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螳螂

    你的意思是說,宇宙的存在如果不能被生命去感知,就失去意義了。好比一個人穿著漂亮衣服沒人欣賞,也沒意義一樣。

    相對人來說,是這麼回事。但宇宙是在生命誕生之前就已經形成了,這事主要的,生命誕生是次要的,宇宙存在的意義絕對不是去讓生命感知的,相反的是宇宙是來創造生命的,就算以後地球滅亡,人類也滅亡,宇宙還能創造下一個“地球”,下一個生命。

    所以宇宙存在的意義就是不斷創造生命,又不斷毀滅生命,週而復始。

  • 2 # 愚昧人之一

    現在已不同於過去,許多科學家在對科學一系列新的發現之後,他們開始了對我們存在的宇宙進行了它存在意義的探討,因為看上去我們的宇宙是經過除錯,否則,我們人類就不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更不會有現在這個樣子。要說除錯的內容很多,要說詳細,就要寫一大本書。我簡單舉幾個例子。

    一丶宇宙如果膨脹過快,物質難以聚集,形不成恆星、星系;過慢,引力會把它們拉到一起,宇宙很快坍縮成一個奇點。這種臨界速度(即既不過快,也不過慢)達到準確度的10 的55次方層級。

    二丶質子質量是電子的1836倍,稍大或稍小,都不能形成原子丶分子。

    三丶萬有引力常數,稍大,無法形成穩定的星系,稍小,各星系早已分崩離析。

    四、強相互作用力如果小1%,鐵原子以上的元素都無法形成,炭元素也會變得很不穩定。

    五、地球的位置,水星丶金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陽,地表溫度極高,液態水無法存在,大氣溫度高達三百多度;木星、土星它們遠離太陽很冷,就是離地球不太遠的火星,它赤道線上的晝夜溫差也在50度左右,人類無法居住。

    六丶太陽離銀河系的中心是2.1萬光年,是在恆星稀疏的一條懸臂上。如果離銀心近,旋轉速度更快,恆星位置變動頻敏,隨時都有危險,人類隨時面臨毀滅的危險,因為在那些地方,恆星的誕生、死亡,超新星爆發,各種高頻射線,過多的隕石,慧星等等,如離得太遠,物質太稀少,無金屬元素。

    總之還有許多,如地球大氣層,磁場,公轉角度,月球大小等等,要保證象現在這樣出現一個有高等智慧生物的宇宙,它在相空間的機率是10的10次方上面的123次方之一,(見羅傑.彭羅斯的《通向實在之路》27章11節524頁)當然,這個數字之小,是我們無法想象的。這說明什麼問題呢?

    一丶由於小到無法想象,那麼許多人就設想了無數多個平行宇宙。認為那些宇宙是荒涼的,碰巧就出現了我們這樣一個富有高等智慧的宇宙。那麼,若果如此,我們這個宇宙要是毀滅了,一切也就完結了。如果我們人類消失了,宇宙留存下來,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誰去研究它,觀察它。

    二丶現代量子物理學用實驗多次證明,萬物的出現,有賴於我們人類意識,離開了人類意識,宇宙萬物也就無從談起。

    三丶如果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完全無意識的無生命物質偶然又偶然……,偶然到無窮小的機率中形成的,那它們為什麼都要耗盡一切都要將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呢?這種本能從何而來呢?

    四丶人類的意識是從何而來的呢?一堆炭丶氧、氮丶氫等等原子混在一起,無需任何智慧力量的安排,它們就真的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各種智慧嗎?

    五、不說微觀,就是我們這個宏觀世界,如果沒有人類智慧,它也無存在的價值。"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是李白意識的反映;"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蘇東坡的意境。總之,大千世界,離了人,什麼意義也沒有。

    宇宙的誕生,就是為了類而來。宇宙有意識嗎?滿天的星斗,都如我們的太陽。無非是進行核聚變的星球,或如象死亡的恆星一一超新星丶黑洞,它們能有思想嗎?

    宇宙即使要消失,上帝也會讓他喜歡的靈魂(一個人意識的集合)和他長存,觀察著現在的宇宙和將來的宇宙。

  • 3 # 賽先生科普

    難道宇宙的意義就是養育人類嗎?

    很顯然,這樣的思路是把人的意識擺放在了首位。實際上,對於物質世界,人類不過只是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如果哪天有一顆體型龐大的小行星闖入太陽系,又撞上了地球,導致生命毀滅,那又能怎樣呢?宇宙照樣還是宇宙,只是熵值上升了一些而已。

    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們所說的宇宙其實只是人類“心目”中的宇宙,宇宙的“面貌”受限於人類的觀測水平以及理論高度,就好比於真理是從實踐中得來的一樣。

    人擇原理告訴我們,宇宙為何是現在這般模樣(各種自然定律),那是因為我們人類的存在導致的,因為我們的認知水平和方法,導致了宇宙是這般模樣(相反,如果宇宙是其他模樣,那麼就可能不會誕生人類了)。

    總的來說,“意義”原本就是一個意識概念而已,並非實體,人類的存在與否更是不會影響真正的宇宙存在。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 4 # 科學認識論

    這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思想。其實也不能篤定微心主義是錯的。我們常年在唯物主義的薰陶教育下會帶著偏見審視唯心主義。

    儘管我本人也是唯物主義,但是並不贊同猛烈抨擊唯心論者。

    一開始,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會感嘆神的偉大,因為神為了人類的夜晚不再黑暗而給天空上點綴了這麼多的星星裝飾品。

    直到哥白尼,我們才明白,星空並不是為了給我們欣賞而存在的。我們也只是星空的一員,甚至微不足道。

    當哈勃望遠鏡看到460億光年外的宇宙時,人類徹底震驚了。人類所在的地球在宇宙中的存在感可以忽略不計了。

    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區長孫連城為了迴避仕途的不順,開始藉助宇宙安慰自己。

    宇宙之浩瀚,時空之無限,人們甚至一度懷疑人類存在的意義。人類社會的一切紛爭在宇宙面前都被襯托地無比蒼白。

    人類受不了宇宙尺度的摧殘,所以我們必須找到人類之於宇宙的意義。人體在在空間尺度上和宇宙無法對比。那麼我們就藉助意識和非意識形態與宇宙做對比。

    於是我們認為:人類雖小,但具有意識,我們可以感受宇宙的一切。而宇宙雖浩瀚無垠,但是宇宙沒有意識,它只能被人類這種看似不起眼的螻蟻意識到,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於是,一部分人得出來宇宙只有被人類感受到才具有意義。其實這只是一種自我陶醉的安慰方式。

    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偽唯心論,任憑大家怎麼說,唯心論都不可能被證明是錯的。

    但是大家捫心自問,50億年後,太陽超新星爆發將吞噬地球。

    人類建立起的所有文明將化為灰燼。太陽超新星爆發後變成白矮星,而太陽的死亡只是宇宙每天上演數億遍天體死亡的一瞬。

    人類滅亡後,宇宙依舊在膨脹,光速依舊不變。而這一切卻沒有人能感知到,或許失去了人類,宇宙會有些孤單,畢竟這種思想是人的意識總結出來的。但對於宇宙本身,甚至連句“呵呵”都懶得感嘆!

  • 5 # 網路寫手小莫

    個人觀點:

    首先,生命是人們根據和自己類似的物體的特徵定義出來的,也就是說人們所說的生物,其實就是像人一樣的東西!

    其次,其實在地球上最開始也是沒有生命的,甚至連組成生物的基本有機物都沒有,然後透過特殊的環境產生有機物,接著形成了人類所定義的生物!

    綜上,從小眾來講,宇宙存在的意義就是產生,無中生有,人死了之後宇宙沒有了生命,而此時宇宙的存在的意義就是誕生生命,而從大眾來講,宇宙的存在本來就是它存在的意義,它的存在意義就是存在!

  • 6 # 數陣

    回答這個問題,主要是回答人類到底屬不屬於這個宇宙,我們先假設人類屬於這個宇宙,那麼人類存在就沒有一點意義,因為宇宙會滅亡,會重啟,一切都按照這個宇宙設定好的規律走,假設人類最終能在這個宇宙消亡前逃離這個宇宙,那麼人類就不屬於這個宇宙,因為宇宙至少包含兩個層面的意義,第一個意義是空間維度上的宇宙,即宇宙包含所有層面的空間,第二個意義是時間維度上的宇宙,即宇宙應該包含過去已經發生的所有事件,包含現在正在發生的所有事件,還包含未來還沒發生的所有事件,那麼假設人類逃離宇宙的事件發生,就會證明人類就不包含在這個宇宙中,而現實的宇宙卻是隨機的,不完美的,甚至是茅盾的,比如,人類能發明宇宙自身無法生成的東西,比如手機,儘管宇宙能生成太陽之類偉大之物,但不假人類之手,自行生成手機之類人類之物,是不可想象的,再比如未來發生的事件宇宙無法全部包含,只會隨機的包含,假設我們將要選擇何種方式出行,只要我們選擇一種出行方式,其它出行方式的事件自動不包含在這個宇宙,即存在不包含於這個宇宙的事件,即這個宇宙充滿漏洞,而人類最有可能是宇宙中最大的漏洞

  • 7 # 愛較真的戴老師

    這個問題太把人類太當回事兒了。也許幾千萬年前的恐龍也這麼想過,它們統治地球數百萬年,然後就在地球上消失了。

    恐龍滅亡了以後,才給了哺乳動物繁盛的機會,經過幾千萬年之後,人類出現了,於是就有了這個問題。

    宇宙已經誕生了138億年,地球也有近50億年的壽命了,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早期根本沒有什麼生命,在地球上慢慢形成了地殼,大氣和海洋之後,才出現了最早的生物,這些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透過光合作用製造氧氣,從而使得地球更適合生命的存在。

    相比地球幾十億的壽命,從原始人類算起,人類在地球上才出現了數百萬年,人類在很長的時間裡,和地球上其他的普通動物也沒有什麼區別。

    目前人類好像可以上天入地,但也只限於載人登陸最近的月球,太陽系乃至銀河系內眾多的的星球上有沒有其他生命,誰也不得而知。

    不用說地球,就是太陽,銀河系,也只是宇宙中一粒塵埃,地球滅亡了,消失的只是人類,宇宙依然存在。

  • 8 # 風雲焦點說

    宇宙不是圍繞地球而生的先有的宇宙再有的地球,地球毀滅了,宇宙還是那個宇宙,頂多是地球周圍發生一些明顯的變化,但是對整個宇宙沒什麼影響,地球的存在又不是為了外星生命,生命的意義是體驗當下,qi生命無常,意外也多,各種病毒,疫苗,意外,醫療事故,情感糾紛,哪一個都有可能要命,但是也不能不過了啊,沒了誰地球照轉,沒了地球宇宙仍然執行,至於會不會重新出現新的有生命的星球,看造化吧。

    在你有限的生命裡,請把精力放在比思考地球存在和毀滅是否有意義的事情上。

  • 9 # 中華八閩作家

    無窮盡的宇宙,不會只有我們,地球上的智慧人類,一定還有別的智慧生物!也許與我們相似,也許與我們截然不同,智慧生物在宇宙中屬於稀有物種,因為他們需要消耗能量,如果到處是智慧生物,最終只有互相殘殺!所以用時空隔絕了文明體的接觸。萬物的存在都有其意義與價值,宇宙存在的最大意義與價值,就是為了智慧生物的出現與發展,如果沒有智慧生物的感知、感悟,宇宙只是物質與空間,又有什麼意義呢?

    先有宇宙,後有生物,宇宙就是生物的產床,沒有生物,宇宙將是死氣沉沉,再大的翻江倒海也沒有任何意義!

  • 10 # 科學黑洞

    只有智慧文明才會賦予“意義”,就像是我們人類總喜歡去講做一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整個文明的發展繁衍的意義是什麼?

    而實際上誰會在乎人類在各類事物上賦予的意義,加入你跑到野外不小心碰到一頭飢餓的老虎。為了避免被吃掉,你就去跟它講理:你不能吃掉我,我還沒有實現我今生的價值、意義!老虎會不吃你嘛?你的意義跟它何關?

    換一句話說:生物和其它“死物”沒什麼區別,都是宇宙的產物或者是是宇宙的一部分。即使人類滅絕了,所有的生物消失了,不會再有人去抬頭仰望星空,但是它依然存在它依然美麗。你真的以為星空就是專門給人類“放映”的嘛?並不是!

    但是自從量子力學加入了科學的大陣營,有些結論可能讓我們毛骨悚然。例如雙峰干涉延遲實驗就得出了恐怖的結論:一件事情可以在它已經發生之後再去決定讓它如何發生。延伸去說我們現在觀測宇宙的行為很可能已經重建了宇宙的歷史。

    當然都不是絕對的,宇宙年齡很大138.2億歲,宇宙尺度很的可觀測宇宙直徑930億光年,生命的誕生文明的出現即使機率很低,但是奈何宇宙這個基數太大了,人類在宇宙中並不會孤獨的!

  • 11 # 科學探秘頻道

    宇宙浩瀚無比,斷然不可能只有地球存在生命。

    如果把宇宙比喻成為大海的話,人類只能夠算是在海灘上一泡窪池子裡面的微生物。即便承載人類的這個“挖池子”乾涸了,依然對大海沒有任何影響。在潮來之時,池子依然會充滿水,依然會有新的微生物代替人類的位置出現。就像人類取代地球曾經的霸主恐龍一樣,生命的滅亡對於宇宙來說只是一件平常的事情,潮來潮去間生命已經幾多輪迴。

    圖:哈勃所攝星系照片,上面每一個點都是一個星系,每一個星系裡面都有上千億個類似於太陽系的結構存在。

    人類自身太過於渺小,所以就想井底之蛙一樣在看宇宙。總以為宇宙就這麼大,宇宙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我們地球生命,殊不知可見宇宙之外才是真正廣闊的天地,人類只是偏居宇宙一禺,對於宇宙來說基本上可有可無。即便整個銀河系毀滅了,對於宇宙來說也只是蕩起一小片“浪花”而已。

    圖:太陽系在銀河系位置,紅色圓圈。

    宇宙已經存在了137.2億年,即便是地球也已經存在了46億年,而人類的出現也不過才幾千萬年。在人類沒有出現前,宇宙依然在運轉。正所謂;“宇宙缺了地球一樣會照常運轉,地球沒有生命太陽依然會在早晨出現”。

    圖:箭頭所指就是地球

    上面一張圖是旅行者一號在飛行過程中回首對其所經過的行星進行拍照,得到了一張包含地球的著名照片“暗淡藍點”,這這張太陽系全家福裡面,地球只是一個藍色小點,僅僅佔了一個畫素而已。而人類卻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個在太陽系中僅佔一個畫素的小點上面,加入有一天這個藍色小點消失了,你說對於宇宙存在的意義會有影響嗎?

  • 12 # 科學船塢

    我們總是要把意義強加到宇宙上,宇宙的存在真的需要意義嗎,如果有意義,那又是什麼賦予它的意義,反正不是人類賦予的,人類只是宇宙中渺小的塵埃罷了。宇宙不需要意義,換句話說,宇宙沒有目的,也不需要目的。

    如果按照假設來看,如果只有地球有生命,生命消逝之後,宇宙的美麗該有誰來欣賞呢?

    不需要誰來欣賞,宇宙的執行由背後的自然規律操控,自然規律是宇宙存在的基礎,物理學存在的理由就是要找到發現這些規律,全部找到了它們,也就是揭開了宇宙最神秘的面紗。

    有人問,這些自然規律是誰定的?

    這是終極問題,地球人不知道。

    個人的淺見,你們有什麼要補充說明的嘛?

  • 13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如果宇宙中只有地球存在生命,地球滅亡了之後宇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話題徹底體現了“唯心主義”的主觀論點,簡單的說就是太把人類自己當回事了,在宇宙的發展過程中,生命只是不經意間誕生的物種,它不是宇宙必然的結果,但也許這是最好體現,不過生命存在與否與宇宙的存在的意義沒有任何關係,也許很多朋友並不承認,但事實就是如此!

    從138.2億年前宇宙誕生到現在,生命並不在宇宙的日程表之內,但卻是其中一個既必然又是一個偶然的事件,因為宇宙給予了生命無比廣闊的舞臺,在每一個可能的區域裡,生命都有可機會誕生-發展與演化,最終達到文明的層次!但我們要說明的是,宇宙慷慨的給予了這些生命所需的條件,但宇宙最終也將無情的剝奪這些優厚的待遇!

    整個宇宙的演變發展史就是無數恆星的歷程,恆星的生產各種物質並且隨著晚期的超新星爆發拋灑到宇宙中成為新的恆星與行星,行星則是生命的依託,而恆星則為行星提供光和熱!但恆星並不會在此停留,而是繼續向前發展,隨著宇宙中的“金屬”物質越來越多(因為恆星的使命就是發光和發熱,而副產品就是各種重物質),未來形成的恆星會越來越趨向於小質量的紅矮星,儘管其壽命超長,但紅矮星不會超新星爆發,這很關鍵,當宇宙的最後一代紅矮星熄滅之後,生命所需的光和熱去哪裡獲取?

    當然根據物質富集的原則,仍然會有大量的星雲物質沒有利用,最後的文明可以利用這些資源,但總量是有限的,在宇宙紀年的無窮歲月中,它是一個可計算的有限值!此時文明何去何從?因此“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似乎成了生命最好的寫照!請問此時宇宙有意義嗎?宇宙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創造了文明,給予了文明無比燦爛的未來,同時它也將無情的帶走他們!不過在這中間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宇宙是唯一的嗎?

    文明是否能發展到不受空間的限制而超脫於宇宙之外?當然在未證實空間多維的理論來討論宇宙之外還為時尚早!但宇宙已經給予了一切,文明是否能找到出路並不是它的問題,而這卻是人類的問題,請問一顆小小的地球就會斷送掉我們人類文明的未來嗎?所以這完全和宇宙無關,那是人類太不長進了,就知道土裡刨食,最終徹底將人類文明葬送!

  • 14 # 飛魚科普

    如果宇宙中沒有了生命,宇宙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可是,雖然宇宙中有生命,生命的存在對宇宙又有什麼意義?

    意義究竟是什麼?先有意識後有意義,從意識中判斷出來的“好壞”就是意義。愛一個人,恨一個人,因為兩個人都有意識,所以都有意義。愛一個石頭,恨一個石頭,因為石頭沒有意識,所以只對人有意義,對石頭沒有意義。說通俗一點就是,人會在乎玉石值多少錢,玉石不在乎。

    宇宙得先有意識,才有意義,但是宇宙沒有意識。所以宇宙對人類有意義,人類對宇宙沒有任何意義。人類依託宇宙而存在,宇宙卻不是為人類而存在。

    生命來了又去,只有在有意識的時候,宇宙才對他有意義。意識消失,也並不是意義消失,而是不再區分“有意義”和“無意義”,萬物重回“無好無壞”的自然狀態。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秦始皇已經死了,長城還有意義嗎?

  • 15 # 講科學堂

    宇宙大爆炸距今已138億年了,人類誕生到現在才25萬年,在有人類之前,宇宙的存在有意義嗎?宇宙是在不停的演化之中,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推演,宇宙適宜生物生存的時間相對於宇宙而言並不長,沒有任何生命的宇宙有意義嗎?

    圖:宇宙大爆炸模型

    由於宇宙膨脹速度遠超光速,上圖的鐘形結構只是各個時期人類可以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由於資訊傳播的速度不能快過光速,所以,這個鐘形結構以外的宇宙與人類是無關的~它們既不能被我們觀測到,也無法被影響到。這部分宇宙有意義嗎?

    既然宇宙大爆炸能夠誕生我們的宇宙,也可以誕生出別的宇宙來,很可能其他的宇宙並不適合生物生存,它們的存在有意義嗎?

    ……

    事實上,宇宙只是按照自己的規律執行,有沒有人類它依然存在著,演化著。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甚至人類也是這個規律的產物之一。

    唯心主義要不得啊!

  • 16 # 種花家兔之一

    不得不說,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水平。如果不從唯物與唯心,一元與二元來說,真的沒辦法回答。唯物與二元論認為,他就是那樣存在的,沒有任何意義,不因為人類存在與否發生改變,好比說對於月球或者火星來說,宇宙就是這樣演化。但是從心物一元來講,宇宙萬物都是一心所化,而此心遍及上下四方,不以人類存在與否而改變,所以宗教上教人求靜以忘軀殼,乃至達到天人合一之境界,那麼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一旦到達這個境界,已經融入宇宙萬有了,至此,人類是否滅亡與此宇宙何干呢?所以我認為,無論人類存在與否,亦或是整個宇宙不存在所謂的生命。他依然如此,所謂在在處處,無所不在,無始無終。

  • 17 # 地理那些事

    感謝提問!宇宙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就好比人們經常說的一樣“地球不會因為誰的離開而停止轉動,就像我不會因為誰的離開而停止前進的腳步一樣”,宇宙無時不刻不在運動當中,而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滄海一粟。

    誠然,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也正是由於包括人類在內的數以百萬計的生物的存在,才是使我們的世界變得多姿多彩。而在人們的傳統意識裡,人類文明作為地球上最高文明的代表,往往成為地球的代名詞,在人類發往外太空的探測器上,都刻著“地球人”的符號。

    然而,地球上生命的誕生,只是太陽原始星雲變化中的一個偶然產物,由於地球在形成之初就具有生命誕生的宇宙環境和自身環境,在漫長的化學演化過程中,才有了有機元素向生物單體再向生物聚合物乃至原始生命的演化。因此可以簡單地說,地球上的生命只是宇宙以生命進行能量代謝的一種運動而已,如果沒有生命能量的代謝運動,宇宙也將會以其他的形式進行能量轉換。

    我們都知道,人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人與包括動物在內的其他事物的根本區別,不在於人的自然屬性,而在於人的社會性,人能夠超越宇宙賦予的本質,創造出屬於人自己的全新本質。因此,我們在對待客觀的宇宙,需要辯證的分析,而以“人定勝天”的唯心主義心態是認識不全宇宙真正的客觀發展規律的。

  • 18 # 諸葛小村姑

    連題主這樣的普羅大眾都這樣關心宇宙的命運了,那麼建立人類的那些大神,上帝,巫婆,難道不會考慮到這個問題?他們合夥建立人類這樣一種思想混亂,手足無措的撮爾生靈,就是為了用來擔驚受怕的麼?

    因此,在每個星球的智慧生命面前,都會橫臥著一大堆的大神,迷惑他們的心思,阻礙他們向宇宙真諦探索,其實這些大神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絕大多數的智慧生命產生疑惑。這是所有智慧生命都必須經歷的孩提階段,只有突破了這個思想枷鎖,才能夠引起思想昇華,從而鼓起勇氣,深入宇宙空間,成為高階文明。

    若非這樣,這些所謂的“文明社會”永遠處於黑暗之中,惶惶不可終日,等待它們的神級文明來拯救吧!

    人類也是這樣的低等文明之一,絕大多數人,不願意學習,不願意研究,不能夠正視自己的宇宙地位。一方面,恥為承認自己與其他生靈同是萬物演化的結果,另一方面,有四處尋找心理的創世神,簡直不知所措。

  • 19 # 葉介承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宇宙有人類沒人類都不影響它的客觀存在和發展。而且根據地球生物進化然後大滅絕的規律,人類種群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我們也許最終能找到新的適居點延續人類種群的存在時間。但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機率大約比用一除以宇宙中所有恆星的得數還要低。你必須承認一點,人類向地球鑽進最深不過十來公里,對於半徑6000多公里的地球來說,才1/600。我們甚至連地心結構都沒有弄清楚,地心靠什麼產生重力吸引這些所有物質抱團圍繞太陽公轉?深空方面人類目前只是登上了月球。這還只是地球的一個衛星而已。太陽系幾大行星人類都才剛剛開始起步探索。如果地球氣候能支撐我們一直探索下去的話,或者科學技術突破當前的認知,或許我們能讓這個基因永遠傳遞下去。

    我們始終要記住一點,人類文明其實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全球大氣層氧氣突然被某種外力干擾而降低至無法維繫人類正常新陳代謝需要,人類文明就那麼幾分鐘的時間而已,具體情況可以參照幾千萬年前比我們還要繁盛一時的恐龍。

    總之心懷敬畏吧,別把自己也別把人類看的太重,於地球而言,就是人類玩核彈把自己炸沒了,也不影響它一分一毫。

  • 20 # 嚮往曠野

    人類的出現和存在,

    只是為漫長而浩瀚的宇宙,

    增加了一道靚麗的光而已。

    僅此而已!

    即使人類消亡,

    太陽照樣升起,

    星光還是燦爛,

    宇宙依舊璀璨!

    宇宙就是一個,

    不依人的意識存在與否的存在!

    或許人類也未嘗不是一個,

    茫茫宇宙中的匆匆過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敘叛軍槍殺俄司機,格魯烏跨境復仇,白宮怒罵,這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