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最硬核歷史
-
2 # 峰迴路轉150948806
明清時期主要科技成就應該有:
1數學:明朝時,數學家程大位編著《演算法統宗》。運算全部用珠演算法,反映了明代商業數學的水平;清朝時蒙古族數學家明安圖,證明了西方傳教士帶來而沒有證明的求圓周率的三個公式,並推匯出六個新公式。還著有《割圓密率捷法 。
2醫學:明朝時醫藥學家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一書。書中記載藥物1800多種,方劑10000多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藥學,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
3工農業生產科技著作:明朝後期科學家徐光啟著《農政全書》。綜合介紹了我國傳統農業成就,集我國古代農業之大成,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備的農學體系。還介紹了歐洲比較先進的水利技術與工具;明朝後期,宋應星著稱《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重點技術了手工業生產技術,被譽為“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
4地理學:明朝後期,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著《徐霞客遊記》,這是一部地理學著作。書中對石灰岩溶蝕地貌的觀察和記述,比歐洲早約兩個世紀;
5建築學:明朝時期,營造了北京城,修建了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明長城。
-
3 # 戲迷擂臺聯播
明清時期主要科技成就應該有:
1數學:明朝時,數學家程大位編著《演算法統宗》。運算全部用珠演算法,反映了明代商業數學的水平;清朝時蒙古族數學家明安圖,證明了西方傳教士帶來而沒有證明的求圓周率的三個公式,並推匯出六個新公式。還著有《割圓密率捷法 。
2醫學:明朝時醫藥學家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一書。書中記載藥物1800多種,方劑10000多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藥學,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
3工農業生產科技著作:明朝後期科學家徐光啟著《農政全書》。綜合介紹了我國傳統農業成就,集我國古代農業之大成,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備的農學體系。還介紹了歐洲比較先進的水利技術與工具;明朝後期,宋應星著稱《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重點技術了手工業生產技術,被譽為“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
4地理學:明朝後期,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著《徐霞客遊記》,這是一部地理學著作。書中對石灰岩溶蝕地貌的觀察和記述,比歐洲早約兩個世紀;
5建築學:明朝時期,營造了北京城,修建了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明長城。
-
4 # 友品中醫
明清科技:
⑴、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成就。
⑵、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他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
⑶、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農業百科全書。最早傳播西方科學知識的書籍。⑷、明代地理學家徐宏祖(別號霞客)寫了一部優秀的地理著作,名為《徐霞客遊記》。此書對我國河道地理的考察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對我國西南石灰岩地貌的介紹,是世界上有關這方面最早的記載,在科學上有很高的價值。
明朝文學戲劇: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同期施耐庵 的《水滸傳》是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吳承恩的《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高峰,清朝優秀的小說還有《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筆鋒直指封建社會的黑暗。
明清時期戲劇也有很高的成就。最優秀的劇本有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清代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清朝中期,四大徽班先後進京,徽班進京是京劇誕生的前奏。
書畫:明朝書法家-董其昌;徐渭擅長潑墨畫,傑出的人物畫家-陳洪綬代表作《西廂記》插圖;清朝-畫家號稱“八大山人”的朱耷畫風怪異奇絕、開一代畫風。以鄭板橋為首的“揚州八怪” 不拘成規,自成風格。鄭板橋擅長畫竹。
“揚州八怪”指乾隆時期在揚州賣畫的金農、鄭燮(鄭板橋、羅聘、李鱓、黃慎、李方膺、高翔、汪士慎八位畫家。他們講究詩、書、畫結合的整體藝術,不拘成規,自成風格,與正統畫風不同,故稱之為“八怪”。 鄭板橋《蘭竹圖》
集大成的類書:明朝編撰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清朝時期又編撰出集大成的類書《古今圖書整合》和《四庫全書》。
思想: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就是這些具有民主色彩的進步思想家的傑出代表。這三位思想家都有類似的經歷,早年都參加過抗清鬥爭,後來都隱居著書立說。但由於治學方法和所學內容不同,他們在思想上、學術上又表現了各自的特點和風格。黃宗羲比較強烈地表現了反對君主專制的傾向,顧炎武強調學以致用的學風,王夫之把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發展到一個新水平。
黃宗羲的思想,對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顧炎武腳踏實地的學風,對清代學者有很大影響。王夫之的思想在我國古代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5 # 唯史為大
序言:
總體來說明清時期我國的科技發展是走下坡路的。並且在這一時期,我國的科技發展逐漸落後於世界。但是也並不是說這一時期的科技成就是一無是處的。我國的科技成就依然取得的不凡的成果,具體來說包括以下這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醫學方面在明清時期我國醫藥學的發展還是非常迅速的,而且出現了很多集大成的成就。並且有很多醫學方法獲得的創新和發展,對我國傳統醫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醫藥學方面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幾個成果。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本草綱目》一共收集藥物達到1900中,而且在我國曆史上新增的藥物有374種,還有處方1萬多種,這些新增的藥物對於治療一些新的疾病有很大的影響。在《本草綱目》中有動植物插圖1200多幅。規模非常的宏大,而且內容也非常的豐富,範圍也很廣,超過了我國古代歷史上所有的醫學書目。清朝乾隆年間。醫學書目《醫宗金監》,在這本書中收集了很多的處方。並且對於很多處方都進行了修改和驗證。這些成果都是前代所沒有的,而且對於我國中醫臨床醫學的發展有非常大的積極作用。(二)農學方面在明清時期我國農學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在農業生產領域有了很大的進步。有很多成果都是前朝所沒有的,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農學和水利著作,比如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總結了我國16世紀以前的農業生產知識成果。比較側重於農業生產和農業技術的改進。並且徐光啟將西方傳教士傳入我國的水利技術寫到書中。這些對於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都有非常大的積極意義,而且這本書還介紹我國傳統的農業成就。
(三)工藝方面的成就。在工藝方面,明末清初的宋應星比較有成就。宋應星潛心研究學術寫出了很多介紹我國傳統手工也技術的著作。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天工開物》介紹了很多當時名列前茅的工藝技術,因此這本書也被稱為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它的內容主要包括機械工具的使用和製造以及很多農業技術的改進與應用。
(四)天文曆法方面的成就。在天文曆法方面,徐光其取得了比較高的成就。徐光啟在明朝管理例句,而且還和西方傳教士一起編制了《崇禎曆書》,是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當中最精確的一步。
總結:雖然明清時期科技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是仍然是落日的餘暉。明清時期雖然科技成果不如唐宋時期那麼多,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比如在立法和農業技術方面就出現了很多總結性的專業著作,這些都是以前的朝代所沒有的,但是不幸的是這一時期的農業技術並沒有突破封建社會的限制。他們只是服務於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很難為先進的工業經濟服務,所以他們不能夠產生近代科學,也不能夠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
-
6 # 小鄉說歷史
明朝初期至中期的科技有了較大的發展,直至16世紀,一直處於世界的前列。
這一時期出現的科學著作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還有《徐霞客遊記》等著作是我們現在研究和借鑑古代技術的珍貴的文獻資料。
于謙寫得《詠煤炭》詩歌說明當時煤炭已經普遍應用。計成的《園冶》則是園林建築的專著。
明朝的軍事科技也較發達,明末已經出現了火銃槍,還有威力巨大的火炮。據說有個叫萬戶的人,坐在綁滿火藥棍的椅子上,試圖利用火藥的推力飛上天空,可惜失敗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探索太空犧牲的人
1 天文 氣象:
公元十四世紀中葉的《白猿獻三光圖》(作者不詳)載有一百三十二幅雲圖,並與天氣變化聯絡起來,絕大部分與現代氣象學原理相一致。(歐洲到公元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雲圖。)
1383年南京設京師觀象臺
1439年造渾天儀置北京(1900年被八國聯軍德國劫走.1921年要回,置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1442年北京設觀象臺
1446年建晷影堂(位於北京古觀象臺西南側)
1607年李之藻撰<渾蓋通憲圖說>刊行(介紹西方天文觀闡釋渾天說)
1617年張燮著《東西洋考》記載海洋占候等的詳細資料。
1634年正式安裝我國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筩"(yong)
2 數學 物理:
1450年吳敬撰<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
1584年朱載 (yu)著《律呂精義》出版
1592年程大位撰<演算法統宗>最早記載使用珠算方法開平方和開立方
1606年徐光啟與利瑪竇開始合譯<幾何原本>
1613年李之藻據西人克拉維斯<實用算術概論>和中國程大位<演算法統宗>編譯而成<同文算指>
1637年,宋應星在《論氣·氣聲》中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作出了合乎科學的解釋,他認為聲音是由於物體振動或急速運動衝擊空氣而產生的,聲音是透過空氣來傳播的,同水波相類似。
方以智在《物理小識》卷2中提出:"宙(時間)輪於宇(空間),則宇中有宙,宙中有宇。"也就是提出了時間和空間不能彼此獨立存在的時空觀。
在《物理小識》卷1中正確地解釋了蒙氣差(即大氣折射)現象
民間光學儀器製造家孫雲球製造放大鏡、顯微鏡等幾十種光學儀器,並著《鏡史》(已佚)。
3 醫學: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編成《普濟方》(載方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個,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醫方書。)
1567年在寧國府太平縣試行中國人痘接種方法預防天花。(種痘預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開端,是醫學史上的重大成就。十七世紀我國種痘技術已相當完善,並已推廣到全國。我國種痘法於十七世紀初傳入歐洲。 )
1596年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在南京正式出版刊行
同期問世的還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
1601年,楊繼洲著《針灸大成》
1617年,陳實功著《外科正宗》(收集了大量有效方劑。他注重實踐,勇於革新,創造性地進行了截趾(指)、氣管縫合等外科手術,對我國外科學作出了貢獻。書中對一些腫瘤也作了論述。)
1624年張景嶽撰《類經>刊行,同年,景嶽再編《類經圖翼》和《類經附翼》
1640《景嶽全書》64捲成書
1641年吳遊性撰<瘟疫論>
王夫之在《思問錄·外篇》中提出了關於生物體的新陳代謝的觀念,他說:"質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舊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見形之不變而不知其質之已遷,……"
4 農學:
1376俞宗本著《種樹書》(記載了多種樹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緣嫁接和桑、梨的遠緣嫁接等)
1406年,朱橚《救荒本草》問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種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資料,載明產地、形態、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並繪有精細圖譜)
1511年中國種植玉米
1547年馬一龍著《農說》(記載了水稻的精耕細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種植經驗,是我國第一部運用哲學觀點來闡述農業技術的著作。 )
1582年 藩薯傳入中國
1596年 屠本畯(jun)著中國現存最早的海洋生物專著《閩中海錯疏》(記載了沿海一帶以海生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主的二百多種水族生物的形態和生活習性等。)
1608年,喻仁(喻本元)、喻傑(喻本亨)合著《元亨療馬集》(著名的獸醫學著作,內容包括對馬、牛和駱駝的治療經驗,至今仍有實用價值。)
1617年趙蛹著<植品>(有關西紅柿的種植技術等)
1628年徐光啟撰<農政全書>
5 地裡學:
1405--1431年鄭和率大型遠洋船隊到達西洋三十餘國
1425年<鄭和航海圖>編成
1536年黃衷著<海語>(記錄東南亞史地與中國南洋交通情況)
1565年胡宗憲編<躊海圖編>記錄中日交通及抗倭事
1639年開始顧炎武編著《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
1640年徐宏祖著《徐霞客遊記》正式成書
6 化學、冶煉及化工:
1521年四川嘉州(今樂山)鑿成深達數百米的石油豎井
1596年<唐縣誌>記載以火爆法的採礦技術
1596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二百七十六種無機藥物的化學性質以及蒸餾、蒸發、昇華、重結晶、沉澱、燒灼等技術
1637年,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述冶煉技術時,把鉛、銅、汞、硫等許多化學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質,而把與它們有關的反應所產生的物質看作是派生的物質,從而產生化學元素概念的萌芽。
1637年 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五金》中有關於密封加熱冶煉"倭鉛"(即鋅)方法的記載。明代的錢幣"永樂通寶"(公元1403-1424年)有的含鋅高達99%。歐洲到十八世紀才開始冶煉鋅。
1637年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載了我國古代冶金技術的許多成就,如冶煉生鐵和熟鐵(低碳鋼)的連續生產工藝,退火、正火、淬火、化學熱處理等鋼鐵熱處理工藝和固體滲碳工藝等。
方以智在《物理小識》卷7中記載了煉焦炭的方法:"煤則各處產之。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再鑿而入爐,曰礁。"歐洲到公元1771年才開始煉焦。
7 機械製造:
(1372年造碗口銃,口徑11cm,上有銘文說明為水軍裝備.附圖)
1377年造手銃(小口徑管形.附圖)
14世紀著《火龍經》
14世紀末發明“神火飛鴉”(附圖)
1405年鄭和船隊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的遠洋船隻"寶船",船長150餘米,容千餘人
1453年造銅火銃(滑膛式.附圖)
1524年在北京鑄造佛朗機炮
16世紀中葉發明“火龍出水”。箭頭上龍頭下圓柱,柱體分層裝火箭,為當時世界上最早的多級火箭(關於“火龍出水”,在明代後期出版的《武備志》、《火龍經》等兵書中都有記載,附圖樣。 )
1558年造出中國第一批火繩槍一萬支,稱之為“鳥嘴銃”。
1580年戚繼光發明"自犯鋼輪火"(其效類似地雷)
1598年趙士禎呈<神器譜>,記載銃器製作及使用方法(附圖樣)
1626年王鉦編成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機械工程專著<新制諸器圖說>
1637年宋應星撰成中國科技百科全書<天工開物>
-
7 # 海洋情感小屋
明清科技:⑴、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成就。⑵、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他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⑶、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農業百科全書。最早傳播西方科學知識的書籍。⑷、明代地理學家徐宏祖(別號霞客)寫了一部優秀的地理著作,名為《徐霞客遊記》。此書對我國河道地理的考察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對我國西南石灰岩地貌的介紹,是世界上有關這方面最早的記載,在科學上有很高的價值。
明朝文學戲劇: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同期施耐庵 的《水滸傳》是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吳承恩的《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高峰,清朝優秀的小說還有《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筆鋒直指封建社會的黑暗。
明清時期戲劇也有很高的成就。最優秀的劇本有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清代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清朝中期,四大徽班先後進京,徽班進京是京劇誕生的前奏。
書畫:明朝書法家-董其昌;徐渭擅長潑墨畫,傑出的人物畫家-陳洪綬代表作《西廂記》插圖;清朝-畫家號稱“八大山人”的朱耷畫風怪異奇絕、開一代畫風。以鄭板橋為首的“揚州八怪” 不拘成規,自成風格。鄭板橋擅長畫竹。“揚州八怪”指乾隆時期在揚州賣畫的金農、鄭燮(鄭板橋、羅聘、李鱓、黃慎、李方膺、高翔、汪士慎八位畫家。他們講究詩、書、畫結合的整體藝術,不拘成規,自成風格,與正統畫風不同,故稱之為“八怪”。 鄭板橋《蘭竹圖》
集大成的類書:明朝編撰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清朝時期又編撰出集大成的類書《古今圖書整合》和《四庫全書》。
思想: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就是這些具有民主色彩的進步思想家的傑出代表。這三位思想家都有類似的經歷,早年都參加過抗清鬥爭,後來都隱居著書立說。但由於治學方法和所學內容不同,他們在思想上、學術上又表現了各自的特點和風格。黃宗羲比較強烈地表現了反對君主專制的傾向,顧炎武強調學以致用的學風,王夫之把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發展到一個新水平。黃宗羲的思想,對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顧炎武腳踏實地的學風,對清代學者有很大影響。王夫之的思想在我國古代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8 # 安防小能手風城
明清科技:⑴、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成就。⑵、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他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⑶、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農業百科全書。最早傳播西方科學知識的書籍。⑷、明代地理學家徐宏祖(別號霞客)寫了一部優秀的地理著作,名為《徐霞客遊記》。此書對我國河道地理的考察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對我國西南石灰岩地貌的介紹,是世界上有關這方面最早的記載,在科學上有很高的價值。
明朝文學戲劇: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同期施耐庵 的《水滸傳》是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吳承恩的《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高峰,清朝優秀的小說還有《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筆鋒直指封建社會的黑暗。
明清時期戲劇也有很高的成就。最優秀的劇本有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清代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清朝中期,四大徽班先後進京,徽班進京是京劇誕生的前奏。
書畫:明朝書法家-董其昌;徐渭擅長潑墨畫,傑出的人物畫家-陳洪綬代表作《西廂記》插圖;清朝-畫家號稱“八大山人”的朱耷畫風怪異奇絕、開一代畫風。以鄭板橋為首的“揚州八怪” 不拘成規,自成風格。鄭板橋擅長畫竹。“揚州八怪”指乾隆時期在揚州賣畫的金農、鄭燮(鄭板橋、羅聘、李鱓、黃慎、李方膺、高翔、汪士慎八位畫家。他們講究詩、書、畫結合的整體藝術,不拘成規,自成風格,與正統畫風不同,故稱之為“八怪”。 鄭板橋《蘭竹圖》
集大成的類書:明朝編撰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清朝時期又編撰出集大成的類書《古今圖書整合》和《四庫全書》。
思想: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就是這些具有民主色彩的進步思想家的傑出代表。這三位思想家都有類似的經歷,早年都參加過抗清鬥爭,後來都隱居著書立說。但由於治學方法和所學內容不同,他們在思想上、學術上又表現了各自的特點和風格。黃宗羲比較強烈地表現了反對君主專制的傾向,顧炎武強調學以致用的學風,王夫之把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發展到一個新水平。黃宗羲的思想,對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顧炎武腳踏實地的學風,對清代學者有很大影響。王夫之的思想在我國古代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9 # 大浪淘沙1
明清科技成就:⑴、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成就。⑵、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他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⑶、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農業百科全書。最早傳播西方科學知識的書籍。⑷、明代地理學家徐宏祖(別號霞客)寫了一部優秀的地理著作,名為《徐霞客遊記》。此書對我國河道地理的考察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對我國西南石灰岩地貌的介紹,是世界上有關這方面最早的記載,在科學上有很高的價值。
當然,這些都是傳統的科技(農、醫、地理。這都是有封建特徵的科技,而同時期的都是有資本主義特徵的工業科技)。
-
10 # 大江侃歷史
明清時期的主要科技成有以下這些:
1、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藥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採取了“析族區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廣泛涉及醫學,藥物學,生物學,礦物學,化學,環境與生物,遺傳與變異等諸多科學領域。 《本草綱目》共有52卷,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收集醫方11096個,書中還繪製了1111幅精美的插圖,方劑11096首(其中8000餘首是李時珍自己收集和擬定的),約190萬字,分為16部、60類。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影響最大。
2、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3、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基本上囊括了中國 明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 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徹這一思想正是《農政全書》不同於其他大型農書的特色之所在。由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積累了數千年的耕作經驗,留下了豐富的農學著作。 先秦諸書中多含有農學篇章,其他的大型農書,無論是 北魏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還是元代 王禎的《 農書》,雖然是以農本觀念為中心思想,但重點在生產技術和知識,可以說是純技術性的農書。
4、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經過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遊日記》、《江右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遊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了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做出卓有價值的貢獻。
5、程大位的《演算法統宗》:《演算法統宗》17卷,卷1、卷2介紹數學名詞、大數、小數和度量衡單位以及珠算盤式圖、珠算各種演算法口訣等,並舉例說明具體用法;卷3至卷12按“九章”次序列舉各種應用題及解法;卷13到卷16為“難題”解法彙編;卷17“雜法”,為不能歸入前面各類的演算法,並列有14個縱橫圖。書後附錄“算經源流”一篇,著錄了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以來的數字書目51種。《演算法統宗》是一部應用數學書,是以珠算為主要的計算工具,列有595個應用題的數字計算,都不用籌算方法,而是用珠算演算。評述了珠算規則,完善了珠算口訣,確立了算盤用法,完成了由籌算到珠算的徹底轉變。
綜上所述,就是明清時期的主要科技成就!
-
11 # 渭水湯湯
明清時期我國的科技成就大體在以下幾個方面:1. 天文及曆法
公元14世紀的《白猿獻三光圖》載有132幅雲圖,並與氣候變化聯絡起來,絕大部分與現代氣象學原理相一致。而歐洲要到公元1879年才出現只有16幅的雲圖。
此外,明朝設觀象臺,建造了渾天儀,並置於京師。渾天儀是根據學說渾天說用來展示出天體在天球上的各種運動及測量黃道及赤道座標差的儀器。明朝建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天文望遠鏡。在禮部尚書徐光啟的領導下,完成編纂《崇禎曆書》, 書中採用第谷創立的天體系統和幾何學的計算方法,亦對哥白尼的學說做了介紹並大量引用其在《天體執行論》中的章節。
清代著名天文學家王錫闡,著有《曉庵新法》等十幾種天文學著作,發明了計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首創日食和月食的初虧及復圓方位角的計算方法;
其計算晝夜長短和月亮、行星的視直徑等方法,許多和現在球面天文學中的方法完全相同;所創金星凌日的計算方法,達到十分精確的程度,在當時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並且在著作中指出一些西方天文學理論的缺點和錯誤。
2. 數學明朝嘉靖年三年(1524年)王文素著《算學寶鑑》, 全稱《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鑑》。王文素解高次方程的方法比英國的霍納、義大利的魯非尼早200多年。對於17世紀微積分創立時期出現的導數,王文素在16世紀已率先發現並使用。《算學寶鑑》中的“開方本源圖”獨具中國古代數學傳統特色,國外類似的圖首見於法國數學家斯蒂非爾1544年著的《整數算術》一書,較《算學寶鑑》遲20年且不夠完備。《算學寶鑑》循九章古制,承宋元先河,選精集粹,代表了當時數學、珠算的最高水平。
此外,明朝成書的還有《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律呂精義》,最早記載使用珠算計算方法計算平方和立方的《演算法統宗》,徐光啟與利瑪竇合譯的《幾何原本》。
清朝的李善蘭著有《方圓闡幽》。他與外國人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代數》等西方自然科學著作。他在翻譯中創造了至今對中外還有影響的“代數”、“微分”、“積分”等代數學名詞和述語。由於他們的翻譯,《幾何原本》才有了完整的中文字。明朝徐光啟和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只翻譯了此書前幾卷,故至此中國人才能看到這部世界上最早公理化的希臘古典數學名著的全貌。
3. 醫學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是一部創造性的本草著作,集16世紀藥物之大成,創立了先進的藥物分類方法,詳細記述了大量藥物知識,批判了服石長生不死的謬論吧,自然科學資料翔實。
此外,明代陳實功著《外科正宗》, 收集了大量有效方劑。他注重實踐,勇於革新,創造性地進行了截趾(指)、氣管縫合等外科手術,對我國外科學作出了貢獻。書中對一些腫瘤也作了論述。 朱棣等主持收集編成《普濟方》,書中載方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個,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醫方書。1567年在寧國府太平縣試行中國人痘接種方法預防天花。吳有性撰《瘟疫論》,王夫之在《思問錄·外篇》中提出了關於生物體的新陳代謝的觀念。
清代名醫王清任在醫學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醫林改錯》一書。他強調解剖學知識對醫病的重要性,並對古籍中有關臟腑的記載提出了疑問。他透過對屍體內臟的解剖研究,繪製成《親見改正臟腑圖》二十五種,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錯誤,為祖國解剖學的發展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4. 農學徐光啟撰《農政全書》, 此書為一部農業百科全書,書中記敘了開墾、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尋常的內容,並且佔了將近一半的篇幅,這是其他的大型農書所鮮見的。以“荒政”為類,其他大型農書,如漢《氾勝之書》、北魏《齊民要術》,雖然亦偶爾談及一二種備荒作物,甚至在元王禎《農書》“百穀譜”之末開始出現“備荒論”,但是卻不足2000字,比不上《農政全書》。《農政全書》中,“荒政”作為一目,有18卷之多,為全書12目之冠。目中對歷代備荒的議論、政策作了綜述,水旱蟲災作了統計,救災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後附草木野菜可資充飢的植物414種。
此外,馬一龍著《農說》,書中記載了水稻的精耕細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種植經驗,是我國第一部運用哲學觀點來闡述農業技術的著作 。 屠本畯著中國現存最早的海洋生物專著《閩中海錯疏》,此書記載了沿海一帶以海生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主的二百多種水族生物的形態和生活習性等。俞宗本著《種樹書》,書中記載了多種樹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緣嫁接和桑、梨的遠緣嫁接等。
5. 地理徐霞客完成《徐霞客遊記》。這部書是中國著名旅遊家、地理學家徐弘祖的旅遊日記,記錄了他曾到訪的地理等資料。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做了詳細記錄,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此外,明朝出現最早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鄭和率大型遠洋船隊到達西洋三十餘國,《鄭和航海圖》編成。
清朝製成了《皇輿全覽圖》。這部地圖“不但是亞洲當時所有的地圖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當時所有的歐洲地圖都更好、更精確”。最後在《皇輿全覽圖》的基礎上,根據測繪的新資料,製成了《乾隆內府皇輿全圖》。
6. 化學和化工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鉅著,有人稱它為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天工開物中,宋應星把鉛、銅、汞、硫等元素看成基本物質,而它們所產生的物質看作洐生物質,產生了類類現代化學元素類概念。書中記述冶煉技術時,把鉛、銅、汞、硫等許多化學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質,而把與它們有關的反應所產生的物質看作是派生的物質,從而產生化學元素概念的萌芽。書中記載了我國古代冶金技術的許多成就,如冶煉生鐵和熟鐵(低碳鋼)的連續生產工藝,退火、正火、淬火、化學熱處理等鋼鐵熱處理工藝和固體滲碳工藝等。
此外,明代還研發了燒焦炭的方法。建成首個石油井,發明火爆法採礦技術。李時珍於《本草綱目》記載了約二百七十六種無機藥物的化學性質,及蒸餾、蒸發、昇華等科學技術。
7. 兵器在明朝,冷兵器已經很落後了,軍隊大規模征戰主要使用的就是各類火器。明朝的火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類似於現代的手槍,叫做火銃。但是它遠沒有現代手槍先進,體積比較大,使用起來也需要先填放火藥,然後點燃引線。第二種是火炮,口徑、體積都十分巨大,需要好幾個士兵共同搬運,一人填彈,一人點火,一人扶穩炮筒。明代製造出碗口銃、手銃、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 - 銅火銃、佛朗機炮。1549年,製造出水底雷,為世界上最早的水雷。水底雷以木箱作為雷殼,油灰粘縫,以下面的繩索連線鐵錨、控制深度,再以人手操縱擊發,比較歐洲製造及使用水雷早了逾200年。
8. 植物學清代吳其濬撰《植物名實圖考》。該書考訂植物名實,然涉及藥用植物甚多。共載植物1714種,仿《本草綱目》分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木12類。附圖1805幅,絕大多數系寫生而成。書中一般一物一圖,圖文對照。其文字內容介紹文獻出處、產地、形態、顏色或性味、用途等,是一部開現代植物學先聲的著作。
總結:總體上來說,明清時期我國整體的科技走向下坡路,但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要是在技術層面,科學原理層面突破較少。 -
12 # 陽剛至強1
明清時期的科技成就主要表現在醫學、農學、數學、工藝學、地理學、天文曆法等方面,此外在水利工程(如治理黃河)、遠洋航海(如鄭和下西洋)、礦山開採(如使用火藥爆破技術)、金屬冶煉(如使用焦炭做燃料)等方面也有著重大進步。當然,其中的某些方面,例如數學,儘管引進了西方知識,中國自身也取得了不少新成就,但與宋元時期數學上的輝煌成就相比,就顯得大為遜色了。這些科技成就好比是封建社會走向衰落時期的夕陽餘輝。到了近代,中國科技便無可挽回地落後於世界了。
-
13 # 伴我久有多久
1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成就。
2 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
3 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同期施耐庵 的《水滸傳》是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吳承恩的《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高峰,清朝優秀的小說還有《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筆鋒直指封建社會的黑暗。
4 思想: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就是這些具有民主色彩的進步思想家的傑出代表。這三位思想家都有類似的經歷,早年都參加過抗清鬥爭,後來都隱居著書立說。但由於治學方法和所學內容不同,他們在思想上、學術上又表現了各自的特點和風格。
這些可以看出明清時期的科學成就還是相當不錯的,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相當大的進步。
-
14 # 笑看往事如雲
元朝
1.天文曆法
元世祖先後在上都、大都、登封等處興建天文臺與回回司天臺,設立了遠達極北南海的27處天文觀測站,在測定黃道和恆星觀測方面取得了遠超前代的突出成就。
耶律楚材曾編訂有《西征庚午元歷》,郭守敬等人修改曆法,以近世截元法主持編訂了《授時歷》,《授時歷》延用了400多年,是人類曆法史上的一大進步。
2.地理
《元一統志》對中國各路府州縣的建置沿革、城郭鄉鎮、山川裡至、土產風俗、古蹟人物均有詳細描述,具有較高史料價值。
遊記類地理學著作有耶律楚材《西遊錄》,李志常整理的《長春真人西遊記》,周達觀《真臘風土記》,汪大淵《島夷志略》等。
3.農學
元代的農業技術主要可見於《農桑輯要》、《王禎農書》與《農桑衣食撮要》等三部書。
明朝
1.天文、氣象
十四世紀中葉的《白猿獻三光圖》載有132幅雲圖,並與天氣變化聯絡起來,絕大部分與現代氣象學原理相一致。
1442年北京設觀象臺。1634年正式安裝中國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筩”(yong)。
2.數學、物理
1450年吳敬撰《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1592年程大位撰《演算法統宗》最早記載使用珠算方法開平方和開立方。
九章算術
3.醫學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編成《普濟方》(載方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個,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一部醫方書)。
1567年在寧國府太平縣試行中國人痘接種方法預防天花。
1596年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在南京正式出版刊行。
4.農學
1547年馬一龍著《農說》(記載了水稻的精耕細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種植經驗,是中國第一部運用哲學觀點來闡述農業技術的著作)。
1628年徐光啟撰《農政全書》。
5.地理
鄭和下西洋
1405-1431年鄭和率大型遠洋船隊到達西洋三十餘國;1425年編成《鄭和航海圖》。
明末徐霞客開始著《徐霞客遊記》。
清朝
清朝科技雖有成就,但是從清初漸漸落伍。也沒有讓科技知識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起什麼作用,大多是坐而論道、禁中清談。
1.醫學
乾隆時官修的《醫宗金鑑》九十卷,徵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經驗良方,並對《金匱要略》、《傷寒論》等書作了許多考訂,是一部介紹中醫臨床經驗的重要著作。
清代名醫王清任在醫學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醫林改錯》一書。他強調解剖學知識對醫病的重要性,並對古籍中有關臟腑的記載提出了疑問。
2.地理
《皇輿全覽圖》
康熙時,曾組織人力對全國進行大地測量,製成了《皇輿全覽圖》。在《皇輿全覽圖》的基礎上,根據測繪的新資料,製成了《乾隆內府皇輿全圖》。在這份地圖裡第一次詳細地繪出了中國的新疆地區。
3.農學
清代的農書約有一百多部,尤以康熙、雍正兩朝為繁盛。有《欽定授時通考》《廣群芳譜》《補農書》等著作。
《欽定授時通考》
4.鐵路
清朝末年,中國的交通事業有所發展。詹天佑是個中國第一位傑出的鐵路工程師,他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工程之艱鉅是當時世界鐵路史上罕見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難關,創造性地設計出“人”字形軌道,減緩了坡度,降低了造價,比原計劃提前兩年完工。京張鐵路是中國人利用自己的技術力量修成的。
京張城際鐵路
-
15 # 舊時樓臺月
引言:
在探討明清時期都有哪些科技成就之前,我們必須瞭解明清時期科技發展的背景。
明清時期儘管出現了很多稀罕的發明以及比較有世界水準的科技,但是總體來看明清時期的科技發展已經走下坡路,出現滯緩,明清時期的傳統技術雖然領先於世界各國,在經濟中心上仍然沒有輸給西方國家。
明清時期有四大發明做支撐所以基本上沒有失去經濟帝國的地位,不過與當時農業經濟相適應的新的科技卻很少再出現,也就說明清時期的科技發明和農業小經濟在規模上是不對等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明清時期的科技發展背景依然是等級森嚴的封建統治,農業也自然是封建自然經濟。相反,西方則在文藝復興運動的驅動下,科技的發展速度明顯超過了東方。那麼東方明清兩朝在這一背景之下都出現了哪些科技發明科技成就呢。
1.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我們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上曾學到過關於《天工開物》的大概介紹,所以我們都知道從明朝末年之後,這本書在科技發明界有著極高的評價,不光是在東方在西方也是如此,因為這本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善的記載了關於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發展的綜合性著作,是明朝崇禎皇帝時期宋應星的著作,在歷史學界也有學者將這本書稱之為是農業綜合性百科全書。外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也是極高,西方學者曾將這本書稱之為是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那麼為何這本書無論是在歷史學界還是農業經濟和手工業學界都擁有著極高的地位,原因在於宋應星當時將人類和自然相結合,強調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從這本書中投射出明朝時期已經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
明朝末年雖然戰亂不斷,明朝的統治也是風雨飄搖,可是並沒有因此而阻止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在明朝時期其實商賈的地位已經有很大的提升了,不再像唐宋時期,商賈的地位甚至比普通農民的地位還要低,在明朝時期甚至出現了不少商賈開辦手工業小規模生產工廠,包括造紙、煤炭、石灰等工業。
2.明朝時期徐光啟《農政全書》農政全書在也是著作於明朝時期萬曆年間,在當時被稱為是明朝四大著作。徐光啟著作的這本《農政全書》囊括了明朝時期的農業發展思想以及成就,是集合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農作的經驗,在農學上有著極高的評價。
不過從側面看這本書屬於純技術的農學書,因此可以瞭解到明朝的農業技術屬於單一的小農經營。徐光啟不僅將明朝時期的農業發展自己農耕經驗囊括進去,還記錄了從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所經歷的大小農業災害,並記述了應對的方法,可見這本書也是在農業上有著非常高的地位的科技著作。
3.明朝第一個水雷水雷是一種軍事打擊的軍事武器,根據史料記載,世界上第一顆水雷誕生於明朝中期,當時戚繼光為了抗擊倭寇,特地加強軍事武器的防禦而發明了水軍使用的火器。在明朝時期,在所有的科技發明中,就數明朝的軍事發明最讓西方各國所豔羨也是評價最高的。
並且在明朝時期,軍事工業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所無法比擬的,明朝開始中原的版圖不斷被擴大,疆域是宋代時期的幾個倍,明代在元朝的基礎上將疆域擴大了一部分,遼闊的疆域也讓統治集團感到緊張,發展軍事也就是統治集團最先考慮的。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明朝在火器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進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顆水雷。水雷的出現早已西方200年,可以說當時的軍事武器要先進於西方。根據史料記載,在明朝萬曆年間,中國就與日本開戰過,在那次戰役中明朝水軍就使用了水雷,所以日本也算是最早嚐到水雷的滋味的國家之一。
4.明朝第一個觸發式地雷明朝除了發明了水軍使用的水雷軍事武器,還發明瞭陸軍所使用的地雷,和日本對戰的戰役中也曾使用過地雷,不過當時的地雷威力並不是很大。
大明科技成就很多,而最偉大的成就也是很多的,地雷就是其中之一,明朝之所以被稱之為最偉大的王朝,其原因之一就是軍事工業,正是因為有了強大的軍事武器,所以鄭和才會有下西洋的實力,從明朝所經歷的幾次大小戰役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明朝的軍事科技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
5.明朝第一個炮兵方隊明朝最有成就的科技不僅體現在軍事武器還有體現在軍水管理上,明朝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炮兵的國家,在明朝時期就基本出現了中國的軍事管理雛形,前面有說道過明朝的軍事武器多樣而且都是首次發明的,明朝統治集團自然也就會為這些武器配備專門的軍隊。
明朝最早使用的武器是紅衣大炮,因此成立了專門的炮兵,明朝除了有騎兵水軍還有炮兵以及火槍隊。因此明朝時期所形成的軍事管理雛形在世界上是史無前例的,騎炮兵所以在當時是所向無敵,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軍事成就。
在當代,有不少歷史學者以及軍事科研專家對明朝的科技成就做過很多的研究,這些學者對明朝的軍事武器的發明成就是評價極高的,明朝的發明不單單是停留在農業手工業,還有軍事,因此明朝也被稱為是最偉大的王朝,值得後代的學習。
6.明朝時期的造船工業明朝時期因為疆域不斷被擴大,所以對軍事的發展十分的重視,加上明朝每一個帝王在位都經歷過戰亂,戰爭不斷,因此十分重視軍事的強化。
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明朝的造船業也領先於世界,我們可以從鄭和七下西洋的歷史事蹟中瞭解到明朝這一舉措是前面的朝代無法相比的,因此明朝的造船業也算是明清時期的一項最偉大的科技成就。
7.明朝時期李時珍《本草綱目》明朝的科技成就還不僅如此,不單單是農業手工業軍事工業,其實還有醫藥技術。《本草綱目》是我國曆史上比較完善全面的醫藥書籍,在我國醫藥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這本醫書是對我國古代傳統中醫藥一個總的概括,西方國家對這本醫學著作也是有著很高的評價。
從這本書籍形成以及裡面所記載的醫藥記述也說明了明朝的中醫藥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8.清朝時期《四庫全書》清朝時期的文學著作實際上是在明朝所出現的文學著作做了一個總的概括和升級,在明朝的科技成就上做了進一步的完善,所以從《四庫全書總提要》裡面我們可以看出清朝時期的中醫藥、手工業以及農業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成熟,包括軍事武器,不過這些成就已經沒有領先於世界,西方國家在明朝時期吸取了科技經驗。
尤其是在元朝之後,西方國家在馬可波羅等人所撰寫的著作中得知東方是如何的發達,市場是如何的廣闊之後不斷嘗試開啟通往東方的道路,由此西方的科技成就也就不斷超過了東方,所以實際上,清朝時期的科技成就不再像明朝時期那麼突出了,相反,西方的科技發明基本上超過了東方。
不過我們不可忽視這部著作,《四庫全書》是我國古代文學成績的集合,體例相當的完善影響也是很廣的。清朝時期其實科技成就最為顯著的是在文學方面,而其他方面基本上是停留在明末時期的。到了清朝中期,清朝在學習了西方的科學技術之後才有了所謂的鐵路電車等近代的東西。所以不算是最偉大的科技成就。
9.清朝時期的京張鐵路進入清朝中期之後,西方國家不斷嘗試開啟中國的市場大門,為此帶來了不少的新技術,清朝統治集團也逐漸被西方的科技成就所折服,所以當時清朝也派出了不少的學子前往西方學習深造。清朝的科技成就這才有了一些。
京張鐵路就是其中之一。讓我們驕傲的是這條鐵路是在完全由中國人主導之下自主修建完成的,所以京張鐵路也算是明清時期比較偉大的科技成就之一了。
10.明清時期農業灌溉技術明清時期是我國農業日趨成熟的階段,因此出現了很多有利於農業發展的農具,其中影響後世最為廣泛最持久的就是農業灌溉了。根據史料記載,農業生產工具和農業灌溉在明朝時期發展很快到了清朝時期基本成熟,在明朝時期出現了風力水車以及農具播車等,這些發明都是有利於小規模農業生產發展的,從這點也說明了當時的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
結論:
明清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科技成就發展達到頂峰的時期,所有的發明和科技成就涵蓋了農業、手工業、軍事工業、紡織業等,並且還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
16 # 新史說
(1)、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鋼目》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的成就。
(2)、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
展狀況,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他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盟
與自然力相配合。
(3)、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農業百科全書。最早傳播西方科學知識的書籍。(4)、明代地理學家徐宏祖(別號霞客)寫了一部優秀的地理著作,名為《徐霞客遊記》。此書對我國河道地理的考察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對我國西南石灰岩地的介紹,是世界上有關這方面最早的記載,在科學上有很高的價值。
-
17 # 重溫歷史老照片故事
明清科技:⑴、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成就。⑵、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他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⑶、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農業百科全書。最早傳播西方科學知識的書籍。⑷、明代地理學家徐宏祖(別號霞客)寫了一部優秀的地理著作,名為《徐霞客遊記》。此書對我國河道地理的考察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對我國西南石灰岩地貌的介紹,是世界上有關這方面最早的記載,在科學上有很高的價值。
明朝文學戲劇: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同期施耐庵 的《水滸傳》是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吳承恩的《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高峰,清朝優秀的小說還有《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筆鋒直指封建社會的黑暗。
明清時期戲劇也有很高的成就。最優秀的劇本有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清代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清朝中期,四大徽班先後進京,徽班進京是京劇誕生的前奏。
書畫:明朝書法家-董其昌;徐渭擅長潑墨畫,傑出的人物畫家-陳洪綬代表作《西廂記》插圖;清朝-畫家號稱“八大山人”的朱耷畫風怪異奇絕、開一代畫風。以鄭板橋為首的“揚州八怪” 不拘成規,自成風格。鄭板橋擅長畫竹。“揚州八怪”指乾隆時期在揚州賣畫的金農、鄭燮(鄭板橋、羅聘、李鱓、黃慎、李方膺、高翔、汪士慎八位畫家。他們講究詩、書、畫結合的整體藝術,不拘成規,自成風格,與正統畫風不同,故稱之為“八怪”。 鄭板橋《蘭竹圖》
集大成的類書:明朝編撰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清朝時期又編撰出集大成的類書《古今圖書整合》和《四庫全書》。
思想: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就是這些具有民主色彩的進步思想家的傑出代表。這三位思想家都有類似的經歷,早年都參加過抗清鬥爭,後來都隱居著書立說。但由於治學方法和所學內容不同,他們在思想上、學術上又表現了各自的特點和風格。黃宗羲比較強烈地表現了反對君主專制的傾向,顧炎武強調學以致用的學風,王夫之把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發展到一個新水平。黃宗羲的思想,對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顧炎武腳踏實地的學風,對清代學者有很大影響。王夫之的思想在我國古代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18 # 鶴壁方誌
明清時期我國的科技成就主要表現在醫學、農學、工藝、數學等方面。
明清時期,在醫學上,透過總結前代醫學經驗,取得了集大成的重大成果,並有重要的創新和發展,為我國傳統醫學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李時珍(1518—1593),明朝人,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 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鉅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本草綱目》全書約有200萬,共52卷,分16部、60類,收藥物1892種,附處方11096則,動植物插圖1110幅。其規模之宏大,內容之豐富,涉及範圍之廣博,超過古代一切藥物書籍。它不僅是一部藥物學鉅著,也是一部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的重要著作。其中,李時珍把1094種植物分為5部、30類,這是當時世界上最詳細、最科學的分類法,其分類原則與現代植物學分類法基本相符。它已被譯成日文、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種文字,流傳世界。達爾文稱讚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明朝, 在農學方面同樣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在農業生產的經營管理和黃河水利工程的治理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代的了不起的成就。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徐光啟(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上海人。他自幼聰敏好學,少年時即“章句、帖括、聲律、書法均臻佳妙”,並有宏大的志向。但他仕途多蹇,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20歲時中秀才,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36歲時中舉人,至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43歲時方中進士,開始步入仕途。 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走上了經世致用的道路。成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在天文學、曆法、數學、農學以及火炮製造、機械方面都有重要的貢獻。其《農政全書》共60卷,分為12部,約60萬字,內容包括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業工具、作物和果樹栽培、蠶桑、畜牧養殖、食品加工以及備荒措施等方面。書中引錄了大量前人的著作,引書達200多種,並加了許多評語,以便於參考使用。總結了我國17世紀以前的農業生產知識,尤其側重於農業生產管理和技術政策,還將他與西方傳教士合譯的《泰西水法》一書的內容引入書中,介紹了當時歐洲先進的水利技術和水利工程方面的知識。該書綜合介紹了我國的傳統農學成就,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農學體系,是我國農學史上最優秀的農學著作之一。
明末清初, 在我國古代以農為本、工商為末的思想下,明末清初的科學家宋應星卻反其道而行之,潛心研究工藝技術,終於寫出了我國傳統手工業生產技術的重要著作《天工開物》。
宋應星的 《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著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18篇。並附有123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書名取自《尚書·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繫辭》“開物成務”,作者說是“蓋人巧造成異物也”(《五金》)。全書按“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序》)分為《乃粒》(穀物)、《乃服》(紡織)、《彰施》(染色)、《粹精》(穀物加工)、《作鹹》(製鹽)、《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鑄》、《舟車》、《錘煅》、《燔石》(煤石燒製)、《殺青》(造紙)、《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礦物顏料)、《麴櫱》(酒麴)和《珠玉》。系統地總結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技術,包括簡單的機械、工具的製造和使用,特別是廣泛用資料來說明問題,這已經接近了近代科學研究的方法。其中記錄了不少在當時居於世界前列的工藝措施和科學創見,是保留我國科技史資料最豐富的書籍,在我國以至世界科學技術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已被譯成日、法等文字介紹到國外。
回覆列表
明清時期,是封建社會的末期待,這一時期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但是經濟基本上沒有大的突破,依舊是以自然經濟為主,而同時期的西方上層建築已經是資本主義為主導。
主要科技成就
一、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是對中國封建時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總結。
二、明朝徐光啟《農政全書》是對傳統農學的總結。
三、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是對傳統中藥學的總結。
四、清朝乾隆官修《醫宗金鑑》是中醫教科書,以其精簡而切於實用,帶有總結性質。
五、中國傳統制瓷技術,在清朝才真正達到最成熟的地步。
六、清雍正官修《工部工程做法》是對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技術的總結。
七、目錄學
清乾隆官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是中國古典目錄學的集大成,體例最完善,影響最大。
八、學術史
清朝阮元等編纂的《疇人傳》是中國第一部純粹的科學史,見上海古籍出版社20世紀80年代出版《中國歷史要籍介紹》。
清朝黃宗羲《明儒學案》是中國第一部正規系統的學術思想史。
清朝全祖望《宋元學案》比黃宗羲《明儒學案》更有進步,見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科學史和學術思想史都是對過去科學文化發展歷程的總結整理。
明清時期近代科技發展滯後的原因:
1.首先,從中國科學發展的土壤來看,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制度逐步不利於科學技術向高層次發展,封建專制主義的壓制了近代科技的發。中國封建社會時期,隨著社會經濟、商業、城市的發展,中央集權不斷加強。秦有焚書坑儒,漢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清更有“八股取試”,極大的束縛了人的思想。
2.中國古代的學術思想,更注重人之道。《論語》等著作中講到的自然之物,多用於類比人的道德。朱子更是提出“格物致知”。對於技術,統治階層則將其看來“奇技淫巧”。中國的先哲更注重內心修養,對真正的自然、科技之道缺乏興趣。
3.中國古代科技缺乏實驗方法和邏輯方法。愛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發的形式邏輯體系,以及透過系統的實驗發現有可能找出因果關係的方法。在我看來,中國的賢哲沒有走上這兩步,那是用不著驚奇的。”中國古代科學常用的觀察法和經驗法能在早期技術發明中起到好的作用卻不能很好地提示事物內在的規律。
4.在明清時期西學東漸過程中,西學並沒有很好發揮其作用。中國的統治者對西方科技抱有懷疑、輕蔑、敵視的態度。認為“西法實竊取於中國”、“立國之本,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西學與中國已經腐朽的傳統思想也產生了巨大碰撞。
5.明清後期脫離實際的學風阻礙科學技術發展。以“乾嘉學派”為代表,以古籍考證為業績,脫離實際,脫離生產,對自然規律的研究。
伴隨著整個社會的封閉、各項社會事業的停滯不前,資本主義蒙芽的緩慢發展。中國科技也缺少了前進動力。最終,鴉片戰爭打破了中國沉沉的死氣。中國開始了痛苦的近代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