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京漂追夢人

    這事今年就讓我遇到了。

    我是個種田的老手,小麥,玉米,花生,紅薯,各種小雜糧,什麼都種過,但是今年,我種的二畝大豆,讓我吃了一個大虧,幾乎全部結莢不結豆粒。

    自從分田單幹以來,我每年都種至少半畝大豆,為的是換豆腐吃。以前任何一年的大豆都長得很好,結莢多,豆粒飽滿,唯獨今年種的大豆結了莢,但是都是空的,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今年山東膠東地區氣候乾旱,包括大豆在內的各種莊稼乾旱嚴重。我分析過大豆不結莢原因,雖然說種植密度有點大,但不至於全軍覆沒,十有八九是因為旱災造成的,因為從大豆開花,一直到結莢後很長時間沒有下雨,直接造成了空莢現象,讓我蒙受了損失。

    董青島供稿。

  • 2 # 河南焦作李香雲

    種大豆不結夾讓我碰到了,去年幾十窩大豆一粒沒收,外表看看個個飽滿,但是用手一 捏全是空夾。今年與幾位鄰居交流,他們的經驗是,一種大豆不要過於蜜植,二是早控旺,如果葉子盛茂不透風,結的夾全是癟的,三如果太旱也要適時交一次水,在花前澆啊,花後就瘋長了。

  • 3 # 安徽巢湖記憶

    大豆結莢沒有豆子一,我認為有三種原因,一是天災,開花久旱無雨,授粉不好所致,二是蟲害,食心蟲為害,開花時食心蟲下籽,結莢時幼蟲鑽入吃掉豆瓣,第三是土壤缺繃引起的,同時現在育種時也可能有不育系的種混入其中。因為現在徦產品太多了,不是大面種植,制種公司也不怕農民找他,因為種的少了,收不到,也不會找他,少煩神。

  • 4 # 微塵微視界
    一、大豆品種異常導致豆莢不飽滿或者空莢

    原來我家種植大豆就遇到過豆莢不飽滿的情況,那次出現的問題是大豆品種原因,以往經常種的品種產量也還可以,由於其他人說有新的品種可以試試,意思結莢多,產量會高些,不少人家都嘗試了,結果普遍反映植株的前期長勢看起來不錯,但真正豆莢飽滿卻不多,有的甚至是空莢,最後弄的那戶人家也不好意思,覺得自己沒能給大家帶來好的品種。客觀上來說,大豆品種對大豆的產量與品質有較大影響,如果用了不適合的品種,那麼容易起到反作用。

    二、施肥不當導致氮肥過多,植株徒長

    大豆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養分和水分,但如果養分養分供應過於充足,特別是氮肥使用過多,就容易出現植株徒長現象,看起來長的很好,實際上真正結莢的很少,有的直接不結莢。原來鄰居家種大豆就是這樣,三天兩頭的在地裡忙碌著,除草、施肥很勤勞,從外面看他家的大豆植株長的很高大,比其他人家高出一大截,心想著收成應該差不了,但到最後採收時,卻發現這些長勢很好的大豆,實際產量卻不高,很多是空莢,整體結莢數量也偏少,只有地塊四周的相對好些。有的地塊本身肥力較好,如果盲目的施肥,那就容易出現只長植株不結莢或者顆粒不飽滿的現象。

    三、大豆植株出現了病蟲害

    正常的大豆生長到一定時期後,就會結莢逐漸成熟,但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有時會遇到異常情況,比如出現了病蟲害,導致植株不能正常生長。有的植株發病後葉片會逐步枯萎,養分和水分無法正常輸送到豆莢處,導致營養不良,豆莢容易出現畸形,還有的大豆出現食心蟲,被蟲侵蝕厚就容易出現空癟莢。有的地塊上茬作物發病較多的,種植大豆後出現病蟲害的機率會明顯增大,種植戶需要提前做好預防,遇到此類地塊,要格外的注意,如果自己不重視,後期很容易影響產量和品質。

    四、不利天氣引起大豆生長髮育異常

    這種情況是種植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很多時候是種植戶難以左右的,那就是天氣因素,遇到風調雨順時,大豆的長勢較好,病蟲害較少,產量也相對有保障。但如果在花期遇到持續乾旱,種植戶沒有及時進行灌溉澆水,那麼葉片就容易出現枯萎,嚴重的甚至會死亡,及時有少量結莢的,也多半是豆莢不飽滿或者空莢。那有一種也是比較不利的,那就是選擇的地塊容易積水,大豆的正常生長是不耐澇的,水分過多後也同樣容易出現異常,對大豆的結莢也同樣不利,所以水肥管理對大豆能否穩產、高產起到關鍵作用。

    五、株間距控制不合理,影響植株光合作用

    通常情況下,不同的大豆品種,在種植時需要控制好株間距,而有的種植戶認為播種時多放點種子,比如一個穴放3—4粒種子的,非要放6—7粒,同時株間距控制的也比較小,認為種的密產量會提高。但實際上高密度種植往往難實現高產,特別是有的大豆品種,密植後植株會比較瘦小,光合作用得不到充分利用,最終豆莢的數量和飽滿度也會有較為明顯的影響。這需要種植戶根據品種、地塊肥力、光照等方面綜合考慮,合理控制好株間距,使得後期生長過程中能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

    六、出現大豆連作現象

    很多老農都比較清楚,種植大豆的地塊,來年最好種其他的農作物,如果連作的話,病蟲害容易增多,固氮能力容易明顯下降,對大豆的正常生長非常不利。所以種植大豆儘可能的避開連作,如果實在要連作,那麼後期管理上更要重視,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給出應對的辦法。有的種植戶因為地塊資源有限,或者說沒有意識到大豆的連作會影響產量和品質,容易忽視這樣的問題,有的則是第一年連作了,看起來沒啥問題,後面又接著連作,結果各種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種植大豆如果出現結莢不理想的現象,那麼達標的大豆就會很少,如果空癟豆莢較為突出的,那麼還容易對大豆的單產影響較大,這類異常情況,很多時候是可以透過一些預防措施進行處理的。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六個要點可以防治,在各階段的處理方法上,可以因地制宜,想辦法提升大豆的品質。

    1、選擇適宜的大豆品種

    雖然我國從南到北都有種植大豆,但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差異很大,如果用同樣的大豆品種,很明顯在南方和北方會有不同的結果。想要讓大豆遠離豆莢不飽滿或者空莢現象,那麼在品種的選擇上要因地制宜,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抗病能力強、抗倒伏、高產、高質的品種將有利於穩產、高產。種植戶在購買時大豆品種時,不要只選擇貴的,而是要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

    2、適時播種

    在我老家,有著“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說法,也就是說種大豆可以在清明前後開始,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有的年份那時氣溫沒有上來,種的早了反而不是好事,需要適當地推遲。如果是在東北地區,清明前後種植大豆就明顯偏早,即使把大豆種下去了,後期的生長也不會太好,容易出現產量下降的現象。適宜的播種期,種植戶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過早或者過晚播種將影響著大豆的品質與產量,這需要種植戶不斷地總結和摸索。

    3、做好田間管理,滿足大豆正常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

    種植大豆田間管理少不了,有幾個關鍵時期,對水分的要求比較高,如果缺水將影響大豆的正常生長,比如播種後,如果水分供應不足,地塊有缺水現象,那麼出苗存在一定的困難,在苗期如果遇到持續乾旱或者洪澇,大豆植株的長勢將受到較大影響。在花期如果水分、養分供應不足,那麼容易出現枯葉,對後期結莢有較大影響,有的會不結莢或者空癟,所以田間管理需要引起重視,有條件的要進行中耕除草,這樣有利於提高產量,同時還得注意旺控,不要讓植株長的過高,否則容易出現倒伏。

    4、根據土壤肥力均衡施肥,後期視情況施葉面肥

    種植大豆時,根據不同的地塊需要有不同的施肥量,像有的土壤本身肥力較好,如果還繼續多施肥,那麼土壤的肥力過旺,大豆的長勢會較好,但持續的養分過多,容易出現只長葉子不結莢或者少結莢。所以種植戶需要視情況而定,相對貧瘠的地塊可以適當多施肥,肥力較好的地塊可以少施肥,同時施肥時要根據大豆不同時期配不同的肥料,氮、磷、鉀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安排。進入花期後,需要觀察大豆的長勢情況,遇到長勢不理想時,那就得施適量的葉面肥,施葉面肥時要注意用量和時間。

    5、做好病蟲害防治

    為了防止後期大豆出現豆莢不飽滿和空癟莢的情況,在病蟲害防治方面需要落實到位,可以採取綜合防治辦法,不能指望一種措施來達到預期的效果。實際操作中,可以優先考慮生物防治措施,實在控制不住了再使用藥物防治,在使用藥物時,不宜過量使用,防止出現農藥殘留,同時不宜長時間使用同一種藥物,這樣可以避免出現抗藥性。對於上茬作物病蟲害偏多的地塊,種植戶需要更加重視,一旦處置不當,會使得大豆的病蟲害較多,產量和品質同樣會有影響。

    6、對地塊實行科學輪作

    一般情況下,同一塊地,種植豆科植物時,需要考慮到地塊輪作問題,如果一直使用同一塊地種植大豆,那麼種出來的大豆產量和品質會有不同的影響,越往後種大豆,會發現病蟲害出現的頻率明顯增多。所以為了避免出現更多的麻煩,也避免產量受到較大影響,種植戶需要考慮輪作問題,通常情況下,種植大豆的地塊,最好近三年內沒有種植豆類作物,用這樣的地塊種植大豆,有利於降低病蟲害出現的機率,同時有利於提高產量與品質,所以要合理安排地塊輪作問題。

    總之,種植大豆出現豆莢不飽滿或者空莢的現象,種植戶需要找到相應的原因,發現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需要加以改正,該淘汰的品種就得淘汰。為了確保種植大豆能有不錯的收益,種植戶需要多學習、多交流,儘可能地減少不正常情況,只有不斷模式學習,種出來的大豆產量、品質將有較大改善。種植戶遇到異常情況時,不要過於擔憂,很多時候是可以透過一些預防措施來減少空癟莢的情況。

  • 5 # 山人說農事

    種植大豆出現豆莢不飽滿和空莢現象,可以說是一種經常性事件,這種現象的發生也確實困擾了很多農民,不過據老輩人的經驗和我多年的摸索,我認為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是由於作物長勢過於茂盛或者是通風不良造成的。

    一,長勢問題 說到農作物的長勢,這難免會引起很多農民朋友的共鳴——作物只有長勢好,金秋才會收穫滿滿。可是大家似乎忘記了一點,萬事的發展都有一個度,如果超越了這個度,它的結果往往是不如人意的。就拿大豆來說吧,如果你在選擇地塊時,選取了肥沃的土地,也或是多年沒有輪茬種植過豆類作物,同時,在播種的時候又給了充足的肥料,所有的這些無形中會促進豆苗瘋狂生長,枝葉濃綠茂盛。出現了這一現象,也只能給人一種不錯的觀感。因為在在開花結籽期,這種生長也沒有停下來的準備,大量養分都被枝葉生長所消耗,再加上枝葉茂盛,作物授粉也受到了影響,出現空莢和不飽滿顆粒這是理所當然的。

    二,通風問題 我們很多農民朋友都懂得農作物的授粉多是靠風做為媒介的。這也就是說當作物開花後,要保證田地裡通風良好,只有這樣才能使作物授粉順利,避免了空莢現象。實際生產中,有些農民忽略了這一點,把這類作物種植在四面閉塞,地勢低凹的環境裡,還有就是上面我所提到的長勢過分,這些都會影響風力的傳播,沒有良好的通風環境,就失去了作物授粉的先決條件,因此,空莢現象便油然而生。

    出現這種現象的防治辦法,我個人認為沒有很好的措施,當你發現顆粒不飽滿或空莢的時候,作物幾乎接近成熟,給作物補充點合適的養分,也有點晚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種植前做好選地工作,做好施肥工作,保證作物不徒長,保證作物通風良好。

  • 6 # 神農35
    導致這種現象發生原因是什麼呢?

    大豆癟莢是子實發育不完全所形成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票子。不飽滿的籽粒是在大豆生殖生長中後期,子粒充實階段,其水分和養分供應不足所造成的籽粒發育不完全。最終形成不飽滿的半子實籽粒。

    在實際生中,大豆形成空癟莢的主因素是結夾鼓粒階段水分和養分供應不足,大豆生殖完成後,植株體內的養分分配不均衡,莢內子實得不到足夠的營養,造成籽粒發育不良,飽滿度下降,大豆花期,因花器受異常影響形成空癟莢。其營養供應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庫源關係發生了變化,如前期光合產物積累和中後期養分供給發生了改變。

    這種原因是怎麼形成的呢?

    大豆籽粒不飽滿,癟莢多,對其產量正值形成所產生的影響以是必然。大豆產量是透過兩個生理過程形成的,1.是光合作用,2.是吸收作用。一般光合作用的積累量佔幹物質總量的90%以上,而靠根系從土壤中的吸收量不到10%,其營養供應不足,首先我們要考慮到功能葉片的衰退,大豆在生殖生長階段,植株葉片的光合產物主要供應各自葉腋裡的花莢。在鼓粒期已處於衰退過程。由於其它因素影響往往會造成葉片功能的過早衰退。

    這樣就使處於早衰狀態葉片臨近的豆莢容易形成空癟莢。再則就是營養物質輸送受阻大豆葉片光合產物的輸送分配和利用還是受到溫度,光照水分和養分,如干旱少雨,溫度升高,大豆植株體內光合產物運輸速度加快,從而導致癟莢的產生。

    大豆空癟粒不飽滿粒形成的因素

    大豆空癟莢或不飽滿粒的形成主要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大豆空癟莢多或不飽滿,除自身生長習性外,主要還是受自然災害,病蟲害的影響較為突出。

    自身因素

    1.品種間存在必然關係,實際生產中,你會發現,稻株每莢籽粒少,百粒重高的品種癟莢少,反之,小粒,每莢粒數多的品種癟莢多(也就是說2~3粒莢的大豆品種其結實度要高於3~4粒莢的大豆品種)。

    2.結莢習性,大豆結莢習性與其結實度有關,在實際生產中你會發現,分之少的大豆品種,空癟莢少於分枝多的品種,無限結莢習性品種(如王中王大豆)癟莢率高於有限結莢習性或壓亞有限結莢習性品種。無限結莢習性品種頂端癟莢多,下部癟莢少,有限結莢習性或亞有限結莢習性品種頂端癟莢少,下部癟莢多。

    3.種植密度,大豆產量形成最終受群體生長量的影響,適宜的群體關係,合理的栽培密度,是大豆空間養分能夠得到合理分配的關鍵所在,這樣也就能夠減少其空癟莢的形成和養分分配不足的現象發生。

    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也是大豆空癟莢或籽粒不飽滿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1.乾旱,導致土壤含量低,水分養分供應不足,水淹,根部長期寖泡,根系活力較低,以致形成葉片早衰,直接導致百粒下降,或形成空癟莢,嚴重的整株枯死。

    2.倒伏,大豆早期倒伏對其產量影響很大,實際生產中大豆倒伏主要是受惡劣天氣影響,引發根倒,折稈倒伏,嚴重影響其對空間養分的利用,在養分,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形成空癟莢。

    病蟲害

    大豆病蟲害造成的空癟莢,或籽粒不飽滿,對其產影響非常之大,不容忽視。

    如何防止大豆空癟莢的措施

    因地質疑,選用癟莢率低的優質抗性強大豆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做好防旱,防澇工作,及時防控病蟲害。為大豆穩產豐產創造有利的生長空間。

    小結

    大豆空癟莢癟粒率與產增加與否關係密切。因此減少大豆癟莢癟粒,增加百粒重,合理密植,發揮群體效應,使產量最大化。

  • 7 # 少三番

    今年我國的大豆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主要是因為之前我國的大豆產量非常低,遠遠沒有辦法滿足國內的需求量。大豆是除了肉類品和奶製品以外最主要的植物蛋白質來源,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對於大豆蛋白的需求量是相當大的。由於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我國不得不減少對國外大豆進口,而且進口大豆很多都是轉基因,因此為了避免我國的大豆過度依賴國外進口,目前國家實行大豆振興計劃,目的就是希望大豆最好能夠自給自足,減少進口。

    其實我們在農村很多農民都有種大豆,只是種植的面積非常小,大部分都只是自己吃。不過種植大豆出現豆莢不飽滿或者空豆莢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現象,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第一、大豆生長過程中出現乾旱。大豆一般在每年春季播種,夏季生長,秋季收貨,夏季大豆開始結莢的時候,正式處於夏季,氣溫本身就比較高,如果一旦遇到乾旱,而有沒有及時澆水,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豆莢出現不飽滿或者空莢的情況就很正常。所以我們這個時候如果遇到天氣乾旱,最好對大豆及時澆水,保證大豆生長需要的水分,才能長的飽滿。第二、施肥不合理。大豆生長過程中對於肥料的需要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在結莢的過程當中,需要大量養分和水分才能滿足其生長需求。很多農民可能過度使用農家肥或者是複合氮肥,沒有及時補充磷鉀肥,那麼就容易造成大豆徒長枝葉,豆莢吸收到的養分就很少,自然就會出現空莢或者不飽滿的現象。那麼預防就得綜合施肥,不要過度偏氮肥,也要及時補充磷鉀肥。第三、病蟲害。大豆生長過程中,如果遇到病蟲害,那麼出現空莢和不飽滿的情況也是自然的,被蟲害的豆莢要麼就是豆子完全被吃掉,有的可能是被病害,這些都有可能導致豆莢空心或者不飽滿。所以我們要即使觀察大豆情況,預防病蟲害,對症下藥。

    我們都知道植物蛋白要比動物蛋白更健康,所以大豆振興計劃也必然影響著國民的生活質量,本來我國的大豆種植面積就小,所以都加飽滿才能提高產量。因此大豆種植想要高產,主要是保證肥水充足和預防病蟲害,選好優良品種,那麼豐產就是必然了。

  • 8 # 農村泉水有點甜

    隨著人們對於健康越來越重視,大家也開始意識到,植物蛋白比動物蛋白對於人體更加健康。因此最近這幾年,我國對於植物蛋白的需求量明顯在增加,而植物蛋白最主要的獲取途徑就是大豆。由於我國之前對於大豆種植有所忽視,導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移植非常小。不過最近這幾年,大豆種植面積在增加,主要是國家對於大豆種植補貼力度比其他糧食高,明顯在扶持。

    所以我國種植大豆的面積在增加,願意種植大豆的農民也在增加,不過有些農民可能在種植大豆上經驗不是很充足,所以往往容易造成大豆空莢或者不飽滿的現象,這樣將直接影響大豆的產量。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什麼原因會導致這種現象,那就知道如何預防。

    第一、大豆出現空心或者不飽滿的因素

    1、種植密度過大。大豆是一種枝葉比較茂密的作物,而且根系發達,所以一旦種植密度太大,容易造成地下根莖相互爭奪養分,地上枝葉互相遮擋陽光,底下的大豆因為吸收不到陽光,空氣又不流通,這樣大豆怎麼可能飽滿。

    2、地勢低窪,排水不當或者乾旱造成。在大豆開花和結莢這個過程當中,如果出現積水過大或者是乾旱都有可能造成落花落莢的情況,因此土壤排水性不好或者乾旱都可能導致大豆莢不飽滿。

    3、營養不良。大豆種植所需要的養分主要是氮肥,所以前期對於氮肥的需求也是比較大,後期大豆結莢之後要及時補充葉面肥,補充磷鉀肥。尤其是前期如果氮肥不足容易造成大豆葉片枯黃,植株矮小。很多農民看到這種情況在後期來追加氮肥其實又太晚,所以大豆施肥時間要掌握好。

    4、病蟲害的影響。大豆主要的蟲害有豆青蟲和蚜蟲,一般都是在大豆葉片上啃食,所以容易造成大豆養分被大量流失,造成葉片枯黃,植株矮小,豆莢不飽滿。

    第二、預防方法

    大豆種植一定要選著優良的品種,種植之前做好排水系統,大豆喜歡在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長,土壤不應該太溼潤,也不要太乾旱。注意種植密度,保證大豆能夠有充足的養分和陽光,注意防治病蟲害的發生,這樣才能提高產量,減少空莢或者不飽滿的現象發生。

  • 9 # 蘇北申哥

    大豆是農村、農民種植最多的作物之一。如果種好了,大豆是一種十分高產的優質農作物,大豆營養十分的豐富、大豆的各種做法也比較的多。如果大豆出現豆莢不飽滿甚至是空莢的現象,將會是十分影響大豆的產量。

    以本人在農村那麼多年的參與種地的經驗,大豆結莢不好、空莢主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乾旱問題

    今年的天氣好像特別的乾燥,很多地方降水量都比較的少,我們那裡也是。嚴重的氣象乾旱,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嚴重缺水,大豆的根系無法吸收到足夠的水分,在結莢的關鍵時期補充不到水分,無無法正常的完成結莢。大豆為了維持基本生命,就會調節水分分配與別的地方,從而會出現結莢小甚至空莢。

    如果遇到嚴重的氣象乾旱的時候,就要及時的採取措施予以應對。充分的利用各種的抗旱手段,給正處於關鍵生長時期的大豆補充水分,減少這個方面的損失。

    大豆種植密度過大。

    種植密度過大的話,大豆之間沒有足夠的空隙,無法保證大豆田間的良好的透光通風,大豆的光合作用就會被大大削弱,有其是在大豆結莢的關鍵時期,更是損失比較大。

    種植大豆不能一味的追求量產,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科學管理十分重要。早到晚熟品種適宜稀播,早熟品種適宜密播。

    結莢時候溫度不給力。

    在結莢的關鍵時期,如果溫度過於高或者低的話,會嚴重影響大豆的結莢質量。大豆開花授粉的溫度為20~25度左右,而超過35度,其雄蕊就會死亡。如遇到低溫,則會影響大豆的灌漿的速度,同樣會造成較高的空莢率。

    肥料營養的不足

    在大豆生長的時期,任何一種營養元素嚴重缺乏時候,就會影響大豆的正常生長,影響大豆的結莢。缺乏一些營養元素時候,大豆雖然可以開花,但是往往就鼓不起粒。在缺乏鉀、鋅、硼等營養元素,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結莢影響。還有,當施肥比例嚴重失調的時候,也會影響大豆結莢。

    在大豆種植之前,要十足底肥,在生長的關鍵幾個時期,可以施加相應的肥料或者噴施葉面肥,讓大豆生長良好,結莢飽滿。

    大豆重茬種植。

    大豆種植不宜重茬連播,今年種植大豆的地明年就不要種了,如果連續種植,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就會減少,影響大豆的生長。其實這一點,對於很多的莊稼種植都是同一個道理。為了大豆的高產、優質,就要注意不要重茬種植了。

    此外,大豆的品種也只直接影響著結莢質量。有些品種的大豆本身的結莢質量不是很好,我們在選擇種子的時候要根據情況科學選擇。以保證大豆產量與品質。

  • 10 # 一曲煙雨
    ● 造成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現象的原因一、土壤乾旱、缺少水分

    “水為生命之源”,大豆說到底是一種植物,對於植物來說,水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種物質了,是它們進行一切生理活動的參與者。

    枝條能夠挺立、葉片可以展開,都是因為水維持著對細胞的膨壓,同時它們透過葉面水分的蒸騰來調節體溫,更不要說水在植物賴以生存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養分的吸收和運轉方面所表現出的決定性作用。

    而對於大豆來說,水具有同樣的意義,特別是在大豆的花期,對水的需求旺盛,否則容易落花,或光開花不結莢,即使勉強結莢,也會因為沒有足夠的水分來發育,造成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現象。

    二、肥料不足、缺少養分

    大豆對肥料的需求有點極端,開花前需肥不多,一旦到了開花結莢期對肥料的需求就猛增,能夠佔到整個生長期吸肥量的80%。因此如果肥料供應不及時或不到位,會嚴重影響大豆在開花結莢期的生長,盛花後卻缺少養分,從而導致發育遲緩,結莢不飽滿或空莢。

    三、追肥不當、營養失衡

    營養不足是個問題,但某些營養過量造成營養失衡也同樣是一個問題,最明顯的是氮肥施用過量使植株出現旺長。

    大豆通常會透過根瘤菌固氮來為植株提供穩定有效的氮元素供給,但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卻又常常會出現在大豆生長前期為促進幼苗發育而盲目追施氮肥的情況,造成氮肥施用過量,植株發生旺長。不但抑制了根瘤菌的固氮機制和作用,也使得養分被大量消耗,到了結莢期表現為植株繁茂而花莢稀少,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衡,從而引起結莢不飽滿或空莢的情況。

    四、密度過大、發育受限

    有時候為了追求產量而忽視了正常的生長規律,種植密度過大,使得植株之間發生搶奪地下養分、地上光照的“大戰”。

    為了贏得“戰爭”,各自都拼命生長,其結果就是發生旺長,雖枝繁葉茂,但養分有限,田間的通風效能也下降了,導致養分被大量無謂消耗,大家都成了輸家,到了開花結莢期無法發育,於是造成結莢不飽滿或空莢。

    五、溫度不宜、生長停緩

    大豆喜歡舒適的溫度,生長適宜的溫度在20-25度之間,到了開花結莢期對溫度的需求有所提高,在20-28度之間。

    溫度過高,豆莢會加速老化,結莢不實,甚至植株會停止生長;如果溫度太低,比如在14度以下,則會難以開花或延遲結莢。特別是晚播的,當開花時卻又遇到秋季降溫,會影響幼莢的發育,造成結莢不飽滿或空莢。

    六、重茬種植、危害多多

    重茬也稱為連作,指在一塊土地上連續種植同一種作物,對於大豆的危害非常多:

    由於連續種植,土壤裡大豆喜歡的一些養分被吸收殆盡,另一些養分產生堆積卻又用不上,使得土壤營養失調,對大豆的肥力供給連年下降。 重茬種植造成土壤環境長年一致,病菌生長無法得到有效調整和抑制,土傳病害大量產生。 由於不同作物所需的養分不同,重茬會造成化肥偏施,使土壤積肥、板結,降低土壤活力。

    以上原因都容易影響大豆的生長髮育,導致結莢不飽滿或空莢的出現。

    七、病蟲危害、植株受損

    對於農作物來說,病蟲害是影響生長的大敵,大豆也不例外,在幼苗期以及開花結莢期都有許多病蟲害侵襲。比如病害霜黴病、黑腐病、根腐病,蟲害食心蟲、卷葉螟、豆莢螟、豆天蛾、夜蛾等,危害大豆的葉片、莖杆、豆粒等,使植株嚴重受損,影響開花結莢的形成或直接毀莢。

    ● 解決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的措施 一、適時澆水、防止乾旱

    大豆對水的需求比較多,充足的水分是大豆高產的重要因素,要適時澆水,滿足大豆生長所需,避免因為乾旱影響發育,造成豆莢不飽滿或空莢。

    在大豆各個生長時期對水的需求比例大致為:

    出苗前:5%——確保齊苗、壯苗 幼苗-分枝期:13%——這個時期要注意控水蹲苗,使根系下扎,提升抗逆性及防倒伏能力。 分枝-開花期:17%——大豆的花芽開始分化,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齊頭並進,需提升澆水量,促進開花。 開花-結莢鼓粒期:45%——這是保證大豆產量的關鍵時期,大豆對水的需求達到頂峰,應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使結莢順利、豆粒飽滿。 鼓粒-成熟期:20%——大豆生長的衝刺階段,如缺水則易出現癟莢、癟粒,應適時灌水,以提升大豆品質和產量。二、適時追肥、保證養分

    大豆是喜肥也耐肥的作物,除了施足底肥滿足整個生長時期對養分的持續需求外,後期的追肥也非常重要,是促進大豆發育、保證生長的關鍵,只有追好肥、追對肥,才能讓大豆結好莢、鼓好粒,從而得到豐收。

    大豆的追肥一般在幼苗、開花結莢、鼓粒三個時期進行。

    1、幼苗期:大豆根瘤正在形成,還沒有固氮能力,應早追肥,以促根壯莖,培育壯苗。

    第一片複葉展開時,畝施尿素3-5公斤,不可過多,以免影響根瘤菌的發育。 畝施過磷酸鈣8-15公斤,促進根瘤形成與發育。

    2、開花結莢期:此時期大豆各方面生長髮育迅速,對養分需求旺盛,及時追肥可減少落花落莢的情況。

    畝施尿素5-8公斤、過磷酸鈣7-10公斤。

    3、鼓粒期:此時期根系和根瘤菌能力減退,但鼓粒又需大量營養物質,可採用葉面肥進行補充,使豆粒飽滿、減少脫落。

    畝用0.4%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進行噴施,間隔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 三、平衡施肥、注意微肥

    大豆對於氮元素需求巨大,約為磷元素需求量的4-5倍,但由於有根瘤的固氮功能,所以對氮肥的施用量要有所控制,磷、鉀搭配合理,做到平衡施肥,避免植株徒長及抑制根瘤的發育。

    各種微量元素對於大豆的生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鉬影響著根瘤菌數量,硼可以避免花莢脫落、提升結實率,硫能提升大豆品質,鈣則是豆粒的重要組成元素。因此要注意微肥的施用,及時補充,主要在初花和結莢期進行。

    四、合理密植、協調發育

    根據不同的季節、地區、氣候、土壤等情況,對種植密度要有所調整,使其在一個合理的區間範圍內,避免互相之間生長受到影響,達到協調發育。

    株型大的品種種植密度小一點,株型小的品種種植密度大一點。 夏播大豆生長期較長,種植密度要小一點,春播大豆生長期較短,種植密度可以適當大一點。 土壤肥沃的種植密度可以小一點,貧瘠的土壤種植密度就要大一點。 五、選對品種、適期適溫

    溫度對於大豆的影響較大,也是造成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的一方面原因,所以首先要選對品種,因為不同的品種對於溫度有著不同的適應能力。 比如有能夠耐受高溫的耐熱型和能夠忍受低溫的耐寒型等,只有根據不同的種植時期選對了品種,才有了收獲優質高產大豆的基礎。

    六、合理輪作、避免重茬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能夠輪作,避免重茬,使因為外界的環境因素對大豆生長造成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點,也有利於彌補某些方面的不足、消除土傳病害、破壞某些病蟲害的生存空間。

    七、拌藥用藥、防病蟲害

    在播種前對大豆種子進行藥劑拌種,可以有效預防一些病蟲害的發生。如:代森錳鋅拌種可防治霜黴病、黑腐病,辛硫拌種通常為防治蠐根蛆、根腐病等。 對於病蟲害,需要及時噴灑相應的藥物進行防治,以免危害植株和花莢。

    【總結】造成大豆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在多方面同時注意防治,才能確保大豆開好花、結好莢、鼓好粒,從而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 11 # 村裡說農事

    植大豆為何經常出現,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的情況,到底應該怎麼辦

    大豆在農產品當中相對常見,也是比較重要的糧食,但是不少農民在種植時都發現,大豆出現了不飽滿或者是大量空莢的情況,非常影響最終的產量,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應該怎麼辦才可以進行根治呢?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種植過程當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相當重要,有一個環節失誤,可能就會影響最終的生產結果,大豆會出現這種問題,大體分為以下幾個原因。

    1 營養不太均衡。種植時會施肥,但是肥料含有的營養成分不太一樣,有些農民覺得多施氮肥,就可以讓豆字生長得更好,但是氮肥施多了,其它的元素就會出現氮碳比一不平衡的情況,慢慢的植株長得較高,中間的枝葉茂盛,豆莢卻很少。2 因為缺水太嚴重了。施肥的同時也要交水,但是有些地方因為條件比較特殊,或者是因為果農在種植時,沒有掌握好水的量,導致土地長時間缺水,大豆的葉子還會出現枯黃或者是乾枯的現象。沒有了水分,就算是有營養,大豆也沒有辦法繼續生長,停滯生長,自然就會出現這種問題。3 有可能是後期生長時沒有提供充足的養分。有些農民前期種植時的確非常精細,但是因為大豆這種農作物,後期花開需要大量的養分,如果追肥不及時的話,就會出現空莢的情況,吸收不到充足的營養,自然就沒有辦法長出果實。如果在種植時發現自家大豆的高度比其他家的矮,甚至葉子還是出現了枯黃的情況,基本上就是沒有給到充足的營養。4 因為蟲子的問題。夏秋兩個季節種植,都非常容易出現病蟲害,有些農民因為抗蟲、撒藥沒有做到位,才出現了這種情況,尤其是出現了大豆食心蟲會影響最終的產量。5光照也是原因之一。接觸光照的時間越長,會讓大豆更好的發育,但接受光照的同時也要注意溫度,要不然溫度太高,豆莢也會出現老化的情況,速度加快,自然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應該怎麼辦?

    其實在種植大豆時,必須要仔細觀察農作物的品種,而且要格外的細心,到底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原因,對症下藥就可以有效的改善產量。

    品種一定要合適。什麼樣的土地就應該種植什麼品種,想要提高產量的話,那麼最好是選擇抗性強,可以高產的品種比較好。但是一定要根據自己所處的區域光照,環境等其他的變化,選擇最合適的品種。田間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其實不僅僅是種植大豆,所有的農作物都要仔細管理好,才可以讓大豆更好的生長,無論是水分的補充還是肥料的新增都要謹慎,而且要熟練掌握大豆的生長規律。

    防蟲害要做好。要是出現了病蟲害的問題,必須要馬上治療,否則就會擴散。

  • 12 # 鄉野老農

    大豆是我國的主要經濟農作物之一,可以用做榨油製成豆製品。近幾年,由於玉米價格的下跌,大豆的價格比較堅挺穩定,種植效益比較高,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種植大豆的熱情普遍高漲,大豆的種植面積有所擴大。

    但在實際種植大豆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有些農民種植的大豆會出現豆角不飽滿或空莢現象,嚴重影響了大豆的產量和品質。

    那麼出現這種現象具體原因是什麼造成的呢?

    乾旱

    大豆開花期至幼莢期,是大豆由生殖生長轉化為營養生長的旺盛時期。這個時間段如果大豆田缺水乾旱,會造成幹莢出現。

    缺肥

    特別是大豆成夾所需要的鉀素肥料,大豆缺乏鉀肥會影響大豆的籽粒飽滿度,品質差。

    病蟲害

    危害大豆生長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灰斑病等細菌性病害。蟲害主要有大豆蚜蟲、紅蜘蛛、食心蟲、豆葉螟蟲、盲蝽象及老百姓俗稱的“臭大姐”等害蟲。

    為了提高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做為大豆種植戶應當管理做好幾個關鍵。

    選擇優質抗病的大豆品種。建議施行三防包衣播種。大豆種子包衣可有效的防治地下害蟲和細菌病毒的感染,預防大豆的立枯病、根腐病、黃萎病等病毒的發生。

    澆好大豆開花水。大豆的花期澆水,是關鍵的一水。在澆好水的同時,每畝地施入氮磷鉀複合肥四十公斤左右,以保證大豆對肥力的需要。在結莢孕籽期,噴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一至二次,可以提高大豆的飽滿度,增強大豆的品質。

    及時預防大豆食心蟲、豆葉螟蟲、、盲蝽象和臭大姐等危害大豆的害蟲。可選用菊酯類農藥噴施,或選用50%辛硫磷乳油1500一2000倍液進行防治即可。對於發生大豆的蚜蟲施用價格比較低廉的吡蟲啉噴霧防治就可以了。

    種植大豆成本低,效益高,但一定要把管理來做好,防病治病一樣不能少。

  • 13 # 落英鄉間

    農民種植大豆,常出現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現象,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行距、株距太濃密,不透光不透風,尤其是開花時,沒有充足的陽光照謝,沒有良好的通風環境,影響受粉,既便是長莢也不長粒。

    第二,嚴重乾旱,也會導致大豆莢不飽滿和空莢現象。今年就遭遇了乾旱之苦,種了半畝大豆,將近2個月沒下雨,打眼一看,豆莢密密麻麻,用手一摸,空空的,只有莢沒有粒,也不用收了,至今還在地裡。

    第三,澇災也會造成豆莢不飽滿和空莢,特別是開花期間,遇上陰雨連綿天氣,影響受粉。

    第四,因為生了豆蟲,啃噬了大豆的葉子,影響了葉綠素的吸收,也會造成豆莢不飽滿和空莢。

    因此種植大豆要稀密均勻,旱了及時澆水,澇了及時排澇,適時防治病蟲害,才能奪得豐收。

  • 14 # 心相依93

    問:農民在種植大豆時,常出現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現象,原因是什麼?該怎樣防治?

    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經濟作物,但是在種植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大豆莢不飽滿現象,這一現象嚴重影響到大豆的產量和品質。那麼大豆莢不飽滿的原因是什麼呢?該怎麼防治呢?下面,我以晉南地區的氣候特點來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現象的原因:

    (1)水

    水是一切生物的生命線,大豆也不例外。在晉南地區,黃豆的初花期在7月上旬,這時正是乾旱時期,所以澆好花前水至關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澆水量一定要適中,切忌大水漫灌,如果水分過大,會造成植株旺長,不易成莢。

    (2)肥

    在農村,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好多農民錯誤的認為種植豆類作物不需要施肥,還說是豆類作物的根瘤菌就可以給植株提供足夠的養分。這是大錯特錯的,黃豆在花期和結莢期,營養消耗很大。所以在花期應連續噴施磷酸二氫鉀3次,以保證順利結莢。結莢後,結合澆水,施入磷鉀含量較高的水溶肥。

    (3)蟲害

    1、豆天蛾

    該蟲俗名豆蟲,以幼蟲為害大豆葉片,造成缺刻或孔洞,輕則吃成網孔,重者將豆株吃成光桿,不能結莢,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於3齡前幼蟲期噴藥處理,可用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2000倍液,或用20%殺滅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每畝用藥液50公斤噴霧。

    2、造橋蟲

    該蟲種類較多,以銀紋夜蛾為多。幼蟲為害豆葉,食害嫩尖、花器和幼莢,可吃光葉片造成落花落莢,子粒不飽滿,嚴重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可用20%殺滅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噴霧。

    3、食心蟲

    該蟲以幼蟲蛀食豆莢,幼蟲蛀入前均作一白絲網罩住幼蟲,一般從豆莢合縫處蛀入,被害豆粒咬成溝道或殘破狀。

    防治方法:10%氯氰菊酯乳油,畝用35-45毫升,或敵殺死乳油,有效成分0.5-1克,兌水40公斤均勻噴霧。

    (4)植株過密也會造成結莢不飽滿或空莢現象。

    二、瞭解了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的原因,如何防治便可迎刃而解:(1)選種是關鍵;(2)水肥是基礎;(3)防治病蟲害是根本。

  • 15 # 安卓峰農人

    大豆空莢或癟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品種選擇,大豆的品種有很多,不同的品種生長習性各有特點,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也會不同。而全國各地的氣候和土壤環境差異較大,如果你種植的大豆品種不適應當地的氣候和土壤,就容易出現空莢癟莢。所以品種的選擇非常重要,必須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土壤環境選擇適合的品種。

    2,種植密度,有的農友為了提高產量,把大豆種植過密。植株過密引起徒長,葉片重疊互相遮擋,通風透光不良,光合作用質量下降,營養物質積累不足,養分無法滿足花莢的生長髮育,所以容易出現落花落莢或者癟莢。不同的品種,種植密度也會有差別。

    3,施肥,種植大豆時施用腐熟農家肥,苗期如果苗子太弱,需追肥增花保莢,硫酸胺或者尿素。如果苗子正常則不需要施氮肥,可用磷肥促花。在花期和結莢期用大豆維他靈和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能促進花莢生長減少落莢。結莢期和後期使用生長調節劑蕓薹素內酯和磷酸二氫鉀,可以促進籽粒飽滿減少癟莢。

  • 16 # 圖說農村事

    有很多農戶反應說,種植的大豆麵上看生長的很好,莖葉旺盛碧綠,可到了開花的時候卻開花很少或者不開花,結的莢很少或者有些植株乾脆就不結莢。有些雖然也開花、也結莢,但卻是癟莢或空莢。有地塊的大豆植株生長到後期仍然旺長而豆莢該成熟時卻貪青不熟。特別是背陰處、夜潮地、土壤太肥沃的地塊種植的大豆,往往是枝繁葉茂、植株高大,可就是不結莢或者結的莢不飽滿或者是空莢。你說奇怪不奇怪?這些情況的出現嚴重影響了大豆的產量和品質,給種植戶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

    出現了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的現象,我說啊真的不奇怪,因為大豆正常的生長髮育是需要一定的適宜的環境條件的,違背了生育需求規律,必然是沒有好的“結果”。

    一、大豆的生長髮育需要適宜的溫度、溼度、光照、營養等環境條件,這些條件得不到滿足就會導致不結莢或者結莢不飽滿或者空莢。

    農諺說的“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春播)”、“頭伏蘿蔔二伏菜”、“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冬小麥)”等是農作物自然生產規律的總結,雖然大豆有春播、夏播之分,小麥有冬小麥、春小麥之別,且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使舊時總結的農諺在當下已有些不準確了,但是不同的農作物播種、收穫的大體季節是沒有變的,為什麼不能“伏種小麥寒種豆”呢?

    這就說明農作物該什麼時候種就得什麼時候種,否則就是違背了自然規律,違背了自然規律就會受到懲罰。當然,這是在自然生長條件下的,人為創造條件進行播種的應另當別論。人為創造條件改變播種、生長、收穫季節的,如棚室反季種植的,雖然適應了農作物生育的環境條件,但實際上也是違反了大自然的規律,全球日趨變暖的現象不正是人類影響了大自然的規律造成的嗎!

    大豆正常的生長髮育就是這樣,它需要適宜的溫度、溼度、光照和營養等條件才能正常發芽、正常生長(植株莖葉的營養生長)、正常結莢(開花結莢飽莢的生殖生長),滿足不了這些條件,大豆就會長不好,就會不結莢或者結莢不飽滿或者岀現空莢。

    1、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大豆不結莢,或者是有莢不飽滿或者是岀現空莢。

    我國種植的大豆,生育期一般在85天~140天之間,其全生育期所需要的10℃以上的積溫因品種不同而懸殊很大,如夏播的早熟品種需要達到1600℃左右,晚熟的品種需要達到3200℃上下。低緯度的品種需要積溫多而高緯度的品種需積溫少。各區域適宜的種植品種需要滿足相應的積溫要求才能達到相應的產量目標,播種過晚就會生長不足,必然發生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率高的情況。

    ◇大豆種子發芽的溫度要求。

    大豆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範圍是,日平均氣溫為16℃~20℃之間,適宜的土溫為17℃~18℃。低於8℃時發芽緩慢且不易出苗,高於33℃時發芽雖快但幼苗虛弱無力。

    ◇大豆花芽分化及開花結莢期對溫度的要求。

    大豆花芽分化的適宜溫度範圍在18℃~22℃之間,如果低於12℃時就不能進行花芽分化。開花授粉的適宜溫度在20℃~25℃範圍,在低於20℃或者高於35℃時就會發生嚴重的落花現象,在高於35℃時雄花會發生枯死,溫度高於40℃時坐莢率將減少五成以上,所以必然導致不結莢或空莢情況的出現,適宜的相對溼度為70%~90%。如果大豆在開花結莢期間處於連續高溫且乾旱的情況下,就會使大豆植株開花少、質量差或者岀現不開花的現象。原因是溫度持續高於30℃時會使大豆植株發生旺長徒長,從而空耗了養分、減少了幹物質向豆莢的積累,不僅影響了大豆的開花和授粉,還影響了豆粒的發育和灌漿,從而導致空莢和癟莢。

    ◇大豆鼓粒成熟期對溫度的要求。

    大豆灌漿鼓粒逐步成熟的適宜溫度範圍是19℃~33℃。這期間如果晝夜溫差較大,是有利於灌漿飽莢並提高豆粒品質的,因為較大的晝夜溫差能夠促進光合物質向豆莢積累,有利於豆粒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 所以,如果播種過早,灌漿期處於連陰雨天,就會因晝夜溫差小或者連續低溫而影響灌漿導致空莢或豆莢虛癟不飽滿。

    2、溼度過大或長期乾旱、雨水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大豆的開花和結莢,從而導致不結莢、豆莢不飽滿或空莢。

    試驗表明,大豆生長各階段的需水量為,播種至出苗階段需水量佔到了整個生育期需水量的5%左右。出苗至植株分枝階段佔到13%左右。植株分枝至開花時佔到17%左右。自開花至鼓粒時佔到45%左右。自鼓粒至成熟佔到20%左右。

    在播種季節如果遇上長期的少雨乾旱而不能按時播種,就會縮短大豆的整個生育期,由於生長期的縮短致使光合物質積累不足,就會使大豆植株開花結莢減少,就會使豆莢籽粒發育不足導致癟莢。如果後期降雨過多,又會使大豆植株過快生長導致徒長而浪費養分造成脫肥早衰,從而影響豆莢正常的生長髮育。如果開花之前雨水過多也會使大豆植株過快生長、消耗養分而影響後期的開花、結莢,也會導致不開花、不結莢。

    進入開花期之後,如果天氣過於乾旱,田間水分不足就會嚴重影響生殖生長,使開花減少併發生大量的落花落莢。到了結莢鼓粒期,如果田間嚴重缺水,就會造成籽粒發育受阻而出現空莢或癟莢。開花結莢期間,如果遇到長時間的連陰雨天或者低溫天氣,會因光照不足、溫度過低導致光合效能低下、營養積累不足而發生落花落莢癟莢。如果田間土壤溼度過大會根系活動受阻,使吸收養分的能力減弱,養分不足必然降低開花及結莢的質量。

    大豆也是比較耐澇的,但是不能承受水淹內澇,否則就會發生落花落莢,內澇嚴重將導致植株死亡。

    3、背陰生長、光照不足會因光合物質積累不足而發生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現象。

    大豆是喜光的作物,生長期間的光照時長與強度對協調大豆植株莖葉的營養生長與開花結莢的生殖生長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大豆的產量的形成和品質的提高有著極為顯著的影響。

    大豆出苗後一直到開花、結莢、灌漿、飽莢,到最後產量的形成的整個生長髮育過程,都需要一定長度光照和一定長度的黑暗交替,才能確保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正常進行,缺少了黑暗或者缺少了陽光,都會打破大豆自然生長的規律,持別是缺少了應有的一定強度的光照,就是因光合營養物質的缺乏而嚴重阻礙開花和結莢,最後導致不開花、不結莢、只有莖葉在徒長。

    因為豆莢主要著生於大豆植株的中下部位,整個植株都需要有充足的光照來進行光合作用以積累有機營養、促進花莢發育。如果種植的密度過大必然造成田間鬱蔽而影響通風透光度,必然影響光合效能的發揮而使植株細高旺長而不開花或少開花、不結莢或少結莢、空莢癟莢率增加。

    背陰處種植的大豆基本上都會出現這種情況。開花結莢期如果陰雨天多、光照不足,也會導致開花少、結莢少的現象,從而嚴重影響大豆產量的形成。

    4、施肥不合理、養分供應不均衡致使營養生長過旺而生殖生長不足也會發生大豆不結莢,或者是有莢不飽滿或者是岀現空莢。

    大豆的生長需要的氮養分是比較多的,但是大豆根系生長的根瘤菌所固定、轉化的氮就已經能夠滿足大豆生長需要了,生產中如果再過量施用氮肥或者施用過晚,同時又不注意磷鉀養分及中微量元素養分的合理搭配,必然造成莖葉徒長而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衡,從而減少了開花結莢量,就是開花結莢也會因養分失衡阻礙代謝活動而導致鼓粒困難並貪青癟莢。

    大豆的正常生長髮育有其特定的需肥規律,生長期間缺少了任何一種營養元素都會影響植株生長和開花、結莢、結實。如果營養成分搭配不均衡或者缺乏了某些營養成分,就是開了花也不能正常地鼓粒飽莢,往往會形成癟莢。據測定,如果鉀、鋅、硼等營養元素缺之乏,就會使大豆的癟莢率大為提高。在重施氮肥而不施用磷鉀肥的情況下,大豆的空莢率和癟莢率是非常高的。

    5、選種不當,如選用的種子嚴重退化,或不能適應當地自然條件或季節條件;種管不當,如播種密度過大嚴重影響光透,或者重茬種植土傳病害嚴重、土壤養分失衡,或生產管理不到位致使病蟲害嚴重發生等因素,都會使大豆發生不結莢,或者是有莢不飽滿或者是岀現空莢的現象。這些因素導致的嚴重後果就是不結莢或結莢少、空莢多癟莢多。

    二、應該如何防治豆莢不飽滿或者空莢現象呢?

    在選擇使用適應能力、抗病效能強的優良品種並做到良種良法配套栽培種植和管理的基礎上,要想避免大豆豆莢不飽滿或者空莢現象的發生,還是要重點在環境影響因素方面多下功夫。

    一是要選用陽光充足、排水條件好的地塊進行適時播種,確保大豆的整個生育期內從發芽出苗到幼苗生長、從植株分枝到開花授粉、從結莢灌漿到飽莢成熟的各個生長階段都能處於比較適宜的溫度、溼度、光照等環境條件中,避免播種過早、過晚帶來的不利因素的影響。

    二是要按照大豆正常生長髮育和產量目標要求科學合理地進行配方施肥,要重視磷鉀肥和鈣鋅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確保各種所需養分的合理供應、均衡供應,以更好地協調大豆植株莖葉的營養生長和開花結莢的生殖生長,從而達到應有的產量目標。

    總之,農民在種植大豆時常出現的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現象是有原因的,因為大豆有其特有的習性,這些習性只有在適宜的條件下才能被激發出來,如果種子的適應性、抗逆性及生長髮育所處的環境條件不能很好地滿足需要,那定會抑制其正常的生長髮育。本答者重點介紹了農民種植的大豆經常出現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現象的環境因素的影響,找到了原因後就要趨其利避其害,讓種植的大豆在適宜的環境中、適宜的條件下生長髮育,就能很好地解決題主提出的問題。你說是嗎?

  • 17 # 肥仔農經

    大豆圓潤飽滿、品相好能賣個好價格,而癟粒、空莢不僅影響質量,在質量上也是大打折扣。然而,就在大豆種植過程中,有許多人反應大豆出現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現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對於這樣的情況,又該如何進行防治呢?

    大豆出現豆莢不飽滿或空莢原因

    1.品種問題:播種時,品種選擇不當或沒經過提純以及自留種等因素,會因為品種自身退化等原因,使大豆開花結莢量減少,從而在大豆生長期間發生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現象的發生。

    2.播期不當:大豆生長對光照、溫度、溼度等都有一定要求,所以播種大豆需要合理安排播期,並非盲目進行。因此,提前早播或推遲晚播,都會因播期安排不合理而發生大豆不開花或只開花不結莢,或者提早開花結莢等不正常等現象。

    3.溫度不適:大豆開花結莢期間對溫度比較敏感,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在此期間若持續高溫乾旱天氣,不僅會造成植株呼吸過旺,減少幹物質積累,還會影響大豆開花授粉,從而導致大豆形成秕莢。若大豆生長後期遇到低溫,則會影響大豆灌漿速度,同樣也會造成空莢或豆莢不飽滿現象的發生。

    4.氣候因素:這點與播期有些相似,在播種期間遇雨水天氣,會導致大豆出苗延後,這不僅會減少大豆生育期間能量的積累,還會造成大豆豆莢不飽滿或秕粒不實等現象。

    5.栽培密度:大豆種植要合理密植,不同品種都有適宜的種植密度,密度過大會影響田間通風透光性,一旦田間光合作用削弱,很容易造成花莢脫落或形成癟粒。

    6.缺乏元素:大豆生長營養要全面均衡,稍缺乏某種元素,雖能夠正常開花,但往往會出現癟莢、空莢現象,如缺鋅、硼等,特別是缺硼常出現空莢癟粒。因此,為了防止出現此類現象,前期微量元素要帶足。

    7.病蟲危害:大豆苗期病蟲危害,會加重大豆貪青不實。如蚜蟲危害傳播病毒病,苗期感染病毒病較重者,會造成全株大豆貪青不實,鼓粒期發病則會造成大豆秕粒或豆莢不飽滿等現象。

    8.土壤板結:排水不良、土壤板結的田塊也會引起大豆空莢、癟粒。有些田間除草不及時或雜草過多(尤其菟絲)導致大豆受雜草危害嚴重,受害大豆基本上也是顆粒無收。

    如何防治大豆豆莢不飽滿或空莢

    1.選擇良種:品種選好尤為重要,要根據當地氣候、生長條件等,選擇抗性強的優質品種,這樣能有效減少後期問題的出現。

    2.合理播期:充分利用當地氣候資源,避免播後受不利因素影響。同時,要合理安排茬口,大豆不宜連茬播種,以免帶來其它不利生長因素。不過,夏季大豆可適期早播,可明顯提高產量。

    3.合理密植:大豆播種應根據品種特性,確定適宜種植密度。也可按照肥地稀播、薄地宜密。晚熟品種宜稀,早熟品種宜密的播種原則。

    4.科學施肥:施肥不能單一化,要科學進行施肥,達到營養全面均衡。要施用氮肥,增施有機肥,還要配合磷鉀肥和微量元素。

    5.合理排灌:大豆生長期間要合理排灌,尤其在大豆開花到鼓粒期,若遇乾旱、土壤墒情不足,應及時澆水防旱,以滿足大豆對水分的需求,減少秕莢。同樣,田間排水不良,造成積水,根系呼吸和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大豆的正常生長。

    6.病蟲防治:對於大豆的病蟲害,應及早採取綜合防治。苗期,混噴除草劑時候應新增殺蟲劑和殺菌劑,防治蚜蟲和其它病蟲發生,從而減少病毒病的傳播。而在開花至結莢期,應根據情況調控生長,防治病蟲害。

  • 18 # 開卷益多多

    大豆出現豆莢不飽滿或空莢的這種現象還真不少,以導致很多農民都不願種大豆了。

    說起種大豆,我有深切感觸。農民種地本來就難。種大豆相對比較容易,大豆根還能固氮增肥地力。但是現在在農藥管理下的種植害蟲特別多,就象種大豆,在生產隊時代只知道豆夾熟的炸裂了落地遇雨天,黃豆吸收水份泡漲滿地撿拾黃豆,還有豆棵上生長豆蟲,在收穫豆子後挖豆蟲吃。從沒聽說豆莢不飽滿或空夾現象發生。

    現如今種大豆第一關首先預防野兔的危害。因為當豆苗剛出土帶營養坯時野兔最喜歡吃食,這時一但被野兔啃食豆苗就變成無頭苗了不再生長了。所以農民就想辦法以祛兔為主設定一些障礙或下套或用蝦醬水噴灑豆苗,以求保證種豆的完整。待到豆苗長大開花結莢總可以鬆口氣,但這時有一個更大的敵人出現了,就是形似盲椿叫什麼名字還真叫不出,隱藏在豆棵中專門吸食豆莢營養造成大豆顆粒無收,由於此蟲危害性大隱藏性強,很容易被忽略所以才會出現,看到豆莢很多卻是空莢的現象。

    若在大豆開花結莢後及時打殺蟲藥就會避免空莢現象。

    種大豆基本不用上糞,因為豆根有固氮性。但要中耕也就是鋤三遍。叫做一遍深,是豆苗長出10公分以內要深鋤地鬆散土壤以利於豆根生長。二遍淺是指豆苗長到20公分左右時要以鋤地不傷豆根為準。三遍不傷根,是指鋤第三遍時只刮鋤雜草不能傷豆根為準。大豆一生的生長鋤三遍即可當然如果有雜草還需要鋤但不能傷根再結合適時打藥滅蟲,要獲得大豆豐產就有了保障。

  • 19 # 平靜珍惜

    農民在種植大豆時,出現豆莢不飽滿的情況和空莢現象,這與管理有關。咱們先來說一下這豆莢不飽滿的現象是怎樣造成的。

    豆莢不飽滿的情況,有一個很直接的因素就是在豆莢開始成型以後,過度的使用尿素,這樣會導致它不飽滿難以成熟。

    而空莢情況的發生,究其原因就是地勢低平種植密度太小而導致它在揚花授粉之時無法結果,同時由於密度太小陽光光照的缺乏,造成空莢的現象嚴重。

    要想使大豆豆莢飽滿產量高,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畦面保持孤形種植保持排水通暢,種植密度放大增加豆莢的光照,同時在大豆開花期和結莢前期和中期結合使用葉面微肥(如硼砂、鋅肥、鉬肥)等,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開花前期給大豆人工鋤地鬆一下土,這也是保證土壤的活性,讓它根系生長髮達,只要做到這幾點,大豆的豆莢會飽滿一致,而且成熟期也會一致,從而達到高產豐收的效果。

  • 20 # 崑崙生物090

      導致豌豆空莢或是豆莢不飽滿的情況,常與這些因素有關係

      1、光照過強或不足,過強則導致籽粒提前乾癟,之後發育不良導致不飽滿,過弱則滿足不了作物健康成長的要求,不結莢或是結莢不飽滿屬於預料中的結果。

      2、病蟲害,譬如大豆病毒病,是導致葉片萎縮,幼莢畸形的常見病症;大豆食心蟲一旦爆發,也是豆類作物大量減產的病因的一種。

      3、營養不足,或是膨大期追施肥沒有跟上需求,會導致膨大不足甚至空莢。用肥不合理則會導致植株旺長,但是結莢少,或是隻結莢不結子的情況。

      豌豆膨大期的水肥光溫需求特點

      1、豌豆膨大期不耐澇不抗旱,澆水適中及時灌溉即可。

      2、豌豆膨大期除了常規的基肥施用之外,需要葉面噴施十二元素等微量元素肥,輔助主要營養作物的吸收和運輸。有業界表示,豌豆缺硼是豆莢不飽滿的原因之一,十二元素標準施用基本可以達到作物生長需求。

      3、光照和溫度的要求一般是氣候方面的原因,人為可控制的條件相對較少,農民選擇種植豌豆一般都有這方面的考量,這裡就不做贅述,只是考慮當地的氣候田間,在選擇豌豆品種的時候需要有所側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日蛋糕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