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血金戈
-
2 # 農夫就是園丁
康熙皇帝對教育子孫是極為嚴格的,在他教育之下,康熙的兒子有幾種型別,一種是政治型的,譬如雍正做了皇帝,乾隆做了皇帝,應當說康熙的教育是成功的,兒子雍正是一個很傑出的皇帝,孫子乾隆也是一位很傑出的皇帝。
他的皇子皇孫不能都做皇帝,做皇帝的只有一個人。
第二個型別就是學者型。皇三子胤祉是很傑出的一個科學家,他主持編修《古今圖書整合》一萬卷。
第三種類型就是藝術型,寫字繪畫,有的皇子字寫得很好,畫也畫得很好。
第四種類型是生活型,他們的母親在妃子裡面比較地位比較低下一點,也不可能競爭皇位,但是,他們有一個平平安安的生活,所以康熙皇子皇孫當中沒有一個紈絝,沒有一個為非作歹者。
康熙對子女教育成功的一個例子,就是雍正,康熙死了之後,雍正繼位。
所以題主的問題就不難回答了,老三是一個非常有才之人,有更適合他的位置,皇帝之位也有更適合的人選,就是雍正。
-
3 # 少有人走的路99
皇儲涉及的,是多方面的政治利益及政治勢力。就好比公司選經理,如果輪不到你,你也願意讓你的鐵哥們頂上去,起碼對你的利益和幫助要比不熟的甚至死敵的要強上千倍百倍。
歷史上無論什麼關係,只要涉及到權力,翻臉會比你用千兆光纖上網翻網頁的速度還快。 皇位的傳遞更是如此,並不是誰優秀,皇位就一定是誰的,這就是傳說中的政治。 康熙的易儲,是個地球人都知道亂得不成人形,光明的黨派就有三大家。後繼者牽扯到的永遠不會是一個“優秀”就能決定的,宋徽宗一代書畫大家,他不優秀? 最後亡國的屎盆子還是扣了上來。
至於你說的老三,名字是胤祉,被後來即為的雍正判了個無期徒刑----終生囚禁,最後鬱鬱而終,說不好聽點,是嚇死的。
順道說一句印證我第一句話的生動例子----除了康熙的十三子胤祥和老十七果郡王,其他的全被雍正在即位後用各種理由一鍋端了,乾乾淨淨。
-
4 # 北方的鐵拳
老三是清流一派,做學問、做臣子還行,要是當君主治理國家就差了一些,這就是為什麼康熙不選老三做接班人的關係。
康熙皇帝作為一代聖君,在其執政的晚年在選接班這一問題始終沒有定下決心。引起了九子爭嫡之爭,造成了大量的內耗。
老三是幾個王子中最有學問,讀書最好的一個。滿清入關之後,重視向漢族學習文化知識,重用漢族有學問的人到朝廷做官。特別是康熙一朝,重視選拔漢族優秀的讀書人,參與朝廷事物。讀書人尊重孔孟之道,程朱理學,恪守儒家思想,形成官場中一股清流之氣。被譽為清流。這一點老三是得到康熙喜愛的。
老三在太子和大阿哥都失勢之後,也確實是有機會繼承皇位的。但是,他在檢舉老大使用妖術詛咒太子這件事上,看是佔得先機,實際上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康熙早就看出了他的小聰明。康熙作為一個皇帝,同時也是一名父親,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自相殘害,更不喜歡老三這種背後下黑手的做法。
老三作為清流人的代表,重視表面的名譽,實際上勢力是比較有限的,在幾次較量中沒有得到康熙的認可,也就失去了信心,自己也就沒有繼續爭奪的勇氣了。
最終,康熙還是選擇了能力、手段、勢力都更強大的老四來繼承皇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
5 # 愛鏟史的貓
康熙皇帝,大清盛世的締造者,在遲暮之年所要面臨的就是選擇繼承人的問題。兩度廢太子之後,這位曾經平三藩、兩徵準噶爾的雄主已經沒有精力去制止“九王奪嫡”的皇家爭儲鬧劇。康熙病逝於暢春園,雍正登基,清朝就此進入新王朝。可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是雍正,而不是賢能的八阿哥胤禩,也不是後期備受寵愛的十四阿哥胤禎,再或者是當時輩分最長的皇三子胤祉?
少年得志,備受康熙皇帝喜愛的三阿哥胤祉愛新覺羅·胤祉,康熙第十子,卻因其他兄弟夭折,而成為康熙朝的三阿哥,其母榮妃烏佳氏。這個大清朝的三阿哥,自小因為愛好詩書和學武,曾經和康熙比試騎射不分上下,素來得到康熙的喜愛。
和太子胤礽關係密切,成也太子,敗也太子。三阿哥和當時的皇太子胤礽關係緊密,康熙第一次徵準噶爾時,曾陪同太子一起去行營看望康熙,因為太子表現不佳,康熙命胤祉陪太子回京反省。
康熙四十七年,因太子日益驕縱不服管教,康熙下詔廢除太子之位。皇三子胤祉經過調查,證實是皇長子胤褆聯合蒙古喇嘛設咒於太子,他將此事上報康熙,皇長子胤褆削爵圈禁。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復立太子。胤祉在復立太子事件中出了極大的力氣,這一點讓康熙很是開心,因此被封為和碩誠親王。
皇三子胤祉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二廢太子。作為康熙最寵愛的誠皇后生的兒子,皇二子胤礽深受康熙喜愛,如果他不做妖,那他毫無意外會是康熙之後的皇帝,可是這個皇二子不爭氣,最終被廢掉。作為和太子關係密切的胤祉,卻沒有被牽連,反而被賞賜白銀五千兩。
廢太子胤礽
不愛皇位,只愛修書的皇三子胤祉康熙二廢太子後,皇位爭取戰就進入歷史上有名的“九王奪嫡”時期了,這時候主要對抗的就是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和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當時最為年長、輩分最高的三皇子胤祉,應該成為第一繼承人。可是,這位皇三子卻並不熱心皇位,在看到諸位兄弟為了皇位大打出手的時候,他主動選擇放棄,專注修書。
胤祉的門客多為學者和布衣百姓,而就是這些人,幫助他一起修訂完成了清朝歷史上的兩本重要著作《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整合》。這個成績,或許比其他爭儲的兄弟更為亮眼。
律歷淵源
新皇登基後悲劇的允祉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於暢春園,皇四子胤禛登帝位,是為雍正皇帝。新皇登基,這個過去和廢太子關係密切的誠親王胤祉日子就不好過了。先是被髮配到遵化為康熙皇帝守陵,接著因為允祥逝世時,沒有及時奔喪而且沒有悲痛之情,被雍正削爵圈禁於景山,最終病死於景山居所。
結語康熙諸子裡,胤祉或許不是最得寵的,但至少不是被厭惡的那個。在二廢太子之後,胤祉成為當時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但是康熙卻沒有選擇他,也是有理由的。一方面,胤祉平時表現無心皇位,一心只在府裡修書,這對於馬上民族滿清來看,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候選人。其次,鑑於胤祉和胤礽的關係,康熙不會將一個有可能給廢太子翻案的人送上皇位,那樣自己百年之後,會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最後,胤祉沒有胤禛那麼好運,生一個基因優秀的皇孫,就是後來的乾隆。
-
6 # 鼎玉軒轅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康熙三皇子愛新覺羅胤祉,自身素質不錯,著書,書法,騎射都不錯,並且在廢了太子後,數他年長,那麼為什麼不傳位給他呢,我認為原因有三,其一,本身自己不熱心皇儲,愛好編書,書法,結交的都是文人墨客和無功名的布衣,像陳夢雷等,其二,沒有雍正和皇八子廉親王他們的韜光養晦,門生的勢力,當時九王奪嫡很慘烈,對於他這樣文人和手腕是不可能取勝的,其三與太子關係不錯,但是彷彿情商不高,從日後他幾次犯錯來看,一次是康熙敏妃去世,喪期他擅自剃頭,一次雍正期間,怡親王去世,姍姍來遲,導致雍正不滿,這也導致他不適合做皇帝,皇三子的結果是比較悽慘的,雍正即位後,被遣去為康熙帝守靈,接著為削爵奪職,為幽禁在永安亭。雍正十年。病死於禁所,按郡王禮下葬,在乾隆朝被追諡。我的回答完畢,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胤祉
胤祉
胤祉
胤祉劇照
康熙帝
胤祉劇照
-
7 # 今夜很冷2
老三胤祉的地位比較尷尬,在他的上邊還有兩個哥哥,一個是皇長子胤禔,另一個是皇太子胤礽。老三胤祉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所以地位不是很高。隨著皇子們逐步長大,出於對皇位的渴望,開始形成幾個利益集團。其中,老八胤祀集團的實力最強,老九、老十和老十四都是成員。當時,老三胤祉堪稱左右逢源。他和太子胤礽的關係非常好,但並不算太子集團的成員。同時,老三又儘量避免對老八發生直接的衝突。不得不說,讀書最多的老三很精明。
康熙47年,因為種種問題,康熙皇帝決定廢掉太子胤礽。此時,老大胤禔認為自己的機會到了,一旦胤礽垮臺,自己作為皇長子的優勢就出現了。胤禔慫恿康熙殺掉廢太子胤礽,這引發了康熙皇帝的反感。請注意,就在這個時候,老三胤祉上演了三連擊。老三胤祉舉報:老大胤禔利用巫術詛咒太子胤礽,這是皇宮的大忌。老三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在太子胤礽已經被廢、老大胤禔也岌岌可危的時候,舉報了這個驚天的訊息。
很明顯,老三非常的圓滑,他舉報這件事就是衝著老大去的。果不其然,太子胤礽和老大胤禔先後被圈禁。胤祉成了眾位皇子中最長的一位,不過胤祉完全是自作聰明。對於胤祉的小算盤,康熙皇帝不是沒有察覺。雖然胤祉非常的有才,是那麼多兒子中最有文采的一個。但這樣的人不適合做繼承人,因為當時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老三適合做文藝青年,如果成為皇位繼承人,很有可能又是一個宋徽宗或者李後主。
-
8 # 夀輿天齊
很簡單,不傳給老三的根本原因,是老三沒有積累足夠的政治資本,沒有做大做強,即使他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才能出眾,然爾想繼位當皇帝是需要提前具備綜合實力的。
康熙,作為一個皇帝,考慮最多的是維護統治,讓政權平穩過渡。需要的是一系列交接程式能在他閉眼之後順利進行,合法操作。這樣的特殊狀態下,面對著複雜的各方利益集團的躁動,誰是最能擁有政治核心力的繼位者,才能獲得更多的支援和局面控制力。只有這樣才能保不出亂子。因為政局保住了,秩序才能維持,天下才能安定,百姓才能保障農業產出,帝國機器才能繼續運轉下去。
康熙的兒子眾多,在常年的朝局參與中逐漸壯大,結黨營私,做大做強。他們在利益的吸引下逐漸形成了多個勢力集團,如太子黨,八爺黨,大皇子軍官少壯派,四爺派。
唯獨只有四皇子胤禛,不顯山不露水地把自己的潛邸奴才和黨羽官吏,早已悄悄安插在了帝國重要的經濟建設崗位、軍事關隘崗位和運輸樞紐崗位,幾乎建立了起了全套的情報系統,早就暗地裡做大做強。加之四皇子胤禛在過去嚴酷的辦差歷練中擁有強手腕和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在百官面前也擁有一定地政治威望和震懾力,官僚中的人脈極廣。在康熙眼睛裡,胤禛的全域性觀和資源運作能力非常出眾,是具有高度穩定性的絕佳人選。只有他繼位,才能遏制和平衡掉各方面的勢力突起,政權只有交給他,才能夠實現平穩過渡。
康熙對於各方情況彙集評估以後,很自然地會選擇他自己認為最合適的人選。這個人就是繼位者,御極的未來九五之尊。無論是大皇子,三皇子,八爺黨,太子黨等等各方力量如何變化與爭鬥,康熙選擇的一定是最適合政局穩定的人。
這就是帝王的考慮,帝王的思維,帝王的平衡,帝王的選擇。
-
9 # 堅毅忍耐
康熙是我國封建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君主,其6歲登基,在位61年,其執政的時長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其執政的61年時間裡,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徵準葛爾,奠定了中華名族的版圖,被稱為千古一帝,然而在康熙帝的晚年,發生了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先後有九位成年的皇子參與其中,其中四皇子胤禛勝出,在奪嫡的過程中,三皇子胤祉表現異常活躍,平時不顯山漏水,在關鍵時刻揭發大阿哥胤是的罪行,直接使其退出爭奪,永遠圈禁,而且門生眾多,大搞黨爭,這些在康熙帝看來,是不具備作為一位帝王的品質的,所以也就沒有考慮他的繼位了。
-
10 # 哇哦你好美
我們通過歷史都知道康熙這位皇帝在世的時候有很多的兒女,所以在康熙皇帝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他的兒子們都開始想著等他們的父皇去世後的事情了,當然最大的事情就是誰會成為這個朝代最新的當家做主的人。這就發生了我們小時候學的歷史書上的康熙皇帝九個兒子參與奪嫡的事情。
康熙帝還在位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太子,當時的太子是康熙帝和他最愛的皇后所生的兒子,雖然不是康熙的大兒子而是康熙的第二個兒子,但是那個時候的清朝並沒有必須要立最大的兒子為太子這個規矩,所以太子的地位在當時最高。太子的冊立就開始讓他的大哥很嫉妒他,於是他的大哥一直想著法子在康熙帝面前舉報太子的各種不是,後來太子因為一系列的事情被康熙帝給廢除了,他大哥就想著自己有機會了於是跑到康熙帝面前想要挑撥康熙帝殺了老二,康熙帝雖說年紀大了可也不會殺自己的親兒子的,於是就對老大的行為很是惱火。
就在老大也被康熙帝訓斥了的時候,平時看似什麼都不求的老三卻來到康熙帝面前舉報老大用邪惡的巫術私下詛咒當時的太子,康熙帝這時候才知道平時的老三都是裝出來,他的奪位之心隱藏的很深也是很有心計的,但是康熙的心中老三已經沒有了繼承的機會了。
後面經過各種兄弟之間的相互傷害,最終雍正繼承了康熙的位置。雍正皇帝上位後清理了當時勢力很大的老八團隊,老三卻一直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對付,最後還是在他們的十三弟的葬禮上雍正利用老三對於兄弟的死不夠悲傷把他囚禁了起來。
也許曾經的老三也是康熙心中的可以繼承的好兒子,就因為他沒有沉住氣所以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
11 # 浮生若淺
康熙帝的第三子,名為胤祉,生母是康榮妃馬佳氏。榮妃是康熙帝早年比較寵愛的妃子,為康熙帝誕育了多位皇嗣。唯有榮憲公主和胤祉成活了下來。
胤祉自小聰明,文學騎射都是眾位皇子中極為出色的,康熙帝也頗為喜愛胤祉。可為什麼考慮儲位的時候,胤祉不在康熙帝的考慮範疇內呢?
1、胤祉文學才華頗高,可才華不等於就會朝政治理,與乾隆帝的十一子永瑆有類似的情況,更適合當個才華橫溢的富貴王爺,當皇帝還需要慎重考慮;
2、康熙三十八年,十三阿哥的額娘敏妃去世未滿百日,胤祉便剃髮,在滿人的規矩來看,這是無禮不敬的行為,當時康熙帝大怒,不僅將胤祉降為貝勒,府中眾人更是受到嚴懲。這次事件讓胤祉在康熙帝的心中印象大打折扣;
3、胤祉的生母榮妃,雖然位居四妃,卻早對後宮爭鬥失去了興致,在後宮中低調地生活著,不怎麼為自己爭取了,更別說為兒子做些積極的爭取。
-
12 # 文史新人小郭
從封建歷史的角度看,確實該傳給老三。但是康熙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冊封了剛兩歲的太子,那時候的康熙才二十一二歲,在他59歲是廢除了太子。存在了38年的太子,這在封建歷史上幾乎沒有第二個了,而在康熙後期,發現太子結黨營私、嬌縱蠻橫,便廢了太子。廢了太子後,他發現他的其他幾個兒子開始為了太子之位開始了激烈的爭霸,情況愈演愈烈,以八爺黨為首的老八胤禩,權傾朝野,對帝位野心勃勃。但是,康熙也深知皇位不能傳給老八,可是一天不立太子,他的這些兒子就會爭霸一天,作為父親,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兵戎相見,無奈之下,他又重新啟用了太子,一來是給他一個機會,二來是拿他作擋箭牌。他也可以慢慢觀察他的幾個兒子,誰有真正的帝王之資。後來有一次在老四胤禛家裡看見了他的孫子弘曆,透過簡短的接觸之後,這個孫子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影響,後來康熙拿走了弘曆的生辰八字,發現弘曆有帝王之相,奈何弘曆年幼,不能繼承皇位,就把注意力轉到了老四胤禛的身上。
這個時候胤禛才真正成為了康熙的觀察動向,調查後康熙發現老四胤禛並沒有向他的其他兒子一樣結黨營私,而且交給他的差事也是辦的井井有條,規規矩矩,為人更是正直不阿。身邊的人也都是一些正義人士,康熙才發現原來一直都忽視了老四。他才是有帝王之資的人物。
-
13 # 明離子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知道康熙皇帝立儲的痛點和癢點。
首先說痛點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是否威脅皇權,換句話說就是對自己有沒有威脅。
觸犯這個痛點最典型的人就是八爺胤禩,在朝中黨羽眾多,暗自培養黨羽,起初是與太子胤礽對抗,最終太子被廢后變本加厲,讓康熙皇帝深深忌憚,被其定義為“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很顯然,觸及了這個痛點是康熙萬萬不能容的,所以八阿哥的結局可想而知。
第二個痛點便是手足相殘。康熙皇帝雖然對眾多兒子有著親疏好惡,但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接班人一上位便開始手足相殘。
觸犯這個痛點的是大阿哥胤褆,在太子被廢時,他向康熙皇帝建議“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被康熙皇帝怒斥,從此失去了皇太子的爭奪權。
說完了痛點,就要說癢點。皇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康熙皇帝需要一個才德兼備,軍政皆能的人來繼承大統。
所以他在培養兒子時便很有針對性。最初的儲君胤礽,康熙皇帝是軍政才能一起抓,而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以及八阿哥胤禩,都是都是隻培養政事處理能力;而大阿哥而胤褆、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禎則更多地是培養的軍事指揮才能。
那麼三阿哥有沒有規避了皇帝的痛點,戳中皇帝的癢點呢?
答案是沒有,大阿哥胤褆在被冷落後,請人施法,魘鎮太子胤礽的事情敗露,康熙皇帝將其終身幽禁。至於如何敗露的,就和三阿哥胤祉有關,是他報告的皇帝。
儘管戳破了大阿哥的毒計,三阿哥也讓了康熙皇帝沒了好感,打小報告事小,卻讓皇帝看出了他有殘害手足的苗頭,雖然不像大阿哥這樣明顯。
再說說癢點方面,雖然三阿哥也有一定的政事才能,卻遠不及四阿哥胤禛,而且他多給眾人以學者的印象,遠遠未具備做帝王的能力,這才是三阿哥胤祉無緣儲君之位的最根本原因。
-
14 # 雍親王府
在康熙朝晚年,康熙皇帝的眾位皇子為了爭奪皇位,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九子奪嫡”大戲。最終四阿哥胤禛成為了這場奪位爭鬥的最終勝利者,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後,他成功登上了皇位,這便是後來的雍正皇帝。
然而,如果按照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一貫遵循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的皇位傳承原則,雍正絕對不是康熙最為“合法”的皇位接班人。
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皇帝的結髮妻子、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在生下太子胤礽之後便去世了,而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以及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均未誕育皇子,所以胤礽就此成為了康熙唯一活到成年的嫡子(此前赫舍里氏皇后生下嫡長子,可惜其不幸早殤)。只不過,這位太子爺實在是不爭氣,最終經由兩次廢黜,徹底從“九子奪嫡”中出局,並且被圈禁在鹹安宮,失去了人身自由。
而至於康熙所有進入齒序的皇子中,年齡最長的大阿哥胤褆,也因為其在用“魘鎮”詛咒太子胤礽的行為被揭發,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時候就被康熙下旨“削宗奪爵,圈禁終身”。
在這樣的情況下,“九子奪嫡”中,唯一屬於嫡出的太子胤礽被廢黜,年齡最長的大阿哥胤褆又遭到了圈禁,那麼按照“無嫡立長”的原則,剩餘皇子中,年齡最長的三阿哥胤祉才應該是最具法理性的康熙接班人。
可最終的結果是,不僅是胤祉自身在“九子奪嫡”中沒有什麼過於亮眼的表現,同時康熙對於他上位的態度也是異常平淡,所以胤祉無緣皇位的結局也就此成為了一種必然。
胤祉,從一開始就被康熙定位為了“輔國型人才”。前文中說道,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在誕育胤礽後兩個時辰便去世了,於是康熙皇帝將胤礽安排給了他當時非常寵愛的榮妃馬佳氏撫養。之後,馬佳氏又生下了三阿哥胤祉,這就使得胤礽與胤祉是“非一母所生,但系一母所養”,從小關係非常密切。
此時的康熙一心想要將胤礽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的君王,因而對於與胤礽交好的胤祉,也給予了全方位的培養,使得胤祉成為了所有康熙皇子中能力最為全面的一位。
首先,胤祉的文化水平頗深,可謂是通古博今。
胤祉最大的功績以及最為亮眼的表現就是組織陳夢雷、李紱等一眾飽學鴻儒,前後歷時十多年的時間編制了《古今圖書整合》一萬卷,算是在文化領域留下了一份“不朽之基業”。除此之外,胤祉參與編修了另外一部大作,即將當時新進的律呂、曆法、演算法三者合為一體的《律歷淵源》。
其次,胤祉在科學領域的能力,也得到了全方位培養。
康熙皇帝先是主動的親自承擔起教授胤礽基礎數學和幾何的知識,之後又安排了義大利傳教士德格里傳授其律呂的知識,這也使得胤祉在學科領域上,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做到了中西結合,古今並用。
再次,胤祉的騎射功夫,在所有皇子中,也是出類拔萃的。
而除了精通騎射,胤祉還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第二次親征噶爾丹之時,被奉命統領鑲紅旗出征,親赴戰場進行鍛鍊。
最後,康熙也安排胤祉協助署理朝政。
尤其是在康熙征討噶爾丹以及此後的數次南巡過程中,安排胤祉代為署理國政,培養其理政能力,其表現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認可。
可以說,胤祉接受到的是康熙皇帝給予其全方位的“素質教育”,無論是在文化、科學、軍事、政治等領域,胤祉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培養, 再加上他資質較好且勤奮好學,因而在也取得了令康熙所滿意的發展成績。
而康熙之所以要如此培養胤祉,其目的並非是要給太子胤礽“樹敵”,恰恰相反的是,他這是在給胤礽尋找和培養幫手,進而使得胤礽在登基之後,能夠獲得更好的輔佐與支援。
由此可見,胤祉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沒有被康熙當成是自己的接班人。儘管在這之後,康熙將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廢黜,但是對於胤祉的定位依舊是“輔政之臣”的角色,並沒有表現出對其能夠成為一代帝王的期望。
胤祉在“九子奪嫡”的中的表現,與雍正可謂是頗為相似。眾所周知,雍正在“九子奪嫡”期間採取了“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策略,實際上就是“隔岸觀火”,坐等“兩敗俱傷”,看著“太子黨”倒臺、“八爺黨”解體,在所有競爭對手“自取滅亡”的情況下,完成了彎道超車,從而順利登上皇位。在整個過程中,他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迎合康熙,將自己的奪嫡之心完全隱藏,進而給康熙留下了一個非常印象,這也成為其的制勝法寶。
而三阿哥胤祉則是與雍正幾乎採取瞭如出一轍的策略,除了前文中所說的,在“一廢皇太子”期間,出於內心的正義,以及對於這位從小同自己相伴長大的太子胤礽的同情,而調查、檢舉、揭發大阿哥胤褆的“魘鎮”行為外,胤祉的表現更多的還是極為“耐人尋味”的。
一來,胤祉是緊緊跟隨並且迎合著康熙皇帝的想法。
這一點在“二廢皇太子”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皇帝準備第二次廢黜胤礽的皇太子之位,胤祉並沒有像此前“一廢皇太子”之時那樣,為胤礽進行申訴和辯護,而是將自己置身其外,並且在康熙皇帝正式廢黜胤礽之後,還表示了理解與支援。於是胤祉不僅得到了的康熙的稱讚,還康熙被賞賜了白銀五千兩。
二來,胤祉並沒有想著直接參與奪嫡之爭,而是在辛勤的編書。
縱觀整個“九子奪嫡”期間,胤祉可以說全身心的投入到編書的事業之中,完成了《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整合》這兩部“鉅作”,就此收穫了康熙皇帝對其的讚譽,也贏得了一定的名望。
三來,胤祉在這一時期與眾位皇子都保持了非常和諧友好的關係。
胤祉自始至終,都與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成員保持了非常和諧、友善的關係。特別是與“八爺黨”中的十四阿哥胤禵,是非常的密切,以至於在後來的胤禵被封為“大將軍王”,帶兵平定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中,胤祉給予其重大的支援和幫助,胤禵以及整個“八爺黨”對其都是頗為感激的。
對於三阿哥胤祉這樣的行為方式,我們可以從從正反兩個角度去看待。
一方面,胤祉有著同雍正一樣的想法,就是透過“不爭是爭”的方式,來博取康熙的信任與好感。
然而,胤祉終究是“書生阿哥”,並沒有領會到雍正這一套的“精髓”,或者說全然沒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政治思維。雍正表面上擺出了一副不爭不搶的態勢,但是背地裡卻在暗中部署,積極謀劃,展示出的形象以及所做的事情,都讓康熙極度的欣慰,這才使其取得了“九子奪嫡”的最終勝利。反觀胤祉,只是悶頭做事,結交的勢力也都是“百無一用”、只會動筆的書生官員,其最終的結局勝敗也就此一目瞭然了。
另一方面,那便是胤祉確實沒有“奪嫡之心”,他想著的是就是單純的“明哲保身”,對皇位並沒有覬覦之心。
然而,不管胤祉最終的想法如何,雍正都將其視為是極度“危險”的對手,原因還是在於胤祉是雍正的哥哥,有著“無嫡立長”的“合法性”優勢。
於是雍正登基之後,隨即開始對於胤祉的打擊,儘管並沒有將其的親王爵位廢黜,但是卻安排他與十四阿哥胤禵共同守衛皇陵,這是在剝奪他手中一切權力和職務的同時,將其調離政治統治的中心。
雍正二年(1734年),胤祉之子弘晟獲罪,進而被雍正剝奪了“世子”之位罷黜為閒散宗室。雍正六年(1728年),胤祉又被雍正以索賄治罪,從親王降為了郡王爵位,只不過又在雍正八年(1730年)重新加封其為親王。
然而也是在雍正八年(1730年),距離他重新獲封親王僅僅過了不到三個月,與雍正皇帝關係極為親密的胤祥去世了,之後,胤祉被莊親王胤祿等人彈劾,說其在胤祥的葬禮上“毫無憂傷”之情。雍正與胤祥之間的感情自不用說,本來就陷入巨大悲痛之中的雍正,聽聞胤祉以如此不敬的行為對待胤祥,心中的憤恨是可想而知的。於是雍正就此下令將胤祉的爵位廢黜,並將其全家一同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之中。
就這樣,在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在禁所去世,終年五十五歲。直到乾隆皇帝登基之後,才對其進行了平反,並且追贈了諡號。
-
15 # 畫素說
1722年,69歲的康熙皇帝走完了他的一生,並留下遺詔,立自己的四子胤禛為新君,胤禛登基並改次年為雍正元年。
不過雍正的繼位近百年來一直備受爭議,甚至有一種說法是雍正將遺詔中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其實這屬於無稽之談。因為繁體字的“於”與簡體字的“於”是不一樣的,清朝時使用的是繁體字,根本沒辦法將“拾”修改為“於”。不過有一個質疑卻值得我們深究,雍正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而是老“四”。選賢的話老八素有美名,排不到雍正;立長的話,雖說彼時的老大胤禔、老二胤礽已被圈禁,但老三胤祉還在,也排不上雍正這個老四!
那麼,問題來了,康熙為何選擇非嫡非長非賢的老四胤禛,而不選擇名義上的“長”,且文采超群的並不差勁老三胤祉呢?一切問題的根源還是要從老三胤祉自身說起,主要是老三這個人頗有心機,且將自己的小聰明用錯了地方,惹康熙不悅,自然也就是去了競爭皇位的資格。
說起老三胤祉,他的處境地位比較尷尬,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上面有皇長子胤禔、皇太子胤礽兩個哥哥,下面有老八這個敵手。老自己與老四胤禛一樣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不過這不代表老三就對皇位沒有渴望,不過實力不如人啊能怎麼辦。所以老三胤祉這個人真的是“左右逢源”,首先他與太子胤礽的關係非常好,但又不算太子集團的人;同另一方面老三又避免與老八發生衝突,所以說讀書最多的老三的確很精明。
如果老三能一直保持這樣,也許康熙在臨終之際應該會選擇由他繼承皇位,但偏偏老三這個人按耐不住,太聰明瞭反而誤了自己。
康熙47年,皇太子太子胤礽被廢,皇長子胤禔認為自己的機會到了,畢竟只要胤礽垮臺了,胤禔皇長子自然是最有優勢的人。於是胤禔便去慫恿康熙殺掉廢太子胤礽,引起了康熙的反感。而這個時候,老三胤祉出現了,舉報老大胤禔利用巫術詛咒廢太子胤礽,要知道巫術詛咒是宮廷的大忌。你說老三早不舉報晚不舉報的,偏偏在胤礽被廢、胤禔引起康熙不滿的時候跳出來舉報。你是無心呢?還是有意?
不過老三的舉報還是起了效果,廢太子胤礽和老大胤禔先後被圈禁。而自己也成了眾皇子中最長的一位,自然也是最有優勢繼承皇位的一個。不過胤祉的小算盤,康熙肯定是知道的,的確胤祉非常有才,也是自己眾多兒子中最有文采的一個。但老三這樣的人不適合做皇帝,畢竟康熙晚年的大清面臨著許多問題,清如吏治腐敗、國庫虧空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康熙需要一個精明強幹的繼承人,也就是老四胤禛。老四在上臺後,推行了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鄉紳交稅納糧等政策,扭轉了康熙晚期的局面,而清朝的國庫裡也從只有區區700萬兩銀子,到了雍正皇帝去世時超過5000萬兩。如果換成老三繼承了皇位,那很有可能又是一個宋徽宗、李後主,清朝直接提前滅亡都有可能。
此外,雍正繼位後對自己這個三哥非常警惕,時常會對其進行敲打,警示他不要搞什麼小動作。最後乾脆在老十三胤祥的葬禮上,怪罪老三哭的不夠悲痛,將他圈禁起來。標準的欲加之罪,幾年以後老三便死在了圈禁之地。直到乾隆上臺以後,才為他平的反。
-
16 # 唯戀無名
公元1722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十一月十三日晚,凜冽的寒風搖晃著暢春園裡的宮燈,燭影搖紅,悲聲慼慼,69歲的清聖祖康熙帝駕崩了,新老交替,新帝即位,這是理所當然的。那麼,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出現了,康熙皇帝為何選擇了老四胤禛,而不是文采超群的老三呢?
康熙的第三個兒子,胤祉,出生於北京紫禁城,胤祉無論是文學還是書法,或是騎射,在眾多的皇子裡面,表現都是極突出的,備受康熙喜愛。但是,胤祉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所以地位也並不是很高。隨著皇子們逐步長大,出於對皇位的渴望,開始形成幾個利益集團,其中,老八胤祀集團的實力最強,老九、老十和老十四都是成員。當時,老三胤祉堪稱左右逢源。他和太子胤礽的關係非常好,但他只是表面上和他關係很親密,這讓康熙帝差點都信以為真了。
不得不說,讀書最多的老三很精明。但是在康熙三十八年胤祉就露出了一點不在乎家庭感情的破綻,那是當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皇長子竟然要替父行不便之事,使得康熙大為光火。這時候胤祉就沉不住氣了,蒙古喇嘛巴漢格隆為允禔厭勝廢太子,允祉偵得之,發其事,卻不曾想,這對康熙帝更是一擊。
一心希望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康熙,看到平時與世無爭的皇三子竟然直接揭開了兩派奪嫡的真相。老三他是讀書人,難道不懂顧及君父顏面的道理,所以必然是有直接目的。然而此事過後不久,康熙記仔細想了想,老三可能就是個沒心計的讀書人,他可能是出於對太子的真感情,才揭發老大魘鎮太子的事,於是康熙還是寬恕了老三,但其實這種寬恕也意味著老三胤祉與儲位徹底無緣了。
雖然老三胤祉非常的精明,先是看著太子垮臺,然後等著老大失寵,最後自己直接上演致命一擊。在老三看來,老大和太子垮臺之後,自己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但是他忽略了一個事實,他為何偏偏這個時候舉報老大,這件事他應該早就知道。對於這件事,康熙皇帝也是非常惱火的,自己的兒子們相互內鬥,發展到了這個程度。從這件事來看,老三是一個非常腹黑的人,好像在老三看來,權利比親情更重要。
老三胤祉確實聰明,但一直都是耍小聰明,心機太重,並沒有當皇帝的大度,所以年紀大不大在康熙這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為康熙壓根就不敢考慮他。
-
17 # 風雪夢不逝
龍生九子,其形不一。在父皇康熙心中,三阿哥胤祉,還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是若論擔負大清江山的重任,胤祉還差一點火侯。首先,胤祉缺少人望,沒有足夠的號召力,也就是沒有真正的領導力。其次,胤祉的自身實力也不足以與其他阿哥抗衡。
何為人望,通俗的講就是領導氣質。這種氣質,要體現在人身上,必須要有一定的環境所支撐。三阿哥的出身並不高貴。比如,二阿哥胤礽,皇后赫舍裡所生,胤祉自然無法匹敵。大阿哥胤禔,生母惠妃納喇氏,位居四妃之首,胤祉也比不上。胤祉的母親是“惠宜德榮”四妃中的榮妃。子以母貴的話,胤祉就連十四阿哥胤禵都比不上,更加無法與“堅鋼不可奪其志”的胤禛抗衡。因為這兩兄弟的母親是德妃烏雅氏,地位也比榮妃略高。
在等級森嚴,長幼有序的皇家。三阿哥一出生,便似乎決定了他的命運。雖然他也有滿腹才華,也有超凡的武藝。但他並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出生,這就因此決定了他的人望。百鳥朝鳳,想要當儲君,沒人支援那是必然行不通的。那麼多阿哥,身份比之胤祉尊貴的大有人在。所以要論領導力,胤祉並不拔間。
另外,胤祉也沒有支撐其繼位的功績。胤祉一生,大多時間都在修書。可以說康熙的文治武功裡,這文治的功業,有一半得算在老三胤祉的頭上。康熙朝赫赫有名的《古今圖書整合》,就是胤祉主持所修訂的。治大國如烹小鮮,得熟悉各種味道,康熙卻只讓胤祉去修書,胤祉也因此只留下了修書的業績。這樣看來,康熙並沒有傳位胤祉的半點想法。胤祉又無甚大功,難以服眾,只得與儲君擦肩而過。
最後,我們來分析下,康熙為何傳位老四而捨棄文武雙全的老三?一比之後,高下立判。老四韜光養晦,老三卻早就鋒芒畢露了。史料記載,揭露大阿哥胤禔行魘勝之術詛咒太子,從而扳倒老大的就是老三胤祉。胤祉雖然讓大阿哥倒臺了,但自己的奪嫡之心也就徹底暴露了。這樣的人,康熙也是不會中意的。再者,老四性格剛毅,地位尊崇。老三卻只會修書,性格柔順。顯然,胤禛比胤祉更適合統領億兆生民,繼承大清的基業。
至於胤祉的結局,那也是比較慘的。雍正繼位後,胤祉被貶去遵化守陵。後又因對怡親王胤祥之死,缺乏哀悼之情,雍正將其奪爵幽禁。胤祉就這樣死於幽閉之中。成王敗寇,事實就是如此殘酷。胤祉顯然也是有心奪嫡的,既然失敗了,他只能嘗下苦果,了此餘生,誰讓他生在帝王之家呢,爭與不爭的結果都會轟轟烈烈,絲毫不會平靜,這就是皇家,一個令平凡人嚮往又望而生畏的地方。
-
18 # 聿遠
在大清歷史上開創了“康乾盛世”的愛新覺羅·玄燁是非常出色的一位皇帝。歷史學者把康熙尊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自8歲登基之後,在位時間長達62年之久。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千古一帝康熙的選擇
公元1722年69歲的康熙皇帝去世。第四皇子胤禛繼承了皇位。胤禛的年號為雍正,就是歷史上爭議很大的雍正皇帝。要知道雍正不是嫡子,更是第四個兒子。雖然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已經被圈禁。那麼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出現了,康熙皇帝為何選擇了老四胤禛,而不是文采超群的老三呢?這裡面有一連串的原因,有後宮爭鬥的原因,有其他幾個兒子自作聰明反受累的原因,有滿清沒有立長立嫡不立賢的原因,複雜的令人頭暈。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一團亂麻中胤禛能夠勝出的主要原因。
一:滿清沒有立長立嫡不立賢的傳統
滿清入關之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皇帝年僅24歲就去世了。愛新覺羅·福臨6歲繼承了皇位。中國曆代的封建王朝基本都是遵循立嫡立長不立賢的慣例。
但是對清朝來說卻不是這樣的,比如順治的父親皇太極就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而順治皇帝則是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初玄燁才有機會繼承皇位。所以胤禛作為第四個兒子才有了能夠繼承皇位的基本資格。
二;胤禛作為第四個兒子如何能上位
大家知道康熙有許多個兒子,看著好像挑選餘地很大。可是在一次次的皇家風波以後,康熙手裡的選擇只有老三,老四,。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老十四由於各種原因已經被圈禁,老八由於胡鬧過分也被排除出名單。老九,老十也由於與老八走的太近也被排除在外。而老三在倒太子風波中太過嶄露頭角被康熙不喜。那麼只有老四了。
三;胤祉曾經拿了一手好牌,自己作死
老三胤祉的地位比較尷尬,在他的上邊還有兩個哥哥,一個是皇長子胤禔,另一個是皇太子胤礽。老三胤祉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所以地位也不是很高。隨著皇子們逐步長大出於對皇位的渴望,開始形成幾個利益集團。
其中老八胤祀集團的實力最強,老九、老十和老十四都是成員。當時老三胤祉堪稱左右逢源。他和太子胤礽的關係非常好,但並不算太子集團的成員。同時老三又儘量避免對老八發生直接的衝突。不得不說讀書最多的老三很精明。
康熙47年,因為種種問題康熙皇帝決定廢掉太子胤礽。老大胤禔認為自己的機會到了,一旦胤礽垮臺,自己作為皇長子的優勢就出現了。胤禔慫恿康熙殺掉廢太子胤礽,這引發了康熙皇帝的嚴重反感。
就在這個時候老三胤祉上演了三連擊。老三胤祉舉報老大胤禔利用巫術詛咒太子胤礽,要知道這是皇宮的大忌。老三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在太子胤礽已經被廢、老大胤禔也岌岌可危的時候,舉報了這個驚天的訊息。
老三真的很聰明也非常的圓滑,他舉報這件事就是衝著老大去的。太子胤礽和老大胤禔先後被圈禁。胤祉成了眾位皇子中最長的一位,對於胤祉的小算盤康熙皇帝看的清清楚楚。雖然胤祉非常的有才,是那麼多兒子中最有文采的一個。但康熙認為這樣太注重小聰明的人不適合做皇帝。
四;易中天說:康熙到底是康熙,誰也別想玩過他,包括他的兒子
皇位的爭奪意味著政權的活力,李唐皇室搶皇位搶得兇,國家風氣也開放大氣。上位者都堅毅自信。清朝雖然沒有這氣質,但九龍奪嫡的那個時代還是走上坡路的。
對於親兄弟爭奪皇位,不是不用計算,也不是狠不狠就能解決的。皇位本就是要被皇子們爭奪的,區別只在於明著爭還是暗裡搶而已。對親兄弟下手的很多。平民百姓家的兄弟姐妹也爭家產,本質上都沒有什麼不同。
古往今來的勝利者都不是因為狠或不狠,而是因為勵志,理智,務實,因為頭腦清醒。這種理念讓他們顯得無情,但他們的對手,也未必就多有情,而且還可能更無情。
皇位從來不是小孩子的玩具,它是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意味著皇權能千秋萬代的延續下去。康熙根本不可能去選擇一個有可能危害滿清政權延續的人物。皇位之爭從來不是皇子之間的個人爭鬥,它會成為利益集團的較量。而康熙在這九子奪嫡的慘烈鬥爭中選擇胤禛就不奇怪了。歷史也證明了康熙的選擇是正確的。無愧於千古一帝。
-
19 # 隨豫而安2020
在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中,三阿哥胤祉年齡居長,且頗具能力,但是為什麼康熙不傳位給他而傳給了四阿哥胤禛呢?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第一,三阿哥胤祉的生母是榮妃馬佳氏,雖然在康熙早期比較得寵,曾經為康熙十年間生下五子一女六個孩子但到康熙晚年時恩寵已大不如前,惠宜德榮四大妃子排名中,排名最末,而四阿哥胤禛的母親是德妃,排名在榮妃之前,而且又有年又時曾被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過的經歷,子以母貴,相形之下,四阿哥胤禛的身份要比三阿哥胤祉的身份尊貴些。
第二,三阿哥胤祉的能力更多的體現在做學問上,他是個學者型的阿哥,《古文圖書整合》就是他帶領人編纂而成,但是做皇帝更多的是看一個人執政的綜合實力,而文采超群的胤祉是不適合做皇帝的,如果他做了皇帝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李煜宋徽宗這兩個亡國之君。
第三就是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時,大阿哥胤褆也因為慫恿康熙殺掉廢太子而招致康熙反感,此時剩下的阿哥中胤祉年齡最長,大概他也覺得他的機會來了,所以他主動揭發了大阿哥用巫術詛咒太子的事情,他的這種在老大老二分別失去聖心而進行告發背後的用心,康熙自然不可能不瞭解,同時也令他不齒,而他的行為也早早的暴露了他奪嫡的野心,從而引起了四阿哥那些有心奪嫡者的警惕,而把他當成對手。
-
20 # 長城說歷史
在雍正王朝中,九王奪嫡是最為精彩的部分。從勢力來看,老八的勢力最大,他的主要對手是雍正。
除此之外,大阿哥的對手是太子,但他沒有老八玩的陰險,有時候還被老八利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幕後黑手就是老八。再者,太子賣官事件,表面上是大阿哥帶領官員去見康熙,且在康熙面前添油加醋,實際上是老八讓人透漏給大阿哥的。
還有在九王奪嫡中,老九、老十、老十四、老八為一個集團,稱為老八集團;太子、老四、老十三為一個集團,稱為太子集團。大阿哥和老三看似孤立,實則大阿哥出身高貴,背後勢力大,老三文學造詣比較高,康熙也非常器重他,看似孤立,實則代表文人清流派。
隨著太子第一次被廢,大阿哥也被圈禁。從年齡到學識,再到康熙的寵愛,皇位繼承人應該傳給老三,最後竟然傳給老四。
為什麼康熙不傳位老三胤祉?
首先,康熙需要為大清朝追討欠款之人。康熙46年,因黃河決堤,百姓流離失所,需要賑災時,卻拿不出錢。此事讓康熙痛心疾首,起初老八接下此事,不料老四接下了此事。
老四奉旨前去賑災,老八這邊開始給老四使袢子,但是老四用自己的智慧,讓老八的門人乖乖拿出銀子賑災。
本來老八想整一下老四,可沒有得逞,反而被老四玩了。
老四在回京的途中,老八的門人依然為難他,不過他忍氣吞聲的回到京城,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得到康熙大力讚賞。
咱們再來說說老三,他主要是編書,也是康熙想要他做的。對於老三代表清流派,說白了就是一些文人。
康熙深知大清朝的詬病,也知道這些阿哥們都是些什麼人,再經過一系列的試探。只有雍正才是為大清朝著想,也是隻顧大清朝,不顧自己的做法,讓康熙心裡對他別眼相看。
其次,康熙晚年寬仁過度,需要整治吏治。由於黃河決堤,拿不出錢賑災,最後引出國庫的錢都被官員和眾阿哥等人借走。
順著這件事,康熙對眾阿哥有了新的看法,也有了新的注意,更想試探一下,誰才是真正為大清朝的人。
當康熙丟擲要追討國庫欠款時,眾人都不願意接這個差事,雍正在鄔思道的分析下,最終接下了這個得罪人的差事。這一舉動,讓康熙十分欣慰,更康熙對他另眼先看,為他登上皇位打下基礎。
雍正在追討國庫欠款時,儘管都是跟隨康熙的老臣,還有作為阿哥的眾兄弟,他依然有辦法讓他們歸還欠款。可惜最終只收上來三成。雖然沒有完成任務,可是康熙非常高興。
對於老三來說,沒有像老四那樣做,康熙也知道他不願意接下此差事。
透過追討國庫欠款之事,康熙知道老四有整治吏治的之手段,更知道他一心為大清朝。
最後,重新整理吏治需要鐵的手腕,以及金剛不可奪其志之人。經濟是國家的命脈,對於大清朝也是一樣,作為最高領導者康熙,他也深知這點。
老四在追討國庫欠款時,不管是誰,都沒有講人情的做法,可見他有鐵的手腕。這點被康熙深深看在眼裡,也是讓康熙知道,要重新整理吏治,必須得有鐵的手腕。
儘管老四在追討國庫欠款時,遇到很多困難。比如老十打田文鏡等事。可是他依然沒有放棄,具有一定的堅持毅力,一心想將國庫欠款追回。
種種事情,讓康熙看到老四是皇位繼承人的人選,而老三隻能修書、編書而已。
回覆列表
公元1722年,69歲的康熙皇帝去世。在老皇帝去世之後,第四皇子胤禛繼承了皇位,胤禛的新年號為雍正,這就是歷史上爭議很大的雍正皇帝。請注意,雍正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雖然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已經被圈禁,但老三胤祉仍然一點事都沒有。那麼,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出現了,康熙皇帝為何選擇了老四胤禛,而不是文采超群的老三呢?其實,老三很有心機,但是康熙皇帝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老三胤祉的地位比較尷尬,在他的上邊還有兩個哥哥,一個是皇長子胤禔,另一個是皇太子胤礽。老三胤祉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所以地位不是很高。隨著皇子們逐步長大,出於對皇位的渴望,開始形成幾個利益集團。其中,老八胤祀集團的實力最強,老九、老十和老十四都是成員。當時,老三胤祉堪稱左右逢源。他和太子胤礽的關係非常好,但並不算太子集團的成員。同時,老三又儘量避免對老八發生直接的衝突。不得不說,讀書最多的老三很精明。
康熙47年,因為種種問題,康熙皇帝決定廢掉太子胤礽。此時,老大胤禔認為自己的機會到了,一旦胤礽垮臺,自己作為皇長子的優勢就出現了。胤禔慫恿康熙殺掉廢太子胤礽,這引發了康熙皇帝的反感。請注意,就在這個時候,老三胤祉上演了三連擊。老三胤祉舉報:老大胤禔利用巫術詛咒太子胤礽,這是皇宮的大忌。老三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在太子胤礽已經被廢、老大胤禔也岌岌可危的時候,舉報了這個驚天的訊息。
很明顯,老三非常的圓滑,他舉報這件事就是衝著老大去的。果不其然,太子胤礽和老大胤禔先後被圈禁。胤祉成了眾位皇子中最長的一位,不過胤祉完全是自作聰明。對於胤祉的小算盤,康熙皇帝不是沒有察覺。雖然胤祉非常的有才,是那麼多兒子中最有文采的一個。但這樣的人不適合做繼承人,因為當時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老三適合做文藝青年,如果成為皇位繼承人,很有可能又是一個宋徽宗或者李後主。
在康熙在位的後期,清朝出現了吏治腐敗、國庫虧空等一系列問題。對於這些複雜的問題,必須挑選一個精明強幹的繼承人。康熙皇帝最後選擇了老四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老四胤禛繼承了皇位。雍正上臺以後,推行了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鄉紳交稅納糧等政策,有利於清朝的經濟發展。在康熙皇帝去世時,清朝的國庫裡只有700萬兩銀子。但是到了雍正皇帝去世時,國庫儲銀超過5000萬兩。
最後交代一下老三胤祉,雍正皇帝對自己這個三哥非常警惕,時常會對其進行敲打。雍正皇帝對自己的兄弟們是比較狠的,在老十三胤祥的葬禮上,雍正怪罪胤祉哭的不夠悲痛。以這個根本說不過去的理由,將自己的三哥圈禁。這是標準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幾年以後,老三胤祉死在了圈禁之地。直到乾隆皇帝上臺以後,才對自己的叔叔伯伯們進行平反,其中也包括老三。老三胤祉確實是一個文藝青年,留下了《律歷淵源》《古今圖書整合》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