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uqingnan

    從影片故事發展的角度來說,出獄前安迪邀請他一起工作,瑞德的心態是習慣了監獄生活,沒有做好在自由環境下生活的準備(在超市工作時去衛生間還主動報告)瑞德經過安迪的越獄事情後,心態變了(看他是否能適應外面的生活才是能否獲的假釋的關鍵),他說到他的從前,也提到了他的不在乎出不出去,這種心態能夠讓他在外面好好生活下去,不會出現之前假釋的人自殺的事情

  • 2 # 大可151753208

    瑞德是個殺人犯,至於他的犯罪過程在電影中並沒有交待,可能因為打架鬥毆或者其他什麼原因,(在美國黑人的犯罪率較高),而被判處了無期徒刑。

    前兩次瑞德申請假釋都沒有獲得成功,第一次是瑞德服刑了20年的時候。他一再對假釋官解釋,說自己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罪行,已經悔過自新了,可假釋官就是不相信,於是假釋的申清被駁回了。

    第二次是在他服刑了30年時,瑞德更加誠懇地解釋,自己已經改過自新了,結果還是得到同樣的結果。

    所以,當瑞德服刑近40年時,再一次申請假釋時,他不再象以前那樣強調自己改過自新了,這次他有些氣憤,說話也毫不客氣,這是瑞德和假釋官員的對話。

    官員:你已經服刑40年了,告訴我你改過了嗎?

    瑞德:我想想看,我不大明白這個詞的含義。

    官員:就是說你準備好重返社會了嗎……

    瑞德:這個我懂,年輕人,但它對我只是一個虛詞,是政客們發明的詞,讓你們年輕人穿上西服繫上領帶有活幹,你想了解什麼,是否後悔犯罪嗎?

    官員:你後悔嗎?

    瑞德:我每天都在後悔,但不是因為受到懲罰才感到後悔,回首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想給他講道理,告訴他還有別的方式可以解決,告訴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可現在辦不到了,因為那個孩子消失了,只剩下我一個垂老之軀。我得接受這個現實。改過自新?狗屁不通的名詞,你蓋章吧!別再浪費時間了,我跟你說句實話吧,我他媽早就不在乎了。

    結果卻出人意料,保釋官竟然批准了瑞德的申請,在申請表上蓋了章。

    也許是瑞德的話觸動了這位年輕的假釋官,在與瑞德的對話中他能體會到瑞德講的很真實,也許他對瑞德有幾分尊重和幾分好奇,另外,因為官員還年輕,對自己的工作比較認真負責,不再象前兩次遇見的,上了年紀的假釋官那樣謹慎小心,只是例行公事而矣。

    當瑞德假釋出獄後,按照與安迪之前的約定,找到了安迪留給他的一封信和一部分錢。

    再之後瑞德順利出國,又趕往某地的一個小海島,終於見到了越獄之後隱居在這裡的安迪,兩個朋友緊緊的擁抱到一起……

  • 3 # 捕景捉影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前兩次假釋失敗是因為諾頓的干擾。因為瑞德知道諾頓的不少秘密,諾頓怕他出去亂說,所以假釋沒成功。同時揭露了美國社會的黑暗。

    諾頓的死,瑞德得到了出去的希望。

    諾頓在監獄呆了四十年,一個老人,隨之而來的是疾病,養老。美國政府無意於給一個囚徒養老買單,所以釋放。出去自生自滅。是歷史的必然,也揭露了人性的醜惡。

    管理人員看到他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麻木,只會說客套話(申請假釋時),安迪出去的同時他也得到了救贖。

  • 4 # 8090要時尚

    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監獄長換人了

    新監獄長為獲得人心,需要在犯人中找一個有威望的人做出一個表態。

    假釋官換人了,不在之前兩次的老油條,而是換了一個新人新思維。

    對瑞德自己而言,他不在有被制度化的感覺。

    安迪給了瑞德一個希望,讓瑞德對生活充滿鬥志。

    瑞德前兩次的回答都千篇一律,感覺就像是1+1等於2一樣。當所有的犯人回答都是1+1等於2時,這個就要看假釋官對你的第一印象怎麼樣了,很明顯瑞德前兩次遇到的都是同一個人,說以沒有成功。

    瑞德第三次和假釋官的對話讓人感到真摯,他的回答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他的回答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已經被“救贖”了。.

    劇本本來就是這樣發展的啊,上帝早就為你安排好了一切,命中註定結果!

  • 5 # 周來福

    這大概和故事主題有關。《肖申克的救贖》講的其實是一個有關自由的故事。簡單一點說,這個故事就是:安迪追求自由,也帶著大家追求自由,最後成為肖申克監獄裡所有人的救贖。

    那麼,具體到故事中,肖申克監獄就是一個關人的地方,一個限制大家自由的地方,雖然監獄中關的都是罪犯。當然了,雖然說是罪犯,其實都是不一定的,比如說安迪就不算是罪犯,他是被冤枉的。其實肖申克里應該還有像安迪這樣的人,只是沒逃出去過而已。就像原著小說裡說的:在肖申克的罪犯中,幾乎人人都會說自己無罪。肖申克和諸如放瑞德出去的假釋委員會之類的地方會限制大家從監獄裡出去。甚至還會有貪汙的官員等人,在有人想出去的時候斷絕他的念想。安迪最後之所以會被迫打洞逃跑,問題就出在這些官員身上。

    這也是瑞德最後會在第三次才從監獄裡出來的原因。他之前很適應監獄裡的環境。按照監獄裡假釋的套路一步一步的走,結果總被拒絕。原因就在於沒人真的願意放他出獄。最後一次,他看到了安迪的逃跑,忽然明白了自由的意義。再次假釋的時候就不按套路出牌了。我相信,以他萬事通的本事,外加安迪的啟發,就算假釋委員會不放他走,他也自有辦法。不過故事沒有像這樣講下去而已。或許,一個真正向往自由,不按套路出牌的人,終究是不適宜呆在監獄裡。就像故事裡所說的:羽毛太漂亮的鳥,終究是關不住的。

  • 6 # 白居寺敵敵畏

    前面兩次,瑞德回答大概都是:我已經改過自新,不會危害社會。而提問的人在這個回答裡看到了瑞德對外面的嚮往,也就是心中仍有希望。所以,就像瑞德自己對安迪說的,希望是個危險的東西,監獄的目的就是讓人失去希望,因為失去希望,人就會喪失鬥志,任人擺佈。所以,前兩次,沒有透過。而第三次,瑞德的回答透露出一種完全無所謂的嘆息,這是一種長期在絕望中發酵出來的情緒,提問的人感到目的已經達到(且不說監獄的黑暗內幕),瑞德已經不會再給他們惹麻煩了,所以瑞德出去了。

  • 7 # 景垚

    肖申克的救贖中瑞德是主角在獄中最好的朋友 也是整個故事的敘述者 當主角出去之後 如果瑞德沒有出去 那誰會知道主角出去後的日子呢?說不準主角又被一不小心逮住在另一個監獄槍斃了呢?因此 對於“救贖”來講主角需要一個完美的結局 而這個結局需要一個見證者 瑞德無疑是最佳人選:和主角關係鐵、蹲了一輩子大獄又迎來假釋機會 瑞德的出獄既是情節需要 另一方面 在故事的最後 瑞德在主角的幫助下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要知道他是被“體制化”的人,他出去後天天想著回到肖申克)這點對整部電影也算是一個昇華 因此瑞德如果繼續呆在獄中 沒有人去挖主角留下的石頭 沒有人知道主角今後的生活 又何談救贖?

  • 8 # 兩年試用期

    根本不是什麼改過不改過或者一番講話打動假釋官,而是因為瑞德已經關了40年,按照慣例可以放出去,這種年紀放出去已經沒危害了。就算這次瑞德講了一大段廢話或者罵了假釋官也是可以放出去的

  • 9 # 我是一條魚o0O

    沒有看過10遍以上《肖申克的救贖》是理解不了的!瑞德是一個長期在監獄裡生活的人,他內心害怕外面的世界,所以在假釋官詢問的時候他是用很高傲的語氣來按照標準的套路說話,這些內容是假釋官聽煩的內容!所有這樣說的囚犯都不會得到假釋的!但是安迪的越獄讓他重新燃起了對自由的渴望!第三次見假釋官他是發自內心的表達出自己渴望自由,渴望外面的生活。渴望自由的人就會避免犯罪再進來,所有假釋官同意了!PS:與假釋官的會面不是20年一次,應該是服刑滿十五到二十年後每年都會有一次的!安迪和瑞德都知道所以才會留下禮物!

  • 10 # 在-山花浪漫處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可以來回答下,這部電影我已經看過三遍了,每一次感覺都不一樣,可以說隔段時間看會非常有感覺。這是一部追求自由的電影,囚犯是在追求自由,而監獄的作用就是磨滅這種思想,還在追求自由就說你還有慾望,還有幻想,還有危害力,在講述追求自由的同時還有對希望和人生的感觸。那麼迴歸正題,說什麼塞錢了,說什麼有秘密什麼的簡直是扯淡,我只能說你根本沒有看懂這部電影,自由是什麼,身處自由的我們根本無法體會。

    人就是這麼奇怪的一個物種,擁有的時候不會珍惜,失去的時候有後悔莫及,費勁千辛萬苦去追求。又扯遠了,前兩次瑞德回答很正經,都是說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已經深刻的感到後悔。這些話對於一個政審官來說已經司空見慣,凡是接受審查的大概十個有九個半都這麼說,為什麼?是為了出去,出去幹什麼?誰也說不好,誰敢保證不會再犯這些事兒,都不能。既然這麼說了那就說明很有可能再犯,為什麼?因為你還想出去,也就說明對未來還抱有希望,認為自己還能出去,就說明還沒有達到監獄想要的效果,也就是瑞德之前說老布的體制化。

    這樣就說明這個人仍然可能會對社會有危害,因為你還抱有幻想,還用有慾望,什麼都會騙人,但是慾望不會騙人,只有你對生活沒有了慾望,沒有了對自由的追求,那麼也就達到了監獄的目的,只有當你不再抱有出去的慾望時,監獄也就達到了將犯人體質化的目的,這個人從頭至尾已經沒有了危害力。就像瑞德出去以後上班說的一樣,上廁所也要打報告,雖然經理說不用打報告,但是不打報告他就尿不出,這就是體制化,你還認為一個已經體制化的人還有什麼危害力?這樣的人已經只是一具空殼,沒有了對自由的追求,沒有了慾望,即使只是打包這樣的工作對他們來說也已經很好了。他們需要有人來給他們說什麼該做,什麼能做,只要違反了什麼規則自己都會徹夜難眠,這樣的人也就不會有危害力了。

    既然不會有危害力了還留在監獄做什麼,這就是放出來了,因為這樣的人在監獄也好,在外面也好,都一樣的生活,即使在外面生活他們也會覺得跟監獄沒有什麼兩樣。那麼怎麼判斷是否有危害力,也就是有慾望,怎麼判斷有慾望,也就是不再編造理由,不再掩飾自己,接受自己的現實,自己的人生已經快度過了,出不出去自己都無所謂。就像瑞德的回答一樣,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狗屁不通的詞,你蓋章吧,別浪費我的時間,告訴你一句實話,我不在乎。"裡面的對話不怎麼記得清了,不然可以說的更具體,這就是我的理解。

  • 11 # 暱稱很俗氣

    因為他老了,對社會不會再有什麼危害。因為社會變了,監獄容納不了太多的囚犯。總之不會因為他說的那幾句話就打動假釋官,雖然他說的話飽含哲理。人情在法律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被影片安排的情節所欺騙。

  • 12 # 恆道濟遠

    當你需要出去也有能力融入社會時,給你的是絕望,當你面對這個社會再也無力融入的時候,他們給你的還是絕望,瑞德第三次申請根本沒打算出去,他感覺自己已深深的被這個社會拋棄了,如果沒有安迪,他也將會是另一個出獄後自殺的人,這也正是電影裡反覆灌輸的一個主題,拯救自已的不是這個社會,不是制度而是你自己或者說你的真誠。

  • 13 # 寶石戶外

    除去劇情需要,單說在監獄裡最渴望獲得的就是自由。瑞德的三次假釋也是對自由與希望心態變化的一個縮影。第一次,非常渴望獲得自由,甚至有些緊張的不知如何表達自己,動作拘謹,內心渴望而又緊張。第二次,依然渴望自由,但是內心平靜。第三次,則是徹底的絕望,不對自由抱有希望(也有被體制化,受老布的悲劇所影響)。而這次卻假釋成功,正是告訴人們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由,希望!

  • 14 # 寶華駕校張兵

    我看了這部電影十二遍,每一遍關注的點都不同,收穫也不同。從兩方面講,瑞德和監獄的管理。

    在安迪進入監獄之前,它已經在這裡面順風順水了,幫助其他人交換東西,獲得報酬,在那個群體裡也建立了一定的威信,就類似於外面的人有了房子和老婆,車子,最基本的保障是有的。

    再看監獄,非常的慘無人道,獄警對待犯人隨意蹂躪,管理者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犯人呢,也是各種邪惡的人都有。

    身邊人的影響,安迪一直說外面有多美好,而老烏鴉呢,出去就上吊自殺了。

    在安迪越獄以後,瑞德的心境慢慢改變了,從順應管理,到開始順應內心,從服從內心。出不去監獄又怎樣,畢竟審查的權力在別人手上。

    那再從管理者的角度看,因為瑞德震撼到他們了,他對事情的分析和判斷超出了這些人的計算,所以感覺這種有思想的人才是真正活著的人。

    當然劇情考慮,如果在現實,或許被爆打一頓。

    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的環境不同,所體會到的不同,就像我感覺瑞德就像一個打工者創業,失敗,再創業再失敗,當他不想創業的時候,一不小心,因為自己已經無所謂成功了,胡亂的拼卻OK了。

    當然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瑞德,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

  • 15 # 銳影Vanguard

    呃,題主“第三次出獄”的說法並不準確,按照電影裡來說,瑞德應該是經歷了三場假釋。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瑞德這個人。一句話可以概括他在前半段的心態:在這裡,希望是個可怕的東西。

    這話有兩層意思。

    第一,希望代表著自由,嚮往自由就必然被眼前的囚禁生活所折磨;你的憧憬越飽滿,受到的傷害就越大,這種精神傷害會變成一種自我譴責,隨之而來的便是厭世和無望。

    第二,暗示肖申克監獄不僅是身體的牢籠,也是精神的枷鎖。被囚禁的人即使盼到了出獄的那天,靈魂也始終在監獄中。

    在旁人看來,瑞德像一個樂哈哈的老好人,監獄中的幫派他不站隊,黑白兩道都不招惹,他信奉迎面不打笑臉人的哲學。前兩次,他去保釋,掏心窩子跟官方說,我早就洗心革面了,你們就放過我吧,讓我重新做人,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言辭虛偽,根本不走心。

    但大家都知道,他被拒絕了,保釋官沒有任何分說的餘地,非常決絕地打回了他的請求。

    但是第三次,瑞德的心態已經完全改變。

    他說,愛咋咋地,老子不在乎。

    十年才有一次的機會就這麼被他粗暴對待,有人想問這是為什麼。

    他明白了內心的贖罪與外界的懲罰沒有必然聯絡,牢籠裡的人依然可以獲得心靈上的自由,而外面行色匆匆的人也有脫不去的枷鎖。

    既然靈魂獲得了自由和希望,那這殘破不堪的身軀在哪裡有何妨呢?

    從這個角度來看,《肖申克的救贖》偉大之處也在於它對普通人的關注和解救。

  • 16 # 蔡琰Yc

    我個人認為是這樣的,前兩次的假釋之所以被駁回,一是他的理由編的太假了,二是他還年輕,出去還能做壞事。第三次之所以被透過,並不是他的理由有多好,而是他的心態已經老了,出去了也做不了什麼壞事了,再關著他就是浪費社會資源了,所以就把他放了。

  • 17 # 張伯諄

    回過頭來列出一點,劇中瑞德第三次假釋成功就很容易解釋的

    首先看下瑞德在第三次假釋的時候的對話

    你覺得你改過自新了嗎?改過自新,讓我想想,我根本不懂那是什麼?就是你有沒有準備好重返社會?你說的我都聽得懂年輕人,對我來說那只是一個虛詞,政客發出來的詞,好讓你們這種穿西裝打領帶的年輕人有活可以幹,你到底想知道什麼,我為自己犯下的罪惡感到後悔嗎?你後悔嗎?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不是因為我坐牢也不是因為你覺得我該後悔,只是我回首過往時,那個年輕的,犯下重罪的蠢孩子我想和他談談,我想和他談談人生道理,我告訴他是非善惡,但我不能,因為那個孩子早就不見了,只剩下這位耄耋老人孤獨一人。我必須接受現實,改過自新,都是胡說八道,你繼續給表格蓋戳吧,年輕人別浪費我時間了,跟你說實話,我不在乎。

    單純的從這句話總結一些東西的話就有點牽強附會。

    如果把安迪說的話放在一起就可以找到相似之處了

    我太太曾經說我是很難理解的人,像一本合起來的書,成天這樣抱怨,他很漂亮,上帝,我是愛她的,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對她的愛。是我殺了她,瑞德,雖然不是我開的槍,但是我把她給趕走了,她是因我而死的,都怪我。但你不是殺人犯,也許不是一個好丈夫。你可以為此後悔,但你並沒有開槍。對,我沒有,是別人乾的。最終是我坐牢,大概是因為我倒黴吧,黴運到處都有,總要有人承受,剛巧輪到了我吧,我被捲進了一場龍捲風只是沒想到風颳了這麼久兩段話的共同之處

    一個是從源頭深刻反思

    安迪:反思了自己,從源頭處:自己深愛的妻子,卻因為自己的方式不對進而最終導致了自己妻子的意外死亡。

    瑞德:回到了那個年輕的自己身上。只是我回首過往時,那個年輕的,犯下重罪的蠢孩子,我想和他談談,我想和他談談人生道理,我告訴他是非善惡。

    一個是靈魂深處的悔悟

    安迪。劇情中安迪義無反顧的對典獄長說自己是被冤枉了清白,還只是單一的這樣去表述,沒有理解到當時都是自己的行為導致了這個悲劇的產生,自己淪落到肖申克。這段話的說出,靈魂上徹底的悔悟。

    瑞德。靈魂上從現實的自己迴歸到年輕的自己,又從年輕的自己回到現實的自己。但我不能,因為那個孩子早就不見了,只剩下這位耄耋老人孤獨一人。靈魂上已經對此有著深刻的悔意。

    這兩段話的共同點剛好映襯了主題:救贖

    為什麼瑞德第三次成功的假釋了?

    就是因為瑞德的這些話中,6位陪審人員感受到了這個罪犯內心對所犯下的罪已經有了深刻的悔悟。這個也是整部電影的核心,即救贖,內心身處的悔悟。

    有的人關注了,有的人忽略了,所以走在兩條不同的道路

  • 18 # 有理說理沒理互噴

    首先要看懂幾個細節。第一 之前放出去的老犯人自殺了,因為無法適應外面生活,第二老黑出去也差點自殺。

    這裡說明一個現實,監獄不會在你想出去對生活抱有希望的時候讓你出去,只會在你快死了 對監獄沒貢獻了,對社會沒危害了放你出去。說白了 監獄不養閒人。

    老黑是想起了安迪才活下來的。才重新找到了希望。

  • 19 # 人間山河流

    推卸責任和坦然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安迪 最後說,雖然不是我開的槍,但是妻子某種意義上是因我而死。

    瑞德回望一生,明白了改過自新不過是政客發明的詞,不要想著以後怎麼做去彌補過去的錯,過去的錯誤就是錯誤,接受它帶來的後果。忘掉它過好當下就可以了。瑞德是在監獄,我們難道不是無時不在枷鎖嗎。早知道和誰誰結婚就好了,早知道這樣那樣就好了。把自己永遠困在那一天,無論你再怎麼悔過,再怎麼改過自新,過去的那天再也不會重來

  • 20 # DuLeiSuoHa

    說說我的見解,置之死地而後生,瑞德在經歷多次假釋遭拒,加上四十多年的“體制化”牢獄生活,可以說已經對重獲自由,逃出監獄已經絕望了,這從他和安迪的對話中可以得知,瑞德對於安迪口中所說的芝華尼塔歐式的美好憧憬與希望稱之為妄想,也說明了這點。此外在影片最後安迪留給瑞德的信中也提到,hope is a good thing ,就是為了改變瑞德,以免走上同老布一樣的命運!

    其實也正因為瑞德絕望了,所以他對於是否重獲自由已經無所謂,不在乎了,因此自然心中再也不存在以往的恐懼了,那種害怕繼續看不見頭的牢獄生活和得不到自由的恐懼,正因為克服了心中的恐懼所以在假釋檢驗中才能說出那番話獲得自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星人是怎麼看待地球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