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總探長
-
2 # 小龍女5505
漢景帝時期的七位諸侯王聯合起兵謀反,雖二十萬之眾看似強大,但因不得人心內部都有自己各自野心私利實則內部不和,既聯合造反又相互提防。所以雖兵力雄厚但僅三個月就被逐個擊破,七王先後被殺或兵敗自盡,史稱七國之亂。
-
3 # 鈞州小哥說史
我的回答有以下三個方面:
1.文景之治,國力雄厚在西漢建立之處,劉邦為了鞏固疆域,實行分封制,但所分封之王皆是同姓之王。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諸侯國勢力不斷壯大,皇權受到極大挑戰,這是統治者極其不能容忍的。在景帝之前的50多年,漢廷一直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社會得到充足的恢復與發展,而景帝繼承和發展其父文帝事業,並於父親一起開創“文景之治”,到景帝時期國力強盛,社會繁榮。而在文帝時期,賈誼就提出把大的諸侯國變成幾個小的,以削弱其面積及實力,說明在文帝時期,中央皇室已經開始著手解決中央與地方諸侯這個矛盾。這也是中央皇室敢於削藩的根本原因。
2.名將周亞夫七國之亂,中央皇室取得快速勝利的第二個原因是,軍中有名將周亞夫。他是西漢開國功臣絳侯周勃次子,歷文、景兩帝,善於治軍領兵,軍事才華卓越,曾帶兵大敗匈奴,深受文帝賞識。御史大夫晁錯再次提議削藩的同時,已經向景帝舉薦周亞夫作為三軍統帥。中央皇室有名將坐鎮,也是勝利的重要保證。
3.諸侯軍出師無名,軍心不穩皇室提出削藩,各諸侯國理應遵循中央的號令。但是各諸侯國在吳王劉濞的統帥下,打著“清君側”名號,發兵中央,此時景帝已經下令殺了晁錯。到這時候,“清君側”名號已經失去意義,戰爭已經變為造反,吳王劉濞的野心也為人所知。沒了起兵名號,七路諸侯聯軍便如一盤散沙。造反、忤逆的罪名已經嚇退了一大部分士兵,軍心渙散,戰鬥力必定大減。所以軍心不穩是諸侯聯軍快速失敗的第三個原因。
綜合來說,朝廷準備充分,國富民強,又有名將周亞夫,應對諸侯國的20萬聯軍並沒有處於下風;而七路諸侯,出師無名,實則為造反,且以吳王劉濞為首,其他諸侯是否想造反並不確定,因此20萬諸侯聯軍三個月敗陣並非不可能。
-
4 # 蘭陵不算黑
西漢時期發生“七國叛亂”,其背景是漢高祖時期因楚漢相爭,無太多實力掌控領地,只得分封了異姓諸侯王,劉邦統一稱帝以後,又實施郡國並行制,在異姓諸王的領土上,又分封了九個劉氏宗親子弟為諸侯王,史記又稱“同姓九王”,定立“非劉姓不王”原則,原本是借鑑秦亡的教訓,現在各諸侯國均是自己的宗室親人,絕無逆反之心,高祖時期確實沒有發生謀反一事。
不過血緣關係總歸是越來越遠,再者高祖死後,呂后把政,違背“非劉姓不王”原則,立諸呂為王,又對高祖其他子嗣把控急嚴,中央與地方矛盾開始顯現,至漢文帝時,又拆分原諸侯國至更小封地,使得每個勢力的領地與力量更加狹小,而且在行動上更難一致。
這裡有一個刺頭諸侯國,那就是吳王劉濞,此人早年曾隨高祖征戰淮南王英布叛亂,平叛後留下勇猛的劉濞坐鎮東南,統轄三郡五十三城,劉濞坐擁天然資源銅礦,再加上煉鹽,鑄幣,使得吳國實力強盛。漢景帝繼位後,採用晁錯《削藩策》,先後整治了多個諸侯王,吳王劉濞擔心自己早晚被削,於是親往膠西,與膠西王謀劃反叛,並同時聯絡楚、趙、淮南諸王,以及匈奴、東越、閩越等外部貴族事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口號,舉兵向西,時年公元前154年,即景帝三年,由此七國之亂開始。
彼時只劉濞人馬就已達三十萬之多,由於前期做足了準備,進展頗順,漢景帝聞之,採納原吳國丞相袁盎意見,誅殺晁錯,但仍於事無補,七國聯軍浩浩蕩蕩,繼續前進,景帝這才下定決心武力鎮壓,派太尉周亞夫等諸將率兵抵抗。吳楚聯軍直至梁國,遭遇了梁王劉武的頑強抵抗,周亞夫從後路包抄,切斷了叛軍的供給糧道,這才大破聯軍,吳王乘夜色逃走,後來被東越王騙出刺死。其他參與反叛諸侯王皆被處置。
七國之亂,自景帝三年正月至三月結束,只用了三個月,中央鄭權便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直接鞏固了中央集權制。諸侯國的力量大大被削弱。同時也為漢武帝施展雄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5 # 字匠甲
西漢景帝時,漢初分封的諸候王勢力經過幾十年發展不斷坐大,諸候國各自擁有軍隊,可以徵繳賦稅,鑄造錢幣,他們控制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透過鹽運,採礦等手段在經濟上幾乎可以與中央分庭抗禮。在這種情況下漢景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統治,採用了晁錯的《削藩策》,逐步削減諸候封地,一時間諸候王人人自危,於是七個勢力較強的諸候國在最強的吳王劉濞的聯絡下聯合起兵造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王之亂”。
七王之亂在名義上並沒有直接提出反叛漢室,而是提出“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也就是說這一切只是晁錯的過錯,而不是天子的問題,起兵只是為幫助皇帝清除奸侫。七王之亂號稱擁有20多萬大軍,但卻在短短三個月時間迅速兵敗,其原因如何呢?個人以為原因如下:
漢景帝誅殺晁錯在政治上瓦解七王,因為七王打的口號是“誅晁錯”,那麼晁錯一死,道義上自然站不住腳了。有很多人對這一點持反對意見,認為這只是景帝向叛軍示弱的懦弱之舉,起不到制止暴亂的實際作用。個人覺得這個操作雖然看起來很虛,顯得漢景帝不顧師生情誼殺死老師晁錯很冷血,但實際上卻是切中要害。大家不要小看了這個虛的東西,要知道在古代人們普通迷信且容易被盅惑,晁錯的死一瞬間暴露了七王的真實用心,決定了人心向背。漢景帝任用漢初名將周勃之子周亞夫為將,此人頗有其父的治軍才能及謀略,出兵以後能迅速控制戰爭的要點之地,這一點在謀略與叛軍形成鮮明對比,叛軍不戰卻已輸一城。叛軍數量雖多,但很多臨時拉來的兵員充數,所謂兵貴在精而不在多。齊地,趙地之敗客觀上阻止了匈奴人南下參戰。漢景帝同母梁王劉武與叛軍奮力作戰,這一點也不容忽視。以上就是七國之亂兵敗的主要原因。
-
6 # 尋根拜祖
七國之亂從一開始就存在巨大的漏洞,這些漏洞導致吳楚七國之亂缺乏廣泛的支援力量,以及軍事行動上的被動局面。
同時,西漢政府雖說是倉促應戰,但是能形成正確的戰略和平叛方案,並堅定不移地執行。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吳楚聯軍必然會越來越被動。
七國之戰缺少政治上的合法性七國之亂起於漢景帝的削藩令,削藩令損害了諸侯王地方利益,是一次諸侯王國與中央政府的權力之爭,也是對漢初分封制的一次修補術。齊國聯軍以此為由造反,顯然在政治上犯了大忌諱,導致他們缺少支援力量。
1.以諸侯王國私利對抗中央,缺少合法性
削藩不是漢景帝一時頭腦發熱,早在漢文帝時期就不停有大臣提出削藩建議,其原因就是諸侯王國尾大不掉,嚴重影響了帝國的經濟發展和政權的安全。天下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削藩是早晚的事,否則一定會釀成大禍,晁錯在他的《削藩策》裡說: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雖然朝廷對晁錯的建議反對聲很大,其實他們反對的是晁錯個人,以及削藩的具體實施步驟,絕不是削藩的大方向。
吳楚聯軍其實也知道,打出造反的旗號對抗削藩,存在合法性問題,所以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這種欲蓋彌彰的做法無法掩蓋真相,尤其晁錯被殺後,這塊遮羞布立刻成了甩在劉濞臉上的洗腳布。
2.劉濞與皇室的私人恩怨,讓叛軍缺少正義性
七國之亂的吳國和齊王系,都與皇室存在個人恩怨。
當初誅滅諸呂行動後,齊王劉襄被漢文帝摘桃子,丟了本以為十拿九穩的皇位,還被漢文帝把齊國拆得七零八碎。這件事導致劉襄、劉章兄弟鬱鬱而終,劉興居起兵造反。此番七國之亂,齊王系幾乎全部赤膊上陣。
吳王劉濞的太子,與當年還是太子爺的漢景帝,因為一盤棋發生爭執,被漢景帝一棋盤砸死。劉濞因為這件事,將送回的兒子屍體又送回長安,給漢文帝難堪。
所以,儘管七國之亂口號喊得震天響,但是挾私報復的成分很清晰,讓這場看著很“正義”的起兵變了味。
3.勾結匈奴,讓聯軍墮落為出賣民族利益的罪人
為了保證起兵成功,劉濞還派人聯絡了匈奴,準備裡應外合,共同對付中央政府。毫無疑問,這個行為在任何時候都要遭到譴責,也暴露了劉濞等人為了私利,不惜拋棄國家和民族利益,甘做漢奸罪人的本質。
有這三條,聯軍從一開始性質就變了,讓他們處於政治被動的局面。這就是初期看著聲勢浩大,但始終沒有得到廣泛響應的原因。
七國之亂選擇的時機不恰當但凡軍事動亂想要成功,離不開政治形勢的限制,孤立的軍事行動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七國之亂爆發時,西漢帝國在漢文帝苦心孤詣二十餘年的經營下,展現出了勃勃生機,不光國力恢復很快,老百姓享受到了福利,由庶系變身嫡系的漢文帝,已經得到了臣民們的廣泛支援和認同。
歷史上一直把漢文帝當做中國第一位千古明君,是有一定道理,他的勤勉,他對自己苛嚴的自律,他的簡樸,他為國家建設所付出的代價,都是幾千年封建帝制下,皇帝的楷模。
漢景帝即位雖然時間較短,但是也繼承了漢文帝遺志,繼續為漢帝國的振興努力。在這種全華人民精氣神高漲,中央政權向心力如此強的情況下,吳楚七國之亂爆發,無疑非常不合時宜。
漢文帝中後期,賈誼等人就提出削藩策,但是漢文帝考慮到國家經濟基礎不行,自己的皇位並不算很穩固,他審時度勢,以推恩策代替了削藩令。由此可見,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考察大勢,哪怕是正確的事。
漢文帝以推恩策代替削藩策,就是大格局,而劉濞等人,只顧私利無視環境狀況,失敗一點不意外。
吳楚聯軍在軍事行動上有大失誤有人說吳楚敗在了周亞夫手下,這麼說固然不錯,不過軍事行動歷來就是給對方挖坑,如果自己足夠明智,堅決不進陷阱,恐怕再高明的坑都白扯。劉濞就是個蠢材,輕易地跌進了周亞夫給他準備的陷阱。
在圍攻梁國的過程中,有人向劉濞提出異議:與其把時間耗在堅固的睢陽城下,為何不直指戰略要地長安呢?
這位不知名的將軍,提出的這個方案其實一刀戳中了西漢政府的軟肋。彼時,周亞夫倉促上陣,兵力不足,他只能丟擲梁國做誘餌,試圖拖著劉濞。假如劉濞不理會梁國,而是直撲長安,同時由濟南國、淄川國、膠東國、膠西國兵力牽制住梁國和周亞夫,不讓他們對前軍形成追擊,會是什麼局面呢?
周亞夫限於兵力不足,在齊王系諸國的牽制下,肯定不能對吳楚前軍全力追擊。這樣一來,長安防守空虛的漏洞,一下子就變成了捏在叛軍手上的七寸!先不管他們能不能迅速攻佔長安,就這種氣勢,足以引發天下震動,其他諸侯王乘機加入反叛行列亦未可知!
當年曾經追隨高祖打天下的劉濞,顯然不是軍事家,被一粒沙子崩掉了大牙,自始至終沒有跑得出梁國。
聯軍內部缺乏核心行動不一致劉濞雖然是這次反叛行動的帶頭大哥,其實他並不是理想的核心人物,也沒有起到精神領袖的作用。
七國之亂爆發前,劉濞積極奔走,遊說各諸侯王跟他一起幹,雖然有一定效果,可是從結果看並不是太理想,二十幾位王爺,只有七位參加了行動。
為何劉濞的號召力不夠?有幾個原因。
1.劉濞本就是高祖旁系,身份不正
劉濞是劉邦的二哥劉仲的兒子,不是劉邦的兒子,這個身份決定了他的號召力不夠。當初,劉邦之所以選擇劉濞封王,完全是因為自己年輕的時候不務正業,兒子們太小,到自己駕崩大多沒成年,迫不得已封了侄子。
旁系造直系的反,直系願意嗎?除了與劉恆一系有私怨的而外,其他王爺都不願意跟隨。我估計即便劉濞造反成功,他也會跟直系之間,還要爆發一場曠日持久的廝殺。
2.劉濞的為人缺乏領袖的基本素質
叛亂後期,劉濞與劉戊這個最重要的支持者,在行動方案和物資分配上產生了矛盾。這就暴露了劉濞的狹隘,對他來說,透過劉戊的影響力,積極拉攏其他諸侯王,才是他該做的事。
3.劉濞的驕橫與富庶很容易成為他王的嫉恨物件
吳國的富庶程度,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劉濞佔了天下兩大資源:一是銅礦開採,可以自由鑄幣;二是靠著大海,為天下供鹽。
這兩個先天條件,讓劉濞富得流油。以他的旁系之身,得了天時,就該謹守規矩,低調做人。可是劉濞首先飄起來,不光大肆養客,私蓄兵馬,這麼做得罪的不光是中央政府,其他諸侯王恐怕對他也會不感冒。
從身份上看,當時恐怕只有淮南王劉安具備諸侯王領袖的條件,可惜此人空有野心,能力低下,政治上的白痴勁,直追其父。
西漢政府正確的平叛方案和執行力當然,七國之亂三個月被平定,還跟中央政府正確的平叛方案及執行力有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選擇了一位正確的軍事將領
漢景帝最英明的一件事就是選擇周亞夫,做平叛行動的最高指揮官。事實證明,周亞夫不愧為名將之後,他不世出的軍事才能,拯救了大漢帝國。
2.周亞夫的行動方案和執行力到位
周亞夫的才華,首先體現在大局觀。他對形勢的判斷既冷靜又準確,也相當有針對性。基於漢軍兵力不足,叛軍來勢洶洶,他制定了以時間換空間的策略,不硬拼,採取拖延戰術,困住對手,以觀時變。
叛軍雖然一時佔優,但是畢竟是以七國對付全國,時間就是七國的大敵,漢軍等得起,七國等不起。所以,周亞夫充分利用叛軍急於求戰的心理,將梁國扔給他們。叛軍被梁國這塊看著誘人的大肥肉,失去了正常思維,白白喪失了優勢。
面對朝廷的各種壓力,周亞夫始終不改變策略,堅持打消耗戰。終於等到了吳楚聯軍的漏洞,斷了他們的糧草供應。倘若周亞夫策略有誤,選擇硬拼,或者頂不住壓力,被吳楚聯軍吃掉,那就是滔天大禍。
3.漢景帝對周亞夫堅定不移的支援
漢景帝識人,在關鍵時刻能頂得住壓力,堅決做周亞夫的後盾,將平叛大權完全交給周亞夫,而不是干預行動,這是周亞夫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平叛的保證。
我們可以對照一下靖難之役,朱允炆在擇人和用人上的屢屢失誤,與漢景帝真的相差太遠。
4.朝廷上下表現出來的空前團結
雖然朝廷在隊削藩策上的爭議頗大,大臣們對晁錯存在明顯的排擠,和個人利益之爭,但是在平叛這件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團結,還是非常值得稱道的。
比如袁盎,他一手把晁錯推向了刑場,但是在勸說劉濞失敗的情況下,不顧劉濞的死亡威脅,冒死逃回漢營,表現出對叛軍不屈的信念。比如竇嬰,雖然不贊同削藩,但是叛亂爆發後,他立刻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推薦人才,並領兵走向平叛戰場。
除了朝中大員,連民間的江湖人士,都紛紛貢獻一己之力。比如季布、劇孟等。
由以上分析可知,七國之亂從一開始就在政治上缺乏合法性,也沒有正義性,叛軍內部也不斷出現失誤。相反,漢政府採取了正確的平叛方略,又得到了廣泛的民眾基礎。多方原因綜合,七國之亂失敗,一點不奇怪。
-
7 # 我有我的世界觀
七國之亂的背景和起因
①背景——劉邦取得政權後,實行同姓分封制度。諸侯王就是封國內的國君,擁有很大的權利,可以自任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級官吏,有一定的軍權、財政權、徵收賦稅權等,諸侯王國在政治上實際處於半獨立狀態。
劉邦在世時,由於當時社會經濟凋敝,同姓諸侯國君又大都年少,所以問題在那時並沒有暴露出來。經過了惠帝和呂后以後,社會經濟逐漸復甦,各諸侯王也長大成人,國家力量與日俱增,具備了割據一方的勢力,有的甚至覬覦帝王之位。由此,西漢的政局開始動盪起來。
七國之亂就是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可以這麼說:劉邦施行的同姓分封制是產生七國之亂的根源。
②起因——由於分封諸侯國時,不少諸侯國規模過大,如齊王劉肥有6郡,計73縣;吳王劉濞有3郡,計53縣……諸侯國所佔據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實際上還大過國家統治下的郡縣,這必定會對朝廷的政權產生威脅。
景帝即位之後,採用晁錯的“削藩策”,以限制諸侯國的權利,削弱諸侯國的勢力,使中央政府的統治地位得到鞏固。漢景帝先後削了楚、趙、膠西三個諸侯國的封地。
(漢景帝畫像)
吳王劉濞的太子與皇太子在博戲爭棋路時,不幸將吳太子打死。從此,吳王漸漸地失去了作為藩臣的禮節,堅持四十多年稱病不來朝見皇帝。並藏匿逃犯,不交給官府。景帝理解吳王的心情,況且吳王年事已高,景帝便對吳王的錯誤行為沒有追究。
吳王擔心朝廷會削奪他的封地,便有了謀反之意。他得知了膠西王劉卬也被削減了封地,又知劉卬勇武,便首先聯絡了劉卬。接著又聯絡了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楚王、趙王,商議共同舉事,起兵反叛。
於是,“七國之亂”爆發了。
七國之亂為什麼會失敗?七國之亂規模巨大,單吳國就有二十多萬。吳王當時62歲,小兒子14歲。他在他的封國內徵發士卒時,下令百姓:“所有的百姓,年齡上不及我、下不及我小兒子(即14~62歲之間),都應該應徵從軍”。
如此規模的反叛聯盟,為什麼會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就徹底失敗了呢?
一,沿途遭到了忠於朝迋的諸侯國的抵抗。
在起兵之前,七國內部有忠於朝迋的大臣就表示過反對。
在楚國,丞相張尚、太傅趙夷吾就諫阻楚王劉戊,遭楚王殺害;在趙國,趙相建德、內史王悍也諫止趙王劉遂,結果遭趙王燒死。
齊王開始答應與七國謀反,但又反悔了,於是撕毀了吳楚的盟約,依靠城池進行抵禦,這樣就拖延了七國進攻京師的步伐,為朝廷調兵遣將贏得了時間,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七國的實力。
淄川王、膠西王、膠東王、濟南王四國共同攻打齊國,攻取齊國的都城臨淄,將臨淄重重包圍,迫使齊王與他們結盟。齊王恐怕都城守不住,便妥協了,答應參與叛亂。
但欲訂立盟約之際,齊王派遣去朝廷報告情況的路中大夫給他帶來了好訊息:朝廷軍隊已經打敗了吳楚聯軍,並且朝廷援軍馬上就到。此時,漢將欒布、曹襄正率軍抵達齊國,打敗了叛軍。
吳、楚兩國軍隊一起攻打梁國,攻破了棘壁,梁國幾萬人被殺。齊楚聯軍打算乘著勝利的氣勢繼續向南進攻,其勢銳不可當。梁孝王派將軍迎擊,又被吳楚聯軍打敗。梁軍士兵都向後敗逃,梁王只得死守都城睢陽。
後周勃率朝迋軍隊擊敗了吳楚聯軍,睢陽之困才得以解除。
齊國和梁國的抵抗,對叛亂的七國在時間上和兵力上都是一個消耗的過程。
二,周亞夫採取正確的戰略,首先擊敗吳楚聯軍,是挫敗七國之亂的關鍵一步
七國謀反的口號並不是針對天子,而是以誅殺晁錯為幌子。景帝原以為斬殺了晁錯就可以平息“眾怒”,但七國並未退兵,景帝這才看清七國叛亂的真實意圖,便有些後悔錯殺了晁錯,於是派太尉周亞夫平定叛亂。
楚軍素來剽悍敏捷。為避免與楚軍正面交鋒,周亞夫聽從了趙涉的建議,沒有直接經霸上與諸侯各軍隊合,而是經藍田,出武關,進入洛陽武庫。這樣就避免了在崤山、澠池之間險要地段遇到吳楚聯軍的刺客埋伏。
在擊敗吳楚聯軍時,周亞夫採取了兩個戰略:
①堅壁清野——吳國猛攻梁國時,梁王多次派使者向周亞夫求救,周亞夫沒有出兵。梁王又派使臣向景帝告狀,周亞夫仍按兵不動,堅守營壘。②派韓頹等人率領輕騎兵,快速趕到泗口,切斷吳楚軍隊糧道。
(周亞夫畫像)
由於梁國的頑強抵抗,死守城池,吳楚聯軍久攻不下,轉來進攻周亞夫的軍隊。但周亞夫仍然堅守營壘,不肯交戰。
吳楚聯軍糧道被切斷,戰爭又久拖不決。這樣,許多士兵因飢餓而背叛離散,吳王就領兵撤退了。周亞夫於是乘勢率精銳部隊追擊,大敗吳楚聯軍。
打敗了最強悍的吳楚聯軍,其它五國就迎刃而解了。膠西王劉卬開始還想辯解自己的目的是隻想誅殺晁錯,但對晁錯被殺後仍不罷兵的行動卻難以自圓其說,只得自殺了。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聞知吳楚聯軍失敗,便率軍回到封地。但謀反罪不可恕,也相繼被處死了。
此次七國叛亂,還聯合了北方的匈奴。當酈將軍抵達趙國時,趙國向匈奴求救。匈奴看到大勢已去,也率兵回去了。趙王被迫自殺。
三,吳軍的失敗,還與吳王的狐疑、專權和沒有聽從奇謀良策有關。
吳王剛起兵叛亂時,任田祿伯為大將軍。田祿伯要求另派五萬人馬,開闢一條奇襲通道,逆長江、淮河而上,佔領淮南、長沙,攻入武關,再同吳王主力會合。
但吳王認為自己是造反,軍隊不能由別人帶領。如果田祿伯又背叛自己,豈不是白白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於是就沒有答應田祿伯的請求。
將軍桓認為吳軍以步兵為主,適於險阻的地方作戰;而朝廷軍隊以戰車和騎兵為主,適合平原作戰。所以建議吳王放棄平原一帶城池,而要揮師西進,佔據武庫,利用敖倉的糧食,憑藉山勢險峻,依靠黃河天險,號令諸侯。
但老將們都說:“他還是個年輕人, 全然不懂全域性戰略呢! ”於是,桓將軍的計謀也沒有被吳王採納。
周亞夫擊敗吳楚聯軍後,楚王劉戊自殺。吳王劉濞丟下他的軍隊,只帶了幾千精銳士兵逃脫,吳軍迅速潰敗瓦解。吳王逃到東越,東越將其斬殺。
就這樣,歷時三個月的七國之亂就這樣徹底平定了。
所以,戰爭的最終勝負,不是由兵力的多寡所決定,而是要看戰爭的正義性、合法性,能不能得到華人的支援;以及戰爭指揮的謀略高下。若沒有這後面這兩條,別說吳軍二十多萬,就是“人海戰術”也是白搭!
-
8 # 豬豬俠評論
這其實不完全是軍事問題,就像唐朝徐敬業反叛武則天時,武則天斷言,必敗!原因很簡單,人民對高層爭權奪利不感興趣,誰破壞和平和自己平靜的生活,誰就將被拋棄!
-
9 # 江濤濤歷史
總的來說,叛軍事起倉促,是非正義行為,反過來,中央雖然起初不利,但行動方案,方針正確且貫徹到底,可以從政治,軍事,經濟方面做如下分析。
(一)從政治上看
1.起兵缺乏合法性
第一,齊國聯軍以削藩令為由造反,是以下犯上,難以得到廣泛支援。吳楚七國聯軍其實也知道這點,於是以“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出師,晁錯被殺後,這個旗號立刻就缺乏正義性了,一下坐實了劉濞等人的造反行徑。第二,劉濞與皇室的私人恩怨,讓叛軍缺少正義性。
第三,為了保證起兵成功,劉濞還派人聯絡了匈奴,準備裡應外合,共同對付中央,一下子成了不擇手段的叛國者。
2.起兵不符合當時的政治形勢
七國之亂爆發時,西漢帝國在漢文帝苦心孤詣二十餘年的經營下,展現出了勃勃生機,漢景帝即位雖然時間較短,但是也繼承了漢文帝遺志,繼續為漢帝國的振興努力,吳楚七國之亂爆發,無疑非常不合時宜,沒有跟上政治形勢。
3.聯軍缺乏政治合格的政治領袖。
第一,領頭人劉濞是劉邦的二哥劉仲的兒子,不屬於高祖系正統,缺乏號召力,跟隨他起兵的高祖正牌子孫不會真的聽他的。
第二,劉濞心胸狹小,缺乏容人之量,不懂得拉攏人心。
4.漢景帝作為中央領袖,選擇對周亞夫堅定不移的支援,也體現了景帝的識人之明。景帝還帶動和營造了空前團結的朝廷,形成了在平叛問題上的‘’上下同欲‘’。
(二)從軍事上看
1.吳楚聯軍在軍事行動上有大失誤,
長時間耗在堅固的睢陽城下,軍隊失去銳氣,被周亞夫拖住了。如果直指戰略要地長安,同時由濟南國、淄川國、膠東國、膠西國兵力牽制住梁國和周亞夫。周亞夫限於兵力不足,在齊王系諸國的牽制下,肯定不能對吳楚前軍全力追擊。這樣一來,長安防守空虛的漏洞,一下子就變成了捏在叛軍手上的七寸!如果造成了圍困長安的局面,那麼整個勢就成了,很多中間派可能會倒向吳楚聯軍。
2.吳楚聯軍缺乏優秀的將領指揮,劉濞本人軍事才能太差。
3.中央政府選擇了一位正確的軍事將領,漢景帝選擇周亞夫做平叛行動的最高指揮官。事實證明,周亞夫不愧為名將之後。他對形勢的判斷既冷靜又準確,也相當有針對性。基於漢軍兵力不足,叛軍來勢洶洶,他制定了以時間換空間的策略,不硬拼,甩出梁國這塊肥肉,死死的拖住了叛軍,逆轉了戰場。
(三)從經濟上看
第一,雖然說劉濞有佔有富得流油的地區,自己鑄幣,製鹽,有的是足夠的錢糧支援叛亂。但是要知道畢竟是以一隅敵全國,初期可能會佔點便宜,但是難以持久,吳楚將軍最怕就是消耗戰,希望速戰速決。事實上,周亞夫就是從發現叛軍的糧草問題,果斷出擊,才迎來了真正的轉機。
第二,當時的情況,經濟中心還是在北方,在中原,在八百里秦川,基礎物資還是北方佔優。戰爭的背後是錢糧,一旦錢糧有問題,軍隊不戰自亂。
從以上政治,軍事,經濟方面可知,只要中央政府選擇正確的戰略,叛軍的失敗是必然的。
-
10 # 另類視角看歷史
主要講三點:1,叛亂不符合封建道義,所謂〝背德反義〞,即名不正言不順。2,叛軍不團結。3,叛軍在用人和謀略上不及漢軍。
(圖:七國之亂形勢)
一:叛亂〝背德反義〞,師出無名。
叛亂本身與封建道義相悖,所以導致人心不穩。幾個叛王也顯得底氣不足。比喻吳王劉濞父子,當時將軍田祿伯出奇謀想分兵循江淮而上,這恰恰是周亞夫絕吳楚糧通的路線,是可以改變戰局的,但吳太子曰:
〝王以反為名,此兵難藉人,藉人亦且反王,奈何?且擅兵而別,多侘利害,未可知也,徒自損耳。〞
吳太子也認為,反叛有違道義,恐分兵會導致兵士離散。這顯然不符合當時的價值觀。只要你反叛了,氣勢上就低人一等。按劉啟的說法,是〝背德反義〞也。馬貞也說:〝吳楚輕悍,王濞倍德〞。
漢景帝殺晃錯,更加使叛軍師出無名,進退不能。既然你的口號是〝清君側,誅晃錯〞,現在晃錯殺了,你們該退兵吧?我們不討論誅晃錯的是是非非,在當時年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殺死一個晃錯,景帝並不覺得道義有虧,但使漢室處於一個有利的形勢,可以測試叛王們是為誅晃錯還是真謀反。之後的形勢說明,劉濞反叛之心久己,殺晃錯只是一個藉口。他拒不見景帝的說客袁盎。劉濞的子弟德侯宗正請求劉濞跪接袁盎帶來的詔書,劉濞笑而應曰:〝我己為東帝,尚何誰拜?〞狂妄地把自己放在景帝並列的位置。這樣,七國就失去了一次爭取天下民心和漢朝大臣支援的機會。
可見,晃錯說的沒錯。晃錯說:
〝(濞)益驕溢,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今削之亦反,不削反遲,禍大。〞
《史記·吳王濞列傳》裡說得更清楚,吳王濞說:
〝寡人節衣食之用,積金錢,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凡為此!〞
所以,殺了晃錯,試出了叛王們的真心,坐視了他們謀反之罪,中央軍在道義上就站立起來。
(圖:周亞夫雕像)
二:叛軍不團結。
首先是各國內部不團結,國內反對聲音很大。吳國的相張尚,太傅趙夷吾和趙國的內使王悍都極力反對出兵,被殺。濟北王劉志一開始也同意反叛,但被自己的郎中令帶領一幫手下挾持,決定不再與七國合作。《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曰:
十一年,吳楚反對,志堅守,不與諸侯合謀。
膠西王劉卬也遭到國內強烈反彈,大臣的勸諫很有代表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諸國內部的聲音:
〝諸侯之地不是漢郡什二,而為畔逆,以憂太后,非長策也。〞
意思是我們地方遠比漢地小,這樣的叛亂不僅讓太后憂心,也不利於將來。這樣的看法是有代表性的,從吳濞父子死活不同意將軍田祿伯的分兵建議就可以看出來,內部不穩,怕人心離散。
除了各國內部不團結,各國之間也各有盤算,以致勾心鬥角,各自為戰,一盤散沙。
齊王劉將閭一開始也是答應合謀的,但後來又反悔了。於是膠西王,膠東王,菑川王,濟北王都帶兵圍攻齊國都城臨淄,叛軍的兵力立即分去大半。這幾個哥們本來是兄弟,雙方邊打邊談,象孩子過家家,打打停停,明顯半心半意,結果四國聯軍打了三個月,臨淄也沒攻下來,聽說吳楚聯軍被擊潰,幾個哥們呼拉一下就散了,有的投降有的自殺,從頭到尾就沒認真打過。
趙王劉遂則口惠而心不至。一邊同意反叛,一邊又按兵不動。實則坐山觀虎鬥,想撿現便宜。向北則聯絡匈奴以自保。一直到漢軍打上門來,才迫不得已應戰。
吳楚兩王的叛亂,應該說決心是最足的,但在遇到梁王的強大阻力後,軍心動搖。一俟周亞夫切斷吳楚軍的糧道,叛軍一觸即潰,吳王率先臨降逃脫,丟下楚王向越地逃竄。楚王獨木難支,憤而自殺,吳楚軍僅堅持了三個月。人心不團結,戰鬥力豈能不渣?
反觀漢軍,一開始也不是很團結,叛軍的浩大聲勢讓君臣都有動搖。但漢景帝措施得當,穩定了大臣和皇族,凝集了人心,促進了團結。
景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晃錯,晃錯當然冤,但景帝需要他這顆人頭。因為當時晃錯朝中政敵極多,一些是諸侯國收賣的(如袁盎曾是楚王的相),一些是政見不合,還有一些純粹是看晃錯不爽。晃錯官不是最大(御史大夫),但因為是景帝的老師,景帝對他言聽計從,非常信任。大臣不服,都想借此機會除掉晃錯。
一時間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甚至外戚中最有能力和威望的竇嬰都紛紛上奏,要求處死晃錯。袁盎甚至對景帝說,只要殺掉晃錯,叛軍自然退兵。
景帝下令殺了晃錯,並滿門抄斬。儘管有些殘忍,但堵住了悠悠之口,讓手下的大臣和將軍都沒了藉口,重新團結在中央周圍。這樣,叛軍就完全師出無名。斬殺晃錯,也渙散了叛軍的軍心。
安撫了大臣後,景帝又開始安撫皇族。梁王是景帝的同母親弟,在此次平叛中功勞極大。他堅守城池,不僅保護了京都的安全,也拖垮了吳楚聯軍計程車氣,為周亞夫從容地謀兵佈陣贏得了時間。但梁王的效忠並非沒有條件,天下諸侯本一家,梁王也可以隨波逐流。梁王的賣力效忠,其實是景帝給他畫了一個餅。某日,景帝邀梁王宴,正酒酣間,史書載曰:
…因昆弟燕歡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從容言者:〝千秋之後,傳梁王。〞太后歡。
原來景帝向梁王承諾,百年之後將把皇位傳給梁王,而不是自已兒子,還讓太后在旁邊作證。梁王豈不感動,豈不賣力?
當然後來景帝還是把帝位傳給了兒子,但收攏人心的目的達到了。
景帝用殺晃錯和安撫梁王,團結了群臣和皇族,三軍用命,氣勢而虹。另一方面,叛軍內部一盤散沙,各自為戰,士氣低落,豈有不敗之理。
(圖:七國之亂時列國圖譜)
三:景帝用人,優於叛軍。
公元前154年,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率中軍攻打吳楚聯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趙,欒布略齊地,竇嬰屯滎陽監視齊趙。
一開始,周亞夫就和景帝商議,用梁王拖住吳楚軍,由他帶領中軍去切斷吳楚糧道,亞夫曰:
〝楚兵剩輕,難與爭鋒,願以梁委之,絕其糧道。〞
簡潔清晰的建議,抓住了實質和重點。之後周亞夫走藍田,出武關,到達雒陽,截斷叛軍糧道,最終使叛軍飢餓難忍,不戰自潰。
周亞夫戰略定力驚人,在梁王三番五次向他發出求助,甚至漢景帝下詔要求他派兵解梁王之圍時,周亞夫亦不為所動。致叛軍於缺糧的絕境,不得不主動去找周亞夫。但飢餓的叛軍戰鬥力銳減,周亞夫以逸待勞,很快把吳楚軍包了餃子。
景帝用周亞夫,是取勝關健,他頑強的作風,戰略定力和機警周全,使叛軍一步步鑽進了他設定的陷井裡。司馬迀在《史記》中,直言周亞夫在軍事上的能力,要超過歷史上後名將司馬穰曷。司馬遷曰:
亞夫之用兵,持威重,執堅刃,穰苴曷有加焉!
景帝的父親文帝對周亞夫的用兵也極欣賞,臨終時對景帝說:
〝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儘管殺晃錯有些殘忍,讓後世多議論。但景帝知人善任,酈寄,欒布,竇嬰都極好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至於叛軍,尤其是吳楚聯軍,則為他們的愚蠢買了單。
據《史記》載,劉濞至少犯了兩個影響全域性的戰略性錯誤,一次在剛出兵不久,他拒絕了將軍田祿伯的建議,另一次是吳楚聯軍和梁王相持不下時,他又拒絕了年輕將軍恆的建議。從戰後看,這兩個建議都相當有價值。
首先是田祿伯,據《史記》載,將軍劉祿伯對吳王曰:
〝兵屯聚而西,天侘奇道,難以就功,臣願得五萬人,別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長沙,入武關,與大王會,此一奇也。〞
意思是如果兵都合一塊沒有其他奇兵,難有效果,希望大王分五萬人給我,我沿著武關一帶打過去,在那裡和您相會。
這事後來大家卻知道,劉濞父子懷疑田將軍的忠心,所以拒絕了。有意思,你不信任手下,憑什麼讓手下信任你?再說,即使你不放心手下,也可以讓楚王分兵進攻啊。從戰後的情況來複盤,周亞夫絕吳楚糧道,走的竟然也是武關路線。可見,如果吳王從其謀,戰爭的形勢或許是另一個樣子。
關於吳王濞的第二個戰略錯誤,年輕的恆將軍對吳王的建議,《史記》是這樣說的:
〝吳多步兵,步兵利險,漢多車騎,車騎利平地。願大王所過城色不下,直棄去,疾西據洛陽武庫,食敖倉粟,阻山河之險以令諸侯,雖毋入關,天下固己定矣。即大王徐行,留下城色,漢中車騎至,弛入梁楚之郊,事敗矣。〞
大致意思是吳軍步兵多,漢軍騎兵多,所以吳軍不能留在這平坦的地方,這裡不利於步兵作戰,應跳過攻不下的城池,直取洛陽,佔武庫糧倉,據黃河天險號令諸侯。
這個計謀使我想起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都是可以載入史冊的。以至後來周亞夫聽說後,都非常後怕。但又一次被吳王拒絕,理由是恆將軍太年輕,〝安知大慮乎?〞
不錯,恆將軍是年輕,吳王濞己經62歲了,留給他折騰的時間不多了。吳王濞的失敗就在於他的保守,或者說依老賣老吧,靠經驗他也沒能鬥過年輕的景帝,他的失敗一點也不冤。
(圖:漢景帝劉啟畫像)
結語:從有關記載的情況看,叛軍的硬體條件也比不上漢軍。1,叛軍多臨時組隊的,軍人很少磨合,更無作戰經驗。吳楚兩地生活富裕,承平己久,軍隊戰鬥力不會太強。但漢軍中不乏戍邊的與匈奴作戰的戰士,戰爭經驗,士氣,磨合度都高於叛軍。2,叛軍中老弱不少。吳王在募兵時,以自己(62歲)和小兒子(14歲)年齡為階線,可見軍隊中不乏老人和小孩。而漢軍中基本都是青壯年。3,漢軍騎兵多,戰車亦遠多於叛軍。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相當於熱兵器時代的坦克。可見,漢軍的衝擊力要強得多。如此,天時,地利,人和和硬體條件都不在叛軍那邊,叛軍的失敗是必然的。
-
11 # 信陵侃史
七國之亂,七國聯軍聚集了三十餘萬的軍隊發生叛亂,聲勢浩蕩,但最終卻被朝廷的軍隊在短短的三個月的時間裡便平定了,這是為何呢?
其一,七國聯軍師出無名七國諸侯起兵之初,打得是“清君側”的口號,清得便是向漢景帝進削藩之策的晁錯,但七國聯軍起兵不久,漢景帝便在大臣的建議下誅殺了晁錯,晁錯被殺,七國聯軍便師出無名。師出無名,七國聯軍便不佔理了。
其二,周亞夫的正確指揮面對來勢洶洶的七國聯軍,漢景帝這邊派出了周亞夫去迎戰七國聯軍的主力——吳楚聯軍,周亞夫不愧是西漢名將,經過一番分析,周亞夫覺得吳楚聯軍勢大,應該要避其鋒芒,於是建議景帝用梁國去牽制吳楚聯軍,周亞夫自己切斷聯軍的後勤補給,斷了後勤補給,聯軍必亂,伺機便可打敗聯軍。景帝採納了周亞夫的建議,事實證明周亞夫的策略是正確的。
其三,梁國的堅守梁國的國王劉武是景帝的同母弟,自然是站在朝廷這邊的,吳楚聯軍想要西進需要經過樑國,面對吳楚聯軍的進攻,梁國軍隊在梁王劉武的指揮下,拼死抵抗,堅守梁國之地,為周亞夫戰略的實施爭取了充足的時間。據《史記》記載,當時梁國軍隊斬殺的吳楚聯軍數目與朝廷斬殺的數目大致一樣。
其四,聯軍內部的不團結七國聯軍雖共同起兵,但並不是同心同德,起兵之初,各諸侯國內便有大臣們反對起兵,比如吳國國相張尚,太傅趙夷吾、趙國國相建德都是持反對意見的。而起兵之後,部分諸侯王也是出嘴不出力,比如趙王劉遂,起兵之初,只是靜待時變,並沒有採取實際行動。
-
12 # 啥也想知道
首先,對抗七國的不止是漢中央,還有梁國。第二,七國除了吳國和楚國國力說的過去,剩下幾個很慫的。第三,漢有周亞夫等名將坐鎮,叛軍沒有這樣的人才。四就是七國之間有內訌。
-
13 # 君臨萬方
七國之亂迅速被平定,主要原因便在於吳王劉濞的戰略制定錯誤。七國起兵之後,事態更是超出了預估。原本制定的三路大軍共同進攻關中,但最終只有吳楚一路大軍,還被久久拖在梁地,一旦糧草被漢軍截獲,吳楚聯軍便立刻作鳥獸散了。
七國之亂為什麼爆發劉邦分封諸子弟為王后,到了漢文帝時期,這些諸侯王的實力已經非常強大。而漢文帝以藩王的身份入承大統,自感根基不穩,對這些諸侯王多采取寬容態度,這無疑助長了諸侯王囂張的氣焰。尤其是吳王劉濞,因為劉濞太子被後來的漢景帝用棋盤打死,對朝廷更加仇恨。
(劉濞)乃益驕溢,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晁錯的這番論斷是正確的,只不過漢文帝當初“削藩”的手段比較溫和,故暫且沒引起諸侯王大的反彈。但到了漢景帝時期,楚王因為在太后去世期間不法,被漢景帝趁機削去兩個郡。膠西王六卬因為賣官鬻爵,被削去六個縣。趙王劉遂因為有罪,被削去河間郡。
經過大臣廷議,下一步還要準備削去吳王劉濞的兩個郡。漢景帝強力削藩的舉動,引起了諸侯的不滿和恐慌。而早已心懷不滿的劉濞,趁削地詔書還沒到來之前,趕緊聯合這些被削地的諸侯,積極準備謀反。劉濞許諾膠西王,得到天下後和他平分,劉卬因此非常心動。
膠西王劉卬,還趁機聯絡齊王、淄川王、濟南王、膠東王一起參與反叛。因為當年誅殺呂氏集團的時候,齊王一脈出力最大,但最後勝利的果實卻被漢文帝摘取。這些被封在齊地的諸侯王,都是齊悼惠王劉肥的後代,對此自然心有不甘。
等到漢景帝三年,削奪吳國會稽、豫章兩郡的詔書送到劉濞面前。此時,經過前段時間的聯合,吳王劉濞認為造反時機已經成熟。誅殺了朝廷派來的官員後,吳王劉濞扯旗造反。
七國之發也,吳王悉其士卒,下令國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將。少子年十四,亦為士卒先。諸年上與寡人比,下與少子等者,皆發。”發二十餘萬人。南使閩越、東越,東越亦發兵從。吳王劉濞的戰略規劃吳王劉濞在造反之初,公開發出了作戰部署,在北面、東面、南面對關中進行攻擊。如果這個設想能夠實現,漢景帝能否坐穩皇位就不好說了。
敝國雖狹,地方三千里;人雖少,精兵可具五十萬。寡人素事南越三十餘年,其王君結不辭,分其卒以隨寡人,又可得三十餘萬。寡人雖不肖,願以身從諸王。越直長沙者,因王子定長沙以北,西走蜀、漢中。告越、楚王、淮南三王,與寡人西面。齊諸王與趙王定河間、河內,或入臨晉關,或與寡人會洛陽。燕王、趙王固與胡王有約,燕王北定代、雲中,摶胡眾入蕭關,走長安,匡正天子,以安高廟。然而理想很飽滿,現實很骨感。吳王劉濞這個戰略規劃是不錯的,但需要眾多諸侯王的協同作戰。如果一方響應不及時,則其他諸侯王則很容易陷入孤軍奮戰的局面。果不其然,三線合擊關中的戰略規劃,最終只剩得吳王劉濞一路大軍。
第一,趙王劉遂起兵後,見到吳楚聯軍受到阻擊,一直持觀望態度,沒能盡全力攻下河內等地,而燕王更是直接沒有響應。匈奴眼見吳楚失敗後,更是直接沒有發兵。所謂的聯合匈奴以攻關中的計劃,自然便流產了。
第二,齊地諸王發生內鬥。原本約定好一起造反的齊地諸王,卻在起兵的時候產生內鬥。齊王違背原先約定,拒不出兵,膠西王劉卬於是和膠東王、濟南王、淄川王等圍攻齊王,齊王向漢景帝告急。朝廷發兵前去平定齊地之亂,齊地諸王各自返回自己封地,或自殺或被殺,直接沒有參與向西進軍。
第三,南線的南越王,也並沒有出兵,自然也就無法完成進軍長沙以北的戰略目標。
劉濞的戰略規劃的硬傷,便是需要其他諸侯王的密切配合,這自然把自己置於險地。但在北上之前,手下將領亦給劉濞以正確建議,但被不懂軍事而又剛愎自用的劉濞拒絕了。
首先,劉濞手下大將田祿伯,建議自領一兵定江淮,收淮南、長沙,入武關,和劉濞形成呼應之勢。
田祿伯曰:“兵屯聚而西,無佗奇道,難以就功。臣願得五萬人,別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長沙,入武關,與大王會,此亦一奇也。”然而吳王太子建議:“我們現在是造反,人心不可盡知。兵力分出去容易,再收回來就難了,況且分兵的利害還尚未可知。”於是吳王劉濞沒有采納田祿伯的建議。
其次,吳王劉濞手下桓將軍,建議直取洛陽武庫和敖倉的糧倉,佔據洛、滎一帶的險阻以爭天下。
吳少將桓將軍說吳王曰:“吳多步兵,步兵利險;漢多車騎,車騎利平。願大王所過城邑不下,直棄去,疾西據洛陽武庫,食敖倉慄,阻山河之險以令諸侯,雖毋入關,天下固已定矣。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漢軍車騎至,馳入梁、楚之郊,事敗矣。”吳國多步兵,漢朝多車兵和騎兵。吳國的機會就在於漢朝沒有反應過來時,不要在意城池的得失,直接一路直驅洛陽、滎陽,佔據洛陽、滎陽的山河之險,便可以爭奪天下。一旦給漢朝反應過來,漢朝的車騎阻擋在梁地,吳國的步兵就沒有施展的空間了。
吳王劉濞問手下老將軍,老將軍卻說桓將軍根本是不懂用兵謀略。因此,劉濞又把這個建議否決了。然而最後的事態,卻完全被桓將軍預言中了。
吳楚聯軍既沒有分兵取武關,也沒有第一時間佔據洛陽等地。等到被漢朝軍隊死死拖在梁地,糧草又被截斷後,吳楚聯軍便一敗塗地。
可以說,劉濞的戰略指導,從開始就是錯誤的。三路合擊有太多不確定性,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沒有發揮出來。最終,吳楚聯軍一路孤軍向西,只要漢朝不出昏招,吳王劉濞的敗局便已註定。
周亞夫正確的平叛策略漢景帝本想殺掉晁錯後,無處聯軍便會退軍,誰知事與願違。不得已之下,漢景帝想起父親的遺言:“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於是,漢景帝拜周亞夫為太尉,率軍前去平定吳楚聯軍。此外,趙地、齊地的叛亂,也分別派兵前去平定。
從上面我們知道,戰場的主要焦點還在吳楚聯軍這裡。而周亞夫虛心納諫,再憑藉自己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最終打敗了歷時3月,便平定吳楚之亂。
第一,聽取趙涉的出武關的建議。按照正常出兵路線,周亞夫要東出函谷關,然後一路向東到滎陽。然而劉濞在這條路上已經安插下探子,隨時關注朝廷的動向。周亞夫在這條路上走過,便失去軍事上的秘密性。
趙涉在霸上攔下週亞夫,建議他從藍田、武關這條路東去。這樣時間上僅僅相差一兩天,但卻能給敵人以出其不意的效果。周亞夫接受了這個建議,順利到達滎陽。
(周亞夫)會兵滎陽。至洛陽,見劇孟,喜曰:“七國反,吾乘傳至此,不自意全。又以為諸侯已得劇孟,劇孟今無動。吾據滎陽,以東無足憂者。”周亞夫出其不意,順利到達滎陽,搶佔了滎陽要地,並佔據雒陽武庫和敖倉糧食,大肆搜捕吳國派來的間諜。此時的周亞夫,已經預見了戰爭的走向,“無足憂者”。
第二,接受鄧都尉堅守,順機斷絕吳國糧道。周亞夫在辭別漢景帝的時候,就已經提出“絕其糧道”的建議。等到了滎陽,周亞夫把滎陽交給大將軍竇嬰鎮守,周亞夫往東進軍,遇到了鄧都尉(周亞夫父親周勃的老部下),兩人的看法不約而同。
(鄧都尉)曰:“吳兵甚銳,難與爭鋒。楚兵輕,不能久。方今為將軍計,莫若引兵東北壁昌邑,以梁委吳,吳必近銳攻之。將軍深溝高壘,使輕兵絕淮、泗口,塞吳餉道。彼吳、梁相敝而糧食竭,乃以全制其罷(通疲)極,破吳必矣。”條侯曰:“善。”從其策,遂堅壁昌邑南,輕兵絕吳餉道。周亞夫沒有和吳楚直接硬碰硬,反而是堅壁不出,讓梁國和吳楚聯軍互耗。這就儲存了自己的實力,為最終戰勝吳楚聯軍奠定了基礎。
第三,和梁王互為犄角,順勢決戰。梁王劉武是漢景帝的親弟弟,抵抗吳楚聯軍的信心自然也最堅決。在叛軍的強大攻勢面前,梁王劉武多次派人向周亞夫求救。但周亞夫對此不予理會,只是口頭鼓勵梁王堅守,甚至漢景帝讓其前去營救的命令也被周亞夫拒絕。
周亞夫這個決定在軍事上來說,自然是十分正確的。如果他過早地和吳楚聯軍消耗,一旦齊地的叛軍分出結果,他便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那就十分危險了。而只要他和梁王互成犄角,讓梁王頂在前面,自己自然可以相機決戰,佔據了戰略主動。
梁王眼見周亞夫的態度,無奈只能派出自己手下前去抵抗。周亞夫命人截斷吳軍糧道,且分兵下邑。原本攻擊梁軍的吳楚聯軍已經受到很大消耗,久攻不下之後,劉濞命人攻打下邑,因為下邑駐兵已經威脅到吳軍側背。
但周亞夫仍然堅守,不與吳楚之兵交鋒。吳楚糧草不濟,急於決戰,在攻打周亞夫失敗後,紛紛叛逃。眼見如此情形,周亞夫認為決戰時機已經到來,果斷親自率兵追擊。吳楚聯軍潰散,吳王劉濞逃到東越。迫於漢朝強大的壓力以及利益的誘惑下,東越王斬殺劉濞,把首級獻給漢朝。
吳大敗,士卒多飢死,乃畔(通叛)散。於是吳王乃與其麾下壯士數千人夜亡去,度江走丹徒,保東越。東越兵可萬餘人,乃使人收聚亡卒。漢使人以利啖東越,東越即紿吳王,吳王出勞軍。即使人鏦殺吳王,盛其頭,馳傳以聞。楚王聽說兵敗,自殺身亡。至此,吳楚叛亂歷經三個月之後,便被平定。而齊地的叛亂, 也在三個月的時間裡被平定。一共歷經7個月,漢朝徹底平定“七國之亂”。此後,漢景帝下手整理諸侯王,各個諸侯王的勢力得到極大削弱,再也不能和中央朝廷抗衡。
從上面的敘述,我們便知道,“七國之亂”之所以被快速平定的原因,首先便在於吳王劉濞不知兵且剛愎自用。他的戰略規劃是好的,但在落實的過程中卻是漏洞百出。而且對於手下前後兩次的正確建議,都沒有聽取,坐失大好時機。
其次,對於中央朝廷來說,啟用了將帥之才的周亞夫指揮平叛。且周亞夫審時度勢,認真聽取了手下的正確意見,抵制住後方的壓力,坐看皇帝親弟弟和吳楚聯軍死磕,這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後期切斷吳軍糧道,步步為營,果斷出擊,最終消滅無處聯軍。
最後,此時漢朝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獲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援,社會經濟亦有了長足發展,能給漢軍提供軍士、後勤乃至道義上的支援。前期漢文帝一些溫和的“削藩”措施,也使得中央集權有一定程度的加強。
這些因素,再加上樑王劉武死心塌地的抵抗,周亞夫的運籌帷幄,自然是快速平定叛亂。戰爭從來都不是孤立的,“七國之亂”得不到人民的支援,自然難逃失敗的命運。
-
14 # 鴻客行文史
七國兵力雖然達到20萬,可是就當是很多因素而言,處處都有不利之處。
第一,天時而言,西漢經過秦末大亂,人心思定,同時經過漢高祖和漢文帝,與民休養生息的無為思想,社會經濟水平提升超越前代。以吳王劉濞為首的諸王,因為藩國的權力受到影響,就開始造反。
晁錯上奏漢景帝削藩的策略,吳王等以清君側的名義出兵,可是後來晁錯被殺,所謂清君側也就沒有了目標,同時吳王竟然稱東帝。至此割據目的暴露,而道義的支援已經喪失了,漢景帝終於下了圍剿決心。
第二週亞夫的進剿策略
所謂七王之中屬於吳王最為積極,其它幾王未必那麼積極,說白了就是互相觀望,如果順利就上去搶奪勝利果實,如果受損就散了。可是吳王也不是一個有雄才大略,從善入流的人,他的謀士田祿伯建議由率軍過南陽盆地,經武關直撲關中,他沒有采納,結果這條進軍路線被周亞夫,反其道而行之。
最感覺弔詭的是作為景帝之弟的梁王,一直在抵抗吳王進攻,周亞夫在一旁以逸待勞,最後時刻一擊成功,漢高祖的郡國制度,本來就是為了防衛中央,而設立藩國,可是用在了自家人身上。
-
15 # 舟舟說歷史
漢景帝時期,晁錯主張削藩,而吳王劉濞被削去會稽和豫章二郡,劉濞還和漢景帝有私怨。其他諸侯國也受到削藩的一定影響。於是他聯合膠西、楚、齊、淄川、膠東、濟南、濟北、趙八個諸侯國進行反叛。後來齊王和濟北王退出,最終形成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諸侯聯軍僅僅三個月就敗退有三個原因
1.周亞夫的軍事才能突出七國之亂時漢景帝想起父親給他推薦的周亞夫。周亞夫被拜為太尉,統領三十六將出征討伐叛軍。周亞夫在面對吳楚的軍隊時,不正面進攻。而是放棄梁國,而自己繞到敵軍的側面阻斷他們的糧草。這樣敵軍沒有糧食了,很快就會堅持不住。
果然,兩個月之後,叛軍的糧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周亞夫乘勝追擊,一舉平定吳楚聯軍。
2.梁王在正面戰場的拖延周亞夫的計策能實施的比較好,其中梁王劉武一直在前線和叛軍進行正面作戰,消耗叛軍的糧食以及耐心有很大的關係。梁王在前面和叛軍對戰,周亞夫才有了機會繞到敵軍的側面斷其糧草。
3.叛軍內部人心不齊這場起義是打著清君側的口號的。而漢景帝把主張削藩的晁錯處死了。更加確定了起義名不正言不順,得不到人民的支援,叛軍內部人心不齊。間接導致軍隊的戰鬥力下降。這種名不正言不順的起義也會遭到其他諸侯國的抵抗。
總的來說,由於這次的七國之亂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加上週亞夫等將領的正確的策略。七王之亂三個月就平定了。
-
16 # 南方鵬
漢朝朝廷與地方王國一定會打仗,這是歷史遺留和發展的必然。劉邦建國走出一條不同於周秦的郡國並行制度,在諸侯王上卻有所創新,任用至親鎮守各地,拱衛中央王朝,認為血親總比韓信彭越這些人可靠,沒想到幾代下來,血緣漸疏,爭利之心大起,又成了尾大不掉局面。經過呂后的血腥清洗,到文帝時以柔術治國,逐漸分化瓦解諸王國的勢力,如果以文帝的以親制疏配合奪爵奪地的方式,地方的力量一定受到極大的削弱。不過,在文帝死後,形勢就發生了改變。
景帝劉啟上位,他有一位名聞天下的好老師晁錯,晁錯在史書中與賈誼並列,可見二人同類,都是天縱英才的人物,晁錯是劉啟潛邸舊人,經常指導景帝工作,形成慣性依賴,他確實也有真才實學。對國家大政有所裨益,經濟上發展了“重農抑商”政策,增加農業生產,振興經濟;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抵禦匈奴侵邊,對諸王國,大力強調需要削藩,仍至於激烈的指出,“削也反,不削也反”,把朝廷與地方的矛盾推向白熱化。年輕的景帝怦然心動,下詔削奪趙王劉遂的常山郡、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楚王劉戊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劉濞的豫章郡和會稽郡。
因下棋打死兒子的事而對景帝耿耿於懷的劉濞,在忍受了新皇帝的一陣折騰後,至此忍無可忍,認為時機已到,就聯合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起兵,以清君側為旗號,大軍攻向長安。漢朝廷這時有點慌,應對失措,作為當事人挑動者晁錯,也現出書生本來面目,安撫無效後,又主張景帝御駕親征對付叛軍,他自己留守長安,引起景帝的疑忌。
經過一番分析和朝爭角逐,景帝決心殺死老師晁錯,向諸侯王表明態度,也斷絕他們出兵藉口,如果吳楚之兵還不退,狼子野心就會昭然在天下人面前,為朝廷爭取道義的制高點。果然,聽到晁錯死訊,七國不願意收兵,劉濞自稱東帝,準備奪取劉恆一系的天下。七國的王爺,基本是皇室的疏宗,如劉濞是劉邦侄子,劉雄渠劉闢光是劉肥兒子,其他的有劉交的孫子,劉友的兒子。這場動亂,說白了就是皇室與其他旁系的爭戰。這也是劉邦定下分封至親時所沒有想到的。
七國叛軍初期聲勢浩大,主力軍來到梁地,便受到頑強抵抗,頓兵在梁國堅城之下,梁王劉武深得梁地人心,上下合力抗擊吳楚軍,叛軍竟然無法前進。朝廷見七國無退兵之意,也派出周亞夫竇嬰欒布等分路出兵平叛。周亞夫利用梁王牽制七國主力,分兵迂迴穿插,分進合擊,截斷了叛軍的糧道,吳楚軍糧草告急,只得收兵,被周亞夫從後追殺,大敗潰散,至此,七國敗局已定,七王也分別得到應有的下場。
-
17 # a阿澤1
首先中央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最重要的是中央只有一個領袖,內部統一,又有名將統軍,再加上有心裡優勢,所以勝利的特別快
-
18 # 花閣主
周亞夫的軍事才能是十分卓越的!
周亞夫有個十分強大的父親周勃,西漢開國功臣,公元前209年跟隨劉邦起兵反秦,屢建戰功,平韓信有功,升為太尉,劉邦死前曾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呂后死後周勃與陳平合謀誅殺諸呂,迎立漢文帝劉恆,拜右丞相。
周亞夫以善於治軍著稱,最著名的莫過於“細柳營”了,當年漢文帝去周亞夫駐紮的細柳慰問,走到門口不讓進,守門計程車兵說“軍中只聽將軍令,不聽皇帝詔令”,使者拿符節進去通報後,周亞夫才命令開啟寨門迎接,守衛對皇帝的隨從說“將軍有令,軍中不可車馬急馳”,車伕只好控住韁繩,不讓馬走的太快,周亞夫見到文帝說“身穿盔甲不能跪拜,請允許臣下用軍禮拜見”,文帝甚是感動,極力稱讚周亞夫軍紀嚴明,文帝彌留之際曾告誡景帝“如果有緊急情況,周亞夫可擔當重任”。
七國之亂中周亞夫審時度勢,避其鋒芒,切斷叛軍糧道,以至於叛軍敗去,周亞夫精兵追擊,大敗叛軍。
周亞夫強大的大局觀,直擊叛軍要害,三個月即平定來勢洶洶的叛亂。
-
19 # 小行讀史
“七王之亂”是當時漢景帝為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君主集權,引起各地割據藩王的不滿而發動的一場地方政權與中央政府的戰爭,這場戰爭為時三個月,以中央政府的勝利結束。今天我們就來分析這場戰爭的起因和能迅速結束的原因。
漢初的封藩制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在與西楚霸王爭奪天下時,為了爭取各地諸侯的支援,劉邦便封他們為王,後來劉邦在垓下之戰打贏項羽後,逐步除掉各地異姓王,以穩固劉姓江山
例如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等七位異姓王都被劉邦設計消滅,後來立下“非劉姓為王者,天下共擊之”的白馬盟約後劉邦將原來異姓王的地盤封給自己的親戚和兒子們,並將這些人封為王,劉邦相信自己的兒子和親戚們肯定會維護劉家的江山。
這種封藩制在後來的“誅呂之戰”的政治事件中的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卻為以後發生七王之亂埋下了遺患。
漢景帝的削藩政策與七王之亂1. 漢景帝即位後為了改變諸侯割據地方,不聽朝廷號令的局面,採納了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兩王的封地。
當時的吳王劉濞因為自己的兒子被當時身為皇太子的劉啟砸死,之後劉濞因為喪子之痛對漢景帝非常痛狠,所以在漢景帝實施《削藩策》後,隨即聯合楚王、趙王、濟南王、淄川王、膠東、膠西等劉姓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判亂。
2.七王判亂之初,漢景帝以為是諸侯反對《削藩策》,便以為暫停削藩和殺掉提議者晁錯諸侯王就會停止叛亂,誰知道諸侯王們並不買帳,反而加速叛亂。漢景帝無奈,只能派遣太尉周亞夫和酈寄、欒布等將領平叛。
3.平叛經過:吳楚聯軍攻打梁國時遭到梁王的頑強抵抗,叛軍久攻不下,當時的梁王是漢景帝之弟劉武,後來周亞夫讓梁王拖住叛軍,自己則繞道進軍,不出幾日,周亞夫便來到梁國與梁王合兵一處,擊敗吳楚聯軍,吳王劉濞被殺、楚王劉戊自殺,南面戰場勝利。
在北面戰場,大將欒布、酈寄採用迂迴和水淹等戰術成功平定膠西、膠東、淄川、濟南、趙等五王的叛亂,五王均被誅殺。歷經三個月的七王之亂終被中央政府平定。
能夠快速平定七王之亂的原因第一,當時的天下百姓經過多年的戰亂,已經厭倦了戰爭,渴望和平,所以七位宗室諸侯王發動的叛亂是不得民心的,必敗無疑。
第二,在當時的人民看來,七王發動的叛亂是亂臣賊子所為,而當時中央政府進行平叛是正義的、是合法的。
第三,漢景帝任用的將領都是深知兵法,常年帶兵之人,而且當時還有梁王的支援,七位諸侯王自然不是對手。
第四,當時中央政府的軍隊戰鬥力比叛軍要高,而且當時中央軍的將士認為參加平叛就是保家衛國,所以士氣高漲,而當時叛軍計程車兵們認為自己是在與朝廷作對,是叛逆分子,擔心以後會被追究,所以士氣低落。
綜合以上四點,七王之亂能夠快速平定是因為當時的中央政府的平叛是得到人民的支援的,而且當時軍隊戰鬥力,士氣等各方面比叛軍要強、要好,自然會勝利。
-
20 # 伊耆角木
原因大體有如下幾點:第一,人心思定,七國叛亂得不到支援;第二,七國兵力雖眾,戰鬥力卻遠不及朝廷軍隊;第三,周亞夫等獎領和梁王劉武等軍事實力不弱;第四,七國各懷鬼胎,終被逐個擊破。
先說一下七國之亂起因。漢初,因為依靠各路起義軍和六國後人才推翻秦朝,項羽、劉邦都先後封了各國諸侯。隨著劉邦剷除異姓王,各諸侯國換上了劉氏同姓王。但時日久了,各國與中央的血緣關係淡了,而他們在地方上有自己的財權(開礦鑄幣)、軍事權、人事任免權,逐漸開始做大,威脅中央,尤其是吳楚等東部沿海地區,物產豐富,更是成為朝廷心腹大患。另外還有私仇,漢景帝劉啟做太子時,曾一時衝動用棋盤砸死了吳王劉濞的兒子,導致劉濞從此不聽中央號令,雙方漸漸成水火之勢。這種情況下,景帝繼位後採用了晁錯的建議,削藩,以各種藉口向各路諸侯削減封地,最終,各華人心惶惶,終於結成同盟,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名發動反叛。
接下來就來說說七國之亂很快被平定的原因。首先就是百姓不支援。自從秦末天下大亂,從各路起義軍滅秦、四年楚漢相爭,劉邦一統天下以後又有韓信(韓王,非大將軍楚王韓信)、臧荼、陳豨、英布等諸侯叛亂。呂后死後,劉氏諸侯和功臣一同起兵滅諸呂。文帝繼位後又有濟北王劉興居、兩任淮南王劉長、劉安的叛亂。再加上時不時前來劫掠騷擾的匈奴。百姓真的是苦不堪言。對老百姓而言,中央管轄還是藩王割據沒有區別,他們要的只是過太平日子。而文帝后期還算太平,也是與民休息,結果七國造反,百姓自然不會予以支援。
第二點就是戰鬥力弱。七國起兵之初,氣勢洶洶,兵力達到三十萬以上。但是,兵多不代表兵能打。吳王劉濞為了擴充兵力,將封國內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所有男子全部徵召入伍。試想,沒經過充分訓練的新兵,甚至還有一群四十幾、五十幾歲的老兵。這樣的部隊能有什麼戰鬥力?
相反,漢朝中央軍,不僅在長期的鎮壓叛亂過程中身經百戰,而且還有一個秘密武器——新型騎兵。晁錯雖然因削藩的政策引發了七國之亂,並且後來因為慫恿景帝親征,自己留守後方被景帝殺死,但他並非沒有功勞。晁錯曾在漢文帝在位期間上《言兵事疏》,建議朝廷學習匈奴建立騎兵部隊的。文帝採納了這個意見,於是在長城一帶建立了一支為數不少的新型騎兵部隊。當確定匈奴不會犯境時,這支部隊在七國之亂中也南下平叛。七國的烏合之眾在這樣的部隊面前自然不堪一擊。
第三,就是漢軍將領的軍事實力。周亞夫自不用說,作為開國功臣周勃之子,自小也是對軍事耳濡目染,當年文帝巡視各軍營,其他軍營文帝車駕都長驅直入,主帥連訊息都不知道;唯周亞夫的細柳營號令嚴明,軍容整齊,文帝車駕不能駛入,通報後才能緩緩進入,周亞夫甲冑相迎。從此被文帝欣賞。周亞夫軍事指揮實力超群,七國之亂中,指揮得當,面對劉濞主力,斷其糧道,終迫其退兵。
除了周亞夫,其他將領也不是等閒之輩。攻打齊地的欒布,曾在燕王臧荼麾下為將,臧荼造反,欒布被擒,梁王彭越保其性命。彭越冤死,無人敢為其收屍,只有欒布為之痛哭,被劉邦欽佩,其聲名不可謂不顯赫。攻打趙地的酈寄,是老牌開國功臣酈商之子,酈商在反秦、楚漢戰爭、平定臧荼、陳豨叛亂中都居功至偉。酈寄不辱其父門風,在呂后死後勸說呂祿放棄兵權,為功臣們殺諸呂立下大功。另有大將軍竇嬰,文帝竇太后的侄子,素以賢能著稱,由他率大軍監視齊趙二地動向,保萬全。
還有就是梁王劉武,景帝同母弟。七國之亂中,劉武扼守險要,利用堅固的城牆堅決抵抗,又有部將張羽、韓安國死戰。終於迫退叛軍。相反,七國國君都是養尊處優許久之人,一旦離開封國,沒有地利優勢,便如鳥斷雙翅,無力高飛了。
最後就是七國各懷鬼胎。如果這七國是統一的,那戰鬥力或許會提高一個層次。但是他們本來就是個鬆散的聯盟。自然容易被逐個擊破。首先是齊王劉將閭,他並非叛亂七國之一,卻也曾參與謀劃,反覆無常;然後是濟北王劉志,一開始就不打算謀反,但被逼無奈參與,所以叛亂爆發後根本就不出兵,等於直接少了一國;膠東、膠西、淄川三王圍攻齊國,未克退兵,欒布大軍一到,膠西王劉雄渠直接投降,放棄抵抗。
這種情況,叛軍自然分崩離析。這些不算,還有吳王劉濞為了壯大聲勢,找來匈奴、東越、閩越等蠻夷助陣,結果東越被朝廷策反,反而殺死敗退的劉濞,向漢朝邀功。所以,一盤散沙的叛軍,必敗無疑。
回覆列表
七國之亂始於晁錯削藩,作為漢景帝上臺之初依仗的大臣,削藩之舉實則是為了捍衛中央王朝對於地方諸侯的控馭能力。
只是,晁錯的削藩手段太過猛烈,直接激怒了各地諸侯。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聽取晁錯建議,開始下令削藩:
削奪吳王劉濞會稽郡、豫章郡
削奪楚王劉戊東海郡
削奪趙王常山郡
削奪劉卬六縣
“吳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誘天下豪桀。”成為西漢王朝諸侯國中最大的一個隱患。削藩命令傳出之後,劉濞挺身而出,聯合其餘八個諸侯國合力反叛。
這九個諸侯國中,大抵可謂分為兩類:
吳楚聯軍:吳王、楚王,勢力最為龐大
齊趙聯軍:齊王、濟北王、菑川王、濟南王、膠西王、膠東王、趙王,勢力次之
反叛之初,齊王劉將閭、濟北王劉志相繼退出戰亂,遂形成了齊七國之亂。
公元前154年,正月。
吳楚聯軍預計向西推進,齊趙聯軍則分兵在齊地、趙地叛亂。
吳楚聯軍行進之初,大將軍田祿伯希望自己親自引兵五萬南下長沙,然後逼近武關,奇襲王朝腹地關中。
不料,吳太子以起兵之初駁斥了他的建議,吳楚聯軍遂在劉濞的帶領下全力向西推進。
對於劉濞而言,他選擇了一個更加穩妥的方式,先攻打兩國,然後再攻打中原重鎮滎陽,最終緩緩朝著函谷關推進,一步步的逼近關中。
可能劉濞都不會想到,自己的這一決定直接影響了諸侯聯軍的命運。
吳楚聯軍進入梁地之後,很快就被阻於兩地,二十萬的大軍被困於此地。劉濞仍舊下令持續圍攻兩國都城睢陽,堅決不繞行西進關中。
周亞飛統領三十萬大軍原計劃從函谷關出兵,從正面防禦吳楚聯軍西進。他在出兵時,聽取了趙涉的意見,從武關突然出兵,直接插入到吳楚聯軍的後翼。
屯兵淮泗口,扼守聯軍糧道
屯兵昌邑、下邑兩據點,切斷諸侯聯軍的退路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這項計劃真正的實施,吳楚聯軍在拼命攻打梁國國都睢陽時,周亞夫拒不馳援,漢景帝親自下詔,他仍舊拒不應召。
時間一長,被困於睢陽城下的吳楚聯軍果然開始斷糧,士兵們也因為飢餓、耗戰顯得疲憊不堪。
此時的吳王劉濞才下令調轉槍頭進攻周亞夫。
可週亞夫仍舊在下邑拒不迎戰,想要耗死諸侯聯軍。吳王劉濞急不可待,遂將主力佯裝屯集於下邑東南一帶,準備讓主力偷偷從東南一帶轉移到西北一帶,尋求突破口。
不料,周亞夫早就已經知道劉濞轉移聯軍,聯軍抵達下邑城西北一帶後,漢軍突然衝殺出來,一舉擊退吳楚聯軍。
周亞夫下令全軍出擊,吳楚聯軍紛紛開始潰散,吳王劉濞僅僅帶著千餘人南逃丹徒,最後被誘殺。
吳楚聯軍潰敗之後,停駐於齊趙邊境的漢將酈寄、欒布也開始發動進攻。
齊地聯軍同樣被阻於臨淄城下無法行進,周亞夫派遣韓頹當馳援欒布,迅速逼退齊地四國聯軍,隨即分兵平定齊地四國。
漢將酈寄當時已經將趙王劉遂圍困在邯鄲,可圍攻是多月依舊巋然不動。
欒布平定齊地之後,遂引兵北上,引水灌城,邯鄲城終於被攻破,趙王劉遂自殺。
七國之亂,看似強大,但西進方案上又極大的弊端。
先是齊王退出聯軍,齊地四國開始圍攻臨淄,竟然久攻不克,被阻於臨淄城下。
而吳楚聯軍步步推進的戰略,也一步步將自己逼入絕境。
周亞夫沒有從函谷關出兵,而是選擇從武關出兵,直接切斷了吳楚聯軍的糧道,二十萬大軍的糧道被切斷,所有人知道這是一場噩夢。
這也是為什麼吳楚聯軍大兵團對沖周亞夫的漢軍時,幾乎一戰即潰。因為他們已經長期缺糧,而且攻打睢陽城計程車兵們已經極度疲憊,並沒有得到有效的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