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胡說三農
-
2 # 遇見練字
看了你的字,功夫是有,但燥氣重,筆畫線條間都有種“匆匆忙忙趕任務”的味道,並且你用的是“淡墨”,寫起來就容易得多,水分的洇染和墨水的效果差遠了,類似廣場寫字,很爽利,但無質感。練字,不建議用淡墨。這些咱們都不談。下面就我本人學書經驗略敘一二:
一、心態第一毛筆和硬筆的差別顯而易見,硬筆你想寫出來你腦子裡的筆畫,只要你記住他的樣子,以及基本寫法,就能寫出來,但是毛筆就難了,毛筆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萬向輪”,你越是刻意,越是急不可耐,越是用力,越是想表現,就越是寫不出那個味道,無他,心態使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時常能看到閱歷豐富的老年人寫出的字即使功力不深,但總能給人恬靜自然,從容不迫的感覺!
記住一句話,讓你感到“彆扭”的筆法一定不是正確的筆法!
心態一定要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不急不躁!
二、再回到臨摹古碑帖中去想提高,必須再次回到古碑帖學習中去,並且這是一生學習書法不斷重複、不斷深入又不斷出來的過程,如果你認為你現在水平足夠高,那好,把現在的字存好,等隔斷時間以後再拿出來看,你就發現問題了!
發現問題就去對比古帖,去解決,去突破,慢慢的你的水平就會進步,記住是進步!不是達到!!!學無止境!
一句話你的書法水平的提高都在看似平淡無奇的古碑帖中。你也要足夠的依賴它!從它身上吸取營養。
三、先專再廣我們這裡重點說說“專”。
“專”是為了搞清楚書法裡的筆法問題以及結構構造規律這些書法裡面的基本東西。
大方面說,自古至今所有的書家雖然層出不窮,風格面貌迥異,但是他們都遵守著一個不變的“宗”這個宗即是筆法和結構。也可以這樣認為,所有的書家的字都是“大同小異”,你要搞清楚的就是這個“大同”!在這個基礎之上你再去看其他書家的字,不用別人給你深講,你也能看出他是怎麼寫的,中鋒?還是側鋒?收緊?還是寬鬆?
這個“大同”說著容易,領悟不易,別人想告訴你也說不出來,只能隨著學習的深入自己去意會。
四、外功力拓展(可以選擇略過)呵呵,這第四個向來是最主要的一條,又是最容易被學書法忽視的一條。那就是自身的學識修養及思想境界。
算我多嘴了,這一條要耗費的精力不可思議。
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論書,以及你再回頭看看歷朝歷代能被歷史檢驗並流傳至今的著名書家,可以說沒有一個粗陋寡聞、目不識丁的白丁布衣,從這點說,“書法”的門檻真的不低,如果你想學“書法”而不是純粹去寫字,那麼加強你的字外功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
有了字外功,你的字才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深度的“另一個你”。
當然,只是想寫“漂亮”、“實用”的話,可以忽視!
以上匆匆總結,定有不當、不周之處,見諒!
-
3 # 老路書法
這個問題已經成為老生常談了。
臨帖臨帖臨帖!
寫書法如同蓋房子,哪個筆畫長一點,哪個筆畫短一點都是有規定的,不能胡來。
正如啟功老先生所說的,結構非常重要。沒有穩定的結構,你所寫的書法就散架了。
書寫工具也很重要。一得閣的小白雲(兼毫)不錯。
最重要的是不要浮躁,要有耐心。
-
4 # 中州耕牛堂主
問題:書法要怎麼提高?
根據我的學書經驗,回答如下:
第一,選帖。從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五個書體中,選一你喜歡的書體,堅持臨寫。
建議:學篆書,就臨《嶧山刻石》;學隸書,就臨漢碑;學草書,就臨《平復帖》、《出師頌》和“二王”的字,也可以臨《書譜》和張旭的《古詩四帖》 、懷素的《自敘帖》;學楷書,就臨《宣示表》、王羲之的《孝女曹娥碑》和唐人歐陽詢、顏真卿和柳公權的字;學行書,就臨《蘭亭序》和《聖教序》。先不要學近代、現代和當代人的字。
第二,臨帖前,應先讀帖。每臨寫之前,將所選擇的帖子認真讀五至十遍,然後開始臨寫。做為一個初學者,須按以下程式臨寫:先摹臨,再對臨,再背臨,臨寫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意臨。有寫作品的衝動時,可集字創作。
臨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書家一輩子的事。啟功先生說:學書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臨帖!臨帖!臨帖!當你把帖子裡的字臨得七分像的時候,加上三分自己的東西,就是一個書法家啦!這是啟功先生的原話,希望各位書家銘記於心。
學書法,要耐得住寂寞,要戒掉浮躁之氣,要摒棄名利之心,更不要急於求成,只有這樣,才能學進去,才能把字寫好,才能有所成就。
另外,要想提高自己的書寫和創作水平,除了臨寫古人的碑帖之外,還要多讀書,多領悟書法精神,有機會時,可經常出走出去,到大自然裡體驗生活,還可以觀看全國各地的書展,有條件時,報名參加中書協書法培訓中心舉辦的書法培訓班。在中書協書法培訓中心講課的,都是當代書法名家,在那裡可以系統學習書法理論和書法創作知識。
此外,還可以拜一名師,讓他指導你的書法學習,這樣會較快地提高你的學書水平。
本回答沒有點評你的書法作品,只是告訴你係統的學書方法和經驗,這些,比單一點評你的字更重要。
-
5 # 傳承文化繼承傳統
學書法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那肯定是基本功了。基本功不紮實要想提高書法水平無從談起。一棟高樓很高,地基要埋下去很深。地基不牢固風一吹不就倒了嗎?所以要想寫好書法必須苦練基本功。其實你寫的作品人家一看就知道你的功力有多深。要想寫好書法不去苦練基本功是不行的。說真的書法玩的就是基本功,什麼才氣不才氣的,什麼悟性不悟性的,都建立在基本功之上。基本功對書法的重要性。
那麼怎樣練基本功?每天堅持臨帖,學習人家優點總結人家經驗為我們自己所用。如王鐸一生都在臨帖。不臨帖他就感覺沒有靈感。剛開始我們臨帖擔心出不了帖。不敢臨帖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即使出不了帖也要去臨帖。現在我們書法展就有“千人一面”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我想這些人學的風格都是一樣的。沒有取捨沒有自我,還做不到總結別人經驗,悟性靈感欠缺。從而導致“千人一面”現象。所以出帖還是非常有困難的。當然了出帖你也就成家了。這是所有學書法終極目標。寫好書法靠基本功,那麼出帖就要靠自己悟性與靈感了。大師自古以來少之又少屈指可數。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寫好書法再說,至於能不能出帖就是後話了。書法都寫不好還談什麼出帖不就扯淡嗎?想都不用想不可能的事。
我個人認為書法最重要的就是執筆。雖然執筆有幾種執筆方法。其實執筆是幹嘛的,執筆就是為了更好的用筆。這才是關鍵所在。當然了執筆與用筆每個老師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經驗。雖然大同小異但是還是有差別的。只有靠自己總結把握了。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執筆與用筆。書法寫的好不好有直接關係。這些東西可以自己在臨摹當中慢慢總結經驗,得到你想要的執筆與用筆方法。
-
6 # 空谷山人
醜書學研究發現,寫字寫好了並不難,首先就是用筆,現代人習慣硬筆,軟筆有軟筆的用筆方法,通俗一點就象甩鞭子一樣悠著將筆毫的彈力發揮到極致。不能用拙力提按。其次是結字,字要寫得活起來,同一個之字在蘭亭裡不同位置不同環境不同心情有不同的動態,這種搖擺正斜的姿態是要臨習古人的表現手段的。第三就是學識修養人品素質。
寫字提高不是目的,目的是將你的文章寫活,寫出感染力。蘭亭的情緒變化,祭侄稿的悲憤狀態,寒食帖的淒涼。都是寫出來的。
-
7 # 周祖兵書法
書宗晉唐,書法要想提高,還得在“師古”上下功夫,古人在書法成就上已達到巔峰,所以應多研究古人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例,要想在楷書上有所提高,必須瞭解楷書的發展過程,楷書萌生於東漢,魏晉時逐漸發展成通行文字,魏時鐘繇為楷書鼻祖,至隋唐時期楷書臻於成熟,達到頂峰,法度齊備,楷書大家輩出,唐朝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元代的趙孟頫,被稱為楷書四大家,代表作品有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顏真卿《勤禮碑》、柳公權《玄秘塔碑》等等。我們要在楷書上有所作為,必須對這些楷書的精品進行研究,取其精華,加強臨池實踐,用心領悟其神韻。長期臨習,做到筆筆有出處,處處有法度,逐漸從形似昇華到神似,然後在具有一定法度的基礎上加以合理的創新,做到“師古而不泥古”,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書法水平。個人體會,僅供參考。
-
8 # 青坡草堂
多看,多學,多練,多想
書法是一種文化,有長久的歷史,我們可以從根源學起,一點一點的來積累。等自己可以看懂書法,才可以從裡面感受到到文化的薰陶,自己才能結合自己的情況去練書法,這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
9 # 首豪數碼影像
書法練到一定階段,要多欣賞歷史名家和現代名家的交流欣賞,請教讓更高的名家指導,多參加一些書展覽與交流,這樣才能有更快的提高。
-
10 # 楊玉坤
書法練到一定程度,會有更深層次感悟與理解,會讓人感覺書法藝術是那麼的有內涵有深度,那麼的博大精深、讓人更瞭解歷史文化底蘊,更加珍惜眼前所有美好時光
-
11 # 一笑貫長天
書法在達到一定的層次後,還要經常臨摹古代大家的法貼,同時也兼顧章法的學習!
有些帖是可以追隨你一輩子的,比如《聖教序》,比如《冠軍貼》,今天你還信心滿滿地認為你基本掌握了王羲之及張芝的書法,明天再看時,還有自己未曾理解到的地方,這就是蘊藉!
練書法的初始都是注重大致的外形及結構,到達一定階段後會注重細部的問題,這個細部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有時可能是一年,兩年的事!好的法貼越臨越出味道,越臨越出細部功夫,歷史上的書法家都把臨帖當做終生的事去做!為什麼?因為,歷史上書法界最聰明的人用一生的精華寫成的書法是你一年兩年能悟透的嗎?不能,你今生能悟透一位書法大家的法貼,就是一件足以傲世成就了!
學習章法也是一定層次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學習,思考的重點,因為章法是需要理解,理解書法的審美,不能只是依賴別人告訴你,那樣你只能理解到皮毛,不是別人講的不透徹,是你沒能達到理解的目的,所以,你只能是照著葫蘆去畫瓢,只有理解了,貫通了,你才能任意發揮,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來!
-
12 # 書法功課
首先是選帖的問題。
這個問題主要看你的追求和目的。如果只是想日常寫字好看一些,讓普通人覺得你的字很好,那麼臨今人的字足夠了,田英章的楷書還是值得學習的。
如果你想追求更遠,不僅讓普通人覺得字好,而且也想讓懂書法的人也覺得不錯,甚至可以參加正規的書法大賽獲獎,那麼可以去臨古,臨大部分的歐楷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臨田的缺點是容易學會,學的像,一百個人學田,九十九個一模一樣;臨歐的缺點是不容易學會,學的不像,一百個人學歐,一百個都不一樣。就算是歐陽詢的親兒子歐陽通,寫出來兩者都明顯不同。所以學後者,你不得不自己多琢磨琢磨。
其次練字練的浮躁了,就要先靜下心來放一放,不要繼續原來的臨寫方法,可以換種心態,換種方法。比如加強背臨,背臨的前提是要能“背”,九成宮你背下來了嗎?
為什麼要背呢?因為背臨就是不看帖直接寫,如果你連內容都記不住,怎麼知道寫什麼字呢?所以古人練字,練的最多的是“千字文”、“心經”,還有後來的“孔己”(實際上是丘乙己,上大人),就是因為容易背下來,拿出筆就能寫。九成宮一方面固然是書法水平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內容積極、朗朗上口。
臨帖臨到一定水平,就要積極創作。
拿出一篇新的內容,楷書就先用集字的方法湊出原帖有的字,沒有的字就按照筆法和結構原理自創,這樣你寫出的東西就不僅僅是學過的東西,更多的是你對原帖的理解和拓展。再逐漸地脫離集字,獨立完成作品。
-
13 # 黃中發稿札書法
書法到一定階段後,還是要在人文上去提升。
當我們撥開籠罩在經典中的層層迷霧後,卻會驚奇的發現,經典作品之所以引起人們心靈震撼,是因為其中散發出來的是一份情懷,一份感動,以及強烈的生命意識。
現在很多學書者一味重視技法,往往侷限於書法技巧的學習和探索,而忽視了書法之源,即傳統文化對我們的滋養。
當我們端一杯香茗,品味王羲之的《蘭亭序》時,那種朗天清氣,和暢的惠風撲面而來。我們可以和書聖一道從宇宙的大視野來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羲之對人生易逝的感慨,對人生的熱愛,對人生憂患的拷問,傳達了在有限人生中創造無限價值的積極訊號。《蘭亭序》被選入《古文觀止》,是因為它自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以及哲思追尋。
當我們舉筆探追顏真卿《祭侄文稿》墨跡時,體會到得是其真摯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哀憤極致的內心宣洩。在那些字裡行間乃至卒不成字塗抹中看到的家國情懷躍然於紙,而使我們感動於心。這種家國情懷不僅僅於筆墨中,還在於顏氏一門一貫的切身行動中。這件作品就像一首悲壯鳴奏曲,成為千古絕唱,天地為之久低昂。
當我們觸控蘇軾《寒食詩帖》脈搏時,那境遇的淒涼,內心的苦悶,性格的頑強,如寒夜的火炬,熊熊耀眼。情緒而流轉的筆墨交織著傷痛與吶喊,同時也有堅守與豁達。淒涼,其實就是高貴人生的一個歷練過程。挫折,是精神力量的寶貴源泉。
不同於現代人的刻意製作,上面三大行書都是手稿,書寫得是真情流露,支撐他們作品的是極致人格及深刻的文化內涵。如孔子說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甚相其合。
書法作品唯有一個立體的呈現,才能震撼人的心靈,才能成為永恆的經典!
-
14 # 油燈
書法練到一定階段,悟大於練,多看帖多交流,不論練哪種字型都不能太單一,要學會融合,當年鄭夑也是沒有自己的書法風格,只是勤練,有一次和妻子同榻而眠,自然的在妻子背上用手寫起字來,妻子說,你有你的體,我有我的體,為何你不用你體而用我體。一句話提醒這揚州八怪之人,以至於的來書寫體式多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錯落而有序,亂而不雜,被稱亂石鋪街體。
書法出帖後,更需有自己的風格,所以悟大於練,博學多才是真知。
-
15 # 民俗與文化
書法關鍵是學習方法。要學會學習,學會舉一反三,用最少的精力獲取最多的回報,在有限的生命裡獲得更多的知識。宋代書法家蘇東坡說:“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楷書如站立,行書如行走,草書如奔跑。楷在這裡是楷模、典範的意思。楷書點畫分明,搭配勻稱,形體方正,應規入矩,宜於初學。明朝書法理論家豐坊說:“學書須先楷法…楷書既成,乃縱為行書。行書既成,乃縱為草書。”對於初學者來說,繞過楷書,直接學行書或草書,就會因為忽視了楷書的基本點畫、結構的訓練、寫出的字容易出現點畫不規矩,筆力不剛勁,疏密不勻稱,結構不安穩,比例不適當等弊病。
綜上所言,中心意思是:學習楷書是手段,從中學來方法才是目的。從楷書入門書法殿堂是明智的選擇,可是“康莊”大門。
清ㄠ敧貞《書學捷要》中雲:學書六要,一氣質、二天資、三得法、四臨摹、五用功、六識鑑,六要俱備,方能成家。故細察六要,吾以為“得法”最重要,氣質再好,天資再高,如不“得法”,就會走彎路,再“用功”也無濟於事。氣質不好,天資不高,只要“得法”,再加上“用功”,也會學好書法。
書法的學習在於心悟手悟,心到筆到,即所謂得之於心應之與手,要此妙境非下工夫不可。書法作為一種技能,自然是熟能生巧,無非快慢而已。臨帖就是向不會說話的老師學習,用功就是不斷的學,不斷的體會,不斷的感悟,日久漸積,所習諸家之形質必瞭然於心胸,性情奔然於腕下,心手相稱,遊刃自若。
-
16 # 陳海良書法藝術
這其實和中國哲學史上一個很重要的爭論很相似,即知道和行動誰更重要,我認為在這裡,技巧其實就是知道,而功夫就是行動,功夫就是去把知道的內容給貫徹下來。我認為到了後期,功夫最重要,而且技法和技巧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二者不能混為一談。一、書法技巧
中國書法,是講求技巧的。而之所以中國書法會有技巧性,是因為書法就是書寫漢字的基本方法。既然方法是有的,那麼自然就會產生技巧。
張芝《冠軍帖》
比如說書法中對於用筆的規定,就可以稱之為筆法,對於結構安排的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定,就可以稱之為結構,對於一幅字整體謀篇佈局的處理,就是章法。而我們如果要想把這些法度要求都做到的話,就只能藉助一定的技巧。
比如,筆法對於一個字中每一個筆畫都是有要求的,在一個字中,哪些筆畫應該寫的粗重一點,哪些筆畫應該寫的輕盈一些,這些都應該是明確安排好的。要想做到這些要求,就需要你再書寫的時候運用一些技巧,比如粗重的筆畫一般都需要中鋒運筆,輕盈的筆畫一般都需要側鋒運筆等等。
對於結構而言,則需要書寫者考慮到一個漢字字內之間的安排組合,哪些筆畫可以拉長,哪些筆畫可以縮小。這就需要用到控筆的技巧和整體的安排統籌能力。
對於章法而言,則需要總覽全篇,有一種整體大局觀。再下筆寫之前就能輕鬆自如的預測這個字應該寫的粗重一點還是輕盈些,是應該和哪個字有呼應、顧盼甚至是粘連,這些都是平時無數的訓練才能培養的,絕對不是寫的時候現想的。等到真正書寫書法作品,就是隨著習慣下意識地書寫了。
仲尼夢祭帖 區域性二、何謂功夫?
簡言之,把技巧純熟的掌握就是功夫。
我們可以用學習一門語言來做例子。比如小孩子學習漢語,他們可以透過一系列的技巧,比如透過聯想、想象等技巧掌握漢字。這些能讓他們學會漢字的方式,就是技巧。
當孩子學會了漢語,掌握了技巧後,我們出一些測試題來看看他們掌握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其實測試的就是他們的功夫,他們學習漢語這門語言的功夫。
也就是說,功夫是考察具體的東西,直接以具體的內容來判斷。比如要想看看孩子掌握漢語的情況,我們出的試卷上一般都是給漢字注音、給書寫漢字以及漢字再文章中的認識、理解,我們考察的是這些內容。
我們絕對不會問孩子你們掌握這些漢字的技巧是什麼?你為了記住這個漢字聯想了啥?這部分內容我們是不考察的。
《中秋帖》王獻之而在書法的學習上也是這樣。我們學習書法的最終呈現形式,絕對不是以你掌握了多少技巧為尺度,而是看你具體書寫一幅書法作品的能力如何,這是衡量一個人書法功夫的主要方面。
而且從技巧和功夫的區別來看,技巧主要是一些抽象的方法,一些需要理解、學習、掌握的東西,而功夫就是把這些方法反覆操練、反覆書寫練習,最後熟練掌握的過程。
-
17 # 千年蘭亭
提到成語“眼高手低”,我們總會想到“好高騖遠”,想到“紙上談兵”的趙括,這似乎是個非常貶非常貶的貶義詞。
但是在書法學習上,我認為可以暫時“手低”,但一定要“眼高”。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我們在練習書法時,審美一定要高,要明白什麼樣的書法是美的,然後指揮手去練習,也就是說,要以“眼”引領“手”。
反過來,“手”上的功夫訓練到一定的程度,又會推動“眼”瞄向更高的目標。如此反覆迴圈,推動書法水平不斷提高。
題目中所提的問題,就是上文所提到的“眼”與“手”相互配合的問題,也即是我們常說的書法學習中的瓶頸問題。
遇到這樣的情況,可暫時放一放技法的訓練,而去讀讀書,看一看書法理論文章,這其實也是哲學中所說的“理論指導實踐”的道理。
舉個例子說明吧。
比如臨習《聖教序》,第一步是要臨習單字,要字字過關。完成這一步後,就要參考王羲之其他法帖,以及其他名家臨習《聖教序》的作品,體會其整體氣息,為通臨作準備。
這樣將技法訓練與理論學習交替進行,方可更好、高效地學習把握《聖教序》的精髓。
-
18 # 氣味美學
首先肯定是多加練習了。歷史上大書法家都有什麼"墨池""筆冢"。多加練習會讓你熟悉毛筆這種書寫工具,讓你形成一種刻意練習。至少經過一萬小時的有效練習才有進步的可能。
其次,要見賢思齊。要多看古人寫的,要多看今人寫的好的。揣摩筆意風格。我得書法練習不是很多,但是我曾經一年接觸了3000多張古代碑刻拓片,之後感覺自己的鑑賞能力和筆意要比之前的好,有了進步。
再次,一定要加上自身修養,多看書。書法可以修身正心。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是講究境界的。只有自己的境界提高了,在境界上所承載的文化才有提升的可能,是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
-
19 # 小哲談文史
首先第一點,要臨習古帖,比如中華十大古帖
東晉:王羲之家族《三希寶帖》、王羲之《蘭亭序》
唐:歐陽詢《仲尼夢奠帖》、顏真卿《祭侄文稿》懷素《自敘帖》
北宋:蘇軾《黃州寒食帖》、米芾《蜀素帖》、徽宗趙佶 《草書千字文》元趙孟頫《前後赤壁賦》
明:祝允明《草書詩帖》
還有比如唐人鍾紹京的《靈飛經》等,都是非常值得臨習的古帖。
接下來就是要堅持了,我個人的建議是每天都練。
除此之外,多進行一些書法的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
-
20 # 野樵曝言
多臨,多寫,多讀,多思,多遊,多看。
書法水平的提高除基本功外你必須還要有脫俗的審美觀,這就是悟性。悟性來自多讀多思多看!
回覆列表
我不懂書法。據說,練習書法要從模仿開始,也就是“臨帖”。
臨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練字方法。透過臨帖,可以更容易地學習“字的形態、結構、筆畫”,也可以更好地領會到“字型的精神”。所以,臨帖當是學習書法藝術的基礎“工程”。
那麼,該如何臨帖呢?
臨帖要做到“筆隨影走”。古人怎麼寫,我們也怎麼寫。字的大小、長短、粗細、寬窄、斜正、方圓等,都必須按照字帖的要求去寫。並且,在臨摹的過程中要仔細領悟、分析、研究每一個字的筆畫、結構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快地掌握寫字的技巧。
總之,要想提高自己的書法造詣,必須先從臨帖開始。先做到“形似”,然後再做到“神似”,最後做到形神兼備。當這些過程全部做到“爐火純青”之後,自己再根據自己的感悟去發揮,去革新,去獨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