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楚天曦

    寫簡體並不代表不是正宗書法,寫簡體也未嘗不可。習慣寫繁體,更多的是一種傳統和習慣,因為人們臨貼都是繁體字,同時繁體字總體上看比簡體字更加美觀。

  • 2 # 半桶水書法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就像你家住上幾十層樓,可還要下到地面來走走,去上班,購物,活動……社會在發展,在前進是沒錯,但離不開最基本的元素。漢字,就是中華文明的血脈,而書法,就是維繫血脈的重要元素。簡化字,是為了方便使用才出現,其實,它可以不出現的,只不過,實行數十年,回不去了。港臺澳,一直都在用繁體字。

  • 3 # 翰墨因緣

    因為當今書界普遍認為只有繁體字能夠體現書法藝術的結構美。其實我個人覺得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雖然說繁體字因為筆畫多,容易結構佈局好寫,簡體字筆畫少不容易結構安排佈局非常難寫;並不是說簡體字就不適合作為書法藝術作品創作。

    藝術要當隨時代,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簡體字已經深入人心,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繁體字根本無法跟上節奏。書法家寫繁體字主要是因為傳統的碑帖都是繁體字,學習起來容易。如果轉變成簡化字不好把握。啟功老生前好多題字都是用簡體字,不是照樣出彩?藝術價值也是一樣很高。

    所以說當今書界反對簡化字,抵制簡化字是不正確的,也是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的。提倡廢除簡體字恢復繁體字更是行不通,就等於給生活快速的發展又戴上了一道枷鎖,勢必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當然個別搞藝術的書家、古文字學者為了研究古文字寫寫繁體無可厚非,但是諸如此類題字等等還是應該寫寫簡體字比較好!才能讓更多的人瞭解,體會更加有利於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 4 # 西漂族

    對於“為什麼書法家題字都是繁體字而不是我們常用的簡體字呢?”的問題,根據我的理解認識,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吧。 (1)習慣成為自然。對於寫慣了繁體字的人,他的心態始終處於一種超脫、淡定和坦然的狀態,既便是在喧囂紛雜的場所亦能夠保持冷靜和從容而不受外界影響,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 (2)對傳統的尊重和秉承。中國漢字文化有6000年的歷史,但外國人不承認中華帝國的歷史有6000年,原因之一就是我們㧱不出足以證明中華文明6000年的充分佐證。我們歷史課本上只有朝代排序年表上有夏朝,但是卻無任何實據和考古發掘出夏朝的文物,所以夏朝是否真有其朝代而受到外國專家、學者和考古界的巨大懷疑,只承認我們有5000年的文明史。 中國漢字浩如煙海,已經被專家、學者和古文字學家確認竝可以找到漢字出處的有91251個,併且已經輸入國家漢字語言字型檔。對繁體字,我想13億中國人中總應該有一部分文化人去繼承的吧,作為一個中國人是不可以隨便忘記自己的文化遺產的。使用繁體字,應當受到認同和支援,而不是遭受責罵,當前社會上,有一部分人認為搞書法、寫繁體字的人被誤解為“寫繁體字是顯擺自己有文化”我在其他文中多次說過,作為繁簡之爭永無休止,只能傷害傳統文化的延續。作為個人你可以不喜歡繁體字,但不能不愛祖宗的文化,你可以使用繁體字,也有權利不使用繁體字而用簡體漢字,人都應該有正確的認知和心態。 (3)是繁美簡醜嗎?然也,本人以為各有利弊:繁體字筆畫多,有的繁體字筆畫多達幾十畫,確實對記憶、書寫都會造成困擾。今天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狀態不允許在書寫與交流中過多耗廢珍貴的時間,而使用簡體字當然比繁體字便捷多了,理所當然地成為今天社會使用率最高的漢字,也是大勢所趨。曾經有人說重新回到使用繁體字的年代,廢止簡體字,也有人提出全面廢除、禁止使用繁體字,只使用簡體字,兩種觀點都有失偏頗,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否定另一面,有的觀點又太過極端,都不可取。繁簡並存應該是中國人的共識,應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繁體字,更不能在我們後代人中消失掉繁體字。所以,繼承和弘揚優秀文化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 5 # 墨居劉漢生

    其實道理很簡單:1書家在學臨古帖時,所見都是繁體字。徒然改寫簡化字,一個不習慣,一個不好看了。

    2書家寫繁體字,顯得自己有文化底蘊,裝B的成分也有。

    3漢字由像形字進化而來,裡面有美學對稱造型等因素,好看。

  • 6 # 不二齋

    1、繁體字又稱傳統中文,是相對於現代簡化字而說的,是一種相對的說法,寬泛的繁體中文是的是漢字簡化之前的整個中文書寫體系。是被漢字簡化運動所替代的一種字型。

    2、傳統中文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包括真草隸篆五種書體,一直延續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現在還有部分地區在使用傳統中文。

    3、中國大陸在文物古蹟、姓氏異體字、書法篆刻、手書題詞、特殊需要等情況下保留或使用繁體字。

    4、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但是漢字由繁到簡併非總趨勢。篆書不是甲骨文的簡化,楷書也不是隸書的簡化。

    5、傳統中文又是美學的物件,在數千年的發展中相繼創造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多種字型。

    6、發展了書法藝術、篆刻藝術、解字遊戲,促進了國畫藝術,使人們獲得很大的美學享受和精神享受,因此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美學形象。

    7、現在的簡體字是根據:“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的原則由繁體字人工簡化而成。

    8、書法藝術的載體就是傳統中文,是中國延續幾千年的繁體字。

    9、中國書法藝術,是最講傳統的藝術,一切的創新都是根植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脫離了傳統中文當然就不是傳統書法了。

  • 7 # 我心唯美

    既然是書法家題字,那麼書寫者的書法水平毋庸置疑,為什麼題字大都是繁體字而不是全部都用簡化字呢?這與這些書者的習慣有關,並不是什麼顯擺。這些能夠題字的書法家,平時在練習的過程中,大量地臨寫古人的碑帖,古代的碑帖都是繁體字,現在的簡化字總共有2235個,這些字在碑帖裡出現都是繁體字,對每個字的寫法,這些書者往往用自己最熟悉的寫法寫出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筆畫越少越不好表現,更能看出書者的功力,所以,題字中經常會看到繁體字。僅此而已!

  • 8 # 使志安寧之秋

    漢字文化五千年,漢字在歷史不同時期,經歷了從甲骨文、金文、篆、隸、草、楷、行,不同字型的演變過程,其中有部分書法家先後有創造一些簡化異體字沿用至今。而當今書法家題字都是繁體字而不是用簡化字呢?一方面是平時習慣寫法,學習書法臨習古碑帖的需要,繁體字寫得較順手。另外一般還要鈐印,而印章是篆刻,應該都用繁體字吧?!豎排或認右到左讀法,這樣才會與傳統相符。

    其二,如果特殊需要用簡體字書寫的話,書家也應該能用為好,寫法就需要現代閱讀習慣得從左向右、而且橫排法,落款全部簡化字,就不鈐印了(除非是簡化字印章)。這就是最新使用的人民帀:“華人民銀行”用簡化字,“行長之章”是繁體字,傳統豎排從右向左讀,這樣能統一嗎?

    還有許多名勝古蹟或匾額的題字,向右或向左讀都有,也時有繁簡相參或錯字的相象。學生認為古蹟與匾額題字還是用繁體字且向左讀較好。

    新中國成立後推行簡化字有利亦有弊,作為當今的國民,全國上下推崇“文化復興”時期,有必要懂得並能應用繁體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苗阜力捧的博士相聲夫婦,為什麼不受有些觀眾的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