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名將錄

    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再加上存在時間很短的大內行廠,在明朝合成腸胃的話,那他們說白了都是明朝皇帝的私人監察和特務機構,可以繞過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這三個國家,法定司法機關直接聽命於皇帝。胡適的畫像,並擁有全套的偵查逮捕,審問的流程和職權,不見那個800既然說白了,本質上都是同一個用處,為什麼明朝還要一個又一個的額外設立更多,這其實可以說是巧合,同時也可以說成是皇帝多疑症的綜合表現!自古帝王多疑心,那說他仍是首先是錦衣衛,請因為在洪武15年1382年設立。

    其最早的人馬就是朱元璋自己的親衛隊,下至平民,中指戴冠,上自皇親國戚,開國功勳,他們都有拳擊補什麼,並且繞過上面所講的這個司法部門,直接對朱元璋負責。按理說這本不大有必要,畢竟之前那麼多皇帝都沒有,私人特務機構也都過來了。那為什麼朱元璋偏偏要設定錦衣衛?出生于禁衛軍,是負責保護皇帝的親軍。明朝的時候設立了為何鎖的結構?一開始經常設立了48處萎縮,周元璋經過改制以後縮減為12處親衛軍,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就是禁衛軍直接服務於皇帝,一般是皇帝的新數擔任,周圍是而很少交給太監。

    因為一般是負責皇帝出行的安全,因為傳統的禁衛軍呢也沒有什麼大的差別因為其他朝代的禁衛軍主要的區別在於多了一個巡查緝捕,變革建立錦衣衛,本意是不得已,到後來逐漸變為他的私人警察取代的醒目大理寺等車,就能當家作主!第一位有專門負責稽查案件的部門,可以不走正常的司法程式,直接逮捕處決犯人。所以這個時期的錦衣衛權利特別大,連錦衣衛的官職都允許實習。其實呢從洪武20年,1387年,朱元璋最喜歡的大兒子朱標作文太子職位,朱元璋隨即撤銷,警衛就可以進二出,朱元璋設定減一味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給朱家子孫的。

    由於自己是農民起義出身的,所以朱元璋坐穩江山是非常高的,坐江山是非常不穩的。他沒有氏族背景,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考生,背後沒有一個龐大的家族,只有一批出生入死的兄弟銀行客戶打仗,其中D坐江山那可是要分蛋糕呀,怎麼樣才能把分蛋糕的人一個個貼出去,那麼設立屬於自己的特務機關就成了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簡一位有一次男生很多次了之後,明成祖朱隸透過靜楠奪得帝位,恢復錦衣衛來剷除建文朝遺臣也就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

    但是在逐漸的使用中著力發現,錦衣衛還不是非常好用,恰好自己當初竟然奇異的時候,許多宦官叫零給予他了自己體育自己非常大的幫助,於是他便在永樂18年1420年設立新的特務機關東吉市場。東廠是一個國家特務情報機關,因為減一味的職務範圍呢高度重合,不僅可以分權錦衣衛與錦衣衛兩方面對比,完善情報,更重要的是可以監視錦衣衛,然後呢由自己的親信宦官擔任首相什麼?剪一位的手裡呢一般由皇帝親信武將,男人,東廠的首領,一般由皇帝親戚宦官大人什麼?都是皇帝,清醒是男人,當然了古代的帝王心術不可能完完全全的相信一個人,也不可能在一棵樹上屌絲要收集情報,監視百官這種關鍵部門。

    當然是要在成立一個部門用以監視牽制,十三年,1477年,由於之前經常出現的妖狐夜出案,再加上么到李子龍在京城的活動,你疑神疑鬼的,明憲宗朱見深隨練自己的親信太監汪直餘東廠之外,再設西廠!你勘查宮外的民生和百官都想欣賞的主要成立正式照貓畫虎於明憲宗時代成立,主要是為了加強特務統治,給質檢研究會東廠更加全面,更加權力的,甚至可以堅持減優惠,和東廠也有監視牽制的作用明武宗,正德年間還有一個內行廠,權力更大,更變態。

    偵查的範圍比值減一為中廠,西廠三個特務機構還要大,甚至還可以堅持這三個特務機構,最後形成了錦衣衛監視,百官東廠監視百官和錦衣衛,機場監視更全面,甚至有時還堅持東廠!內行廠則監視伴以觀和錦衣衛東廠西廠,最後皇帝直接掌控,堅持三場一位,構成了一套完整的特務體制。當然了在明憲宗時代就只拍了短短五年以後就被撤銷了。沒有武宗正德元年復開,五年後又被撤銷,從此以後徹底的消失。內行廠也是成立於棉五德明武宗正德年間,五年後一夕廠一般被撤銷機場於內房產,可以說是兩大短命機構,且因位於東廠倒是一直隨著明朝滅亡而消失。好,在這裡要提一下,其實錦衣衛還在清朝存在了一年,甚至二年被撤銷過。

  • 2 # 崔教授

    洪武十二年,胡惟庸案爆發,朱元璋一怒之下將胡惟庸誅滅九族,那些與胡惟庸案有關係的官員也被一一誅殺,前後有三萬人牽扯進這個案子。

    朱元璋對大臣越來越不信任,他將親信子弟組成錦衣衛。錦衣衛的工作不只是保護皇上,他們最大的工作就是監察百官,甚至有便宜之權!錦衣衛就像是一片烏雲,官員們的一舉一動他們都會向皇帝報告,真是官員頭上的一把利劍。雖然朱元璋不久廢除,但是朱棣即位以後再次啟動這個部門。為了避免錦衣衛權力過大,朱棣又設立一個部門來牽扯錦衣衛,它就是東廠。

    東廠的組成人員是太監,他們是皇宮的管家,一些太監受到皇帝的寵幸,每日在皇帝身邊伺候,錦衣衛也怕他們,因為不小心惹怒太監,他們要向皇帝打小報告,後果真是不堪設想!所以錦衣衛告別了一家獨大的時代,並且經常淪為東廠鷹犬。東廠的太監也會被安排在各地監察,官員的表現都會直接報告給皇帝,所以明朝宦官權力極大,不少官員也是為了討好這些宦官費盡心思。

    明憲宗時,太監汪直受到了皇帝的寵愛,為了可以作威作福,他開設了西廠。西廠的權力遠超東廠,他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受任何機構的限制。在東廠太監看到西廠的太監時,必須低頭下跪,可見當時西廠的權力已經是媲美皇帝權力的存在了,但是這個機構並不長命,在劉瑾被誅殺以後,西廠就被取消了。

    正德初年,明武宗以當時八虎之一的馬永成掌管東廠,以八虎的另一成員谷大用掌管西廠。當時司禮監太監劉瑾因與他們有矛盾,為了更好地控制朝政,他組建了內行廠。內行廠的監察範圍除了全國官員、平民,還包括錦衣衛、東廠、西廠,可見明朝最大的“捕食者”就是內行廠了!

  • 3 # 津城沐雨

    朱元璋建立“特務機構”東廠和錦衣衛,是朱元璋變態式的“疑懼”心裡在作祟。

    朱元璋由一個一無所有的放牛娃出身,為了生存還出家當和尚,四處漂泊,嚐遍了人世間的苦難和人心的險惡。

    朱元璋參加郭子興的義軍後,在成長髮展過程中更是險象環生,朝時顯赫,暮時可能就有身首異處的威脅,這種經歷胖他變得心狠手辣,經常猜疑。

    當皇帝后,大臣們的勾心鬥角,功勳們的胡作非為,欺君罔上,跋扈串聯,讓朱元璋更加的擔驚受怕。

    他想知道大臣們每時每刻都在幹什麼,想知道一切對他有威脅的人一舉一動,讓一些親信充當他的耳目,遍佈全國各地,遍佈大小官員身邊。

    於是,錦衣衛應運而生,成為大明王朝的“特務機構”,是大明皇帝最忠實的“爪牙”。

  • 4 # 副班長看世界

    錦衣衛是朱元璋創立的,但朱元璋晚年將其裁撤,東廠不是哈。

    朱元璋設定錦衣衛以駕馭不法群臣為目的,《明史·刑法志》記載:“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

    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燬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明成祖時,錦衣衛又得以恢復,並由北鎮撫司專門處理詔獄。明初兩代皇帝重用錦衣衛,其後,有明一代,此弊終難去矣。

    東廠,官署名。即東緝事廠,中國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東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設立的國家特務情報機關,其分支機構遠達朝鮮半島。地點位於京師(今北京)東安門之北(一說東華門旁)。明中葉後期錦衣衛與東西廠並列,活動加強,常合稱為“廠衛”。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 5 # 永樂大帝Judy

    錦衣衛的確是朱元璋建立的。最初前身叫做拱衛司,後稱親軍都尉府。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他的貼身衛隊,另外兼任儀仗。作為皇帝的貼身衛隊,身手樣貌絕不是一般人可比,一般都是身負武功的英俊小夥擔任。

    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慢慢發現了大臣之間有了黨爭和貪汙,而且相比戰爭時期的緊密圍繞在朱元璋同志為核心的萬眾一心,建國後他這個皇帝權威感也不是那麼明顯了。所以朱元璋就想到建立起一隻只對他負責的秘密隊伍,在正常國法之外進行偵察情報工作。於是在洪武十五年,撤掉了親軍都尉府和鑾儀司,合併成立了錦衣衛鎮撫司。錦衣衛擁有偵查,緝捕,審判,處置多重權力,下設詔獄獨立於刑部大牢之外,直接向皇帝負責,最高領導人稱為錦衣衛都指揮使,下設指揮使,副指揮使,千戶,百戶,總旗,小旗官等。後來由於錦衣衛權力太大而讓百官憂懼,已然影響了朝廷日常工作,終於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下令焚燬鎮撫司刑具,所押疑犯交由刑部。錦衣衛被暫時廢除。

    後來到了明成祖朱棣時代,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之時,朝廷正是方孝孺,齊泰,黃子澄等清流把持朝政,錦衣衛也沒有恢復,監察情報工作處於真空狀態,所以朱棣一切行動朝廷都沒有得到訊息。這也為了朱棣800人靖難創造了條件。朱棣登基之後,一代雄主的他知道資訊和情報的重要性,於是恢復了錦衣衛制度。又感念僧人姚廣孝,太監鄭和在靖難之役的功勞,認為只有這樣的無家之人才能真正的效忠於他,於是又設立了東輯事廠。錦衣衛負責外朝到民間的情報,東廠負責皇宮和內廷。此時的朱棣擁有了一個全世界一流情報網。做到了足不出戶可知民傢俬語。東輯事廠最高領導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或掌印太監,一般稱為東廠提督,督主,下設三大檔頭和錦衣衛調撥的掌刑千戶等。東廠人員一般稱為番子,這不是什麼貶義詞,是類似於偵查員這樣的職位。東廠最初沒有審判權,緝捕抓人最後還是交到錦衣衛詔獄,所以地位也在錦衣衛之下。只是錦衣衛屬於外臣,一般非詔不得見皇帝,有事只能寫奏疏,東廠提督就不同了,天天在皇帝身邊膩歪著,有事直介面頭彙報了,所以慢慢的錦衣衛就不如東廠吃得開。甚至在東廠權力最大的時候,錦衣衛都指揮使要拜東廠太監作乾爹,見面要下跪磕頭。錦衣衛最終淪落為東廠的下屬。

    其實無論東廠還是錦衣衛,都只是當時的情報偵查機構,他的歷史作用還是有正面積極的,比如萬曆時對日作戰,錦衣衛就蒐集整理過大量的軍事情報。但是就如同一把好菜刀在大廚手裡可以做美味佳餚,在兇徒手裡就是殺人武器。情報工作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和政府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明朝卻讓情報機關權力失控,成為了黨爭和清除異己的工具,對國家和朝廷都出現了負面的影響,甚至不惜冤殺好人,這才讓幾百年後的今天,人們對他們的評價一直都是批評的。

  • 6 # 發現心生活

    朱元璋從小體驗到社會底層的不易,深知部分官員欺壓百姓,所以對官員存在著防範,此其一;其二,朱元璋本人對資訊的掌握本身就很重視,比如和陳友諒開戰前就側聽將軍們的意見。建立錦衣衛和東廠,其實是建立的資訊系統,更及時的瞭解資訊,幫助他做出決策。

  • 7 # 君臨萬方

    朱元璋只設立了錦衣衛,東廠是在明成祖朱棣期間設立的。但它們設立的本意,卻是一般無二,都是為了加強皇權統治。

    朱元璋為何設立錦衣衛

    錦衣衛職責。錦衣衛的職責是“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凡盜賊奸宄街塗溝洫,密緝而時省之”。等到了嘉靖時期,錦衣衛的職責縮小,“專察不軌妖言人命強盜重事”。其實說白了,就是負責偵察政治上的結黨或謀反,宗教上的彌勒教、白蓮教。朱元璋出身明教,深知他們的厲害。

    錦衣衛由皇帝的私人衛隊組成,不受都督府的控制。錦衣衛分為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掌錦衣衛的刑名,被鎮撫司主管偵察、審理等詔獄。他們可以不經過朝廷的司法部門,直接索拿審理。甚至有時就連本衛的長官,都不得干預。

    錦衣衛為何設立。朱元璋出身乞丐而獲得天下,其性格中免不了猜忌、多疑,對於他的皇權,更是看得非常重。而維護和鞏固皇權的,一是軍隊,二是官僚機構。但對於文臣、武將,又該由誰監督呢?雖然朝廷上有都察院,但那也是由文官出任。開國武將彪悍,文臣有聲望、有計謀,還常常拉幫結派。朱元璋自信能鎮得住這些人,但後來的繼承者呢?

    太子朱標太過仁厚,而朱標死後,皇太孫朱允炆更是柔弱。朱元璋為了安心,便要著手處理這些文臣武將。不然皇權在後代手中落入別人之手,那朱元璋豈不是白忙活一場?錦衣衛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立。經過了“胡惟庸案”、“藍玉案”,功臣勳親已被屠戮得差不多。後來又藉著整頓吏治,朱元璋把文官的隊伍又梳理了一遍。在這個過程中,錦衣衛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等到朱元璋感覺一切威脅都消除,皇太孫朱允炆能安穩坐天下的時候,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命令銷燬錦衣衛刑具。等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又把錦衣衛詔獄之權歸還給了朝廷司法部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而此時,距離朱元璋駕崩,也只有五年的時間。錦衣衛完成了朱元璋的使命,被他暫時關入籠子。等到錦衣衛再次被釋放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朱棣登基為帝以後了。

    朱棣為何設定東廠

    東廠職責。東廠是由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八年設立。東廠的職責是“緝訪謀逆妖言大逆等”,其作用和錦衣衛相同。屬官由錦衣衛千戶、百戶充任,但東廠提督卻由宦官擔任,而且往往是秉筆太監。因為宦官和皇帝的關係更貼近,所以東廠實際的權力高於錦衣衛。錦衣衛尚需上奏章彙報,而東廠則可以直達。即使深更半夜,東廠亦可以隨時奏呈。

    東廠為何設立。朱棣雖然靖難成功,但初期他的皇位仍舊不穩固。建文帝的下落成謎,朱棣的其他兄弟也是潛在的威脅,而百官也是建文帝的舊臣,朱棣為自己的處境感到憂慮。因此,朱棣把錦衣衛重新啟用,擔任自己的耳目和手中的屠刀。但錦衣衛雖然是自己侍衛,但畢竟還是外官,不如宦官更加貼心。因為在靖難期間,宦官偷偷透露建文帝的訊息給朱棣,使得朱棣感覺宦官更忠心可靠。因此朱棣啟用宦官打造了東廠,亦有分權、制衡錦衣衛之意。

    廠衛造成的影響

    廠衛初期只是為了維護皇權的穩固,亦不能說毫無用處。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廠衛卻迅速變質。廠衛往往藉助“謀逆妖言”的罪名,羅織罪名,製造政治恐怖。許多富商大豪甚至普通百姓,都被敲詐至破產。有時廠衛挾私報復,打擊異己,許多被人被構陷進廠衛後,他們擅用私刑,大量人冤死獄中。

    而且,這也擾亂了朝廷司法體系,使朝廷司法體系不能發揮正常作用。當時有人拿刑部大獄和廠衛大獄相比,形容刑部大獄是“天堂”。由此可見,廠衛私自用刑之烈。廠衛也使得明後期的朋黨、宦官專權更加嚴重,極大地消耗了大明的實力。

    廠衛擔任了獵犬和屠夫的雙重角色,是皇帝肆任的偵察機關。錦衣衛偵察一切官民,東廠(西廠)偵察一切官民和錦衣衛,後來甚至出現內廠監督一切偵察機關。這種層層監督,使得人人自危,造成了政治恐怖。甚至就是小商販都時時擔憂自己被逮捕,後期的廠衛已經脫離了朱元璋、朱棣監察百官的初衷。然而即使弊端如此之多,廠衛卻一直持續到明滅亡。

    然帝(崇禎皇帝)倚廠衛益甚,至國亡乃已。

  • 8 # 天下雕客

    我是一個歷史愛好者 嘗試回答 如有出入 見諒

    一,強化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起開始設立特務組織,並逐漸形成廠衛制度。 廠衛指的是錦衣衛、東廠、西廠的簡稱,均為明朝特務組織,所執行的職務不盡相同。 錦衣衛,皇帝的侍衛機構。前身為太祖朱元璋時所設御用拱衛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設大內親軍都督府,十五年設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活動,且不經司法部門。

    明代設錦衣衛,乃是著名的酷政。其實,明代有許多朝廷官僚以外的、直屬皇帝的專設監察、刑獄系統,包括錦衣衛、東西廠、鎮撫司獄等,這類系統,自己有軍隊、有監獄,又直接向皇帝負責,基本上貫徹於整個明皇朝的始終。《明史·刑法志》把它們與廷杖(皇帝在朝廷打臣僚板子的肉刑)加在一起,稱之為:“明之自創,不衷古制”。一語道破了貫穿明皇朝的特別專制的酷政性質。

    二, 東廠為明成祖朱棣所設。

    在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的皇位後,朱棣的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中,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斷出現,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新政權並不十分支援。為了鞏固政權,朱棣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專制機構,但他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於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大力(如著名的鄭和、道衍),所以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宦官比較可靠。

    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建立了一個由宦官掌領的偵緝機構,由於其地址位於東安門北側(今王府井大街北部東廠衚衕),因此被命名為東廠。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起初,東廠只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了明末,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 東廠的偵緝範圍非常廣,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一些重要衙門的檔案,如兵部的各種邊報、塘報,東廠都要派人檢視;甚至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的價格,也在東廠的偵察範圍之內。東廠獲得的情報,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 東廠番子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裡面活動,並非完全為朝廷辦事,更多的是為自己謀私利。他們常常羅織罪名,誣賴良民,之後就屈打成招,趁機敲詐勒索。

    三, 到了明中後期,東廠的偵緝範圍甚至擴大到了全國。

    遠州僻壤,也出現了"鮮衣怒馬作京師語者",搞的舉國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在與錦衣衛的關係上,東廠則是後來居上。由於東廠廠主與皇帝的關係密切,又身處皇宮大內,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東廠和錦衣衛的關係,逐漸由平級變成了上下級關係,在宦官權傾朝野的年代,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廠主甚至要下跪叩頭,權在錦衣衛上。 明憲宗時為加強特務統治,於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人員為東廠一倍,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遭反對,被迫撤銷。武宗時宦官劉瑾專權,正德元年(1506)復置,劉瑾被誅後,即廢去。 四, 西廠的成員是由錦衣衛所選拔出來。

    憲宗定下了所領緹騎(錦衣衛校衛)的人數要比東廠多一倍,又把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起來,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而西廠的職務是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西廠又把 監獄以及法庭混為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 西廠的成立令汪直的官銜“更上一層樓”,也令他的焰氣更高,史書上記載了汪直腳下的黨羽其多,每次出府都橫行霸道。另外,之前提對西廠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並不向皇帝奏請,無形之中造成了多宗的冤案,西廠成員也可借廠中的權力陷害異己,殘害忠良。西廠所限定的偵查範圍不只是區區的北京城,而是全國各地,任何人也會成為西廠所監視、所害的物件。

    大明王朝風雨飄搖幾百年,最終結局是朱不曾想到,也不願想的。歷史就是歷史已成過往。誰都無法改變。

  • 9 # 小南史

    《漢書》:狡兔死,走狗亨。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些說的劉邦建立漢朝之後的事情,其實劉邦和朱元璋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錦衣衛和東廠這種機構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應運而生。

    如果說漢高祖劉邦是因為異性王咄咄逼人之下,無奈之舉才做出來的,那麼朱元璋也是深知驕兵悍將會給帝國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在這種時候,監督是必須的,只是並沒有想到,不管是錦衣衛還是東廠以及後面的西廠會這麼恐怖。

    設定錦衣衛除了監督各個驕兵悍將以外,其實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加強中央集權,從朱元璋廢除宰相就能看出,朱元璋對於權利的監管是多麼嚴格,任何權利都必須在皇帝手上,朱元璋特令錦衣衛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他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

    錦衣衛是皇帝直接管轄,朝中的其他官員根本無法對他們形成影響力,因此錦衣衛可以處理牽扯朝廷官員的大案,並直接呈送皇帝,朝中官員往往畏懼錦衣衛。

    但是錦衣衛在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之初,它的刑訊範圍只針對官員士大夫,所以一般不會審訊以及捉拿普通百姓,普通的百姓刑、民事案件只通過正常的司法進行處理。

    在朱元璋時期,錦衣衛已經完成了朱元璋所賦予的使命,而且有點尾大不掉的趨勢,同時朱元璋還為了給太子登基鋪路,廢除了錦衣衛這個機構,但是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後,又恢復了錦衣衛,並有所加強它的權力,朱棣設定了“北鎮撫司”這個職位,北鎮撫司可以直接逮捕和拷問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些司法機關無權過問。明憲宗成化年間又增大北鎮撫司的權利,北鎮撫司毋須透過指揮使轉達,北鎮撫司成為皇帝直轄的司法機構,權力達到極致。

    其實,不管是錦衣衛還是東廠,並不是人們想的那樣,一直躲在黑暗中窺視著所有人,秘密調查別人的機構,早期的錦衣衛在軍事上為大明王朝作出了不小的貢獻,只是沒人會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機構的權利越來越大,大到脫離了皇帝的掌控,慢慢變成了一個胡作非為,貪贓枉法的機構組織,任何事物在早期都是積極正面的,只是隨著時間及權利讓它變得腐朽不堪。

  • 10 # 孤寡老人講歷史

    朱元璋建立了錦衣衛,但沒有建立後來出現的以太監為主導的東廠,甚至於他還立下誓碑,嚴禁太監干政,只不過後世帝王疲於應對文官集團,採取了重用太監來制衡的方式。

    錦衣衛是明朝皇帝獨管的情報和審查機構,前身是皇帝的侍衛親軍,錦衣衛不屬於任何文、武的官方機構同屬,只聽從皇帝的命令,是明朝皇帝手中最鋒利的一把刀。

    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監督群臣,必要時透過錦衣衛對他本人認為的不法臣子進行抓捕和審問,因為錦衣衛是皇帝直轄,抓捕和審問都不需要經過三法司等執法機構,所以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不會有官官相護洩露抓捕行動之類的事發生。

    錦衣衛除了明面上的坐探,還有相當一批長期潛伏在重要臣子家中的暗探,時刻監督著他們,防止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力或者有軍權的臣子造反。

    必要時,因為政治目的需要剷除某個臣子時,錦衣衛還會根據朱元璋的意思製造證據,幫助朱元璋達到政治目的,明初的幾個大案件,如“胡惟庸案”、“藍玉案”等牽連幾萬人,其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真的有罪,有很多就是在為臣上達不到朱元璋的要求,被錦衣衛製造證據幹掉的。

    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初衷是監視官員,和普通老百姓沒有太大關係,現在各類史書上把錦衣衛說成是殘民害民的機構是錯誤的,朱元璋沒那個閒工夫去監視老百姓,他要保江山,只需要監督上層就行,對於底層人士,頂多就是如白蓮教這樣的容易煽動老百姓鬧事的組織可能會上錦衣衛的名單。

    至於東廠,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建立的,目的是為了制衡錦衣衛,因為當時的錦衣衛首領紀綱參與到了皇子之間的皇位爭奪中,並且支援其中一個兒子,錦衣衛是天子親軍,不聽在任皇帝的話了,朱棣當然要削弱他,因此設立東廠。

    東廠不但監督錦衣衛,還佔有了錦衣衛相當一部分抓捕、審問的權力,給錦衣衛頭上懸上了一把刀,而東廠的首領只能由宦官擔任,宦官比任何人都更聽皇帝的話,錦衣衛是天子親軍,宦官是天子家奴,哪個更親近就不用說了。

    總之,錦衣衛也好,東廠也好,都是明朝皇帝用來監督百官的工具,他們還握有審問和抓捕的權力,不在文官政府管轄的權責之內,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大機構(後面甚至還出現過凌駕於東廠之上的西廠),明朝在朱元璋和朱棣之後,在文官集團勢力膨脹的時候,皇帝還能和文官集團抗衡,不被架空。

    至於錦衣衛和東廠是好是壞?史書是錦衣衛和東廠重點針對的人群寫的,他們的名聲當然不會好,至於普通人,就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判斷好了,反正是過去式,好壞都隨個人理解。

  • 11 # 長安孫大人

    東廠和錦衣衛都是明朝皇帝加強中央集權之下的產物,錦衣衛開始也不錯,皇帝難免疑心錦衣衛一家獨大於是創出另外一個特務機構東廠,分權制衡。

    1錦衣衛最早是朱元璋親衛隊,除過皇帝之外的人都有權力逮捕審問直接對皇帝負責,朱元璋是農民起義出身,自己覺得江山不穩,沒有貴族背景沒有龐大家族只有出生入死的兄弟,打仗親兄弟坐江山那可是分蛋糕,防止下面人有謀反,就設立屬於自己的特務機關。

    2明成祖朱棣透過靖難奪取地位,用錦衣衛來剷除建文朝的遺臣,為了鞏固政權迫切建立新的機構,也是怕錦衣衛一家獨大,專門成立由自己信任的宦官掌管的偵查機構

  • 12 # 李涵說

    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中,明朝是個宦官專權達到頂峰的朝代,也是個特務政治最為猖獗的朝代。為了維護皇權,駕馭臣子,平衡勢力,掌控輿論,朱元璋設立了錦衣衛,朱棣設立了東廠,此後這些神秘的特設機構被統稱為廠衛。

    《錦衣衛》劇照

    廠衛,又稱三廠一衛,是東廠、西廠、內廠、錦衣衛的總稱。他們的身份很特殊,錦衣衛直接向皇帝負責,而三廠聽命於首領太監——廠公。他們的任務很神秘,既是大內密探,又是朝廷鷹犬。皇帝依靠他們窺伺朝臣隱私,打探民間輿情,掌握政治動向;宦官靠他們爭權奪利、剪除異己。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由皇帝親自建立的特務組織。這股勢力最後發展到尾大不掉之勢,成為明王朝覆亡的誘因之一。

    那麼,明朝為何會誕生廠衛這些特殊勢力呢?三廠和一衛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今天咱們首先來聊聊,錦衣衛的那些事。

    朱元璋是靠農民起義登上的皇位。老百姓對他要飯花子的出身,當過和尚的經歷津津樂道,語氣中還總帶著各種不屑和蔑視。貧賤不堪的少年時代讓朱元璋非常自卑,對於土雞變鳳凰的事實,他極為忌諱。悠悠眾口他不能一一去堵,那朝中大臣的輿論他總可以控制吧。於是,明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延續唐朝、宋代的“檢校”這一官職,任用大批親信為檢校官,賦予他們一項特殊職能——窺探。窺探的物件就是各級官員。

    人們在說到朱元璋窺探大臣隱私的時候,都喜歡拿宋濂喝酒說事。宋濂是元朝末年的文壇大咖,在文人圈子裡擁有相當高的地位,曾數次推辭元朝封授的官職。朱元璋起事後,宋濂毅然投向明軍。明朝得了天下後,朱元璋親封宋濂為“天下文官之首”,並將太子朱標送到宋濂身邊學習,宋濂由此成了太子師。

    朱元璋

    有一年中秋節,朱元璋請宋濂飲酒賞月。見皇帝對自己如此恩寵,宋濂感激涕零,不知不覺多喝了幾杯,沒想到竟然喝醉了。朱元璋見這位太子師酒後失態,感覺很好笑,乘著酒興作詩一首,其中兩句寫到:“宋生微飲兮早醉,忽周旋步兮蹌蹌”。詩寫得不咋地,醉態倒是描寫得細緻入微。臣子在自己面前醉酒失態,朱元璋不僅沒生氣,還寫詩調侃,足見對宋濂的器重和寵愛。

    不過,在朱元璋面前喝醉了沒問題,要是在家裡喝醉了,又斷了片,可就危險了。一天,宋濂在家裡請客人喝酒,也喝醉了。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問他:“昨天在家裡喝酒了嗎?跟誰喝的?喝了多少?吃了什麼菜?”宋濂很奇怪,皇上為何為何問他這些問題?來不及細想,宋濂一一如實回答,朱元璋聽後很滿意,說到:“愛卿很誠實,沒有欺瞞朕!”宋濂聽後一身冷汗,暗自慶幸昨天沒喝斷片,沒有信口胡說。當然,這一切都是朱元璋秘密派到各官員家中的檢校官密告的結果。

    宋濂

    不僅監視官員,檢校官的身影可以說無所不在,酒樓、妓院、茶館、藥鋪,只要是人員密集場所,都有他們的影子。街頭巷尾的奇聞軼事,大小官吏的私交往來,文人騷客的吟詩作對、新婚夫婦的洞房情話,頭天晚上發生的事,一大早便匯聚到了宮中,皇帝想知道什麼,馬上就有人報上來。就算今天世界幾大諜報機構,估計也做不到如此高效。

    當然,檢校也起過積極作用。有一年江南一些省份遭遇旱災,地方官員瞞報災情,被檢校官舉報給朱元璋,查明真相後,涉事官員被拿問。由此可見,檢校在清明吏治方面起到過不小的作用。

    不過,檢校官並不是常設官職,而是臨時性的,人員也不固定,又沒有抓捕權,用起來總歸不是那麼得心應手。為了迅速高效的掌握朝堂內外、舉國上下的動態,情報機構急需正規化、制度化。於是,錦衣衛應運而生。

    錦衣衛印

    朱元璋既然要成立一支只對自己負責的諜報隊伍,構成人員肯定要信得過才行。剛好皇室有一支僅聽令於朱元璋本人的禁衛親軍,名叫 “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將這支衛隊正式改編,取名錦衣衛。

    之所以取名錦衣衛,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其成員都衣著華麗。錦衣衛官員有三種服飾:分別是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

    蟒服也叫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袍相似,最大的區別在於龍袍上的龍是五爪,蟒袍上的蟒是四爪。蟒袍並不是正式的官服,而是皇帝賞賜給宰相首輔或大太監的服飾,以顯示皇帝的恩寵。俗話說“蟒袍加身,位極人臣。”穿蟒袍戴玉帶,那是古代士大夫們的終極夢想。

    鬥牛服,是明朝賜予一品官員的官服,衣服上繡著名叫鬥牛的虯屬獸,因此得名。

    我們要重點說說飛魚服。人們印象中錦衣衛人人身穿飛魚服,其實這是不準確的。所謂飛魚,並不是魚,而是一種頭像龍,身上長有魚鰭魚尾,會飛的神獸。《山海經》中將這種會飛的魚叫龍魚。飛魚服本來是一種僅次於蟒袍的隆重服飾,只有高階官員才允許穿著。後來隨著錦衣衛的權勢日益擴大,飛魚服、繡春刀逐漸成了有一定品級的錦衣衛的標配。

    飛魚服

    錦衣衛最初被賦予的職能有二項:保護皇帝;偵察與逮捕。由此可見,錦衣衛就相當於明朝皇帝親自管理的秘密警察。

    為了保衛皇權,錦衣衛密佈各處,刺探可能危害朝廷的行為和言論,並捉捕和審訊嫌疑人。洪武時期,因為錦衣衛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為,於是朱元璋下令焚燒錦衣衛的刑具,廢除了審訊的職能,所有案件的審理全部移交司法機關,錦衣衛只負責偵查緝捕。所以,洪武時期,錦衣衛還沒到權勢熏天的地步。

    錦衣衛的首領稱為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官職是正三品,下面還有五品九級各類官職。歷史上能查到的第一位指揮使叫毛驤,正是他著手實施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大案,朱元璋借錦衣衛之手先後誅殺了3萬餘人,並藉此結束了中國古代的丞相制度,加強了皇權專制。

    第二任指揮使是蔣瓛。明朝開國功臣藍玉所謂謀反的罪證,就是他秘密稟告朱元璋的。由此可見,明初的錦衣衛是朱元璋手裡的一把刀。借這把刀,朱元璋幾乎誅殺了所有可能威脅到皇權的開國功臣。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

    不過錦衣衛的指揮使們可能忘了後一句“狡兔死,走狗烹。” “胡案”結束後,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砍了毛驤的頭。而藍玉案了結後,蔣瓛也被朱元璋賜死,錦衣衛最初的首領們幾乎都沒有好下場。

    錦衣衛在明永樂年間迎來了發展的鼎盛期。明成祖朱棣是篡位奪權登上的皇位,自然對朝野內外的輿論更加敏感。於是,朱棣登基後不僅恢復了錦衣衛的所有權力,而且還加了一項重要職能,那就是“詔獄”。

    所謂詔獄,其實就是由皇帝親自掌管的監獄,裡面關押的大多是王公大臣、皇親國戚或重要案犯。朱棣在錦衣衛衙門下設北鎮撫司,專門管理詔獄。詔獄不受法律限制,錦衣衛可以直接逮捕和審訊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些司法機關無權過問,案犯的生死最終由皇帝決定。就這樣,錦衣衛北鎮撫司成為皇帝直轄的司法機構,權力達到極致。

    由於權力缺乏限制和監督,為了邀功請賞,擁有特權的錦衣衛隨意給大小官員羅織罪名,不擇手段地擴大牽連範圍,製造的冤假錯案不勝列舉。他們的胡作非為造成朝綱的混亂不堪,因此明末學者沈起堂曾說:“明不亡於流寇,而亡於廠衛”。這句話雖然誇大了廠衛的負面作用,但其確實是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 13 # 金甲戰象

    明朝伊始,朱元璋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特務機構東廠和錦衣衛。史書和民間的很多描述,使東廠和錦衣衛宛如恐怖組織,它一出現,官員百姓無不恐躲之不及。今天東廠和錦衣衛的形像確有其誇張和故意捏造的情況,但對於某些人來說確實恐懼。那麼做為一個開國之君為什麼要建立這樣兩個組織呢?

    首先,他想要知道誰對他是忠誠的,又有哪些人心懷叵測,好為子孫後代的千秋大業考慮。開國的這些功臣,同時也是對江山社稷威脅最大的人群,因為他們就是曾經參與破壞先前政權的人,誰能保證他們不故伎重演呢?錦衣衛和東廠就是要時刻警惕這種可能性的“獵犬”。其實各朝各代都有類似的問題及相應的設計,只不過朱元璋把它制度化了。

    其次,朱元璋出身貧苦人家,對貪官汙吏恨之入骨,東廠和錦衣衛這些機構就是監察機關。自從先秦一位老先生說“讀書做官,走仕途經濟的道路”後,無數的讀書人趨之若鶩,這是古代官場腐敗的根源。朱元璋另設一個監察部門,直接對皇帝負責,實際效果應該是很好,它嚴重地打擊了貪官汙吏。否則,不會有後來這麼多人反對的。

    還有一個,就是檢查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政策是否落實到位。在古代交通和通訊都沒有現在發達的情況下,皇帝的及中央的決策能否落實到帝國最邊遠的地區還真是個問題。這就需要一個與最高統治者直線聯絡的機構,東廠和錦衣衛就起到了這個作用。

    讓朱元璋及後來的皇帝們始料未及的是,這個直屬於天子的機構也會發生腐變,分權制的實施也沒有改變貪汙腐化的結果。

  • 14 # 信陵侃史

    首先宣告一點東廠並不是朱元璋建立的,而是由其子永樂大帝設定的,朱元璋設立錦衣衛的目的很簡單,監察百官,加強中央集權。

    錦衣衛其前身為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於洪武十五年改為錦衣衛。明朝是中國曆朝歷代特務機構最多的一朝,其中錦衣衛是存世最長的特務機構,終明一代都有錦衣衛的存在,共存世二百九十年,從1382年至1661年,更有意思的是,滿清入關後也仿照明朝設立了錦衣衛,只不過不到1年,便改為了鑾儀衛。

    錦衣衛的部門長官稱指揮使,為正三品,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指揮使下設立同知兩人,僉事兩人、鎮撫使兩人,分別為從三品、正四品、從四品;並設千戶十四人,其他大小官員若干。錦衣衛的工作制服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大家最為熟悉的飛魚服。另外兩種一個是蟒服,蟒服並不是隨隨便便的就能穿的,它要有大明的皇帝賞賜才能穿,類似於大清朝的黃馬褂,所以說,能夠穿蟒服,一定是大明皇帝極度寵信之人;另一種便是鬥牛服。

    錦衣衛主要有這幾個職責,一個是侍衛儀仗,這個好理解就是大明皇帝的侍衛和儀仗隊,所以說,錦衣衛的第一職責是保衛皇帝安全,並負責皇帝的儀仗,這個職責和歷朝的禁衛軍沒啥區別;但另一個職能是禁衛軍所不具備的,偵緝廷杖,偵緝就是偵察緝拿,因為錦衣衛主要是負責皇帝安全的,所以只要是對皇權有威脅的人,錦衣衛都可以隨意查辦,因為這項職能錦衣衛也逐漸演變為軍事特務機構;而廷杖是指古代皇帝對大臣實行的一種處罰機制,這裡的廷杖一般是指在朝堂上對官員進行杖打,因為錦衣衛是皇帝的近衛,因而這種懲罰一般由錦衣衛執行。

    錦衣衛在大明前期的職權還是非常大的,但是隨著東廠、西廠、內廠的興辦,錦衣衛的職權逐漸被削弱,一度依附於東廠之下。

  • 15 # 老蟲

    錦衣衛是朱元璋建立的,東廠是朱棣建立的。

    1、錦衣衛的建立

    朱元璋建立錦衣衛,就是為了統治和鎮壓人民和官員。朱元璋廢除丞相,將所有權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但他畢竟只是一人,精力有限,他就需要有一批助手來幫助他,於是他成立了錦衣衛。

    朱元璋設立了衛所軍事制度,將全國200多萬的軍人納入衛所。全天下共72衛,其中皇帝親自管理的有12衛,駐紮在京師周圍,負責皇城的安全,錦衣衛只是其中一衛。

    錦衣衛的前身是親軍都督府和儀鸞司,其中一項職責就是侍衛君王,不僅要保護皇帝,各地的親王也需要錦衣衛保護。

    但錦衣衛最主要的職責是緝捕和詔獄。

    緝捕就是在民間秘密偵察危害明朝統治的現象,比如文武百官的行為,受賄、圖謀不軌等等。後來逐漸擴大到全民,大到官員作奸犯科,小到市井流言,百姓家長裡短,全在錦衣衛監視之內。

    詔獄由錦衣衛北鎮府司管理,這裡關押的都是政治犯,還有少數所謂的“妖人”,就是涉及“妖鬼神仙”的罪犯。

    錦衣衛還為皇帝提供各地基層的第一手資料,以便於皇帝對當地局勢做出正確判斷,他也是皇帝瞭解民間的一個手段。

    但是隨著錦衣衛的發展,權力越來越大。他們除了為皇帝辦事之外,也會利用職權之便,剷除異己,甚至勒索敲詐。雖然他們品階不高,但是權力很大,就連官員也不敢觸其鋒芒。所以錦衣衛在明朝人人懼怕,生怕沾染禍事。

    2、東廠的設立

    明成祖朱棣奪取政權,後來遷都北京,東廠就在遷都北京後設立。朱棣也覺得錦衣衛很好用,但是錦衣衛進不了皇宮,這讓朱棣多少感到有點麻煩。於是他就設立了東廠,全名“東緝事廠”,由宦官做首領。

    朱棣設立東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覺得宦官比較可靠,因為宦官在他奪權過程中出了大力,所以他更信任宦官。

    東廠也是為了對付反對派,東廠和錦衣衛差不多,都是行使偵緝的權力。但東廠權力更大,可以不經皇帝批准直接抓人。起初東廠沒有審訊功能,都是由錦衣衛審訊,後來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也可以獨立審訊了。

    東廠的偵緝範圍更廣,天下人一切舉動都在他們偵緝範圍之內。此外東廠還有監督審判權,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審問,都要有東廠的人聽審。

    廠衛制度其實就是皇權專制和官僚政治對抗的產物,皇權專制使得權力具有壟斷性,不允許別人粘指。但皇帝一人又無法治理整個國家,就需要將權力分給官僚,讓他們代替自己去管理。所有皇權和官僚就一直在爭奪權力的話語權,所有朱元璋就想出廠衛來和官僚體系對抗。

    其實都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但事情往往事與願違,廠衛最終還是走了樣,成為了明朝的掘墓人。

  • 16 # 聊史論今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東廠不是朱元璋設立的,而是由永樂皇帝朱棣所設立。歸根結底,朱元璋設立錦衣衛和朱棣設立東廠,其初衷都是為了維護強化皇權統治。

    朱元璋設立錦衣衛的初衷

    錦衣衛的前身為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撤銷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設錦衣衛,錦衣衛正式產生。

    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直接向皇帝負責,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設立的,其頭領為指揮使(正三品),主要負責偵察、逮捕、審問等任務,同時也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為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錦衣衛的權力極大,上到朝廷大臣。皇親國戚,下到黎明百姓,都在他們的監視範圍,只要發現有損朝廷和皇權的言行,不用經過司法機關,直接就可以逮捕審問,他們還有自己的監獄,也就是我們在電視上可以經常見到的臭名昭著的詔獄,也就是說,他們有逮捕審問關押等一條龍的權力。

    當然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錦衣衛也製造了很多冤假錯案,儼然有濫用職權,依勢作寵之態,朱元璋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便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下令當眾焚燬錦衣衛刑具,將錦衣衛廢除。但是,事情一旦有了開頭,就很難再終止,錦衣衛制度最終在明成祖朱棣手中又建立了起來。

    朱棣設立東廠的初衷

    朱棣歷經四年艱難的靖難之役,最終將侄子朱允炆打敗,奪得皇位,是為明成祖永樂皇帝。雖說朱棣在起兵時打著的是“靖難”之名,但其實他自己心裡也明白,這場戰爭多少還是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朝中還有民間肯定都有好多人將建文帝視為正統,是不會服他的,因此,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朱棣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設立了一個新的機構叫"東緝事廠",簡稱"東廠",命所寵信宦官擔任首領。

    這個東廠的權力也極大,他們也是專門對皇帝負責的權力機構,負責偵緝、抓人,偵緝範圍也非常廣:一、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二、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同時還承擔著監視朝廷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的職責,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同樣也可以不經司法審判,直接逮捕、審訊,甚至還有監視錦衣衛的職責。

    東廠和錦衣衛的關係

    一開始,東廠和錦衣衛作為平級的權力機構,是不存在任何關係的,他們各負其責,各司其職,但是由於東廠的頭領是由宦官來擔任,屬於內臣,而錦衣衛頭領一般是由皇帝親信武將來擔任,屬於外臣,由於宦官一般與皇帝的關係更為親密,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因此縱觀整個明朝,大部分時間都是處於東廠壓制錦衣衛的狀態,明代有名的太監基本上都擔任過東廠提督,足見東廠的權力之大,甚至到了明朝後期,居然還出現了錦衣衛指揮使要向東廠提督太監下跪的情況。當然了,也有例外,比如嘉靖朝,錦衣衛出現了一名絕頂高手,那就是從小和嘉靖皇帝一起光屁股長大的陸炳,在他擔任錦衣衛指揮使期間,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和他與皇帝的關係,錦衣衛的權力也達到了巔峰,完全處於壓制東廠的趨勢,但這畢竟是少數。

    結語:朱元璋設立錦衣衛和朱棣設立東廠,其初衷都是為了強化皇權集權統治,確實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產生了很多的副作用,尤其是東廠,它的設立,為宦官專權提供了很大的權力基礎,正是因為有了東廠,在明朝中後期才出現了很多權傾天下的大太監,這也使得東廠這個權力機構在歷史上留下了臭名昭著的惡名。

  • 17 # 過去即歷史

    其實朱元璋只是設立了錦衣衛,建立東廠是朱棣乾的;

    網路配圖

    洪武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改組禁衛軍,劃分成了“十二衛”,這十二支衛隊擁有皇帝賦予的特別權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其中的錦衣衛,錦衣衛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查胡惟庸謀反案,也可以說朱元璋為了查清楚胡惟庸案,不用文管調查系統,而是自己設立錦衣衛。

    網路配圖

    明太宗朱棣是靖難成功上位的皇帝,皇位的合法性總有點欠缺;再者朱棣可忍受不了皇帝也幹丞相的活,朱元璋也說了後世之君不允許恢復丞相制,所以朱棣設立內閣,其實幹的就是丞相的活,就是變相恢復了丞相制。加大了文官的權力,也為了打擊政治反對派勢力,有必要加大監察力度,可錦衣衛經過多年發展,容易跟文官集團穿一條褲子,失去監察功能;所以朱棣就把身邊的太監組織起來,賦予監察職能,因為太監可以住在宮內,時刻向皇帝彙報情況,錦衣衛則只能住在宮外。再者文官打骨子裡瞧不起太監,太監跟文官也沒有換著做的可能,這樣利益交換可能性小。所以,東廠肩負起既監視文官集團、政治反對派,又監視錦衣衛。

    除了錦衣衛和東廠,還有西廠和內廠這樣的特務監察機構。

    西廠是明憲宗特意為大太監汪直設立的機構;汪直自然任職一把手。西廠跟東廠不全是太監,只是一把手是太監,其隊伍多從錦衣衛中選拔出來。西廠開了停,停了開,反反覆覆,西廠權力更大,不僅監視文官集團,還監視錦衣衛和東廠。但是西廠在文官們的反對下存續時間非常短,只有汪直和谷大用兩任一把手。

    內廠也交內行廠,是明武宗朱厚照時期成立的;這個內廠比西廠還短命;當時八虎之一的劉瑾跟東廠的馬永成,西廠的谷大用有矛盾,就另行設立了一個內廠。這個內廠權力更大,監視官員,還監視錦衣衛和東西廠。但是隨著劉瑾的覆滅,西廠和內廠一塊被裁撤。

    所以我們所說的廠衛機構,指的是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內廠。

  • 18 # 來侃明史

    首先要明確一點,東廠不是朱元璋建立的,是由他的兒子永樂帝在位時建立的監察機構。

    所以此問我們可以理解為:朱元璋為什麼要建立錦衣衛?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個對待官員特別嚴厲的皇帝,他不但身體力行告誡官員不要驕奢腐敗,還建立一套嚴格的檢查制度來糾劾百官的言行。如設定都察院、六科給事中和通政史司等。

    但為何朱元璋已經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監察體系後,還要在這之外再創造般的建立錦衣衛呢?我們可以先看一下錦衣衛這個機構的性質

    ·錦衣衛的前身是大明朝的儀鸞司,是拱衛司的一部分,率屬於都督府領導。明太祖擴充後將其改名為錦衣衛。錦衣衛最高官員是指揮使,正三品官員,下設同知、僉事、鎮撫等職。錦衣衛的官員一般都是校尉出身的兵員,這些人和大明朝的核心——文官集團沒有什麼利益牽扯。他們的任命和提拔直接由上級負責,直接受皇帝領導,是皇帝麾下最忠誠的衛士。所以,錦衣衛實質上是皇權的一種體現,代表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

    朱元璋為什麼要設定錦衣衛?

    首先,朱元璋出身貧賤,當過和尚要過飯,可以說社會上的苦他都吃遍了。而大明朝的官員乃至士大夫階層都是社會的頂層人士,擁有相對優越的社會地位。雖然朱元璋後來當皇帝了,但他仍然和這些社會“一流人群融不到一起”。這種潛意識的隔膜,自然形成了朱元璋與士大夫階層的對立局面,為了找他們的毛病,他必須設立一個與文官士大夫集團毫無牽扯的機構。

    再者,童年的悲慘生活給朱元璋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因為幼時的貧困缺愛導致他缺乏對周圍人的信任。所以當皇帝后他變得孤傲和極度自尊,他充滿了對周圍人的懷疑,所以迫切渴望知道圍繞在他周圍的文武百官內心真正的想法,是對他這個皇帝陰奉陽為還是真心誠意的尊敬這個皇帝?所以他要設立監察機構去暗中調查,弄清楚緣由。

    最後,朱元璋從一個小小的隊頭成長為大一統帝國的皇帝,多年的戎馬歲月中,有太多次身臨險境。所以他對危機有著獨特的感知,他對任何一個可能的不敬和潛在的危機都異常敏感。這樣的不安全感,在朱元璋的晚年,尤其是太子朱標死後尤其濃厚。

    連親侄子朱文正都參與到忤逆中更是對朱元璋沉重的打擊。本來朱元璋活著的親人就不多了,親侄子也要謀反導致朱元璋開始不相信任何下屬,為了監視這些開國功臣、武將有沒有不敬、謀反的心思,錦衣衛自然而然的就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綜上所述,錦衣衛的設立是皇權集中的一種表現,它和廢除丞相一樣,是朱元璋執政生涯的縮影。面對日益龐大的官僚集團,皇帝迫切的需要扶持新的部門來制衡已經成熟的官僚體系,錦衣衛和後來的東廠一樣,是皇權用來制衡官僚集團的工具。

  • 19 # 品史知興

    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特務組織,明朝的錦衣衛跟東西廠最為人們所熟知,那麼朱元璋為何搞這麼多特務組織呢?錦衣衛、東廠、西廠都是幹嘛的呢?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絡?下面我們來好好聊聊。

    錦衣衛

    明朝初期,軍隊編制比較簡單,最基本的軍事編制單位為“衛”,大約5000人左右,其下為“所”,有千人級別,也有百人級別。

    洪武15年,朱元璋改革禁衛軍,設立了十二個親軍衛,這其中就包括“錦衣衛”。錦衣衛起初的職責是:“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跟其他禁衛軍沒有什麼兩樣,而朱元璋建立他們的初衷,也僅僅是為了鹵簿儀仗,就是宮廷儀仗隊。

    但後來朱元璋開始大肆屠殺功臣,有些事情需要暗著來,不能明著幹,經大理寺,刑部,督察員,不太順手,因此錦衣衛就這樣被朱元璋重用了起來,成為皇帝的私人警察。

    在錦衣衛當中,負責刑事案件的機構叫做南北鎮撫司,他們有自己的監獄,可以隨意抓人,審訊,不用經過其他司法機構的過問。

    正是朱元璋對於皇權的強烈保護欲,才致使錦衣衛的權力無限擴大,其野心極度膨脹,經常利用職務之便利,排擠異己,十分蠻橫。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處於錦衣衛的監視之下,只要稍微有人對其不恭,就會落得個人頭落地的下場。

    而更令人可怕的是,這種情況不單單是短期出現,是瀰漫整個明朝,因此有人說,明朝不是亡於流寇,而是亡於廠衛。

    雖然錦衣衛在明朝造成了恐怖的氣氛,但客觀來看,錦衣衛是明朝皇帝打壓士族、民眾的有力工具,但為此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社會活力大大降低,各種制度沒有絲毫進展,甚至有些歷史倒退。

    東廠

    錦衣衛是朱元璋發明,而東廠則是朱棣發明。當時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成功奪權,但朱棣卻並沒有絲毫輕鬆,因為建文帝不知生死,以及朝中許多大臣不認可自己。

    所以為了穩定皇位,朱棣急需一個能夠穩定局面的特務組織,可錦衣衛設在宮外,不夠方便,因此他新建了東廠。

    東廠的只要成員是宦官,他們身在宮中,很方便聯絡,至於朱棣為何選擇宦官,可能是因為“靖難之役”中,宦官出的力比較多吧。

    東廠建立之後,其職能就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東廠的活動範圍十分廣泛,每個地方衙門,都有東廠的耳線負責監視,兵部的各種摺子,東廠都有權檢視,甚至百姓的生活起居,都在東廠的監視範圍內。

    由於東廠跟皇帝更加親密,因此東廠的勢力逐漸壓過錦衣衛,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廠主甚至要下跪叩頭。

    綜上

    朱元璋為何要建立錦衣衛,朱棣為何建立東廠,主要是他們對皇位的強烈保護慾望,造成明朝如此的局面。

  • 20 # 歷史的視界

    東廠、錦衣衛的名頭,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是錦衣衛,當然名氣也是最大了。在影視劇裡面,錦衣衛只要一出現,肯定是抓人或殺人,可以說是極其囂張。這幫大爺就像是屬螃蟹的,喜歡橫著走。

    他們動手之前甚至連話都懶得說。只要把代表身份的腰牌一亮,甭管是好人壞人,平民百姓,土匪流氓甚至達官貴人,沒有不怕的!這是影視劇裡的描述,那麼真實的情況又怎麼樣呢?您肯定想不到,其實錦衣衛剛剛出現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這份囂張的資本。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王朝。同時也親手創辦了錦衣衛這麼一個機構,只不過當時的錦衣衛跟什麼間諜殺人什麼的,完全扯不上關係。

    那他是幹什麼的呢?錦衣衛嘛,錦衣什麼意思?就是好衣服嘛,當時錦衣衛身上的錦衣叫做飛魚服,料子好,做工細,穿起來特別的漂亮精神。那為什麼要穿的這麼漂亮呢?因為穿它的人呢,得天天跟在皇帝身邊保衛皇帝,代表的是大明王家的排場,不光鮮亮麗的怎麼行呢?

    所以說,錦衣衛建立之初,其實是朱元璋的儀仗兼安保,相當於今天的儀仗隊加警衛團的功能。那後來怎麼就成為了一個臭名昭著的特務機構了呢?說到底,還是因為朱元璋。

    大家都知道,當皇帝的疑心都重,總是懷疑有人想奪他的江山。尤其是老朱家的江山得來太不容易,白手起家是九死一生,才算掙下了這麼大一份的家業。這麼一來,朱元璋就更怕有人打他這份家業的主意。

    朱元璋能夠造反奪天下,別人也能啊。尤其是跟著朱元璋一塊打天下的那一批功臣,這些人要本事有本事,要兵權有兵權,要威望有威望,而且還不缺造反的經驗。這個最可怕,誰要起兵造反?朱元璋還真未必就一定對付的了,那怎麼辦呢?

    要依著朱元璋的脾氣,那最好是一個不留通通幹掉。可是,功臣那麼多,都殺了,誰來替自己幹活呢?再說了,無緣無故的濫殺功臣。本來沒有反心的人,不也會被逼的造反嗎?

    思來想去,朱元璋覺得,得找人去秘密監視這些個文武官員們,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要摸的清清楚楚。誰要是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說了不該說的話,有證據再殺他,那其他人也說不出二話了。要是大家都老老實實的呢,那我老朱不也能睡個踏實覺嘛。

    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得有一批自己信的過的人來幹這個事。那麼誰最可信?自然是天天跟在朱元璋身邊的錦衣衛,那麼要怎麼把原本只是顏值擔當的小鮮肉,培養成為殺氣騰騰的錦衣衛呢?

    在甄子丹主演的電影《錦衣衛》裡面,說錦衣衛都是些沒爹沒媽的孤兒。從小接受各種訓練,等練出了一點本事,就把這些孩子兩個兩個都弄到小黑屋裡去,互相往死裡打,死的那個白死,剩下那個就是錦衣衛。就像小說裡說的養蠱一樣,咬來咬去,最後活下來的就是蠱。所以,錦衣衛們個個都武藝高強,而且無牽無掛,只認皇帝一個人,辦起事情來是格外的心狠手辣。

    錦衣衛真的是用養蠱這種形式培養出來的嗎?事實上不是的,這些錦衣衛都是從皇帝身邊的儀仗隊和警衛團裡挑出來的。那麼這挑選的標準是什麼呢?

    首先,對皇帝絕對忠心;其次,身份絕對要清白,沒有案底。至於武功啊,錦衣衛原本就是負責保衛皇帝的親兵衛隊,都是百裡挑一選出來的高手,稍微培訓一下,抓抓人,搞搞暗殺,那不在話下。但肯定沒有電影裡面演的那麼神,一個個都跟忍者似的飛簷走壁,殺人於無形,那是沒有的。

    那麼,錦衣衛都乾的怎麼樣呢?朱元璋的目的達到了嗎?應該說一開始效果非常好,甚至都超過了老朱的預期。上到文武百官下到平頭百姓,誰說了什麼,誰幹了什麼,甚至誰心裡面想些什麼。只要老朱想知道,有了錦衣衛,他很快就能夠弄一個一清二楚。

    《明通鑑》等好幾本史書裡面,都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情,朱元璋手下有一個叫做錢宰的官員,他睡眠不好,可是天天凌晨還得上朝,感覺非常難受,於是就發了點牢騷。有一天,他坐在書房裡面,隨口就吟了一首打油詩,“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

    就是嫌上班時間太早了,想睡個懶覺嘛。沒想到第二天早朝散了之後,朱元璋把錢宰留了下來,“等一會,錢愛卿啊,你昨天寫的那首詩不錯啊。不過,朕可從來沒有嫌你遲到哦,你可不能冤枉朕啊。這樣吧,朕幫你改一個字,把這個“嫌”字換成“憂”字,那就比較符合實際了,你覺得怎麼樣啊?”

    錢宰聽完,魂都差點嚇沒了。自己只是在家裡隨口唸了幾句打油詩,皇上居然一字不漏的全知道了,這幸虧就是發發牢騷,沒說什麼對皇上不敬的話,要不然腦袋當時就得搬家啊。

    可見,當時的錦衣衛有多厲害了。說到這,也許有人會問,那大官要是沒有把柄落在錦衣衛手裡,那就沒什麼好怕的了吧。實際情況可不一樣,整個明朝,朝廷上下還真沒有不怕錦衣衛的,為什麼呢?因為,除了替皇帝監視百官之外,他們還有兩項特權。對於官員們來說,這兩項特權才是真正令人膽寒。

    第一件,叫做詔獄。明朝已經有了一整套完整的司法體系,也就是所謂的三法司,包括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管立案抓人,督察院館審案,大理寺負責判決,這三個部門互相配合,互相監督。而錦衣衛居然有權繞過三法司,直接抓人,並送進自己的詔獄。

    抓人、審案到判刑,錦衣衛一家說了算,別人誰也管不著,如此完全不受制約的權力,誰能不怕?錦衣衛的詔獄,那就是人間地獄,再無辜也沒地兒喊冤,還得經受各種讓人生不如死的嚴刑拷打。

    說完了詔獄,再說錦衣衛讓高官們膽寒的第二件大殺器,廷杖。廷杖又是什麼呢?明代的宮廷裡面有一個挺變態的規矩,當臣子的要是惹皇帝生氣了,他一不罷官二不扣錢,而是直接讓人拿棍子打屁股,而負責打屁股的就是錦衣衛。

    聽起來,打屁股好像不算什麼大事,哎,這裡面大有玄機。據史料記載,錦衣衛的日常訓練裡面,不但有打屁股這門課程,甚至還有專門的教學道具,什麼道具呢?用皮革做成兩個假人,一個假人裡面塞滿了磚頭;另外一個假人裡面塞滿紙。

    錦衣衛對著假人練習打屁股的時候,該怎麼打怎麼用勁,都有師傅專門教。得練到什麼程度呢?打這個塞滿磚頭的假人,外人看上去打得挺輕,沒怎麼使勁。可是把皮革剖開一看,好傢伙,皮革沒事,裡面的磚頭全碎了。

    而打塞滿紙的假人呢?表面上看著,一頓狠打,皮革都打碎了,可是裡頭的紙一張不能破。要練成這門技術,你說,小小的錦衣衛那可比皇帝還嚇人呢。

    你想啊,皇帝只能決定打不打你,但怎麼打可全靠錦衣衛了。如果說想打死你,用杖20,命就沒了;可有心要保你的話,一百棍下去看似血肉橫飛,但實際只傷皮肉不傷筋骨,回去養個十天半個月就好了。

    俗話說好伴君如伴虎啊,哪一個當官的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被皇帝打屁股呢?萬一哪天倒黴,結果是受點皮肉之苦,還是直接去見閻王爺,那可全是錦衣衛說了算。對有可能決定自己生死的人,再大的官也不能不怕吧。

    這麼說來,錦衣衛簡直就是管著生死簿的閻羅王啊。除了皇帝,世上就沒有他們怕的人了。哎,這話不對。所謂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錦衣衛也有怕的人,那就是咱們要說到了明朝另外一個特務機構,東廠。

    東廠本名東緝事廠,不過不是朱元璋建立的,而是成祖朱棣。我們都知道,朱棣的皇位不是從他爹朱元璋手裡繼承過來的,而是透過所謂的靖難之役,從侄子建文帝朱允文手裡搶過來的,合法性大有問題,很多大臣和老百姓都不服氣。

    朱棣就想收拾那幾個不服的人,做些個上不了檯面的事,但這事錦衣衛可不行。因為錦衣衛是朱元璋和朱允文過去留下來的,誰知道他們心裡是不是還向著兩位老皇帝呢?所以他得另起爐灶,重新再搞一個特務機構。

    那麼,朱棣起家的時候呢,宮裡的宦官在關鍵時刻是幫了不少忙,他覺得這幫太監挺靠譜。於是乎,這個新設立的特務機構,朱棣就交給了太監全權負責。因為這個機構在紫禁城東安門辦公,所以取名叫做東輯事廠,簡稱東廠。

    ​東廠的太監會不會武功,咱們不知道。但是自從有了東廠,錦衣衛就沒有之前那麼牛逼了,原因很簡單,朱棣下了聖旨,錦衣為就歸東廠管,你本事再大,你也只能給各位公公們打下手。

    老百姓怕官,官怕錦衣衛,錦衣衛怕東廠的廠公。那麼東廠豈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嗎?很長一段時間確實是這樣。直到西廠的出現,不過本文重點,我們就不多說了。

    從大明建國到滅亡,因為這些特務機構相繼做大,不但破壞了正常的行政司法體制,各路特務為了爭權奪利,還互相的傾軋,這都是造成明朝中後期宦官亂政,國力衰敗的重要原因。

    不過,像有些電影裡說的那樣,把特務看成是大明亡國的根源所在呢,這也不大合適。明朝的廠衛亂象從根子上來說,那還是出在皇帝身上。獨裁專制嘛,一個人說了算,皇帝英明能幹一點還好說。碰到皇帝稍微昏庸或者懶一點,那像東廠西廠錦衣衛這樣的專制怪胎,那必然就會出現。而倒黴的當然還是國家和老百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肉卷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