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半生緣》中的顧曼楨是張愛玲作品中難得的一個完全的好人,為什麼張愛玲不讓顧曼楨有個好的結局?
23
回覆列表
  • 1 # 草原上的白球鞋

    張愛玲筆下的女性沒有什麼幸福可言,大多數都以悲劇收尾,這不僅與張愛玲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關也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半生緣》的顧曼楨也是那個時代產物下的女性也很難逃脫女性的悲劇命運。

    顧曼楨生活在一個男尊女卑的動亂時代,《半生緣》一開頭“他和曼楨認識,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算起來倒以及有十四年了......他和曼楨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功夫,這幾年裡面經歷過這麼多的事情,彷彿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歷過了”,從小說的開頭就能看出曼楨不與沈世鈞不會有好的結局,曼楨應該不會有好的結局。

    曼楨與沈世鈞家庭背景不一樣,沈世鈞是富家子弟,曼楨是市井小民,門不當戶不對的,曼楨與沈世鈞不能在一起,就算張愛玲讓他們兩在一起了,在那個動亂與封建的時代,曼楨最後也不會有幸福的結局。

  • 2 # 不著調調的淺唱

    這大概是張愛玲本身的經歷影響,在中國人傳統的概念裡,對於一個女人而言,有一個可靠的丈夫、父母健康、子孫滿堂,此為圓滿,然而恰恰這些,張愛玲都沒有。她是孤獨的,甚至在她的遺囑中有這樣一句話:“把我的身體,化成灰,拋在世界最蒼涼的地方”。​張愛玲的人生可以在她的作品展現出來,她也曾反覆的強調她不熟悉的東西她不會寫,也不敢寫,因為她必須要寫她所瞭解的、所熟悉的。而她的作品就是在寫人性,人性的複雜面和陰暗面。​張愛玲出身名門、家世顯赫,但她的童年並不快樂,她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遠走異國,她的父親又因生意失意常常沉迷於鴉片的世界,那時張愛玲的作品便已透露了一些悲傷絕望的字眼。而在他的父親迎娶繼母后,因同繼母拌嘴,張愛玲被父親關進房間長達半年之久,那段時間裡她寫下了英文散文《what a life! What a girl’s life!》,那段生活也被她一次又一次複寫改編進了《半生緣》《小團圓》《易經》等作品中,更是成了小說中的經典片段。或許也正是因為童年和年輕時的遭遇,她一直用她早熟的慧眼,洞徹著人性的弱點和世間的荒誕。​《半生緣》的原名本是《十八春》,意為曼楨和世鈞從分開到再次相遇的十八年,而小說原本的結局是美好的:十八年後,兩人不約而同前往東北,參與新中國的建設!可更改為《半生緣》後,相遇的時間變為了十四年後,小說的結局也停在了曼楨和世鈞重逢的那一天。​或許是她本身的經歷,讓她不知該如何去寫她不瞭解的、未曾經歷過的美好結局吧。小說裡那段帶有遺憾的感情的結局,似乎也印證了張愛玲和胡蘭成沒有走到重點的緣分。想起了世鈞說的一句話:“有許多婚姻都是相愛的人不能結合,能結合的呢,又不一定是自己的意中人,真是諷刺。”這句話彷彿暗示了他和曼楨的未來,14年的時間匆匆走過,當曼楨重遇世鈞,一切發生得那麼突然,是跑過去抱住他說出一切,還是應該轉身離開?望著他走近,她背過了身子,罷了,終究是沒有緣分。

    到現在還記得曼楨的一句獨白,淡淡悲涼的語調:“十四年了,日子過的真快,對中年以後的人來講,十年八年好像是指縫間的事,可是對年輕人來說,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生活中的張愛玲終究敗在了胡蘭成的濫情裡,在胡蘭成結束逃亡生活,一切穩定後,寫下了訣別信並附贈剛剛拿到手的30萬稿費,她讓胡蘭成不要再找她。多年後,胡蘭成收到一封明信片,沒有署名沒有落款,只有記憶中熟悉的字跡,她向他借閱書籍,但之後胡蘭成渴望舊情復燃而寄去的所有帶著纏綿的情話的信件,張愛玲概不回覆,大概便是那句“我們回不去了”吧!

    據說張愛玲初創作《十八春》(《半生緣》)的時候,年方二十有餘。如此年紀,竟將人物的命運設計的如此悲涼與殘酷,猶可見她的淒涼心境。​還記得多年後,曼楨與世鈞相遇,訴別來種種,曼楨說: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那一刻,我淚如雨下。

  • 3 # 忈飯

    《半生緣》以30、40年代的上海為故事的背景,創造了一個灰暗的空間,描寫了一個蒼涼悽楚的愛情故事。

    在張愛玲筆下的女人中《半生緣》的顧曼楨是一個和其他女性有許多的不同,比如:葛薇龍,許小寒,七巧,白流蘇等等,顧曼楨是她們中一個新的特殊的想獨立的女性,給人新鮮的感覺和印象,她在公司上班認識叔惠和世均,和他們做了朋友,小說中沒有提過她有其他的同性的朋友,她獨處於這兩個男性朋友間,顯得她特別的孤獨,這也是女性群體中作為母系中的一個孤獨者。

    上海淪陷,半殖民地的文化氛圍,地區淪陷,國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半新半舊的時代,大部分的人的思想還停留在中國的傳統的桎梏中,新舊的文化衝突。顧曼楨是一個新型的獨立女性形象,顧曼楨身世固然可憐,父親早忙,家庭少了個男人就如沒了支撐的柱子,姐姐顧曼璐也挺身而出,做舞女撐起整個家庭,她為顧家做出奉獻,犧牲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幸福,如顧曼楨維護自己的姐姐是說的“這不是她的錯,是這個該死的社會,要真的說可恥,和那些嫖客比起來還真不知道誰更可恥呢!”顧曼楨畢業後有了工作,做打字員,晚上還做家教,她自己有能力了,不想再靠姐姐做舞女來支撐顧家,她還和顧太太多次說過不要在向姐姐要錢了,顧曼楨想透過自己的努力來養氣顧家如“媽,以後無論如何,家裡的開銷由我來拿出,姐姐從前供我讀書是為什麼的,我現在都還替不了她?”她外表看起來柔弱,內心卻堅強,她想獨立起來,像男人一樣撐起整個家庭,她開始很堅信自己的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結識了沈世均後,她不願意和他結婚先,她媽媽顧太太勸說顧曼楨的時候,顧曼楨卻說“我結婚還早呢。至少要等弟弟大了。”不願和他就這麼走在一起,讓他回去接管他父親的家業和他建立一箇舊式的中國家庭等創造出了一番事業後再建立一個新式的家庭,她認為他應該出來做事,該以事業為重,她也可以照顧顧家,一旦男子結婚了就要照顧兩個家,那是一個拖累,會耽誤了他以後的事業的發展,她思想很先進,就是這樣才有了最後顧曼璐被遺棄後設計害她的故事,顧曼璐不能生子被祝鴻才的遺棄,顧曼璐和祝鴻才本來就不是實名的夫妻,她為了鎖住祝鴻才的心居然和祝鴻才一起設計海自己的親妹妹,讓祝鴻才強姦了自己的親妹妹,她居然想到了“借腹生子”的傻到家的辦法,這是何等的愚蠢,就算是顧曼楨欠了她的,她也不能做出這麼卑鄙的做法,天理不容,太不理智了,最終害人害己,連死也得不到多少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她的奉獻將被她的愚昧所掩蓋,她淪為舞女,遭人遺棄不是她的錯,可是她還自己的親妹妹就是天大的錯誤了,所致讀者都不能原諒她。全篇下來也講述了一個新女性的想要獨立的種種困難,想在暗淡無光的時代夜空裡找到光明的出路是困難的,就如在漆黑的夜裡胡亂的摸索,探究,跌跌撞撞的,最終還是惹得一身一生的傷害,在張愛玲看來這就是道不完的唏噓滄桑和無奈,理想和現實總是不和諧,美好的理想和殘酷的現實總要展開慘烈的碰撞。悲劇的人生觀看世觀,她造就的是一個悽美的上海愛情悲劇。顧曼璐的設計陷害,顧曼楨的性格,還有這個該死的社會決定了人的命運,造成了個性悲劇,社會悲劇,命運悲劇。

    從身世找出路到她不願和世均建立舊式的中國家庭遭受設計和陷害後不斷地探索出路,一直到擺脫祝鴻才的強錢生活,顧曼璐設計是一條主要線索,而她的而性格也是一個因素,她不願和世均那樣,還有就是這個該死的社會了,現實中就是這樣殘酷,註定的蒼涼故事是跑不掉的。

  • 4 # 舊人舊事總在追逐

    孤傲的張愛玲從性格看張愛玲的孤獨那年那天讀報,讓我的心為之在痛。我看到了張愛玲的最新訊息:“1995年的9月8日,張愛玲一個人在紐約的公寓孤獨地離去。這位本世紀中國最優秀、最驚恐不安,也最沉靜的女性作家,為其傳奇般的一生畫下了一個詭異的句號。”“一九九五年中秋夜,曾經矚目中國文學界的才女張愛玲卒於洛杉磯一公寓內,享年七十五歲。 她的逝世使她的名字在文壇上再一次復蘇。這位沉沒了多年的作家一夜間又浮上水面來,而且 是前所未有的美。那刻的美是永恆的,因為張愛玲孤獨的一生走完了,留下的一片蒼涼與無盡嘆息化成玻璃靈柩,守護著她過去的燦爛。隔著空間和時間的玻璃墻望回去,越光輝的成就也 越淒涼。”讀到這裡,人們不禁都為之婉惜,說這樣一位才貌兼優的女子,競然死的這樣淒涼,還 有說悽慘的。“不,絕不。”這樣的說法只能代表一些不同性格的人而言,而事實上孤獨對張愛玲來說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於寧靜中的幸福,她於這種孤獨中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比如寫作,比如梳理心情,比如吃自己想吃的東西,比如穿自己愛穿的衣服,無須人干涉,這是一種絕美的於孤獨中的幸福,是一種瀟灑之極的生活方式。她不喜歡與外界有太多的溝通,對別人所想表現出的對自己的關愛恭敬等方式均會演變成自己精神上的負擔和心理壓力。換句話就是說,接受了別人的關愛,就要去回報,對她來說這不是多餘事嗎?還有報道說:“悲情張愛玲。”這是指她二次不幸婚姻來說的,是的 ,從這二次婚姻中,我們看到了張愛玲的愛情關 ,那就是一個“才”字,她喜歡的是在靈魂上能高於自己的人,那種心靈的交換哪怕時間短暫也能化做永恆的回憶,起碼說靈魂是超凡的,是不俗的。難道這是命嗎?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象張愛玲這 樣的絕代才女,即使在大街上閉著眼睛隨便抓一個未婚男人,我想都會讓男人大喜過望,然而,對張愛玲來說 ,又是一個“不”字,沒有心靈的交往與碰撞,談何而言?寧缺勿濫吧,這就是張愛玲的性格。這也體現了一個超凡脫俗的女人的人格魅力。獨自一個人的生活是她選擇的最後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是寧靜的,是自由的,是不費口舌的,是幸福的,正如她在散文《天才夢》中所說:“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張愛玲,這個奇才女,她從母親宮房裡靜靜的來,從自己寓所(書房)裡靜靜的去。這樣的結局對她來言才是最完美的。

  • 5 # 宇宙無敵超級勁爆

    所以文學家、哲學家、作家的內心都是充滿憂鬱的,不然也寫不出這樣的文章;魯迅、老舍、張小嫻、張愛玲、瓊瑤等等她們的作品,只要細心閱讀,品味,您會發現她們似乎在用文字進行自我安慰,時而悲憤交加,時而沮喪無力。

    我身邊就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的成就沒有以上幾位作家那麼大,但是他們都是文科類的研究生,每當夜幕降臨,他們憂鬱的情緒又開始蔓延了…

    生活總免不了無奈,有的人抱頭痛哭,有的人憤恨不已,但文學家們卻會在文字裡發洩情緒,這是一種造詣,但在某些現代人看來是囉嗦的行為。

    在他們的細胞裡,任何故事都不會有皆大歡喜的結局,留有遺憾、唏噓的一生會更加動人;在他們眼裡,沒有完全正義或完全黑暗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會有那麼一個點灰色的,世界非黑非白。

    他們心裡的場景所以秋天和冬天為主題,男女主角都是由美好變成遺憾,風塵女子也多數會出現他們手寫的故事中。

  • 6 # 忘記151993345

    曼楨是一個表面柔弱卻又堅強的女人,清貧的環境造就了她那倔強、堅忍、執著的性格,在姐姐出嫁後的日子,她擔起了贍養家人的責任,與世均平淡而又真實的愛中,她在忙碌中找到一絲慰藉,為了家人,她作出了感情方面的犧牲,在世均的體諒中這個“弱女子”感到了幸福與快樂。在默默中,她撐起了一個家,然而曼璐在祝鴻才身邊的日漸失寵,在她的私心與母親和用人合謀草草將妹妹送入自己丈夫的懷中,在被實施暴行之後的曼璐被囚禁了,無顏面對自己深愛著的他。在堅忍的她終於又一次挺了過來,在病友幫助下,成功逃脫,開始了居無定所的生活,她離開了一切,包括深愛著的他,她淡淡地平靜;而世均則在曼璐的誤導下單純地以為她變心,倉皇地與一個自己不愛並且不愛自己的人——翠芝結了婚。14年後的她為了自己的兒子又回到了祝的身邊,但此時的她已心如止水,14年後的當再見他時已是物是人非,只有一句“他們回不去了”冷冷地收場。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這沉默也就成為一種答覆了,因道:“我只要你幸福。”

    兩人默然,深沉的愛在時間這慢慢沉澱,任由緣盡留下的只有痛……

    張愛玲用她那細膩的筆法,冷淡的字句,將骨子裡的蒼涼貫穿整部小說,以一貫的悲劇結束了這一切的愛恨情愁。有緣相見,無緣結果,有情人在時間的海洋內未曾沖淡彼此的愛,而是選擇了塵封這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生命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無限制地發展下去,變得更壞,更壞,比當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還要不堪。

    也許,生命本是一襲爬滿了蝨子的華麗的袍子吧。

  • 7 # 豐芓

    張愛玲給曼貞和世鈞的愛情下了“詛咒”,事實上也在解剖愛情的真面目。剝開愛情外面的糖衣剩下的就是無窮盡惹人悲傷的不愉快。

    《半生緣》的前身是《十八春》,1950年3月在《亦報》上連載,1951年2月完結。《十八春》迎合了當時的政治環境,男女主人公們離離合合、聚聚散散,最後在第十八章裡因為愛國,為了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來到中國東北,以庸俗喜劇般的大團圓結局收場。

    張愛玲對這篇唯一的長篇小說一直都不滿意,因此在晚年移居美國後,從1966年開始改寫這部小說,名字也改成了《半生緣》。而改寫之後,顧曼楨和沈世均再次相遇已是14年後,兩個人也不是因為為社會主義國家做貢獻的初衷重逢,而是機緣巧合,命運的安排使兩個飽經風霜的中年男女在因為誤會和隔閡分離了14年後帶著滿心的悔恨和痛徹肺腑的遺憾再次見面。

    愛情於張愛玲而言,就是那張爬滿蝨子的華美旗袍,這個自小就敏感悲觀的女人,在胡蘭成身上體會到了命運的殘忍。張愛玲在寫曼楨,也是在寫自己,她的情路也像“被詛咒”般,好像怎麼都走不到幸福彼岸。張愛玲曉得,最糟糕的不是在愛情中被傷害,而是自欺的忘卻與認命的自棄。她知道不是所有人荼蘼之後,都能自救和被拯救。

    她要讓曼楨自救,曼楨離開了鴻才的家。所以張愛玲仍要寫曼楨的那封信,仍要寫世均的肺腑感慨。“世均,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世均看到最後幾句,就好像她正對著他說話似的,隔著悠悠歲月,還能聽到她的聲音他想著,“難道她還在那裡等我麼?”

    那份蒼涼背後,仍有絲絲不甘的生命力。

  • 8 # 微言微視界

    首先,對於曼禎這個角色定位就很明顯。被姐姐騙,被姐夫強暴,這就鋪墊了是一個悲劇。家人,骨肉至親的背叛,陷害似乎註定了曼禎一生的坎坷。

    第二,曼禎自身的軟弱。後來因為孩子,曼禎選擇與姐夫結婚,放棄自身受到的傷害,這也預示了她說一個軟弱的人。當她覺得自己已經不“乾淨”時,她會逃避別人對她的好,認為自己沒有權利獲得幸福,也不該獲得幸福。

    第三,時代背景,本書的背景就描寫了近代時期人們的生活,女子幾乎處於壓抑的狀態。那時的女人壓抑自己的天性。這樣時代下的曼禎,思想上也是不允許自己獲得幸福的。

    第四,曼璐也是一個重要角色,在裡面,曼璐是一個痴狂了的女人,最後不幸,悲慘的離世。也許曼禎在心底也懷著一份懷疑,在姐姐的不幸之後,她不敢,畏懼不確定的未來是否會幸福。

  • 9 # 58建築網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獨樹一幟的一個女性作家,她的聰穎早慧、敏感和卓越的才華在30年代的上海就一舉成名,她以上海和南京兩地寫了一個蒼涼的愛情故事,《半生緣》初名為《十八春》,是張愛玲的首部長篇小說,也是最長的一篇,張愛玲寫女人尤為深刻,她小說創造了很多典型的女性,前期創作了很很多好的作品,例如《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金鎖記》等等,後期她也有創作,但是水平就明顯的大不如以前了,這當然離不開和胡蘭成之間的故事,她不顧一切的和一個漢奸在一起三年,最後被拋棄,作為一個敏感的女人,她說:“我將要萎謝了”。這多少辛酸無奈都含有拜漢奸胡蘭成所賜的成分。

      《半生緣》後來被改編拍成電影,反應的是30、40年代的上海都市新男女的婚戀故事。張愛玲前期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多從剖析人性的方式,如曹七巧,白流蘇,許小寒等,人性的複雜在她似剖析刀的筆下,濃郁的封建味道,銅臭的味道,醜惡扭曲甚至是變態的複雜人性也變得輕輕起來,張愛玲筆下的眾多女性中多為複雜,我選擇《半生緣》中的顧曼楨形象,是她有著唯美的悽慘,蒼涼,讓人同情。故事曲折多變,一波三折。顧曼楨的人物形象被刻畫得最為豐滿,也很有新意,有著獨特的意義。

      一:30、40年代上海都市新型男女的愛情故事(悲劇)

      一、太多的不和諧

      《半生緣》以30、40年代的上海為故事的背景,創造了一個灰暗的空間,描寫了一個蒼涼悽楚的愛情故事,張愛玲1943年在上海發表《沉香屑:第一爐香》一夜成名,轟動一時,在張愛玲眼中當時的上海充滿了不和諧,如“生命是一件華麗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上海,香港,租界,到處是滿清時封建的殘餘劣根,老式的滿清家庭,都市發展起來的底層小市民的各種命運,都反映了當時中國的上海背景。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亂世才讓張愛玲有橫空出世的機會和大展身手的舞臺,加上她可憐的身世,後期所受的教育有關,她抓住了機會,成為了上海轟動一時的文壇新星。《沉香屑:第一爐香》就是一個成功的標誌,《半生緣》是描寫了沈世均和顧曼楨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愛情也是愛情故事的線索,《半生緣》中的顧曼楨是一個出身可憐,父親早亡,有母親帶領的單親的家庭,缺少了父親的家庭失去了支柱,這時,顧曼楨的姐姐顧曼璐挺身而出充當父親支撐家庭的角色,天生勞動能力低下後天的獨立生存能力缺陷的女性明顯的處於社會的下風,無奈之下,顧曼楨的姐姐顧曼璐捨棄了原本應該得到和豫瑾的美好愛情,可是偏偏這時顧家的老爺子死了,註定了顧曼璐要走上做舞女的路,這還不算壞到底,顧曼楨和沈世均都是當時大學剛畢業的大學生,正是有朝氣,有活力的精力充沛的人生時期的年輕人,受過教育,這樣的戀情發展應該是美好的。可是,無巧不成書,幾經波折,顧曼楨被自己的秦姐姐設計被自己的姐夫祝鴻才那禽獸強姦了,其中顧曼楨在被困在屋子裡脊有反應到張愛玲自身小時候在家所遭受父親的囚禁有關,張愛玲的父親娶了後母後,對於張愛玲的折磨可是不少,張愛玲多少從自身生活中得到一些體會和反應,特別是被囚禁的時候看著那鐵窗的描寫,張愛玲想過真想有一個炸彈,把這個家給炸了,哪怕是同歸於盡也好。這對於張愛玲無疑是個難以告別的陰影。在文章中多少都有她對於自己的影子的反射,和顧曼璐所遭受祝鴻才的嫌棄後的怨恨,和她與胡蘭成的故事有些相似。文章中最後那沈世均也動搖了自己對顧曼楨的信任和對他們之間愛情的信念,張愛玲偏偏就不把他們的戀情寫得美滿,而是一個蒼涼悽楚的悲劇結局。

      二:為什麼相愛的人不能再一起?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中就有很多因素。明明是相愛的兩個般配的男女,為什麼就不能在一起呢?我們讀了都會反思這個簡單的問題,這裡有太多的複雜的東西,表面上看這上海是一個正在發展都市化的城市,可是這些東西突然的出現,而不變的而是小市民的舊觀念,舊的一切,上海淪陷,半殖民地的文化氛圍,地區淪陷,國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半新半舊的時代,大部分的人的思想還停留在中國的傳統的桎梏中,新舊的文化衝突。顧曼楨是一個新型的獨立女性形象,顧曼楨身世固然可憐,父親早忙,家庭少了個男人就如沒了支撐的柱子,姐姐顧曼璐也挺身而出,做舞女撐起整個家庭,她為顧家做出奉獻,犧牲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幸福,如顧曼楨維護自己的姐姐是說的“這不是她的錯,是這個該死的社會,要真的說可恥,和那些嫖客比起來還真不知道誰更可恥呢!”顧曼楨畢業後有了工作,做打字員,晚上還做家教,她自己有能力了,不想再靠姐姐做舞女來支撐顧家,她還和顧太太多次說過不要在向姐姐要錢了,顧曼楨想透過自己的努力來養氣顧家如“媽,以後無論如何,家裡的開銷由我來拿出,姐姐從前供我讀書是為什麼的,我現在都還替不了她?”她外表看起來柔弱,內心卻堅強,她想獨立起來,像男人一樣撐起整個家庭,她開始很堅信自己的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結識了沈世均後,她不願意和他結婚先,她媽媽顧太太勸說顧曼楨的時候,顧曼楨卻說“我結婚還早呢。至少要等弟弟大了。”不願和他就這麼走在一起,讓他回去接管他父親的家業和他建立一箇舊式的中國家庭等創造出了一番事業後再建立一個新式的家庭,她認為他應該出來做事,該以事業為重,她也可以照顧顧家,一旦男子結婚了就要照顧兩個家,那是一個拖累,會耽誤了他以後的事業的發展,她思想很先進,就是這樣才有了最後顧曼璐曹人遺棄後設計害她的故事,顧曼璐不能生子曹祝鴻才的遺棄,顧曼璐和祝鴻才本來就不是實名的夫妻,她為了鎖住祝鴻才的心居然傻到和祝鴻才一起設計海自己的親妹妹,讓祝鴻才強姦了自己的親妹妹,她居然想到了“借腹生子”的傻到家的辦法,這是何等的愚蠢,就算是顧曼楨欠了她的,她也不能做出這麼卑鄙的做法,天理不容,太不理智了,最終害人害己,連死也得不到多少同情,有點魯迅對阿Q的看法,“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她的奉獻將被她的愚昧所掩蓋,她淪為舞女,遭人遺棄不是她的錯,可是她還自己的親妹妹就是天大的錯誤了,所致讀者都不能原諒她。全篇下來也講述了一個新女性的想要獨立的種種困難,想在暗淡無光的時代夜空裡找到光明的出路是困難的,就如在漆黑的夜裡胡亂的摸索,探究,跌跌撞撞的,最終還是惹得一身一生的傷害,在張愛玲看來這就是道不完的唏噓滄桑和無奈,理想和現實總是不和諧,美好的理想和殘酷的現實總要展開慘烈的碰撞。悲劇的人生觀看世觀,她造就的是一個悽美的上海愛情悲劇。顧曼璐的設計陷害,顧曼楨的性格,還有這個該死的社會決定了人的命運,造成了個性悲劇,社會悲劇,命運悲劇。

      二:中國洋場文化下的上海,租界下民眾的苦難生活

      一、舊人新事

      這是在特殊時代背景下的故事,反應著時代的民眾生活,《半生緣》具有民族特色,中國文化特色,現代文化特色,加上張愛玲所受的西方文化特色,這樣說來就離不開世界文化,在租界的複雜時代背景,《(http://wenxue.yjbys.com/)紅玫瑰和白玫瑰》、《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主要講的都是上海的故事,都是悽迷的和痛楚的人生經歷,張看世的悲觀性,也揭示了當時上海的市民的苦難生活,底層的市民階級舊家庭在現代都市的生存狀態,在租界下的各種苦難。戰亂的動盪時代,外國的文化傳入,有促進都市和現代文化的發展,可是,世道變了,地區淪陷主權也變的話,受苦的終將還是淪陷區下生活的人民,保守,環境變遷,人心依舊,這是舊中國的人們生活的一種習慣和傳統,就算一切都變了,剩下的就是人心了,這是多麼悲催的事情,當然,也有些受教育的知識分子青年是變得,如《半生緣》中的顧曼楨就是一個新女性想要獨立的一個變化的例子,沈世均也有認識到,可是由於家中父親病發,哥哥早亡,家裡的重擔又落到他一個人的身上,他只好回家繼承父親的家業,動搖了對顧曼楨的愛情後和石翠芝和好,建立一箇舊式的中國傳統的家庭,叔惠倒是出國留學另謀發展去了,可是在哪個時代的社會下,他們只是極小的一部分人,不變的人心更是可怕,任這些幾個赤手空拳的知識分子青年變也抵不過飛機大炮的轟炸,過弱就要受捱打,那些力量相比起來就如同大象和螞蟻一般,無法更改的社會發展趨勢,舊式的人舊式的心,新的現代化都市生活的發展,誰也阻止不了,在淪陷區的人們生活在無奈的苦難生活流裡任憑著命運的擺佈,無力反抗,無可奈何。《半生緣》中以顧曼楨和沈世均的婚戀為線索,寂靜波折,輾轉,滄桑,悲歡離合,辛酸苦楚,太多的無奈,太多的遺憾,悲慘的動人故事情節,催人淚下,令人感慨同情和憐憫。從側面看,叔惠在國外也混得不怎麼好,回國了,石翠芝作為人婦,乃是一個傳統女性的代表,沈世均和叔惠是新型的兩種不同的人生價值選擇的結果和代表,顧太太更是一個底層的無力的一個老式人物,豫瑾本來當醫生挺好的,可是,最後因為地區淪陷,他的醫院被搗,老婆更是遭了日本人的毒手,他自己也被日本人抓走,這種種的現象,這些人的遭遇是正常的生活嗎?顯然不是,這是戰亂時代的苦難國民的生存狀態,這些不也即是當時戰亂下的各個人物代表的生活狀態嗎!

      二、灰暗的生活色彩

      《半生緣》中的文字似乎全篇無光,都是一片灰暗的色彩,也是當時上海人對與新都市話的生活方式的觀念看法和現實的一種錯位,錯綜複雜的上海文化背景下,像是張愛玲看到上海的天空是籠罩著一層迷霧一樣,迷迷糊糊,朦朧中讓人看不清楚,找不到光明,辨不清方向。

      鴉片戰爭,上海被迫開阜,使得上海成了走向世界的路口,文化的傳入方面,特別是西方的文化流入上海,流入中國,西方權勢如雨後春筍般日益增長,上海商業化,都市化,現代化,從此上海呈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的景象,出現了電影院,舞廳,電車等等,對於新興的年輕知識分子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自由戀愛的時代,可是,張愛玲在《半生緣》描寫大的上海的這對男女並沒有那麼幸運,偏偏是走向了悲劇。兩個相愛的人不能走到一起,把美好撕碎給人看,為什麼不能走到一起?這就是遺憾的問題所在,為什麼不成全他們,成全了他們就沒那麼令人震撼了,少了不少對時代文化的抨擊。也不像《傾城之戀》那樣,為了成全他們這對一直以來都真真假假的戀人整座城市都傾倒了。

      三:追求純真而熾熱的愛情

      和張愛玲的其他作品相比,很多都是些上海的故事,寫得都是女性人物,她們的感情性質差不多。但是,在《半生緣》中的顧曼楨和沈世均的愛情是純真的。不像張愛玲其他的作品那樣,愛情充滿金錢的驅使,充滿銅臭的味道,人性的扭曲與變態,剖析人性的醜惡面目。《金鎖記》中的曹七巧為了金錢嫁了一個有錢的患有癆病姜家二少爺,為了得到金錢從此給自己戴上了金錢的鐐銬,後期發現身心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導致了她人性的變態和扭曲,賠了自己的幸福,還把自己的兒女迫害致死;還有《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梁太太也和《金鎖記》中的故事相似;《心經》中的許小寒更是上演了父女之戀,亂倫一套;《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更是和範柳原做起了真真假假的愛情遊戲,看了都讓人想到一個“假”字,覺得他們虛偽,都是金錢再作怪,人心向著金錢一起在亂世中之中作怪,表現出了人性的醜惡百態,充滿金錢的的殘害現象,充滿了銅臭的愛情,甚至那不是愛,那是對於生活的一種妥協,出賣自己換的金錢的現象,一個“錢”字的現實世界,將舊中國封建社會的上海的人性描寫的淋漓盡致,思想被禁錮,靈魂和性靈被金錢扭曲,太多的不和諧,病態百出的時代背景下的一幅幅的都是充滿銅臭的味道的畫面,畫面裡滿滿的人事都是雜亂參差,錯綜複雜,一張張醜惡的面孔,令人感慨和生懼!

      而《半生緣》中沈世均和顧曼楨的愛情則是這寫畫面中的一幅悽美的蒼涼的畫面,與其他作品的品味決然不同,張愛玲在這部作品中是把沈世均和顧曼楨的愛情建立在金錢之外的。他們的愛情觀較為先進,純潔,真是這樣的純潔在這樣汙濁的環境裡便會顯得新鮮奇異,美好的心靈和骯髒的世道拼命地發生著碰撞,美好被撞得遍體鱗傷,美好的愛情被摧毀,不和諧的人事終有悲劇發生,從溫馨的年輕熱戀的戀人走到十年的滄桑。

      熱戀的時候,顧曼楨在給沈世均寫信中就有“世均,我要你知道這世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那麼一個人。”這是多麼純潔而熾熱的愛情,十個年頭顧曼楨一個女孩吃了多少的苦頭,十年過去了,當她和沈世均又在大街上遇見的時候,便是忍不住的灑下一把一把的辛酸的淚水,這不是一般的女孩子受得了的苦難,因為她善良,她不願和沈世均從新走到一起,她知道沈世均已經和石翠芝已經有了一個家庭,如果她那樣做的話,將會以犧牲石翠芝的幸福來滿足自己,她不會這麼做,只換來一句“世均,我們回不去了。”簡簡單單的一句“我們回不去了。”這裡面充滿多少的辛酸可想而知,她不想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不幸之上,她獨自忍受著這一切,可多令人感到同情,敬佩!

      四:新型女性

      一、孤獨者

      在《半生緣》中有描寫到了很多女人,顧曼璐,顧太太,石翠芝,沈太太,等等,顧太太是一個軟弱的老女人,失去了丈夫後,之後整個家庭的重擔有顧曼璐來承擔,顧曼璐出賣自己的身體為家庭坐了偉大的奉獻,她捨棄了和豫瑾的愛情和自己的終生幸福,填補了顧家缺少男人支撐的位置,石翠芝則是個大家小姐的形象,嬌生得很……

      顧曼楨外表斯文溫柔,內心性格剛強,受過教育,對做人處事看世有見地,有知識,想獨立,獨立意識也很強,和小說中的女性差別很大,是描寫刻畫得最為豐滿的人物形象。

      顧曼楨是《半生緣》中的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她在公司上班做打字員,晚上還做家教,極力的想透過自己的努力撐起整個顧家,想像男人一樣獨立,不想依賴依靠別人生活的一個新型女性,你那兒捨得買什麼東西吃,結果還不是在家用上貼掉了!媽,我給你說過多少回了,不要拿姐姐的錢了,給那姓祝的知道了,只說姐姐貼孃家,還不知貼了多少了呢!”顧太太也是充滿辛酸,明知道顧曼楨護給她一頓嘮叨,一股眼淚的灑,她以為就拿人家那麼一點錢不濟於事的,顧曼楨“媽,我就是這麼說:不犯著呀,你用他這一點錢,待會兒他還以為我們一家都是他養著的呢,姓祝的他呢人的脾氣!”顧太太:“人家現在闊了,不見得還那麼小氣。”顧曼楨則是看人讀心:“你不知道嗎,越是闊人越是嗇刻,就像是他們的錢特別值錢似的。”顧曼楨也知道,男的一旦結了婚就是要照顧兩個家的人,連個家庭的重擔都要他一個人挑,她會為他著想,認為他應該出來做事,會從大體全面的想問題,這樣一來又怕這樣會誤了他的前程,另外沈世均他可以先出來做事,她也可以再照顧顧家幾年,姐姐顧曼楨已經嫁為人婦,“祝笑起來像貓,不笑像個老鼠”姓祝的人品壞就不說,可是他有錢,能不能帶給顧曼璐幸福這一點顧家的人也懷疑,但是也沒辦法,顧曼璐是個舞女,沒有更好的挑選,又和姓祝的有瓜葛,無奈之下也將就的跟了祝鴻才,顧曼楨也想透過自己的努力自己挑起顧家的重任,在張愛玲筆下的女人中《半生緣》的顧曼楨是一個和其他女性有許多的不同,比如:葛薇龍,許小寒,七巧,白流蘇等等,顧曼楨是她們中一個新的特殊的想獨立的女性,給人新鮮的感覺和印象,她在公司上班認識叔惠和世均,和他們做了朋友,小說中沒有提過她有其他的同性的朋友,她獨處於這兩個男性朋友間,顯得她特別的孤獨,這也是女性群體中作為母系中的一個孤獨者,

      二、探索出路,對當時社會的諷刺(意義)

      即便後來和沈世均談戀愛,又不願先和他那麼早就結婚,“老是兩個人膩在一起,熱度就會一天天往上漲,總有一天,他們會不顧一切,提前結婚,而她不願這樣。”也不想他回去繼承他父親的家業,世均父親突然病發,母親和父親離異,他有個哥哥去了媳婦,也生了小孩,可惜他哥哥不幸早年死了,這樣沈家一家大小的重任便落在了他的身上,迫於無奈,他回家去接管了父親的家業,這也是故事發生悲劇的一個轉折點。

      正是這樣拖著拖著,最後就拖出了事,所謂夜長夢多就是這樣,顧曼楨的姐姐嫁了祝鴻才,因不能生子而遭人嫌棄,整天回家和顧太太哭訴,後來顧曼楨遭到了親生姐姐和姐夫的設計陷害,顧曼楨被祝鴻才強姦了,被關在屋子裡養著,遭了非人性的折磨,她面對著自己的親姐姐這樣的陷害反應的是一副烈女的表現,拿著摔破的碗就想和攔住她的人拼了!最後還是沒有向《苔絲》那樣把強姦她的男人給殺了,狠狠的報復,這都是因為顧曼楨的善良。顧曼璐看了倒是冷笑:“哼,倒想不到,我們家出了這麼一個烈女,啊?我那時候要是個烈女,我們一家子子餓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負,我上哪去撒嬌?我也是跟你一樣的人,一樣的姐妹兩個,憑什麼我就這樣賤,你就尊貴到這樣你給的地步?”這聲聲的控訴不是針對顧曼楨的,而是這個該死的社會。她發現了自己懷了姓祝的孩子,最後顧曼璐快要死的時候抱病求她原諒,她因為善良原諒了她,接著妥協了嫁給祝鴻才,財大氣粗而又卑鄙的祝鴻才再有能耐也收不了顧曼楨的心,最後顧曼楨帶著孩子也不願在祝鴻才的強錢下生活,不惜欠債借錢的打贏了官司,得到了孩子的撫養權,就算她遭受了天大的不幸,失去了一切,她也不低頭,為了孩子,還是想透過自己的努力獨立起來,努力去奮鬥。實現她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是當時難得的百折不撓的新女性獨立的可貴精神。

      從身世找出路到她不願和世均建立舊式的中國家庭遭受設計和陷害後不斷地探索出路,一直到擺脫祝鴻才的強錢生活,顧曼璐設計是一條主要線索,而她的而性格也是一個因素,她不願和世均那樣,還有就是這個該死的社會了,現實中就是這樣殘酷,註定的蒼涼故事是跑不掉的。看顧曼楨和沈世均的對話時,顧曼楨表示:“她沒有錯,我不覺得她是可恥的,要真的說可恥,和那些嫖客來比還真不知道誰更可恥呢!”而沈世均聽了她的話也並無看不起顧曼璐的意思,而是同情的說道:“你姐姐是為家庭生計迫於無奈才才做舞女的”書中還有“對於這種人家出身的人,除非長得很醜,長大了總是吃這碗飯的。”和顧曼璐的想法“我那時候要是個烈女,我們一家子子餓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負,我上哪去撒嬌?我也是跟你一樣的人,一樣的姐妹兩個,憑什麼我就這樣賤,你就尊貴到這樣你給的地步?”歸根結底的話語,這不是他們的錯,是那個社會,所謂落後就要捱打!地區淪陷,人性醜惡,人文落後,國民的劣態根深蒂固,國弱民自然苦!沈世均和顧曼楨沒有完成一生在一起的愛情,只有擦肩而過的半生緣不了情。顧曼楨的新型想獨立的剛毅女性形象在昏暗的社會中不斷摸索探索出路,孤獨無助飽受滄桑,如嘶啞的吶喊,卡在喉嚨的話喊不出聲音的痛苦,善良人的不幸遭遇,這造成這樣的悲劇實在是令人深感同情,也是對於社會的一種的諷刺。

    一位“張迷”在第一時間購買了張愛玲的《小團圓》。但整整一個星期,她沒能把這本書讀完。“澀!跟張愛玲的其他作品太不一樣了。”這是她對新近坊間爆炒的《小團圓》的評價。“而且很多地方交待不清,讀起來特別費勁。”

      自從夏志清在他那部有關中國現代小說史的專著中以幾乎比魯迅多一倍的篇幅評點張愛玲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創作之後,張愛玲就走進了文學史。幾十年來,時移事遷,海峽兩岸先後對張愛玲顯示了極大的興趣,都市文化和女性文學的興盛,歷史敘事從大歷史向細節歷史轉向,使得張愛玲其人和其作品,演進成了文化時尚的一部分。可惜的是,自從20多歲在上海文名極一時之盛後,她的作品就不多了。近幾年,每隔一段時間出版界就會作一次張愛玲“秀”。《小團圓》之前,是《同學少年都不賤》和《色·戒》。不過那兩本書可供出新的內容實在不多,都是以極有限的新作,輔以大量舊作,有雜湊之嫌。這本《小團圓》倒是貨真價實的長篇,但據出版方提供的材料,張愛玲的本意,是想把這部作品毀掉的。

      張愛玲寫這本自傳體小說的動機,正是海內外“張迷”的興趣所在。這時不擬多說。問題是,《小團圓》真的像某些評論所說,“是張愛玲最好的作品,堪稱‘巔峰之作’”嗎?說《小團圓》是張愛玲結構最複雜的作品,但如果複雜變為散亂甚至淪為混亂,恐怕就不值得稱道了吧。筆者倒是覺得李歐梵先生的說法,庶幾近之。他認為,《小團圓》是張愛玲寫作的極限,張愛玲小說的技巧到此打住了,沒有再能超越此前的自己。作者和現實間的距離不夠,影響了這部小說的藝術成就。

      “你還年輕麼?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這句話曾震撼了無數女性讀者。二十來歲的人說出這話,多半是少年不識愁滋味,但張愛玲不太一樣。她的人生的確是過於早熟。她的文筆、見識,有時近乎神經質的感官,讓人覺得好像她替其他女人都活過了一遍。實際上,張愛玲寫作《小團圓》,是為自己人生的糾結作解脫,給“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這個問題作答。可是,張愛玲是自相矛盾的:她的風格,本是世故的冷峭,都市的通達;但因為關乎自己不得不說的情事,她又太在乎,無法超脫。“沒有愛情的愛情”寫到自己身上,女性作家本來得天獨厚的長項,變成了近乎殘酷的自省與解剖。《小團圓》其實可以分成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是女主人公盛九莉的家族史,後半部分是盛九莉的情愛史。如果說,散亂的敘事是《小團圓》的結構缺憾,飽滿的細節則支撐了全書。

      “我在《小團圓》中講到自己的時候也很不客氣,這種地方總是自己來揭發的好。”張愛玲明言她是在作自傳。從《小團圓》中我們可以看到,張愛玲式的人生冷眼其來由是:沒落家庭的親族關係,有太多的陰暗面。文學作品和文學史畢竟還是兩碼事。《小團圓》作為小說評價如何,批評家儘可見仁見智。對於文學史層面的知人論世來說,《小團圓》是作者書寫的一份相當豐滿的“傳奇”。

    “她不是那個階級的一個代表,她是她自己”

      我們為什麼要讀張愛玲呢?張愛玲和別人不一樣。我今天講一點她在文學上的與眾不同之處。這個“眾”是什麼?就是張愛玲同時代的作家、張愛玲之前一兩代的作家,以及張愛玲之後一直到現在還在寫作的作家。這些人和張愛玲到底什麼地方寫得不一樣?

      我覺得,第一點,是在人物上不一樣。張愛玲同時代的或前後幾代作家,寫的人物都是從一個身份來的,從他所屬的那個階級而來。最典型的例子,我覺得就是茅盾的《子夜》:有一個吳蓀甫,他是民族資產階級,還得有一個買辦資產階級,因此就有一個趙先生。

      在張愛玲開始寫作的40年代,1943、1944年的時候,實際上整個中國文壇已經被意識形態影響了——可以說,從20年代的後期開始就已經是這樣了。大家都是按這麼來寫的。一個最有意思的例子就是魯迅。魯迅寫《阿Q正傳》是在這之前。當時就有一個爭論:阿Q不是中國農民的好代表,農民不這樣。魯迅變成左翼的一員之後,大家就又說這個阿Q代表農民階級了。周作人曾經寫過一篇《阿Q的舊賬》,就在講這個事情。

      張愛玲的小說裡,曹七巧、白流蘇這些人,和她們原來從屬的那個背景、階級是沒有那麼大聯絡的。她不是那個階級的一個代表,她是她自己。這點對我們現在的各位來講真的不太重要,因為我們現在已經不這麼寫了,可是張愛玲同時代的人都是這麼寫的。這是一個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

      第二個有意思的點,就是在題材上。來自階級的這種人物,一定要有他們的一個作為,所以張愛玲同時代的作家寫的都可以叫做重大題材,都要描寫一個重大背景,比如一個重大的階級衝突。茅盾、丁玲,包括蕭紅的《生死場》,都是這樣。這是左翼的文學,必須這麼做。而且這個影響已經不限於左翼陣營了,整個中國文壇都這麼寫。

      張愛玲呢?她是在上海,在淪陷區這樣一個特殊背景下寫作,跟剛才說的這兩種東西沒有直接的關係。我覺得大概有這麼兩個方面(原因):一方面,她根本就沒想到她是屬於這麼一個背景的;第二方面,她有意識地拒絕這個背景。這兩點使得她的作品明顯與這些人不一樣。

      張愛玲走了一箇中國古代白話的正路

      第三個比較有意思的,就是張愛玲小說的語言跟同時代作家的非常不一樣。

      我們的新文學從“五四”以後成了一個主要的語言來源。以前都寫文言文,有了白話文以後,我們開始用白話文寫作。但在初期,人們不知道白話文應該怎麼寫。這個時候有一個模板——當時的翻譯文學,也就是魯迅、周作人他們這些人翻譯的文學。他們是用叫做“直譯”的方法來翻譯的。為什麼?他們有個信念,就是要幫助我們建立新的白話,所以儘量保持外文原來的句式。

      受這個影響,作家雖然不讀外文作品,但讀了翻譯作品,也用這個句式來寫。這就叫“翻譯腔”。張愛玲同時代的作家中,很多人都是這麼寫。這尤其體現在茅盾、丁玲、巴金身上。

      張愛玲的文學不是從這個正路上來的,是從一個偏路上來的,是從古代的白話小說到民國的“鴛鴦蝴蝶派”,或者說傳統小說中來的。她不是從新文學來的。

      內地第一次提到張愛玲是在1961年左右,當時出了一本書《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把張愛玲歸到這類裡。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對的,甚至還有人批評她。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張愛玲反而走了一個正路,因為她走了一個我們古代白話的正路。她的話是很順暢的,不是疙疙瘩瘩的。她(的文字)是從中國本來自有的語言系統來的。

      《色戒》是張愛玲最好的小說

      再往下,這點可能意義就更大。張愛玲的《連環套》在《永珍》上連載時,傅雷寫過《評張愛玲的小說》。他舉《金鎖記》為張愛玲最成功的作品,舉《連環套》為張愛玲最不成功的作品。他還認為《傾城之戀》是一部失敗之作。因為他認為,《金鎖記》裡面寫的是人那種生命力的強烈對抗,《傾城之戀》寫的是人的一種庸俗,雖然他沒有直接用這個詞,因為所有人都是為了謀求自己一個小小的生存。

      《傾城之戀》一開始,就是白公館裡面來了徐太太,報信說已經離婚回孃家住的白流蘇的前夫死了,所以白流蘇就沒有錢了,沒有錢在這個家就住不下去,那白流蘇就必須得為自己的生存開始進行鬥爭。怎麼鬥爭呢?她得趕緊再找個人。怎麼找?就從她妹妹手裡把她的男朋友給搶過來,這就是開始的故事。這在傅雷看起來就什麼都不是,太差。

      但為什麼張愛玲要這麼來寫呢?《傾城之戀》不一定是她最好的小說,但《傾城之戀》是最能體現張愛玲最基本的思想的一個小說。張愛玲關注的點顯然和傅雷不一樣,也和同時代的其他作家不一樣,因為其他作家不大想一個個人怎麼活下去的事情,但這對張愛玲非常重要。在這個地方,張愛玲是和別人完全不一樣的。

      那張愛玲關心什麼呢?張愛玲對於人生態度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她關注的是一個人,一個個人,不屬於某個階級,沒有一個組織,(以及關注)這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立足之地。她關心的是這麼一個最簡單的事情。

      所以回過頭來看,《金鎖記》裡面,曹七巧關心的立足之地是什麼?是她的財產。她找了一個病人,把所有都奉獻出去,就是要守住這份家產。當她得到這筆家產之後,誰也別想去侵犯,來一個“殺”一個。她把這個守住了,在這個世界上才能夠活。

      再看小說《留情》,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張愛玲小說。它講米先生有一個大太太,還有一個比他小很多的妾。大太太病了,他要去看她,他的小老婆就不高興,然後他倆就一起去。這裡面,他們之間的立足點是什麼呢?是相依為命。這時候沒有什麼愛情可言,只是大家都活到一個年齡了,你依靠我,我依靠你,互相取暖。

      再往下看,張愛玲有一部大家都知道的小說,叫作《色戒》。這也是我覺得她最好的小說。在香港,王佳芝接受了組織安排,要去刺殺易先生。她要以女色來誘惑他,但要以一個太太的身份,而不是一個處女。他們這幫年輕學生就讓其中一個人來跟王佳芝睡一覺,因為那個人經常去嫖娼,所以有經驗。王佳芝經受了這個錘鍊,結果易先生搬走了,沒用上,王佳芝整個人就落空了。

      到上海之後,組織又來找王佳芝,讓她去接近易先生。她想,“我得去”。為什麼要去呢?因為不能白白浪費了上次的鍛鍊。後來最有名的場景是易先生給她買了一個鑽戒,突然她想,“他是愛我的”,然後她說,“你快走”。

      為什麼她有這個舉動呢?王佳芝前後有兩個立足之點,第一個立足之點,是當年的女人對自己的貞潔非常重視,(認為)不能白白浪費了。第二個立足點,是“他是愛我的”這麼一個虛幻的感覺。這就是王佳芝在這個世界上小小的立足之地。

      再往後看,張愛玲去世之後發表的遺作《同學少年都不賤》裡的主人公趙珏,在美國混得非常差。她有一個同學叫恩娟,嫁了個議員,活得好得不得了。趙珏就看她為什麼活那麼好,自己那麼差。她們兩人就見了一面。

      其實人都有一個同性戀的階段,但好多人都過去了。趙珏和恩娟在學生時代都有這個傾向,趙珏喜歡過一個人,恩娟也喜歡過一個人。對趙珏來說,這段事過去了。她去看恩娟的時候,恩娟突然提到她們學生時代的那個人現在怎麼樣了,然後趙珏發現,這傢伙活這麼好,其實還沒活過人生那個同性戀的階段,後面的都是假的,她的人生還沒有真正開始。

      她就講了一個事,說自己正在廚房刷碗,看電視說肯尼迪遇刺死了。“哦,肯尼迪死了,我還活著,雖然我正在刷碗。”這就是趙珏人生的一個點——只要是真實地活著。

      把剛才說的這些東西列入一個系列的話,可以看到張愛玲筆下的主人公的立足點越來越小,越來越真的接近於一個點。這就是張愛玲的人生觀。張愛玲文學最重要的,就是她後面有一個哲學在支援,就是這個東西。

      張愛玲是中國很少有的同時擁有兩個視點的作家

      張愛玲還有一個比剛才說的還重要的點,就是張愛玲怎麼看我們整個人類(而不是一個人),包括她自己。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事情,也是張愛玲的文學與眾不同之處。

      魯迅寫過《立論》:有個人家生了一個小孩,有人說這孩子將來要當官發財,這家人非常高興。又來了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要死,主人把這人打了一頓。魯迅接著往下寫,說當官發財都不一定落實,說他要死卻是實話。

      魯迅的意思,實際上就是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作家,第一種作家是對這個世界是說謊話的,第二種作家是對這個世界說實話的。我們絕大多數作家都是對這個世界說謊話的。大家活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容易,確實需要他們給我們說點好話,使我們有些振奮,就叫“正能量”。

      但是不能所有作家都做這一件事。古往今來,確實有那麼一些作家願意說一些真話,告訴你事實是什麼樣子的。張愛玲就是這樣的一個作家。她是一個對我們這個世界說真話的作家,她說的話不好聽。

      我真的很奇怪張愛玲為什麼擁有這麼多的讀者,因為她的作品讀起來不會讓人高興。細細讀張愛玲的作品,會發現張愛玲是一個不討人喜歡的作家,是一個讓我們不太舒服的作家,但是世界上真的需要有這樣的作家。如果張愛玲之前有一個這樣的作家,那就是魯迅。胡蘭成說過一句話:“魯迅之後有她。她是個偉大的尋求者。”這句話真的是對的。

      還可以繼續往下說。有人說真話,有人說謊話,你憑什麼說它是真話,憑什麼說它是謊話?背後還有一個更深的東西。我們所有人看這個世界,其實有兩個視點:一個視點來自我們生活中的每個人,我看你,你看我,我看我自己,我們稱之為“人的視點”,用孔子的話就是“仁者愛人”。對於很多作家,這個已經夠了。

      在這個視點之上,可能還存在一個視點。它是絕大部分作家從來沒想過,或者想過不願意、不敢這麼做的,相當於一個天的視點,或者說是自然的視點。用中國古代的一句話形容,就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張愛玲是中國很少有的一個同時擁有這兩個視點的作家。(張愛玲小說裡)說美麗的女主人公生病快死了,變成大白蜘蛛(一樣趴在傭人背上)。她們家門口小店的鞋在打折。她的母親給其他孩子買了兩雙鞋,給她買了三雙,說(鞋大了沒事),雖然現在她瘦,將來養一養就胖了,而這些鞋結實,至少可以穿兩三年。

      接下來的一句話是,“她死在三星期後”。

      這就是兩個視點。

      張愛玲的最後一個不同之處,是張愛玲和張愛玲的不同之處。很多學張愛玲的人都是學張愛玲早期的《傳奇》,可是張愛玲自己到了晚年不喜歡這樣的東西了。她把《金鎖記》改成《怨女》,就是這樣一個原因。她寫《小團圓》,也不是原來那個樣子了。所以張愛玲的不同之處,包括她與她自己過去的不同之處。這個人是非常決絕的。

      今天早晨起來,我抄了一段話,來自張愛玲的《重訪邊城》,是宋以朗先生整理出來的。她說,她要走的時候,“忽然空中飄來一縷屎臭,在黑暗中特別濃烈。不是倒馬桶,沒有刷馬桶的聲音。晚上也不是倒馬桶的時候。也不是有人在街上大便,露天較空曠,不會這樣熱乎乎的。那難道是店面樓上住家的一掀開馬桶蓋,就有這麼臭?而且還是馬可·波羅的世界,色香味俱全。我覺得是香港的臨去秋波,帶點安撫的意味,若在我憶舊的份上。在黑暗中我的嘴唇旁動著微笑起來,但是我畢竟笑不出來,因為疑心是跟它訣別了”。

      這才是真的張愛玲。她可以把一個人和背後那個巨大的自然融在一個點上。她非常熱愛香港,才用了這麼一個意象,中國的其他作家根本不敢這麼寫。這裡面有著非常深的情感,可是它有一個特別冷酷的背景。這個背景,來自她那個自然的視點。而在這個背景之下,她充分寫出了一個人此時此刻對這個城市的熱愛。

      張愛玲的與眾不同之處,歸納起來,是她跟她當時所有的作家寫得都不一樣,她跟後來所有學她的作家寫得都不一樣,她跟她自己曾經寫的那個(她)也不一樣。她就是這樣一個作家。

      觀眾提問環節:做作家,有時你得夠狠

      問:止庵老師,在你看來,造成張愛玲蒼涼的自然視點的,除了她自身的個人經歷以外,還有沒有一些文學上的淵源?

      止庵:這個可以追到很久之前。魯迅有一部小說《明天》,講一個寡婦有一個孩子,孩子病了,沒治好,死掉了。寡婦全部的指望就是這個孩子。孩子沒有了,這個寡婦以後沒法活。結尾,她說:“讓我夢裡見一見他。”小說寫到這兒就結束了。他把它編到小說集裡的時候說,當時的(新文化運動)主帥陳獨秀是不主張太消極的,“我本來想寫的是,她根本就沒有夢見這個孩子”。其實這就是張愛玲的一個淵源。這個淵源可以追溯到《金瓶梅》,可以追溯到《紅樓夢》,可以追溯到很多很多的地方去。

      確實,人世間有一種東西,它可以超越人情。往往很多作家都是好人,他到了“人情”這個地方寫不下去了,不敢過“人情”的這個界線。而有的作家可以逾越過去——對他來講,什麼都無所謂。

      張愛玲寫《色戒》結尾,說易先生“一脫險馬上一個電話打去,把那一帶都封鎖起來,一網打盡,不到晚上十點鐘統統槍斃了”。我當年讀小說的時候想,這王佳芝人怎麼就沒有了呢?噢,這“統統”裡面,就包括王佳芝。

      從古到今,我沒有讀過一個作家這麼對待自己主人公的。什麼叫做“統統”呢?就是這個地方有點土,把它撣掉。這不是一般作家能夠寫出來的,你得夠狠。

  • 10 # 魔瑰魅魂

    旺鋪覺得可能是因為她自己的原因,畢竟她這樣經歷的人也不多,也可能是她知道,如果是大團圓的結局,這個故事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迷戀,悲劇的本身就是更讓人心疼和忍不住往下看的慾望。

  • 11 # 靈芙醉客

    人生沒有圓滿,世事未必盡如人意。不圓滿的結局才是最真實的生活面,世情本就如此。

    經歷過那麼多滄桑鉅變後,一切不可能回覆原樣。原本就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12 # 仙裡糖

    可能與她本身經歷有關。得而失,失而得,最後卻不能在一起。

    僅僅只有半生之緣的相識相知,卻沒有最後的相守。

  • 13 # 凝眸8023

    無論是亂世還是現今,我們期待這一生一世一雙人,卻終究抵擋不住亂世浮華的誘惑。錯過,相聚,人總是在失去之後才會珍惜,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你可能打了別人一巴掌再去祈求別人原諒,還希望她能對你如原來的好,可能?不可能。再深愛也會有裂痕。

  • 14 # 醉飲紅塵外

    因為顧曼楨這個人身上多多少少的影射了一些作者本人的經歷,但張愛玲的一生其實比顧曼楨還要慘,她所鍾情的胡蘭成,說的好聽點是多情,說的不好聽就是爛人一個,這個人的腦子似乎由一種放蕩的物質組成,他無法鍾情一個人很久,但女人在愛情面前有時是盲目的,聰明如才女張愛玲也不例外。或許愛情的本像就是如此,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真正相愛的人總是勞燕分飛,多年後再相遇,也只能有一句悲哀的:我們回不去了。

  • 15 # 洛洛文化

    像李清照文風從"婉約派"到"豪放派"的裂變,是有故事的。張愛玲的文字處理裡女子角色總是帶著濃厚的無可奈何的宿命論,它甚至於成為一種標誌符號,成了她的文風使然,也是跟自己一路的故事息息相關吧。

    人們可以從一個筆者落筆點睛塑造角色時的走向感受這個作家的人生價值觀和對世界的態度,這是隱性的,潛移默化就滲透顯現出來的。每個主角都是分裂於自己的第N面真容。裡面的主角女人們,肉體綺麗內心煎熬顛沛,從稚氣未脫的陣痛到被無常所馴服,自此麻木的血淚史就此展開。她們總是有給人強烈的"視覺與感覺"反差萌,結局大多異曲同工都義無反顧成了血淋淋的愛情獻祭。

    《色戒》裡的她外表成熟於世狐媚猿攀,內心則是純粹情字初識的"痴情稚童"。反差如張愛玲自己,外表給人字裡行間都是世故老派的穩健油滑的孤傲,內在確是不惹塵埃的孤寡無依。於此,《色戒》裡的易先生最後一幕定格在對自己中年豔遇的回味咋舌聲裡,幕布之外選擇了誅殺她,把她放在自己"豔遇集郵冊"或者"活久見標本"裡靜靜安息,然後無人記起。《金鎖記》裡她真真是讓人咬牙切齒振臂呼罵的"機關算盡太聰明"的老油條,卻付諸慷慨一生的感情換來伶仃。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麼"可恨之人必也有可憐之處",像張愛玲說"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而季澤一輩子於她無所作為、唯利用軟肋之便。這個男人角色起初並不突兀,事後隨著故事深入讓人如同吃了一粒蒼蠅屎,初嘗未覺,等咀嚼再三發現不對頭,已經是翻江倒海。張愛玲或許曾想逃脫出自己的"感情怪圈",殫精竭慮尋找文底躍然紙上的靈感"新繆斯",但那對感情的絕望卻總悄無聲息神出鬼沒出現在如影隨形的每個角色身上。拼湊故事的過程裡,一次次撕開傷疤,又重新結痂。

    深情總被多情誤,男人們的多情甚至於滿屏濫情、絕情,總比女人來得要早一些,多一些。在筆者眼裡或許已歸納為——這是他們(男人)荷爾蒙里根深蒂固的劣根性。這跟張愛玲缺乏安全感,對愛情小心翼翼的質疑聯絡。《半生緣》裡曼幀的痴傻和世筠的懦弱妥協,以及曼璐的瘋癲與祝鴻才的貪婪毒扈。或許張愛玲認為,愛情裡女人都是傻子,有了軟肋,就是給了所有人傷害自己的理由,而你看到的永遠比你能想到的更齷齪骯髒,不亞於隨時吃到蒼蠅屎的機率。

    所以,張愛玲除了角色鋪墊,劇情需要之外,手法無不是痛訴封建"殘渣"。似明又暗的年代和人,女人被世俗拋於三從四德的墳墓裡,想要紮根崛起卻終難擺脫浮萍無依的宿命。男人於女人除了相濡以沫共苦,不敢有過多奢望。這也跟她從小見慣的有關,像《霸王別姬》裡,就滿滿闡述對愛情的無望,所以她從來不寫童話言情狗血和雞湯,她寫的是現實啊。那個年代,這樣的特殊背景家庭里人畜無害的曼幀被覬覦利用不敢說必然,但它符合實際也符合頭腦邏輯,

    更符合張愛玲敢愛敢恨敢寫的表達方式——揭露人性,她的筆下描摹的是世世代代的"眾生相",她的犀利還原或許你有些不適……

  • 16 # 書影生香

    其實這本小說的原名不叫《半生緣》,而叫《十八春》。《十八春》原本有一個大團圓的結局,多年後人們為了為祖國貢獻力量再次聚集在一起,可以說是為了迎合政治和時代潮流而寫的。《半生緣》是張愛玲定居美國以後,1966年刪減了大量有關政治方面的情節改寫的,結局很悲劇很淒涼。

    想在張愛玲筆下找溫馨、找團圓,你肯定是找錯人了。張愛玲幾乎所有的作品都以悲劇收場,盡是惋惜、遺憾和悲涼。

    要說結局最好的也不過是《傾城之戀》裡的白流蘇和範柳原,但那又如何,白流蘇跟了範柳原不過是貪圖錢財上的安穩。《金鎖記》裡的曹七巧更是被賣為人婦,漸漸扭曲了人性,失去了自我,甚至見不得親生子女過得好。

    說回《半生緣》這本書,文章的開篇就奠定了作品的悲劇色彩。曼楨和世鈞再見面已是十四年後,你已娶,我已嫁,從前的從前都恍如夢境。錯過的終究不能再回來,過往終究都會被埋葬。世上最悽婉的,莫過於情深緣淺。

    曼楨的悲劇與她所處的時代,所在的原生家庭,她的生身母親,她的親姐姐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曼楨最後為了孩子,嫁給了祝鴻才,這就是她的宿命吧。

    有句話說,作品最容易揭示一個人。張愛玲有個不幸的原生家庭,小時候父母離異,父親再娶,張愛玲曾被關了很久的禁閉。再結合她個人的感情經歷,兩段婚姻都算不上幸福。這樣的人生經歷,催生了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女作家,也催生了一部又一部悲情的愛情故事。

  • 17 # 躺在書裡的喵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14年後顧曼楨對沈世鈞如是說。

    看完《半生緣》與很多人都疑惑,兩人既然都再見了,當時的誤會也都解開了,沈世鈞又不喜歡翠芝為什麼作者不給他們一個好的結局?嚴格意義上來說作者也是尊重主角的選擇。

    顧曼楨是個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但逃脫不了原生家庭的束縛,姐姐的“計謀”之下她成了那個“跟在姐姐身後的人”。十四年後顧曼楨有孩子,沈世鈞有家庭有孩子,兩人依舊情深意切,顧曼楨卻主動開口“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我們前面說過顧曼楨是一個要強的獨立女性,如果去破壞十多年前你我之間的美好,不如就此相忘江湖,我們彼此記掛對方一份好。

    顧曼楨是個倔強而獨立的女人,沈世鈞則恰恰相反,是個軟弱拿不了主意的男人。

    他與顧曼楨的事,家裡反對也想不出個對策,僅憑顧曼楨姐姐一句“顧曼楨嫁人了”他就信了。作者給過他們機會,顧曼璐遞給沈世鈞的戒指的絨線上有血。但凡沈世鈞要求個真相,或者親眼看看顧曼楨求個明白,他們也不至於如此。而是當時沈世鈞已經萌生了退意,所以才會將那枚戒指扔了,乖乖回家做他的少爺。

    他們是相愛的,但這份愛無法打破太多當時的規矩,譬如門當戶對。

    至於顧曼楨的悲劇也是意料之中,在當時那個年代和男人生了孩子,又沒有好的家世想要找個好的談何容易,更別說顧曼楨是個驕傲的女人,她十幾年都靠著自己自力更生,養育孩子。顧曼楨的悲劇是時代造成的,也是個人造成的。

    她有她的原則和驕傲,她無法再在十幾年後心無芥蒂的奔向沈世鈞,而沈世鈞這個人也未必能為了她放棄現有的家庭。

    所以顧曼楨不會有一個大團圓的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字是否應該繼續簡化,以滿足通俗大眾和國際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