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reasure現在
-
2 # 我平凡31654067
中國的喜劇小品自上世紀八幾年誕生以來,其功能和相聲一樣,就是搞笑。好的小品大多有足夠的笑料,讓人在笑聲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它反映的小題材、小事件源於基層和老百姓中間。象黃宏、宋丹丹的《手拉手》、《超生游擊隊》,趙本山、高秀敏、範偉的《賣車》、《賣柺》,趙麗蓉、鞏漢林的《打工奇遇》、《如此包裝》等,都是生活中老百姓所熟知的凡人小事,而且語言生動、幽默、詼諧,可以說妙語連珠。
現在的小品有點脫俗了,更多的像是話劇。現在小品的題材有點小題大做,表演誇張作態,語言網路段子居多,表演情節煽情點多了戓大了,還叫喜劇小品嗎?現代觀眾看個十幾分鐘的小品,還需要感動一把,掉幾滴眼淚嗎!
小品要創新、要與時俱進,這是必須的。但要深入基層,深入到老百姓中間去,挖掘老百姓的身邊事或所關心的事件,側重一點,短小精悍,語言生動精練、感染力強。
總的來說,只有貼近生活的作品,群眾才能喜聞樂見。抓住事物典型,適度的誇張,要高於生活,源於生活,如果小品人都用心去做,小品界再出一個趙本山式的人物,也不是不可能。
-
3 # 慶字輩兒
小品可以說是喜劇界的一大組成部分,基本要求是語言清晰,形態自然,能夠充分理解和表現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徵和語言特徵,最為代表的是喜劇小品。
1983年,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80班的一個觀察生活練習《買花生仁的姑娘》,作為一個戲劇小品被搬上了春節聯歡晚會,嶽紅、高倩等人詼諧幽默的表演風格贏得了一致好評,從此春晚有了一個新的藝術形式“小品”。
而陳佩斯先生和朱時茂先生的《吃麵》,直接引發了春晚舞臺上的小品表演風潮。
隨後,一大批的小品表演者脫穎而出,比如趙本山、郭冬臨、範偉等人。
小品有幾大特點:
1、短小精悍,情節簡單 2、幽默風趣,滑稽可笑 3、雅俗共賞,題材廣泛 4、貼近生活,角度新穎 5、針砭時弊,內含哲理
而現在的小品為什麼感覺沒有笑點,而且還有點吵,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過度高雅。現在的小品很多都是歌頌型的,比如在剛剛過去的春晚中的第一個小品。賈玲和許君聰一向是我喜歡的小品演員,但是這個節目讓我大失所望,除了前面寥寥幾個笑點,後面直接來個拔高,硬是上綱上線,教育意義太過濃厚。
以前的小品可以針砭時弊,現在的就是歌頌,歌頌三農,歌頌祖國。沒錯,這個可以有,但是你能不能不要直接就來這個,那你還不如來個詩朗誦得了,演什麼小品。
第二、過度煽情小品最開始的意義是什麼?讓人開心。現在的部分小品,尤其是喜劇小品,各種強行煽情,各種尷尬,看小品基本是面無表情。
而相對的,去年火的一塌糊塗的賈冰,在小品裡沒有強行煽情,臺詞功底兒深厚、幽默,有的時候一個眼神就能表達出小品要表達的東西,而在小品最後,總會讓人有一種沒有反感的感動。
最感動人的故事,都是在簡單無華的表演中讓觀眾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一味的去告訴觀眾“就在這,你們得感動了”。
-
4 # 靜敲敲
其實,真正的問題不是小品本身,而在於小品面臨的環境。一臺春晚從籌備到播出,不知道要經過多少關,需要徵求多少意見,需要避開多少雷區。你要讓他真好看真自然,那真是走錯攝影棚了。
郭德綱有段經典相聲,名字大概是《我要反三俗》吧,具體記不太清了,就是諷刺這種現象的。聽完就懂了。
-
5 # 山海關觀海山
他們那個不叫小品,那是話劇!至少不能稱為喜劇小品。拍這種作品的都是有單位有職稱的人,他們拍作品的目的不是給觀眾看而是給領導看!
有的小品前後情節互相矛盾,感情戲加的牽強附會,明顯是為了有主題思想。
如果小品能夠完全市場化,大家一定會看到精彩的作品,比如開心麻花團隊,春晚的幾個小品,既有教育意義有十分的搞笑,扶不扶,還有領導愛好打乒乓球那個小品。為啥他們能有這麼好的作品呢!因為他們是從底層一點一點走出來的,完全懂得迎合大眾口味。比那些脫了群眾,演戲給領導看所謂藝術家強上一百倍呀一百倍!!!
她的作品為啥一直上春晚?
-
6 # 天天趣搞笑
非常懷念陳佩斯,趙本山,趙麗蓉那個時代的小品,真正的接地氣,真正的詼諧幽默。而現在的小品套路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創新,很多小品從一開始就知道後面的劇情了,各種煽情,硬是把喜劇片拍成了苦情片,勵志片。那這是為什麼呢?
一是現在各種小品太多了,把套路都用得差不多了,而創新型人才又比較少,所以看起來就沒什麼新意。
二是現在的小品都要求針砭時弊,尤其是春晚上,所以就強行往那方面靠。
-
7 # 隔夜的雨聲1
現在的喜劇確實走下坡路,沒有創新,只有模仿!自從趙本山的不差錢捧紅了小瀋陽,所有的喜劇小品相聲,都在模仿!模仿不男不女,不女不男的表演!除了裝傻充愣,賣萌,矯情,真的沒有什麼藝術水準。
-
8 # 碧水藍天劍俠
去看看一個演員在春節出現在幾個電視臺就知道了,以前一大年準備一個小品,真是精中求精,現在一個小品演員基本每個月都會有新小品,春節再在個大電視臺出現,你說能有精品嗎?
-
9 # 前沿生活館
八股文式的表演,全是套路,看了開頭就猜到結尾,你說還有啥看頭。基本也就小學生寫記敘文的水平,結尾了抒發下情感,也不管貼切不貼切。老百姓年年看,怎麼滴欣賞水平也逐年提高,不換思路,不創新就沒有市場!
-
10 # 驕然
我談談我的看法,小品這種表演形式一直被廣大觀眾所接受,它的出現,讓相聲感覺到了危機,也讓相聲走向了低谷,在我看來,所謂的小品,從內容上說,大體上分三種,以政治為主題,以諷刺娛樂為主體,以低俗罵俏為主題,下面我就來分別說一下。
以政治為主題的小品,我們經常看見,也就是像中央電視臺的春晚很多小品很多都是以政治宣傳為主,畢竟是國家的電視臺,各方面都要謹慎,不能產生負面影響,這樣的小品有個特點,就是格調雖然高雅,但是娛樂方面欠缺,笑料少,像今年的小品,《同喜同樂》,基本上就屬於這類。
以諷刺娛樂為主題的小品。這樣的小品往往是大家最喜愛的,格調也高雅,雖然政治上不太突出,但符合人們的娛樂需求,可謂是雅俗共賞,但這樣的小品卻很難創作,像以前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基本上就屬於這類。
以低俗罵俏為主的小品,基本上是登不上春晚舞臺的,因為它的格調太低俗,這種小品往往沒有什麼實際內容,主要以挖苦貶低人格,譏諷嘲笑生理缺陷,裝瘋賣傻丟人現眼的等為主,這種小品往往登不上大雅之堂,雖然有笑料,但看了以後往往讓人反胃,表演這類小品的,往往也不需要什麼名人,二人轉演員演的比較多,因為沒有什麼實際內容,往往也好創作。
從這裡面我們不難看出,一個好的小品,如果要兼顧娛樂和正確的政治導向,在創作上是非常難的,往往是偏重了政治娛樂方面就少,而偏重娛樂政治導向上就少,其實也是沒有辦法。
總之,對於一個好的小品,表演者並不缺,缺少的只是一個好的創作團隊,只有一支好的創作隊伍,讓巧婦去做有米之炊,這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
11 # 一道光年之外
比如陳佩斯的小品 吃麵 和 主角與配角等,很好笑吧?我們看著樂,不過他弘揚什麼主題了?表達什麼思想意識了?有什麼主旋律?你從中得到什麼感悟了?
都沒有,所以他不雅,不雅就不能上臺面,光你樂不行,必須要有正確的意識形態,要表達出當前的主旋律!
所以現在小品表現上表情動作誇張虛浮,去掉聲音那就是做作,最後來段感情牌感覺哇,思想昇華了,你不敢動也得感動!你不感動,那你就是個俗人,比屎尿屁好不了多少!
-
12 # 老張瞎叨叨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也不知道是誰說的,說喜劇的核心是悲劇,然後就被國內的喜劇人,粗暴簡單的理解成喜劇必須煽情催淚!一個小品,前面大吵大鬧,各種網路梗,後面強硬煽情,彷彿必須把觀眾弄得又笑又哭才是高階,實在是討厭!
-
13 # Love1991呀
我認為
1.首先現在網際網路太過發達,各種網路段子,影片,創意都可以在網上看到,大家天天上網都可以看到,不像以前資訊比較閉塞,好多搞笑的段子可能只能透過春晚看。
2.現在搞笑節目太多了,像《歡樂喜劇人》《喜劇總動員》之類的,各種段子與笑點大家都看過了,導致春晚看到的小品沒有新意,往往都可以猜出包袱點與結局。
3.現在的小品創作更注重為大家帶來正能量,這樣反而忽略了喜劇的純粹。喜劇的本質。
-
14 # 何青禾
現在的小品不知道是怎麼了,越來越不好看了,笑點太少了,特別的愛煽情,看的我尷尬癌都犯了。好的小品就算是煽情也能讓人笑,現在有的小品純屬是在強行煽情,總是打感情牌,拜託!觀眾是來開心的,不是來看你們煽情的,而且還煽不出眼淚來,唉,現在的小品已經江郎才盡了嗎?
-
15 # 華哥雜談
說到小品,早年的陳佩斯、朱時茂,趙麗蓉、鞏漢臨、趙本山丶宋丹丹等等,極盡嘻笑怒罵,諷刺幽默功能,用市井小人物反映社會問題。那時候的春晚,小品不僅是節目穿插的調味品,而且很多還成為壓軸大戲,演員演得認真,觀眾看得開心。過後雖然重複觀看,也不覺得厭煩。
到後來,春晚舞臺越來越華麗,燈光也更加眩目,可漸漸的看得人少了,過去那種卡時間等春晚,連上廁所都捨不得去的狀況再也沒有了。現在大年夜,電視還會開起來,但沒人認真觀看,只是放個影象聲音圖個熱鬧。
-
16 # 中國文化鄉土
小品不好笑了,這個很好理解,我們把問題都簡單化,什麼創意啊?演員的表演能力啊?藝術的存在方式啊?統統不講,我們基於對社會的情感表述,從這個角度,把小品分成兩類,一類針砭時弊的;一類是歌頌、弘揚真善美型別。第一類,針砭時弊的,老百姓自然願意聽,而且,演員的包袱也容易抖。很容易出彩。但是,這個度很難把握,尺度大了,審查不過,說的輕了達不到效果,所以,這類作品風險很大。第二類,弘揚社會主旋律,真善美題材。這類相對就比較保守些了,審查基本都好過。咱們春晚的常青樹孫濤,演的基本就是這類的小品。但是這類小品肯定要一本正經煽情啊,自然包袱就不能多,肯定得嚴肅啊,要不沒有教育意義了。所以,這類作品不好笑,反而看了想哭。
順便說下,這些年大家都知道德雲社的相聲很火,為啥以前那麼多相聲名家,現在基本都看不到了啊?我認為,不見得說誰的水平高多少?只是表演形式上:一個在有板有眼、有模有樣地胡說八道;一個在天馬行空地;不拘一格地扯犢子。你說現在的觀眾買誰的帳?
在當今社會,我們苟延殘喘地活著。生活已經不易,下了班,回到家,開啟電視,想看到的是輕鬆,愉快,幽默;而不是壓抑的、煽情的。感動的……。這才是我們的真實需求。
-
17 # 傳統美食月餅
因為現代人們的欣賞水平提高了,而且科技時代發展迅猛,網際網路把所有人的笑點已經激發到極致了。
現代生活節奏快,忙忙碌碌的一天,可下有點時間想消遣放鬆一下自己,看看小品,找點笑點,可身體自身還沒放鬆下來,再加上之前說的搞笑的小品都欣賞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只有吵鬧了。
-
18 # 五姨二舅
近兩年,隨著《歡樂喜劇人》第一季的走紅,喜劇類綜藝節目層出不窮,但是隨著節目的推進,觀眾越發的感覺小品的笑點似乎沒有那麼多了,而且有些夾雜著情感催淚戲,或多或少的有些令人反感。
作為小品或者相聲這類節目,其節目的靈魂就是如何巧妙的鋪墊,然後出其不意的把之前埋好的包袱抖出來,越是悄無聲息的渲染鋪墊,包袱最後丟擲來的時候才會越響,由於現在電視網路節目的豐富,觀眾的口味越來越刁鑽,很多包袱小品演員還沒有鋪墊完,觀眾就猜的八九不離十了,最後出來的喜劇效果肯定不會太好。
對於小品節目中出現煽情情節,讓許多觀眾產生反感,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觀眾對於煽情情節本身的厭惡,而是小品的情節是否到達了需要煽情的程度,換句話說,小品不是不可以煽情,但是煽情的情節是否是為了情節的推進,或者是為抖包袱做鋪墊而來的,如果單純的為了煽情而煽情,情節就會有些尷尬,比如,今年蔡明、潘長江和賈冰合作的小品《學車》,有一段情節,看似故意煽情,實際上卻是為了後面的笑點做準備,而且這種由悲轉喜的落差感,會產生更好的喜劇效果。
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賈玲春晚小品《真假老師》,當中賈玲呼籲家長,要多陪陪孩子,一方面表達了小品的主旨,另一方面,賈玲迅速拋梗:我感覺這是我此時應有的臺詞(因為是要假裝學生的老師角色),一筆帶過,不拖泥帶水,正能量的呼籲和笑點都有了。
小品時長一般為十多分鐘,在這麼多的時間內,包袱要平均而且密集,畢竟不同於其他的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像電視劇那樣一集一集的去做人物鋪墊,需要簡短而精煉的塑造人物,講述故事,在故事中的矛盾點中產生笑料,巧妙的去煽情,在煽情的同時抖包袱,大概這樣觀眾就更容易接受和認可。
-
19 # 我是樊半仙兒
1.你個人主觀意識的原因。隨著你漸漸長大,認識也越來越深刻、手機玩兒的多了,段子也越發見多了……小的時候,沒有手機的年代裡,你沒什麼見識,所以逢年過節的時候,看個春晚你就高興得不得了,自然覺得春晚笑點多,而現在....哼哼
3.至於走溫情路線,這是我黨領導的英明決定。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求任何藝術都要積極向上、引導社會風氣朝著真善美的方向發展……所以,你懂的
4.我反倒覺得有喜有淚的小品挺好的,收穫快樂的同時,又能起到教育小孩的作用,有喜有感動有收穫,挺好的
-
20 # 水易日辰
現在人們的欣賞水平提高了,要求多樣化了,過去趙本山時代的農民式小品看多了也厭倦了,趙本山老師也肯定明白其中道理急流勇退了,現在的小品加入時代元素和情感元素,無形之中形成一種套路,被小品界跟風一樣的創作,把好的模式搞爛了,所以沒有回味和思考的意義,只能快餐式的一樂罷了。還有的為了舞臺效果,水平不行人數湊,顯得鬧騰,總之小品還是要走心,融合新的元素也不要做爛了,不要為了搞笑而硬搞反而得不償失。
回覆列表
現在小品確實再走下坡路,一個個人們開始厭煩,還有就是故事比較單一,劇情也沒有什麼新意。現在大部分小品都開始走煽情的路線,動不動就結尾給你來一段煽情,不是家裡條件差,多麼的不容易,就是多年不想見,終於見面了,又或者多年的冤家和好了,沒什麼新意,大家已經審美疲勞。
小品那種單純的逗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既要求搞笑,又要求煽情,但是大部分小品卻煽情有餘搞笑不足,所以大家看到的就是這樣的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