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莉育兒
-
2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如果孩子3歲左右,已經進入了自我認知的敏感期。你說的所謂“被欺負”是孩子真正被別的小朋友欺負還是為了獲取家人的同情和理解,其實並沒有真得被別的小朋友欺負。
父母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的心理,發現他的小秘密,如果孩子真得被別人欺負,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到小區裡玩,觀察孩子的表現,看孩子和別人相處時是否存在難題。回家後,父母可以包容孩子的情緒,無條件接納,然後為孩子提供合理化建議,但是要告訴孩子合理化保護自己。如果別的小朋友欺負自己的話,一定要主動回擊,該正當保護的就正當保護,必要時就要打回去,不能太軟弱,實在不行就尋求大人的外界幫助。
-
3 # MM育兒雜談
孩子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總是被欺負,這是讓父母非常心疼的一件事情。我家孩子小時候也有這種情況,被別的孩子打,玩具被人搶走,我是這麼處理的:
第一,一般的小打小鬧父母不直接介入,讓孩子自己解決,這樣才能讓他們逐漸積累生活經驗,學會處理這類事情。
第二,讓孩子學會寬容待人,如果是一般性的欺負行為,採取大事化小、息事寧人的態度,不妨忍讓一下,但要提醒他們不要繼續這種行為。
第三,教育孩子不能去欺負別人,但若別人欺負到自己頭上來了,也不要害怕,應該積極反擊,絕不能讓孩子習慣於被欺負。“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和正當防衛的方式。但不要讓孩子養成依靠暴力解決問題的習慣。
第四,如果孩子經常受欺負,要從孩子身上找到問題的癥結,教給他正確的交往策略,如禮貌待人、遇事多協商、主動關心他人等,決不能強行要求他“打回去”。
第五,如果欺凌者顯著比自己強壯,要向父母求助,讓對方父母管教自己的孩子。如果不能改變,建議以後不要和這些孩子玩耍。
從我家孩子的經驗看,很多孩子是學會不會“打回去”的。所以我後來主要的策略是不和欺凌者玩。後來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我要求他好好學習,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一般不會受欺負。
-
4 # 飛快寫手工作室
受欺負很難界定,家長不宜用弱者的姿態,單邊保護自己的孩子:
1,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免不了相互之間磕磕碰碰。家長對男孩子之間的打鬥,要抱遊戲態度,要感謝有小朋友陪著自己家的男孩打打鬧鬧。
2,還需要培養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用語言。用行動。
3,是否打回去,要看自己孩子的表現。如果孩子用語言迴避了打鬥,要孩子的智慧。如果孩子也用手打了回去,要和孩子一起面對孩子內心的憤怒。沒有一個人是老好人。
4,最重要的還是避免衝突。孩子要有一定的自我修養,不要惹是生非。孩子要有自律性和界限感。
-
5 # 小王子愛上狐狸
這位家長,你認為自己這個說法可行嗎?不覺得自己很幼稚可笑嗎?小孩子之間如果打鬧都讓你這樣的家長來教育,那麼可能天天都有打不完的架,鬧不完的彆扭了!
三歲的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他們很多時候的表達更傾向於自己的感受。事實究竟如何,如果家長不在現場,根本很難去界定這個欺負與被欺負。孩子之間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你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保護自己,不要做施暴者。如果在這個時候,你灌輸給孩子的是“以暴治暴”的概念,那麼將來孩子大一點,就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霸凌者。
-
6 # 家有男寶初長成
我認為不能這樣跟孩子說,你的孩子目前才三歲正是對各種語言各種行為模仿的關鍵期,所以此時我們應該給孩子傳導正確的價值觀!
1.我認為三歲的孩子的打鬧只是孩子們溝通的一種方式而已並不是這兩個孩子有什麼愁怨。如果你的孩子老是被打,那麼我建議家長可以選擇不帶寶寶跟那個小朋友玩。
2.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我們要與小朋友們互相愛護。如果別的小朋友打你我們可以離他遠一點,或者告訴小朋友打人是不對的!
家長此時與孩子的溝通是很重要的,一個良好的引導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
7 # 惜情惜緣惜福
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1.如果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被其他的小朋友搶了玩具。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先觀察孩子,如果孩子並沒有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而是很快的又和那個搶他玩具的小朋友愉快的玩到一起,那就不要管他,說明他內心並不介意,小孩子都是活在當下的。
2.如果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哭,那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認同他的感受,並及時引導他說出內心的需求,如:“寶寶怎麼了,被xx打了是不是?生氣嗎?來媽媽看看”等等。
3.馬上制止對方,並及時和孩子溝通,如果溝通無效,可以找到他的爸爸媽媽反映一下情況。倘若碰到的是不明事理的父母,那就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畢竟這個社會的垃圾人大把的有,這個時候父母該擺出的態度還是要有。你的這種迴應至少給了孩子一種信念:媽媽一直在我身邊。且,媽媽的這種迴應就是最好的言傳身教跟榜樣。
5.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告訴孩子:不管有多麼的憤怒,如果在只有你一個人的情況下,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一定要靈活變通審時度勢不能蠻幹,至於怎麼知道打不打得贏,相信自己的直覺。
-
8 # 盧欣教育
一 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首先要搞清楚真實的原因:
有時候,父母認定自己孩子“被欺負”了,卻遭到自家孩子的否定,因為孩子之間有自己的遊戲規則,他們看上去似乎在爭執,但其實孩子們都沒太在乎。他們時常之前還在爭吵打架,可沒過就突然“雨過天晴”,手拉手快樂地繼續追逐玩耍。所以,只要對方孩子不是刻意製造事端和麻煩,自己的孩子也並沒有因為偶爾“被打”而感到恐懼和沮喪,父母就沒有必要干涉孩子,而應讓他們自行解決。
有時候的確是自己的孩子動手打了人而被對方孩子回擊。這時候父母就要告訴孩子“小手是用來幫助人的,打人會很疼的”等規則。我們在前文中就這一問題已經有過很多的討論,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其實,小孩子打架不記仇,他們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多時候他們並沒有覺得自己被人欺負了,也沒有受到真正的身心傷害,只是小朋友在交往中出現的正常現象。而父母的負面暗示卻會帶給孩子心理壓力並將孩子引向相反的方向,導致孩子性格懦弱而無法正常交友,更不會判斷和解決真正的矛盾。所以,什麼時候應該介入孩子的糾紛、什麼時候該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尺度的拿捏取決於父母是否真正瞭解孩子,父母必須要在瞭解事情真實原因的基礎上“對症下藥”。事實上,孩子們在爭執的過程中,也是在經歷、在嘗試、在體驗真實的生活,他們會透過這些逐漸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
二 面對孩子“被欺負”,父母要冷靜地處理問題:
如果孩子被打沒有造成什麼傷害,孩子也能自己解決問題並很快重新與對方和好,父母就沒有必要介入孩子的糾紛與爭執。但當自己的孩子確實遭到了很嚴重的傷害,而且不知道如何處理的時候,父母就一定要保持冷靜,這樣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1.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父母態度溫和且堅決地將自己的孩子與對方的孩子分開,摟住孩子並告訴他爸爸媽媽在他的身邊,他不用害怕,以此來幫助孩子進行情緒梳理。這個時候,父母既不要指責孩子膽小而不敢打回去,也不要得理不饒人,不停地怒罵對方的父母和孩子。可以批評對方的行為,但是要有禮有節,這樣既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了解決嚴重問題時應該具有風度和氣度的好榜樣,也給孩子留出了時間和空間,以支援他日後有可能希望繼續與對方孩子交友的願望。即使孩子被打,父母也不要徹底否定對方的孩子,還是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去慢慢體會,從而找到合適的與他人相處之道。
2.幫助孩子分析“被打”的原因。
在安撫孩子的情緒並等他鎮定下來之後,父母應該找個時間和孩子好好談談,瞭解他被欺負的經過和真相,然後幫助他分析其中的原因。比如,有沒有自家孩子的責任?對方是故意欺負孩子,還是隻是無意中傷害了孩子?在搞清楚事實真相之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果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技能技巧不足,就教他必備的人與人相處的技巧;如果是孩子的性格過於內向,就設法擴充套件其與小朋友的交友範圍,讓他變得活潑開朗些;如果是孩子性情暴躁、喜歡欺負其他小朋友而引起的被打,就要找出引起他不滿和不安的原因,並設法消除這種不安的因素。
三 教給孩子應對“小霸王”的方法
無論孩子是因為語言表達問題所造成的無意識的“身體碰撞”,還是孩子處在“打架不記仇”的階段,總有一些孩子會遇到真正的“小霸王”,他們由於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導致了被打和被欺負。
所有的父母都很關注孩子“被欺負”這個話題,因為誰也不知道哪天自己的孩子就會碰到這個問題,也無人能保證孩子是否就不會被欺負。很多父母都在積極探索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不少父母堅決支援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時在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予以回擊,絕不能吃虧,必須打回去。
但是父母有沒有考慮過:孩子是否願意打回去?如果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傷害而不願意回手反擊,父母會不會覺得孩子沒出息呢?萬一孩子回擊了,沒有打贏怎麼辦呢?這個時候父母會不會很失望,進而責怪孩子沒用?萬一孩子打了回去,不但沒有阻止欺凌,反而招來對方“小霸王”更大的和不斷的傷害,那孩子是不是隻有不停地接招和打回去?
大部分父母對於該不該教孩子打回去的困擾,皆來自“如果孩子不還手,不但很吃虧,而且將來還會因此變得懦弱”的擔心。但是,父母沒有想到,這樣有可能會造成對孩子更大的傷害並且使其失去自信心,特別是當孩子不敢打或者打輸了、被父母嘲笑膽小和沒用的時候。有的孩子還會有自責的心理,認為他沒打贏讓父母失望和生氣了,這種失敗感就會讓孩子感到更加沮喪。如果一味只知道讓孩子打回去,很有可能會誤導孩子:打人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這導致將來只要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孩子就會用拳頭攻擊他人。
所以,以暴制暴並不是一個明智的解決方法,父母如何正確理解孩子的情緒並給予正確的引導,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援。讓孩子學會如何化解內心的憤怒和仇恨,找到與人和平共處的方法,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並在矛盾衝突的時候能夠妥善解決問題,這些才是父母最應該重視的。
而解決被“小霸王”欺負的問題,並不是只有“打回去”這一種方案,不打也不代表孩子懦弱和無能,而是應該有更好的、能夠真正體現人的尊嚴和自信、更加智慧的方法來解決這一“被打”的問題。如何處理孩子被打,問題解決的背後實質上折射出家庭教育的大學問,父母應該把握好這個度。
1.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
2.情急之下,孩子打回去了,請包容他。
當對方孩子打過來的時候,孩子來不及做出其他的反應,出於自衛就打了回去。這時父母既不要沾沾自喜,感覺到孩子沒有吃虧;也不要指責孩子以暴制暴,畢竟是對方的孩子冒犯在先。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接納孩子的感受,幫助孩子控制情緒,並告訴孩子回擊要注意分寸,當對方已經住手了,就不要再打了,不要造成什麼傷害。等事情平靜下來後,父母再找個時間與孩子溝通當時他打回去的感受,以及如何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3.面對“小霸王”時,要有堅定的目光和堅決的語氣。
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個善良的人,但又擔心這樣教育孩子會讓孩子變得軟弱無能而無法應對現代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其實,很多有這種困惑的父母是混淆了善良和懦弱的界限,善良並不代表懦弱,強大也不代表暴力。一個自信又有正氣的孩子一定是有著堅定的目光、說話有力量、讓人不敢輕易冒犯的人。這份做人的自信底氣是發自內心的,來自父母平時的點滴培養。
4.讓孩子練就一副硬朗的身板。
一個有著強健的體魄、走路昂首挺胸的孩子所展現出來的氣質是與眾不同的,這種有威嚴和有氣勢的肢體語言也是震懾那些“小霸王”的一種力量。
5.如果對方不肯停手,告訴孩子迅速離開。
6.如果“小霸王”繼續追打,告訴孩子立即尋求成年人的保護。
7.告訴孩子,集體的力量大。
8.告訴孩子,父母永遠都是他堅強的後盾。
更多的細節,請有興趣的朋友們閱讀我的新書【孩子的敏感期,教養的關鍵期】。
-
9 # 蘇媽育兒空間
我也告訴過孩子,在外面玩耍,不要欺負別人,也不要給別人欺負,要學會保護自己。
1、如果別人打你了,你就跟他說,不要打我,再打我,我就告訴爸爸媽媽或者老師。
2、我們可以透過遊戲行為告訴孩子,例如爸爸媽媽和孩子在一起,我碰孩子一下,你會怎麼辦?然後孩子碰你一下,爸爸媽媽會怎麼辦?可以透過這種行為模式告訴孩子的處理方法。
-
10 # 小公主變形計
3歲孩子在小區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總是被欺負,我是否應該告訴他“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看到這個題目時,我很理解題主的心情。
但是我想強調,在家長看來,自己的孩子受欺負了,可是孩子是否也這樣認為?一定要跟孩子多溝通,先了解孩子的感受。
其實,在孩子的世界是有孩子的規則的。我一向堅持的原則是: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處理。但是,如果孩子向我發出了求助訊號,那我才會干預。這個時候,我一般會告訴孩子:不主動欺負別人,但如果你覺得被欺負了,媽媽支援你打回去。
-
11 # 懶媽育兒路
在孩子的交往中,產生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教孩子打回去只會起到消極的效果,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從而影響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一般來說,家長不應過多幹涉孩子的人際交往。只是當他遇到問題了,及時提供幫助就可以了。可以告訴孩子,用食物、玩具、遊戲等方法來鼓勵孩子化敵為友。與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時,如果孩子遇到問題,精神上的支援對孩子來說更重要。
-
12 # 諾媽家有男寶
這個問題是家長很糾結的現實問題,我也曾苦惱過,在孩子讀幼兒園小班的時候,三天兩頭孩子會跟我說:誰誰誰欺負他了!每一個父母身臨其境,都無法做到淡定如初,當我幾次對孩子教育“不要主動欺負孩子,但是也不能無故被人欺”無效之後,我曾憤怒地讓孩子打回去!但是,孩子有孩子的主意和性格,不會還手的孩子怎麼都不會還手,最後他告訴我,跟那個打人的小朋友做了好朋友!有了孩子這番話,我釋然了,不再強求孩子打回去,但我依然會告訴孩子自衛的方法,因為除了孩子間無意的打鬧,不能排除現實中的小霸王!
-
13 # 團媽育兒錄
首先孩子在一起玩出現摩擦是很難免的,大人們最好是不要參與進去,讓孩子們自己解決,大人們過多的干涉對還也不太好。
其次父母要觀察孩子是否有處理和應變危機的能力,先讓孩子自己解決,如果不行,父母再上也不晚啊。
最後如果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那父母就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可以和孩子說:不是我的錯,你卻打了我,那我就要打回去,不能讓自己受委屈。
-
14 # 使用者1825602082577
我覺得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作為家長,我們有義烏保護孩子的安全和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但對於孩子的社交和孩子成長的各種發展,我們得尊重孩子的自我意願,可以給建議,但不該過渡干涉。因為很多時候,家長與孩子的價值觀並不統一,我們不能把成人所謂的得失放到孩子的身上去。
比如我們家三歲半的兒子,也特別喜歡跟比他大的孩子,當然比起各項發展,受到磕磕碰碰或者傷害最多的也是他。我有時候會建議他跟同年齡的孩子玩,他一邊哭著一邊又跑去了,還囔囔著:“我就是要跟哥哥玩。”有時候想想也是挺無奈的。
-
15 # 幼兒向媽
我覺得應該告訴孩子讓他還手,孩子經常被欺負,對孩子的心理成長非常不好。
我家孩子小的時候,有一個比他大一歲的男孩,喜歡和我家孩子一起玩,而且經常命令我家孩子做事情,只要我家孩子沒按照他說的做,立刻就動手打我家孩子。
我家孩子太小了,被打了之後傻愣愣的,不知道該怎麼做。
剛開始我希望孩子自己處理這件事,畢竟大人參與了也不好。但孩子被打的多了,我也生氣了,覺得自己教孩子太呆板了,以前總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忘記教孩子被打了可以還手,後來就教孩子自己不能先動手,但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你也不能做受氣包。
孩子真的還手之後,那個大孩子就不敢再打我家孩子了。
https://m.toutiao.com/i6467178746867614222/?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from=singlemessage&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id=16902009915&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wxshare_count=1
-
16 # 海綿媽媽育兒
3歲的孩子處在性格培養的關鍵期,這時期的孩子在語言發展、動作能力方面有了極大的進步,也更能模仿成人的言行,所以,這時期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關鍵。
孩子之間相處難免磕磕碰碰,有的孩子將此作為交朋友的打招呼的方式,但孩子不知道輕重,有的孩子下手太重,就會給其他孩子造成傷害,不管是受傷一方的家長,還是另外一方孩子的家長,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所以,家長有必要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知識,比如:
被別的孩子弄疼了,但是對方不是故意使壞,可以明確告訴對方:你弄疼我了,讓對方下次不要這樣;
如果別的孩子沒有任何理由的打人,那麼首先要教會孩子保護好自己,比如:用手擋住對方。這屬於正當防衛。我們要告訴孩子:主動傷害別人不對,但是也要保證自己不受傷害,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進行正當防衛,爸爸媽媽不會責備你,讓孩子不會有心理負擔:擔心遭到爸爸媽媽的責罵。 -
17 # 百合媽媽讀心理
孩子才3歲,你確定,他是被欺負了嗎?
孩子們那麼小、那麼童真,他們之間真的存在欺負嗎?還只是彼此間有趣的玩耍?
請你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孩子的世界!
孩子們之間的事,就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去面對吧!你實在沒有必要干涉、阻止、破壞孩子們之間原本童真的友誼。
一旁,靜觀就好!
-
18 # 凌兒媽媽
很多家長護子心切,一旦孩子被欺負了總想讓孩子狠狠打回去。但是我一直不支援以暴制暴,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我不贊成。首先家長應該知道你所說的欺負對於孩子來說是否也是欺負,孩子有沒有向你求助,有沒有受到傷害。如果孩子只是打打鬧鬧,他們覺得好玩,那麼家長不必干預。
如果是真的被欺負了,孩子也求助了,那麼首先得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同時也讓孩子要明白的告訴對方,打人是不對的,再打人我就不跟你玩,同時讓孩子遠離愛欺負其他小朋友的孩子。
我家女兒一歲多,侄子三歲多,每每他只要看到女兒就會推她,可是女兒只要不摔痛,多半爬起來繼續圍著他轉,還哈哈笑。這個時候難道我會教女兒,他推你你就推回去嗎?我們只會教育推人的孩子說推人是不好的行為,並且屢教不改的話我們就會遠離,不跟他玩了。
所以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心裡應該有數的,孩子才三歲,真的不能以大人的主觀意識去教育,去教會他回擊。
-
19 # jason媽咪有辦法
記得剛剛聽到一篇文章,有提到男孩子體內的睪丸因素,讓他喜歡透過打打鬧鬧來感知世界與感知別人。
常常也是看到這種情形,兩個女孩子,一見面會親親熱熱的擁抱拉手,而男孩子一見面就像兩隻小公雞一樣,虎視眈眈的,同時擺出進攻的姿勢。
有時候玩著玩著也是相互打起來。
1,首先界定是真的欺負還是同學之間的打鬧
有時候孩子之間並不覺得是欺負,大人在旁邊看不過眼,是大人用自己的價值體系來評判這件事了。
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今天因為一把玩具槍互相打架,明兒因為一塊橡皮泥就變成好朋友。所以大人需要觀察孩子和其他孩子的相處模式,是不是別的孩子真的在欺負自己家的孩子,有時候孩子也是說不清楚,只是說別人打他了,是不是他也打別人了呢?
2,。如果真的遇到愛欺負別人的小霸王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告知身邊的大人,對方的父母或者老師,一般大人說上一句就會頂事。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就是他堅強的後盾,不要因為害怕或者受到威脅而不敢告訴父母,這會造成以後的霸凌事件。
3,學會情緒處理
有時候吃虧就是福,不必教孩子只要被欺負一定要打回去。也要學會避其鋒芒,社會上很多人因為一時意氣用事,導致兩敗俱傷,這就是情緒上不會處理。一點虧都不吃的孩子也未必就會成功。
-
20 # 天使寶貝成長記
昨天帶著孩子在大超市裡玩,有一個玩沙區,好多小朋友都在裡面玩。突然兩個不到三歲的孩子就打起來了,我親眼看見其中一個男孩打了另一個男孩臉上,接著那個孩子就哭了.孩子媽媽就在旁邊聊天,一位媽媽趕緊過來抱孩子,另一個孩子接著也哭起來了。兩位媽媽都比較冷靜,都抱著自己的孩子教育起來,不一會孩子就繼續玩起來了。
遇到小孩子之間打鬧的情況,其實還是比較正常的現象。首先家長一定要冷靜,不要以大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直接判定孩子是被欺負還是欺負他人了。不要給孩子貼上這樣的標籤,否則孩子會誤以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畢竟小,才三歲。
其次孩子尤其是男孩受體內激素影響,確實比女孩更具有攻擊性,好打鬥。而且三歲的孩子也正處於動作敏感期,喜歡透過動作去探索世界,去了解人或物,所以只要不觸及危險,就不要給與孩子太多限制。
最後大人平時帶著孩子在外面玩,一定要看護好孩子,多觀察孩子才能更瞭解自己的孩子是怎麼和其它孩子相處的。並根據實際情況去引導孩子,不管是“欺負“還是被”欺負”了,孩子都是有心裡有情緒,教會孩子採用適當方式發洩自己的情緒。如果真是遇上“小霸王”,在正常保護自己前提下,可以予以還擊。一般情況下,儘量避免正面衝突,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
回覆列表
三歲孩子在小區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總是被欺負。作為家長,面對這種情況,想要保持淡定真的是很難。我的孩子有時候在小區玩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那麼我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作為家長,我會比較細心的看護他。孩子三歲,相對來說,無論是認知能力還是交往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都不是特別強,所以,帶他在小區玩耍,我會格外細心的看護著他,儘量避免他和別的孩子,產生肢體衝突,避免別的小孩欺負他,或者他欺負別人。
其次,如果遇到小孩子被欺負的情況,那麼,我會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比如避開那些比較野蠻霸道的孩子、向大人求助、適當反擊等等。
不過孩子之間的交往,只要不過分,大人都不用過於干涉,孩子和孩子之間有他們自己交往的方式,他們可能前一分鐘在打架,後一分鐘就和好了,在這種交往中,孩子也會逐漸地學會與人交往的能力,不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