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知名看淡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首,是清代一部偉大的小說。我最喜歡開篇的一首詩: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是作者寫作本書內心的真實寫照。詩句通俗易懂,但蘊含了作者極其豐富的內涵。既寫出了作者寫作的艱辛、心酸,也寫出了世人不明作者內心的無奈和痛苦,更表現出了《紅樓夢》的博大精深,它反映的社會現實,抨擊的黑暗社會,高超的藝術技巧對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是巨大的。這樣的鴻篇鉅製是一般人望塵莫及的。

  • 2 # 鄭立書畫

    紅樓夢中喜歡的詩太多了。因為誦讀詩書千千萬,不讀紅樓也枉然。要想學詩詞,讀紅樓夢是最好的啟蒙書,紅樓夢是雖然是四大名著當中的才子書之一,他屬於才子書。

  • 3 # 凌菱七號偵察室

    你最喜歡《紅樓夢》裡那首詩?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藝術成就極高。《紅樓夢》裡最美的女子莫過於薛寶琴(薛寶釵的堂妹)。她是一幫姐妹裡年齡最小的,然而就詩詞來說,她也是寫得最好的,僅她一個人就寫了懷古詩十首,當然還有其它十分出彩的詩詞。我認為最喜歡的還要屬薛寶琴十首懷古詩之赤壁懷古。

    薛寶琴十首懷古詩之 赤壁懷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

    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遊。

    薛寶琴十首懷古詩 之梅花觀懷古

    不在梅邊在柳邊,箇中誰拾畫嬋娟。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

    另外香菱的詠月詩三首,以及黛玉的五美吟五首也都是很美的。薛寶琴的《西江月·詠柳絮》詞也是很美的: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 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櫳?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

  • 4 # 江山js

    我最喜歡《好了歌》和《好了歌》注。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形象地勾畫了傳統社會末期,統治階級內部各政治集團、家族及其成員之間為權勢利慾劇烈爭奪,興衰榮辱迅速轉遞的歷史圖景。在這個傳統的“人治”社會中,倫理道德變得虛偽、敗壞,人們普遍喪失了對古典人文主義的信仰,人性惡劣的方面開始擴張,又加上政治環境的動盪、變幻,人們對現存秩序的深刻懷疑、失望都表現得十分清楚。這種“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景象,是傳統中國社會內部興衰榮枯轉遞變化過程大為加速的反映,因為小農經濟基礎已經日漸腐朽,但終究是上層建築首先開始腐朽、墮落,這主要來自於人內心的貪慾與傲慢,是上層核心人物因為權力的過分集中、擴張、膨脹,而變得肆無忌憚、物慾橫流,並且又因為“法制”精神約束的缺失,導致這些統治者們嚴重敗壞了社會的整體道德風氣和公平正義,導致國家趨向崩潰,這些徵兆都具有時代的典型性。作為藝術家的曹雪芹是偉大的,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幅極其生動的封建末世社會的諷刺畫。當他嘗試著對這些世態加以解說、並試圖向陷入“迷津”的人們指明出路的時候,他走向了超越之路,走向了哲學與宗教形式上真正的“大自在”解脫。他善於藉助機智的語言,去揭示那些人生無常、萬境歸空的超越性智慧和斷絕俗緣(所謂“了”)便得解脫(所謂“好”)的透徹觀照式的、古典卻又精闢的宣傳,藉此表達自己對現實社會的失望和對究竟真理的嚮往。這樣,他自然地就使自己開創出了新的哲學性思維和創作思路。

    《好了歌注》中所說的種種榮枯悲歡,是有小說的具體情節為依據的。如歌的開頭就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敗亡結局作了預示,還有一邊送喪一邊尋歡之類的醜事,書中也屢有不鮮。但要句句落實某人某事是困難的,因為有些話似乎帶有普遍性。脂濃粉香一變而為兩鬢如霜便是自然規律,它可能是對大觀園中一些女兒的概括描寫。倘說白首孀居,則有指寶釵、湘雲的可能。此外,小說八十回以後的原稿已佚,所以也難對其所指下確切的斷語。

  • 5 # 風之年華

    狂凝眉和葬花吟就不說了,這裡說一首林黛玉的《如夢令》。

    如夢令 黛玉

    粉墮百花州,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逑。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這首林黛玉的詩依舊充斥著悲慘淒涼的濃厚氣氛,全詩以物喻心,借柳絮飄零喻義自己身世不幸,漂泊不定,人命紙薄。粉墮,為柳絮花粉,香殘,花香已殘。逐對成逑,一指柳絮相互黏成球,也指林黛玉自己與寶玉。然“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柳絮也好,人命也好,愛情也好,繾綣漂泊到頭,終究是一場空。“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這裡也是一語雙關,林黛玉曾自稱“草木人”,所以草木既是草木,也是黛玉她自己,眼看愛情行將破滅,青春已逝,心中不免自悲自傷。“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自己身世漂泊,無家可歸,無人可依,只好忍心像柳絮一樣隨風飄散,心無定所。

  • 6 # 田月桑時

    紅樓一夢佳人多,可憐晴雯未傾國。我最喜歡紅樓夢中描寫晴雯的判詞: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雨後的月亮難得一見,而彩雲是容易消散的。雖然心比天高,可惜出身確實下等人。即使生得美麗機靈,卻只會招來怨恨嫉妒。人言可畏,年輕輕就被逼死了,多情公子也無法救她,只落得一場空牽掛。

    這首詩以悽婉的詞句,寫出了當時社會下的階級矛盾。晴雯屬於當時的無產階級,跟寶玉這個上流社會的公子哥的身份懸殊。雖然他們住在一個大觀園裡,但階級鴻溝是無法逾越的,悲劇是必然。不是什麼時代都可以灰姑娘嫁給白馬王子的。當時的時代,晴雯和寶玉並無過錯,卻被社會和偏見給予了沉重的打擊。這並不是風花雪月的桃色故事,而是血淋淋赤裸裸的人吃人的體現。喜歡這首詞一方面是文辭優美,意境悽婉,另一方面是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公,具有現實批判意義。

  • 7 # 老兵4200

    《紅樓夢》寫作,可謂“文備眾休”,文字句俱佳,而眾體更美,尤其詩詞,更難能可貴的是在眾多人物中,卻又能因人裁衣制帽,詩如其人,人如其詩。相比較而言第二十七回的“葬花吟”,又多象林黛玉感嘆自己不幸的身世。借花謝花飛,紅消香斷,春盡紅顏老,人亡花落,明悲嘆自然之花,實嘆現實中自己。

    可謂抒情淋漓盡致,現實讓人皆悲。哭花哀傷悽惻,怒釋悲憤之氣。嘆人間,可憐的為何總是柔弱女兒。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如同“風刀霜劍”,為擺脫“嚴相逼”恨不得生出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而幻想美好幸福的現實。一旦自己願望難以實現,而絕不會隨波逐流,受辱被汙。何不伴花而亡“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另從作者友人明義《題紅樓夢》絕句“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紅絲”說明“葬花吟”不僅僅是黛玉借花嘆自已身世,更應結合第五回,林黛玉判詞及《紅樓夢曲》“枉凝眉”來分析“似讖成真”,探索林黛之死的真實情節。只可惜,八十回後佚稿中黛玉之死文字蕩然無存,何處去考證?因此這首如同《春江花月夜》之美的“葬花吟”暗示林黛玉之死的局面和處境,這也是作者善用“詩讖”,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 8 # 新麻辣女士

    我最喜歡的是描寫黛玉的那首《枉凝眉

    》。

    《枉凝眉》

    兩彎似蹙非蹙濃煙眉,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外生兩靨之愁,

    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

    嬌喘微微。

    閒靜似嬌花照水,

    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態比干多一竅,

    病如西子勝三分。

  • 9 # 濁世清音1314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 10 # 麥穗日記

    《紅樓夢》裡,我最喜歡黛玉憶起李商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

    這一節,出自出自《紅樓夢》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這一回中,劉姥姥二次來到榮國府,在一行人酒足飯飽之後,便在池中乘船划水,寶玉看見池中很多的枯敗荷葉,十分生氣的說:

    這些破荷葉可恨,怎麼還不叫人來拔去。

    寶釵笑道:

    今年這幾日,何曾饒了這園子閒了,天天逛,那裡還有叫人來收拾的工夫。

    林黛玉卻說道:

    “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

    寶玉聽見黛玉喜歡枯荷葉,急忙又說留著殘荷。

    在這一回中,正是賈府精緻生活的高潮,此後,就開始轉向衰敗。

    而此處黛玉想起李商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恰是暗示了《紅樓夢》中的賈府諸人也正將走向百年繁華的末期、衰敗期。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中的一句,完整詩詞是: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寫此詩時,唐朝也面臨著由盛轉衰的局面,而在這首詩中,作者沒有引用任何典故,僅用水清、竹秀、亭靜之景,體現自己遠離京城的安靜,更反襯出自己對國家民生的憂慮。秋天的陰雲還未散開,淅淅瀝瀝的秋雨滴落在枯敗的荷葉上,更添孤獨、落寞之意。

    黛玉寄人籬下,看似有人照料,賈母為其撐腰,可她喪母離父之痛,更與何人說?

  • 11 # 曦陽揮手暮色歸

    一看到這問題,彷彿就聽到《枉凝眉》這曲婉轉美妙,浮想聯翩,優雅的旋律。可我更喜歡蘆雪庵爭聯即景詩《聯詩》,這個“爭”字,很應情應景,透過一問一答,一答一問串聯成詩,實在是逗趣的很。

    《聯詩》(節選):

    一夜北風緊,(鳳姐)

    開門雪尚飄。入泥憐潔白,(李紈)

    匝地惜瓊瑤。有意榮枯草,(香菱)

    無心飾萎苕。價高村釀熟,(探春)

    年稔府粱饒。葭動灰飛管,(李綺)

    陽回鬥轉杓。寒山已失翠,(李紋)

    凍浦不聞潮。易掛疏枝柳,(岫畑)

    難堆破葉蕉。麝煤融寶鼎。(湘雲)

    綺袖籠金貂,光奪窗前鏡,(寶琴)

    香粘壁上椒。斜風仍故故,(黛玉)

    清夢轉聊聊。何處梅花笛,(寶玉)

    ……

    欲志今朝樂,(李紈)憑詩記舜堯。(李綺)

    射獵這首詩的金陵十二釵有:王熙鳳、李紈、賈探春、史湘雲、林黛玉、薛寶釵

  • 12 # 山岩談詩論文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寶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

    忘不掉新愁與舊愁……

  • 13 # 黃蜂二師兄

    我喜歡《紅樓夢》中的《枉凝眉》,但是更喜歡其中一句話: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一位父親給兒子找工作,找到比爾蓋茨說,我把兒子介紹給你女兒,他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比爾蓋茨愉快的答應了,然後找到世銀總裁說:推薦我兒子給你當副總裁,他是比爾蓋茨的女婿,結果如願獲得副總裁的職位。比爾蓋茨夫婦

    要想人前顯貴,就要背後挨刀,每一個成功人士的最初經歷都是一段血淚史,如果你還沒有成功,不但是方法不對,而且還朝正確方向努力不夠,要努力到“不自在”,走出“舒適區”,挑戰自己,甚至暗無天日、昏天黑地、忍辱負重,才能夠有成功的可能。

    只有先苦後甜,成功後才能“真自在”,如果你一開始就想著自在,不捨得沉下身,不捨得下勤力,不捨得下苦功夫,不捨的付出巨大代價,那麼就不會成功,也不會更自在,甚至後面還會遭罪、走背運。

  • 14 # 三瘋奇談

    我是張三瘋,也來回答一番。我最喜歡的毋庸置疑是《葬花吟》。這是一首歌行體長詩,並非是寶玉等人在賽詩時所做,而是黛玉獨自一人荷鋤葬花時,觸情生情而隨口吟誦出的。寶玉剛好經過落英繽紛的小山坡,恰恰聽到了黛玉的這首《葬花吟》,頓時痴倒。

    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⑴,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⑶,忍踏落花來複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奴底事倍傷神⑸?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當我還是十幾歲孩子的時候讀這首詩還未曾有太深的感概,人到中年後再讀到此詩心中早已是百感雜陳。

    一、生如繁花

    人生往前看似乎遙不可及,往回看又咫尺可量,夜晚失眠時常常感嘆夜太漫長,可一生又太短暫,短的讓人心慌,此時經常會想起晏殊的那句:“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散夥本是人間常態,而韶華總是彈指即逝。

    曹公筆下的黛玉是絳珠草轉世,所以她對花花草草有著不同於凡夫俗子的感知和理解。“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她的生命絢爛如花,但花期有時,終會花謝,然後隨風四散,零落成泥碾作塵。短暫如花的生命也終會香消玉殞,會有誰來憐惜呢?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只有黛玉看到落花漫天的暮春,心生感懷,荷鋤而出,卻不忍心踐踏一地的落紅。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看到朝氣蓬勃的春天,世人皆感受到了欣欣向榮,獨獨黛玉看到了繁花爛漫之後的結局—隨風散落,魂歸大地。繁花盛開在世人的眼中,但凋零後,殘花落英難尋蹤跡,讓葬花人好個找尋,平添出一段煩惱。

    這說的豈不是人生,絢爛時開在世人眼中,隕落後寂靜無聲,如流星劃過夜空,換來的也不過一句:剛才有一顆流星!

    二、百年孤獨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黛玉在海棠詩社上做的詩每一首都在拷問孤獨。她寫海棠的香魂,在問菊花的心事,感嘆柳絮飄搖一生的悲涼,所有的詩都在宣告世人--人生不過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葬花人憐春又惱春,因為她本就孤獨,“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感受到春迎面而來,看到春發鳥飛,她心中生出一絲歡喜,但“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春表面上是一群人的狂歡,但終是各有各的孤單,再盛大的宴會也必將星散,孤獨卻永存心間。

    《葬花吟》中的葬花人感受到了自己就如同繁花一般,群花怒放卻又各自落寞,花顏動人卻飄搖無主,易被雨打風吹散。

    同樣的好景不常在,同樣的紅顏多薄命,因此葬花人說出自己的心願:“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孤獨是人生常態,卻也是一種美,美的讓人心碎。這首《葬花吟》把孤獨的美吟唱得無可比擬。

    三、魂歸何處

    黛玉接下來吟唱道:“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突如其來的短短一問,讓人倍感突兀!哪怕自己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那裡真會有一個美好的世界嗎?她在賈府長大,看透了爾虞我詐,世事紛爭,早就對現實世界失望透頂,但是天盡頭處就有一個美麗的香丘世界嗎?

    其實這突兀的一問是一個大大的否定,接著葬花人說道:“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根本沒有天盡頭的香丘,何不錦囊收殮,魂歸淨土。

    只是此時落英繽紛,還有人荷鋤葬花,葬花人百年之後呢?“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此時葬花,花尚有一方淨土可掩,可是葬花人一朝“花落人亡”,卻不知道何人來葬,是否能得一方淨土棲身,又魂歸何處?

    《葬花吟》到了末尾黛玉從感嘆自己身世飄零到思慮到自己的歸期,讓人讀來不禁心酸。我們從詩中能感受到黛玉心中那一絲悽苦,為她感懷,同時也為自己感懷。人生在世,終日為生計奔波,不辭辛苦,從來不思量如何的一個歸處才能配的上自己這一路的坎坷和顛簸。

    我們到底去哪,魂又最終歸向何處?

    黛玉隨口吟誦的《葬花吟》讓人細細品味後感慨萬千。人生苦短,如春花一現,開在世人眼中,卻凋零在無人探究的風起之後。世人都愛看繁花怒放,殊不知繁花雖爭相鬥豔,卻又各個落寞孤獨地翹立枝頭,只是世人眼中只看到繁華,孤獨僅存在花兒心頭。《葬花吟》的結尾也在扣問人生的哲學中最後一個問題,“我要到哪裡去?”我們到底會魂歸何處?或許只要“質本潔來還潔去”,我們的靈魂就會有一方淨土來棲。

    關注張三瘋,和你一起成長!

  • 15 # 三點水981

    《紅樓夢》裡的詩詞有很多,作者曹雪芹在書中塑造了賈府大觀園裡不同的人物形象,也寫出了很多不同風格的詩詞,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葬花吟》、《枉凝眉》、《好了歌》等。除此之外,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還有以下幾首:

    1.《西江月·嘲賈寶玉》二首:

    其一: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意思是:無緣無故尋找憂愁與怨恨,一會兒呆傻一會兒癲狂。即便生就一副好的外表與容顏,其實也就是一個草包。不懂窮困失意及世俗應酬之事,愚笨頑劣不讀經書八股文章。行為怪僻性格反常不合正道,不怕別人的攻擊與中傷!

    其二: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意思是:富貴時不知道安居樂業,貧窮時又耐不住寂寞淒涼,可惜他辜負了大好時光, 國與家都不能對他抱有任何希望,天下無能的人他數第一,古今不才不賢沒有出息的人沒有第二, 贈給那些奢侈華貴的富家子弟一句話:千萬不要學習效仿這孩子的模樣!

    這兩首詞,看上去似乎是對賈寶玉的嘲諷與批判,實質上確是作者對寶玉的讚美與褒揚。從那個封建時代、封建階級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寶玉,那他就是與眾不同,他對賈雨村之流的政客們不屑一顧,特別是與那些國賊蛀蟲們格格不入。寶玉無拘無束,愛憎分明、坦率純真的天性,註定了他叛逆的個性。他叛逆個性的表現在於不苟且、不隨俗,既不能像他祖先那樣“理朝政,遵家風、”為朝廷做個賢臣良相,也不能像鳳姐那樣治家理財,撐起家業的門面,所以他在一些人的眼裡就是一個“於國於家無望”的人、一個“行為偏僻性乖張”的人。這個人我行我素,有著“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偏執於桀驁不馴,所以才會具有“那管世人誹謗!”的態度與清高。寶玉並不是一個草包,相反,他是一個飽讀詩書、學識淵博、才思敏捷、智商和情商都比較高的人。再加上他天生的一副帥哥模樣,真可謂是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就是這麼一個被姥姥寵著、父母疼著、美人愛著的公子哥兒,怎麼可能不是“天下第一,古今無雙。”呢?

    2.寧府上房對聯: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意思是:把人世間的事情都弄明白了處處都有學問,把人情世故都摸透了處處都是文章。

    這句話告訴我們,社會是複雜的,人心是看不透的。人生在世,如果要想在社會上立足,過的比別人好,就必須不斷學習和正確處理好為人之道、處世之道、交友之道,只有這樣才能走好人生之道。如果世事都洞明瞭,那麼人情也就練達了。反之,如果為人處事不講究,遇到問題不知所措,那樣只會“撞南牆、摔筋斗。”會走不少彎路,平添煩惱與憂愁。

  • 16 # 梅苑俗客

    當然是姽嫿詞。

    此處算是紅樓夢中的一個小高潮,盡展寶玉詩才。

    這首詩一氣呵成,在通篇都是脂粉氣的紅樓夢中,別具一格,透出了一股清新(我沒用錯詞)的金戈鐵馬氣息,實屬難得。

    起首四韻:

    恆王好武兼好色,

    遂教美女習騎射。

    濃歌豔舞不成歡,

    列陣挽弓為自得。

    這四句起得平平,交代了事件起因。

    眼前不見塵沙起,

    將軍俏影紅燈裡。

    叱吒時聞口舌香,

    霜矛雪劍嬌難舉。

    這一轉依舊押仄韻四紙,到這裡賈政的清客開始拍馬屁“寶公親見不成”?實際上這裡不知不覺已經露怯了,一個公府公子哥兒,他能想象得到的軍營女子,也就是“俏影紅燈,口舌含香,刀劍難舉”。難為他了。

    丁香結子芙蓉絛,

    不繫明珠系寶刀。

    戰罷夜闌心力怯,

    脂痕粉漬汙鮫綃。

    這四句轉二蕭韻,其第二句連轉帶剎,連消帶打,如此下面兩句方順理成章,脂痕粉漬雖俗套,但是貼切。

    明年流寇走山東,

    強吞虎豹勢如蜂。

    王帥天兵思剿滅,

    一戰再戰不成功。

    腥風吹折壟中麥,

    月照旌旗虎帳空。

    這六句轉一東韻,首句的走字下得好,下面接連五句,鋪墊到位,到月照旌旗漸至高潮。

    青山寂寂水嘶嘶,

    正是恆王戰死時。

    雨淋白骨血染草,

    月冷黃昏鬼守屍。

    再轉四支韻,恆王領盒飯。

    紛紛將士只保身,

    眼見青州皆灰塵。

    不期忠義明閨閣,

    奮起恆王得意人。

    轉韻十一真,將到主角了。

    恆王得意數誰行,

    姽嫿將軍林四娘。

    號令秦姬驅趙女,

    濃桃豔李臨疆場。

    繡鞍有淚春愁重,

    鐵甲無聲夜氣涼。

    勝負自難先預定,

    誓盟生死報前王。

    這是這首詩一韻最長的,七陽韻,共有八句,尤其以“繡鞍有淚,鐵甲無聲”這一聯出彩。女兒愁緒之中透蒼涼氣概。

    賊勢猖獗不可敵,

    柳折花殘血凝碧。

    馬殘胭脂骨髓香,

    魂依城郭家鄉隔。

    星馳時報入京師,

    誰家兒女不傷悲。

    天子驚慌愁失守,

    滿朝文武皆垂手。

    這八句和上面八句剛好是兩個極端,這是兩句一轉韻,抑揚頓挫。到不傷悲句,高潮漸落。這十六句讀到深處,寧不教人下淚。

    何事文武立朝綱,

    不及閨中林四娘。

    我為四娘長嘆息,

    歌成餘意尚彷徨。

    結尾一嘆,令人扼腕。

    這首姽嫿詞曹雪芹借寶玉之口吟出,用心不可揣度。

    整首作品對這叫做林四孃的女孩子評價極高。作品手法、語氣、措辭等都有別於大觀園諸女。

    不知是曹雪芹心中所藏哪位女神,不入金陵十二釵之正副冊中,而單獨借這一首詩存在。

  • 17 # 上帝右手903

    《紅樓夢》裡詩、詞、曲很多,楹聯亦多。作者曹雪芹在書中不僅塑造了賈府大觀園中眾多不同人物的形象,更是寫出了千古吟頌不衰的詩、詞、曲等佳作及楹聯,是集古典詩、詞、曲及楹聯的集大成者,讓人倍感親切與喜歡。其中,除比較著名的《枉凝眉》、《葬花吟》、《好了歌》讓人喜歡外,還有《西江月-嘲賈寶玉》、《臨江仙-柳絮》等詞也令人陶醉。但我更欣賞以下幾幅楹聯:

    1)太虛幻境楹聯: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2)寧府上房楹聯: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3)史湘雲/林黛玉聽笛五言排律楹聯:

    玉)三五中秋夕,雲)清遊擬上元。

    雲)撒天箕斗燦,玉)匝地管絃繁。

    玉)幾處狂飛盞?雲)誰家不啟軒?

    雲)輕寒風剪剪,玉)良夜景暄暄。

    玉)爭餅嘲黃髮,雲)分瓜笑綠媛。

    雲)香新榮玉桂,玉)色健茂金萱。

    玉)蠟燭輝瓊宴,雲)觥籌亂綺園。

    雲)分曹尊一令,玉)射覆聽三宣。

    玉)骰彩紅成點,雲)傳花鼓濫喧。

    雲)晴光搖院宇,玉)素彩接乾坤。

    玉)賞罰無賓主,雲)吟詩序仲昆。

    雲)構思時倚檻,玉)擬句或依門。

    玉)酒盡情猶在,雲)更殘樂已諼。

    雲)漸聞語笑寂,玉)空剩雪霜痕。

    玉)階露團朝菌,雲)庭煙斂夕棔。

    雲)秋湍瀉石髓,玉)風葉聚雲根。

    玉)寶婺情孤潔,雲)銀蟾氣吐吞。

    雲)藥催靈兔搗,玉)人向廣寒奔。

    玉)犯鬥邀牛女,雲)乘槎訪帝孫。

    雲)盈虛輪莫定,玉)晦朔魄空存。

    玉)壺漏聲將涸,雲)窗燈焰已昏。

    雲)寒塘渡鶴影,玉)冷月葬詩魂。

    史湘雲、林黛玉的五言排律楹聯很精采。“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收尾這句更叫人稱絕。

  • 18 # 蒲公英1001

    最喜歡林黛玉的《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感覺“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這兩句超凡脫俗

  • 19 # 楊家婦

    寧國俯上房對聯: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洞明世事人情練達,不在文化高低,智商高素質高,在人群中自然就有一定的應響力,解決問題遊刃有餘。學問和練達是後天積累。

  • 20 # 漁鯨

    喜歡賈寶玉寫懷念賈迎春的一首詩。池塘一夜秋風冷,吹散芰荷紅玉影。蓼紅葦白不勝悲,重露繁霜壓纖梗。不聞永晝敲棋聲,燕泥點點汙棋秤。古人惜別憐朋友,況我今當手足情。這是迎春待嫁孫紹祖前,賈寶玉感到婉惜而又無奈,天天到迎春住的紫菱洲徘徊瞻望,看到岸上的蓼紅葦葉,池內的翠荇香菱,也都覺得搖搖落落,似有追憶故人之意,迥非平常逞豔鬥色之可比。隨念出此詩。此詩寫出了紫菱洲一片悽慘之景。詩的開始用"冷“"愁""壓“等字來襯托紫菱洲的悽涼景色,其實也寓意迎春後來的命運。其後又回憶以永晝下棋時敲棋子的聲音現在也沒有了,棋枰也被燕子灑滿屎的荒涼景象,然後筆鋒一轉想起了古人送別朋友時還依依不捨,何況我和迎春又是姐弟手足之情呢?所以這首詩給人一種淒涼不忍手足分離的情感,又有無可奈何的那種依依不捨的感覺。令人讀後回味起來有一種"酸風射眸子"的悲涼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越大越來越不願意交朋友,圈子越來越小。有和我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