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海川行
-
2 # 玩具動畫遊樂園
學以致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類似“惰性”一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克服惰性,但實際上做到的卻很少。
讀書百遍,奇蹟自現。讀書很多時候都是存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的,有時候讀書,應該是沒有目的性的讀書,可以和自己興趣愛好相關,也可以一些自己沒涉及過的領域。書讀多的,書上的一些有用的內容就會不經意間的儲存在大腦中,等過久了發現自己的生活可能遇到一些難題,回想一下讀過書,有些就可以很好的解決問題。
要做到學以致用,有個好辦法就是讀你所需的專業書籍,書上會告訴大家簡單實用的解決辦法,我們就可以拿來使用了。
-
3 # 咱們去哪玩兒
1.首先,我認為寫寫畫畫是讀書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當看到書中不懂的,或者感覺到書裡內容能夠為我所用的時候,是否可以寫下來,然後針對這個小細節來思考,把作者的思路轉化為適合自己的,思考主人公為何這麼做?這麼做的本質是什麼?我能否把他變為我自己的?等等一系列提問,就能找到一串答案。
光讀不記,怎麼可能記得住?靠潛意識和被動接受能達到的理解和記憶顯然是有限的,必須經過有意識地咀嚼和自主加工後,書上的資訊才會真正變成屬於我們的知識。
2.讀書不用字字斟酌,尤其是讀小說類的。
一遇到好書,不少認真的小夥伴就和我一樣,恨不得把每句話掰成八瓣,揉碎吃透,怕錯過了一點點精華。結果芝麻最後佔了很重要的比例。
3.唯有重讀,才是真正的閱讀,而且是數量級的閱讀。思想和資訊大多不是一下記住的,不僅需要像背課文那樣記了忘忘了記,而且需要多角度的認知、熟悉和理解。第一遍只能大體瞭解書中的內容以及大體框架,之後再次讀書時才能形成概念作為知識支點,圍繞這個主題多讀幾本類似的書,或者把這一本好書反覆讀,反覆強化才能形成連出邏輯線索。建議好書必須精讀五遍,孔子有“孔子學琴”和”韋編三絕“這兩個典故來說明重複的重要性,重複也是記憶的最好方式。
-
4 # 創意風向標
怎樣學以致用?
1、刻意運用。
讀書不在於你讀了多少,在於你要用時能否迅速將相關的知識從大腦中篩選和調用出來。我們在知識的不斷積累中,定會慢慢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如果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去思考,面對問題還是靠慣性思維來對待,本來自己知道更好的方法,但由於沒有主動意識,導致這一方法在大腦中被擱淺。
所以刻意運用關鍵在於“刻意”二字。平時遇到問題,首先要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主動地、刻意地去分析問題本質,尋找最優解決方案,透過這樣的不斷鍛鍊,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角度都會有很大的變化。
2、問題倒逼。
從用入手,用問題來倒逼促使自己去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能。當我們遇到一個陌生棘手的問題時,我們要有意識地去尋找相關的書籍來進行學習,從問題出發去尋找答案,當我們找出答案和方法後,再把它運用在實踐中去檢驗和完善,透過這樣的反覆過程,相信你對這一套方法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3、掌握底層規律。
這個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確實很難,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人畢竟是少數,牛人也往往牛在他們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更深層次的東西。
社會上很多知識每天都在更新,我們永遠跟不上它們的腳步,但很多核心的底層規律是不變的,真正掌握了這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才能更好的融會貫通、應對自如。
所以對於閱讀或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不要只求一般性的解,而要努力去挖掘背後隱藏的規律性知識,這樣看似費腦費時,實則事半功倍。
-
5 # 歷史上的小書童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把握住重點與機會就可以了。現在就舉幾個例子
1.我們曾經毛概老師說,一切政治問題背後都聯絡著經濟利益,一切利益問題都能上升到政治問題。這樣當你"在回答所遇到的問題時,就能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從此角度出發,就是學以致用。因為這就是把握住所學重點,提煉出重點來。
2.拿本人為例,所學專業為實用性,所以每次知識學完都會有實習培訓,所以就會加深理解,學以致用,這就是機會。
所以就是這兩點,把握住就好了。加油。
-
6 # 迷妹兒帶你看港劇
在這資訊爆棚的時代,每天成千上萬的碎片化資訊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有點措不及防,手機也成了人人手中的必須品,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要想真正提升認知水平和思維體力,從而最佳化自身核心競爭力,讀書是一種很好的方式。1、閱讀序言和目錄,掌握全域性框架,做到心中有數。
每一本書的序言和目錄,是對整本書的高度概括和框架介紹,直觀去告訴我們這本書主要講了什麼,可以解決我們哪些問題等等,目錄呈現的是作者寫作的思路和章節的劃分,有助於我們合理安排閱讀時間、把握閱讀節奏和重點。所以,讀書之前,不要太心急,一定要仔細看看這一部分,從宏觀和全域性上整體瞭解和把握全書的內容,這對我們提高閱讀效率大有裨益,不可小視。
2、把章節細分,劃到每一天。
在把握整體章節劃分後,根據自身情況合理作出計劃安排,比如,每天閱讀50頁或一個章節等等,一旦下定了決心,就要讓自己不打折扣地去完成,慢慢地一定會養成閱讀和思考的好習慣,自己也會在每天的學習思考中感受到許多意外的收穫和驚喜,堅持就是勝利。
3、勤做筆記,邊看邊思考。
讀書,如果只讀不動筆,那往往收穫甚微,大多事倍功半。毛主席看過的書,基本都被批註和圈畫了很多次,到處寫著密密麻麻的讀書筆記;另外我們都在感嘆錢鍾書先生有著非凡的記憶力,能做到過目不忘,其實那也是得益於勤於動筆和思考的結果。
-
7 # 情感料理廚房
讀書學以致用,這是依人所講的。
我們都說,最好的學習時光是在小學,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明白,只有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後,你才能在學習上做到得心應手來的。我們小學時,會教你如何學寫字,如何做作業……雖然都是很基礎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時養成的良好習慣就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用得得心應手。這就是叫做讀書的學以致用。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學到專業知識,而是在於那個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收穫了許多技巧。
-
8 # 飛鳥與魚的距離
讀書就是為了學以致用,雖然現在大多數的學生都比較在乎多學習課本知識,習題做很多,但是真正用到實處的很少。我以前也是這樣一個女孩紙,一昧地為了學習成績而去學習,現在上了大學,我幾乎都能比較好的學以致用了。
首先,我會去思考,我學習的內容到底是有什麼用,我可以把它應用在哪方面。其次,我會在完成課業的基礎上,去有選擇性地去學自己想學的內容,比如:股票,英語翻譯。此外,我有自己明確的目標,我知道自己讀書是為了什麼,所以事事都比較有針對性。我覺得讀書真的是為了有所用,讀的書多了,自然在各方面都比較嫻熟。
-
9 # 中草藥知多少
1.先看一遍目錄,通讀全書,如果書中有令你思考的問題,最好也先看看。快速瀏覽有利於我們建立組塊,通俗點說,就是有利於建立我們自己的思維框架,這樣再細讀文章時會更容易。
2.細讀文章,尤其是你用得著的地方。要學以致用,必定先要學,而以讀書的方式學習知識就得細讀文章。
3.讀完之後回憶整篇文章,畫思維導圖。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做筆記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掌握書中內容。
4.做筆記。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做筆記並不能代替我們傳統的筆記,傳統的筆記還是需要做的。
做到這幾點基本上就對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這時我們把知識運用出來就更容易了。
-
10 # 曉遇躍讀
讀書和學以致用之間有三個問題值得思考:
1、讀這本書的目標是什麼?
2、具體運用的場景是什麼?或者說,書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要用在具體什麼地方?
3、如果運用,第一步具體行動是什麼?
第一個問題如果在閱讀一本書之前就能用一句話清晰表達,那是最好。如果是相對隨意的閱讀,在閱讀或瀏覽完一遍後,覺著這書給了我很多啟發,不妨設計目標後讀一次。
第二個問題可以幫我們將書中的知識或技能點與自身經歷結合起來,並仔細思考可運用的場景,在腦海中進行演練。
第三個問題更進一步了,把在腦海中的演練化成一系列現實動作,並明確第一步具體要做些啥。
例如:讀小說《人民的名義》
A君
目標:電視劇更新太慢,想盡快知道結局。看看而已
運用場景:無 因為就想知道結局。
第一步具體行動:買紙質書或下載電子書 學以致用的行動沒有
B君
目標:電視劇中人物的說話很有水平,想學些說話的套路
運用場景:下屬工作存在瑕疵,不好說的太直接,但必須平和的指出問題
第一步具體行動:下週四16:00和下屬進行第一次溝通,點出他的問題。
-
11 # 高太爺
一個心理學教授到瘋人院體驗生活。一天下來獲得了很多第一手資料。想不到準備返回的時侯,發現車子的一個輪胎被人卸走了。
“一定是哪個瘋子乾的!”教授氣憤的自言自語。找了一圈沒找到丟失的輪胎,他只好安裝備胎。可是令他措手無策的是螺絲也被拿走了。
沒有螺絲也按不上備胎啊!教授蹲在地上發愣。
這時候一個瘋子蹦蹦跳跳唱著歌跑來了。他問教授:“你怎麼不按輪胎?”教授:“沒螺絲怎麼按”。
瘋子大笑說:“我有辦法!”於是他從每個輪胎上面卸下了一個螺絲,用三個螺絲將備胎裝了上去。
教授又感激又驚奇:“你是怎麼想到這個辦法的?”瘋子做鬼臉說道:“我雖是隻貓,可不是呆子啊!”(教授丟失的輪胎在哪?謎底請看附1)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此教授對知識的加工儲存肯定沒問題,出問題的是處理這件事時出現了思維障礙。
1、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歷,你急需一個螺絲刀拆卸電器,可一時間就是找不到螺絲刀,這時候你是否能找一些替代品,比如小刀、鑰匙、甚至是一個挖耳勺。它們在某種程度上都能幫上你。你之所以不用,是因為你對這幾樣東西只是從解鎖、挖耳朵等思維角度思考,而忽略了其他的功能。這種思維障礙在心理學中叫功能固著。
當我們堅持用過去熟知的模式解決問題時這叫思維定勢,比如下面這幅圖,你能不能在筆不離開紙並且不重複畫線的的前提下,用四條線穿過所有的9個點嗎?
(答案見附2)
《韓非子·說難》中有個智子疑鄰的故事。宋國有個富人,天下大雨家裡的一面圍牆倒了。隔壁的老人和他兒子都說如果不趕快修,一定會有盜賊進來,富人不聽。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富人以為是鄰居偷的,於是看鄰居走路的樣子就像盜賊,說話的樣子也像盜賊。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又一個思維障礙——證實偏見(它是指搜尋證明對的證據而忽視證明錯的證據。)
如果你讀書所得知識,只是像一個個磚頭碼在路邊,遇到問題就會受到以上三種思維障礙。這種讀書無疑就是把書讀進了書櫃裡。
讀書是對知識的創新和重構,不如此,讀書是一種偽讀書。
讀死書,你只是一個書櫃!
2、
網路綁架了知識和思維能力,我們大多數人很少有自己的東西了。
在這碎片化閱讀盛行的時代,只有最打動你的知識爆點才能吸引你停下急促的腳步。
你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的重構,更需要的是靜下心來,學以致用。
問題是,你能順利的解決你的問題嗎?
正如禪師告訴我們:不要怕,不要悔。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解決問題最大的秘訣是嘗試錯誤。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有個試誤實驗:把飢餓的貓放進一個木箱子裡,裡面有一個能開啟門的腳踏板,當門開啟後,貓即可逃出箱子,並能得到箱子外的魚。 一開始,餓貓進入箱子只是無目的地亂咬亂撞,後來偶然碰上腳踏板,餓貓開啟箱門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如此多次重複,最後貓一進入箱中就能開啟箱門。 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個結論:貓的學習是經過多次的試誤才得到正確反應的。
人也一樣,解決難題時,我們嘗試一個又一個的方法,才能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
很多人做事,不是沒有能力,也不是沒有方法,而是不敢去嘗試。高手對決,劍氣如虹者,必勝。
然而嘗試錯誤,只能解決一部分實問題,它嘗試的範圍畢竟太廣 ,這需要我們縮小範圍,進一步鎖定目標。
能為你所用,才是有用的知識!
3、很多人談論學問總是頭頭是道,可是真要做起來卻是一事無成,我們困惑——明明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好。
心理學研究認為,細節是心理距離決定的。心理距離會影響到人們對於事物的認知和決策,心理距離的接近會使我們對於事物的解釋水平變得更加具體。說白了就是:細節需要用心做。
懂得多不代表做的好,做得好的關建是細節用心。
眾所周知,德國有著世界上最優秀的建築設計理念,在設計上海一號地鐵線時,德華人是這樣做的:他們注意到上海地勢平均高出海平面只有有限的一點,夏天一些建築物總是被雨水淹。根據這一特點,設計師在地鐵一號線的每一個室外出口都設計了三級臺階。要進入地鐵口,必須踏上三級臺階,然後再往下進入地鐵站。偏偏就是這三級臺階,在下雨天可以阻擋雨水倒灌。而非德國設計的地鐵二號線就因為缺了這幾級臺階,曾被雨水倒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三級臺階,堪稱卓異的細節設計。同樣,我們在事件執行過程中,就是缺少了這種縝密的細節,而敗在了執行力上。
知識又分大用和小用,小用屬常規動作,大用創造新價值,能讓你身價倍增,脫胎換骨。
細節決定執行力!
附一:教授發動車子離開,在後視鏡中,他發現丟失的汽車輪胎正安靜的躺在自己的車位上。
附二:
-
12 # 歐陽芊雙
你說的問題其實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經常聽到一些小夥伴抱怨說自己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課,可就是沒有什麼長進,甚至學過的東西沒多久就忘記了。
其實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知道和做到之間缺少了一些環節。
在《知道做到》這本書中,講述了我們知道卻做不到的原因,我覺得對於我們的學習生活有著很大的參考價值。
1、資訊過載資訊過載對於我們處在網路社會的大部分人來說都不會陌生,我們的大腦被來自各種渠道的資訊所充斥,很多小夥伴都在追求讀書學習的快感,每個碎片時間都填得滿滿的。
可是這樣一來,我們就變成了只是不停接收,卻沒有時間去消化。像趕場一樣地學習,上一場還沒搞清楚,馬上又奔赴下一場的學習。
每個人看起來都是勤奮的、努力的,但是成果卻並不明顯,一年下來,除了覺得自己很“充實”以外,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
我們太喜歡獲取新的知識了,以至於沒有時間去複習那些學過的知識。再加上人腦本來就有遺忘機制,所以沒過多久,你就會發現學過的東西都忘記了。
2、消極過濾我們在接收資訊的時候,其實就像是一個倒置的漏斗一樣,對方講解的是100%,但我們真正接收的可能連10%都不到。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獲取資訊的時候經常是隻接收自己想接收的知識。
這就像是孕婦效應一樣,一個女人懷孕以後,走在街上會發現很多孕婦,而這些在平時是根本沒有發現的。這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自動過濾掉了那些我們認為沒用的知識。
所以你看起來很用功、很努力,但由於每個人的認知和關注點不同,最後接收的資訊也會有所不同。
3、缺少跟進很多知識在我們瞭解的那一刻,馬上覺得很有用,甚至很多會覺得醍醐灌頂,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們的行動只停留在了感慨上,又或者好一點的會下定決心要開始改變,可是沒幾天又會打回原形,一個缺少跟進的計劃很容易不了了之。
而這也正是很多知識我們學習以後並沒有學以致用的原因。
那如果想要學以致用,想讓生活發生改變,我們到底要怎麼做呢?在《知道做到》中同樣也給出了幾種解決方案:
1、專注“少而精”的事情面對資訊過載我們必須要學會“斷舍離”,留下那些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專注其中。
2、積極聆聽、綠燈思維對於消極過濾資訊這一點,我們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在接收資訊時,放棄自己固有的思維意見,同時運用綠燈思維, 多問問自己怎麼才能把它運用起來,怎麼才能和舊的知識產生連結。
3、制定計劃、持續跟進對於那些讓我們覺得有用的知識,一定要制定出屬於自己的實踐計劃,同時要不斷地跟進,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回顧,對落實計劃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把知道和做到比喻成兩座山的話,其實在他們之間是存在著一個很深的鴻溝的,想要越過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想要越過鴻溝唯一的辦法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當我們把精力放在“少而精”的事情上,抱著積極的心態,持續跟進計劃的時候,再加上不斷地去重複以上的步驟,才可以讓知道的知識慢慢改變我們的生活。
-
13 # 電影鏡頭讀名著
教人讀書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兒,每次有人追問我如何讀書時,我都無言以對。實在逃不過了,就告訴別人,讀書沒有捷徑,只有堅持讀和不斷重讀。但是這種笨辦法是無法滿足別人的好奇心,所以才會催生出很多教人讀書的書。比如我讀過一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作者是日本人奧野宣之,介紹中說他獨創資訊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還教人如何寫日記和遊記等等。就算我手頭沒這本書,看看這些資訊也能知道,這樣的書對我沒有太大的價值。概括地說,這本書不是教人閱讀的,是教人如何用一二三和123整理筆記的。滑稽的是,你看不到作者讀過什麼書,只看到他教人如何讀書。這樣的閱讀者我們怎麼能信得過?
閱讀者的經驗最重要,我並不反對向有經驗的閱讀者取經,很多大作家都寫過閱讀筆記,是我們按圖索驥的閱讀路徑。我們信服大作家的判斷,是信服他們的閱歷和經驗,他們的寫作已經是令人信服的通行證。博爾赫斯年輕時候在雜誌社做編輯,寫過很多書評專欄,推薦他喜歡的書。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讓別人誇耀寫出的書好來,我要為我讀過的書而自詡。也幸虧這些簡練的推薦文字,讓我們得以窺得博爾赫斯年輕時候讀過什麼書,如何寫評論文章,這是閱讀博爾赫斯的最佳入門讀物。
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閱讀一本書就等同於閱讀很多書,你從中能找到開啟其他世界的鑰匙。比如說,以我近期一直在讀馬爾克斯的《活著為了講述》為例,馬爾克斯的中文作品集十七本已經出版完畢,而這本自傳正是進入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世界的鑰匙。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要意識到,馬爾克斯的自傳最迷人之處,不是回憶的真實性,反而是生活的虛構性,某種程度上,他把自傳寫成了另外一本講述他成名之前的奮鬥小說,“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為了講述而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沒有比這句寫在內封上的話更醒目地說明了馬爾克斯對自傳的態度:任何自傳都是虛構,反而是小說讓人信以為真,能夠以假亂真。理解了這點,就能理解魔幻現實主義,理解虛構的作品為何能夠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
如果文學是各種經驗的綜合和提煉,我們就可以從此入手,找到進入作家世界的入口。大多數作家一生都在寫一本書,不管這本書卷帙多浩繁,名目多麼繁多。雷蒙德·卡佛就說,他最好的小說就是一點點自傳性再加上大量的想象。從他的小說中你總能找到他失意落魄的樣子。馬爾克斯也一樣,他的家族史,愛情史,馬孔多小鎮,他童年記憶深處與他朝夕相伴的鬼魂等等都變成了他小說的素材。
如何有效地閱讀馬爾克斯?把他的自傳當小說讀,把小說當成自傳讀。從他作品中尋找文學與現實對接的縫隙。更重要的一點,就如同納博科夫教導的那樣,記住,閱讀任何一本書時,一定要將自己置於作者的位置,感同身受,設身處地,才能夠超越自己,站在作者的高度體驗創作的愉悅:這是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高知識。
-
14 # 語文天后蔡蔡小予
現代社會,有人看了很多書就以為他長了不少知識;有人因為看見網路許多的資訊就沾沾自喜。殊不知真要拿出來時卻拿不出來,為什麼會這樣呢?
許多人有著不正確的讀書方式。一、思維固化的讀書法。他拿到書本,一頭就埋了進去,他看到了神奇、驚歎,他也為之傾倒,但是他只是看到字。他雙眼後面的腦袋是空白的,思維不是流動的,讀書淺嘗輒止。二、難噎的碎片化讀書法。現在手機很方便,電子化的、資訊化的世界,什麼知識都有,人們獲得這些內容很是方便,他們吃飯拿著手機看,睡覺前拿著手機看,坐車拿著手機看,甚至走路也聽書,但是這中碎片化的學習囫圇吞棗,越多越消化不良。三、不經選擇的讀書法。讀書時候,也不管是什麼內容,只要是書就認為是有用的,對書和自己缺少點判斷能力,不知道什麼書是好書,沒法鑑別價值;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書,沒法成長。只是一味的讀,總認為多讀點書就是好的。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在讀書?很多人說忙工作忙賺錢哪有閒情來讀書?其實越是苟且為生活的人才真正要讀書。董卿的一個節目特別火——《中國詩詞大會》,很多人都為她的學識驚歎,所有知識隨手拈來,甚至能背出一些名作者的名句,有些內容根本就不是事先準備得來的,需要臨場應變的,加上她標準的播音腔,聽來真是一種高階享受。她在另外一個節目的訪談中提到,她每晚睡前都要看一個小時的書,這是她一直以來的習慣。企業家們更有讀書的習慣,李嘉誠也是每天都要讀書,李嘉誠曾說,我喜歡看書,什麼書都看,這對我都有用,所以很多大事情來的時候,我也都能解決。王健林不僅自己讀書,還要求萬達員工讀書並做讀書筆記。這些名人、名企業家都有錢了,太過空閒了讀書嗎?成大業者更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他們的行程很忙,企業事務很多,不看書就得不到更多思路發展企業,也沒辦法提升自己。還苟且在生活底層的我們如果不拼命讀書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維,就更沒法過上更好你想要的生活。你之所以都看見身邊都是些不讀書的人,那是因為你生活在底層,當你看到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你也在讀的時候,說明你的生活開始發生變化了。你覺得呢?
-
15 # 茹錦花開
很多學員跟我說,我看了很多書,我平均每週看一本書,我用了指尖閱讀法,能夠很快讀完一本書,我選的書都是對我目前工作有用的書......可是為什麼,看了書以後,卻沒有辦法把書中的知識點用起來,自己也並沒有因為書讀得多而發生變化呢?
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入的“低水平勤奮”的陷阱,不斷的看書,不斷的發現書讀過就忘,不斷的懷疑讀書的效用,最後產生了“讀書無用”的結論。
之所以會走入這樣的誤區,原因在於,很多人都不明白:“讀書”並不等於“獲得知識”。
什麼是“知識”?能夠讓你的行為發生改變的驅動力才是知識。
這個“驅動力”從哪裡來?
不是從書裡面來的。書能夠給到你的,只是包含文字和圖片的資訊而已,只有這個資訊轉化為能夠讓你產生變化的行為,你透過行為層面的改變,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變得越來越好了,這個時候,你才算是真正的獲得了這個“知識”。
舉個例子來說:
FAB是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Feature (屬性、特性)、Advantage(優勢、作用)、Benefit (好處、利益)。
如果我僅僅是知道FAB這個知識點,而不去使用它的話,那麼它就無法讓我的行為發生變化,我也就無法讓這個知識點成為我行走江湖的“武器”。
但如果我在學到這個知識點之後,嘗試這樣表述一下:樊登讀書會是一個每年帶你讀50本書的手機軟體APP(F屬性),他每週講一本書,可以讓你用碎片化時間聽書(A優勢),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每年學習到50本書中的精華內容(B利益)。
這樣嘗試用過之後,這個FAB就成了我的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所以,關鍵是你在看書的時候,看到一個知識點,就要立刻思考,這個知識點可以用在我的工作中、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設想幾個你可以使用到它的場景,書中的資訊就會轉化為能夠改善你行動的利器。
你以前看書的時候可能沒有這個習慣,你僅僅是在用眼睛“看”書或者用耳朵“聽"書而已,並沒有讓書中的這個知識點進入你的大腦,轉化為你行為層面的“驅動力”。
所以,你需要在頭腦中安裝一臺“驅動器”,當書中的資訊透過你的眼睛進入你的頭腦之後,這臺驅動器要積極的運轉起來,對這個知識點做一些加工和轉化,讓它成為你驅動你行為改變的一個工具。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五種不同的“驅動器”,這五種驅動器都能幫助你在讀書之後學以致用。你可以根據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合適自己的驅動器。
驅動器一:場景預設法
預設一個你可以使用這個工具的場景,想得細節化一點,儘可能的投入到你設想的這個場景當中。
比如說,多年以前,我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個知識點,叫做“肯定認同技巧”。書中給出了6個有效的溝通話術:
1、您說得很有道理。
2、我理解您的心情。
3、您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5、我認同您的觀點。
6、我知道,您這樣做是為我好。
這六句話都是肯定認同技巧。我看了之後就想,我可以在什麼情況下,在和哪些人溝通的時候,使用這六句話呢?
1、您說得很有道理。
2、我理解您的心情。
3、您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這三句話,可以用於和客戶溝通的時候,當客戶表達異議的時候,我可以先說這樣的話。當對方聽到這些表達認同的話的時候,他就不會再想要極力證明自己的觀點了,相反,這時候他的情緒會趨向平穩,然後我再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闡述我的想法,效果就會比較好。
5、我認同您的觀點。
6、我知道,您這樣做是為我好。
這三句話可以用於和上級或者同事溝通的時候,當他們給我提出意見或建議時,不管我認為對方說的話有沒有道理,都可以先對對方表示感謝和認同,這樣對方才願意放下成見,耐心聽我的解釋和澄清。
當我想到了這些之後,我就製作了兩張卡片。
一張卡片正面寫上“當客戶表達不同意見的時候”,背面寫上“肯定認同技巧”的前面三句話。
另一張卡片正面寫上“當上級或同事給我提建議的時候”,背面寫上“肯定認同技巧”的後面三句話。
然後我把兩張卡片放在常開的抽屜裡面,每次一開抽屜的時候,就看到兩張卡片正面的兩段話,於是就會自然而然的去想,卡片後面的三句話是什麼。想到了之後就翻過卡片看一看背面的答案,測試一下自己想對了沒有。
這個過程很快,差不多1、2分鐘的時間,所以多開幾次抽屜,這個話術就在我的頭腦中“成形"了,當我在現實中遇到我預設的場景時,就會條件反射的使用到那些“肯定認同技巧”。
使用“場景預設法”的時候,你把場景描繪得越是細節化,越是清晰化,越是真實,你就越容易在現實的場景中用到書中的這個知識點。
驅動器二:提出“如果……怎麼樣”型別的問題。
看到書中一個你覺得有用的知識點之後,立刻針對這個知識點,從使用它的角度提出“如果……怎麼樣”型別的問題,就能夠幫助你有意識的把這個知識點轉化為探索性的思考,這個探索性的思考會變成行為上的嘗試。
舉個例來說,我在《社會心理學》的書中看到說服的兩種途徑,它們分別是:
1、 中心途徑:說服者在掌握了令人信服的證據後,透過表達有力的觀點、提供可信的論據、運用縝密、系統的分析進行論證說服,這種直搗黃龍的說服途徑就是中心途徑。
2、 外圍途徑:不是從論據入手,而是從情感、感覺、價值認可等方面尋找突破口,透過生動的語言或者故事去進行說服,這種曲徑通幽的說服途徑就是外圍途徑。
於是我就立刻結合自己的工作思考:如果在培訓中,運用這兩種說服途徑,哪種途徑的效果更好呢?
如果使用中心途徑,我是多用案例分析的培訓方式比較好,還是多用對比法比較好呢?
如果使用外圍途徑,我是多講故事比較好,還是多設計一些和主題相關的學習活動呢?
......
經過這樣探索性的思考之後,我就很想求證自己的想法,於是就在培訓中去嘗試去研究去驗證,在嘗試和研究的過程中,就順理成章的把這個知識點運用起來了。
驅動器三:追根溯源法。
追根溯源法就是針對書中提到的方法和技巧,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推匯出這個觀點的?作者採用了什麼樣的論據來證明這個觀點?作者是如何想到這個方法的?作者為什麼認為該方法可以解決書中提到的問題?
你甚至可以對作者的某個觀點進行精細化的抽絲剝繭,找到核心和依據。
讀《定位》這本書的時候,我就一直在嘗試著用追根溯源法瞭解作者的思想。
書中所提到的一切觀點,使用的一切案例,給出的一切建議,其實都基於心智模式的五個基本規律:
1、心智疲於應付(過度傳播會讓心智疲勞而不肯接受資訊)
2、心智憎恨混亂(所以越簡單越容易識別)
3、心智缺乏安全感(所以從眾效應有用)
4、心智不可改變(當消費者已經把產品和XX結合起來之後,就很難改變)
5、心智會喪失焦點(所以能不進行品牌延伸的時候,就不要進行品牌延伸)
這五條都是心智的基本規律,括號中的內容是我對書中相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因為這些有這些心智規律作為前提條件,所以“定位”理論才有用。
如果某一條心智規律不成立了,括號裡面的觀點也就需要調整了。比如說,當心智不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採用“從眾效應”就不會有效果。
有了這個層面上的思考,你就會知道書中的知識點在什麼情況下能夠使用,什麼情況下不能使用,你用起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驅動器四:限定選項法/對比思考法。
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看書的時候,看到一個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點時,先不著急去看作者給出的解決方案,先給自己限定幾個選項,思考“如何做才能達到XXX目標”“如何做才能解決XXX問題”。
然後自己絞盡腦汁的去思考這個問題,記錄下自己腦洞大開想出來的答案,再去和書中的答案進行對比。這樣你對這個知識點的記憶就會非常深刻,而且能夠觸發你在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立刻想到幾個相關的解決方案,促進學以致用。
比如,你在看有關時間管理方面的書,看到”克服拖延症“這個內容的時候,你突然意識到自己也有拖延症。於是你立刻把書合上,然後給自己限定5個選項,即必須想出5個克服拖延症的辦法來。
你可以透過自己的反思來找答案,也可以透過和朋友探討這個問題來找答案,還可以透過“逆向思考法”(即如何讓沒有拖延症的人患上拖延症)來找答案,總之規定自己必須找到5個答案以後再看書。
當你記錄下自己透過各種方式、挖空心思搜尋來的“克服拖延症”的五個方法之後,再和書中的方法去做比較和對照,去思考:
為什麼有一些作者提到的方法,你沒有想到?
為什麼有一些你想到的方法,作者在書中沒有提到?(是因為這個方法作用不大嗎?)
你想到的方法和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方法,有沒有一些能夠整合起來運用的?
透過這樣的對比思考,你就會對克服拖延症的方式記憶猶新。
下一次,當你在做一件事情拖延的時候,你就能很快意識到自己在拖延,然後,這些你對比思考過的克服拖延症的方法就會在你的頭腦中油然而生。只要你是真正的想克服拖延症,你就會順其自然的去採用這些方法,來攻破你的拖延症。
驅動器五:化書成課法。
化書成課,簡單來說,就是將書中的內容進行拆解、整合、重建、延伸、設計、創新,最終形成可被分享的、體系完整的課程。
化書成課的精髓,在於書本知識的快速內化與轉化輸出。最終的呈現,應該是書中知識與你的實踐經驗結合而成的“智識”。
化書成課的流程是:
首先,透過前期的需求調研,明確你的課程方向。然後再選擇和這個方向相關的書籍清單。
把書單羅列出來,梳理書中內容,縮小目標範圍。這個時候,你要明確,書裡面的哪些內容是需要用來開發成課程的,哪些內容能開發成課程,哪些內容不能。
把內容梳理清楚之後,你就能確定這個課程的價值了,所謂課程價值,就是學員學了這門課程之後,有多少收穫,能解決哪些問題。
當你對課程價值足夠明確的時候,再來搭建課程結構,思路就會非常的清晰。
接下來就是設計內容的轉化形式,你要設法把書中的內容轉變成案例,把書中的內容轉變成學習活動,讓學員在你的課程中,能夠積極參與和互動體驗,並且在團隊共創中,收穫到有價值的知識點。
最後是課堂呈現的總體規劃,也就是思考課程實施的整體流程如何設計。
化書成課的前提條件是,你得把書中的內容先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才能轉化成課程來分享,所以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化書成課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學以致用的過程。
教是最好的學。
所以,如果想要學以致用,你就不能僅僅只是“看”書而已,你要用頭腦中的“驅動器”,對書中的知識內容進行加工、轉換、考量、推敲,透過“驅動器”的運作,讓書中的知識點成為你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網路的一環,讓書中的知識點成為你行為改變的“驅動力”。
這四種驅動器分別是:
驅動器一:場景預設法
驅動器二:提出“如果……怎麼樣”型別的問題。
驅動器三:追根溯源法。
驅動器四:限定選項法/對比思考法。
驅動器五:化書成課法。
-
16 # 喵咪愛上魚
如何讀書才能做到學以致用?讀書要著重培養自學能力,要自己多思考問題,而不是完全依附網路依賴別人。如何讀書才能做到學以致用這個問題也一樣,你自己想明白了嗎?
1.為什麼要學以致用?
2.怎麼樣才算學以致用?
當你想清楚這個問題,明確了自己讀書的目的,再去尋找方法,效率才最高。
我暫且認為你所說的學以致用指的是可以複述書本,理解書中內容和把書本搬到生活中——在生活中運用。那麼你要做的無非是:確立目的,循序漸進。
確立讀書目的大一的時候我在南京的大眾書局認識了一名書友L女士,那是2015年的秋天,南京這個號稱大火爐的城市,即便是秋天也能把人活活烤熟,還熱氣騰騰。於是書店成了個好去處,大家都來避暑了,我和書友L女士也是在那裡認識的。(據說這兩天南京室外溫度45度,又有多少書友在書店相識了呢?)
L女士讀書有個特點,不論是什麼書,她拿來來悶頭就讀,我問她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讀書呢?她說她從小就喜歡讀書,喜歡這種安靜的感覺。但是沉浸在這種感覺裡,讓她把很多讀完的書都忘了,就只圖了個讀書時的痛快。
其實不是讀書沒用,而是你沒有確立讀書的目的。當你確立閱讀的目的時,在圖書館拿起一本書,你也會有針對性地閱讀,也更加清楚該怎麼讀書以致用。
把書讀到可以討論的水平我經常參加一些線下的讀書會,會上大家相互交流自己讀過的書,如果恰好對方也讀過,就可以一起討論書中的內容和各自對這本書的觀點;如果對方沒有讀過,那就向他介紹這本書的內容,和自己的看法。透過和別人討論一本書,可以鞏固自己對內容的記憶。如果連內容都說不出來,讀書的意義也就沒有了。
三點運用這是行動派日本創始人曹鶯姐姐在21天品牌訓練營裡面講的,這個理論的原型是:當你聽完一堂課,想想有哪三點可以馬上去做的。對於讀書也是如此,讀完一本書,除了要能複述、討論書中內容,還需要在生活中運用。這樣,才算把書讀到骨子裡了。
說了那麼多方法,還是要叮囑一句:最重要的是讀書前的目的,不要讀然並卵的書。
-
17 # 攀知
為什麼我們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那是因為一個道理進入我們的耳朵,一聽好像是那麼回事,然後說自己懂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忘記了運用。學習也是一樣,做不到學以致用,一天24小時在學習都沒用。
百度百科對學以致用的解釋是:要把理論的知識和實際的應用要聯合起來,由淺入深、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學到的東西要經常揣摩,真正地理解其含義(包括使用的方法,注意的事項)然後按照理論的要求在實踐過程中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再從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習新的知識來解決,就這樣相互促進學習,逐步加深自己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
在我們學習過程中,如何做到學以致用?
1“分享”是最好的“學”。
我們學習一個新知識要試著去講給別人聽,就算是你一個人,你也可以模擬下場景,假設別人一點都不瞭解這方面的知識,那你要怎麼去理清思路,組織語言,很好地用自己的話讓別人明白你的觀點和想表達的意思。
為什麼說分享是最好的學呢?
因為:
①你在給別人講的過程其實是對自己掌握的知識一個回顧複習的過程,可以進一步鞏固加深記憶和理解;
②學和說是兩碼事,很多人認為自己已經理解某個知識點了,但在給別人說的時候往往說不出來,或者講不清楚。所以我們在給別人講的過程就是打通“知識堵塞”的過程,發現哪些是自己自以為知道而實際沒搞明白的知識點,從而更好地重新回爐學習;
2形成 “輸入 —— 輸出 —— 結果” 的良性閉環
什麼是輸出?寫作、演講、溝通、專案管理與實施、分享等等都是輸出。
知識輸入更多的是被動地接收資訊,而知識輸出則需要主動地消化吸收所學到的知識。要知道,知識產出的重要性遠大於知識的儲存。
很多人的能力差,並不差在輸入的能力和知識儲備,而在於輸出能力太弱。
所以無論是什麼知識,學習了就一定關注輸出,輸出不僅指在文字或者語言上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還包括考慮怎樣將學到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知識成為力量。
3問題倒逼。
從用入手,用問題來倒逼促使自己去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能。當我們遇到一個陌生棘手的問題時,我們要有意識地去尋找相關的書籍來進行學習,從問題出發去尋找答案,當我們找出答案和方法後,再把它運用在實踐中去檢驗和完善,透過這樣的反覆過程,相信你對這一套方法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
18 # 夢歸秦淮
讀書最主要的目的是指導行動,特別是商務類的書籍,只有讀完書後付諸於行動才有效果。不光是讀書,其他的事情也一樣,如果只是知道了而不付諸於實踐 ,就不會有任何的成果。
不管怎麼樣,一本書從初稿到最終的出版,都要經過幾個月、半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作者把幾十年的技能和經驗都寫進了書裡,雖然每個人在書中獲取的資訊多少不一樣,但多多少少都會有收穫。
所以,書讀過之後,最好的吸收方式就是開始行動去做。
那麼,書讀過以後,如何來轉化為行動呢?
首先,要設定行動目標。讀完書,首先就是要把需要做的事情列一個行動清單,最好把行動清單量化,需要做什麼事?什麼時候做?做多少?可以用具體的數字量化表示。
比如,一年後,我想成為獨立的插畫師。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列行動目標的時候,可以參考SMART原則,因為具體的、可預見的、實際的、有期限的目標才有可能實現。如果是多個行動目標,就需要按照優先順序(四象限)把它們排列好。
其次,明確現在的位置,距離目標的差距知道行動目標和現狀的差距是十分必要的。正確地認識自己,有助於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的狀態去衝刺目標。也可以設想一下,目標達成時候的心情,憧憬一下美好的未來,讓自己信心滿滿地去迎接每一天。
最後,填補差距的具體行動可以具體地量化自己的行動,用5W1H的模型來問問自己:
怎麼做?和誰做?在哪裡做?什麼時候做完?
將行動具體地拆分成小的行動目標,可以在紙上寫出實現目標需要做的5件事情,並把這5件事情,分配到每一年每一月當中計劃好,這樣就會有十足的動力感。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對您有所啟發!
-
19 # 在下千城
不過我結合我自己的經驗和書籍的知識,提出我的一些對於學以致用的看法,供參考。
第一,知識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相關聯
我們假設知識=A,我們自己=B,本來A和B是沒有關係的,完全獨立的兩個東西,好比一在南半球,一個在北半球。那如何將知識用到自己身上?答案:必須讓我們自己和知識之間產生關聯。即讓A--B產生關聯。
所以,就需要找共同點,想想以前或以後做過的事情,哪一點與知識是相互聯絡的?比如,今天讀了一本關於讀書方法的書籍,告訴你如何做快速閱讀。你會想到,自己以前是否有做過速讀,效果如何?
自己今後是否要速讀,速讀後每年可以讀多少本書,是否是1倍?2倍?還是5倍?讀書的效果如何?這些都可以與自己關聯起來,這是第一步。
第二,基於知識、跳出知識,學會創新
知識是有用的,但書本里面讀到的知識是死的,必須與自己的情況結合進行調整。比如一本時間管理的書籍告訴你要每天早上6點起床,看書、學習、寫作,兩個小時到8點後開始去上班。
但你是上夜班的,與大多數人的作息完全相反,或不同怎辦?這時候不能怪書籍的知識不對,或內容不合適,可以將能力遷移,根據自己的實際作息情況調整。比如晚上6-8點讀書、學習、寫作,也是可行,只要確保這段時間沒人打擾你即可。
第三,一定要勤於總結、覆盤
知識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演進和升級的。想想我們五年前學習的知識,今年是否還能繼續用上?或者是不是有10%-20%被淘汰了,需要不斷學習和補充新知識。所以,勤於反思、總結,不斷的吸收新知識,剔除舊知識,這樣,才能讓自己在運用知識時,始終擁有最前沿的認知和水平。
如此,就做到了學以致用。
-
20 # inside即日啟程
1、頂層設計書單、合理分配時間
2、重複是記憶的捷徑,背誦是輸出的捷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舉兩個自己的例子,一是我考研時反覆背誦專業課書籍,短短數月,使我從門外漢蛻變成能把教材提煉成知識體系並系統地自然呈現;二是我酷愛詩詞,常常背誦詩詞,結果是我並未刻意去了解詩詞的意思,但都能大差不差地理解,並在生活中引用。
3、分享是構建思維體系的關鍵
閱讀只是一種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對自己原有知識的補充,如果不能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加工與整理,就如同吃了食物不消化吸收就不能助人成長一樣,就不會形成自己獨立的思維。
一是向別人展示作者的觀點。讀書筆記法,即隨讀隨記,記影響自己較深的段落,記下來之後還可附上一段自己的體會。思維導圖法,即自己繪製全書行文的思維導圖,這有助於我們在宏觀上去把握書籍的脈絡和架構,也有助於鍛鍊自己提煉概括的能力。
二是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觀點。掌握了別人的知識,結合自己原有的認知,思考後就會有自己的觀點。文章法,即針對某本書、某一現象發表文章,這需要我們透過讀書筆記法和思維導圖法全面掌握原意,再結合自己的認識進行再加工,是比較高的閱讀層次。
4、平心靜氣、鍛鍊心境
讀書需要耐心、恆心,讀進去了,才能靜心,它不僅鍛鍊人的智識,更修煉人的智慧。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不僅要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更應該提升自己的修為。
5、樹立“大閱讀”理念,不拘泥於書
一是專題閱讀。由於現代社會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人們想博學幾乎是不可能了,能夠在某一領域成為專家,在其他領域有所見解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就需要專題閱讀。顧名思義,專題閱讀就是對於想要了解的問題窮盡一切資源去學習,比如炒股,那麼就透過書籍、電視、請教他人等方式蒐集、掌握相關知識。
即讀的快,記得住,用的上。我讀書只為提高自己,為了提高溝通能力我讀過影響力,溝通的藝術,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為了提高邏輯能力讀過金字塔原理,學會提問,都是看的很爽,過時就忘,死活用不上。求如何吸收書中營養,記住,學會,為我所用的落地方法。
回覆列表
知識改造的是人的意識形態既人的靈魂,是指導人們如何看待世界的,是正確處理日常生活中的方法論。因此,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將在處置事物和事情的過程都有各自程度上的不同。所以,沒有不變的認識,也沒有絕對正確的理論和結果,只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