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亙古懷念說史

    朱允炆削藩本身沒有錯,把一手好牌打爛主要是因為操之過急! 即便是朱棣靖難成功登上帝位之後,永樂大帝也在不遺餘力地打擊蕃王勢力。做皇帝的都一樣,絕不允許自己的權力和權威受到威脅!年少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也不例外。

    問題就在於朱允炆有雄心壯志而缺乏成熟政治家的城府,這一點他就遠遠比不上自己的四叔,也就是當時的燕王朱棣。畢竟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欽定的合法繼承人,如果朱允炆當時能夠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懷柔政策,逐步穩健的削藩,歷史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朱允炆作為年輕君主想要在即位之初開創一番新氣象本也無可厚非。更要命的是皇帝頭腦發熱,手下的一班大臣也沒有頭腦冷靜的。

    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這些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守成之臣並不適合幫助皇帝開創一番新氣象。反而在逼反朱棣的過程中,他們沒少出餿主意和火上澆油。一幫不懂靈活變通的腐儒最終斷送了朱允炆政治生涯。

    對於政治新手朱允炆來說,失敗了一次就不可能有重新再來過的機會。同樣對於被逼反的朱棣來說也是如此,皇權鬥爭歷來如此殘酷。

    一次就好,朱允炆為自己的年少輕狂付出了沉痛的代價;一次就好,朱老四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成功造反的王爺。

  • 2 # 玉米愛地圖

    用錯人了,本來身為皇帝,可以利用手中握的權利號令天下,召集最精銳的軍隊,最好的將領可以滅掉朱棣的。朱允炆還有個弱點就是告訴部下不可以殺朱棣,最終失敗了

  • 3 # 奕天讀歷史

    明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欽定的皇位接班人。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順利登基,坐上了皇帝寶座。可是,朱允炆繼位後,因為施政錯誤,最終逼反了時為燕王的朱棣。

    原本,繼承皇位的應該是朱允炆的父親朱標,可朱標因病去世,朱允炆就被朱元璋指定為了皇太孫。朱允炆繼承皇位,讓包括朱棣在內的叔叔們,多有不滿,但是,按照宗法制度,他是合理合法的皇帝,諸藩王也不敢說什麼。

    此時的朱允炆,是名正言順的大明皇帝,得到天下士人的擁護。同時,他又實際控制著朝廷大權,沒有權臣當道,軍政大權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正常情況下,只要朱允炆不急不躁,有條不紊且相對平和的推行自己的治國理念,大明朝還真有可能在朱元璋之後,又一個治世。可是,朱允炆操之過急了。

    一、朱允炆過於理想主義,又沒有得力之人輔佐,是朱允炆逼反朱棣的根本原因。

    朱允炆自幼飽讀儒家經典,性情溫文儒雅,對人寬厚,頗多理想主義,將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想像的過於美好。而現實呢?恐怕儒家典籍上所寫的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朱允炆思想上的這一嚴重缺陷,導致他對現實嚴重的認識不清,必然會引發他做出一個又一個錯誤的決定。

    朱允炆的這種思想型別,其實也並非全無好處,除了可以寬仁治理天下之外,還比較容易納諫,包括批評他的諫言,都能虛心接受。所以,如果朱允炆身旁有類似漢朝霍光、三國諸葛亮、唐朝長孫無忌,亦或是明朝後期出現的大明首輔張居正,朱允炆的帝位也將會穩如泰山。只可惜,朱允炆身邊是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一幫同樣缺乏治國經驗的“腐儒”。

    二、朱允炆削藩過急,失去了藩王的忠心與支援。

    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了藩王守國土的策略,將包括自己的兒子在內的二三十位宗親,分封為了藩王。同時,給與了這些藩王兵權。

    朱允炆看到了藩鎮的危害,卻沒有制定出削藩的正確策略,更沒有掌握好削藩的尺度。古代藩王,最忌諱兩件事情,一是挪封地,二是收軍權。歷朝歷代因此被逼造反的事例,比比皆是。

    朱允炆,不但直接奪兵權,而且還會將藩王廢黜,調離封地,或者軟禁。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岷王,先後被廢黜,並遷徙軟禁。湘王朱柏,不堪其辱,舉家自焚而亡。有了五王的前車之鑑,其他藩王為了自保,可選的出路除了造反之外,真不多了。此時的朱棣是不得不反。

    其實,朱允炆完全可以加派監軍,甚至是恢復錦衣衛,加強對藩王,以及將領的監控,同時做好安撫工作就可以了。畢竟,想完全杜絕藩王反叛,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後來寧王朱宸濠不還是反了。

    三、朱允炆過於迷信儒家的仁義,不懂軍事,用人錯誤。

    朱棣造反,其實也不可怕,畢竟天下人心還在朱允炆這裡。

    實際上,朱元璋留下的老將耿炳文,足以將朱棣限制在北平區域。可是,朱允炆在大軍出征前,竟然說:“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意思就是說,你不要殺了朱棣,給我抓活的回來。這就讓中央明軍行軍打仗之時,畏首畏尾,數次失去了臨陣斬殺朱棣的機會。

    耿炳文戰敗固守,朱允炆又臨陣換將,以李景隆替換了耿炳文,最終導致了中央明軍大敗。

    雖然朱棣造反了,但是朱允炆還是可以使用儒家的仁義,同時做出保證,安撫其他藩王,並召集其他藩王,圍攻朱棣的。可是,朱允炆此時,卻表現出對其他藩王的不信任,召遼王、寧王回南京。結果,遼王順從的回了京城,而寧王則被逼到的朱棣一方。

    朱允炆屢出昏招,失敗也就成了必然。

    靖難之役,從1399年七月開始,一直到1402年六月,打了將近三年,燕王朱棣的地盤最多時,僅有北平、保定、永平三郡。朱允炆用了三年的時間,不但沒能滅了朱棣,還讓朱棣長途奔襲,一劍封喉,足見其在用人及軍事方面的才能是非常非常的一般。

    朱棣則是敢拼敢幹敢冒險,還繼承了朱元璋的殺伐決斷,取得靖難的勝利,並不足奇怪。明朝在洪武之治後,又迎來了朱棣治理時期的永樂盛世,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至少在靖難之役中,還是正確的。

    不知道失蹤的朱允炆,最後做何感想,也許是無盡的後悔與無奈吧。

  • 4 # 智慧改變命運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個人觀點,我姑妄說之,你故妄聽之,不喜一笑了之。

    要分析朱允炆與朱棣叔侄的博弈就必須跳出既有的侄子懦弱無能和叔叔雄才大略的既定窠臼。

    從構建理想國模型角度看1,1 權利傳承的正當性

    一部有文字記載以來的中國古代史走到明朝,有如下結論。

    王朝建立必然是王霸之下的權謀+血雨腥風。

    王朝內權利傳承——嫡長+賢能,二者不能兼嫡長優先,無賢上位失德必然出現權力鬥爭。

    明朝選擇了嫡長!

    朱允炆是朱元璋嫡長太子朱標之後,是朱標存活兒子中的老大更兼有賢德(此說不可靠)之名,根正苗紅,權利傳承合法。

    1.2 朱允炆登基後理想的國策

    朱元璋1368年推翻元朝創立明朝,40歲登基執朝位30年,立業艱辛子嗣繁多,創立中央集權下的皇子分封制。

    剿殺功賢之臣,社會急需要休養生息,並在分封與中央集權之間取得平衡。

    休養生息,穩健的進行制度改革是朱允炆登基後理想的國策。

    1.3 朱允炆的作死行動
  • 5 # 冰哥聊史論古今

    在明朝初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最後將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趕走,自己登上了皇位。要知道朱允炆登上皇位的時候,他代表的是中央,擁有著非常強大的兵力,對各地藩王都佔據絕對優勢,可惜朱允炆沒有處理好,導致一敗塗地。

    朱棣雖然因為鎮守北平擁有比較強大的兵力,但是與朱允炆掌握的中央軍比起來還是差了老遠。而且朱允炆佔據了皇帝的名號,對付這些藩王來說可謂是名正言順,只要朱允炆自己不走錯路的話,可以說朱棣沒有任何的機會能夠打敗朱允炆。朱允炆還是太過於年輕,沒有多少執政經驗,身邊如果能夠有一個比較優秀的謀臣的話,可能也不會陷於絕地。

    但是朱允炆身邊沒有優秀的謀臣,而只有齊泰黃子澄這一類無用的腐儒,他們和朱允炆一樣沒有處理好事情,甚至把事情弄得更糟。例如朱允炆登基之後,切切實實感受到了藩王的威脅。但是對藩王處理的手段卻過於糟糕了,不應該採取收兵權,甚至逼死藩王的路。因為當時朱元璋封在天下的藩王有二三十個,他們的實力都比較強,如果把他們都逼反,大明王朝也就去了一半了。朱允炆應該做的是加強對他們的管理,派監軍接管部分軍權,對他們進行滲透,而不是強行收軍權。

    而朱允炆採取的手段過於荒唐,結果直接就把朱棣給逼反了。而且朱允炆逼死了皇叔,令其他的藩王寒心,結果他們都支援朱棣,甚至連朱允炆中央內部都有不少人支援朱棣。而朱元璋雖然將大部分開國功臣都殺掉,但至少還留下一個老將耿炳文,如果朱允炆能夠重用耿炳文的話,還是能夠對朱棣形成極大的威脅。可惜在看到耿炳文沒有起到多大作用的時候,居然悍然換將,換上了只會紙上談兵的李景隆,更是戰況無法收拾。

  • 6 # 我不是易中天

    明朝在朱元璋喪心病狂的整飭後,沒有黨派之爭,沒有外戚干政,沒有權臣當道,也沒有外敵侵犯,是一個最省心的攤子。按照朱元璋的計劃要把皇位傳給兒子朱標,結果朱標意外猝死,皇位幸運的落到孫子朱允炆頭上。

    這個號稱站在明朝C位的男人!結果朱允炆的屁股還沒在龍椅上坐熱,就被叔叔朱棣謀反奪位,淪落天涯成了笑話。朱允炆最大的失誤就是打錯削藩這張牌,說好的天胡結果打成小相公。在朱標意外猝死後,朱元璋的其他兒子看到上位機會,意想不到的是朱允炆反而連跳三級當上皇帝,潛在的激化藩王和皇位矛盾。不管從資歷還是本事,誰會服氣一個黃毛小子?那麼削藩成了朱允炆即位後的第一大事,主要針對和他最不和諧、勢力最大的朱棣。

    朱允炆要廢除祖制對叔叔下手,叔叔們是人人自危,朱棣卻不認命。其實也能理解,按照朱元璋的精神指示,只要自己在藩地吃喝玩樂挺好,問題朱允炆不幹!反正小子皇位來的也不明不白,自己為什麼不能取而代之?朱棣走投無路下選擇造反,一條掙富貴的最險之路。

    好吧,朱允炆以削藩為核心的政治路線已經確定,而且也勢在必行。這裡就不得不說大多數人的一個通病,理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朱允炆則是一個侏儒。他從小到大飽受儒家教育,沒有政治經驗,更別提帶兵打仗。在削藩過程中犯朱允炆出現幾個重大失誤:

    第一,錯誤評估藩王實力。朱允炆聽從黃子澄的意見,認為藩王勢力不值一提,儘管揮著拳頭打。忽略了朱棣這型別藩王常年戍守邊疆手握重兵,且能征善戰。相比之下李景隆是個紙上談兵的西貝貨。第二,錯誤的削藩方式。說起來朱允炆是一介書生,但是殺伐果斷毫不留情,在削藩中不斷逼死自己的叔叔,沒有一點情意,例如:弱勢藩王朱柏為了免受刀筆小吏之辱,全家自焚而死。第三,錯誤的用人手段。削藩開始後,朱允炆迷信黃子澄、齊泰、李景隆之流,這幾個人有個共同點,推卸責任都是好手,正兒八經打起來了都是膿包,尤其李景隆替代老將耿炳文,整個狀態就是趙括。第四,朱允炆自己猶豫不決。明明已經把刀子架到叔叔們脖子上了,尤其對朱棣。朱棣造反前還派兒子到京城,當時朱允炆可以扣押為人質鉗制朱棣,他卻給放了,搞笑吧!後來還錯失直接斬首朱棣的機會,不然也不會有所謂的“清君側”靖難事件。第五,削藩時機不當。朱允炆皇帝還沒幹了多久,沒有鞏固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就著急削藩,典型的高出低走。況且獅子搏兔尚且全力,他在削藩過程中並沒有發揮發明最大的軍事能量,不然朱棣鐵定不是對手。結果我們都知道,朱允炆削藩失敗皇位也丟了,朱棣創造了歷史上第一個藩王造反成功的吉尼斯紀錄,屬於朱棣的永樂王朝開始揭幕。最有意思的是朱允炆在戰亂中下落不明成了朱棣的心病,他分別派出胡瀅和鄭和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間接的成就了明朝大航海時代的創舉!

  • 7 # 我是越關

    中國歷史上,中央政府著名的削藩事件共有四次,分別是漢朝漢景帝削藩,唐朝唐代宗、德宗、憲宗削藩,以及明朝朱允炆削藩和清朝康熙帝削藩。

    四次削藩事件中,如果從中央政府的角度來看,必然是朱允炆削藩最容易。

    首先,明朝朱元璋自立國之後,兢兢業業三十餘年,開國即為盛世,此時的明朝蒸蒸日上,國力極為強盛。而燕王朱棣僅僅有北平一隅之地,從賦稅、人口、兵力和後勤補給上對比,完全不是明朝中央政府的對手。

    其次,朱元璋對於很多制度大破大立,讓中央集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中央政府相對於地方有足夠的權威,可以調動地方上大量的資源平定叛亂。

    反觀其他三次削藩事件,每一個都比朱允炆削藩困難。

    比如漢朝,漢景帝時期,藩王們佔據了半壁江山,擁有的財賦、人口不亞於漢朝中央政府。唐朝代宗、德宗、憲宗削藩時,唐朝經歷了安史之亂,中央政府的實力和權威已經衰落到了極點。再說清朝康熙削藩時,三藩的軍事實力甚至不亞於清朝中央政府。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相對困難的漢景帝和康熙帝削藩大獲成功,即便是最困難的唐朝代宗等人削藩,雖然沒有徹底成功,但也做出了點成績。反觀最容易的朱允炆卻一手好牌打的稀爛,不僅削藩徹徹底底的失敗了,就連自己也落得個悲慘結局,這又是為什麼呢?

    總結來說,朱允炆政治水平太低,在削藩上沒有正確的戰略方向。再有就是碰到了一群豬隊友。

    其實,早在朱元璋時期很多大臣就已經注意到了藩王尾大不掉之勢,因此,朝中很多有識之士已經對藩王有了警戒之心,並且想了很多對策。

    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之後,這些人都開始慫恿其削藩。

    按理說,削藩這種大事需要慢慢籌劃,不能操之過急。尤其削藩是敏感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必然會造成動亂,到時候可能得不償失。

    不過,朱允炆的重臣黃子澄站了出來,以漢朝景帝輕鬆平定七國之亂為由給朱允炆洗了洗腦,樹立了信心。

    朱允炆年僅二十餘歲,正值血氣方剛的年紀。聽了黃子澄的一番話,瞬間就覺得底氣十足,於是準備大幹一場。

    當時,針對削藩的問題,很多大臣為了國家的穩定,提出了一些相對比較穩妥的方案。比如戶部侍郎卓敬上書,主張把朱棣從北平徙封至南昌,讓朱棣遠離樹大根深的北平根據地,便於朝廷控制。

    還有其他人也曾上書,效法漢武帝,採用推恩令,讓這些藩王慢慢分裂弱化,然後再採取行動。

    以當時的局勢來看,這兩種方案雖然不能迅速削藩,但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可以讓中央政府慢慢地消化藩王勢力,避免過激的衝突。

    然而,朱允炆並沒有這樣想,他受到黃子澄的蠱惑後,一心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消除藩王勢力。

    既然要快,那就挑大的來吧,兵部尚書齊泰上書,“擒賊先擒王”,應該首先向燕王朱棣動手,避免他有所察覺。

    從後世事情發展來看,齊泰的方案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朱允炆一開始就採用這個方案,在朱棣羽翼未豐之時先發制人,在朱棣給朱元璋奔喪的時候將其拿下,必然就沒有後來的靖難之役了。

    不過,黃子澄這個豬隊友又來了,他上書朱允炆,“柿子應該挑軟的捏”,削藩應該一步一步來,先挑一些實力弱小的藩王開刀。

    就這樣,在黃子澄的“幫助”下,朱棣擁有了足夠的時間積蓄力量。

    再之後,朱允炆開始削藩。

    說句實話,朱允炆並不是善男信女,也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反而,他也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不過卻用錯了地方,該狠的地方不狠,不該狠的地方非常狠。

    在黃子澄的建議下,朱允炆一口氣削了五個藩王,全部軟禁,或者廢為庶人,絲毫沒有任何情面可言,而且還逼得湘王舉家自焚,葬身火海。可見朱允炆並不是儒生口中的仁慈皇帝。

    或許,當時的朱允炆對這些叔叔念及一點親情的話,能夠給他們豐衣足食,讓他們平安幸福的過完下半生,他們也不會對朝廷如此抗拒。朱棣反叛的時候也會有所猶豫。但此時說什麼都沒用了,看到這五位藩王的結局後,所有的藩王都開始人人自危,朱棣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其手握重兵,位列藩王之首,又有了足夠的時間積蓄力量,自然發動了叛亂。

    朱允炆的悲劇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其實力根本不足以和中央政府抗衡,但朱允炆和他的豬隊友卻屢次失誤。

    比如,朱允炆最初派去平叛的人是朱元璋留下的大將耿炳文。雖然耿炳文在面對朱棣的時候敗了兩陣,但也迅速組織起了防禦,穩住了腳跟。然而,朱允炆卻急於求成,來了一個陣前換將,把草包李景隆換了上來。

    陣前換將,本來就容易導致軍心不穩,再加上李景隆這個人就是繡花枕頭,不僅能力不足,而且還嫉賢妒能,戰爭的結果可想而知。

    李景隆掛帥後,三番五次的失敗,還給朱棣送去了幾十萬人的物資,最終讓朱棣擁有了和朝廷對抗的資本。

    再之後,李景隆雖然被罷免,但朱允炆竟然沒有處罰他,導致朝廷的軍隊離心離德,戰鬥力驟減。此後,朱棣和朝廷軍隊打的有來有回,並且逐漸佔領上風。

    公元1402年,這一年的六月份,朱棣誓師渡江,眼看破城在即,朱允炆身邊又出現了一個豬隊友,這個人就是被後世推崇之至的方孝孺。

    當時,南京城內人人自危,朱允炆也知道形勢危急,所以準備帶著玉璽等象徵皇帝的東西逃跑。畢竟朝廷在各地還有大批軍隊,而且黃子澄、齊泰出南京城搬救兵了。所以暫時撤退(逃跑),等積蓄力量之後再捲土重來也行。

    不過,此時的方孝孺站出來嚴肅的批評了逃跑思想,極力的勸阻朱允炆,並且要求朱允炆堅守南京,即便失敗,也要為社稷而死。

    於是,朱允炆就這樣被困在了南京,等到豬隊友李景隆開門投降後,朱允炆想跑也跑不了了,最終在皇宮一把大火之後不知所終,復位的希望也徹底破滅,一把好牌也徹底打爛了。

  • 8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首先我覺得說人家朱允炆把朱棣逼反了,這真的是冤枉人家朱允炆了。自古以來削藩就沒有不造反的,漢景帝削藩七國反了,八王之亂這還沒有削藩呢,這些人就起來造反了,康熙帝削藩,照樣還不是反了。

    所以我認為不存在什麼削藩過急這種說法,你就算是溫水煮青蛙,那個溫度到了一定的臨界值,難道青蛙會任由自己被燙死嗎?可見,這本身就是由於分封制和中央集權之間產生的無法調和的矛盾導致的,藩王都希望皇帝不要來管自己,而皇帝肯定想把所有的大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皇帝只要一削藩,藩王肯定反。

    畢竟藩王也不傻坐等著自己一朝回到解放前,所以這個削藩在歷史上是無解的,除非這些藩王都是一群沒有腦子的貨,心甘情願讓皇帝來削自己的藩。但只要這些藩王裡有那麼一兩個不老實的,皇帝就休想削藩成功。

    當然,

    不可否認朱允炆在後期和朱棣的正面對抗中嚴重缺乏軍事排程能力,把李景隆這個笨蛋調到前線去和朱棣對抗,結果這號大神最後還是他開啟南京城的大門把朱棣迎接進去的。

    但我們不說這個,只說朱允炆真的是把朱棣逼反了嗎?

    我看不見得,有的人可能會說為什麼不像漢武帝一樣用“推恩令”的形勢削弱藩王,但是可別忘記了漢武帝之所以能夠順利的推行“推恩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漢景帝打贏了“七國之亂”。朝廷的權威樹立起來了,擁有足夠的話語權。

    但是我們把鏡頭拉回到漢景帝時代,實際上按照題主的說法,如果朱允炆把朱棣逼反這個結論成立的話,那麼我們也可以說漢景帝逼反了七國,康熙逼反了吳三桂。

    但這個結論真的成立嗎?

    我看不見得,漢景帝時代由於劉邦大封劉姓諸王的緣故,這些諸侯王“擁兵數萬,坐擁千里之地”,幾乎可以說完全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禮。換做是任何一個人去當皇帝,恐怕都不願意這麼一把“達摩克斯之劍”懸在自己的頭頂吧?

    所以我挺贊同晁錯在《削藩策》中說的: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這些諸侯王你不削他,等有一天他實力足夠大了,不敢說他絕對會反,但肯定不會輕易服從你朝廷的指揮,這一點可以參照唐朝的藩鎮割據。

    其實削藩的最根本原因不是這些藩王究竟有沒有造反,而是它已經對朝廷的統治形成了威脅。漢景帝當時面臨的情況正如《削藩策》中說的: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所以說藩必須是要削的,至於怎麼削我覺得沒法假設,就像有些網友說推行“推恩令”,從理論上來說確實風險最小,手段相對柔和,不像一上來就削掉藩王的土地和爵位這般粗暴。但是誰也不敢保證“推恩令”這個政策不會激起藩王的反抗。

    要知道漢武帝當時能夠推行“推恩令”得益於漢景帝打下了基礎,打贏了戰爭,讓藩王們的實力遭受嚴重損失,在此基礎上,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時才沒有遇到什麼阻力。

    再來說朱允炆,他在三位老師(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的策劃下開始著手削藩,實際上朱允炆遠比漢景帝要更加小心謹慎,在削藩這個問題上他們是經過仔細分析的。

    現在有些人說朱允炆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不先削朱棣,反而去削其它弱小沒有威懾力的藩王。

    其實你能想到的,人家朱允炆的幕僚們早就想到了,問題在於,朱棣又沒有犯什麼過錯,你用什麼藉口一來就削人家的藩?這叫師出無名,有點腦子的人估計都不會這麼做。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直接削朱棣雖然風險大,但是如果成功了,後面基本上就穩妥了。

    但誰能保證朱棣不直接造反?

    所以當時的齊泰就是建議直接削朱棣,但黃子澄就認為師出無名,不如先削那些犯了過錯的藩王。

    退而與泰謀,泰欲先圖燕。子澄曰:“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謀定,明日入白帝——《明史》

    計劃制定下來後是非常順利的,朱允炆先後廢除了五個藩王,都沒有遇到什麼反抗。

    除此之外,人家朱允炆還知道一邊監視朱棣,一邊削弱朱棣的實力,調走他的軍隊。

    於是命都督宋忠調緣邊官軍屯開平,選燕府護衛精壯隸忠麾下,召護衛胡騎指揮關童等入京,以弱燕。復調北平永清左、右衛官軍分駐彰德、順德,都督徐凱練兵臨清,耿瓛練兵山海關,以控制北平。

    總之不管後續朱允炆在政策上出現了怎麼樣的失誤,我覺得都不能說他逼反了朱棣,就像晁錯說的“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你不削藩,將來藩王做大了,你能保證他不反嗎?同樣的,你就算削藩,你也不能保證他不反。

    結果朱棣最終選擇了反,他不甘心吶。早年大哥朱標去世以後,朱棣滿心以為朱元璋會把自己冊立為皇太子,結果沒想到朱元璋非常喜歡朱允炆。

    不當皇太子就算了,現在這位侄子還要來削自己的藩,朱棣內心肯定是有一絲不平衡的。所以乾脆特麼反了算了,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所以說朱棣造反既不能怪朱允炆,也不能怪朱棣,要怪就怪朱元璋,因為這是他留下的爛攤子。

    只能說朱允炆和漢景帝的不同之處僅僅在於,朱允炆打輸了戰爭,漢景帝打贏了戰爭。但是別忘了,漢景帝為了平息叛亂,直接把晁錯給殺了,人家朱允炆可沒有殺齊泰和黃子澄。

    其實,朱允炆如果打贏了這場戰爭,哪怕他一上來就削朱棣,恐怕也沒人會說有什麼不妥。僅僅因為他打輸了,所以人們才會跳出來說他乾的怎樣怎樣不好,那裡犯了錯誤,但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亮,沒有一點可行性。

    那些只存在於理論中的東西就像“紙上談兵”一樣是死的,不變的,假如說當初咸豐帝像漢武帝一樣把慈禧給賜死,是不是清朝的結局就會好一點。

    但是吧歷史沒有這麼多的假如,很多事情當時之所以發生,自然有它的道理和原因,事後再來說它的對錯是沒有意義的,就像人家孔子說的“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那位英名的康熙帝在削藩的問題上不也栽了一個大跟頭嗎?

    可見凡是和利益相關的東西,從來沒有說有四平八穩的手段可以合理解。

    此外也充分說明“打鐵還需自身硬”,否則不僅鐵還沒有打成,自己反而被火花燙了一身的傷,這隻能說朱允炆有心想要重新鍛造朱棣這塊鐵,但是自己的技術和實力還不達標吧。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 9 # 歷史小掌櫃

    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

    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死,因皇太子朱標已先病故,遂以皇太孫朱允炆即皇帝位。次年,朱允炆改年號為建文。

    建文帝嫡孫襲統,居正朔之位,竟敗於起兵反叛的藩王之手,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出人意料的結局。

    總結起來,建文帝失敗原因不外如下:

    太過柔弱仁厚

    宅心仁厚的建文帝在性格上有一個嚴重的缺點,就是優柔寡斷,遇事無決斷力。

    削藩之前,燕王依禮入覲新君侄子建文帝,“行皇道入,登陛不拜”。

    大庭廣眾之下,朱棣憤然不行君臣之禮,顯然不僅老奸巨滑,確實還氣勢凌人。

    當時就有監察御史奏劾其“不敬”之罪。而建文帝宅心仁厚,表示說“至親勿問”。

    燕王來到北京自投羅網,本是抓捕歸案的絕佳機會。可惜建文帝太過柔仁,而一直出主意削藩的齊泰和黃子澄卻在關鍵時候集體失語,未能力勸建文帝下手,最終放虎歸山,悔之無及。

    燕王朱棣兵將皆勇戰驍勇之輩,建文帝竟於大戰前下明詔“莫傷害朕之叔父”,不明之至,致使燕王朱棣多次絕處逢生,假使明軍在戰場上能“擒賊先殺王”,燕軍早就冰銷敗亡。

    優柔寡斷,用人不當

    縱觀整個龍虎鬥過程,建文帝一方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大師之才。

    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皆書生,蒼促行削藩之計,不知兵事,沒有什麼大的戰略眼光,以致於誤已誤國,最後招致滅族慘禍。

    秀才參政,思前想後,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之言。

    這也要“歸功”於朱元璋,因為所有有智有勇有力的名將早已連子孫都被株除乾淨,留下的全是三、四流將領,自然不是燕王朱棣的對手。

    還算靠得住的老將耿炳文一人統30萬軍;李景隆兩次敗北,一戰統50萬,一戰統30萬;盛庸一人統20萬。明軍“合天下之兵,握一人之手”。

    反觀朱棣,單旅孤城,利於戰不利於守,利於合不利於分。如果朱允炆當初下令山東、河北諸將各擁眾數萬,憑城堅守。

    年深日久,以叛臣賊子起兵的朱棣勝一仗敗兩仗,又一直逡巡在河北、山西狹窄地帶,熬過一陣熬不過兩陣,軍隊人心最終會轟然瓦解。

    建文帝在用人方面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太過優柔寡斷,用人不明。

    例如他在“靖難之役”中一度倚重的李景隆本是絝絝子弟,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

    大寧為寧王朱權的封藩,所屬朵顏諸衛,多為蒙古騎兵,驍勇善戰。燕王朱棣攻破大寧後,挾持寧王回北平,合併了寧王的部屬及朵顏三衛的軍隊。

    燕王朱棣帶著這些精兵強將於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十一月回師至北平郊外,進逼李景隆軍營。燕軍內外夾攻,朝延軍隊不敵,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

    次日,士兵聽說主帥已逃,“乃棄兵糧,晨夜南奔”。

    建文帝為大臣所矇蔽,反而獎勵打了敗仗的李景隆。

  • 10 # 鴻涵先生

    在明朝歷史上有一段不堪的往事一直為後人詬病,這便是燕王朱棣發起的“靖難之役”,在這場變故中,大明王朝第二位皇帝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終,而他的親四叔燕王朱棣成功“篡”的皇位,成為了大明王朝第三代君主,史稱“永樂大帝”。

    按照以往的封建王朝“嫡長子繼承製”,朱標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太子,而且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分封諸王的時候也明確表態了“惟帝王之子,居嫡長者,必正儲位”,當太子朱標逝世之後,朱元璋以“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說法又加以引申:“皇孫世嫡,富於春秋,正位儲極,四海繫心。”,遂立朱允炆為繼承人。

    這個皇太孫朱允炆繼位之時的確握有一手好牌,這都是他的皇爺爺朱元璋為他夯下的堅實基礎,國家日益強盛,國庫充盈,四海之內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這個建文帝卻並沒有將這手好牌打好,反而因此丟了江山。

    都是“削藩”惹得禍 明初到底分封了多少藩王?他們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朱元璋出身底層階級,能夠坐上皇帝的寶座可以說是實屬不易的,在大明開國之後,其實元朝並未滅亡,而是退回了大漠,仍然以北元自居,朱元璋出於對北元的防範,以及加強中央集權,便建立了分封制,大肆分封宗室為王,這些藩王的權力非常的大,以至於後來威脅到了皇權。

    朱元璋分封藩王一共進行了三次,分別在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和洪武二十四年,一共分封了25位藩王,其中24位是他的兒子,只有洪武三年分封的靖江王朱守謙為他的侄孫子。

    說句題外話,朱守謙是明朝開國名將朱文正的兒子,朱文正是朱元璋的親侄子,他為了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曾經在“洪都保衛戰”中坐鎮孤城抵禦了陳友諒的60萬大軍,但是後來因為朱元璋沒有及時對其進行封賞而心存不滿後生異心,被朱元璋發覺將其軟禁,沒多久便去世了,朱元璋在第一次分封諸王的時候將其時年八歲的兒子朱守謙封為靖江王,鎮守桂林。

    朱元璋的分封諸王對於軍事上的戰略安排是顯而易見的:

    畢竟在北元是大明王朝建國後最大的威脅,所以在北方一共有九位藩王駐守,分別駐紮在西安、北平、大同、太原、廣寧(古地名,今張家口市區一帶)、大寧、寧夏、甘肅、宣德(今張家口宣化區),這些藩王控制了綿延數千裡的大明王朝北部邊境線。

    同時在全國各地的人口聚集地和南方要塞也安排諸多藩王駐守,因為大明王朝的建立不僅僅是驅逐北元,同時還掃平了全國各大割據勢力,所以對於朱元璋而言該防不該防的,統統要防。

    明初的藩王權力可是極大的:

    首先是軍權,沒有軍權朱皇帝把這些兒子們封到各地難道是讓他們看景嗎?這些藩王都有自己的親兵衛隊,每個藩王設定三個護衛,人數略有不同,少的有三四千人,多的可達上萬人。同樣在藩王駐地還有朝廷的駐軍,這些朝廷的駐軍一旦有戰事,他們最高的統帥便是當地藩王,其中也是根據所在駐地的軍事戰略意義而裁定人數,其中燕王朱棣駐地兵馬最多,為10萬人左右。而且藩王是有權力干涉駐軍軍務的,不光有戰時指揮權,同樣還有治兵權。當然朱元璋對兒子們也有防範,就是調兵需要兩道手續,朝廷下發命令會分別給駐軍的將領以及藩王,需要同時收到才能出動。

    其次是對於藩王屬地的行政管理參與權,藩王就是朱元璋在各地區的皇家代言人,雖然他們不直接參與地方行政工作,但是他們有權力任意調遣當地大員隨時待命,而且對於地方大員的任命和獎懲都是由藩王來替朝廷傳達的。

    除了軍權還有行政參與權外,藩王還有極高的俸祿,擁有極大地財富,而且爵位可以世襲罔替(僅是嫡長子一脈,其餘逐級降爵,但是即便是最後一級也還是有極大特權)。

    建文帝登基,意識到藩王權力過大,開始著手削藩,只不過他的削藩是“硬削”

    建文帝繼位之後,由於是新兵蛋子,很多叔父藩王對他並不是十分禮遇,甚至多有輕看,這事也怪朱元璋,放著那麼多戰功赫赫的嫡子不立,偏偏要立沒有尺寸之功的皇孫朱允炆,這能不讓叔叔們生氣嗎?況且這些藩王叔叔們早就被父皇給寵壞了,哪一個在封地不是作威作福,儼然也是自立一方啊。

    朱允炆當了皇帝必然也有自己的團隊,當時的兵部尚書齊泰和翰林學士黃子澄就建議建文帝針對藩王們“擁兵自重”的情況要施行對策,而這個對策就是“削藩”。

    “削藩”這個事沒問題,絕對是正確的,但是光有戰略不講戰術可就大錯特錯了,朱允炆新帝登基,屁股還沒坐熱呢,就開始硬削,難免會引起叔叔們的不滿,他繼位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先後削了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岷王的爵位,而湘王更是因不堪受辱而全家自盡,同時他還將全天下的藩王蜀地的駐軍將領全部更換,真是“快刀斬亂麻”了,辦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手段辛辣。

    燕王朱棣本來不想反,甚至想等等再反,卻被“逼上梁山”

    “硬削”這件事一時間令天下的藩王都人人自危,朱允炆看到前幾位藩王都已經束手就擒 ,便馬上將矛頭對準了實力最為強勁的燕王朱棣。

    其實說到這,咱說說“硬削”的策略,即便這招是下策,但是如果好好安排“削藩順序”的話,也不見得能失敗,可偏偏朱允炆太喜歡聽黃子澄的話了,沒有第一個拿實力最強的下手,這就釀成了後來的“靖難之役”。因為在朱允炆對付前面幾個叔叔的時候,朱棣已經發覺了,並且早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只等著魚死網破了。

    朱棣也是馬上皇帝,一生戎馬征戰,等到朱允炆要對他下手時,朱棣早已經安排好一切,舉起了“清君側”的“靖難大旗”。

    建文帝的失敗淺略:

    一、手下能臣悍將太少

    這事得怪他皇爺爺朱元璋,開過之後大殺功臣,結果沒給自己孫子留後路,等到該用人之際卻無人可用,在開戰之時只有一個老將耿炳文能用,卻沒有令其發揮餘熱。

    二、建文帝性格猶豫不決,又略有寬仁

    在最初的戰場上,建文帝集團多次有機會可以擊殺朱棣,可是就因為建文帝說了不能傷害他四叔的性命,而令朱棣多次在戰場上逃跑,錯失了最佳機會。

    三、沒有進行事前的佈局,用人不當。

    建文帝削藩手段過於剛硬,只講戰略而不重視戰術,他沒有進行充分地準備就開始執行“削藩”,並且在燕王朱棣起兵之後,用人不當,導致失敗。

    總結:

    建文帝削藩這件事是非常正確的行為,只不過建文帝並沒有做出充分的準備,從而造成了“一步錯,步步錯”的局面。

    當建文帝失敗之後,朱棣成功當上了皇帝,在朱棣時期“削藩”一事仍然在繼續,只不過“薑還是老的辣”,朱棣“削藩”很有策略,他並沒有像朱允炆一樣“硬削”,而是採取的如漢武帝“推恩令”時一般的策略,並且他沒有剝奪藩王們的福利,除了在軍權上逐漸削弱外,對於藩王的財富收入確是與日俱增的,到了最後,雖然藩王們都沒有了兵權,但是他們都能夠快快樂樂的吃喝享受一輩子,做一個“安樂王”。

    朱允炆因為削藩而逼反燕王朱棣,最終因自己的一系列失誤而下落不明,不得不說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了。

  • 11 # 跪射俑

    錯誤一:時機不當,操之過急

    朱允炆於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當年七月,在局勢不明,根基未穩時,他就是開始大刀闊斧削藩,還曾在一個月內,連削三個藩王,實在是操之過急,計劃不周。

    錯誤二:方法不當,成本太高

    對於削藩,朝臣是一致支援的,但對於削藩的方法,朝臣卻有著不同的意見。當時,朱允炆最寵幸的齊泰和黃子澄主張“強力削藩”,而以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戶部侍郎卓敬為代表的一些大臣則主張“曲線削藩”。

    所謂“曲線削藩”,就是效仿漢朝的《推恩令》,讓朱允炆把藩王的權力分封給藩王的所有子孫而不再僅僅是嫡長子一個人,而且還要施行異地分封,如此一來,藩王的勢力便會隨著時間推移被逐漸打碎削弱,不再成為朝廷的威脅。卓敬還建議把燕王朱棣遷封到南昌,既實現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又維護了叔侄親情,可謂是一舉多得。

    其實,相較於“強力削藩”,“曲線削藩”更穩妥,成本也更低,但朱允炆年輕氣盛,急於求成,所以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前者。這是他最終削藩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錯誤三:順序不當,主次不分

    齊泰和黃子澄都是主張“強力削藩”,但在具體順序上,二人又是截然不同。

    朱允炆登基時,朱元璋的前三個兒子都已經過世,皇四子朱棣是朱允炆年紀最長、實力也最強的一位叔叔。朱允炆削藩,其主要目標就是燕王朱棣,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

    齊泰認為,擒賊先擒王,應該直接對燕王朱棣下手,只要朱棣被剷除,其他諸王必將束手就擒。而黃子澄則認為,燕王朱棣的實力過於強大,應該從實力弱小的周王、齊王、代王等下手,先除掉燕王朱棣的羽翼,等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將其殲滅。

    在削藩順序上,朱允炆再次錯誤地選擇了黃子澄的計謀,給了燕王朱棣喘息的時間,這是削藩失敗以及靖難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錯誤四:放還質子,掩耳盜鈴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朱允炆削周王朱橚,建文元年四月,朱允炆又削了齊、湘、代三位親王。連續四位藩王被削,朱允炆的行動早已打草驚蛇,引起了朱棣的警覺。但是,建文元年五月,朱允炆竟然又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將朱棣的三個兒子放回了北平。

    藩王留“質子”在京是慣例,目的就是制衡藩王,以防謀反作亂。朱棣的三個兒子原本都在南京做人質,但朱允炆為了麻痺朱棣,卻將三位“質子”全部放還。但實際上,朱棣早已明白自己才是朱允炆的最終目標,朱允炆放還燕藩三子的做法只不過是掩耳盜鈴,非但沒有起到麻痺朱棣的作用,反而讓朱棣起兵反叛更加毫無顧忌。

    錯誤五:重文輕武,無將可用

    即便朱允炆以上四個錯誤全犯,如果手下確實兵多將廣,也斷然不至於慘敗於藩王朱棣之手。朱元璋晚年為了防止功臣造反,也為了讓朱允炆順利登基,於是大開殺戮,其中最主要的屠殺物件就是武將。所以等到朱允炆登基,面臨的就是無將可用的局面。

    而且,朱允炆自幼接受完整的儒家教育,推崇文治天下,他即位後更加大力打壓武將,重用文臣,這直接導致了人心渙散,讓本來就屈指可數的武將集團更加喪失了戰鬥力。這也是朱允炆削藩失敗的重中之重。

    綜上,漢景帝和康熙帝削藩都成功了,唯獨建文帝削藩失敗,追根究底,是他屢次犯錯的必然結果。朱棣之所以能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最終獲勝登基為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究其原因,當然離不開朱棣本人的雄才大略、籌謀得當,但也與朱允炆的接連犯錯息息相關,是他將皇位拱手“讓”給了朱棣。

  • 12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朱允炆無論怎樣做都會把朱棣逼反,只不過被朱允炆逼反之後,沒有及時的消滅朱棣,才是這手爛牌的關鍵所在。

    朱允炆的軟實力。

    我們需要進行一個縱向的比較,而在這個層面比較當中,重點比較的是朱允炆和朱棣的實力差距。

    朱棣有什麼呢?有著自己的一支武裝士兵,這一隊士兵他們在北方長年遭受戰爭,已經摸爬滾打成為了明朝最為精銳的部隊之一。

    但是請注意朱棣僅僅有這些,除了這些之外,他什麼都沒剩下。

    同樣的,我們來看一下建文帝朱允炆他有什麼呢?

    答案:朱允炆好像什麼都有,比如要將軍有將軍,要士兵有士兵,要朝臣子有臣子,四海之內他都非常尊重他。

    如果把朱棣的軟實力當作一的話,那麼朱允炆的軟實力就是一百。

    朱允炆為什麼會輸?

    同樣的問題來了,為什麼朱允炆會輸呢?按照之前的約束條件的話,朱允炆不是絕對可以壓制朱棣的嗎?為什麼到後來反倒被朱棣給壓制了呢?

    朱允炆這邊的人雖然多,但是人才沒有幾個。

    於是我們繼續會問,那麼朱允炆身邊的人才都去哪兒了呢?

    答案更簡單,朱允炆身邊的人才大多被朱元璋殺掉了。

    在朱元璋執政的最後一段時間裡面,他非常害怕自己的孫子執掌不了朝廷,有一些臣子們會從中做事情,所以朱元璋便先下手為強,把他們殺掉統統殺掉了,其中藍玉案便是最為經典的。

    藍玉案並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過程,因為藍玉案它中間有很多的時間段都在牽扯著不間斷的人物,這些人物一旦牽扯進來很難活下去。

    朱元璋就這麼一倒騰,慢慢的整個明朝所有有能力有魄力的人通通都滅了,除了自己那幾個寶貝兒子。

    這也為朱棣贏得了契機,畢竟朝中無人,朱棣也可以大展手腳了。

  • 13 # 小姐姐講史

    朱允炆擁有一手好牌。

    朱允炆的父親朱標是朱元璋的嫡長子,也是朱元璋最愛的兒子,被朱元璋立為太子。

    本來朱允炆是朱元璋的二孫,朱標的庶子。朱標的嫡長子朱雄英比朱允炆大3歲,但是他只活到8歲就死了,朱標原配常氏也死了,正因為如此,朱允炆的母親呂氏成了朱標的嫡妻,朱允炆也就成了朱元璋的嫡長孫。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死,朱元璋話費巨大心血培養的兒子突然離世,對朱元璋打擊甚大,他為朱標請天下最好的老師班子,還親自抓朱標的教育,所有的心血付之東流。朱元璋白髮人送黑髮人,悲痛欲絕,他把對朱標的愛全部轉移到朱允炆身上。根據嫡子繼承製,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允炆繼位為帝。可是怎麼也不會有人想到他會被朱棣搶了寶座,因為好牌在他手裡。

    大明經過他爺爺朱元璋的整治,一切歸於正常,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軍事各方面都夠強。唯一的一點就是殺戮的氣氛還在,膽戰心驚的文臣不能正常發揮才能。儒家出身的建文帝,著手改革了朱元璋的一些弊政,以寬大為懷,重用文人大臣,史稱“建文新政”。這一改革朱允炆獲得了人心。

    朱允炆毀於削藩。

    朱元璋為了使大明統治永固,對自己成年的9個兒子進行分封,他的這些兒子們手裡握著數萬兵馬的軍事大權,在國家的一些重鎮和交通要道,權勢驚人,甚至威脅到中央,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強大的一個。

    建文帝繼位後為增強自己的權力去削藩,他聽從了浪漫書生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先從最弱的藩王下手,可謂雷厲風行,簡單粗暴,一年內就幹掉了周、齊、湘、代、岷王5個藩王 。如果朱允炆從最強的朱棣開始著手,給他來個措手不及,讓他無法做出反抗的充足準備,也許就不會有他後來的反叛了。這是朱允炆打的第一個爛牌。

    另外朱允炆的削藩並沒有錯,但其所用的方法不妥。漢武帝不是把主父偃的推恩策運用的很好很成功嗎,為什麼不借鑑呢?

    朱允炆遣回朱棣的三個兒子

    朱允炆削了5個藩王后,讓朱棣有了很強烈的危機感,但他並不敢違抗皇帝的旨意。朱允炆讓他交兵權、調走三護衛、“遣三子入京”當人質,他都照辦了。因為朱棣知道自己所剩兵馬不多,根本無法與朝廷抗衡。只要朱允炆手指輕輕一動就會不費吹灰之力將自己拿下。朱棣實在是沒有辦法才痛心交出三子。而他唯一的絕招就是演戲,他抓住朱允炆的弱點,朱棣向建文帝傳遞了一封自解書信,建文帝上當了,關鍵的時候建文帝想收手!而朱棣卻上演了一場又一場大哭大叫,裝瘋賣傻的好戲,請求朝廷還給他的三個兒子,留全家性命。僅僅半年多的時間朱允炆就招架不住,把朱棣的三個兒子還給了他,從此朱棣開始大膽地起兵了。朱允炆遣回朱棣的三子,這是他第二次打爛牌,被一些史學家稱為愚不可及。

    朱棣起兵後,對朱允炆狠下殺手,而朱允炆卻下令要保朱棣性命

    朱棣起兵前就在朱元璋頒佈的《皇明祖訓》裡扒拉出合適的理由:

    “朝中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此時的朱棣打著“正義”的旗號說齊泰、黃子澄是奸臣,建文帝是受到他們蠱惑才實行削藩對諸皇子殘害,就在1399年8月,朱棣率領八百將士進行誅討,稱自己是除奸臣平定禍亂,並將軍隊命名為“靖難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

    在戰場上,朱允炆繼續打爛牌:

    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奪戰正在上演,朱允炆竟然對作戰將領下了一道愚蠢的命令,

    “不得加矢刃於燕邸,使朕有殺叔父名”。

    面對皇命誰還敢對朱棣實打實的動手啊,導致朱棣更加有恃無恐,他曾以十餘騎視察敵營被大軍圍困,但士兵們只是圍著,不敢動手,使朱棣騎馬瀟灑而去,也無人敢追。

    “燕王數危矣,諸將奉帝詔,莫敢加刃,王知之,每奔北,獨以一騎殿後,迫者不敢追”。

    這讓將士們心裡會怎麼想?朱棣對朱允炆可是狠下殺手,如果不殺朱棣遲早會有一天他會登上皇位,倒是自己會不會被株連?這道命令實則動搖了軍心,降朱棣從戰者甚多,導致朝廷損兵折將十萬,這些人死的豈不冤枉,本來一心報效朝廷,死後被視為亂賊,連累家室老小。建文帝的80萬雄師讓他在短短的三年就玩完了,而朱棣卻由八百將士擴充到百萬。

    最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建文帝敗的很慘。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進京後宮中大火,建文帝從此消失不見。朱棣稱帝,廢除建文帝年號,誅殺建文帝的功臣,一場血雨腥風蔓延。

  • 14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有些文人把朱允炆描繪成一個天真沒有心機、滿腦子儒家學說禮義仁愛的年輕皇帝,在我看來是不靠譜的。

    我們應當注意到,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初登帝位之際只有二十一歲,而朱棣是他的叔叔,比他大十七歲,已經是奔四的年紀。二十一歲的朱允炆當皇帝,是太年輕嗎?我們要知道,朱棣就是在二十歲那年,被冊封到大明帝國的北部邊疆去做燕王。同樣的年紀,一個在南京城裡處理國務,一個在北部邊疆面對敵寇,你認為哪個更難?

    實際上,對於朱允炆而言,他這樣一個二十出頭的皇帝,一開始執政,所該做的,就是像當年的楚莊王那樣,先不急於發聲。因為身為天子,一旦表態,擅長溜鬚拍馬的人,就會順著你的意思以獲得你的信任;而實際上,因為你不懂得實際情況,拍板的政策很容易因為不合實際而失敗,到那個時候,事情就很難收場。

    所以朱允炆必須聽取大臣的意見。而朱元璋,有沒有像當年劉備把兒子託付給諸葛亮那樣選一位顧命大臣呢?實際上是有的,這人就是朱元璋的女婿梅殷。但實際上朱允炆並沒有太倚重梅殷,而是把三個老先生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當作自己的心腹——請注意,他們就是朱的儒家師傅,換句話說,也就是朱允炆的語文老師和政治老師。應該這麼講,語文老師和政治老師可能在教學上很稱職,但在處理國務實際上,就好比你讓張召忠去指揮北韓戰爭,戴旭去指揮越南戰爭,結果會怎樣?

    所以,如果真的戰爭爆發,國家肯定不會派張召忠和戴旭統御全域性,但朱允炆,居然把三個老師的話完全實施在國策之上,這個就亂套了。

    不過,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朱允炆為什麼一定要削藩?如果他讀歷史,他就該明白,西漢當年的削藩,引起了七國之亂,而漢景帝之所以能鎮壓七國之亂,靠的是周亞夫。那麼問題來了:朱允炆有沒有周亞夫一樣的軍事人才?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能當週亞夫用麼?

    其實朱允炆完全明白削藩的後果,所以他的辦法,是柿子先揀軟的捏。周王朱橚是第一個倒臺的,接著是另外四個,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一年之內,朱允炆便成功地捏了四個柿子,於是他信心百倍,決定對燕王下手(但問題是,你有信心了,燕王那邊也明白了,小子沒好心啊,存心把幾個叔全搞掉)。

    而為了搞定燕王,朱允炆派張昺去做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做北平都指揮使司,此外,還派了都督宋忠等人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實際上就是對燕王形成了包圍態勢。這些招數,你說是禮義仁愛,我不信(尤其是派一個叫宋忠的人去包圍燕王)。你說朱允炆整自己的叔叔叫做天真沒有心機,我也不信。更何況,燕王的三個兒子,此時都在朱允炆身邊做人質,你說燕王造反,豈不是把兒子往火坑裡推?

    但是到1399年,朱允炆卻出了一個昏招,他居然准許燕王三子都回到北平。因為黃子澄說,收其三子,等於授柄朱棣,成為他起兵發難的口實,不如聽任其歸,以示對燕王信任不猜,這樣方可乘其懈怠不備而襲取。

    你一邊包圍燕王,逼他造反,一面又把他三個兒子送回北平,還說這樣能讓他懈怠——你這是哪門子的算計?

    而且,這一年燕王還派了一個長史葛誠到南京來,結果被朱允炆成功策反,葛誠告訴皇帝,你叔要來硬的,皇帝說好,你先回北平,準備作內應。此時燕王確實裝病,張昺、謝貴這倆貨居然都信了,結果葛誠就秘密報告,都是裝的。建文帝立即密令,張昺、謝貴謀取燕王,葛誠配合。

    由此可以看出,朱允炆其實完全做好了殺叔叔的準備,把三個堂兄弟送回去,很可能就是讓他們陪老爸一起死。

    朱允炆這麼想,燕王豈能不知(因為你娃做得也忒明顯了),他這就想到了朱元璋當年在《皇明祖訓》 中規定的一條:"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好吧,你這個當侄子的太霸道了,那就別怪做叔叔的不客氣了!

  • 15 # 惜緣小歷史

    不納諍言放走人質

    建文元年四月,一個黑影飛簷走壁,摸進了徐輝祖家的馬廄。大約過了十分鐘,只聽見後門發出咯吱的響聲,緊接著寂靜的背街小巷傳來清脆的馬蹄聲。原本深度睡眠的僕人,也被巨響吵醒將怪事彙報給了徐輝祖。第二日上朝建文帝后悔,不聽徐輝祖之言放走了朱高煦,遙遠的北平朱棣父子喜極而泣,次日即宣佈靖難之役開啟!

    ——極力扣留朱高煦的徐輝祖

    說起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盡顯朱允炆的仁弱寡斷!在這之前的同年二月,朱棣入南京拜見朱允炆,竟然喪心病狂走御道。此乃大逆不道的舉動,朱允炆卻解釋道他是我親叔叔,就算走御道也無妨!後戶部侍郎卓敬上書:“朱棣英明幹練,有太祖遺風。更何況北平是元、金國都,虎踞龍盤易守難攻。如今只有將他改封南昌,此禍端方能解之!”

    ——永樂大帝朱棣

    不論是扣留朱高煦為人質,還是將朱棣遷徙到南昌。只要朱棣一挪窩,那麼他就折騰不起來。可惜的是朱允炆皆不納,並美其名曰尊重叔父!

    勿使吾背殺叔之罪

    都說戰場上是刀劍無眼,稍微猶豫就會錯失良機!最可悲的事情,是你拿他當親叔叔,而他早已視你為眼中釘!居庸關在北平的北面,居高臨下之勢讓朱棣芒刺在背。想要南下爭奪天下,居庸關必須得由燕軍把守。建文元年七月,金鼓齊鳴的戰鬥開始。朱允炆這邊是宋忠指揮,起初為了鼓舞士氣奮勇殺敵,藉口北平籍的軍士家屬已被燕賊所殺,喊著報仇雪恨的口號衝擊燕軍,沒曾想朱棣也是玩謀略的高手,他安排北平的家屬上前線呼妻喚子。結局是一目明瞭,宋忠軍一潰千里!開平、龍門、上谷、雲中皆望風而降,再無後顧之憂的朱棣安心南下!

    ——北平藩籬居庸關

    當敗報經八百里驛站傳至南京時,朱允炆正和方孝孺討論《周官》,收到敗報後不以為然說北兵不足為懼!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的黃子澄坐不住了,再三舉薦耿炳文出任討逆大將軍一職,拗不過之下只得囑咐耿炳文:“今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毋使朕有殺叔父名!”

    ——仁弱寡斷的朱允炆

    朱棣有沒有為侄兒著想,沒有確切的歷史證據,但朱允炆實在是愛叔父過頭。因為他的一句話,將士們作戰畏首畏尾,不能專心致志殺敵,也是朱允炆下爛好棋的原因之一!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皇位若由朱棣來坐,才是名副其實的選擇。朱允炆婦人之仁的毛病太厲害,缺少乾綱獨斷的霸氣!

    ——END——

  • 16 # 蕭郎君

    朱允炆是繼朱元璋之後明朝第二位皇帝,他和朱元璋的關係並不是父子關係,而是爺孫關係。朱允炆的父親朱標是朱元璋最疼愛的長子,同樣朱標也是皇太子,朱元璋在培養朱標方面是下了血本,朱元璋的想法是讓朱標來繼承自己的皇位,但是朱標沒有這個命,在一次視察中染了重病,而後病逝。

    朱元璋為此受到沉重打擊,因為愛屋及烏的關係,在朱標病逝的同一年,朱元璋冊立皇孫朱允炆為皇太孫。公元1398年,朱元璋駕崩,留有遺詔“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同年,朱允炆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孫子繼承爺爺的皇位,這在歷史上是屈指可數的。朱允炆在繼承皇位後,非常擔心自己的皇叔們,怕他們不服氣,起兵叛亂,因為他的這些皇叔是藩王,手中都有實權,尤其是燕王朱棣實力最強。

    朱允炆上位之初,便開始考慮如何增強自己的皇權,同時想著怎樣削弱皇叔們的權力,並且開始著手,也就是所謂的“削藩政策”。他先從最弱的藩王下手,一年之內將五個藩王貶為庶人。這些藩王被削之後,朱允炆將目標轉在了燕王朱棣身上。

    朱棣是所有藩王中實力最強大的一個藩王,在其他藩王被削的時候,朱棣就隱約感到了事情的非同小可,所以他開始集結部隊,準備反抗。朱棣心中本來就不服氣,因為朱元璋在世的時候,他為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他心裡,自己應該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可朱元璋偏偏愛屋及烏,將皇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

    朱允炆當上皇帝后,朱棣雖說不服氣,但也沒想著起兵奪皇位,他只想老老實實的坐擁自己的封地,當一個藩王。可是朱允炆卻沒有這樣想,朱允炆想削掉所有的藩王,不給皇叔們任何的權力。也正因如此,有了“削藩政策”,朱棣面對朱允炆一步步的威脅,最終選擇反抗不。公元1399年,朱棣揮師南下,發動靖難之役,公元1402年,朱棣攻下都城應天,同年朱棣即位。

    朱允炆明明可以安心的坐擁江山,最終卻毀在了自己的手中,可惜了。

  • 17 # 以史正衣冠

    朱允炆是朱標得兒子,是朱棣的孫子,這樣的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註定有著別人比不了的前程。當時朱棣將皇位直接傳給了孫子朱允炆,那是因為他的兒子朱標體弱多病,早早的就去世了,所以,順理成章的,這皇位就繼承給了朱允炆。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做夢都得不到的好事,但是朱允炆卻沒有做到一個皇帝應該擁有的宅心仁厚,反而將一首好牌打的稀爛,還逼反了朱棣。

    一,作為皇帝,性格過意仁弱寡斷

    朱棣當時進京拜見朱允炆的時候,居然大搖大擺的有了御道,這可是皇帝才能走的道路,這樣的舉止明顯是對皇帝的大不敬,一般情況下,早已發怒,懲罰朱棣。但是朱允炆卻沒有這麼做,他說,朱棣是自己的親叔叔,親叔侄之間改分什麼你我呢?於是對於朱棣走御道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無形中增長了朱棣的氣焰。

    二,沒有皇帝的殺戮之心,過於仁慈

    當時朱棣已經有明顯的反叛之心,如果是明君,立刻最應該做的就是率軍南下,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但是朱允炆卻沒有這麼做,當下屬來報當時北平的戰況時,朱允炆在朝堂之上順不足為奇,但是他的安然自若卻讓下屬黃子澄坐不住了,他多次請求皇帝,下令讓黃炳文擔任大將軍,去討伐朱棣。猶豫再三,朱允炆這才答應,不過他多次叮囑黃炳文一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讓自己背上這殺叔得罪名,優柔寡斷,沒有皇帝還有的風範。

    三、作為最高領導 ,不會選人與用人,戰爭就已經輸了

    作為皇帝,有獨到的識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當時上戰場的時候,朱允炆派李景隆去統帥大軍,結果他中看不中用,讓人大跌眼鏡。朱允炆安排他去打仗,結果他去了直接遊說朱棣。說白了,李景隆充其量就是一個酒囊飯袋,可是偏偏朱允炆留讓他擔此大任。在戰場上的時候,一個是久經沙場得將士,一個是久不出徵的人,當雙方對陣時,勝負輸贏可想而知。

  • 18 # AL世界觀

    剛一開局,朱允炆就憑藉兩張王牌,爺爺朱元璋和父親朱標,成功登上帝位,相當於前半生用盡了所有的運氣,唯一的底牌只能開局用,這是何等的悲哀?不得不說,這也是朱元璋給朱允炆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如果一切真的按朱元璋想好的那樣發展,最終的結局當然不必多說,但是怪就怪在,朱允炆反其道而行之,聽從了大臣的挑撥離間計,活活把自己給玩死了。

    朱元璋確實有點偏心過度了

    誰叫朱標地位特殊呢?但是朱元璋前期把這一態度表現的太過於明顯了,而且朱標這一生顯然有點極其的順利,從朱元璋剛開始稱王之時,就已經確定了朱標的正統地位,而且花了大量的心血栽培,寄予了厚望,但是朱標帶給他的失望也同樣如此,朱標謙和的態度,能夠很好的協調兄弟們之間的關係,但是卻因為一場風寒病逝,朱元璋的算計都被一場意外打破了。

    此時的朱元璋哪裡想到了單獨栽培一個兒子,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畢竟大明根基未穩,僅僅靠封王劃地,當然無法合理的協調兒子們之間的關係,當然也不得不承認,這與朱元璋第1次當皇帝有關,畢竟他沒有接受過正統的帝王傳承教育,當所有的皇子都還在起跑線上時,過早的公佈了結果,也極大的打擊了其他人對於皇位追求的信心。

    朱允炆對自己的實力沒哈數

    朱標1392年去世,1398年朱允炆就出任帝位,看似是上天帶來的殊榮,實際上卻是燙手的山芋,一切看似是優勢,但實際上如果朱允炆不能夠合理的統籌排程資源,白白浪費資源,還可能會將自己置於萬劫不復的境地,降維打擊的例子,世界上絕對不在少數,朱允炆比起他的叔叔們,除了佔了血統的優勢,其他的人生閱歷,包括實戰經驗,那可相當於一片空白。

    開局王炸四張二,一看還有四A帶倆3,但是年輕氣盛的朱允炆,一上臺就對叔叔們太狠了,火藥味十足直接打草驚蛇,削藩的政策確實沒毛病,但是前期沒有實力的他,不得先懷柔嗎?稍微認點慫,對叔叔們好一點,他們真的要造反,那自己也有理由打回去不是?千不該萬不該,朱允炆寧可相信一介書生齊泰、黃子澄的話,絲毫也沒有給過那些手握重兵的叔叔們一點尊重,一削藩還居然先從最弱的開始,擒賊先擒王的道理難道不知道嗎?在那些無關痛癢的叔叔們身上率先下手,那就相當於提前告訴朱棣等人,要做好準備。

    朱棣本來有賊心沒賊膽

    你要說朱棣敢反嗎?其實他心裡是這麼想的,而且當時在朱元璋在世之時,對於這個兒子也是三番五次的警告,朱棣已經被朱元璋嚇怕了,即使朱棣做的再怎麼過分,也僅僅透過言語敲打,讓他感受到壓力,總體來說,朱元璋儘管沒有接受過正統的帝王教育,但是他後期的惡補,還是很有效果的,當時他把他的兒子們,分別分到各地稱王,就是想讓中央掌握主動權。

    按照當時的兵力劃分,朱棣的實力並非最強的,就拿朱允炆和朱棣的大軍對抗過程中,朱棣向來都是險象環生,要不是自己的兒朱高煦威猛的表現,怕是自己早就一命嗚呼了,如果朱允炆一開始就重點打擊朱棣,顯然朱棣是沒有招架之力的,但壞就壞在朱允炆把幾乎所有的藩王挨個惹了一遍,哪怕就從最小的開始清理,那人家事後要是聯手起來呢,這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毫無疑問,也就正如題主所說,逼反!逼反!朱棣其實是被逼無奈才反的,本來他那顆反叛的心早已被父親壓榨的一乾二淨,但是這個侄子可好,直接不給叔叔們活路,那朱棣不拼了命搞死他,才怪!

  • 19 # 追逐歷史的光

    朱允炆的失敗,是因為他的昏招頻出

    朱允炆絕不是什麼“仁弱”之主,他的性格其實相當強橫狠辣。祖父剛死,就變更祖制,強行削藩,而且不留餘地,做事做絕,連廢四個叔王為民,逼死湘王全家。甚至在燕王送子為質和裝瘋後削藩也未有絲毫緩和,從任何角度都看不出有仁孝軟弱的影子。

    被當成朱允炆“仁慈軟弱”證據的那句“ 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其真實含義很耐人尋味,沒有殺叔之名可沒說沒有殺叔之實。戰場兇險,刀劍無眼,死在戰場上可就和他朱允炆沒關係了,。所以,朱允炆的意思是讓朱棣死在現場上吧,別讓他朱棣活著到他面前。

    現在我們說回正題。

    朱允炆是如何逼反朱棣的。

    從一開始,朱允炆就沒認為自己會輸。全國上下也基本沒有人認為建文帝會輸。就連朱棣本人,在削藩開始的時候,都認為削藩是“大勢”,自己根本不能違抗皇帝的意願。所以皇帝讓他交兵權他就就交兵權,皇帝說調走三護衛就調走三護衛,皇帝要他“遣三子入京”他就遣三子入京,最後朱棣連“裝瘋”這一招都用上了,只為皇帝能留下他一家老小的性命。要不是建文帝非得要殺他,逼得朱棣退無可退,他也不會在僅有八百親兵(全部部隊加起來三萬左右)的條件下起兵“清君側”。

    朱允炆是如何輸的,在這裡,我們來說說他的昏招頻出

    朱允炆的第一個昏招,是陣前換將。陣前換將此乃大忌。建文帝開始的將領是耿炳文,此人善守,雖然在真定之戰中,讓朱棣吃掉了幾千人馬,輸了首站,但十幾萬大軍的元氣未傷,防禦陣線也沒有被破壞。結果朱允炆一道聖旨,撤了耿炳文的大將軍職務,使耿炳文先前的佈置全部作廢,換上了李景隆,又給了他五十萬大軍。

    李景隆何許人也,他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襲父爵封曹國公。案關係朱允炆還得叫生表哥,屬於絕對的自己人。

    客觀說,李景隆並不是個純粹的草包。之前他幾次練兵和打海盜的差事都乾的還不錯。但是想管理五十萬人的大軍,明顯就能力不夠了,這些人的吃喝拉撒以及心理狀態都是主帥必須處理好的事情,李景隆威望不足以服眾,官兵做不到令行禁止,再加上氣量狹小,由這麼個人來帶領來源廣泛、派系林立的五十萬大軍,無疑會是一場災難,結果朱棣打出了北京。

    建文帝的第二個昏招,就是沒有換掉李景隆。雖然剛才我們說過,陣前換帥是大忌。但李景隆指揮失當、臨陣脫逃,造成部隊大潰敗,這樣的過失不當場處斬就不錯了,竟然連問罪、撤職都沒有,還升了官,讓他擁有了六十萬大軍。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朱允炆是真把李景隆當韓信了,結果不言而名,整個山東都掛上燕王旗幟了。

    第三個昏招,逼反內臣。建文帝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明君”。待人有禮,性情溫和,重用文臣,尊崇儒教,而且常常下詔減輕賦稅,這些優點也使朱允炆獲得了大量文人的讚譽。但朱允炆對身邊的宦官極為苛刻,平素就冷言冷語,稍有錯誤便加以嚴懲。他還曾經下詔給地方,稱地方官如發現外派的宦官有不法行為,可以第一時間將其綁赴京城,搞得各地內臣都人心惶惶。這可能和他自小接受的教育有關。儒家正統的教育裡,宦官一直是“禍國亂政”之輩,是一定要遠離的。

    朱允炆離他們遠了,他們離朱棣就近了。

    這一年,平燕大將被困山東,無法前進。正在朱棣惱火的時候,他收到了來自宮中的口訊。

    口訊很短,只有四個字——京師空虛。

    這讓朱棣決定賭一把——繞過山東,直撲南京。

    第四個昏招,不敢用人。這個可用的人,就是徐輝祖。在大明的“功臣二代”中,徐輝祖毫無疑問是最有能力、最有威望的一個。而朱允炆不愛用他的原因很簡單——他是朱棣的大舅子。所以“靖難”一開始,徐輝祖就“靠邊站”了。

    平燕大將軍從耿炳文換成了李景隆,又換成了盛庸,建文帝就是不用徐輝祖。直到朱棣繞過山東守軍直撲南京,並連破東阿、汶上,越過徐州,開始挺進宿州的時候,建文帝無人可用,才命令徐輝祖“率軍北上支援”。

    徐輝祖很盡心,帶領人數並不佔優的軍隊在齊眉山與燕軍激戰,最終南軍大勝,斬燕將。隨後徐輝祖厲兵秣馬,準備利用這個大好時機長驅直入,配合盛庸,一舉消滅燕軍主力。可建文帝在這個關鍵時候又進行了一項讓人眩暈的神級操作——把徐輝祖調回南京去了……

    其實,直到這個時候,在這個南軍連番大敗、皇帝昏招頻出、朱棣兵臨南京城下的時刻,勝利的天平依舊是傾向朱允炆的。京師空虛,只是相對而言。朱允炆確實調出了大部分京軍參與平叛,但京師守軍還有十萬之眾。只要京師守上個把月,到時各地勤王兵馬一到,裡應外合,就可以一舉將燕軍殲滅於南京城下。

    在這個時候,朱允炆使出了最後一個昏招,搞出了一個國戚+勳臣的組合,去接管各個城門的防務。而直面燕軍最關鍵的金川門,負責防務的是朱橞和……李景隆。

    朱橞就不用說了,作為谷王,藩都削了,自然是一肚子火,而李景隆呢,雖然是朱允炆的表哥,但也還是朱棣的表侄子呢,跟誰幹不是幹,況且獻門投降可是潑天的功勞。

    所以,結局大家都知道了,李景隆和谷王大開城門,燕軍入城,大局已定。朱允炆放火燒宮,生死不明。朱棣成為了永樂大帝。

  • 20 # 舒心暢亦

    建文帝生性軟弱仁慈,性格沉穩安靜沒有身為帝王該有的果斷謀略,比不過手段狠厲的朱棣,建文帝從小接受嚴格的儒家教育,最講究仁義道德,他不願揹負誅殺叔叔的罪名,正是這份仁慈害了他。

    建文帝不善用人。他身邊都是一群儒生,這些人往往只會照本宣科,滿口仁義,根本不懂軍事,更沒有一個可以任用的武將,而朱棣從小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既鍛鍊了他的膽識,又在身邊聚集了一批忠臣良將,而朱棣手段高明,牢牢籠絡住這些部下,終於在靖難之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文帝的統治集團內部不和,當時朝廷內部對削藩之事議論紛紛,流言四起,但是建文帝根本不能知人善任,更不會明辨是非,採納忠臣諫言,而且由於他的軟弱,也不能很好的制止這些言論,從而動搖了統治集團內部的根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餐店員工多難管理,有什麼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