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了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一個無所住心,但是滾滾紅塵,喧囂人世,本來萬物與我心都是同寂,深處其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寂感神應,心即理,本同於道,感而有應,應而有住,無住,修煉的就是那顆感於人事物而無束縛之心。

  • 2 # 車一進二

    《金剛經》雲:“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

    心無所住:心中無數!無有主意!夢喚天助。

  • 3 # 藍色楊宗海

    什麼是心無所住?如何才能心無所住?

    什麼是“心無所住”?我的理解就是讓心“清空”。

    現在許多人喜歡說:“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再加上一些“心靈雞湯”的灌溉,把他們的心撐得大大的。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多少人是彌勒佛,“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所以“心大”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好事,直接後果就是——“心太累”。

    正因為“心累”不好受,很難過,所以聰明人就倡導“心無所住”,把心“清零”、“清空”。

    如何才能“心無所住”?我的理解就是“放下”。

    “放下”,便得自在。人日食不過三餐,夜眠僅需六尺,其他的東西都是多餘的。

    權力要放下,金錢要放下,面子要放下,怨恨要放下,壓力要放下,過去要放下,美色要放下……,一切一切與當下無關的都要放下。禪師追求的境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境界普通人達不到;不過,“飢來吃飯倦來眠”,我們人人都能做到。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了“飢來吃飯倦來眠”,那我們就是真正“放下”了。到時,必定“心花怒放”。

  • 4 # 龍格

    1.心無所住,是出自佛經《金剛經》菩薩應無住佈施。

    2.心無所住的意思是說,不要執著有目的性的去行為。例如做善事不是為了回報或者某些心情去做,做善事應該隨緣而做,那一剎那沒有思考就去做了,那是本性為善,有目的性叫做有心為善。本性為善是自性中的。

    3.常養慈悲心為習慣,常以清淨心處世。持戒律。慢慢就做到了。

  • 5 # 智慧575

    心無所住的正確的認識是,一塵不染,一念(妄想)不生,一緣不結,一境不執。不與一法作對,不思善惡無愛恨。心如止水,心空如洗。如能正確的理解和正確的作到了,就會無住見法身。

  • 6 # 洗手烹小鮮

    “心無所住”就是強調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可以脫離物質而獨立存在。這本身就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至於如何做到,我認為你永遠也做不到,或者只是你自以為做到。人的意識都是對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的反應,即便你的夢境,潛意識,那也是受外在和自身生理狀況的影響。怎麼可能做到真正的“心無所住”。難道沒有了物質,精神可以獨立存在?人本身就是自然的客觀存在世界的產物,是物質的一部分。一切神學只不過是對客觀世界的片面誇大的反應,都可以在現實土壤中找到其根源。再者,這種思想對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沒有任何的積極意義。最後,我問你,你相信佛法“普度眾生”嗎?我告訴你,如果人人都去當和尚尼姑,出家修行去了,寺廟裡的和尚估計要哭了!因為都沒人生產了,社會都不運作了,什麼都沒了,他們吃什麼?都沒吃沒喝了,還講佛法嗎?還講精神生活嗎?正是有了廣大人民的勞動實踐才有了他們。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是社會的寄生蟲也不為過。這也就證明物質第一意識第二!

  • 7 # 金豹8609767

    心無所住,無住亦住。真正的心無所住,是明白一切都是自性妙用的隨緣顯現,沒有分別。譬如剪刀石頭布,不管形象(相)上怎麼變化,它就是手(自性)。住和無住都是方便說,真正心無所住的人,他住不住都沒有分別,心是自由的、真誠的、沒有分別的,一切都自然而然簡簡單單。

  • 8 # 紫玄修行

    很簡單也很深奧,心無所住就是心無執著,不管色聲香味觸法,都不應執著於心,但是你如果只是看這一句,而不結合金剛經的全篇就會斷章取義,不知所云。

    無所住是因為這個世界在佛家看來和普通人不同,前面有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說的就是佛家是的世界觀,為什麼不要執著?因為世間的一切相都是虛幻不實的,不是不存在,而是因緣際會的產物,只有看破世間的相,不執著於相才能得到一顆清淨之心,這只是修行必經的一步。但是看似簡單的一步,實際上能夠做到的非常之少,即使金剛經不斷的強調,因為人性本身就是慾望比較重,貪求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你喜歡美麗的異性,喜歡好吃的食物,喜歡好聽的音樂,喜歡美酒香菸,能夠讓你執著的東西太多,你思想上理解,讓你全部拋棄你做的到嗎?除非離塵絕俗,或者死了,否則能做到的人機率幾乎低到嚇人,而這僅僅是金剛經概述的境界的第一步而已,不要認為以上我說的都做的到你就無住了,即使在佛法上也要做到不住,很多人就是學佛迷了,執著於佛法而不自知,所有經文幾乎非常熟悉,解釋的頭頭是道,學了一輩子佛法,五戒十善都做到,非常的勤快,但是就是開悟不了,就是做不到無住兩個簡單的字。

    講到這裡想到一個開悟的故事,可以給你借鑑一下,有個和尚非常勤勉十年如一日的誦經唸佛做功德,就是開悟不了,所以選擇經常閉關苦修,有一天他在閉關,一個和他認識的和尚沒找到他,就拿起他最喜歡化緣的碗不斷把玩,正巧他閉關出來看到了,立刻和這個師兄急眼了,非常氣憤別人動他的碗,那個和尚看著他激動的模樣,回了一句話,你連一個碗都放不下還想開悟,令他恍然大悟,拿起那個碗狠狠摔碎,不久就開悟了。

  • 9 # 妄言語

    “心無所住”的“住”是停留,居住。那麼“心無所住”就是心中無有任何牽掛。既佛家所說:心無掛礙。道家說:無為。

    至於如何才能做到“心無所住”,儒釋道三家皆有法門。

    《論語》上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大學》上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中庸》上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孟子》中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做人做事須得問心無愧,無愧於心自然心胸坦坦蕩蕩。心胸坦蕩蕩自然“心無所住”。

    《金剛經》上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又說:“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說:“時照見五蘊皆空”,又說:“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色受想行識即是五蘊。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所觸,意生法。人之所受,皆為空無,自然心無掛礙。

    《六祖壇經》中說:“身似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不叫惹塵埃。”“塵埃”便是心中有礙念頭通達的所想所思。

    《道德經》中說:“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損的是一切私心雜念,違背自然的事。

    總之,“心無所住”便是修心。須得心無掛礙:做一個心中無有雜念的坦坦蕩蕩的正人君子;其次,收拾念頭,心如靜水,不起漣漪;倘有念起,必須覺悟,及時止住。此一點道家有許多法門,如《莊子》的“心齋”、“坐忘”。佛家也有法門,如“六妙門法”。還有“數息法”等等。總之,是以一念替萬念,漸漸達至無念。無念即是“心無所住”。另外,慾望人皆有之,沒有慾望則與頑石無異,但慾望不可過,過猶不及。所以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的喜怒哀樂皆因慾望而發。慾望可得則喜出望外;不可得則怒不可遏;得而失之則哀,涕淚交加;失之而復得則樂,破涕為笑。《道德經》說“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心亂則念不絕。《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若有可得心則心有所住。

    《洞玄靈寶定觀經》中有言:“夫欲修道,先能捨事。外事都絕,無與忤心。然後安坐,內觀心起。若覺一念起,須除滅務令安靜。其次,雖非的有貪著,浮游亂想,亦盡滅除。晝夜勤行,須臾不替。這一段明確指出止念之竅訣。有心者可細細品味,當定有所獲。”當“浮游亂想”盡數滅除時“心無所住”可成。

    以上所說,為本人所悟,如有不當,見諒見諒。

  • 10 # 無生無滅無相無為

    無所住,是法身佛,是涅盤心,是菩提心,是如來心。如來心,無形無相,無生無滅,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眼耳鼻舌身意故,眼不住色,耳不住聲,鼻不住香臭,舌不住味,身不住觸,意不住法,是謂無所住!住在無形像的法身佛上,叫住無所住,叫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用煩惱心研究大乘法義,就叫修大乘!就叫無所住而生其心!凡夫住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叫做有所住,有所住就有生死,住在無所住上,就叫覺悟,就叫涅槃!

  • 11 # 澡雪堂主談修心

    中國有個成語叫“刻舟求劍”,這個講的是“心有所住”,住於什麼呢?住於他在船上刻下的那個標記,其結果我們都知道了,而“心無所住”正是針對這類問題所進行的糾治。

    這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這個世上的一切都是不斷變化的,佛家叫做“無常”,意思是沒有恆常不變的東西,《金剛經》是大乘佛法,當然要告訴我們最真實的道理,所以它告誡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心”的使命是幫我們認識事物,如果它所認識的物件已經變了,但它卻還停在那裡不動,那麼這種情況下識別出來的結果肯定是錯誤的,所以“無所住”不是隨便要求的,而是為了正確的認識事物,我們必須要這樣做才行。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隨便一個人,他都會擁有多重身份,既有社會角色,又有家庭角色,在家裡,他既是父母的子女,又是子女的父母,在社會上,他既是某些人的領導,又是另一些人的下屬,這個就是變化,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他都會有自己相應的角色。

    那我們和不同人打交道的時候,就要隨時找到自己的角色,隨時調整身份,如果我們剛才對下屬發了一通脾氣,這時上司突然來了,我們就不能再“心住於領導”,而是要馬上“住於下屬”,要即時的切換頻道,這樣才不至於鬧出笑話。

    所以做到“心無所住”,可以說是我們適應環境的的一個基本素質,放到修養心性上同樣如此,比如一個人發願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決心將大乘佛法的精神進行到底,那麼第一步他就要先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就涉及到了:

    怎樣才能“心無所住”

    “心無所住”其實是一個客觀規律,這並不涉及我們能否做得到的問題,不管我們去不去做,我們的“心”都是“無所住”的,《金剛經》裡也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所以對於“心無所住”,問題不在做到它,而是在接受它,承認它,我們有很多時候,是不願意承認,也不願意接受這個“無所住”的,象古代的很多帝王,他們就不願意接受生、老、病、死這個人生的變化規律,頂著“萬歲”的榮冠,變著法的求仙藥,求長生。

    現在其實也是如此,看那些打著益壽延年的旗號賣補品、售假藥的,永遠都會有人上當,而且上當的群體也非常有規律,幾乎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為什麼?道理一樣,都不願意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都幻想著能借著這些補品和藥物真的來個壽與天齊。

    如果置身事外說別人,每個人都能意氣風發的講上一套高明的理論,只是一旦放到自己身上,就統統都癟了,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共同特徵,所以能夠真正的接受並承認“心無所住”,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問題說到底,還是心中的那一私念,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理所當然應該擁有一些特殊的待遇,擁有一些特殊的機會和能量,可以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出現別人無法出現的奇蹟,問題真正的根源,是在這個地方。

    一句話總結

    所以一切聖人留下的經典,都在教我們同樣一個修養——無我,這個“我”就是那個問題的總根,就是那個私念,有了他,我們就會離客觀真相越來越遠,雖然我們本來是“無所住”,但我們永遠不接受,這種真相與意願之間的矛盾,就永遠無法調和。

    《金剛經》裡一開始提到的“降伏其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 12 # 景裕天元

    打個比方吧,你對一個事情會發表看法,比如有錢好沒錢不好,那麼你就逃不出這個怪圈,隨便你怎麼靜心,心裡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有錢沒錢的想法,如果你對有錢好不好,沒錢好不好完全不發表意見,只是全然的接受有錢也好沒錢也罷,那麼,對於這個煩惱你就放下了,那麼你腦海中就會沒有這個念頭了,慢慢的等各種念頭出來,你把各種想發表的意見放下,那最後你心就靜了。

  • 13 # 大晟府小書僮

    什麼是心無所住?

    “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的重要思想。住,是世人煩惱的根源,人能心無所住,方能解脫煩惱。那麼,什麼是“無所住”呢?要理解“無所住”,則先要理解什麼是“住”。

    什麼是“住”?

    住,就是停留,將自己的心停留在某時某事某人某物上,引而申之,停留在一切色、聲、香、味、觸、法之上,也就是宇宙人生,世事萬物上。

    這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

    例如,今天被上司批評了,你悶悶不樂,心情很壞,那麼你的心就住在了上司批評這件事上。

    今天手機遺失了,你很懊惱,恨自己粗心大意,一整天都不開心,那麼,你的心就住在遺失手機這件事上。

    你失戀了,心情很痛苦,夜夜把自己灌醉,也沒心情上班,這就是住在失戀上。

    因為你的心總是想著這些不如意的事,所以煩惱就一直纏著你了。所以說,人的煩惱,來自於心的“住”。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執著”、“放不下”。

    什麼是“無所住”?

    無所住,當然就是不要讓自己的心停留在這些不如意的事情上。

    上司批評就批評了,思考一下是什麼原因批評,是自己工作沒做好還是上司冤枉你了,別老想著那些言語對你的傷害。手機遺失就遺失了,懊惱也不會讓手機回到你手上,就當吸取個教訓。失戀了,不要老是想著那個已經過去的戀人、那段已經逝去的感情,想也回不去了,何必去想。

    當然能夠做到這樣,是非常困難的。

    前面說過,住的範圍包括了色、聲、香、味、觸、法這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所以,無所住的意思,不但不要停留在不如意的事情上,就算是開心的事情,也不要停留。

    例如你今天買了一輛新車,或者今天彩票中獎了,或者加薪了,很開心。這一開心,就住在這些開心的事上了。這就跟“無所住”的思想相背了。

    所謂“寵辱不驚”,無論得失,均要淡然處之。

    為什麼要“心無所住”?

    顯然,要想擺脫煩惱,心就不要住在這些事物上。

    有些人生病了,心裡擔憂得不行,整天提心吊膽,結果小病變大病。據醫生統計,有好些癌症病人,是不病死的,而是嚇死的。反而是那些不把病情放在心上,像往常一樣該吃吃、該玩玩的病人,能多活幾年。

    已經發生的了事情,心總是想著,於事無補。所以要“無所住”。

    諸行無常,世事總是在變化的。

    變化,是宇宙人生世事萬物的基本規律,這一刻的狀態,下一刻已經變了。雖然某些事物的這種變化極微小,小到你不能察覺,但它確實在變。

    失戀是失戀那一刻的狀態,過後雙方的心都在變,感情也在變,只是這種變化有些人快有些人慢。雙方有新的生活,可能比以前更幸福,或者更不幸,所以住在失戀那一刻的狀態是很不智的。悟佛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很多人煩惱的根源,就在於沒有看清這種規律,把變化當作永恆,把性空當作實有。

    如何才能心無所住?

    做到心無所住,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很困難的。

    首先,要徹底悟透諸行無常的道理,接受世事無常的規律。其次,要做到心無所住,則離不開對“緣起性空”的參悟。

    “諸行無常”和“性空”的道理緊密聯絡,都是關於變化的。那些你以為“有”的東西,其實只是“緣起”的一個產物而已,並不是本來就存在,所以叫“性空”。

    關於“緣起性空”,可參考筆者之前的文章,由於篇幅所限,這裡不便展開。

    蘇軾有一首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鴻偶然在雪地上留下爪印,鴻飛走後,它心裡不會想著那個爪印,留了就留了,那個爪印,可能跟著被新雪覆沒,或者雪融掉,爪印也就沒有了。不管爪印怎樣變化,鴻不會記著它。

    過去的東西就讓它過去。

    就像風來竹面、雁過長空,風掠過竹葉,竹葉動一下,風跟著走了,不會想著竹葉會怎樣。雁飛過天空,留下曾經的身影,飛過後,身影也沒有了,天空仍然是天空,什麼都沒有留下。

    這就是“無住”。

    灑脫的人,自當有這樣的曠達胸襟。

  • 14 # 承古吐新

    先談什麼是心有所住。例如有人羞辱了你,這件事過去好久了,你一直耿耿於懷,這是心有所住。又如在某天,你因為某方面的成功,而讓領導表揚,觀眾歡呼,過好久了,你只要一想到這件事你就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這也是心住於這個成功了。

    反過來,對羞辱你的第一件事,也許你一直記的,但就好象天空刮過一陣風一樣,你並不在意,並不耿耿於懷。對第二個成功,你也覺的象看一場電影,象做了一場夢一樣,也沒啥喜悅的,這就是無住生心。生心是明明白白知道這件事,而不是呆頭呆腦。還有一點把情緒壓住不讓發作不叫無住,只要心裡有情緒就不叫無住。這不是阿Q精神,阿Q精神是一種對現實無耐的自我欺騙與自我安慰。心底不是無執著無牽掛無情緒的。無住生心是明明白白看清事情,又能把任何事情看的如一場電影,一個肥皂泡,一場夢境,這是大海的胸懷,這是大地的胸懷,一切事情在他心裡都輕如鴻毛,有啥值的計較呢,心裡計較不起來呀。果真這樣,這就已達聖人無為境界,這就是佛教的空。但無為又無不為,空不礙有,空即是色。這就是你已在道中了。

  • 15 # 醬醬的牛

    這一切都需要悟,這種事情沒有方法,只有心靜,不要去別人那裡找方法,別人的方法是別人的,對於你來說沒有用!一點點參一點點悟,沒有捷徑!只有心靜!

  • 16 # 劍蘭修竹

    心無所住生其心繫《金剛經》精髓,人要安匕心之法去找自己的心在哪是非常難的,因為心法淵廣,心無所住就是禪修與禪機。心繫一個多維的概念,人的丹田在哪?枯執意守反而事與願違;易學氣功反對刻意守丹田。心無所住即縫隙定。

  • 17 # 左岸咖啡正宗

    心本來就是無所住的,在楞伽經裡提到性量就是無所住,如鏡子一般,來去無礙。有所住就是糾結,喜歡評判善惡,是妄心所為。性量可以參考耳根,眼根,耳目都如鏡納物,來去無礙,糾結的是肉團心。

  • 18 # 念初持覺

    佛開示說:【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很多人看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會想要把意識修到“應無所住”;但是事實上如同我前面講的,意識祂一定會分別,祂是沒辦法修成無分別的,所以祂一定有所住;所以這裡講的其實不是在講意識心,而是在講如來藏。

    那要怎麼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當然第一個,你要先證如來藏。因為唯有如來藏才會無所住,所以你要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你當然要證如來藏,因為只有如來藏能辦到,所以唯有說你證得如來藏以後,轉依如來藏。轉依如來藏以後,要怎麼做?因為轉依如來藏以後,讓如來藏不斷的生起你的六識心來運作,你這時候才可以說,你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前面這個道理已經講了,因為六識是如來藏的一部分,這樣你才可以說,“因為如來藏無所住,所以我的覺知心雖然能夠分別六塵,但是因為如來藏無所住,我是祂的一部分”,所以你就無所住了。

    雖然 佛也知道須菩提,也能分別這個人叫須菩提,但是 佛是絕對無所住的。但是 佛為什麼能夠分別須菩提,因為這是以如來藏為根本而說;如來藏無所住,所以即使你六識心可以分別六塵,但是從如來藏的道理來看,仍然是無所住。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讓你證得如來藏以後,轉依如來藏,然後讓如來藏這個心不斷的現起運作,而不要入無餘涅槃。如果像二乘人一樣,他就不可能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如來藏無所住,如果你入無餘涅槃,只是做到無所住而已,但不能生其心,因為如來藏在無餘涅槃中就不在三界中生起運作。所以,唯有菩薩證得如來藏以後,然後轉依如來藏,才能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這一句話,其實也是根據如來藏而說。

  • 19 # 馬振廷1

    心無所住,心不停留任何事物上,或者內觀不停留在某個穴位上。內觀只是查放鬆順昌,老子要曲則全,枉則直,高下向傾,長短相形,前後相隨。都不死守,守一統一放鬆之意。無我無它一團和氣空無。

    住,守,定,色,形,有,法,有定法。都是追求住。順其自然不隨不守不觀不盼消失住見。佛家,道家,與俗家不能相提並論。不懂裝懂胡說八道,誤經誤人。

  • 20 # 流芒流

    無所住,你的心性(情)不要被(為)某人某事滯留!心境要永遠保持空靈。這是佛徒(陀)應有的功力!要看淡名利,要消彌各種慾念痦(物慾性慾)。更不能對吃小虧,雜事鎖事牢牢記住。空則靜,靜則靈,靈則明,明心見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中什麼樣的人最值得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