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秉燭讀春秋

    徐達(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人,和朱元璋是老鄉。徐達最早追隨郭子興造反,結識朱元璋,並在其手下南征北戰,朱元璋稱帝后,徐達因功位高權重,但他從不居功自傲。朱元璋後期屠殺功臣,徐達因此倖免於難。

    據史料記載,徐達有4子3女,孫9人。四子即徐輝祖、徐添福、徐膺緒、徐增壽。徐達死後,長子徐輝祖繼承爵位,受封魏國公。因“靖難之役”忠誠而被囚致死。說起徐輝祖之死這事還得從頭說起,朱允文稱帝后削蕃,起初,朱棣為了試探朱允文,故意派三個兒子去南京面君,如果被朱允文扣為人質,自然是針對朱棣,朱允文和徐輝祖也料到了這一手,徐輝祖建議扣留一個,說實話他們都是自己外甥,但為了朱允文的江山,徐輝祖不徇私情。但是,建文帝躊躇不決,最終還是決定 “旨著三子還國”,下決心要放他們回去了。燕王起事之後,徐輝祖也奉旨出征。

    徐輝祖帶兵力戰。但最終建文帝兵敗,朱棣進佔南京,徐輝祖守節不降,他呆在徐達王府裡,拒不出迎。

    朱棣稱帝后想殺大舅哥徐輝祖,但朱元璋曾頒給徐家免死鐵卷。朱棣無奈,只好把徐輝祖終身監禁於此,五年後去世。

    幼子徐增壽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時給姐夫朱棣通風報信,死在建文帝的劍下,後朱棣奪位後被追封為定國公。一門二公,有明一代只有徐達一家。

    徐達的另兩個兒子隨著南京城破而四處奔逃,自此消失在民間。

    徐達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長女嫁於燕王朱棣,次女嫁於代王朱桂,三女嫁於安王朱楹。燕王朱棣奪權稱帝后,徐妃被冊立為皇后。

    據說有個老人出具了徐達後人族譜,族譜年久失修,破破爛爛,但字跡清晰,能夠證明是徐達後人。

  • 2 # 暗夜周公子

    “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明太祖朱元璋曾這樣評價自己的開國功臣徐達。

    說到徐達後人現在在哪居多這個問題,查資料說是江蘇南通如東縣的徐姓佔比例較大,也不知道是否屬實。

  • 3 # 路之意

    徐達 (1332年—1385年),漢族, 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民族英雄,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農家出身。

    先來了解下徐達其人

    元末,他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1363年大敗陳友諒。1364年,朱元璋任他為左相國。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殘暴黑暗的統治,

    徐達一生驍勇有謀,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他話語較少而思慮精深,在軍中,軍令一旦發出便不改變。各位將領遵奉其令都凜然畏懼,而在太祖面前則恭敬謹慎像不敢講話一樣。善於安撫將士,與下級同甘共苦,將士無不感激他的恩德願意報效盡力,因此,兵鋒所向無不克敵制勝。更能嚴格約束部隊,所攻克大都會二處,省會三處,府城縣城一百餘處,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戰亂之苦。

    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滅亡。以後又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死後大明帝國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為中山王。

    徐達是怎麼死的?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徐達在北平的時候,背部生疽,次年病死。

    而據徐禎卿的《翦勝野聞》記載,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的.

    《翦勝野聞》“書中所紀,亦往往不經”,並不可靠。清趙翼《廿二史札記》轉述了這個故事,才說是

    “賜以蒸鵝,疽最忌鵝”

    雖然趙翼本人認為這是“傳聞無稽之談”,但“徐達吃蒸鵝而死”卻從此成了一個表現朱元璋陰險毒辣的民間傳說廣為流傳。

    這條野史記載之所以不可信,主因有幾點。

    第一,徐達安分守己

    徐達雖然功勞極大,並與李善長同樣為朱元璋親家,但他一生安分守己,從不結黨亦不逾矩,他的子孫也未見因是皇親國戚而驕傲蠻橫、違法亂紀的行為,正史上更沒有朱元璋猜忌徐達的紀錄和動機。

    第二,朱元璋未使用過暗殺手法殺大臣

    朱元璋從未使用過暗殺手法屠戮功臣,即使要暗殺,亦可派御醫下手,不必使用這種人盡皆知的低劣的手段。

    第三,時機不對

    徐達過世時,明朝仍與北方蒙古人對抗中,正需要武將來協助,且當時明太祖尚未展開屠殺武將的行動,相反,為了對抗胡惟庸殘留的勢力,朱元璋尚須籠絡武將,沒有必要在此時誅殺最忠心的徐達。

    而且,蒸鵝造成背疽毒發毫無科學依據。

    我們來看看徐達的後代怎麼樣了

    徐達共有四子三女,四子即輝祖、添福、膺緒、增壽。其女也分別嫁朱家人,或成皇后,或成王妃。他的長女甚至成了明成祖朱棣的皇后。但是,他的兩位封候晉公之子,卻根本沒有好下場。這兩個人,均圈入建文初年的“靖難之亂”。一個因忠誠而被囚致死,一個則因親情而被殺。

    長子,徐輝祖

    徐輝祖,原名徐允恭,繼承了徐達的爵位,後來避諱建文帝朱允炆的名字,就改成了徐輝祖。朱棣入京後,徐輝祖不肯迎接朱棣,被放進監獄,朱棣親自見徐輝祖,徐輝祖一言不發,朱棣想殺死徐輝祖,但是有所顧慮,最終革去徐輝祖爵位。

    徐輝祖永樂五年去世,朱棣說中山王徐達不可無後,由徐輝祖的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

    次子,徐膺緒

    徐膺緒,母孫氏,任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去世。

    三子,徐添福

    徐添福,早卒,母謝氏。

    四子,徐增壽

    徐增壽,母孫氏,官至左都督,建文帝懷疑朱棣造反,就問徐增壽。徐增壽說:燕王富貴已極,怎麼會造反呢?燕軍渡過長江後,建文帝質問徐增壽,徐增壽無法回答,建文大怒將其誅殺。

    朱棣登基後,封徐增壽為武陽侯,後又進封定國公,讓他的兒子徐景昌繼爵。

    長女,朱棣皇后母謝氏,名叫徐儀華,也叫徐妙雲,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病逝,史稱仁孝徐皇后,是明仁宗朱高熾的母親。

    次女,代王朱桂妃三女,徐妙錦,出家四女,安王朱楹妃據說在江蘇南通市如東縣有很多徐姓,據說是徐達的後人。

    總結:什麼友情、親情、感情,碰上不講人情的政治角力,都是蒼白無力的。只可嘆,徐達英雄蓋世,僅有徐膺緒曾授尚寶司卿、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等職,得以善終。僅此而論,徐達死後,葬於今南京市太平門外板倉村。至今其墓仍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墓碑也是明朝諸功臣中最大的,碑文亦由朱元璋親撰。

  • 4 # 歷史畫中人

    徐達 (1332年—1385年),漢族, 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民族英雄,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農家出身。元末,他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1363年大敗陳友諒。1364年,朱元璋任命他為左相國。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殘暴黑暗的統治。

    徐達——明朝開國第一功臣

    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滅亡。以後又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死後大明帝國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為中山王。

    大明第一大將軍徐達的後人如今在哪裡?

    徐達一生驍勇有謀,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他話語較少而思慮精深,在軍中,軍令一旦發出便不改變。各位將領遵奉其令都凜然畏懼,而在太祖面前則恭敬謹慎像不敢講話一樣。善於安撫將士,與下級同甘共苦,將士無不感激他的恩德願意報效盡力,因此,兵鋒所向無不克敵制勝。更能嚴格約束部隊,所攻克大都會二處,省會三處,府城縣城一百餘處,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戰亂之苦。

    徐達是怎麼死的?

    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徐達病逝於北平,享年54歲,長期的戎馬生涯,奔波勞累,使徐達的身體逐漸支撐不住,終於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洪武十七年(1384)閏十月,徐達在北平病重,朱元璋遣使召還應天,翌年二月二十日病逝於應天府邸。時年五十四歲,追封中山王,諡武寧,賜葬鐘山,配享太廟,名列功臣第一。朱元璋為徐達輟朝以表哀悼,並親臨靈堂祭奠,傷心欲絕,朱元璋下詔追封徐達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贈其三代皆封王爵,賜葬於鐘山之北,徐達的碑文也是由朱元璋親自寫的,稱讚其為"開國功臣第一"。明朝的開國功臣真的就這樣死了嗎?這中間是否有著什麼樣的隱情呢?

    徐達在北平身患背疽,這是一種惡瘡,很難治好,朱元璋派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帶著書信前往北平看望,不久又召徐達回南京療養。相傳朱元璋當年怕他威脅朝廷,賜他一大碗燒鵝吃,徐達因為對燒鵝敏感,所以平日不吃燒鵝,又因背疽最忌吃蒸鵝。但皇帝所賜,君命難違,徐達最後涕淚交流之下,當著內侍的面把朱元璋所賜的燒鵝全數吃完,之後全身潰爛而死。

    吃燒鵝不一定死,但皇帝賜燒鵝就是賜死,所以還有人說他吃完鵝沒有死,於是服毒自盡了。但也有的史書上作了考證,認為"賜食蒸鵝"是野史中歪曲事實真相有意貶斥明太祖。

    首先說那個說那個蒸熟了鵝純粹野史,有點政治腦子的也不會再毫無緣由的時候去殺一個國家大臣,徐達的精力和生命基本在開國那些惡戰中消耗光了,死了也正常。再就說了,徐達如果不死,將來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得,功高震主,特別是朱元璋這樣的惡主。文臣武將開國的除了湯和那樣的庸才,基本殺光或者借刀殺了,劉伯溫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殺他們都是有原因和藉口的,比如:胡惟庸案、藍玉案、空印案等等。所以徐達是病死的應該沒錯,但就算不死想必朱元璋也會送他去死。

    倚天屠龍記有講到,徐達與張無忌一起找胡青牛治病,徐達為了讓胡青牛給無忌治病,自己放棄胡青牛治病的機會,導致疾病拖延。後來無忌學了胡青牛的一些皮毛之後,亂給徐達吃藥,導致種下病根,當時,胡青牛曾給無忌說過,若不給徐達好好調養,必然折壽。在這後面備註,寫到徐達確實身有不適,但是豪放之人,不把這些小病放在心上,終至早逝。朱元璋那一說,也不可全不信,古來帝王都是如此,朱元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對誰都不會太信任,所以有可能是想確定徐達確實已死。

    徐達死後,朱元璋果然沒有再加害他的全家,並追贈徐達為中山王。

    徐達死後,他的後人結果如何?

    徐達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第一功臣,他的家族也真正做到了與國同休,終大明王朝276年,始終是大明第一勳貴。

    徐達的家族有“一門兩國公,一後兩王妃”的榮耀。徐達一共有四子三女,四個兒子分別為:長子徐輝祖,次子徐添福(早夭),三子徐膺緒,四子徐增壽。

    長子徐輝祖繼承了徐達的爵位魏國公,由於靖難之役忠誠於建文帝,朱棣奪取天下後,將徐輝組“罷為民”,圈禁致死。但仍讓徐輝組的長子繼承了魏國公爵位。

    而徐達的四子徐增壽,由於在靖難之役與朱棣勾結,被建文帝處死。朱棣有感於徐增壽的功勞,將其子徐景昌封為定國公,從此,徐氏家族有了“一門兩國公”的榮耀。

    徐達的三子徐膺緒,曾任尚寶司卿、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等職,最終善終。

    徐達一共有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當時的燕王、代王和安王。後燕王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徐達的長女更是成為明成祖的正宮皇后,徐皇后也以賢惠仁德著稱。徐達的另兩個女兒,作為王妃,也享受一世榮華富貴。

    但徐家對徐達的死因心知肚明,朱元璋的陰狠險惡令他們十分恐懼,於是就有一支徐達的子孫為避禍而隱姓埋名來到修武烈槓營村。

    今烈槓營徐氏祖墳有一座墓碑,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所立,上書“曾祖耶耶四公之墓”,沒有通常墓碑上的名諱,且按世系推算,這位“曾祖”四公的年齡與徐達之孫相近,與徐達受害後子孫四處流散之史吻合。

    總結:烈槓營徐氏在明清時期曾是當地的顯赫大族,廣有田地,家蓄武丁,世代好武,這又與徐達的武將家世相照。

    由此推斷,烈槓營徐氏應為明代開國元勳徐達的後人。據烈槓營《徐氏家譜》記載,其自明至今已歷12世。

  • 5 # 跪射俑

    據史料記載:徐達有4子3女,孫9人。徐達死後,長子徐輝祖繼承爵位,受封魏國公。幼子徐增壽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時給他通風報信,死在建文帝的劍下,後被明成祖追封為定國公。一門二公,有明一代只有徐達一家。徐達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長女嫁於燕王朱棣,次女嫁於代王朱桂,三女嫁於安王朱楹。燕王朱棣奪權稱帝后,徐妃被冊立為皇后。

    根據如東縣苴鎮的《徐氏族譜》記載,現今的徐達後代已經傳至22代了,1946年,在時代的劇烈變革中,如東縣苴鎮曾供奉過歷代徐氏先人的祠堂被拆除後,改建為小學,近年撤併後也不復存在,現在,只剩了一片破舊校舍了。但是,直到現在,徐達的後裔還是以位於劉埠村的祠堂原址為中心,居住在如東縣的苴鎮和掘港,目前人數有三四千人。

  • 6 # 歡樂讀歷史

    徐萼南是徐達的第26代後人,說起自己的從軍經歷,88歲的老人仍然是滔滔不絕。1948年,19歲的徐萼南響應號召應徵入伍,從南下解放海南島到廣西剿匪的南征北戰;從水利兵到鐵道兵的槍林彈雨,年輕的徐萼南一腔熱血。

    1956年他又奔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饒河農場,鑿冰刨雪,搭建營房。在這塊黑土地上一干便是三十年,和千萬軍墾戰士一道,將人跡罕至的北大荒建設成了美麗富饒的北大倉。直到1986年,38年軍旅生涯的他才攜著同為軍墾戰士的妻子回到了家鄉。

    1976年,大兒子徐子軍在徐萼南感召下也成為了一名軍人,參加了那年的自衛反擊戰。1983年,受父親和兄長的影響,徐萼南的二兒子徐亮軍也參軍入伍了,在祖國的最南端——海南三亞成為一名通訊兵。

    “我們家是軍旅之家,三代人有5個當兵的。”徐亮軍一臉自豪地說。作為徐家第二代從軍者,雖然軍旅生涯只有三年,但回到地方的他,說話辦事雷厲風行,仍是典型的軍人作風。

    2002年,時年73歲的徐萼南老人將大孫子徐帥東又送到了部隊,成為上海警備區的一名通訊兵。

    2009年,時年80歲的徐萼南老人又將二孫子徐帥春送到了部隊,來到了祖國最西邊的喀什市,成為一名優秀的戰士。

    說起參軍衛國家風,徐家的第二代軍人徐亮軍情意深重。在兒子的房間裡,有一家人的全家福。他甚至珍藏著當年參軍時的軍裝,每每拿出來時,徐亮軍都滿懷感慨。

    如今已88歲高齡的徐萼南老人,與兩個兒子在一起聊的最多的話題也是當兵生涯。採訪即將結束時,攝製組詢問他們能否一起做個動作來收尾。老人家顫顫巍巍地拉著兩個兒子來到家門外,朝著門口的土地和天空,敬了一個熟練而標準的軍禮。

    在安徽衛視下週二晚21:20播出的《家風中華》節目裡,徐萼南老人的大兒子徐亮軍將親臨現場,講述徐氏家族三代從軍的家國情懷。

  • 7 # 靠譜的歷史

    大明第一大將軍徐達的後人如今在哪裡?

    徐達作為明開國第一武將功臣,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深得朱元璋信任,也是在明初所有開國功臣中極少可以善終的,看到這個問題很容易首先想到徐達的大女兒,許配給了明成祖朱棣,那她的後代自然就是歷代的皇帝,那徐達其他的後代呢?

    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徐達後代情況:

    徐達介紹

    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勳。

    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次年,被任命為左相國。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師攻取淮東,並於兩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旋即出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此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

    徐達共有4子4女

    長子徐輝祖:“靖難之役”支援朱允炆,反對明成祖朱棣,被遭削爵及禁錮家中。永樂五年(1407年)逝世,年四十餘。其後代世襲魏國公;

    二子徐膺緒:洪武五年(1372年)出生,世襲指揮使。永樂十四年(1416年)逝世,年四十五;

    三子徐添福:早卒;

    四子徐增壽:靖難之變時暗助朱棣,為建文帝所殺,後代世襲定國公。

    長女徐皇后:明成祖朱棣皇后。1362年出生。洪武九年(1376年)冊為燕王妃。永樂五年(1407年)逝世,明後世皇帝均有其血統;

    次女徐氏:代王朱桂妃。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丙午,冊封徐達第二女為代王妃,時年十七週歲。

    三女徐妙錦:正史無記載;

    四女徐氏:生平無史料記載。據按徐家子女後來身份逐一排除和推斷,應為安王朱楹妃。

    現代徐達的後人

    《明史·徐達傳》,有一句話頗費思量。“洪武諸功臣,惟達子孫有二公,分居兩京”。

    徐達的四個兒子,長子徐輝祖、四子徐增壽,因“靖難之役”死於非命。他的三子徐添福早夭,僅有二子徐膺緒,世襲指揮使,世襲至11代,得以善終。雖然長子徐輝祖、四子徐增壽死於非命,但其後代承襲魏國公傳至11代和定國公傳到9代,一直隨著明朝的滅亡消失,所以徐達都後人傳到現代還是比較多的,但由於時代久遠,又無記載,很難知道徐達的後代具體在何處,僅評家譜自稱為徐達後人的多不太可信。

  • 8 # 小高讀史

    徐達,濠州人,明朝的開國元勳,官至右丞相,封魏國公,卒贈中山王,死後葬在鐘山之陰,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是東北板倉街與花園路的交會處。徐達是朱元璋的老鄉,早早就跟隨朱元璋打天下,明朝建立後又多次領兵北擊蒙古軍,為明朝的建立和穩固立下赫赫功勳。兔死狗烹,明代的開國功勳大多不得善終。徐達為人謹慎,不貪功名利祿,深得朱元璋的喜愛。洪武十八年,徐達因背部生瘡而死。坊間流傳徐達背部生瘡不得吃鵝肉,朱元璋故意送鵝肉給徐達,徐達吃鵝肉而死。據現代學者考證,該說法純屬子虛烏有。徐達死後,他的後人如何了呢?

    徐達有四兒三女,四兒分別是徐輝祖、徐添福、徐膺緒、徐增壽;三個女兒都成了朱元璋的兒媳婦,大女兒嫁給了朱棣,成為徐皇后,生下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二女兒嫁給了代王,三女兒嫁給了安王。如果女兒的後代也計入其中,徐達的後代真是多得數不勝數。老二徐添福雖名“添福”,但一點福分也沒有,早早就死了,沒啥好說的。徐達另外三個兒子倒比較有意思,值得說一說。

    嫡長子徐輝祖一脈

    徐輝祖身高八尺五寸,頗有才氣,徐達死後,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了爵位。太祖時期,在陝西、北平、山東、河南等地練兵,防範元兵。建文時期,加太子太傅。徐輝祖雖然是朱棣的大舅子,燕王靖難起兵,徐輝祖選擇堅定地站在建文帝這一邊。朱棣曾派幾個兒子留在南京,以表示自己毫無謀反之心。徐祖輝一一將幾個外甥的情況報告給朱允炆;朱高煦偷馬逃跑,徐輝祖立馬策馬揚鞭追趕,雖然沒追上,但因此得到建文帝更多的信任。在反擊燕王軍隊的過程,徐輝祖一直是最為積極和賣力的一個。朱棣稱帝后,徐輝祖被幽禁在家中,五年後死去。

    受徐輝祖政治立場的影響,徐輝祖這一脈的發展一直蒙上一層政治陰影。徐輝祖死後幾個月,朱棣對大臣說:“輝祖雖然危害社稷,但朕念在中山王徐達有大大的功勞,就勉強赦免他吧!現在輝祖已經死了,中山王不可以沒有後代啊!”於是徐輝祖的兒子徐欽繼承徐家的爵位。幾年後,因徐欽肆意妄為被貶為庶民。徐輝祖這一脈一蹶不振了好長時間。一直到正統年間,徐欽的次子徐顯宗以魏國公的身份奉命回南京祭拜皇陵、祖陵、孝陵,徐家嫡系家族和朝廷的關係才走向正常化。也就是這個時候,徐輝祖這一脈搬到了南京,透過世代擔任守備並奉祀孝陵獲得崇高的地位,家族也逐漸強盛起來。

    老四徐增壽一脈

    跟大哥的政治立場完全相反,徐增壽選擇堅定不移站在朱棣這一邊。燕王未起兵時,朱允炆懷疑朱棣造反,多次向徐增壽打探虛實,徐增壽篤定地回答:“燕王已經富貴到了極點,不會謀反的。”結果轉頭就把宮裡的訊息悄悄告訴了朱棣。朱允炆發現徐增壽這個無間道後,十分生氣,一刀砍死了他。徐增壽雖死,朱棣的革命已經接近勝利。朱棣攻入皇宮後,抱著徐增壽的屍體失聲痛哭。

    因為徐增壽在靖難中表現優秀,追封武陽侯,諡忠愍。不久封定國公,祿二千五百石。徐增壽的兒子徐景昌繼承爵位。兩兄弟不同的政治立場,也宣告著親情的徹底決裂。徐增壽這一脈,選擇了長久定居北京。因為這裡更加接近皇權,他們可以憑此獲得更多的庇護和上升空間。徐增壽用他對朱棣的忠誠,奠定了子孫後代持續發展的基礎。參加各種禮儀活動,處理皇族事務,參與中央層面的事務。徐景昌仗著他特殊的身份,行為跋扈囂張,做事驕縱無法無天,朱棣都選擇原諒。但這些都無法阻擋徐增壽一脈子孫的興盛。

    老三徐膺緒一脈

    徐膺緒未在靖難之中有明確的站位,故受政治波動比較小。徐膺緒也沒有太多的光輝事蹟,只知道他生前授尚寶司卿,當過中軍都督僉事,於永樂十四年去世。因為在靖難中選擇中立,沒有站在朱棣這一邊,儘管為皇親國戚,但徐膺緒一脈並沒有得到太多皇權的庇護,子孫後代的發展主要靠自謀出路。

    2011年4月到六月,南京市考古部在南京林業大學校園東南部的南大山坡發現了兩座明代的陵墓,經考證得知,一為徐達五世孫徐伯寬夫婦墓,二為徐達六世代孫徐世禮夫婦的墓。墓中發現了墓誌,根據墓誌可畫出徐膺緒一脈子孫的譜系,即:膺緒—景璜—顯綬—伯寬—世禎、世禮—志道、志仁。其中徐顯綬至少有四子,即伯寬、伯密、伯宇、伯寰;徐伯寬有二子,長子世禎襲封,早卒無子,後由弟世禮襲;徐世禮有二子,即長子志道、次子志仁。如果沒有意外,這一譜系發展下去,人口也會很興旺。

    80多歲老人自稱為徐達後人?

    由上可推知,徐達的後人主要分佈在南京一帶。南京極有可能存在徐達的後人。2014年,有位名為徐永德的77歲老人,家住江蘇如東,拿出徐氏宗譜,自稱為徐達的後人。徐永德本是如東縣新光初中的一名退休教師。他從小家貧,一家十口依靠父母燒鹽、賣鹽為生。17歲成為一名掃盲教師,他意外地在村裡徐永泉家中見到了一本清版家譜。他在族譜中找到了自己的祖父徐先芝以及父親徐可如的名字。 徐永德的祖先為“貴八公”,正好是徐達的孫子,說是避靖康之難才搬到如東。具體是哪一支,族譜也沒有明確記載。

    徐永德到底是不是徐達的後人呢?這個確實不好說,因為族譜沒有明確記載他們到底屬於徐達哪位子孫的後代。前人修族譜,都喜歡找個厲害的祖先給自己家族貼金。比如,朱元璋就曾想過認朱熹為自己的老祖宗,所以徐永德到底是不是徐達後代,很難說。

  • 9 # 香姐逛歷史

    明朝的建立,徐達是最重要的功臣之一,整個大明王朝的領土很多都是經徐達之手打下來的。而且,徐達對朱元璋的忠誠我們也有目共睹,對於徐達晚年之死的爭議,個人一直覺得並非朱元璋害死了他,而是徐達舊病復發而亡。而在徐達去世時,他一共留下了四個兒子,他的這些兒子在朝中後來都成為了重要人物。

    徐達被朱元璋親自指定為第一功臣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徐達因功改封魏國公。徐達在趕走了北元殘軍後,長期留守北平,戍守北方邊境。洪武十七年,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並於洪武十八年,因病情加重去世。

    徐達去世,朱元璋悲痛不已,追封徐達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鐘山,並御製神道碑文。同時,朱元璋特旨徐達“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由此可見朱元璋對徐達的器重。

    根據御製神道碑的碑文記載,徐達共有四子四女。這個可信度較高,畢竟是當時的人,記錄的當時的事情。

    徐達的四個女兒及其後人

    長女嫁給了朱棣為妻,後來成了皇后,一共為朱棣生了三子四女,其中包括明仁宗朱高熾。也就是說,明朝自仁宗之後的歷代皇帝,都有徐氏的骨血。次女嫁給了代王朱桂,生有一子。三女嫁給了安王朱楹。

    小女兒在正史中沒有記載,但在野史中名叫徐妙錦。朱棣在徐皇后去世後,想納徐妙錦為妃,之後再冊立為皇后。可能是因為靖難之役的緣故吧,徐妙錦拒絕了朱棣的請求,並出家為尼。朱棣自此之後,再也沒有冊立過皇后。

    徐達的四個兒子及其後人

    徐達長子徐輝祖,襲魏國公。靖難之役,他堅定的支援朱允炆,反對朱棣,並數次率軍擊敗燕兵。靖難之役後,徐輝祖守在徐達祠堂中,拒不迎接朱棣。朱棣雖然惱怒,但看在徐達和姻親的關係上,並沒有直接處死徐輝祖,而是將其削爵禁錮在家中。徐輝祖五年後病逝。

    朱棣作為一代賢君明主,如果只是簡單的用殘暴無情來形容,就不免有失偏頗了。不管是出於感情,還是政治需要,朱棣對徐家還是很有情分的。《明史》記載:“輝祖與齊、黃輩謀危社稷。朕念中山王有大功,曲赦之。今輝祖死,中山王不可無後。”朱棣就讓徐輝祖的長子徐欽繼承了魏國公的爵位。

    雖然之後因為徐欽有過,被朱棣褫奪過魏國公的爵位,但是朱棣在略施懲戒後,又恢復了徐欽的爵位。魏國公一爵之後又經徐顯宗(徐欽子)、徐承宗(顯宗弟)、徐俌(承宗子)、徐鵬舉(承宗曾孫)、徐邦瑞(鵬舉子)、徐維志(邦瑞子)、徐弘基(維志子),一直傳到了第11代徐文爵(徐弘基之子)。

    滿清攻陷南京後,徐文爵在南京投降,被貶為庶民。推測其後人應該還留在南京,及其附近。

    徐達次子徐添福,早卒,後人不詳。

    徐達三子徐增壽,靖難之役時支援並暗中幫助朱棣,屢次向朱棣密報京城的訊息。結果被建文帝察覺,“手劍斬之殿廡下”,將其親手誅殺在大殿之上。很多人說建文帝仁慈,還真未必。

    朱棣攻入南京皇宮後,看到徐增壽的屍體,“撫屍哭”,並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世襲罔替。就憑朱棣和朱允炆的所作所為,唉,朱允炆還真不是朱棣的對手,差太遠了。

    徐達家族似乎因為靖難之役遭遇了劫難,但也正因為靖難之役,榮耀達到了最高峰,成為了明朝唯一的一門兩國公,即魏國公(徐達大宗,居南京),定國公(另立徐增壽大宗,居北京)。

    明朝滅亡後的徐達族人

    徐達家族的顯赫與榮耀,跟明朝息息相關。明朝滅亡,徐達家族也在史書之中消失。

    目前能夠了解到的徐達後人的資訊,都是自己宣稱的,多以家譜為證。

    江蘇如東徐氏

    最有名的一支在江蘇南通如東縣,據稱耗費10年,跋涉大半個中國,終於修繕了一套《徐氏家譜》。這本家譜中,始祖為徐達之孫貴八公。持有家譜的徐氏族人說不知道貴八公到底是徐達哪一個兒子的後代,只是說靖難之役中,貴八公和他的兩個兄弟開始了漫長的逃難,然後遷至瞭如東。現在,這支徐氏家族成為了如東的一個大姓。

    從史料上看,朱棣沒怎麼樣徐達的孫輩呀,特別是在世三子的後人還都過的不錯,兩國公,外加一個世襲指揮使。

    焦作修武徐氏

    他們同樣有一本《徐氏家譜》,這個家譜的傳說比靖難之役更早,而是直接追溯到了徐達吃燒鵝,被朱元璋賜死的故事。說是徐達的子孫,懼怕朱元璋的陰險狠毒,就有一支避難到了焦作修武。

    這一徐氏家族,明清時,在當地都是顯赫大族。

    崗村寧次竟然和徐達有關?

    這種說法比較鬼扯,大家就當做是瞭解一下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較真。意思是說在明朝滅亡之後,徐達的後人逃到了日本,投奔崗村的家中。

    日本當時還只是有名無姓,只有地位高的人才有姓的權利。而崗村家是中下級的武士,相對來說還是有可能收僕人的。具體情況如何,歷史並沒有明確記載。

    不過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其他人的回答,有人也說了岡村寧次確實是徐達的後人,不過我還是那個觀點,聽聽就好。

  • 10 # 大宋汴梁哥

     徐達,字天德,濠人,世業農。這是明史當中對於徐達的記載,其中濠人指代的是濠州,說的就是今天的安徽鳳陽,這也意味著他和朱元璋是老鄉。由於家中世代為農,所以生活可能和朱元璋差不多,連塊埋父親的地都找不到。當年郭子興造反的時候,徐達也加入了進來。在這個過程當中結識了朱元璋,成為了他的部下。

      徐達有四子四女,四個兒子都朱元璋親自賜名,四個女兒中有三個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在靖難之役中擁護建文帝,反對朱棣,這本是各為其主的事,但朱棣是個小心意,奪取皇位後,把徐輝祖削爵禁錮,次年去世,年僅42歲,後人世襲徐達的魏國公。徐達的次子徐膺緒,永樂年間去世,45歲;三子徐添福早夭。

      徐達4子徐增壽,靖難之役時支援並暗中幫助朱棣,屢次向朱棣密報京城的訊息。結果被建文帝察覺,“手劍斬之殿廡下”,將其親手誅殺在大殿之上。很多人說建文帝仁慈,還真未必。朱棣攻入南京皇宮後,看到徐增壽的屍體,“撫屍哭”,並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世襲罔替。

      長女徐妙雲。徐妙雲就是朱棣的皇后,徐妙云為朱棣生下了三個兒子,明仁宗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簡王朱高燧。次女徐妙清。嫁給了代王朱桂,據說次女十分善妒。三女徐妙錦。徐妙錦算是徐達兒女中最有傳奇色彩的人。據史料記載,靖難之役中,徐妙錦和哥哥徐輝祖一起支援建文帝。徐皇后死後,朱棣準備讓她當新皇后,徐妙錦寫信拒絕。徐達的小女兒嫁給了安王朱楹,這方面歷史記載較少。

  • 11 # 歷史夢中人兒

    徐讀《明史 徐達傳》,有一句話,頗費思量。“洪武諸功臣,惟達子孫有二公,分居兩京 ”。此句字面,當好理解。當年協助朱元璋打下大明天下的諸功臣,只有大將軍徐達的子孫,承襲魏國公和定國公。其他的功臣,大抵都是被朱元璋殺的殺了、貶的貶了。其後人,當然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因此,有人說,朱明王朝恩澤徐達子孫,蓋因徐達之忠也。徐達忠則子孫福乎?我不敢苟同。

    徐達(1332—1385年)其人,明史說:“徐達,字天德,濠人,世業農。”濠是指濠州,他是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也就是說,他是朱元璋的同鄉。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達追隨郭子興造反,結識朱元璋,並在其隸屬之下。他為人寬厚,深通兵法,歷數十役,戰必勝,攻必取,智勇兼備、屢建功勳,是明朝開國首屈一指的最大功臣。但是,徐達為人低調、小心謹慎、常以忠心侍主,絕無居功自傲之心。

    明史記載,朱元璋對徐達可說是極其信任、親近備至,經常 “賜休沐,宴見歡飲,有布衣兄弟稱,而達愈恭慎 ”。朱元璋曾說,“徐兄功大,未有寧居,可賜以舊邸。”他甚至還將他住過的舊邸賜給徐達。但是,徐達堅決不要,“達固辭 ”。還有一次,朱元璋與徐達一塊飲酒。好酒量的徐達被刻意灌醉,他居然蓋著皇上的被子倒頭睡著了。待到醒來,徐達大驚失色,“驚趨下階,俯伏呼死罪 ”。顯然,朱元璋是在有意試探徐達的忠誠。看到徐達的表現,朱元璋當然龍顏大悅,“表其坊曰 ‘大功 ’”。徐達是大將軍,可說是威風凜凜,但在朱元璋面前,他已到了 “恭謹如不能言 ”的地步,似乎連話都不會說了。

    眾所周知,大明開國之後,朱元璋對諸多功臣懷有強烈的戒心。那些從小與他一起長大的大臣們,大都居功自傲,甚至極為放肆。再說,太子朱標生性柔弱,據說頗有 “唐虞之風 ”、“不嗜殺戮 ”。朱元璋最擔心之處,當然是太子朱標將來鎮不住這些叔叔伯伯輩的人。因此,朱元璋自坐上皇位之後,就已暗下殺心,決定替兒子 “清理門戶 ”,以保大明江山穩固如山。大明的功臣,幾乎全被他殺光了。連李善長、劉伯溫等人,後來均難逃厄運。唯有徐達,卻讓他始終下不了決心。因為,徐達的表現太好了,讓他幾乎沒有什麼藉口。坊間傳說的 “功臣樓 ”事件,朱元璋顯然對徐達網開一面了。

    朱元璋曾評價徐達:“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然而,徐達依然是莫名地去世了。明史記載相當簡單:“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齎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民間有朱元璋賜徐達燒鵝的說法。這一點,似可信,但無依據。

    徐達背生毒蒼是事實,朱元璋賜死之意,卻是後人想像的。徐達英年早逝,後人當然是要浮想聯翩的。以朱元璋的無賴為人,這是不奇怪的。徐達去世,朱元璋甚為悲痛,明史說:“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追封中山王,諡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以徐達之功,大明王朝當然要厚待徐達之後的。

    徐達大將軍這一生共留下子嗣七人,4個兒子,3個女兒,也算是沾了父親的光,受到當時大明朝的恩寵與優待。

    大兒子名叫徐輝祖,對於大明王朝的忠心和父親無異;二兒子早年因為身患重病,不治身亡提前夭折;三兒子算是其中最幸福的一個,同父親一樣,落了個善終的結局;四兒子名叫徐增壽,恰恰與他的大哥截然相反,大哥是朱允炆絕對擁護者,但他對燕王朱棣卻頗有好感。朱棣有難時也屢次出手相助,後來朱棣起兵造反,自然也就引起了朱允文的懷疑,當即抓他去宮中對質,迫於興師問罪的壓力,也最終喪命於皇宮之中。

    長女徐妙雲。徐妙雲就是朱棣的皇后,徐妙云為朱棣生下了三個兒子,明仁宗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簡王朱高燧。次女徐妙清。嫁給了代王朱桂,據說次女十分善妒。三女徐妙錦。徐妙錦算是徐達兒女中最有傳奇色彩的人。據史料記載,靖難之役中,徐妙錦和哥哥徐輝祖一起支援建文帝。徐皇后死後,朱棣準備讓她當新皇后,徐妙錦寫信拒絕。徐達的小女兒嫁給了安王朱楹,這方面歷史記載較少。

    關於大兒子徐輝祖的故事也沒有結束。

    他也被捲入了朱允炆與朱棣的黨派鬥爭,徐輝祖算是一個矛盾集合點,他堅決擁護的是朱允炆,但他的三個妹妹卻有一個嫁給了朱棣,算是朱棣的大舅哥,自然對於朱棣的那點事兒,還是有所耳聞的。

    何況當時朱棣的兒子們都已經不小了,每當去京城玩耍,也都會在這個舅舅家裡住上幾日,一來二去,他知道的資訊可不少呢。

    其實徐輝祖當時並沒有直接挑明,而是在朱允炆面前旁敲側擊,變相的告訴他真相,但當時的朱允炆太過於年輕,寧可相信自己也不願意相信徐輝祖,徐輝總直接說得太明瞭,自然也容易惹火上身,有挑撥離間的嫌疑。

    從朱允炆開始削藩的那一天起,徐輝祖就再也沒有安寧過,整體來說,徐輝祖對於整個政治格局的把握相當到位,他對於朱棣的三個兒子,也就是那三個小外甥,算是瞭如指掌,不止一次建議朱允炆,讓他明白控制朱棣3個兒子的重要性,但最終還是被朱允炆錯失良機。

    後來朱棣真正起兵造反,徐輝祖臨危受命前去阻擊,但他壓根不是朱棣的對手,儘管他一再反對朱棣稱帝,憑藉著與朱棣的那層關係,你在一次次挑戰著朱棣的底線,最終也被朱棣無奈囚禁,僅僅5年就病逝離去

    關於徐達的女兒,她們都甚是好命。因為朱元璋與徐達的關係,他們也被依次嫁給了朱元璋的三個兒子朱棣、朱桂和朱楹。後來隨著朱棣登基,徐達的長女也被封為皇后。

    徐達後人徐永德。

    數百年的歷史變遷,很多關於徐達後人的故事都無從追溯,就目前的證據來看,只有江蘇地區有一位自稱徐達後人的老人。

    透過他手中的家譜可以瞭解到,明朝初年的編撰佐證,無疑見證了這22代人的發展歷程,這位名叫徐永德的老人,對於先祖的變遷,也瞭解得不甚詳細,但是為了紀念先祖的偉大功,他還特意為祖先們修建了一座祠堂。

    儘管是徐達後人,但徐永德也是後來才知道的,由於他的父親相當重視教育,所以他也有幸能夠讀書,後來他到同村徐永泉家中做客拜訪,卻不料有了驚人發現:根據他家中儲存的族譜,仔細研究才發現,他們竟然是徐達後人。

  • 12 # 探尋歷史者

    明朝的建立,徐達是最重要的功臣之一,整個大明王朝的領土很多都是經徐達之手打下來的。而且,徐達對朱元璋的忠誠我們也有目共睹,對於徐達晚年之死的爭議,個人一直覺得並非朱元璋害死了他,而是徐達舊病復發而亡。而在徐達去世時,他一共留下了四個兒子,他的這些兒子在朝中後來都成為了重要人物。

    明代開國元勳徐達妻子是誰,徐達有多少子女?

    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名將,他的妻子是謝氏,是朱元璋打天下時候手下大將謝再興的次女。一共有四子三女,他的這幾個兒子中,除了三子以外,其他的都命運不好,不是被幽禁致死就是被處死。但是這三個女兒身份都很尊貴,他的四個兒子分別是徐輝祖、徐添福、徐膺緒和徐增壽。

    傳說謝氏是個很不會說話的人,並且非常喜歡攀比,有一次和馬皇后在一起聊天,看到皇宮中的御花園就說御花園很大也很漂亮,比自己家的大的多,好的多;看到馬皇后的臥室,又開始攀比,說比自己的要漂亮。

    馬皇后對此沒有在意,認為她只是說說,但是這話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面,朱元璋是一個猜忌心比較重的人,認為謝氏這是有所圖謀,想要自己的皇宮和皇位,於是就下令將謝氏處死了。

    這樣的故事是沒有依據的,也只能當作故事來看,因為在真正的史書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說有這樣一件事情,也沒有說朱元璋下令處死了謝氏。只是後人杜撰出來的一個故事而已。

    實際上謝氏的死在史書中是沒有記載的,謝氏是謝再興的次女,是一位心氣比較高的女子,開始的時候根本看不上徐達,但是在和徐達結婚以後,包括謝再興被朱元璋處死和朱文正被下獄,這兩件事情都沒有使謝氏受到株連,可以想象這是徐達在保護著這位妻子。

    可以說經過很多事情以後,兩個人的情感是非常好的,包括後來徐達南征北戰兩個人聚少離多,但是這位謝氏對徐達還是非常好的,也並不是這樣的人。

    徐達死後,後面朱元璋是怎麼對待他的子女的?

    徐達病逝以後,朱元璋對徐達的孩子們都非常好。在徐達的四個兒子中,除了三子徐天福早早夭折外,其餘三位兒子都健康長大了,朱元璋便讓他們繼承了徐達的爵位,並給了他們很多封賞,朱元璋去世後,徐達的三個兒子還成了建文帝朱允炆的輔佐之臣,足以可見朱元璋對他們三人的重視。

    朱元璋和徐達本來是發小,後來因為朱元璋離開了故鄉,所以兩個人便分散了。朱元璋加入郭子興的起義隊伍後,便被郭子興派去招募士兵,朱元璋這才回到家鄉,將徐達招入了郭子興的帳下,兩個好兄弟從此便一起打拼。郭子興去世後,朱元璋便接手了郭子興的軍隊,成為了起義軍首領。徐達也因為朱元璋成為首領的緣故,而成為朱元璋手下的大將軍。

    朱元璋勢力漸漸大起來以後,徐達便開始替朱元璋征戰四方,並先後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軍閥勢力,為明朝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後,便封了徐達為魏國公,徐達也因此擁有了自己的封地,然而沒過多久徐達就生了毒瘡去世了。關於徐達的死,還有很多人猜測是朱元璋毒害的,但是由於朱元璋對徐達的三個兒子非常好,這種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徐達去世後,留下了三個兒子,朱元璋便讓徐達的三個兒子繼承了徐達的爵位,並給他們三人封了官。長子徐輝祖承襲了徐達的魏國公之位,次子徐贗緒繼承了徐達的指揮使之位,四子徐增壽繼承了徐達的左都督之位,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在朝廷中給他們三人安排了官職,讓他們繼續為明朝效力。朱元璋死後,徐達的三個兒子都已經是朝廷重臣了,於是便繼續輔佐朱元璋的繼承人建文帝朱允炆。

    大明第一大將軍徐達的後人如今在哪裡?

    老大徐輝祖

    大兒子徐輝祖一直都對朱允炆忠心耿耿。在朱棣造反之前,曾派出了他的三個兒子前往南京,但是到了南京之後,徐輝祖第一時間找到了朱允炆,希望朱允炆扣留朱棣三個兒子,這樣的話,朱棣很可能就沒有造反之心了。要知道,徐輝祖和朱棣的這三個兒子關係可不一般,是他們三兄弟的親舅舅,朱棣的正室正是徐達的大女兒。而且,在三兄弟來到南京之後,就選擇住在了徐輝祖的府上。不過徐輝祖企圖扣押他們三兄弟的訊息走露了,隨後他們兄弟三人成功逃出了南京,並且把訊息告訴了朱棣,朱棣這才下決心走上了謀反之路。

    朱棣造反之後,徐輝祖又率軍阻止,但是被朱棣打敗,在南京城被攻陷後,徐輝祖成為了階下囚。不過徐輝祖畢竟是自己大的舅子,同時徐達一家還有朱元璋賞賜的免死金牌的原因,朱棣在後來只是將徐輝祖囚禁,而沒有選擇殺掉他。在被囚禁之後的徐輝祖仍舊寧死不屈,在朱棣登上皇位的第五年去世。

    老四徐增壽

    老四徐增壽不過和老大徐輝祖不同的是,徐達的四兒子徐增壽卻力挺姐夫朱棣,朱棣三個兒子當時得以逃出南京其實也有得到徐增壽的幫助。不過這件事在當時被朱允炆知道了,在朱允炆訊問徐增壽之時,他當場撞柱而死。

    徐達其他的兩個兒子呢?

    二兒子因病早亡,這裡不多說。因此只剩下了三兒子徐膺緒,他則是在朱棣起義之時一直都舉棋不定,不像其他兩個那麼站隊明顯,而這也讓他保住了性命,得以善終。發展狀況總的來看,徐達的後人其實就是後來徐膺緒這一脈發展的還算不錯。其他的,徐輝祖和徐增壽後代發展的並不好。特別是徐增壽,雖說他死後被朱棣追封為武陽侯,他唯一的兒子也繼承了他的爵位,但因為其後來生活極度奢侈被人告發,朱棣下令將他貶為了庶民。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兩年江蘇如東發現了一位姓徐的老人,老人已經有八十歲高齡了,名叫徐永德,自稱是徐達的後人,而這也是他在無意之中發現的。發現經過則是,有一次偶然的機會,老人去同村的徐永泉家中做客,在徐永泉家中看到了一本家譜,他的父親和祖父名字居然都寫在上面。隨後,在徐永德刨根問底之下,得知這本家譜最早編篡於明朝,而他們就是徐達的後人,不過至於是那一支已經無從考證了。而且徐永德確定,他們這一輩已經是家譜上第二十二代人了,也正是因為朱棣的靖難之役,他們才搬到了如東。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徐達的後人不可能只有他們這些人,至於其他的去了哪裡現還沒人知道。

  • 13 # 羅賓說歷史

    徐達是明朝開國功臣,可以說是明朝開國第一大將,他和朱元璋是同鄉,朱元璋投奔到郭子興門下,參與農民起義後,回家鄉招募幫手,徐達就是在這個時候跟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徐達性格沉穩,善於治軍,通曉兵法,靈活多變,這些特徵讓他很快在元末的亂世脫穎而出。朱元璋在佔領應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後,陷入了北有元軍,四周還有其他農民起義軍的包圍之中,經過周密的分析後,朱元璋決定先打起義軍裡最強的陳友諒,打敗陳友諒,這樣其他起義軍就好打多了。

    徐達率軍攻打陳友諒的重鎮安慶,守衛安慶的是陳友諒麾下大將趙普勝,此人比較擅長防守,徐達麾下諸將久攻不克,在這種局面下,徐達並不慌張,而是細心去發現敵人的軟肋,在知道陳友諒對趙普勝心存忌憚後,果斷使用了離間計,讓陳友諒殺了趙普勝,這下安慶就被攻下來了,攻下安慶後,徐達乘勝追擊一直打到武昌附近,打得陳友諒一時半會不敢再戰。

    在隨同朱元璋參加對陳友諒的最終決戰上,徐達身先士卒,勇猛殺敵,極大的鼓舞了士氣,雖然朱元璋的軍隊比陳友諒的少,但是卻讓大家看到了戰勝陳友諒的希望。在戰役中期,朱元璋派徐達迴應天守護大本營,防止另一個較強的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偷襲。應天有徐達坐鎮,朱元璋就可以放心的全力對付陳友諒,可以說朱元璋取得消滅陳友諒的戰果,徐達是居功至偉的。

    在消滅陳友諒後,徐達領兵又消滅了張士誠在內的其他農民起義軍,朱元璋基本控制了長江以南的領土,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定都應天府。朱元璋封徐達為徵虜大將軍,率軍討伐元朝,徐達不辱使命,連戰連捷,不久就攻下大都,元朝滅亡。

    徐達被封魏國公,右丞相,一生戰功顯赫,但又寵辱不驚,善於安撫部下,與士兵同甘共苦。深受下屬愛戴。所以朱元璋一直非常欣賞和器重徐達,而徐達做人又很有分寸,所以朱元璋後來並沒有對徐達家族有什麼大的舉動。

    徐達共有四子四女,最為人熟知的可能就是長子徐輝祖和長女徐皇后了(嫁給了朱棣,靖難之役後稱為皇后),徐輝祖因為支援建文帝,後被朱棣軟禁,鬱悶而死。四子徐增壽則因為暗中幫助朱棣靖難,被建文帝所殺。

    徐達後人目前最有名的一支是在江蘇的南通如東縣,有一個叫徐永德的老人自稱是徐達的後人,並且有一本編撰於明朝的家譜,家譜顯示始祖是徐達之孫,因為靖難之役避難到了如東縣,現在這個徐氏家族成了當地的一個大姓。

    還有一個自稱是徐達後人的分支是在河南焦作,這個更早,據說是因為徐達吃朱元璋給的燒鵝被賜死後,這一支懼怕朱元璋的迫害,逃到了焦作。

    最後就是傳說在日本也有一支徐達的後人,這個分支的始祖是因為在明朝末年抵抗清朝,逃亡到了日本,改姓了岡村,甚至說後來的侵華日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就是徐達的後代,我覺得這就有點扯淡了。

  • 14 # 林長風

    朱元璋打下江山,做了皇帝,曾大封功臣,其中文臣以李善長居首,武將則以徐達為第一,可以說明朝的江山有一半是徐達打下來的。民間傳說,徐達是讓朱元璋一隻蒸鵝逼死的,不過沒有依據,正史上記載徐達是病死的,關於這個問題至今眾說紛紜。不過我們今天不說徐達,只說一下徐達的後人如何?

    徐達一生共有四子三女,總的來說兒子們下場都不怎麼樣,女兒們則大都過的不錯。

    長子徐輝祖,被朱棣囚禁至死

    徐輝祖出生於1368年,正是這一年徐達帶兵攻破元大都,宣佈元朝政權滅亡。據史料記載,徐輝祖個子很高,長得英俊瀟灑,而且頗有才氣,很受徐達的喜愛。尤其是他繼承了徐達的思想,對大明朝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其實徐輝祖本名叫做徐允恭,但是1398年朱允炆繼位後,為了避諱就改名為徐輝祖。建文帝朱允炆對徐輝祖十分重視,加封他為太子太傅。第二年朱元璋忌日的時候,朱棣派他的三個兒子到南京參加祭祀,這時候主張削藩的齊泰和黃子澄兩個人,一個認為應將三人留下作為對朱棣的牽制,另一個則認為應該都放回去,以免打草驚蛇。

    舉棋不定的朱允炆於是詢問徐輝祖。徐輝祖回答道,“三人中只有朱高煦勇猛剽悍而且無賴,他不但不忠於陛下,也會背叛他的父親,他日一定會成為大患。”但是朱允炆最後還是放了朱棣的三個兒子回去。後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朱高煦在作戰中果然十分勇猛,立下了很多功勞,朱允炆這才後悔,“吾悔不用輝祖之言!”

    不過徐輝祖雖然對明朝十分忠心,卻沒有繼承他父親用兵如神的能力,朱允炆派他去和朱棣打仗,結果是一敗再敗,但是徐輝祖並沒有退卻,甚至在朱棣打南京的時候,徐輝祖還在帶兵抵抗。

    既然有了這層過節,朱棣入京當了皇帝之後,自然沒有徐輝祖的好果子吃。當然,徐輝祖也很不給朱棣面子,朱棣入南京時,徐輝祖留在父親徐達的祠堂裡,堅決不肯去迎接朱棣。朱棣親自召見詢問,徐輝祖一言不發,拒絕推戴。朱棣因此大怒,將徐輝祖關進了監獄。

    朱棣本來是要殺了徐輝祖的,但是最後還是改為革去官爵,遣回私宅囚禁。原因有好幾個,一是徐輝祖是開國功臣徐達的長子,殺了於朱棣的名聲有損;二是徐輝祖的妹妹是朱棣的正牌皇后,對大舅子朱棣也不好下死手;三是徐輝祖有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金牌,朱棣這時候號稱是繼承的朱元璋的衣缽,所以最看重的是維護朱元璋的威信,自然不能無視朱元璋親自頒發的免死金牌。

    1407年,徐輝祖鬱鬱而終,年僅39歲。徐輝祖死後一個多月,朱棣讓其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明神宗時,朝廷錄建文忠臣,在南京設廟祭祀,以徐輝祖居首。

    四子徐增壽,被建文帝朱允炆親手持劍誅殺

    徐增壽出生年月不詳,但肯定是明朝建立之後的事,所以他應該是很小的時候徐達就死了,受父親徐達的影響比較小。在對待“靖難之役”的態度上,他和大哥徐輝祖截然相反,大力支援朱棣。

    朱允炆曾就朱棣會不會造反的事諮詢過徐增壽,徐增壽說道,“燕王跟先朱標是兄弟,已經非常有地位、有錢財了,怎麼還會想著要造反呢?”並且還以家人擔保燕王朱棣不會造反,估計這時候徐增壽就已經投靠了朱棣。

    朱棣起兵之後,徐增壽多次秘密告訴朱棣京城中的兵力部署,導致明軍戰敗,此事被朱允炆察覺,但沒有證據也就沒有追究。後來,朱棣的大軍渡過長江進攻南京,朱允炆當面質問徐增壽,徐增壽張口結舌,回答不了。朱允炆大為憤怒,親手持劍將他當場誅殺。

    不過,在朱棣即位後,自然要為徐增壽平反。當年,徐增壽被追封為武陽候,之後又被封為定國公,由他的兒子徐景昌繼承。徐增壽這一系後跟隨著明朝朝廷一起前往北京,直到明代末期。

    此外,徐達還有兩個兒子。二兒子徐添福早夭,沒有留下記載。三兒子徐膺緒曾任尚寶司卿,後升至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永樂十四年去世,終年44歲。徐膺緒一生碌碌無為,但最後卻得了個善終。

    長女徐皇后,是朱棣的正牌皇后,死後葬入明十三陵

    徐長女從小聰明過人,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讀書,所以被人稱作是“女秀才”。長大後,朱元璋和馬皇后親自作主,嫁給了燕王朱棣。婚後不久,就跟隨朱棣離開南京,到北平居住。

    朱棣起兵造反之後,朱允炆曾派李景隆帶領大軍圍攻他的老窩北平,當時留守北平的就是徐王妃和朱高熾,在形勢最危急的關頭,徐王妃親自走上城頭,動員全軍將士,最終守住了北平,為朱棣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棣稱帝之後,徐王妃就升級成了徐皇后。徐皇后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經常勸誡朱棣要愛護百姓,關心民生。而且,徐皇后也不安排自己的家人做官,更不會干涉朝政。甚至朱棣要為徐增壽追加諡號的時候,徐皇后還加以阻止。朱棣一生對徐皇后十分敬重,他的三個兒子都是徐皇后所生。

    徐皇后死後,朱棣十分悲痛,不僅設下大齋,讓文武群臣前去祭奠,而且終生沒有再冊立皇后。六年之後,朱棣的陵寢長陵建成,朱棣將徐皇后遷入長陵,以便自己死後與徐皇后合葬。

    此外,徐達還有兩個女兒。徐達的次女和三女也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分別是代王朱桂,安王朱楹,具體情況如何,史料中沒有明確記載,但這兩位王爺都得以善終,想來兩位王妃應該也是得以善終了。

    徐達的後人

    徐達的爵位是魏國公,後來由徐輝祖承襲爵位,這個爵位一直傳了十一代,最後一代魏國公徐文爵最後歸降了清朝。

    朱棣即位後,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另立一個大宗,由他的兒子徐景昌繼承爵位。這個爵位一共傳了九代,最後一任定國公徐允禎投降了李自成的大順,後來被殺。

    所以清朝的張廷玉修撰《明史》時感嘆,“洪武諸功臣,惟達子孫有兩公,分居兩京。”

    隨著明朝的滅亡,徐達家族的記載也從史書中消失,如今在江蘇南通、河南焦作等地,都有人自稱是徐達的後人。甚至還有人說,徐達的後人中,有一個叫徐青山的人,因為對滿清剃髮制度的不滿逃到了日本,改姓崗村,侵華戰爭中的岡村寧次就是他的後人。不過,我以為這個說法真的是很不靠譜,真實性大家自行判斷吧。

  • 15 # 樓哥看歷史

    在今江蘇省如東縣苴鎮(位於如東縣東北部,靠近黃海邊),據說有數千名明初大將軍徐達的後裔。苴鎮的這個“苴”字,普通話讀作“jiān”,當地人則讀作“jiā”。徐達的後人不是應該在南京麼?又是怎麼會來到如東的呢?今天筆者就來聊一聊這位徐達大將軍。

    大明武臣第一人

    徐達,鳳陽老農民出身,是追隨朱元璋起義的核心圈成員。明朝建國前,徐達就已經出任中書右丞相、大將軍,獲封信國公。吳元年(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徐達出任徵虜大將軍,率二十五萬大軍北伐。

    徐達的這次北伐,是有史以來南方政權對北方政權最徹底的一次征服。大軍從山東著手,首先平定了沂州軍閥王宣父子。接著連克益都(今青州)、濟南,山東元軍望風而逃。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三月,徐達大軍挺進河南,兩月之間河南全境平定。

    當年五月,已經稱帝的朱元璋御駕親臨汴梁(今開封),召集徐達召開軍前會議,討論如何直搗元都。閏七月,徐達率軍北上直逼大都(今北京)。開國明軍兵鋒所指,元軍土崩瓦解,毫無招架之力。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得知明軍攻克通州的訊息之後,立刻率領后妃太子從建德門(位於德勝門外)狼狽逃竄。

    徐達畫像

    洪武元年八月初二日,明軍從齊化門(今朝陽門)攻入大都,負隅頑抗的淮王帖木兒不花(元世祖忽必烈之孫)、中書左丞相慶童、平章迭兒必失、御史中丞滿川等元朝高官被全部誅殺。數百年來,漢人第一次以勝利者的身份進入這座在遼代被稱為南京,金代被稱為中都,元代被稱為大都的城市。

    此後徐達與元朝大將王保保多次交鋒,將蒙元在中原的主力全部殲滅。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徐達班師回朝,朱元璋親自趕往龍江迎接。當月大封功臣,徐達封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魏國公、參軍國事,食祿五千石,子孫世襲。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正月,魏國公徐達長女許配給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此後的歲月中,徐達長駐北京,不但對抗北元,也為老朱精心培養著燕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年底徐達因病回京,此後病榻纏綿,於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二月二十八日去世,享年54歲。

    徐達的死,讓朱元璋輾轉反側,足足失眠了一個晚上。追封徐達為中山王,諡武寧。賜葬鐘山之陰,又於功臣廟塑像,命歲時祭祀。有野史說朱元璋忌憚徐達,賜燒鵝將其毒死,實在是不負責任的胡扯。當時明朝和北元之間的鬥爭仍然非常激烈,遼東還有太尉納哈出的二十萬元軍,在這樣的多事之秋朱元璋怎麼可能去弄死第一大將?大明的天下還要不要了?

    庚申,上以太傅、魏國公徐達薨輟朝,愴然不樂謂群臣曰:“朕起自徒步,大將軍為朕股肱心膂。戮力行陣,東征西討。削平群醜,克濟大勳。今邊胡未殄,朕方倚任為萬里長城之寄。而太陰屢犯上將,朕不意遽殞其命,一旦至此大故,天何奪吾良將之速?朕夜來竟夕不寐,欷歔流涕,思盡心國家為社稷之重,安得復有斯人?今欲有以報之,無所用其情耳。但著其勳烈,宣於金石,永垂不朽,使後世知斯人為開國之元勳也。”—《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七十一》

    徐達墓

    徐達後人

    徐達共四子四女,長子徐輝祖襲封魏國公,次子徐添福授勳尉,第三子徐增壽封右軍都督府左都督,第四子徐膺緒封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長女燕王妃、次女代王妃、第三女安王妃、第四女即穿越文最愛的徐秒錦。

    朱元璋駕崩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改年號為建文。這位建文皇帝上臺後就全盤否定其祖父的國策,特別是對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必欲除之而後快。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朱棣在北平起兵造反,史稱“靖難戰爭”。

    靖難戰爭打了三年,最後以朱棣攻入南京登基稱帝而告終結。這場皇室內戰,也造成了徐家的撕裂。嗣封魏國公徐輝祖是建文皇帝堅定的支持者,他不但親自領兵和姐夫朱棣作戰,南京城破後還曾組織巷戰。最終失敗以後,也拒絕承認朱棣的皇帝身份。永樂皇帝看在皇后徐氏的面子上沒有處死徐輝祖,只是將他削爵監禁。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徐輝祖去世之後,朱棣封其子徐欽為魏國公。

    建文帝劇照

    和徐輝祖不同,徐達第三子徐增壽是燕王朱棣堅定的支持者。他透過各種手段為朱棣送去了大量的情報,並且在南京城破的當天,被朱允炆親手所殺。朱棣登基後立刻追封其為武陽侯,諡忠愍。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又封其子徐景昌為定國公,歲祿二千五百石,子孫世襲。至此徐家一門兩公爵,與明朝共始共終,直到明朝末年。

    那麼如今生活在如東縣的徐家後人,是魏國公還是定國公後裔呢?他們是明朝滅亡時候逃出來的嗎?其實不是。

    根據當地《徐氏宗譜》所記載,如東縣這一支徐達後裔的祖先叫徐貴八,是徐達的孫子,理論上說應該是徐輝祖的兒子。貴八公為了躲避朱棣的迫害,從南京一路向東,途經蘇州閶門、崑山,最後到達如東。此後徐氏一族在如東縣生根開花,繁衍至今。

    結語:從已經的資訊來看,明朝滅亡後魏國公和定國公這兩支徐達後裔的結局已不可考。如東縣這一支建文年間出逃的後人,其資訊是否準確,見仁見智吧。

  • 16 # 歷史簡單說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徐達在北平的時候,背部生疽,次年病死。而據徐禎卿的《翦勝野聞》記載,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的,據王文龍的《龍興慈記》記載,徐達不能吃鵝,朱元璋派人送給徐達烝鵝,徐達吃了就死掉了。

    另外,常遇春洪武二年死的,兩人如果活得久一點的話,也難逃朱元璋的毒手。那我們來看看徐達的後代怎麼樣了,史載,徐達有四子四女。

    長子,徐輝祖

    徐輝祖,原名徐允恭,繼承了徐達的爵位,後來避諱建文帝朱允炆的名字,就改成了徐輝祖。

    建文年間,徐壽輝加封太子太傅。建文元年四月,朱元璋忌日,朱棣派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入京,齊泰建議建文帝把三人扣留,黃子澄表示反對,徐輝祖也建議把三個扣留,但是建文帝還是放他們回去了,朱高煦還偷了徐輝祖的馬,跑了。

    朱棣入京後,徐輝祖不肯迎接朱棣,被放進監獄,朱棣親自見徐輝祖,徐輝祖一言不發,朱棣想殺死徐輝祖,但是有所顧慮,最終革去徐輝祖爵位,徐輝祖永樂五年去世,朱棣說中山王徐達不可無後,由徐輝祖的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次子,徐膺緒

    徐膺緒,母孫氏,任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去世。

    三子,徐添福

    徐添福,早卒,母謝氏。

    四子,徐增壽

    徐增壽,母孫氏,官至左都督,建文帝懷疑朱棣造反,就問徐增壽。徐增壽說:燕王富貴已極,怎麼會造反呢?燕軍渡過長江後,建文帝質問徐增壽,徐增壽無法回答,建文大怒將其誅殺。朱棣登基後,封徐增壽為武陽侯,後又進封定國公,讓他的兒子徐景昌繼爵。

    長女,朱棣皇后

    母謝氏,名叫徐儀華,也叫徐妙雲,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病逝,史稱仁孝徐皇后,是明仁宗朱高熾的母親。

    次女,代王朱桂妃三女,徐妙錦,出家四女,安王朱楹妃

    據說在江蘇南通市如東縣有很多徐姓,據說是徐達的後人。

  • 17 # 楚邾

    筆者從查到江蘇南京有一支自稱徐達後裔,該譜修於民國十四年(1925),譜內有信國公、魏國公、中山王誥以及世系中山王誥,譜系徐達長子魏國公徐輝祖世系,傳至魏國公徐弘基時明亡,弘基子久爵歸順清朝,授世襲阿達哈哈番(清朝爵名,順治四年定名,乾隆元年定漢名輕車都尉)。但此譜真實性存疑,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徐弘基之子並不是徐久爵。雖據《清實錄》記載,順治二年(1645)清軍至南京,“忻城伯趙之龍率魏國公徐州爵等降清”,但考《明史·徐達傳》,有“……子文爵嗣”,即徐弘基之子為徐文爵,這與《東華錄》不謀而合,且在相當多的記載中,亦言徐文爵,故明代最後一任魏國公當為徐文爵,家譜記載失誤。

    其二,家譜記載極為簡略,很多族人都僅留下姓名,而生卒年月等完全失考,雖然明末徐氏家族遭到了嚴重迫害,但其家譜的記載當不至於如此的粗略簡陋。

    南京《徐氏宗譜》目錄

    還有一些答主提及今江蘇南通有徐達後裔,筆者粗略從上圖檢索了幾部江蘇南通徐氏家譜,但可惜都不是,不過倒發現一部1996年編撰的《江蘇南通徐氏族譜》,該譜編撰很簡略,且大部分都是講述一些姓氏常識以及徐氏名人,世系部分不多,但有意思的是其對家族是否是徐達後裔進行了考證,最終論證屬徐達後裔,但其考證的方法,多屬推測,並無任何實際的證據,所以並不足為信。

  • 18 # 歷史這樣說

    中山武寧王徐達是公認的明朝開國第一功臣,而這個評價是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的。

    徐達如此高官顯爵,他的後人也不簡單,悅史君接下來從他的徐輝祖、徐膺緒、徐添福、徐增壽和徐氏等四子四女開始談起。

    第一,魏國公徐輝祖及其後人

    徐輝祖是徐達的長子,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繼承了父親魏國公的爵位,靖難之役中多次領兵與燕軍作戰,因不配合朱棣,被除去一切封爵和職務軟禁在家,直到明朝永樂五年(1407年)去世。

    徐輝祖死後,他的長子徐欽,孫子徐顯宗、徐承宗,曾孫徐俌,三世孫徐鵬舉,四世孫徐邦瑞、五世孫徐維志,六世孫徐弘基、七世孫徐文爵等先後襲爵魏國公,直到清軍入關停止。

    ……

    第二,世襲指揮僉事徐膺緒及其後人

    徐膺緒是徐達的次子,曾擔任尚寶司卿、明威將軍等職務,明朝永樂十四年(1416年)去世。

    徐膺緒留下徐景珩、徐景璜、徐景璿、徐景瑜、徐景瑛、徐景瑄和徐氏等六子二女。

    ……

    第三,勳衛徐添福及其後人

    徐添福是徐達的第三子,因早逝沒有過多記載,留有兒子徐茂先。

    徐茂先在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迎娶了周定王朱橚的次女蘭陽郡主朱氏,被封為中奉大夫、宗人府儀賓,直到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去世。

    ……

    第四,定國公徐增壽及其後人

    徐增壽是徐達的第四子,曾擔任左都督,靖難之役時,他多次與燕王朱棣私通,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被建文帝下令誅殺。

    朱棣即位後,追封徐增壽為世襲定國公,由他的兒子徐景昌襲爵。

    徐景昌死後,他的兒子徐顯忠、孫子徐永寧、玄孫徐光祚、三世孫徐延德、四世孫徐文璧、六世孫徐希、七世孫徐允禎等先後襲爵定國公,明末在戰亂中停止。

    ……

    第五,長女仁孝皇后徐氏及其後人

    徐皇后是徐達的長女,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被冊封為燕王妃,靖難之役後被冊立為皇后,直到明朝永樂五年(1407年)去世。

    徐皇后留有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和永安公主朱玉英、永平公主朱氏、安成公主朱氏、咸寧公主朱氏等三子四女。

    明仁宗朱高熾

    朱高熾是徐皇后的長子,先後擔任燕王世子、皇太子,明朝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即位,明朝洪熙元年(1425)駕崩。

    朱高熾留有明宣宗朱瞻基、衛恭王朱瞻埏和嘉興公主朱氏、真定公主朱氏等十子七女。

    以後的明朝皇帝和大部分親王后裔,都是徐皇后的後人。

    漢王朱高煦

    朱高煦是徐皇后的次子,靖難之役後被封為漢王,多次試圖奪取皇太子之位,明宣宗繼位後,朱高煦造反,投降後被廢殺,他的兒子漢世子朱瞻圻、新泰王朱瞻垹等人也全部被殺。

    趙王朱高燧

    朱高燧是徐皇后的第三子,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被封為趙王,與二哥漢王朱高煦多次謀奪皇太子位,朱高煦被抓後老實了很多,直到明朝宣德六年(1431年)去世。

    朱高燧留有朱瞻坺和朱瞻塙兩個兒子,之後趙王世系全部都是徐皇后的後人。

    永安公主朱玉英

    朱玉英是徐皇后的長女,明朝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嫁給了袁容,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去世。

    朱玉英留有一子三女,但後人譜系不明。

    永平公主朱氏

    朱氏是徐皇后的次女,明朝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嫁給了李讓,明仁宗即位後,朱氏因和兒子李茂芳有之前的罪行都被廢,明朝正統九年(1444年)朱氏去世。

    朱氏後人同樣譜系不明。

    安成公主朱氏

    朱氏是徐皇后的第三女,明朝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嫁給了宋琥,明朝正統八年(1443年)去世。

    朱氏後人同樣譜系不明。

    咸寧公主朱氏

    朱氏是徐皇后的第四女,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嫁給了宋瑛,明朝正統五年(1440年)去世。

    朱氏後人同樣譜系不明。

    第六,次女代王妃徐氏

    徐氏是徐達的次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冊封為代王妃,丈夫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

    徐氏生有代王世子朱遜煓,早逝後由孫子朱仕壥襲封代王。

    此後代王世系全是徐氏後人。

    第七,第三女徐氏

    據明朝禮部左侍郎陳璉在《琴軒集》中記載,徐氏是徐達的第三女,在大姐徐皇后去世後,還曾拒絕朱棣的皇后之位,最終孤獨去世。

    這段事蹟正史上沒有記載,所以徐氏的生平無法證實,後代自然更沒辦法確認。

    第八,第四女安王妃徐氏

    徐氏是徐達的第四女,嫁給了朱元璋的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沒有後人。

    ……

    綜上,徐達的後人確實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在明朝滅亡後,這些後人流落民間,譜系根本沒辦法儲存,按照徐達家族在南北方都有繁衍的傳統,悅史君認為,目前徐達後人應該分佈在北京、南京及其周邊地區的可能性最大。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 19 # 史之策

    徐達,字天德,濠人,世業農。這是明史當中對於徐達的記載,其中濠人指代的是濠州,說的就是今天的安徽鳳陽,這也意味著他和朱元璋是老鄉。由於家中世代為農,所以生活可能和朱元璋差不多,連塊埋父親的地都找不到。當年郭子興造反的時候,徐達也加入了進來。在這個過程當中結識了朱元璋,成為了他的部下。

    朱元璋屠戮功臣為何徐達沒事?

    接著就是正常套路,建功立業,成立明朝。但是建國之後,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為何徐達能夠躲過一劫?

    其實如果你真的翻開明史,你會發現雖然朱元璋殺了功臣,但是並沒有傳說當中的這麼多。

    很簡單,就是因為衷心,而且兩次給朱元璋表露過。比如說朱元璋曾經把自己的老宅子送給徐達(徐兄功大,未有寧居,可賜以舊邸),但是達固辭,意思是堅決不要。

    先不說老宅子的事情,就單獨以兄弟相稱,可見朱元璋還是非常信任徐達。其實信任這種東西最廉價,這不可能成為朱元璋不殺他的理由,關鍵是徐達表現的足夠忠誠。朱元璋有一次故意把徐達灌醉,然後把自己的被子給他蓋上。等到徐達醒過來的時候,嚇得魂都沒有了,趴在地上大呼死罪。朱元璋看到之後非常高興,這是第一次試探。

    除此之外,野史當中還有勝棋樓的記載。朱元璋有一次要和徐達下棋,並且不允許他讓子。結果這盤棋從早上一直下到了中午,整個棋盤都擺滿了棋,徐達突然停下來手中的動作。

    朱元璋問他為何不繼續下下去?徐達讓朱元璋仔細看棋盤,原來徐達所執的黑棋,全部擺成了萬歲的字樣。朱元璋非常高興,就把下棋的這棟樓賞給了徐達,並且改名為勝棋樓。

    從這兩件事情當中,就可以看出來徐達對於朱元璋的忠心。不過由於太子朱標實在是太過宅心仁厚,朱元璋不放心等他百年之後,朱能否鎮住各位叔伯,於是開始了大清洗。

    整個過程異常的慘烈,牽扯人數之廣史無前例,不過徐達全部都活了下來。可惜最後還是不明覺厲的死掉了,史書上如此記載:

    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齎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

    意思是徐達後背長了一個瘡,朱元璋派遣徐達的長子徐輝祖過去看看,第2年徐達突然去世。不過民間當中的說法,還是認為徐達是被朱元璋賜死。

    朱元璋在徐達長子臨走之前,給了他一隻燒鵝,讓他帶給徐達。當時這種背部生瘡,醫書當中記載。需要好生休養,不能吃發物。

    何為發物?比如一些過於營養和刺激性的食物,容易造成傷口病變。不過還要給這種說法打一個問號,畢竟明史當中後來這樣記載:

    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追封中山王,諡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徐達的後人如何了?

    從上面的記載當中,可以看出朱元璋是非常重視徐達的,對於他的後人自然是優待處理。徐達一生留有四子三女,且看他的後人情況如何?

    徐達的大兒子名叫徐輝祖,也是對大明王朝忠心耿耿。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後,準備著手削藩事宜。在燕王朱棣之前,已經革去了周王、齊王、湘王、岷王、代王等人的職位,燕王朱棣眼看造反在即。不過在真正造反之前,他派了自己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先行前往南京請安,假意表示自己願意接受削藩,也是講了禮。

    當時就有人建議,先把他們三個扣留,這樣燕王就不敢造反了。可惜這個建議朱允炆並沒有同意,但是徐輝祖認為這是最好的時機,又私下裡去找朱允炆。

    並且給他一個一個的分析這三個兒子的性格特點,要知道自己的妹妹嫁給了燕王,他還是這三個人的舅舅。這三個兒子當中,他最擔心的就是燕王的二兒子朱高煦。給他的評價也是:

    勇而且悍,異日不獨叛君,抑且叛父。

    意思是朱高煦就算現在不背叛朱允炆,將來也會背叛他的父親。根據後來的情況來看,徐輝祖說的可謂是非常之準。

    朱棣登基之後,曾經讓朱高煦前往雲南,但是由於此地太過荒涼,和流放沒有區別。於是朱高煦不願意前往,朱棣非常生氣的把他罵了一頓。但是朱高煦不願意悔改,甚至是私自練兵,朱棣一氣之下,把他貶成了庶民。最後朱高煦氣不過起兵造反,結果在宣宗時期被其處死。

    當然這都是後話,雖然話說到這個份上,但是朱允炆仍然沒有同意。

    由於徐輝祖是這三個人的舅舅,所以他們來京城的時候也是住在徐輝祖的家裡面。然而徐輝祖面聖的訊息被洩露,朱高煦連夜騎馬逃走。

    後來燕王起兵造反,徐輝祖前去阻擊,可惜是一敗再敗。等到朱棣進南京的時候,徐輝祖待在徐達王府裡面,不願意出去迎接。不過朱棣並不好殺他,因為上面有人罩著。

    第一是朱棣的皇后是徐輝祖的妹妹,小舅子這個關係放著。第二是徐達一家有朱元璋的免死金牌,朱棣反的是朱允炆,而不是朱元璋。所以只是囚禁了他,五年後徐輝祖病逝。

    雖然徐輝祖氣節可加,但是不代表徐達的所有兒子都這樣。他的小兒子徐增壽,就曾經力保朱棣,也是他主張把朱棣三個兒子放走。也是他通知的朱高煦逃跑。

    所以等到朱棣造反之後,朱允炆召他進宮問罪,最後死在了皇宮的地板上。朱棣進南京之後,也是悲痛萬分,給他追封了武陽侯。雖然留了個兒子,但是後來因為奢侈放縱,被扒去了官服。徐達的大兒子和四兒子都因為靖難之役而死,二兒子早年因為病重夭折。唯獨三兒子還算好,一直在朝廷裡面做官,最後也留了一個善終。

    至於徐達的三個女兒,則是都嫁給了朱元璋的三個兒子。分別是燕王朱棣,代王朱桂,安王朱楹。嫁給燕王朱棣是長女,之後被封為皇后。生了兩個兒子,不過後來下場也不是特別好。

    民間一農民自稱是徐達後人?吾徐氏自貴八公分支避明初靖難兵,由姑蘇崑山,遷至如皋東掘港場西北鄉銀杏村,而卜居為傳十有餘。

    位於江蘇如東的一位年近80歲的老人,他自稱是徐達的後人,並且還拿出了家譜作證,上面確實從明朝開始編纂,如今已經是22代人了。

    這位老人名叫徐永德,他自己只知道是徐達的後人,但是並不清楚是哪一脈。當年是由於靖康之變,才搬到了如東,如今只剩他們這一脈人。為了紀念曾經的祖輩,特意修建了一座宗祠。

    徐永德以前家裡面比較窮,不過父親還是咬著牙把他送到了私塾,就此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17歲的時候成為了一名掃盲教師,後來在如東縣的一所初中教書,一直到退休。他是在偶然之間,到村子裡面徐永泉的家中做客,看到了一本清朝版本的家譜。在這份家譜當中,他看到了自己祖父和父親的名字,於是尋根究底,發現自己這一脈竟然是徐達的後人。

    到底是真是假,其實並不好考證。因為在明清交際時期,民間習慣攀龍附風,經常篡改自己祖籍,說成自己是某一個名人的後人。

    大學中挖出一座古墓,竟是徐達後人?

    這件事情發生在2011年的4月19日,地點是在南京林業大學的新校區。在校區建設過程當中,發現了一座墓穴。不過陪葬品比較磕磣,只有幾件還算精美的瓷器。

    根據考察研究發現,墓主人的身份應該是來自於明朝時期。要知道在明朝的時候,能夠把墓留在南京的人,可謂是非富即貴。不過在後來的考古發現中,還是發現了一件非常有價值的瓷器。

    最後經過研究發現,這座墓的主人是明朝錦衣衛指揮僉事徐君敘,此人到底是什麼身份?後來經過推測,這座墓穴距離徐達的墓穴不足幾百米距離,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後人。

    崗村寧次竟然和徐達有關?

    這種說法比較鬼扯,大家就當做是瞭解一下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較真。意思是說在明朝滅亡之後,徐達的後人逃到了日本,投奔崗村的家中。

    日本當時還只是有名無姓,只有地位高的人才有姓的權利。而崗村家是中下級的武士,相對來說還是有可能收僕人的。具體情況如何,歷史並沒有明確記載。

    不過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其他人的回答,有人也說了岡村寧次確實是徐達的後人,不過我還是那個觀點,聽聽就好。

  • 20 # 歷史公元
    明朝開國名將中山王徐達,“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中山王徐達在明朝的地位極高,明太祖朱元璋親封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這對於徐達的功績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肯定。

    徐達與朱元璋關係極好,兩個人是老鄉,並且還是發小,一起長大的情意極為深厚。

    徐達獲得的“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也不是虛名,確實是功勳卓著,徐達最大的功績就是率軍攻破元大都,滅亡元朝以後,多次率軍討伐“北元”殘餘勢力。

    徐達一生之中,謹小慎微,從不居功自傲。

    徐達因此得到了朱元璋的特別對待,在明朝276年的統治中,徐達一家榮寵不衰,甚至達到了一門兩國公的地位,直到明朝滅亡,才真正的失去了榮寵。

    徐達一家一門兩國公的由來。

    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權篡位的時候,因為燕王朱棣的王妃就是徐達的女兒,因此得到了燕王朱棣的特別關愛。

    徐達第四子徐增壽,在“靖難之役”時幫助燕王朱棣被建文帝所殺,有了這份大功,加上徐皇后的面子,明成祖朱棣大筆一揮,封徐增壽一脈為定國公。

    從此徐家一門兩國公,分鎮北京、南京,真正的“與國同戚”。

    但是,明朝滅亡的時候,兩家也沒有逃脫厄運。

    明朝最後一位定國公徐允禎,在李子成兵困北京的時候,負責守衛德勝門,在關鍵時刻投降了李自成,但是卻被李自成處死。

    明朝最後一位魏國公徐文爵,在清兵入關以後,兵困南京後投降滿清,被貶為庶民。

    明朝276年統治中,兩脈國公綿延十幾代位高權重,但是真正有所作為,能夠清史留名的極少。

    明朝滅亡以後,徐達家兩位國公跌落塵埃,再次恢復了平民百姓的身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良心的歷史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