分隊出發了,這次經歷為《七十七天》後來的拍攝發揮了重要作用。
考察中趙漢唐將採景拍到的素材剪輯成先導片,獲得北京電影節創投市場特別獎,為影片實拍做了選景工作。
《七十七天》多是實地取景,高原本身景色足夠震撼,在攝影師李屏賓的鏡頭裡更為動人。
“高原上的光影瞬息萬變,能為景色帶來色彩斑斕的變化。”,談到攝影時趙漢唐說道“高原拍攝帶器材極難,沒有發電車,帶不了太多燈,很多場景都是一場頭燈、營地燈作為光源,這是都是賓哥(李屏賓)非常牛的地方。”
片中湛藍的天空與湖水相互映照,與蒼勁的山體、金黃的草地相接,Sunny照耀下呈現出油畫般質感。
男主推著腳踏車在鹽湖裡走時水天一色,如同仙境,藍天白雲滿溢螢幕。一些從狼、熊角度出發球形變焦鏡頭和男主主觀鏡頭拓寬了影片視角,增加了戲劇張力。
聊到如何請到李屏賓擔任影片攝影師時,趙漢唐坦言:“最開始找賓哥做攝影其實是不抱希望的,聽說他在北京我們過去拜訪,賓哥沒有答應,就回洛杉磯了。”
“後來我才知道,他回去後是用了一個星期爬山覺得身體可以,等於是做了個體檢,才通知我們他可以接戲。”
李屏賓曾擔任過《花樣年華》、《刺客聶隱娘》等多部作品攝影師,七次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被電影業內稱為“光影詩人”。談及為何能夠說服李屏賓擔任攝影師時,趙漢唐表示,“拍電影本身也是探險,可能未知和探索對真正熱愛電影的人來說有著難以言喻的吸引力吧。”
電影拍完後趙漢唐在做後期時,剪輯師很驚訝:你們調過色了嗎?
這些得益於李屏賓在拍攝時會透過藉助色片等,控制影片整體色彩。
《七十七天》錄音師杜篤之曾參與過《風櫃來的人》、《花樣年華》、《藍色大門》等上百部經典電影配樂,贏得過七座金馬獎最佳錄音。“沒有被察覺的聲音就是最好的聲音”是杜篤之常告訴自己的話。
片中人物對白少,茫茫荒原僅有風聲為伴,主人公帶著輜重推車前進,片中空曠的荒野與主人公呼吸聲結合在一起,高原上風聲、水流、狼嚎、呼吸伴隨著男主在高原上不斷出現,意境全出。片中多次出現的狼嚎尤為真實,聲音設計十分獨特。
趙漢唐說道:“聲音方面杜老師一直在很費心的做音效設計,比如狼,我自己有從新疆狼王那裡抱養了兩隻狼。拍完之後我自己又錄了很多狼的聲音素材,給到杜老師,杜老師說這個太好了。”
電影前輩們對年輕導演的扶持不僅是工作上親力親為,也在不斷鼓勵。過年時,趙漢唐給李屏賓發簡訊問候,李屏賓回覆:雖千萬人吾往矣。
趙漢唐透過朋友輾轉將電影資料遞給江一燕。談起為什麼會零片酬接下電影,她表示:“現在這個年代有人願意花這麼長時間拍這部電影本身很純粹,也能透過電影迴歸到最早拍戲的感覺。”
電影處女作能夠請到這些業內資深人士助陣,趙漢唐感嘆道:“這也是大家對遠方、對西藏的熱愛,所有人共同努力的做一件事,不計較得失。”
拍電影天氣十分重要,藏區七八月份比較暖和,但也正是雨水多的時候。為了取景,《七十七天》劇組選擇在11、12月份登山。“冬季在如果你去高原上旅行,基本上雪景你都能看到,景色最好。冷、缺氧、大風。”
“電影是要呈現給觀眾的,只要能拍到好的畫面,我們付出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七十七天》劇組拍完鹽湖之後從阿爾金無人區出來,到了花土溝縣城時劇組兩個做特效的小夥去理髮。理髮師問:你們挖了半年礦,該回家了吧。
拍攝前趙漢唐擔心大家在無人區拍攝這麼久,條件這麼艱苦,工作人員會放棄。但實際上越艱苦,大家越團結,拍完後分別時劇組裡七個姑娘哭的不行。
“真苦過,大家能夠品嚐到共甘的滋味。”趙漢唐感慨到。
1993年趙漢唐大學退學想報考導演系,機緣巧合下進入表演班。這次拍《七十七天》,也是自己多年的電影夢。
籌備之初,趙漢唐想能不能把《七十七天》拍成荒原版“少年派”的感覺,影片中有大量狼、犛牛鏡頭。片中人、狼、熊出現的時候,我在想如果荒原上只有三者對決,男主在被激發原始生命力的情況下也能獲勝。
“去遠方或者拍電影,不是因為失戀或者工作不順利之類,就是單純的對遠方的痴迷。”明朝時我們就有鄭和寶船,遠航能力那麼厲害的情況下我們卻錯過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內心深出,人類的血液仍有探險的基因存在。
“羌塘無人區,對我們來說是慰藉吧,地球上還有一片廣袤的土地能去探尋,能彌補華人缺席了地理大發現時代遺憾。”也許,這部探險題材探討的不僅是遠方,還有深藏在我們國土上的榮耀,每個人內心最原始的渴望。
片中男主堅持橫穿無人區,說是追求自由,不去說是在自我放逐中得到更好自己。都市文明之外,還有更為廣闊的草原文明,那裡不同的社會價值觀,能讓我們更好的審視現在的生活。身體上的折磨帶來的失落逼迫你停下來反思自己,提升自我認知。
今年7月,可可西里申遺成功,未來民間很難有人再進入到無人區裡。
影片中所呈現的羌塘無人區、可可西里等青藏景象很難有人會再拍,《七十七天》有可能會是孤片。
多次出入藏區,趙漢唐告訴大家一些高原地區注意事項:
1、高原地區木乃伊睡袋雖然會把人捆得很緊,但是他能把人的身體熱量集中起來。信封式睡袋雖然舒服但是高寒地區會越睡越冷;
2、耗牛出沒地不要隨便穿紅色衣服。《七十七天》錄音師穿著紅色衝鋒衣在河北洗襪子,犛牛衝過來嚇得他爬上沙漠半天不敢下來;
3、不要懼怕高反。因為氣壓原因到了高原上腹腔等器官會功能紊亂,到高原第一天多喝熱水,喝到小便透明,幫助身體調節。
4、高原上如果頭痛或者胃不舒服,不要忍著,該吃藥就吃藥。
-
10 # 阿郎看電影
看到出品、編劇、導演、主演都是一個人,就保持了彈藥充足的警惕,一般來講,這樣的電影都自戀得要死。
也許是期待值太低,影片竟然贈送了一劑驚喜。
《七十七天》講的是一個人用七十七天穿越羌塘無人區的故事。在劇作方面,穿越的現在時與回憶的過去時穿插交織。
江一燕飾演的是一個胸椎摔斷的殘疾人,原是一個探險和攝影愛好者,現在拉薩開一間客棧。
兩人之間萌生了愛情、戰友、知己等層次模糊的情感。
劇作層面,不時有驚喜躍入懷中。如心理層面的影像化,被狼追時,狼的身體極其龐大,逃亡的主角顯得非常渺小。
後來救助的小狼,表現驚豔,起到了軟化劇情的作用。
最值得說的是攝影,關於西藏的電影,攝影都會藉助西藏自然環境的力量,屬於一出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這次擔任攝影指導的是李屏賓,更是高手相遇,火花迸濺。
攝影之壯美,令人瞠目結舌。
影片的影像完全擔得起大氣磅礴四個字。無邊的戈壁,浩瀚的沙漠,猙獰的沼澤、神秘的冰河,充滿氣泡的火山石。
畫面上出現了只有文字才可以描寫,想象力才能再現的藍。只有時間才可以描摹,歲月才可以雕刻的黃。
人如在海天間行走,一路走到高天之上的寬廣裡。人如在時間裡行走,一路走回歲月伊始的清澈裡。
只有岡仁波齊才可以看見的璀璨的星空,在這個星空下,你和宇宙的距離最近,和祖先的距離最近。
在影片前半段,主人公需要對抗的是來自自然界的危險,如排山倒海的狂風,驕陽似火的爆曬。來自生物界的敵意,如野犛牛的逼視、狼的尾追。
人一直處於畫面的一角,而不是中央。人在極端環境下,開始放棄作為人類不知何時建立的自大。只有真正回到自然,人類才能被自然逼回人類在自然界中應處的位置。
在人類莫名的自大之外,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默默地記錄自然的演變,時間的遷徙。
之後,59天的時候,穿越者開始對抗來自於內心的慾望。他對食物開始不加節制,片中他用抽自己耳光的方式,對抗身體裡的那個自己。
似乎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無論是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還是人文環境中的位置,他才可能獲得出發時和江一燕說的那個正在尋找的自由。
也只有在天地之間,在野曠無人的大自然裡,你才能知道人類在宇宙中的渺小,在自然界中的脆弱,才能更知道自己是誰。
才能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你想要的是什麼。
在深層次的主題表達上,影片力有不逮。就連穿越者的專業性這一塊,我也隱隱懷疑,但作為一部電影,《七十七天》絕對可以一看。
最後的字幕說,影片都是在海報四五千米地區拍攝。其艱難可以想見,影片能夠拍攝完成,就值得為攝製組鼓掌。
影片問題很多,但勇氣與真誠可以觸控得到。
-
11 # 北緯二十九度
電影《七十七天》上映首日,帶著心事,拉著基友陪我去看了。
在這之前,我看過這個電影的宣傳片,蠻期待的,還在微博上給江一燕打call,不僅如此,對這個片子的期待,還因為西藏那美麗的風光。
豆瓣網友說,你只當它是一部風光片來看就好了。世事並無好壞之分,且來一論個人觀點。
1我挑了幾個認為還不錯的畫面先表明,我這個人特別矯情,除非不是特別爛特別爛的電影,就像我媽用手機拍的影片一樣,基本上我都會流眼淚。
電影一開頭,布達拉宮的壯觀便引入眼簾,高海拔Sunny的熱烈,背後同樣也是高海拔的大山,接著用幾個特寫鏡頭渲染了故事發生的場景氣氛,藏區的祈禱、朝拜、對於信仰的虔誠以及濃郁的民族風情,都值得讓人稱讚。
圖片僅供參考
攝影:江一燕
在外旅行的人,或許都深深沉迷於客棧或青旅。大概只有住過它們,才能叫做真正的旅行吧!
江一燕飾演的女主角在拉薩開了一家客棧,夜晚,當她坐在房間裡,有書有吉他,還有路上的旅行者,大家相聚一堂,她撥動琴絃,唱起了《張三的歌》,“我要帶你到處去飛翔,走遍世界各地去觀賞......”
第一次聽這首歌,我才高一啊,相比現在,哪裡懂什麼看世界,可如今,雖然去的地方不算特別多,但每每回想起這似曾相識的場景,就會感到害怕,害怕再也不能成為其中之一了,然後青春就一點一點就被我吃掉。
就是好喜歡客棧的氣氛,溫暖隨意。
在電影裡,不論是室內還是室外,攝製組的每一個畫面,都可以說是相當精美,畢竟有攝影師江一燕加持,可以說,在這麼極端的環境下,真的很不容易。
當男主人公一人騎著腳踏車,穿越鹽湖時,從近到遠,鏡頭切換了幾次,天地之間一片純淨,藍白相融,似乎整個世界,都只屬於他一個人,渺小的身影,狂奔在畫面中,在水面上劃出一道痕跡,想必這就是他在苦苦追尋的自由吧!
沒有一點聲音,他就這麼一個人騎啊騎,鏡頭加起來大概持續了6、7秒,算是比較長的,可就是,看不夠!
大山大河影片處處盡顯壯觀,就不多闡述了。
到了影片的末尾,終於看到了一個最最最喜歡的畫面。
日出照耀著整個大地,仍然在羌塘,主人公和他的狼躺在一片荒原上,周圍都是金燦燦的暖黃光,用枯草當前景,他的一邊膝蓋彎曲著,打成一個三角形,很遠很遠的大山群連在一起,層次分明,尖尖的峰頂,同樣也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三角形,高原的風吹過大螢幕,整個世界,都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態,低嗓音男聲響起,我再次溼了眼眶,這就是我要的浪跡天涯啊~
可惜的是,我沒拍下來,在網上也沒能找到這副畫面。
但在江一燕的微博裡,找到了幾張還不錯的圖。她在微博裡置頂說:不怕孤獨,就怕沒有壯美山河。
認同!
喜歡這種調調的,沒看夠的,可以去電影院買單了,我願意陪你二刷。
2情緒點——一部電影的真正感染力我認為,這是《七十七天》最弱的地方,甚至還比不上一些流水商業片。很多地方,都讓我感到莫名其妙,就像一個無病呻吟的文藝青年。
我沒看過小說,但從直觀的感受來講是這樣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一個人去西藏,要麼是失戀,要麼是失業,還有的純粹為了尋找真正的自己。好,沒毛病!但男主用雞湯名句在雪山底下解釋了這一切,卻讓人沒有絲毫的共鳴,這是有點慘的。
我的認為就是,要證明自己還活著,一定要去西藏嗎?是不是年少的遺憾?顯然,電影沒有給我答案。
還有,電影裡,人物和場景很跳,男主角一會兒在女主角的車裡,一會兒獨自一人翻越荒漠,沒有任何的過渡,並且屢屢出現,我倒是可以認為這是他們的風格。
可這風格,真的想罵編劇,這也是我第一次在電影院裡想半途離開。但迫於畫面真的很美,我就癱在那兒了。
不僅如此,男主角一人穿過鹽湖的時候,他的內心獨白大概是這,不知道是因為離開人類太久,還是因為什麼,忽然感到害怕,也很久沒有見到女主角的笑了,甚至開始想念那溫暖的笑容。
離開人類太久開始感到孤獨可以理解,想念女主角的笑也可以理解,問題是,之前的劇情裡,並沒有為著一段做鋪墊,想念女主角的笑是因為孤獨?因為高原上患難與共的友情?還是因為愛情?
看完這部電影,全靠著旁邊的阿姨在給她兒子生動地講解。
甚至,讓我無法接受的是,這部電影的後期製作,很扯是真的,很假,但又沒有感覺,一切都像是矯揉造作,尤其是女主角躺下後的那一片星空,誇張一點,我彷彿看見了我16歲時裝扮過的房間。
反正就是,沒有感覺。我自己給自己加的哭戲,真的就是被畫面美哭的。
最讓我不明所以的是結尾,男主角躺在荒漠裡,應該是在幻象裡吧,殘疾的女主角站起來,迎接他。而我只想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活下來的?沒有交代,所謂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我真的真的很想知道答案。
還好,唯一讓我覺得還不錯的點,就是那隻小狼作為考驗人性的線索出現。
好不容易從洪流中爬出來,失魂落魄的男主角,發現有隻幼狼被困在了水中央,如果不救的話,洪水一來,它馬上斃命,救的話,高原的四月仍然很冷,並且一踏進洪水,便九死一生。
但男主還是義無反顧地脫下了衣服。
說到這,男主角在河水中死死拖著腳踏車的那一段,也讓我覺得還不錯。在混沌中睜不開眼睛,大口大口地呼吸,卻仍舊不放棄,儘管恐懼,但依舊掙扎。
作為小人物,電影能夠把我們這些人的生存狀態演繹出來,放大,使之戲劇化,真的是讓人很想傳播出去,這就是共鳴,那些表達不出來的,那些痛苦的,都交給電影。
另外,在男主角斷糧之時,身邊只有一隻沒有什麼攻擊力的小狼,還有一團正燃得熱烈的火堆,講真,要我是他,我會一邊哭著,一邊吃掉小狼,儘管活下來,一生都帶著內疚,求生欲也會促使我這麼做。畢竟這隻狼,陪著“我”在高海拔的無人區經歷了生生死死。
但說到最後,儘管這部片子有很多不完美之處,但畢竟是中國的首類冒險片,正兒八經,敢於嘗試,敢於犯錯,就值得讓人鼓掌。
還有,西藏對於我來說,不只是一個地方,也不是夢想,更多的是自由,是對於旅行的信仰,希望我總有一天會到達,像迎風的戰士,出發,就是贏。
那麼電影《七十七天》到底值不值得去看?我想你心中已有了答案。反正,我願意為它買單,儘管知道它並不理想。
出了電影院,我問身邊的好基友,你覺得好看嗎?她一邊打哈欠一邊對我說,好勵志哦!倒是真的希望正在為找工作而發愁的她,覺得生活沒什麼不能克服的!
後記:來說一說江一燕
對於江小爬,我沒怎麼看過她的戲,可能最欣賞的是她的攝影。
她就是一個十足的文藝青年,辦攝影展、支教、閱讀、寫作等等,並且文藝青年該做的事,她全都做了,給人感覺淡淡的,在大風大浪的娛樂圈仍舊裡保持自己。
據我瞭解,之前她的照片好像還被世界地理收錄,獲了個挺大的獎,在非洲大草原上拍的吧,而且,她還很喜歡旅行,這就算了,常常在她微博裡看見好看的照片,真的特別羨慕嫉妒。
之前應該是在學校裡做作業,為了找靈感,看了爬行者公益拍的一個紀錄片,更加深了我對江一燕的欽佩,她的支教,是每年定期的、長久的,是能夠真正從心靈裡幫助到孩子們的。雖然這樣講有點矯情,但我真的是這麼認為的。
並且,江一燕顛覆了我對於演員的理解,她在一篇文章裡說,有次回紹興過年,坐在陽臺上看書,媽媽讓她跟路過的鄰居打個招呼,沒想到二十幾歲的她竟還羞澀地跑開。
我腦海中,立馬有了一個江南女子溫婉的形象。但其實,我也是這樣的,不太喜歡和別人打交道,在心裡永遠留一個小世界。所以,我理解她。
-
12 # 響石
這是一部用生命和激情拍攝的戶外電影
必須看的電影
美麗的風光無與倫比
艱難的經歷前所未有
人生的真實震撼靈魂
你必須看的一部戶外電影
說她勵志
她就是最好的人生教科書
說她真情
她就是純淨人性的經典註釋
說她美麗
她就是人和自然的完美演繹
說她純粹
她是當今社會激盪心靈的清泉河流大海
七十七天
不管你看不看電影
喜不喜歡看電影
這都是你必須看的一部生命之作
她也許就是你的生活的某一部分
先睹為快
快意人生
美麗風光
不見不散
七十七天
你的必須選擇!
陝西籍導演趙漢唐導演主演,文藝女星公益達人江一燕零片酬主演,真實再現楊柳松羌塘無人區77天親身經歷,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的荒涼壯闊大美在鏡頭中貫穿始終,戶外人的探險精神,行走自然的探索精神,人類在大自然中的渺小,大自然在人類歷史中的博大精深,人與自然的爭鬥和諧順應,在簡潔的故事情節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是一部不得不看的經典戶外風光探險大片。
看了電影,似乎有一種神音在呼喚
你不來 我不老 我在柴達木盆地等著你
你不來 我不老 我在阿爾金山等著你
你不來 我不老 我在可可西里等著你
你不來 我不老 我在藏北無人區等著你
你不來 我不老 我在羌塘等著你
你不來 我不老 我在秦嶺巴山等著你
你不來 我不老 我在西沙群島等著你
……
你不來 我不老 我在山水中間等著呢
你還等什麼
快去看七十七天
然後再和我一起去戶外!!!
戶外探險電影《七十七天》
你登過珠峰
走過秦嶺
下過海
上過天
你卻還沒有看77天!
趕快去看啊
看77天
逛大好河山
-
13 # 攝遊廣西
《七十七天》號稱國內首部極地探險電影,我看了以後,覺得拍得很爛!!!
1、講故事的水平太差!男女主角的關係莫名其妙、不清不楚的;野犛牛難道你閉上眼睛,它就不傷害你了?兩匹狼跟了那麼多天,為什麼呢?一個勇敢的、有經驗的Explorer,遇到危險時就是聽天由命閉眼睛嗎?第50幾天的時候就斷糧了,後面的20天是怎麼度過的?不吃不喝不會死嗎?若人真被龍捲風捲了,還會安然無恙嗎?在一個不知水的深淺的地方,你還敢自由的騎行嗎?
2、大講命運、自由,是誰限制了你的自由??難道到了西藏、到了無人區,你就獲得了你想要的自由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生命都不去愛惜,那還有什麼資本去談自由和夢想呢?
只能把它當一部風景記錄片去欣賞,你的心才能得到一點安慰!
-
14 # 摸魚電影
首先,這部片子是根據探險家楊柳松的紀實原著《北方的空地》改編的,如果要想了解如何穿越羌塘,建議去看這部原著,8264論壇上也有作者的圖文連載。
其次,要想了解羌塘的地貌和生態的話可以去看相關的紀錄片。要想看好風景的話就更簡單了,除了前二者以外,網上大把美圖。
其三,要想看好故事的話,對不起,這部電影還真沒有。
總結一句話:不值得看。
-
15 # 娛文娛視
相當值得看。
電影《七十七天》是以探險作家楊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無人區的真實事蹟為藍本創作。江一燕飾演一位高位截癱的女攝影師藍天。藍天因一次意外導致高位截癱,但她真誠、勇敢的面對命運,選擇挑戰,笑對人生。
-
16 # 關燈拆電影
《七十七天》可以說是最近這段時間你能在電影院看到的最美的電影。
那現在,我們就選取冰山一角,先讓大家一睹為快吧!
以下文字根據導演趙漢唐及攝影李屏賓部分訪談整理:
趙導是演員出身,用他自嘲的話說就是“侷限性比較大”。
但他有一個保持了十年的習慣,就是拍半年戲,就要一個人開車出去旅行。而且去的都是像西藏、青海、新疆這樣特別偏遠的地方。
後來他偶然讀到了著名探險家楊柳松一個人穿越無人區的個人傳記《北方的空地》,所以就萌生了把他拍成電影的念頭。
當時他就給拉薩的朋友打電話,問能不能找到楊柳松本人。然後一打過去,楊柳松也很驚訝,因為他剛從無人區出來,手機剛有訊號。
兩位酷愛戶外探險的冒險家一拍即合,這個專案就立起來了,趙漢唐要自導自演。
當時趙導就考慮到將會面臨三個很大的難題:
第一就是要帶這麼多人,這麼多重型器械進無人區,去高海拔的拍攝。帶這麼多人進去到底行不行?大家對高反的適應情況會事怎麼樣?(犛牛肉的濃湯是一定要有的)
其次,就是片中涉及到大量野生動物的拍攝。又有狼又有熊,怎麼完成?
第三個問題,也是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劇本。在拍攝的整整三年時間裡,劇本也是幾易其稿,不斷地做加減法。
青藏高原的景象固然壯美,但是高原上的光線也是瞬息萬變的。趙導覺得一定要有一個光影詩人來表達他,所以就請了著名攝影師李屏賓老師來當攝影。
一向助人為樂的賓哥幾番考慮後,終於決定全力支援這位新導演。
他說:“一個攝影師就是要完成導演的夢,而不是攝影師的夢。我跟一個新導演或者年輕導演合作,以我六十年的功力,可以讓他們走得比較直。
另外一方面可能是現在很多人認識我,那我參與一個片子可能會被人家關注,這樣就能讓別人可以關注一個新導演的片子。”
趙導告訴我們賓哥經常很早就起床佈置機器了。那兒跟內地有兩個小時時差,因為離開人類社會太久,已經不看錶了。天亮就起來拍,拍到光線差不多就收工。
但在可可西里這一帶拍攝首先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到處都很像。拍來拍去就好像在原地,畫面會很平。
必須要透過現場加工,來看這些地方可以呈現出什麼。
現場就用一些最傳統的濾色片,增加顏色增加厚度,氛圍一下子就起來了。
像藍寶石一樣的湖水,黑色的雲有很壓抑的感覺;
不同距離的層次感;
經驗豐富的賓哥兜裡充滿了錦囊妙計。
在這種地區,每天的光色是不一樣的。比方片中有一條河,楊柳松的書裡說是紅色的,後來攝製組去的時候變成了黃色的河流。
為了要尊重原著,李屏賓就用一些色片讓河流變紅。第二年導演又回去看的時候,這條河又變回了紅色,跟他們拍出來的很像。
在拍這場過河戲的時候,趙導的小腿受盡了傷。因為湍急的河水裡面都是快速流動的小石頭。
他站在裡面拍了大概兩三個鏡頭,小腿骨上的皮肉就全部打爛了。聽上去就很痛,但趙導笑著說:“這個是崑崙山裡的水和石頭,可能有很多都是玉石。”
片中最美的一幕,相信每一個哪怕是隻看過預告片的人都會記得,就是那片彷彿天堂一般的鹽鹼湖。
這個湖就一直這麼淺淺的,往遠處無盡地延伸,下面是結晶的鹽。海天一色,恍若仙境。
這個地方也是趙導早些年駕車旅行的時候,離開公路偶爾發現的一片區域。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被稱為“天空之鏡”,但這裡一點都不比玻利維亞遜色。
拍到這的時候,團隊已經到了疲勞期。所以當趙導帶著整個劇組來到這片鹽湖的時候,所有人都特別開心,特別興奮。
有一個畫面在做後期的時候,一個剪輯助理提出來可以把畫面上下反轉過來,趙導覺得非常好,就用在了正片裡。
導演說,整個段落的畫面,包括這個情緒,現在覺得也是老天賜給他的。
說到拍野生動物,大家可能第一反應是非洲。但是在我們國家自己的這片土地上,也有非常大的野生動物種群。
趙導一路拍攝了成群的野犛牛、藏野驢。
還有熊、甚至雪豹。
這片土地比非洲更壯觀,更神秘。
當然,觀眾最感興趣的,還是片中幾場與狼互動的戲。
劇組建立一個拍狼的環境,焊了一個大鐵籠子,把攝影組也關在裡面。
拍到下午的時候,狼其實很想回到它的狼舍裡面。於是導演就把兩邊用鐵網欄上,中間就露帳篷。
片中的“平底鍋戰狼戲”都是實拍出來的。
拍的時候拿鍋故意去激怒它,才完成了這場戲的拍攝,著實需要膽量。
趙導說,因為是自己的戲,就豁出去了。如果是別人的戲請他去當演員來拍,他肯定不敢。
不過劇組跟狼的感情始終很好。
之後拍的小狼的戲份更是驚喜連連。
其實動物都很怕火,可是那隻後來伴隨他的小狼,就感覺對火特別有興趣,會一直守在火堆邊上。
後面有一場他要趕走小狼的戲,小狼再次發揮出了神演技。
它那種小眼神小狀態,讓人無比心動,那天就是死活要跟著他。
其實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對人和大自然的反思,不管你在食物鏈的哪個階段,面對嚴酷的大自然都是都是弱者。
另外,我們還有一場新活動先向大家小小透露一下。
-
17 # 物道
當然值得,至少因為《七十七天》
羌塘這片無人區走入人們的視野
戈壁、沙漠、冰川
那是專屬大自然的野性美
每一個畫面都讓人震撼無比
很多人是第一次知道
原來祖國大地上有這麼一片美麗的荒原
羌塘到底是什麼地方?
為什麼我們對它的瞭解少之又少?
· 1 ·
北方有一片絕美的無人區
羌塘無人區,在藏語裡的意思是:北方未知的空地。
2004年陸川的一部《可可西里》,讓人們知道那片荒無人煙的可可西里無人區,其實這只是羌塘很小的一部分。它位於藏北高原,在崑崙山脈、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中國地勢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
自古以來關於這片無人區的資訊都少之又少,唐朝吐蕃王朝前往長安以及唐僧取經的路線都是繞過羌塘中心地帶。上個世紀探險家斯文·赫定帶領一大批人馬三次進入羌塘,還帶著大量牛羊作為補給,依舊沒辦法橫穿羌塘。
上個世紀政府鼓勵附近藏民進區開發,可環境實在太惡劣了,高寒缺氧、交通不便,沒堅持多久都退出來。羌塘是這地球上,除了冰雪覆蓋的南極和北極之外,人類無法生存的第三極。
正是因為人類無法進入,這裡反倒成為動物的天堂,它們才是羌塘真正的主人。每年春天,上萬只母羚羊浩浩蕩蕩北上到卓乃湖產下小羊羔。
▲ 楊柳松在途中遇到5次熊
到了冬天,很多動物得冬藏,可野犛牛卻能披著厚厚的毛被肆無忌憚地在雪地上散步。藏狼、旱瀨、豹貓、赤狐這些都是隻有在這裡才能看到的動物,是大自然賜給這個地球最可愛的生靈。
雖被稱為荒原,但是這裡卻一點都不荒涼。沙漠風暴、皚皚雪山、河流湖泊,這些常理中不可能出現在同一畫面的風景,在這裡卻能同框。多種色彩相互交織,讓羌塘的每一刻都美得驚心動魄。
▲ 楊柳松途中路過崗扎日,有三座山:天台山、白象山,還有一座無名的火山殘骸。
· 2 ·
存活率如此低,卻依舊讓無數人嚮往
楊柳松,《七十七天》電影男主人公的原型,他是單車單人橫穿羌塘的第一人。目前只有09年的丁丁、老苟和15年的墨顏、四海等4人組以及這兩年的石頭、李志森等人成功穿越羌塘。15年的探險家李聰明卻永遠地留在了那片荒原裡。
陰晴不定的天氣,暴風雪會突然來臨,夜間溫度低至零下40°。風雪過後雨季隨之來臨,冰川融化河水會淹沒前進的道路。
除了自然環境,荒原上的幽靈般出沒的野狼和重達一噸的野犛牛隨時隨地可能會威脅你的生命,黑熊的奔跑速度在高原上更是無人能及。
▲ 石頭的帳篷和腳踏車,遇到大雪天難以前行。
石頭曾半夜遇狼偷襲,扔鞭炮趕走狼群,一夜無眠直冒汗。楊柳松也曾7次遇狼,每次都與狼怒目而視,不輸氣場,等狼默默離去。但楊柳松也知道:若狼真的起了狠心,一切只能聽天由命。
▲楊柳松在途中遇到7次狼。
如此危險,卻依舊是無數探險家的嚮往之地。曾無數人問楊柳松為什麼孤身深入羌塘,他說:“荒野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真實感撞進視線裡,家門口居然有這樣一片原始而廣袤的曠野。試問誰沒有自由追逐之心?誰不憧憬著下一個有別於當下的遠方?”
軍人出身的石頭,承認自己骨子裡有些豪情壯志,想要去探尋這片無人區:“就像試飛戰鬥機,總會有戰士意外犧牲,能說這些試飛沒意義嗎?一個個一小步,才會有最後的一大步。羌塘也是一樣。”
李志森在今年3月份決定出發。父親送他到火車站,一米八的父親此刻卻佝僂著背,緊皺著眉頭,面色凝重,嘴唇不停地抖動卻說不出一個字。最後只留下一句“一定要活著回來見我!”,瞬間轉身不回頭。每個決定的背後,不僅是自己的勇氣,還得承載著親人關切的目光。
影片《七十七天》中,反覆問:“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
無論是追逐自由的楊柳松,還是想要征服羌塘的石頭,還是有著親人牽掛的李志森,他們和所有人都一樣——生而為人,不僅為自己也為他人而活,但還是想要那麼幾天,真正屬於自己。
· 3 ·
人生處處是羌塘
這幾年掀起一股“進藏熱”。為了逃避生活中的不如意,越來越多的人進藏,彷彿經過高原的洗禮,就能脫胎換骨,事事如意。可是真的會是這樣麼?
楊柳松獨自橫穿羌塘成功後說:“事實上,走出荒原沒有想象的幸福感,或是什麼成就感,甚至是一種輕度的抑鬱和迷茫。巨大的幸福,並未如期而至,偶爾的幸福也是短暫。”
其實旅行和探險都只是一種單純的生活狀態,真正能改變你自己的不是一次旅行,而且途中自己變化的內心。
人生處處是羌塘,比荒野更無常的,是人心。
盧梭曾說過:人生而嚮往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被禁錮的我們,在人生的軌跡裡有太多無人區。
膽小、懦弱也是我們的本性,始終不敢突破自己,不知道這個選擇的背後是世外桃源還是荒涼兇險的荒漠,所以我們一次次選擇繞道,選擇一種最平穩的生活方式緩緩走下去。
其實我們不一定要去西藏朝聖才有信仰,也不一定要去羌塘歷劫才能重生,更不用太刻意相信網上那些“人生必去的幾個地方“。最難抵達的地方不是遠方的極地,而是自己封鎖的內心。
願你在抽刀難斷的紅塵世俗之中
能有勇氣闖入內心的“無人區”
能有做自己的自由
敢做自己的膽量
-
18 # 田金雙
“去他媽的命運!”這是影片中最悲壯最放肆最無所顧忌的一句話。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自由和遠方。更多沉重,絕望和覺醒。和《岡仁波齊》中的朝拜類似,《七十七天》中的男主人公楊孤身上路越穿羌塘,尋找的就是一條心靈之路,
“為什麼走進荒原?此刻眼前的一切正是我要尋找的。”幾歷生死後男主人公楊如是說。
野片中除了壯美的景色之外,更多人與自然的融合與對峙。楊和荒原狼交鋒、對峙的場面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只不過在小說中,疲憊的瘦狼被人扼死,現實生活中的作家開槍自殺。這就是命運,文字背後的結局大不相同。
也許,每個人靈魂深處都住著一隻悲傷的小獸。只不過在生話中迷失自我的楊選擇了獨闖雪域高原無人區這種個人行為。
該片中經典橋段不少,最經典的還是楊和兩隻野狼的對決。穿越無人區是楊的使命,獵食動物亦是狼的天性。孰善孰善,更要遵從大自然的生存法則,物競天擇。
兩隻狼和楊的對決除了體力對決外,更多精神對決。所以,歷險後走進水域的楊回頭看著狼,狼的眼神中竟然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而楊騎行水域之上的鏡頭,如夢,如畫。
其實,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夢。只是我們輕易不忍說破。
而後影片中有一個耐人尋味的鏡頭:楊靜靜地躺在帳篷裡,乾渴得近乎眩暈,幾乎就要死掉了。那隻尾隨而至的狼就這樣靜靜地走進帳蓬,彷彿看望熟悉的老友。楊一動不動,沒有任何表情。野狼靜靜地看著,然後轉過身去,悄然離開。
這是狼的選擇,高傲但不失禮節,尊重對手,也值得我們尊重。相比那些斯文敗類或道貌岸然的人類,也許他們才是氣質高貴的生物族群和靈魂動物。
這個情節,如夢,如幻,如若真實,又似幻覺。反正我本人希望這一切都是真的。
熱愛生活,更要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這何嘗不是一次靈魂拷問後的精神臣服呢?
-
19 # 小馬發光
電影《七十七天》可能是2017年度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影片,它的票房成績再次證明,只要電影能走心,能直戳人心,總是會有人看的,總是會有人當自來水的。
今天《七十七天》的票房已經8700多萬,雖然已經上映了30天,但依然有很多人選擇包場、選擇有排片的影城去觀看,隨著電影金鑰延期,相信這部影片突破一億票房只是時間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去看這部電影呢?為什麼這部電影的票房走出了一個神奇的逆襲曲線呢?小馬哥以為,一方面是中國首部戶外探險類影片,它開創了中國電影的一個新型別;另一方面就是一個人穿越羌塘無人區是夢想的力量,是堅持的奇蹟。當下,生活在都市裡的人雖然終日忙碌,但心中並沒有信仰,或者說是心中的那個夢早已被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所磨斷。
所謂的“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只會是別人的旅程,自己很難放下。電影《七十七天》給了你一種力量,其實更準確的講是電影帶著你去完成一次旅行,讓你的內心跟著電影中的男主角去完成一次夢想的旅行。
然而,全程在高海拔的無人區拍攝一部電影談何容易?《七十七天》劇組歷時三年,三進三出被喻為“生命禁區的——世界第三極羌塘”。全組上下置身於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高寒地區,面對沙塵暴、暴風雪、龍捲風等極端惡劣天氣,途徑沙漠、雪山、冰原、荒原等各種複雜地貌,用探險的無畏與勇敢精神詮釋一部戶外探險電影的極致匠心。在電影的畫面中,你可能會精彩為那些極致的景色所歎服,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們還未走過,電影可以讓你放下一切,有一種說走就走的衝動。
中國電影需要型別片,更需要走心的精品之作。
-
20 # 日行記
#七十七天#看著這部影片,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彷彿自己置身於千萬幅畫卷之中,自己的心也跟隨著主人公穿越著無邊無際的荒漠和沙丘;我愛這無邊無際的原野,也愛這無邊無際的絕望和希望!
回覆列表
該片歷時三年,三進三出被喻為“生命禁區的——世界第三極羌塘”。趙漢唐負傷無數、江一燕零片酬出演、李屏賓帶病上陣、全組上下置身於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高寒地區,面對沙塵暴、暴風雪、龍捲風等極端惡劣天氣,途徑沙漠、雪山、冰原、荒原等各種複雜地貌,用探險的無畏與勇敢精神詮釋一部戶外探險電影的極致匠心。
該片是以探險作家楊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無人區的真實事蹟為藍本創作。電影中,在生活裡迷失了自我的男主徘徊在雪域高原獨闖無人區,影片女主身體殘疾仍然樂觀面對生活,她讓他堅定了去嘗試世人眼裡無法完成的無人區奇幻探險之旅……兩個非常狀態下的真實人物,真誠、勇敢的面對命運選擇挑戰,不懈的追尋著內心最初的夢想與真正的自我...影片在節奏、畫面、張力上會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讓觀眾跟隨主人公經歷一場無與倫比的探險之旅。導演趙漢唐熱衷於戶外極限運動,曾經攀登過多座五、六千米級別的雪山,作為演員的他,多年來一半時間拍戲,一半時間就獨自駕車深入青藏高原、藏北無人區、塔克拉瑪干沙漠、帕米爾高原旅行探險……作為一位專業演員和一位成功轉型的專業電影人,在拍戲之餘仍堅持探險,將自己置身於自然之中,探尋自由與生命的真諦,同時在此過程中,積極創作戶外題材劇本,捕捉自然風光的壯美瞬間,而他的作品也曾數度被國內各大雜誌、網站刊登,得到探險領域和影視同行的認可。
導演趙漢唐偶然在機場買到一本書《北方的空地》,就是前不久在網上看到的一篇戶外紅貼,內容也正是導演趙漢唐本人獨自駕車旅行去過的地方,正是對於這片土地的瞭解與熱愛,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想拍一部屬於世界第三極羌塘的探險電影,於是他找到了這本書的原作者楊柳松,在與楊柳松交流這些經歷過程中,發現他們對自由與遠方擁有共同的執著與痴迷,兩個人都是喜愛和選擇獨自旅行的人,於是他們一拍即合,把這本書拍成一部屬於華人的極地探險電影,讓中國電影史上出現首部真正意義上的戶外探險題材劇情電影,最終經過在世界第三極——羌塘無人區的艱辛拍攝,將影片拍攝完成,出來之時他已是滿身疤痕,好似一位戰士剛剛從殺場歸來一斑。拍攝《七十七天》,趙漢唐從開始就沒想太多,有想法,就開工。於是等到了該有女主演進組的時候,沒錢了……“活了半輩子,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兒”籌備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江一燕與導演相見,她發現在這個喧囂的時代,還有這麼一幫純粹的電影人,為電影付出這麼艱辛。江一燕聽說經費有限,她直接告訴導演,自己不要片酬出演,讓他把有限的經費用到拍攝上去。雖然經費緊張,但為了拍攝效果趙漢唐仍舊請來了國內最強的製作團隊,七獲金馬獎的攝影指導李屏賓、十獲金馬獎的音效設計杜篤之、金馬獎和金曲獎雙料配樂大師何國傑、十五座金馬獎盃的剪輯顧問廖慶松,還有由搖滾教父竇唯親自作詞作曲的主題曲,《七十七天》可謂匯聚了一群殿堂級的大師。
最後一次進藏區拍攝前,李屏賓老師就有輕微咳嗽,在高原地區身體出現問題,病情很容易加重而且不容易好轉,很長一段時間李屏賓的咳嗽都非常厲害,他不但拒絕了大家讓他去平原休息的提議,甚至為了拍攝效果,多長時間的鏡頭都強忍著咳嗽,每次導喊“咔”,他都會長時間咳嗽不止。
無論是獲獎無數的大師,還是普通場工,全組上下80餘人,攜帶著大量重型器材,三進三出無人區腹地,克服了交通、用水、飲食、高反、溫差、缺氧甚至上廁所等無數的阻礙,最終完成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雖然一碗紅燒肉都成奢望,但這群“瘋子”竟全都無怨無悔。
說到無人區這個詞,很多觀眾在腦海中都沒有概念,電影《七十七天》所拍攝的無人區,其實指的是中國西北的羌塘無人區,羌塘在藏語中意思是“北方高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中國地勢最高的一級臺階,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直至20世紀70年代,羌塘無人區在中國大陸的版圖上都是一片神秘所在,被稱為“生命禁區”。時至今日,進入過它的人仍寥寥無幾,更別說像楊柳松這樣隻身橫穿並平安迴歸,像趙漢唐這樣帶著80多人三進三出還要拍電影就更無法想像。
然而,雖然這裡人跡罕至,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也擁有著天堂般的大美風光,它同時擁有著冰川、沙漠、湖泊、雪山等奇特景觀,還有一片號稱“天空之鏡”的巨大鹽湖,而這一切,都被趙漢唐和他的80多人團隊小心翼翼的收藏在了電影《七十七天》當中,呈現在全國觀眾的眼前,在這部電影裡,在這片很少有人涉足的荒原裡,你可以摒棄所有世俗的標籤,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遠方。
“在這浩瀚的宇宙裡,在這短暫的一生裡,我們該鼓起勇氣,去做想做的事情,去成為想成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