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下胸懷天下161873818
-
2 # ConstanceYung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大原因在於其大腦皮層尚未發育完全,尤其是6歲前的孩子,他們不能將所接收到的資訊進行整合。
1、學會等待。如果是因為年齡的問題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家長會說我哪裡等得及?但是,等不及也得等,很多家長都犯了等不及的錯誤。
有些家長在孩子才一兩歲的時候就著急讓孩子進行專業化的注意力培訓,殊不知這樣是在扭曲孩子成長的自然法則,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2、儘量減少無關刺激的干擾。當孩子從事某種活動時,我們應該儘量給他創設一個比較安靜、舒適整潔的環境,刺激物儘量減少,比如玩具,每次只拿出一兩個供其玩,其他的都收起來。這樣無論是從視覺還是聽覺上,都儘量減少無關刺激,孩子就比較容易精力集中地幹自己的事情。
4、不打擾孩子。在孩子投入地活動時不打擾他,若是孩子無法獨立完成學習,家長可在旁陪伴、協助,但切忌給予過多指導。
5、家長提的要求要合理。給孩子提的要求不能太高或太低,而且語言要簡單明瞭,孩子能理解並記住。一次提的要求不要過多。
6、建立秩序感。為孩子提供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從學習物歸原處、整理個人物品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規律,生活規範要建立。在執行過程中,家長要嚴格而不嚴厲。
7、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力。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有新異刺激出現時,家長可以約束自己不去關注它,但孩子卻很難做到。因此,為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創設情景逐漸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
8、限制孩子看電視和電子遊戲。如果孩子習慣了充滿聲光影的刺激,就不容易靜下心來看書、思考和學習。所以,要限制孩子對電視和電子遊戲的使用時間,平時儘量讓孩子多看書、多接觸大自然。
9、經常給孩子正向刺激。每當孩子做完一件事時家長要即時鼓勵:“哇!孩子,你真了不起,你昨天才畫了4分鐘,今天安靜的畫了5分鐘畫啊!”這樣積極的刺激會讓孩子大受鼓舞,他下次會更努力去做好以再獲得表揚。
10、靈活地交替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完成有目的活動所必須的,但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時間一長,孩子就疲勞了,注意力開始不集中,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由於注意力發展水平所限,很難長時間保持有意注意。
家長必須靈活地掌握方法,不斷交替運用孩子的這兩種注意,使大腦活動有張有弛,既能保持有意注意完成某些事情,又不會太疲勞。
11、加強體育鍛煉。感統失調往往會造成孩子動作笨拙,注意力不集中,而解決感統失調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運動。
12、正確引導孩子。最初孩子可能還不會精力集中的做事情,他不知道身邊的工具該怎樣使用,東戳戳、西戳戳,就是沒法安下心來做一件事情。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了,你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用“你看,這裡有一個洞呢!”, “我發現這些積木可以建一座樓房”“你能幫我找到綠色的紙牌嗎?”……之類的引導語很自然地將孩子帶入到活動中去。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培養起來了。
訓練孩子注意力的注意事項
1、剛開始訓練時,可能孩子並不合作,這時切忌打罵是關鍵,否則他們會對訓練產生厭惡情緒,導致訓練無法深入進行。
2、訓練內容一定要圍繞著“玩”字,切忌認字、寫字或課堂式教育。
3、訓練的時間長短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與特徵決定,不要用家長的標準去衡量與要求小孩子。
-
3 # 思雨yp
1、 建立良好外部環境,排除干擾
家庭:為孩子創造井井有序、安靜舒適的活動環境,當孩子在專心做一件事時候儘量不要去打擾他。家長不要陪讀、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指指點點”,時斷時續的語言刺激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依賴性。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完成作業的期限,用鼓勵的語氣說:如果能在晚上8時之前完成作業,就可以和媽媽一起做……(如遊戲等);當孩子按時完成了作業,家長不但要從言語上加以表揚,還可以輔助一些別的獎勵。
學校:可以請求老師將孩子安排在教室的醒目的座位上,以便在上課時能隨時得到老師的監督和指導。對於有注意力障礙的孩子一般建議不要進入寄宿制學校學習,尤其是年齡較小時更是如此。
2、增強孩子的自信,培養孩子的興趣
進行賞識教育,多鼓勵和表揚孩子,對孩子的良好行為進行正強化,孩子在正面鼓勵和引導下會漸漸對自己增強信心,認為自己是能安靜地坐下來集中注意力學習的。鼓勵孩子自己說(或認為)“我能夠專心”、“我只要努力就能專心”等,這樣的心理暗示對加強他的信心有很大的好處。此外,孩子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有助於有意注意的學習品質的提高,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以及形式新穎、色彩鮮豔、對比鮮明、不斷變化或富有新異性的東西容易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家長可給孩子買一些形式活潑、字跡大一些的課外書。他們會被書中的大字或活潑的內容所吸引,讀書的時間會更長一些。多做些動手動腦的活動也有利於保持注意力集中,尤其是動靜結合能預防長時間從事單一的活動(如單獨聽講等)所容易引起的疲勞。
3、採用各種方式培養訓練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組成部分,雖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受到後天因素的影響,經過系統的培養和矯正是可以改善的。
(1)“停、看、聽、想”的訓練
當孩子分散注意力時,家長喊一聲“停”,然後孩子“看”向家長,“聽”家長說他的行為有什麼不對,“想”一下家長為什麼會喊停。長期下來,孩子就會意識到錯誤,慢慢改進了。
(2)比比看
家長還可以和孩子玩遊戲,比如讓孩子按照家長連貫的口令完成一系列任務;和孩子一起安靜地聽一段音樂;將書放在頭頂上頂著,看誰的先掉下來;比比誰能靜坐更久;比比誰能在一定時間內在報紙上剪出更多的圓圈……
(3)鮮豔顏色
有的孩子依靠視覺更容易刺激記憶,使用有刺激性的工具,有助於加深孩子對事物的印象。家長可以讓孩子讀書時拿著彩色鉛筆學會在書本上劃重點,點出關鍵字詞,並且隨時記下自己的問題,幫助自己集中注意力。
(4)戶外活動
對於一些注意力總是不停轉移的孩子,家長可以嘗試訓練孩子眼睛抓住目標的能力。帶孩子放風箏或打羽毛球,讓他們的眼睛能夠平滑移動,較長時間地鎖定一個目標。此外,多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打球、爬山、跳遠等,可以幫助孩子把過多的精力引導起來。
總之,作為父母應該認識到,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疾病,而是自我控制能力比較低的問題,一般來說,這種自我控制能力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得到改善。因此,父母一定要克服對孩子粗暴、焦慮的態度,去關心體貼他們,認識到合理要求孩子的必要性,並採取以上所提到的一些方法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
4 # 根的養育人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外界干擾過多,看電視過多,給了孩子過多的玩具等,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要想讓孩子注意力集中,我們做家長的平時要注意幾點:
一、不要輕易打擾孩子。當孩子正在專注的做某件事時,不管是什麼事情,比如看電視或玩玩具時,大人都不要隨意的去打擾孩子。大人不要來回的走動,不要以“要不要喝水呀?”“要不要幫忙呀?”等事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這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使孩子的注意力時間變長。
二、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感興趣的事,一定樂意做。尤其是遊戲、聽故事之類。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遊戲、給他講故事。時間可以慢慢的由短變長,今天堅持五分鐘,明天堅持十分鐘,循序漸進。當孩子能夠堅持完成之後,家長別忘了給孩子鼓勵和讚美。這是對孩子的肯定和行為的正面強化,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注意力。
三、有意識地訓練。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小任務,如讓他幫忙拿一個蘋果,要求一次完成。還有,玩一些訓練小遊戲。比如把幾種不同形狀的東西放在口袋裡,讓孩子閉上眼睛去摸,然後問孩子“有幾樣東西?”“是些什麼東西?”“是些什麼形狀的?”等問題。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從生活中入手,從養成好習慣開始,家長要用心對待。
-
5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為爸爸媽媽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舒適有序的環境,讓孩子的思緒不容易被打斷會受到外界其他事物的影響。比如,有些孩子在家沒法好好看書,一會兒玩玩具,一會兒又看電視。可是,到了特別有讀書氛圍的書店,他就很容易靜下心來認真閱讀。
其次,不要刻意去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有些父母親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打斷孩子,覺得這樣無所謂。其實,這種粗暴地打斷,恰恰就容易滋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個陋習。因此,尊重孩子,也是在幫助他培養專注做事的好習慣。
最後,家長請自己也做一個專注的人,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有些家長自己都經常三心二意,孩子當然會容易有樣學樣了。只有你用自己積極的一面去影響孩子,才會引導他走上正確的方向。
-
6 # 糯米麻麻Coco
我們家寶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坐不住,本打算想讓孩子跟爺爺去學習下毛筆字的,但是孩子就是坐不住,靜不心來。玩玩具也是一會玩玩這個,馬上不感興趣了,又去玩那個,都是沒長性的。後來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分析了下原因,可能都是大人不經意間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以前孩子一個人在搭積木的時候,一會問渴不渴,一會問餓不餓的,給孩子的專注力都給破壞了。
現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比如畫畫的時候,孩子自己不過來找我,我也不會去打攪他,然後閱讀書的時候給孩子一個固定的時間,比如15分鐘,這15分鐘裡不能做其他的事情,慢慢的,現在孩子的注意力已經很好了。
-
7 # 親子陪伴蘭怡C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應該是小時候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沒有讓孩子專注於做一件事情或者是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經常性的被打斷造成的。
從小的時候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小時候就形成了一心兩用的習慣,如果想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吃飯的時候就吃飯,看電視的時候就看電視。
孩子在探索和發現小動物的時候,父母不要去打斷他的思維,讓孩子完成了,在讓孩子做其它的。
-
8 # 丁媽親子時光
注意力是一種基礎的認知能力,是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發展的基礎。孩子越小,注意力時間越短,所以讓孩子學習等時間不要太久,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去完成難度較大的任務。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不要打擾孩子正在進行的任何活動
其實孩子天生都是愛學習的,對學習保持著興趣和愛好,在積極的探索中學習,這時候大人就跳出來打斷孩子的注意力,給孩子又是穿衣服、又是喝水、又是說太髒等等,來破壞孩子的注意力。大人要做的就是在確保安全衛生的環境下不去打擾孩子,就是對孩子注意力最好的培養。
二,每次只做一件事情,不要提供更多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給孩子買玩具也好讀繪本也好,並不是多多益善,一下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孩子就會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哪個都不能好好的玩,所以每次只給孩子提供一兩個玩具,孩子就會專心的去玩。
三,多帶孩子做有趣有挑戰性的遊戲
孩子天生都愛玩,所以爸爸媽媽們多帶孩子去玩有趣的遊戲,孩子的注意強度會更大,專注的時間就會更長。
-
9 # 嬌女子143380430
我之前上過一個教育公開課,導師有針對性的講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拖拉這個問題,在處於孩子這個階段他的注意力其實只能達到大概10至15分鐘,但也有各別的,因人而異的,還有隻能做到5分鐘左右,當他到了那個時間,當然會忍不住去動,這麼看來孩子好動有錯麼,當然沒有,他也是不自覺,事實有各種因素影響這他,我們家長要接納他的錯誤,因為這是孩子的本性,家長要適當引導,不要指責孩子的錯誤,耐心的改變他。
其實我兒子今年九歲了,已經上了一年級,但他是特別好動,老師總是反應上課表現很差,不注意聽講,也坐不住,一天到晚只想到要玩,要吃.從來沒有主動要求學習.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才勉強完成家庭作業.而在做作業的時候經常注意力不集中,明明會做的題目也會做錯,但老師反映上課注意力還是不能很集中.我不知道該如何讓孩子少動一點,不要一天到晚只想著玩.不知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我用過很多方法教育孩子,講好話啊,答應孩子乖一點就給她買什麼什麼的啊,實在沒辦法了打也打過,罵也罵過。在打罵的時候孩子答應的很好的,答應以後會改正缺點,問他自己哪裡錯了,他都能一條一條的說得很清楚。但事後還是依舊。周圍朋友,親人和老師都說他是很聰明的反應能力特別強,只是現在還小,以後長大了會懂事點的,但我還是害怕等孩子長大了還是這樣該怎麼辦。
該如何引導教育孩子,成了我的心病,後來在學校來了一次家長教育課,我也從自身改變自己,導師說過一句話,我的印象很深,說:沒有問題的孩子才最可怕,孩子其實最敏感,家長一定要用心用愛去對待他。
現在下學期了,我又找老師溝通了一下:老師說現在孩子上課的情況是要好一點了.每次考試都能考90分以上了.(要考一百分來說是有點難度的.因為孩子特別粗心.).但基本的整理能力差.在學校裡課桌上總是亂些,不懂該如何保管自己的東西.而且每天總是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的.還有丟三落四的毛病.
經過多日的總結,其實,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身體原因。有些孩子偏食,本來是該吃什麼吃什麼,由於家長的溺愛卻成了想吃什麼吃什麼,造成許多成長元素的缺乏。其次是運動,現在的孩子大都缺乏體育鍛煉,其實運動最有利於孩子各項能力的培養。因為在運動中,孩子的肌肉、神經和感官都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要做的動作。
另一方面是心理原因。心理原因有很多,比如夥伴關係、師生關係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專注力,但最重要的是親子關係。父母的教育方式和養育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專注力。父母的過度呵護可以說是孩子專注力差的主要原因。由於現在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們疼愛有加,本來應該孩子完成的事情卻由父母來代勞,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養成嚴重的依賴心理。因為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自己動腦筋去完成的,作業錯了爸媽給檢查,上課沒有聽明白父母會請家教,這樣一來,孩子的專注力必然會下降。
那麼,家長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1。專注力是一種習慣,而習慣要從小培養,抓得越早,後面的效果就越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玩具和書籍,可是孩子往往是這本書翻兩頁,那本書翻兩頁,玩具也是,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家長要告訴孩子,想換書可以,但是可以給媽媽講講這本書的意思嗎?每次給孩子玩具也不要超過兩到三個,玩完這些放回原處再拿別的玩具。
2。要營造一個集中注意力的環境。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要把寫字檯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收起來。
3。合理安排孩子寫作業和活動的時間。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專注力一般不超過15分鐘,超過這個時間孩子就會走神。三四年級的小學生為20分鐘,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則為半個小時。所以,孩子寫累了就讓他休息一會兒再寫。
4。改定時為定量。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八點就寫完作業了,於是讓孩子額外再做題。這樣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反正早寫完也得寫,還不如晚點兒寫完。
5。家長不要干擾孩子的學習思路和專注力。有些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時發現錯誤,就說,你這道題做錯了。也不顧孩子正在寫其他作業。
6。儘量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和訓斥。即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也不要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那樣等於強化孩子不集中的特點,孩子也會在心裡認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在生活中,家長不要以關心之名總去打擾、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會削只蘋果送過去,一會送一杯開水或飲料;一會關照要保持距離、注意保護眼睛,一會提醒多穿一件衣服、當心感冒;一會批評孩子什麼不對,一會又表揚孩子現在表現不錯如此這般,既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又弄得孩子心煩意亂,哪裡還能專心學習呢?
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完成作業的期限。比如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可以不用心,但你必須在八點鐘之前完成作業,否則,週末就不能做什麼等。培養孩子的時間緊迫感,慢慢地讓孩子形成學習規律。有了明確的任務,孩子學習時就有了動力,才能保持緊張狀態。當然,要求孩子學習時,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要求孩子長時間做同一件事。這些都是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培養孩子對提高專心這種素質的興趣。主要可以透過讓孩子嘗甜頭、願景鼓勵、獎勵措施等方式來增添興趣,從而提高專心度。比如,當孩子按時完成了作業,家長不但要從言語上加以表揚,還可以輔助一些別的獎勵。同時,還可以為孩子設定一個假想的競爭對手,提醒他“誰每天晚上只需花一個小時就能完成作業,還有時間看動畫片什麼的”。
培養孩子對提高專心素質的自信。自信往往透過多肯定、多鼓勵來達到。多一些正面暗示,儘量避免負面暗示,例如家長說“我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孩子總是不專心”,孩子自己說(或認為)“我不專心”、“我無法專心”等,都非常不利於自信的培養。
為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許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與家庭環境有關。當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要讓孩子注意到家長在做什麼。如果家長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讀書、學習的習慣,孩子就能耳濡目染。此外,要注意排除干擾孩子學習的因素。
-
10 # 笑容悠然
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注意力不集中?一會想幹這個,一會想幹那個,那是因為孩子對這些事情沒有興趣,所以才無法集中注意力。
一般來說,孩子有興趣的事情都能專心。比如看動畫片、玩遊戲。孩子們看動畫片,一看能看半個小時,都是專心致志,看得津津有味的,而且都是家長打斷孩子,要求孩子停止看動畫片,才會轉移注意力。
所以一般不是注意力出了問題,而是興趣出了問題。
因此,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有了興趣,慢慢養成習慣,自然會專心。
培養興趣,比做注意力訓練更有效。
-
11 # 高興媽媽聊育兒
關於孩子注意力的問題,我們要看一下孩子多大,小一點的孩子注意力可能就是不能集中時間太長。
等孩子大一點,還是不能夠集中注意力,總是三心二意的,那我們就要審視一下孩子在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不是經常被打擾。比如玩玩具正開心的時候,飯菜做好了,就要強拉著孩子來吃飯。這個小動作就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孩子的注意力也不會太長。所以,在孩子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儘量做到不打擾,讓孩子認真的做下去。我們儘量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溫馨的環境,讓孩子在學習中不被打擾。 -
12 # 堯媽成長記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可見注意力是一切學習的前提和基礎。那麼當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該怎麼辦呢?
父母首先應該提供安靜的環境
孩子生活中雖需要團體生活的機會,但也有個人活動的時候。在安靜的環境中,使心靈逐漸沉靜,發掘學習的興趣,以增進專心度。此外,在孩子專注於學習時,大人不宜隨便打攪,應在告一段落時,再提出要求
其次陪伴孩子需有技巧
若是孩子無法獨立完成學習,大人可在旁陪伴、協助,但切忌給予過多指導。
最後父母要加強孩子意志鍛鍊
孩子遇到困難,父母要教育提高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責任感,這樣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集中,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難。久而久之,就能養成善始善終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完成一件事的時候,要及時進行鼓勵評價,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快樂感。
-
13 #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平常家長要讓孩子養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這樣持之以恆的訓練下去,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孩子上學階段的任務主要是學習,所以要在學習中去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每次做題都要求孩子在讀題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做好了,就可以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家長平時要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於做他的事情時,不要打擾孩子。家長要儘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父母的嘮叨和訓斥只會讓孩子對所做的事情產生厭煩,從而注意力更不能集中。允許孩子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做好功課以後,便可以做其他事情,這樣就會促進孩子主動加快做事的速度。
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儘可能每天安排一個時間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的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要求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讀錯、不啃吧。
-
14 # 木木專家Min團
我女兒也有類似情況,有些時候真的考慮要不要讓她把她本應該做的事放下,去做她想的事,有時候比如她刷著牙,刷著刷著就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洗臉盆上的鏡子上或者下水口處玩了起來,出現這種情況如果不趕時間就隨她好了,如果趕時間就告訴她刷完牙就可以出發了,有些時候她的腦子裡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去明確一個目的的概念,那就要作為家長的我們去引導,千萬別大聲呵斥著催她,不然就會本應該做的事就不願做了,那樣就會更煩心
如果你想盡快讓她完成你想讓她完成的事,也可以你們來個互動,讓她和你愉快的完成,還是比如刷牙,當她出現轉移注意力不能儘快完成刷牙這件事時你可以和她一起比賽刷,或者看誰刷出的沫沫多等,教育孩子總是會有更好的辦法的。
-
15 # 凌兒媽媽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孩子專注做一件事的時候經常去打擾孩子。孩子的專注力是需要及早培養的,給孩子一個舒適的環境,不去打擾孩子,慢慢的孩子就能安靜的在這個空間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比如我家寶寶在玩一個小玩具,玩得好好的,奶奶就突然把玩具搶走,寶寶就停下來去找。當奶奶把玩具還給孩子後,不一會又搶走,如此反覆,直至孩子哇哇哭。也許在他們看來這是在逗孩子玩,但是換成大人在做一件事,一會被打斷一下,你還會有興趣做下去嗎?
孩子的專注力有時候就是這麼被破壞的,卻在後來又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
-
16 # 一夕一晨
注意力是心理品質中很重要的一項,關乎著孩子能不能獨立完成一件事。孩子的專注力培養,不能僅停留在口頭上,而需要落實到行動上。
1.營造一個有利於專注的家庭環境。爸爸媽媽在佈置兒童房時,要注意選擇光線適中的房間,房間裡除了孩子的書本、玩具,不要擺放電視機、吃食之類的。當孩子玩耍或學習時,注意不要進進出出,或在房間裡接打電話,這樣不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
2.尊重孩子自由,儘量不干擾不打斷不嘮叨不訓斥孩子。教育專家孫瑞雪曾說:“任何禁止兒童活動的行為,都將損害兒童智慧的發展——而專注力只不過是被損害的能力的副產品。”
當孩子興致勃勃給我們說話時,不要隨意打斷孩子,耐心聽孩子表述完;當孩子自言自語或是發呆,也不要隨意干擾,給孩子時間和空間;當孩子沉浸於讀書或者玩耍時,不要貿然打斷,哪怕是家裡弄得很亂呢。這些都有助於讓孩子清楚人知到:自己是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的。
3.在遊戲中穿插一些注意力訓練。比如說,藏起孩子的一塊積木,讓孩子說說看什麼東西少了;寫一串數字,然孩子看看是哪個數字漏掉了;畫大小不同的圓圈、三角形等,讓孩子找不同、比大小等。
4.給予足夠的耐心,切勿心急。專注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不是短時間就能看到明顯效果的。所以不要老在孩子或是外人面前批評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是要給關注孩子進步和成長的地方,相信孩子,也給孩子自信。
-
17 # 雨中的承諾2016
第一、給自己和孩子減輕心理壓力,別用災難化的對未來的擔憂和恐懼嚇著自己、捆綁住孩子。
第二、堅定相信孩子都有一顆向上的心,每天為孩子多尋找一個優點,找出一點點進步,哪怕是多寫對了一個字,給媽媽端了一杯水……少挑剔和嘮叨孩子。
第三、從孩子最擅長和喜歡的與學習有關的一個興趣點或者特長入手,用這個長項來訓練孩子的靜心思考和快速反應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思維活躍度和深度。
第四、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
第五、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
所以,哪怕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做作業的時候,不要放音樂。
第六、跟孩子一起玩兒“自我約束力”的遊戲,並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識的設定一些情境幫助孩子增強多刺激下的自我約束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
-
18 # 諾雅媽咪愛育兒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想著這個幹著那個的很大原因是因為孩子正在乾的事情不是他所想幹的事情,建議家長在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一、提高孩子的興趣: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之所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所作之事並不能引起他的興趣所致,此時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興趣,讓他自發的想要去學,這樣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二、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時候孩子都會把父母當做自己的榜樣,如果你做事情都不能專心,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又怎麼能要求孩子專心呢,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相信不久孩子也會變得很專心。三、營造安靜的環境:周圍的環境對孩子的注意力同樣有影響,當孩子在集中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旁邊出現噪音或者玩具,都會使孩子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因此,在孩子專心做事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安靜的環境。
-
19 # 小獸媽媽
不要用大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小孩子的專注力肯定沒有大人強,保持的時間也沒有大人長。
現在還有很多父母,從小開始就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從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學了太多東西,孩子沒有辦法消化,他沒有辦法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上。
與此同時,家長還不讓孩子幹這個,不許孩子做那個,什麼事情都要聽父母的,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做什麼都沒重心,無法集中注意力。
還有一種家長,當孩子寫錯,寫的不好的事情,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讓孩子把字擦掉重寫擦掉重寫,一直做著這樣乏味枯燥的事情,孩子怎麼集中注意?
建議:
讓孩子保證充足的睡眠,也不要過分的飢飽。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空間,減少外界的干擾。將定時改為定量,完成一定量的作業時,讓孩子休息一會兒。做一些讓孩子有興趣的事情。不要讓孩子學過多的東西,灌輸太多他沒有興趣的事情。有研究表明,運動也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少看電視,少玩電子產品。 -
20 # 靈犀呀咿呀
首先問自己,孩子的注意力為什麼會不集中?孩子是一生下來就注意力不集中,還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被幹擾被破壞導致的?
家長要先搞清楚這一點,找著原因也就找到解決的方法了!
當在孩子在路邊觀察花草樹木的時候,你有沒有因為著急,而催他快點!當孩子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你怕他渴怕他餓,一會兒遞水一會遞零食!當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父母說“孩子,看這裡,媽媽給你照個相!”於是,孩子停下游戲,轉過臉來,配合你的拍照。這無形中又破壞了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在玩玩具或者看書時,到了吃飯的時間了,“快點來吃飯吧!”為什麼不能提前告訴他還有十分鐘就開飯了,讓他學會安排時間,而不是忽然打斷他!當孩子在研究怎麼用筷子的時候,你的“著急”和“好心”作祟,幫助了孩子,這不光沒讓孩子學會用筷子,又破壞了他的專注力!孩子在玩的時候,經常會“自言自語”,父母的打斷和嘲笑都會分散和破壞他的專注力!所以,每個不專注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不專注的父母,或者有一個經常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父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正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機會,父母不要成為“破壞者”!
回覆列表
1.營造舒適安靜的環境,減少外界的干擾,讓孩子注意力儘可能不被分散。
2.導孩子一起完成學習任務,指導過程中創造輕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習變得遊戲化。3.
設定獎勵機制,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給予一定的獎勵,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以此提升注意力。
4.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切不可用打罵來應對,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5.讓孩子看些有意義的少兒電視和動畫片,不僅注意力集中了,還能愉快的學到知識。