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4
回覆列表
  • 1 # 娛樂圈旁觀者

    摩拜單車的模式,最近和朋友一起探討過,很有意思。

    它的本質是滾雪球,玩金融。

    為什麼滾雪球?每個進來的使用者,都有299的押金,那麼這些押金是否可以用於下一批單車的採購,然後投放到其他城市,接著又有人用,又有押金,如此滾雪球似的增長。【新增修改:後來和一位資深腳踏車玩家聊,才發現:摩拜一輛車的成本約為3000元,瞬間覺得這個高大上了。再仔細研究它的每個地方的設計,才發現真是很講究:沒有車鏈,鋁合金做的鋼圈,車頭,晶片…………至今沒有搞清它能否盈利。

    為什麼是玩的金融呢?利用小部分腳踏車的槓桿,來不斷的獲取資金流,資產的增加。只要押金沒有大規模提出,這個模式還是非常不錯的。

    但在共享經濟的今天,感覺它走的是京東自營模式,也就是重資產模式,當然它的重資產的成本轉嫁給了消費者,相當於產銷合一。照理來說,應該有另外一個種模式可以和它抗衡,那就是UBER,呼叫雲的共享經濟模式,UBER的車是社會的,它透過平臺盤活了汽車資源和利用率,呼叫雲的客服不是自己全職僱傭,都是社會具備客服技能的人自動到這個平臺,接單為企業服務,從而將個人的技能和時間進行高效的利用,企業也能得到成本的節約,效率的提高。

    試看,共享經濟模式的單車模式出現,當然,這裡需要些技術門檻的突破,懂的人就應該知道了。

  • 2 # 羊城傑客

    假設全國投放10w臺,每臺造價800元(規模化生產+後期車型),成本為8000w

    1.單車使用率:每臺車一天使用1個小時每半小時0.5元(先不算1元車型),一天利潤是10w,月收益是300w,年收益是3600w。

    2.押金:10倍於單車數,100w人,每人299元,2億99,放餘額寶

  • 3 # EmacserVimer

    摩拜單車是伴隨uber、airbnb等共享經濟體出來的新星出行共享單車平臺,當然光靠車費來盈利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摩拜單車成本太高,要想靠車費盈利基本是不現實的。那麼共享單車怎麼盈利呢?

    1、使用者基數

    任何網際網路產品只要有了使用者積累,使用者基數達到一定的量級,這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一旦達到較大使用者的量級,那麼就可以在app上做廣告了,如果覆蓋人數達到上億的級別,自然這會是一筆很大的廣告收入。後續只要控制好投放廣告的質量就可以了,後續的事情就是收錢收錢。

    2、移動廣告

    移動廣告還用多說?火車、汽車,到處都是廣告,不論是摩拜單車還是OfO,現在的市場投放量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因此已經完全具有足夠的廣告市場的影響力。

    3、投資

    每一輛共享單車都有一筆押金,而且根據協議,這筆押金要想提出來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並且絕大多數使用者是不會退押金的。那麼這筆巨大的流動資金就可以作為共享單車公司的投資基金,其實這筆資金的數目相當可觀!共享經濟不是一個全新的模式,但是服務於大眾的新興共享經濟模式未來肯定不能只靠服務賺錢,燒錢也必定要尋找新的成熟的商業模式。企業最終的目的畢竟還是要賺錢的。

  • 4 # 老餘91956073

    靠使用者押金吃利息就很高。一次五毛,一塊不等,我居然一天貢獻了3.5元。其實最值錢是使用者資料,所謂那些大資料公司,靠交易資料,還沒有mobike好。可以知道使用者真實身份及手機號,根據騎行記錄,知道的資料就太多了,一條記錄100塊,黑市都願意買的

  • 5 # 廣州CC皮具

    公享單車在某些商業地帶被保安無情地損壞,十幾二十幾輛摔丟一塊,看著心疼。共享本是利國利民經濟環保的好事,給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現在如不解決停車問題,可能會影響共享單車的發展,或帶來更高的成本。

  • 6 # 趙鑫54923723

    目前的模式,摩拜單車是不可能盈利的。

    首先前面很多人已經講過了,租金只是九牛一毛,根本產生不了多大的收益;

    其次,也有很多人說,他靠金融盈利就是靠押金的利息收入來賺錢。實際上,這一塊也不可能真正產生利潤。為什麼呢?因為押金太少。就按100萬輛車,每輛車三百塊押金來說,一共也不過三億。這點錢在金融市場上根本翻不出一點浪花。

    第三,有人說資料能賺錢。其實,單車的資料,要和專車的資料比起來根本也不值一提。專車是汽車,他跑的路程更久,更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收入水平。而現在像滴滴這樣的大佬,都不敢說靠資料賺錢,何況一個小小的膜拜單車。

    我想,共享單車,最終的盈利很有可能是靠政府補貼。事實上,在以前的若干年裡,很多城市的政府都有出租腳踏車的業務。這些公益的方式,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方便了市民,由於沒有按照商業化,市場化的方式運作,很多都要蕭條了。現在有了一個市場化運作的公司,政府完全可以把以前自己運營的資金,投入到共享單車的模式當中。既能夠讓市民享受到方便的服務,又能夠更有效率地利用政府的資金。

  • 7 # 手機使用者51617037981

    第一,客戶資訊,你們註冊都需要填寫身份資訊,身份證,手機號,你自己覺得無所謂,其實對平臺來說是一筆無形的資產,微信,支付寶拼了命叫你註冊這個那個,還不是為了你的資訊,掌握使用者的資訊,就是掌握了他的需求。第二,廣告,移動社交廣告,目前移動廣告非常厲害,試想一款app如果每天有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的瀏覽量,這個廣告效應自然產生了,後續廣告收入很可觀,第三,集資,這塊沒啥放最後,因為目前裡面押金可以隨時退的,所以有的人覺得無所謂,倒是使用的人多了,就厲害了,中國就是人多,積少成多,這次錢去理財,

  • 8 # A00000000盧文浩

    膜拜等單車分享簡直就是個騙局,第一有誰監管收取的押金如向監管,第二車輛衛生安全如何保證,單車使用者素質不高亂停亂放,車上被潑髒水垃圾什麼的,還有傳染病人使用嗎?第三如何保證向押金提供者提供多車免縫服務,為了吸引一個地區的消費者用手機註冊再提供299元押金,一段時間這個地區飽和投放單車,到處都是,讓大家受寵若驚,等一段時間過後,公司認為這個區吸收押金數量達標拉,就把車都轉其它地區繼續幹,原來地區估計會出現100個人爭用一臺車現象

  • 9 # 飄雪眼淚

    大家可以想一下,押金300塊,一輛腳踏車可能有十個人的押金放那裡,一輛腳踏車最多1500(號稱是2800多一輛)。投了一萬輛在市場,那就是三千萬,那三千萬就就可以拿來投資,市面上的車賺一塊是一塊。只要夠維護就可以了。這麼好的融資資源,上哪整去。還有APP,如果APP的使用者量有了,就做推送,那廣告費可不少啊。收一塊我都覺得貴了。要我能融到資金,前期我就免費。

  • 10 # 離散人員

    幾個問題值得分析,

    一是盈利,如果每臺單車平均每天用1小時,4年總共帶來的收入預計能超過製造成本,4年預計能有1000多的收入,應該覆蓋成本

    二是由於擴大投放帶來的問題是否會逐步降低每臺車的單日使用時間?這個問題產品經理應該會考慮

    三是通道收入,這一部分我覺得才是重點,第一通道為押金沉澱帶來的資金運用預期,如果按200萬的註冊量計算,平均300元的單價,已經可以帶來6億左右的資金沉澱,這部分0成本的資金透過適當的投資可以獲得可觀的收益。當然如果註冊量達1000萬會怎樣?第二通道為車身,app內建廣告可能產生的收益是多少?當然廣告其實是最初級的,如果考慮由此帶來的廣告運用收益會是多少?第三是衍生出來的金融收入, 這部分可能更值得用金融的眼光來考慮

    四是如果能常規發展的情況下,由此是否能開展衍生金融品的收益?比如可以將現有預期收益部分透過基金形式分享給普通投資人,進而實現產品本身的槓桿運用?

    當然,這些都有一個前提,經營的穩步推進和資本的進入和行業的兼併而實現良性發展,還有就是受政策的因素是否能符合預期?如果一切順利,單車其實一點不會單,定會展現網際網路帶來的豐滿一面

  • 11 # 逐浪先聲

    主要是三方面:

    1.高額押金可以理財。摩拜單車每輛車押金299元,按照摩拜的30萬用戶量,這等於是近9000萬的一大筆閒置資金,可以用來金融理財或者投資。同時,使用者也會進行充值,比如使用者充值10元,但能用10天,這期間30萬用戶的這筆錢又可以給摩拜繼續造血了。

    這簡單說就是,摩拜單車具有一定的儲備性現金流。

    2.拋開線下運營、維修等費用,每輛單車的成本收回後,基本上就可以算是賺錢了。具體來說,摩拜單車本身的重資產成本(3000元/輛)收回後,就可以淨賺了(這需要一輛摩拜單車連續62.天不停的被騎行)。不過,由於單車單價太小了,每小時2元。相比滴滴易到網約車的30-50元的客單價,還是太低了,所以其實這方面也不能保持摩拜整個公司進入盈利狀態。

    有人可能會說,單車可以透過漲價來增加盈利的可能性,但試問單車的使用者會不會買賬!目前看,單車使用者比較偏向低端使用者,能夠給予單車的零錢並不會很多,每小時上漲1塊錢,也許大部分屌絲就去坐公交和地鐵了,或者自己買個看起來像摩托車的電動腳踏車。

    3.未來的盈利模式拓展:摩拜、ofo在獲得巨大的使用者流量後,可以研發電動腳踏車,賣給使用者,走電商模式,畢竟低端使用者還是有這個需求的。(目前只想到這一點,其他廣告、金融等方面肯定都做不起來)

    說白了,現在就是資本市場在用大量資金在給單車輸血,沒了資本的支援單車很難走下去,未來資本市場也得尋找最終的接盤俠。更直接一點,單車只能是小眾市場,不像滴滴易到等專車平臺是真正的出行剛需。

  • 12 # 木頭人49604751

    摩拜單車不可能盈利,那創始人賺什麼呢?我來告訴大家:一輛車3000元成本,市面上進口單車才1000多售價,公司鼓吹GPS定位,等等高科技,但是這些越是高科技製造成本越是低廉,所以電子裝置不值錢,另外鋁合金鋼材的價格就更不要說了,不值錢!對於中國這樣的製造大國,一輛腳踏車3000的成本真是天方夜譚!可見利潤有多高!創始人靠融資來的錢,來買3000元一臺的腳踏車,給我看來光回扣就不止2000,腳踏車製造商和摩拜單車公司達成默契,管理層透過鼓吹高科技,高使用率,來吸引投資人,然後用這筆錢買高價腳踏車,這是一條非常完美的利益鏈。公司管理層掙錢了,公司掙錢了。股份一溜就跑,留下傻乎乎的最後解盤的投資人。這條利益鏈不得不說完美的欺騙了善良的百姓。另外押金收入和廣告收入都是有限的,我敢說,摩拜單車模式不會堅持多久,大家拭目以待!

  • 13 # 三沒君

    腳踏車最主要的功能還是代步,摩拜單車確實比較新鮮炫酷,容易吸引眼球,但是1元半個小時的定價還是有些偏高,在一線城市當然無所謂,大家圖個新鮮方便,不會在意價格問題,但是在落後一點的地區就不好說了,還有一點就是這種實心輪胎 無鏈條的單車,實在是太沉了,短途無所謂,但是騎的遠一點的,真是需要有些體力,老年人就免了吧!腿腳有恙的更是無福消受。新款5角半小時款的就好多了,最起碼騎起來輕鬆不少,但還是不如大軲轆,窄胎的OFO,身心疲憊的都市苦逼白領,真正想要的,還是一款時尚輕快的單車,高科技的最終目地還是簡化人們的生活,而不是添堵,譁眾取寵的噱頭籠絡不住忠實的客戶,把錢花在沒用的噱頭上,不如在單車的核心部件上多用點心,要知道消費者都是用腳投票的,一旦忽略了最重要的騎行舒適度的問題,分分鐘倒掉是難免的結局。

  • 14 # 巴尼Barnie

    1. 0.5 或者 1塊錢 的租車收入。

    最後一公里路程,大多數人實際一次用車時間10mins以內。因此,實際使用率會比較高。

    2. 299元的押金。

    299x使用者數..不出現大面積使用者退押金,這部分資金可用於短期限的貨幣市場投資。

    3. 資產證券化產品。

    基於第一點的穩定現金流,可以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進行業務線條的擴充,如共享汽車等。

    4.行車資料商品化。

    將行車資料,如 各地區使用單車人數,頻率,路線 等,向資料公司售賣或合作,用於精準營銷服務,如,行車路線沿線的平面廣告投放。

    5. 周邊產品。

    隨著膜拜單車的品牌崛起,聯合市政,社會協會推出主題活動,如,類馬拉松式的腳踏車騎行活動。

  • 15 # 羅拔哥1

    每臺車每天使用次數絶對不下10次,每次5毛每天也有5元,一個月就150元,一年有1800元了,這應該算很保守的預算了,有沒有錢賺懂計數的人都知道絶對有利可圖。除了車價成本和系統設計成本外,額外的營運成本很少。只要不過份估算車輛數量與區域人口數量的比例,一年內必定回本並開始賺錢,何況還有押金做後備,投入基本都能短期迅速收回。

  • 16 # UNCLE王

    一:簡單點說就是使用者眾籌購買單車之後公司統一管理收取佣金(押金模式),如果不瘋狂擴張盈利不是問題

    二使用者達到一定體量就可以撬動資本這個就不必多說了

    三:雙向的現金流可以進行一定體量的金融投資(現金流指押金和儲蓄金)

    四:未來可以出售摩拜單車個人版,個人出資購買單車使用,閒置時可自主選擇投放市場,公司抽取佣金。

    五:單重市盈率上說也是值得投資的,以每輛車3000元成本計算,每輛車一天出五單,每單算一元錢,每天五元,每個月150元,每年1800元,單車壽命按3年算,共計收入5400元所以利潤不是問題。關鍵問題是體量能達到什麼樣的體量很關鍵

  • 17 # 電影饕餮獸

    投放三十萬輛車,有1000萬人用的話,每人押金299,直接回籠資金29.9億,押金才是大頭,然後拿著消費者的押金去搞其他業務這才是重點,我只是覺得這押金真丫的貴。而且現在競爭對手非常多,容易模仿,現在為止已經不少於四家競爭對手了。所以個人覺得共享單車的市場存活時間不長久。反而是共享電動車、共享加油汽車和比亞迪型共享充電汽車很看好。現在深圳是開始賓士smart共享汽車,便宜、便利、更時尚和符合年輕人的使用模式。時代在變化,只能說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容易被顛覆吧!世界是年輕人的。

  • 18 # 誠鄰糧食

    摩拜單車、ofo幾乎同時出現在我們眼前,共享單車突然的火熱一定程度上稀釋了普羅大眾對滴滴們的關注,而這兩家推出產品僅僅幾個月的創業公司的CEO,也不幸成為被媒體、資本追逐的焦點。

      前幾天摩拜單車CEO王曉峰在採訪中表示:如果我有30%的利潤率,為什麼要找投資者?我們之所以還在不停的找投資者,就是因為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別人給我錢,讓我活下去、讓我們繼續發展,讓我們跑的快,然後一起找盈利模式。

      至於盈利模式,我們也被問了好多遍。我覺得,現在談這個還真的太早。原因是兩個方面:

      第一,為什麼會有風投這個行當存在。

      我舉個例子,我這個手機,10塊錢造,20塊錢賣,我為什麼要你投我,我有錢不能自己賺嗎?

      為什麼要別人投資,原因肯定是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或者暫時沒賺錢,然後我們需要風投讓我們來贏得時間,用這個時間視窗來探索我們的盈利模式。

      等我哪天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我肯定不會再用你的錢了。我現在沒找到,所以我需要一些人幫忙給我們賺來一些時間。

      再比如Google, 當年兩位創始人最初就是希望做一個搜尋引擎, 讓人們上Google, 搜尋到答案後就離開, 而不是像其他網站一樣, 用各種方法讓使用者停留更久時間來賣廣告. 所以, 最初也沒有盈利模式, 但結果呢, 大家都知道了, Google找到了全新的廣告方式來盈利。

      我們要給時間讓企業去找盈利模式,不要太早想賺錢。坦率的說,越是新的東西,它賺錢的途徑一定不是從既有的模式裡面來的。”

  • 19 # 六哥Charlie

    使用費:這個不用說,每輛車無論是0.5/次還是1.0/次都是直接見效益的盈利模式,雖然單價低但量很大,且每輛車只是前期固定投入大,後期基本是很少甚至零投入,同時每輛車每天可以重複利用。整體算下來日收入還是不小的進賬:押金:這是一筆相對比較大的無息資本,只要使用該車就不會取出這部分資金,理論上摩拜對這部分無息資本可以做任何支配使用!其原理很類似銀行的模式,只不過摩拜是不付利息的。延展性收入:從目前摩拜推出的摩拜客這樣的動作來看,有可能摩拜會跨入實名社交領域,那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多種已被驗證的盈利模式了!

  • 20 # qzuser4552405

    這種模式跟滴滴打車很類似,滴滴靠的是司機一週的營業額,這周發上周的,沒有利息。這個靠的是租車的押金。一個車好幾個人騎,就要好幾份押金,押金沒有利息,一般長期騎的不會每次都退押金的。每半小時的收費,是為了日常維護保養等開支。好多人不懂這個門道,以為一臺破腳踏車能要幾個錢,不懂的可以問問製造業的朋友。摩拜單車是自己倒膜的,倒膜的成本,大到你無法估計,還有效能測試,這個車最大承重,碰撞試驗,定位服務,電子掃碼,等等。後臺要養一大幫軟硬體工程師。這個東西在目前來看,盈利需要很長一段過程。一旦全民接受了之後,你可以想象一下,光北京市就有一千多萬的流動人口,我說的是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人。一人300塊錢的話。。。。主要是靠後期使用者習慣跟上了。跟公交卡一個性質,一個人手裡好幾張,哪個上面都得有個幾十塊錢。北京2300萬常住人口(按人口普查,如果算上沒辦暫住證的,應該有2500萬甚至更多)基本人手一張(所以公共交通工具說賠錢,我真的懷疑,如果賠錢可以讓民營企業接手)。所以到後期即便摩拜單車免費使用,都是很掙錢的,因為使用習慣了,只會越來越多的人交押金的…不知這麼說大家明白了嗎?我15年的時候還攢人想弄這個呢,後來一個幹過製造業的朋友給我聊了好幾天,最後一算,自己投資根本玩不起。就放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容行業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