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峰峰說史

    魏國衰敗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魏國的變法還是存在侷限性,主要在經濟領域和軍事領域,在政治制度上沒有建術,所以魏國的崛起存在短暫性;二是魏國深處中原四戰之地,國家無險可守。在地裡條件上,魏國和南韓屬於戰國七雄中最差的;三是魏國盲目爭霸,在魏齊戰爭中白光了軍隊;四是魏國國政在吳起之後迅速腐敗。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魏國的人才流失情況非常嚴重,這也是導致魏國衰落乃至最終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對於戰國曆史階段的魏國,因為流失了以下六位人才,所以逐漸走向了衰落和滅亡。

      在魏國崛起的過程中,吳起的軍事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不過,吳起的變法也觸動了魏國傳統貴族的利益,在被遭到了貴族的排擠打壓後,吳起只能逃往了楚國,在楚國又實行了變法,推動著楚國的軍隊改革。而對於大秦帝國的功臣商鞅來說,本來曾是魏國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曾向魏王推薦商鞅,魏王並不理會,於是他又向魏王建議:“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魏王對公叔痤的囑託仍不以為然。果然,商鞅後來聽說秦孝公招賢納士,併到秦國推行了商鞅改革,促使秦國成為戰國中的霸主。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吳起幫助的楚國,還是商鞅變革的秦國,都對魏國形成了威脅和打擊。

      在魏國時,孫臏受到了同門龐涓的殘酷迫害,後來被齊國使臣營救回齊國並拜為軍師。後來,在桂陵、馬陵,孫臏率領秦國軍隊兩次痛擊魏軍,直接造成了魏國的衰落。可以這麼說,孫臏的流失對魏國影響最直接,他直接導致了魏國的衰落。而對於范雎來說,曾經是魏國中大夫須賈家當門客,後來逃往秦國並很快被封為丞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的軍事外交策略,秦國後來一直延用這套非常行之用效的策略,成功削弱了魏國等東方六國的實力。

      張儀和蘇秦並稱戰國時期的說客雙雄,曾經希望在魏國施展自己的才能,卻因為家貧報國無門。後入秦國,因其雄辯之才被秦王封為相國。他以許地為條件,誑騙楚國,成功拆散齊楚聯盟,並削弱了楚國和齊國的實力。而戰國四大君子之首的信陵君魏無忌,曾經竊符救趙,捶殺魏軍主帥,親率魏軍主力擊退強大的秦軍。後來,信陵君又聯合其它諸侯國大敗秦軍,迫使秦國緊閉函谷關門不敢應戰。不過,在魏王的猜忌下,信陵君自此閉門不出,不肯再為魏國效力,四年後鬱鬱而終。信陵君死後十八年,秦軍水灌大梁,魏國就此滅亡。

  • 2 # 實說歷史

    春秋戰亂之後,天下最終形成了七個國家鼎立的局面,遠在邊地的齊國和燕國,三家分晉的韓趙魏,以及佔據巴蜀地區的楚國,還有在西北地區偏安一隅的秦國,在這些國力懸殊前途未卜的兼併戰爭中,魏國是最先由李悝實行變法強大起來的,而後經由魏文候和魏武候兩代人的努力,使得魏國成為當時戰國七雄中的超級大國,那麼魏國最後是怎麼走向衰落的呢?

    一、 人才頻繁出走

    戰國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自然也是思想家、政治家輩出的時代,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讓身懷絕技的政治家們看到希望,他們透過自己奇絕變化的思想和能力掌握著一個國家的勢力和國運,一個決策的失敗意味著隨時滅國的危險,因為重視人才就成為了立國強國的重中之重。

    但是魏國到了魏惠王時代,由於爺爺和爸爸時期魏國的國力已經空前強大,這讓魏惠王的野心也空前膨脹了,對於魏惠王來說,任何人再聰明也不能凌駕在自己之上,於是面對政治家的指點,魏惠王並沒有對此因此重視,先是讓擁有三寸不爛之舌的張儀出走魏國投靠秦國,後又有足智多謀的範睢投靠秦國,讓範睢利用反間計換上趙括,一舉殲滅趙國,也為日後魏國的滅亡做了鋪墊。

    政治人才的流失已經讓魏國損失慘重,軍事家之間的戰爭直接促使了魏國走向滅亡,要說最重要的,那必然是龐涓和孫臏兩位宿敵了。這兩位都是鬼谷子的學生,龐涓自知能力不如孫臏,因為嫉妒孫臏的才能將在魏國謀事的孫臏擠走了,再加上當時的魏惠王沒想太多,根本沒有意識到孫臏的才華,這才讓日後龐涓和孫臏交手的圍魏救趙魏國慘敗,將前兩代辛苦打下的家業揮霍一空,魏國也自此一蹶不振了。

    二、 變法的不徹底

    戰國七雄中,開變法之先河的是魏國的李悝。

    為什麼變法能改變一個國家面貌,促進國力發展呢?這就要從當時的政治格局說起了,周天子的式微導致了諸侯國勢力的崛起,在這些諸侯國中,其中以封建貴族勢力最為強大,因此必然會導致王權的式微,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導致了國家的停滯不前,而變法的內容主要就是削弱封建貴族的勢力,將更多的權力集中在諸侯王手中,在加上當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必然要開闢大量的土地和荒地讓給農民,這就極大地觸及到封建地主的利益。

    魏國立國之初李悝制定《法經》,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國家和社會之事,並制定《盜法》、《賊法》、《網法》、《雜法》、《具法》等法規來規範整個封建貴族和百姓的活動,一時間讓魏國逐漸壯大了起來,也促成了魏國的強大,但是到了魏惠王時代,這些封建勢力捲土重來,再加上李悝所制定的法律太過溫和,一時難以遏制愈加龐大的勢力,這也就阻礙了魏國朝著強國發展的道路,一時讓魏國的變法之路逐漸夭折。

    反觀同樣是變法的秦國,在商鞅制定了比魏國更加嚴厲的法律之後,秦孝公能將這些嚴苛的法律貫徹下去,連坐之法、誣告反坐法、腰斬等等殘酷的法律一時間讓人人自危,自然有力且嚴厲地打擊了封建勢力,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提升了國力。這些法律之嚴苛以至於當時秦孝公的兒子對商鞅恨之入骨,待秦孝公死後,對商鞅採取了車裂等殘酷刑罰。不過商鞅最終沒有善終,但是他所制定的嚴苛法律一直延續了下來,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期,這種嚴刑酷法進一步為國家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

    一個是溫和之變法,一個是嚴酷之變法,魏國國君們崇尚的精英路線沒能繼續下去,變革首先要拿貴族開刀,這種溫和的力量自然會被扼殺在萌芽之中。

    三、 地理位置的不優越

    在確定誰是最後的勝利者時,地理位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戰國七雄的處的位置中就可以看到,三家分晉的韓趙魏處在秦和齊的中間,魏又處在趙和韓的中間,這讓任何一個有野心兼併天下的諸侯國來說,想要吞併其他國家,拿下魏是必然的。而對於魏的滅亡,恰恰是它所處的地理位置。

    而反觀秦處在邊遠的西邊,當其他國家忙著打仗兼併的時候,秦國悶聲發大財般地發展國力,是自己強大起來,為日後的戰爭爭取時機,魏國則處在中間周旋,先是攻打南韓,又因為地處在趙韓中受到連累,常常因為秦國或齊國攻打別國而腹背受敵。

    這種三家聯絡緊密的地理位置有利有弊,如果韓趙魏聯合起來,那別國自然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是如果他們各自為政,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單打獨鬥的話,那麼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不利的比如歷史上著名的馬陵之戰就是因此讓魏國傷亡慘重的,當時魏國稱王,鄰國的南韓不同意,但是兩家展開決鬥,雙方實力不強最終都向齊國求救,齊威王聽從了孫臏的建議,坐山觀虎鬥,在魏國元氣大傷的時候進攻魏國,最終利用魏國將領龐涓輕敵的特點誘敵深入,一舉殲滅魏國。

    縱觀魏國的歷史,可以看到一個國家從強大走向衰落的歷程,古人常言以史為鑑,這些由盛走衰的歷史足以引起我們的警惕,無論是魏惠王的決策失誤還是其他客觀原因,最終導致了魏國的滅亡,我們不能把魏國的滅亡的原因歸於某一方面,只能說,這些原因一起促成了魏國的滅亡,而歷史是無情的,也是公平的,無論成敗榮辱,始終朝著前進的方向滾動著。

  • 3 # 清水隱士

    魏國是中國戰國時期的諸侯,屬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至前225年為秦國所滅,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領土約包括現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南韓、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自魏惠王由安邑遷都到大梁(現開封)後,魏國亦稱梁國。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很多人會惋惜為什麼戰國時期最開始強盛的魏國最終一蹶不振!可以說,魏國是“成也人才敗也人才”,而且造成這個局面,是從魏惠王開始的,這個人貪婪、虛榮、不愛惜人才,最為關鍵的是他壽命還特別長,正是他活的這幾十年,魏國失去了爭霸統一的機會,到最後一蹶不振走上不歸路。可以說,沒有把握住人才,是它滅亡的關鍵

    得吳起者的天下,可以說魏國興盛在於吳起,魏國開始衰落從吳起被趕走開始。吳起是戰國時期與孫武齊名的著名軍事家,他所著《吳起兵法》與《孫子兵法》合稱為《孫吳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著作的典範。他在魏國率先變法,使得魏國很快強大起來,威懾四方。但是這些變法觸犯了魏國一些貴族的利益,遭到貴族的排擠。吳起於是逃往了楚國,在楚國又實行了變法,楚國也強大起來,楚國在南面對魏國構成巨大的威脅。可以說吳起變法是魏國崛起的前提條件。

    大家都知道秦國最終統一天下打下基礎的就是商鞅,而最開始商鞅想效勞的是魏國,卻差點被殺只能逃走,最後帶領秦國打回來的也是商鞅,魏國自此開始一蹶不振。商鞅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商鞅年經時曾是魏國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曾向魏王推薦商鞅,魏王並不理會,於是他又向魏王建議:“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魏王對公叔痤的囑託仍不以為然。果然,商鞅後來聽說秦孝公招賢納士,就到了秦國面見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種策略,孝公選擇了霸道,並任命商鞅為丞相,推行了著名的商鞅變法,秦國由此一躍成為戰國七雄當中的霸主,秦國在西面對魏國構成了致命的威脅。商鞅從魏國流失直接造就了一個強大的秦帝國!

    孫臏是兵聖孫武的後代,也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之一,他的走最能說明問題,魏國不能用才,卻也對人才十分的殘暴。孫臏在魏國時遭到龐涓的殘酷迫害,後來被齊國使臣營救回齊國並拜為軍師。公元前354年,魏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孫臏圍魏救趙,在桂陵一戰中大破魏軍,給龐涓當頭一棒。十餘年後魏國又入侵南韓,齊國出兵相救,在馬陵之戰中孫臏透過逐日減灶的策略,誘使魏軍深入,全殲魏軍主力,俘虜魏國太子,魏軍主帥龐涓自殺,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孫臏的流失對魏國影響最大,也最直接,他直接導致了魏國的衰落。

    大家都知道遠交近攻的范雎,其卻是魏國的官員,而差點被打死,最後也成為魏國的掘墓人。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戰略思想家。早年投在中大夫須賈家當門客,在跟隨須賈出使齊國時已嶄露頭角,但也因此而險遭不測。於是他逃往秦國並很快被封為丞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的軍事外交策略,秦國後來一直延用這套非常行之用效的策略,成功削弱東方六國的實力,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遠交近攻”的謀略對後世用兵有著深遠的影響。

    張儀還算厚道,傳為後世的只有他欺負楚國,對魏國還是比較客氣的。張儀是戰國時期說客雙雄之一,連橫之父。曾經師從於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滿後回魏國,因家貧報國無門。後入秦國,因其雄辯之才被秦王封為相國。他以許地為條件,誑騙楚國,成功拆散齊楚聯盟,又故意激怒楚懷王,楚國發兵十萬攻秦,被早有準備的齊、秦聯軍擊敗。楚王不甘心失敗,又調舉國之兵攻秦,再次大敗。由此,秦國成功削弱了當時唯一能與之抗衡齊、楚兩個大國的實力,秦國統一中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

    雖然魏華人才多出自貧民,而且這些人才不受重用還情有可原,但是這位信陵君魏無忌,戰國四公子之首,那可是自家人啊,也不能用,最後還是鬱悶死的。當年秦軍兵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平原君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不顧個人安危,竊符救趙,捶殺魏軍主帥,親率魏軍主力擊退強大的秦軍。信陵君因懼怕魏王怪罪,留在趙國十年不敢回魏國。秦國恢復元氣後大舉進攻魏國,魏安釐王才想起信陵君在魏國時,秦軍一直不敢犯邊,於是急令信陵君回國。信陵君回國後,聯合其它諸侯國大敗秦軍,隨後又乘勝率領五國聯軍伐秦,秦國緊閉函谷關門不敢應戰。秦昭王對信陵君又恨又怕,派人到魏國行離間計,謊稱信陵君要自立為王,並派出使臣特意向他祝賀。魏王信以為真,派人代替魏無忌任上將軍。信陵君從此閉門不出,不肯再為魏國效力,四年後鬱鬱而終。信陵君死後十八年,秦軍水灌大梁,魏國滅亡!

  • 4 # 獨釣心雨

    魏國走向滅亡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繼承晉國核心領土,但分割零散

    魏國的始祖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大臣畢萬,他因追隨晉獻公征伐有功,受封於魏地(今山西芮城),便以封地為姓氏,改姓魏,此後魏氏一族在晉國的勢力便不斷壯大。

    前453年,魏趙韓三家聯合滅掉了執政的智家,瓜分了晉國絕大部分土地:趙多得其北面的土地,韓獲其南,而魏則佔有其中部地域。由於這三家的領土都是從原先封地的基礎上拓展而來的,未能聯成一片,因此形成了一種犬牙交錯的複雜格局。

    早期魏國的國土主要分成以下四部分:

    (一)河東

    這是魏國國土諸部中面積最大的一塊,其主體在今天山西省南部的運城盆地,以國都安邑為中心,西面和南面面臨黃河河曲,東面至垣曲與南韓的國境接壤,北面一直到今天山西的聞喜、翼城、曲沃一帶。河東地區是春秋時期晉國政治、經濟中心,這一帶土壤肥沃、物產豐饒,又有山河之險,利於軍事防禦。魏國因為佔據了這塊土地而自視為晉國霸業的繼承者。

    (二)河內

    河內位於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的狹長地帶,北鄰趙境,東抵齊界,南面隔著黃河與鄭國和衛國兩國接壤。這一地區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包括今河南安陽以及河北邯鄲以南的臨漳、魏縣、大名等地;西部即今天河南新鄉、焦作地區。河內最重要的城市是鄴城(今河北臨漳),曾作為魏文侯的封邑和魏武侯的別都。

    (三)河西

    河西是魏國在今山西陝西交界處黃河西岸的若干領土。這一地區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為上郡,在今陝西延安一帶;南部在渭河以北的少梁一帶(今陝西韓城附近)。

    早在春秋時期,晉獻公為了遏制秦人東進的勢頭,行“假途滅虢”之計,滅了虢國,佔據要道豫西走廊之後,還派兵渡過黃河,在河西岸建立了若干據點,並構築城池以控制幾個重要渡口。此舉頗有前瞻性,整個春秋時期,秦人由於晉國的阻隔,向東方華夏文明核心區的發展一直未能取得大的進步。因此,秦穆公雖尊為“春秋五霸”,其實質卻只是一個偏霸。

    (四)河外

    河外是魏國在黃河河曲和渭河以南的土地,晉獻公滅了虢國之後,晉國的勢力開始向這一地區拓展,此後魏國繼承了晉國在這裡的土地。河外東起河南陝縣,西至陝西華陰,北接黃河,南達商洛,是溝通關中與中原的樞紐要道。春秋時秦國與晉國曾反覆爭奪此地,乃兵家必爭之處。

    此外,魏國在山西東南部的上黨還有一段狹長領土,是溝通被南韓隔開來的河東和河內地區的通道。

    ▍伐秦、滅中山、攻齊、逐鹿中原

    由於歷史原因,魏國的領土零散分割,東西呼應極為不便,因此從魏文侯開始,魏國君臣勵精圖治,一方面在國內積極推進變法,提升綜合國力;另一方面對外大舉用兵,進行擴張。

    這一時期,魏國非常重視維持三晉內部的團結,注重與韓趙兩國搞好關係,這既有三家曾聯合對抗智家的歷史淵源,也有現實利益的考慮。因為魏國領土分散,能夠集中動用的兵力不多,加之地理位置處於“四戰之地”,不能樹敵過多,必須儘量與韓趙兩國結成統一戰線,共同對抗宿敵齊秦楚等大國。

    秦乃西方大國,是魏國在西面的勁敵。前627年,晉國在崤山隘道設伏,發動突襲全殲了進攻鄭國後班師回國的秦軍,這就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崤之戰。此後,秦晉兩國反目成仇,三家分晉之後,魏國因為佔據了昔日晉國的核心地帶河東地區,因此也繼承了晉國與秦國之間的矛盾。秦國的威脅若不剪除,魏國就無暇東進。因此,魏國首先將用兵方向對準了宿敵秦國。

    前419年,魏國在河西重鎮少梁築城,加強了這個黃河重要渡口的防衛,以此作為西進的前哨基地。此舉招致秦國的強烈反擊,秦軍數次進攻少梁,但均被魏軍擊退。前413年,歷經數年準備後的魏國正式大舉攻秦,在鄭(今陝西華縣)打敗秦軍。次年,魏軍又攻取了少梁以北的繁寵(今陝西韓城境內)。前409年,魏文侯又派遣名將吳起伐秦,攻拔臨晉、元裡等五城,迫使秦人退居洛水。

    透過這一系列軍事行動,魏國全據河西之地,使得河西、上郡與河外三地連成一片,消除了秦國對魏國政治經濟中心河東地區的直接威脅,使魏國一時沒有了後顧之憂。

    中山國為白狄鮮虞部所建立的國家,位於今河北省中部地區,國土方圓五百里,其地西接太行,溝通河北與山西,地理位置重要,在當時是僅次於戰國七雄的二等強國。

    當時魏國最東部的河內地區孤懸在外,僅隔著狹長的上黨之地與本部連通,而中山又與齊國結盟共同對付三晉,這使得河內岌岌可危。為了擺脫這種不利局面,在前408年擊敗秦國之後,魏國立刻調轉主攻方向,兵鋒直指中山。魏軍經過三年苦戰,終於攻滅中山國,拓地百里,扭轉了東方的不利態勢。

    齊是東方大國,戰國初年田氏代齊之後,齊國統治者為鞏固內部統治,一度進行戰略收縮,採取睦鄰政策,對外用兵謹慎。數十年之後,恢復元氣的齊國聯合中山國開始頻頻對外用兵,對三晉構成了威脅。

    面對齊國咄咄逼人的姿態,魏國不敢掉以輕心。就在滅亡中山後的前405年,魏國開始聯合韓趙共同對齊國用兵,連續兩年重創齊軍,使得齊國此後十年之內不敢與魏國爭鋒。此役使魏國聲威大振,從此周王室正式承認三晉為諸侯,魏趙韓三國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魏國接連擊敗齊秦等大國,一時消除了來自東西兩翼的威脅。此後,魏國開始全力向中原進軍,不斷蠶食宋衛鄭等小國的領土,並迫使他們臣服。不過,魏國在中原的最主要對手還是楚國,楚國早在春秋時期就是與晉國並立的一等強國,疆域遼闊。

    魏文侯晚期,魏國開始將進攻矛頭指向楚國,前400年,魏軍伐楚,奪取了大梁(今河南開封)附近大片土地。前393年,魏軍攻打鄭國,並在黃河延津渡口附近築造酸棗城,以此作為抗衡齊楚等國的前進基地。此後數十年,魏國不斷在這一區域攻城略地,屢敗楚師,其在中原的土地已經頗具規模,遠超其發家的河東地區。為了能更好地經略中原沃土,鞏固對這一地區的統治,前361年,魏惠王將國都從安邑遷至大梁,魏國的統治中心距離華夏文明核心區更近了。

    戰國前期和中期,魏國君臣勵精圖治,審時度勢,善於用兵,使得魏國成為諸侯間的頭號強國。“擁土千里,帶甲三十六萬。”魏主的禮儀、車馬、服制均從周天子。

    前344年,魏惠王召集十二國諸侯,舉辦“逢澤之會”。據史書記載,此次會盟,魏王“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天下皆從。”威福自操,好不威風。鄰近的中小諸侯都來朝見,並甘願受魏國的驅策調遣,魏國的霸業至此達到頂點。

    ▍魏國為何由盛轉衰

    “逢澤之會”後僅僅過了三年,前341年,魏國在馬陵之戰中慘敗,損失十萬大軍,精銳士卒盡喪敵手,主帥太子申、龐涓陣亡。禍不單行的是,在次年的西河之戰中,魏軍又被商鞅用計誘擒了主帥公子卬,結果被秦軍打得大敗。

    此後,在東西強敵的夾擊之下,魏國國勢日衰、疆土日蹙,逐漸退出了一流強國的陣營。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僅僅數年之內強弱之勢逆轉,曾經取得的霸業成為過眼煙雲,令人唏噓。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以下五點:

    首先,從魏武侯時期開始,魏國統治集團集團內部團結一心的局面就開始崩壞。魏武侯聽信讒言,猜忌名將吳起,導致吳起被迫投奔楚國,使得魏國失去一棟樑之才。此外,還有魏將龐涓妒忌陷害同門孫臏,致使孫臏後來投向齊國,埋下了日後馬陵之戰慘敗的禍根。

    魏文侯之後的魏國國君在招賢納才方面也不盡如人意,公叔痤曾向魏惠王推薦賢才商鞅,魏惠王卻不能納之,致使商鞅投奔秦國,給魏國平添了一個日後的勁敵。

    其次,忽視西面秦國的威脅。秦在西方,隔著黃河毗鄰魏國的發家之地河東,對魏國來說乃是心腹大患,雙方之間的關係實為你死我活。誠如商鞅對秦孝公所言:“秦之與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非秦並魏,秦即並魏。”魏國國君對此卻沒有清醒的認識。

    前408年魏國伐秦大勝時,秦國政局紛亂,統治集團內部互相殘殺,外交上也陷於孤立。如果魏國能挾勝利之餘威,進一步攻伐秦國。即使不能滅秦,也能將秦人逐出關中形勝之地,從而擁有一個穩固的大後方,同時佔據中國地理的第二階梯,再調頭向東進取中原,這樣就能對東方五國形成很大的地緣優勢。可惜魏國君臣計不出此,坐失良機。

    魏在大勝之後對秦採取守勢,而將主力盡數調往東方與齊楚等大國作戰,此舉使得秦國獲得喘息之機,日後又捲土重來,從而對魏國造成了致命的威脅。

    再次,魏趙韓三國統一戰線的瓦解。對於魏國來說,由於國土分割零散,加之被齊秦楚等大國三面包圍,如果不能兼併韓趙(尤其是阻隔魏國國土的南韓),就必須與韓趙搞好關係。否則一旦與韓趙交惡,魏國有限的軍力將被牽制,分散的國土之間也難以互相呼應,勢必處於十分被動的局面。

    魏文侯時期,魏國十分重視與韓趙的同盟關係,例如對齊國的軍事行動都是與韓趙兩國聯合進行。但是魏武侯即位之後,由於支援趙國逃亡的貴族公子朔,發兵偷襲邯鄲,受挫而返,三晉聯盟至此破裂,彼此混戰不已。像桂陵、馬陵之戰兩次失利都是源於魏國分別攻打趙國和南韓,導致齊國出兵干涉所致。三晉統一戰線的瓦解使得魏國先前的外交優勢不復存在。

    第四,過早遷都大梁。前361年,魏惠王將國都從安邑遷往中原地區的大梁(今開封) ,此舉原先是為了更好地經營此前所奪取的中原土地。但是魏主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大梁處於交通要衝,乃四戰之地,加之立於平原之上,車馬坦途,無險可倚,易攻難守。一旦有戰事,很容易遭到圍攻,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從軍事安全的角度來講,在河南這樣地處中原、四通八達的地方定都,無論是開封還是洛陽,都是下策。相比之下,安邑地處河東,位於山西高原之上,居高臨下,西面又有黃河天險,易守難攻。魏國定都安邑,可以很好地遏制秦人向東發展的勢頭。

    魏國在未徹底剪除秦國威脅的情況之下,就過早地捲入中原紛爭乃至遷都大梁,結果結怨於眾多鄰國,此時魏國與韓趙兩國的關係已經惡化,其在中原開闢的疆土又被齊楚韓所包圍,戰略形勢非常不利,已成為眾矢之的。

    最後,未能很好地控制中山。前405年魏國經過三年苦戰,方才攻滅中山國,為此耗費錢糧無數。中山國西靠太行山,是溝通山西高原與冀中平原的要地。但魏國對中山地區的統治未加以足夠的重視,沒有派遣能臣宿將前往鎮守;加之中山與魏國本土之間隔著趙國,是一塊孤懸在外的飛地,一旦有變,音訊難通。因此,魏國對中山地區的統治是不穩固的,最終導致了前378年中山桓公復國,魏國失去了一處戰略要地。

    以上幾點點原因,最終導致了魏國的霸業曇花一現。前334年,魏惠王與齊威王在徐州相會,兩人互相承認對方為王,這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徐州相王”,此時魏國國力大不如前,不得不緩和與齊國之間的關係。

    此後,秦、韓、燕,乃至中山、宋等二流國家莫不稱王,視周天子為無物,這也標誌著魏國在戰國前期獨佔鰲頭的局面終結。

  • 5 # 天香引

    魏國也是在三家分晉後立國,在戰國早期是最強大的國家;但由於地處諸侯國中間,在齊、秦等國強大後,魏國漸趨衰落,最後被秦所滅。

    魏國的建立

    魏國的先祖是西周初周文王的兒子姬高,周武王滅商後封他於畢地,所以姬高又稱畢公高。畢國在春秋前已滅亡,畢公高的後代畢萬在晉國為臣,在晉獻公時,畢萬討伐魏、霍、耿等周圍諸小國有功,被晉獻公封於魏地,畢萬的後代以其封地為姓。公元前514年,魏獻子代韓宣子在晉執政,是晉國權臣“六卿”之一。進入戰國時期,晉室微弱,六卿爭權。結果,魏與韓、趙先後滅掉其他三卿,最後於公元前453年將晉國瓜分。

    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認魏文侯為諸侯,建都安邑。魏國爭雄魏文侯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他先後用其弟魏成子和翟璜、李悝為相,師事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諸名儒,任用樂羊為將攻取中山,使魏國強大起來。魏惠王時,從黃河引水至大梁,後演變為鴻溝,既能灌溉又可航運,是中國最早的運河之一。

    戰國早期,魏是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413年至前409年,魏連年攻秦,迫使秦退守洛水以西。公元前405年至前404年,魏與韓、趙聯合攻齊,大敗齊軍。公元前400年至前391年,三晉聯軍先後敗楚於乘丘、大梁和榆關等地,這時魏的強盛達到極點。魏國強盛時的疆域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陝西東部及河北省大名、廣平,山東冠縣等地。

    魏國的滅亡

    戰國中期,齊、秦等國崛起,魏國則開始衰落。秦國自秦獻公起不斷攻魏,逼得魏不得不沿著洛水築長城御防。為了不受秦國侵擾和加強對東部的統治,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將國都由安邑遷到大梁,故魏也稱梁。秦孝公時,不斷攻取魏國的河西之地。公元前353年,齊敗魏於桂陵。公元前341年,齊、魏間發生馬陵之戰,魏國大敗,從此魏國徹底衰落。戰國晚期,魏受秦國的蠶食,地域漸窄。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引黃河及鴻溝水灌大梁,大梁城被沖毀,魏王假被俘,魏國亡。

    龐涓孫臏

    魏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是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主要原因就是魏文侯率先實行了改革。魏文侯曾師事儒門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並請子夏坐鎮西河,形成西河學派,使魏國儼然成為中原各國的文化宗主國。魏國之衰在激烈的戰國爭雄中,魏國在與齊國的兩次戰爭中失利,從此衰落下去,最終被秦國吞併。

    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魏國攻趙,齊國藉此機會圍魏救趙,並在桂陵大敗魏軍,主將龐涓隻身逃回魏國。馬陵之戰公元前341年,魏國攻韓,齊國藉此機會圍魏救韓,殲滅魏軍十萬,主將龐涓戰死,從此魏國衰落下去。魏國滅亡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水灌魏都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國亡。

  • 6 # 追蹤歷史腳步

    魏國是一個留不住人才的國家,人才的大量流失使魏國很快走向衰落,最終滅亡。我分析了一下,在整個戰國時期魏國流失的最主要人才有以下六位,而這六位都是戰國時期鼎鼎大名的人物。下面以時間先後順序分別介紹。

    一 吳起

    吳起是戰國時期與孫武齊名的著名軍事家,他所著《吳子兵法》與《孫子兵法》合稱為《孫吳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著作的典範。他在魏國率先變法,使得魏國很快強大起來,威懾四方。但是這些變法觸犯了魏國一些貴族的利益,遭到貴族的排擠。吳起於是逃往了楚國,在楚國又實行了變法,楚國也強大起來,楚國在南面對魏國構成巨大的威脅。可以說吳起變法是魏國崛起的前提條件。

    二 商鞅

    商鞅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商鞅年經時曾是魏國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曾向魏王推薦商鞅,魏王並不理會,於是他又向魏王建議:“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魏王對公叔痤的囑託仍不以為然。果然,商鞅後來聽說秦孝公招賢納士,就到了秦國面見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種策略,孝公選擇了霸道,並任命商鞅為丞相,推行了著名的商鞅變法,秦國由此一躍成為戰國七雄當中的霸主,秦國在西面對魏國構成了致命的威脅。商鞅從魏國流失直接造就了一個強大的秦帝國!

    三 孫臏

    孫臏是兵聖孫武的後代,也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之一。孫臏在魏國時遭到龐涓的殘酷迫害,後來被齊國使臣營救回齊國並拜為軍師。公元前354年,魏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孫臏圍魏救趙,在桂陵一戰中大破魏軍,給龐涓當頭一棒。十餘年後魏國又入侵南韓,齊國出兵相救,在馬陵之戰中孫臏透過逐日減灶的策略,誘使魏軍深入,全殲魏軍主力,俘虜魏國太子,魏軍主帥龐涓自殺,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孫臏的流失對魏國影響最大,也最直接,他直接導致了魏國的衰落。

    四 范雎

    范雎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戰略思想家。早年投在中大夫須賈家當門客,在跟隨須賈出使齊國時已嶄露頭角,但也因此而險遭不測。於是他逃往秦國並很快被封為丞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的軍事外交策略,秦國後來一直延用這套非常行之用效的策略,成功削弱東方六國的實力,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遠交近攻”的謀略對後世用兵有著深遠的影響。

    五 張儀

    張儀是戰國時期說客雙雄之一,連橫之父。曾經師從於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滿後回魏國,因家貧報國無門。後入秦國,因其雄辯之才被秦王封為相國。他以許地為條件,誑騙楚國,成功拆散齊楚聯盟,又故意激怒楚懷王,楚國發兵十萬攻秦,被早有準備的齊、秦聯軍擊敗。楚王不甘心失敗,又調舉國之兵攻秦,再次大敗。由此,秦國成功削弱了當時唯一能與之抗衡齊、楚兩個大國的實力,秦國統一中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

    六 信陵君

    信陵君魏無忌,戰國四公子之首。

    當年秦軍兵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平原君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不顧個人安危,竊符救趙,捶殺魏軍主帥,親率魏軍主力擊退強大的秦軍。信陵君因懼怕魏王怪罪,留在趙國十年不敢回魏國。秦國恢復元氣後大舉進攻魏國,魏安釐王才想起信陵君在魏國時,秦軍一直不敢犯邊,於是急令信陵君回國。信陵君回國後,聯合其它諸侯國大敗秦軍,隨後又乘勝率領五國聯軍伐秦,秦國緊閉函谷關門不敢應戰。秦昭王對信陵君又恨又怕,派人到魏國行離間計,謊稱信陵君要自立為王,並派出使臣特意向他祝賀。魏王信以為真,派人代替魏無忌任上將軍。信陵君從此閉門不出,不肯再為魏國效力,四年後鬱鬱而終。信陵君死後十八年,秦軍水灌大梁,魏國滅亡!在任何時期任何國家,人才都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魏華人才眾多,但同時又是一個人才流失大國,這也說明了魏國為何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而這六大人才當中,商鞅、范雎、張儀三人流入了秦國,在秦國統一天下的程序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從一個側面上也看得出秦國的用人之道!秦朝的統一實至名歸。

  • 7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總的來說,魏國衰敗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魏國的變法還是存在侷限性,主要在經濟領域和軍事領域,在政治制度上沒有建術,所以魏國的崛起存在短暫性;

    二是魏國深處中原四戰之地,國家無險可守。在地裡條件上,魏國和南韓屬於戰國七雄中最差的;三是魏國盲目爭霸,在魏齊戰爭中白光了軍隊;四是魏國國政在吳起之後迅速腐敗。

    除此之外,筆者還希望重點闡述一個原因——那就是魏國的人才流失情況非常嚴重,這也是導致魏國衰落乃至最終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對於戰國曆史階段的魏國,因為流失了以下六位人才,所以逐漸走向了衰落和滅亡。

    在魏國崛起的過程中,吳起的軍事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不過,吳起的變法也觸動了魏國傳統貴族的利益,在被遭到了貴族的排擠打壓後,吳起只能逃往了楚國,在楚國又實行了變法,推動著楚國的軍隊改革。

    而對於大秦帝國的功臣商鞅來說,本來曾是魏國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曾向魏王推薦商鞅,魏王並不理會,於是他又向魏王建議:“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魏王對公叔痤的囑託仍不以為然。果然,商鞅後來聽說秦孝公招賢納士,併到秦國推行了商鞅改革,促使秦國成為戰國中的霸主。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吳起幫助的楚國,還是商鞅變革的秦國,都對魏國形成了威脅和打擊

  • 8 # 象棋戰五渣

    順著時間線,大致如下。

    1.魏惠王中後期 數次的戰爭失敗(馬陵之戰,秦收復河西,襄陵之戰),使魏國丟失了大部分保衛核心領土的緩衝區(河西上郡,楚南陽外圍,泗上小國倒向齊國),但魏在中原持續擴張,僅東半壁領土就有大國的體量(人口城市最密集,農商發達),對韓趙始終保持壓制。雖無文侯時期獨霸天下的國力,但一增一減之下,仍舊屬於一流。

    2.襄王時期 實現對黃河北岸水道的控制,將韓攔腰斬斷(所謂魏分為二在此時就不成立了)。利用秦齊將楚擊落神壇(丹陽藍田之戰,垂沙之戰)吞併方城外楚淮北地,在中原繼續擴張,實力持續上升。此時魏國絕對是中原地區最強大的諸侯國(楚國因為巨大戰爭創傷沉默,齊國尚未獲得實際領土進賬,秦國還未徹底消化巴蜀)

    3.昭王時期 伊闕之戰妥妥的慘敗,賠光了魏襄王時期辛辛苦苦攢下的武卒,晉國故地河東淪落敵手。南韓地緣被秦徹底破壞,豫西山區基本被秦推平,潁川地自此暴露在了秦軍鐵蹄下。這為後來魏冉“五入林中,七攻大梁”埋下了隱患(韓奸)。不過,魏昭王這隻狡猾的老狐狸利用陰謀活動,在齊國的覆滅下成功得到了宋地這塊大肥肉。彌補了河東的丟失。

    然而, 這並不一定是等價的買賣,地緣破壞的代價不是領土進賬就能彌補的。

    4.昭王后期至安釐王前期 報應來了,五國伐齊後,秦昭王聯合趙國夾擊魏國。北線因為有魏國經營上百年的“鄴—湯陰—朝歌”邯鄲包圍圈,暫時沒有大礙(趙國在軍力上並沒有大多數人想象的強大,農業上更是雞肋,國力不強於魏)。東線,因為南韓在伊闕之戰後地緣被徹底破壞,在核心區(潁川)面臨秦魏兩國的攻擊下,被迫倒向了威脅相對較小的秦國(魏城馬陵和韓都新鄭近在咫尺)。秦軍在魏冉白起的率領下,“五入林中 ,七攻大梁”(其中包含傳奇的華陽奔襲戰),給沿途帶來巨大的破壞,魏國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損失。

    但不能忽視的是,魏國東部地區人口城市密集(5~6個城市圈),交通便利(鴻溝等運河),能夠調動大量戰爭資源反擊。這種強悍的防禦能力嚴重妨礙了秦軍推進的步伐,使得魏能夠有時間利用外交手段來斡旋 ,爭取他國援助。即使是令人聞風喪膽的武安君,也曾經因為合縱兩次在大梁城下鎩羽而歸。

    5.安釐王中後期 秦軍在野王—長平—邯鄲—汾城戰爭中消耗嚴重(頂著荒年與韓趙決戰,消耗了巴蜀地區大量的戰略貯備;士卒傷亡接近30萬),魏楚因為接近20年的休養生息(巴東拉鋸戰,華陽閃擊戰後三國再未爆發大規模戰爭)基本恢復了實力。在信陵君主導的第一次合縱中 ,聯軍成功把王乾擊退,魏國趁勢收復了半個河東,回頭就滅掉了衛國,併吞並了秦國的陶郡。雖然後來秦將張唐反攻收復了河東,但秦只能承認魏對陶郡的佔領(當時中原最大的商業城市),之後魏國甚至攻下了齊五都之一的平陸。

    連遭兩喪的秦國在莊襄王時期再次出關,蒙驁(蒙恬祖父)一戰拿下太原,二戰南下上黨,直逼魏國高都(三晉在上黨地區最後一個要塞)。丟失大片領土的韓趙淪為中型諸侯國。信陵君再次出山,指揮縱軍將蒙驁打回老家。秦軍狼狽地退回關內,似乎準備放棄關外的全部領土。

    也許是早年壓抑地過狠 ,晚年的魏安釐王野心開始膨脹。魏軍反手攻韓,全殲南韓最後的一支野戰軍,信陵君兵臨管城(新鄭東北大門),企圖一舉滅韓。不願魏坐大的楚考烈王出兵攻魏,卻連在南陽和宋地連吃兩場敗仗,在秦魏的威脅下(楚陳地軍可能在這兩仗損失不小),楚國即將遷都巨陽。信陵君攻下管城,但頻繁的戰爭消耗了魏國大量戰爭資源,魏國最後還是沒吃掉南韓。不過,淪為小型諸侯國的南韓滅亡也進入了倒計時。

    遠處的咸陽,秦莊襄王、呂不韋、蒙驁等人樂開了花。

    表面上,魏安釐王似乎成了天下的征服者。破秦敗楚伐齊收趙殘韓,好像當年魏文侯魏惠王也沒這麼拉風過。

    然而,不管魏國取得了多大的勝利,魏楚同盟已經破裂,南韓已經殘廢,齊國已經退出合縱,燕趙相互扯皮……三晉勢力基本退出上黨,秦晉一體化基本實現。秦國的國土安全徹底解決,憑藉巴蜀關中的支援,蟄伏關內的秦人正在佈局一盤大旗。透支國力並舉目無親的魏國逐步喪失先機。

    6.景閔王時期 蒙驁再度出山,這個當年信陵君的手下敗將此時已無人可擋。秦軍橫掃河內,打穿東郡 ,斷絕縱親之腰。淪為中型諸侯國的魏國已經獨木難支。縱有龐瑗擊蕞,春申君擊陝(歷史上最後一次合縱),然而,列國已無人助魏重整江山。畢竟,那個魏安釐王時期的魏國實在太過可怕,沒有哪一個國家承受得起它復興的後果。魏只得瘋狂向齊擴張(一度打到濟南歷下)來維持實力,以抵禦秦的兼併。

    不過,那個政治強人不會讓列國抓住時機,死灰復燃。在尉繚李斯等人的謀劃下,一張密集的間諜網伴隨虎狼之師的腳步逐步吞噬列國。

    7.魏王假:在始皇帝滅趙破燕,秦軍以泰山壓頂之勢包圍魏地。魏國仍舊沒有束手就擒,而是利用大梁周圍發達的交通和水利,堅持抗秦。

    通武侯王賁水淹大梁,魏王仍舊沒有逃跑,率領軍隊和湧入城中的秦軍巷戰,力戰到投降被殺。

    這個繼承了春秋第一強國衣缽的強國,最終伴隨著大梁的毀滅,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三晉地緣的破壞和尷尬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個強而不霸的國家,也預示了它的命運!

  • 9 # 春秋奮羽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認為得需要先了解戰國七雄魏國是怎樣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

    一、魏國的崛起之路

    公元前403年,長期稱霸於春秋時期的晉國被主政國內的三位卿大夫魏、趙、韓所瓜分,分成了三個諸侯國,即魏國、趙國、南韓。

    魏國建國以後,雖然佔據的是當時農業生產發達、人口眾多的富庶地的中原地區,但魏國地勢深處處於中原腹地,不利於發展,四周強鄰環繞,大國如齊、楚對魏虎視眈眈,小國如宋、中山、燕也蠢蠢欲動,魏文侯對此深感憂慮。

    所以,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整頓魏國內政。採取了以法治國、勸課農桑、建設軍隊和大力發展經濟的國策,確定了“以戰養戰”的基本策略,對外和趙、韓兩國緊密聯絡,建立同盟關係。

    魏文侯還善於任用人才,在其在位期間,魏國名將輩出,如吳起、樂羊、公輸痤等人。

    吳起率領魏軍渡過黃河,在河西擊破秦軍四十萬主力,奪取了河西,秦國元氣大傷。趙魏韓的聯軍擊破強大的齊國,掠奪到東部地區,讓齊人心驚膽戰。為了打擊野心勃勃的楚國,魏文侯又痛擊楚軍,逼迫楚人南遷。

    至此,魏國成為了戰國初期最為強大的國家。到了魏惠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334年,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魏國也成了王侯之國。

    二、是什麼導致魏國走向滅亡的呢?

    導致魏國走向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君主昏庸,人才的極速流失;

    我認為導致魏國滅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魏國國君心胸狹窄,不能留住人才。對於戰國時期來講,人才的匱乏有時候直接影響著一個諸侯國的盛衰。雖然魏國建國初期魏文侯和魏武侯對人才都十分的重視,但是他們之後的魏國國君,一代不如一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人物上:

    1、逼走吳起,為楚國送去了變法。

    魏國建國之初,魏文侯任用吳起進行軍事改革,創立了“五卒制”,打造出了一支精銳步兵,史稱“魏武卒”。 《荀子·議兵篇》說:"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公園前408年,魏文侯命吳起伐秦,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 創造了步卒五萬人,車百乘,騎三千,而破秦五十萬眾的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陰晉之戰”,為魏國初期的強大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但吳起的才幹引起了相國公叔的嫉妒,公叔用計逼走吳起,吳起遂亡魏至楚。

    吳起到楚國後楚悼王對他的才幹非常賞識,立即任命吳起為宛守。在公元前382年任命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

    吳起變法的主要內容是:凡是封君傳到第三代就收回其爵祿,廢除公族中疏遠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舊貴族遷移到荒涼的地區;裁汰冗員,節省開支以撫慰士兵;整頓吏治,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義”而不計譭譽,一心為地主政權服務。

    吳起變法基本上承襲了李悝在魏國實行的變法法。變法沉重打擊了楚國的舊貴族,加速了楚國封建化的程序。使楚國迅速強盛。公元前381年,趙國遭到魏國的進攻,求救於楚,楚國派兵攻魏救趙,與魏軍“戰於州西,出梁門,軍舍林中,馬飲於大河。”大敗魏軍,扭轉了長期以來魏攻楚守的局面。

    2、孫臏入齊,為齊國稱霸增添動力。

    魏國損失的另一位重量級人物是孫臏。孫臏與龐涓青年時曾共學兵法於鬼谷子門下。龐涓早於孫臏出師,後至魏國任將軍。因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將其誘至魏國加以迫害,藉故處以臏刑。後孫臏逃至齊,成為齊統治集團的智囊人物。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命龐涓率軍八萬進攻趙國的邯鄲,攻勢甚猛。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商議。齊相鄒忌主張不救,段幹明則主張救,說:“不救則不義,且不利”,可以先派兵去攻魏國的襄陵、以疲憊魏軍,待魏軍攻下邯鄲,再乘魏軍筋疲力盡時攻魏救趙。齊威王採納了段幹明的主張。魏軍圍攻邯鄲近一年,於公元前353年克邯鄲。齊見疲魏的目的已達到,遂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兵救趙。孫臏針對齊魏兩軍的形勢,提出“批亢搗虛”之計,即大軍不北上直接救趙,而直搗魏國,“居其街路,衝其方虛”迫使侵趙魏軍“釋趙而自救” 。而此時田忌、孫臏則率齊軍主力在桂陵設伏截擊,龐涓率兵趕到,齊軍突起一戰而克,殲滅魏軍,活捉龐涓。這就是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圍魏救趙”。

    桂陵之戰是魏國由勝轉衰的轉折點,儘管在桂陵之戰後魏惠王憑藉文侯奠定的雄厚基業,一度在襄陵打敗了齊、宋、衛聯軍,稍稍挽回了一些頹勢,但已無濟於事了,衰敗之路不可避免了。而齊國在桂陵大戰之後聲威大振,開始取代魏國,成為中原諸侯中最強大的國家。

    3、商君歸秦,為秦國送去了強秦之策。

    商鞅原本是魏相國公公孫座府上的執事人員。公孫座病危時對魏惠王說:“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又說:“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魏惠王卻對公孫座的話不以為然。

    公元前361年商鞅入秦,以“強國之術”說服了秦孝公,開始主持秦國變法。

    主要內容有:、廢除了奴隸制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獎勵軍功,建立軍功爵制;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推行郡縣制;建立什伍連坐制;統一度量衡。商鞅之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人富強,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

    秦國的崛起很快對魏國造成威脅。變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後,商鞅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魏國河西之地發起進攻。公元前355年,秦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相會,結束了秦長期“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的局面,提高了秦國在諸侯國之間的地位。同時由於商變鞅法獎勵力耕力戰,經濟發展,兵力增強,對外作戰連連取得勝利。公元前340年,商鞅勸秦孝公攻魏,奪回河西之地,然後“據山河之固,東向以制諸侯”,成就帝王大業。秦孝公採納了他的策略,即遣商鞅舉兵攻魏。魏使公子卬率軍抵禦。商鞅用計俘虜了公子卬。秦軍乘勢攻魏。魏軍無備,遭受重大損失。魏惠王聞訊,十分驚恐,被迫割讓大片河西之地與秦求和。這便為秦國東出中原創造了有利條件。

    4、張儀相秦,再次為秦國送去強秦之策。

    張儀原是魏公族庶支出身,在魏國未得重用,曾遊說楚王沒有得志,路經東周而入秦,曾得東周昭文君的禮遇和資助。公元前329年來到秦國,正好楚威王攻魏,張儀遊說秦惠王出兵幫助魏國,因而魏楚大戰,魏打敗楚於陘山,秦因而得以順利地接收河西地區。公元前328年張儀被秦惠王任為相,首創連橫戰略,為秦國後來兼併各國立下大功。張儀對秦國的最大貢獻,主要是在他根據秦國的地理特點和各國的實力,為秦國制定了破縱連橫的戰略,就是在其他各國已有聯合抗秦之勢時,採取破壞其聯合,伺機各個擊破的方針。張儀連橫政策的使用先後打敗楚國、齊國,並使韓趙魏三國逐漸衰微,使秦國逐漸強大。

    魏國中後期夾在幾個大國之間已開始走下坡路,張儀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對魏襄王陳說過地緣政治的利害關係,雖然目的是勸其投靠秦國。

    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曰:“‘魏地方不過千里,卒不過三十萬人。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湊,無有名山大川之阻。從鄭至梁,不過百里;從陳至梁,二百餘里,南與楚境,西與韓境,北與趙境,東與齊境。魏之地勢,故戰場也。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拔卷、衍、燕、酸棗,劫衛取晉陽,則趙不南。趙不南,而魏不北,魏不北則從道絕,從道絕,則大王之國欲求無危不可得也! 秦挾韓而攻魏,韓怯於秦,不敢不聽。秦韓為一國,魏之亡可立而須也。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忱可臥,國必無憂矣。”

    魏王終為張儀說服,魏國隨之也就成了破壞合縱的第一國。

    5、范雎至秦,三連擊為秦送去強秦之策。

    范雎,字叔,魏華人。初為魏大夫須賈的家臣,曾隨須賈出使齊國,因觸怒須賈和魏相魏齊,被魏齊令舍人打斷肋骨,丟置廁中,後裝死得脫,匿於鄭安平家中,化名張祿,經鄭安平向秦王稽的推薦,載雎入秦,得到昭王的重用,他的戰略策略也就得以在秦國實行。

    首先他提出遠交近攻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思想。

    范雎認為,秦的戰略失誤在於“越近攻遠”,故常勞而無功。過去“穰侯越韓、魏而攻齊綱壽,非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出師則害於秦。臣意王之計。欲少出師而悉韓、魏之兵也,則不義矣。今見與國之不親也,越人之國而可乎?其於計疏矣。”因此“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欲其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趙強則楚附,楚強則趙附,楚趙皆附則齊必懼矣,齊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齊附則韓魏可虛也。”

    遠交近攻戰略地提出和實施,可以說是秦國在戰國時期戰略的大轉折,從此,它成為貫穿秦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鬥爭各方面的基本國策,大大加快了秦兼併戰爭的過程。

    其次,他還提出“毋獨攻其地而攻其人”的戰略思想,主張在攻佔對方土地的同時,還要吸納對方的人才。如此,秦就既可以得到對方的土地,又可以使對方用人失誤,還可以渙散對方的人心,秦就可以消滅六國而完成統一。除此之外,范雎在加強秦的中央集權和推行賞罰分明、重賢用能的用人制度方面的策略也是促使秦強大的重要方面。

    戰國後期, 秦國一直奉行秦昭王時範雌的遠交近攻策略,山東六國也多次謀劃合縱抗秦, 但成效不大,無法扭轉由秦統一的總趨勢。秦滅六國的局面逐漸形成,這同戰國中期秦的軍事與外交由合縱連橫到遠交近攻這一戰略變化是分不開的。

    6、猜忌信陵君,一把好牌終於廢了。

    信陵君魏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的弟弟。由於信陵君尊重人才,因此“士以此方數千裡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正是因為信陵君賢能門客又多,所以各國一連數十年都不敢進攻魏國。

    公元前257年,秦趙大戰於長平,趙軍為秦軍所敗。秦國乘勝追擊進攻趙都邯鄲。趙平原君的夫人多次向魏王和信陵君求救。魏安釐王派大將軍晉鄙率軍十萬救趙,但又懾於秦的恐嚇,命晉鄙按兵不動。信陵君多次勸安釐王出兵,但“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無計可施的信陵君聽從了門客侯生的計謀,決定“竊符救趙”。他利用安釐王的寵妾如姬盜得兵符,殺死大將軍晉鄙,發兵救趙,趙國因此而得救。但安釐王對於這件事很惱怒,信陵君也很明白這一點,所以沒有回魏國而是在趙國留了十年。秦國聽說信陵君留在趙國,就發兵去進攻魏國。危急關頭,安釐王想到了信陵君,便派人去請他歸國。在門客毛公、薛公的勸說下信陵君回到了闊別十年之久的魏國。到魏後,魏王立即拜信陵君為上將軍。公元前247年,受命於危難之際的信陵君把自己拜將之事告訴了諸侯,諸侯們知道他當上了將軍,便紛紛發兵救魏,於是“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秦王懾於公子之威,不敢貿然出兵,而是多次實行反間計。魏王中計,便派人替換了信陵君。信陵君壯志難酬,飲恨而亡。秦王得到公子已死的訊息,“使蒙驁攻魏,拔二十城,初置東郡。其後秦稍蠶食魏,十八歲而擄魏王,屠大梁”

    魏國在關鍵時候棄能威懾強秦的信陵君不用,這又是其在人才運用上的一次重大失誤。這一舉動致使英雄無用武之地,終飲恨而亡,同時也加速了自身的滅亡。這表明腐朽的魏國已走到了歷史盡頭。

    (二)破壞三晉聯盟,讓齊國有了可乘之機

    魏國建國初,魏文侯特別重視與南韓、趙國的關係,三家結盟,魏為盟主,共同擴充套件。但到了魏武侯、魏惠王時代,同盟關係被打破,主要表現在:

    1、公元前354年,魏惠王命龐涓率軍攻打趙國的邯鄲,趙國不敵。向齊國求救。齊國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兵救趙。孫臏針對齊魏兩軍的形勢,提出“批亢搗虛”之計,即大軍不北上直接救趙,而直搗魏國,“居其街路,衝其方虛”迫使侵趙魏軍“釋趙而自救” 。而此時田忌、孫臏則率齊軍主力在桂陵設伏截擊,龐涓率兵趕到,齊軍突起一戰而克,殲滅魏軍,活捉龐涓。這就是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圍魏救趙”。

    2、公元前341年,魏國又發兵進攻南韓,南韓向齊國求援。齊威王採用孫臏“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的主張,與韓結好卻不急於發兵。待韓魏兩敗俱傷時,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發兵救韓。齊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南韓之困。最終齊軍在馬陵設伏擊敗魏軍,魏軍主帥龐涓眼見敗局已定,遂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又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並俘虜了魏國太子申。

    至此,魏國實力急劇下降,將曾經的盟友生生的送給了齊國。

    (三)盲目擴張,毫無戰略方向。

    三家分晉,魏國雖佔據了當時物產豐富的中原之地,但無險可據,地理大勢十分不利。但魏文侯及以後的魏國當政者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是盲目擴張,四處樹敵。

    魏初期,在經歷變法後,魏國軍事實力和經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魏國自持強大,攻趙、伐韓、防秦、迫齊、逼楚,把當時幾乎所有的相鄰諸侯國都打了個遍。

    雖然稱雄一時,但無地利之險可為屏障,且四面受敵,一直未能擺脫內線作戰的不利態勢,魏國為維護霸主地位,兩個拳頭欲擊天下之人,魏是四戰之地、四戰之國,豈能長久。

    我們現在結合後來的歷史來看,趙楚兩國並不會對魏國構成太大的威脅,最大的威脅就是東齊西秦,當時齊秦兩國經歷變法相繼崛起後,已經對魏國造成了東西夾擊的態勢,魏國主要戰略問題應該是攻齊還是攻秦,可當時魏國並沒有確定自己的戰略方向,而是以一國之力而與二強爭衡,魏軍窮於奔命,故此失彼,併力於西則東虛,併力於東則西虛,為自己埋下了不可避免的後果。

    綜上所述,到了戰國中後期,魏國國無明君,治無賢臣,戰無良將,外無盟國,國力削弱。而周邊的國家都進了變法改革,逐漸強大,尤其是西邊的秦國,在商鞅變法後,積極對外擴張,而魏國就成了秦國東進路上的第一塊絆腳石。在秦國的不斷進攻中不斷喪師失地,獻地求和,領土日益縮小,只剩國都大梁及附近的一小塊地方。於公元前225年,魏國終於被秦國攻滅。

  • 10 # 眨眼的木偶人

    魏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戰國時期周朝的諸侯國,同時也是“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225年被秦國滅掉。魏國的起源

    魏國的建立源於著名歷史事件“三家分晉”,春秋末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發生權力變革,國家大權被趙、魏、韓三大家族把持,晉國國君名存實亡。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天子任命趙籍、魏斯和韓虞為新的諸侯王,並分別建立了趙國、魏國和南韓,公元前376年晉國國君晉靜公被廢,趙魏韓將晉國徹底瓜分。

    魏國的興起

    “三家分晉”標誌著春秋時期的結束,戰國時代的開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率先崛起,這得益於魏國兩任君主魏文侯和魏武侯的勵精圖治。

    魏國在魏文侯的領導下率先進行變法圖強,改革政治,獎勵耕戰、發展國家經濟。軍事上啟用著名軍事家吳起,建立訓練了大名鼎鼎的魏武卒。對外吞併中山國,擊敗楚國、齊國和秦國,並奪取了大片土地。

    魏文侯去世後,魏武侯繼位,魏武侯統治魏國期間繼續進行改革,國力持續增強。同時也不斷地同其他諸侯國進行戰爭,國土面積進一步擴大。公元前343年,魏武侯之子魏惠王率領諸侯王朝見周天子,史稱“逢澤之會”,代表著魏國霸主地位的確立。

    魏國的衰落

    1、君主的原因

    透過魏文侯和魏武侯時期積攢的厚實家底,魏國稱霸戰國初期百餘年,連續打敗其他諸侯國,不斷的攻城略地。但這也導致了此後的繼任者盲目自大、剛愎自用、驕傲輕敵,大量的人才流失他國。

    2、人才的流失

    商鞅本是魏國相國公叔座客卿,但一直未得重用,雖然公叔座臨死前極力向魏惠王推薦商鞅,但魏惠王不以為然,並沒重視。商鞅後轉投秦國,助秦孝公進行變法改革,奠定了秦國崛起的基礎。

    張儀也是魏華人,他周遊魏楚等國都沒受到重視,入秦後被秦惠文王看重,並拜為秦國相國,隨後秦國依靠張儀的外交手段破壞蘇秦的合縱策略,改變秦國被六國聯合圍剿的局面。

    孫臏和龐涓同為鬼谷子門下弟子,孫臏到魏國後,遭到龐涓的妒忌而被坑害遭受臏刑,同時也沒能受到魏惠王的重視,後逃亡齊國被齊王任用為軍師,聯合田忌兩次打敗魏國,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尤其是馬陵之戰,可以說是魏國由盛到衰的一個轉折點。

    3、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

    桂陵之戰

    公元前354年,趙國攻打魏國的附國衛國,引起魏國的不滿,於是魏國令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首都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和孫臏帶兵前去馳援救趙,孫臏認為魏國主力都在攻打趙國,國內兵力必定空虛,於是進攻魏國國都大梁,引誘龐涓引兵回援,並在桂陵設下埋伏一舉大敗魏軍,並生擒龐涓,這也是歷史上著名典故“圍魏救趙”的由來。桂陵之戰雖然沒有動搖魏國的根本,但也使得它傷了元氣,挫敗其士氣。

    馬陵之戰

    公元前343年,魏國出兵攻打南韓,南韓向齊國求援,齊威王趁韓魏剛打完,雙方疲憊之際,以田盼為主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在馬陵齊軍全殲太子申所帶魏軍,隨後又利用“減灶”之計大敗龐涓,並使其中伏身亡。經過此戰後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跌落到二流國家行列,從此一蹶不振。

    4、地理位置因素

    魏國地處各國中間,四周強敵環伺,領土分散,並且魏國正位於秦國西進中原的必經之路上,隨著秦國的日益強大,東進時魏國首當其衝。

    魏國的滅亡

    秦王嬴政即位後,不斷對魏國進行征伐,公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賁攻破魏國國都大梁,魏國滅亡。

    結語:古語云“富不過三代”,雖然有些絕對,但用在魏國上還是很貼切。魏文侯和魏武侯勵精圖治將魏國推上霸主寶座,然而魏國後繼的君主不但沒能再繼續開創偉業,還不斷丟掉家底最終導致魏國滅亡。
  • 11 # 許劍Lawyer

    魏國在進入戰國時候是最強的國家,春秋與戰國之分在於“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在三家分晉之後,魏國處於戰國諸侯中首屈一指的老大,戰國初年的很多故事,以及很多成語都是和魏國有關的。魏國強大源於第一代君主魏文侯的英明,他在位時任用吳起,實施軍事改革,創立的魏武卒,橫掃諸侯。

    李悝變法變革了社會制度,“重農”“法治”的推行,使得魏國在經濟上也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其改革變法的過程影響的了後來的秦國商鞅變法。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魏國沒落乃至滅亡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社會改革不徹底,魏國始終以貴族政治為主導,未能實現全面的官僚體系。與後來的秦國相比,秦國完成了較為徹底的社會體制改革,任用官職,只問才能不問出生,即使是貴族如果沒有軍功,在秦國是不會得到重用的。魏國卻繼續延續貴族統治,人事任免上唯出身論,對於才能出眾的人並不予以重用。

    二、地理位置上,魏國處於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加之魏武侯死後,軍事與社會改革未能深化和維持,沒有形成有效的戰略並堅持,後來的魏國繼任者能力不足,一旦沒落很容易被人兼併。

    三、不重視人才。剛才說道魏國是貴族政治,人才的使用始終作為貴族的附庸,並不能真正的發現人才,重用人才。不僅不重用還輕視、毀滅人才。終戰國一世,大量的人才和賢能均出自魏國,商鞅、孫臏、範睢等等,孫臏和範睢均是在魏國受到酷刑和侮辱才跑到秦國一展身手。

    四、魏國僅僅保持了魏文侯、魏武侯的強盛,到了魏惠王的時候,因為其自身的能力問題,魏國走向沒落,後面的繼任者一代不如一代,沒有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所以魏國滅亡是遲早的事情。

    應該說魏國的發展為其他國家,特別是秦國的強盛締造了基礎,提供了範本,並且為秦國提供了足以影響大局戰略性人才,魏國發展的侷限性最後導致了它的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番茄潰瘍病有什麼危害?怎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