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維新理說

    為什麼年紀越大越來越不願意交朋友,圈子越來越小。有和我一樣的嗎?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從單身一人到拖家帶口,再到“兒孫滿堂”,經歷的事情多了,見識也廣了,對“朋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有的“朋友”經不起考驗,在關鍵時刻或關鍵問題上分道揚鑣。所以,隨著年紀的增長,人們不再輕易“談朋友”了。有幾個老朋友就夠了,畢竟世事無常,人心隔肚皮,人家是心思永遠猜不透。

    被朋友坑的事情還少嗎?借了錢不還的,擔保了跑路的等等。提起這樣的人的時候,稱他們什麼比較合適呢?他們還是朋友嗎?如果不是朋友,那他們是什麼呢?想了半天只好說是曾經的“朋友”。

    古人早就告訴我們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交往了幾十年的朋友還是在利益面前露出了原型,“原來這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但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晚了。夥伴生意中被夥伴所坑的人也不在少數,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因為很多人見利忘義,也有人膽大包天。如果交友謹慎,以這樣的人為伍了,那離“倒黴”也就不遠了。

    有了這樣的經歷之後,很多人有發出“人心難測”的仰天長嘆。幫助你的人可能是你朋友的朋友,但坑害你的人卻是你最信任的朋友。

    當“朋友”不像朋友的時候,那種心痛的感覺誰體驗過呢?沒有比朋友的背叛更讓人“痛徹心扉”的了。這個時候,你還敢再說“我的朋友遍天下”這句話嗎?

    親戚害親戚,朋友騙朋友的事情屢見不鮮。有的已經被迫妻離子散了。

    我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因為有些事情我也經歷過了。否則,我不會說得這麼形象。朋友,咱們都是過來人,以後和別人交往做到“三不談”就好了,一不談妻子,二不談孩子,三不談票子。只有淡泊名利了,才能清新寡慾。放平心態,好好照顧好家人,過好自己的後半生。

    有些地方比較敏感,我沒有展開來說,如有想探討的咱們可以繼續交流。不知妥否,請您指教。

  • 2 # 弋聞Vlog

    1. 年齡越大,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朋友。和沒有什麼共同語言的人,越來越沒有話說。也就慢慢疏遠了

    2. 越來越珍惜自己的時間。而不再把時間浪費在沒有什麼意義的社交上。

    3. 隨著越來越成熟,不在需要更多的外在刺激。更喜歡獨處了。

    4. 進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後,會更專注於自家的事情,同齡人都各忙各的,自然就慢慢的疏遠了。剩下的就是比較核心和親近的小圈子了。

    5. 年齡大了,也懶了,不願意再交往新朋友上費時費力了。

    6. 年紀大了,事業等都基本定型,一般也不需要再像年輕時,不斷打拼,到處希望建立新的人脈了。

    總之,我覺得是正常現象。有三五好友,足以。

  • 3 # 老趙23403

    為什麼年級越大,越來越不願意交朋友,圈子越來越小?這個問題得從兩方面說起。一是隨著年級的增加,人越來越成熟。也不斷精減和最佳化自己的朋友圈,那些無用的、甚至有害交往予以淡化,並慢慢斷交,那些不健康的,不適合自己的圈子,該退出的就退出。成熟的人是務實的。人總是在不斷的選擇最佳化中生活的。二是年級越大,適應性自然的變差,所以不適合的朋友將予淡化,不適合的圈子慢慢退出。這都是很正常的,很自然的。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

    人為萬物之靈,透過學習和勞動,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也不斷地選擇朋友和適合自己的圈子。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選擇的過程,最佳化的過程,提高的過程。

    朋友不在於多,而在於知心,在於真誠。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親。幹實事的人,那有閒時間在酒桌上消耗呢?好朋友最體貼朋友,閒聊也是有時有度,衷告更是誠懇實在,幫助恰在需要之時,知己難求,一兩個足矣。

  • 4 # 回味人生183012133

    《朋》字是月月感受,但《友》字是平時建造出來的。

    覺得年紀越大,越不願意交朋友。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不讓自己的大腦受損。

    因為健康長壽才是唯一。謝邀!

  • 5 # 清心平衡蘇妃兒

    好奇。人隨著閱歷的不斷豐富,好奇心會越來越降溫,該唸的書唸了,該有的工作有了,夢中愛人也成伴侶,也有人叫自己爸或媽了,等等人生熱盼嚮往的奇妙一一變成現實。人沒有了好奇心,就會喜歡安靜,習慣了平靜就不喜歡交友了。

    知足。人的理想成不成功都有一個經歷的過程,過程或美或痛都會得到許多經驗,經驗或對或錯自己都會視為資本,資本或多或少都會讓人成熟,成熟或真或假都會讓人穩定,穩定或輕或重都會讓人知足。人只要知足了就會因減少了慾望而減少了來往,從而圈子變小。

    看透。不愛交友與看不看透沒有關係,年輕時明明看透朋友不是好人也總會去交往。並且因為越來越成熟更會有方法去交更多的朋友,但隨著年年齡的增長卻偏偏不愛交友,這說明與看破人生無關。如果說沒時間交友,我認為更不對。實際上學最忙,畢業後為找工作或為了把工作吃透做好更忙,當然成家後也忙,所以人生總在忙,因此不喜歡交友了與忙沒有重要關係。

    淡定。歷經風雨又見彩虹的人生不得不讓人心臣服自然,這樣會讓人總在慢慢收回自己狂野的心而安居平靜,當人心總能感受到歲月靜好時,就會自己和自己玩的開心而不用再去交友。

  • 6 # 你的好心情會感染到我

    為什麼年紀越大越不願意交往了?圈子也越來越小了。這話說起來在我來看,是需求和迴應出了問題,人有些時候老了,可是挑剔的心反而重了,因為是過來人,把人情世故都看明白了,在我們每天照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老了,發現迴應有些時候是應付時,那不真實的感覺讓自己退縮了,孤獨是每個老人都必須面對的,可是選擇是最重要的,痛苦的孤獨,和快樂的孤獨也是要明白的,學會欣賞別人,學會理解別人,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那麼你就是快樂的孤獨者,事事都以自己為中心的,我老了你就得讓著我,我老了我就得賣老,我老了你就得尊重我,我想這樣的老人是不會快樂的,所以學會照顧自己的老人就得站在高處看事情,尊老愛幼是提倡,不是義務,你掙錢沒給別人花,人都是敬出來,活得明白就是道理,哈哈說我自己那,因為我也老了。

  • 7 # 山花爛縵

    年紀越大越來越不願意交朋友,圈子越來越小,有和我一樣的嗎?

    年齡大了,越想心靜如水了,家物事也隨之多了起來,外界的交往也越少了,上有老下有小,兒,女,孫輩越讓人操心,朋友同事之間交往也是非常的少了,也只有孩子結婚婚宴點才能敘敘舊。

    年齡大了心如止水,好靜勿擾只想靜下心來,享受天倫之樂,不思以前的悲歡聚散,幹了一輩子酸甜苦辣,苦難艱辛,也只有現在放下了,己是過眼雲煙,不思也罷,至於圈子大小也無所謂了,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誰也不麻煩誰,全靠自己保重了!人生苦短轉眼就是百年,名利慾望對老年人來說,也就是一張擦腚紙,萬念俱灰,只求身體健康,別給孩子們找麻煩就行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謝謝!

  • 8 # 醬爆影視製作

    我不是不願意交際,而是我現在生活拮据,呵呵,交際還是需要費用的,有句話叫“人窮志短”,其實這樣是不對的,越沒錢更應該走出去,只有跟朋友交往知識面才能拓寬,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其實網路也是一樣的,你這裡發問題,我回答問題,我們就應該能成為朋友才是,只有交流才能成為朋友不是。

  • 9 # 艾喜和

    這是因為,歲數大了,見多識廣,明白人情冷暖世事無常,活著舒服就只取悅自己就好了。

    年輕的時候,胸懷世界,以為自己可以八面玲瓏無所不能,所以到處開疆拓土廣交朋友。

    走過了青春的莽撞張揚,估計都是遍體鱗傷有感而生,世界終究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人不可能取悅任何人的,終究是一個人走完所有的心路歷程。所謂志同道合,不過是一段時間相約有過一段路程而已。

    歲數越大,越覺得與其違心的迎合別人,獲得所謂的哥們閨蜜,不如君子之交淡如水,怎麼舒服怎麼來。夫妻況且大難臨頭各自飛呢,更何況迎來送往的泛泛之交!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沒有對等的資源,往上夠會活得很累!得不償失!

    所謂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有那費勁心思的取悅迎合交際,不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夏觸涼風冬聽雪,春賞百花秋望月!心中沒有煩心事,便是人間四月天!

  • 10 # 拙筆淡靜

    經歷越豐富,閱人無數,越是能感覺到遇到“靠譜朋友”的機率太低。不交朋友,不是不願交不想交朋友,而是沒有遇到值得交的朋友。

  • 11 # 馬也也的心靈花園

    有的,我們都是一樣的。

    物至盡處方收斂,芳華踏遍是清歸。

    蓮蓬垂頭,稻穀彎腰,秋樹紛零,百花始收。

    《紅樓夢》中非常關鍵的兩個“歸來”事件,一個是元春省親回家,一個是劉姥姥進大觀園。

    賈家的女兒,成為了王妃,並被奉為貴妃,於是得皇帝恩賜回家省親。這對於賈家來說,是這輩子在皇家能得到的最好的恩寵了。於是,為了迎接元春歸來,賈家為修大觀園可謂是極盡所能,奢華至極。元春落轎,看到舊日家園,因為自己的回來而如此浪費,心中不僅疼了一下,說:過奢了。凡事怕“過”,元春作為一個在皇宮裡見過大世面的人,她何嘗不知這些道理呢?所以,她在園子裡走了一圈,本來是該歡喜的,可是心中卻一片感傷。感傷的是,骨肉親人再無法回到過去的親近自然,倒不如尋常百姓家兒女繞膝團聚之歡。感傷的是,因為自己,家人不惜一切,冠冕堂皇的華麗,是生命與生命無關的虛妄。正月裡,煙花散盡,元春歸來又復去,彷彿已看破些什麼,只是囑託父母,好生讓自己的弟弟寶玉多讀書。

    極致到一定程度,要學會收。

    第二個人物,劉姥姥進大觀園。一個平凡的農村粗野親戚,走進這天宮般的園子,一切彷彿是假的。就好比一個人做夢跑到了太虛幻境,一切皆是自己眼界和閱歷所無法理解和思考的東西。所以劉姥姥在園子裡,鬧出來很多笑話。有幾個重要的場面,一個是吃鵪鶉蛋,眾人戲弄,她獨醒,她比誰都看得清,只是她不說,任你們擺佈,這是真正的大智慧,所以劉姥姥在紅樓夢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一個是酒醉進了寶玉的臥房,第一次看到鏡子和鐘錶,稀奇不已。照著鏡子裡的自己,如同見天物。竟然躺在寶玉的塌上小眯著了。這些行為,其實是有意將大觀園平民化,也不過如此罷。

    最後劉姥姥見到了王熙鳳的女兒,請注意,一般這麼尊貴的大家小姐,劉姥姥是看不到的,可是,若見到,就是機緣安排。劉姥姥受王熙鳳委託,給女孩子起了一個鄉土名字巧姐兒。這個細節很關鍵,一個尊貴之身,開始落入凡間了。所以後來,園子裡下場最好的人之一就有巧兒。劉姥姥在巧兒生命中的角色,是從一開始就被安排的。這個不可說。

    王熙鳳對於劉姥姥的慈悲,是大觀園中她最溫情一面的展現。這一鋒芒的收斂,為她日後女兒的前程埋下福根。

    元春與劉姥姥,都是來說一件事的:莫過於奢華,當思來之不易,更當思斂而內藏,學會付出和做減法,而不是一味堆積和收穫。其實這些,秦可卿也提醒過。

    泥土裡去,因為泥土裡來。塵埃裡開花,因為就是塵埃。匍匐在地上,便無所可拿走的了。是真正的安定和踏實。

    所以,到了一定年紀,做減法,為自己的生活做精簡,過那種簡單而篤定的日子,是非常必要和幸福的。

  • 12 #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為什麼你年齡越來越大,就不願意交朋友了,圈子越來越小了呢?說的很對,這是很多老年人面臨的一個問題。

    一是年齡大了,精力缺乏了,沒有時間和能力再去結交朋友了。所以,交往的人就會越來越少,圈子越來越小。

    三是退休的老人,因為體力不好,就不大愛動彈了。越歇越懶,就不願意再聯絡別人了。

    四是家庭事務絆身,沒法子和別人交往了。退休以後,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都已經大了,該上幼兒園和小學了。因為你退休沒事兒,就要專職的接送他們。一天四趟,雖然時間都不是太長,但卻騰不出時間,再和朋友來往了。

    五是退休以後,社會活動能力明顯降低,別人有事也求不到你,你也沒有什麼事去求別人,所以關係疏遠了,交往也就少了,圈子也就小了。

    一個同事曾經說過,退休了,沒有人聯絡你了。偶爾有一個電話,不是孩子滿月,就是買保險賣藥,電話最多的還是娶媳婦弔孝。

  • 13 # 幸福一生78873

    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人步入老年之後,無論是體質和思維能力開始走下坡路,人已沒有象年輕時那樣活潑好動,人開始變的懶散和保守,比如在交朋友這塊,已不會主動去交更多的新朋友,總認為人上了年經,不必要結交一些新朋友,有幾個老朋友就足夠了,久而久之,朋友圈越來越小,但也不會太在意這種事情,甚至還認為有兒女和老伴賠伴就夠了,其實這都是老年意識造成的結果!

  • 14 # 使用者9951726630241

    我已近7O發的人了,我的看法是一是看清了過去有許多明友是利用關係。退休了許多所謂的朋友就不再來往了。二是過去經常找你玩你或許有條件請他們吃飯現在力不從心了也不聯絡了。三是有些還是真心朋友但由於年令大了互相走動怕給朋友帶來麻煩。所以就不多走動了。四是通迅方便交流用微信電話。這些因素所致吧。個人看法。

  • 15 # 使用者51791099433

    年長倍感人情冷,閱深益見做人難。每當一個人步上老年,已經走過漫長的人生之路,經受過很多很多的風風雨雨,備嘗過人世間的冷暖是非,使人對社會現實有了深刻的體悟,以致許多老年人喜歡離群索居的平淡生活,也是很自然的。

    歷史上有很多達官貴人,社會名流,因看破紅塵,看淡人生,而選擇避居林下,獨處隱居的生活。獨居林下,一杯清茶,看看自己喜歡的書,遠離塵世的煩惱,這樣的生活也是有趣的。

  • 16 # 南鄉子63428676

    斷,舍,離

    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斷了聯絡

    有的人,相處久了覺得累,就捨棄了吧

    有的人,活著活著,就先走了…

    就這樣吧,餘下的人生慢慢過。

    心安處,是歸途。

    (網圖侵刪)

  • 17 # 年華似水127

    年紀越大,對事物看得越清,原來認為的一些所謂朋友,不過是一群酒肉朋友,真正的朋友沒幾個,所以逐漸就疏遠了,認為沒多大意思,漸漸明白了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成敗,也看淡了。也不會為了謀取成功,去取悅別人,一切隨緣。

  • 18 # 喬治麻咪

    首先,年紀越大會越來越覺得,真心的朋友真的很難得,基本上我現在處的好的朋友,都是上學時期和剛工作的時候遇到的,有些朋友雖然一直外地,但是見面之後還會感覺非常熟悉的感覺。

    其次,年紀越大越覺得,好朋友難得,就算想處一些一般的朋友,也大多建立在利益互換的基礎上,比如你能帶給別人一些東西,大家才有可能變成那種普通朋友,打個簡單的比方,我的客戶都算蠻厲害的人,就算因為工作關係,平時也會經常見面聊天啥的,但是我從來不會覺得我和他們會變成朋友,合作關係結束之後,你這個人根本不能帶給別人什麼,自然不會再聯絡。

    再次,年紀越大,越覺得極簡的什麼比較讓人舒適,放低自己的慾望,才能讓自己在這個過得舒心一些,所以我一般除了提升自己之外,朋友什麼的都是隨緣哦,遇到志同道合的可以處,遇不到不強求。

  • 19 # 是佳寧啊

    本人現在才22歲,就已經有這種感覺了,回想下自己為什麼這些年朋友越來越少

    1、盤點下自己超過5年還在聯絡的朋友有哪些: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都一起上學的老家的閨蜜,就那幾個人聯絡了十來年,為啥呢家在一起,逢年過節回家的話很容易就見面了。其他的之前覺得鐵的要死的朋友呢?初中天天玩的,後來不在一起上學就漸漸失去了聯絡;高中的天天玩,大學更不在一個地方,逢年過節回家也見不上一面也漸漸不聯絡了;基本可以看出來自己的朋友圈就是同校的人和家裡的人,或者上班後自己的同事和自己家裡的人。經常見面才能保持住感請

    2、交際時間,交朋友是需要時間的,一般的朋友也不值得自己浪費大把的時間去維繫,普通朋友交那麼多也沒什麼意義,平時上班就已經很累了,下班早的話只想吃吃飯去健身房養生放鬆,一週休一天,基本上午睡覺,下午健身房超市按摩護膚;越來越注重養身與休息,唱歌啦吃飯啦嗨皮什麼的一點都不想動,超過晚上10點的約會都不會想參加,耽誤我睡覺心情都可差

    3、人越來越實際,想說的話越來越少,沒有那麼多想吐槽的事,也不願意為自己辯解,交朋友太累,事太多,反正我現在一個人休息的時候想放鬆就去健身去游泳去按摩,舒舒服服的休息時間就過去了,覺得自己不無聊有事情可做就感覺不到對於新朋友的需求。

  • 20 # 偶遇牛市

    年紀越大,我也越發覺得自己不愛交朋友,特別懶,懶得去認識人,懶得去跟人打交道,懶得去維持一段關係! 我記得那時候我年輕時20來歲的時候,那時候對生活是充滿了激情,特別喜歡與人相處,朋友們都說我特別外向,覺得我跟誰都能相處的很好,剛認識一個新朋友,然後就能掏心掏肺的聊天。 慢慢的我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很多人在你的生命旅程中停留那麼一下下,然後又繼續前行。慢慢的我也開始發現,年齡的增長,我貌似已經無法去維持太多的情感,在我的生命裡來來往往很多人,真的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的人卻少之又少。我朋友以前經常說我,看你,對誰都好,可是當你真的需要他們存在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陪你身邊。是啊,就在那一瞬間,我恍然大悟,我身邊又有誰是真的,是可以真心對我的? 工作8年後的我,有時情緒特別低落的時候,翻開微信通訊錄裡,幾百號人物,卻突然發現沒有幾個是可以跟我聊天的,那種人失敗感與孤獨感油然而生。現在的我,我在熱衷於紮在人堆裡,我更習慣作為局外人,看著別人熱鬧狂歡,我想他們終究會跟我一樣,熱鬧後的冷漠孤獨,會變的更加嚴重。 年紀越大,更懂得獨處的重要意義。不管是我沒有精力再去維繫那麼多情感,還是我已經厭倦了這種表面的熱乎,又或者是我已經習慣了自己的孤獨,總之,我更喜歡現在的自己,沒有大喜大悲,坦然自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為什麼不用不鏽鋼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