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奇葩歷史大觀
-
2 # 鹹魚閒聊
1945年3月,硫磺島戰役結束,此戰日軍傷亡兩萬三千餘人,而美軍則以傷亡近七千人的慘重代價佔領硫磺島。
硫磺島位於馬里亞納群島的北部,沖繩列島的東部,日本本土的南部,是扼守日本本土的重要防線,丟失硫磺島意味著沖繩成為防衛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防線。而美軍攻佔硫磺島後隨即在此修建機場,以便為接下來攻佔沖繩以及發動對日本本土的攻擊做好充分準備。
而面對美軍的威脅,日本也在緊急動員國內軍民,決心誓死抵抗。但是日本高層已經意識到,此時日本完全沒有能力守住沖繩,日本聯合艦隊已經不復存在,而陸軍的兵力也嚴重不足,新兵年齡過低,毫無作戰能力可言,現在日本全國上下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以肉身來阻擋“侵略者”,也就是所謂的“玉碎”。
當時日本人受軍國主義思想的洗腦非常深,自戰爭爆發以來,日本國民紛紛以各種行為方式去支援這場不義之戰,待戰爭後期,他們依然會毫不猶豫的響應政府的號召,隨時準備為天皇陛下赴死,這種思想非常統一非常殘忍但也非常的可怕。
為了應對美軍隨時會發起的對沖繩的攻擊,日本方面也在第一時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日本的計劃是僅剩的日本海軍艦艇到沖繩海域上尋找美軍艦艇併發起自殺式衝擊,陸軍32軍抵抗美軍登島部隊,而空軍則駕機對美國主要艦艇進行自殺式衝鋒,除此之外,日本大本營還徵調了沖繩本土居民,男性經過短暫訓練後編入部隊,與日本主力部隊一起抵抗登島美軍,而女人則進行醫護方面的培訓,用以救助傷員。
其中,“姬百合”便是當時日軍徵調的沖繩女子學生所組建的醫護隊。
“姬百合”的名字來源於沖繩島上的兩所女子中學的別稱,當時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的別號叫“乙姬”,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的別號叫“白百合”,這兩所學校徵調的女學生最多,所以便將“乙姬”和“白百何”合起來,以“姬百合”來代稱這支平均年齡只有十六歲的女學生醫護隊。
雖然日軍高層深知已經沒有力量阻擋美軍登島,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以自殺的方式來換取對美軍有限的消耗,但是這些從當地徵調的民眾包括“姬百合”女子醫護隊的學生們,他們並不知情,他們根本沒想到自己的生命早已經被日本高層所出賣,他們即將面對的將是最慘烈最毫無意義的死亡。
當戰爭打響後,美軍依託強大的炮火支援迅速登島,日軍根本組織不起一場有效的抵抗,兩個月後,戰鬥進入最後的圍剿階段,而“姬百合”也隨即被解散,日軍讓她們“自謀生路”。
是的,她們被軍方拋棄了,被解散的“姬百合”學生們不知所措的呆在各處戰壕,山洞中,她們歷經了兩個月痛苦而漫長的血腥折磨後,本以為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現實卻如此殘忍,當她們被拋棄後,她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山洞之外美軍的炮火,但是有一點她們心裡非常清楚,那就是誓死不能當俘虜。
所以當美軍要求她們投降的時候,她們並沒有迴應,她們中的一部分在絕望中自殺,而剩下的大多數則死於美軍的槍炮之下。
“姬百合”們就這樣隨著戰爭的硝煙而逝去了,後來,當地的人們在曾經的戰壕遺址上修建了一座“姬百合之碑”,用來紀念當年那群年輕的生命。
-
3 # 歷史吐槽機
姬百合來歷
其實所謂的“姬百合”並非一種花,它是鬼子亂起外號的產物。咱們都知道鬼子有著漫長的中二期,即使軍隊也不會好好的叫第一師團、第二師團之類的正經名字,非得取個什麼玉師團、勇師團之類的花名。
那期間他們的學校也是這個德行,所謂的“姬”其實就是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它的花名是“乙姬”;而所謂“百合”其實是沖繩縣女子師範學校,它的花名是“白百合”。這兩個學校因為校長和教師都是兼職,故此多被視為一個學校,才有了“姬百合”這個不倫不類的花名。
1945年3月23日,美軍即將發動沖繩戰役的時候,鬼子在這兩個學校裡抽調了222名學生和18名老師,去沖繩陸軍醫院擔任看護人員,這些15-18歲的孩子就被稱為“姬百合學生隊”。
地獄中的工作1945年4月1日沖繩戰役正式打響,美軍海軍陸戰2師虛晃一槍後,由陸軍77步兵師發起了登陸進攻,雙方在登陸點展開了慘烈的爭奪。不擇手段的鬼子開始驅使平民進行自殺式攻擊,但依然無法阻擋美軍火焰和鋼鐵組成的風暴。
姬百合的女孩在醫院收治的傷兵越來越多,妥善的治療已經不可能,而且伴隨美軍瘋狂的轟炸,她們只能放棄醫院,把大部分傷員轉移進沖繩島南部的地下坑道。坑道里沒有足夠的光線、沒有足夠的飲水。
整個轉移過程中無法行動的傷員均被放棄,大量平民被驅使向美軍,意圖拖慢他們的進攻速度。而姬百合們也在開始面對一些絕望日軍士兵的獸性,部分人員失蹤或者被交戰雙方士兵殺死。
絕望的滅亡1945年6月17日,美軍一枚大號炸彈集中了坑道入口,又一部分在吃飯的姬百合學生隊員被炸死。次日鑑於美國陸軍已經接近坑道,日軍命令姬百合解散,這次解散並非為了保護她們,而是講這些人驅逐出坑道,作為炮灰使用。
隨後的資料顯示,在6月19日姬百合就出現了重大傷亡,鬼子自己都不好意思直接寫她們的下場,種種跡象表明日軍、美軍和她們自己完成了對這支隊伍的殲滅工作。最終這支240人的組織倖存16人。
戰後鬼子在坑道不遠處立了一個慰靈塔,還把部分姬百合人員遷進了靖國神廁,那幾個倖存的學生回憶時也頗感當初沒有自殺,引為平生憾事。當然也又真誠覺得戰爭將人類變成野獸,呼籲保持和平的人。
總結起來所謂“姬百合”就是一個臨時徵召的學生看護團,在沖繩戰役中並不鮮見,比她們更知名的其實是白梅學生隊。坦率說,要不是因為隊伍是由一群女孩組成,可以觸及人心柔軟一面,現在誰還會記得他們?沖繩戰役可是足足死傷20萬平民的。
-
4 # 不沉的經遠
“姬百合”其實只是沖繩戰役期間,日本軍隊臨時徵發當地女中學生組成的一個戰地醫護隊而已,人數不多,只有200多人,只不過因為最後基本大多死在戰鬥中,而且多是年輕女孩子才出名。
太平洋戰爭進行到後期,日本已經是一敗塗地,美軍日益逼近日本本土。不過此時日本政府不甘心失敗,還試圖在本土實行焦土抵抗,號召民眾抵抗到底,希望美軍無法承受巨大的傷亡,從而換取有條件投降。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在沖繩戰役期間也非常頑固,肆意徵發民眾協助戰鬥。沖繩島上的男性大多被編入部隊,和守軍一起直接參加戰鬥,而女性一般從事醫護工作救助傷員,其中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和沖繩縣女子師範學校中的一批師生就被抽調去當了戰地醫護人員。由於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別號叫“乙姬”,而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的別名叫“白百合”,所以這個醫護隊就有了“姬百合”這個一個稱呼。
在沖繩戰役期間,日軍和美軍展開了慘烈的廝殺。為了遲滯美軍的攻擊,日軍不惜唆使、鼓動、甚至強迫平民對美軍發動攻擊,因此大量的平民死在戰火之下。在初期由於“姬百合”醫護隊是在後方救治傷員,損失倒不是很大。但是隨著局勢日益惡化,日軍逐步退入坑道作戰以後,醫護場所也轉入了坑道之中,和日本士兵同處一處,被美軍誤傷的機率大增,“姬百合”醫護隊陸續出現了死傷。
不過對於“姬百合”醫護隊來說更糟糕的是日軍在自己玉碎的同時,有意讓沖繩島上的平民一起陪著玉碎。在戰鬥不利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本著“不繳槍更不繳女人”的原則勸說“姬百合”的醫護人員一起自殺,如果必要的話日本士兵也不介意“幫助”那些不想自殺的人“自殺”。
所以到了沖繩島戰役結束的時候,“姬百合”醫護隊的240名成員倖存下來的寥寥無幾。當然,相比沖繩戰役期間島上高達20萬的平民死傷來說,“姬百合”醫護隊這點損失完全不值一提,大概因為其中大部分是10幾歲的年輕女孩才特別引人關注。
“姬百合”紀念館
-
5 # 冰哥聊史論古今
在二戰的時期,日本搞了很多新鮮的玩意兒,其中日本政府組織日本的女學生的姬百合是一個從名字上看非常奇怪的組織,事實上就是為了把戰爭繼續進行下去,臨時組織一些女學生形成的戰地醫護隊而已。
眾所周知,日本和美國的實力相差實在太遠,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還可以和美國進行抗衡一二。但是到了戰爭後期,日本可謂是節節敗退,根本無法抵抗美軍強大的鋒芒,美軍眼看就要殺到日本本土。日本政府和軍方自然就弄出來一個所謂的1億玉碎,就是全體軍民統一起來對抗即將入侵的美軍。
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沒有了所謂的軍隊和平民了,所有的平民也都是為軍隊服務的。而一些中小學的學生他們都不放過,當時美軍正準備進攻沖繩,而日本將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的女學生組織起來,形成臨時的戰地醫護隊。而這個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的別名又叫乙姬,當時還有另外一個學校也被抽調了一部分學生,他的別名叫做白百合,所以把這些組織起來的人,片名就稱作姬百合。
戰爭打響之後,美軍很快在沖繩本土登陸,而日本的殘餘勢力根本鬥不過美軍,所以往地道里轉移,而姬百合醫護隊跟日本的殘兵也都躲在地道里面。而對於美軍來講,他們也分不出到底是軍是民,所以對於地道里的人採取無差別的殺傷,自然姬百合醫護隊大部分都陣亡。事實上在當年那個年代,日本軍民死傷的可不少,只不過姬百合由於是由於年輕女學生組合起來的,所以比較引人注目而已。
-
6 # 御賤飛行
提起“姬百合”,我想到了日本另外一個是由相對成熟的日本女人所組成的慰安婦組織:日本女子挺身隊。這兩個組織的成立都是為了“支援”日軍,可能是從生理方面,可能是從別的方面。當然了,這些女人都是經受日本軍國主義雞湯所洗腦的。今天來重點說說“姬百合”。
話說在1945年的時候,沖繩之戰轟轟烈烈地展開了。日本方面遭到了美軍方面的強勢碾壓,損失極其慘重。日本人心想,這個沖繩看來是保不住了,被美軍拿下那是遲早的事情。但日本人想要在沖繩這個地方,盡最大的能力消耗美軍的力量,從而為本土來爭取更多的時間。
日本方面死傷慘重,日本便徵用了沖繩縣城高中的一些女學生和女老師。“姬百合”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就是女子高中別號“乙姬”以及女子部“白百合”的組合罷了。
“姬百合”的功能一:護士這是姬百合最初的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了。剛開始的時候,面對美軍的狂轟濫炸,日本方面完全是hold不住。所以,姬百合剛剛成立的時候,這些女學生都是充當護士的,主要是在日本後方救死扶傷,照顧照顧病人。
這些女人還是相當天真的,年齡很小,大概在16歲左右的樣子,正是豆蔻年華,完全沒有意識到沖繩之戰的激烈,有的還帶著學校的書本去的呢!
“姬百合”的功能二:作為間諜這個一定是經過訓練的,並且還是非常漂亮的,極其聰明的學生才能勝任。二戰時期,刺探情報的間諜往往都是一些長的十分美麗的女人。當情報員其實非常的危險,一旦被抓住,很有可能就會死亡。
姬百合選拔外表豔麗,智商極高的女學生,是具有極大的優勢的。一般來說,誰會想到這麼年幼的女學生,竟然是間諜呢,一方面就算被抓住,也有可能憑藉其出色的外表而逃脫。
“姬百合”的功能三:運糧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古代打仗的時候便有這一說法,何況現代了。糧草是極其重要的,打仗是一件極其消耗體力的事情,吃不飽的話戰鬥力先喪失一半了。
姬百合還被日軍要求運糧。這項任務是很危險的,因為要面對美軍的飛機大炮。姬百合在運輸過程中,曾經遭到美軍炮火攻擊,很多的女學生直接被炸成灰了,有的被燒焦了,臉都破了相了。
總結姬百合部隊的很多人,都沒有好的下場。沖繩之戰中,有的直接就死亡了,有的被美軍給抓住了,成為了美軍的玩物,估計也沒有好的下場,有的自殺了。
-
7 # 大史官
瞭解二戰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發生在1945年的沖繩之戰,當時硫磺島已被美軍佔領,所以,沖繩島成了日本最後的防線,美軍是想攻破沖繩島,而日本卻要死守沖繩島。“姬百合”就是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組織起來的一支特殊的隊伍:“姬百合護士隊”。她們是由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的222名女學生和18名老師組成的醫療護衛隊,參加戰地救護。
從“姬百合”的名字我們也能夠看出,這支特殊的隊伍都是有年輕的女學生組成的。由於日本戰事吃緊,而且日本的軍方人手又不夠,於是這些像百合花般漂亮的女學生就臨時充當了護士的角色,來照顧日軍傷員。雖然她們還是一群毫無護士經驗的女學生,但他們依然能夠將日軍傷員照顧地很好。
然而,這些少女都被日本的軍國主義洗腦了,所以,她們還間接參與了沖繩之戰,被迫擔起了給日軍運輸食物和負責傳遞情報的任務。因此,她們還被稱為“軍國少女”。在這過程中,很有可能會被美軍發現,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其中就有多名學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被美軍的炮火擊中而亡。
隨著戰事的發展,日軍不斷的撤退,在6月18日,日軍竟然宣佈解散“姬百合”護士隊,讓這些女學生“自謀生路”。年輕毫無戰爭經驗的女學生根本不知如何應對美軍兇猛的炮火攻擊,她們在被解散後僅2天的時間就有一百多人被美軍無情的轟死。其中也有一部被俘虜後不堪其辱而自殺,240名學生護士隊僅18人活了下來。
-
8 # 歷史咖啡廳
小雪微鑑:姬中百里花好合,多麼富有詩意的名字,但是,你能想象,姬百合這個詞,並不是來形容女子的,而是二戰時期,日本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女子護士隊的代號。這些被稱為姬百合的人,大都來自於日本沖繩當地的女子學校,她們中很多人都處於花一般的年紀,最後,都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亡靈。
強弩之末1945年3月,二戰瀕臨尾聲,歐洲戰場早已經呈現一片祥和寧靜的狀態,但是在亞洲,日本帝國主義還在做困獸之鬥,希望可以東山再起。
在英美對日宣戰以後,日本人早就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準備,瀕臨崩潰的日本軍方,希望可以徵招當地的學生,投入到大聖戰的隊伍中。
在3月22日,沖繩縣駐軍徵用了這些花季少女,參加戰地救護,在很多人的眼中,她們之中絕大多數人在上戰場的時候,手裡還拿著鉛筆、書本、甚至作業,尚未更事的這些女孩子,她們沒有想到,即將面臨上前線的危機。
軍隊希望可以在沖繩和英美盟軍打一場持久戰,所以,這些女孩子們的任務,除了參加戰地救護以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蒐集情報。
香消玉殞也許,小雪用這個標題並不合適,但是,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說,她們其中很多人並不知道日本侵略者的嘴臉,甚至被賣了還在為她們數錢。
沖繩之戰,進行地非常艱苦,後來,因為寡不敵眾,被迫進入山中打伏擊。
日本人在看到已經失敗的結局以後,下令將她們解散,但是,解散之後的這些女孩子,剛出山洞,就被盟軍的榴彈打死了。將近100多人,在游擊戰中死去。
你可能想象不到,一個18歲左右的少女,看到這種情況,心裡是什麼感受,但是,據後來倖存者講述,這段歷史,給她們很多人終生難以忘卻的悲痛記憶。
綜上,姬百合雖然名字美麗,但是卻是日本軍國主義下的產物,這更加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慘無人道,我們後輩,要銘記那些慘死在日本人鐵騎下的亡靈和英雄。
-
9 # 日本二三事
姬百合是日本二戰時期以日本軍隊為中心,經過看護訓練而組成的女學生組織(也有老師),主要組成成員是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沖繩縣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在日本被稱為“ひめゆり部隊”。
(天真無邪的年紀,被強行拉入戰爭的日本女學生們)
1945年3月23日,在美軍攻入沖繩之前,兩校女學生共222人,老師18人,共計240人,作為沖繩陸軍醫院的護士進入前線。沖繩陸軍醫院是沖繩守備軍直轄醫院,有本部、內科、外科以及傳染病科,這些女學生和女老師被分到各個科室的部門當中。1945年6月18日,因為日軍敗勢已定,姬百合被解散;最終240人死亡136人。在第三外科戰壕死去人數最多,因此日本在此處建立了慰靈塔,如下圖。
姬百合最初雖然是以“護士”的名義加入戰爭,但是需要做的事情,確實有很多,我找到一份倖存姬百合成員的日記,從日記當中,或許我們更加能夠判定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日記內容:
每天的食物就是一個飯糰,實在艱苦,而且飯糰每天都在變小,最終只有乒乓球的大小,我們都叫這個是“乒乓球飯糰”。在戰場上沒有性別的區分,上司就用男性用語與我們溝通。學徒隊的成員,還被委派了往防空壕搬運藥品的工作。揹負著數公斤的藥物,在敵軍飛機的轟炸下,步行大約40公里,從醫院搬送到防空壕。防空壕是在一個洞窟當中,洞窟是簡單的床位。我們就是在這樣的場所,治療負傷人員。防空壕很快就滿員了,長官下令說:不要接受那些自己來的,也不要管那些馬上要死的患者。因此我們就只放那些不能動的人進來,能夠自己來的人只有再回到戰場。有時候會進行沒有麻醉的手術,我們就會拼命按住負傷者,處理死亡以後計程車兵也是我們的工作。最開始很反感,但是時間長了也就習慣處理屍體了。
在防空壕當中,其實姬百合並未出現傷亡,但是6月18日以後,突然接到解散的命令。日本軍官就把他們從防空壕當中趕出,136人的傷亡都是在被趕出防空壕之後所造成的!上述是真實人物的真實日記,足以證明當時日軍的瘋狂。之後也出現了關於姬百合的藝術作品,但是那些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展現的有美好的一面。其實現實當中,哪有什麼美好,都是魔窟而已!另外還想說的是,希望有些作者可以調查以後再回答問題,不要過多的臆想,這是不對的。
《 日本:不生孩子,責備女性是社會的“愚蠢”》
《日本人工資很高?!這是許多中國人的“錯覺”》
《嫌犯逃亡成日本恥辱!戈恩:與日本司法鬥爭到底》
-
10 # 密探零零發
二戰,在日本的軍隊中有一個特殊的組織,全部由年輕的女學生組成。她們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姬百合”,她們個個清純靚麗,真的就像百合花一樣純潔美麗。然而,她們最後的結局是悲慘的,不禁讓人落淚。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歷史,探究關於“姬百合”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
1945年,美軍一步步地逼近日本本土,日軍在太平洋小島跟美軍死磕,在琉球群島的戰爭尤為慘烈。當時,日軍為了抵抗美軍無所不用其極,連當地的女學生也不放過。222名女學生和18名老師被當地的日軍徵用,編成了一個女子護士隊,用以照顧日軍,被叫做“姬百合”。她們主要來自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沖繩縣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姬百合”這個詞來源於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的別號“乙姬”和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的別號“白百合”。
當時,她們年齡大都在15~18歲,真正的花季少女。她們還是一群天真的少女,並沒有將被徵召的這件事情看得有多嚴重,很多人甚至還帶著梳子、文具和課本來報到,準備一邊工作一邊讀書。但萬萬沒有想到日軍和美軍的差距太大,而日軍為了給日本本土爭取更多的時間,將沖繩之戰定位成了“消耗戰”,決定以全島人的性命為代價,消耗美軍。因此,這場戰爭進行得異常慘烈。
起初,“姬百合”的這些女學生擔當了南風原沖繩陸軍醫院的護士,幫助醫生照顧傷員。但不到一個月,日軍就被迫轉入了坑洞作戰。而這些年少的女學生不僅要忍受洞內潮溼的工作環境,還被迫擔當起運輸食物和傳遞情報的任務。不少學生在外執行任務的時候,被美軍的炮火給炸死了。這只是厄運的剛剛開始,接下來更是殘酷。
戰爭進行到了6月18日,日軍突然宣佈護士隊解散,讓女學生們“自謀生路”。而這些女學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躲避炮火,在解散後的頭兩天就被炸死了100多人。最慘的一幕發生在陸軍第二外科戰壕內,當時山洞中100多人,其中“姬百合”的護士就有四五十人,當然還要一些負隅頑抗的日軍。在美軍要求山洞的人投降沒有迴應的時候,就用火焰噴射器封鎖了洞口,當場就造成80多人窒息死亡,只有1名老師和7名學生逃了出來,出洞後又有兩名學生被當場射殺。
“姬百合”這200多人幾乎全部都命喪於戰場,個個都是花季少女,真的是慘不忍睹!二戰後,日本沖繩民眾在沖繩設立了姬百合之塔及其附設的姬百合和平祈念資料館。“姬百合”的故事被寫了書,並且還被拍成了電影。日本搖滾樂隊The Boom就是在參觀了姬百合之塔後,寫下了著名的《島歌》 。此歌在日本家喻戶曉,讓人們逐步瞭解了“姬百合”這段悲慘的歷史!
都說“戰爭讓女人走開”,然而往往女人在戰爭中是最大的受害者!以史為鑑,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
1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說起二戰時期日本的“姬百合”,不熟悉的人們,一定會想到了慰安婦,其實並不是。
當年,日本在和美軍發生的慘烈的沖繩島攻防戰中,“姬百合”作為日本沖繩居民全民皆兵計劃中的一部分,她們是由沖繩女子高中和沖繩師範學校的女學生們組成的護士隊。
(姬百合護士隊)
在整個沖繩戰役中,作為擔負傷員救治任務的“姬百合”,最終僅有73人得以生還。這群天真爛漫的花季少女,究竟經歷了怎樣可怕的戰爭摧殘呢?
二戰後期,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中途島、瓜島、硫磺島先後失守。僅存的沖繩島,成為保護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屏障。此時的日本兵力已經捉襟見肘,無力增援。只能依靠由牛島滿率領的,駐守沖繩的32軍近10萬人,來面對54萬美軍的進攻。
牛島滿清楚,以區區10萬兵力,根本無法和美軍對抗。他將飽受日本軍國主義毒害的沖繩本地居民,和學生組織起來,成立義勇隊參加戰鬥。
1945年3月22日,別名“乙姬”的沖繩縣女子高中,和別名“白百合”的沖繩師範學校,一共數百名女學生和女教師,被牛島滿的日軍徵用,組成了“姬百合護士隊”,參加即將打響的沖繩戰役戰地救護。
這些女學生年齡在15歲到18歲之間,是真正的花季少女。單純的她們,並沒有意識到戰爭的殘酷性。報到的時候,還帶著梳子、文具和課本,打算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沖繩島戰役打響後,“姬百合護士隊”的學生們,被安排在日本沖繩陸軍醫院,協助醫生進行傷員救治和術後護理。
由於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護理知識培訓,面對源源不斷血肉模糊的日本傷兵畫面,這幫少女每天處於恐懼和手足無措之中。在持續的精神壓力之下,她們之中一些人甚至選擇了自殺。
(沖繩戰役)
戰鬥進行到一個月後,兵力完全處於劣勢的日軍,抵擋不住美軍的強大攻擊,只能不斷後退收縮陣地。
牛島滿下令日軍向沖繩島南部防線後撤,利用山區複雜地形,開展游擊戰。“姬百合護士隊”也跟隨沖繩陸軍醫院轉移,把戰地醫院隱蔽在山洞中,繼續開展傷員救治。
山洞裡既沒有電,也不允許出現明火,避免醫院位置被美軍發現。就在這溼漉漉黑乎乎的山洞中,姬百合隊員仍然較好地對日本傷兵進行了搶救護理。
退守南部山區之後的日軍,充分利用懸崖峭壁、深溝高谷等險峻地形,構築起堅固隱蔽的防禦工事。為了充實陣地參戰人員,牛島滿命令所有男性進入前線,拿起武器和美軍戰鬥。對於情報傳輸,食物運送以及傷員轉移等保障工作,牛島滿就將其交給了山洞戰地醫院的姬百合隊員。
被迫走出山洞的姬百合隊員,只能冒著隆隆的炮火,偵察美軍動態,及時反饋到日軍指揮部。或者將食物送到戰場的前沿壕溝。或者把受傷的日軍抬回戰地醫院進行救治。
在一次送飯的途中,從天而降的美軍炮彈,將9名姬百合隊員當場炸死。
面對即將到來的敗亡,6月18日,牛島滿通知所有日軍做好最後一搏。同時解散姬百合隊衛生隊,讓女學生自行回家。
(姬百合隊員舊照)
山洞外激烈的炮火和槍聲,讓這群少女猶如一群被拋棄的羔羊,驚恐茫然,不知所措。她們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對身處的險境。兩天內,僅衝出洞外被炸死,和因害怕而自殺的,就達100多人。
最慘的,當屬陸軍第二外科壕洞內的姬百合隊員。在沒有收到投降喊話的回覆後,美軍用火焰噴射器封堵住洞口,43名隊員當場窒息而死。逃出洞口的7名隊員,又有兩人遭槍殺,原因是她們沒有及時舉手投降。
戰後,沖繩民眾在這個洞口,修建了姬百合紀念塔和姬百合和平祈念資料館。
根據塔上的資料記載,當年,由沖繩高中和師範學校少女組成的姬百合衛生隊員,共計297名,在82天的沖繩戰役中,有224名死亡。
搖滾樂隊The Boom在參觀姬百合之塔後,創作的《島歌》,在日本口口傳唱,家喻戶曉,被沖繩人民視為代表當地文化的象徵。
以姬百合衛生隊為題材,日本導演今井正和水木洋子編劇的《姬百合之塔》,是戰後日本最知名的反戰電影。從1953年首映以來,前後重拍高達七次之多。它的持續熱映,提示我們: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參考資料:《姬百合紀念館》《揭秘二戰日本女兵》)
-
12 # 貓眼觀史
二戰後期,日本的敗局已經無法挽回,可他們還是不願意就這樣認輸,他們天真認為只是自己還沒有想到一些辦法,他們還是有可能反敗為勝。可在德國投降之後,日本就徹底被孤立了,從西線戰場抽出手來的美軍與蘇軍,輕鬆就把日本海外的主力軍隊消滅掉,美國更是直接就攻擊日本本土。
這個時候日本已經處在了戰爭癲狂狀態,他們為了要打贏戰爭,不惜犧牲所有的國民,他們就表示要守住每一寸土地,還想出神風特攻隊這樣的奇葩策略。
在後期日本的戰場上,也出現了一些特殊的組織,這些組織都是為了戰爭服務的,其中有一個組織就比較特殊,它是由一群學校的美少女組成的,這個組織被稱為“姬百合”,這個稱號,是沖繩第一女子高中與師範學院的別號合稱。
在這裡就讀的,都是一些青春期的美少女學生,她們為何要成立這麼一個組織呢?這個組織其實是一個戰地救護隊,她們只有一個任務,就是負責去戰場救護傷員,等於是強行被拖到了戰場上工作,在1945年3月,這兩個學校大概有200多人與18名老師被軍隊徵召。
她們就這樣踏上了不歸路,沖繩與日本的關係是比較複雜的,它也處在了日美交手的前線,在3月的時候,日本就已經開始重兵佈置,打算要守衛沖繩島,在日美戰爭中,沖繩島戰役可以說是最為血腥的一場,雙方都死傷慘重,靠著更強的炮火優勢,美國才徹底拿下了沖繩。而在戰爭中,“姬百合”不斷在戰場上救護傷員,此外她們還要負責幫助物資運輸,傳遞情報。這些女子都被洗腦過,可她們沒有什麼戰鬥的能力,也缺乏專業的技能。
很多女孩子根本對戰爭一點認識都沒有,結果在戰場上,不少人都死於戰火中。更加殘酷的是,這些女學生與傷員大多隱藏在山洞裡面,美軍拿下衝繩之後,日軍還在不斷抵抗,他們就用噴火器這些武器,對每個地方都進行搜查,山洞裡面大部分的女學生就這樣被活活燒死。
之前日本臨時徵召她們,可隨著戰事不利,“姬百合”組織就被解散,這些人在戰場上根本不知道該如何生存,也有大量的女學生無奈之下選擇了自殺。剩下的也基本都死在了山洞裡面,逃出來的9個人裡面還有2人被美軍擊殺,數百人的組織就只剩下幾個人活著,這無疑是非常殘酷的事情。
當然,“姬百合”只是一個縮影而已,真正恐怖的是日軍在沖繩的瘋狂舉動,他們迫使平民自殺,整個沖繩島有十多萬平民死亡,除了死在戰火中的人外,還有很多的人都是死在了日軍的逼迫下,看到日本軍隊這樣的行徑,美軍也感到非常吃驚。這次的血戰,讓美軍也開始重新考慮戰略佈置,他們到底還要不要一個一個攻佔,後面更多的島嶼血戰,讓美軍最終決定使用核武器。“姬百合”組織只是一個臨時建立起來的機構,由於戰地缺乏足夠多的後勤人員,她們才被徵召過去,這麼一群女孩子,到了那裡其實只有死路一條。
她們與很多衝繩居民一樣,都死在了戰火當中。當然,隨著沖繩島的丟失,日本也徹底失去了獲勝的可能,沖繩成為美國直接攻日的支點,美國也因此掌握了制空權,日本失去了更多的精銳戰力,再也沒有辦法與美軍正面交鋒。
雖然大量的民眾都死在了戰火當中,但戰爭也確實到了尾聲,這場充滿罪惡的戰爭,已經奪走無數人的性命,後來日本也有很多人反思戰爭,“姬百合”也成為日本國內影視劇常用的題材,不少人想要藉此回憶過去,拒絕戰爭再度出現,直接受難的沖繩,更是建立了姬百合之塔來紀念她們,大家一起要反思這場戰爭。
參考文獻《姬百合》
-
13 # 梁老師說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姬百合”就這三個字,要是單獨拿出來,您還以為這是啥花?這還真壓根不是。
這是小鬼子擱沖繩縣所建立的一支女子護士隊,是鬼子專門訓練出來擔當看護任務的。
說道這裡估計有些小夥伴們會好奇:“這麼個救護隊,咋就起了這麼個名?”
這主要是因為這支隊伍主要來自於倆所學校,一所叫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這地有個別號叫乙姬,另一所學校是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他這別號叫白百合。
所以這倆地的別號這麼一湊合,就湊出了姬百合這麼個名來。
人員是222名女學生,外加十八個老師,被當地的鬼子駐軍就地徵用,用來參加戰地救護的,所以這幫人算是間接的參與到沖繩戰役。
大傢伙有知道,這沖繩戰役,小鬼子壓根就沒有抱能打贏的局來設計的,那就是最後的垂死掙扎。
目的就是臨時之前,狠狠的咬美國人一口,為以後失敗擱談判桌上增加一點籌碼而已。能給那幫子所謂的上層鬼子精英留那麼點活命的機會。
所以這注定將是一場太平洋戰場上最為血腥的戰役。
為期八十二天的戰鬥,鬼子那海軍和空軍被徹底的摧毀了。美國人的傷亡也達到了八萬人。
喪心病狂的小鬼子不僅對美國人下手狠,對自己人更狠逼迫沖繩老百姓集體自殺,甚至於將平民趕入洞穴之中,用手榴彈解決,就這麼被鬼子自己人弄死了二十六萬,而作為鬼子兵卻想法設法的活了下來。
後來美國人來狠勁了,直接給鬼子本島來倆原子彈,一個小男孩蹦蹦跳跳的抱著廣島啃了一通,另一個胖子死命的砸到了長崎。
倆朵蘑菇雲,把個鬼子天皇直接嚇趴下了,啥籌碼不籌碼的,他這就害怕美國人一不小心給東京來一發,他可就真見美國人的上帝了。
所以這姬百合最後的命運,咱也能猜出來。
姬百合這些人當時被聚集起來,參加戰地救護,當時她們還真沒把這當回事,據說來的時候,這手裡還提著梳子,文具盒,作業本啥的,還想著抽時間讀書呢?
這其實就是一場消耗戰,所有的鬼子這都是消耗品,哪有她們想的那麼簡單。
當她們真真的上了戰場,她們才發現帶的這些東西都成了累贅,
啥救護任務,後勤運輸兵乾的運輸食物,通訊兵傳遞情報任務就落到了她們這幫子看起來清閒的學生手裡。
沒幾天的功夫,就有九個人被火炮砸到了身上死掉了。
那麼這場戰役在六月二十一號結束,而小鬼子為了整點炮灰啥的,在十八號這天就宣佈就地解散這幫子姬百合。
鬼子當時說的挺好,就是讓他們自謀生路。
這咋自謀生路呢?就這洞外邊,炮火連天,震的這地面都晃盪。
就在解散的頭兩天,一百多人在絕望中自殺了,或許這就是鬼子希望看到的結局吧!
那麼堅持到最後的人,被美國人堵到了洞子裡邊。
美國人要求投降,她們沒有迴應,美國人直接就上了火焰噴射器。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這美國人實在是太狠了吧!這就燒了?”
你快拉倒吧!鬼子之前經常利用美國人擱洞口外邊喊他們投降的功夫,朝外邊放冷槍丟炸彈的,美國人吃了不少的虧。
有時候美國人好心給鬼子傷員來包紮,迎接美國人的是刺刀或者手榴彈。
所以美國人也不客氣,直接就整噴火槍。只要是參加了這場戰役的美國人都恨死小鬼子了。
這不後來小鬼子投降,這幫子參加戰役的美國人就被調走了,而來接受的卻是沒有參加過太平洋戰役的美國士兵,從這裡咱也能看出這兩波人的矛盾很激化。
咱接著說事,這頓噴,得咧直接就窒息了八十人,最後逃出來的只有一個老師和七個學生。
在逃出洞口的時候,美國人以為又是來搞偷襲的,直接開槍打死了兩個學生。
總之最終活下來的僅有十六人。
後來鬼子就在那坑道邊上弄了慰靈塔。
-
14 # 夏目歷史君
在二戰接近尾聲之時,日本人反而要比之前更加猖狂,不但絲毫不對自己之前的行為進行反思,反而要比之前還要變本加厲。
日本曾經從全國招募了一批學生,其中還包括了相當多的女學生,經過不同程度的訓練之後,這些女學生被日本政府送上了戰場上的不同位置。
在這些女學生當中,一部分經過短暫的訓練後,被送去負責軍隊中的醫護工作,看護照顧軍隊中的傷員。
但是,戰爭越是到後期,日本的各方面的問題越嚴重,藥品供不應求,很多傷員面臨缺藥的問題。
這個時候,這些日本女學生的身份不僅僅是醫護人員了,出於日本政府的要求,她們這些人變成了劊子手,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置傷員於死地。
另一部分則是那些被特地挑選出來的,面容姣好、頭腦聰慧的女學生,也就是標題中說到的“姬百合”。
她們這些人被選拔出來之後,要經過嚴格的訓練,訓練結束之後,她們將會被日本軍方派到戰場上收集情報,說白了也就是間諜。
隨著當時美國和日本在太平洋的戰爭越來越激烈,她們這些人透過向美軍投懷送抱的方式,從美軍手中套取有價值的情報。
出於她們這些人的“學生”身份,很容易讓美軍放鬆警惕,所以,當年很多美軍都曾經栽倒在她們身上,日軍藉著姬百合們的貢獻,也曾給美軍帶來了不小的打擊。
雖然有學生身份作為掩護,但是,她們畢竟屬於日本軍方的一員,美軍透過電臺破獲過很多日軍高層對姬百合傳達命令的電文,隨後美軍開始對姬百合成員圍追堵截,因為電文被破獲而遭遇屠殺的姬百合成員數量最多的一次超過了一百位。
當時在美軍的追捕下,這一百多位姬百合成員躲進了山洞之中,美軍於是在洞口出點火,直接將這一百多位姬百合成員燻死。
在沖繩戰役中,日本人大勢已去。但是沖繩島上生活著超過14萬日本老百姓,這其中包括很多姬百合成員(姬百合成員絕大多數來自於沖繩島),日本政府直接命令這14萬人自殺殉國。
接到命令之後,很多人不想自殺,隨後日本軍方的槍口對準了他們的同胞,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姬百合成員,因為她們面容姣好,很多姬百合成員在被殺掉之前還遭到了日軍的侮辱。
沖繩戰役鄰近尾聲之時,美軍登上了島嶼,姬百合又一次接到了日本政府的命令,於是這些之前經過訓練的女間諜們,被日軍簡單的武裝了一番,也成了日軍中的一員,正式被推上了戰場上。
不難想象她們這些人的下場,在美軍強大的火力之下,很多姬百合成員戰死,而那些被美軍俘虜的姬百合成員則成為了美軍戰後的“戰利品”,被美軍各種侮辱。
在沖繩戰役結束之後,日本政府出於姬百合組織死亡率過高,不得不放棄這一組織。
當年這些女學生們中很多人都是主動為日本軍國主義賣命的,不料最後卻成為了日軍的炮灰。
-
15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姬百合”聽起來很像如今一些動漫的二次元名字,其實,“姬百合”是沖繩戰役期間,日本軍隊徵發當地女中學生組成的一個戰地救護隊,人數有200多人,最後基本大多死在戰鬥中,姬百合中的主要成員是年輕女學生。
太平洋戰爭進行到後期的時候,美軍不斷逼近日本本土,當時日本作戰高層計劃透過號召全民抵抗,實行焦土政策,讓美軍在日本本土的戰鬥中,因為無法承受過於巨大的傷亡,而放棄對日本的佔領,甚至放棄作戰,而選擇與日本進行談判。
當然,日本沒想到,美國人後來很絕的丟出了原子彈,還是兩顆。
話說回來這支“姬百合”女子救護隊。
當時日本在沖繩戰役期間表現的非常頑固,日本政府和軍方大肆徵發沖繩民眾協助進行戰鬥。
所謂協助戰鬥,就是將沖繩島上的大多數男性編入部隊,和沖繩守軍一起參加戰鬥,而當地女性一般被派遣去從事醫護工作來救助戰鬥中的傷員。
這其中,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和沖繩縣女子師範學校兩個學校中的一批師生就被抽調去當了戰地醫護人員。
由於沖繩縣立第一女子高中別號叫“乙姬”,而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的別名叫“白百合”,所以這個醫護隊就有了“姬百合”這樣一個聽起來有那麼點意思的稱呼。
沖繩戰役期間,日軍與美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處於劣勢的日軍,為了阻擋美軍的攻勢,將大量的平民投入戰鬥,除了前面說過的當地男子,連女子也沒有放過。
而到了戰爭的尾聲,日軍開始實行“玉碎”戰略,但是軍人玉碎也就罷了,日軍瘋狂的號召這些被捲入戰爭的平民也實行“玉碎”,甚至軍方還派人監督,主動幫助那些不肯“玉碎”的平民“為國就義”。
“姬百合”救護隊在戰爭初期主要是在後方救治傷員,所以損失並不大,隨著戰爭局勢日益惡化,日軍逐步退入坑道作戰以後,救護場所也隨之轉入了坑道之中,和日本士兵同處一處,於是被美軍誤傷的機率大增,“姬百合”醫護隊也陸續開始出現傷亡。
其實這裡無月要指出一點,我們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叫“地道記”,其實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才是最喜歡用地道戰的。
因為日軍往往透過詐降,以及平民襲擊等方式來“忽悠”美軍,擴大美軍的傷亡,所以到了後面,美軍不再勸降和喊話,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就實行殲滅的策略。
當美軍來到“姬百合”救護隊所在的坑洞口時,當時已有一百多人自殺的救護隊,未對美軍的喊話做出迴應,於是美軍也很簡單直接,直接用噴火槍向洞內噴射。
最後逃出來的只有一個老師和七個學生,在逃出洞口的時候,美國人以為又是來搞偷襲的,直接開槍打死了兩個學生,總之最終活下來的僅有六人。
這些年輕的女生,就這樣成了戰爭的犧牲品。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16 # 金兔歷史
抗日神劇裡往往會出現一批日本女人,她們個個都豔若桃李,身手不凡。她們不僅從事間諜活動,有的還親臨前線指揮戰鬥。這群日本女人,不僅有士兵,還有軍官,有少佐中佐乃至大佐、少將,她們腰間挎著武士戰刀,肩部佩戴耀眼的軍銜,身著筆挺的將佐軍服,足蹬鋥亮的高腰戰靴。
但實際上,整個二戰中,日本並沒有上戰場的女兵,有的只是在軍中的女護士。
而且,這些日本女護士只能穿護士制服,不能穿軍裝、佩軍銜、到前線指揮戰鬥,題主所說的姬百合,其實也屬於日本護士隊。
1945年3月22日,沖繩戰役前夕,日本軍部徵用了沖繩縣立第一高等女子學校和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的女性教師和學生,而這些日本女性所構成的團體,就叫姬百合。
這個姬百合部隊,一共有240人,其中包括了222名女性學生和18名女性教師。
姬百合在沖繩陸軍醫院作為護士從軍,主要負責看護受傷的日本士兵、處理屍體、搬運醫療藥品和器械、運送食品和水等物質。
1945年5月,日軍向美軍發動反擊失利,被迫收縮陣地。1945年5月下旬,日軍向沖繩島南部山區撤離,而陸軍醫院也撤退到南部的伊原和山城附近,並分散到山洞中。
1945年6月18日,日軍突然宣佈解散姬百合部隊,並強迫女學生們走出山洞。
但她們並不知道如何躲避山洞外美軍猛烈的炮火,所以在解散之初,就有一百多人死在了美軍的炮火之下,到最後,本來有240人的姬百合部隊,有136人死於炮火之下。
-
17 # 斯幽故事會
在二戰時,日本的女性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曾經就有日本女性組成女子慰安隊,犒賞軍隊。
在沖繩之戰時,日本又出現了一個叫“姬百合”的組織,這些組織中都是一些15到18歲的少女,其中包括教師和學生。
“姬百合”其實並不是一個組織,而是兩個組織的合稱,最後成為了一個組織。“姬”是指沖繩縣第一女子高中,當時這所中學被稱為“乙姬”,“百合”是指沖繩師範學院女子部,當時被人們稱為“白百合”。
那麼日本為何要組織一些小姑娘上戰場呢?這些小姑娘在戰場上又做了些什麼?她們對戰爭的貢獻到底有多大,為何被後世銘記?
其實“姬百合”組織的成員並不多,當時只有女學生和女老師共240名成員。
“姬百合”組織是在二戰將要結束時,1945年3月下旬,又日本政府呼籲組成的,同年6月中旬解散,共3個月時間,卻對戰爭勝負有很大影響。
“姬百合”組織的任務有二,第一,就是做為戰地護士,幫助照看那些戰爭中受傷的戰士。這也是該組織的初衷,不過這次的戰地護士和其他戰地護士不同。
“姬百合”組織的戰地護士工作地點在地下十來米的黑暗洞穴中,當時就依靠微弱的燭光照明。
為什麼要在地下洞穴工作呢?其實是為了躲避敵人的轟炸。即便如此,敵人的屠殺也沒有停止過,一次美軍用炮火封鎖了洞口,當時洞中有“姬百合”成員50人,其中有5人是年輕教師,還有其他的50人,共計一百人。在這次屠殺中,共有八十多人遇難。
日本上世紀50年代的電影《姬百合之塔》講述的就是這段歷史,這部影片當時也引起了很大反響。
“姬百合”的第二個任務,背離初衷,造成不少成員自殺。
“姬百合”組織的成員由於都是15到18歲的年輕女子,而日本當時女性地位又很低,所以這些人在工作之餘,有時候還會被一些日本官兵霸佔,這點和日本當時女子慰安隊很像。不過這種事情,也只是偷偷摸摸。很多女性在戰爭快要結束時,由於身體被人霸佔了,也選擇了自殺。
“姬百合”成員,最終達到了290多人,死亡人數達到220多人。這些人有些死於敵人的戰火,還有一些,在6月18日,政府宣佈解散後,她們無所適從,所以自殺。
“姬百合”的存在,極大地鼓舞了當時士兵計程車氣,營造了全民抗戰的氣氛,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敵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
18 # 歷來現實
前端時間網上爆出一條新聞,非常耐人尋味,那就是日本適齡男子少有意願參加“保家衛國”的自衛隊。
兵員不足怎麼辦?從鄰國中招募唄。好在鄰國有不少年輕人倒是非常樂意參加自衛隊,因為成為自衛隊後,不但一年能得到10萬美元左右的薪酬,還能擁有日本國籍。(因為日本是募兵制,薪水很高,據說每30個人中就有2個外國男兒服役。)
看完新聞後,很容易一頭霧水。當兵是愛國行為,為什麼日本男兒不愛國?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沒有實行愛國主義教育,他們實行的是"不愛國主義教育"。
從日本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高中,到大學,"愛國"都是個明令禁止的口號。
其次,不可以向學生灌輸任何政治觀點,甚至連"為了國家"這幾個字,都不允許出現在學校的教科書中。甚至連學校要求學生合唱國歌,也被視為違法行為。
日本為什麼不搞愛國主義教育,因為日本歷史上的愛國主義教育走了樣,愛國變成了軍國,把日本人民害苦了。軍國主義的狂熱燒得日本舉國失去理智,差點把大和民族燒沒了。
在軍國主義教育下,日本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舉國失去辨別善惡能力,無論男女都患上戰爭癲狂症。
男的為天皇效忠奮不顧身倒還有那麼一點點道理,女的也不顧一切要用行動前線的戰爭。
九一八事變後,一名叫井上千代子的女子自殺了,為什麼呢,因為自己的老公準備到中國打仗,為了解除他的後顧之憂,讓他專心致志搞侵略,這個21歲的日本美女竟然一死了之。叫人嘆息的是,他們剛度過蜜月不久。
這個日本少婦留下的遺書中,全都是對天皇的忠誠,沒有一點對人生的留戀。她在遺書中說"我心中充滿喜悅",因為能為大東亞聖戰獻身了。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日本的軍國主義教育是多麼成功,日本人中毒多麼深,女人都被他們拉下了水。
自從日本發動侵略戰爭開始,日本女性就奮不顧身投入到這項運動中去。1938年前後,日本家庭主婦成立了一個稱為"大日本國防婦人會"的婦女組織,鼓勵那些士兵家屬踴躍自殺,貞潔烈女。
日本即將戰敗的時候,不但資源緊張,而且兵員短缺。在這個背景下,日本的教師和學生也被裹挾進去,充當日本軍國主義炮灰,“姬百合”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
1945年日本法西斯已經是窮途末路,這年3月,222名女中學生和18名老師被沖繩日本駐軍徵用,組成了"姬百合護士隊",主要任務可不是幹別的,是參加戰地救護。
這些女生最大的17歲,最小的才15歲,真是花一樣的年紀,可他們卻不幸生在戰爭中,成為戰爭的受害者。
起初他們並沒有想象到戰爭多麼殘酷,還把參戰當成是一場義務來履行,帶著化妝品就出發了,有的女生則是被洗腦,壯懷激烈、熱血沸騰要為天皇獻身。
可是這些姬百合的成員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日本已經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在強大的美軍面前,她們的悲劇命運早已經註定,那就是失敗。
儘管日軍很頑強瘋狂,但抵抗不住美軍猛烈的炮火,戰場上日軍傷亡慘重,鬼哭狼嚎,傷兵躺滿戰壕。
那些花季女孩經過了沖繩陸軍醫院短暫的培訓,成為一名護士,帶著驚慌和恐懼開始了搶救、護理傷員的工作。
一個月之後,日本軍隊被迫放棄了正面進攻,轉入游擊戰。姬百合們也跟著軍隊醫院轉戰到沖繩島南部的山區。
轉移之後的醫院環境非常艱苦,說是醫院其實就是一個很狹小的山洞。入口處只有三米寬,裡面只有十幾米深。
洞裡沒有照明裝置,自然光線照射不進去,通風也不好。因此洞內漆黑一片,不分白天黑夜,而且洞裡面非常潮溼,空氣中長期瀰漫著有一股發黴的氣味。
最可怕的還不是這些,而是這些女孩還要冒著槍林彈雨,被迫承擔起了運送食品和傳遞情報的重任,因為人手太短缺了。
這些在家裡聽見打雷都要捂耳朵的女孩,不得不硬著頭皮到外面去執行任務。據悉,先後有9名學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被美軍炮火集中身亡。
最悲哀的是,她們在山洞裡堅持到六月的時候,不但沒有等來回家,反而被軍方拋下不管了。這也不全怪那些軍人,因為他們也走投無路,只能各顧各了。
這些可憐的女孩子面對外面瀰漫的硝煙和轟隆的炮聲,嚇得花容失色,手足無措,很多女孩看見無法脫險,又擔心落入美軍手裡受凌辱,於是就紛紛選擇了自殺。
滯留在另一個山洞裡的女生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當時美軍包圍了洞口,用日語向裡面喊話,要洞裡的人投降。
在遭到被拒絕後,美軍直接就用火焰噴射器向洞裡開火,裡面有80多人窒息而死 ,其中就有45名學生和幾名老師。
只有1名老師和7名學生冒死衝了出去,但出洞後又有兩名學生被美軍密集的子彈擊中倒在血泊中。
到了6月18日,日軍沖繩戰役失敗已成定局,距離最終戰役結束時間只有三天,日軍指揮官“良心發現”,遣散了這幫花季少女,但她們分散逃離的時候卻遭遇了更大的打擊,這一次又被美軍殺死了一百多人。
最後的統計結果是,240人(包含老師)的姬百合隊伍,一共死亡226人,只有十幾個人逃出生天。
日本人經過二戰,終於明白一個道理,戰爭不管以什麼名義,最終受害的永遠是普通百姓,一將功成萬骨枯。
所以日本多數國民已經覺醒,他們堅決反對戰爭,祈禱和平,不讓悲劇重演。
-
19 # 葛大小姐
二戰日本女學生組織的“姬百合”是什麼樣的組織?
在二戰中,由於日本本來人口較少,於是為了自己的野心,在國內大力宣傳軍國主義,蠱惑人心,尤其是隨著二戰後期戰敗死亡人數的增加,日本男性人口急劇下降,於是組建了“女子挺身隊”、“姬百合部隊”、“篤志女子部隊”等不少女子部隊,甚至為了鼓勵士兵作戰還組織了慰安婦團等。為了戰爭,他們無所不用其極。那麼作為由日本女學生組建起來的“姬百合”到底是什麼組織呢?她們在戰場上能幹什麼呢?
“姬百合“組織的由來:二戰後期,隨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努力,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中途島、瓜島、硫磺島等先後失守,最後僅存的沖繩島,成為保護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屏障。但此時的日本兵力已嚴重不足,於是日軍將沖繩本地民眾和學生組織起來參加戰鬥。
1945年3月22日,在日本軍國主義的蠱惑下,由沖繩縣立第一高等女子學校和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的222名女學生,以及18名女教師被沖繩日軍徵用,組成女子護士隊。由於沖繩縣女子高中的別名是“乙姬”,沖繩師範學校的別名是“白百合”,於是組建的團隊取名為“姬百合護士隊”,參加戰地救護。這些學生都是年齡在15~18歲的花季少女,她們由於受日本軍國主義的矇騙,根本不知道戰爭的殘酷性,甚至很多人認為他們只是照顧軍隊傷者,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殊不知這是她們噩夢的開始。
“姬百合“組織的主要任務:“姬百合”組織中這些像百合花一樣漂亮的女學生,在執行任務中,卻是危險重重,當時日軍給她們安排了三大主要任務。
一是負責軍隊中的醫護工作,看護照顧軍隊中的傷員。沖繩島戰役打響後,“姬百合護士隊”的學生們,被安排在日本沖繩陸軍醫院,協助醫生進行傷員救治和術後護理。剛開始作為幫手,在醫院的環境下她們還能輕鬆應付,但由於日本與美軍兵力懸殊較大,隨著戰事吃緊,她們只好從醫院轉移到山洞中,雖然山洞裡空氣潮溼、光線昏暗,但她們依舊把傷員照顧得很好。但是,戰爭到了後期,隨著日軍的大敗,日本藥品供不應求,很多傷員面臨缺藥的問題而痛不欲生再加上由於她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護理知識培訓,面對源源不斷血肉模糊的日本傷兵,這幫少女每天處於恐懼和手足無措之中。
二是為日軍運輸食物給養。隨著沖繩島戰役的推進,日軍傷亡慘重,已經達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於是他們把注意打到這些女學生身上,讓她們負責運送食物給養,這對於沒有作戰經驗的女學生來說,可謂是九死一生。
三是刺探傳遞情報。在沖繩島戰役後期,日軍為了維護本土利益,窮途末路之際,竟然從“姬百合”中抽取長得漂亮、身材玲瓏、聰明幹練的女學生作為情報人員,深入虎穴,刺探傳遞情報。這些被迫走出山洞的姬百合隊員,冒著炮火,偵察美軍動態,及時反饋到日軍指揮部,甚至透過向美軍投懷送抱的方式,從美軍手中套取有價值的情報。
“姬百合“組織的結局:“姬百合“組織的隊員在照顧日軍傷員、運送食物、刺探傳遞情報等方面為日軍在沖繩島戰役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甚至有的在工作中被美軍炮火襲擊、火焰噴射器掃射致死。其中,在一次送飯的途中,從天而降的美軍炮彈,直接將9名姬百合隊員當場炸死。但就是這樣的“姬百合“組織,在日軍戰敗之際,不但沒有被保護撤走,而是被拋棄,日軍下令直接解散“姬百合”組織,讓這些女學生自行回家。這對於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對身處險境的女學生們來說,簡直就是判了死刑。這些女學生只能在沖繩島上自生自滅,大多數漂亮女學生被美軍炮火無情的炸死,也有少部分被俘虜後受到欺辱選擇自殺,有些沒勇氣自殺的,被俘虜後也是下場悽慘。在被下令解散的兩天內,僅衝出山洞外被炸死和因害怕而無助自殺的,就達100多人。還有被美軍堵進山洞,在沒有收到投降喊話的回覆後,用火焰噴射器封堵住洞口窒息死亡43人、槍殺逃出山洞2人;還有一部分人被日本政府直接命令與沖繩島上的日本平民一起自殺殉國。據記載,當年,由沖繩高中和師範學校少女組成的姬百合衛生隊員,從剛剛成立的240人到最後只剩下14人,260人死在戰場。
-
20 # WarOH協虎
在二戰中,值得書寫的日本人並不多,但“姬百合”學生隊算是比較值得書寫的組織。這其中的原因並不是它做了多少反法西斯的貢獻,而是這個組織在戰後所肩負起的責任。
當然,在這之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這個名為“姬百合”的學生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
▲姬百合學生隊成員
其實,這兩所學校在1916年之後,便因財務原因合併為一體,但在那之後還是各自運營。不過,這兩所學校的校友會刊倒是自此合二為一。在那之前,它們的會刊分別名為“白百合”和“乙姬”,所以合併之後便簡稱為“姬百合”。當然,以“姬百合”來稱呼這兩所學校在戰時的學生隊,已經是戰後的事了。
▲沖繩師範學校舊照
而與當時戰時大多數女子部隊不同的是,姬百合學生隊並非自發組織。說起來,這還是一段悲傷的故事。
話說1945年時,太平洋戰爭已經進入收尾階段,美軍兵鋒劍指日本本土,兵臨沖繩島。由於沖繩島的位置正好位於日本四島的南端,在戰略上屬於日本本土防禦作戰的最前沿陣地,所以日軍大本營做出了“犧牲沖繩島軍民,以換取本州四島做全民玉碎之準備的時間”的殘暴計劃。姬百合學生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一億玉碎”計劃中的日本女兵
當時,由於兵員緊缺,於是沖繩島上小至14歲的中學生都被徵召入伍。不過,與日本本土的“一億玉碎”所不同的是,這些14~19歲的中學生大多隻是負責後勤方面的工作,比如男生負責搶修工事、往返於戰地間配送情報等,女生則多負責醫院的看護工作。比較幸運的是,她們不需要進行戰地“慰安”工作。
▲沖繩戰役前沖繩島本地學生被徵召調派的地區分佈,姬百合學生隊就位於14號地區
而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和沖繩縣立第一高等女子學校被徵召的一共有240人,其中就包括222名學生和18名教師。她們被調往位於如今南風原町的沖繩陸軍醫院,但令人咋舌的是,這家所謂的醫院其實是“建立”在南風原的一處小山坡上,沒有大門和庭院,病房都是被設定在被挖掘出來的壕洞中,每個壕洞中的雙層病床就是這家醫院僅有的設施。
▲構建起沖繩陸軍醫院的壕洞
次月,戰事開啟,沖繩島猶如陷入了人間地獄,前線的日軍傷員不停地往醫院送來,滿是泥濘的土地上夾雜著各種血液、排洩物,環境之惡臭簡直無法用言語描述出來。由於醫院人手有限,姬百合學生隊的女孩子們慢慢地也要接手傳遞資訊、埋葬屍體的任務,活動範圍越來越大。一旦走出洞口,更是有遠方的跳彈不時飛來,隨時可能奪去生命。
然而,由於日本陸軍的裝備和美軍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日軍潰敗得十分迅速。不到2個月時間,沖繩島的所有主陣地幾乎盡數失守。在鄰近崩潰之餘,牛島滿下達了“撤退並抵抗到底”的命令之後拔刀自殺,學生們也在6月中下旬收到了解散和撤退的命令。
失去指揮之後的沖繩島,完全成為了一盤散沙。作為這次罪惡之戰的無辜受害者,姬百合學生隊陷入了比之前那些壕洞更加惡劣且恐怖的環境之中。在過去的2個多月中,240人中僅僅有19人死去,而在收到撤退命令之後,便有100多人死於各種狀況。她們有的被炮彈炸死,有的則在受傷後的掙扎中叫喊著爸媽而慢慢死去,更有的因為精神崩潰而拉響手雷自盡……
▲姬百合學生隊解散後足跡圖
最終,姬百合學生隊中的222名學生和18名教師,分別戰死123人、13人,而那些沒被徵召卻死於戰役的同級師生也有91人,可以算是傷亡慘重了。
故事到此便告一段落了、但在戰後,沖繩師範學校和沖繩縣立第一高等女子學校的校友組建起“姬百合同窗會”,真正讓姬百合學生隊值得書寫的便是因為這個同窗會的所作所為。
▲館中的來賓筆跡
而在館中的一角,我們能清晰地看到日本青少年們留下的筆跡,這些筆跡無不開始透露著這一代日本人的反思、以及對資料館的感謝。
回覆列表
沖繩島在清朝的時候被稱為琉球群島,是位於日本九州島和中國臺灣省之間的一個島嶼,本來是中國的一個附屬國,但是在1879年的時候被日本人給強佔了,
並且改成了沖繩縣,美國和日本發生了一場沖繩之戰。
1945年當時的日本位於馬里亞群島之間的硫磺島被美軍攻佔了,二戰已經到了尾聲階段,沖繩早已經成為日本人是日本列島的最後的南部防線了,美國人自然要攻破這個地方,日本人做出了玉碎的準備,在這個島上不光有日本人,還有一些高等第一高等女學校裡的日本女生。這些喪心病狂的日本軍人,
不光要讓自己上戰場,而且還看上這些女學生,在沖繩讀書的日本女學生都是一些十六七歲的美少女,長得漂亮的也不少,面對敵人的來襲,日本軍方將這些女生也拉上了戰場,
而這些女生也是比較配合的,他們認為自己是為天皇而戰的,
這些女生就這樣組成了一支叫做姬百合部隊的特殊部隊。從這個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支由女生組成的隊伍,就像百合花一樣,本來都是長得很漂亮的,應該擁有自己精彩的人生,現在卻要上前線。
姬百合部隊實際上就是一群護士。起先在房屋裡進行傷員搶救,後來只能轉移到山洞中。
這些女學生因為沒洗過腦。所以說即便在十分惡劣的情況下,也將這些軍人照顧的非常好。
基本和部隊除了擔任護士之外,還要給日軍的戰士們運送食物,
這項任務是極端危險的,在運送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美軍炮火的襲擊,
甚至美國人的火焰噴射器會殺傷這些漂亮的女人。
這些人的第3個任務就是傳遞情報,這個任務自然是最危險的,只有那些長得長相漂亮,非常聰明能幹的女高中生才能夠完成。因為他們作為情報員很容易被抓到,只有長得漂亮才能用自己的美色誘惑美軍從而逃生。
大多數的機會和女兵們女學生們都呆在山洞裡,到了戰鬥的尾聲,美國人用火焰噴射器來對付山洞裡的日軍,而這些美女大學生也被殺死了進門。
美國人已經被戰爭而瘋狂了,所以說他們根本就沒有憐香惜玉的想法。
到了戰爭的最後,這些基本和部隊基本上死傷殆盡,最終也就自行解散了,很多人被無情的轟炸而死,部分自殺而死,下場非常的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