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生俠客

    後晉高祖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太原人,沙陀族 ,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

    出身西域石國,樸實穩重,年輕時樸實穩重,寡於言笑,喜讀兵書,重視李牧、周亞夫行事,隸屬於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參與後梁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梁晉爭霸”。衝鋒陷陣,戰功卓著。後唐末帝李從珂即位後,拜河東節度使,封趙國公,賜號“扶天啟運中正功臣”,君臣相互猜忌。 清泰三年(936年),起兵造反,為後唐兵馬圍困於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並甘做“兒皇帝”。隨後,在契丹援助下,稱帝滅亡後唐,定都汴梁,建立後晉。

    天福七年(942年),憂鬱成疾,病逝,時年五十一,廟號高祖,諡號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於顯陵(今河南宜陽縣)。

  • 2 # 時光隧道2019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後晉高祖,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後梁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爭雄,石敬瑭衝鋒陷陣,戰功卓著。

      

    唐末帝李從珂繼位後,任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但雙方互相猜忌。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後唐軍兵圍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並甘做“兒皇帝”,成為賣國賊。隨後,石敬瑭滅後唐,定都汴梁,國號“晉”。天福七年(942年),憂鬱成疾,於六月在死去,時年51歲,諡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廟號高祖,葬於顯陵(河南宜陽縣西北)。

      縱觀石敬瑭之一生,起初靠驍勇善戰發跡,繼而因廉政而揚名。在戰亂頻繁之際,他借契丹人的援助問鼎中原,建立了後晉王朝。由於甘當百依百順的“兒皇帝”,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外族,並且每年給契丹貢送布帛三十萬,以換取契丹人對自己皇位的支援,從而將北方的百姓拱手送到契丹人殘酷的鐵蹄統治之下。從此,中國有了“兒皇帝”這一可恥的稱呼。

  • 3 # 愛好變成事業

    石敬瑭是兒皇帝。他也是五代十國時後晉的開國皇帝。

    石敬瑭年輕時沉默寡言,而且驍勇善戰。在李從瑁和李從珂的皇位之爭中,李從珂做了後唐皇帝,他雖然封石敬瑭為趙國公,卻不信任石敬瑭,還時常試探。終於在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由於兵敗被困太原,遂向契丹人求助,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還有每年的歲幣,織錦。靠著契丹人的援助得以問鼎中原,做了賣國賊,成為後世可恥的“兒皇帝”。

    石敬瑭自己做了“兒皇帝”,卻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直接導致黃河以北、以東的廣大的北方地區再無天險可守,使北方大批的領土暴露在外族人們的威脅之下,在他們不斷的蠶食和侵略下,為以後幾百年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南下入侵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 4 # 饕餮中國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誅滅李存勖全族稱帝,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得力助手,李嗣源死後,李從珂欲滅掉石敬瑭稱王,石敬瑭知道不是李從珂的對手,拉攏遼國一起火併李從珂,條件是割讓燕雲十六州,大遼一看條件相當誘惑,就出兵助石敬瑭滅了李從珂,石敬瑭遵守約定,把燕雲十六州割讓個大遼,自己建立後晉稱帝,是歷史上著名的“兒皇帝”,他之所以稱兒皇帝是李嗣源和遼帝約為兄弟,他是李嗣源的女婿,感覺當個兒皇帝不吃虧,但是被記入史冊,遺臭萬年。

    石敬瑭為一己之私,拉攏大遼,出賣燕雲十六州,導致中原王朝失去燕雲十六州幾百年,到了明朝才重新收回,石敬瑭罪過大了,倘若宋朝有燕雲十六州在,大宋也不至於畏懼大遼、大金。

  • 5 # 大妮談古今

    石敬瑭後晉開國皇帝。唐末年李從珂繼位後,石敬瑭擔任河東節度使,由於雙方的猜忌清泰三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後唐軍包圍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讓幽州十六郡,在契丹幫他在中原穩定局面後,他自稱兒皇帝,稱契丹皇帝為父皇帝,石敬瑭對於契丹很是尊敬甚至非常謹慎每次書信往來皆用表以次來表示君臣有別每當契丹使臣前來便下拜受詔,這一舉動一度成為中原王朝的恥辱。

    石敬瑭稱帝后,割讓燕雲十六州,並承諾每年給契丹布30萬匹,銀錢無數。

    由於煙雲十六州乃北部屏障,至此中原大地徹底暴露在契丹的鐵蹄之下。危害甚至長達四百年。

    石敬瑭稱帝時期政治黑暗腐敗,甚至窮奢至極,對契丹俯首稱臣,對百姓如狼似虎兇狠惡毒,到了晚年更是度小忌人。信任宦官,結果造成宦官大亂。由於吏治腐敗,朝綱敗壞,以至民怨四起。

    後在恥辱中死去,時年51。

    最後配圖都懶得給他配,因為他不配。

  • 6 # 隱者康司馬

    石敬瑭是後晉的皇帝,他把幽雲十六州割給契丹,把契丹國王叫*父皇帝*,自己稱*兒皇帝*。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唐明宗時,他的兒子李從珂和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不和。唐明宗死後,李從珂即位,兩個人的矛盾到達了決裂的地步。李從珂派幾萬人的軍隊攻打石敬瑭的晉陽。石敬瑭是有點招架不住,這時,他有個叫桑維翰的謀士給他出了個餿主意,讓他投奔契丹。

    於是石敬瑭就給契丹國王耶律德光寫了一封求救信,請求契丹國派兵支援他,並且打退唐朝的軍隊後,將雁門關以北的幽雲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兩省)的土地割給契丹。而且還表示認耶律德光為父親。

    耶律德光早對幽雲十六州是垂涎三尺,一看石敬瑭主動送上門來,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馬上就派五萬精銳的騎兵救援晉陽。這樣契丹兵和石敬瑭是裡外夾擊,把唐軍打擾了。

    石敬瑭在契丹兵的幫助下,是一鼓作氣攻打下洛陽。李從珂被石敬瑭的虎假虎威陣勢嚇得是魂飛魄散,再皇宮裡放火,帶著皇室家人自焚了。

    石敬瑭消滅了後唐,在汴京正式做了中原的皇帝,國號稱晉。石敬瑭向契丹國上書,把契丹國的國王耶律德光稱為*父皇帝*,自己稱*兒皇帝*後,把幽雲十六州正式割給契丹。

  • 7 # 縹緲峰下一粒沙

    石敬瑭是什麼人?這麼說吧,他是北宋南宋的仇人,他如果活到宋朝,肯定被宋朝君臣和百姓們生吞活剝了。為什麼?因為是他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然後讓宋朝陷入了惡性迴圈。

    沒有燕雲十六州,宋朝組建不起強大的騎兵;沒有強大的騎兵,就無力與遊牧民族抗衡,收回不了燕雲十六州,整日活在草原鐵蹄的威脅之下。如此一來,宋朝可不得對石敬瑭恨得牙癢癢?

    那麼,石敬瑭為什麼要把燕雲十六州割讓出去呢?為了對抗後唐大軍。

    (石敬瑭畫像)

    石敬瑭曾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的重要將領,還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死後,其子李從厚即位,沒幾個月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作亂,廢了李從厚自立為帝。

    這其中石敬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李嗣源對他很好,按情理來說,他應該力保李嗣源的親子李從厚,可他卻投向了李從珂,抓住逃跑的李從厚向李從珂請功,導致李從厚被殺。

    李從珂表面上對石敬瑭很信重,任命他為太原節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軍蕃漢馬步總管。實際上極為提防,視他為潛在的敵人,想方設法要將他調離河東這塊根據地。

    但是,石敬瑭演技出眾,李從珂被他矇蔽了,放他回了河東,之後又後悔,想調任他為鄆州節度使。可石敬瑭在河東經營多年,早成一派勢力,不願離開,便與李從珂撕破臉皮,宣稱李從珂只是李嗣源的養子,沒有資格繼承皇位。

    (電視劇裡的李從珂)

    李從珂大怒,調各路大軍圍剿石敬瑭。石敬瑭早就與契丹勾勾搭搭,此時索性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許諾割讓燕雲十六州,並且每年進奉大批財物。

    耶律德光正愁沒機會進軍漢人的地盤,聞訊大喜,答應了石敬瑭的請求,領兵從雁門關南下偷襲後唐軍隊,殺了一萬多人。

    覆滅後唐之後,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皇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石敬瑭卑躬曲膝,以“兒皇帝”自居,稱耶律德光為父。

    就連他的親信劉知遠都覺得他這種認賊作父、割讓土地的行徑太過恥辱,說:“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兵,不必許其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

    但石敬瑭一意孤行,對契丹百依百順,“父子”情深,成為歷史上的一大笑柄。

    其實他願意多一個爹是他自己的事,誰都無權干涉,可他割讓燕雲十六州,使得中原與草原中間沒有了抵抗的天然屏障,契丹可以直接殺到黃河流域,為中原百姓帶來了無窮的災難,這就是他的罪孽了。

    何況,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從此生活在契丹人的殘酷統治之下,這筆賬也得算在他頭上。

    現在有種論調,說石敬瑭出身西域石國,不是漢人,所以他割讓燕雲十六州情有可原。真想呵呵這些人一臉。石敬瑭的確不是漢人,但他的官是不是漢人給他做的?他能爬到高位是不是漢人給他的機會?他出賣燕雲十六州害了無數百姓是不是事實?

    簡單一句“他不是漢人”,就能開脫這些罪行?這話要是敢對宋朝人說,他們可能連說話的人一起毆打。石敬瑭和李從珂如何相鬥都可以,因為李從珂也不是什麼明君。可他不該以燕雲十六州為籌碼,這實在超出了做人的底線。

    總之,石敬瑭此人,可以用宋末元初著名大儒郝經的一句詩來形容:“稱臣呼父古所無,石郎至今有遺臭”。

  • 8 # 明微

    石敬瑭(892年一942年),山西太原市人,沙陀族。

    石敬瑭於景福元年(892年)生於太原汾陽,從小沉默寡言,喜歡讀兵法書,非常崇拜戰國名將李牧和漢將周亞天。代州刺史李嗣源對他很器重,把女兒嫁給了他。李存勖把他提拔到自己身邊,又同意李嗣源的請求,讓他統領李嗣源的“左射軍”,這支精銳騎兵號稱“三討軍”。從此,石敬瑭跟隨李嗣源轉戰各地,成為李存勖的一員驍將,並在和後梁大將劉鄩交戰時,親率十幾名親軍掩護李存勖。李存勖對他稱讚說:“大將門下出強將”,並頒賜財物,又親送他酥食,從此石敬瑭名聲遠揚。

    後唐末帝李從珂即位後,拜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封趙國公。好景不長,君臣互相猜忌。清泰三年(936年)起兵,困於太原。隨後做出千古罵名的事,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甘做“兒皇帝”。在契丹的援助下,滅後唐,定都汴梁,建立後晉。 天福七年(942年),憂鬱成疾,於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時年51歲,葬於河南宜陽縣西北。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直接導致黃河以北、以東地區的北方土地幾乎無險可守,袒露於外簇的面前,為後來四百餘年間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揹負千古罵名。

  • 9 # 小川讀歷史

    石敬塘是什麼人?他可有著不少的名號:春秋名臣石碏的後人、後唐莊宗李存勖麾下驍將、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河東節度使、後晉高祖等等,當然,他最有名的稱號是“兒皇帝”。

    春秋名臣石碏的後人

    石碏,是春秋時期衛國大夫,成語“大義滅親”故事的主人公。要說石敬塘是他的後人,確實有點牽強附會了。當然,這是《舊五代史》中的記載。相對而言,在《新五代史》的記載中,石敬塘是西域人氏,其父名叫臬捩雞,至於他為什麼以石為姓,已無法考證。讓我們大膽的推測下,石敬塘應該是漢化粟特人,到了他這一輩以石為姓,在稱帝之後,才大肆宣傳自己是春秋名臣的後人,試圖籠絡民心。

    後唐莊宗李存勖麾下驍將

    石敬塘出身軍隊世家,他的父親就以騎射見長,憑軍功被封為洺州刺史。到了他這一輩,也早早的加入軍隊,成為李嗣源的親兵。看似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石敬塘,其實一直在韜光養晦,等待著嶄露頭角的機會。

    很快,這個機會來了。當時正值梁晉爭霸,晉王李存勖廣求天下豪傑,在偶然間得知弟弟李存勖麾下有一位少年將軍弓馬嫻熟,就想把他提拔到自己身邊來。李嗣源自然是不樂意的,李存勖退而求其次,提拔他去統領李嗣源的親兵“左射軍”。這才得以將石敬塘調入自己門下。

    916年,年僅二十四歲的石敬塘,一戰成名。當時晉王李存勖在與後梁軍隊交戰時,被梁軍所圍困,石敬塘率十餘親軍殺入陣中,左衝右突,打亂了後梁的部署,使得李存勖得以死裡逃生。戰後,李存勖慰問受傷的石敬塘,親手喂他吃點心,以示對他的器重。

    在這以後,石敬塘就跟著李存勖南征北戰,多次救李存勖於危亡之時,立下了漢馬功勞。

    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

    除了以軍功出名,石敬塘還是李嗣源的女婿。在他剛剛從軍的時候,是李嗣源賞識他,主動將女兒許配給他,重點培養他,才有了後來他跟隨李存勖征戰天下的機會。

    在李存勖建立後唐之後,石敬塘被劃歸李嗣源管轄,成為其麾下重要的將領。除了多次在戰場上解救岳父,還在李嗣源處在兩難境地的時候指點迷津,提出關鍵的建議。

    李存勖統治後期,境內局勢已經非常不穩定。926年,趙在禮率魏博牙兵譁變,李存勖派李嗣源前去鎮壓。在行軍途中,李嗣源自己麾下計程車兵也譁變了,想要藉著李嗣源的名號反攻回洛陽。李嗣源最初是不同意的,他試圖隻身回到洛陽去和哥哥李存勖講明實情,這時候石敬塘站出來阻攔,認為哪有士兵譁變主將沒事這個道理。一語驚醒夢中人,李嗣源這才醒悟過來,於是決定順從將士們的意願,同時委派石敬塘為前鋒,南下奔赴虎牢關去抵抗李存勖。

    很快,李存勖死於內亂之中,李嗣源趁機回到洛陽,平定內亂並順利登上大位。石敬塘也因擁立有功,被授予保義軍節度使,成為地方大員之一。

    河東節度使

    927年,石敬塘被加封為檢校太傅兼六軍諸衛副使,統領禁軍平定汴州節度使朱守殷的叛亂。之後再次加封為宣武軍節度使,不久,再兼任天雄軍節度使。

    933年,迫於當時已經崛起的契丹所帶來的威脅,後唐急需一位猛將去統帥邊軍。李嗣源環顧軍中,目光停在了石敬塘的身上。很快,石敬塘被調任河東節度使,兼任大同、振武等地馬步軍總管,一時風頭無兩。

    934年,剛剛即位的李從厚調石敬塘為成德軍節度使,將李從珂從陝西調往河東,試圖削弱這兩大強藩。這引起李從珂的叛變,最終李從厚敗亡,李從珂登上皇位。

    在李從珂即位之後,繼續對石敬塘委以重任,安排他為太原節度使兼大同登基馬步軍總管,其實還是河東那塊地方,只是換了名字罷了。但是李從珂並不信任石敬塘,暗地裡一直想要除掉他。

    後晉高祖,“兒皇帝”

    只可惜李從珂雖然勇猛,但是御下無方。他居然趁著酒醉之時調侃著和石敬塘的妻子說笑道“這麼早回家,是不是要和石郎一起造反呀。”石敬塘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覺察到了李從珂對他的不信任,開始著手準備以防不測。

    他先是主動告病,來麻痺李從珂。然後又藉口契丹多次襲擾,向李從珂索要兵糧,壯大自己的實力。等到時機差不多的時候,他決定試探下李從珂,看看李從珂到底是怎麼想的,於是他主動上書,請求辭去大同等地馬步軍統領的職位,並想要內調他處擔任節度使。大意的李從珂沒有發覺其中的貓膩,同意了石敬塘的上書,改任他為鄆州節度使兼趙國公。

    這下石敬塘急了,我只是試探下你有沒有殺意,誰知道你還真的有這個意思啊。於是他在太原起兵,藉口李從珂是李嗣源養子,沒有繼承權,得位不正。得知這個訊息之後,李從珂罷免了石敬塘所有的官職,並派張敬達等人率軍圍攻太原。

    就算石敬塘之前一直在韜光養晦,也沒辦法以一鎮之力對抗一國,很快就被圍困在太原動彈不得。眼見局勢對自己越來越不利,石敬塘果斷向契丹求援,許諾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並以兒國自稱,每年再上貢大量的錢帛財物。而當時的契丹國主耶律德光正愁找不到理由南下,這下倆人臭味相投。很快,在契丹大軍的支援下,太原得以解圍,後唐大軍被擊敗。

    936年,石敬塘引契丹大軍攻入洛陽,李從珂自焚而亡,後唐滅亡。次年,耶律德光冊封石敬塘為皇帝,以晉為國號。而石敬塘也正式將幽雲十六州拱手相讓,送給了遼國。

    在建立後晉之後,由於每年都要給遼國上貢許多財物,原本就飽受戰亂摧殘的中原民眾更加的水深火熱。在石敬塘的苛捐雜稅重壓之下,不時會發生民變。加上後晉剛剛建立不久,並沒有被天下各路藩鎮所服從,使得境內局勢一直不穩定。

    先是天雄軍節度使在魏州反叛,之後又有禁軍大將楊光遠擁兵自重。石敬塘限於自身控制力不夠,都不敢興師問罪,只能各種安撫。

    942年,遊牧在雁門一帶的吐谷渾部落因不願降服於契丹,於是南下投靠河東節度使劉知遠。這引得契丹不滿,派使臣到汴梁興師問罪,而石敬塘既不敢得罪擁兵自重的劉知遠,也不敢得罪他的“父皇帝”,憤恨不已,鬱鬱而終。

    總結

    回顧石敬塘的一生,年少有為但是晚節不保,為了達成目標他不擇手段,將戰略要地幽雲十六州拱手相讓,使得後世的北宋深受其害。他開創性的認小他十一歲的耶律德光為父,也是五代時期最為屈辱的一段歷史。

  • 10 # 晉語晉風

    晉高祖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字敬瑭,河東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粟特族[1]。後晉開國皇帝。

    出身西域石國,樸實穩重,寡於言笑。喜讀兵書,重視李牧、周亞夫行事,隸屬於後唐明宗李嗣源之女。參與後梁太祖朱溫與晉王父子(李克用和李存勖)“梁晉爭霸”,衝鋒陷陣,戰功卓著。後唐末帝李從珂即位後,拜為河東節度使,封為趙國公,賜號“扶天啟運中正功臣”,然而君臣相互猜忌。[2]清泰三年(936年),起兵造反,坐困於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甘做“兒皇帝”。隨後,在契丹援助下,滅亡後唐,定都汴梁,建立後晉。

    天福七年(942年),憂鬱成疾,病逝,時年五十一,廟號高祖,諡號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於顯陵(今河南宜陽縣)。

  • 11 # 易美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首先我們看問題點,不能停留在一個時期,歷史有它的特定行,古代歷朝歷代都是封建王朝,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五代十國是一個封建割據時期,石敬瑭作為一個軍閥當然要建功立業,他借刀殺人,攀附契丹而問鼎中原成立了後晉王朝。

    如果說對他的評價,因割據了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及甘願當兒皇帝招後入所不齒,打江山容易做江山難,沒做皇帝前石敬瑭應該是驍勇善戰,廉政廉明的典範,但是為了自己的王朝及自己兒孫能長久統治,而埋下民怨載道後被叛將及契丹人聯手一起滅掉。

    如果評價石敬瑭這個人物,應該是“賣國賊”來形容較為恰當。

  • 12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石敬瑭

    五代十國時後晉的開國皇帝,沙陀人。其人沉厚寡言,善射,深得後唐莊宗義弟李嗣源的歡心,李嗣源並將女兒嫁給了他。同光四年(926年),趙在禮作亂,李嗣源奉命討伐,至魏州,發生軍變,眾擁推李嗣源為主。李嗣源正在猶豫之際,接受了石敬瑭的建議,迅速出兵佔領了汴州。莊宗自京城洛陽來汴,不得入,返回洛陽,遭伶人射殺而亡,李嗣源即位,是為後唐明宗。石敬瑭在明宗期間,先後任保義、宣武、天雄、河陽、河東節度使。長興四年(933年),明宗死,其子李從厚即位,是為閔帝,加石敬瑭中書令,徙鎮成德。清泰元年(974年),復鎮太原。潞王李從珂反於鳳翔,閔帝出奔,路遇石敬瑭,被石敬瑭扣留於衛州(今河南汲縣)。不久,李從珂殺閔帝即皇帝位,是為末帝。末帝猜疑石敬瑭,石敬瑭於清泰三年(936年)反。他一方面上表論末帝不當立,應立李從益;一方面派桑維翰出使契丹,以割讓燕雲十六州、每年獻帛三十萬疋、稱臣稱兒為條件,換取契丹對自己的支援。這年十一月,契丹主在太原冊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公元936年閏十一月,石敬瑭攻洛陽,末帝李從珂自焚,後唐亡。次年,石敬瑭遷都汴州。他在位七年,給中原百姓帶來了極大災難。死年五十一歲。在位年(936-942)。

  • 13 #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石敬瑭是五代十國後晉的開國皇帝,晉高祖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字敬瑭,河東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粟特族。

    一、割讓幽雲十六州

    石敬瑭乾的最無恥的一件事就是為了和後唐李從珂爭奪天下,把幽雲十六州送給契丹人,並做了遼國的“兒皇帝”,是年,遼國皇帝耶律德光37歲,而石敬瑭48歲。幽雲十六州是北方重要的防線,他的這一行徑,為契丹,女真,蒙古南下提供了便利,直到明朝收復,丟失了400多年,使中原地區飽受外族的入侵和踐踏。

    二、為後唐李存勖,李嗣源打天下,作戰勇敢,屢立戰功,曾任河東節度使。

  • 14 # 塞北豪客

    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還自稱“兒皇帝”,終被契丹人羞辱,在悲憤交加中死去。史學家評價:“低下頭顱,必受其辱!”#文史知識局#

    生於太原汾陽的石敬瑭,早年最崇拜的人物是戰國時代的李牧,和漢代的周亞夫。並且自身騎射功夫很好。時任代州刺史的李嗣源對他非常欣賞,就把女兒許配給他。從此成了後唐皇帝李存勖手下一員得力干將。

    在五代十國時期,戰亂紛爭,石敬瑭不但靠傑出的軍事才能屢立奇功,而且還不止一次救李嗣源的性命。並且在莊宗李存勖死後,成功的擁立李嗣源為皇帝,被加封為光祿大夫和陝州保義節度使。

    在李嗣源死後,石敬瑭又殺死了李嗣源的兒子,後唐閔帝,擁立了李嗣源的另外一個兒子李從珂。石敬瑭被封為太原節度使。

    後由於李從珂的不信任,石敬瑭以割讓“幽雲十六州”為條件,請求契丹幫他稱帝,並答應事成之後,每年進貢布帛30億匹。

    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給契丹後,中原再無險可守,整個暴露在契丹的鐵蹄之下。雖然石敬瑭小心侍奉契丹,但契丹人還是貪得無厭。最後石敬瑭備受屈辱,憂憤法而死。死時51歲。

    石敬瑭治下執法非常殘酷。有一次一位婦女狀告一位軍士,說軍士的馬吃了她的穀子。軍士不承認。石敬瑭就殺馬,檢查馬肚子裡有沒有穀子。後來發現沒有穀子,石敬瑭就以誣告罪殺了婦女。

  • 15 # 木林森Evan

    晉高祖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字敬瑭,河東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粟特族[1]。後晉開國皇帝。

    出身西域石國,樸實穩重,寡於言笑。喜讀兵書,重視李牧、周亞夫行事,隸屬於後唐明宗李嗣源之女。參與後梁太祖朱溫與晉王父子(李克用和李存勖)“梁晉爭霸”,衝鋒陷陣,戰功卓著。後唐末帝李從珂即位後,拜為河東節度使,封為趙國公,賜號“扶天啟運中正功臣”,然而君臣相互猜忌。[2]清泰三年(936年),起兵造反,坐困於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甘做“兒皇帝”。隨後,在契丹援助下,滅亡後唐,定都汴梁,建立後晉。

    天福七年(942年),憂鬱成疾,病逝,時年五十一,廟號高祖,諡號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於顯陵(今河南宜陽縣)。

  • 16 # 布衣學史

    石敬瑭在中國歷史上的形象可不夠光輝。瞭解歷史的人,一提到石敬瑭就會聯想到“兒皇帝”、割讓“燕雲十六州”。對於他個人是屈辱的,對於漢民族他也是歷史的罪人。

    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天下紛爭的歷史時期。其中,黃河流域先後出現了五個政權,梁、唐、晉、漢、周,史學為了區分,前面加“後”字,這就是“五代”。

    石敬瑭原為“後唐”重要軍事將領,後起兵造反。為取得戰爭勝利,石敬瑭向北方少數民族契丹求援,認小於自己十歲的耶律德光為父親,承諾割讓幽雲十六州,年年歲貢。

    在契丹幫助下,石敬瑭滅後唐,建立後晉,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兒皇帝”。割讓“燕雲十六州”也使漢民族失去了對抗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屏障。石敬瑭留下了千古罵名。

  • 17 # 最愛我的世界

    “遺臭萬年”的千古一帝

    說起晉高祖,大家肯定一時半會想不起來是誰,但是說起“兒皇帝”’,大家一定豁然開朗,他就是唐宋之間五代十國後晉的開國皇帝,廟號高祖,後人稱之為千古兒皇帝的石敬瑭,石敬瑭,沙陀人,河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後唐一代明君“小柴榮”唐明宗李嗣源的寶貝女婿。

    “真真正正”的認賊作父

    後唐清泰三年,石敬瑭起兵太原,正式和信任皇帝李從珂翻臉,但太原城小人稀,哪裡是後唐皇帝的對手,雙方實力懸殊,不得已,只能向耶律德光求救,答應只要肯幫忙滅掉李從珂,就把盧龍至雁門十六州的土地割讓給契丹,並且為了表示誠意,願意認比自己小十一歲的耶律德光為義父。後來的結果大家都已經猜到,石敬瑭糾集契丹兵,滅亡後唐,自己做了這個真正的“兒皇帝”。

    影響深遠的割地求榮

    北宋靖康二年,剛消滅了契丹政權的女真鐵騎一路南下,踏碎了中原王朝的160多年的歌舞昇平,史稱“靖康之變”,北宋的滅亡,除了與宋朝統治集團重文輕武、腐化墮落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北方天險,幽雲十六州的丟失。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石敬瑭。在後來將近四百年的時間裡,這一割地求榮的賣國行為不僅陣痛連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後世的歷史格局。

  • 18 # 尋根拜祖

    石敬瑭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在後唐建立和李嗣源稱帝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李從珂即位後,對石敬瑭的猜忌態度,逼得石敬瑭反唐,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他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為代價,獲得契丹人的支援,最終取代後唐建立後晉政權。

    石敬瑭坐上皇位的那一天開始,他就不可避免地遭遇眾叛親離。在內憂外患中,石敬瑭度過了六年帝王生涯,憂鬱而終。

    石敬瑭的身世之謎

    石敬瑭的身世其實無法確認,大體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他是沙陀人,第二種說法他是漢人。

    ①沙陀人說法:

    石敬瑭自高祖時期歸唐,此後世居河東太原。石敬瑭家族因為擁唐有功,累世為中高階官員,這就是石敬瑭年輕時獲得李嗣源賞識的基礎。

    按《新唐書》記載,石敬瑭的父親叫石紹雍,沙坨名“臬捩雞”,搞不清這是什麼新品種,也不清楚本意是什麼意思。

    有一點可以肯定,石敬瑭身上有粟特人血緣,他的曾祖母安氏是粟特人,其祖母米氏疑似粟特人。

    ②漢人說法:

    在《舊唐書》中,直接指出石敬瑭是春秋衛國大夫石碏的後人,也是西漢有名的“萬石君”石奮的後人。說石氏家族為避戰亂,移居張掖。

    張掖是胡漢雜居之地,所以石氏家族究竟是怎麼回事,無法說得清。歐陽修在編纂《新唐書》時,直接用了“其姓石氏,不知其得姓之始也”,明確石敬瑭身世不可靠的結論。

    石敬瑭一生經歷的四個階段

    石敬瑭家族起源雖不可考,但是祖上時代為官卻有明文記載。石敬瑭年輕時候沉默寡言,喜好度兵書,以李牧和周亞夫為偶像。當時的代州刺史李嗣源,非常欣賞這個年輕人,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石敬瑭。從此,石敬瑭的一生,與波瀾壯闊的五代皇室恩怨緊密相連。

    1.征戰四方,為後唐建立立下殊勳

    石敬瑭青年時代,正趕上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與後梁爭天下的階段,石敬瑭的岳父李嗣源是李克用的養子,因而翁婿倆都是李存勖手下最重要的將領。在此期間,石敬瑭展現了他出色的軍事才華,和無以倫比的忠勇。

    ①貞明三年(917年),莘城之戰,身陷重圍的石敬瑭,親冒矢石,輾轉數十里,來回衝殺,救出被圍困的李存勖和李嗣源,打敗劉掞:

    “莊宗已得魏,梁將劉掞急攻清平,莊宗馳救之。兵未及陣,為掞所掩,敬瑭以十餘騎橫槊馳擊,取之以旋。莊宗拊其背而壯之,手啗以酥,啗酥,夷狄所重,由是名動軍中。”

    ②貞明四年(918年),楊柳鎮之戰,李嗣源再次陷入劉鄩的包圍,又是石敬瑭拼盡全力,解救岳父。又在胡柳陂與李嗣源一起,把後梁大軍殺得全軍覆沒:

    “十五年,莊宗戰於胡柳,前鋒周德威戰死,敬瑭以左射軍從明宗復擊敗梁兵。明宗戰胡盧套、楊村,為梁兵所敗,敬瑭常脫明宗於危。”

    ③龍德元年(921年)、龍德二年(922年)和龍德三年(923年),石敬瑭跟隨李嗣源,在德勝渡擊敗後梁大將戴思遠,斬首兩萬多人。此後,在胡盧套作戰不力的情況下,石敬瑭再次充當了李嗣源的保護神,用身體保護李嗣源撤退。在楊村寨之戰,石敬瑭擋住了敵人對李嗣源的身後襲擊。

    ④同光元年(923年),後唐滅後梁的關鍵之戰,鄆州之戰中,石敬瑭隨李嗣源率五十名敢死隊員,突襲鄆州東門。在那場決定後唐與後梁命運的生死戰中,石敬瑭身中刀傷,奮勇殺敵,為大部隊的到來爭取到了時間。鄆州的陷落,標誌著後梁政權的滅亡不可避免。

    可以說,石敬瑭為後唐的建立,立下了不世功勳,也展現了無以倫比的忠誠和勇猛!

    2.幫助唐明宗李嗣源登上帝位

    唐莊宗李存勖登基後,與戰功顯赫,人望極高的李嗣源之間,產生了齟齬,忌憚心理讓李存勖對李嗣源處處防備,不停打擊壓制:

    “諸軍馬步都虞候朱守殷奉密旨伺帝起居……初,帝善遇樞密使李紹宏,及帝在洛陽,群小多以飛語謗毀,紹宏每為庇護。”

    由於李存勖後期荒於政務,寵幸宦官,放縱藩鎮,導致國力衰退,憂患頓起。同光四年,魏博戍卒發生譁變事件,並攻陷鄴城。李存勖幾次圍剿,都以失敗告終,不得已再次啟用李嗣源。

    李嗣源率領皇家親軍出征,沒想到在鄴城遇上了親軍譁變,叛軍劫持了李嗣源,與魏博戍卒聯合,要擁立李嗣源為帝。李嗣源藉口安撫士卒,逃出鄴城,到達魏縣,一面召忻州刺史元行欽前來平叛,一面等待朝廷降罪。

    元行欽接到李嗣源的命令,不光沒來匯合,反而疑心李嗣源有詐,於是上疏誣告李嗣源謀反。李存勖本來就對李嗣源猜忌很深,元行欽的告狀,導致局勢迅速惡化,李存勖決定御駕親征,征討李嗣源和魏博。

    李嗣源原計劃回京解釋清楚,等待李存勖處置。石敬瑭在關鍵時刻提醒岳父:軍隊發生譁變,哪有統領的主將能置身事外的?你已經脫不了干係了!只有一個辦法,將錯就錯,徹底反了,馬上決策,不容拖延!

    李嗣源恍然大悟,於是接受石敬瑭的建議,並由石敬瑭率領三百人,突襲攻取汴州,站穩腳跟。一場發生在李克用親兒子李存勖,與乾兒子李嗣源之間的皇位大戰爆發了。

    在石敬瑭的幫助下,李嗣源打敗李存勖,成了後唐的第二位皇帝。

    3.女婿與乾兒子的角力,石敬瑭苦盡甘來

    李嗣源駕崩後,李從厚即位,後唐就像得了傳染病,李從厚這個李嗣源的親兒子,又與李從珂這個乾兒子之間,爆發了皇位之爭。結果,李從珂靠一場“哭秀”,“哭”垮了李從厚的大軍,取而代之坐上皇位。

    李從珂登基後,始終覺得心虛:我這個乾兒子能搶皇位,石敬瑭這個親女婿難道就沒有野心?

    石敬瑭知道李從珂對自己懷疑,參加完李嗣源的葬禮,他都不敢提出回到河東,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記=結果把自己愁出了病,瘦得皮包骨!最後還是曹太后求情,才讓石敬瑭回到河東。

    李從珂這傢伙一邊猜忌石敬瑭,一邊還不斷刺激石敬瑭。有一次,石敬瑭的妻子回京參加宴會,幾天後提出回河東,李從珂竟然乘著酒興,對她說:你這麼急著回去,難道石敬瑭要造反嗎?

    這種赤裸裸的猜忌,導致石敬瑭與李從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為了防備遇害,石敬瑭一邊裝瘋賣傻,糊弄李從珂派來的監視人員,一邊悄悄積蓄糧草兵馬,並聯絡契丹為外援,準備起事。

    清泰三年,李從珂下令將石敬瑭調任天平節度使,石敬瑭拒絕從命,並要求李從珂下臺,將皇位還給李嗣源的親兒子李從益。雙方撕開最後一點臉面,戰爭爆發。

    在契丹人的幫助下,石敬瑭僅僅用了幾個月,就打敗李從珂,自己登上皇位,改國號為“晉”。

    割讓燕雲十六州的是是非非

    契丹人之所以願意出兵幫助石敬瑭,不是學雷鋒做好事,而是無利不起早,耶律德光得到兩個承諾:一是燕雲十六州,二是收穫石敬瑭這個大兒子。

    1.燕雲十六州真的是慷他人之慨嗎?

    歷史上有一種說法,燕雲十六州當時並不在石敬瑭手上,一部分在李從珂手上,一部分在割據勢力手上,還有一部分已經被契丹人佔領,石敬瑭是慷他人之慨,做的是無本買賣。

    這麼說,似乎石敬瑭對丟失燕雲十六州沒有任何責任,其實這是邏輯上的大錯!

    ①石敬瑭引狼入室,要對漢土丟失負責人

    契丹人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但是一直沒有藉口和機會。石敬瑭鎮守的河東,正是與契丹的交界處,正是石敬瑭敞開了國門,將契丹這頭狼,引入了中原。

    清泰三年,耶律德光的大軍,從雁門關進入河東,一路大搖大擺挺進中原,打敗了李從珂的後唐大軍,殺死一萬多人。當年十一月,石敬瑭被耶律德光冊封為皇帝,建立事實上的偽政權。

    可見,石敬瑭的行徑,讓漢政權失去了對漢土的守護職能,淪為契丹的屬國,其本質就是那國家利益交換個人私利!

    ②他建立後晉,承認了契丹對燕雲十六州的主權

    後晉政權建立後,石敬瑭很“守信用”,履行了當初割讓燕雲十六州的承諾,除了將從後唐繼承的產權,轉讓給契丹,對已經被契丹佔領的州縣,從法統上承認了合法性。同時,又讓尚在割據勢力手上的州縣,成了非法佔領的土地。

    這個影響太壞了,此後從後周到北宋,對燕雲十六州的收復工作,都變成了對契丹的侵略!

    燕雲十六州的丟失,不光讓中原門戶大開,契丹人的馬蹄隨時直達黃河北岸,同時由燕雲十六州所導致的,契丹與中原王朝的摩擦事件不斷,成為漢民族遭受契丹戕害的禍根!

    2.兒皇帝真的不丟人嗎?

    因為燕雲十六州的喪失,石敬瑭被後人罵做漢奸。有人對此不服,說石敬瑭本就不是漢人,何來漢奸之說。

    石敬瑭為了抱住契丹大腿,竟然認比他小十幾歲的耶律德光為父,被人罵作不知羞恥。又有人解釋說,石敬瑭與耶律德光是親戚,按輩分,就是比耶律德光低一輩。

    這兩個說法都站不住腳,“漢奸”或許並不準確,但是作為漢政權的皇帝,稱他為漢奸未嘗不妥。耶律德光與石敬瑭的親戚關係排輩沒有根據,即便是,作為兩個政權的領袖,哪怕耶律德光比石敬瑭年長一輩,雙方締結合約時,都只能稱兄弟,因為此時他們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政權。

    所以,石敬瑭稱兒皇帝,就是公開承認後晉對契丹的藩臣地位!

    3.一時之寧價值有多大?

    歷史上還有一種說法,石敬瑭與契丹的友好,給中原帶來了一段時間的安寧。以今天的視角,契丹是中華民族一部分,這個觀點當然沒錯。但是當時這是兩個政權,按這個標準,石敬瑭就是以賣國的方式獲取和平,請問這個和平有意義嗎?

    事實上,這個和平靠不住,後晉到第二代皇帝石重貴,就被契丹滅了!當初的所謂和平安寧只是假象,入侵者的胃口終究填不飽!

    石敬瑭無力解決的內憂外患

    坐上皇位的石敬瑭日子很不好過,他每時每刻都處在內憂外患之中,讓曾經英武颯爽的豪傑,變成了猥瑣的政客。

    1.給契丹當兒子不容易

    石敬瑭恭恭敬敬地叫爹,契丹人並不在乎,人家不缺兒子,比如盧龍節度使趙德鈞也去認爹,想取代石敬瑭。契丹人很大度地一視同仁,把石敬瑭搞得大為恐懼。

    桑維翰奉石敬瑭之命,長跪於耶律德光帳前,日也不停地哀求,才感動了“爹”。此後,石敬瑭生怕“爹”不高興,不停搜刮民財討好“爹”,卑辭媚言小心伺候,真是不容易。

    2.藩鎮勢力太傷人心

    後唐連續發生非正常皇帝更迭,石敬瑭雖取得皇位,但是皇權對藩鎮的控制力銳減,這個趨勢日漸明顯。同時,由於石敬瑭對契丹的投降政策,引發了國內政治勢力的側目,石敬瑭的人氣指數直線下降。

    以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為代表,當初激烈反對割讓燕雲十六州,事實造成,劉知遠與石敬瑭離心離德。此外,還有安重榮、白承福、張從賓、楊光遠等一批藩鎮勢力,都對石敬瑭陰奉陽違,甚至公開對抗。

    3.士族未可信,宦人尚可依

    大概是晚唐的教訓,石敬瑭對士族階級非常反感,不願意託政於士族,而是信任宦官。這就形成宦官干政的畸形政治結構,進而引發了一系列的政治問題,導致朝綱日率,國力下滑。

    天福六年,魏州節度使範延光和鎮州節度使安重榮先後謀反,石敬瑭的兩個兒子死於叛亂。第二年,內憂外患中的石敬瑭急火攻心,不久病逝。

    綜述

    石敬瑭年輕的時候,憑藉自己的忠誠於勇猛,發揮了他出色的軍事才華,在後唐建立和擁立李嗣源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能量,那時候的石敬瑭,是那麼的光輝炫目。

    由於李從珂的忌憚,石敬瑭被迫走向了反叛之路。在實力不夠的情況下,他選擇了讓他留下千古罵名的引狼入室手段,以割讓燕雲十六州,和稱藩於契丹的代價,實現了改朝換代。

    事實證明,任何企圖假借外部勢力,出賣民族利益的人,必然不得好下場!石敬瑭雖然坐上了皇位,但是從此不得不在內憂外患中掙扎,可惜了年輕時候的英名了!

  • 19 # 嶺南客家人

    石敬瑭被華人罵了上千年,原因是他把燕雲十六州獻給了契丹,導致中原無險可守,北方草原民族的鐵蹄可以一馬平川地南下威脅中原漢人,直到近400年後朱元璋將蒙古人趕回草原,燕雲十六州才回到漢人的手中。

    但有這種想法的人犯了一個基本歷史錯誤,即石敬瑭根本就不是漢人,他是沙坨族人。所以他把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就是沙坨族和契丹族之間的事情,跟漢人何關?換句話說,燕雲十六州早就不在漢人手中了。那燕雲十六州是什麼時候丟失的?什麼時候開始不受漢人控制的?我們把時間往回追溯。石敬瑭是後晉的建立者,後晉之前是後唐、後梁、唐朝。後唐的建立者李存勖也是沙坨族人,所以此時燕雲十六州已經處於沙坨人手中了。再往前一步,回到後梁,後梁的建立者朱溫是鮮卑化的羯族人,所以在後梁時期燕雲十六州也已經就不屬於漢人的了。

    換句話說,五代十國開始的時候,燕雲十六州就已經處於外族的控制下了,先是羯族的朱溫,接著是沙坨族的李存勖,然後是沙坨族的石敬瑭,最後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給了契丹族。

    其實燕雲十六州什麼時候從漢人手中丟失的,這個賬得算到安祿山頭上。安祿山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統治的區域和燕雲十六州高度重合。平盧的區域在遼寧西部一帶,范陽包括北京和河北北部,而河東是山西省一帶,所以說安祿山就是以燕雲十六州為根基起家而後發動安史之亂的。雖然最後安史之亂被平定,但是由安史之亂引起的波瀾影響了後續幾百年,由外族人安祿山發動的叛亂導致燕雲十六州從此不再受漢人控制,此後的藩鎮割據又以河朔三鎮最為致命,三鎮基本是不受唐朝中央政府控制,而河朔三鎮以胡人居多,陳寅恪先生稱之為“河北胡化”。本來河北地區是以漢人為主,但是東突厥滅亡後,到了唐玄宗時期,唐玄宗把突厥人就近安置在河北地區,於是僅僅過了二十年的時間,河北地區就已經胡化,這裡生活著種族以胡人為主了。

    所以,要論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唐玄宗才是罪魁禍首。而石敬瑭不過是中間轉手倒騰的異族之一罷了。

    對石敬瑭的負面形象正本清源後,我們可以對他作一個公正客觀的回答了。

    一、 三易其主,終登大寶

    石敬瑭的父親是李克用的手下,石敬瑭從小跟著父親,所以他的第一任上司可以說是李克用。

    父親死後,石敬瑭做了李存勖的校尉,因作戰勇猛,善於用兵,履歷奇功,深得李存勖信賴。

    後來,石敬瑭被李存勖推薦給了李嗣源,李嗣源也非常喜歡這個將領,不僅讓他統帥親兵“作射軍”,還把女兒嫁給他,這樣石敬瑭成了李嗣源的女婿。

    公元926年,李嗣源發動兵變,在石敬瑭的協助下打敗李存勖,成為後唐皇帝。石敬瑭也因此得以步步高昇,成為後唐的實力大員。李嗣源死後,李從厚繼位,但是另一名皇室宗親李從珂不服,發動兵變成為了新皇帝。

    李從珂對石敬瑭非常忌憚,害怕他哪一天也會造反,所以採取多種措施防範石敬瑭,最後發展到兵戎相見。石敬瑭身為河東節度使,其大本營在今天的太原,李從珂派大軍圍困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助,答應事成之後有豐厚回報。契丹君主耶律德光親率大軍前來救援,幫助石敬瑭度過了這場危機。也是在這一年(936年),石敬瑭在契丹幫助下滅掉了後唐,建立後晉政權。

    二、 卑躬屈膝事契丹,惹眾怒

    由於契丹對石敬瑭有大恩,所以石敬瑭對契丹人感激涕零,卑躬屈膝,委曲求全。他不僅把燕雲十六州轉給了契丹,還對比他小11歲的耶律德光稱為“父皇帝”,每年給契丹進獻30萬匹的布帛。

    華人對石敬瑭的毫無羞恥之心感到反感,很多藩鎮因此而造反。但石敬瑭依然我行我素,對待契丹如哈巴狗侍奉主人一樣忠心耿耿,謹小慎微。

    公元941年,成德節度使安重榮指責石敬瑭不知羞恥,像奴才一樣侍奉契丹,並表示和契丹勢不兩立。耶律德光知道後責怪石敬瑭,石敬瑭嚇得把安重榮的頭砍下來後送給了遼國。

    安重榮雖死,但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卻效仿他以契丹為敵。契丹再次責怪石敬瑭,石敬瑭陷入兩難,因為他兩頭都不敢得罪:契丹不用說了,劉知遠是河東節度使,軍力強大,石敬瑭也不敢輕易討伐。

    石敬瑭就在這種矛盾和憂鬱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51歲。

  • 20 # 小賢讀史

    石敬塘(公元892—942)生於太原汾陽裡,是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的開國皇帝。接下來說說他做了哪些事。

    1.建立後晉

    石敬塘早年跟隨後唐皇帝李存勖征戰四方,並多次幫助李存勖和李嗣源在戰爭中脫險。後來又鼓動李嗣源發動兵變,奪取帝位,石敬塘便順裡成章的成為了後唐的丞相和駙馬爺。

    公元936年,石敬塘起兵反後唐,被後唐軍隊圍困於太原,隨後便求援於契丹人,在契丹人的幫助下,將後唐攻滅,建立後晉,自稱為“兒皇帝”,稱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皇帝”。

    2.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國

    被遼太宗耶律德光封為“大晉皇帝”的石敬塘為了報答耶律德光,竟然將雁門關以北的幽雲十六州這一大片土地割讓給了契丹國,並承諾每年向契丹國進獻30萬匹布帛。

    石敬塘自從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國後,導致整個中原地區完全暴露在了北方少數民族的鐵蹄之下。同時對後世的影響也極為深遠,直接導致從黃河以北和以東的大片土地無險可守。在後來的400餘年裡,為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入侵中原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結語

    石敬塘早年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後唐將領,後來,隨著其勢力不斷的擴大伴隨著野心也不斷地膨脹起來。為了登上皇帝位而不惜將幽雲十六州大片土地割讓給了契丹,以換取契丹派兵援助並幫助他滅亡了後唐。公元942年,已處於晚年的後晉皇帝石敬塘重用宦官,導致朝綱紊亂,宦官專權,官員腐敗無能,以致於民怨四起。同年,由於遊牧在燕門關一帶的吐谷渾部不願歸降契丹人,因此逃到了河東,成為了劉知遠的部下。因為劉知遠手握重兵,石敬塘不敢得罪他,也不敢得罪契丹人,後來,石敬塘因憂鬱成疾而死,時年51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綠巨人有自我恢復能力嗎?能強大到不死之身的程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